CN111347957A - 一种地震救援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震救援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47957A
CN111347957A CN201811578341.1A CN201811578341A CN111347957A CN 111347957 A CN111347957 A CN 111347957A CN 201811578341 A CN201811578341 A CN 201811578341A CN 111347957 A CN111347957 A CN 111347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escopic
guide rail
ladder
frame
dra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783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47957B (zh
Inventor
邓先义
张瑜
李存靖
彭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3611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3611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3611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3611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7834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479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47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7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47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79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3/00Arrangements of steps or ladders facilitating access to or on the vehicle, e.g. running-boards
    • B60R3/02Retractable steps or ladders, e.g. movable under sho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Lad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地震救援车,汽车底盘上装集装方舱,集装方舱内分为多个仓,各仓设置有立式伸缩悬挂固定框架、立式旋转伸缩悬挂固定装置、伸缩滑动固定托盘、移动翻转斜式推拉抽屉和/或伸缩攀踏工作平台;移动翻转斜式推拉抽屉包括抽屉、导向滑轨、止挡机构,抽屉右侧的右导轨异形板的凹槽导轨沿右前部圆柱滚动支撑调节轮滑动,抽屉左侧的左导轨异形板的带凸筋的凹槽导轨沿左前部凹圆柱滚动支撑导向轮滑动,抽屉两侧后部的滚动支撑导向轮沿导向滑轨滚动;伸缩攀踏工作平台包括工作平台、可折叠的伸缩翻转踏梯,工作平台中部形成有槽形空间。本发明野外恶劣环境下装备及部件适应性强、救援装备集装及取放方便、有效提高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保障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地震救援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震救援车。
背景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灾害分散,重大灾害事故往往伴随着建筑损坏、人员被困等,现有应急救援车辆机动性差、功能单一、可靠性差,难以第一时间到达灾害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救援队在面对重大灾害事故现场,专业化救援装备依然制约着救援效率的提高。研制多功能应急救援装备的地震救援车,提高应急救援装备机动能力,恶劣复杂工况下的适应能力,成为地震灾害条件下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当务之急。
地震灾害给国家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和巨大损失,面对这种突发事件,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是面临的新课题。目前国内装备具有如下问题:一是现场勤务分析不清,携带救援装备品种与数量不全;二是救援装备集装方式单一,夹紧固定不牢,取放与码垛不方便,不能更好发挥应急增援能力;三是野外恶劣环境下装备及部件适应性差、车辆通过性差、救援装备集装及取放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地震救援车,野外恶劣环境下装备及部件适应性强、车辆通过性高、救援装备集装及取放方便、有效提高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保障能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汽车底盘上装集装方舱,集装方舱内分为多个仓,各仓设置有立式伸缩悬挂固定框架、立式旋转伸缩悬挂固定装置、伸缩滑动固定托盘、移动翻转斜式推拉抽屉和/或伸缩攀踏工作平台;
所述移动翻转斜式推拉抽屉包括抽屉、用于导向抽屉移动翻转后成倾斜状态的导向滑轨、在抽屉回缩存放极限位置处用于止挡抽屉的止挡机构,抽屉右侧的右导轨异形板的凹槽导轨沿右前部圆柱滚动支撑调节轮滑动,抽屉左侧的左导轨异形板的带凸筋的凹槽导轨沿左前部凹圆柱滚动支撑导向轮滑动,抽屉两侧后部的滚动支撑导向轮沿导向滑轨滚动;所述导向滑轨为弧形滑轨;所述导向滑轨也可为向上拱的弧形结构。所述导向滑轨也可由弧形、多段直线光滑过渡形成的弧形结构。
所述导向滑轨固定于方舱/基体上,导向滑轨呈外端高、内端低斜置设置,方便抽屉拉出后向下倾斜。所述右前部圆柱滚动支撑调节轮由圆柱滚动调节轮、Z形支座一组成,Z形支座一包括两平行支板一、连于两平行支板一之间的连接板一,圆柱滚动调节轮装于Z形支座一的一平行支板一上,另一平行支板一固定于方舱/基体上;所述左前部凹圆柱滚动支撑导向轮4由凹圆柱滚动导向轮、Z形支座二组成,Z形支座二包括两平行支板二、连于两平行支板二之间的连接板二,凹圆柱滚动导向轮装于一平行支板二上,另一平行支板二固定于方舱/基体上;所述滚动支撑导向轮的轮面为凹圆柱,导向滑轨为与凹圆柱相配合的带凸筋的凹槽导轨,滚动支撑导向轮为两个,2个导向滑轨与抽屉两侧相对设。所述右导轨异形板下部设有与右前部圆柱滚动支撑调节轮配合装配的凹槽导轨,凹槽导轨槽口处设有止挡部;左导轨异形板下部设有与左前部凹圆柱滚动支撑导向轮配合装配的带凸筋的凹槽导轨。右导轨异形板、左导轨异形板中部凸起,左导轨异形板、右导轨异形板的截面为凸字形。所述止挡机构包括锁芯、止挡斜插块、固定弯板、拉丝、限位L板,锁芯通过拉丝联动止挡斜插块;止挡斜插块为台阶形,包括大台阶部、小台阶部,压簧、限位L板套装在小台阶部,压簧一端与大台阶部相抵,压簧另一端与套限位L板相抵,固定弯板设置于锁芯、止挡斜插块之间,固定弯板上设有用于导向拉丝的通孔。所述抽屉前端有腔室,腔室由前封板面板、前封板背板组成;锁芯通过弓形把手固定在抽屉前封板面板正中间位置,固定弯板、限位L板分别与抽屉的前封板面板内侧、前封板背板内侧固定连接;在抽屉前端的腔室内部的锁芯两端分别通过拉丝联动两止挡斜插块;当止挡斜插块处于锁止状态时,止挡斜插块端部外露于抽屉前端的腔室;当止挡斜插块处于解锁状态时,止挡斜插块端部位于抽屉前端的腔室。
