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81100A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81100A
CN116981100A CN202310872506.0A CN202310872506A CN116981100A CN 116981100 A CN116981100 A CN 116981100A CN 202310872506 A CN202310872506 A CN 202310872506A CN 116981100 A CN116981100 A CN 1169811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entity
links
ppdu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725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懋
李波
李云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7250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811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81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811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4Scheduled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H04W74/085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保证ML实体与SL实体在信道竞争中的公平性。该通信方法应用于ML实体,ML实体支持主链路和至少一个从链路,主链路上设置有退避计数器,从链路上不设置退避计数器;该通信方法包括:ML实体基于主链路的退避计数器执行主链路的退避流程;当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为0时,ML实体分别在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上发送第一PPDU,K个第一链路包括所述主链路和K‑1个第一从链路,第一从链路在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为0的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本申请适用于多链路的信道接入过程中。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是201910606607.7,原申请日是2019年07月05日,原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达到极高吞吐率的技术目标,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of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1be标准将多链路(multi-link,ML)作为关键技术之一。支持ML技术的ML实体具有在多个频段发送和接收的能力,从而ML实体可以利用更大的带宽进行数据传输,有利于显著提升吞吐率。其中,ML实体在一个频段上进行数据传输的空间路径可以称为一个链路。
当前,对于ML实体所支持的多个链路中的任一个链路来说,ML实体在一个链路上可以有两种信道接入方式。方式一,当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递减到0时,ML实体可以在该链路上进行信道接入。方式二、当其他链路的退避计数器递减到0时,若该链路在之前的PIFS内处于空闲状态,则ML实体可以在该链路上进行信道接入。
由于单链路(single link,SL)实体仅支持在一个链路上传输数据,因此SL实体仅能在其支持的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递减到0时,SL实体才可以在该链路上进行信道接入。
因此,对于一个链路来说,ML实体竞争到信道的可能性要大于SL实体竞争到信道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当WLAN中同时部署了ML实体和SL实体的情况下,SL实体在信道竞争中处于劣势,从而影响SL实体的正常通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于保证SL实体在信道竞争中的公平性。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ML实体,ML实体支持主链路和至少一个从链路,主链路上设置有退避计数器,从链路上不设置退避计数器;方法包括:ML实体基于退避计数器执行主链路的退避流程;当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为0时,ML实体分别在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上发送第一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hysical layerprotocoldataunit,PPDU),K个第一链路包括主链路和K-1个第一从链路,第一从链路在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为0的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K为正整数。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由于ML实体仅在主链路上设置退避计数器,从而在进行信道接入时,ML实体仅在主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这样一来,ML实体不能在主链路的退避流程结束之前竞争到信道,从而保证ML实体在主信道上竞争到信道的几率与SL实体在其支持的链路上竞争到信道的几率是相等的。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保证SL实体在信道竞争中的公平性,从而保证SL实体能够正常通信。
另外,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SL实体支持的链路与ML实体的主链路是同一链路的情况下,SL实体和ML实体实际在同一个链路上进行信道竞争。这样一来,在ML实体在主链路上成功竞争到信道的情况下,SL实体不会在主链路上发送PPDU,从而保证ML实体不会发生在多个链路上接收和发送不同步的问题。举例来说,以链路#1为主链路,当MLAP实体在链路#1上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为0时,MLAP实体在链路#1和链路#2上发送PPDU,SL实体在链路#1上不会向该MLAP实体发送PPDU。从而,MLAP实体能够在链路#1和链路#2上同步地接收信号,或者同步地发送信号。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ML实体分别在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上发送第一PPDU,包括:ML实体分别在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的可用信道上发送第一PPDU,主链路的可用信道包括主链路的主信道,第一从链路的可用信道包括第一从链路的主信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ML实体基于退避计数器执行主链路的退避流程,包括:ML实体等待主链路的主信道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二帧间间隔;在主链路的主信道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二帧间间隔之后,每当主链路的主信道在一个时隙处于空闲状态,ML实体将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1;当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为0时,ML实体结束主链路的退避流程。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从链路在主链路的退避流程的结束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包括:第一从链路的主信道在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为0的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从链路的主信道是第一从链路对应的频段中频率最低的20MHz的子信道;或者,第一从链路的主信道是第一从链路对应的频段中频率最高的20MHz的子信道。也即,第一从链路的主信道是以隐式的方式配置的,有利于节省信令开销。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PPDU包含:第一类型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帧,第一类型MAC帧不需要响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PPDU包含:第二类型MAC帧,第二类型MAC帧需要响应。该方法还包括:ML实体在一个或多个第一链路上接收到第二类型MAC帧的响应帧;若一个或多个第一链路不包括主链路,则ML实体确定传输机会(transmission opportunity,TXOP)建立失败;若一个或多个第一链路包括主链路,则ML实体确定TXOP建立成功。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ML实体确定TXOP对应的N个第二链路,N个第二链路包括主链路和N-1个第二从链路,第二从链路为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一从链路,预设条件包括:ML实体在第一从链路上发送包含第一类型MAC帧的第一PPDU;或者,ML实体在第一从链路上发送包含第二类型MAC帧的第一PPDU,并在第一从链路上接收第二类型MAC帧的响应帧。ML实体在N个第二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若一个或多个第二从链路上传输第二PPDU失败,则ML实体停止在传输第二PPDU失败的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继续在传输第二PPDU成功的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直至TXOP结束。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若一个或多个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PPDU失败,则ML实体停止在N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ML实体等待主链路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一帧间间隔;在主链路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一帧间间隔之后,ML实体分别在P个第三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三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P个第三链路包括主链路和P-1个第三从链路,第三从链路是在第一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二从链路,第一时刻为主链路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一帧间间隔的时刻,P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若一个或多个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PPDU失败,则ML实体停止在N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ML实体在主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在主链路的退避流程结束之后,ML实体分别在P个第三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三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P个第三链路包括主链路和P-1个第三从链路,第三从链路是在在主链路的退避流程的结束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二从链路,P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ML实体,ML实体支持K个第一链路。该方法包括:ML实体分别在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K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当目标链路的退避流程结束时,ML实体在N个第二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一PPDU,第二链路是在目标链路的退避流程的结束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一链路,目标链路是K个第一链路中第一个结束退避流程的第一链路,N为小于等于K的正整数;若一个或多个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一PPDU失败,则ML实体在预设时间内不在传输第一PPDU失败的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或者,ML实体在预设时间内不在N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ML实体在一个或多个第二链路传输第一PPDU失败的情况下,ML实体在预设时间内被禁止在传输PPDU失败的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或者ML实体在预设时间内被禁止在N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这样一来,在预设时间内,ML实体不能使用多个链路。