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27884A - 智能门铃 - Google Patents

智能门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27884A
CN111327884A CN202010265176.5A CN202010265176A CN111327884A CN 111327884 A CN111327884 A CN 111327884A CN 202010265176 A CN202010265176 A CN 202010265176A CN 111327884 A CN111327884 A CN 1113278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bell
lower cover
opening
back plat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651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霆
徐西印
崔玉
韩双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ual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ual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ual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ual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6517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278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27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78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3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single remote source
    • H04N7/186Video door tele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门铃,包括门铃主体和背板支架,门铃主体包括上盖、下盖和设置在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的门铃组件;背板支架和下盖为可拆卸连接,所述下盖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和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背板支架具有与第一凹槽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凸起,以及与第二凹槽对应的第二凸起;所述背板支架与所述下盖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至少部分的垂直设置在所述背板支架的内边缘上,所述背板支架的内边缘朝向所述下盖,所述背板支架的另一端面设置有角度支架,用于使背板支架与墙体呈一预设角度安装。本发明智能门铃,能够增强门铃防尘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摄像抖动现象,可呈角度安装,方便用户调整使用场景。

Description

智能门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门铃。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其中的智能门铃也正逐步替代猫眼和传统的门铃进入千家万户,现有的在室外使用的门铃,往往具有摄像,通话以及无线通信模块,因此,室外门铃如果不能防尘,则门铃内部器件容易损坏。而且室外门铃往往通过螺钉安装在墙体上,当按压门铃的外力突然加大时,很难保证门铃的稳定性,摄像抖动现象时有发生,影响门铃的摄像效果,影响门铃的识别效果,或当用户通过与门铃对应的室内机、或者手机APP无法看清影像时,盲目的开门极易存在安全隐患。
而且,现有的室外门铃多数是垂直安装在墙体上,存在着部分使用场景不适于垂直安装门铃的情况,或者是垂直安装门铃后,门铃的影像功能无法正常呈现的情况。用户无法根据使用场景调整安装角度。
为此需要一种增强门铃防尘性和稳定性的,可以呈角度安装的门铃,保证智能门铃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摄像抖动现象,方便用户调整使用场景,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门铃,其能够增强门铃防尘性和稳定性,保证了智能门铃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摄像抖动现象,同时可以呈角度安装,方便用户调整使用场景。
一种智能门铃,包括门铃主体和背板支架,所述门铃主体包括上盖、下盖和设置在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的门铃组件;所述背板支架和所述下盖为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下盖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和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背板支架具有与第一凹槽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凸起,以及与第二凹槽对应的第二凸起;所述背板支架与所述下盖相对应的端面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至少部分的垂直设置在所述背板支架的内边缘上,所述背板支架的内边缘朝向所述下盖,所述背板支架的另一端面设置有角度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门铃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的门铃电路板,设置在所述门铃电路板上的微控制单元(以下简称MCU)及与其连接的摄像头、按键、指示灯、喇叭、电源、通信模块和电源通信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模块为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盖外表面的门铃面板,与所述摄像头位置对应的第一开口和与所述门铃组件的所述按键和所述指示灯对应的第二开口,所述门铃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开口位置对应的面板开口,设置在所述面板开口上的透镜,以及门铃标志;所述第二开口上设置有导光按键,所述导光按键与所述门铃标志对应。
进一步的,导光按键为导光TPU按键(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由此可以提升按键操作舒适度和门铃指示灯显示效果,而且起到防水防尘效果,用户使用体验良好,延长内部器件的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对称的设置在所述下盖的侧缘。
进一步的,所述背板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背板支架垂直的通孔,通过在通孔上设置螺钉等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背板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走线的第三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背板支架面向墙体的一侧设置有角度支架用于使所述背板支架与墙体之间呈一预设安装角度。所述角度支架设置有与所述背板支架上的通孔对应的连接孔,以及至少一个第四开口用于门铃走线或与墙体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采用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垫片为硅胶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与对应的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的连接方式为卡扣或滑块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门铃主体通过卡扣或滑块连接再结合垫片安装,起到连接快速以及增强防尘及稳定性的效果,避免摄像抖动的出现,提升智能门铃的稳定性。
2.增设角度支架,便于用户根据使用场景使智能门铃呈一预设安装角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的智能门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背板支架和下盖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其中:
1:门铃主体;2:背板支架;3:角度支架;11:上盖;12:下盖;13:门铃电路板;21:第一凸起;22:第二凸起;23:通孔;24:第三开口;31:连接孔;32:第四开口;111:门铃面板;1111:面板开口;112:透镜;113:第一开口;114:第二开口;115:导光按键;116:门铃标志;121:第一凹槽;122:第二凹槽;123:垫片;131:微控制单元;132:摄像头;133:按键;134:指示灯;135:喇叭;136:电源;137:通信模块;138:电源通信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仅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说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智能门铃,包括门铃主体1和背板支架2,所述门铃主体1包括上盖11、下盖12和设置在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的门铃组件,所述上盖11与下盖12可采用螺钉连接,所述背板支架和所述下盖为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下盖12具有四个第一凹槽121和一个第二凹槽122,所述第一凹槽121对称的设置在所述下盖的侧缘;所述背板支架2具有与第一凹槽对应的多个第一凸起21,以及与第二凹槽对应的第二凸起22。
可选的,所述第一凸起21或第二凸起22可以为卡扣或滑块,使所述下盖12与所述背板支架2卡扣或滑动连接。又或者,所述下盖12与所述背板支架2也可以采取其他连接方式,比如下盖可以锁定在所述背板支架2内侧,或是简单的将下盖压紧在所述背板支架2的边缘。
所述背板支架2与所述下盖12之间设置有两个U型硅胶垫片123,分别设置在所述背板支架2的上/下端部以及从所述上/下端部到第一凸起的侧壁的内边缘上,所述背板支架2的内边缘朝向所述下盖12。为更好的实现门铃的稳定性和密封性,所述垫片123可以完全覆盖所述背板支架2的内边缘。
上盖与下盖之间设置有门铃电路板13,在所述门铃电路板13上分别设置有:MCU131,与所述MCU连接的摄像头132、按键133、指示灯134、喇叭135、电源136、通信模块137和电源通信接口138。所述MCU为SOC T30X芯片,所述通信模块为WiFi模块。根据实际操作的需要,所述通信模块也替换为蓝牙模块。所述上盖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盖外表面的门铃面板111,与所述摄像头132位置对应的第一开口113和与所述门铃组件的所述按键133和所述指示灯134对应的第二开口114;所述门铃面板11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开口113位置对应的面板开口1111,焊接在所述面板开口1111上的透镜112,所述焊接可以通过超声焊焊接,可以起到防水防尘效果,以及门铃标志116;所述第二开口114上设置有导光按键115,优选为导光TPU按键,所述导光按键115与所述门铃标志116对应,提升了按键操作舒适度和指示灯显示效果,而且起到防水防尘效果,延长内部器件的寿命,用户使用体验良好。
所述背板支架2上设置有与所述背板支架垂直的通孔23,用于走线的第三开口24和角度支架3。所述角度支架3设置在所述背板支架2面向墙体的一侧,用于使所述背板支架2与墙体之间呈一预设的角度安装,优选45度安装(如图2所示)。所述角度支架3设置有与所述背板支架2上的通孔23对应的连接孔31,所述通孔23与所述连接孔31配合,通过螺钉等将门铃主体与墙体的固定连接。所述角度支架3还具有至少一个第四开口32,其与所述第三开口配合用于门铃走线。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智能门铃,包括门铃主体(1)和背板支架(2),所述门铃主体(1)包括上盖(11)、下盖(12)和设置在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的门铃组件;所述背板支架和所述下盖为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12)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121)和至少一个第二凹槽(122),所述背板支架(2)具有与第一凹槽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凸起(21),以及与第二凹槽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凸起(22);所述背板支架(2)与所述下盖(12)相对应的端面设置有垫片(123),所述垫片(123)至少部分的垂直设置在所述背板支架(2)的内边缘上,所述背板支架(2)的另一端面设置有角度支架(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铃,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铃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的门铃电路板(13),设置在所述门铃电路板(13)上的微控制单元(131)及与其连接的摄像头(132)、按键(133)、指示灯(134)、喇叭(135)、电源(136)、通信模块(137)、和电源通信接口(138);
所述上盖(11)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盖外表面的门铃面板(111),与所述摄像头(132)位置对应的第一开口(113)和与所述门铃组件的所述按键(133)和所述指示灯(134)对应的第二开口(114);所述门铃面板(11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开口(113)位置对应的面板开口(1111),设置在所述面板开口(1111)上的透镜(112),以及门铃标志(116);所述第二开口(114)上设置有导光按键(115),所述导光按键(115)与所述门铃标志(116)对应;
所述背板支架(2)上设置有与所述背板支架(2)垂直的通孔(23),用于将所述背板支架与墙体固定连接,以及用于走线的第三开口(2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门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21)对称的设置在所述下盖的侧缘。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门铃,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137)为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门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采用螺钉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门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与对应的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的连接方式为卡扣或滑块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门铃,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为硅胶垫片。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门铃,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支架(3)设置有与所述背板支架(2)上的通孔(23)对应的连接孔(31),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三开口配合的第四开口(32)。
CN202010265176.5A 2020-04-07 2020-04-07 智能门铃 Pending CN1113278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5176.5A CN111327884A (zh) 2020-04-07 2020-04-07 智能门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5176.5A CN111327884A (zh) 2020-04-07 2020-04-07 智能门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7884A true CN111327884A (zh) 2020-06-23

