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7928B - 口罩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口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17928B
CN111317928B CN201910717075.4A CN201910717075A CN111317928B CN 111317928 B CN111317928 B CN 111317928B CN 201910717075 A CN201910717075 A CN 201910717075A CN 111317928 B CN111317928 B CN 1113179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er
air
mask
user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170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17928A (zh
Inventor
金荣俊
赵南恩
丁海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317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79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179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79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8/00Breathing masks or helmets, e.g.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chemical agents or for use at high altitudes or incorporating a pump or compressor for reducing the inhalation effort
    • A62B18/02Mas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41D13/1161Means for fastening to the user's hea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8/00Breathing masks or helmets, e.g.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chemical agents or for use at high altitudes or incorporating a pump or compressor for reducing the inhalation effort
    • A62B18/08Component parts for gas-masks or gas-helmets, e.g. windows, straps, speech transmitters, signal-devices
    • A62B18/082Assembling eyepieces, lenses or vision-correction means in or on gas-mas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8/00Breathing masks or helmets, e.g.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chemical agents or for use at high altitudes or incorporating a pump or compressor for reducing the inhalation effort
    • A62B18/08Component parts for gas-masks or gas-helmets, e.g. windows, straps, speech transmitters, signal-devices
    • A62B18/086Adaptations for consuming refreshments without unmask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7/00Respiratory apparatus
    • A62B7/10Respiratory apparatus with filter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9/00Component parts for respiratory or breathing apparatus
    • A62B9/003Means for influencing the temperature or humidity of the breathing g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9/00Component parts for respiratory or breathing apparatus
    • A62B9/04Couplings; Supporting fram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Zo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口罩装置,包括:口罩主体,遮盖用户的鼻部和嘴部;多个空气清洁器,连接于口罩主体的两侧,吸入外部空气并过滤杂质,将被过滤的空气向口罩主体供应;以及多个挂耳部,多个空气清洁器结合于一侧,固定于用户的两侧耳部;至少一个挂耳部包括:第一主体,配置在口罩主体和至少一个空气清洁器之间,至少一个空气清洁器支撑于第一主体;第二主体,从第一主体的一侧向用户的耳部延伸,并与至少一个空气清洁器接触;第三主体,从第一主体的另一侧向用户的耳部延伸,并与至少一个空气清洁器接触;以及第四主体,将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相连接,并与用户的耳部接触。

Description

口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罩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口罩(Mask)是为了防止病菌、灰尘等的吸入及飞散而遮盖用户的鼻部和嘴部的装置。口罩为了遮盖用户的鼻部和嘴部而紧贴于用户的脸部。口罩过滤向用户的鼻部和嘴部流入的空气中包含的病菌、灰尘等,并使被过滤的空气流入到用户的嘴部和鼻部。空气和空气中包含的病菌、灰尘等通过由过滤器形成的口罩的主体,病菌、灰尘等被口罩的主体过滤。但是,由于空气在通过口罩的主体后向用户的鼻部和嘴部流入,或者在通过口罩的主体后向外部流出,存在有用户无法顺畅地呼吸的问题。最近,为了消除以上提及到的问题,开发出具有电机、风扇以及过滤器的口罩。
作为一例,韩国授权实用新型公报第20-0422942号中披露有“防尘口罩”。在现有技术的防尘口罩中,设置有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器,为使通过过滤器的空气的流动阻力最小化,还设置有用于强制流动空气的风扇和电机。
但是,根据现有技术,风扇、电机以及过滤器配置在口罩的前面,从而增加对口罩的前面的重量,因增加的重量而长时间佩戴口罩时,将使得用户感到不便。并且,由于在防尘口罩的前面安装有风扇、电机以及过滤器,风扇、电机以及过滤器容易受到冲击而被损坏。并且,在保管防尘口罩时,需要从防尘口罩的主体分离风扇、电机以及过滤器并进行保管,存在有不便于保管防尘口罩的问题。并且,由于将防尘口罩固定在用户的脸部的挂耳部的结构将增加向用户的耳部施加的压力,从而在长时间使用口罩时存在有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罩装置,在佩戴于用户的耳部时,能够使向耳部施加的压力最小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罩装置,能够紧贴固定于用户的脸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罩装置,能够消除长时间佩戴口罩时用户感到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罩装置,容易地实现对口罩上设置的多个结构元件的维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罩装置,能够保护多个结构元件以免受外部的冲击的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罩装置,防止用户的鼻部和嘴部所处的口罩的一面被污染。
为了实现以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口罩装置包括:口罩主体,具有向用户的鼻部和嘴部供应空气的流入口和将从用户的鼻部和嘴部排出的空气向外部排出的流出口;多个空气清洁器,连接于所述口罩主体的两侧,吸入外部空气并过滤杂质,将被过滤的空气向所述口罩主体的流入口供应;以及多个挂耳部,多个所述空气清洁器结合于一侧,固定于用户的两侧耳部,至少一个所述挂耳部包括:第一主体,配置在所述口罩主体和至少一个空气清洁器之间,至少一个所述空气清洁器支撑于所述第一主体;第二主体,从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朝向用户的耳部延伸,并与至少一个所述空气清洁器相接触;第三主体,从所述第一主体的另一侧朝向用户的耳部延伸,并与至少一个所述空气清洁器相接触;以及第四主体,将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第三主体相连接,并与用户的耳部相接触。
根据本发明,以最优的方式布置口罩装置的结构元件,并将空气清洁器和挂耳部配置为,使口罩装置的结构元件以口罩主体为基准呈两侧对称,从而能够防止口罩装置的荷重发生偏心。
根据本发明,以能够从口罩主体及空气清洁器装卸的方式构成挂耳部,从而能够容易地实现挂耳部的维修。
根据本发明,为了防止空气清洁器从挂耳部脱离而形成有多个贯通孔及卡钩卡止槽,从而能够增加口罩主体及空气清洁器和挂耳部的约束力。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挂耳部设置有用于增加与用户的耳部相接触的面积的接触部,能够减少向用户的耳部施加的压力。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挂耳部设置有用于从用户的耳部感测用户的身体特征信息的接触部,能够基于用户的身体特征信息来驱动口罩装置。
根据本发明,为了容易地实现维修作业,使口罩装置的结构元件构成为彼此容易地实现装卸及更换,从而能够使口罩装置的便利性最大化。
根据本发明,为了防止向朝向用户的鼻部和嘴部的口罩装置的一侧流入污染物质,口罩装置的一部分以折叠的方式构成,从而能够保护口罩装置的一侧免受污染物质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为了将口罩装置紧贴于用户的脸部,构成有调节挂耳部的长度的长度调节部,从而能够防止外部空气向用户的呼吸器官流入。
根据本发明,为了能够连续地供应被过滤的空气,构成有具有风扇模块的空气清洁器,从而能够增加向用户供应的空气的供应量。
本发明减少向用户的耳部施加的压力,从而能够使长时间使用时产生的佩戴疲劳感最小化。
本发明以能够分离的方式构成,从而能够容易地实现口罩装置的维修作业。
本发明通过改进口罩装置和挂耳部的连接结构,能够将口罩装置和挂耳部稳定地进行固定。
本发明以最优的方式布置口罩装置的结构元件,从而能够使向用户的脸部施加的冲击最小化。
本发明防止向用户的鼻部和嘴部所处的口罩装置的一侧进入污染物质,从而能够使口罩装置保持干净的状态。
本发明使口罩装置紧贴于用户的脸部,从而能够防止外部空气向用户的呼吸器官流入。
本发明连续地供应被过滤的空气,从而能够增进用户的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口罩装置的左侧面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口罩装置的右侧面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口罩装置的背侧面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口罩装置的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口罩主体的分解图。
图6A及图6B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填充件的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空气清洁器的分解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空气清洁器的分解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固定部上固定的第一空气清洁器的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固定部上固定的第二空气清洁器的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口罩装置被折叠的情形的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挂耳部的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挂耳部的图。
图14及图15是示出由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口罩装置流动的空气流动的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口罩装置的第三及第四挂耳部的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口罩装置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口罩装置;10:口罩主体;20:第一空气清洁器;28:第一防脱离部;30:第一挂耳部;40:第二空气清洁器;48:第二防脱离部;50:第二挂耳部;60:第三及第四挂耳部;70:长度调节部;80:第五挂耳部;90:第六挂耳部;100:连接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例示性的附图对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留意的是,在对各附图的结构元件赋予附图标记时,对于相同的结构元件而言,其虽然示出于不同的附图上,但是将被赋予尽可能相同的标记。并且,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时,如果判断为对于相关的公知结构元件或功能的具体的说明妨碍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理解,则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并且,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元件时,可以使用第一、第二、A、B、(a)、(b)等术语。这样的术语仅是用于将该结构元件与其它结构元件进行区分,而并不由该术语来限定相应结构元件的本质、次序或顺序等。当记载为某个结构元件与另一结构元件“连接”、“结合”或“联接”时,其应当被理解为,虽然该结构元件可以与该另一结构元件直接连接或联接,但是也可以在各结构元件之间还“连接”、“结合”或“联接”有又一结构元件。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口罩装置的左侧面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口罩装置的右侧面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口罩装置的背侧面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口罩装置的分解图。
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口罩装置1可以包括口罩主体10。所述口罩主体10可以紧贴在用户的脸部。当所述口罩主体10紧贴在用户的脸部时,可以遮盖用户的嘴部和鼻部。
所述口罩主体10可以包括框架11和前面盖12。所述框架11和所述前面盖12能够以彼此可分离的方式结合。所述框架11可以形成所述口罩主体10的一部分。所述前面盖12可以形成所述口罩主体10的其余一部分。此时,所述口罩主体10的一部分可以在朝向用户的鼻部和嘴部的方向上配置。所述口罩主体10的其余一部分可以在朝向外部空间的方向上配置。所述框架11配置在用户的鼻部和嘴部的前方,可以形成用于容置向用户的鼻部和嘴部流入的空气的呼吸空间。所述前面盖12在朝向所述外部空间的方向上配置,可以形成所述口罩主体10的外观。在所述前面盖12和所述框架11之间可以形成有供空气通过的流路。通过了所述前面盖12和所述框架11之间的空气将流入到所述呼吸空间,并可以向用户的鼻部和嘴部供应。所述框架11也可以称为后面盖。并且,所述前面盖12也可以称为一侧盖或者第一盖,所述框架11称为另一侧盖或者第二盖。
所述框架11可以包括流入口111及流出口112。所述流入口111可以被理解为将从后述的第一空气清洁器20(air cleaner)及第二空气清洁器40中过滤的空气向朝向用户的鼻部和嘴部的方向供应的开口。所述流出口112可以被理解为用于将从用户的鼻部和嘴部排出的空气向外部空间排出的开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流入口111可以位于用户的鼻部前方。所述流出口112可以位于用户的嘴部前方。所述流入口111和所述流出口112的布置位置可以根据状况而多样地变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流入口111形成为比所述流出口112更大的开口,从而使被过滤的空气顺畅地流入。所述流入口111和所述流出口112的大小可以根据状况而多样地变更。通过所述流入口111流动的空气和通过所述流出口112流动的空气可以在所述口罩主体10内部以彼此分隔的状态进行流动。当所述流入口111位于用户的鼻部前方时,被过滤的空气能够迅速地向用户的鼻部供应。当所述流出口112位于用户的嘴部前方时,从用户的嘴部排出的空气和从用户的鼻部排出的空气能够迅速地向所述流出口112流入。
所述口罩主体10可以包括第一固定部13及第二固定部14。所述第一固定部13及所述第二固定部14能够将后述的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第二空气清洁器40固定于所述口罩主体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13可以配置在所述口罩主体10的左侧,所述第二固定部14配置在所述口罩主体10的右侧。所述第一固定部13及所述第二固定部14的位置可以根据状况而多样地变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口罩主体10的左侧能够以佩戴所述口罩装置1的用户的脸部为基准被定义为脸部的左侧方向。所述口罩主体10的右侧能够以佩戴所述口罩装置1的用户的脸部为基准被定义为脸部的右侧方向。
所述第一固定部13及所述第二固定部14可以配置在所述前面盖12和所述框架11之间。所述第一固定部13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4的一部分可以固定在所述前面盖12。所述第一固定部13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4的其余一部分可以固定在所述框架11。当将所述前面盖12和所述框架11相结合而形成口罩主体10时,在所述口罩主体10的左侧端部及右侧端部可以形成供所述第一固定部13及所述第二固定部14插入的空间。所述第一固定部13可以在所述口罩主体10的左侧端部向所述口罩主体10的内侧方向插入而进行固定。所述第二固定部14可以在所述口罩主体10的右侧端部向所述口罩主体10的内侧方向插入而进行固定。即,在所述框架11和所述前面盖12之间可以形成有能够安置所述第一固定部13及所述第二固定部14的固定部安置槽129。所述第一固定部13及所述第二固定部14可以在安置于所述固定部安置槽129的状态下固定于所述口罩主体10。
所述口罩主体10可以包括填充件15(packing)。所述填充件15可以固定在所述框架11。所述填充件15可以在所述口罩主体10紧贴在用户的脸部时插入或者介入到所述框架11和用户的脸部之间。所述填充件15可以由在接触用户的脸部时变形为与用户的脸部对应的形状的材质构成。所述填充件15能够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框架11。例如,所述填充件15的一部分可以插入安装于所述框架11,或者贴附固定于所述框架11的一侧。即,所述填充件15对应于用户的脸部而变形,从而能够使所述框架11和用户的脸部之间发生缝隙的情形最小化。
所述口罩装置1可以包括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第二空气清洁器40。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可以分别配置在所述口罩主体10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可以配置在所述口罩主体10的左侧,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配置在所述口罩主体10的右侧。
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可以固定在所述口罩主体10的第一固定部13及第二固定部14。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及所述第二固定部14移动。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可以向朝向所述口罩主体10的一侧的方向移动。所述口罩主体10的一侧可以被理解为用户的鼻部和嘴部所处的方向。所述口罩主体10的另一侧可以被理解为朝向外部空间的方向。例如,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被折叠(folding),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4被折叠(folding)。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及所述第二固定部14被折叠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理解为其进行旋转。当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相对于所述口罩主体10被折叠时,能够容易地保管所述口罩装置1。并且,当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从所述口罩主体10的两侧向朝向所述口罩装置1的框架11的方向折叠时,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遮蔽用户的鼻部和嘴部所处的吸入空间一部分,从而能够使外部空间的杂质进入用户的鼻部和嘴部所处的吸入空间的情形最小化。
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可以吸入外部空间的空气,并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被过滤的空气可以向所述口罩主体10内部流入,通过所述流入口111向用户的鼻部和嘴部供应。在所述口罩主体10的内部可以形成有供被过滤的空气通过的流路。由于从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中分别被过滤的空气供应到所述流入口111,被过滤的空气的供应量增加,从而能够使用户顺畅地呼吸。
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可以包括第一清洁器主体21及第一清洁器盖22。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和所述第一清洁器盖22能够以彼此可分离的方式进行结合。当将所述第一清洁器盖22从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分离时,在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内部保管的结构元件可以向外部露出。
