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22090A - 一种用于控制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围岩变形的支护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控制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围岩变形的支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22090A
CN111322090A CN202010130854.7A CN202010130854A CN111322090A CN 111322090 A CN111322090 A CN 111322090A CN 202010130854 A CN202010130854 A CN 202010130854A CN 111322090 A CN111322090 A CN 1113220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deformation
surrounding rock
section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308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22090B (zh
Inventor
彭学军
王荣波
朱胥仁
方星桦
汤宇
杨曾
杨文国
杨俊峰
李一萍
李林毅
钟东
彭雨杨
阳军生
谭鹰
童昌
何林云
谢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5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5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No 5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13085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220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22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20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220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20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21D11/10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concrete cast in situ; Shuttering also lost shutterings, e.g. made of blocks, of metal plates or other equipment adapted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14Lining predominantly with metal
    • E21D11/15Plate linings; Laggings, i.e. linings designed for holding back formation material or for transmitting the load to main supporting members
    • E21D11/152Laggings made of grids or nett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14Lining predominantly with metal
    • E21D11/18Arch members ; Network made of arch members ; Ring elements; Polygon elements; Polygon elements inside arch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38Waterproofing; Heat insulating; Soundproofing; Electric insulat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20/00Setting anchoring-bol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围岩变形的支护方法,其包括:当隧道开挖穿越高地应力硬质岩时,对隧道掌子面前方围岩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探寻前方围岩情况;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和隧道设计文件,确定围岩等级,并根据围岩等级采取相应的支护方式:根据S1和S2对整体隧道的各段调整相应的施工方法及支护方法,至形成整体隧道的全段支护;本发明依据不同的围岩级别、当前段支护后的洞身围岩变形量来选择下一段的支护方式,在确保围岩稳定与隧道支护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有效避免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中出现的围岩大变形,以保证施工、运营的安全,并加快施工进度;且施工方便、成本较低,能有效控制隧道施工成本,可带来实际的经济性效应。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控制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围岩变形的支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用于控制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围岩变形的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交通建设的大力发展,隧道工程及相关地下工程逐渐向长大深方向发展,由高地应力等因素导致的隧道围岩大变形已经成为了隧道工程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国内围岩大变形问题多出现在高地应力软弱围岩地层,在硬质岩地层中出现大变形情况鲜有报道,国内仅有张集铁路旧堡隧道、北同蒲铁路取直线雁门关隧道、天平铁路关山隧道、川藏铁路藏噶隧道等个别案例。
硬质变质岩隧道围岩大变形问题是目前困扰隧道施工的一大难题。一方面,硬质变质岩因受多期地质构造和蚀变作用后,岩体常表现出结构面发育、岩体软弱等特点,隧道开挖后若地下水汇聚渗流,将导致结构面强度降低,为岩体大变形提供诱发条件;另一方面,当处于高地应力环境中的硬质岩具有碎裂结构时,即使没有地下水的软化和冲蚀作用,也可能发生大变形。与传统软弱围岩相比,硬质岩隧道围岩大变形机制不尽相同,其支护方法也存在差异。