所述伸缩攀踏工作平台包括工作平台、可折叠的伸缩翻转踏梯,工作平台下面设有两组以上滑动组件,工作平台中部形成有用于容置折叠后的伸缩翻转踏梯的槽形空间;伸缩翻转踏梯与工作平台伸缩方向垂直,当工作平台完全伸出来时,在工作平台伸出来垂直方向为工作平台侧面设伸缩翻转踏梯,便于人攀踏,展开占用空地最小,同时在攀登过程中也可取放车厢侧边集装的物品。所述伸缩翻转踏梯包括四立柱、多个平动踏板,四立柱上端铰接二个固定纵向竖连接板,二个固定纵向竖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横连接件,多个平动踏板依次与四立柱铰接形成平行连杆机构组成的滑动翻转踏梯;滑母分别与固定纵向竖连接板纵向一端外侧固定连接,两滑轨滑动插装于滑母内,两滑轨相互平行,滑轨两端装于滑轨固定座上形成平行滑轨组。
所述立式伸缩悬挂固定框架包括框架、上/下导轨、用于锁定框架在上/下导轨上位置的止锁机构,框架经导轨滑母、支撑导轮组件连接于上/下两导轨之间;所述止锁机构包括止锁机构插销、与框架极限位置对应的斜面限位挡块,止锁机构插销内设压簧,斜面限位挡块中间设有限位通孔,所述止锁机构还包括用于带动止锁机构插销进/出限位通孔的刹车用软钢丝拉绳、捏手,捏手经钢丝拉绳与止锁机构插销连接;所述支撑导轮组件包括设在上/下导轨槽部前部的上/下支撑双导轮、设在上/下导轨前部两侧的横向导轮。
所述立式旋转伸缩悬挂固定装置包括旋转框架、用于锁定旋转框架位置的旋转止锁机构、装于旋转框架上的立式伸缩悬挂固定框架,旋转框架的上/下台阶旋转轴经轴承组件装于旋转固定支撑组件;所述立式伸缩悬挂固定框架包括框架、上/下导轨、用于锁定框架在上/下导轨上位置的止锁机构,框架经导轨滑母、支撑导轮组件连接于上/下两导轨之间;所述止锁机构包括止锁机构插销、与框架极限位置对应的斜面限位挡块,止锁机构插销内设压簧,斜面限位挡块中间设有限位通孔,所述止锁机构还包括用于带动止锁机构插销进/出限位通孔的刹车用软钢丝拉绳、捏手,捏手经钢丝拉绳与止锁机构插销连接;所述支撑导轮组件包括设在上/下导轨槽部前部的上/下支撑双导轮、设在上/下导轨前部两侧的横向导轮。
所述伸缩滑动固定托盘包括固定框架、伸缩托盘、用于锁定伸缩托盘位置的锁紧机构,伸缩托盘经承重滑轨装于固定框架上;所述锁紧机构由锁芯、连杆、旋转锁紧钩形板、钩形板旋转轴、锁止销和把手组成;所述把手固定在伸缩托盘的前端,锁芯穿过伸缩托盘前端设的安装孔并套上锁芯压簧安装在把手中部孔处,连杆一端与锁芯固定连接,连杆另一端设有与连杆垂直连接的销轴;旋转锁紧钩形板中间为旋转中心孔,旋转锁紧钩形板一端有与固定框架后端的止锁销相对应的远端钩子,旋转锁紧钩形板另一端有与固定框架前端的止锁销相对应的近端钩子,旋转锁紧钩形板的远端钩子、近端钩子以旋转中心孔为中心呈旋转对称,旋转锁紧钩形板中部边缘有向外延伸形成的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配合孔,销轴活动插装于配合孔,可相对旋转,钩形板旋转轴一端与旋转锁紧钩形板旋转中心孔铰接,间隙配合,可相对转动,钩形板旋转轴另一端与伸缩托盘下平面固定连接。后端和前端止锁销位置分别设置于固定框架缩回和伸出的两个极限位置时锁芯在压簧作用下连杆自动回位时旋转锁紧钩形板的远端钩子和近端钩子位置。
所述集装方舱内分为六个仓,包括左一号仓、左二号仓、左三号仓、左四号仓、右一号仓、右二号仓、右三号仓、右四号仓,通讯类装备放置在右一号仓,侦检搜索类装备放置在左三号仓,抢险救援类装备放置在左一号仓、左二号仓,医疗急救类装备放置在右三号仓,示警照明类装备放置在右四号仓、左四号仓。
集装方舱顶部装车顶备胎固定装置、伸缩梯固定装置,驾驶室前部设电动绞盘,集装方舱尾部设随车吊,集装方舱顶部还设置升降照明灯,集装方舱内设有供升降照明灯动力的发电机。
所述车顶备胎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用于支撑备胎的支撑体、用于固定备胎的紧固组件,支撑体分离放置于固定架上,所述支撑体由交叉设置的两块立板形成一整体,两块立板的交叉处设置有起吊环,两块立板上设有用于限位备胎钢圈内孔的台阶;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装于车顶的底架、装于底架上的立柱、装于立柱上的面板,所述面板中部设有用于让位起吊环的让位孔;所述伸缩梯固定装置包括用于限位伸缩梯水平方向位移的水平限位组件、用于限位伸缩体垂直方向位移的垂直限位组件;所述水平限位组件包括两直角挡板,所述直角挡板包括与伸缩梯的侧梁紧贴的挡板一、与伸缩梯的上/下踏梯紧贴的挡板二;所述垂直限位组件包括压杆、搭扣、铰链,所述压杆一端经铰链与位于伸缩梯侧部的立柱一连接,压杆另一端与搭扣相对应,搭扣装于位于伸缩梯另一侧部的立柱二上。
立式旋转伸缩悬挂固定装置位于所在仓的进口处,移动翻转斜式推拉抽屉位于所在仓的上部,伸缩滑动固定托盘、伸缩攀踏工作平台位于所在仓的下部。
集装方舱前下部左右侧设翻转踏板,中后部左右侧设多个伸缩攀踏工作平台,伸缩攀踏工作平台的伸缩翻转爬梯打开后与翻转踏板对接,形成集装设备和人攀登通道。
驾驶室与集装方舱之间左侧设方舱用翻折转登爬梯,所述方舱用翻折转登爬梯包括固定长梯、与固定长梯铰接的翻折短梯,当翻折短梯上翻时经搭扣与固定长梯固定,固定长梯上端连接有踏板,踏板上有扶手,所述扶手包括位于踏板左侧的左扶手、位于踏板右侧且固定于方舱顶面的右扶手;所述左扶手顶面高于右扶手顶面。
本发明中的集装器材布局位置从地震灾害救援勤务流程出发,将救人作为救援的首要目标,将效率作为救援的第一要素,将专业化贯彻到救援装备的始末。将救援过程中救援设备的使用顺序、频次为依据,对集装器材设备进行布局。本发明中的集装器材布局原则:上轻下重、上小下大、左右均衡、分门别类。本发明中的集装器材布局合理、整体协调、取放便捷、配置齐全、空间利用率高。
本发明中的集装器材布局设计考虑因素:符合疲劳度要求,满足功能要求,人体尺寸匹配,符合误操作率要求,操作连贯性优良,成本符合要求,清洁维护方便。将使用频率较高及关联度较为密切的破拆类救援器材摆放在较近且放在人体最适宜取物的位置,本着充分利用空间的原则,将可立置的器材悬挂放置在可伸缩式推拉架上,重量较沉的器材放置在靠近伸缩平台的底部,采用滑动抽屉的取用方式。由于部分器材长度较长,悬挂式摆放可节约空间,在使用时可将器材架抽出取用,高度适中,拿取器材时较方便快捷。内部的周转器材箱尺寸符合救援人员头部和眼睛转动角度的最佳范围,这样可减少救援人员在取物时抬头低头等动作,从而达到减轻疲劳的目的,同时可使救援人员在做一个动作是方便观察器材箱内其他器材,从而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由于方舱在尺寸上受到一定限制,故采用横向旋转式推拉悬挂架,所有土木工具均采用橡胶搭扣固定的方式,将工具整齐排列在悬挂架外侧的平板上。
本发明地震救援车集侦检、警戒、破拆、照明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为腾出器材箱内更多的可利用空间,将某些特殊器材放置在救援车驾驶室或是尾部起重机下方的附件箱内,使得器材箱内多增加集装一套充电充气装置及其接线卷盘。通过将卷帘门的卷筒滚轴移动至器材箱的中部,可以将原有滚筒使用的空间腾出,在靠近车辆顶部的位置集装更多的器材装备,使得车辆两个侧面的空间使用率达到95%以上。
一般取放集装器材几种方式:①采用侧面翻转踏板的形式,人员将踏板翻下,站在踏板上从侧面对集装器材进行取放,这种取放形式对于高处的器材很难操作。②在方舱内部设置横向可收放的斜拉式爬梯,使用时将爬梯斜拉出来放置在地面上,这种取放形式,操作人员无法攀爬的过程中保持稳定,适合单手取放小件器材,稍重的器材便无法稳妥的取放。③将器材集装在可移动货架内,按次序堆放在密闭的方舱内,通过救援车尾部的可收放式升降平台将其推运至地面,再进行器材的取放使用,人员操作不便,取放高位器材有一定危险性,对于车辆停靠稳定性有一定要求,在灾害现场很难达到车辆绝对平稳状态。三种形式都有一定的弊端,因此,本发明地震救援车操作过程中采用了助力式可伸缩工作平台可以帮助救援人员拿取高处器材,由于器材重量较大,采用气动助力的方式放置在底盘后悬挂的上方,并配置有隐藏式的伸缩翻转踏梯,当伸缩工作平台弹出后,可以从侧方拉出,供操作人员攀爬至平台取放器材。伸缩翻转踏梯的平行四边形机构的巧妙应用,方便了伸缩翻转踏梯展开和收拢,平行滑轨组的滑动副采用,实现了伸缩翻转踏梯快速伸出和回缩,具有展开方便,收拢后折叠在一起,体积小,便于在空间狭窄的位置内置的等特点。