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可以在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置多个结构元件的空间。在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内部可以配置第一风扇模块24和第一过滤器模块25。所述第一风扇模块24可以产生用于吸入外部空气的吸力。所述第一过滤器模块25可以从吸入的空气过滤杂质。所述第一过滤器模块25能够以空气的流动方向为基准配置在所述第一风扇模块24的上游。所述第一过滤器模块25也能够以空气的流动方向为基准配置在所述第一风扇模块24的下游。
在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内部可以配置有电池26。在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内部能够以相区分的方式形成有用于配置所述第一风扇模块24及所述第一过滤器模块25的空间和用于配置所述电池26的空间。当将空气通过的空间和配置所述电池26的空间相区分时,能够限制所流动的空气中可能会包含的湿气及杂质向所述电池26侧流入。所述电池26可以供应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的电源。并且,所述电池26可以供应用于驱动后述的第二空气清洁器40的电源。所述电池26可以利用电线19与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和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可以接收利用一个电池26供应的电源。当所述电池26配置在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中的一方内部时,在另一方内部可以配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的电路板46。即,所述电池26和与所述电池26的荷重对应的所述电路板46配置在彼此不同的空气清洁器的内部,从而能够使对于所述口罩装置1的两侧端部的荷重均匀地分布。
所述口罩装置1可以包括第一防脱离部28。所述第一防脱离部28可以将所述第一固定部13和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相连接。所述第一防脱离部28可以具有一定的长度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一防脱离部28可以防止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从所述第一固定部13分离。所述第一防脱离部28可以在所述口罩装置1提供有多个。例如,所述第一防脱离部28可以在所述第一固定部13和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之间沿着上下方向彼此隔开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一防脱离部28的一侧端部可以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部13。所述第一防脱离部28的另一侧端部可以固定在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即,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可以在所述第一防脱离部28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进行移动。
所述第一防脱离部28可以从所述第一固定部13或者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分离。当所述第一防脱离部28从所述第一固定部13或者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分离时,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可以从所述口罩主体10分离。当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从所述口罩主体10分离时,可以在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安装后述的第一挂耳部30。安装有所述第一挂耳部30的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可以利用所述第一防脱离部28连接于所述口罩主体10。
在所述第一清洁器盖22可以包括第一吸入口221及第一开关222。所述第一吸入口221的一部分可以被理解为外部空间的空气向第一空气流动空间214吸入的开口。通过了所述第一吸入口221的一部分的空气可以通过所述流入口111。所述第一吸入口221的其余一部分可以被理解为外部空间的空气向第一容置空间215流入或者流出的开口。所述第一吸入口221可以由多个开口形成。所述第一开关222可以被理解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的操作开关。并且,所述第一开关222也可以作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的操作开关进行驱动。
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可以包括第二清洁器主体41及第二清洁器盖42。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和所述第二清洁器盖42能够以彼此可分离的方式进行结合。当将所述第二清洁器盖42从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分离时,在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内部保管的结构元件可以向外部露出。
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可以在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置多个结构元件的空间。在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内部可以配置第二风扇模块44和第二过滤器模块45。所述第二风扇模块44可以产生用于吸入外部空气的吸力。所述第二过滤器模块45可以从吸入的空气过滤杂质。所述第二过滤器模块45能够以空气的流动方向为基准配置在所述第二风扇模块44的上游。所述第二过滤器模块45也能够以空气的流动方向为基准配置在所述第二风扇模块44的下游。
在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内部可以配置有电路板46。在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内部能够以相区分的方式形成有用于配置所述第二风扇模块44及所述第二过滤器模块45的空间和用于配置所述电路板46的空间。当将空气通过的空间和配置所述电路板46的空间相区分时,能够限制所流动的空气中可能会包含的湿气及杂质向所述电路板46侧流入。所述电路板46可以控制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中的一种以上的驱动。所述电路板46可以利用电线19与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中的一种以上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和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可以利用所述电路板46进行控制。另外,所述电路板46可以提供有多个。所述多个电路板46可以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的第一电路板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的第二电路板。
所述口罩装置1可以包括第二防脱离部48。所述第二防脱离部48可以将所述第二固定部14和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相连接。所述第二防脱离部48能够以具有一定的长度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二防脱离部48可以防止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从所述第二固定部14分离。所述第二防脱离部48可以在所述口罩装置1提供有多个。例如,所述第二防脱离部48能够以在所述第二固定部14和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之间沿着上下方向彼此隔开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二防脱离部48的一侧端部可以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部14。所述第二防脱离部48的另一侧端部可以固定在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即,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可以在所述第二防脱离部48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4进行移动。
所述第二防脱离部48可以从所述第二固定部14或者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分离。当所述第二防脱离部48从所述第二固定部14或者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分离时,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可以从所述口罩主体10分离。当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从所述口罩主体10分离时,可以在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安装后述的第二挂耳部50。安装有所述第二挂耳部50的第二空气清洁器40可以利用所述第二防脱离部48连接于所述口罩主体10。
所述第二清洁器盖42可以包括第二吸入口421及第二开关422。所述第二吸入口421的一部分可以被理解为外部空间的空气向第二空气流动空间414吸入的开口。通过了所述第二吸入口421的一部分的空气可以通过所述流入口111。所述第二吸入口421的其余一部分可以被理解为外部空间的空气向第二容置空间415流入或者流出的开口。所述第二吸入口421可以由多个开口形成。所述第二开关422可以被理解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的操作开关。并且,所述第二开关422也可以作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的操作开关进行驱动。
所述口罩装置1可以包括第一挂耳部30及第二挂耳部50。所述第一挂耳部30及所述第二挂耳部50能够以可分离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所述第一挂耳部30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所述第二挂耳部50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一挂耳部30的内侧一侧,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二挂耳部50的内侧一侧。所述第一挂耳部30可以构成为在其内侧安装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所述第二挂耳部50可以构成为在其内侧安装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所述第一挂耳部30可以卡止固定在用户的左侧耳部,所述第二挂耳部50可以卡止固定在用户的右侧耳部。利用安装在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的所述第一挂耳部30及所述第二挂耳部50,能够在用户的脸部固定所述口罩主体10。
所述第一挂耳部30可以包括形成主体的第一挂耳主体31。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可以形成为卡止固定在用户的耳部。例如,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可以提供为绳或者环形状并卡止固定在用户的耳部。此时,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一侧可以固定在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另一侧固定在所述用户的耳部。在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和用户的耳部之间,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可以拉伸或者收缩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长度,从而使所述口罩主体10紧贴在用户的脸部。
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可以包括供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的一部分插入的第一管道贯通孔311及第一电线管贯通孔312。所述第一管道贯通孔311可以被理解为后述的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第一管道211贯穿的开口。所述第一管道贯通孔311可以被理解为后述的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第一凸出部210插入并进行固定的开口。所述第一电线管贯通孔312可以被理解为后述的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第一电线管213插入的开口。当在所述第一管道贯通孔311及所述第一电线管贯通孔312中插入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及所述第一电线管213时,可以在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一侧固定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
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可以包括供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的一部分卡止固定的第一卡钩卡止槽317。所述第一卡钩卡止槽317可以提供有多个。所述第一卡钩卡止槽317可以被理解为后述的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第一卡钩217卡止固定的开口。当所述第一卡钩217结合于所述第一卡钩卡止槽317时,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当所述第一卡钩217从所述第一卡钩卡止槽317分离时,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可以从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分离。
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可以包括第一把手314。所述第一把手314可以被理解为在将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佩戴于用户的耳部时用户的手部把持的部分。所述第一把手314可以设置在卡止固定于用户的耳部的第一挂耳主体31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把手314可以由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一部分凸出而形成。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一侧可以被定义为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进行固定的位置,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另一侧被定义为在用户的耳部卡止固定的位置。
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可以包括第一接触部32。所述第一接触部32可以被理解为在将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佩戴于用户的耳部时与用户的耳部相接触的部分。所述第一接触部32接触于用户的耳部,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向用户的耳部施加的压力最小化。所述第一接触部32能够以介入于用户的耳部和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之间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一接触部32可以设置于用户的耳部能够接触的第一挂耳主体31的内面。所述第一接触部32可以由弹性材质、软性材质等构成。
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可以包括第一绳贯通孔318。所述第一绳贯通孔318可以被理解为后述的第一防脱离部28的第一防脱离绳281贯穿的开口。所述第一绳贯通孔318可以由与所述第一防脱离绳281对应的大小及形状形成。所述第一防脱离绳281可以将所述口罩主体10和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相连接。详细而言,所述第一防脱离绳281可以将所述口罩主体10的第一固定部13和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的第一清洁器主体21相连接。此时,将所述第一固定部13和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相连接的第一防脱离绳281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绳贯通孔318。
所述第二挂耳部50可以包括形成主体的第二挂耳主体51。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可以形成为卡止固定在用户的耳部。例如,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可以提供为绳或者环形状并卡止固定在用户的耳部。此时,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一侧可以固定在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另一侧可以固定在所述用户的耳部。在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和用户的耳部之间,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可以拉伸或者收缩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长度,从而使所述口罩主体10紧贴在用户的脸部。
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可以包括供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的一部分插入的第二管道贯通孔511及第二电线管贯通孔512。所述第二管道贯通孔511可以被理解为后述的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第二管道411贯穿的开口。所述第二管道贯通孔511可以被理解为后述的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第二凸出部410插入并进行固定的开口。所述第二电线管贯通孔512可以被理解为后述的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第二电线管413插入的开口。当在所述第二管道贯通孔511及所述第二电线管贯通孔512中插入所述第二凸出部410及所述第二电线管413时,可以在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一侧固定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
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可以包括供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的一部分卡止固定的第二卡钩卡止槽517。所述第二卡钩卡止槽517可以提供有多个。所述第二卡钩卡止槽517可以被理解为后述的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第二卡钩417卡止固定的开口。当所述第二卡钩417结合于所述第二卡钩卡止槽517时,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当所述第二卡钩417从所述第二卡钩卡止槽517分离时,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可以从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分离。
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可以包括第二把手514。所述第二把手514可以被理解为在将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佩戴于用户的耳部时用户的手部把持的部分。所述第二把手514可以设置在卡止固定于用户的耳部的第二挂耳主体51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把手514可以由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一部分凸出而形成。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一侧可以被定义为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进行固定的位置,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另一侧被定义为在用户的耳部卡止固定的位置。
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可以包括第二接触部52。所述第二接触部52可以被理解为在将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佩戴于用户的耳部时与用户的耳部相接触的部分。所述第二接触部52接触于用户的耳部,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向用户的耳部施加的压力最小化。所述第二接触部52能够以介入于用户的耳部和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内面之间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二接触部52可以设置于用户的耳部能够接触的第二挂耳主体51的内面。所述第二接触部52可以由弹性材质、软性材质等构成。
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可以包括第二绳贯通孔518。所述第二绳贯通孔518可以被理解为后述的第二防脱离部48的第二防脱离绳481贯穿的开口。所述第二绳贯通孔518可以由与所述第二防脱离绳481对应的大小及形状形成。所述第二防脱离绳481可以将所述口罩主体10和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相连接。详细而言,所述第二防脱离绳481可以将所述口罩主体10的第二固定部14和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的第二清洁器主体41相连接。此时,将所述第二固定部14和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相连接的第二防脱离绳481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所述第二绳贯通孔518。
