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36343A - 一种管道防粘结防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防粘结防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36343A
CN111336343A CN202010283069.5A CN202010283069A CN111336343A CN 111336343 A CN111336343 A CN 111336343A CN 202010283069 A CN202010283069 A CN 202010283069A CN 111336343 A CN111336343 A CN 1113363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dust
pipe
spray head
dust col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30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rel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rel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rel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rel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8306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363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36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363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5/24Preventing accumulation of dirt or other matter in the pipes, e.g. by traps, by strai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防粘结防堵系统,该系统包括收尘管道、湿式除尘器、喷淋供水管道、循环水池、喷头、连接软管;所述循环水池、湿式除尘器设置在地面上,收尘管道包括收尘支管道、收尘主管道;收尘支管道连接连通所述收尘主管道;所述收尘主管道纵向设置,所述收尘主管道底端通过弯管与所述湿式除尘器连接连通,所述收尘支管道倾斜设置且与水平夹角为至少不小于3度;所述收尘支管道的收尘端连接连通竖管,所述竖管下端与所述收尘罩连接连通。本发明通过喷头喷出的水对易粘位置及管道内进行冲刷,起到降尘作用,喷头内的水持续对烟尘进行降尘,避免了管道堵塞,除尘降尘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管道防粘结防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环保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防粘结防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许多工业生产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有蒸汽的粉尘,在收尘过程中含有蒸汽的粉尘会严重的粘结在收尘管道内壁。管道一旦粘结就会给收尘粉尘和清理管道带来很大的麻烦,导致现场烟尘污染无法正常处理;随着社会和国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如钢铁烧结领域,从原先的排放量50mg/m3减到现在的排放量20mg/m3,甚至有些地方为了长远考虑,要求排放量小于5mg/m3。原先的湿法除尘(泡沫、水膜、冲击式除尘)已无法满足现在国家要求。而且能耗高,占地面积大等缺点。老式的湿法除尘由于需要在除尘器内部进行沉淀,容易堵塞除尘,影响正常工作,所以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防粘结防堵系统,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烟尘管道易粘结粉尘、清理不方便、容易堵塞影响除尘效果及发生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道防粘结防堵系统,该系统包括收尘管道、湿式除尘器、喷淋供水管道、循环水池、喷头、连接软管;所述循环水池、湿式除尘器设置在地面上;
所述收尘管道包括收尘支管道、收尘主管道;所述收尘支管道连接连通所述收尘主管道;
所述收尘主管道纵向设置,所述收尘主管道底端通过弯管与所述湿式除尘器连接连通,所述收尘支管道倾斜设置且与水平夹角为至少不小于3度;所述收尘支管道的收尘端连接连通竖管,所述竖管下端与所述收尘罩连接连通;
所述湿式除尘器进水口通过供水管道、供水泵与所述循环水池连通,排水口与所述循环水池通过回水管道连通,所述收尘管道外壁沿管道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喷淋供水管道,所述喷淋供水管道进水口通过喷淋供水管、供水泵与所述循环水池连通,所述收尘主管道底部出水口通过喷淋回水管道与所述循环水池连通,所述收尘管道内沿管道长度方向均布多个喷头,各所述喷头分别通过连接软管与所述喷淋供水管道连通;