当伸缩工作平台从集装方舱外往里收拢前,将伸缩的翻转踏梯中滑动翻转踏梯翻转至水平,平行连杆机构折叠后沿纵向平行滑轨组滑动回缩至工作平台内,并由限位卡挡装置卡止住滑动翻转踏梯的横连接杆,处于收藏状态,然后再将工作平台推入方舱内部后锁定。工作平台进入方舱内,可承受方舱由地面拉至自装卸车底盘平面过程中的倾斜、运输过程中行驶颠簸以及加减速、急刹车转弯惯性等作用。当驻车或者方舱落为地面时,需要利用工作平台取放较高物品或站在平台上工作时,将工作平台从方舱内拉出极限位置锁定后在从平台内本发明沿平行滑轨组纵向水平伸出至极限状态后向下翻转后,方可从地面踏踏板上至工作平台呈攀踏工作状态。
本发明根据地震灾害恶劣环境,科学配制通讯、侦检搜索、抢险救援、医疗急救、示警照明等救援装备,进而提高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保障能力,本发明提高了地震灾害现场应急救援勤务工作效率。本发明根据地震灾区实际情况,展开通讯、侦检搜索、抢险救援、医疗急救、示警照明等多种形式救援,具有应急能力强,反应迅速,面对地震突发事件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该车采用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系统分析救援装备在地震救援过程应用方式,将57类救援装备共350件合理划分通讯、侦检搜索、抢险救援、医疗急救、示警照明等模块,根据其使用特点,确定立式伸缩悬挂固定框架、立式旋转伸缩悬挂固定装置、伸缩滑动固定托盘、移动翻转斜式推拉抽屉、存放周转箱和伸缩工作平台相应集装方式,布置科学合理,操作方便,更贴近实战的需要。
本发明的特点:(1)地震灾害现场应急救援勤务分析:“储存运输集装化、分发使用模块化”的新型作业模式创立,系统解决适应地震救援的救援装备的储存、运输、快速装卸与运用等较大技术难题,全面提升了地震救援的应急能力。(2)救援装备集装技术应用:运用伸缩悬挂固定框架、悬挂式旋转固定装置、滑动伸缩固定托盘、斜式推拉抽屉、存放周转箱的集装技术,较好的解决救援装备品种多、杂乱、件散、缺件的现象,实现用则取、既时固定、快速分发的目的。(3)助力可伸缩工作平台应用:应用助力可伸缩工作平台,有效解决了位置较高的救援装备的取放,扩大了集装空间,从而减轻了操作难度,实现快速展开与集装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移动翻转斜式推拉抽屉14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止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动作过程示意图。
图7是直形滑轨斜式推拉抽屉动作过程示意图。
图8是抽屉沿斜置的弧形导轨和直线导轨的运动简图。
图9是伸缩工作平台15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是伸缩工作平台15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1是立柱挡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伸缩翻转踏梯603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立式旋转伸缩悬挂固定装置12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局部放大图。
图15是立式伸缩悬挂固定框架11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立式旋转伸缩悬挂固定装置12的工作过程状态示意图。
图17是伸缩滑动固定托盘13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固定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车顶备胎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伸缩梯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方舱用翻折转登爬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集装方舱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23是集装方舱右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中,本发明由越野6×6汽车底盘、集装方舱2组成,汽车底盘上装集装方舱2,汽车底盘上的驾驶室车头前部设5T电动绞盘3,集装方舱2尾部汽车底盘上设7T随车吊4,集装方舱2顶部还设置8米升降照明灯5,集装方舱2内设有供8米升降照明灯5动力的12kW发电机、自动回收的卷帘门8和控制系统9。本发明由底盘取力提供液压动力源,实现随车吊的吊装,发电机提供电源动力,通过升降照明灯实现救援现场的照明。
驾驶室1后排设空气呼吸气支架,驾驶室1与集装方舱2之间左侧设可方舱用翻折转登爬梯17,用于人员上车顶取放备胎等设备和检修,车顶没护栏,集装方舱2前下部左右侧设翻转踏板,中后部左右侧设四个伸缩攀踏工作平台15,其伸缩翻转爬梯603与翻转踏板对接,形成集装设备和人攀登通道,方舱内12kW发电机,也可以用来提供其他动力及充电电源。驾驶室顶1前部设有长排警报灯7,车厢顶侧边设有侧照灯,后顶后设侧后灯,车厢腰侧围设有边灯。
8米升降照明灯实现救援现场的照明,卷帘门边内LED照明灯实现方舱内照明,翻转门、抽拉平台、随车吊设有警示灯;车用电瓶提供动力,包括5T电动绞盘牵引和回收,卷帘门边内照明灯,随车吊显示与报警,液压控制和整个控制系统;电瓶设有总开关,也可在驾驶室内操作总电源开通与断电;卷帘门合上位置拉杆两端设有位置开关,当打开时LED灯通电;翻转门抽位平台打开时其位置开关接通,其警示灯显示;随车吊工作时其警示灯闪烁。
集装方舱2骨架采用铝型材搭接而成,集装方舱2外侧顶部设有侧照灯10,内部设立式伸缩悬挂固定框架11、立式旋转伸缩悬挂固定装置12、伸缩滑动固定托盘13、移动翻转斜式推拉抽屉14、伸缩攀踏工作平台15、车顶备胎固定装置16、方舱用翻折转登爬梯17、伸缩梯固定装置18、存放周转箱,实现通讯、侦检搜索、抢险救援、医疗急救、示警照明等57类救援装备集装和装卸,满足应急救援的需求。
存放周转箱内集装救援设备,箱下部两侧后侧设L形滑轨起止挡作用,前部基体上设旋转折钮,当旋转垂直位置起止挡作用,当旋转至水平位置时,可抽出周转箱拿至地面可取放箱内设备。控制系统对整个电气、照明、电动绞盘、液压系统操作动作进行系统控制。
图3、4中,移动翻转斜式推拉抽屉14包括抽屉501、导向滑轨502。抽屉501后部的后部凹圆柱滚动支撑导向轮沿导向滑轨轨迹、前部沿抽屉前端Z形滚动支撑轨迹平动实现抽出和回位动作。抽屉501由前后封板、左导轨异形板508、右导轨异形板507、安装在前封板内的止挡机构505、抽屉501后部滚动支撑导向轮和底板组成。左导轨异形板508设有凹槽带凸出弧形状,与抽屉501前端左前部凹圆柱滚动支撑导向轮504形成配合运动副,右导轨异形板507设有凹形导槽,与抽屉501前端右前部圆柱滚动支撑调节轮503形成配合运动副。抽屉前端右前部圆柱滚动支撑调节轮503和左前部凹圆柱滚动支撑导向轮504,分别与右导轨异形板507的凹形导槽和左导轨异形板508的凹槽带凸出弧形状形成运动副,Z形带孔面与集装方舱1固定。