以下基于附图对所述口罩装置1的各个结构元件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口罩主体的分解图。
参照图5,本发明的口罩主体10可以由所述框架11和所述前面盖12相结合而形成主体。所述框架11和所述前面盖12能够以彼此可分离的方式进行结合。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前面盖12从所述框架11分离或者结合为例进行说明。
在所述框架11和所述前面盖12之间可以形成供空气通过的流路124a、124b、124c。所述流路可以包括使通过所述框架11的流入口111的空气流动的流路和使通过所述框架11的流出口112的空气流动的流路。在所述框架11和所述前面盖12之间可以包括用于形成流路的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可以设置于所述框架11和所述前面盖12中的一种以上。当所述前面盖12结合于所述框架11时,所述分隔部可以将所述前面盖12和所述框架11之间的空间进行分隔而形成流路。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分隔部设置于所述前面盖12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分隔部可以包括第一分隔板121和第二分隔板122。所述第一分隔板121及所述第二分隔板122可以从所述前面盖12和所述框架11中的至少一方朝向所述前面盖12和所述框架11中的另一方凸出。例如,所述第一分隔板121及所述第二分隔板122可以从与所述框架11相向的前面盖12的一面向朝向所述框架11的方向凸出。所述第一分隔板121及所述第二分隔板122可以向朝向所述框架11的方向凸出,从而在所述框架11和所述前面盖12相结合时接触于所述框架11。所述第一分隔板121和所述第二分隔板122可以调节凸出长度,从而能够与所述框架11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隔板122可以将所述前面盖12和所述框架11之间的空间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所述第一分隔板121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二分隔板122的上方。在所述第一分隔板121和所述第二分隔板122之间可以形成有第一流路124a及第二流路124b。所述第一分隔板121可以将上部空间分隔为形成有所述第一流路124a及所述第二流路124b的空间和未形成有流路的空间。所述第一流路124a及所述第二流路124b可以被理解为使向所述流入口111流动的空气通过的流路。在所述下部空间可以形成有第三流路124c。所述第三流路124c可以被理解为使向所述流出口112排出并朝向后述的吐出口128流动的空气通过的流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隔板122可以将所述第一流路124a和所述第二流路124b以及所述第三流路124c进行分隔。所述第一分隔板121可以将上部空间分隔为所述第一流路124a和所述第二流路124b以及未形成有流路的空间。在未形成有所述流路的空间可以配置将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相连接的电线等。或者,未形成有所述流路的空间也可以被理解为用于确保供用户的鼻部安置的空间的空间。另外,所述第一分隔板121及所述第二分隔板122可以执行用于加强所述前面盖12的强度的筋的功能。
另外,所述第二分隔板122是用于分隔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的必要结构元件,可以将所述第二分隔板122称为上下分隔板。虽然所述第一分隔板121定义出所述上部空间的一侧,但是由于其执行用于加强所述前面盖12的强度的功能,也可以将其称为加强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121也可以不提供。当不提供所述第一分隔板121时,能够扩展所述上部空间,并能够使可以通过所述上部空间的空气的流量增加。
在所述第一分隔板121和所述第二分隔板122之间可以提供有第一流入引导件123a及第二流入引导件123b。所述第一流入引导件123a及所述第二流入引导件123b可以在所述第一分隔板121和所述第二分隔板122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流入引导件123a及所述第二流入引导件123b可以从所述前面盖12的一面向朝向所述框架11的方向凸出。所述第一流入引导件123a和所述第二流入引导件123b的凸出长度可以与所述第一分隔板121和所述第二分隔板122的凸出长度对应。所述第一流入引导件123a及所述第二流入引导件123b可以将所述第一分隔板121和所述第二分隔板122相连接。
所述第一流入引导件123a及所述第二流入引导件123b可以将所述第一分隔板121及所述第二分隔板122之间的空间分隔为所述第一流路124a和所述第二流路124b。所述第一流入引导件123a及所述第二流入引导件123b可以彼此隔开的方式配置。例如,所述第一流入引导件123a能够以所述口罩主体10的中间为基准位于左侧。所述第一流入引导件123a可以位于用户的鼻部左侧方向的位置。所述第二流入引导件123b能够以所述口罩主体10的中间为基准位于右侧。所述第二流入引导件123b可以位于用户的鼻部右侧方向的位置。即,用户的鼻部可以位于所述第一流入引导件123a和所述第二流入引导件123b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路124a可以位于所述口罩主体10的左侧,所述第二流路124b位于所述口罩主体10的右侧。
所述第一流入引导件123a可以将通过了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的空气向多个流入口111中配置在左侧的第一流入口111a引导。所述第二流入引导件123b可以将通过了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的空气向多个流入口111中配置在右侧的第二流入口111b引导。所述第一流入引导件123a及所述第二流入引导件123b可以倾斜地形成,从而使空气向朝向所述多个流入口111的方向流动。所述第一流入引导件123a可以从所述前面盖12的一面向朝向所述口罩主体10的右侧的方向倾斜地形成。所述第二流入引导件123b可以从所述前面盖12的一面向朝向所述口罩主体10的左侧的方向倾斜地形成。在所述前面盖12及所述框架11相结合时,所述第一流入引导件123a及所述第二流入引导件123b紧贴于所述框架11,从而能够分隔所述第一流路124a及所述第二流路124b。所述第一流入引导件123a可以使通过所述第一流路124a的空气向朝向所述第一流入口111a的方向流动。所述第二流入引导件123b可以使通过所述第二流路124b的空气向朝向所述第二流入口111b的方向流动。
通过了多个流出口112的空气可以向所述第三流路124c流入。所述多个流出口112可以包括以所述口罩主体10的中心为基准配置在左侧的多个第一流出口112a及配置在右侧的多个第二流出口112b。所述多个第一流出口112a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隔开的方式配置。所述多个第二流出口112b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隔开的方式配置。从用户排出的空气可以在通过所述多个流出口112后向所述第三流路124c流入。可以设置有用于将流入到所述第三流路124c的空气向外部空间排出的吐出口128。所述吐出口128可以提供有多个。所述吐出口128可以包括以所述口罩主体10的中心为基准配置在左侧的第一吐出口128a及配置在右侧的第二吐出口128b。从所述多个第一流出口112a排出的空气可以向所述第一吐出口128a流入。从所述多个第二流出口112b排出的空气可以向所述第二吐出口128b流入。所述吐出口128可以形成在所述前面盖12和所述框架11中的一方。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吐出口128形成在所述前面盖12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在所述多个流出口112还可以提供有逆止阀118。所述逆止阀118可以防止向所述多个流出口112排出的空气朝向用户的嘴部和鼻部逆流。排出到所述第三流路124c的空气可以在所述逆止阀118的作用下,防止其向用户的呼吸器官逆流。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以所述逆止阀118设置于多个流出口112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其也可以设置于所述多个吐出口128。所述逆止阀118可以配置在所述框架11的一面并开闭所述多个流出口112。
所述吐出口128可以被理解为通过了所述第三流路124c的空气向外部空间排出的开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吐出口128可以形成在所述前面盖12的下部。当所述吐出口128形成在所述前面盖12的下部时,能够使从所述口罩装置1排出的空气与向所述口罩装置1吸入的空气相混合的情形最小化。所述吐出口128的布置位置可以多样地变更。并且,能够限制从所述吐出口128排出的空气的流动噪音传递给用户的耳部。
另外,在所述吐出口128和所述流出口112中的一方可以提供有逆止阀118(Checkvalve)。所述逆止阀118可以防止外部空气向所述口罩装置1逆流。详细而言,所述逆止阀118可以防止未被过滤的外部空气通过所述吐出口128和所述流出口112中的一方向用户的鼻部和嘴部流入。所述逆止阀118在用户吸入被过滤的空气时封闭,从而能够防止外部空气向所述吐出口128和所述流出口112中的一方流动。所述逆止阀118在用户排出被吸入的空气时开放,从而能够使所述空气向外部空间排出。
所述前面盖12可以包括上部紧固口126和下部紧固口127。所述上部紧固口126和所述下部紧固口127可以提供有多个。所述上部紧固口126可以配置在所述前面盖12的上部。所述多个上部紧固口126可以彼此隔开的方式配置。所述下部紧固口127可以配置在所述前面盖12的下部。所述多个下部紧固口127可以彼此隔开的方式配置。所述前面盖12的上侧端部可以构成为能够配置所述上部紧固口126。所述前面盖12的下侧端部可以构成为能够配置所述下部紧固口127。例如,在所述前面盖12的上侧端部及下侧端部可以包括用于配置所述上部紧固口126及所述下部紧固口127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能够以从所述前面盖12的上侧端部及下侧端部凸出而形成。所述上部紧固口126可以与后述的上部固定口113相向的方式配置。所述下部紧固口127可以与后述的下部固定口114相向的方式配置。
所述框架11可以包括上部固定口113和下部固定口114。所述上部固定口113及所述下部固定口114可以提供有多个。所述上部固定口113可以配置在所述框架11的上部。所述多个上部固定口113能够以彼此隔开的方式配置。所述下部固定口114可以配置在所述框架11的下部。所述多个下部固定口114能够以彼此隔开的方式配置。所述上部固定口113可以配置在与所述上部紧固口126对应的位置,所述下部固定口114配置在与所述下部紧固口127对应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部固定口113、所述下部固定口114、所述上部紧固口126以及所述下部紧固口127可以提供为磁铁构件。或者,也可以使所述上部紧固口126及所述下部紧固口127提供为紧固构件,所述上部固定口113及所述下部固定口114提供为用于紧固紧固构件的紧固槽。当所述上部紧固口126结合于所述上部固定口113时,能够将所述框架11的上部和所述前面盖12的上部进行固定。当所述下部紧固口127结合于所述下部固定口114时,能够将所述框架11的下部和所述前面盖12的下部进行固定。即,利用所述上部紧固口126、所述下部紧固口127、所述上部固定口113以及所述下部固定口114,所述框架11和所述前面盖12能够以可分离的方式结合。
所述前面盖12及所述框架11可以包括第一固定部安置槽129a及第二固定部安置槽129b。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安置槽129a可以固定所述第一固定部13。在所述第二固定部安置槽129b可以固定所述第二固定部14。所述第一固定部安置槽129a及所述第二固定部安置槽129b可以配置在所述前面盖12和所述框架11之间。所述第一固定部安置槽129a的一部分可以形成在所述前面盖12,所述第一固定部安置槽129a的其余一部分形成在所述框架11。所述第二固定部安置槽129b的一部分可以形成在所述前面盖12,所述第二固定部安置槽129b的其余一部分形成在所述框架11。当所述前面盖12和所述框架11相结合时,所述第一固定部13及所述第二固定部14可以固定于所述前面盖12和所述框架1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安置槽129a可以设置在所述口罩主体10的左侧端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安置槽129b可以设置在所述口罩主体10的右侧端部。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安置槽129a可以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固定部13的固定单元。在所述第二固定部安置槽129b可以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固定部14的固定单元。例如,在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固定部13及所述第二固定部14的固定单元可以包括多个固定凸起119。所述多个固定凸起119可以形成在所述前面盖12和所述框架11中的至少一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固定凸起119可以设置于所述框架11。所述多个固定凸起119可以分别配置在所述框架11的两侧端部。所述多个固定凸起119能够以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隔开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13及所述第二固定部14可以形成有供所述固定凸起119能够插入的固定凸起插入孔。通过所述固定凸起119插入到所述固定凸起插入孔,所述第一固定部13及所述第二固定部14能够稳定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安置槽129a及所述第二固定部安置槽129b。
另外,在所述口罩主体10还可以包括用于供应香气的香气模块。所述香气模块可以设置在所述前面盖12和所述框架11中的一方。例如,所述香气模块可以对通过所述第一流路124a和所述第二流路124b中的至少一方向流入到用户的鼻部和嘴部的空气提供香气。所述香气模块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流路124a和所述第二流路124b的内部。并且,所述香气模块也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一流入引导件123a和所述第二流入引导件123b之间。为使从所述香气模块产生的香气向所述第一流路124a及所述第二流路124b供应,在所述第一流入引导件123a、所述第二流入引导件123b以及分隔部121、122中的至少一方可以形成有多孔部。所述香气模块可以构成为,在分离所述前面盖12及所述框架11时能够进行更换。
图6A及图6B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填充件的图。
参照图6A及图6B,本发明的填充件15可以固定在所述口罩主体10。所述填充件15能够以可分离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口罩主体10的框架11。所述填充件15可以配置在用户的脸部和所述口罩主体10之间。在所述口罩主体10紧贴于用户的脸部时,所述填充件15可以使向用户的脸部施加的压力最小化。并且,在所述口罩主体10紧贴于用户的脸部时,所述填充件15可以封闭用户的脸部和所述口罩主体10之间形成的缝隙。所述填充件15可以变形为多样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填充件15由第一填充件15a和第二填充件15b中的一种形成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图6A是与第一填充件15a相关的实施例,图6B是与第二填充件15b相关的实施例。
参照图6A,所述第一填充件15a可以包括形成主体的填充件主体151。所述填充件主体151可以安装在所述框架11的边角或者外周面。所述填充件主体151可以与所述框架11的边角或者外周面对应地形成。所述第一填充件15a由容易变形的材质提供,并在紧贴于用户的脸部时能够进行变形。例如,所述第一填充件15a可以由硅、橡胶材质等提供。所述填充件主体151可以在内侧具有中空部。所述框架11可以配置在所述填充件主体151的内侧形成的中空部上。所述填充件主体151可以具有一定的第一厚度t1。此时,所述第一厚度t1可以形成为大于所述框架11的厚度。
所述填充件主体151可以包括框架插入槽152。所述框架插入槽152可以被理解为所述框架11插入并进行固定的部分。所述框架插入槽152可以形成在所述填充件主体151的内侧。所述框架插入槽152可以由所述填充件主体151的一部分凹陷而形成。例如,所述框架插入槽152可以从所述填充件主体151的一面向朝向所述填充件主体151的另一面的方向凹陷。此时,所述填充件主体151的一面可以被定义为内面,所述填充件主体151的另一面被定义为外面。
当所述填充件主体151形成为所述第一厚度t1时,在所述口罩主体10紧贴于用户的脸部时,所述填充件主体151可以先于所述框架11与用户的脸部相接触。在所述填充件主体151接触于用户的脸部的状态下,当口罩主体10进一步紧贴于用户的脸部时,在所述填充件主体151的作用下,能够使用户的脸部和所述框架11之间可能会形成的缝隙最小化。
参照图6B,所述第二填充件15b可以包括形成主体的填充件主体151。所述填充件主体151可以安装在所述框架11的边角或者外周面。所述填充件主体151可以与所述框架11的边角或者外周面对应地形成。所述第二填充件15b由容易变形的材质提供,并在紧贴于用户的脸部时能够进行变形。例如,所述第二填充件15b可以由硅、橡胶材质等提供。所述填充件主体151可以在内侧具有中空部。所述框架11可以配置在所述填充件主体151的内侧形成的中空部上。所述填充件主体151可以具有一定的第一厚度t1。此时,所述第一厚度t1可以形成为大于所述框架11的厚度。
另外,所述第二填充件15b可以形成为,使所述填充件主体151的一部分具有第二厚度t2。此时,所述第二厚度t2可以形成为大于所述第一厚度t1。具有所述第二厚度t2的填充件主体151的一部分可以配置在用户的鼻部前方。当所述填充件主体151的一部分以具有所述第二厚度t2的方式形成时,能够使用户的鼻部和所述框架11之间可能会发生的缝隙以更加紧贴的方式封闭。例如,无法利用具有所述第一厚度t1的填充件主体151封闭的用户的鼻部和所述框架11之间的缝隙可以利用具有所述第二厚度t2的填充件主体151的一部分进行封闭。并且,具有所述第二厚度t2的填充件主体151的其余一部分可以安置在用户的鼻部。当具有所述第二厚度t2的填充件主体151的其余一部分安置于用户的鼻部时,可以执行将所述口罩主体10支撑于用户的鼻部的托举功能。因此,可以将具有所述第二厚度t2的填充件主体151的一部分称为托鼻部16。
所述填充件主体151可以包括框架插入槽152。所述框架插入槽152可以被理解为所述框架11插入并进行固定的部分。所述框架插入槽152可以形成在所述填充件主体151的内侧。所述框架插入槽152可以由所述填充件主体151的一部分凹陷而形成。例如,所述框架插入槽152可以从所述填充件主体151的一面向朝向所述填充件主体151的另一面的方向凹陷。此时,所述填充件主体151的一面可以被定义为内面,所述填充件主体151的另一面被定义为外面。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框架11插入于所述填充件15的框架插入槽152并进行固定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实现为所述填充件15贴附或结合于所述框架11的一面的结构。即,所述填充件15可以固定于所述框架11的边角或者外周面而紧贴于用户的脸部。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空气清洁器的分解图,图8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空气清洁器的分解图。
参照图7及图8,本发明的口罩装置1可以包括第一空气清洁器20和第二空气清洁器40。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和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可以从所述口罩主体10的两侧吸入外部空气。吸入到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和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的空气可以在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的内部进行过滤。被过滤的空气可以向所述口罩主体10的内部流动。被过滤的空气可以在通过所述口罩主体10的第一流路124a及第二流路124b后向用户的鼻部和嘴部供应。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和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能够以彼此相同的方式进行驱动。或者,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和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能够以彼此不同的方式进行驱动。以下,对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依次进行说明。
参照图7,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可以包括第一清洁器主体21。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可以形成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的主体。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内部较深地凹陷,并可以在凹陷的内部保管多个结构元件。在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内部可以保管后述的第一风扇模块24、第一过滤器模块25以及电池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可以包括朝向用户的脸部的底面和从底面弯折而形成的多个侧面。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上面呈开口以插入多个结构元件。例如,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可以形成为其一面呈开口的容器形状。
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可以包括第一凸出部210。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可以从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一面凸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侧面。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可以由底面、第一侧面21a、第二侧面21b、第三侧面21c以及第四侧面21d来形成主体。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可以位于所述第一侧面21a。在将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结合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时,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可以执行对所述第一固定部13中插入的第一管道211的插入位置进行限制的挡止件功能。当在所述第一固定部13结合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时,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可以与所述第一固定部13的一部分相接触。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可以插入于后述的第一挂耳部30的第一管道贯通孔311而固定于所述第一挂耳部30。