若ML实体不能使用多个链路中的某一个链路是SL实体所支持的,则在预设时间内,由于ML实体不能在SL实体所支持的链路上进行信道竞争,因此SL实体竞争到信道的几率增大,从而保证了SL实体在信道竞争中的公平性,从而保证SL实体的正常通信。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ML实体,ML实体支持K个第一链路。该方法还包括:ML实体在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K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ML实体分别在N个第二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一PPDU,第二链路是退避流程已结束,且在第一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一链路,N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ML虽然在K个第一链路上均执行退避流程,但是用于发送第一PPDU的第二链路需要满足退避流程已结束的条件。也就是说,在一个链路上,ML实体至少要在该链路上退避结束,才有可能竞争到信道。相比于现有技术中ML实体在一个链路上即使未执行完退避流程也能竞争到信道,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降低了ML实体在一个链路上竞争到信道的几率,从而保证了SL实体在信道竞争上的公平性,进而保证SL实体能够正常地通信。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刻是目标链路的退避流程的结束时刻,目标链路是N个第二链路中最后一个结束退避流程的第二链路。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ML实体,ML实体支持K个第一链路。该方法还包括:ML实体在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K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在K个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之和小于等于0,或者N个第二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之和小于等于0的情况下,ML实体分别在N个第二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一PPDU,第二链路是在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二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一链路,N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虽然ML实体在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但是在K个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之和小于等于0,或者N个第二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之和小于等于0的条件下,ML实体才能成功竞争到信道。也就是说,ML实体在一个或多个第一链路上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需要小于0。这就要求一个或多个第一链路的空闲较久的时间,导致ML实体竞争到信道的几率降低。ML实体竞争到信道的几率降低,削弱了ML实体相对于SL实体在信道竞争上的优势,保证SL实体在信道竞争上的公平性,从而保证SL实体能够正常通信。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ML实体在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包括:对于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ML实体等待第一链路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二帧间间隔;在第一链路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二帧间间隔之后,每当第一链路在一个时隙处于空闲状态,ML实体将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1。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包括负整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方法还包括:对于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在第一链路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二帧间间隔之后,每当第一链路在一个时隙处于空闲状态,ML实体将目标计数器的计数值减1,目标计数器用于记录K个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之和。这样一来,ML实体通过目标计数器,可以直接获知K个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之和。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ML实体,ML实体支持多个链路,多个链路按照预设的循环顺序轮流作为第一链路。该方法还包括:ML实体在第一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在第一链路的退避流程结束之后,ML实体分别在N个第二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一PPDU,N个第二链路包括第一链路和N-1个可用链路,可用链路在第一链路的退避流程的结束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N为正整数。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每一次进行信道接入时,ML实体仅在第一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也即,ML实体仅在一个链路上进行信道竞争。ML实体在一个链路上竞争到信道的几率,与SL实体在一个链路上竞争到信道的几率是相等的。这样一来,保证SL实体在信道竞争中的公平性,从而保证SL实体能够正常通信。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ML实体,该ML实体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种设计中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上述模块可以是硬件电路,或者是软件,又或者以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ML实体,该ML实体,该ML实体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该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所涉及的通信方法中的处理操作。该收发器用于接受处理器的控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所涉及的通信方法中的收发操作。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当该指令被计算机读取时,计算机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所涉及的通信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计算机读取该指令时,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种可能设计所涉及的通信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和收发管脚。该芯片支持主链路和至少一个从链路,主链路上设置有退避计数器,从链路上不设置退避计数器。处理电路,用于ML实体基于退避计数器执行主链路的退避流程。收发管脚,用于当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为0时,ML实体分别在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上发送第一PPDU,K个第一链路包括主链路和K-1个第一从链路,第一从链路在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为0的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K为正整数。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和收发管脚。该芯片支持K个第一链路。处理电路,用于分别在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K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收发管脚,用于当目标链路的退避流程结束时,在N个第二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一PPDU,第二链路是在目标链路的退避流程的结束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一链路,目标链路是K个第一链路中第一个结束退避流程的第一链路,N为小于等于K的正整数。收发管脚,还用于若一个或多个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一PPDU失败,则在预设时间内不在传输第一PPDU失败的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或者,在预设时间内不在N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和收发管脚。该芯片支持K个第一链路。处理电路,用于分别在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K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收发管脚,用于分别在N个第二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一PPDU,第二链路是退避流程已结束,且在第一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一链路,N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和收发管脚。该芯片支持K个第一链路。处理电路,用于在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K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收发管脚,用于在K个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之和小于等于0,或者N个第二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之和小于等于0的情况下,分别在N个第二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一PPDU,第二链路是在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二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一链路,N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和收发管脚。该芯片支持多个链路,多个链路按照预设的循环顺序轮流作为第一链路。处理电路,用于在第一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收发管脚,用于在第一链路的退避流程结束之后,分别在N个第二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一PPDU,N个第二链路包括第一链路和N-1个可用链路,可用链路在第一链路的退避流程的结束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N为正整数。
其中,第六方面至第十四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退避流程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PDU的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L通信场景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ML通信场景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ML通信场景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ML通信场景的示意图;
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L实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L实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此外,“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技术术语进行简单介绍。
1、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BSS)
BSS用于描述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中一组能够相互通信的设备。WLAN中可以包括多个BSS。每一个BSS具有唯一的标识,称为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SSID)。
一个BSS可以包括多个站点(station,STA)。站点可以为接入点(accesspoint,AP)或者非接入点的站点(none access point station,non-AP STA)。可选的,一个BSS可以包含一个AP和多个关联该AP的non-AP STA。
