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297C - 电子邮件系统的收发两用机 - Google Patents

电子邮件系统的收发两用机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297C
CN1113297C CN97113623A CN97113623A CN1113297C CN 1113297 C CN1113297 C CN 1113297C CN 97113623 A CN97113623 A CN 97113623A CN 97113623 A CN97113623 A CN 97113623A CN 1113297 C CN1113297 C CN 111329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l
information
user
automatic
us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13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563A (zh
Inventor
堀内保秀
寺崎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9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29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9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04L67/303Terminal pro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2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providing notification on incoming messages, e.g. pushed notifications of received mess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5Conversion or adaptation of application format or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9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layer [OSI layer 7]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6Message adaptation to terminal or network requirements
    • H04L51/066Format adaptation, e.g. format conversion or compre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发两用机,用户通过它能以最佳的方式把邮件发送给甚至功能较少的便携式终端,而不需要知道多个邮件服务提供者,根据邮件的重要性以最佳的通信费用来通知邮件到达,统一多个邮件假脱机,并由一个假脱机综合单元来控制。根据本发明的收发两用机包含询问用户终端容量的终端响应单元和数据形式转换单元,把邮件以最佳的形式发送给用户终端。如果邮件的内容不能完整读出的情况下,这样进行设计,不从假脱机上删除该邮件,并根据邮件的重要性和用户的位置信息以最佳的通信费用通知用户邮件到达。

Description

电子邮件系统的收发两用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邮件系统的收发两用机,尤其涉及一种当用户从不同终端和不同地区的邮件服务提供者接受服务时能提供便利的收发两用机。
近年来,个人用户通过个人计算机通信、国际互联网等从多个邮件服务提供者接受电子邮件服务的可能性普遍增加。随着个人计算机和便携式信息终端的迅速普及,现在根据每个用户或情形的不同,接收电子邮件(下文简称为“邮件”)的终端的类型以及接收邮件的地区比以前更多样化。
然而,在用户接受多个邮件服务的情况下,邮件必须通过对于每个服务不同的过程来接收,这对用户造成很大的不便。而且,在把相同的邮件分发到多个服务者的情况下,用户每次都要用到这些服务中的每个,迫使用户阅读同一个邮件,这也对用户造成不便。
在显示能力较低的终端(诸如便携式信息终端)上读取邮件时,有些邮件的内容可能不能正确地显示,或者可能从用作保存邮件的存储单元的假脱机(spool)中删除,虽然用户还没有阅读该邮件。
此外,还常常发生这样一些情况:没有通知未连接到邮件系统上的用户有邮件到达的功能,因此用户必须定期连接到邮件系统上,或者虽然有通知邮件到达的功能,但用户不能接收到达到的通知,因为该通知仅通过一种通信方法给出,或者对重要性较低的邮件也通知,造成较高的通信费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邮件系统的收发两用机,通过它把多个邮件服务者提供的邮件在外表上作为单个服务提供,用户可以利用电子邮件而不需知道服务提供者。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邮件系统的收发两用机,通过它根据用户使用的终端来转换邮件的内容,能以最佳的形式把信息发送给用户。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邮件系统的收发两用机,在该收发两用机中,根据邮件的重要性通过各种通信信道向用户通知邮件的到达,能以高可靠性和合适的通信费用给出邮件到达通知。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电子邮件系统向用户发送和从用户接收邮件的收发两用机,包含:
保存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邮件的多个邮件假脱机,每个所述假脱机具有一个假脱机号;
其中根据所述假脱机号和赋于所述邮件的邮件号来管理所述邮件假脱机中的每个邮件;以及
假脱机综合单元,用于综合所述多个邮件假脱机,并且用于通过把所述多个邮件假脱机看作单个假脱机而可以访问每个所述邮件;
所述假脱机综合单元包括:
确定装置,用于在所述多个邮件假脱机中确定存储被指定要阅读的邮件的邮件假脱机;
转换装置,把从单个假脱机读取邮件的读取命令转换成从已由所述确定装置确定的每个所述似脱机中读取邮件的读取命令;
另一确定装置,用于确定保存在所述多个邮件假脱机中的多个邮件是否具有接收机指定的相同的邮件识别号;以及
