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4879B - 突发事件下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快速响应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突发事件下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快速响应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14879B
CN111314879B CN202010059859.5A CN202010059859A CN111314879B CN 111314879 B CN111314879 B CN 111314879B CN 202010059859 A CN202010059859 A CN 202010059859A CN 111314879 B CN111314879 B CN 1113148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unmanned platform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interaction topology
top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598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14879A (zh
Inventor
曹欣
罗贺
王国强
胡笑旋
李晓多
马华伟
夏维
靳鹏
蒋儒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05985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148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14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48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148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148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8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predicted ev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8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upd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8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for reactiv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34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突发事件下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快速响应方法和装置,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未发生故障时的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D1、初始信息交互拓扑T1和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基于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和初始信息交互拓扑T1获取T1中的故障通信链接E1;将V1和E1从T1中删除,得到信息交互拓扑T2;判断信息交互拓扑T2是否能够保证无人平台正常执行信息感知任务;若是,则T2即为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若否,则基于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D1和信息交互拓扑T2获取备用边集合;基于备用边集合添加备用边到T2中,得到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本发明在更新无人平台的信息交互拓扑时效率高。

Description

突发事件下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快速响应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突发事件下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快速响应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平台是指无人驾驶的、完全按遥控操作或者按预编程序自主运作的一种平台,具体包括机器人和智能体等等,由于其不需要人为操作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然而单个无人平台在执行信息感知任务时能力略显不足,为提升执行信息感知任务的效率,往往采用多个无人平台共同组成信息感知网络,并在此网络的基础上选择一个合适的信息交互拓扑进行信息交互以执行信息感知任务。
无人平台执行信息感知任务时,由于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无人平台可能会发生故障,导致这些无人平台无法与其他无人平台交换信息,从而导致无人平台不能继续工作。现有技术在应对此问题时,通过寻找出所有的故障无人平台及其故障链接,并停用这些无人平台和通信链接,得到新的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将新的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对应的信息交互拓扑作为维持无人平台工作的信息交互拓扑,以此继续工作。
然而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的方法在实际应用时,获取新的信息交互拓扑花费的时间较长,效率较低。而在这个时间断层中,其他无人平台之间有可能发生碰撞而无法完成任务,因此现有技术存在效率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突发事件下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快速响应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提供的一种突发事件下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快速响应方法,所述响应方法由计算机执行,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未发生故障时的无人平台二维空间内的信息感知网络D1和初始信息交互拓扑T1;获取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
