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45063A - 具有浮动主链路的链路聚集 - Google Patents

具有浮动主链路的链路聚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45063A
CN111345063A CN201880073878.4A CN201880073878A CN111345063A CN 111345063 A CN111345063 A CN 111345063A CN 201880073878 A CN201880073878 A CN 201880073878A CN 111345063 A CN111345063 A CN 1113450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primar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38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P·帕蒂尔
G·切瑞安
A·阿斯特加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345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50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41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acting on aggregated flows or 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04L45/245Link aggregation, e.g. trun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2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bearers o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27Triggering entity
    • H04W28/0838User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as in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as in CSMA carrier sensing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as in CSM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动态地改变无线设备在其上争用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的主通信链路的系统、方法和装置。接入点(AP)可监视多链路环境的主链路和一个或多个副链路上的信道状况,并且可在满足一个或多个条件的情况下发信号通知主链路的改变(诸如改变为副链路之一)。AP可向其基本服务集(BSS)中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STA)发信号通知该改变。在一些方面,AP可经由在目标信标传输时间(TBTT)周期性地广播的信标帧来发信号通知主链路的改变。在一些其他方面,AP可经由以可能未接收到由AP广播的一个或多个信标的STA为目标的单播管理或控制帧来发信号通知主链路的改变。

Description

具有浮动主链路的链路聚集
技术领域
本实现一般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无线网络中的链路聚集。
相关技术描述
无线局域网(WLAN)可由提供共享无线通信介质以供数个客户端设备(也被称为站(STA))使用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点(AP)形成。共享无线介质可涵盖多个频带(诸如2.4GHz、5GHz或6GHz频带)或一个或多个频带的多个信道。链路聚集是一种可允许AP在多个并发通信“链路”上与特定STA通信的技术。例如,为了提高数据吞吐量,共享无线介质可被划分成主链路和一个或多个副链路。主链路和副链路可例如通过将数个20MHz宽的信道接合在一起以形成40MHz宽的信道、80MHz宽的信道或160MHz宽的信道而具有各种带宽。
遵循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标准族的WLAN的基本构建块是由AP管理的基本服务集(BSS)。每个BSS由AP所宣告的服务集标识符(SSID)来标识。每个AP在主链路上周期性地广播信标帧以使得该AP的无线射程内的任何STA能够建立和维持与WLAN的通信链路。在典型WLAN中,在任何给定时间仅一个无线设备(AP或STA)可使用无线介质。为了防止多个设备同时接入共享无线介质(这可导致冲突),无线设备可相互争用对该无线介质的接入。例如,每个无线设备可具有可被用于争用特定链路上的接入的媒体接入控制器(MAC)。
具有仅一个MAC的无线设备可争用各聚集链路中的仅一个聚集链路上的接入。例如,无线设备可争用主链路上的接入,并且仅当其在主链路上获得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时才可使用副链路。如果主链路繁忙(因为附近的另一设备正在同一无线信道上进行传送),则其他无线设备不能接入共享无线介质,即使一个或多个副链路空闲亦如此。因此,即使利用链路聚集,无线网络的性能也可能受到主链路上的负载的限制。
概述
本公开的系统、方法和设备各自具有若干创新性方面,其中并不由任何单个方面全权负责本文中所公开的期望属性。
本公开的主题内容的一个创新性方面可以在用于由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中实现。在一些实现中,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与第二无线设备的主通信链路,该主通信链路与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信道相关联,对该主通信链路的接入基于争用;至少部分地基于具有对该主通信链路的接入来选择性地接入与第二无线设备的副通信链路,该副通信链路与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相关联;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无线信道或第二无线信道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状况来将该主通信链路从该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信道选择性地重新指派为该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
本公开中描述的主题内容的另一创新性方面可在无线设备中实现。无线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存储在由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无线设备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建立与第二无线设备的主通信链路,该主通信链路与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信道相关联,对该主通信链路的接入基于争用;至少部分地基于具有对该主通信链路的接入来选择性地接入与第二无线设备的副通信链路,该副通信链路与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相关联;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无线信道或第二无线信道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状况来将该主通信链路从该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信道选择性地重新指派为该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
该一个或多个信道状况可包括对第一或第二无线信道上的活动量的指示。例如,活动量可基于第一或第二无线信道上的繁忙信道状况的频率或对接入第一或第二无线信道的失败尝试的次数。在一些实现中,在对第一无线信道上的活动量的指示高于第一阈值水平,对第二无线信道上的活动量的指示低于第二阈值水平,对第一无线信道上的活动量的指示超过第二无线信道上的活动量,或其组合的情况下,主通信链路可被重新指派为该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
在这些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的一些实现中,选择性地重新指派主通信链路包括:向第二无线设备传送主链路信息。例如,主链路信息可指示主通信链路的改变。在一些方面,可以在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信道上广播的第一信标帧中提供主链路信息。在一些其他方面,可以进一步在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上广播的第二信标帧中提供主链路信息。
在这些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的一些实现中,传送主链路信息包括:传送数据帧、管理帧或控制帧,其中该数据帧、管理帧或控制帧包括包含主链路信息的操作模式指示(OMI)控制字段。在这些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的一些其他实现中,传送主链路信息包括:从第二无线设备接收上行链路传输;以及响应于该上行链路传输而向第二无线设备传送触发消息,其中该触发消息包括主链路信息。又进一步,在这些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的一些其他实现中,传送主链路信息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二无线设备的目标苏醒时间(TWT)服务时段来向第二无线设备传送触发消息,其中该触发消息包括主链路信息。
在这些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的一些实现中,主链路信息可进一步指示将发生改变的主切换时间。相应地,主通信链路可以在主切换时间被重新指派为该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在一些方面,主切换时间可与无线设备的目标信标传输时间(TBTT)或TWT中的至少一者一致。在一些其他方面,主链路信息可进一步包括指示直到主切换时间为止剩余的TBTT或TWT数目的倒计数定时器。
本公开中描述的主题内容的另一创新性方面可在由无线站(STA)执行的方法中实现。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与接入点(AP)的主通信链路,该主通信链路与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信道相关联,对该主通信链路的接入基于争用;至少部分地基于具有对该主通信链路的接入来选择性地接入与该AP的副通信链路,该副通信链路与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相关联;从该AP接收指示该主通信链路的改变的主链路信息;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该主链路信息来将该主通信链路从该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信道动态地改变为该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
本公开中描述的主题内容的另一创新性方面可在无线设备中实现。无线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存储在由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无线设备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建立与接入点(AP)的主通信链路,该主通信链路与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信道相关联,对该主通信链路的接入基于争用;至少部分地基于具有对该主通信链路的接入来选择性地接入与该AP的副通信链路,该副通信链路与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相关联;从该AP接收指示该主通信链路的改变的主链路信息;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该主链路信息来将该主通信链路从该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信道动态地改变为该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
在这些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的一些实现中,接收主链路信息包括:接收由AP广播的信标帧,其中该信标帧包括主链路信息。在这些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的一些其他实现中,接收主链路信息包括:接收由AP传送的数据帧、管理帧或控制帧,其中该数据帧、管理帧或控制帧包括包含主链路信息的操作模式指示(OMI)控制字段。
在这些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的一些实现中,从AP接收主链路信息包括:从功率节省状态苏醒,以及在从该功率节省状态苏醒之后从AP接收触发消息,其中该触发消息包括主链路信息。又进一步,在这些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的一些其他实现中,接收触发消息包括以下步骤:在从功率节省状态苏醒之际发起去往AP的上行链路传输,其中触发消息是响应于该上行链路传输而从AP接收的。
在这些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的一些实现中,主链路信息可进一步指示将发生改变的主切换时间。相应地,主通信链路可以在主切换时间或在主切换时间之后被改变为该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在一些方面,主切换时间可与STA的TBTT或TWT中的至少一者一致。在一些其他方面,主链路信息可进一步包括指示直到主切换时间为止剩余的TBTT或TWT数目的倒计数定时器。
又进一步,在这些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的一些实现中,动态地改变主通信链路包括:在接收到主链路信息之后进入功率节省状态;在主切换时间或在主切换时间之后从该功率节省状态苏醒;以及在从该功率节省状态苏醒之际将该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用作主通信链路。
本公开中所描述的主题内容的一种或多种实现的详情在附图及以下说明中阐述。其他特征、方面、以及优点将可从此说明、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变得明白。应注意,以下附图的相对尺寸可能并非按比例绘制。
附图简述
图1示出了无线系统的框图。
图2示出了描绘示例多链路通信的时序图。
图3A和3B示出了描绘用于在多链路环境中改变主链路的示例操作的时序图。
图4A-4C示出了描绘用于向无线站(STA)通知主链路改变的示例操作的时序图。
图5示出了描绘用于在多链路通信中改变主链路的示例操作的时序图。
图6示出了根据一些实现的供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示例无线站的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一些实现的供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示例接入点的框图。
图8示出了解说根据一些实现的用于配置多链路环境的示例过程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解说根据一些实现的用于在多链路环境中选择性地重新指派主链路的示例过程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解说根据一些实现的用于动态地改变STA的主链路的示例过程的流程图。
图11示出了解说根据一些其他实现的用于动态地改变STA的主链路的示例过程的流程图。
各个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和命名指示相似要素。
详细描述
以下描述针对某些实现以旨在描述本公开的创新性方面。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认识到,本文的教示可按众多不同方式来应用。所描述的实现可以在能够根据电气电子工程师(IEEE)协会802.11标准、IEEE 802.15标准、如由蓝牙特别兴趣小组(SIG)定义的
Figure BDA0002491769600000051
(蓝牙)标准、或长期演进(LTE)、3G、4G或5G标准等中的一者或多者来传送和接收射频(RF)信号的任何设备、系统或网络中实现。所描述的实现可以在能够根据以下技术或技艺中的一者或多者来传送和接收RF信号的任何设备、系统或网络中实现: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用户(SU)多输入多输出(MIMO)和多用户(MU)MIMO。所描述的实现还可以使用适合于在无线个域网(WPAN)、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广域网(WWAN)、或物联网(IOT)网络中的一者或多者中使用的其他无线通信协议或RF信号来实现。