AP也称之为无线访问接入点或者热点。AP可以是无线路由器、无线收发机、无线交换机等。
non-AP STA可以有不同的名称,例如用户单元、接入终端、移动站、移动台、移动设备、终端、用户设备等。在实际应用中,non-AP STA可以是蜂窝电话、智能手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以及其它具有无线局域网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机设备等。
2、退避机制
IEEE 802.11标准支持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传输介质,由发送者在发送数据前先进行传输介质的可用性检测。IEEE 802.11标准采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碰撞避免(carrier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CSMA/CA)来实现信道的竞争。其中,为了避免碰撞,CSMA/CA采用了退避机制。
下面对单信道上的退避机制进行说明。在设备发送消息之前,设备可以从0到竞争窗口(contention window,CW)之间选择一个随机数,并以该随机数作为退避计数器的初始值。在信道的空闲时间达到仲裁帧间间隔(arbitration inter-frame space,AIFS)之后,当信道每空闲一个时隙(timeslot)时,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1。在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为0之前,若信道在某一个timeslot的状态为繁忙,则退避计数器暂停计数。之后,若信道从繁忙状态转为空闲状态后,并且信道的空闲时间达到AIFS之后,退避计数器恢复计数。当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为0时,退避流程结束,设备可以开始数据传输。
结合图1进行举例说明,假设退避计数器的初始值为5,在信道的空闲时间达到AIFS后,退避计数器开始回退。每当信道在一个时隙中处于空闲状态,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1,直至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为0。在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为0后,设备成功竞争到信道,设备可以在该信道上发送PPDU。
3、PPDU
如图2所示,为802.11ax标准中PPDU的帧结构的示意图。PPDU包括:传统短训练域(legacy-short training field,L-STF)、传统长训练域(legacy-long training field,L-LTF)、传统信令域(legacy-signal field,L-SIG)、重复传统信令域(repeated legacy-signal field,RL-SIG)、高效信令字段A(high efficient-signal field A,HE-SIGA)、高效信令字段B(high efficient-signal fieldB,HE-SIG B)、高效短训练域(highefficient-short training field,HE-STF)、高效长训练域(high efficient-longtraining field,HE-LTF)、数据(data)、以及数据分组扩展(packet extension,PE)。
4、TXOP
TXOP是无线信道接入的基本单元。TXOP由初始时间和最大持续时间TXOP limit组成。获得TXOP的站点在TXOP limit时间内可以不再重新竞争信道、连续使用信道传输多个数据帧。
5、请求发送(requestto send,RTS)/清除发送(clearto send,CTS)机制
RTS/CTS机制用于解决隐藏站点的问题,以避免多个站点之间的信号冲突。
发送端在发送数据帧之前,发送端先以广播的方式发送RTS帧,以指示该发送端在指定时长向指定接收端发送数据帧。接收端接收到RTS帧后,以广播的方式发送CTS帧,以确认发送端的发送。接收到RTS帧或者CTS帧的其他站点不发送无线帧,直至指定时长结束。
6、ML实体
ML实体具有在多个频段上的发送和接收的能力。示例性的,上述多个频段包括但不限于:2.4GHz频段、5GHz频段、以及6GHz频段。ML实体在一个频段上进行数据传输的空间路径可以称为一个链路。也就是说,ML实体支持多链路通信。
应理解,对于ML实体来说,ML实体支持的每一个链路均对应一个频段。
ML实体也可以称为ML STA实体。ML实体包括多个STA。ML实体中的多个STA可以具有相同的MAC地址,也可以具有不相同的MAC地址。ML实体中的多个STA可以位于同一物理位置,也可以位于不同的物理位置。
ML实体中的每一个STA可以建立一个链路进行通信。如图3所示,ML实体A包含站点A1-站点AN,ML实体B包含站点B1-站点BN。站点A1和站点B1之间通过链路1进行通信,站点A2和站点B2之间通信链路2进行通信,以此类推,站点AN和站点BN之间通过链路N进行通信。
在ML实体所支持的多个频段之间的频率间隔较近时,ML实体在一个频段上发送信号会严重影响在另一个频段上接收信号。因此,为了保证正常的通信,ML实体在同时采用多个链路进行通信时,ML实体需要在多个链路上同时接收信号,或者在多个链路上同时发送信号。如图4所示,ML实体A在第一链路上和第二链路上同时发送PPDU;之后,ML实体A在第一链路上和第二链路上同时接收ML实体B反馈的块确认(block ack,BA)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ML实体在不同链路上同时发送的PPDU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相同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ML实体在同时采用多个链路进行通信时,多个链路对应的流量标识符(traffic identifier,TID)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相同的。
若ML实体中的STA为AP,则该ML实体可以称为MLAP实体。若ML实体中的STA为non-AP STA,则该ML实体可以称为ML non-AP STA实体,或者MLnon-AP实体。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未作特殊说明,ML实体既可以为MLAP实体,也可以为ML non-AP实体。
ML non-AP实体中一个链路上的non-AP STA可以与MLAP实体中同一链路上的AP相关联,以使得ML non-AP实体中一个链路上的non-AP STA可以与MLAP实体中同一链路上的AP之间进行通信。
应理解,MLAP实体与ML non-AP实体之间可以建立关联关系,以保证MLAP实体与MLnon-AP实体之间的正常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MLAP实体与ML non-AP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MLAP实体在一个链路上的站点与ML non-AP实体在同一链路上的站点之间的关联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不对ML non-AP实体与MLAP实体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实现方式进行限定。例如,ML non-AP实体与MLAP实体在一个链路上建立该链路上的关联关系;又或者,MLnon-AP实体与MLAP实体在一个链路上建立ML non-AP实体与MLAP实体之间在多个链路上的关联关系。
ML non-AP实体与MLAP实体建立一个链路上的关联关系,其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AP与non-AP STA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7、SL实体
SL实体是指仅支持一个链路的STA。SL实体可以为传统(legacy)STA,也即为仅支持已有802.11标准,而不支持下一代802.11标准的STA。
以上是对本申请所涉及的技术术语的简单介绍,以下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应用于WLAN,WLAN采用的标准可以为IEEE的802.11标准,例如802.11ax标准、以及下一代的802.11标准等。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适用的场景包括:ML实体与ML实体之间的通信场景、ML实体与SL实体之间的通信场景。
示例性的,ML实体与ML实体之间的通信场景可以为:MLnon-AP实体与MLAP实体之间的通信场景;或者,ML non-AP实体与ML non-AP实体之间的通信场景;又或者,MLAP实体与MLAP实体之间的通信场景。
示例性的,ML实体与SL实体之间的通信场景可以为:ML non-AP实体与传统AP之间的通信场景;或者,MLAP实体与传统non-AP STA之间的通信场景;又或者,MLAP实体与传统AP之间的通信场景;又或者,ML non-AP实体与传统non-AP STA之间的通信场景。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介绍。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ML实体基于主链路的退避计数器,执行主链路的退避流程。
其中,ML实体支持主链路和至少一个从链路。主链路上设置有退避计数器,从链路上不设置退避计数器。应理解,由于仅在主链路上设置有退避计数器,因此ML实体仅能在主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
应理解,在ML实体支持主链路和至少一个从链路的情况下,ML实体支持两种信道接入方式,一种是单链路信道接入方式,也即ML实体仅以主链路进行信道接入;另一种是多链路信道接入方式,也即ML实体以主链路和从链路进行信道接入。在实际应用中,ML实体可以根据信道的状况、功率、业务负载等方面,选择信道接入方式。例如,出于节省功率的目的,ML实体采用单链路信道接入方式;出于提高吞吐率的目的,ML实体采用多链路信道接入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主要对多链路信道接入方式进行介绍。
可选的,ML实体的主链路可以以显式的方式配置。应理解,以显式的方式配置ML实体的主链路,具有较高的灵活度。
示例性的,MLAP实体可以向其关联的ML non-AP实体发送指示信息,以指示主链路的信息。主链路的信息可以包括:主链路的标识/索引、主链路对应的频段等。
可选的,ML实体的主链路可以以隐式的方式配置。应理解,以隐式的方式配置ML实体的主链路,有利于节省信令开销。
示例性的,协议中可以定义一个特定频段对应的链路作为主链路。举例来说,协议中定义以2.4GHz频段对应的链路作为主链路。
示例性的,协议中可以定义:在ML实体所支持的多个链路中,频率最低的频段对应的链路为主链路,或者频率最高的频段对应的链路为主链路。举例来说,ML实体支持2.4GHz频段、5GHz频段、以及6GHz频段。在以频率最低的频段对应的链路为主链路的情况下,该ML实体以2.4GHz频段对应的链路作为主链路。在以频率最高的频段对应的链路为主链路的情况下,该ML实体以6GHz频段对应的链路作为主链路。
在本申请实施例,同一BSS内,MLAP实体的主链路、SL实体的主链路、以及ML non-SP实体的主链路均是同一个链路。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ML实体来说,ML实体所支持的多个链路中除了主链路之外的其他链路均为从链路。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ML实体等待主链路的主信道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二帧间间隔。在主链路的主信道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二帧间间隔之后,每当主链路的主信道在一个时隙处于空闲状态,ML实体将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1。当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为0时,ML实体结束主链路的退避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若主链路的主信道在一个时隙内处于繁忙状态,则ML实体冻结退避计数器,直至主信道的空闲时间重新达到第二帧间间隔。
可选的,上述第二帧间间隔可以为AIFS,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上述主信道可以是指主20MHz信道,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可选的,主链路的主信道可以以显式的方式配置。应理解,以显式的方式配置主链路的主信道,具有较高的灵活度。
示例性的,ML实体可以从其他设备接收到MAC帧,该MAC帧用于指示主链路的主信道在主链路对应的频段中的频域位置。可选的,该MAC帧可以是信标(beacon)帧、关联响应帧等管理帧。
可选的,主链路的主信道可以以隐式的方式配置。应理解,以隐式的方式配置主链路的主信道,有利于节省信令开销。
示例性的,协议中可以定义主链路的主信道在主链路对应的频段中的预设频域位置。例如,以主链路对应的频段中频率最高的20MHz子信道作为主信道。又例如,以主链路对应的频段中频率最低的20MHz子信道作为主信道。
S102、当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为0时,ML实体分别在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上发送第一PPDU。
其中,K个第一链路包括主链路和K-1个第一从链路,K为正整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从链路在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为0的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应理解,主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为0的时刻,相当于主链路的退避流程的结束时刻。
换而言之,对于任意一个从链路来说,若一个从链路在主链路的退避流程的结束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则该从链路即为第一从链路;反之,该从链路不为第一从链路。可选的,上述第一帧间间隔为PIFS,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可选的,从链路的忙闲状态可以由从链路的主信道的忙闲状态确定。也就是说,若从链路的主信道处于繁忙状态,则说明从链路处于繁忙状态。若从链路的主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则说明从链路处于空闲状态。