Family

ID=71173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65176.5A Pending CN111327884A (zh) 2020-04-07 2020-04-07 智能门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2788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32419B (zh) 一种移动终端
JP2022168723A (ja) 表示装置
CN106412777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924320B (zh) 一种移动终端
WO2017113311A1 (zh) 终端及电子装置
WO2020168712A1 (zh) 一种显示组件、显示结构及电器
CN211656270U (zh) 智能门铃
CN111327884A (zh) 智能门铃
TW200414704A (en) Wiring utensil
CN205581441U (zh) 防丢失眼镜
CN115022435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0924804U (zh) 一种新型门铃设备
CN108769300B (zh) 终端设备
CN220985718U (zh) 一种音视频中控器
CN219533568U (zh) 一种可视化一体机窄边屏幕固定装置
CN114070914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中框
CN217308007U (zh) 控制器、安装盒支架以及控制器安装组件
CN220674097U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壳体及智能穿戴设备
CN212486549U (zh) 隐藏式导声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9947039U (zh) 一种带录音留言功能的遥控门铃系统
CN216957799U (zh) 一种控制器及信号控制系统
CN215934905U (zh) 一种具有通话结构的学生信息查询装置
CN211740259U (zh) 一种多功能监控终端
CN212850914U (zh) 可全方位收音并屏蔽回音的多功能蓝牙音箱
CN219678586U (zh) 一种摄像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8 / F, Huaqiao Chuangye building, No. 10, Jinping Road, Ya'an Road, Nankai District, Tianjin 300119 (Science Park)

Applicant after: Tianjin Huala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9 / F, huaqiaochuangye building, No.10, Jinping Road, Ya'an Road, Nankai District, Tianjin 300119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Applicant before: TIANJIN HUALAI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