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06108B - 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06108B
CN111306108B CN202010247238.XA CN202010247238A CN111306108B CN 111306108 B CN111306108 B CN 111306108B CN 202010247238 A CN202010247238 A CN 202010247238A CN 111306108 B CN111306108 B CN 1113061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air duct
plate
ann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4723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06108A (zh
Inventor
陈小平
唐清生
林勇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4723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061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061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61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061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61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6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 F04D29/462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2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having non-centrifugal stages, e.g. centripetal
    • F04D17/04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having non-centrifugal stages, e.g. centripetal of transverse-flow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8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16Centrifugal pumps for displacing without appreciable compress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6Fan casings
    • F04D29/4246Fan casings comprising more than one outl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器领域,特别是提出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所述出风设备应用所述出风阵列机构;所述出风阵列机构包括上下叠置的多层风道层结构;所述出风阵列机构各层所述风道层结构之间在外力驱动下能绕自身中的部区域相对独立的水平转动。随着所述风道层结构的水平转动,可实现对所述出风阵列机构的段数、出风方向摆动形态的调整,使得所述出风阵列机构的出风使用模式更加多样化;所述出风设备应用所述出风阵列机构后,其出风口数量和出风方向可实现灵活调整,且可实现全方位出风,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领域,特别是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及应用其出风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器领域具有出风功能的设备种类很多,如风扇、空调、暖风机和空气净化器等等,其中立柱式风扇和空调(室内机)由于其外形整体设计美观,占地空间小,出风性能相对传统出风设备更好,而被广泛应用于家庭中生活中。但是现有的立柱式风扇和空调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如由于有圆柱形外壳,内部出风结构固定灵活性不够高,不能同时对多个不同方向或区域实现吹风,只能通过设置可摆动的导风格栅来往复摆动向不同方向实现轮流吹风,这种往复摆动的吹风方式在很多使用场景下根本无法满足用户对出风操作的使用需求。
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出现了多种技术方案:
如专利号为CN201520561551.5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一种具有摆叶的立式空调,该空调的出风口设置有上下多段摆叶,每段摆叶可以独立摆动向不同方向吹风。如专利号为CN201710425073.9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设有三个出风口,出风设有摆动导风板可向不同方向吹风;再如专利号为CN20152069294.6,其公开了一种塔扇,其机身采用多段式设计,每段设有独立的驱动和进出风结构,每段机身能独立转动向不同方向吹风。