可选的,从链路的主信道是主20MHz信道,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应理解,在以从链路的主信道的忙闲状态确定从链路的忙闲状态的情况下,第一从链路的主信道在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为0的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
可选的,从链路的主信道可以以显式的方式配置。应理解,以显式的方式配置从链路的主信道,具有较高的灵活度。
示例性的,ML实体可以从其他设备接收到MAC帧,该MAC帧用于指示从链路的主信道在从链路对应的频段中的频域位置。可选的,该MAC帧可以是信标(beacon)帧、关联响应帧等管理帧。
可选的,从链路的主信道可以以隐式的方式配置。应理解,以隐式的方式配置从链路的主信道,有利于节省信令开销。
示例性的,协议中可以定义从链路的主信道在从链路对应的频段中的预设频域位置。例如,以从链路对应的频段中频率最高的20MHz子信道作为该从链路的主信道。又例如,以从链路对应的频段中频率最低的20MHz子信道作为该从链路的主信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ML实体分别在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的第一可用信道上发送第一PPDU。其中,主链路的第一可用信道包括主链路的主信道。第一从链路的第一可用信道包括第一从链路的主信道。
也即是说,对于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来说,在发送第一PPDU之前,ML实体会根据第一链路对应的频段中各个子信道的空闲状态,以及自身的带宽需求,确定第一链路的第一可用带宽,以充分利用第一链路的带宽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PPDU是指ML实体在第一链路上发送的第一个PPDU。第一PPDU可用于建立TXOP。
应理解,不同第一链路上传输的第一PPDU可以是不同的。也就是说,ML实体可以在不同的第一链路上发送不同的第一PPDU。
可选的,第一PPDU包括以下两种情形之一:
情形一、第一PPDU包含第一类型MAC帧,不包含第二类型MAC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类型MAC帧不需要接收端反馈响应帧。或者说,第一类型MAC帧不需要响应。
示例性的,第一类型MAC帧为CTS-to-self帧,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类型MAC帧需要接收端反馈响应帧。或者说,第二类型MAC帧需要响应。
示例性的,第二类型MAC帧可以为RTS帧。在第二类型MAC帧为RTS帧的情况下,第二类型MAC帧的响应帧为CTS帧。
示例性的,第二类型MAC帧可以为数据帧。在第二类型MAC帧为数据帧的情况下,第二类型MAC帧的响应帧为确认(acknowledge,ACK)帧。
应理解,若ML实体在主链路上发送情形一对应的第一PPDU,则ML实体默认TXOP成功建立。
情形二、第一PPDU包含第二类型MAC帧,不包含第一类型MAC帧。
情形三、第一PPDU包含第一类型MAC帧和第二类型MAC帧。
针对情形二或者情形三,若ML实体在主链路上发送包含第二类型MAC帧的第一PPDU。若ML实体在主链路上接收到第二类型MAC帧的响应帧,则ML实体确定TXOP建立成功。若ML实体未在主链路上接收到第二类型MAC帧的响应帧,则ML实体确定TXOP建立失败。
下面结合第一PPDU的各种情形,具体介绍ML实体在K个第一链路上发送第一PPDU的场景。
场景一、ML实体在K个第一链路上均发送包含第一类型MAC帧的第一PPDU。
场景二、ML实体在主链路和一部分第一从链路上发送包含第一类型MAC帧的第一PPDU,在另一部分第一从链路上发送包含第二类型MAC帧的PPDU。
基于场景一或者场景二,ML实体默认TXOP建立成功。
场景三、ML实体在K个第一链路上均发送包含第二类型MAC帧的第一PPDU。
场景四、ML实体在主链路和一部分第一从链路上发送包含第二类型MAC帧的第一PPDU,在另一部分第一从链路上发送包含第一类型MAC帧的PPDU。
基于场景三或者场景四,ML实体在一个或多个第一链路上接收到第二类型MAC帧的响应帧。若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链路不包括主链路,则ML实体确定TXOP建立失败。若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链路包括主链路,则ML实体确定TXOP建立成功。
在本申请实施例,在成功建立TXOP的情况下,TXOP的最大持续时间可以根据主链路上传输的第一PPDU的持续时间字段来确定。
基于图5所示的技术方案,由于ML实体仅在主链路上设置退避计数器,从而在进行信道接入时,ML实体仅在主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这样一来,ML实体不能在主链路的退避流程结束之前竞争到信道,从而保证ML实体在主信道上竞争到信道的几率与SL实体在其支持的链路上竞争到信道的几率是相等的。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保证SL实体在信道竞争中的公平性,从而保证SL实体能够正常通信。
另外,基于图5所示的技术方案,在SL实体支持的链路与ML实体的主链路是同一链路的情况下,SL实体和ML实体实际在同一个链路上进行信道竞争。这样一来,在ML实体在主链路上成功竞争到信道的情况下,SL实体不会在主链路上发送PPDU,从而保证ML实体不会发生在多个链路上接收和发送不同步的问题。举例来说,以链路#1为主链路,当MLAP实体在链路#1上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为0时,MLAP实体在链路#1和链路#2上发送PPDU,SL实体在链路#1上不会向该MLAP实体发送PPDU。从而,MLAP实体能够在链路#1和链路#2上同步地接收信号,或者同步地发送信号。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基于图5所示的通信方法,如图6所示,在ML实体成功建立TXOP的情况下,该通信方法还包括步骤S103-S104。
S103、ML实体从K个第一链路中,确定TXOP对应的N个第二链路。
其中,N个第二链路包括主链路和N-1个第二从链路,N为小于等于K的正整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从链路是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一从链路。
可选的,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之一:
条件一、ML实体在第一从链路上发送包含第一类型MAC帧的第一PPDU。
条件二、ML实体在第一从链路上发送包含第二类型MAC帧的第一PPDU,并在该第一从链路上接收到第二类型MAC帧的响应帧。
S104、ML实体分别在N个第二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
其中,第二PPDU不同于第一PPDU。或者说,第二PPDU是除了第一PPDU之外的其他PPDU。
应理解,ML实体在不同第二链路上发送的第二PPDU可以是不同的PPDU,以实现极高吞吐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ML实体在一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之后,在一定时长内,ML实体在该第二链路上未接收到响应帧,则说明该第二链路传输第二PPDU失败。示例性的,该响应帧可以是BA帧,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应理解,在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PPDU失败的场景下,若ML实体不对传输第二PPDU失败的第二链路进行相应的处理,而是继续在传输第二PPDU失败的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则ML所发送的第二PPDU可能一直传输失败,从而影响到ML实体的正常通信。
下面介绍在一个或多个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PPDU失败的场景下,ML实体所采用的处理方式。
处理方式一、若主链路上传输第二PPDU成功,一个或多个第二从链路上传输第二PPDU失败,则ML实体停止在传输第二PPDU失败的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继续在传输第二PPDU成功的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直至TXOP结束。
举例来说,ML实体分别在从链路#1、从链路#2、从链路#3以及主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若从链路#2上传输第二PPDU失败,则ML实体停止在从链路#2上发送第二PPDU,继续在从链路#1、从链路#3以及主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
处理方式二、若一个或多个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PPDU失败,则ML实体停止N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之后,ML实体等待主链路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一帧间间隔。在主链路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一帧间间隔时,ML实体分别在P个第三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三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
其中,P个第三链路包括主链路和P-1个第三从链路,P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第三从链路是在第一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二从链路,第一时刻为主链路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一帧间间隔的时刻。
结合图7进行举例说明,ML实体分别在从链路#1、从链路#2以及主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1。由于ML实体在从链路#1上未接收到BA帧,因此ML实体确定从链路#1传输第二PPDU#1失败。这种情况下,ML实体暂停在从链路#1、从链路#2以及主链路上继续发送第二PPDU。经过一个PIFS后,由于在该PIFS内从链路#1和主链路处于空闲状态,从链路#2处于繁忙状态。因此,ML实体可以确定从链路#1和主链路为第三链路。这种情况下,ML实体分别在从链路#1和主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2,ML实体不在从链路#2上发送第二PPDU#2。
处理方式三、若一个或多个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PPDU失败,则ML实体停止N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之后,ML实体在主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当主链路的退避流程结束时,ML实体分别在P个第三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三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
其中,P个第三链路包括主链路和P-1个第三从链路,P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第三从链路是在主链路的退避流程的结束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二从链路。
应理解,ML实体在主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可以参考上文中步骤S101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图8进行举例说明,ML实体分别在从链路#1、从链路#2以及主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1。由于ML实体在从链路#1上未接收到BA帧,因此ML实体确定从链路#1传输第二PPDU#1失败。这种情况下,ML实体暂停在从链路#1、从链路#2以及主链路上继续发送第二PPDU。ML实体设置主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在主链路的退避计数器减到0的时刻之前的PIFS内,从链路#1和主链路处于空闲状态,从链路#2处于繁忙状态。因此,ML实体可以确定从链路#1和主链路为第三链路。这种情况下,ML实体分别在从链路#1和主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2,ML实体不在从链路#2上发送第二PPDU#2。
应理解,在上述处理方式二或处理方式三中,对于P个第三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三链路来说,ML实体在第三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包括:ML实体在第三链路上的第二可用信道上发送第二PPDU。对于一个链路来说,第二可用信道是第一可用信道的子集。第二可用信道也包括主信道。
应理解,在上述处理方式二或处理方式三中,一个或多个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PPDU失败,具体是指:主链路上传输第二PPDU失败,和/或一个或多个第二从链路上传输第二PPDU失败。
基于上述处理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一个或多个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PPDU失败的场景下,ML实体能够保证正常通信。
如图9(a)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ML实体分别在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