图5中,止挡机构505包括锁芯5011、止挡斜插块5012、压簧5013、固定弯板5014、拉丝5015、限位L板5016。锁芯5011通过弓形把手固定在抽屉前封板的面板正中间位置,锁芯5011处于承受其压簧往外压力,外露前封板的面板部分起到嵌入按钮作用,在抽屉前封板的面板内部锁芯端分别与两头止挡斜插块5012连接并通过固定弯板5014中通孔的拉丝5015连接,固定弯板5014、限位L板5016分别与抽屉的前封板面板内侧、前封板背板内侧固定连接,固定弯板5014紧靠锁芯5011,限位L板5016设在止挡斜插块5012内侧,止挡斜插块5012台阶轴套上压簧5013穿过限位L板5016通孔与拉丝5015连接;止挡斜插块5012分别设在抽屉前封板两侧,斜插块外露点一小段,起止挡作用。
工作过程:当手嵌按锁芯,将其压簧压缩往里移动,带动拉丝5015往里移动,由于限位L板5016作用使拉丝5015往中间拉,从而使止挡斜插块5012往中间移动,同时止挡斜插块5012的压簧5013压缩承受压力,此时,止挡斜插块在两端外露一小段缩进前封板,起不到止挡作用,抽屉解锁可拉出来了;当手放松锁芯,锁芯在其压簧压力释放作用下往外恢复自然状态,止挡斜插块5012在其压簧压力释放作用下将拉丝5015往两侧拉,恢复自然状态。
图6中,导向滑轨502整体呈向上拱弧形,截面为凹槽带凸出弧形状,与抽屉501后部的滚动支撑导向轮形成配合运动副。导向滑轨502背面与集装方舱1固定,一般左右对称成对使用。本发明工作过程如图6所示:抽屉水平存放位置状态(初始位),开始往外拉抽屉处于(移动量较大、翻转因素较小)移动翻转初期,正在慢慢往外拉过程中抽屉处于(移动量和翻转量相当)移动翻转中末期,抽屉移动翻转(移动量较小,翻转量较大)至倾斜工作位置状态。
本发明抽屉抽出过程和抽出到位时沿弧形滑轨的轨迹是弧形倾斜;推拉是指抽屉抽出即拉出,回缩即推回到位;本发明的抽屉也可以是其他平台形状。
抽屉内承载装备或部件,水平位置为常态,通过弓形止挡机构将抽屉止挡住,适应整个装备运输过程中需要。当需要将装备或部件从抽屉内取出时,需要将抽屉拉出呈倾斜取放工作状态,方便承载的装备或部件取出,当集装位置较高时显得特别需要。导向滑轨为弧形可改变抽屉运动轨迹,特别是在两个极限位置,可从导向滑轨弧形曲率来分析,当抽屉停放在方舱内水平储存状态时因弧形滑轨放置外高内低,此时曲率相对直线斜导轨来说,较大,因此想将抽屉后导轮滑上来,要费一定的力才行,当抽屉处于移动翻转倾斜取放工作状态时,想将抽屉往回向上推送,此时导向滑轨弧形曲率相对直线斜导轨来说,曲率较小,容易往回推送,从而改善了抽屉在两极限区域运动时受力状态。本发明在抽屉推回到方舱内水平储存极限位置时,方舱通过自装卸作业或行驶运输某地开展工作或拉回仓库存放的过程中,抽屉在承载较重集装器材承受行车颠覆和转弯离心力作用,抽屉不太轻易抽出来,防止在运行过程中或稍倾斜就打开了,使抽屉处于水平储存状态停放更加稳定。
图7为导轨为直线倾斜设置工作过程示意图,抽屉水平存放位置状态(初始位),开始往外拉抽屉处于(移动量大、翻转因素小)移动翻转初期,正在慢慢往外拉过程中抽屉处于(移动量不大,翻转量较大)移动翻转中末期,抽屉移动翻转(移动量几乎很小,翻转量最大)至倾斜工作位置状态。
图8为抽屉沿斜置的弧形导轨和直线导轨的运动简图。图中,实直线A1A4A2为斜置的直线导轨,实弧线A1A3A2为斜置的弧线导轨,实直线A1AA1为抽屉存放初始位,实直线A2AA2为抽屉倾斜工作位,虚直线A3AA3和A4AA4为抽屉沿弧形导轨和直线导轨滑动移动翻转过程中。其中,导轨为斜置,内(左)低外(右)高,A点为滚动支撑,角AA2A1大于90度,导轨和滚动支撑与方舱基本固定,抽屉一端沿导轨滑动,A点滚动支撑抽屉另一点。抽屉水平拉出和向上回推由人工站在下面水平基准位操作。
如图8所示,直线AA1与沿A1A3A2弧形的切线形成夹角大于角AA1A2(即相对水平直线A1AA1向上垂直分力弧线大于直线,向右水平分力弧线小于直线),此滑动点A1沿A1A3A2滑动和沿A1A4A2滑动需要较大相对水平直线A1AA1的水平拉力,相对稳定些;直线AA2与沿A2A3A1弧形的切线形成夹角大于角AA2A1(即相对直线A2AA2垂直分力弧线小于直线,水平分力弧线大于直线),此滑动点A2沿A2A3A1滑动和沿A2A4A1滑动需要较小相对直线A2AA2垂直分力(A2滑动向左),即向上推力需要也小些。
图9、10中,本发明由工作平台601、导轨6013、导母6012组成的滑动组件602、可折叠的伸缩翻转踏梯603、气缸604及平台限位装置组成。工作平台601上面平整为工作面,前边设护栏607,工作平台601下面后部相对前边凸出呈台阶状,沿滑动前后方向各安装滑动组件的1件导母6012,平台下面前部为凹陷呈槽形,用于安装翻转伸缩踏梯603,其滑动方向与工作平台的伸缩方向垂直,槽形空间靠内端部与翻转伸缩踏梯603滑动方向垂直固定踏梯卡紧装置6010。当工作平台601较大时,可设气缸604实现伸缩动作,减少人员操作强度。气缸604为缸筒和伸缩杆及耳座组成,缸筒耳座可与车载方舱基体活接固定,伸缩杆耳座与工作平台601下面前端活接固定,在压缩气体(取底盘上气源)作用下伸缩杆可伸出和回缩带动工作平台601伸出和回缩。当回缩到位后固定在车载方舱基体表面上可旋转的折钮人工旋转垂直位置止挡住工作平台601前端面。只有当折钮旋转水平位置时控制系统控制气缸604才能工作。
图11、12中,伸缩翻转踏梯603由滑轨固定座801、滑轨802、滑母803、横连接板804、固定纵向竖连接板805、横连接杆806、立柱807、平动踏板808、踏梯提手809、踏梯卡紧装置6010等部件组成,分别形成平行滑轨组、滑动翻转踏梯二大部件与踏梯卡紧装置6010配合使用。滑轨802为两个、平行设置,滑轨802由滑轨两端的滑轨固定座801与工作平台(或机架)基体固定连接形成纵向平行滑轨组,滑轨802呈纵向水平设置。踏梯卡紧装置6010设在两滑轨固定座801端部与滑轨滑动方向垂直,横连接杆806固定在可折叠的伸缩翻转踏梯上,踏梯卡紧装置8010包括卡座、装于卡座上的成对带压紧弹簧碰珠,成对带压紧弹簧碰珠与横连接杆806相对应。当踏梯收回滑动至底部时,横连接杆806碰着与对带压紧弹簧碰珠,然后进入碰珠内,横连接杆806被止挡卡住。四个方钢管立柱807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在其上顶端设二个固定纵向竖连接板805,与两个立柱纵向铰接分别形成两个纵向平行组,设横连接板804和横连接杆806,与两个纵向平行组的纵向竖连接板横向固定连接,滑母803分别与固定纵向竖连接板纵向一端外侧固定连接,与平行滑轨组的滑轨802形成滑动副,滑轨802端部装有滑轨固定座801。在四个立柱组成平行四边形的中底部分别由四个(也可多个)平动踏板808与横连接板804平行均匀横置,平动踏板808端面分别与两组纵向平行组的两个立柱铰接,从而形成如图相对上顶端沿纵向平行连杆机构的固定纵向竖连接板805下翻转转动,因平动踏板808端面孔与固定纵向竖连接板孔一至,从而平行连杆机构翻转转动过程中,平动踏板始终与上顶端的横连接板平行;在底部平动踏板横向边设踏梯提手809。
当伸缩翻转踏梯603处于平行连杆机构折叠后滑动至工作平台内回缩收藏状态时,手持踏梯提手809将伸缩翻转踏梯用力纵向往外拉,刚刚拉时脱开翻转踏梯的卡紧装置后,沿平行滑轨组纵向滑动伸出,继续慢慢拉出至纵向水平伸出极限位置后,平行连杆机构沿固定纵向竖连接板805下翻转转动平行连杆折叠慢慢打开至攀踏工作状态,在该翻转转动过程中平动踏板808始终是平动,同时相对立柱转动,即平动踏板808踏板平面与水平导轨组的导轨平行。本发明处纵向水平伸出极限状态翻转后的攀踏工作状态,可开展工作,供人攀踏使用;另一种功能,利用平动踏板在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翻转过程始终是平动特点,通过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翻转将小型装备从地面上移到工作平台或从工作平台下移至地面的上下旋转搬运装备。
可折叠的伸缩翻转踏梯603安装镶嵌在工作平台601下面槽形空间里,没有凸出工作平台601下面后部凸台台阶,导轨6013与伸缩翻转踏梯在空间上不干涉。伸缩翻转踏梯603上部两侧设两个滑母803,滑母803配滑轨802形成的滑动副装于工作平台601下面前部槽形空间处,且与工作平台601伸缩方向垂直,伸缩翻转踏梯603沿滑动副左右滑动实现伸缩动作;工作平台601下面槽形空间口部两侧设两组立柱挡轮组6011,每组立柱挡轮组6011由3个挡轮组成,分别对应四立柱807下侧和外侧边沿伸缩踏转踏梯603的伸缩方向设置,当伸缩翻转踏梯603沿滑轨802伸缩时立柱挡轮组起辅助支撑导向作用,当伸缩翻转踏梯603回收至工作平台601内部时,车载行驶时立柱挡轮组起止挡作用;工作平台601下面槽形空间里部口部设踏梯卡紧装置6010且与工作平台601伸缩方向垂直,踏梯卡紧装置6010由固定在卡座的成对带压紧弹簧碰珠组成,横连接杆806固定在可折叠的伸缩翻转踏梯603上随踏梯滑动,当伸缩翻转踏梯603折叠后的回缩至工作平台601下面的槽形空间里时,踏梯卡紧装置6010将伸缩翻转踏梯的横连接杆806卡住。