链路聚集是一种可允许无线设备经由多个并发的通信链路来彼此通信的技术。更具体地,链路聚集允许无线设备聚集主通信链路和一个或多个副通信链路上的数据传输,由此通过在较宽的带宽上扩展传输来增加吞吐量。例如,具有多个媒体接入控制器(MAC)的无线设备可并发地且彼此独立地争用对多个通信链路上的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然而,具有单个MAC的无线设备通常争用主链路上的接入,并且仅当其在主链路上获得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时才可使用副链路。因为一些无线设备仅具有一个MAC,所以通过链路聚集可实现的吞吐量增加可能会受到主链路上的负载的限制。因此,本文所描述的实现可使多链路环境中的无线设备能够取决于共享无线介质中的信道状况而动态地改变其主链路。
在一些实现中,接入点(AP)可监视多链路环境的主链路和一个或多个副链路上的信道状况,并且可在满足一个或多个条件的情况下发信号通知主链路的改变(诸如改变为副链路之一)。例如,在当前主链路上的话务量或干扰量超过阈值水平,副链路具有比当前主链路少的话务或干扰,或其任何组合的情况下,可以触发主链路的改变。AP可经由广播或单播通信帧向其基本服务集(BSS)中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STA)发信号通知主链路的改变。本公开的各方面认识到,STA通常监听由AP在目标信标传输时间(TBTT)广播的信标帧。因此,在一些方面,AP可经由在目标信标传输时间(TBTT)周期性地广播的信标帧来发信号通知主链路的改变。在一些其他方面,AP可经由以可能已经错过由AP广播的一个或多个信标的STA为目标的单播管理或控制帧来发信号通知主链路的改变。
可实现本公开中描述的主题内容的特定实现以达成以下潜在优点中的一者或多者。可改进(诸如通过将主链路与一个或多个副链路进行聚集来提供的)多链路环境中的通信的吞吐量。例如,通过至少部分地基于各种链路的信道状况来动态地改变主链路,AP可使得其相关联的STA能够争用原本将作为副链路而保持空闲(或未被充分利用)的无线信道上的介质接入。这可允许共享无线介质中的可用带宽的更优化使用。此外,通过经由在一个或多个TBTT处广播的信标来发信号通知主链路的改变,AP可确保该改变发生在其相关联的STA中的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STA很可能正在监听关于BSS的更新的时间。这可减少向BSS中的每个STA通知主链路的改变所需的时间和资源量。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众多具体细节(诸如具体组件、电路、和过程的示例),以提供对本公开的透彻理解。术语“HE”可指代例如由IEEE 802.11ax规范定义的高效帧格式或协议。因此,术语“HE AP”可指代根据IEEE 802.11ax规范来进行操作的AP,而术语“HE STA”可指代根据IEEE 802.11ax规范来进行操作的STA。
术语“多链路”或“ML”可指代可被用于跨多个通信链路来聚集传输的各种链路聚集技术。因此,术语“ML AP”可指代能够进行链路聚集的AP,而术语“ML STA”可指代能够进行链路聚集的STA。术语“旧式STA”可指代不支持链路聚集的任何STA。术语“主链路”或“主通信链路”可指代对等设备(诸如STA和AP)在其上争用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的无线信道集合或子集。术语“副链路”或“副通信链路”可指代能由对等设备出于链路聚集的目的接入的任何无线信道集合或子集。
此外,尽管本文以在无线设备之间交换数据帧的方式进行描述,但是各实现可被应用于无线设备之间的任何数据单元、分组、或帧的交换。由此,术语“帧”可包括任何帧、分组、或数据单元,诸如举例而言协议数据单元(PDU)、MAC协议数据单元(MPDU)、聚集MPDU(A-MPDU)、以及物理层汇聚规程协议数据单元(PPDU)。
图1示出了无线系统100的框图。无线系统100被示为包括接入点(AP)110和数个无线站STA1-STA3。尽管为了简单起见在图1的示例中仅示出了三个无线站STA1-STA3,但是应当理解,无线系统100可包括任何数目的STA。
无线站STA1-STA3可包括任何合适的启用Wi-Fi的无线设备,包括例如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设备、膝上型计算机、其他用户装备(UE)、接入终端(AT)等等。AP110可以是允许一个或多个无线设备使用Wi-Fi、蓝牙、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无线通信标准连接至网络(诸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城域网(MAN)或因特网)的任何合适的设备。更具体地,AP 110可对应于或提供基本服务集(BSS)。BSS表示无线网络的基本构建块,并且可因此包括单个AP(诸如AP 110)和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STA(诸如STA1-STA3)。在一些实现中,AP 110可以是充当软件启用的接入点(“软AP”)的任何合适的无线设备(诸如无线STA)。AP 110和站STA1-STA3可各自包括一个或多个收发机、一个或多个处理资源(诸如处理器或ASIC)、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资源、以及电源。
在一些实现中,AP 110可以能够建立与无线站STA1-STA3中的每个无线站的多个通信链路。例如,AP 110可经由主链路和一个或多个副链路与无线站STA1-STA3中的每个无线站通信。在图1的示例中,无线站STA1-STA3中的每个无线站被示出为仅具有一个副链路。然而,在实际实现中,AP 110可建立与无线站STA1-STA3中的任一无线站的任何数目个副链路。在一些实现中,通信链路可涵盖不同频带。例如,主链路可包括5GHz频带的一个或多个信道,而副链路可包括6GHz频带的一个或多个信道。在一些其他实现中,通信链路可涵盖相同频带的不同信道。例如,主链路可包括6GHz频带中的第一信道子集,而副链路可包括6GHz频带中的第二信道子集。又进一步,在一些实现中,通信链路可涵盖不同频带的不同信道。例如,主链路可包括5GHz频带中的第一信道子集以及6GHz频带中的第一信道子集,而副链路可包括5GHz频带中的第二信道子集以及6GHz频带中的第二信道子集。
每个无线设备(诸如AP 110和STA1-STA3)可具有可被用于争用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的一个或多个媒体接入控制器(MAC)。例如,MAC可实现载波侦听多址冲突避免(CSMA/CA)技术,以监听无线介质以确定该无线介质何时空闲。当无线介质已经空闲达给定历时之时,MAC可争用介质接入(诸如通过在尝试在该无线介质上进行传送之前等待随机“退避”时段)。获胜的设备可被准予共享无线介质的排他性使用达一时间段(通常被称为传送机会或TXOP),在该时间段期间仅获胜的设备能在该共享无线介质上传送(或接收)数据。
具有多个MAC(或多个无线式无线电)的无线设备可独立地争用每个通信链路上的介质接入。例如,不同的MAC可被指派给不同的通信链路中的每一者。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多MAC设备”可指代使用多个MAC来在多个通信链路上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在一些实现中,AP 110可以是多MAC设备。例如,AP 110可包括被配置成经由主链路来接入无线介质的第一MAC以及被配置成经由副链路来接入无线介质的第二MAC。更具体地,第一MAC可在主链路空闲时独立于副链路上的话务状况地争用(主链路上的)介质接入。类似地,第二MAC可在副链路空闲时独立于主链路上的话务状况地争用(副链路上的)介质接入。因此,只要通信链路之一(诸如主链路或副链路)是空闲的,多MAC设备就可获得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然而,许多无线设备当前仅具有一个MAC。
具有单个MAC(或单个无线式无线电)的无线设备在任何给定时间可争用各通信链路中的仅一个通信链路上的介质接入。例如,无线设备可包括可被配置成在主链路和副链路中的每一者上进行通信的宽带无线电。如上所述,主链路和副链路中的每一者可例如通过将数个20MHz宽的信道接合在一起以形成40MHz宽的信道、80MHz宽的信道或160MHz宽的信道而具有各种带宽。应注意,下一代Wi-Fi可允许320MHz宽的信道(通过接入6GHz频带),这可允许跨多个副信道的链路聚集。因此,与宽带无线电相关联的MAC可被指派成覆盖由主链路和一个或多个副链路所涵盖的较宽频率范围。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单MAC设备”可指代使用单个MAC来在多个通信链路上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
在一些实现中,无线站STA1-STA3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以是单MAC设备。例如,单个MAC可被配置成争用主链路上的介质接入(诸如通过在尝试在空闲信道上进行传送之前等待随机退避时段)。然而,单MAC设备仅在其已经在主链路上获得对无线介质的接入之后才能尝试接入副链路。例如,当在主链路上操作之时,单MAC设备可检查副链路上的信号以确定该副链路是否空闲。在一些方面,单MAC设备可使用能量检测(ED)或功率检测(PD)技术来感测副链路上的活动水平以确定链路聚集是否以及何时是可能的。如果副链路上的活动足够低(诸如低于阈值),则单MAC设备可与主链路并发地接入副链路,以使用链路聚集技术来传送或接收无线通信。与主链路形成对比,对副链路的接入不是基于争用的。例如,(在确定副链路空闲之后)单MAC设备在尝试在副链路上进行传送之前不需要等待随机退避时段。然而,单MAC设备仅当主链路和副链路同时空闲时才能使用链路聚集。
在一些实现中,WLAN 120中的每个无线设备(包括AP 110和无线站STA1-STA3中的每个无线站)可以是单MAC设备。相应地,仅主链路可被用于争用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在一些其他实现中,WLAN 120可包括多MAC设备与单MAC设备的组合。例如,AP 110可以是多MAC设备(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无线式无线电),而无线站STA1-STA3可以是单MAC设备(具有单个宽带无线电)。如上所提及的,多MAC设备可独立地在每个通信链路上进行争用,并且可因此在获得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经由至少一个通信链路)方面比单MAC设备具有竞争优势。为了确保WLAN 120中的每个无线设备具有接入共享无线介质的公平机会,多MAC设备还可被配置成争用仅主链路上的介质接入。在AP 110是多MAC设备的一些实现中,AP 110可在尝试传送下行链路(DL)数据时争用仅主链路上的介质接入。然而,在尝试传送管理和控制帧(诸如信标、探测响应等)或对由特定STA进行的上行链路(UL)传输进行响应时,AP 110可分开地且并发地争用主链路和副链路中的每一者上的介质接入。
本公开的各方面认识到,因为单MAC设备必须争用仅主链路上的介质接入,所以WLAN 120的总吞吐量可能会受到主链路上的负载的限制。例如,只要主链路繁忙(由于当前BSS或交叠BSS中的无线设备正在进行的传输),其他无线设备就不能利用共享无线介质,即使副链路空闲亦如此。因此,为了改进多链路环境中的吞吐量和信道利用率,本文所描述的实现可至少部分地基于每个通信链路上的信道状况来动态地改变(或重新分配)主链路。例如,在当前主链路负载很重(由于对应信道上的繁重话务或干扰)而副链路上的负载相对较轻时,主链路和副链路可切换角色。更具体地,单MAC设备(以及一些多MAC设备)可争用与现有副链路(现在是新的主链路)相关联的无线信道上的介质接入,并且可仅出于链路聚集的目的利用与现有主链路(现在是新的副链路)相关联的无线信道。
图2示出了描绘示例多链路(ML)通信的时序图200。出于讨论的目的,示例ML通信可由无线网络中的STA执行。参考例如图1的无线系统100,STA可以是无线站STA1-STA3之一。然而,在实际实现中,图2中描绘的示例ML通信可由WLAN 120中的任何无线设备(包括AP110)执行。在一些实现中,STA可以是被配置成经由多个通信链路与AP通信的单MAC设备。例如,第一链路(链路1)可涵盖跨越一个或多个频带的第一信道集合,而第二链路(链路2)可涵盖跨越相同或不同频带的第二信道集合。尽管在图2中仅示出了两个通信链路,但是应当理解,STA可建立与AP的任何数目个通信链路。
在时间t0,链路1可被配置为主链路,而链路2可被配置为副链路。在时间t1,STA尝试接入无线介质。例如,STA可具有要传送到无线网络中的AP或另一STA的UL数据。由于链路1是主链路,因此STA可尝试经由链路1来接入共享无线介质。在图2的示例中,当STA在时间t1尝试接入无线介质时,链路1可能繁忙。例如,使用能量或功率检测技术,STA可感测到与链路1相关联的无线信道中的能量或功率超过阈值水平。链路1上的活动可能是由来自STA附近的其他无线设备(诸如相同BSS或交叠BSS中的AP或STA)的传输或各种无线干扰源引起的。由于链路1繁忙,因此STA可避免在时间t1甚至争用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
在一些实现中,STA可在至少阈值历时内(诸如从时间t1至t2)尝试接入共享无线介质。例如,STA可在该阈值历时内继续监视链路1的活动(能量或功率)水平,以确定该通信链路是否可供用于介质接入。然而,在图2的示例中,链路1在至少该整个阈值历时内保持繁忙。在一些实现中,该阈值历时可与信标间隔的历时相对应。应注意,在STA尝试在链路1上接入无线介质的历时内(从时间t1至t2)链路2是空闲的。然而,因为STA是单MAC设备而链路2是副链路,所以STA可能无法争用链路2上的介质接入。在一些实现中,如果在阈值历时期满时满足一个或多个条件,则STA可改变或切换其主链路(从链路1改变为或切换为链路2)。例如,如果主链路上的负载(活动或干扰)高于阈值水平,副链路上的负载低于阈值水平,副链路上的负载小于主链路上的负载,或其任何组合,则STA可将其当前主链路与副链路切换。
因此,STA并非等待当前主链路(链路1)变得空闲,而是可在时间t2将其主链路从链路1改变为链路2。在将主链路切换为链路2之际,STA可检测到链路2是空闲的,并且可因此争用对链路2上的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例如,STA可在链路2上发起UL传输(TX)之前等待随机退避时间。在图2的示例中,STA在时间t3赢得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并且因此能够在链路2上成功传送UL数据的帧(或PPDU)。当在链路2上进行通信之时,STA可监视链路1上的活动水平,以确定该通信链路是否可供用于链路聚集。由于链路1在时间t3繁忙,因此STA可仅在链路2上传送UL帧。在时间t4,STA可在共享无线介质上传送UL数据的另一帧。由于链路1在时间t4仍是繁忙的,因此STA可同样仅在链路2上传送UL帧。
在时间t5,STA可在共享无线介质上传送UL数据的另一帧。此时,链路1不再繁忙。因此,STA可在链路2上传送UL数据的一帧并且并发地在链路1上传送UL数据的另一帧。例如,STA可使用链路聚集技术来聚集其余的UL数据以跨主链路(链路2)和副链路(链路1)进行传输。在完成时间t5处的多链路(ML)传输之际,STA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可被终止。例如,STA在其队列中可能没有更多的UL数据,或者指派给该STA的TXOP可能已经期满。相应地,STA可让出对链路2的控制以允许其他设备接入共享无线介质。
在时间t6,STA可再次尝试接入共享无线介质。由于链路2是当前主链路,因此STA可尝试经由链路2来接入共享无线介质。然而,在图2的示例中,当STA在时间t6尝试接入无线介质时,链路2可能繁忙。例如,使用能量或功率检测技术,STA可感测到与链路2相关联的无线信道中的能量或功率超过阈值水平。链路2上的活动可能是由来自STA附近的其他无线设备(诸如相同BSS或交叠BSS中的AP或STA)的传输或各种无线干扰源引起的。由于链路2繁忙,因此STA可避免在时间t6争用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
在一些实现中,STA可在至少阈值历时内(诸如从时间t6至t7)尝试接入共享无线介质。然而,在图2的示例中,链路2在至少该整个阈值历时内保持繁忙。应注意,在STA尝试在链路2上接入无线介质的历时内(从时间t6至t7)链路1是空闲的。因此,在一些实现中,如果在阈值期满时满足一个或多个条件,则STA可改变或切换其主链路(从链路2改变为或切换为链路1)。例如,如果主链路上的负载高于阈值水平,副链路上的负载低于阈值水平,副链路上的负载小于主链路上的负载,或其任何组合,则STA可将其当前主链路与副链路切换。
因此,STA并非等待当前主链路(链路2)变得空闲,而是可在时间t7将其主链路从链路2再次切换回为链路1。在将主链路切换为链路1之际,STA可检测到链路1是空闲的,并且可因此争用对链路1上的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在图2的示例中,STA在时间t8赢得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并且因此能够在链路1上成功传送UL数据的帧(或PPDU)。当在链路1上进行通信之时,STA可监视链路2上的活动水平,以确定该通信链路是否可供用于链路聚集。由于链路2在时间t8繁忙,因此STA可仅在链路1上传送UL帧。在时间t9,STA可在共享无线介质上传送UL数据的另一帧。此时,链路2不再繁忙。因此,STA可在链路1上传送UL数据的一帧并且并发地在链路2上(使用链路聚集)传送UL数据的另一帧。