其中,ML实体支持K个第一链路,K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均设置有退避计数器。
对于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来说,第一链路的退避流程包括以下步骤:ML实体等待第一链路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二帧间间隔。在第一链路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二帧间间隔之后,每当第一链路在一个时隙内处于空闲状态,ML实体将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1。当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为0时,ML实体结束第一链路的退避流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链路在一个时隙中处于繁忙状态,则ML实体会冻结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直至第一链路的空闲时间重新达到第二帧间间隔。应理解的是,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被冻结,相当于第一链路的退避流程被挂起。
上述第二帧间间隔可以为AIFS,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第一链路的忙闲状态可以由第一链路的主信道的忙闲状态来确定。也就是说,也即,若第一链路的主信道处于繁忙状态,则说明第一链路处于繁忙状态。若第一链路的主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则说明第一链路处于空闲状态。
可选的,上述第一链路的主信道可以是指主20MHz信道。
可选的,第一链路的主信道可以以显式的方式配置。应理解,以显式的方式配置第一链路的主信道,具有较高的灵活度。
示例性的,ML实体可以从其他设备接收到MAC帧,该MAC帧用于指示第一链路的主信道在第一链路对应的频段中的频域位置。可选的,该MAC帧可以是信标帧、关联响应帧等管理帧。
可选的,第一链路的主信道可以以隐式的方式配置。应理解,以隐式的方式配置第一链路的主信道,有利于节省信令开销。
示例性的,协议中可以定义第一链路的主信道在第一链路对应的频段中的预设频域位置。例如,以第一链路对应的频段中频率最高的20MHz子信道作为该第一链路的主信道。又例如,以第一链路对应的频段中频率最低的20MHz子信道作为该第一链路的主信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ML实体分别执行K个第一链路的退避流程时,若某一个链路的退避流程率先结束,则ML实体执行步骤S202。
S202、当目标链路的退避流程结束时,ML实体在N个第二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一PPDU。
其中,目标链路是K个第一链路中第一个结束退避流程的第一链路。也即,目标链路是K个第一链路中第一个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为0的第一链路。
N个第二链路包括目标链路和N-1个可用链路,N为小于等于K的正整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用链路是在目标链路的退避流程的结束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一链路。或者说,可用链路是在目标链路的退避流程的结束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主信道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一链路。
应理解,若一个第一链路(或者第一链路的主信道)在目标链路的退避流程的结束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繁忙状态,则该第一链路不是可用链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目标链路的退避流程结束之后,ML实体停止K个第一链路中除了目标链路之外的其他第一链路的退避流程,直至TXOP结束。
应理解,不同的第二链路上传输的第一PPDU可以是不同的。也即,ML实体可以在不同的第二链路上发送不同的第一PPDU。
S203、若一个或多个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一PPDU失败,则ML实体在预设时间内不在传输第一PPDU失败的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
其中,第二PPDU与第一PPDU是不同的两个PPDU。或者说,第二PPDU是除了第一PPDU之前的其他PPDU。
示例性的,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一PPDU失败,可以是指ML实体在该第二链路上未接收到第一PPDU对应的响应帧。应理解,第一PPDU对应的响应帧用于响应第一PPDU中承载的MAC帧。示例性的,若第一PPDU中承载RTS帧,则第一PPDU的响应帧可以为CTS帧。
可选的,预设时间可以是预先配置的,或者协议中定义的,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举例来说,ML实体分别在链路#1、链路#3、以及链路#4上传输第一PPDU,若ML实体未在链路#1上接收到第一PPDU对应的响应帧,则ML实体能够确定链路#1上传输第一PPDU失败。因此,ML实体在预设时间内不在链路#1上发送第二PPDU。
可选的,如图9(b)所示,图9(a)中的步骤S203可以替换为步骤S204。
S204、若一个或多个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一PPDU失败,则ML实体在预设时间内不在N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
举例来说,ML实体分别在链路#1、链路#3、以及链路#4上传输第一PPDU,若ML实体未在链路#1上接收到第一PPDU对应的响应帧,则ML实体能够确定链路#1上传输第一PPDU失败。因此,ML实体在预设时间内不在链路#1、链路#3、以及链路#4上发送第二PPDU。
基于图9(a)或图9(b)所示的技术方案,ML实体在一个或多个第二链路传输第一PPDU失败的情况下,ML实体在预设时间内被禁止在传输第一PPDU失败的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或者ML实体在预设时间内被禁止在N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这样一来,在预设时间内,ML实体不能使用多个链路(例如传输第一PPDU失败的第二链路或者N个第二链路)。若ML实体不能使用多个链路中的某一个链路是SL实体所支持的,则在预设时间内,由于ML实体不能在SL实体所支持的链路上进行信道竞争,因此SL实体竞争到信道的几率增大,从而保证SL实体在信道竞争中的公平性,保证SL实体的正常通信。
如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ML实体在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
其中,ML实体支持K个第一链路,K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均设置有退避计数器。
对于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来说,第一链路的退避流程包括以下步骤:ML实体等待第一链路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二帧间间隔。在第一链路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二帧间间隔之后,每当第一链路在一个时隙内处于空闲状态,ML实体将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1。当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为0时,ML实体结束第一链路的退避流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链路在一个时隙中处于繁忙状态,则ML实体会冻结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直至第一链路的空闲时间重新达到第二帧间间隔。应理解的是,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被冻结,相当于第一链路的退避流程被挂起。
上述第二帧间间隔可以为AIFS,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第一链路的忙闲状态可以由第一链路的主信道的忙闲状态来确定。也就是说,也即,若第一链路的主信道处于繁忙状态,则说明第一链路处于繁忙状态。若第一链路的主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则说明第一链路处于空闲状态。
可选的,上述主信道可以是指主20MHz信道。对于每一个第一链路来说,第一链路的主信道的配置方法可以参考上文,在此不再赘述。
S302、ML实体分别在N个第二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一PPDU。
其中,N个第二链路是K个第一链路的子集,N为小于等于K的正整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链路是退避流程已结束,且在第一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一链路。
换而言之,若一个第一链路在第一时刻之前退避流程未结束,则该第一链路不是第二链路。或者,若一个第一链路在第一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繁忙状态,则该第一链路不是第二链路。
举例来说,ML实体在链路#1、链路#2、链路#3、以及链路#4上分别执行退避流程。在第一时刻之前,链路#1的退避流程已结束,链路#2的退避流程已结束,链路#4的退避流程已结束。并且,在第一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链路#1处于空闲状态,链路#2处于繁忙状态,链路#4处于空闲状态。因此,ML实体能够确定链路#1以及链路#4为第二链路。
可选的,第一时刻可以是预先配置的,或者协议中定义的。
可选的,第一时刻可以是目标链路的退避流程的结束时刻。
示例性的,目标链路可以是N个第二链路中最后一个结束退避流程的第二链路。
示例性的,目标链路可以是K个第一链路中第k个结束退避流程的第一链路,k为大于1小于等于K的整数。
应理解,不同的第二链路上传输的第一PPDU可以是不同的。也即,ML实体可以在不同的第二链路上发送不同的第一PPDU。
基于图10所示的技术方案,ML虽然在K个第一链路上均执行退避流程,但是用于发送第一PPDU的第二链路需要满足退避流程已结束的条件。也就是说,在一个链路上,ML实体至少要在该链路上退避结束,才有可能竞争到信道。相比于现有技术中ML实体在一个链路上即使未执行完退避流程也能竞争到信道,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降低了ML实体在一个链路上竞争到信道的几率,从而保证了SL实体在信道竞争上的公平性,进而保证SL实体能够正常地通信。
如图11(a)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ML实体在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
其中,ML实体支持K个第一链路,K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均设置有退避计数器。
对于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来说,第一链路上的退避流程包括以下步骤:ML实体等待第一链路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二帧间间隔。在第一链路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二帧间间隔之后,每当第一链路在一个时隙内处于空闲状态,ML实体将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1。
上述第二帧间间隔可以为AIFS,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取值范围包括负整数。也就是说,在ML实体将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到0之后,ML实体不结束第一链路的退避流程,而是继续回退。
举例来说,链路#1的退避计数器的初始值为5。在链路#1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二帧间间隔之后,链路#1连续6个时隙内均处于空闲状态,则链路#1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可以为-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链路在一个时隙中处于繁忙状态,则ML实体会冻结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直至第一链路的空闲时间重新达到第二帧间间隔。应理解的是,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被冻结,相当于第一链路的退避流程被挂起。
第一链路的忙闲状态可以由第一链路的主信道的忙闲状态来确定。也就是说,也即,若第一链路的主信道处于繁忙状态,则说明第一链路处于繁忙状态。若第一链路的主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则说明第一链路处于空闲状态。
可选的,上述主信道可以是指主20MHz信道。对于每一个第一链路来说,第一链路的主信道的配置方法可以参考上文,在此不再赘述。
S402、当K个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之和小于等于0时,ML实体分别在N个第二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一PPDU。
其中,N个第二链路是K个第一链路的子集,N为小于等于K的正整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链路是在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二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一链路。或者说,第二链路是退避计数器未被冻结的第一链路。又或者说,第二链路是退避流程未被挂起的第一链路。