但是现有技术中,无论是采用多段摆叶,多个出风口还是多段机身独立摆动的方案,其只是在传统立柱式风扇或空调的基础上,将传统单一出风口或方向的出风设备从结构上增多到具有两个或三个或更多独立出风口或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出风设备实现多个方向独立或同时吹风,但是因为这些出风设备完成组装后,一旦出厂,出风设备的结构已经固定,出风口数量和出风方向已经固定,无法再根据使用场景或用户的实际情况不同实时变换出风口和方向的数量和使用参数。因此在使用结构的灵活性上,现有出风设备的使用模式很有限,而且吹风参数无法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吹风舒适度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所述出风阵列机构中风道层结构可独立转动,使得所述出风设备的出风口数量、出风方向和摆动形态均能实现灵活调整。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其包括:多层上下叠置的风道层结构;所述风道层结构呈环状结构,环状结构中部设有镂空中部区域;所述风道层结构之间在外力驱动下能绕自身中部区域,相对独立的水平转动。相对独立的水平转动具体是指每层风道层结构之间的水平转动操作,是独立的,不受彼此之间转动的影响,外力驱动可以是人工转动也可以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出风阵列机构在组装结构上能相对独立水平转动即可。
更优的,所述风道层结构呈环形,其为单层导风格栅板或多层导风格栅板上下叠置形成的层状结构。
更优的,所述导风格栅板包括环形板;所述导风格栅板为平面格栅板或异形格栅板;所述平面格栅板的所述环形板呈平面结构;所述异形格栅板的所述环形板的外环边,向所述环形板的法向方向设置成上下弯折的弯折状结构。
更优的,所述弯折状结构呈波浪状裙边结构。
更优的,所述导风格栅板还设有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将所述环形板的内环区域与所述环形板的外环外侧的区域连通。所述风道结构的所述环形板呈环形,所述环形板具有内环边和外环边;所述环形板的内环区域为内环边以内的区域;所述环形板的外环外侧的区域为外环边以外的区域;所述环形板在自身所在平面内将空间分割成内环区域和外环外侧的区域这两个区域;所述风道层结构将这两个区域连通。
更优的,所述环形板的内环边呈圆形,其外环边呈椭圆形。
更优的,所述异形格栅板的环形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风道板,多块所述风道板间隔分布于所述环形板的下表面。
更优的,所述异形格栅板的环形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向外延伸设有风道板,且位于所述环形板同一表面的风道板的断面在同一水平面内平齐。
更优的,所述平面格栅板竖向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固定端与相邻的两块所述环形板中任意一者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柱的滑动端与对应的另一块所述环形板滑动接触。
一种出风设备,其应用如上所述的出风阵列机构。
本发明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所述出风设备应用所述出风阵列机构;所述出风阵列机构包括上下叠置的多层风道层结构;所述出风阵列机构各层所述风道层结构之间在外力驱动下能绕自身中部区域,相对独立的水平转动。随着所述风道层结构的水平转动,可实现对所述出风阵列机构的段数和出风方向的调整,使得所述出风阵列机构的出风使用模式更加多样化;所述出风设备应用所述出风阵列机构后,其出风口数量和出风方向可实现灵活调整,且可实现全方位出风,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设备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将图2所示出风设备按照图2中A-A平面方向得到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将图3所示出风设备按照图2中B-B平面方向得到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将图3所示出风设备按照图2中D-D平面方向得到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F虚线圆圈圈出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所示出风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G虚线圆圈圈出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H虚线圆圈圈出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格栅板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格栅板的下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个所述水平限位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个所述水平限位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5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离心出风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格栅板与单元驱动装置组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格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格栅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8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格栅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部分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贯流风轮100,底部安装座110、B13,顶部安装座120、B14,风轮驱动装置130、B11,出风阵列机构140、B20,蜗壳导板210,导风弧面211,导风区域212,辅助导板220,圆弧板221,导风间隙222,安装板223,导风格栅板300、B21,环形板310、B22,风道结构320、B23,风道板321、B24,支撑柱330,滚珠331,环形滚珠槽340,环形限位槽350,单元驱动装置400,主动齿轮410,限位齿轮430,水平拉杆440,