在上述示例ML通信中,“主链路”的角色并未固定或永久地指派给通信链路(链路1或链路2)中的任何特定一者。确切而言,可至少部分地基于各种通信链路的信道状况来动态地改变主链路(在链路1与链路2之间切换)。通过使用“浮动”主链路,STA(以及网络中的其他无线设备)可适应共享无线介质中变化的信道状况,例如以确保可用通信链路或无线信道的高效利用。例如,在当前主链路变得过载(与副链路相比)时,STA可改变或重新配置其主链路,以使得负载较小的通信链路成为新的主链路(诸如在图2的时间t2和t7)。这允许STA利用负载较小的通信链路上的可用资源来获得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作为对比,使用固定主链路的STA可能必须在其能甚至争用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之前等待相对较长的时间直到主链路变得空闲。
将主链路与副链路切换的决策可取决于与每个通信链路相关联的信道状况。例如,如果副链路与当前主链路相比不那么繁忙或未被充分利用,则改变主链路可能是合乎期望的。另一方面,如果(诸)副链路甚至比当前主链路负载更重,则改变主链路可能不是合乎期望的。在一些无线网络中,AP可知晓每个通信链路上的信道状况。例如,AP可在主链路和副链路中的每一者上监视其相关联的STA的话务模式或活动。替换地或附加地,AP可通过与主链路和副链路上的过去信道状况进行相关来学习每个通信链路上的信道状况。
在一些实现中,AP可管理或控制多链路环境中主链路的指派。例如,AP可监视每个通信链路上的信道状况,并且可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每个通信链路相关联的信道状况来将主链路的角色选择性地指派给(以及重新指派给)这些通信链路之一。在一些方面,AP可经由在目标信标传输时间(TBTT)广播的信标帧来发信号通知主链路的改变。例如,信标帧通常按规律间隔(被称为“信标间隔”)广播,以使AP附近的任何STA能够建立或维持至无线网络的连接。相应地,可预期无线网络中的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STA在每个信标间隔的开始处监听来自AP的此类信标帧。在一些方面,AP可在每TBTT的基础上动态地改变或重新指派主链路以优化跨多个通信链路的吞吐量。
图3A示出了描绘用于在多链路环境中改变主链路的示例操作的时序图300A。该示例操作可由无线网络中的AP(诸如举例而言图1的AP 110)来执行。在一些实现中,AP可以是使用单个MAC来经由多个通信链路与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STA进行通信的单MAC设备。在一些其他实现中,AP可以是使用多个MAC来经由相应通信链路与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STA进行通信的多MAC设备。例如,第一链路(链路1)可涵盖跨越一个或多个频带的第一信道集合,而第二链路(链路2)可涵盖跨越相同或不同频带的第二信道集合。尽管在图3A中仅示出了两个通信链路,但是应当理解,AP可建立与其相关联的STA的任何数目个通信链路。
在时间t0,AP可在每个通信链路(链路1和链路2)上广播相应的信标帧(信标1和信标2)。例如,时间t0可与TBTT或信标间隔(从时间t0到t1)的开始一致。在一些方面,尽管为简单起见未示出,但是AP可在每个信标间隔的开始处争用介质接入。在此时间期间,链路1可被配置为主链路,而链路2可被配置为副链路。因此,如果AP是单MAC设备,则AP可争用链路1上的介质接入以广播信标1,并且在经由链路1获得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之际,AP可使用链路聚集来在链路2上广播信标2。另一方面,如果AP是多MAC设备,则AP可并发地争用每个通信链路(链路1和链路2)上的介质接入,并且可在获得对相应通信链路的接入之际独立地广播信标帧(信标1和信标2)。
应注意,无线网络中的ML STA可监听主链路(链路1)以获取由AP广播的信标帧(信标1)。然而,AP还可支持可能不具有ML功能性的旧式STA。更具体地,旧式STA可能不能够在多个通信链路上并发地通信。因此,旧式STA可能无法在主链路或副链路之间进行区分。在一些实例中,此类旧式STA可在链路2上与AP相关联,并且可因此仅监听链路2以获取由AP广播的信标帧(信标2)。相应地,使AP在每个可用通信链路(包括主链路和任何副链路)上广播信标帧可能是合乎期望的。
在一些实现中,AP可在信标间隔(从时间t0到t1)的历时内监视每个通信链路(链路1和链路2)上的信道状况,以确定是否能通过动态地改变主链路来改进ML通信的质量或吞吐量。更具体地,在确定是否要改变主链路时,AP可考虑链路1和链路2上的负载(活动或干扰)。例如,如果主链路上的负载高于阈值水平,副链路上的负载低于阈值水平,副链路上的负载小于主链路上的负载,或其任何组合,则改变主链路可能是合乎期望的。
在时间t1,AP可将主链路从链路1切换为链路2。例如,时间t1可与TBTT或后续信标间隔(从时间t1到t2)的开始一致。因此,AP可经由在信标间隔的开始处广播的一个或多个信标帧来发信号通知主链路的改变。由于此时链路1被配置为主链路(并且因此ML STA当前正在监听链路1以获取信标信息),因此AP可在时间t1处的在链路1上广播的信标1中提供主链路(PL)信息。例如,可以在信标帧中的能由ML STA解读或解码的新元素或字段中提供PL信息。在一些方面,PL信息可指示主链路已经改变。在一些其他方面(在存在多个副链路的情况下),PL信息可指定哪个副链路将成为新的主链路。
在链路1上接收到PL信息之际,无线网络中的任何ML STA都可将其主链路从链路1切换为链路2。因此,ML STA可随后监听信标帧并争用链路2上的介质接入。在一些实现中,在主链路的改变在时间t1发生之后,AP可将PL信息包括在传送至任何相关联的STA的其他管理或控制帧(诸如探测响应、关联响应、重新关联响应等)中。例如,AP可向可能近期加入无线网络或以其他方式错过在时间t1广播的信标1的任何STA发信号通知当前主链路(链路2)。在一些实现中,AP可在信标间隔(从时间t1到t2)的历时内继续监视每个通信链路(链路1和链路2)上的信道状况,以确定是否能通过动态地改变主链路来改进ML通信的质量或吞吐量。
在与下一TBTT一致的时间t2,AP可决定要将主链路维持在链路2上。例如,AP可确定通过将主链路切换回为链路1将不会改进通信的质量或吞吐量。因此,AP可在时间t2在每个通信链路(链路1和链路2)上广播相应的信标帧(信标1和信标2),而无需发信号通知主链路的改变。应注意,链路2现在被配置为主链路,而链路1现在被配置为副链路。因此,如果AP是单MAC设备,则AP可争用链路2上的介质接入以广播信标2,并且在经由链路2获得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之际,AP可使用链路聚集来在链路1上广播信标1。另一方面,如果AP是多MAC设备,则AP可并发地争用每个通信链路(链路1和链路2)上的介质接入,并且可在获得对相应通信链路的接入之际独立地广播信标帧(信标1和信标2)。
在与下一TBTT一致的时间t3,AP可将主链路从链路2切换回为链路1。例如,AP可经由在信标间隔的开始处广播的一个或多个信标帧来发信号通知主链路的改变。由于此时链路2被配置为主链路(并且因此ML STA当前正在监听链路2以获取信标信息),因此AP可在时间t3处的在链路2上广播的信标2中提供PL信息。如上所述,PL信息可指示主链路已经改变,或者可指定哪个副链路将成为新的主链路。在链路2上接收到PL信息之际,无线网络中的任何ML STA都可将其主链路从链路2切换回为链路1。因此,ML STA可随后监听信标帧并争用链路1上的介质接入。在一些实现中,AP还可在主链路的改变在时间t1发生之后改变传送至任何相关联的STA的其他管理或控制帧中的PL信息。
在与下一TBTT一致的时间t4,AP可再次将主链路从链路1切换为链路2。由于此时链路1被配置为主链路,因此AP可在时间t4处的在链路1上广播的信标1中提供PL信息。如上所述,PL信息可指示主链路已经改变,或者可指定哪个副链路将成为新的主链路。在链路1上接收到PL信息之际,无线网络中的任何ML STA都可将其主链路从链路1切换为链路2。因此,ML STA可随后监听信标帧并争用链路2上的介质接入。在一些实现中,AP还可在主链路的改变在时间t4发生之后改变传送至任何相关联的STA的其他管理或控制帧中的PL信息。
如图3A所示,示例实现可使AP能够取决于当前信道状况而如同每信标间隔一次那样频繁地改变ML通信中使用的主链路。然而,应注意,一些相关联的ML STA可能处于功率节省(PS)状态,或者可能以其他方式未能接收到在信标帧中发信号通知的PL信息(由于干扰或服务中断)。例如,当在时间t1广播(携带PL信息的)信标1时,其主链路被设为链路1的MLSTA可处于功率节省状态。结果,如果该ML STA此后(在时间t1到t3之间)苏醒,则该ML STA可能会继续尝试经由链路1来接入共享无线介质(并且因此经历相对较差的性能),即使主链路已被切换为链路2。这可导致共享无线介质的低效使用。因此,在一些实现中,AP可经由在每个信标间隔的开始处在每个通信链路上广播的信标帧来指定当前主链路。
图3B示出了描绘用于在多链路环境中改变主链路的另一示例操作的时序图300B。该示例操作可由无线网络中的AP(诸如举例而言图1的AP 110)来执行。在一些实现中,AP可以是使用单个MAC来经由多个通信链路与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STA进行通信的单MAC设备。在一些其他实现中,AP可以是使用多个MAC来经由相应通信链路与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STA进行通信的多MAC设备。例如,第一链路(链路1)可涵盖跨越一个或多个频带的第一信道集合,而第二链路(链路2)可涵盖跨越相同或不同频带的第二信道集合。尽管在图3B中仅示出了两个通信链路,但是应当理解,AP可建立与其相关联的STA的任何数目个通信链路。
在时间t0,AP可在每个通信链路(链路1和链路2)上广播相应的信标帧(信标1和信标2)。例如,时间t0可与TBTT或信标间隔(从时间t0到t1)的开始一致。在一些实现中,AP可在信标间隔的开始处广播的一个或多个信标帧中提供指示当前主链路(链路1)的主链路(PL)信息。例如,PL信息可作为能由ML STA解读或解码的新元素或字段被包括在每个信标帧中。在一些方面,AP可将PL信息包括在每个通信链路(链路1和链路2)上广播的信标帧中。更具体地,信标1和信标2可各自包括将链路1指定为当前主链路的PL信息。
经由信标1接收到PL信息的任何ML STA可继续使用链路1作为其主链路,而经由信标2接收到PL信息的任何ML STA可将其当前主链路从链路2切换为链路1。在一些实现中,AP可将PL信息包括在传送至任何相关联的STA的其他管理或控制帧(诸如探测响应、关联响应、重新关联响应等)中,例如以向可能近期加入无线网络或以其他方式错过在时间t1广播的信标的任何STA发信号通知当前主链路(链路1)。在一些实现中,AP可在信标间隔(从时间t0到t1)的历时内监视每个通信链路(链路1和链路2)上的信道状况,以确定是否能通过动态地改变主链路来改进ML通信的质量或吞吐量。
在时间t1,AP可将主链路从链路1切换为链路2。例如,AP可确定通过将主链路切换为链路2将改进通信的质量或吞吐量。在一些实现中,AP可使用在时间t1广播的每个信标帧(信标1和信标2)中所包括的PL信息来发信号通知主链路的改变。例如,PL信息可将新通信链路(链路2)指定为当前主链路。在一些方面,AP可将PL信息包括在每个通信链路(链路1和链路2)上广播的信标帧中。更具体地,信标1和信标2可各自包括将链路2指定为当前主链路的PL信息。经由信标1接收到PL信息的任何ML STA可将其当前主链路从链路1切换为链路2,而经由信标2接收到PL信息的任何ML STA可继续使用链路2作为其当前主链路。
在时间t2,AP可决定要将主链路维持在链路2上。例如,AP可确定通过将主链路切换回为链路1将不会改进通信的质量或吞吐量。在一些实现中,即使主链路未改变,AP也可继续在时间t2广播的每个信标帧(信标1和信标2)中提供指示当前主链路(链路2)的PL信息。这可允许向可能已经错过在时间t1广播的信标的任何ML STA通知主链路的改变。例如,其主链路被设为链路1的ML STA可能已经错过时间t1处的(携带PL信息的)信标1。结果,该ML STA可随后在信标间隔(从时间t1到t2)的历时内尝试经由链路1来接入共享无线介质。然而,通过在每个信标间隔的开始处广播的每个信标帧(信标1和信标2)中指示当前主链路,该ML STA可以在接收到时间t2处的信标1之际被通知主链路的改变,并且可因此将其主链路切换为链路2至少达下一信标间隔(从时间t2到t3)的历时。
在时间t3,AP可将主链路从链路2切换回为链路1。例如,AP可使用在时间t3广播的每个信标帧(信标1和信标2)中所包括的PL信息来发信号通知主链路的改变。更具体地,PL信息可将新通信链路(链路1)指定为当前主链路。在一些方面,信标1和信标2可各自包括将链路1指定为当前主链路的PL信息。经由信标1接收到PL信息的任何ML STA可继续使用链路1作为其主链路,而经由信标2接收到PL信息的任何ML STA可将其当前主链路从链路2切换为链路1。
在时间t4,AP可再次将主链路从链路1切换为链路2。例如,AP可使用在时间t4广播的每个信标帧(信标1和信标2)中所包括的PL信息来发信号通知主链路的改变。更具体地,PL信息可将新的通信链路(链路2)指定为当前主链路。在一些方面,信标1和信标2可各自包括将链路2指定为当前主链路的PL信息。经由信标1接收到PL信息的任何ML STA可将其当前主链路从链路1切换为链路2,而经由信标2接收到PL信息的任何ML STA可继续使用链路2作为其主链路。
图4A示出了描绘用于向STA通知主链路改变的示例操作的时序图400A。可以在AP与STA之间的ML通信期间执行该示例操作。参考例如图1,AP可对应于AP 110,而STA可对应于无线站STA1-STA3中的任一者。在一些实现中,STA可以是被配置成经由多个通信链路与AP通信的单MAC设备。尽管在图4A中仅示出了两个通信链路(链路1和链路2),但是应当理解,STA可建立与AP的任何数目个通信链路。为简单起见,在图4A的示例中仅示出了AP在链路1上的活动。
在时间t0,链路1可被配置为主链路,而链路2可被配置为副链路。此外,时间t0可与TBTT或信标间隔(从时间t0到t2)的开始一致。因此,AP可在时间t0在链路1上广播信标帧(信标1)。在一些实现中,信标1可包括将链路1指定为当前主链路的PL信息。STA可能已经被配置为将链路1用作其当前主链路。因此,STA可在链路1上接收信标1,并且继续将链路1用作其主链路。在图4A的示例中,在接收到将链路1指定为主链路的PL信息之后,STA可在时间t1进入功率节省(PS)状态。
在时间t2,AP可将主链路从链路1切换为链路2。例如,AP可确定通过将主链路切换为链路2将改进通信的质量或吞吐量。在一些实现中,AP可使用在时间t2广播的信标1中所包括的PL信息来发信号通知主链路的改变。例如,PL信息可将新的通信链路(链路2)指定为当前主链路。在图4A的示例中,当AP在时间t2广播信标1时,STA仍处于功率节省状态,并且可能因此不知晓主链路的改变。
在时间t3,STA从功率节省状态苏醒并尝试接入共享无线介质。由于STA不知晓主链路已被改变为链路2,因此STA可感测到链路1是空闲的,并且争用链路1上的介质接入。在获得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之际,在时间t4,STA可在链路1上传送UL数据的帧。在图4A的示例中,STA可不具有要传送的任何附加UL数据,并且可因此在传送UL数据的单个帧之后让出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控制。
在时间t5,STA可再次尝试在链路1上接入共享无线介质。然而,此时链路1繁忙。例如,使用能量或功率检测技术,STA可感测到与链路1相关联的无线信道中的能量或功率超过阈值水平。链路1上的活动可能是由来自STA附近的其他无线设备(诸如相同BSS或交叠BSS中的AP或STA)的传输或各种无线干扰源引起的。由于链路1繁忙,因此STA可避免在时间t5甚至争用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
在图4A的示例中,STA可继续监视链路1从时间t5到t6的活动水平,以确定该通信链路是否可供用于介质接入。随后,在时间t6,STA可检测到链路1空闲,并且再次争用链路1上的介质接入。在获得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之际,在时间t7,STA可在链路1上传送UL数据的帧。在图4A的示例中,STA在下一个信标间隔的开始(AP预期广播信标帧时)之前可能不具有足够的时间来传送UL数据的任何附加帧,并且可因此在传送UL数据的单个帧之后让出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控制。
在时间t8,AP可在链路1上广播另一信标帧(信标1)。在图4A的示例中,AP可决定要将主链路维持在链路2上。例如,AP可确定通过将主链路切换回为链路1将不会改进通信的质量或吞吐量。在一些实现中,即使主链路未改变,AP也可继续在时间t8广播的信标1中提供指示当前主链路(链路2)的PL信息。由于此时STA苏醒,因此STA可从AP接收到信标1,并且随后将其主链路从链路1切换为链路2。
在图4A的示例中,STA必须在它能够将其主链路从链路1切换为链路2之前等待信标间隔的大部分(从时间t3到t8)。此外,监视链路1上的繁忙信道状况花费了该时间(从时间t3到t8)的相当大一部分。因此,可期望实现一种用于向可能已经错过一个或多个信标帧的任何相关联的STA发信号通知主链路的改变的更高效机制。
图4B示出了描绘用于向STA通知主链路改变的另一示例操作的时序图400B。可以在AP与STA之间的ML通信期间执行该示例操作。参考例如图1,AP可对应于AP 110,而STA可对应于无线站STA1-STA3中的任一者。在一些实现中,STA可以是被配置成经由多个通信链路与AP通信的单MAC设备。尽管在图4B中仅示出了两个通信链路(链路1和链路2),但是应当理解,STA可建立与AP的任何数目个通信链路。为简单起见,在图4B的示例中仅示出了AP在链路1上的活动。
在时间t0,链路1可被配置为主链路,而链路2可被配置为副链路。此外,时间t0可与TBTT或信标间隔(从时间t0到t2)的开始一致。因此,AP可在时间t0在链路1上广播信标帧(信标1)。在一些实现中,信标1可包括将链路1指定为当前主链路的PL信息。STA可能已经被配置成将链路1用作其当前主链路。因此,STA可在链路1上接收到信标1,并且继续将链路1用作其主链路。在图4B的示例中,在接收到将链路1指定为主链路的PL信息之后,STA可在时间t1进入功率节省(PS)状态。