所述收尘管道、弯管、竖管、收尘罩内表面设置防粘涂层或整体使用防粘材料制作。
所述喷头包括伞面喷头、旋转喷头、鸭嘴喷头、柱形喷头;所述收尘管道直管道内安装伞面喷头或旋转喷头;所述收尘管道的各管道连接处及弯管处管道内安装柱形喷头或鸭嘴喷头;所述收尘支管道内喷头安装间隔1—3米,所述收尘主管道内喷头间隔4—8米。
所述连接软管与所述喷淋供水管道之间通过球阀开关连通。
所述连接软管连接穿过所述收尘管道管道壁的进水支管,所述进水支管弯头部分位于所述收尘管道内,所述进水支管的弯头部分螺接或扣接一管状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旋转喷头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喷头位于所述收尘管道的中心轴线或上方位置;所述旋转喷头为锥状体结构,前部为圆锥体形状、后部为圆柱体,所述圆锥体的尖端水平伸入所述连接件的管口内,后部通过顶杆轴向旋转支撑;所述旋转喷头的后部中间位置沿轴向设置沉头孔,所述沉头孔内设置滚珠,所述顶杆一端水平插入所述沉头孔内并抵靠所述滚珠,另一端伸出所述沉头孔外弯折后与所述连接件上螺接的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圆锥体锥面上设置S形通水槽,并由所述尖端对称延伸到两侧锥面边缘及所述圆柱体边缘,所述螺母与所述连接件的外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出水口端部,所述锥状体与所述连接件、顶杆转动配合。
所述连接软管连接穿过所述收尘管道管道壁的进水支管,所述进水支管弯头部分位于所述收尘管道内,所述进水支管的弯头部分螺接或扣接一管状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伞面喷头连接,所述伞面喷头位于所述收尘管道中心轴线或上方位置,所述伞面喷头为伞状体结构并通过连接管固定在螺母上,所述螺母与所述连接件另一端的外螺纹连接,使伞状体位于所述管状连接件的出水口前方。
所述连接软管连接穿过所述收尘管道管道壁的进水支管,所述进水支管弯头部分位于所述收尘管道内,所述进水支管的弯头部分螺接或扣接一管状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为柱形喷头,所述柱形喷头位于所述收尘管道的中心轴线下方。
所述连接软管连接倾斜穿过所述收尘管道管道壁的进水支管,所述进水支管弯头部分位于所述收尘管道内的所述收尘管道中心轴线上方,所述进水支管的弯头部分螺接或扣接一管状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鸭嘴喷头连接,所述鸭嘴喷头位于所述收尘管道的中心轴线上方,所述鸭嘴喷头为鸭嘴体结构,所述鸭嘴体一端套在所述连接件上并通过螺母紧固。
所述湿式除尘器上端一侧壁设置尘气进气口并与所述收尘主管道底端的弯管连通,另一侧壁设置清洁气出气口并与外部环境连通。
所述进水支管通过连接法兰与所述收尘管道连接固定。
所述竖管设置导水装置,所述导水装置包括上连接管、下连接管、导流板、支撑杆、排水管、密封板,所述上连接管竖向设置,所述竖管下端连接连通所述上连接管;所述上连接管下端为斜截面管口,所述下连接管从所述斜截面管口向上插入所述上连接管内,所述下连接管管壁上套设固定密封板并将所述斜截面管口密封固定,所述上连接管内壁与所述下连接管外壁之间形成底面为斜面的环形储水腔,所述上连接管内设置承接水的伞形的所述导流板,所述导流板遮挡所述下连接管的管口,所述导流板的底部外轮廓大于所述下连接管管口外径,所述导流板底部四周通过多个支撑杆与所述下连接管管口焊接固定支撑;所述储水腔的底部最低点设置所述排水管并连接外部的所述循环水池,所述下连接管下端与所述收尘罩连接连通,所述竖管小于所述上连接管直径并与其呈锥台形倒角连接过渡。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本发明通过在烟尘管道直管处安装的伞面喷头或旋转喷头以及管道连接处及弯头处安装的柱形喷头或鸭嘴喷头,并对喷头持续供水,喷头喷出的水对易粘位置及管道内进行冲刷,并且使烟尘管道内形成一层水膜防止烟尘堆积。喷头水击打在收尘管道壁形成部分水雾,随风与烟尘粘合起到降尘作用,喷头内的水持续对烟尘进行降尘,避免了管道堵塞,除尘降尘效果好,同时本系统除尘管道沿烟尘流通方向高程逐渐降低,避免了管道内积水,使灰尘污水流向管道低处进入循环水池,循环水在池内经沉淀,稀释后继续循环使用;在竖管下端设置导水装置防止喷淋水回流入收尘罩中,在收尘主管道末端设置湿式除尘器进一步过滤烟尘,除尘彻底,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系统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运行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附图1的收尘支管道与竖管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附图1的循环水池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旋转喷头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伞面喷头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柱形喷头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