S2、基于所述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和所述初始信息交互拓扑T1获取T1中的故障通信链接E1;将V1和E1从T1中删除,得到信息交互拓扑T2
S3、判断所述信息交互拓扑T2是否能够保证无人平台正常执行信息感知任务;若否,则跳转到S4;若是,则T2即为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
S4、基于所述无人平台二维空间内的信息感知网络D1和信息交互拓扑T2获取备用边集合;
S5、基于所述备用边集合添加备用边到T2中,得到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
优选的,在S3中,判断所述信息交互拓扑T2是否能够保证无人平台正常执行信息感知任务,包括:
判断T2是否为二维最小刚性图,若是,则T2能够保证无人平台正常执行信息感知任务;若否,则T2不能保证无人平台正常执行信息感知任务;
所述判断T2是否为二维最小刚性图,包括:
获取信息交互拓扑T2中的通信链接的数量N1和T2中的无人平台的数量N2;判断是否满足N1=2N2-3,若满足条件,则T2是二维最小刚性图;若不满足条件,则T2不是二维最小刚性图。
优选的,在S4中,所述备用边集合的获取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初始无人平台二维空间内的信息感知网络D1和所述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获取D1中的故障通信链接E2,将V1和E2从D1中删除,得到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D2
将所述T2中的边从所述D2中删除,得到剩余的边作为备用边;所有的备用边构成备用边集合。
优选的,在S5中,所述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的获取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T2对应的刚度矩阵M1
将一条备用边L添加到所述刚度矩阵M1中,得到新的刚度矩阵M2,并判断:所述刚度矩阵M2的秩是否为满秩;
若否,则不进行操作,并将T2命名为T3;若是,则将所述备用边L添加到T2中,得到信息交互拓扑T3,并将刚度矩阵M1中的数据更新为刚度矩阵M2中的数据;
判断T3是否为二维最小刚性图,若是,则T3为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若否,则继续添加下一条备用边,并重复以上步骤。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提供的一种突发事件下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快速响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包括:
至少一个存储单元;
至少一个处理单元;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S1、获取未发生故障时的无人平台二维空间内的信息感知网络D1和初始信息交互拓扑T1;获取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
S2、基于所述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和所述初始信息交互拓扑T1获取T1中的故障通信链接E1;将V1和E1从T1中删除,得到信息交互拓扑T2
S3、判断所述信息交互拓扑T2是否能够保证无人平台正常执行信息感知任务;若否,则跳转到S4;若是,则T2即为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
S4、基于所述无人平台二维空间内的信息感知网络D1和信息交互拓扑T2获取备用边集合;
S5、基于所述备用边集合添加备用边到T2中,得到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
优选的,在S3中,判断所述信息交互拓扑T2是否能够保证无人平台正常执行信息感知任务,包括:
判断T2是否为二维最小刚性图,若是,则T2能够保证无人平台正常执行信息感知任务;若否,则T2不能保证无人平台正常执行信息感知任务;
所述判断T2是否为二维最小刚性图,包括:
获取信息交互拓扑T2中的通信链接的数量N1和T2中的无人平台的数量N2;判断是否满足N1=2N2-3,若满足条件,则T2是二维最小刚性图;若不满足条件,则T2不是二维最小刚性图。
优选的,在S4中,所述备用边集合的获取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初始无人平台二维空间内的信息感知网络D1和所述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获取D1中的故障通信链接E2,将V1和E2从D1中删除,得到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D2
将所述T2中的边从所述D2中删除,得到剩余的边作为备用边;所有的备用边构成备用边集合。
优选的,在S5中,所述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的获取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T2对应的刚度矩阵M1
将一条备用边L添加到所述刚度矩阵M1中,得到新的刚度矩阵M2,并判断:所述刚度矩阵M2的秩是否为满秩;
若否,则不进行操作,并将T2命名为T3;若是,则将所述备用边L添加到T2中,得到信息交互拓扑T3,并将刚度矩阵M1中的数据更新为刚度矩阵M2中的数据;
判断T3是否为二维最小刚性图,若是,则T3为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若否,则继续添加下一条备用边,并重复以上步骤。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突发事件下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快速响应方法和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获取未发生故障时的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D1、初始信息交互拓扑T1和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基于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和初始信息交互拓扑T1获取T1中的故障通信链接E1;将V1和E1从T1中删除,得到信息交互拓扑T2;判断信息交互拓扑T2是否能够保证无人平台正常执行信息感知任务;若是,则T2即为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若否,则基于