把相同的邮件号分配给具有相同邮件识别号的多个邮件的装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电子邮件系统的收发两用机中,利用假脱机综合单元多个邮件假脱机被认为是一个脱离机并加以操作,用户可以利用邮件而不需知道服务提供者。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子邮件系统的收发两用机包含接收用户终端的通信并取得用户终端容量的终端响应单元和把邮件内容转换成各种形式的数据形式转换单元,从而根据用户使用的终端来转换邮件的内容,以最佳的形式发送信息。
再者,根据本发明的电子邮件系统的收发两用机包含在邮件假脱机中检查邮件紧急性的邮件紧急性获取单元、根据邮件的紧急性通知用户邮件到达的邮件到达通知单元,以及搜索和控制用户当前所在位置的位置信息控制单元,根据邮件的重要性和用户的位置信息选择通信方式,通知邮件到达,因此,以高可靠性和最佳通信费用提供邮件到达通知。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特征将更明显,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框图;
图2表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响应单元的方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容量表的例子;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假脱机综合单元的方框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控制表的例子;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邮件摘要信息表的例子;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邮件内容表的例子;
图8是从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读取邮件时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邮件紧急性对应表和发送方法的例子;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位置信息的例子。
下面将参照附图给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系统结构框图。在图1中,系统包含综合用作多个存储装置的假脱机、并通过当作单个假脱机而能访问的假脱机综合单元101、把例如包括在邮件中的诸如文本、图像等各种数据转换成不同形式数据的数据形式转换单元102、从用户使用的终端接收连接、取得用户确认和终端容量并把邮件发送给该终端的终端响应单元103、通知用户邮件到达的邮件到达通知单元104、检查邮件假脱机中的邮件紧急性的邮件紧急性获取单元105、选择应当用哪种通信信道通知用户邮件到达的通信方式选择单元106、控制用户能访问的通信信道信息的位置信息控制单元107,以及由各种类型通信信道以已知访问方法连接的、具有多个邮件服务提供者提供的邮件假脱机的邮件假脱机组108,从而把系统通过由各种类型的通信信道组成的通信信道网109连接到具有用户能使用的各种终端的用户终端组110上,通信信道包括有线或无线线路。本系统的单元101至107中的每个单元可以通过CPU、存储器、接口等来实现。
首先,描述用户通过某一终端取得邮件摘要的情况。利用可方便得到的终端,用户尝试连接到该系统上。终端通过通信信道网109的一种类型通信信道连接到终端响应单元103上。
图2是本实施例的终端响应单元103的方框图。在图2中,终端响应单元103包含控制其操作的终端响应控制单元201和在通信期间保存终端容量的终端容量存储单元202。
对于试图连接的终端,终端响应控制单元201检查确认并指定用户。而且,通过已经确定的规约,询问该终端的容量,并在终端容量存储单元202内存储如此获得的容量信息。
获取终端容量的方法包括询问终端响应控制单元201对每次通信要求的功能的方法以及通过从终端发送终端名查找终端名与容量的对应表的方法,该对应表由终端响应控制单元201保存。
图3是本实施例的终端容量存储单元202内存储的终端容量的例子。在该例子中,指出了终端具有接收和显示30KB或更少的文本的容量以及接收和显示大至320×200个像素的图像的容量(以二进制计)。
当用户输入一个指示邮件摘要的命令时,终端响应控制单元201向假脱机综合单元101发送用户信息和显示邮件摘要的命令。
图4是本实施例的假脱机综合单元101的方框图。在图4中,假脱机综合单元401包含多个假脱机进行通信用的假脱机通信控制单元401、把对单个假脱机的命令转换成对多个假脱机命令的命令转换单元402、接收对假脱机命令并返回结果的邮件操作响应单元403、存储用户使用的假脱机和使用时必需的信息的用户控制表404,以及存储命令转换单元402的转换结果供后续操作使用的转换结果存储单元405。
邮件操作响应单元403接收终端响应单元103的命令,并把它送到命令转换单元402。命令转换单元402查找用户控制表404,把该命令转换成对多个假脱机的命令组。
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用户控制表404的一个例子。在用户控制表404中,事先登记了访问用户使用的假脱机的方法和进行这种访问必需的信息。如果是摘要显示命令,则命令转换单元402把邮件摘要显示命令转换成对每个登记的假脱机的摘要显示命令。
把转换后的命令通过假脱机通信控制单元401送至每个假脱机。在命令转换单元402上根据假脱机通信控制单元401收集从每个假脱机获得的摘要信息。
图6是如此获得的摘要信息的例子。在本系统中,邮件号表示用于指定具体邮件的号码,假脱机号是指示邮件存在的假脱机的号码,假脱机内部ID为访问邮件的ID,而邮件ID为在邮件发送侧加到邮件上的唯一的识别符。把图6的信息记录在转换结果保存单元405内,以处理来自用户的后续的操作命令。
把免除复制图6的邮件号和用于显示邮件摘要的邮件名通过邮件操作响应单元403发送给终端响应单元103。终端响应单元103通过通信信道网109向终端发送列表,从而完成对邮件摘要显示命令的处理。
通过上述过程,即使用户接受多个邮件服务,用户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利用邮件,而无需知道利用每个服务的方法。
下面,描述用户通过某一终端进行访问,并读取邮件以及从假脱机上删除该邮件的操作。为了简化说明起见,假设用户已经通过所述邮件摘要显示命令接收到邮件的摘要。图8是操作过程的流程图,它指出如果图4的假脱机综合单元101的主要部分用CPU来实现时的操作。首先,当确认了通过终端响应单元103把假脱机综合单元101连接到终端时(步骤S1),如上所述,进行用户确认和指定(步骤S2)。然后,取得终端的容量并保存(步骤S3)。
用户根据邮件摘要选择用户想要阅读的邮件,并对该邮件发出读取命令。在这里,读取命令包括邮件号。把读取命令通过通信道网109发送给终端响应单元103。终端响应单元103把该读取命令送至假脱机综合单元101。