后翼离心风轮B10,转向风道外壳B12,进风外壳B131,进风管道B15,热交换器B16,固定支架B17,导风板B18,出风窗口部B251、C211,中部风道B26,泵体B31,驱动安装槽B32,驱动安装座B321,驱动组件B33,滑块B34,环形轨B35,环形通槽B36,卡槽B37,弹性伸缩件B3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13所示,一种出风设备,其包括:贯流风轮100,所述贯流风轮100具体可以为柱状贯流风轮、风轮驱动装置130、导风结构和出风阵列机构140;所述出风阵列机构140包括:多层上下叠置的风道层结构和用于驱动所述风道层结构转动的电机驱动机构;所述风道层结构的转动可以单独的也可以是联动的,如图1-14所示,所述出风阵列机构140具体包括:多层上下叠置的风道层结构和用于驱动每层风道层结构水平转动的电机驱动机构;所述电机驱动机构包括:多个独立安装的单元驱动装置400和与该单元驱动装置400传动配合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所述风道层结构。所述风道层结构可以根据使用需要独立或者组合式的转动。
具体的,如图2-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层结构呈环形,其为单层导风格栅板;所述进出风阵列结构呈管状罩设于所述导风结构的外侧。所述导风格栅板300具体为平面格栅板,其包括环形板310和设置至于所述环形板310的风道结构320;所述风道结构320将所述环形板310的内环区域与所述环形板310的外环外侧的区域的从相对的两个方向连通。所述环形板310的内环呈圆形,其外环呈椭圆形。所述环形板310的下表面垂直向下延伸出风道板321,多块所述风道板321平行分布与所述环形板310的下表面。所述风道层结构之间竖向设置有支撑柱330,所述支撑柱330的固定端与相邻的两块所述环形板310中任意一者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柱330的滑动端与对应的另一块所述环形板310滑动接触。所述支撑柱330至少设有三根,且其在水平面内的映射位置不分布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支撑柱330的滑动端设有滚珠331。更优的,所述支撑柱330与对应位置的风道板321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位置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如图5-8所示,所述单元驱动装置400设有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设有主动齿轮410;所述风道层结构设有的所述驱动部为环形齿条结构,所述环形齿条结构与所述主动齿轮410啮合;多个所述驱动转轴带动对应数量的所述风道层结构绕相同的轴线转动。所述电机驱动机构采用单元驱动装置400、主动齿轮410和环形齿条组合的传动方案,一方面齿轮和齿条组合能保证传动结构更高的稳定性和精准度,为后续智能化控制准备良好的结构基础。而能实现主动齿轮410和环形齿条啮合传动,从而使得所述单元驱动装置400驱动所述风道层结构水平转动的具体实施方案不唯一,如下列举出两种具体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主动齿轮410为柱形齿轮,所述单元驱动装置400安装于所述导风结构或安装支架;所述风道层结构呈环形,且内环为圆形;所述主动齿轮410在水平面内转动;所述环形齿条沿所述风道层结构的内环设置。
具体实施方式二:所述主动齿轮410为柱形齿轮,所述单元驱动装置400安装于所述导风结构或安装支架;所述主动齿轮410在水平面内转动;所述环形齿条呈圆环形,且设置于所述风道层结构的上表面或下表面。
所述出风设备使用过程中,如果能让所述风道层结构保持水平,每层所述风道层结构在水平方向上不会出现偏移,每层风道层结构都会绕着的竖直方向上的轴线转动;但是在所述出风设备实际使用和运输过程中,难易保证其始终保持水平放置,因此为了避免风道层结构水平偏移,对所述出风设备进行进一步优化,在电机驱动机构中还增设了水平限位机构,所述水平限位机构可以有多种形式,其总的技术构思是能实现所述主动齿轮410与环形齿条始终啮合,同时每层所述风道层结构的转动轴心在竖直方向上固定不会发生偏移,如下本申请列举出了三种优选的具体实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2-9所示,所述电机驱动机构还包括水平限位机构;所述水平限位机构包括:连接设置于所述风道层结构表面或下表面中任意一表面的支撑柱330,以及设置于相对的另一个表面的环形滚珠槽350;当多层所述风道层结构上下叠置时,相邻的所述风道层结构之间设有的支撑柱330的滑动端与对应位置的所述风道层结构设有的环形滚珠槽350滑动配合。更优的,所述支撑柱330的滑动端设有滚珠331,当多层所述风道层结构上下叠置时,相邻的所述风道层结构之间设有的支撑柱330的滚珠331与对应位置的所述风道层结构设有的环形滚珠槽350滑动配合。
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12所示,所述电机驱动机构还包括水平限位机构;所述水平限位机构包括:限位齿轮430和所述主动齿轮410;所述主动齿轮410和所述限位齿轮430分别安装于所述导风结构或安装支架的相对的两侧,且分别位于所述风道层结构的内环的同一条直径所在直线的两端,所述限位齿轮430和所述主动齿轮410与所述环形齿条同时啮合。