鸭嘴喷头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8为现有的湿式除尘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伞面喷头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导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附图10的A-A剖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旋转喷头安装位置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旋转喷头安装位置剖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附图13的B-B剖视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导水装置与支管道连接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收尘罩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4-收尘罩,5-竖管,6-喷淋供水管道,7-导水装置,71-上连接管,72-下连接管,73-导流板,74-支撑杆,75-排水管,76-密封板,8-喷淋供水管,9-喷淋回水管道,10-循环水池,11-供水泵,15-收尘主管道,151-收尘支管道,16-湿式除尘器,17-供水管道,18-回水管道,27-尘气进气口,28-清洁气出气口,100-旋转喷头,102-球阀开关,103-连接软管,104-进水支管,105-通水槽,106-顶杆,107-滚珠,200-伞面喷头,300-柱形喷头,400-鸭嘴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16所示,一种管道防粘结防堵系统,该系统包括收尘管道、湿式除尘器16、喷淋供水管道6、循环水池10、喷头、连接软管103;所述循环水池10、湿式除尘器16设置在地面上;
所述收尘管道包括收尘支管道151、收尘主管道15;所述收尘支管道151连接连通所述收尘主管道15;
所述收尘主管道15纵向设置,所述收尘主管道15底端通过弯管与所述湿式除尘器16连接连通,所述收尘支管道151倾斜设置且与水平夹角为至少不小于3度;所述收尘支管道151的收尘端连接连通竖管5,所述竖管5下端与所述收尘罩4连接连通;
所述湿式除尘器16进水口通过供水管道17、供水泵11与所述循环水池10连通,排水口与所述循环水池10通过回水管道18连通,所述收尘管道外壁沿管道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喷淋供水管道6,所述喷淋供水管道6进水口通过喷淋供水管8、供水泵11与所述循环水池10连通,所述收尘主管道15底部出水口通过喷淋回水管道9与所述循环水池10连通,所述收尘管道内沿管道长度方向均布多个喷头,各所述喷头分别通过连接软管103与所述喷淋供水管道6连通,参见附图1、8;
所述收尘管道、弯管、竖管5、收尘罩4内表面设置防粘涂层或整体使用防粘材料制作。
所述喷头包括伞面喷头200、旋转喷头100、鸭嘴喷头400、柱形喷头300;所述收尘管道直管道内安装伞面喷头200或旋转喷头100;所述收尘管道的各管道连接处及弯管处管道内安装柱形喷头300或鸭嘴喷头400;所述收尘支管道151内喷头安装间隔1—3米,所述收尘主管道15内喷头间隔4—8米。
所述连接软管103与所述喷淋供水管道6之间通过球阀开关102连通。
所述连接软管103连接穿过所述收尘管道管道壁的进水支管104,所述进水支管104弯头部分位于所述收尘管道内,所述进水支管104的弯头部分螺接或扣接一管状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旋转喷头100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喷头100位于所述收尘管道的中心轴线或上方位置(粗管的通常中线上方,细管道在中线上);所述旋转喷头100为锥状体结构,前部为圆锥体形状、后部为圆柱体,所述圆锥体的尖端水平伸入所述连接件的管口内,后部通过顶杆106轴向旋转支撑;所述旋转喷头100的后部中间位置沿轴向设置沉头孔,所述沉头孔内设置滚珠107,所述顶杆106一端水平插入所述沉头孔内并抵靠所述滚珠107,另一端伸出所述沉头孔外弯折后与所述连接件上螺接的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圆锥体锥面上设置S形通水槽105,并由所述尖端对称延伸到两侧锥面边缘及所述圆柱体边缘,所述螺母与所述连接件的外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出水口端部,所述锥状体与所述连接件、顶杆106转动配合,参见附图4、12、13、14。
所述连接软管103连接穿过所述收尘管道管道壁的进水支管104,所述进水支管104弯头部分位于所述收尘管道内,所述进水支管104的弯头部分螺接或扣接一管状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伞面喷头200连接,所述伞面喷头200位于所述收尘管道中心轴线或上方位置(粗管的通常中线上方,细管道在中线上),所述伞面喷头200为伞状体结构并通过连接管固定在螺母上,所述螺母与所述连接件另一端的外螺纹连接,使伞状体位于所述管状连接件的出水口前方,参见附图5、9。