在这里,邮件操作响应单元403把读取命令送到命令转换单元402。在接收到邮件读取命令后,命令转换单元402根据在转换结果保存单元405内记录的图6的信息(步骤S4和S5)判断该被指定阅读的邮件在哪个假脱机内,并把它转换成对该假脱机的邮件读取命令(步骤S6)。如果被指定阅读的邮件为出现在多个假脱机内的重复的邮件时,把它转换成对这些假脱机之一的读取命令(步骤S6)。
转换之后,把命令通过假脱机通信控制单元401发送到该假脱机(步骤S7),并把读取结果通过邮件操作响应单元403送回到终端响应单元103(步骤S8)。
在这里,必要时,终端响应单元103进行邮件内容的转换。图7是给出终端响应单元103所用的邮件内容的表格的例子。终端响应单元103查找图7的表格以及图3的容量。如果判断出终端的容量不足以显示该邮件(步骤S9),就用数据形式转换单元102处理该邮件的内容,把它转换成与终端容量匹配的信息量和/或信息形式(步骤S10)。
在本例子中,文本的长度超过了30KB的接收容量,把它削减到30KB的长度。因为该终端不能显示动态图像,故把动态图像的一部分用数据形式转换单元102转换成具有320×200个像素的二进制图像(步骤S10)。
例如,对于100帧图像,把4帧图像转换成320×200个像素的二进制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原始邮件的信息由于如削减文本或者把动态图像转换成静止图像时的信息量转换或信息形式的转换而受损,则终端响应单元103把信息缺陷标志放到图7的表中(步骤S10)。作为不损坏信息的一个转换例子,有把整个文本转换成图像,以把文本的内容传送给只能显示图像的终端的这样一种情况。
终端响应单元103把经如此转换的邮件通过通信信道网109发送给用户终端(步骤S11)。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具有信息缺陷标志的邮件,也可以把该信息传送给用户终端,并通知接收到的邮件的所有信息都未曾读出。例如,终端把诸如“可能有信息丢失”的描述加到邮件题目上。
在如果邮件内容能正常传送到用户终端上时(步骤S12),则终端响应单元103开始删除该邮件。首先,查找图7的表格。如果有信息缺陷标志,则不删除(步骤S13)。如果没有信息缺陷标志,则查找图6,对所有存在该邮件的假脱机产生删除指令,并把该指令通过假脱机通信控制单元410送到假脱机组(步骤S14)。
通过上面的过程,用户能以与用户当前使用的终端容量匹配的形式读取邮件。如果用户所用的终端不能接收邮件的所有内容,就不删除该邮件,以后用户可以在具有更大容量的终端上读取完整的邮件内容。
因为在用户接收到完整的邮件内容时就删除了彼此相同且到达用户所用的多个假脱机上的所有邮件,这就消除了多次阅读相同邮件的不便。
下面,描述通知用户邮件到达的情况。邮件到达通知单元104以给定的时间间隔判断是否有其到达应当通知用户的邮件出现。邮件到达通知单元104询问邮件紧急性获取单元105是否有其到达要紧急通知的邮件到达。邮件紧急性获取单元105通过向假脱机综合单元101发送邮件摘要命令取得邮件摘要。
图9表示了邮件紧急性与如本实施例的邮件紧急性获取单元105内使用的向某个用户发送邮件方法的对应表。根据该表和获得的邮件摘要,取出需要通知其到达的邮件,并把包括一组邮件号和发送方法的列表以及诸如到达通知所必需的标题等的信息送回到邮件到达通知单元104。
邮件到达通知单元104只从该列表中取出发送方法,并把它送到通信方式选择单元106。
图10示出了本实施例的位置信息控制单元107具有的位置信息的例子,它包括对某些用户的通信方法和在可以进行通信的地方之中估计用户最近曾出现的位置信息。例如,在PHS电话网中,可根据用户具有的PHS终端的位置登记信息准备此表。登记位置列内的符号“-”表示,在一般的便携式电话机的情况下那样出现用户的位置上不可能指定的通信方法。
通信方式选择单元106根据位置信息近似计算如果使用每个通信信道的费用,并按费用从低到高的顺序重新排列,把邮件到达通知单元104送来的发送方法表送回到邮件到达通知单元104。
在通信方式选择单元106中,通过考虑每种发送方法的可靠性和高速性能,来选择发送方法。根据重新排列后的发送方法表,邮件到达通知单元104通过通信信道网109通知用户邮件到达。
通过上述过程,可以通过最佳信道只向用户通知值得通知的涉及重要邮件的信息。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这样一种电子邮件系统,用户可以利用它而不用知道服务提供者,因为把多个邮件服务提供者的邮件在外表上作为一个服务提供。
根据用户使用的终端转换邮件的内容,可以提供这样一种电子邮件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把信息以最佳方式送给用户。而且,还可以提供这样一种电子邮件系统,用户能以合理的通信费用使用它,因为根据每件邮件的重要性可以通过最佳通信信道通知用户邮件到达。
应当理解,前述仅涉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还应理解,我们打算覆盖这里为了揭示而使用的本发明实施例所有变化和改动,这些变化和改动并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通过电子邮件系统向用户发送和从用户接收邮件的收发两用机,其特征在于,包含:
保存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邮件的多个邮件假脱机,每个所述假脱机具有一个假脱机号;
其中根据所述假脱机号和赋于所述邮件的邮件号来管理所述邮件假脱机中的每个邮件;以及
假脱机综合单元,用于综合所述多个邮件假脱机,并且用于通过把所述多个邮件假脱机看作单个假脱机而可以访问每个所述邮件;
所述假脱机综合单元包括:
确定装置,用于在所述多个邮件假脱机中确定存储被指定要阅读的邮件的邮件假脱机;
转换装置,把从单个假脱机读取邮件的读取命令转换成从已由所述确定装置确定的每个所述似脱机中读取邮件的读取命令;
另一确定装置,用于确定保存在所述多个邮件假脱机中的多个邮件是否具有接收机指定的相同的邮件识别号;以及
把相同的邮件号分配给具有相同邮件识别号的多个邮件的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发两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假脱机综合单元还包含用于如果在两个或更多个假脱机内存在指定要阅读的邮件时,把读取命令转换成对经判断的多个假脱机之一的读取命令的装置。