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可以包括第一管道211。所述第一管道211可以从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凸出。所述第一管道211可以从所述第一凸出部210更加凸出而形成。所述第一管道211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一凸出部210的内侧。所述第一管道211可以插入于所述口罩主体10的第一固定部13。所述第一管道211可以将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和所述口罩主体10相连接。所述第一管道211可以被理解为将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中过滤的空气向所述口罩主体10供应的通道。当所述第一管道211插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并且所述第一凸出部210与所述第一固定部13的一部分相接触时,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可以固定于所述口罩主体10。当所述第一管道211从所述第一固定部13分离时,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和所述口罩主体10可以进行分离。
在所述第一管道211和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可以形成有第一空气流动孔211a。所述第一空气流动孔211a可以由所述第一管道211和所述第一凸出部210的内部呈开口而形成。所述第一空气流动孔211a可以贯穿所述第一管道211和所述第一凸出部210。所述第一空气流动孔211a的一侧可以与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内部形成的第一空气流动空间214相连通。所述第一空气流动孔211a的另一侧可以与所述口罩主体10的第一流路124a相连通。在所述第一空气流动孔211a的作用下,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和所述口罩主体10可以彼此连通。
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可以包括第一固定卡钩2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卡钩212可以形成在第一管道211。当所述第一管道211插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时,所述第一固定卡钩212可以卡止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在所述第一管道211的一侧可以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固定卡钩212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卡钩212形成在所述安装孔,当将所述第一管道211插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时,其可以选择性地卡止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卡止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的第一固定卡钩212可以由形成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的后述的第一固定卡钩解除部133解除卡止。
所述口罩装置1可以包括第一电线管213。所述第一电线管213可以从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凸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线管213可以从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侧面凸出。所述第一电线管213可以位于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第一侧面21a。所述第一电线管213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一管道211的一侧。所述第一电线管213可以被理解为电线19通过的通道。并且,所述第一电线管213可以被理解为后述的第一防脱离部28插入的开口。所述第一电线管213可以与形成于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后述的第一容置空间215相连通。所述第一电线管213可以插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的一部分。
在所述第一电线管213可以包括第一电线通过孔213a。所述第一电线通过孔213a可以由所述第一电线管213的内部呈开口而形成。所述第一电线通过孔213a的一侧可以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5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线通过孔213a的另一侧可以与所述口罩主体10的第三流路124c相连通。在所述第一电线通过孔213a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三流路124c的空气的一部分可以向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5流入。在向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5流入所述第三流路124c的空气的情况下,可以对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5中保管的多个结构元件进行冷却。
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可以包括第一分隔筋216。所述第一分隔筋216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内部。所述第一分隔筋216可以将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空气流动空间214和第一容置空间215。所述第一分隔筋216可以从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内面凸出而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隔筋216可以与安装于所述第一空气流动空间214的后述的第一风扇模块24及第一过滤器模块25对应地形成。例如,当在所述第一空气流动空间214安装所述第一风扇模块24及所述第一过滤器模块25时,在所述第一空气流动空间214可以流动空气。所述第一风扇模块24及所述第一过滤器模块25可以插入于所述第一空气流动空间214进行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5可以配置后述的电池26。即,所述第一分隔筋216可以将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内部空间区分为空气通过的空间和配置电气部件的空间。
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可以包括第一风扇模块24及第一过滤器模块25。所述第一风扇模块24及所述第一过滤器模块25可以配置在由所述第一分隔筋216形成的第一空气流动空间214。所述第一风扇模块24可以产生用于吸入空气的吸力。所述第一过滤器模块25可以从利用所述第一风扇模块24吸入的空气过滤杂质。所述第一过滤器模块25能够以空气的流动方向为基准配置在所述第一风扇模块24的上游。利用所述第一风扇模块24强制流动的被过滤的空气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空气流动孔211a向所述第一流路124a流动。所述第一风扇模块24可以包括风扇和电机,所述第一过滤器模块25包括多样的过滤器。
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可以包括电池26。所述电池26可以供应电源。所述电池26可以向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和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中的一种以上供应电源。利用从所述电池26供应的电源,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和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中的一种以上可以进行驱动。所述电池26能够以可分离的方式提供。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和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可以利用电线19进行连接,并通过所述电线19收发电源及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可以包括第一卡钩217。所述第一卡钩217可以提供有多个。所述第一卡钩217可以使后述的第一挂耳部30和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彼此进行结合。所述第一卡钩217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侧面。所述第一卡钩217可以从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侧面向外侧方向凸出。所述多个第一卡钩217可以位于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第二侧面21b、第三侧面21c。向外侧方向凸出的所述第一卡钩217的一部分可以向与凸出方向不同的方向弯折。例如,所述第一卡钩217可以从所述第二侧面21b及第三侧面21c向外侧方向凸出后,向朝向第一侧面21a的方向弯折。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卡钩217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两侧侧面。
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侧面可以由提供有所述第一凸出部210的第一侧面21a、与所述第一侧面21a相向的第四侧面21d、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侧面21a及所述第四侧面21d的第二侧面21b及第三侧面21c进行定义。所述第一卡钩217可以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21b及所述第三侧面21c。当所述第一卡钩217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21b及所述第三侧面21c时,所述第一挂耳部30的第一卡钩卡止槽317可以卡止固定于所述第一卡钩217。例如,所述第一固定卡钩212可以向垂直于所述第二侧面21b及第三侧面21c的方向凸出,凸出的第一卡钩217的一部分向朝向所述第一侧面21a的方向弯折。通过所述第一卡钩217向朝向所述第一侧面21a的方向弯折形成,能够防止所述第一挂耳部30从所述第一卡钩217分离。
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可以包括第一开口219。所述第一开口219可以被理解为后述的第一防脱离部28的第一防脱离绳281贯穿的开口。所述第一开口219可以位于所述第一侧面21a。所述第一开口219可以与所述第一防脱离绳281对应的大小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219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一凸出部210的另一侧。在所述第一凸出部210的一侧可以配置所述第一电线管213。所述第一开口219可以与所述第一电线管213隔开的方式配置。即,在所述第一开口219和所述第一电线管213之间可以配置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当所述第一开口219和所述第一电线管213以彼此隔开的方式配置时,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219及所述第一电线管213的第一防脱离部28的作用下,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相对于所述口罩主体10的折叠作业变得容易。
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可以包括第一清洁器盖22。所述第一清洁器盖22可以覆盖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在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呈开口的上面能够以可分离的方式安装所述第一清洁器盖22。当在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安装所述第一清洁器盖22时,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内部空间可以分隔为所述第一空气流动空间214及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5。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和所述第一清洁器盖22可以利用夹入对齐方式、紧固方式、基于磁铁构件的结合方式进行结合。
所述第一清洁器盖22可以包括第一吸入口221。所述第一吸入口221可以由所述第一清洁器盖22的一部分呈开口而形成。所述第一吸入口221可以提供有多个。所述多个第一吸入口221中的一部分可以将所述第一空气流动空间214和外部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一吸入口221可以形成在覆盖所述第一空气流动空间214的第一清洁器盖22的一部分。所述多个第一吸入口221中的其余一部分可以将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5和外部空间相连通。通过了多个第一吸入口221中的一部分的空气可以向所述第一空气流动空间214吸入。可以利用通过多个第一吸入口221中的其余一部分流入或者流出的空气来冷却第一容置空间215。所述第一吸入口221可以由多个开口形成,或者形成为网格(mesh)形状。所述第一吸入口221可以过滤向所述第一空气流动空间214流入的空气中包含的较大杂质。
所述第一清洁器盖22可以包括第一开关222。所述第一开关222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5的一侧。所述第一开关222可以被理解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的操作开关。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第一开关222提供有一个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提供为多个开关。在由多个开关提供的情况下,可以将其称为第一开关部,在第一开关部可以包括多个开关。例如,所述第一开关222可以提供为用于开启/关闭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的电源开关。并且,可以作为根据按压所述第一开关222的持续时间、次数等而控制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的驱动的操作开关来使用。另外,在提供为所述第一开关部的情况下,可以包括用于开启/关闭电源的第一电源开关、用于控制驱动的多个操作开关。
所述第一清洁器盖22可以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开关222的开关电路板。所述开关电路板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一清洁器盖22的内面。此时,所述第一清洁器盖22的内面可以被定义为朝向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5的一面,所述第一清洁器盖22的外面被定义为向外部空间露出的另一面。当将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和所述第一清洁器盖22相结合时,所述开关电路板可以保管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5。
参照图8,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可以包括第二清洁器主体41。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可以形成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的主体。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内部较深地凹陷,并可以在凹陷的内部保管多个结构元件。在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内部可以保管后述的第二风扇模块44、第二过滤器模块45以及电路板4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可以包括朝向用户的脸部的底面和从底面弯折而形成的多个侧面。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上面呈开口以插入多个结构元件。例如,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可以形成为其一面呈开口的容器形状。
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可以包括第二凸出部410。所述第二凸出部410可以从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一面凸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出部410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侧面。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可以由底面、第一侧面41a、第二侧面41b、第三侧面41c以及第四侧面41d来形成主体。所述第二凸出部410可以位于所述第一侧面41a。在将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结合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4时,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可以执行对所述第二固定部14中插入的第二管道411的插入位置进行限制的挡止件功能。当在所述第二固定部14结合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时,所述第二凸出部410可以与所述第二固定部14的一部分相接触。所述第二凸出部410可以插入于后述的第二挂耳部50的第二管道贯通孔511而固定于所述第二挂耳部50。
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可以包括第二管道411。所述第二管道411可以从所述第二凸出部410凸出。所述第二管道411可以从所述第二凸出部410更加凸出而形成。所述第二管道411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二凸出部410的内侧。所述第二管道411可以插入于所述口罩主体10的第二固定部14。所述第二管道411可以将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和所述口罩主体10相连接。所述第二管道411可以被理解为将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中被过滤的空气向所述口罩主体10供应的通道。当所述第二管道411插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4,并且所述第二凸出部410与所述第二固定部14的一部分相接触时,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可以固定于所述口罩主体10。当所述第二管道411从所述第二固定部14分离时,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和所述口罩主体10可以进行分离。
在所述第二管道411和所述第二凸出部410可以形成有第二空气流动孔411a。所述第二空气流动孔411a可以由所述第二管道411和所述第二凸出部410的内部呈开口而形成。所述第二空气流动孔411a可以贯穿所述第二管道411和所述第二凸出部410。所述第二空气流动孔411a的一侧可以与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内部形成的第二空气流动空间414相连通。所述第二空气流动孔411a的另一侧可以与所述口罩主体10的第二流路124b相连通。在所述第二空气流动孔411a的作用下,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和所述口罩主体10可以彼此连通。
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可以包括第二固定卡钩4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卡钩412可以形成在第二管道411。当所述第二管道411插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4时,所述第二固定卡钩412可以卡止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4。在所述第二管道411的一侧可以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固定卡钩412的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卡钩412形成在所述安装孔,当将所述第二管道411插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4时,其可以选择性地卡止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4。卡止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4的第二固定卡钩412可以由形成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4的后述的第二固定卡钩解除部143解除卡止。
所述口罩装置1可以包括第二电线管413。所述第二电线管413可以从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凸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线管413可以从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侧面凸出。所述第二电线管413可以位于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第二侧面41a。所述第二电线管413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二管道411的一侧。所述第二电线管413可以被理解为电线19通过的通道。并且,所述第二电线管413可以被理解为后述的第二防脱离部48插入的开口。所述第二电线管413可以与形成于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后述的第二容置空间415相连通。所述第二电线管413可以插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4的一部分。