在时间t2,AP可将主链路从链路1切换为链路2。例如,AP可确定通过将主链路切换为链路2将改进通信的质量或吞吐量。在一些实现中,AP可使用在时间t2广播的信标1中所包括的PL信息来发信号通知主链路的改变。例如,PL信息可将新的通信链路(链路2)指定为当前主链路。在图4B的示例中,当AP在时间t2广播信标1时,STA仍处于功率节省状态,并且可能因此不知晓主链路的改变。
在时间t3,STA从功率节省状态苏醒并尝试接入共享无线介质。由于STA不知晓主链路已被改变为链路2,因此STA可感测到链路1是空闲的,并且争用链路1上的介质接入。在获得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之际,在时间t4,STA可经由共享无线介质传送UL数据的帧。在图4B的示例中,STA可不具有要传送的任何附加UL数据,并且可因此在传送UL数据的单个帧之后让出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控制。
在一些实现中,AP可以用主链路改变(CPL)触发消息来响应UL传输。CPL触发消息可包括指定当前主链路(链路2)的PL信息。在一些方面,可以使用由IEEE 802.11ax规范定义的操作模式指示(OMI)规程来发信号通知CPL触发消息。例如,根据HE帧格式来编码的数据帧可包括OMI控制字段(在HE控制元素中提供),该OMI控制字段可指示对用于传送方设备与接收方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操作参数的改变。当AP从STA接收到HE数据帧时,AP可发送具有指示主链路的改变的OMI控制字段的响应帧(诸如QoS空帧)。因此,PL信息(将链路2指定为当前主链路)可被包括在由AP传送的响应帧的OMI控制字段中。在一些实现中,STA可被配置成在从功率节省状态苏醒之际发起UL传输(即使它不具有要发送的UL数据)以索求来自AP的OMI响应。例如,STA可在从功率节省状态苏醒之际向AP发送PS轮询请求,并且AP可以用具有指示主链路的改变的OMI控制字段的QoS空帧来响应。
在链路1上接收到CPL触发消息之际,STA可随后将其主链路从链路1切换为链路2。随后,在时间t5,STA可尝试在链路2上接入共享无线介质。STA可感测到链路2是空闲的并且争用链路2上的介质接入。在获得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之际,在时间t6,STA可经由共享无线介质传送UL数据的另一帧。在图4B的示例中,链路1在时间t6是繁忙的。因此,STA可仅在链路2上传送UL帧。在时间t7,STA可经由共享无线介质传送UL数据的另一帧。由于链路1在时间t7仍是繁忙的,因此STA可再次仅在链路2上传送UL帧。
在时间t8,STA可在共享无线介质上传送UL数据的另一帧。此时,链路1不再繁忙。因此,STA可在链路2上传送UL数据的一帧并且并发地在链路1上传送UL数据的另一帧。例如,STA可使用链路聚集技术来聚集UL数据的多个帧以跨主链路(链路2)和副链路(链路1)进行传输。在图4B的示例中,STA在下一个信标间隔的开始(AP预期广播信标帧时)之前可能不具有足够的时间来传送UL数据的任何附加帧。因此,在完成多链路(ML)传输之际,STA可让出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控制。
在时间t9,AP可在链路1上广播另一信标帧(信标1)。在图4B的示例中,AP可决定要将主链路维持在链路2上。例如,AP可确定通过将主链路切换回为链路1将不会改进通信的质量或吞吐量。在一些实现中,即使主链路未改变,AP也可继续在时间t9广播的信标1中提供指示当前主链路(链路2)的PL信息。由于STA已经将其主链路切换为链路2,因此STA可能不会在链路1上接收到信标1。确切而言,STA可继续将链路2用作其主链路。
图4C示出了描绘用于向STA通知主链路改变的另一示例操作的时序图400C。可以在AP与STA之间的ML通信期间执行该示例操作。参考例如图1,AP可对应于AP 110,而STA可对应于无线站STA1-STA3中的任一者。在一些实现中,STA可以是被配置成经由多个通信链路与AP通信的单MAC设备。尽管在图4C中仅示出了两个通信链路(链路1和链路2),但是应当理解,STA可建立与AP的任何数目个通信链路。为简单起见,在图4C的示例中仅示出了AP在链路1上的活动。
在时间t0,链路1可被配置为主链路,而链路2可被配置为副链路。此外,时间t0可与TBTT或信标间隔(从时间t0到t2)的开始一致。因此,AP可在时间t0在链路1上广播信标帧(信标1)。在一些实现中,信标1可包括将链路1指定为当前主链路的PL信息。STA可能已经被配置成将链路1用作其当前主链路。因此,STA可在链路1上接收信标1,并且继续将链路1用作其主链路。在一些实现中,信标1可进一步包括指定用于STA的TWT服务时段的目标苏醒时间(TWT)元素。例如,在TWT模式中操作的STA可保持处于功率节省状态达相对较长的历时(诸如一个或多个信标间隔),仅在其获指派的TWT服务时段期间苏醒。因此,在接收到将链路1指定为主链路的PL信息之后,STA可在时间t1进入功率节省状态。
在时间t2,AP可将主链路从链路1切换为链路2。例如,AP可确定通过将主链路切换为链路2将改进通信的质量或吞吐量。在一些实现中,AP可使用在时间t2广播的信标1中所包括的PL信息来发信号通知主链路的改变。例如,PL信息可将新的通信链路(链路2)指定为当前主链路。在图4C的示例中,当AP在时间t2广播信标1时,STA仍处于功率节省状态,并且可能因此不知晓主链路的改变。
在时间t3,STA在其调度TWT处苏醒。在一些实现中,AP可知晓STA的TWT调度,并且因此一旦STA从其功率节省状态苏醒就可在时间t4向STA传送CPL触发消息。CPL触发消息可包括指定当前主链路(链路2)的PL信息。在一些实现中,可以在TWT服务时段开始处传送的探测响应或动作帧(或其他管理或控制帧)中提供CPL触发消息,以向STA通知当前主链路。在一些方面,可以在每个通信链路(链路1和链路2)上发信号通知CPL触发消息,以确保STA接收到PL信息,而不管其当前主链路如何。
在链路1上接收到CPL触发消息之际,STA可随后将其主链路从链路1切换为链路2。随后,在时间t5,STA可尝试在链路2上接入共享无线介质。STA可感测到链路2是空闲的并且争用链路2上的介质接入。在获得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之际,在时间t6,STA可经由共享无线介质传送UL数据的帧。在图4C的示例中,链路1在时间t6是繁忙的。因此,STA可仅在链路2上传送UL帧。在时间t7和t8,STA可经由共享无线介质传送UL数据的附加帧。由于链路1在该整个时段(时间t7到t8)内保持繁忙,因此STA可同样仅在链路2上传送UL帧。
在时间t9,STA可在共享无线介质上传送UL数据的另一帧。此时,链路1不再繁忙。因此,STA可在链路2上传送UL数据的一帧并且并发地在链路1上传送UL数据的另一帧。例如,STA可使用链路聚集技术来聚集UL数据的多个帧以跨主链路(链路2)和副链路(链路1)进行传输。在图4C的示例中,STA在下一个信标间隔的开始(AP预期广播信标帧时)之前可能不具有足够的时间来传送UL数据的任何附加帧。因此,在完成多链路(ML)传输之际,STA可让出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控制。
在时间t10,AP可在链路1上广播另一信标帧(信标1)。在图4C的示例中,AP可决定要将主链路维持在链路2上。例如,AP可确定通过将主链路切换回为链路1将不会改进通信的质量或吞吐量。在一些实现中,即使主链路未改变,AP也可继续在时间t10广播的信标1中提供指示当前主链路(链路2)的PL信息。由于STA已经将其主链路切换为链路2,因此STA可能不会在链路1上接收到信标1。确切而言,STA可继续将链路2用作其主链路。
图5示出了描绘用于在ML通信中改变主链路的示例操作的时序图500。可以在AP与数个相关联的无线站STA1和STA2之间的ML通信期间执行该操作。参考例如图1,AP可对应于AP 110,而无线站STA1或STA2中的每一者可对应于无线站STA1-STA3中的任一者。在一些实现中,无线站STA1和STA2中的每一者可以是被配置成经由多个通信链路与AP通信的单MAC设备。在图5的示例中,AP与无线站STA1和STA2中的每一者之间的ML通信可发生在第一通信链路(链路1)上。
在时间t0,AP可在链路1上广播信标帧(信标1)。此时,链路1可被设为主链路。在一些实现中,信标1可包括指示被调度成在将来的主切换时间(TBTTPS)生效的主链路的改变以及朝向该主切换时间的倒计数的PL信息。在一些方面,PL信息还可指定将在主切换时间成为新的主链路的通信链路(链路2)。在一些方面,PL信息还可指定将在主切换时间变成新的主链路的通信链路(链路2)。倒计数可指示在主链路的改变被调度发生之前剩余的TBTT时段数目或信标间隔数目。因此,在一些方面,在时间t0广播的信标1可包括指示主链路的改变将在三个连续的信标间隔(计数=3)之后发生的倒计数定时器。在图5的示例中,STA1在时间t0苏醒,而STA2处于功率节省状态。结果,STA1可在时间t0接收到PL信息,而STA2可能未接收到PL信息。在接收到PL信息之际,STA1可被配置成在所指示的主切换时间(在三个连续TBTT之后)将其主链路从链路1切换为链路2。
在时间t1,STA2从其功率节省状态苏醒以接入共享无线介质。在一些方面,时间t1可与无线网络中的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STA被调度成监听来自AP的信标帧的DTIM间隔一致。在一些其他方面,时间t1可与STA2被指派的TWT(或TWT服务时段的开始)一致。随后,在时间t2,AP可在链路1上广播另一信标1。在一些实现中,在时间t2广播的信标1可包括经更新的PL信息。如上所述,PL信息可包括被调度成在主切换时间(TBTTPS)生效的新的主链路(链路2)、以及经更新的倒计数定时器(计数=2)。无线站STA1和STA2可各自在时间t2接收到PL信息。在接收到PL信息之际,STA2可被配置成在所指示的主切换时间(在两个连续TBTT之后)将其主链路从链路1切换为链路2。
在时间t3,STA2返回到功率节省状态。随后,在时间t4,AP可在链路1上广播另一信标1。在一些实现中,在时间t4广播的信标1可包括经更新的PL信息。PL信息可指示被调度成在主切换时间(TBTTPS)生效的新的主链路(链路2)、以及经更新的倒计数定时器(计数=1)。STA1可接收到该PL信息,而STA2可能未接收到该PL信息(因为它处于功率节省状态)。尽管如此,STA2可例如基于在时间t2经由信标1中提供的PL信息接收到的倒计数定时器来继续对信标间隔数目进行倒计数,直到主链路的改变将要(在TBTTPS)发生。
最后,在时间t5,AP在链路1上广播另一信标1。在一些实现中,在时间t5广播的信标1可包括经更新的PL信息。更具体地,在图5的示例中,时间t5与主切换时间(TBTTPS)一致。因此,PL信息可指示新的主链路(链路2)以及指示该新的主链路将在此时生效的经更新的倒计数定时器(计数=0)。STA1可经由信标1接收经更新的PL信息,并且可相应地在时间t5将其主链路从链路1切换为链路2。然而,STA2可能保持处于功率节省状态,并且因此可能未接收到在时间t5传送的经更新的PL信息。尽管如此,STA2还可基于其自己的朝向主切换时间(TBTTPS)的内部倒计数来在时间t5(或在其下一次从功率节省状态苏醒时)将其主链路从链路1切换为链路2。
通过将主链路的改变调度成在特定历元发生,无线站STA1和STA2不被要求在主切换时间(TBTTPS)苏醒以执行主链路的改变。相应地,此类实现可提供使无线站STA1和STA2根据它们预配置的功率节省调度来进行操作的较大程度的灵活性。例如,AP可通过在STA苏醒并正监听AP时提供执行主链路的改变(在主切换时间)所必需的所有信息来容适相应STA的个体功率节省调度。在一些实现中,在主切换时间已经过去之后,由AP进行的后续信标传输可包括指示在先前时间发生了主链路的改变的信息(诸如关于图4A-4C所描述的)。这可进一步确保向无线网络中的每个STA(包括在主切换时间(TBTTPS)之前可能尚未接收到PL信息的任何STA)正确地通知主链路的改变。
图6示出了根据一些实现的供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示例无线站(STA)600的框图。在一些实现中,STA 600可以是能够使用链路聚集技术来并发地在多个通信链路上进行通信的无线设备(诸如ML STA)。例如,STA 600可以是图1、图2、图4A-4C或图5的任何STA的示例实现。STA 600可包括PHY 610、MAC 620、处理器630、存储器640、以及数个天线650(1)-650(n)。
PHY 610可包括数个收发机612和基带处理器614。收发机612可直接或通过天线选择电路(出于简化而未示出)耦合至天线650(1)-650(n)。收发机612可被用于与一个或多个AP、与一个或多个STA、或与其他合适的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基带处理器614可被用于处理从处理器630或存储器640接收到的传出信号,以及将经处理的信号转发到收发机612以供经由天线650(1)-650(n)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进行传输,并且可被用于处理经由收发机612从天线650(1)-650(n)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接收到的传入信号,以及将经处理的信号转发到处理器630或存储器640。
尽管为简单起见在图6中未示出,但收发机612可包括任何数目的发射链以处理信号并经由天线650(1)-650(n)向其他无线设备传送传出信号,并且可包括任何数目的接收链以处理从天线650(1)-650(n)接收到的传入信号。因此,在一些实现中,STA 600可被配置成用于MIMO操作,包括例如单用户MIMO(SU-MIMO)操作和多用户(MU-MIMO)操作。另外,STA600可被配置成用于OFDMA通信或者例如可由任何IEEE 802.11标准指定的其他合适的多址机制。
MAC 620可至少包括数个争用引擎622以及帧格式化电路系统624。争用引擎622可争用主通信链路上的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并且可存储分组以供在该共享无线介质上传输。在一些实现中,争用引擎622可以与MAC 620分开。又进一步,在一些实现中,争用引擎622可被实现为一个或多个软件模块(存储在存储器640中或存储在MAC 620内提供的存储器中)。帧格式化电路系统624可被用于创建或格式化从处理器630或存储器640接收到的帧(诸如通过向由处理器630提供的PDU添加MAC报头),并且可被用于重新格式化从PHY 610接收到的帧(诸如通过从接收自PHY 610的帧剥离MAC报头)。
存储器640可包括存储多个BSS的简档信息的AP简档数据存储641。特定BSS的简档信息可包括例如BSSID、MAC地址、信道信息、收到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值、有效吞吐量值、信道状态信息(CSI)、所支持的数据率、与该BSS的连接历史、该BSS的可信度值(指示关于该BSS的位置或与该BSS相关联的其他属性的置信水平),以及涉及或描述该BSS的操作的任何其他合适的信息。在一些实现中,关于特定BSS的简档信息可包括要被用作主通信链路(诸如用于争用)的一个或多个无线信道。在一些其他实现中,关于特定BSS的简档信息可包括要被用作一个或多个副通信链路(诸如用于链路聚集)的无线信道。
存储器640还可包括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一个或多个非易失性存储器元件,诸如EPROM、EEPROM、闪存、硬盘驱动器、等等),其可存储至少以下软件(SW)模块:
·信道监视SW模块642,其用于监视可用于无线通信的多个无线信道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状况;
·链路配置SW模块643,其用于在第一无线信道子集上建立主通信链路以及选择性地接入其余无线信道的一个或多个子集上的一个或多个副通信链路,该链路配置SW模块643包括:
·主链路信息(PLI)检索子模块644,其用于从AP获取主链路信息(诸如在从功率节省状态苏醒之际);
·主链路(PL)重新指派子模块645,其用于将主通信链路从第一无线信道子集动态地改变为另一无线信道子集;
·主切换(PS)定时器子模块646,其用于朝向主通信链路的改变被调度发生的时间进行倒计数;以及
·链路聚集SW模块647,其用于使用链路聚集技术来与主通信链路并发地接入一个或多个副通信链路,该链路聚集SW模块647包括:
·副链路(SL)选择子模块648,其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各副通信链路的信道状况来选择各副通信链路中用于链路聚集的一个或多个副通信链路。
每个软件模块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在由处理器630执行时使得STA 600执行相应的功能。
例如,处理器630可执行信道监视SW模块642以监视可用于无线通信的多个无线信道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状况。处理器630可执行链路配置SW模块643以在第一无线信道子集上建立主通信链路以及选择性地接入其余无线信道的一个或多个子集上的一个或多个副通信链路。在执行链路配置SW模块643时,处理器630可进一步执行PLI检索子模块644、PL切换子模块645或PS定时器子模块646。
处理器630可执行PLI检索子模块644以从AP获取主链路信息。例如,PLI检索子模块644的执行可以使STA 600在从功率节省状态苏醒之际发起去往AP的上行链路传输(诸如PS轮询请求)并且响应于该上行链路传输而从AP接收包括主链路信息的触发消息(诸如QoS空帧)(该触发消息可使用OMI信令规程来传送)。在一些方面,主链路信息可指示主通信链路的改变。在一些其他方面,主链路信息可指示要用于(新的)主通信链路的无线信道子集。例如,新的主通信链路可在先前与副通信链路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无线信道上实现。
处理器630可执行PL重新指派子模块645以将主通信链路从第一无线信道子集动态地改变为另一无线信道子集。在一些实现中,PL重新指派子模块645的执行可以使STA600至少部分地基于由信道监视SW模块642测得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状况来改变主通信链路。在一些其他实现中,PL重新指派子模块645的执行可以使STA 600至少部分地基于从AP接收到的主链路信息来改变主通信链路。在一些方面,可以在由AP广播的信标帧中提供主链路信息。在一些其他方面,可以在由AP发送给STA 600的触发消息中提供主链路信息(其中这些触发消息可使用OMI信令规程来传送)。