3、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收发两用机,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当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邮件读取命令时获得所述用户终端处理容量的装置、判断要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的邮件信息量和信息类型是否适合于所述用户终端的处理容量的装置,以及以这样一种方式处理要发送的信息的装置,在判断出要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的邮件的信息量和信息类型与所述用户终端的处理容量不符合时,使所述信息符合所述用户的处理容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发两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包含削减信息量的装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发两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包含把信息的一种形式改变成另一种形式的装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发两用机,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当所述处理装置没有处理信息时并在把信息作为邮件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之后,从所述假脱机删除所述邮件的装置,以及在处理之前保存信息并在所述处理装置已经处理了该信息时即使已把经处理的信息作为邮件发送给所述用户之后仍防止删除信息的装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发两用机,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用于当所述处理装置已处理信息时把经处理的信息作为邮件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并用于发送信息,指出已发送信息为一经处理信息的装置。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发两用机,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通信方式选择装置,用于根据来自位置信息控制单元的信息选择用户进行通信应当使用的通信信道,以控制通信信道的信息,用户可通过记录一地点而访问所述信道,所述地点是具有所述用户终端的用户当前所在的地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收发两用机,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用于根据邮件的紧急性选择最佳通信方式的通信方式选择装置和通过多个通信方式与用户通信的通信控制单元。
CN97113623A 1996-06-12 1997-06-12 电子邮件系统的收发两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329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8150620A JPH09331352A (ja) 1996-06-12 1996-06-12 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
JP150620/1996 1996-06-12
JP150620/96 1996-06-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563A CN1169563A (zh) 1998-01-07
CN1113297C true CN1113297C (zh) 2003-07-02

Family

ID=15500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136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3297C (zh) 1996-06-12 1997-06-12 电子邮件系统的收发两用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272530B1 (zh)
JP (1) JPH09331352A (zh)
CN (1) CN111329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27415B2 (ja) * 1997-08-08 2006-09-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の端末装置
JP3843178B2 (ja) * 1998-03-03 2006-11-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メール管理機能付電話機、電子メール管理方法および電子メール管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憶媒体
JP3225926B2 (ja) * 1998-07-14 2001-11-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子メール送受信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機械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DE19856441C5 (de) * 1998-12-08 2004-11-18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r Übertragung von Kurznachrichten
US6591292B1 (en) * 1999-01-08 2003-07-08 Thomson Licensing S.A. Method and interface for incorporating program information into an electronic message
JP3656890B2 (ja) * 1999-08-03 2005-06-0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メール通知システム、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及び携帯電話端末
US20030149729A1 (en) * 2000-02-10 2003-08-07 Thomas Burgard Server system for preparation of user-specific information for users in at least one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01080031A1 (en) * 2000-04-14 2001-10-25 Tmx Interactiv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semination of rich media