所述连接软管103连接穿过所述收尘管道管道壁的进水支管104,所述进水支管104弯头部分位于所述收尘管道内,所述进水支管104的弯头部分螺接或扣接一管状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为柱形喷头300,所述柱形喷头300位于所述收尘管道的中心轴线下方,参见附图6。
所述连接软管103连接倾斜穿过所述收尘管道管道壁的进水支管104,所述进水支管104弯头部分位于所述收尘管道内的所述收尘管道中心轴线上方,所述进水支管104的弯头部分螺接或扣接一管状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鸭嘴喷头400连接,所述鸭嘴喷头400位于所述收尘管道的中心轴线上方,所述鸭嘴喷头400为鸭嘴体结构,所述鸭嘴体一端套在所述连接件上并通过螺母紧固,参见附图7。
所述湿式除尘器16上端一侧壁设置尘气进气口27并与所述收尘主管道15底端的弯管连通,另一侧壁设置清洁气出气口28并与外部环境连通,参见附图8。
所述进水支管104通过连接法兰与所述收尘管道连接固定。
所述竖管5设置导水装置7,所述导水装置包括上连接管71、下连接管72、导流板73、支撑杆74、排水管75、密封板76,所述上连接管71竖向设置,所述竖管5下端连接连通所述上连接管71;所述上连接管71下端为斜截面管口,所述下连接管72从所述斜截面管口向上插入所述上连接管71内,所述下连接管72管壁上套设固定密封板76并将所述斜截面管口密封固定,所述上连接管71内壁与所述下连接管72外壁之间形成底面为斜面的环形储水腔,所述上连接管71内设置承接水的伞形的所述导流板73,所述导流板73遮挡所述下连接管72的管口,所述导流板73的底部外轮廓大于所述下连接管72管口外径,所述导流板73底部四周通过多个支撑杆74与所述下连接管72管口焊接固定支撑;所述储水腔的底部最低点设置所述排水管75并连接外部的所述循环水池10,所述下连接管72下端与所述收尘罩4连接连通,所述竖管5小于所述上连接管71直径并与其呈锥台形倒角连接过渡,参见附图10、11、15、16。
所述收尘罩4和收尘竖管5、收尘管道均可以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或聚四氟乙烯防粘涂层等。
喷头方向,在水不会倒流到收尘竖管5前提下,方向不限制。
在较粗的管道中,喷头置于中线上方。较细管道中通常置于中线上,其目的是,使喷出来的水在管道风和重力作用下均匀分布在管道内壁上;置于中线下方或某一侧为集中冲刷积尘点,如竖管和横管连接处由于气流漩涡易形成积尘点。
工作原理:
现场产生的烟尘,由收尘罩4吸收,经竖管5提升到设计高度后进入收尘管道,烟尘经收尘支管道151、收尘主管道15进入除尘器进行处理。该过程中烟尘容易粘结各个管道,循环水池10中的水经供水泵11、喷淋供水管8抽取到喷淋供水管道6中给各个喷头供水,在收尘管道直管处安装的伞面喷头和旋转喷头及收尘管道连接处及弯头处安装的柱形喷头300及鸭嘴喷头400对烟尘及易粘位置进行冲刷,使烟尘管道内形成一层水膜防止烟尘堆积,喷头水击打在收尘管道壁形成部分水雾,随风与烟尘粘合起到降尘作用,喷淋水随收尘管道由高处向低处自然流向回水口处经过喷淋回水管道9回流入循环水池10中,循环水在池内经沉淀、稀释后继续循环使用,收尘主管道15内喷淋过后的烟尘气体及收尘管道内多余未回流喷淋水将通过尘气进气口27进入所述湿式除尘器16中进行除尘处理,所述湿式除尘器16进水口通过供水管道17、供水泵11与所述循环水池10连通供水,所述湿式除尘器16循环过后的污水经回水管道18排入到所述循环水池10中,所述湿式除尘器16净化后的气体达标后经清洁气出气口28排到外部环境,参见附图1、8。
当支管道中的喷淋水倒流入竖管5中时,喷淋水从竖管5下端流入导水装置7中,喷淋水沿上连接管71管壁下落在导流板73上,并沿所述导流板73边缘下落至环形储水腔中,不会流入收尘罩4中,储水腔中的喷淋水经排水管75导入循环水池10中,参见附图15。
图8现有的湿式除尘器结构为本申请人申请的早期专利专利号为CN200620001170.2。

Claims (10)

1.一种管道防粘结防堵系统,该系统包括收尘管道、湿式除尘器(16)、喷淋供水管道(6)、循环水池(10)、喷头、连接软管(103);所述循环水池(10)、湿式除尘器(16)设置在地面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尘管道包括收尘支管道(151)、收尘主管道(15);所述收尘支管道(151)连接连通所述收尘主管道(15);
所述收尘主管道(15)纵向设置,所述收尘主管道(15)底端通过弯管与所述湿式除尘器(16)连接连通,所述收尘支管道(151)倾斜设置且与水平夹角为至少不小于3度;所述收尘支管道(151)的收尘端连接连通竖管(5),所述竖管(5)下端与所述收尘罩(4)连接连通;
所述湿式除尘器(16)进水口通过供水管道(17)、供水泵(11)与所述循环水池(10)连通,排水口与所述循环水池(10)通过回水管道(18)连通,所述收尘管道外壁沿管道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喷淋供水管道(6),所述喷淋供水管道(6)进水口通过喷淋供水管(8)、供水泵(11)与所述循环水池(10)连通,所述收尘主管道(15)底部出水口通过喷淋回水管道(9)与所述循环水池(10)连通,所述收尘管道内沿管道长度方向均布多个喷头,各所述喷头分别通过连接软管(103)与所述喷淋供水管道(6)连通;