在所述第二电线管413可以包括第二电线通过孔413a。所述第二电线通过孔413a可以由所述第二电线管413的内部呈开口而形成。所述第二电线通过孔413a的一侧可以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415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线通过孔413a的另一侧可以与所述口罩主体10的第三流路124c相连通。在所述第二电线通过孔413a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三流路124c的空气的一部分可以向所述第二容置空间415流入。在向所述第二容置空间415流入所述第三流路124c的空气的情况下,可以对所述第二容置空间415中保管的多个结构元件进行冷却。
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可以包括第二分隔筋416。所述第二分隔筋416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内部。所述第二分隔筋416可以将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二空气流动空间414和第二容置空间415。所述第二分隔筋416可以从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内面凸出而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隔筋416可以与安装于所述第二空气流动空间414的后述的第二风扇模块44及第二过滤器模块45对应地形成。例如,当在所述第二空气流动空间414安装所述第二风扇模块44及所述第二过滤器模块45时,在所述第二空气流动空间414可以流动空气。所述第二风扇模块44及所述第二过滤器模块45可以插入于所述第二空气流动空间414进行固定。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415可以配置后述的电路板46。所述第二分隔筋416可以将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内部空间区分为空气通过的空间和配置电气部件的空间。
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可以包括第二风扇模块44及第二过滤器模块45。所述第二风扇模块44及所述第二过滤器模块45可以配置在由所述第二分隔筋416形成的第二空气流动空间414。所述第二风扇模块44可以产生用于吸入空气的吸力。所述第二过滤器模块45可以从利用所述第二风扇模块44吸入的空气过滤杂质。所述第二过滤器模块45能够以空气的流动方向为基准配置在所述第二风扇模块44的上游。利用所述第二风扇模块44强制流动的被过滤的空气可以通过所述第二空气流动孔411a向所述第二流路124b流动。所述第二风扇模块44可以包括风扇和电机,所述第二过滤器模块45包括多样的过滤器。
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可以包括电路板46。所述电路板46可以控制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和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中的一种以上的驱动。在所述电路板46可以包括控制部、通信部、信息存储部等。当从所述第一开关222和所述第二开关422中的一种以上输入驱动信号时,所述电路板46可以发生控制信号,以使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和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中的一种以上进行动作。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和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中的一种以上可以利用控制信号进行驱动。所述电路板46可以利用电线19与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和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中的一种以上相连接。所述电路板46可以通过所述电线19收发电源及控制信号。
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可以包括第二卡钩417。所述第二卡钩417可以提供有多个。所述第二卡钩417可以使后述的第二挂耳部50和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彼此进行结合。所述第二卡钩417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侧面。所述第二卡钩417可以从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侧面向外侧方向凸出。所述多个第二卡钩417可以位于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第二侧面41b、第三侧面41c。向外侧方向凸出的所述第二卡钩417的一部分可以向与凸出方向不同的方向弯折。例如,所述第二卡钩417可以从所述第二侧面41b及第三侧面41c向外侧方向凸出后,向朝向第一侧面41a的方向弯折。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卡钩417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中彼此相向的两侧侧面。
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侧面可以由提供有所述第二凸出部410的第一侧面41a、与所述第一侧面41a相向的第四侧面41d、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侧面41a及所述第四侧面41d的第二侧面41b及第三侧面41c进行定义。所述第二卡钩417可以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41b及所述第三侧面41c。当所述第二卡钩417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41b及所述第三侧面41c时,所述第二挂耳部50的第二卡钩卡止槽517可以卡止固定于所述第二卡钩417。例如,所述第二固定卡钩412可以向垂直于所述第二侧面41b及第三侧面41c的方向凸出,凸出的第二卡钩417的一部分向朝向所述第一侧面41a的方向弯折。通过所述第二卡钩417向朝向所述第一侧面41a的方向弯折形成,能够防止所述第二挂耳部50从所述第二卡钩417分离。
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可以包括第二开口419。所述第二开口419可以被理解为后述的第二防脱离部48的第二防脱离绳481贯穿的开口。所述第二开口419可以位于所述第一侧面41a。所述第二开口419可以与所述第二防脱离绳481对应的大小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口419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二凸出部410的另一侧。在所述第二凸出部410的一侧可以配置所述第二电线管413。所述第二开口419可以与所述第二电线管413隔开的方式配置。即,在所述第二开口419和所述第二电线管413之间可以配置所述第二凸出部410。当所述第二开口419和所述第二电线管413以彼此隔开的方式配置时,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419及所述第二电线管413的第二防脱离部48的作用下,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相对于所述口罩主体10的折叠作业变得容易。
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可以包括第二清洁器盖42。所述第二清洁器盖42可以覆盖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在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呈开口的上面能够以可分离的方式安装所述第二清洁器盖42。当在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安装所述第二清洁器盖42时,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内部空间可以分隔为所述第二空气流动空间414及所述第二容置空间415。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和所述第二清洁器盖42可以利用夹入对齐方式、紧固方式、基于磁铁构件的结合方式进行结合。
所述第二清洁器盖42可以包括第二吸入口421。所述第二吸入口421可以由所述第二清洁器盖42的一部分呈开口而形成。所述第二吸入口421可以提供有多个。所述多个第二吸入口421中的一部分可以将所述第二空气流动空间414和外部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二吸入口421可以形成在覆盖所述第二空气流动空间414的第二清洁器盖42的一部分。所述多个第二吸入口421中的其余一部分可以将所述第二容置空间415和外部空间相连通。通过了多个第二吸入口421中的一部分的空气可以向所述第二空气流动空间414吸入。可以利用通过多个第二吸入口421中的其余一部分流入或者流出的空气来冷却第二容置空间415。所述第二吸入口421可以由多个开口形成,或者形成为网格形状。所述第二吸入口421可以过滤向所述第二空气流动空间414流入的空气中包含的较大杂质。
所述第二清洁器盖42可以包括第二开关422。所述第二开关422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415的一侧。所述第二开关422可以被理解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的操作开关。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第二开关422提供有一个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提供为多个开关。在由多个开关提供的情况下,可以将其称为第二开关部,在第二开关部可以包括多个开关。例如,所述第二开关422可以提供为用于开启/关闭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的电源开关。并且,可以作为根据按压所述第二开关422的持续时间、次数等而控制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的驱动的操作开关来使用。另外,在提供为所述第二开关部的情况下,可以包括用于开启/关闭电源的第二电源开关、用于控制驱动的多个操作开关。
所述第二清洁器盖42可以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开关422的开关电路板。所述开关电路板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二清洁器盖42的内面。此时,所述第二清洁器盖42的内面可以被定义为朝向所述第二容置空间415的一面,所述第二清洁器盖42的外面被定义为向外部空间露出的另一面。当将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和所述第二清洁器盖42相结合时,所述开关电路板可以保管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415。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固定部上固定的第一空气清洁器的图,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固定部上固定的第二空气清洁器的图。
参照图9及图10,在本发明的口罩主体10可以包括第一固定部13及第二固定部14。所述第一固定部13及所述第二固定部14可以使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与所述口罩主体10相结合。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能够以可移动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能够以可移动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4。结合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的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可以固定于所述口罩主体10,或者相对于所述口罩主体10进行折叠。结合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4的第二空气清洁器40可以固定于所述口罩主体10,或者相对于所述口罩主体10进行折叠。在所述第一固定部13和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之间可以介入后述的第一挂耳主体31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二固定部14和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之间可以介入后述的第二挂耳主体51的一部分。
另外,所述第一固定部13及所述第二固定部14也可以固定于所述前面盖12和所述框架11中的至少一方。所述第一固定部13及所述第二固定部14也可以固定于所述框架11和所述前面盖12中的至少一方。例如,所述第一固定部13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4的一部分可以固定于所述框架11的两侧端部。所述前面盖12可以与固定有所述第一固定部13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4的一部分的框架11相结合来形成口罩主体10。
以下基于附图对第一固定部13及第二固定部14依次地进行说明。
参照图9,所述第一固定部13可以包括形成主体的第一固定部主体130。所述第一固定部主体130可以固定在所述口罩主体10。所述第一固定部主体130可以固定在所述前面盖12和所述框架11之间。所述第一固定部主体130可以插入于所述口罩主体10的第一固定部安置槽129a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固定部主体130可以形成为能够插入于所述前面盖12和所述框架11之间的形状。当所述第一固定部13插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安置槽129a时,所述口罩主体10的第一流路124a的一侧和所述第三流路124c的一侧可以被遮蔽。
所述第一固定部主体130可以包括第一管道插入孔131。所述第一管道插入孔131可以被理解为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的第一管道211插入的开口。当所述第一管道211插入于所述第一管道插入孔131时,所述第一固定部主体130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所述第一管道插入孔131可以形成为与所述第一管道211对应的形状。当在所述第一管道插入孔131插入所述第一管道211时,所述口罩主体10的第一流路124a和所述第一管道211的第一空气流动孔211a可以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插入孔131可以由所述第一固定部主体130的一部分呈开口而形成。
当所述第一固定部13和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彼此结合时,所述第一固定部主体130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一部分可以彼此进行接触。例如,所述第一固定部主体130的一面和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第一凸出部210可以相接触。当所述第一管道211插入于所述第一管道插入孔131时,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可以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主体130的一面相接触。当所述第一凸出部210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主体130的一面相接触时,所述第一管道211和所述第一管道插入孔131可以被封闭。
所述第一固定部主体130可以包括第一电线管插入孔132。所述第一电线管插入孔132可以被理解为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的第一电线管213插入的开口。所述第一电线管插入孔132可以形成为与所述第一电线管213对应的形状。当所述第一电线管213插入于所述第一电线管插入孔132时,所述口罩主体10的第三流路124c和所述第一电线管213的第一电线通过孔213a可以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线管插入孔132可以由所述第一固定部主体130的一部分呈开口而形成。
所述第一固定部主体130可以包括第一固定卡钩解除部133。所述第一固定卡钩解除部133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主体130的一侧。例如,所述第一固定卡钩解除部133可以配置在朝向所述前面盖12的第一固定部主体130的一侧。当所述前面盖12和所述框架11相结合时,所述第一固定卡钩解除部133可以通过所述前面盖12的一部分向外部露出。当所述第一固定卡钩解除部133驱动时,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的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可以分离。所述第一固定卡钩解除部133可以使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的第一空气清洁器20的第一固定卡钩212解除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卡钩解除部133可以由按键方式提供。在所述前面盖12可以形成有供所述第一固定卡钩解除部133贯穿的开口。例如,当所述第一固定卡钩解除部133驱动时,所述第一固定卡钩解除部133向所述第一固定卡钩212施加外力,从而能够使卡止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的第一固定卡钩212从所述第一固定部13分离。
所述第一固定部主体130可以包括第三开口138。所述第三开口138可以由所述第一固定部主体130的一部分呈开口而形成。所述第三开口138可以被理解为后述的第一防脱离部28的第一防脱离绳281贯穿的开口。所述第三开口138可以形成为与所述第一防脱离绳281对应的形状。所述第三开口138能够防止所述第一防脱离部28的第一防脱离凸起282从所述第一固定部13脱离。由于所述第一防脱离凸起282形成为大于所述第三开口138,所以所述第一防脱离凸起282可以被所述第三开口138卡止。所述第三开口138可以形成为所述第一防脱离凸起282能够通过的大小。所述第三开口138可以形成为其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防脱离绳281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一防脱离凸起282的直径。例如,所述第一防脱离凸起282可以变形为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开口138。在所述第一防脱离凸起282通过所述第三开口138后,可以卡止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的一侧。
另外,所述口罩装置1可以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固定部13和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相连接的第一防脱离部28。所述第一防脱离部28可以提供有多个。
所述第一防脱离部28可以包括第一防脱离绳281、第一防脱离凸起282以及第二防脱离凸起283。所述第一防脱离绳281可以沿着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防脱离凸起282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防脱离绳281的一侧端部,所述第二防脱离凸起283设置于所述第一防脱离绳281的另一侧端部。所述第一防脱离凸起282及所述第二防脱离凸起283可以构成为具有比所述第一防脱离绳281更大的直径或者更大的大小。
所述第一防脱离绳281可以贯穿所述第一固定部13的第三开口138和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第一开口219。所述第一防脱离凸起282可以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侧,所述第二防脱离凸起283位于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侧。所述第一防脱离凸起282可以被所述第三开口138限制从所述第一固定部13分离。所述第二防脱离凸起283可以被所述第一开口219限制从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分离。所述第一防脱离凸起282可以构成为能够从所述第三开口138分离,所述第二防脱离凸起283构成为能够从所述第一开口219分离。即,所述第一防脱离凸起282和所述第二防脱离凸起283中的至少一个构成为从开口分离,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和所述第一固定部13彼此分离。当将所述第一防脱离凸起282和所述第二防脱离凸起283中的至少一个安装于开口时,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和所述第一固定部13可以彼此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脱离部28可以追加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线管插入孔132及第一电线通过孔213a。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一防脱离凸起282可以与所述第一电线管插入孔132对应地形成,所述第二防脱离凸起283与所述第一电线通过孔213a对应地形成。所述第一防脱离凸起282可以被所述第一电线管插入孔132限制从所述第一固定部13分离。所述第二防脱离凸起283可以被所述第一电线通过孔213a限制从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分离。
参照图10,所述第二固定部14可以包括形成主体的第二固定部主体140。所述第二固定部主体140可以固定在所述口罩主体10。所述第二固定部主体140可以固定在所述前面盖12和所述框架11之间。所述第二固定部主体140可以插入于所述口罩主体10的第二固定部安置槽129b进行固定。所述第二固定部主体140可以形成为能够插入于所述前面盖12和所述框架11之间的形状。当所述第二固定部14插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安置槽129b时,所述口罩主体10的第二流路124b的一侧和所述第三流路124c的另一侧可以被遮蔽。
所述第二固定部主体140可以包括第二管道插入孔141。所述第二管道插入孔141可以被理解为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的第二管道411插入的开口。当所述第二管道411插入于所述第二管道插入孔141时,所述第二固定部主体140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所述第二管道插入孔141可以形成为与所述第二管道411对应的形状。当在所述第二管道插入孔141插入所述第二管道411时,所述口罩主体10的第二流路124b和所述第二管道411的第二空气流动孔411a可以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道插入孔141可以由所述第二固定部主体140的一部分呈开口而形成。