US7200634B2 (en) * 2000-05-10 2007-04-03 Chikka Pte Ltd. Instant messaging account system
JP4547777B2 (ja) 2000-06-19 2010-09-22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電子メール管理装置、電子メール処理システム、電子メール処理方法、および電子メール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JP3492294B2 (ja) * 2000-07-14 2004-02-03 秀明 岡 メッセージ受信通知装置
JP2002094735A (ja) * 2000-09-14 2002-03-29 Fujitsu Ltd 画像データ変換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データ転送装置
US6801932B1 (en) * 2000-11-07 2004-10-05 Pitney Bow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te retrieval of documents
CN1504048A (zh) 2001-03-22 2004-06-09 联合视频制品公司 个人视频记录器系统和方法
US6950854B2 (en) * 2001-06-07 2005-09-27 Eacceleration Software Dial back e-mail system using binary protocol
US6751732B2 (en) 2001-07-12 2004-06-15 Pitney Bow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 delivery and printing of documents via a network device
US7113300B2 (en) * 2001-07-12 2006-09-26 Pitney Bow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 delivery and printing of documents
US7072473B2 (en) 2001-07-12 2006-07-04 Pitney Bow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 delivery and retrieval of documents utilizing a facsimile machine
US6996235B2 (en) * 2001-10-08 2006-02-07 Pitney Bow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 printing of documents via a printer coupled to the internet
CN100359497C (zh) * 2001-10-31 2008-01-02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计价器税控信息的方法
WO2004105411A1 (en) * 2003-05-16 2004-12-02 M-Qub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d delivering appropriate multimedia content to data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9225552B2 (en) * 2010-05-24 2015-12-2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ail 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
US11025572B2 (en) * 2016-08-10 2021-06-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ctronic mail delivery system having a spool fun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13780A (en) * 1985-04-15 1987-12-15 Express Communications, Inc. Electronic mail
US4851988A (en) * 1986-03-31 1989-07-25 Wang Laboratories, Inc. Loosely-coupled computer system using global identifiers to identify mailboxes and volumes
US5481698A (en) * 1988-09-28 1996-01-02 Hitachi Ltd. Computer system and job executing method
DE69130197T2 (de) * 1990-03-05 1999-02-11 Fujitsu Ltd Datenverarbeitungssystem zur nachrichtenübertragung
US5283887A (en) 1990-12-19 1994-02-01 Bull Hn Information Systems Inc. Automatic document format conversion in an electronic mail system based upon user preference
US5737395A (en) * 1991-10-28 1998-04-07 Centigram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voice, facsimile and electronic mail data through a personal computer
JPH05153159A (ja) * 1991-11-27 1993-06-18 Toshiba Corp 電子メールの宛先別ボデイ自動変換方式
ES2198407T3 (es) * 1992-09-30 2004-02-01 Motorola, Inc. Sistema de distribucion de mensajes de correo electronico.