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是13所示,所述电机驱动机构还包括水平限位机构;所述水平限位机构包括:水平拉杆440和环形限位槽350;所述环形限位槽350设置于所述风道层结构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且所述环形限位槽350的几何中心与所述内环重合;所述水平拉杆440的滑动端限位与所述环形限位槽350内,所述水平拉杆440的固定端与所述单元驱动装置400相对固定。更优的,所述水平拉杆440有两根,分别位于所述主动齿轮410的两侧;所述水平拉杆440的滑动端设有滚轮,所述滚轮限位于所述环形限位槽350内。
如图3和7所示,所述导风结构包括:蜗壳导板210和辅助导板220;所述蜗壳导板210呈条状;所述导风弧面贴近所述贯流风轮100的部分圆柱面设置;所述导风弧面211的两侧分别为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导风弧面211与所述贯流风轮100的圆柱面的距离,从所述进风侧向所述出风侧逐渐增大;所述辅助导板220呈直条板状,且一侧边贴近所述贯流风轮100,另一侧背离所述贯流风轮100圆柱面向外伸出,且所述辅助导板220和所述蜗壳导板210的出风侧所在区域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贯流风轮100的同一侧。所述蜗壳导板210或辅助导板220的外侧设有多个安装板223,多个安装板223上下设置呈多层结构;多个所述单元驱动装置400设置于所述多个安装。
所述蜗壳导板210的出风侧设置有导风区域212,所述辅助导板220与所述导风区域212相对形成出风通道,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出风通道的宽度沿背离所述贯流风轮100的方向增大。所述辅助导板220贴近所述贯流风轮100的的一侧边沿所述贯流风轮100的圆柱面延伸出圆弧板221,该圆弧板221靠近所述贯流风轮100的圆柱面设置,且圆弧板221的内侧面与所述贯流风轮100的圆柱面之间设有导风间隙222。
如图7所示,所述出风设备还包括:包括上下正对设置的顶部安装座120和底部安装座110;所述贯流风轮100和导风结构竖立安装于所述底部安装;所述风轮驱动装置130安装于所述顶部安装或底部安装座110;所述风轮驱动装置130与所述贯流风轮100传动连接;所述出风阵列机构140设置于所述顶部安装座120或底部安装座110之间,且可相对与所述顶部安装座120或底部安装座110水平转动。所述风轮驱动装置130传动连接;所述导风结构设置于所述贯流风轮100外侧,用于在贯流风轮100外侧起到导风作用;所述出风阵列机构罩设于所述导风结构的外侧,且所述单元驱动装置400用于驱动对应位置的所述风道层结构相对于所述导风结构水平转动。
实施例2
如图14-22所示,一种出风设备,其包括出风装置和出风阵列机构B20;所述出风阵列机构B20包括:多层上下叠置的风道层结构;所述出风阵列机构B20的中部竖直设有中部风道B26;所述中部风道B26在所述风道层结构处沿水平方向设有出风窗口部B251;所述出风装置为的顶部设有出风口,其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中部风道B26的底端与所述出风装置的出风口连通,所述中部风道B26的顶端设有封堵结构;所述风道层能绕所述中部风道B26独立或组合转动。所述风道层结构绕在所述中部风道B26层外部转动的具体形式多样,如独立转动时,即多层所述风道层结构以每层为最小单位独立转动;组合转动时,即多层风道层结构组成一组,以组合为最小转动单位。
如图15和16所示,所述出风装置为后翼离心装置,其包括:后翼离心风轮B10、风轮驱动装置B11和转向风道外壳B12;所述风轮驱动装置B11与所述离心风轮传动连接,所述后翼离心风轮B10设置于所述转向风道外壳B12内,所述转向风道外壳B12的两端分别为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转向风道外壳B12的出风口与所述中部风道B26通过进风管道B15连通;所述风轮驱动装置B11具体为电机,其通过固定支架B17安装在所述风道外壳和所述进风管道B15组成的腔体内;所述进风管道B15呈倒置漏斗状,能对所述出风装置流出的大量气体聚集导流至所述中部风道B26内,同时可以提高所述中部风道B26的气压力和速度;所述出风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很多样化,可以驱动固定方向的气流进入所述中部风道B26即可。所述出风装置采用所述后翼离心装置,所述后翼离心装置具体安装在所述出风装置的底端,当所述后翼离心装置工作时,所述出风设备的底端周围的空气,会从所述出风设备的底端被吸入并被所述后翼离心风轮B10甩出,被甩出的空气在所述转向风道的导风作用下,从所述出风装置的出风口流出并进入所述中部风道B26,最终经过所述中部风道B26沿着所述风道层结构流出至所述出风设备的外;所述后翼离心装置可以让外部空气从所述出风设备的底部进入,再向上进入所述中部风道B26,该方案中风道结构B23流动方向单一,只需在所述出风设备底部增设镂空结构用于进风,使得所述离心出风设备的具有足够要求的出风参数的前提下,让所述出风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所述出风设备径向尺寸更小。
所述出风装置设置于所述出风设备的顶部安装座B14或底部安装座B13。所述出风装置具体安装位置有多种实施方式;将其设置在离心出风设备的顶部或底部中任意一端,能使得所述中部风道B26位于更加适合对人体吹风的机身段位置,且所述出风设备的吹风机身段更长。最优的实施方案是,将所述出风装置设置于所述离心出风设备的底部安装座B13,这样可以将所述离心出风设备的重心尽可能设置在一端,当所述出风设备竖立放置使用时,可以保持机身重心更低更加稳定,不易出现晃动和倾倒。