因此,为有效克服隧道施工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围岩大变形难题,现需提供一种用于控制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围岩变形的支护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控制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围岩变形的支护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控制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围岩变形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S1、当隧道开挖穿越高地应力硬质岩时,对隧道掌子面前方围岩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探寻前方围岩情况;
S2、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和隧道设计文件,确定围岩等级,并根据围岩等级采取相应的支护方式:
①当围岩级别为Ⅱ级至Ⅳ级,对当前段采用传统复合式衬砌结构进行支护,并结合当前段支护后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情况确定下一段的支护方式;
若当前段支护后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不超过预留变形量值,则下一段采用与当前段相同的支护方式进行支护;
若当前段支护后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超过预留变形量值,则下一段采用传统加强型复合式衬砌结构进行支护;
②当围岩级别为Ⅴ级,对当前段采用传统复合式衬砌结构进行支护,并结合当前段支护后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情况确定下一段的支护方式;
若当前段支护后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不超过预留变形量值,则下一段采用与当前段相同的支护方式进行支护;
若当前段支护后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超过预留变形量值,则下一段根据不同的变形量选择不同的支护方式,具体如下:
A.若当前段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超过预留变形量,且变形量值小于30cm时,则下一段增加隧道开挖断面尺寸,并采用大变形段I型复合式衬砌结构进行支护;
B.若当前段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超过预留变形量,且变形量值处于30cm~60cm时,则下一段增加隧道开挖断面尺寸,采用大变形段II型复合式衬砌结构进行支护;
C.若当前段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超过预留变形量,且变形量值大于60cm时,则下一段增加隧道开挖断面尺寸,采用大变形段III型复合式衬砌结构进行支护。
S3、根据S1和S2对整体隧道的各段调整相应的施工方法及支护方法,至形成整体隧道的全段支护。
进一步地,所述大变形段I型复合式衬砌结构包括A初期支护结构、二次衬砌钢筋模筑混凝土结构、土工布和防水板;所述A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部部位和边墙部位均设置有钢拱架,所述A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部部位、边墙部位和仰拱部位均设有锚杆,且设置全环钢筋网,全环喷射混凝土形成所述A初期支护结构。
进一步地,下一段施工时,设置所述A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部部位和边墙部位的预留变形量为30cm。
进一步地,所述大变形II型复合式衬砌结构包括B初期支护结构、二次衬砌钢筋模筑混凝土结构、土工布和防水板;所述B初期支护结构设有全环钢拱架和全环钢筋网,所述B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部部位和仰拱部位均设有长度相同的锚杆,所述B初期支护结构的边墙部位设有长锚索,全环喷射混凝土形成所述B初期支护结构。
进一步地,下一段施工时,设置所述B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部部位和边墙部位的预留变形量为40cm。
进一步地,所述大变形段III型复合式衬砌结构包括C初期支护结构、二次衬砌钢筋模筑混凝土结构、土工布和防水板;所述C初期支护结构包括第一层初期支护结构和第二层初期支护结构;
所述第一层初期支护结构设有第一层全环钢拱架、第一层全环钢筋网,所述第一层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部部位、边墙部位和仰拱部位均设有锚杆,全环喷射混凝土形成所述第一层初期支护结构;
所述第二层初期支护结构设有第二层全环钢拱架和第二次全环钢筋网,全环喷射混凝土形成所述第二层初期支护结构。
进一步地,下一段施工时,设置所述第一层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部部位和边墙部位的预留变形量为40cm,设置所述第二层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部部位和边墙部位的预留变形量为20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初期支护结构的外侧贴合洞身围岩设置,所述第二层初期支护结构的外侧紧贴所述第一层初期支护结构的内侧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传统复合式衬砌结构和所述传统加强型复合式衬砌结构均包括初期支护结构、二次衬砌钢筋模筑混凝土结构、土工布和防水板。
进一步地,下一段施工时,所述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部部位和边墙部位的预留变形量值由围岩级别、支护形式确定,该预留变形量值的范围为3~1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发明中,依据不同的围岩级别、当前段支护后的洞身围岩变形量来选择下一段的支护方式,能够在确保围岩稳定与隧道支护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有效避免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中出现的围岩大变形,从而保证施工、运营的安全,并加快施工进度。同时,本发明施工方便、成本较低,能够有效控制隧道施工成本,可带来实际的经济性效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支护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大变形段III型复合式衬砌结构的初期支护体系示意图;