在步骤S402中,上述当前时刻是指K个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之和小于等于0的时刻。
可选的,在一个时隙中,ML实体可以统计K个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之和,以判断K个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之和是否小于等于0。
可选的,ML实体还配置了目标计数器,目标计数器用于记录K个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之后。这样一来,在一个时隙中,ML可以通过判断目标计数器的计数值之和是否小于等于0,从而判断K个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之和是否小于等于0。
具体实现中,ML实体配置目标计数器,目标计数器的初始值等于K个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初始值之和。对于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在第一链路的空闲时间达到所述第二帧间间隔之后,每当第一链路的主信道在一个时隙处于空闲状态,ML实体将目标计数器的计数值减1。也就是说,每当ML实体将一个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减1时,ML实体将目标计数器的计数值减1。
可选的,如图11(b)所示,图11(a)中的步骤S402可以替换为步骤S403。
S403、当N个第二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之和小于等于0时,ML实体分别在N个第二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一PPDU。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链路是在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二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一链路。或者说,第二链路是退避计数器未被冻结的第一链路。又或者说,第二链路是退避流程未被挂起的第一链路。
在步骤S403中,上述当前时刻是指N个第二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之和小于等于0的时刻。
可选的,在一个时隙中,ML实体可以统计N个第二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之和,以判断N个第二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之和是否小于等于0。
应理解,在步骤S403或者步骤S402中,不同的第二链路上传输的第一PPDU可以是不同的。也即,ML实体可以在不同的第二链路上发送不同的第一PPDU。
基于图11(a)或图11(b)所示的技术方案,虽然ML实体在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但是在K个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之和小于等于0,或者N个第二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之和小于等于0的条件下,ML实体才能成功竞争到信道。也就是说,ML实体在一个或多个第一链路上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需要小于0。这就要求一个或多个第一链路的空闲较久的时间,导致ML实体竞争到信道的几率降低。ML实体竞争到信道的几率降低,削弱了ML实体相对于SL实体在信道竞争上的优势,保证SL实体在信道竞争上的公平性,从而保证SL实体能够正常通信。
如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01、ML实体在第一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
其中,ML实体支持多个链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链路中每一个链路可以设置退避计数器。但是,每一次ML实体发起多链路的信道接入,ML实体仅使用其中一个链路(也即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执行回退。
可选的,多个链路中随机以一个链路作为第一链路。或者,多个链路按照预设的循环顺序轮流作为第一链路。
可选的,上述循环顺序可以为:多个链路的序号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或者,多个链路的序号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又或者,多个链路的序号的伪随机顺序,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
举例来说,ML实体支持7个链路,7个链路的序号分别是0,1,2,3,4,5,6。预设的循环顺序为“01204465”,循环顺序中的每一个数字即为链路的序号。这样一来,ML实体在第一次信道接入时,以序号为0的链路作为第一链路。ML实体在第二次信道接入时,以序号为1的链路作为第一链路。以此类推,ML实体在第十次信道接入时,以序号为1的链路作为第一链路。
应理解,不同的ML实体可以设置不同的循环顺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ML实体在第一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包括以下步骤:ML实体等待第一链路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二帧间间隔。在第一链路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二帧间间隔之后,每当第一链路在一个时隙内处于空闲状态,ML实体将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1。当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为0时,ML实体结束第一链路的退避流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链路在一个时隙中处于繁忙状态,则ML实体会冻结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直至第一链路的空闲时间重新达到第二帧间间隔。应理解的是,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被冻结,相当于第一链路的退避流程被挂起。
上述第二帧间间隔可以为AIFS,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第一链路的忙闲状态可以由第一链路的主信道的忙闲状态来确定。也就是说,若第一链路的主信道处于繁忙状态,则说明第一链路处于繁忙状态。若第一链路的主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则说明第一链路处于空闲状态。
可选的,上述第一链路的主信道可以是指主20MHz信道。第一链路的主信道的配置方法可以参考上文,在此不再赘述。
S502、当第一链路的退避流程结束时,ML实体分别在N个第二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一PPDU。
其中,N个可用链路包括第一链路和N-1个第二链路,N为正整数。
应理解,第二链路和第一链路是不同的两个链路。第二链路在第一链路的退避流程的结束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
应理解,不同的第二链路上传输的第一PPDU可以是不同的。也即,ML实体可以在不同的第二链路上发送不同的第一PPDU。
基于图12所示的技术方案,每一次进行信道接入时,ML实体仅在第一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也即,ML实体仅在一个链路上进行信道竞争。ML实体在一个链路上竞争到信道的几率,与SL实体在一个链路上竞争到信道的几率是相等的。这样一来,保证SL实体在信道竞争中的公平性,从而保证SL实体能够正常通信。
在上述图9(a)、图9(b)、图10、图11(a)、图11(b)或者图12所示的技术方案中,第一PPDU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形:
情形一、第一PPDU包含第一类型MAC帧,不包含第二类型MAC帧。
情形二、第一PPDU包含第二类型MAC帧,不包含第一类型MAC帧。
情形三、第一PPDU包含第一类型MAC帧和第二类型MAC帧。
其中,第一类型MAC帧和第二类型MAC帧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考步骤S102中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第一PPDU的各种情形,具体介绍ML实体在N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一PPDU的场景。
场景一、ML实体在N个第二链路上均发送仅包含第一类型MAC帧的第一PPDU。
场景二、ML实体在一部分第二链路上发送仅包含第一类型MAC帧的第一PPDU,在另一部分第二链路上发送包含第二类型MAC帧的第一PPDU。
基于场景一或场景二,ML实体默认TXOP建立成功。
场景三、ML实体在N个第二链路上均发送包含第二类型MAC帧的第一PPDU。
基于场景三,若ML实体在任意一个第二链路上均未接收到第二类型MAC帧的响应帧,则ML实体确认TXOP建立失败。若ML实体在至少一个第二链路上接收到第二类型MAC帧的响应帧,则ML实体确认TXOP建立成功。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基于图10至图12所示的技术方案,如图13所示,在ML实体成功建立TXOP的情况下,该通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601-S602。
S601、ML实体从N个第二链路中,确定TXOP对应的P个第三链路。
其中,P个第三链路是N个第二链路的子集,P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链路是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二链路。
可选的,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之一:
条件一、ML实体在第二链路上发送包含第一类型MAC帧的第一PPDU。
条件二、ML实体在第二链路上发送包含第二类型MAC帧的第一PPDU,并在该第二链路上接收到第二类型MAC帧的响应帧。
S602、ML实体分别在P个第三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三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
应理解,不同的第三链路上传输的第二PPDU可以是不同的。也即,ML实体在不同的第三链路上可以发送不同的第二PPDU。
可选的,在一个或多个第三链路上传输PPDU失败的情况下,ML实体可以采用以下处理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处理方式一、ML实体停止在传输第二PPDU失败的第三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继续在传输第二PPDU成功的第三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直至TXOP结束。
处理方式二、ML实体停止在P个第三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ML实体等待到预设时刻以确定L个第四链路。并且,ML实体分别在L个第四链路中的每一个第四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
其中,L个第四链路是P个第三链路的子集,L为小于等于P的正整数。第四链路是在预设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三链路。
应理解,预设时刻可以是预先配置的,或者协议中定义的。
处理方式三、ML实体停止在P个第三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ML实体分别在P个第三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在目标第三链路的退避流程结束时,ML实体确定L个第四链路。并且,ML实体分别在L个第四链路中的每一个第四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
其中,L个第四链路是P个第三链路的子集,L为小于等于P的正整数。第四链路是在目标第三链路的退避流程结束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三链路。目标第三链路可以是P个第三链路中第一个结束退避流程的第三链路。
基于上述处理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一个或多个第三链路上传输第二PPDU失败的场景下,ML实体能够保证正常通信。
上述主要从ML实体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ML实体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每一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每一个功能划分每一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下面以采用对应每一个功能划分每一个功能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L实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ML实体包括处理单元101和通信单元102。
可选的,该ML实体可以执行以下任一种方案:
方案一