所述出风装置的外部罩设有进风外壳B131,所述进风外壳B131呈管状格栅结构;所述出风装置的出风口竖直向上设置,所述出风装置的进风口与所述顶部安装座B14或底部安装座B13之间设有进风间隙。所述进风外壳B131能对所述出风装置起到保护作用;另外,外部空气从所述管状格栅结构进入所述进风外壳B131,再经过所述进风间隙进入所述出风装置,管状格栅结构使得所述出风装置能在所述出风设备的顶部或者底部实现360度大范围进风,增大进风区域,有利于提高所述离心出风设备的进风量。所述后翼离心风轮B10的底部水平设有导风板B18,所述进风间隙为设置在所述后翼离心风轮B10和所述导风板B18之间设有的水平间隙。
所述转向风道外壳B12内设有热交换器B16。具体的,所述热交换器B16可以与其他温度调节设备配合,如与空调外机或发热设备配合,可以对经过所述离心出风设备的气流进行温度调节,可以实现空调或暖风机的功能;将所述热交换器B16设置在所述进风管道B15内,能进一步提高所述热交换器B16对气流的温度调节效果;具体实施方案可以是,所述热交换器B16呈管状,紧贴设置于所述转向风道外壳B12的内部,使得流经所述转向风道外壳B12的气流均可与所述热交换器B16接触。
如图17-20所示,所述风道层结构呈环形,其为单层导风格栅板B21。所述出风阵列机构B20整体呈管状,其一方面将所述出风装置的出风口上方的区域罩起,形成所述中部风道B26,也起到保护出风设备内部结构的作用,可以避免用户将肢体伸入所述出风装置造成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所述出风阵列机构B20包括多层可以单独或者组合水平转动的风道层结构,可以使得所述出风阵列机构B20不仅能实现水平出风方向的调整,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实现不同出风高度的调节。
所述导风格栅板B21具体为异形格栅板,其包括环形板B22;所述环形板B22的外环边沿所述环形板B22的法向方向设置成上下弯折的弯折状结构。所述环形板B22的内环边靠近所述中部风道B26,其设置成平面结构,但不是必须设置成平面结构,也可以是弯折状结构;该平面结构使得多层所述环形板B22能将所述中部风道B26的出风口划分成多个规则的出风区域,也便于气流进入所述环形板B22设有的风道结构B23内;所述环形板B22的外环边沿设有成弯折状结构,且所述弯折状结构不在同一水平面呢,使得所述环形板B22的外环边沿有高低不一的导风面;当所述环形板B22整体呈现同一平面上时,气流经过所述环形板B22流出高度基本不会变化,所述环形板B22转动只能实现同一高度的水平面出风方向的调整,无法调整竖直出风方向;在所述环形板B22增设所述弯折状结构可使得所述导风格栅板B21在水平转动时,不仅可实现水平出风方向的调整,还可以对竖直方向上的出风和风速进行调整;具体的,当相邻的导风格栅板B21的出风区位置的所述弯折状结构一致向上时,该出风位置出风方向倾斜向上;当相邻的导风格栅板B21的出风区位置的所述弯折状结构一致向下时,该出风位置出风方向倾斜向下;当相邻的导风格栅板B21的出风区位置的所述弯折状结构靠近挤压时,该出风位置出风速度变大;当相邻的导风格栅板B21的出风区位置的所述弯折状结构背离扩张时,该出风位置出风速度变小。
所述弯折状结构呈波浪状裙边结构。所述弯折状结构的具体实施形状多样,当其具体为所述波浪裙边结构时,由于波浪状裙边结构,使得所述外环边的高变化时逐步变化的,而且是该变化时连续的,在利用相邻的导风格栅调整竖直出风方向和出风速度时,利用连续和逐步变化的结构来设定控制程序,相对于不规律不连续的结构而言,更加简单方便,大大降低了控制程序的设定难度,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控制操作的精准度。
所述导风格栅板B21还设有风道结构B23;所述风道结构B23的一端与所述出风窗口部B251对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环形板B22的外环外侧的区域连通。所述出风装置开始工作时,气流会先进入所述中部风道B26,再从所述出风窗口部B251流出,最终经过所述环形板B22的环面区域向所述出风设备周边流出;在所述环形板B22的环面上设置所述风道结构B23可以进一步划分限定气流从所述环形板B22的内环区域向周边辐射流出的方向,同时所述风道结构B23随着所述环形板B22转动,可以实现气流方向的精准调整。
所述环形板B22呈环形,且其环边各个位置的宽度不完全相等。所述风道结构B23是设置在环形板B22上的,因此不同位置的风道结构B23长度是根据所述环形板B22对应位置的环边的宽度来设置;将所述环形板B22设置成各个位置宽度不一致的环状,可以让所述风道结构B23长度是不一致的;而当出风装置出风参数固定时,每个所述风道结构B23流出气流的紊流度是与风道结构B23的长度相关的,因此将所述环形板B22的俯视形状设置成椭圆环或者其他宽度不一的形状,可以使得所述离心出风设备出风紊流度更加多样,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调整或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是,所述环形板B22的内环边呈圆形,其外环边呈椭圆形。或者是,所述环形板B22的内环边内切于内圆,其外环边外切于外圆,且所述内圆的圆心和所述外圆的圆心在所述环形板B22的法向方向上不重合。所述内环边和外环边的形状很多样,可以是多边环形也可以规则的圆形,无论所述内环边和外环边具体是什么形状,两者必定内切或外切一个虚拟的圆,对应的圆即分别为内圆或外圆;所述环形板B22使环状的,即内圆必定小于外圆,所述内圆和所述外圆圆心不重合,即使得进一限定了所述环形板B22的环边各处宽度之间,可以是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但是不可是完全相等的,这样才能保证安装所述环形板B22的环边的宽度设置风道结构B23长度存在变化,使得出风参数可以根据所述环形板B22的转动而变化。
所述环形板B22的下表面垂直向下延伸出风道板B24,多块所述风道板B24间隔分布于所述环形板B22的下表面。所述风道结构B23的具体设置方式很多样,风道结构B23为管状结构;本方案中采用了一种简化方案,所述风道结构B23是由两侧的风道板B24和两个上下相邻的环形板B22组合而成的管道结构,使得所述导风格栅板B21的生产制造成本更低,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更优的,当所述风道板B24设置在环形板B22的下表面时,所述环形板B22的槽状结构是倒扣设置的,不容易积灰尘,灰尘会更容易落在环形板B22的上表面,在清理时对环形板B22上表面清理会比清理下表面更加容易。