图例说明:
1-C初期支护结构,11-第一层初期支护结构,111-拱部部位短锚杆,112-边墙部位长锚杆,113-仰拱部位短锚杆,12-第二层初期支护结构,13-二次衬砌钢筋模筑混凝土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控制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围岩变形的支护方法,其包括:
S1、当隧道开挖穿越高地应力硬质岩时,对隧道掌子面前方围岩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探寻前方围岩情况;
S2、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和隧道设计文件,确定围岩等级,并根据围岩等级采取相应的支护方式:
①当围岩级别为Ⅱ级至Ⅳ级,对当前段采用传统复合式衬砌结构进行支护,并结合当前段支护后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情况确定下一段的支护方式;
若当前段支护后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不超过预留变形量值,则下一段采用与当前段相同的支护方式进行支护;
若当前段支护后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超过预留变形量值,则下一段采用传统加强型复合式衬砌结构进行支护;
②当围岩级别为Ⅴ级,对当前段采用传统复合式衬砌结构进行支护,并结合当前段支护后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情况确定下一段的支护方式;
若当前段支护后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不超过预留变形量值,则下一段采用与当前段相同的支护方式进行支护;
若当前段支护后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超过预留变形量值,则下一段根据不同的变形量选择不同的支护方式,具体如下:
A.若当前段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超过预留变形量,且变形量值小于30cm时,则下一段增加隧道开挖断面尺寸,并采用大变形段I型复合式衬砌结构进行支护;
B.若当前段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超过预留变形量,且变形量值处于30cm~60cm时,则下一段增加隧道开挖断面尺寸,采用大变形段II型复合式衬砌结构进行支护;
C.若当前段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超过预留变形量,且变形量值大于60cm时,则下一段增加隧道开挖断面尺寸,采用大变形段III型复合式衬砌结构进行支护。
S3、根据S1和S2对整体隧道的各段调整相应的施工方法及支护方法,至形成整体隧道的全段支护。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超前地质预报和隧道设计文件,来确定当前段的围岩等级,进一步依据不同的围岩级别、当前段N支护后的洞身围岩变形量来选择下一段的支护方式,能够在确保围岩稳定与隧道支护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有效避免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中出现的围岩大变形,从而保证施工、运营的安全,并加快施工进度。同时,本发明施工方便、成本较低,能够有效控制隧道施工成本,可带来实际的经济性效应。
在本实施例中,将整体隧道分成N段,一段一段进行支护,并根据前段支护后的洞身围岩变形量来选择下一段的支护方式;对于围岩等级一致的连续段,该连续段内的第一段为均采用传统复合式衬砌结构进行支护,其后续段则根据S2进行选择;当围岩等级发生变化时,变化后的段采用传统复合式衬砌结构进行支护。在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在隧道开挖前,对整段隧道的围岩等级做预测,以便于施工团队了解整体隧道的情况,为施工或支护做预先准备。综上,可知在本实施例中,会根据具体段的具体情况对支护方式进行调整,以最大程度上有效避免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中出现的围岩变形,并确保围岩与隧道支护结构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统复合式衬砌结构和所述传统加强型复合式衬砌结构均包括初期支护结构、二次衬砌钢筋模筑混凝土结构13、土工布和防水板。进一步地,下一段施工时,所述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部部位和边墙部位的预留变形量值由围岩级别、支护形式确定,该预留变形量值的范围为3~10cm。在现有技术中,所述传统复合式衬砌结构和所述传统加强型复合式衬砌结构本身就分为多个种类或者说多个等级,围岩等级不同时,所采用的所述传统复合式衬砌结构或所述传统加强型复合式衬砌结构的种类或者说等级也不同;不同种类或等级的所述传统复合式衬砌结构和所述传统加强型复合式衬砌结构所对应的初期支护结构也不一样,部分所述传统复合式衬砌结构和所述传统加强型复合式衬砌结构的初期支护结构仅在拱部部位和边墙部位设置钢拱架,部分所述传统复合式衬砌结构和所述传统加强型复合式衬砌结构的初期支护结构在拱部部位、边墙部位和仰拱部位三个部位均设置钢拱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部部位和边墙部位均设有锚杆且形成锚杆支护,设置全环钢筋网,并全环喷射混凝土形成所述初期支护结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部部位的锚杆和边墙部位的锚杆长度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根据下一段的围岩级别和所确定的支护形式共同来确定拱部部位和边墙部位的预留变形量值,该预留变形量的范围为3~10cm。
进一步地,当围岩级别为Ⅱ级至Ⅳ级,且当前段支护后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超过预留变形量值,则下一段采用传统加强型复合式衬砌结构进行支护,在下一段增加隧道开挖断面尺寸,若该隧道为单线隧道,则调整隧道开挖断面高跨比为1.15~1.24,以调整断面形状最大程度上与其支护方式相配合,有效控制下一段的围岩变形。
进一步地,在S2的A情况中,所述大变形段I型复合式衬砌结构包括A初期支护结构、二次衬砌钢筋模筑混凝土结构13、土工布和防水板;所述A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部部位和边墙部位均设置有钢拱架,所述A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部部位、边墙部位和仰拱部位均设有锚杆并形成锚杆支护,且设置全环钢筋网,全环喷射混凝土形成所述A初期支护结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A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部部位、边墙部位和仰拱部位三个位置处设置的锚杆的长度均不一致,或者所述A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部部位、仰拱部位的锚杆长度一致且与边墙部位的锚杆长度不一致,但同一部位的锚杆长度一致,;所述全环钢筋网设为双层钢筋网。