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和信息交互拓扑T2获取备用边集合;基于备用边集合添加备用边到T2中,得到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本发明添加备用边到发生故障的信息交互拓扑中,得到无人平台执行任务对应的信息交互拓扑,使得无人平台在执行任务时可以高效稳定地保持队型,安全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突发事件下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快速响应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突发事件下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快速响应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无人平台工作时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未发生故障时的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D1、初始信息交互拓扑T1和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基于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和初始信息交互拓扑T1获取T1中的故障通信链接E1;将V1和E1从T1中删除,得到信息交互拓扑T2;判断信息交互拓扑T2是否能够保证无人平台正常执行信息感知任务;若是,则T2即为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若否,则基于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和信息交互拓扑T2获取备用边集合;基于备用边集合添加备用边到T2中,得到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本发明实施例添加备用边到发生故障的信息交互拓扑中,得到无人平台执行任务对应的信息交互拓扑,使得无人平台在执行任务时可以高效稳定地保持队型,安全可靠性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突发事件下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快速响应方法,该方法由计算机执行,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未发生故障时的无人平台二维空间内的信息感知网络D1和初始信息交互拓扑T1;获取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
S2、基于上述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和上述初始信息交互拓扑T1获取T1中的故障通信链接E1;将V1和E1从T1中删除,得到信息交互拓扑T2
S3、判断上述信息交互拓扑T2是否能够保证无人平台正常执行信息感知任务;若否,则跳转到S4;若是,则T2即为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
S4、基于上述无人平台二维空间内的信息感知网络和信息交互拓扑T2获取备用边集合;
S5、基于上述备用边集合添加备用边到T2中,得到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未发生故障时的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D1、初始信息交互拓扑T1和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基于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和初始信息交互拓扑T1获取T1中的故障通信链接E1;将V1和E1从T1中删除,得到信息交互拓扑T2;判断信息交互拓扑T2是否能够保证无人平台正常执行信息感知任务;若是,则T2即为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若否,则基于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和信息交互拓扑T2获取备用边集合;基于备用边集合添加备用边到T2中,得到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本发明实施例添加备用边到发生故障的信息交互拓扑中,得到无人平台执行任务对应的信息交互拓扑,使得无人平台在执行任务时可以稳定地保持队型,安全可靠性高。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由地面控制中心的计算机执行,继而将计算结果发给每个无人平台,实现无人平台执行任务需要的信息交互拓扑的快速生成。
下面对各步骤进行具体分析。
在步骤S1中,获取未发生故障时的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D1和初始信息交互拓扑T1;获取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
具体的,首先获取无人平台未发生通信故障时的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D1和初始信息交互拓扑T1
本发明实施例设定共n个AGENT通过AGENT之间的无人平台信息感知链接以形成一个信息感知网络。该信息感知网络中n个位置分别编号为{1,2,…,n},所有无人平台构成二维空间内的阵形。
具体的,信息感知网络表示为G=(V,E)。
其中:
V={vi},1≤i≤n是无人平台代表的节点的集合,其中vi表示AGENTi,即第i个无人平台。
E={eij},1≤i,j≤n是每两个无人平台节点构成的边的集合,其中边eij表示AGENTi和AGENTj之间的通信链接,使得AGENTi和AGENTj之间可以相互发送信息。
无人平台的初始信息交互拓扑T1=(V,E*)。
E*是信息交互拓扑中的通信链接对应的边集合。
再获取无人平台发生故障时无人平台中已损坏的无人平台V1。具体的,已损坏的无人平台V1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在本发明实施例中V1指代所有损坏的无人平台构成的无人平台集合。
在步骤S2中,基于上述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和上述初始信息交互拓扑T1获取T1中的故障通信链接E1;将V1和E1从T1中删除,得到信息交互拓扑T2
获取无人平台发生通信故障时无人平台中断的通信链接E1。具体的,中断的通信链接可以为一条也可以为多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E1指代所有的中断的通信链接构成的边集合。
将V1和E1从T1中删除,得到信息交互拓扑T2
在步骤S3中,判断上述信息交互拓扑T2是否能够保证无人平台正常执行信息感知任务;若否,则跳转到S4;若是,则T2即为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
