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06034B - 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06034B
CN111306034B CN202010095037.2A CN202010095037A CN111306034B CN 111306034 B CN111306034 B CN 111306034B CN 202010095037 A CN202010095037 A CN 202010095037A CN 111306034 B CN111306034 B CN 1113060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stator
pipe
water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950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06034A (zh
Inventor
孔祥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Qingha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Qingha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Qingha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Qingha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306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60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060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60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5/00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4B35/008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means being a fluid transmission lin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00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adaptations of pistons
    • F04B39/0011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adaptations of pistons liquid pist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04B39/123Fluid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9/00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 F04B49/002Hydraulic systems to change the pump deli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包括底座、管道、动力传动部件,动力传动部件与转子或隔离部件连接,液体管道直接或通过管连接部件与相应的液体换向结构的供水口和回水口相接,转子安装在定子内,并与定子间隙配合,转子的腔室内安装隔离部件,定子周壁上开设通孔,定子周壁上的通孔分别与气缸连接支管相接,气缸连接支管直接或通过管连接件与相应的气缸连接。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压缩机的结构设计,使压缩机运转平稳等。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活塞,是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
背景技术
压缩机一般有机械活塞往复式、螺杆式、离心式及旋涡式等结构,这些压缩机中造价相对较低、故障维护率低的是机械活塞往复式压缩机。然而,这种活塞往复式压缩机的活塞使用寿命短,压缩机的运行噪音较高,后期维护量较大,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开始探索一种液体活塞压缩机,以解决其不足。但是,液体活塞压缩机使用的液体活塞换向装置,大都是电动阀或电磁阀,工作状态特性是间歇式或脉冲式,导致主循环管道中的液体间断流动产生脉动现象,使压缩机工作时振动较大、能耗较高且换向阀高频工作状态下宜损坏等,进而限制了液体活塞技术的工业化进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CN109356849B文件中公开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但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CN109356849B文件中公开的压缩机液体换向装置,其转子在运动中产生径向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是转子腔室液体压力压向径向一侧所导致。径向受力不平衡和轴向受力平衡欠妥的缺陷,使转子在倾斜卡顿的状态下工作,旋转阻力大,能耗大,振动、噪音大等。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压缩机的结构设计,使压缩机运转平稳等。
本发明为实现发明目的,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包括底座、管道、动力传动部件,动力传动部件与转子或隔离部件连接,液体管道直接或通过管连接部件与相应的液体换向结构的供水口和回水口相接,转子安装在定子内,并与定子间隙配合,转子的腔室内安装隔离部件,定子周壁上开设通孔,定子周壁上的通孔分别与气缸连接支管相接,气缸连接支管直接或通过管连接件与相应的气缸连接,转子周壁上至少开设四个通孔,隔离部件将转子腔室隔成四个独立小腔室,每个独立小腔室与相应的转子周壁上的通孔对应,每个独立小腔室的轴向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敞口端,每个独立小腔室的敞口端在轴向上与相应的主循环管道连接件相通,转子的同一直径上分布两个独立小腔室,两个独立小腔室的封闭端和敞口端位于各自相同的端面内,在转子的同一直径上对称分布的两个独立小腔室为一对,两对独立小腔室的敞口端所在的转子直径位于转子不同端面内,并且在与转子中轴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相交叉,所述管道包括进气主管、出气主管、气缸连接支管、管连接件及主循环管道。
所述进气主管27呈圆环状,进气主管27一端设置进气口27a,进气主管27圆环上均匀分布连接短管27b,每个连接短管27b通过进气单向阀30与相应的气缸29上端连接;每个气缸29上连接出气单向阀31,每个出气单向阀31均分别与出气主管28连接,出气主管28呈圆环状,出气主管28一端设置出气口28a;转子2的供水口13a与主循环管道25c一端连通,主循环管道25c另一端与水泵出水口25b连接;气缸的下端与气缸连接支管11的一端连接,气缸连接支管11另一端与定子1周壁上的通孔连接,定子1周壁上均匀设置八个通孔;所述动力传动部件是第一电机24,第一电机24的输出轴24a与水泵涡轮2c同轴,水泵涡轮2c位于转子2上端,第一电机24、输出轴24a及水泵涡轮2c构成轴流式水泵,输出轴24a向下延长的一端与隔离部件3连接,每个气缸29底端与支撑架32一端连接,支撑架32另一端与底座26连接,底座26为圆形,第一电机24位于进气主管27圆环中部。
所述动力传动部件是第二电机35,第二电机35输出轴与隔离部件3连接,水泵25位于进气主管27圆环状的外侧,水泵25泵体设置进水口25a和出水口25b,水泵25安装在底座26上,水泵25的进水口25a通过主循环管道与定子回水口13b连接,出水口25b通过主供水循环管道与定子供水口13a连接,第二电机35位于进气主管27中部。
所述动力传动部件是液体动力涡轮17,液体动力涡轮17与转子2一端连接成为一体,液体动力涡轮17和转子2整体与定子1内壁间隙配合,水泵25安装在进气主管27圆环外侧,水泵进水口25a通过主循环管道与定子1回水口13b连通,水泵出水口25b通过主供水循环管道与定子1供水口13a连通。
所述转子2与离心泵涡轮2501连接,转子2出水端与离心泵涡轮2501进水口连通,定子1上部连接蜗壳22,蜗壳22轴向位置与离心泵涡轮2501对应,蜗壳22上部开口处安装泵盖23,泵盖23上开设轴孔,泵盖23上部通过设置的电机支架安装第一电机24,第一电机24的输出轴穿过泵盖23轴孔与隔离部件3连接。
所述转子2下端与水泵涡轮2c连接,水泵涡轮2c与转子2直径相同,回水口13b与第一回水弯管13c连接,第一回水弯管13c上壁与转子2轴心对应的位置开设轴孔,轴孔外周安装电机支架14,电机支架14上安装第一电机24,第一电机24的输出轴穿过轴孔与隔离部件3连接,从而带动转子2和水泵涡轮2c旋转。所述定子1周壁上开设八个通孔,每个通孔与相应的气缸连接支管11连接,定子1同一直径上的两个气缸连接支管11由一个汇集连管连接,汇集连管的一端设置外接管口,汇集连管的另一端与气缸连接支管11连接,汇集连管是四条、呈弧形,四条汇集连管由低至高依次排列四条弧状汇集连管由低至高层叠依次空间排列,外接管口与相应的气缸连接。
外接管口与相应的气缸连接,动力及传动部件位于转子2上部,转子2下部是供水口13a,供水口13a通过主循环管道与回水口13b连通。