所述收尘管道、弯管、竖管(5)、收尘罩(4)内表面设置防粘涂层或整体使用防粘材料制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防粘结防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包括伞面喷头(200)、旋转喷头(100)、鸭嘴喷头(400)、柱形喷头(300);所述收尘管道直管道内安装伞面喷头(200)或旋转喷头(100);所述收尘管道的各管道连接处及弯管处管道内安装柱形喷头(300)或鸭嘴喷头(400);所述收尘支管道(151)内喷头安装间隔1—3米,所述收尘主管道(15)内喷头间隔4—8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防粘结防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软管(103)与所述喷淋供水管道(6)之间通过球阀开关(102)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防粘结防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软管(103)连接穿过所述收尘管道管道壁的进水支管(104),所述进水支管(104)弯头部分位于所述收尘管道内,所述进水支管(104)的弯头部分螺接或扣接一管状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旋转喷头(100)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喷头(100)位于所述收尘管道的中心轴线或上方位置;所述旋转喷头(100)为锥状体结构,前部为圆锥体形状、后部为圆柱体,所述圆锥体的尖端水平伸入所述连接件的管口内,后部通过顶杆(106)轴向旋转支撑;所述旋转喷头(100)的后部中间位置沿轴向设置沉头孔,所述沉头孔内设置滚珠(107),所述顶杆(106)一端水平插入所述沉头孔内并抵靠所述滚珠(107),另一端伸出所述沉头孔外弯折后与所述连接件上螺接的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圆锥体锥面上设置S形通水槽(105),并由所述尖端对称延伸到两侧锥面边缘及所述圆柱体边缘,所述螺母与所述连接件的外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出水口端部,所述锥状体与所述连接件、顶杆(106)转动配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防粘结防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软管(103)连接穿过所述收尘管道管道壁的进水支管(104),所述进水支管(104)弯头部分位于所述收尘管道内,所述进水支管(104)的弯头部分螺接或扣接一管状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伞面喷头(200)连接,所述伞面喷头(200)位于所述收尘管道中心轴线或上方位置,所述伞面喷头(200)为伞状体结构并通过连接管固定在螺母上,所述螺母与所述连接件另一端的外螺纹连接,使伞状体位于所述管状连接件的出水口前方。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防粘结防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软管(103)连接穿过所述收尘管道管道壁的进水支管(104),所述进水支管(104)弯头部分位于所述收尘管道内,所述进水支管(104)的弯头部分螺接或扣接一管状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为柱形喷头(300),所述柱形喷头(300)位于所述收尘管道的中心轴线下方。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防粘结防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软管(103)连接倾斜穿过所述收尘管道管道壁的进水支管(104),所述进水支管(104)弯头部分位于所述收尘管道内的所述收尘管道中心轴线上方,所述进水支管(104)的弯头部分螺接或扣接一管状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另一端与鸭嘴喷头(400)连接,所述鸭嘴喷头(400)位于所述收尘管道的中心轴线上方,所述鸭嘴喷头(400)为鸭嘴体结构,所述鸭嘴体一端套在所述连接件上并通过螺母紧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防粘结防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除尘器(16)上端一侧壁设置尘气进气口(27)并与所述收尘主管道(15)底端的弯管连通,另一侧壁设置清洁气出气口(28)并与外部环境连通。
9.如权利要求4、5、6或7所述的一种管道防粘结防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支管(104)通过连接法兰与所述收尘管道连接固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防粘结防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5)设置导水装置(7),所述导水装置包括上连接管(71)、下连接管(72)、导流板(73)、支撑杆(74)、排水管(75)、密封板(76),所述上连接管(71)竖向设置,所述竖管(5)下端连接连通所述上连接管(71);所述上连接管(71)下端为斜截面管口,所述下连接管(72)从所述斜截面管口向上插入所述上连接管(71)内,所述下连接管(72)管壁上套设固定密封板(76)并将所述斜截面管口密封固定,所述上连接管(71)内壁与所述下连接管(72)外壁之间形成底面为斜面的环形储水腔,所述上连接管(71)内设置承接水的伞形的所述导流板(73),所述导流板(73)遮挡所述下连接管(72)的管口,所述导流板(73)的底部外轮廓大于所述下连接管(72)管口外径,所述导流板(73)底部四周通过多个支撑杆(74)与所述下连接管(72)管口焊接固定支撑;所述储水腔的底部最低点设置所述排水管(75)并连接外部的所述循环水池(10),所述下连接管(72)下端与所述收尘罩(4)连接连通,所述竖管(5)小于所述上连接管(71)直径并与其呈锥台形倒角连接过渡。