处理器630可执行PS定时器子模块646以朝向主通信链路的改变被调度发生的时间进行倒计数。例如,在一些实现中,从AP接收到的主链路信息可指示将要实现主链路的改变的将来时间(主切换时间)。主切换时间可与STA 600的TBTT或TWT中的至少一者一致。因此,在一些方面,主链路信息可进一步包括指示直到主切换时间为止剩余的TBTT或TWT数目的倒计数定时器。在一些方面,STA600可基于已经流逝的TBTT或TWT区间的数目来更新倒计数定时器。在一些其他方面,STA 600可基于从AP接收到的经更新的主链路信息来更新倒计数定时器。
处理器630还可执行链路聚集SW模块647以使用链路聚集技术来与主通信链路并发地接入一个或多个副通信链路。在一些方面,STA 600仅在STA 600已经经由主通信链路(诸如通过争用)获得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之后才能接入副通信链路。在执行链路聚集SW模块647时,处理器630可进一步执行SL选择子模块648以至少部分地基于各副通信链路的信道状况来选择各副通信链路中用于链路聚集的一个或多个副通信链路。例如,SL选择子模块648的执行可以使STA 600至少部分地基于由信道监视SW模块642测得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状况来确定一个或多个副链路的可用性。
图7示出了根据一些实现的供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示例接入点(AP)700的框图。在一些实现中,AP 700可以是能够使用链路聚集技术来并发地在多个通信链路上进行通信的无线设备(诸如ML AP)。例如,AP 700可以是图1或图3A–5的任何AP的示例实现。AP 700可包括PHY 710、MAC 720、处理器730、存储器740、以及数个天线750(1)-750(n)。
PHY 710可包括数个收发机712和基带处理器714。收发机712可直接或通过天线选择电路(出于简化而未示出)耦合至天线750(1)-750(n)。收发机712可被用于与一个或多个STA、与一个或多个AP、和与其他合适的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基带处理器714可被用于处理从处理器730或存储器740接收到的传出信号,以及将经处理的信号转发到收发机712以供经由天线750(1)-750(n)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进行传输,并且可被用来处理经由收发机712从天线750(1)-750(n)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接收到的传入信号,以及将经处理的信号转发到处理器730或存储器740。
尽管为简单起见在图7中未示出,但收发机712可包括任何数目的发射链以处理信号并经由天线750(1)-750(n)向其他无线设备传送传出信号,并且可包括任何数目的接收链以处理从天线750(1)-750(n)接收到的传入信号。因此,在一些实现中,AP 700可被配置成用于MIMO操作,包括例如单用户MIMO(SU-MIMO)操作和多用户(MU-MIMO)操作。另外,AP700可被配置成用于OFDMA通信或者例如可由任何IEEE 802.11标准指定的其他合适的多址机制。
MAC 720可至少包括数个争用引擎722以及帧格式化电路系统724。争用引擎722可争用主通信链路上的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并且可存储分组以供在该共享无线介质上传输。在一些实现中,争用引擎722可以与MAC 720分开。又进一步,在一些实现中,争用引擎722可被实现为一个或多个软件模块(存储在存储器740中或存储在MAC 720内提供的存储器中)。帧格式化电路系统724可被用于创建或格式化从处理器730或存储器740接收到的帧(诸如通过向由处理器730提供的PDU添加MAC报头),并且可被用于重新格式化从PHY 710接收到的帧(诸如通过从接收自PHY 710的帧剥离MAC报头)。在图7的示例中,AP 700被示出为包括单个MAC 720。然而,在实际实现中,AP 700可以是多MAC设备,其包括可被用于并发地在多链路环境的多个通信链路上进行争用的多个MAC。
存储器740可以包括存储多个STA的简档信息的STA简档数据存储741。特定STA的简档信息可包括例如其MAC地址、所支持的数据率、与AP 700的连接历史、分配给该STA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RU)、以及涉及或描述该STA的操作的任何其他合适的信息。在一些实现中,关于特定STA的简档信息可包括要被用作主通信链路(诸如用于争用)的一个或多个无线信道。在一些其他实现中,关于特定STA的简档信息可包括要被用作一个或多个副通信链路(诸如用于链路聚集)的无线信道。
存储器740还可包括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一个或多个非易失性存储器元件,诸如EPROM、EEPROM、闪存、硬盘驱动器、等等),其可存储至少以下软件(SW)模块:
·信道监视SW模块742,其用于监视可用于无线通信的多个无线信道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状况;
·链路配置SW模块743,其用于在第一无线信道子集上建立主通信链路以及选择性地接入其余无线信道的一个或多个子集上的一个或多个副通信链路,该链路配置SW模块743包括:
·主链路(PL)重新指派子模块744,其用于将主通信链路从第一无线信道子集动态地改变为另一无线信道子集;
·主链路信息(PLI)宣告子模块745,其用于向AP 700附近的其他无线设备(诸如STA)传达主链路信息;以及
·主切换(PS)定时器子模块746,其用于朝向主通信链路的改变被调度发生的时间进行倒计数;以及
·链路聚集SW模块747,其用于使用链路聚集技术来与主通信链路并发地接入一个或多个副通信链路,该链路聚集SW模块747包括:
·副链路(SL)选择子模块748,其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各副通信链路的信道状况来选择各副通信链路中用于链路聚集的一个或多个副通信链路。
每个软件模块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在由处理器730执行时使得AP 700执行相应的功能。
例如,处理器730可执行信道监视SW模块742以监视可供在BSS中使用的多个无线信道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状况。处理器730可执行链路配置SW模块743以在第一无线信道子集上建立主通信链路以及选择性地接入其余无线信道的一个或多个子集上的一个或多个副通信链路。在执行链路配置SW模块743时,处理器730可进一步执行PL切换子模块744、PLI宣告子模块745、或PS定时器子模块746。
处理器730可执行PL重新指派子模块744以将主通信链路从第一无线信道子集动态地改变为另一无线信道子集。在一些实现中,PL重新指派子模块744的执行可以使AP 700至少部分地基于由信道监视SW模块742测得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状况来改变主通信链路。例如,如果第一无线信道子集上的活动量高于阈值量,第二无线信道子集上的活动量低于第二阈值量,第一无线信道子集上的活动量超过第二无线信道上的活动量,或其任何组合,则AP 700可将主通信链路从第一无线信道子集改变为第二无线信道子集(第二无线信道子集可与副通信链路相关联)。活动量可基于一个或多个无线信道上的繁忙信道状况的频率或对接入一个或多个无线信道的失败尝试的次数。
处理器730可执行PLI宣告子模块745以向AP 700附近的其他无线设备(诸如STA)传达主链路信息。在一些方面,主链路信息可指示主通信链路的改变。在一些其他方面,主链路信息可指示要用于(新的)主通信链路的无线信道子集。例如,新的主通信链路可在先前与副通信链路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无线信道上实现。在一些实现中,PLI宣告子模块745的执行可使AP 700经由信标帧在主通信链路上广播主链路信息。在一些其他实现中,PLI宣告子模块745的执行可使AP 700经由信标帧在一个或多个副通信链路上广播主链路信息。又进一步,在一些实现中,PLI宣告子模块745的执行可以使AP 700向一个或多个STA发送包含主链路信息的触发消息(其中这些触发消息可使用OMI信令规程来传送)。
处理器730可执行PS定时器子模块746以朝向主通信链路的改变被调度发生的时间进行倒计数。例如,在一些实现中,主链路信息可指示将要实现主链路的改变的将来时间(主切换时间)。主切换时间可与关联于AP 700的一个或多个STA的TBTT或TWT中的至少一者一致。因此,在一些方面,主链路信息可进一步包括指示直到主切换时间为止剩余的TBTT或TWT数目的倒计数定时器。在一些方面,AP 700可基于已经流逝的TBTT或TWT区间的数目来更新与发送给STA的主链路信息一起提供的倒计数定时器。
处理器730还可执行链路聚集SW模块747以使用链路聚集技术来与主通信链路并发地接入一个或多个副通信链路。在一些方面,AP 700仅在AP 600已经经由主通信链路(诸如通过争用)获得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之后才能接入副通信链路。在执行链路聚集SW模块747时,处理器730可进一步执行SL选择子模块748以至少部分地基于各副通信链路的信道状况来选择各副通信链路中用于链路聚集的一个或多个副通信链路。例如,SL选择子模块748的执行可以使AP 700至少部分地基于由信道监视SW模块742测得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状况来确定一个或多个副链路的可用性。
图8示出了解说根据一些实现的用于配置多链路环境的示例过程800的流程图。过程800可由能够进行链路聚集或以其他方式在多链路环境中进行通信的任何无线设备来执行。参考例如图2,过程800可由ML STA来执行以至少部分地基于与主通信链路或一个或多个副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无线信道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状况来动态地改变其主链路。参考例如图3A-5,过程800也可由ML AP来执行以动态地改变由其附近的其他无线设备(诸如ML STA)使用的主链路。
无线设备可建立与第二无线设备的主通信链路(810)。该主通信链路可与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信道相关联。更具体地,对该主通信链路的接入可基于争用。在一些实现中,无线设备可以是单MAC设备,并且可因此仅在主通信链路上(与第二无线设备)争用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
无线设备可至少部分地基于具有对该主通信链路的接入来选择性地接入与第二无线设备的副通信链路(820)。副通信链路可与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相关联。更具体地,无线设备可使用链路聚集技术来并发地在主通信链路和副通信链路(如果可用)上发送或接收通信。然而,在一些实现中,除非无线设备也已经获得对主通信链路的接入(诸如通过争用),否则无线设备不能接入副通信链路。
无线设备可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一无线信道或第二无线信道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状况来将该主通信链路从该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信道选择性地重新指派为该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830)。例如,当第一无线信道上的负载或活动相对较高(由于繁重的数据话务或干扰)而第二无线信道上的负载或活动相对较低时,第一无线信道和第二无线信道可切换角色。结果,无线设备可随后争用该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新的主通信链路)上的介质接入,并且仅在其已获得对主通信链路的接入之后才能尝试接入该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信道(新的副通信链路)。
图9示出了解说根据一些实现的用于在多链路环境中选择性地重新指派主链路的示例过程900的流程图。过程900可由能够进行链路聚集的ML AP来执行。参考例如图3A-5,过程900可由AP来执行以动态地改变由其附近的其他无线设备(诸如STA)使用的主链路。
AP可监视主通信链路和一个或多个副通信链路的信道状况(910)。信道状况可对应于主通信链路或一个或多个副通信链路上的活动量(由于话务或干扰)。例如,活动量可基于一个或多个通信链路上的繁忙信道状况的频率或对接入一个或多个通信链路的失败尝试的次数。在一些方面,AP可在主链路和副链路中的每一者上监视其相关联的STA的话务模式或活动。在一些其他方面,AP可通过与主链路和副链路上的过去信道状况进行相关来学习每个通信链路上的信道状况。
AP可基于这些信道状况来确定是否满足主链路改变(CPL)条件(920)。在一些方面,CPL条件可在主通信链路上的活动量高于阈值量时被满足。在一些其他方面,CPL条件可在副通信链路上的活动量低于阈值量时被满足。又进一步,在一些方面,CPL条件可在主通信链路上的活动量超过一个或多个副通信链路上的活动量时被满足。只要CPL条件未被满足(如在920测试的),AP就可继续监视这些通信链路的信道状况(910)。
如果该CPL条件被满足(如在920测试的),则AP可为该主通信链路选择新的无线信道子集(930)。在一些实现中,AP可至少部分地基于主通信链路和一个或多个副通信链路的所监视信道状况来选择新的无线信道子集。例如,当与主通信链路相关联的第一无线信道子集上的负载或活动相对较高(由于繁重的数据话务或干扰)而与副通信链路相关联的第二无线信道子集上的负载或活动相对较低时,AP可将第二无线信道子集重新指派为主通信链路(并且可将第一无线信道子集重新指派为副通信链路)。
AP可进一步向其他无线设备传送指示该主通信链路的改变的主链路信息(940)。例如,主链路信息可指示对主通信链路的改变。替换地或附加地,主链路信息可指示随后将被用作主通信链路的新的无线信道(或副通信链路)。在一些实现中,AP可在以TBTT间隔广播的信标帧中提供主链路信息。在一些方面,AP可经由信标帧在主通信链路上广播主链路信息(诸如关于图3A所描述的)。在一些其他方面,AP可经由信标帧在副通信链路上广播主链路信息(诸如关于图3B所描述的)。
在一些其他实现中,AP可在发送给一个或多个个体STA的触发消息中提供主链路信息。例如,触发消息可使用OMI信令规程来传送。在一些方面,触发消息可以是响应于从一个或多个STA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传输而发送的(诸如关于图4B所描述的)。在一些其他方面,触发消息可以是基于一个或多个STA的TWT来发送的(诸如关于图4C所描述的)。
AP可在恰适的时间将该主通信链路改变为新的无线信道(950)。在一些实现中,主通信链路的改变可立即生效(诸如在主链路信息的传送或接收时)。在一些其他实现中,主通信链路的改变可在将来的主切换时间生效。例如,主切换时间可被调度成与一个或多个STA的后续TBTT或TWT一致。因此,在一些方面,由AP传送的主链路信息可包括关于主切换时间何时将发生的指示(诸如倒计数定时器)(诸如关于图5所描述的)。
图10示出了解说根据一些实现的用于动态地改变STA的主链路的示例过程1000的流程图。过程1000可由能够进行链路聚集的ML STA来执行。参考例如图2和图4A–5,过程1000可由STA来执行以至少部分地基于从AP接收到的主链路信息来动态地改变其主链路。
STA可建立与AP的主通信链路(1010)。该主通信链路可与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信道相关联。更具体地,对该主通信链路的接入可基于争用。在一些实现中,STA可以是单MAC设备,并且可因此仅在主通信链路上(与AP)争用对共享无线介质的接入。
STA可至少部分地基于具有对该主通信链路的接入来选择性地接入与该AP的副通信链路(1020)。副通信链路可与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相关联。更具体地,STA可使用链路聚集技术来并发地在主通信链路和副通信链路(如果可用)上发送或接收通信。然而,在一些实现中,除非STA已经获得对主通信链路的接入(诸如通过争用),否则STA不能接入副通信链路。
STA可从该AP接收指示该主通信链路的改变的主链路信息(1030)。例如,主链路信息可指示对主通信链路的改变。替换地或附加地,主链路信息可指示随后将被用作主通信链路的新的无线信道子集(或副通信链路)。在一些实现中,可以在以TBTT间隔广播的信标帧中提供主链路信息(诸如关于图3A和3B所描述的)。在一些其他实现中,可以在发送给STA的触发消息中提供主链路信息(诸如关于图4B和4C所描述的)。
STA可至少部分地基于该主链路信息来将该主通信链路从该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信道动态地改变为该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1040)。作为改变的结果,STA可随后争用该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新的主通信链路)上的介质接入,并且仅在其已获得对主通信链路的接入之后才能尝试接入该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信道(新的副通信链路)。
图11示出了解说根据一些其他实现的用于动态地改变STA的主链路的示例过程1100的流程图。过程1100可由能够进行链路聚集的ML STA来执行。参考例如图2和图4A–5,过程1100可由STA来执行以至少部分地基于从AP接收到的主链路信息来动态地改变其主链路。