当所述第二固定部14和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彼此结合时,所述第二固定部主体140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一部分可以彼此进行接触。例如,所述第二固定部主体140的一面和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第二凸出部410可以相接触。当所述第二管道411插入于所述第二管道插入孔141时,所述第二凸出部410可以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主体140的一面相接触。当所述第二凸出部410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主体140的一面相接触时,所述第二管道411和所述第二管道插入孔141可以被封闭。
所述第二固定部主体140可以包括第二电线管插入孔142。所述第二电线管插入孔142可以被理解为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的第二电线管413插入的开口。所述第二电线管插入孔142可以形成为与所述第二电线管413对应的形状。当所述第二电线管413插入于所述第二电线管插入孔142时,所述口罩主体10的第三流路124c和所述第二电线管413的第二电线通过孔413a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线管插入孔142可以由所述第二固定部主体140的一部分呈开口而形成。
所述第二固定部主体140可以包括第二固定卡钩解除部143。所述第二固定卡钩解除部143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主体140的一侧。例如,所述第二固定卡钩解除部143可以配置在朝向所述前面盖12的第一固定部主体130的一侧。当所述前面盖12和所述框架11相结合时,所述第二固定卡钩解除部143可以通过所述前面盖12的一部分向外部露出。当所述第二固定卡钩解除部143驱动时,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4的第二空气清洁器40可以分离。所述第二固定卡钩解除部143可以使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4的第二空气清洁器40的第二固定卡钩412解除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卡钩解除部143可以由按键方式提供。在所述前面盖12可以形成有供所述第二固定卡钩解除部143贯穿的开口。例如,当所述第二固定卡钩解除部143驱动时,所述第二固定卡钩解除部143向所述第二固定卡钩412施加外力,从而能够使卡止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4的第二固定卡钩412从所述第二固定部14分离。
所述第二固定部主体140可以包括第四开口148。所述第四开口148可以由所述第二固定部主体140的一部分呈开口而形成。所述第四开口148可以被理解为后述的第二防脱离部48的第二防脱离绳481贯穿的开口。所述第四开口148可以形成为与所述第二防脱离绳481对应的形状。所述第四开口148能够防止所述第二防脱离部48的第三防脱离凸起482从所述第二固定部14脱离。由于所述第三防脱离凸起482形成为大于所述第四开口148,所述第三防脱离凸起482可以被所述第四开口148卡止。所述第四开口148可以形成为所述第三防脱离凸起482能够通过的大小。所述第四开口148可以形成为其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防脱离绳481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三防脱离凸起482的直径。例如,所述第三防脱离凸起482可以变形为能够通过所述第四开口148。在所述第三防脱离凸起482通过所述第四开口148后,可以卡止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4的一侧。
另外,所述口罩装置1可以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固定部14和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相连接的第二防脱离部48。所述第二防脱离部48可以提供有多个。
所述第二防脱离部48可以包括第二防脱离绳481、第三防脱离凸起482以及第四防脱离凸起483。所述第二防脱离绳481可以沿着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三防脱离凸起482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防脱离绳481的一侧端部,所述第四防脱离凸起483设置于所述第二防脱离绳481的另一侧端部。所述第三防脱离凸起482及所述第四防脱离凸起483可以构成为具有比所述第二防脱离绳481更大的直径或者更大的大小。
所述第二防脱离绳481可以贯穿所述第二固定部14的第四开口148和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第二开口419。所述第三防脱离凸起482可以位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4侧,所述第四防脱离凸起483位于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侧。所述第三防脱离凸起482可以被所述第四开口148限制从所述第二固定部14分离。所述第四防脱离凸起483可以被所述第二开口419限制从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分离。所述第三防脱离凸起482可以构成为能够从所述第四开口148分离,所述第四防脱离凸起483构成为能够从所述第二开口419分离。即,所述第三防脱离凸起482和所述第四防脱离凸起483中的至少一个构成为从开口分离,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4彼此分离。当将所述第三防脱离凸起482和所述第四防脱离凸起483中的至少一个安装于开口时,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4可以彼此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脱离部48可以追加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线管插入孔142及第二电线通过孔413a。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三防脱离凸起482可以与所述第二电线管插入孔142对应地形成,所述第四防脱离凸起483与所述第二电线通过孔413a对应地形成。所述第三防脱离凸起482可以被所述第二电线管插入孔142限制从所述第二固定部14分离。所述第四防脱离凸起483可以被所述第二电线通过孔413a限制从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分离。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口罩装置被折叠的情形的图。
参照图11,在本发明的口罩装置1中,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和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可以相对于所述口罩主体10进行折叠。当使用所述口罩装置1时,可以在所述口罩主体10的两侧固定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和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而使用。在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和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固定在所述口罩主体10的两侧的状态下,用户可以佩戴所述口罩装置1。
在所述口罩主体10的第一固定部13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管道插入孔131及所述第一电线管插入孔132。当将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时,可以在所述第一管道插入孔131插入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的第一管道211,在所述第一电线管插入孔132插入所述第一电线管213。在所述第一管道211及所述第一电线管213插入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的第一凸出部210可以与所述第一固定部13相接触,从而能够限制所述第一管道211及所述第一电线管213的固定位置。在将所述第一管道211插入于所述第一管道插入孔131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的第一固定卡钩212可以卡止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可以在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和所述第一固定部13之间插入后述的第一挂耳部30的一部分,所述第一挂耳部30的一部分固定于所述口罩主体10的一侧。
在所述口罩主体10的第二固定部14可以包括所述第二管道插入孔141及所述第二电线管插入孔142。当将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4时,可以在所述第二管道插入孔141插入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的第二管道411,在所述第二电线管插入孔142插入所述第二电线管413。在所述第二管道411及所述第二电线管413插入的过程中,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的第二凸出部410可以与所述第二固定部14相接触,从而能够限制所述第二管道411及所述第二电线管413的固定位置。在将所述第二管道411插入于所述第二管道插入孔141的过程中,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的第二固定卡钩412可以卡止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4。可以在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4之间插入后述的第二挂耳部50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挂耳部50的一部分固定于所述口罩主体10的另一侧。
另一方面,当用户不使用所述口罩装置1时,可以使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和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相对于所述口罩主体10进行折叠。当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朝向所述口罩主体10的框架11折叠时,在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的作用下,可以使所述口罩主体10的框架11向外部空间露出的面积最小化。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能够以从所述口罩主体10的左侧向朝向所述口罩主体10的右侧的方向旋转。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能够以从所述口罩主体10的右侧向朝向所述口罩主体10的左侧的方向旋转。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可以在所述第一防脱离部28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口罩主体10进行旋转。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可以在所述第二防脱离部48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口罩主体10进行旋转。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可以相对于所述口罩主体10进行旋转,从而封闭所述口罩主体10的一部分空间。即,能够防止与用户的鼻部和嘴部相邻地配置的框架11向外部空间露出而被污染。
可以通过驱动所述第一固定部13的第一固定卡钩解除部133来使卡止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的第一固定卡钩212解除卡止。当所述第一固定卡钩212解除卡止时,可以从所述第一固定部13分离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所述第一固定部13和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可以利用所述第一防脱离部28彼此进行连接。即,当将所述第一固定部13和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相分离时,可以利用所述第一防脱离部28来防止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从所述第一固定部13脱离。在所述第一防脱离部28的第一防脱离绳281的作用下,可以使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向朝向所述口罩主体10的框架11的方向旋转。
可以通过驱动所述第二固定部14的第二固定卡钩解除部143来使卡止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4的第二固定卡钩412解除卡止。当所述第二固定卡钩412解除卡止时,可以从所述第二固定部14分离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所述第二固定部14和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可以利用所述第二防脱离部48彼此进行连接。即,当将所述第二固定部14和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相分离时,可以利用所述第二防脱离部48来防止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从所述第二固定部14脱离。在所述第二防脱离部48的第二防脱离绳481的作用下,可以使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向朝向所述口罩主体10的框架11的方向旋转。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以利用所述第一防脱离部28及所述第二防脱离部48来使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朝向所述口罩主体10折叠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在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和所述第一固定部13之间还可以提供有铰链。在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4之间还可以提供有铰链。即,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可以利用铰链来相对于所述口罩主体10进行旋转。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以在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安装有所述第一挂耳部30及所述第二挂耳部50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相对于所述口罩主体10折叠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在所述第一挂耳部30及所述第二挂耳部50从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分离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相对于所述口罩主体10进行折叠。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挂耳部的图,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挂耳部的图。
参照图12及图13,本发明的口罩装置1可以包括第一挂耳部30及第二挂耳部50。所述第一挂耳部30及所述第二挂耳部50能够以可分离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所述第一挂耳部30及所述第二挂耳部50可以使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支撑于用户的耳部。所述第一挂耳部30及所述第二挂耳部50可以构成为卡止固定于用户的耳部。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一挂耳部30。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二挂耳部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挂耳部30及所述第二挂耳部50可以形成为卡止固定于用户的耳部的环形状。并且,所述第一挂耳部30及所述第二挂耳部50也可以形成为卡止固定于用户的耳部一部分的腿(leg)形状。例如,所述腿也可以形成为与卡止固定于用户的耳部一部分的眼镜腿相同的结构。以下基于附图对所述第一挂耳部30及所述第二挂耳部50依次地进行说明。
参照图12,所述第一挂耳部30可以包括形成主体的第一挂耳主体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可以形成为具有闭曲线的环形状。在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一侧可以安装第一清洁器主体21。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可以位于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一侧内部。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另一侧可以卡止固定于用户的耳部。用户的耳部可以位于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另一侧内部。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一面相接触。例如,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一部分可以与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第一侧面21a、第二侧面21b以及第三侧面21c相接触。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可以包括第一主体31a、第二主体31b、第三主体31c以及第四主体31d。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可以由第一至第四主体相连接而形成。所述第一主体31a可以被定义为配置在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和第一固定部13之间的部分。所述第四主体31d可以被定义为卡止固定于用户的耳部的部分。所述第二主体31b及第三主体31c可以被定义为将所述第一主体31a和所述第四主体31d相连接的部分。所述第一主体31a及第四主体31d可以在左右方向上隔开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二主体31b及第三主体31c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隔开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可以包括第一管道贯通孔311。所述第一管道贯通孔311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一侧。所述第一管道贯通孔311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第一主体31a。所述第一管道贯通孔311可以被理解为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第一管道211贯穿的开口。所述第一管道贯通孔311可以被理解为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第一凸出部210插入并进行固定的开口。所述第一管道贯通孔311可以与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对应地形成。当在所述第一管道贯通孔311插入所述第一凸出部210时,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第一主体31a可以配置于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和所述第一固定部13之间。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第一主体31a可以具有与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相接触的一面和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主体130相接触的另一面。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可以介入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和所述第一固定部主体130之间并执行填充件功能。并且,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可以支撑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和所述第一固定部主体130。所述第一管道211可以贯穿所述第一管道贯通孔311并插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的第一管道插入孔131。所述第一凸出部210可以插入于所述第一管道贯通孔311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称为所述第一管道贯通孔311,但是由于所述第一凸出部210插入于所述第一管道贯通孔311并进行固定,也可以称为第一凸出部贯通孔。
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可以包括第一电线管贯通孔312。所述第一电线管贯通孔312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一侧。所述第一电线管贯通孔312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第一主体31a。所述第一电线管贯通孔312可以被理解为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第一电线管213贯穿的开口。所述第一电线管贯通孔312可以形成为供所述第一电线管213插入。当在所述第一电线管贯通孔312插入所述第一电线管213时,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第一主体31a可以配置于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和所述第一固定部13之间。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可以介入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和所述第一固定部主体130之间并执行填充件功能。并且,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可以支撑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和所述第一固定部主体130。所述第一电线管213可以贯穿所述第一电线管贯通孔312并插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3的第一电线管插入孔132。