CN202010283069.5A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管道防粘结防堵系统 Pending CN1113363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3069.5A CN111336343A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管道防粘结防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3069.5A CN111336343A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管道防粘结防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36343A true CN111336343A (zh) 2020-06-26

Family

ID=71179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3069.5A Pending CN111336343A (zh) 2020-04-13 2020-04-13 一种管道防粘结防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3634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5824A (zh) * 2022-01-26 2022-04-26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种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的生产装置
CN115999799A (zh) * 2023-03-22 2023-04-25 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可自清洁的喷射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5824A (zh) * 2022-01-26 2022-04-26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种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的生产装置
CN114395824B (zh) * 2022-01-26 2023-06-20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种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的生产装置
CN115999799A (zh) * 2023-03-22 2023-04-25 济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可自清洁的喷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36343A (zh) 一种管道防粘结防堵系统
CN101502733A (zh) 喷淋除尘系统
CN212080522U (zh) 一种管道防粘结防堵系统
CN212068166U (zh) 一种管道导水装置
CN212492374U (zh) 烟气脱硫塔
CN111318110A (zh) 一种管道导水装置
CN208612173U (zh) 一种可防堵防结垢的脱硫塔
CN209173629U (zh) 一种新型文丘里洗涤高效除尘装置
CN116440629A (zh) 一种锅炉废气两级水幕除尘设备
CN214811807U (zh) 一种逆喷喷嘴及高效逆喷烟气除尘装置
CN206700988U (zh) 一种新型湿式除尘设备
CN101537290A (zh) 具有保护装置的喷淋除尘机组
CN214635026U (zh) 一种新型的文丘里洗涤器
CN211887481U (zh) 一种适用于洗涤塔的新型涡流喷嘴
CN212068181U (zh) 一种自动力旋转喷头
CN208407170U (zh) 一种可减少灰尘的建筑用废料粉碎装置
CN105854475A (zh) 旋流雾化自吸式湿式除尘装置
CN205527839U (zh) 一种浮动式汇集抽渣器
CN219209411U (zh) 一种炭素煅烧烟气脱硫前预处理系统及煅烧生产线
CN209596807U (zh) 一种沥青烟气用喷淋塔
CN206027657U (zh) 一种生产硫脲用的旋流板塔
CN209791861U (zh) 一种湿式喷漆室
CN217067820U (zh) 一种多形态射流管自动排污装置
CN2345851Y (zh) 湿式高效脱硫除尘装置
CN210598878U (zh) 一种立体打钻喷雾降尘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