STA从功率节省状态苏醒(1110)并发起去往AP的上行链路传输(1120)。例如,当STA具有要发送给AP的上行链路数据时,该STA可从功率节省状态苏醒。STA还可在所调度的时间或历元(诸如TBTT或TWT)从功率节省状态苏醒。在一些实现中,即使STA没有要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STA也可在从功率节省状态苏醒之际发起去往AP的上行链路传输。例如,在一些方面中,STA可在从功率节省状态苏醒之际向PS发送PS轮询请求(诸如关于图4B所描述的)。
STA可响应于该上行链路传输而从该AP接收触发消息(1130),并且可从接收到的触发消息确定主链路信息(1140)。在一些实现中,触发消息可包括指示主通信链路的改变或与主通信链路相关联的(新)无线信道的主链路信息。在一些实现中,触发消息可由AP使用OMI信令规程来传送。例如,AP可通过将QoS空帧发送回STA来响应上行链路传输。在一些方面,主链路信息可被包括在QoS空帧的OMI控制字段中。
STA可在恰适的时间将主通信链路改变为新的无线信道(1150)。在一些实现中,主通信链路的改变可立即生效(诸如在主链路信息的传送或接收时)。在一些其他实现中,主通信链路的改变在将来的主切换时间生效。例如,主切换时间可被调度成与STA的后续TBTT或TWT一致。因此,在一些方面,从AP接收的主链路信息可包括关于主切换时间何时将发生的指示(诸如倒计数定时器)(诸如关于图5所描述的)。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引述一列项目“中的至少一者”的短语是指这些项目的任何组合,包括单个成员。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者”旨在涵盖以下可能性:仅a、仅b、仅c、a和b的组合、a和c的组合、b和c的组合、以及a和b和c的组合。
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无线站”或“STA”也可被称为用户装备(UE)、订户站、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订户站、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某个其他合适的术语。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现来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过程可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这两者的组合。硬件与软件的这种可互换性已以其功能性的形式作了一般化描述,并在上文描述的各种解说性组件、框、模块、电路、和过程中作了解说。此类功能性是以硬件还是软件来实现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加诸于整体系统的设计约束。
用于实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方面来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逻辑块、模块和电路的硬件和数据处理装置可用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通用单芯片或多芯片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诸如举例而言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作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在一些实现中,特定过程和方法可由专用于给定功能的电路系统来执行。
在一个或多个方面,所描述的功能可以在硬件、数字电子电路系统、计算机软件、固件(包括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结构及其结构等效物)中或在其任何组合中实现。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主题内容的实现也可实施为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即,编码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以供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或用于控制数据处理装置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模块。
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本文中所公开的方法或算法的过程可在可驻留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处理器可执行软件模块中实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包括可被实现成将计算机程序从一地转移到另一地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此类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任何连接也可被恰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disk)往往以磁的方式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现数据。以上的组合应当也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另外,方法或算法的操作可作为代码和指令之一或者代码和指令的任何组合或集合而驻留在可被纳入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机器可读介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上。
对本公开中描述的实现的各种改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是明显的,并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应用于其他实现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权利要求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示出的实现,而是应被授予与本公开、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一致的最广范围。
本说明书中在分开实现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也可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现中。相反,在单个实现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分开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实现在多个实现中。此外,虽然诸特征在上文可能被描述为以某些组合的方式起作用且甚至最初是如此要求保护的,但来自所要求保护的组合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在一些情形中可从该组合中去掉,且所要求保护的组合可以针对子组合、或子组合的变体。
类似地,虽然在附图中以特定次序描绘了诸操作,但这不应当被理解为要求此类操作以所示的特定次序或按顺序次序来执行、或要执行所有所解说的操作才能达成期望的结果。此外,附图可能以流程图的形式示意性地描绘一个或多个示例过程。然而,未描绘的其他操作可被纳入示意性地解说的示例过程中。例如,可在任何所解说的操作之前、之后、同时或之间执行一个或多个附加操作。在某些环境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此外,上文所描述的实现中的各种系统组件的分开不应被理解为在所有实现中都要求此类分开,并且应当理解,所描述的程序组件和系统一般可以一起整合在单个软件产品中或封装成多个软件产品。附加地,其他实现也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形中,权利要求中叙述的动作可按不同次序来执行并且仍达成期望的结果。

Claims (30)

1.一种用于由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建立与第二无线设备的主通信链路,所述主通信链路与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信道相关联,对所述主通信链路的接入基于争用;
至少部分地基于具有对所述主通信链路的接入来选择性地接入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的副通信链路,所述副通信链路与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相关联;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无线信道或所述第二无线信道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状况来将所述主通信链路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信道选择性地重新指派为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信道状况包括对所述第一无线信道或所述第二无线信道上的活动量的指示,并且其中所述选择性地重新指派包括:
在对所述第一无线信道上的所述活动量的所述指示高于第一阈值水平,对所述第二无线信道上的所述活动量的所述指示低于第二阈值水平,对所述第一无线信道上的所述活动量的所述指示超过所述第二无线信道上的所述活动量,或其组合的情况下,将所述主通信链路重新指派为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量基于所述第一无线信道或所述第二无线信道上的繁忙信道状况的频率或对接入所述第一无线信道或所述第二无线信道的失败尝试的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性地重新指派包括:
向所述第二无线设备传送主链路信息,所述主链路信息指示所述主通信链路的改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传送所述主链路信息包括: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信道上在第一信标帧中广播所述主链路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性地重新指派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上在第二信标帧中广播所述主链路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传送所述主链路信息包括:传送数据帧、管理帧或控制帧,所述数据帧、管理帧或控制帧包括包含所述主链路信息的操作模式指示(OMI)控制字段。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接收上行链路传输,其中传送所述主链路信息包括响应于所述上行链路传输而向所述第二无线设备传送触发消息,所述触发消息包括所述主链路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传送所述主链路信息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的目标苏醒时间(TWT)服务时段来向所述第二无线设备传送触发消息,所述触发消息包括所述主链路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链路信息进一步指示将发生所述改变的主切换时间,并且其中所述选择性地重新指派包括:在所述主切换时间将所述主通信链路重新指派为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切换时间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的目标信标传输时间(TBTT)或目标苏醒时间(TWT)服务时段中的至少一者一致,并且其中所述主链路信息进一步包括指示直到所述主切换时间为止剩余的TBTT或TWT数目的倒计数定时器。
12.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存储指令的存储器,所述指令在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无线通信设备:
建立与第二无线设备的主通信链路,所述主通信链路与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信道相关联,对所述主通信链路的接入基于争用;
至少部分地基于具有对所述主通信链路的接入来选择性地接入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的副通信链路,所述副通信链路与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相关联;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一无线信道或所述第二无线信道的一个或多个信道状况来将所述主通信链路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信道选择性地重新指派为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信道状况包括对所述第一无线信道或所述第二无线信道上的活动量的指示,并且其中用于选择性地重新指派所述主通信链路的所述指令的执行使得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在对所述第一无线信道上的所述活动量的所述指示高于第一阈值水平,对所述第二无线信道上的所述活动量的所述指示低于第二阈值水平,对所述第一无线信道上的所述活动量的所述指示超过所述第二无线信道上的所述活动量,或其组合的情况下,将所述主通信链路重新指派为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选择性地重新指派所述主通信链路的所述指令的执行使得所述无线通信设备:
向所述第二无线设备传送主链路信息,所述主链路信息指示所述主通信链路的改变。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传送所述主链路信息的所述指令的执行使得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信道或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上在信标帧中广播所述主链路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传送所述主链路信息的所述指令的执行使得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响应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的目标苏醒时间(TWT)服务时段来向所述第二无线设备传送触发消息,所述触发消息包括所述主链路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链路信息进一步指示将发生所述改变的主切换时间,并且其中用于选择性地重新指派所述主通信链路的所述指令的执行进一步使得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在所述主切换时间将所述主通信链路重新指派为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其中所述主切换时间与所述第二无线设备的目标信标传输时间(TBTT)或TWT中的至少一者一致,并且其中所述主链路信息进一步包括指示直到所述主切换时间为止剩余的TBTT或TWT数目的倒计数定时器。
18.一种由无线站(STA)执行的方法,包括:
建立与接入点(AP)的主通信链路,所述主通信链路与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信道相关联,对所述主通信链路的接入基于争用;
至少部分地基于具有对所述主通信链路的接入来选择性地接入与所述AP的副通信链路,所述副通信链路与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相关联;
从所述AP接收指示所述主通信链路的改变的主链路信息;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主链路信息来将所述主通信链路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信道动态地改变为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包括:接收由所述AP广播的信标帧,所述信标帧包括所述主链路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包括:接收由所述AP传送的数据帧、管理帧或控制帧,所述数据帧、管理帧或控制帧包括包含所述主链路信息的操作模式指示(OMI)控制字段。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包括:
从功率节省状态苏醒;以及
在从所述功率节省状态苏醒之后从所述AP接收触发消息,所述触发消息包括所述主链路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触发消息包括:
在从所述功率节省状态苏醒之际发起去往所述AP的上行链路传输,所述触发消息是响应于所述上行链路传输而从所述AP接收的。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链路信息进一步指示将发生所述改变的主切换时间,并且其中所述动态地改变包括:在所述主切换时间或在所述主切换时间之后将所述主通信链路改变为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切换时间与所述STA的目标信标传输时间(TBTT)或目标苏醒时间(TWT)中的至少一者一致,并且其中所述主链路信息进一步包括指示直到所述主切换时间为止剩余的TBTT或TWT数目的倒计数定时器。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地改变进一步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主链路信息之后进入功率节省状态;
在所述主切换时间或在所述主切换时间之后从所述功率节省状态苏醒;以及
在从所述功率节省状态苏醒之际将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用作所述主通信链路。
26.一种无线站(STA),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存储指令的存储器,所述指令在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STA:
建立与接入点(AP)的主通信链路,所述主通信链路与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信道相关联,对所述主通信链路的接入基于争用;
至少部分地基于具有对所述主通信链路的接入来选择性地接入与所述AP的副通信链路,所述副通信链路与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相关联;
从所述AP接收指示所述主通信链路的改变的主链路信息;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主链路信息来将所述主通信链路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信道动态地改变为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无线站,其特征在于,用于从所述AP接收所述主链路信息的所述指令的执行使得所述STA:
从功率节省状态苏醒;
在从所述功率节省状态苏醒之际发起去往所述AP的上行链路传输;以及
响应于所述上行链路传输而从所述AP接收触发消息,所述触发消息包括所述主链路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无线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链路信息进一步指示将发生所述改变的主切换时间,并且其中用于动态地改变所述主通信链路的所述指令的执行使得所述STA:在所述主切换时间或在所述主切换时间之后将所述主通信链路改变为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无线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切换时间与所述STA的目标信标传输时间(TBTT)或目标苏醒时间(TWT)中的至少一者一致,并且其中所述主链路信息进一步包括指示直到所述主切换时间为止剩余的TBTT或TWT数目的倒计数定时器。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无线站,其特征在于,用于动态地改变所述主通信链路的所述指令的执行进一步使得所述STA:
在接收到所述主链路信息之后进入功率节省状态;
在所述主切换时间或在所述主切换时间之后从所述功率节省状态苏醒;以及
在从所述功率节省状态苏醒之际将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无线信道用作所述主通信链路。
CN201880073878.4A 2017-11-17 2018-11-08 具有浮动主链路的链路聚集 Pending CN1113450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88232P 2017-11-17 2017-11-17
US62/588,232 2017-11-17
US16/183,586 2018-11-07
US16/183,586 US11032207B2 (en) 2017-11-17 2018-11-07 Link aggregation with floating primary link
PCT/US2018/059754 WO2019099268A1 (en) 2017-11-17 2018-11-08 Link aggregation with floating primary link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5063A true CN111345063A (zh) 2020-06-26

Family

ID=66532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3878.4A Pending CN111345063A (zh) 2017-11-17 2018-11-08 具有浮动主链路的链路聚集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032207B2 (zh)
EP (1) EP3711349B1 (zh)
KR (1) KR102295532B1 (zh)
CN (1) CN111345063A (zh)
SG (1) SG11202003243XA (zh)
TW (1) TWI761626B (zh)
WO (1) WO2019099268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1500A (zh) * 2020-08-03 2020-10-02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链路场景下的漫游方法、多链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11728A (zh) * 2021-01-29 2021-06-04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隧道直接链路建立中搜索对等终端的方法、终端及介质
CN113141672A (zh) * 2021-04-08 2021-07-20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链路系统中链路配置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22016527A1 (zh) * 2020-07-24 2022-01-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多连接下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WO2022033592A1 (zh) * 2020-08-14 2022-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适用于多链路的关键bss参数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2047636A1 (zh) * 2020-09-01 2022-03-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多连接下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4760719A (zh) * 2021-10-11 2022-07-15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现和连接到软接入设备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65818A1 (zh) * 2021-02-07 2022-08-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站点设备和接入点设备
WO2022198596A1 (zh) * 2021-03-25 2022-09-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多连接下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3221965A1 (en) * 2022-05-17 2023-11-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signal strength monitoring
RU2812180C1 (ru) * 2020-08-14 2024-01-25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критичным параметром bss, применяемый к множеству линий связи,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11349B2 (en) 2017-11-17 2021-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nk aggregation with floating primary link
US10742374B2 (en) * 2018-01-12 2020-08-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high data throughput in 6 GHz Wi-Fi network
US11006416B2 (en) 2018-01-31 2021-05-11 Marvell Asia Pte, Ltd. Operation with bandwidth-limited devi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1937167B1 (en) * 2018-03-12 2024-03-19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Client modification of traffic table in multi channel Wi-Fi
WO2020032633A1 (ko) * 2018-08-10 2020-0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멀티 링크를 통해 신호를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991513A1 (en) * 2019-05-24 2022-05-04 Liwen Chu Power save and group-addressed frames in wlan using multiple communication links
US11665780B2 (en) * 2019-06-07 2023-05-30 Intel Corporation Multi-link policy signaling for extremely high throughput (EHT)
CN116981100A (zh) * 2019-07-05 2023-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EP3997940A4 (en) * 2019-07-10 2022-10-26 ZTE Corporation MULTI-LIN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OR HIGH PRIORITY/LOW-LATENCY SERVICES
JP7368587B2 (ja) * 2019-07-12 2023-10-24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マルチリンクにおけるケイパビリティ交渉
US11445431B2 (en) * 2019-07-12 2022-09-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link communication
US11606841B2 (en) * 2019-09-16 2023-03-14 Intel Corporation Multi-link operation for a single radio multi-link device
CN112839332A (zh) * 2019-11-22 2021-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频段通信、接口参数更新方法、ap设备和ml设备
JP2021111870A (ja) * 2020-01-09 2021-08-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159978B2 (en) * 2020-01-28 2021-10-26 Dell Products, L.P. Adaptive multi-link control
CN111801955B (zh) * 2020-02-07 2023-09-2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低功耗蓝牙装置和低功耗蓝牙芯片
CN111432453B (zh) * 2020-02-27 2022-06-17 深圳市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通信信道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KR20220149557A (ko) * 2020-03-04 2022-1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멀티 링크 통신을 수행하기 위한 기법
CN113692781B (zh) * 2020-03-10 2024-03-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690012B2 (en) 2020-03-13 2023-06-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power usage of a multi-link device equipped with a plurality of radio interfaces
CN115643630A (zh) 2020-03-13 2023-0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链路通信方法及装置
JP2021150786A (ja) * 2020-03-18 2021-09-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1672039B2 (en) * 2020-04-22 2023-06-06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ultiple-BSSID support in multi-link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3630725A (zh) * 2020-05-08 2021-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非同时收发多链路设备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747502A (zh) * 2020-05-27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链路试关联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825248A (zh) * 2020-06-18 2021-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链路设备的信道接入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6114310A (zh) * 2020-07-27 2023-05-12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基站以及终端
US11903063B2 (en) 2020-11-09 2024-02-13 Cisco Technology, Inc. Complete basic service set (BSS) update report indication for multi-link device (MLD) access points
CN114520986A (zh) * 2020-11-20 2022-05-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的通信方法以及通信设备
US11758460B1 (en) * 2021-02-02 2023-09-12 T-Mobile Usa, Inc. Managing local application connectivity in a multi-network environment
US20230007654A1 (en) * 2021-06-30 2023-01-05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wireless bandwidth swapping
US20230031933A1 (en) * 2021-07-22 2023-02-02 Apple Inc. Group cast with retries (gcr) in a multi-link wlan system