具体的,判断上述信息交互拓扑T2是否能够保证无人平台正常执行信息感知任务,包括:
判断T2是否为二维最小刚性图,若是,则T2能够保证无人平台正常执行信息感知任务;若否,则T2不能保证无人平台正常执行信息感知任务。
其中,判断T2是否为二维最小刚性图,包括:
获取信息交互拓扑T2中的通信链接的数量N1和T2中的无人平台的数量N2;判断是否满足N1=2N2-3,若满足条件,则T2是二维最小刚性图;若不满足条件,则T2不是二维最小刚性图。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信息交互拓扑T1来说,在直接删除V1和E1后得到的T2可能能够保证无人平台正常工作。
即:当T2是二维最小刚性图时,可采用T2作为无人平台工作的信息交互拓扑。
在步骤S4中,基于上述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和信息交互拓扑T2获取备用边集合。
具体的,备用边集合的获取方法包括:
基于上述初始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D1和上述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获取D1中的故障通信链接E2,将V1和E2从D1中删除,得到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D2
将上述T2中的边从所述D2中删除,得到剩余的边作为备用边;所有的备用边构成备用边集合E′。
在步骤S5中,基于上述备用边集合添加备用边到T2中,得到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
具体的,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的获取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T2对应的刚度矩阵M1
将一条备用边L添加到上述刚度矩阵M1中,得到新的刚度矩阵M2,并判断:上述刚度矩阵M2的秩是否为满秩。
若否,则不进行操作,并将T2命名为T3;若是,则将上述备用边L添加到T2中,得到信息交互拓扑T3,并将刚度矩阵M1中的数据更新为刚度矩阵M2中的数据。
判断T3是否为二维最小刚性图,若是,则T3为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若否,则继续添加下一条备用边,并重复以上步骤。
具体的,还可表示为以下算法步骤:
Figure BDA0002374103800000121
得到的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即为无人平台继续工作时所执行的信息交互拓扑。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边添加操作的求解算法;因此方法相对简洁,方法整体的时间复杂度较低,可以快速计算出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的信息交互拓扑,减少了计算信息交互拓扑所消耗的能量,提高了无人平台协同执行态势感知任务的效率,使得无人平台在协同执行态势感知任务时更加高效稳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突发事件下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快速响应装置,上述装置包括计算机,上述计算机包括:
至少一个存储单元;
至少一个处理单元;
其中,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上述至少一条指令由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S1、获取未发生故障时的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D1和初始信息交互拓扑T1;获取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
S2、基于上述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和上述初始信息交互拓扑T1获取T1中的故障通信链接E1;将V1和E1从T1中删除,得到信息交互拓扑T2
S3、判断上述信息交互拓扑T2是否能够保证无人平台正常执行信息感知任务;若否,则跳转到S4;若是,则T2即为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
S4、基于上述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和信息交互拓扑T2获取备用边集合;
S5、基于上述备用边集合添加备用边到T2中,得到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
可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响应装置与上述响应方法相对应,其有关内容的解释、举例、有益效果等部分可以参考突发事件下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快速响应方法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未发生故障时的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D1、初始信息交互拓扑T1和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基于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和初始信息交互拓扑T1获取T1中的故障通信链接E1;将V1和E1从T1中删除,得到信息交互拓扑T2;判断信息交互拓扑T2是否能够保证无人平台正常执行信息感知任务;若是,则T2即为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若否,则基于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和信息交互拓扑T2获取备用边集合;基于备用边集合添加备用边到T2中,得到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本发明实施例添加备用边到发生故障的信息交互拓扑中,得到无人平台执行任务对应的信息交互拓扑,使得无人平台在执行任务时可以高效稳定地保持队型,安全可靠性高。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突发事件下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快速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方法由计算机执行,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未发生故障时的无人平台二维空间内的信息感知网络D1和初始信息交互拓扑T1;获取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