伸缩攀踏工作平台15时常为回缩到车载方舱内部状态:即护栏607平放在工作平台601上面,可折叠的伸缩翻转踏梯603回收到工作平台601下面的槽形空间里极限位置并由踏梯卡紧装置6010卡的成对带压紧弹簧碰珠紧卡伸缩翻转踏梯上的横连接杆806。使用时,在气缸604作用下,缩回工作平台601至方舱内,人工操作折钮为垂直位置,再次止挡工作平台601,防错。当车载方舱驻车到预定位置,需要将工作平台601伸出来进入工作状态时,首先旋转折钮为水平位置,人工解锁工作平台601,然后操作气缸604手柄,使气缸604伸缩杆伸出,从而带动与伸缩杆连接的工作平台601通过重载型直线导轨伸出至极限位后,发出给一个信号气缸604停止工作,(此时若气缸604再工作前提条件是伸缩翻转踏梯603回缩到极限位置、护栏607水平放置同时压着限位开关后折钮为水平位置)。在此状态下,可以将可折叠的伸缩翻转踏梯603开始用猛力拉出来刚开始脱开踏梯卡紧装置6010后,继续慢慢拉出,在水平左右方向拉出过程中,伸缩翻转踏梯603靠里一端在滑母滑轨滑动副作用下往外伸出,伸缩翻转踏梯603靠口部一端在立柱挡轮组支撑止挡作用下更加滑出顺畅,当完全拉至极限位置(即拉不动)后可旋转伸缩翻转踏梯603的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至适当角度,可供人上下攀踏用;翻转踏板808在旋转过程自始始终为平动是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一大特点,可利用此特点把翻转踏板808当作从工作平台601平面上放置物品随着下翻后将物品下移到低位后取出;护栏607翻转竖立起来,防止平面集装物品和人在平台操作时挡栏作用。
工作平台601可前后伸缩,在伸缩过程中工作平台内容置折叠后的伸缩翻转踏梯603也随工作平台601前后移动,当工作平台601缩回方舱内,从方舱外表面来看,几乎占用空间很少,此特点就是方舱集装空间利用率发挥到极致一种表现;与此同时,因结构巧妙设置,工作平台601能承受车载方舱长途行驶过程中的颠簸以及加减速、急刹车转弯惯性作用以及上下陡坡倾斜作用。当工作平台601从方舱内伸出后,再将伸缩翻转踏梯603从工作平台601内拉出后翻转,可使操作人员从地面通过伸缩翻转踏梯603至工作平台601表面后,放心在距地面较高位置开展工作。
工作方法之一:当作操作平台使用,站在工作平台601上面往工作平台601稍高位置取放集装货物,操作手柄和控制箱操作面板上按钮等;工作方法之二:工作平台可作为较重货物周转平台,从地面至平台到平台上方集装架;工作方法之三:伸缩翻转踏梯603即可供人上下攀踏,也可以作为货物从地面至平台搬动工具。
图13、14、15中,本发明用于悬挂集装设备,由旋转框架301、旋转固定支撑组件、旋转止锁机构303、承货物斗3011、立式伸缩悬挂固定框架304、旋转推拉气缸组成。旋转框架301绕上/下台阶旋转轴307旋转动作,固定立式伸缩悬挂固定框架304的上下角钢与旋转框架301上下横梁一侧面连接,前后面都可以悬挂固定器材。
旋转固定支撑组件由上/下固定支撑L形角板和与上下横梁固定的上/下带台阶旋转轴配合轴承及其轴承安装座组成;上固定支撑L形角板中通孔穿过上带台阶旋转轴与深沟球轴承内孔配合,上轴承安装座与深沟球轴承外圆配合后由标准紧固件固定在上固定支撑L形角板308上;下固定支撑L形角板中通孔穿过下带台阶旋转轴与端面球轴承内孔配合,下轴承安装座与端面球轴承外圆配合后由标准紧固件固定在下固定支撑L形角板上,下固定支撑L形角板设有与旋转止锁机构303的旋转止锁机构止挡柱3010与配合的定位孔,在下固定支撑L形角板外侧还设有起止挡旋转框架的挡板3018。旋转固定支撑组件担负装置与方舱基体固定与支撑、以及旋转框架上下台阶旋转轴旋转和旋转限位的功能。承货物斗3011为盒状与立式伸缩悬挂固定框架一侧面固定,可根据货物形状需要,做成不同形状。当旋转框架完全合上处于关闭状态时止挡柱3010与一定位孔配合,完全打开处于取放集装件状态时止挡柱3010与另一定位孔配合。
旋转止锁机构303由搬手302、搬手拉簧、刹车用软钢丝拉绳、止挡柱3010、止挡柱压簧构成,在旋转框架301的下横梁外端开档中的搬手302,搬手上端与旋转框架301下横梁活接固定,搬手拉簧和刹车用软钢丝拉绳分别与靠止挡柱3010一侧的搬手中部连接,在拉簧作用下搬手下部紧靠开档里一侧,刹车用软钢丝拉绳另一头与旋转止锁机构的止挡柱3010藏在里面一端连接;止挡柱内设压簧,在压簧作用下,止挡柱向下受压力,止挡柱露在外面一端成弧形,方便进/出下固定支撑L形角板中定位孔,下固定支撑L形角板中设有2个定位孔,其位置分别为旋转框架完全合上处于关闭状态和完全打开处于取放集装件状态下旋转止锁机构的止挡柱正好对准。旋转止锁机构303固定在旋转框架下横梁外侧,将搬手往外端搬,克服搬手拉簧拉力,搬动一角度,拉动刹车用软钢丝拉绳,从而使旋转止锁机构止挡柱上移压簧被压缩回抽脱离下固定支撑L形角板中定位孔,在旋转推拉气缸作用下旋转框架旋转至一定角度(一般为90度)后到达另一位置,止挡柱在压簧复位力作用下进入另个定位孔。
当旋转框架301完全处于合上关闭状态时,一方面由旋转止锁机构的止挡柱进入下固定支撑L形角板中设有定位孔起到限制旋转作用,另一方面,旋转框架被下固定支撑L形角板外侧的挡板3018限制着,在运输过程中起到双保险作用。
一般本发明处于回收关闭状态时,立式伸缩悬挂固定框架也处于回收极限状态,其止锁机构限制立式伸缩悬挂固定框架滑动;当旋转框架301旋转至旋转垂直状态时,其旋转止锁机构的止挡柱插入定位孔,此时同样也限制了旋转框架旋转,然后可将立式伸缩悬挂固定框架伸至伸出极限状态,可完成集装器材的取放,再后将立式伸缩悬挂固定框架收回到回收极限位置后锁定,操作旋转框架301旋转至回收关闭状态,自动锁住防止旋转。
图15中,立式伸缩悬挂固定框架由立式框架201、导轨滑母202、上/下导轨、止锁机构203、支撑止挡部件204和齿轮2011、齿条2010组成。立式框架201由横纵铝型材拼接而成,上下横铝型材后部上/下的左右两侧面通过导轨滑母连接板与导轨滑母202连接,上横铝型材侧面用于安装齿条2010,前部由支撑导轮组件支撑,前纵铝型材上部设警示灯207,中下部设拉手,拉手中间设止锁机构的捏手208,捏手208对应横型材中下部内通过刹车用软钢丝拉绳206与尾部止锁机构插销204连接。
止锁机构203由捏手208、刹车用软钢丝拉绳206、止锁机构插销204、斜面限位挡块205组成,刹车用软钢丝拉绳206一端连接捏手208,刹车用软钢丝拉绳206另一端连接止锁机构插销204,刹车用软钢丝拉绳206中部穿装在立式框架201中部的铝型材中,止锁机构插销204装于立式框架201后部纵铝型材,止锁机构插销204内设压簧,使止锁机构插销204受向下力,斜面限位挡块205固定在上/下导轨两侧端部,斜面限位挡块205中间设有限位通孔,与止锁机构插销204极限位置对应。当固定立式框架201时,通过伸缩滑动到端部极限位置,通过斜面限位挡块205的斜面作用使止锁机构插销204自动插入限位孔中起到止锁作用。若需推动固定立式框架时,将捏手208往回拉,通过刹车用软钢丝拉绳206传导将止锁机构插销204往上拉,这时其压簧受压,止锁机构插销204回抽,离开限位通孔,此时可推动立式框架了。
支撑止挡部件由设在上导轨前端槽部的上支撑双导轮、设在下导轨前端槽部的下支撑双导轮2014、在上/下导轨前部和后部槽部的塑料挡块209和设在上/下导轨前部两侧的横向滑动支承轮2013组成。上/下支撑双导轮支撑立式框架201的上下横型材前部,与导轨滑母202对应起立式框架201支撑导向作用。成对应用的横向滑动支承轮2013起到支撑立式框架上下横型材侧面,当立式框架201滑动伸缩时,下支撑双导轮2014起到滚动和向上支撑作用,上支撑双导轮起到滚动作用,横向滑动支承轮2013起到左右支撑和滚动作用,当立式框架201滑动伸出最前远端的伸出极限位置时,在被集装的器材重力作用下,下支撑双导轮承受最大向上支撑力,当立式框架201缩回到收回极限位置固定不动时,横向滑动支承轮2013起到左右支撑作用最大状态。两块塑料挡块设在立式框架201两个极限位置,起到当立式框架201滑动到极限位置时对其导轨滑母202限位缓冲作用,从而达到对立式框架限位。立式框架伸缩到极限位置碰到塑料挡块停下来,止锁机构的止锁机构插销慢慢沿斜面限位挡块205的斜面向上滑动至限位通孔中,从而达到三者一致效果。