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是,所述环形板B22的上表面垂直向上延伸出风道板B24,多块所述风道板B24间隔分布于所述环形板B22的上表面;或所述环形板B22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向外延伸设有风道板B24,且位于所述环形板B22同一表面的风道板B24的断面与同一水平面平齐。即环形板B22上的风道板B24的顶部的断面或底部的断面平齐,使得上下相邻的两块所述导风格栅板B21之间的风道板B24在转动时不会出现干扰,导风格栅板B21之间可以相距更近,也能保证转动顺畅。
所述出风阵列中各块或各组风道层结构可以在人力作用下水平转动,也可以在自动化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水平转动;为了提高所述出风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所述出风阵列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风道层结构转动的泵式驱动机构;所述泵式驱动机构包括:多个单元驱动装置和与各个所述单元驱动装置传动配合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置于对应位置的所述风道层结构;所述单元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对应位置的所述风道层结构水平转动。
如图17、21和22所示,所述单元驱动装置包括:泵体B31和驱动组件B33;所述驱动组件B33包括:环形轨B35道、滑块B34和弹性伸缩件B38;
所述滑块B34滑动设置于所述环形轨B35道;所述弹性伸缩件B38有两组,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环形轨B35道两侧的半圆环内;两组所述弹性伸缩件B38的一端为封闭端,且两个所述封闭端分别顶压于所述滑块B34的两侧;两组所述弹性伸缩件B38的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环形轨B35道内,且均通过驱动管道均匀与所述泵体B31连通;所述泵体B31控制向所述伸缩腔体泵入的介质流量,进而控制所述弹性伸缩件B38沿所述环形轨B35道的伸缩长度;所述驱动组件B33设置于所述中部风道B26,所述滑块B34与所述驱动部连接。
所述中部风道B26的外壁设有驱动安装槽B32;所述安装槽内限位安装有驱动安装座B321;所述泵体B31与所述驱动安装座B321连接,所述驱动组件B33套设于所述中部风道B26的外壁。本实施方式中,按照各个所述导风格栅板B21的位置情况,将直接单元驱动装置直接安装于所述中部风道B26的外壁上;所述中部风道B26为所述单元驱动装置提供了安装支撑结构,所述导风格栅板B21在所述单元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套设在所述中部风道B26外部水平转动,大大简化了所述出风设备的安装结构;此外,所述单元驱动装置是通过所述驱动安装座B321安装至驱动安装槽B32的,所述驱动安装槽B32可便于所述单元驱动装置安装和调整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从而简化所述单元驱动装置与所述中部风道B26的组装或拆卸操作,便于所述单元驱动装置的生产组装和后续拆卸维修保养。
所述环形轨B35道内部设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的外壁设有环形通槽B36;所述滑块B34的滑动端滑动限位与所述环形腔内,所述滑块B34的连接端穿过所述环形通槽B36延伸至所述环形轨B35道外部,并与所述风道层结构设有的驱动部连接。所述滑块B34沿着所述环形通槽B36可更加进准稳定的沿所述环形轨B35道滑动,于此同时所述风道层结构与所述滑块B34连接,所述风道层结构也相当于所述环形轨B35道位置固定,所述滑块B34沿所述环形腔滑动时,所述风道层结构也相对于所述环形腔稳定精准转动,从而既提高了所述离心出风设备的结构稳定性,也提高可所述单元驱动装置对所述风道层结构的驱动精准性和稳定性。
所述滑块B34的连接端设有卡槽B37;所述导风格栅板B21包括环形板B22和设置于所述环形板B22的风道板B24,所述滑块B34的连接端将任意一块所述风道板B24卡合至所述卡槽B37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层结构设有的驱动部即所述环形板B22上的所述风道板B24,在将所述滑块B34与所述风道层结构连接时,只需将所述卡槽B37与任意一块所述风道板B24卡合固定即可,使得驱动组件B33与所述风道层结构的组装更加快捷简单,同时也让所述风道层结构的结构设置更加简化,节约生产成本。
所述泵体B31为液泵或气泵;所述弹性伸缩件B38为弹性材料制成的管状件。所述泵体B31泵入所述伸缩腔体中的介质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液体,因此所述泵体B31的具体也可以是液泵或者液泵;所述弹性伸缩件B38具体可以是弹性橡胶制成的管状件,其一端封堵设置,另一端与所述泵体B31连通,所述泵体B31向所述环形轨B35道内的一组所述弹性伸缩件B38中泵入介质,使得该组弹性伸缩件B38伸长,同时另外一组所述弹性伸缩件B38中的介质回流至外部,从而实现收缩;所述环形轨B35道内部的两组所述弹性伸缩件B38一组伸长另一组收缩,从而带动设置于两组所述弹性伸缩件B38之间的滑块B34向一侧滑动,利用所述单元驱动装置实现了精准灵活驱动各个所述风道层结构水平转动的目的,使得所述风道层结构的转动控制操作更加精准和快速。