S2、基于所述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和所述初始信息交互拓扑T1获取T1中的故障通信链接E1;将V1和E1从T1中删除,得到信息交互拓扑T2
S3、判断所述信息交互拓扑T2是否能够保证无人平台正常执行信息感知任务;若否,则跳转到S4;若是,则T2即为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
S4、基于所述无人平台二维空间内的信息感知网络D1和信息交互拓扑T2获取备用边集合;
S5、基于所述备用边集合添加备用边到T2中,得到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
判断所述信息交互拓扑T2是否能够保证无人平台正常执行信息感知任务,包括:
判断T2是否为二维最小刚性图,若是,则T2能够保证无人平台正常执行信息感知任务;若否,则T2不能保证无人平台正常执行信息感知任务;
所述判断T2是否为二维最小刚性图,包括:
获取信息交互拓扑T2中的通信链接的数量N1和T2中的无人平台的数量N2;判断是否满足N1=2N2-3,若满足条件,则T2是二维最小刚性图;若不满足条件,则T2不是二维最小刚性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中,所述备用边集合的获取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初始无人平台二维空间内的信息感知网络D1和所述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获取D1中的故障通信链接E2,将V1和E2从D1中删除,得到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D2
将所述T2中的边从所述D2中删除,得到剩余的边作为备用边;所有的备用边构成备用边集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5中,所述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的获取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T2对应的刚度矩阵M1
将一条备用边L添加到所述刚度矩阵M1中,得到新的刚度矩阵M2,并判断:所述刚度矩阵M2的秩是否为满秩;
若否,则不进行操作,并将T2命名为T3;若是,则将所述备用边L添加到T2中,得到信息交互拓扑T3,并将刚度矩阵M1中的数据更新为刚度矩阵M2中的数据;
判断T3是否为二维最小刚性图,若是,则T3为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若否,则继续添加下一条备用边,并重复以上步骤。
4.一种突发事件下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快速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包括:
至少一个存储单元;
至少一个处理单元;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S1、获取未发生故障时的无人平台二维空间内的信息感知网络D1和初始信息交互拓扑T1;获取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
S2、基于所述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和所述初始信息交互拓扑T1获取T1中的故障通信链接E1;将V1和E1从T1中删除,得到信息交互拓扑T2
S3、判断所述信息交互拓扑T2是否能够保证无人平台正常执行信息感知任务;若否,则跳转到S4;若是,则T2即为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
S4、基于所述无人平台二维空间内的信息感知网络D1和信息交互拓扑T2获取备用边集合;
S5、基于所述备用边集合添加备用边到T2中,得到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
判断所述信息交互拓扑T2是否能够保证无人平台正常执行信息感知任务,包括:
判断T2是否为二维最小刚性图,若是,则T2能够保证无人平台正常执行信息感知任务;若否,则T2不能保证无人平台正常执行信息感知任务;
所述判断T2是否为二维最小刚性图,包括:
获取信息交互拓扑T2中的通信链接的数量N1和T2中的无人平台的数量N2;判断是否满足N1=2N2-3,若满足条件,则T2是二维最小刚性图;若不满足条件,则T2不是二维最小刚性图。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S4中,所述备用边集合的获取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初始无人平台二维空间内的信息感知网络D1和所述发生故障的无人平台V1获取D1中的故障通信链接E2,将V1和E2从D1中删除,得到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D2
将所述T2中的边从所述D2中删除,得到剩余的边作为备用边;所有的备用边构成备用边集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S5中,所述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的获取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T2对应的刚度矩阵M1
将一条备用边L添加到所述刚度矩阵M1中,得到新的刚度矩阵M2,并判断:所述刚度矩阵M2的秩是否为满秩;
若否,则不进行操作,并将T2命名为T3;若是,则将所述备用边L添加到T2中,得到信息交互拓扑T3,并将刚度矩阵M1中的数据更新为刚度矩阵M2中的数据;
判断T3是否为二维最小刚性图,若是,则T3为最终的信息交互拓扑,若否,则继续添加下一条备用边,并重复以上步骤。
CN202010059859.5A 2020-01-19 2020-01-19 突发事件下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快速响应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13148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59859.5A CN111314879B (zh) 2020-01-19 2020-01-19 突发事件下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快速响应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59859.5A CN111314879B (zh) 2020-01-19 2020-01-19 突发事件下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快速响应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4879A CN111314879A (zh) 2020-06-19
CN111314879B true CN111314879B (zh) 2023-07-04