US5406557A (en) * 1993-02-01 1995-04-11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Interenterprise electronic mail hub
CA2100533C (en) * 1993-06-22 2004-05-25 Duncan Wayne Lee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nchronizing computer mail user directories
IL111154A0 (en) * 1993-10-21 1994-12-29 Martino Ii John 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lectronic messaging
US5742905A (en) * 1994-09-19 1998-04-21 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c.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internetworking
CA2139081C (en) * 1994-12-23 1999-02-02 Alastair Gordon Unified messaging system and method
IL117072A (en) * 1995-04-06 2001-11-25 Rooster Ltd Mail no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KR0138179B1 (ko) * 1995-05-27 1998-07-01 김광호 음성사서함 서비스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US5647002A (en) * 1995-09-01 1997-07-0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ynchronization of mailboxes of different types
US5956486A (en) * 1995-12-20 1999-09-21 Hickman; Paul Lawrenc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multiple electronic mail systems
US5923848A (en) * 1996-05-31 1999-07-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lving names in an electronic messaging environment
US5818447A (en) * 1996-06-06 1998-10-06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place editing of an electronic mail message using a separate program
US5930471A (en) * 1996-12-26 1999-07-27 At&T Corp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for electronic messaging using structured response objects and virtual mailboxes
US5928325A (en) * 1997-02-24 1999-07-27 Motorola, Inc. Method of dynamically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of incoming messages to one or more user devices presently available to an intended recipient
JP3808608B2 (ja) * 1997-10-20 2006-08-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蓄積交換型電子会議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オブジェクトの移動処理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移動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272530B1 (en) 2001-08-07
CN1169563A (zh) 1998-01-07
JPH09331352A (ja) 1997-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297C (zh) 电子邮件系统的收发两用机
CN1108563C (zh) 配置地址数据库的报文传送服务系统
CN1201535C (zh) 具有多个接口能力的消息应用
CN1254068C (zh) 移动电话的电话簿信息共享系统
EP0854655B1 (en) Multi-format communications client-server and method therefore
US7171190B2 (en) Intelligent messaging
CN1161954C (zh) 用电子邮件系统的同文通信系统及其电子邮件分送方法
CN1199507C (zh) 便携式通信终端及其自动应答方法
CN1249973C (zh) 存在及会话处理信息
US673880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rganizing and accessing electronic messag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363414B1 (en) Method for converting an email message to a different format and retransmitting to a location other than recipient address information in the email message
US20030115270A1 (en) High performance email relay system technical field
CN1240083A (zh) 通信系统
JPH09233197A (ja) 選択的アクセスによるメッセージ検索シッステム
CN1788474A (zh) 消息处理
CN101136870A (zh) 基于符号的消息传送方法及系统
CN1467656A (zh) 在即时通信工具中的信息推送方法和系统
WO1998032273A1 (en) E-mail grabbing system
CN1889439A (zh) 一种保存即时消息业务中会话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628290A (zh) 邮件到达通知系统与邮件递送设备
MXPA05010727A (es) Aparato y metodo para transmitir mensajes en una terminal de comunicaciones movil.
CN1897579A (zh) 邮件传输所需的多国语支持系统及方法
CN1607855A (zh) 消息处理设备和方法以及配备此设备的电信终端
CN1507232A (zh) 用于发送多媒体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901596A (zh) 一种利用多媒体短信接收传真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