如上所述,实施例1中风道层结构为单层导风格栅板,所述导风格栅板具体为平面格栅板,驱动平面格栅板之间相对独立的水平转动的具体方式是利用驱动机构驱动,驱动机构为电机驱动机构。实施例2中风道层结构也为单层导风格栅板,所述导风格栅板具体为异面格栅板,驱动异面格栅板之间相对独立的水平转动的具体方式是利用驱动机构驱动,驱动机构为泵式驱动机构,两种导风格栅板使可以替换或同时使用的。实施例1中所述出风设备的所述出风阵列机构内部采用的贯流出风和导风结构;实施例2中所述出风设备的所述出风阵列机构内部采用的离心出风和中部风道导风结构;所述出风设备的出风阵列结构内部可实施例的出风和导风结构的方式很多样,如贯流、离心、斜流、滚流等,进风位置可以是出风阵列机构的一侧,也可以是顶部或底部,出风位置能设置成让气流沿所述风道层结构之间的风道结构流出即可,所述出风设备内部的出风和导风结构包括实施例1中贯流结构和实施例2中离心结构,但是并不局限于这两种。
在风道层水平转动方式上,实施例1和2中所述出风阵列机构中风道层结构是可以独立转动,其可以实现各种独立转动或者整体摆动形态,比如可以实现螺旋段形态、多段形态、整体柱状、各层独立分散转动的等等多种摆动形态,在摆动形态中还能实现出风口数量的变换,如不同的导风格栅板组合成一段一起转动用于可以对象使用,即该段即为一个出风口,根据改变段数即可实现出风口数量的变化。
如上述实施例所述,所述出风设备是竖立放置的,所述出风阵列机构也是竖立设置的;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是竖直设置和水平转动的情形,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出风阵列机构的具体设置和使用方向并不仅仅局限竖直方向,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调整,保证多层风道层结构叠置方向和自身转动方向垂直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上下叠置的风道层结构;所述风道层结构呈环状结构,环状结构中部设有镂空的中部区域;所述风道层结构之间在外力驱动下能绕自身的中部区域,相对独立的水平转动;
所述风道层结构为单层导风格栅板上下叠置形成的层状结构;所述导风格栅板之间还设有风道结构;所述导风格栅板包括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设有风道板,所述风道结构是由两侧的风道板和两个上下相邻的环形板组合而成的管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将所述环形板的内环区域与所述环形板的外环外侧的区域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阵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格栅板为平面格栅板或异形格栅板;所述平面格栅板的所述环形板呈平面结构;所述异形格栅板的所述环形板的外环边,向所述环形板的法向方向设置成上下弯折的弯折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阵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状结构呈波浪状裙边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阵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的内环边呈圆形,其外环边呈椭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阵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格栅板的环形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风道板,多块所述风道板间隔分布于所述环形板的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阵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格栅板的环形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向外延伸设有风道板,且位于所述环形板同一表面的风道板的断面在同一水平面内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阵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格栅板竖向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固定端与相邻的两块所述环形板中任意一者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柱的滑动端与对应的另一块所述环形板滑动接触。
8.一种出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应用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出风阵列机构。
CN202010247238.XA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 Active CN1113061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7238.XA CN111306108B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7238.XA CN111306108B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6108A CN111306108A (zh) 2020-06-19
CN111306108B true CN111306108B (zh) 2021-10-12

Family