KR20230050782A (ko) * 2021-10-08 2023-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콘과 관련된 정보에 기반하여 twt를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US20240012766A1 (en) * 2022-07-08 2024-01-11 Dell Products, L.P. Managing peripheral device connectivity based on context
US20240064809A1 (en) * 2022-08-19 2024-02-22 Mediatek Inc. EHT UHR Dynamic Multi-Link Switch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2024038809A (ja) * 2022-09-08 2024-03-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KR102556726B1 (ko) * 2022-10-28 2023-07-18 (주)에어포인트 언슬롯티드 알로하 방식으로 통신하는 통신시스템에서 발생되는 통신패킷 간의 충돌에 대응하는 방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71116A1 (en) * 2002-03-07 2003-09-1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ast channel switching scheme for IEEE 802.11 WLANs
US20070177549A1 (en) * 2006-01-27 2007-08-02 Mediatek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off in wireless network
US20150282005A1 (en) * 2014-03-28 2015-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nk aggregation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20160157266A1 (en) * 2014-12-02 2016-06-02 Mediatek Inc. STA Initiated Uplink Aggreg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70311204A1 (en) * 2016-04-26 2017-10-26 Laurent Cariou Access point (ap), station (sta) and method for link aggregation
US20170311325A1 (en) * 2016-04-22 2017-10-26 Laurent Cariou Station (sta), access point (ap) and method for multi-band channel bond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06069A1 (en) * 2000-11-08 2002-05-15 AT&T Corp. Quality of service maintenance of a wireless link in a wireless LAN
EP2842368A4 (en) 2012-04-25 2016-01-06 Nokia Technologies Oy NETWORK DISCOVERY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060352B2 (en) * 2012-08-14 2015-06-16 Cisco Technology, Inc. Dynamic channel assignment for WLAN deployments with IEEE 802.11ac access points
US9445345B2 (en) 2013-09-17 2016-09-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taggered primary channel selection in wifi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420610B2 (en) 2014-07-29 2016-08-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Estimating wireless capacity
WO2016129979A1 (ko) * 2015-02-13 2016-08-18 주식회사 윌러스표준기술연구소 다중 사용자 상향 전송을 위한 무선 통신 단말 및 무선 통신 방법
US9992723B2 (en) * 2016-02-18 2018-06-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handling data stall in WLAN
CN108886723B (zh) 2016-04-27 2021-06-25 英特尔公司 用于下一代多址网络的通用多址协议
US10911349B2 (en) 2017-11-17 2021-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nk aggregation with floating primary link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71116A1 (en) * 2002-03-07 2003-09-1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ast channel switching scheme for IEEE 802.11 WLANs
US20070177549A1 (en) * 2006-01-27 2007-08-02 Mediatek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off in wireless network
US20150282005A1 (en) * 2014-03-28 2015-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nk aggregation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20160157266A1 (en) * 2014-12-02 2016-06-02 Mediatek Inc. STA Initiated Uplink Aggreg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70311325A1 (en) * 2016-04-22 2017-10-26 Laurent Cariou Station (sta), access point (ap) and method for multi-band channel bonding
US20170311204A1 (en) * 2016-04-26 2017-10-26 Laurent Cariou Access point (ap), station (sta) and method for link aggregation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16527A1 (zh) * 2020-07-24 2022-01-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多连接下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1741500B (zh) * 2020-08-03 2020-12-01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链路场景下的漫游方法、多链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963046B2 (en) 2020-08-03 2024-04-16 Chengdu Xgimi Technology Co., Ltd. Roaming method in a multi-link scenario, multi-link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741500A (zh) * 2020-08-03 2020-10-02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链路场景下的漫游方法、多链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233886A (zh) * 2020-08-14 2023-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适用于多链路的关键bss参数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6233886B (zh) * 2020-08-14 2024-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适用于多链路的关键bss参数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2033592A1 (zh) * 2020-08-14 2022-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适用于多链路的关键bss参数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RU2812180C1 (ru) * 2020-08-14 2024-01-25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критичным параметром bss, применяемый к множеству линий связи,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WO2022047636A1 (zh) * 2020-09-01 2022-03-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多连接下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2911728A (zh) * 2021-01-29 2021-06-04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隧道直接链路建立中搜索对等终端的方法、终端及介质
CN112911728B (zh) * 2021-01-29 2023-05-02 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隧道直接链路建立中搜索对等终端的方法、终端及介质
WO2022165818A1 (zh) * 2021-02-07 2022-08-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站点设备和接入点设备
WO2022198596A1 (zh) * 2021-03-25 2022-09-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多连接下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141672A (zh) * 2021-04-08 2021-07-20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链路系统中链路配置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760719B (zh) * 2021-10-11 2023-11-28 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现和连接到软接入设备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60719A (zh) * 2021-10-11 2022-07-15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现和连接到软接入设备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21965A1 (en) * 2022-05-17 2023-11-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signal strength monitor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58413A1 (en) 2019-05-23
KR102295532B1 (ko) 2021-08-27
US11032207B2 (en) 2021-06-08
TW201924403A (zh) 2019-06-16
SG11202003243XA (en) 2020-05-28
WO2019099268A1 (en) 2019-05-23
EP3711349B1 (en) 2023-10-04
EP3711349C0 (en) 2023-10-04
TWI761626B (zh) 2022-04-21
EP3711349A1 (en) 2020-09-23
KR20200086679A (ko) 2020-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32207B2 (en) Link aggregation with floating primary link
US10911349B2 (en) Link aggregation with floating primary link
EP3968724A1 (en) Fram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ing multiple random backoff operation in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1358523B1 (ko) 무선 랜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2019030679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target wake time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6373415B2 (ja) 無線lanにおけるパワーセーブモードベースの動作方法及び装置
US20180110046A1 (en) Procedure for dynamically changing operating parameters of a basic service set (bss)
US20170339680A1 (en) Tx scheduling using hybrid signaling techniques
US20050124294A1 (en) Wireless access point simultaneously supporting basic service sets on multiple channels
US20160219510A1 (en) Triggered target wake time operation
JP6640379B2 (ja) Ofdma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周波数ホッピング
US20130242835A1 (en)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for station in wireless lan system and station that supports same
KR20180043265A (ko) 공간 재사용을 위한 백오프 메커니즘 기술들
US11206687B2 (en) Channel access and medium reservation mechanism
US20150023236A1 (en) Method by which stations operating in power save mode in wireless lan systems transmit and receive frame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ame
KR20210007881A (ko) 무선랜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링크 전송을 위한 링크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GB2499499A (e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WO2018132286A1 (en) Filtering extended range frames by high efficiency wireless (hew) stations
WO2023122380A1 (en) Low latency solutions for restricted target wake time (r-twt) during multi-link operation (mlo)
US20080240023A1 (en) Central frequency modification without communication disruption
US20240114436A1 (en) Beaconing with range extension
CN118055441A (zh) 用于在mlo架构中执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