该ML实体支持主链路和至少一个从链路,主链路上设置有退避计数器,从链路上不设置退避计数器。处理单元101,用于ML实体基于退避计数器执行主链路的退避流程。通信单元102,用于当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为0时,ML实体分别在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上发送第一PPDU,K个第一链路包括主链路和K-1个第一从链路,第一从链路在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为0的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K为正整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单元102,具体用于分别在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的可用信道上发送第一PPDU,主链路的可用信道包括主链路的主信道,第一从链路的可用信道包括第一从链路的主信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101,具体用于等待主链路的主信道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二帧间间隔;在主链路的主信道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二帧间间隔之后,每当主链路的主信道在一个时隙处于空闲状态,将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1;当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为0时结束主链路的退避流程。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从链路在主链路的退避流程的结束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包括:第一从链路的主信道在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为0的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从链路的主信道是第一从链路对应的频段中频率最低的20MHz的子信道;或者,第一从链路的主信道是第一从链路对应的频段中频率最高的20MHz的子信道。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PPDU包含:第一类型MAC帧,第一类型MAC帧不需要响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PPDU包含:第二类型MAC帧,第二类型MAC帧需要响应。通信单元102,还用于在一个或多个第一链路上接收到第二类型MAC帧的响应帧。处理单元101,还用于在一个或多个第一链路不包括主链路的情况下,确定TXOP建立失败;在一个或多个第一链路包括主链路的情况下,确定TXOP建立成功。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101,还用于确定TXOP对应的N个第二链路,N个第二链路包括主链路和N-1个第二从链路,第二从链路为符合预设条件的第一从链路,预设条件包括:ML实体在第一从链路上发送包含第一类型MAC帧的第一PPDU;或者,ML实体在第一从链路上发送包含第二类型MAC帧的第一PPDU,并在第一从链路上接收第二类型MAC帧的响应帧。通信单元102,还用于在N个第二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单元102,还用于若一个或多个第二从链路上传输第二PPDU失败,则停止在传输第二PPDU失败的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继续在传输第二PPDU成功的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直至TXOP结束。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单元102,还用于若一个或多个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PPDU失败,则停止在N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处理单元101,还用于等待主链路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一帧间间隔。通信单元102,还用于在主链路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一帧间间隔之后,分别在P个第三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三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P个第三链路包括主链路和P-1个第三从链路,第三从链路是在第一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二从链路,第一时刻为主链路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一帧间间隔的时刻,P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单元102,还用于若一个或多个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二PPDU失败,则停止在N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处理单元101,还用于在主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通信单元102,还用于在主链路的退避流程结束之后,分别在P个第三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三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P个第三链路包括主链路和P-1个第三从链路,第三从链路是在在主链路的退避流程的结束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二从链路,P为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
方案二
ML实体支持K个第一链路。处理单元101,用于分别在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K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通信单元102,用于当目标链路的退避流程结束时,在N个第二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一PPDU,第二链路是在目标链路的退避流程的结束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一链路,目标链路是K个第一链路中第一个结束退避流程的第一链路,N为小于等于K的正整数。通信单元102,还用于若一个或多个第二链路上传输第一PPDU失败,则在预设时间内不在传输第一PPDU失败的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或者,在预设时间内不在N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二PPDU。
方案三
ML实体支持K个第一链路。处理单元101,用于分别在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K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通信单元102,用于分别在N个第二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一PPDU,第二链路是退避流程已结束,且在第一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一链路,N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刻是目标链路的退避流程的结束时刻,目标链路是N个第二链路中最后一个结束退避流程的第二链路。
方案四
ML实体支持K个第一链路。处理单元101,用于在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K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通信单元102,用于在K个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之和小于等于0,或者N个第二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之和小于等于0的情况下,分别在N个第二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一PPDU,第二链路是在当前时刻之前的第二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一链路,N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101,具体用于对于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等待第一链路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二帧间间隔;在第一链路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二帧间间隔之后,每当第一链路在一个时隙处于空闲状态,将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减1。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包括负整数。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101,还用于对于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在第一链路的空闲时间达到第二帧间间隔之后,每当第一链路在一个时隙处于空闲状态,将目标计数器的计数值减1,目标计数器用于记录K个第一链路的退避计数器的计数值之和。
方案五
ML实体支持多个链路,多个链路按照预设的循环顺序轮流作为第一链路。处理单元101,用于在第一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通信单元102,用于在第一链路的退避流程结束之后,分别在N个第二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一PPDU,N个第二链路包括第一链路和N-1个可用链路,可用链路在第一链路的退避流程的结束时刻之前的第一帧间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N为正整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L实体,可以有多种产品形态来实现,例如,所述ML实体可配置成通用处理系统;又例如,所述ML实体可以由一般性的总线体系结构来实现;又例如,所述ML实体可以由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来实现等。下面提供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ML实体可能的几种产品形态,应当理解的是,以下的产品形态仅为举例,不对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ML实体的可能的产品形态进行限定。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ML实体可能的产品形态的结果图。
作为一种可能的产品形态,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ML实体可以为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201和收发器202。可选的,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存储介质203。
其中,所述处理器201用于执行图5中的步骤S101,图6中的步骤S103,图9(a)中的步骤S201,图10中的步骤S301,图11(a)中的步骤S401,图12中的步骤S501,图13中的步骤S601。收发器202用于执行图5中的步骤S102,图6中的步骤S104,图9(a)中的步骤S202和S203,图9(b)中的步骤S204,图10中的步骤S302,图11(a)中的步骤S402,图11(b)中的步骤S403,图12中的步骤S502,图13中的步骤S602。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产品形态,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ML实体也可以由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即俗称的芯片来实现。该芯片包括:处理电路201和收发管脚202。可选的,该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介质203。
其中,处理电路201用于执行图5中的步骤S101,图6中的步骤S103,图9(a)中的步骤S201,图10中的步骤S301,图11(a)中的步骤S401,图12中的步骤S501,图13中的步骤S601。收发管脚202用于执行图5中的步骤S102,图6中的步骤S104,图9(a)中的步骤S202和S203,图9(b)中的步骤S204,图10中的步骤S302,图11(a)中的步骤S402,图11(b)中的步骤S403,图12中的步骤S502,图13中的步骤S602。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ML实体上运行时,使得该ML实体执行如图5、图6、图9(a)、图9(b)、图10、图11(a)、图11(b)、图12或者图13所示的方法。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ML实体上运行时,使得ML实体可以执行图5、图6、图9(a)、图9(b)、图10、图11(a)、图11(b)、图12或者图13所示的方法。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所述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多链路ML实体在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K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所述ML实体分别在N个第二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一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所述第二链路是退避流程已结束,且在第一时刻之前的第一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一链路,N为小于等于K的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刻是目标链路的退避流程的结束时刻,所述目标链路是所述N个第二链路中最后一个结束退避流程的第二链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L实体分别在N个第二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一PPDU,包括:
所述ML实体分别在所述N个第二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二链路上同时发送所述第一PPDU。
4.一种多链路ML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ML实体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分别在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K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分别在N个第二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一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所述第二链路是退避流程已结束,且在第一时刻之前的第一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一链路,N为小于等于K的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ML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刻是目标链路的退避流程的结束时刻,所述目标链路是所述N个第二链路中最后一个结束退避流程的第二链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ML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分别在所述N个第二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二链路上同时发送所述第一PPDU。
7.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处理电路和收发管脚;所述处理电路,用于分别在K个第一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一链路上执行退避流程,K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收发管脚,用于分别在N个第二链路中的每一个第二链路上发送第一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所述第二链路是退避流程已结束,且在第一时刻之前的第一间隔内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一链路,N为小于等于K的正整数。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CN202310872506.0A 2019-07-05 2019-07-05 通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69811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2506.0A CN116981100A (zh) 2019-07-05 2019-07-05 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6607.7A CN112188641A (zh) 2019-07-05 2019-07-05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202310872506.0A CN116981100A (zh) 2019-07-05 2019-07-05 通信方法及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6607.7A Division CN112188641A (zh) 2019-07-05 2019-07-05 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81100A true CN116981100A (zh) 2023-10-31

Family

ID=7391968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6607.7A Pending CN112188641A (zh) 2019-07-05 2019-07-05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202310872506.0A Pending CN116981100A (zh) 2019-07-05 2019-07-05 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6607.7A Pending CN112188641A (zh) 2019-07-05 2019-07-05 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32562A1 (zh)
EP (2) EP4373201A2 (zh)
JP (1) JP7472257B2 (zh)
KR (1) KR20220024910A (zh)
CN (2) CN112188641A (zh)
BR (1) BR112022000156A2 (zh)
CA (1) CA3145988A1 (zh)
WO (1) WO20210043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77507B2 (en) * 2020-02-24 2023-06-13 Apple Inc. Faster retransmission in multi-link communication
US11716760B2 (en) * 2020-07-01 2023-08-01 Sony Group Corporation Channel access of a simultaneous-transmit-receive (STR) multi-link-device (MLD) with a non-STR MLD
US20220338253A1 (en) * 2021-04-15 2022-10-20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of enhanced multi-link operation responsive to transmission failure
CN115334617A (zh) * 2021-05-11 2022-11-11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建立接入点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3130270A1 (zh) * 2022-01-05 2023-07-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4997A (zh) * 2016-05-11 2019-02-05 韦勒斯标准与技术协会公司 基于随机接入的上行链路多用户传输的无线通信终端和无线通信方法
US20190158413A1 (en) * 2017-11-17 2019-05-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nk aggregation with floating primary link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90520A1 (en) * 2007-07-19 2010-07-2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Link adaptation by channel bund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455114B (zh) * 2015-08-12 2019-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信道的退避方法及设备
JP6640670B2 (ja) 2016-07-15 2020-02-05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1337263B2 (en) * 2017-01-19 2022-05-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cket based link aggregation architectures
US10856203B2 (en) * 2017-01-19 2020-1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for link aggregation setup and reconfiguration
US10694518B2 (en) * 2017-09-01 2020-06-23 Intel Corporation Enhanced channel acces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0519862B (zh) * 2019-09-06 2020-12-2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多链路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4997A (zh) * 2016-05-11 2019-02-05 韦勒斯标准与技术协会公司 基于随机接入的上行链路多用户传输的无线通信终端和无线通信方法
US20190158413A1 (en) * 2017-11-17 2019-05-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nk aggregation with floating primary link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WEN CHU: "Multiple band discussion", IEEE 802.11 DRAFT, pages 1 - 7 *
YONGHO SEOK: "Multi-link operation", IEEE 802.11 DRAFT, pages 1 - 1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145988A1 (en) 2021-01-14
EP3982688A4 (en) 2022-07-20
JP7472257B2 (ja) 2024-04-22
KR20220024910A (ko) 2022-03-03
EP4373201A2 (en) 2024-05-22
JP2022540394A (ja) 2022-09-15
US20220132562A1 (en) 2022-04-28
EP3982688A1 (en) 2022-04-13
BR112022000156A2 (pt) 2022-02-22
WO2021004396A1 (zh) 2021-01-14
EP3982688B1 (en) 2024-02-14
CN112188641A (zh)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193632B (zh) 多链路通信方法和装置
US975666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channel in WLAN system
US10849060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saving power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ing same
CN116981100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0911186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multi-user concurrent transmission
JP7255950B2 (ja) 通信保護方法及び装置
US20170026947A1 (en) Retransmission method at time of sharing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in wireless la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EP411407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dating parameter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link
KR20230048390A (ko) 채널 경쟁 방법 및 관련 장치
WO2012028019A1 (zh) 信道预约方法及系统
US2023012274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ple links
US965511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signal by station in wireless LAN system
US20210051586A1 (en) Access point apparatus,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9642170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ignal in a reserved time interval with CSMA/CA schem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211453B (zh) 一种信道接入方法及信道接入装置
CN116390126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11213A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