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可以包括第一绳贯通孔318。所述第一绳贯通孔318可以被理解为所述第一防脱离部28的第一防脱离绳281贯穿的开口。所述第一绳贯通孔318可以与所述第一防脱离绳281对应地形成。所述第一绳贯通孔318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第一主体31a。所述第一绳贯通孔318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一管道贯通孔311的一侧,所述第一电线管插入孔132配置在所述第一管道贯通孔311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可以包括第一把手314。所述第一把手314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把手314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第四主体31d。所述第一把手314可以由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一部分向外部空间凸出而形成。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第四主体31d可以包括朝向用户的耳部的一面和朝向外部空间的另一面。所述第一把手314可以从所述第四主体31d的另一面向外侧方向凸出而形成。所述第一把手314可以被理解为在用户的耳部固定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时供用户把持的部分。
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可以包括第一卡钩卡止槽317。所述第一卡钩卡止槽317可以提供有多个。在所述第一卡钩卡止槽317可以卡止固定所述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第一卡钩217。所述第一卡钩卡止槽317可以配置在与所述第一卡钩217对应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钩卡止槽317可以形成在与提供有所述第一卡钩217的第一清洁器主体21的第二侧面21b及第三侧面21c相接触的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卡钩卡止槽317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第二主体31b及第三主体31c。所述第一卡钩卡止槽317可以由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一部分凹陷而形成,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一卡钩217插入。所述第二主体31b及第三主体31c可以包括内面和外面。所述第一卡钩卡止槽317可以由所述第二主体31b及第三主体31c的内面向朝向外面的方向凹陷而形成。所述第一卡钩卡止槽317可以按与所述第一卡钩217的弯折的一部分对应的形状凹陷而形成,从而能够使所述弯折的一部分插入。即,所述第一卡钩卡止槽317可以按与所述第一卡钩217对应的形状呈开口,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一卡钩217卡止固定。
所述第一挂耳部30可以包括第一接触部32。所述第一接触部32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内面。此时,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内面被定义为,在将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固定于用户的耳部时,与用户的耳部相接触的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内面。所述第一接触部32可以位于所述第一挂耳部30的第四主体31d。并且,所述第一接触部32可以从所述第一挂耳部30的第四主体31d向朝向第二主体31b和第三主体31c中的至少一方的方向进一步延伸。当将所述第一挂耳部30佩戴于所述用户的耳部时,可能会向用户的耳部施加与所述口罩装置1的荷重对应的压力。所述第一接触部32配置在所述用户的耳部和所述第一挂耳部30之间,从而能够使向用户的耳部施加的压力最小化。所述第一接触部32可以由具有一定的弹力的材质提供,从而能够使所述向用户的耳部施加的压力最小化。所述第一接触部32可以提供为从所述第一挂耳部30的内面延伸。另外,所述第一接触部32还可以包括能够从用户的耳部获取身体特征信息的传感器。例如,可以基于通过所述传感器获取的身体特征信息来控制所述口罩装置1的驱动。
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可以包括第一凹陷部319。所述第一凹陷部319可以由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一部分凹陷而形成。图12的Y是将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一部分切割示出的截面。参照所述图12的Y,所述第一凹陷部319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外面。此时,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外面被定义为,与用户的耳部不相接触并向外部空间露出的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外面。所述第一凹陷部319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第二主体31b及第四主体31d。所述第一凹陷部319可以由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外面向朝向所述第一挂耳主体31的内面的方向凹陷而形成。所述第一凹陷部319可以被理解为,在用户的耳部安装所述第一挂耳部30后佩戴眼镜时用于安置眼镜的眼镜腿的空间。
参照图13,所述第二挂耳部50可以包括形成主体的第二挂耳主体5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可以形成为具有闭曲线的环形状。在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一侧可以安装第二清洁器主体41。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可以位于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一侧内部。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另一侧可以卡止固定于用户的耳部。用户的耳部可以位于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另一侧内部。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一部分可以与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一面相接触。例如,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一部分可以与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第一侧面41a、第二侧面41b以及第三侧面41c相接触。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可以包括第一主体51a、第二主体51b、第三主体51c以及第四主体51d。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可以由第一至第四主体相连接而形成。所述第一主体51a可以被定义为配置在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和第二固定部14之间的部分。所述第四主体51d可以被定义为卡止固定于用户的耳部的部分。所述第二主体51b及第三主体51c可以被定义为将所述第一主体51a和第四主体51d相连接的部分。所述第一主体51a及第四主体51d可以在左右方向上隔开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二主体51b及第三主体51c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隔开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可以包括第二管道贯通孔511。所述第二管道贯通孔511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一侧。所述第二管道贯通孔511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第一主体51a。所述第二管道贯通孔511可以被理解为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第二管道411贯穿的开口。所述第二管道贯通孔511可以被理解为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第二凸出部410插入并进行固定的开口。所述第二管道贯通孔511可以与所述第二凸出部410对应地形成。当在所述第二管道贯通孔511插入所述第二凸出部410时,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第一主体51a可以配置于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4之间。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第一主体51a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相接触的一面和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主体140相接触的另一面。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可以介入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主体140之间并执行填充件功能。并且,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可以支撑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主体140。所述第二管道411可以贯穿所述第二管道贯通孔511并插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4的第二管道插入孔141。所述第二凸出部410可以插入于所述第二管道贯通孔511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称为所述第二管道贯通孔511,但是由于所述第二凸出部410插入于所述第二管道贯通孔511并进行固定,也可以称为第二凸出部贯通孔。
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可以包括第二电线管贯通孔512。所述第二电线管贯通孔512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一侧。所述第二电线管贯通孔512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第一主体51a。所述第二电线管贯通孔512可以被理解为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第二电线管413贯穿的开口。所述第二电线管贯通孔512可以形成为供所述第二电线管413插入。当在所述第二电线管贯通孔512插入所述第二电线管413时,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第一主体51a可以配置于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4之间。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可以介入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主体140之间并执行填充件功能。并且,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可以支撑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和所述第一固定部主体130。所述第二电线管413可以贯穿所述第二电线管贯通孔512并插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14的第二电线管插入孔142。
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可以包括第二绳贯通孔518。所述第二绳贯通孔518可以被理解为所述第二防脱离部48的第二防脱离绳481贯穿的开口。所述第二绳贯通孔518可以与所述第二防脱离绳481对应地形成。所述第二绳贯通孔518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第一主体51a。所述第二绳贯通孔518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二管道贯通孔511的一侧,所述第二电线管插入孔142配置在所述第二管道贯通孔511的另一侧。
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可以包括第二把手514。所述第二把手514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把手514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第四主体51d。所述第二把手514可以由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一部分向外部空间凸出而形成。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第四主体51d可以包括朝向用户的耳部的一面和朝向外部空间的另一面。所述第二把手514可以从所述第四主体51d的另一面向外侧方向凸出而形成。所述第二把手514可以被理解为在用户的耳部固定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时供用户把持的部分。
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可以包括第二卡钩卡止槽517。所述第二卡钩卡止槽517可以提供有多个。在所述第二卡钩卡止槽517可以卡止固定所述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第二卡钩417。所述第二卡钩卡止槽517可以配置在与所述第二卡钩417对应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钩卡止槽517可以形成在与提供有所述第二卡钩417的第二清洁器主体41的第二侧面41b及第三侧面41c相接触的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一部分。所述第二卡钩卡止槽517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第二主体51b及第三主体51c。所述第二卡钩卡止槽517可以由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一部分凹陷而形成,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二卡钩417插入。所述第二主体51b及第三主体51c可以包括内面和外面。所述第二卡钩卡止槽517可以由所述第二主体51b及第三主体51c的内面向朝向外面的方向凹陷而形成。所述第二卡钩卡止槽517可以按与所述第二卡钩417的弯折的一部分对应的形状凹陷而形成,从而能够使所述弯折的一部分插入。即,所述第二卡钩卡止槽517可以按与所述第二卡钩417对应的形状呈开口,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二卡钩417卡止固定。
所述第二挂耳部50可以包括第二接触部52。所述第二接触部52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内面。此时,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内面被定义为,在将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固定于用户的耳部时,与用户的耳部相接触的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内面。所述第二接触部52可以位于所述第二挂耳部50的第四主体51d。并且,所述第二接触部52可以从所述第二挂耳部50的第四主体51d向朝向第二主体51b和第三主体51c中的至少一方的方向进一步延伸。当将所述第二挂耳部50佩戴于所述用户的耳部时,可能会向用户的耳部施加与所述口罩装置1的荷重对应的压力。所述第二接触部52配置在所述用户的耳部和所述第二挂耳部50之间,从而能够使向用户的耳部施加的压力最小化。所述第二接触部52可以由具有一定的弹力的材质提供,从而能够使所述向用户的耳部施加的压力最小化。所述第二接触部52可以提供为从所述第二挂耳部50的内面延伸。另外,所述第二接触部52还可以包括能够从用户的耳部获取身体特征信息的传感器。例如,可以基于通过所述传感器获取的身体特征信息来控制所述口罩装置1的驱动。
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可以包括第二凹陷部519。所述第二凹陷部519可以由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一部分凹陷而形成。图13的Z是将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一部分切割示出的截面。参照所述图13的Z,所述第二凹陷部519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外面。此时,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外面被定义为,与用户的耳部不相接触并向外部空间露出的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外面。所述第二凹陷部519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第二主体51b及第四主体51d。所述第二凹陷部519可以由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外面向朝向所述第二挂耳主体51的内面的方向凹陷而形成。所述第二凹陷部519可以被理解为,在用户的耳部安装所述第二挂耳部50后佩戴眼镜时用于安置眼镜的眼镜腿的空间。
图14及图15是示出由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口罩装置流动的空气流动的图。
参照图14及图15,本发明的口罩装置1可以在覆盖用户的鼻部和嘴部的状态下紧贴于用户的脸部。在所述口罩装置1紧贴于用户的脸部的状态下,用户可以通过开启/关闭所述第一开关222和所述第二开关422中的一种以上来驱动所述口罩装置1。
当所述口罩装置1驱动时,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的第一风扇模块24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的第二风扇模块44可以驱动并吸入外部空气。当所述第一风扇模块24及所述第二风扇模块44驱动时,可以向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的第一吸入口221及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的第二吸入口421吸入外部空气。附图中用A示出通过所述第一吸入口221及所述第二吸入口421流入的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例如,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可以吸入位于用户的脸部左侧的空气。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可以吸入位于用户的脸部右侧的空气。
向所述第一吸入口221吸入的外部空气可以被所述第一过滤器模块25过滤。向所述第二吸入口421吸入的外部空气可以被所述第二过滤器模块45过滤。被过滤的空气可以在通过所述口罩主体10的第一流路124a及所述第二流路124b后,向所述口罩主体10的流入口111流入。附图中用B示出通过了所述第一流路124a及所述第二流路124b的空气向所述流入口111排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流入到所述流入口111的空气可以向用户的鼻部和嘴部供应,用户可以吸入被过滤的空气。由于空气利用所述第一风扇模块24及所述第二风扇模块44强制流动,用户可以顺畅地进行呼吸。
用户可以在吸入被过滤的空气后呼出空气。从用户的鼻部和嘴部呼出的空气可以向所述口罩主体10的流出口112流入。由于通过所述流入口111连续地供应空气,被呼出的空气可以朝向所述流出口112流动。流入到所述流出口112的空气可以向所述口罩主体10的第三流路124c流动。此时,附图中用C示出从用户的鼻部和嘴部呼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
流入到所述第三流路124c的空气可以通过所述第三流路124c。通过所述第三流路124c的空气可以向所述口罩主体10的吐出口128排出。所述吐出口128可以将通过所述第三流路124c流动的空气向外部空间吐出。附图中用D示出从所述第三流路124c通过所述吐出口128向外部空间排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吐出口128和所述流出口112中的一种以上可以提供有逆止阀。所述逆止阀可以防止外部空间的空气向所述吐出口128和所述流出口112中的一种以上逆流。所述逆止阀可以在用户吸入被过滤的空气时封闭,并在用户呼出空气时开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口罩装置的第三及第四挂耳部的图。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口罩装置2的特征在于,第一实施例的口罩装置1的特定部分发生变形。因此,第二实施例的口罩装置2的一部分结构元件可以与第一实施例的口罩装置1的结构元件相同。因此,第二实施例相关的口罩装置2的说明中被省去的部分与第一实施例相关的口罩装置1相同,并可以引用相同的说明。以下,对第一实施例的口罩装置1中变形的第二实施例的口罩装置2的特定部分进行说明。
参照图16,本发明的口罩装置2可以包括第三挂耳部及第四挂耳部。所述第三挂耳部可以结合在第一空气清洁器20,第四挂耳部结合在第二空气清洁器40。虽然所述第三挂耳部和所述第四挂耳部在配置位置上存在有区别,但是彼此的结构元件可以相同地构成。因此,将第三挂耳部和第四挂耳部称为挂耳部60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口罩装置2可以包括挂耳部60。所述挂耳部60可以包括形成主体的挂耳主体61。在所述挂耳主体61的一侧可以结合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和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中的一种。在所述挂耳主体61的另一侧可以卡止固定用户的耳部。