进一步地,下一段施工时,设置所述A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部部位和边墙部位的预留变形量为30cm;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下一段增加隧道开挖断面尺寸,若该隧道为单线隧道,则调整开挖断面高跨比为1.10,以调整断面形状最大程度上与其支护方式相配合,有效控制下一段的围岩变形。
即在本实施例中,选择相应的施工方法开挖后进行钢拱架安装、双层钢筋网布设、系统锚杆、及喷射混凝土施工,形成初期支护后安装土工布、防水板,根据围岩变形情况选择时机施作二次衬砌模筑混凝土层,进而完成该段的支护。
进一步地,在S2的B情况中,所述大变形II型复合式衬砌结构包括B初期支护结构、二次衬砌钢筋模筑混凝土结构13、土工布和防水板;所述B初期支护结构设有全环钢拱架和全环钢筋网,所述B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部部位和仰拱部位均设有长度相同的锚杆并形成锚杆支护,所述B初期支护结构的边墙部位设有长锚索,全环喷射混凝土形成所述B初期支护结构。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全环钢筋网为双层钢筋网。
进一步地,下一段施工时,设置所述B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部部位和边墙部位的预留变形量为40cm;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下一段增加隧道开挖断面尺寸,若该隧道为单线隧道,则调整开挖断面高跨比为1.09,以调整断面形状最大程度上与其支护方式相配合,有效控制下一段的围岩变形。
即在本实施例中,选择相应的施工方法开挖后进行全环钢拱架安装、双层钢筋网布设、系统锚杆、长锚索施作及喷射混凝土施工,形成初期支护后安装土工布、防水板,根据围岩变形情况选择时机施作二次衬砌模筑混凝土层,进而完成该段的支护。
进一步地,在S2的C情况中,所述大变形段III型复合式衬砌结构包括C初期支护结构1、二次衬砌钢筋模筑混凝土结构13、土工布和防水板;所述C初期支护结构1包括第一层初期支护结构11和第二层初期支护结构12;
所述第一层初期支护结构11设有第一层全环钢拱架、第一层全环钢筋网,所述第一层初期支护结构11的拱部部位、边墙部位和仰拱部位均设有锚杆并形成锚杆支护,全环喷射混凝土形成所述第一层初期支护结构11;
所述第二层初期支护结构12设有第二层全环钢拱架和第二次全环钢筋网,全环喷射混凝土形成所述第二层初期支护结构1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层初期支护结构11的拱部部位、边墙部位和仰拱部位三个位置处设置的锚杆的长度均不一致,或者所述第一层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部部位、仰拱部位的锚杆长度一致且与边墙部位的锚杆长度不一致,但同一部位的锚杆长度一致;所述全环钢筋网设为双层钢筋网。
进一步地,下一段施工时,设置所述第一层初期支护结构11的拱部部位和边墙部位的预留变形量为40cm,设置所述第二层初期支护结构12的拱部部位和边墙部位的预留变形量为20cm,同时,下一段增加隧道开挖断面尺寸,若该隧道为单线隧道,则并调整开挖断面高跨比为1.10,以调整断面形状最大程度上与其支护方式相配合,有效控制下一段的围岩变形。在本实施例中,选择施工方法开挖后进行第一层全环钢拱架安装、双层钢筋网布设、系统锚杆施作及喷射混凝土施工,形成第一层初期支护后进行第二层钢拱架安装、双层钢筋网布设及喷射混凝土施工,形成第二层初期支护后,安装土工布、防水板,根据围岩变形情况选择时机施作二次衬砌模筑混凝土层。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一种具体实施例,如下:
隧道开挖穿越高地应力硬质岩地层,先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洞身围岩及掌子面前方围岩级别为Ⅴ级,当前段Ni的开挖断面尺寸为10.15m×8.30m(高×宽),高跨比为1.22,当前段Ni的支护方式为采用传统加强型复合式衬砌结构支护,围岩变形超过预留变形量,且围岩变形量值大于60cm;则调整下一段Ni+1的开挖断面尺寸为12.22m×11.16m(高×宽),调整断面高跨比为1.10后,选用大变形段III型复合式衬砌结构进行支护;
如图2所示,该大变形段III型复合式衬砌结构包括第一层初期支护结构11、拱部部位短锚杆111、边墙部位长锚杆112、仰拱部位短锚杆113、第二层初期支护结构12、二次衬砌钢筋模筑混凝土结构13。
具体支护参数为:断面高跨比为1.10,第一层初期支护结构11采用全环25cm厚C30喷射混凝土,拱部部位采用6m长组合中空锚杆,边墙部位采用10m长自进式锚杆,仰拱部位采用6m长自进式锚杆,该系统锚杆间距1.2m×0.8m(环×纵),全环HW175钢架间距0.6m,拱部部位、边墙部位的预留变形量为40cm;第二层初期支护结构12采用全环27cm厚C30喷射混凝土、I20b钢架间距0.6m,第二层初期支护结构12的预留变形量20cm;二次衬砌钢筋模筑混凝土结构13采用全环60cm厚C35钢筋混凝土。确定采用大变形段III型复合式衬砌结构后,根据现场围岩情况调整施工方法为三台阶法,各台阶开挖后及时进行初期支护,使支护结构形成闭合成环的支护体系;随后根据围岩变形情况进行二次衬砌模筑混凝土施工,形成整体的隧道支护结构。本实施例中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故未做详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控制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围岩变形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S1、当隧道开挖穿越高地应力硬质岩时,对隧道掌子面前方围岩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探寻前方围岩情况;
S2、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和隧道设计文件,确定围岩等级,并根据围岩等级采取相应的支护方式:
①当围岩级别为Ⅱ级至Ⅳ级,对当前段采用传统复合式衬砌结构进行支护,并结合当前段支护后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情况确定下一段的支护方式;
若当前段支护后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不超过预留变形量值,则下一段采用与当前段相同的支护方式进行支护;
若当前段支护后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超过预留变形量值,则下一段采用传统加强型复合式衬砌结构进行支护;