无刷电动机2012与上导轨相对固定,齿轮2011套在电动机旋转轴上,齿条2010安装在立式框架201侧面上,齿轮2011、齿条2010啮合形成齿轮齿条运动副,在无刷电动机2012带动齿轮2011转动,驱动齿条2010沿齿轮2011切线方向移动。
本发明地震车行驶过程中,位于车载式方舱内集装设备受惯性力主要为汽车行驶前后方向惯性力,汽车行驶左右方向惯性力相对不太大。立式框架201与汽车运动方向垂直,上/下导轨后端导轨滑母运动副和支撑导轮组件的横向导轨承受汽车行驶前后惯性较大力,位于立式框架201左下侧面的止锁机构插销204承受相对不太大汽车行驶左右方向惯性力,延长止锁机构插销的使用寿命,同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本发明的立式框架也承受汽车行驶左右惯性力,易使立式框架在上/下导轨之间前后晃动,通过设置在上/下导轨槽部前后两端部的塑料挡块,降低立式框架晃动幅度,从而使本发明的结构更加稳定可靠,适应各种野外恶劣环境条件使用,使用寿命长。
图16中,本发明工作过程中各状态示意图:回收关闭状态、旋转垂直状态、旋转垂直完全拉出状态。
图17、18中,伸缩滑动固定托盘13由固定框架401、伸缩托盘402、承重滑轨403、锁紧机构404组成,伸缩托盘402两侧与固定框架之间竖设两个承重滑轨403,伸缩托盘402中间部位设锁紧机构404。
固定框架401由专用型材组成底框架形状,主要固定支撑用的型材为槽钢形,两端型材为L形,组成框架承重受力较大,防变形好。槽钢短边设有与方舱基体的安装孔,长边槽内可固定承重滑轨403的固定板,L钢长边中部设有与止锁机构对应的锁止销409,同时也设有与方舱基体的安装孔。
锁紧机构由弓形把手4019、锁芯4020、锁芯压簧、连杆4022、旋转锁紧钩形板4023、钩形板旋转轴4024和锁止销409组成。旋转锁紧钩形板4023为S形弧板,旋转锁紧钩形板4023有与固定框架401后端的止锁销409相对应的远端钩子、与固定框架前端的止锁销409相对应的近端钩子,与两个钩子成垂直方向设有方形连接板,连接板处设有配合孔,位于旋转锁紧钩形板4023旋转中心的钩形板旋转轴4024一端与旋转锁紧钩形板4023旋转中心孔铰接,另一端与伸缩托盘下平面凸出台阶固定角钢连接,并置于伸缩托盘402下面。后端和前端的止锁销409固定在固定框架401两端的L钢长边中部,位置分别设置于固定框架缩回和伸出的两个极限位置时锁芯在压簧作用下连杆4022自动回位时旋转锁紧钩形板的远端钩子和近端钩子位置,即自动锁紧位置。
弓形把手4019固定在伸缩托盘401的前部端角钢中部,锁芯4020穿过前部端角钢中部设安装孔并套上锁芯压簧4021安装在弓形把手4019中部孔中,可手握弓形把手4019大拇指嵌按锁芯4020沿孔轴向向里移动,此时锁芯压簧4021处于压缩状态,大拇指松开锁芯,在锁芯压簧4021作用下恢复初始原自然状态位置(此状态也就是自动锁紧位置);旋转锁紧钩形板4023旋转中心孔与钩形板旋转轴4024配合,通过钩形板旋转轴4024另一端与伸缩托盘401下表面的凸出台阶固定角钢连接,旋转锁紧钩形板4023旋转中心可沿旋钩形板转轴4024转动;连杆4022一端与锁芯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与连杆垂直的销轴,销轴与旋转锁紧钩形板4023中方板处孔配合,当连杆4022轴向移动时销轴推动旋转锁紧钩形板4023沿旋转中心旋转。
图19中,车顶备胎固定装置16由工字形备胎固定架701、支撑体702及紧固组件703组成,用于车顶位置备胎的固定。固定架701包括底架,底架由型材方钢组焊成工字形,固定架701工字形四个头部设有通孔与车顶固定,正中设立柱705与支撑提起支撑体的等腰三角形面板706焊接,面板706中部搂空长方形,三个角设紧固组件703连接通孔。支撑体702由两块上部带台阶的立板十字形组焊而成,备胎钢圈内孔与立板的台阶部分定心,钢圈平面与凸台台肩定位,面板706平面支撑支撑体702十字形底部,十字形中间设起吊环,起吊环由U形圆钢制作,供起吊钩起吊。紧固组件703由螺栓、自锁六角法兰面螺母等组成,螺栓通过自锁六角法兰面螺母与等腰三角形板紧固,头部设自锁六角法兰螺母待固定备胎,紧固组件703为三组。
图20中,伸缩梯固定装置18由铝制伸缩梯902、上L型直角挡板901、压杆903、搭扣904、立柱一、立柱二905、下L型直角挡板906、铰链907组成,方便伸缩梯固定与取放。铝制伸缩梯为收拢状态,上、下L型直角挡板为L型直角形状,与车顶防滑铝板平面固定,上、下L型直角挡板的两边分别紧靠伸缩梯的后侧梁和上/下踏梯,两侧梁外中部设立柱一、立柱二905,立柱一、立柱二905下端与车顶防滑铝板平面固定,立柱一上端和压杆903与铰链907连接,立柱二905上端和压杆903与搭扣904连接。
需要使用时,将立柱二905上搭扣904解锁,通过铰链907翻起压杆903竖直,取出嵌入上、下L型直角挡板的铝制伸缩梯902即可使用。
图21中,方舱用翻折转登爬梯17由左扶手101、固定长梯、踏板102、右扶手103、搭扣104、翻折短梯105、铰链106和橡胶缓冲垫107组成,便于操作人员攀爬。固定长梯由方钢管焊接而成,有多节踏梯,踏梯上踏面带有防滑孔,右边方钢管与方舱前端面固定,固定长梯顶端面设带防滑孔的踏板102,踏板102右边方钢与方舱前端面固定,踏板102距方舱顶面还有一个台阶距离,踏板102左面连接较高的左扶手101,左扶手101端部经耳座与舱顶面固定,踏板102右面的舱顶前边设与左扶手101对应的较低的圆柱状右扶手103,右扶手103呈U形,便于人快爬到舱顶转登时或从舱顶转登下来时攀扶,固定长梯下部第二踏梯处设有供翻折的铰链106,铰链106与翻折短梯105相连接,翻折短梯105由方钢管焊接而成,有多节踏梯,踏梯上踏面带有防滑孔,固定长梯下部与翻折短梯相接触部下端设有橡胶缓冲垫107,用于翻折短梯下翻弹性支撑,中下部左边设用于活连接翻折短梯105的搭扣104。本发明除橡胶缓冲垫107外,其余材质均为不锈钢。
图22、23中,本发明中的集装器材布局位置具体为:通讯类放置在右一号仓,侦检搜索类放置在左三号仓,抢险救援类放置在左一、二号仓,医疗急救类放置在右三号仓,示警照明类放置在右四、左四号仓。
本发明的主要性能指标:
1、整车外形尺寸 (宽×高):≤2.5×3.2m。
2、最大总质量≥25000kg,载质量≥14000 kg,最高车速≥80km/h。
3、驱动方式:6×6。
4、一二轴轴距:≥4600mm。
5、最大绞盘牵引质量:≥5000kg。
6、最大起吊重量:≥7000kg。
本发明救援车辆集装器材分类:1、个人防护类:空呼器、化学防护服、防护手套、安全绳、安全吊带、手提式照明灯、头骨通讯器、手持电台等;2、侦检类:有毒气体探测仪、可燃气体探测仪、红外热像仪、生命探测仪等;3、警戒类:警示带、手持警示灯、警戒标志杆等;4、救生类:医药急救箱、多功能担架、救生缓降器、起重气垫、救援支架、救生绳索等;5、破拆类:机动液压泵、手动液压泵、液压剪切器、液压扩张器、液压剪扩器、液压撑顶器、手动破拆工具、无齿锯、机动链锯、毁琐器等;6、照明类:移动照明灯组、移动发电机组、移动式排烟机等。
使用本发明进行地震救援流程的划分为:第一阶段:探测侦检,搜寻生命迹象,探测危险源;第二阶段:破拆施救,破除清理掩埋重物,对被压受困人员进行施救;第三阶段:示警分区,建立隔离带,警示危险区域,避免二次伤害;第四阶段:安顿驻扎,在安全地带进行临时帐篷搭建,提供水电供应。将灾害中首要或经常性使用的装备,布局在救援车辆的下方或突出部位,符合人机工程,能做到快速响应,提高救援效率,增加救援成功率。

Claims (10)

1.一种地震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汽车底盘上装集装方舱(2),集装方舱(2)内分为多个仓,各仓设置有立式伸缩悬挂固定框架(11)、立式旋转伸缩悬挂固定装置(12)、伸缩滑动固定托盘(13)、移动翻转斜式推拉抽屉(14)和/或伸缩攀踏工作平台(15);