所述挂耳主体61可以包括上部挂件611和下部挂件612。所述上部挂件611可以被理解为所述挂耳主体61的一部分。所述下部挂件612可以被理解为所述挂耳主体61的其余一部分。所述上部挂件611和所述下部挂件612可以彼此连接而形成所述挂耳主体6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部挂件611可以被理解为支撑于用户的耳部上方的部分。所述下部挂件612可以被理解为支撑于用户的耳部下方的部分。
所述挂耳主体61可以包括接触部62。所述接触部62可以设置于所述上部挂件611和所述下部挂件612中的一种以上。所述接触部62可以介入所述上部挂件611及所述下部挂件612中的一种以上和用户的耳部之间,从而使因向用户的耳部施加的口罩装置2的荷重所引起的压力最小化。为使向用户的耳部施加的压力最小化,所述接触部62可以由容易变形且具有弹性的材质构成。
所述挂耳主体61可以包括长度调节部70。所述长度调节部70可以对卡止固定于用户的耳部的挂耳主体61的长度进行调节。当利用所述长度调节部70调节挂耳主体61的长度时,所述口罩主体10能够更加紧贴于用户的脸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长度调节部70可以通过使所述下部挂件612的端部插入于所述上部挂件611的内部来调节所述挂耳主体61的长度。
所述长度调节部70可以包括下部挂件插入部71。所述下部挂件插入部71可以设置于所述上部挂件611的端部。所述下部挂件插入部71可以由比所述下部挂件612更大的直径或者大小形成,从而能够使所述下部挂件612插入于所述下部挂件插入部71的内部。并且,所述上部挂件611可以由比所述下部挂件612更大的直径或者大小形成,从而能够使所述下部挂件612插入于所述上部挂件611的内部。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下部挂件612插入于所述下部挂件插入部71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使所述上部挂件611插入于所述下部挂件612上形成的上部挂件插入部。
所述下部挂件插入部71可以包括下部挂件插入孔711。所述下部挂件插入孔711可以被理解为所述下部挂件612插入于所述下部挂件插入部71的开口。所述下部挂件插入孔711可以与所述下部挂件612对应地形成。所述下部挂件插入孔711可以从所述下部挂件插入部71延伸至所述上部挂件611的内部。即,向所述下部挂件插入孔711插入的下部挂件612可以插入至所述上部挂件611。
所述长度调节部70可以包括齿条72。所述齿条72可以设置于所述下部挂件612的一面。提供有所述齿条72的下部挂件612可以插入于所述下部挂件插入部71。所述齿条72能够防止所述下部挂件612从所述下部挂件插入部71分离。插入于所述下部挂件插入部71的齿条72可以卡止固定于所述下部挂件插入部71的内部提供的凸起。用户可以利用在插入于所述下部挂件插入部71的齿条72上卡止固定所述下部挂件插入部71的凸起的方式来调节所述挂耳主体61的长度。
所述长度调节部70可以包括调节开关73。所述调节开关73可以设置于所述下部挂件插入部71。所述调节开关73可以调节所述下部挂件插入部71的内部提供的凸起是否在所述齿条72上卡止固定。例如,当所述调节开关73驱动时,卡止固定于所述齿条72的凸起可以被解除卡止。当所述凸起从所述齿条72解除卡止时,所述下部挂件612可以从所述下部挂件插入部71分离。所述调节开关73可以设置于所述下部挂件插入部71的一侧。
当所述长度调节部70设置于所述挂耳部60时,能够自由地调节所述挂耳主体61的长度。当调节所述挂耳主体61的长度时,能够使所述口罩装置2紧贴于多样的用户的脸部。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口罩装置的图。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口罩装置3的特征在于,第一实施例的口罩装置1的特定部分发生变形。因此,第三实施例的口罩装置3的一部分结构元件可以与第一实施例的口罩装置1的结构元件相同。因此,第三实施例相关的口罩装置3的说明中被省去的部分与第一实施例相关的口罩装置1相同,并可以引用相同的说明。以下,对第一实施例的口罩装置1中变形的第三实施例的口罩装置3的特定部分进行说明。
参照图17,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口罩装置3可以包括口罩主体10、第一空气清洁器20以及第二空气清洁器40。所述口罩装置3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相结合的第五挂耳部80和与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相结合的第六挂耳部90。所述口罩装置3可以包括将所述第五挂耳部80和所述第六挂耳部90相连接的连接模块10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五挂耳部80、所述第六挂耳部90以及所述连接模块100可以使所述口罩主体10支撑于用户的头部。或者,所述第五挂耳部80、所述第六挂耳部90以及所述连接模块100可以使所述口罩主体10支撑于用户的头部佩戴的帽子、头盔等。
所述第五挂耳部80可以包括形成主体的第五挂耳主体81。所述第五挂耳主体81能够以可分离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所述第五挂耳主体81的一侧可以支撑于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所述第五挂耳主体81的另一侧可以支撑于所述连接模块100。在所述第五挂耳主体81的一侧可以形成有管道贯通孔、绳贯通孔、电线管贯通孔以及卡钩卡止槽,从而能够安装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所述第五挂耳主体81的另一侧可以包括第一连接器811。所述第一连接器811可以连接于所述连接模块主体101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器811可以与所述连接模块主体101相连接,并能够接收从后述的辅助电池105供应的电源。在所述第一连接器811和所述第五挂耳主体81的内部可以设置有电线,将所述辅助电池105的电源传送给第一空气清洁器20。所述第一连接器811能够以可分离的方式固定在所述连接模块100的一侧。例如,所述第一连接器811和所述连接模块100可以利用卡钩及齿条的固定方式进行结合。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接器811和所述连接模块100可以利用所述卡钩及齿条来调节所述第五挂耳主体81的长度。当调节所述第五挂耳主体81的长度时,能够将所述口罩主体10稳定地固定在用户的头部、头盔、帽子等。
所述第六挂耳部90可以包括形成主体的第六挂耳主体91。所述第六挂耳主体91能够以可分离的方式安装在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所述第六挂耳主体91的一侧可以支撑于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所述第六挂耳主体91的另一侧可以支撑于所述连接模块100。在所述第六挂耳主体91的一侧可以形成有管道贯通孔、绳贯通孔、电线管贯通孔以及卡钩卡止槽,从而能够安装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所述第六挂耳主体91的另一侧可以包括第二连接器911。所述第二连接器911可以连接于所述连接模块主体101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连接器911可以与所述连接模块主体101相连接,能够接收从后述的辅助电池105供应的电源。在所述第二连接器911和所述第六挂耳主体91的内部可以设置有电线,将所述辅助电池105的电源传送给第二空气清洁器40。所述第二连接器911能够以可分离的方式固定在所述连接模块100的另一侧。例如,所述第二连接器911和所述连接模块100可以利用卡钩及齿条的固定方式进行结合。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连接器911和所述连接模块100可以利用所述卡钩及齿条来调节所述第六挂耳主体91的长度。当调节所述第六挂耳主体91的长度时,能够将所述口罩主体10稳定地固定在用户的头部、头盔、帽子等。
所述连接模块100可以包括形成主体的连接模块主体101。所述连接模块100可以将所述第五挂耳主体81的端部和所述第六挂耳主体91的端部相连接。所述连接模块主体101可以包括供所述第一连接器811插入的第一连接器插入部1011。所述连接模块主体101可以包括供所述第二连接器911插入的第二连接器插入部1012。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入部1011可以形成在所述连接模块主体101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器插入部1012形成在所述连接模块主体101的另一侧。即,所述第一连接器811可以插入于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入部1011进行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器911插入于所述第二连接器插入部1012进行固定。
所述连接模块主体101可以包括第一调节部1013和第二调节部1014。所述第一调节部1013可以被理解为将插入于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入部1011的第一连接器811进行分离的开关。所述第二调节部1014可以被理解为将插入于所述第二连接器插入部1012的第二连接器911进行分离的开关。即,可以利用所述第一调节部1013和所述第二调节部1014,将连接于所述连接模块100的所述第一连接器811及所述第二连接器911进行分离。
例如,所述第一调节部1013可以使插入于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入部1011进行固定的第一连接器811从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入部1011分离。所述第二调节部1014可以使插入于所述第二连接器插入部1012进行固定的第二连接器911从所述第二连接器插入部1012分离。根据所述第一连接器811及所述第二连接器911插入于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入部1011及所述第二连接器插入部1012的程度,可以调节能够固定于用户的脸部的固定长度。当调节固定长度时,能够将所述口罩主体10稳定地固定在用户的头部、帽子、头盔等。
所述连接模块主体101可以包括辅助电池105。所述辅助电池105可以向所述第一空气清洁器20和所述第二空气清洁器40中的一种以上供应电源。所述辅助电池105能够以可分离的方式固定在所述连接模块主体101。在所述连接模块主体101可以包括用于安装所述辅助电池105的电池安装槽1015。
所述电池安装槽1015可以与所述辅助电池105对应地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安装槽1015可以由所述连接模块主体101的一部分凹陷而形成。所述辅助电池105可以安装在所述电池安装槽1015并固定于所述连接模块主体101。在所述连接模块主体101可以设置有用于从所述电池安装槽1015分离所述辅助电池105或者对所述电池安装槽1015安装所述辅助电池105的安装开关。
在所述连接模块主体101可以容置多个电气部件,从而能够将所述辅助电池105的电源向所述第一连接器811和所述第二连接器911中的一种以上供应。当所述辅助电池105安装于所述连接模块100时,能够向所述口罩装置3追加供应电源,并能够提高所述口罩装置3的驱动时间。并且,由于具有一定的荷重的辅助电池105配置在所述连接模块100,能够防止口罩装置3的荷重增加。并且,通过利用安装于所述连接模块100的辅助电池105来向设置于所述口罩装置3的电池26进行充电,或者相较于所述电池26优先使用所述辅助电池105的电源,从而能够使设置于所述口罩装置3的电池26的消耗最小化。

Claims (10)

1.一种口罩装置,其中,
包括:
口罩主体,具有向用户的鼻部和嘴部供应空气的流入口和将从用户的鼻部和嘴部排出的空气向外部排出的流出口;
一对挂耳部,以可分离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口罩主体的两侧端部,且挂在用户的两侧耳部;以及
一对空气清洁器,吸入外部空气而过滤杂质,并将被过滤的空气向所述口罩主体的流入口供应,以可拆卸的方式分别结合于一对所述挂耳部,
所述口罩主体包括:
前面盖;
框架,结合于所述前面盖的背面,且形成有所述流入口和流出口;以及
一对固定部,分别结合于所述口罩主体的两侧端部,且配置在所述前面盖和所述框架之间,
一对所述挂耳部分别包括:
第一主体,一面与所述固定部接触,另一面面向所述空气清洁器的一个侧面;
第二主体,从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朝向用户的耳部延伸,所述第二主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空气清洁器的上面相接触;
第三主体,从所述第一主体的另一侧朝向用户的耳部延伸,所述第三主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空气清洁器的下面相接触;以及
第四主体,将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第三主体相连接,并在佩戴时包围用户的耳部,
一对所述空气清洁器分别包括:
管道,从所述空气清洁器的一个侧面凸出而插入到所述固定部,以将被过滤的空气向所述口罩主体供应;以及
电线管,从所述空气清洁器的一个侧面凸出而插入到所述固定部,以使电线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装置,其中,
所述管道贯穿所述第一主体后插入到所述固定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罩装置,其中,
所述电线管贯穿所述第一主体后插入到所述固定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罩装置,其中,
还包括防脱离部,即使在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固定部隔开的状态下,也使所述挂耳部保持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罩装置,其中,
所述防脱离部包括:
防脱离绳,一端贯穿所述固定部,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空气清洁器的侧面;
第一防脱离凸起,连接到所述防脱离绳的一端;以及
第二防脱离凸起,连接到所述防脱离绳的另一端,
在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空气清洁器的侧面形成有供所述防脱离绳贯穿的防脱离绳贯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罩装置,其中,
所述防脱离部包括:
第一防脱离部,贯穿所述口罩主体的一侧的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空气清洁器的侧面;以及
第二防脱离部,贯穿所述口罩主体的另一侧的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空气清洁器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中的至少一个主体形成有多个卡钩卡止槽,
与所述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接触的所述空气清洁器的外周面,形成有分别与多个所述卡钩卡止槽卡止的多个卡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装置,其中,
还包括接触部,所述接触部设置在一对所述挂耳部中的至少一个挂耳部的内周面,增加与用户的耳部相接触的面积或者感测用户的身体特征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口罩装置,其中,
所述接触部配置在所述第四主体,
所述接触部的一部分从所述第四主体向朝向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第三主体中的一个以上的方向进一步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装置,其中,
一对所述挂耳部分别还包括调节所述挂耳部的整体长度的长度调节部,
所述长度调节部形成所述第四主体,
在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第三主体中的一个主体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第三主体中的另一个主体插入的插入孔,
在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第三主体中的一个主体上设置有调节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第三主体中的另一个主体的插入量的调节开关和凸起,
所述第二主体和所述第三主体中的另一个主体上形成有供所述凸起卡止固定的齿条。
CN201910717075.4A 2018-12-17 2019-08-05 口罩装置 Active CN1113179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63452A KR20200074733A (ko) 2018-12-17 2018-12-17 마스크 장치
KR10-2018-0163452 2018-12-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7928A CN111317928A (zh) 2020-06-23
CN111317928B true CN111317928B (zh) 2021-07-20

Family

ID=71163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17075.4A Active CN111317928B (zh) 2018-12-17 2019-08-05 口罩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200074733A (zh)
CN (1) CN1113179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97328B1 (ko) * 2021-07-19 2023-0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마스크 장치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50369A (en) * 1934-12-18 1936-07-16 Mine Safety Appliances C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respirators
WO2003099385A1 (en) * 2002-05-29 2003-12-04 Templeton Randall D Respirator hood assembly
CN103550875A (zh) * 2013-11-08 2014-02-0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 防毒防尘面具
CN205041997U (zh) * 2015-01-16 2016-02-24 孙宇 一种低噪音耳罩式便携空气过滤装置
CN105722557A (zh) * 2013-11-15 2016-06-29 3M创新有限公司 带有浮置弹性体套筒的呼吸器
CN205492695U (zh) * 2016-03-22 2016-08-24 重庆佰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带护耳结构的口罩
CN205912938U (zh) * 2016-07-21 2017-02-01 富鼎电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 防尘口罩
CA2772736C (en) * 2009-08-14 2017-09-12 Scott Technologies, Inc. Air purifying respirator having inhalation and exhalation ducts to reduce rate of pathogen transmission
CN108367181A (zh) * 2015-10-15 2018-08-03 空气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呼吸器
CN208003279U (zh) * 2017-11-20 2018-10-26 陈少元 一种小型便携式空气净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50369A (en) * 1934-12-18 1936-07-16 Mine Safety Appliances C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respirators
WO2003099385A1 (en) * 2002-05-29 2003-12-04 Templeton Randall D Respirator hood assembly
CA2772736C (en) * 2009-08-14 2017-09-12 Scott Technologies, Inc. Air purifying respirator having inhalation and exhalation ducts to reduce rate of pathogen transmission
CN103550875A (zh) * 2013-11-08 2014-02-0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 防毒防尘面具
CN105722557A (zh) * 2013-11-15 2016-06-29 3M创新有限公司 带有浮置弹性体套筒的呼吸器
CN205041997U (zh) * 2015-01-16 2016-02-24 孙宇 一种低噪音耳罩式便携空气过滤装置
CN108367181A (zh) * 2015-10-15 2018-08-03 空气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呼吸器
CN205492695U (zh) * 2016-03-22 2016-08-24 重庆佰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带护耳结构的口罩
CN205912938U (zh) * 2016-07-21 2017-02-01 富鼎电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 防尘口罩
CN208003279U (zh) * 2017-11-20 2018-10-26 陈少元 一种小型便携式空气净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074733A (ko) 2020-06-25
CN111317928A (zh) 2020-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27983B1 (ko) 마스크 장치
EP3673958B1 (en) Mask device
EP3673960A2 (en) Mask device
KR102384270B1 (ko) 마스크 장치
EP3673959B1 (en) Mask device
CN113750385B (zh) 口罩装置
EP4122550A1 (en) Mask apparatus
CN111317928B (zh) 口罩装置
KR20200080110A (ko) 마스크 장치
KR20200080112A (ko) 마스크 장치
KR20200079932A (ko) 마스크 장치
KR102663281B1 (ko) 마스크 장치
KR102280604B1 (ko) 마스크 장치
CN116940401A (zh) 口罩装置
KR102669697B1 (ko) 마스크 장치
KR102669695B1 (ko) 마스크 장치
KR20200088057A (ko) 마스크 장치
KR20200085183A (ko) 마스크 장치
KR102494130B1 (ko) 마스크 장치
KR102498505B1 (ko) 마스크 장치
KR20230161763A (ko) 마스크 장치
KR102531989B1 (ko) 마스크 장치
EP4122549A1 (en) Mask apparatus
KR20230013350A (ko) 마스크 장치
KR20230013346A (ko) 마스크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