②当围岩级别为Ⅴ级,对当前段采用传统复合式衬砌结构进行支护,并结合当前段支护后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情况确定下一段的支护方式;
若当前段支护后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不超过预留变形量值,则下一段采用与当前段相同的支护方式进行支护;
若当前段支护后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超过预留变形量值,则下一段根据不同的变形量选择不同的支护方式,具体如下:
A.若当前段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超过预留变形量,且变形量值小于30cm时,则下一段增加隧道开挖断面尺寸,并采用大变形段I型复合式衬砌结构进行支护;
B.若当前段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超过预留变形量,且变形量值处于30cm~60cm时,则下一段增加隧道开挖断面尺寸,采用大变形段II型复合式衬砌结构进行支护;
C.若当前段的洞身围岩变形量值超过预留变形量,且变形量值大于60cm时,则下一段增加隧道开挖断面尺寸,采用大变形段III型复合式衬砌结构进行支护;
S3、根据S1和S2对整体隧道的各段调整相应的施工方法及支护方法,至形成整体隧道的全段支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围岩变形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变形段I型复合式衬砌结构包括A初期支护结构、二次衬砌钢筋模筑混凝土结构(13)、土工布和防水板;所述A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部部位和边墙部位均设置有钢拱架,所述A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部部位、边墙部位和仰拱部位均设有锚杆,且设置全环钢筋网,全环喷射混凝土形成所述A初期支护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围岩变形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下一段施工时,设置所述A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部部位和边墙部位的预留变形量为3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围岩变形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变形II型复合式衬砌结构包括B初期支护结构、二次衬砌钢筋模筑混凝土结构(13)、土工布和防水板;所述B初期支护结构设有全环钢拱架和全环钢筋网,所述B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部部位和仰拱部位均设有长度相同的锚杆,所述B初期支护结构的边墙部位设有长锚索,全环喷射混凝土形成所述B初期支护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围岩变形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下一段施工时,设置所述B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部部位和边墙部位的预留变形量为4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围岩变形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变形段III型复合式衬砌结构包括C初期支护结构(1)、二次衬砌钢筋模筑混凝土结构(13)、土工布和防水板;所述C初期支护结构(1)包括第一层初期支护结构(11)和第二层初期支护结构(12);
所述第一层初期支护结构(11)设有第一层全环钢拱架、第一层全环钢筋网,所述第一层初期支护结构(11)的拱部部位、边墙部位和仰拱部位均设有锚杆,全环喷射混凝土形成所述第一层初期支护结构(11);
所述第二层初期支护结构(12)设有第二层全环钢拱架和第二次全环钢筋网,全环喷射混凝土形成所述第二层初期支护结构(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围岩变形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下一段施工时,设置所述第一层初期支护结构(11)的拱部部位和边墙部位的预留变形量为40cm,设置所述第二层初期支护结构(12)的拱部部位和边墙部位的预留变形量为20cm。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围岩变形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初期支护结构(11)的外侧贴合洞身围岩设置,所述第二层初期支护结构(12)的外侧紧贴所述第一层初期支护结构(11)的内侧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围岩变形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统复合式衬砌结构和所述传统加强型复合式衬砌结构均包括初期支护结构、二次衬砌钢筋模筑混凝土结构(13)、土工布和防水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围岩变形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下一段施工时,所述初期支护结构的拱部部位和边墙部位的预留变形量值由围岩级别、支护形式确定,该预留变形量值的范围为3~10cm。
CN202010130854.7A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用于控制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围岩变形的支护方法 Active CN1113220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0854.7A CN111322090B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用于控制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围岩变形的支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0854.7A CN111322090B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用于控制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围岩变形的支护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2090A true CN111322090A (zh) 2020-06-23
CN111322090B CN111322090B (zh) 2021-12-03

Family