所述移动翻转斜式推拉抽屉(14)包括抽屉(501)、用于导向抽屉移动翻转后成倾斜状态的导向滑轨(502)、在抽屉(501)回缩存放极限位置处用于止挡抽屉(501)的止挡机构(505),抽屉(501)右侧的右导轨异形板(507)的凹槽导轨沿右前部圆柱滚动支撑调节轮(503)滑动,抽屉(501)左侧的左导轨异形板(508)的带凸筋的凹槽导轨沿左前部凹圆柱滚动支撑导向轮(504)滑动,抽屉(501)两侧后部的滚动支撑导向轮沿导向滑轨(502)滚动;
所述伸缩攀踏工作平台(15)包括工作平台(601)、可折叠的伸缩翻转踏梯(603),工作平台(601)下面设有两组以上滑动组件(602),工作平台(601)中部形成有用于容置折叠后的伸缩翻转踏梯(603)的槽形空间;所述伸缩翻转踏梯(603)包括四立柱(807)、多个平动踏板(808),四立柱上端铰接二个固定纵向竖连接板(805),二个固定纵向竖连接板(805)之间固定连接横连接件,多个平动踏板(808)依次与四立柱铰接形成平行连杆机构;滑母(803)分别与固定纵向竖连接板(805)外侧固定连接,两滑轨(802)滑动插装于滑母(803)内,两滑轨(802)相互平行,滑轨(802)两端装于滑轨固定座(801)上形成平行滑轨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伸缩悬挂固定框架(2011)包括框架(201)、上/下导轨、用于锁定框架(201)在上/下导轨上位置的止锁机构(203),框架(201)经导轨滑母(202)、支撑导轮组件连接于上/下两导轨之间;所述止锁机构(203)包括止锁机构插销(204)、与框架(201)极限位置对应的斜面限位挡块(205),止锁机构插销(204)内设压簧,斜面限位挡块(205)中间设有限位通孔,所述止锁机构还包括用于带动止锁机构插销(204)进/出限位通孔的钢丝拉绳(206)、捏手(208),捏手(208)经钢丝拉绳(206)与止锁机构插销(204)连接;所述支撑导轮组件包括设在上/下导轨槽部前部的上/下支撑双导轮(2014)、设在上/下导轨前部两侧的横向导轮(20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旋转伸缩悬挂固定装置(12)包括旋转框架(301)、用于锁定旋转框架(301)位置的旋转止锁机构(303)、装于旋转框架(301)上的立式伸缩悬挂固定框架(304),旋转框架(301)的上/下台阶旋转轴(307)经轴承组件装于旋转固定支撑组件;所述立式伸缩悬挂固定框架(304)包括框架(201)、上/下导轨、用于锁定框架(201)在上/下导轨上位置的止锁机构(203),框架(201)经导轨滑母(202)、支撑导轮组件连接于上/下两导轨之间;所述止锁机构(203)包括止锁机构插销(204)、与框架(201)极限位置对应的斜面限位挡块(205),止锁机构插销(204)内设压簧,斜面限位挡块(205)中间设有限位通孔,所述止锁机构还包括用于带动止锁机构插销(204)进/出限位通孔的钢丝拉绳(206)、捏手(208),捏手(208)经钢丝拉绳(206)与止锁机构插销(204)连接;所述支撑导轮组件包括设在上/下导轨槽部前部的上/下支撑双导轮(2014)、设在上/下导轨前部两侧的横向导轮(20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滑动固定托盘(4013)包括固定框架(401)、伸缩托盘(402)、用于锁定伸缩托盘(402)位置的锁紧机构,伸缩托盘(402)经承重滑轨(403)装于固定框架(401)上;所述锁紧机构由锁芯(4020)、连杆(4022)、旋转锁紧钩形板(4023)、钩形板旋转轴(4024)、锁止销(409)和把手(4019)组成;
所述把手(4019)固定在伸缩托盘(402)的前端,锁芯(4020)穿过伸缩托盘(402)前端设的安装孔并套上锁芯压簧(4021)安装在把手(4019)中部孔处,连杆(4022)一端与锁芯固定连接,连杆(4022)另一端设有与连杆垂直连接的销轴;旋转锁紧钩形板(4023)中间为旋转中心孔,旋转锁紧钩形板(4023)一端有与固定框架(401)后端的止锁销相对应的远端钩子,旋转锁紧钩形板(4023)另一端有与固定框架前端的止锁销相对应的近端钩子,旋转锁紧钩形板(4023)的远端钩子、近端钩子以旋转中心孔为中心呈旋转对称,旋转锁紧钩形板(4023)中部边缘有向外延伸形成的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配合孔,销轴活动插装于配合孔,钩形板旋转轴(4024)一端与旋转锁紧钩形板(4023)旋转中心孔铰接,钩形板旋转轴(4024)另一端与伸缩托盘(402)下平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方舱(2)内分为六个仓,包括左一号仓、左二号仓、左三号仓、左四号仓、右一号仓、右二号仓、右三号仓、右四号仓,通讯类装备放置在右一号仓,侦检搜索类装备放置在左三号仓,抢险救援类装备放置在左一号仓、左二号仓,医疗急救类装备放置在右三号仓,示警照明类装备放置在右四号仓、左四号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救援车,其特征在于:集装方舱(2)顶部装车顶备胎固定装置(16)、伸缩梯固定装置(18),驾驶室(1)前部设电动绞盘(3),集装方舱(2)尾部设随车吊(4),集装方舱(2)顶部还设置升降照明灯(5),集装方舱(2)内设有供升降照明灯(5)动力的发电机(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震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备胎固定装置(16)包括固定架(701)、用于支撑备胎的支撑体(702)、用于固定备胎的紧固组件(703),支撑体(702)分离放置于固定架(701)上,所述支撑体(702)由交叉设置的两块立板形成一整体,两块立板的交叉处设置有起吊环,两块立板上设有用于限位备胎钢圈内孔的台阶;所述固定架(701)包括固定装于车顶的底架、装于底架上的立柱(705)、装于立柱(705)上的面板(706),所述面板(706)中部设有用于让位起吊环的让位孔;
所述伸缩梯固定装置(18)包括用于限位伸缩梯水平方向位移的水平限位组件、用于限位伸缩体垂直方向位移的垂直限位组件;所述水平限位组件包括两直角挡板,所述直角挡板包括与伸缩梯的侧梁紧贴的挡板一、与伸缩梯的上/下踏梯紧贴的挡板二;所述垂直限位组件包括压杆(903)、搭扣(904)、铰链(907),所述压杆(903)一端经铰链(907)与位于伸缩梯侧部的立柱一连接,压杆(903)另一端与搭扣(904)相对应,搭扣(904)装于位于伸缩梯另一侧部的立柱二(905)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救援车,其特征在于:立式旋转伸缩悬挂固定装置(12)位于所在仓的进口处,移动翻转斜式推拉抽屉(14)位于所在仓的上部,伸缩滑动固定托盘(13)、伸缩攀踏工作平台(15)位于所在仓的下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救援车,其特征在于:集装方舱(2)前下部左右侧设翻转踏板,中后部左右侧设多个伸缩攀踏工作平台(15),伸缩攀踏工作平台(15)的伸缩翻转爬梯(603)打开后与翻转踏板对接,形成集装设备和人攀登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救援车,其特征在于:驾驶室(1)与集装方舱(2)之间设方舱用翻折转登爬梯(17),所述方舱用翻折转登爬梯(17)包括固定长梯、与固定长梯铰接的翻折短梯(105),当翻折短梯(105)上翻时经搭扣(104)与固定长梯固定,固定长梯上端连接有踏板(102),踏板(102)上有扶手,所述扶手包括位于踏板左侧的左扶手(101)、位于踏板右侧且固定于方舱顶面的右扶手(103);所述左扶手(101)顶面高于右扶手(103)顶面。