Family

ID=71146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59859.5A Active CN111314879B (zh) 2020-01-19 2020-01-19 突发事件下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快速响应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148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4901B (zh) * 2020-06-24 2022-05-20 合肥工业大学 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的拓扑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5105A (zh) * 2017-05-08 2017-09-05 合肥工业大学 无人‑有人机编队信息交互拓扑容错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7135104A (zh) * 2017-05-08 2017-09-05 合肥工业大学 无人‑有人机编队信息交互拓扑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0471445A (zh) * 2019-08-22 2019-11-19 合肥工业大学 多无人平台通信能耗的多阶段多目标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10609572A (zh) * 2019-08-22 2019-12-24 合肥工业大学 无人机编队信息交互拓扑的启发式优化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5105A (zh) * 2017-05-08 2017-09-05 合肥工业大学 无人‑有人机编队信息交互拓扑容错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7135104A (zh) * 2017-05-08 2017-09-05 合肥工业大学 无人‑有人机编队信息交互拓扑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0471445A (zh) * 2019-08-22 2019-11-19 合肥工业大学 多无人平台通信能耗的多阶段多目标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10609572A (zh) * 2019-08-22 2019-12-24 合肥工业大学 无人机编队信息交互拓扑的启发式优化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graph-based anti-communication-destroying topology design for multi-UAV formation;Hao Chen等;2017 36th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CCC);全文 *
基于最小刚性图代数特性的无线网络拓扑优化算法;罗小元;李昊;马巨海;;物理学报(第24期);全文 *
面向网络态势感知的实时网络拓扑发现;贺英杰;王慧强;周仁杰;;计算机工程(第24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14879A (zh) 2020-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94867B (zh) 通信干扰下无人机编队信息交互拓扑智能决策方法和装置
CN111314879B (zh) 突发事件下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快速响应方法和装置
CN113162888B (zh) 安全威胁事件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865878B (zh) 边云协同环境中基于任务多约束的智能调度方法
CN111163440B (zh) 通信干扰下无人机协同态势感知网络快速重构方法和装置
CN111314119B (zh) 不确定环境下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快速重构方法和装置
CN111144572B (zh) 一种基于树形贝叶斯网络的配电网灾情推断方法及系统
US20100287016A1 (en) Method of monitoring a combined workflow with rejection determination function,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therefor
CN110471445B (zh) 多无人平台通信能耗的多阶段多目标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11026104B (zh) 突发事件下的多智能体系统快速响应方法和装置
CN115759979B (zh) 基于rpa和流程挖掘的流程智能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0879608B (zh) 不确定环境下无人系统编队快速自适应决策方法和装置
CN111104561B (zh) 启发式的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拓扑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1107604B (zh) 无人平台信息感知网络的快速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10262950A (zh) 基于多项指标的异动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1294760B (zh) 对抗环境下无人机协同态势感知网络快速响应方法和装置
CN110879609B (zh) 对抗环境下无人机编队信息交互拓扑快速重构方法和装置
CN110536266B (zh) 无人机编队通信能耗的周期性在线均衡方法和装置
CN114201199A (zh) 基于信息安全大数据的防护升级方法及信息安全系统
CN113740650A (zh) 一种船舶电力系统故障检测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09548A (zh) 多无人平台协同队形保持的快速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10647166A (zh) 均衡能耗的无人机编队信息交互拓扑在线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15460217B (zh) 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云服务高可用决策方法
CN110618626B (zh) 多无人平台协同队形保持的通信能耗均衡方法和装置
CN110598272B (zh) 多无人平台信息交互拓扑的启发式生成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ao Xin

Inventor after: Luo He

Inventor after: Wang Guoqiang

Inventor after: Hu Xiaoxuan

Inventor after: Li Xiaoduo

Inventor after: Ma Huawei

Inventor after: Xia Wei

Inventor after: Jin Peng

Inventor after: Jiang Ruhao

Inventor before: Luo He

Inventor before: Cao Xin

Inventor before: Wang Guoqiang

Inventor before: Hu Xiaoxuan

Inventor before: Li Xiaoduo

Inventor before: Ma Huawei

Inventor before: Xia Wei

Inventor before: Jin Peng

Inventor before: Jiang Ruhao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