ID=71150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47238.XA Active CN111306108B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061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29294B1 (fr) * 2021-11-25 2024-05-24 Safran Landing Systems Diffuseur pour diffuser un flux de gaz au sein d’une pile d’ébauches et ensembles associé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11412U (zh) * 2012-06-17 2013-03-20 霍树添 送风角度可错开的柱形风扇
CN204165206U (zh) * 2014-10-28 2015-02-1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出风格栅
CN206531250U (zh) * 2017-02-17 2017-09-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格栅、进风面板及空调器
CN208566883U (zh) * 2018-06-13 2019-03-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00718U (zh) * 2012-11-22 2013-04-24 许麒 带有导向头的电风扇
CN106812709A (zh) * 2015-11-27 2017-06-09 深圳市联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出风角度能调整的塔式风扇
CN206017195U (zh) * 2016-07-14 2017-03-15 深圳市联创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按扇体高度分段调节出风方位角的塔式风扇
CN205977757U (zh) * 2016-07-19 2017-02-22 金华市新安电气有限公司 龙卷冷风扇
CN109611355A (zh) * 2018-11-29 2019-04-12 曾固 一种气流大流场作用装置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11412U (zh) * 2012-06-17 2013-03-20 霍树添 送风角度可错开的柱形风扇
CN204165206U (zh) * 2014-10-28 2015-02-1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出风格栅
CN206531250U (zh) * 2017-02-17 2017-09-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格栅、进风面板及空调器
CN208566883U (zh) * 2018-06-13 2019-03-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6108A (zh) 2020-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06108B (zh) 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
CN111306104B (zh) 导风格栅板、出风阵列机构及出风设备
CN212429236U (zh) 一种出风设备
CN212454879U (zh) 一种出风设备
CN111306085B (zh) 一种出风设备
CN111550449B (zh) 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
CN212454965U (zh) 驱动机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
CN212429320U (zh) 泵式驱动机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
CN111425462B (zh) 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
CN111306099B (zh) 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
CN212429307U (zh) 驱动机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
CN212429235U (zh) 一种出风设备
CN212454877U (zh) 一种出风设备
CN212429234U (zh) 一种出风设备
CN111306110A (zh) 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
CN212454964U (zh) 导风格栅板、出风阵列机构及出风设备
CN111306084B (zh) 一种出风设备
CN212536236U (zh) 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
CN111306100A (zh) 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
CN212429323U (zh) 一种导风结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
CN111306106B (zh) 联动机构、出风阵列机构及出风设备
CN212454876U (zh) 一种出风设备
CN212479638U (zh) 一种出风设备
CN111306098A (zh) 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
CN212429322U (zh) 导风格栅板、出风阵列机构及出风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