CN201811578341.1A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地震救援车 Active CN1113479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8341.1A CN111347957B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地震救援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78341.1A CN111347957B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地震救援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7957A true CN111347957A (zh) 2020-06-30
CN111347957B CN111347957B (zh) 2024-04-19

Family

ID=71190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78341.1A Active CN111347957B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地震救援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4795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1061A (zh) * 2021-03-17 2021-06-11 西安大峡谷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沙盘灯光控制展示方法、沙盘模型及电子设备
CN113550368A (zh) * 2021-07-27 2021-10-26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挖掘机车架封板滑动自锁结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94506U (zh) * 2010-05-21 2011-04-13 林田 快速伸缩组合梯
CN102085823A (zh) * 2009-12-03 2011-06-08 上海申磬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三合一事故现场快速救援车辆
JP2011121403A (ja) * 2009-12-08 2011-06-23 Morita Holdings Corp 作業車
CN102358246A (zh) * 2011-08-19 2012-02-22 河南高远公路养护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应急救援装备车的自适位抽拉装置
CN104309518A (zh) * 2014-10-17 2015-01-28 北京三兴汽车有限公司 机动应急救援车
CN107199937A (zh) * 2017-06-01 2017-09-26 利辛县江淮扬天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水射流救援车辆
CN209441266U (zh) * 2018-12-24 2019-09-27 湖北三六一一特种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地震救援车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5823A (zh) * 2009-12-03 2011-06-08 上海申磬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三合一事故现场快速救援车辆
JP2011121403A (ja) * 2009-12-08 2011-06-23 Morita Holdings Corp 作業車
CN201794506U (zh) * 2010-05-21 2011-04-13 林田 快速伸缩组合梯
CN102358246A (zh) * 2011-08-19 2012-02-22 河南高远公路养护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应急救援装备车的自适位抽拉装置
CN104309518A (zh) * 2014-10-17 2015-01-28 北京三兴汽车有限公司 机动应急救援车
CN107199937A (zh) * 2017-06-01 2017-09-26 利辛县江淮扬天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水射流救援车辆
CN209441266U (zh) * 2018-12-24 2019-09-27 湖北三六一一特种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地震救援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1061A (zh) * 2021-03-17 2021-06-11 西安大峡谷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沙盘灯光控制展示方法、沙盘模型及电子设备
CN112951061B (zh) * 2021-03-17 2023-03-24 西安大峡谷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沙盘模型灯光控制展示方法、沙盘模型及电子设备
CN113550368A (zh) * 2021-07-27 2021-10-26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挖掘机车架封板滑动自锁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7957B (zh) 2024-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41266U (zh) 一种地震救援车
CN211998699U (zh) 一种高楼救援车
CN106627309B (zh) 一种消防指挥综合作业车
US9938125B2 (en) Lever adapter for use with jack and lifting devices
CN111348111A (zh) 车载方舱用伸缩攀踏工作平台
CN111347957A (zh) 一种地震救援车
CN200940078Y (zh) 一种移动式起吊机
CN115465822A (zh) 一种隧道维护作业车组及其作业方法
CN111803838A (zh) 一种消防灭火救援集装箱
US20150354277A1 (en) Aircraft maintenance platform for aircraft tire servicing
JP5080222B2 (ja) 車両搭載用の道路交通規制標識表示装置
CN109364406B (zh) 多功能主战云梯消防车
CN114906774A (zh) 一种多功能搬运机器人
KR101374540B1 (ko) 고가 사다리차
US8544586B2 (en) Multifunction utility cart
CN218988728U (zh) 一种隧道维护作业车组
CN206826700U (zh) 一种多功能简易运送工具车
CN212609376U (zh) 一种升降装置的滚轮组件
CN108756340A (zh) 一种自牵引立式自行车停放装置
CN212832551U (zh) 一种升降装置
CN102887096B (zh) 一种汽车用滑动托盘
CN114800459B (zh) 无人平台机器人搭载装置
DE10244099A1 (de) Fassadenrettungssystem mit selbstfahrender Rettungsbühne
CN2721454Y (zh) 飞机抢救车
CN212941087U (zh) 一种消防灭火救援集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