ID=71167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0854.7A Active CN111322090B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用于控制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围岩变形的支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2209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7473A (zh) * 2021-02-04 2021-04-30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预锚固快速掘进施工方法
CN113236289A (zh) * 2021-06-17 2021-08-10 浙江华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浅埋偏压公路隧道洞口的支护方法
CN116663131A (zh) * 2023-08-01 2023-08-29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3de平台的隧道智能设计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5131A (zh) * 2007-08-17 2008-01-16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铁路大断面ⅳ、ⅴ级围岩隧道的开挖方法
CN101864960A (zh) * 2010-05-17 2010-10-20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岩溶地区双连拱公路隧道施工方法
CN107476809A (zh) * 2017-09-05 2017-12-15 长安大学 一种绿泥石片岩地层大跨度隧道的大变形控制方法
CN108005660A (zh) * 2017-11-16 2018-05-08 党文华 一种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5131A (zh) * 2007-08-17 2008-01-16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铁路大断面ⅳ、ⅴ级围岩隧道的开挖方法
CN101864960A (zh) * 2010-05-17 2010-10-20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岩溶地区双连拱公路隧道施工方法
CN107476809A (zh) * 2017-09-05 2017-12-15 长安大学 一种绿泥石片岩地层大跨度隧道的大变形控制方法
CN108005660A (zh) * 2017-11-16 2018-05-08 党文华 一种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高谦等: "《地下工程系统分析与设计》", 31 May 2011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7473A (zh) * 2021-02-04 2021-04-30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预锚固快速掘进施工方法
CN113236289A (zh) * 2021-06-17 2021-08-10 浙江华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浅埋偏压公路隧道洞口的支护方法
CN113236289B (zh) * 2021-06-17 2023-11-28 浙江华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浅埋偏压公路隧道洞口的支护方法
CN116663131A (zh) * 2023-08-01 2023-08-29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3de平台的隧道智能设计系统及方法
CN116663131B (zh) * 2023-08-01 2023-10-03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3de平台的隧道智能设计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2090B (zh) 2021-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22090B (zh) 一种用于控制高地应力硬质岩隧道围岩变形的支护方法
CN202969392U (zh) 复杂地质深基坑联合支护
CN109826667A (zh) 煤矿地下水库工字型挡水坝
CN112065410B (zh) 一种盾构土体中接收的方法
CN108798702B (zh) 一种大断面软岩大变形隧道的支护方法
CN110924959B (zh) 穿越断层破碎带的富水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方法
CN103938634B (zh)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107556A (zh) 一种基于npr锚索的隧道支护的施工方法
CN110439008A (zh) 一种适于软岩边坡滑坡治理的组合加固方法
CN109083660B (zh) 基于钢筋混凝土底梁的软岩巷道或隧道底鼓治理支护结构及方法
CN107012874A (zh) 一种上软下硬地层地铁车站围护结构
CN102277875A (zh) 桩间复合支护构造
CN212801573U (zh) 一种隧道洞口边仰坡预加固钢管桩
CN110714771B (zh) 一种洞口存在隐伏溶洞的隧道进洞施工方法
CN104131535B (zh) 一种高聚物复合加筋土石坝抗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4311457U (zh) 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施工用组合式支护体系
CN115142854B (zh) 矿山法隧道单层衬砌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03668978U (zh) 一种用于地铁隧道的抗浮结构
CN114215546A (zh) 软岩隧道的初期支护方法
CN111236310B (zh) 软弱富水地层中既有地下结构的连接通道施工方法
CN208088311U (zh) 桩后反压减弯型桩板支护结构
CN112664248A (zh) 一种软岩淋水巷道支护方法
CN216379554U (zh) 一种基于高压旋喷桩的基坑加固结构
CN110219679A (zh) 一种软弱地层隧道衬砌结构
CN219260971U (zh) 一种盾构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通信铁塔的辅助保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