所述与外接管口连接的气缸29是四个,每个气缸29上均设置进气单向阀30和出气单向阀31,每个进气单向阀30与进气主管27连接,进气主管27是弧状,进气主管27一端设置进气口27a,每个出气单向阀31与出气主管28连接,出气主管28是弧状,出气主管28一端设置出气口28a,进气主管27和出气主管28位于定子1周壁的一侧半圆范围内,四条汇集连管径向上依次交互围绕定子1周壁圆周同心圆周向排布,轴向上依次层叠空间排列互不交叉。
所述通过四根汇集连管将八个气缸变成四个气缸的压缩机技术方案适用于上述所有八个气缸的压缩机方案。
所述定子1周壁上开设四个通孔,四个通孔均匀分布在定子1一侧的半圆范围内,每个通孔与相应的气缸连接支管11连接,回水口位于定子1另一侧半圆范围内,四个气缸连接支管11直接或通过管道与相应的气缸29连接,每个气缸29上均连接进气单向阀30和出气单向阀31,每个进气单向阀30分别与进气主管27连接,进气主管27一端设置进气口27a,进气主管27是弧状;每个出气单向阀31分别与出气主管28连接,出气主管28一端设置出气口28a,出气主管28是弧状;供水口13a通过主循环管道及其连接的水泵25与回水口13b连接。
所述定子1设置四个通孔并连接四个气缸的压缩机方案适用于本发明不同形式的液体换向装置组合。
所述定子1的周壁上开设1个通孔,该通孔与气缸连接支管11一端连接,气缸连接支管11另一端直接或间接通过管道与气缸29连接,气缸29上部连接进气单向阀30和出气单向阀31,进气单向阀30外接进气管,出气单向阀30外接用气负荷,第二电机35位于定子1上部,水泵25位于定子1一侧,水泵25的进水口25a通过管道与定子1的供水口13a连通,供水口13a通过主循环管道与水泵出水口25b连通,在供水口13a与水泵25出水口25b的连接管道上连接正压膨胀罐(36a),水泵25的进水口25a与回水口13b的连接管道上连接负压膨胀罐(36b)。
所述定子1设置一个通孔并连接一个气缸的压缩机方案适用于本发明不同形式的液体换向装置组合。
所述定子1周壁上设置两个通孔,两个通孔中心线径向夹角为90度,两个通孔分别与相应的气缸连接支管11一端连接,每个气缸连接支管11另一端与气缸29连接,每个气缸29上连接进气单向阀30和出气单向阀31,每个进气单向阀30与进气主管27连接,进气主管27一端设置进气口27a,每个出气单向阀31与出气主管28连接,出气主管28的一端设置出气口28a,第二电机35与转子2连接,水泵25的进水口25a通过主循环管道与回水口13b连通,水泵出水口25b通过主循环管道与供水口13a连通,主供水循环管道上设置正压膨胀管(36a),主循环管道上设置负压膨胀罐(36b)。
所述定子1设置两个通孔并连接两个气缸的压缩机方案适用于本发明不同形式的液体换向装置组合。
所述隔离部件是一个十字交叉板303,十字交叉板303上端与第一堵板301连接,十字交叉板303下端与第二堵板302连接,第一堵板301和第二堵板302分别与转子2高度方向两端周壁连接,十字交叉板303将转子2的腔室隔成四个扇形独立小腔室,第一堵板301在第一直径(D1)上对称开设第一通液口304和第二通液口305,第二堵板302在第二直径D2上对称开设第三通液口306和第四通液口307,第一通液口304和第二通液口305所在的第一直径(D1)与第三通液口306和第四通液口307所在第二直径D2在与转子2中轴垂直的截面上的投影相交叉。
所述隔离部件3一端将转子2一端隔成第一半圆通液口208和第二半圆通液口209,隔离部件3另一端将转子2另一端隔成第三半圆通液口3000和第四半圆通液口3001,第一直板H1设置在第一半圆通液口208和第二半圆通液口209中部,第二直板H2设置在第三半圆通液口3000和第四半圆通液口3001中部;转子2周壁上开设的通孔依次为第一通孔201、第二通孔202、第三通孔203和第四通孔204;第一通孔201与第三半圆通液口3000相通,第二通孔202与第二半圆通液口209相通,第三通孔203与第四半圆通液口3001相通,第四通孔204与第一半圆通液口208相通,第一直板H1与第二直板H2在与转子2中轴垂直的截面上的投影相交叉。
所述定子1壁上开设8个通孔,8个通孔均匀分布在定子1的圆周壁上,定子1的同一直径上分布的两个通孔对称,每个通孔与相应的气缸连接支管11一端连接,气缸连接支管11另一端为出口端,出口端与相应的管道连接。
所述转子2一端与推力轴承5连接,推力轴承5圆环状一端的内径与转子2连接端的内径相同,推力轴承5轴向圆环面积大于转子2与其连接端内圆面积;转子2的另一端环形端面上设置第二凹槽9,第二凹槽9的其所在半径相垂直的轴向截面弧线与转子进水端圆环面连接处呈弧状。
所述推力轴承5的圆环面的内圆轴向设置环状凸台10,环状凸台10的内径与转子2出水端内径相等,推力轴承5圆环端面上均匀开设第一凹槽7,第一凹槽7的底面及底面连接的两侧面均为弧面。
所述转子2周壁上的四个通孔开设在转子2高度中部位置,与定子1周壁连接管道的通孔轴向高度相同,转子2周壁上的单个通孔在转子周壁上所占弧长小于周壁外圆的八分之一。
所述转子2上开设第一压力平衡孔8,第一压力平衡孔8为两个、均布,第一压力平衡孔8位于推力轴承5的环状凸台10的外侧,第一压力平衡孔8穿透隔离部件3和推力轴承5与供水通道连通。
所述定子1的回水口连接的法兰与第二回水弯管12连接,第二回水弯管12的上部管壁设有轴孔,第二回水弯管12的管壁轴孔圆周外部设有电机支架14,电机支架14、第二回水弯管12上部管壁上的轴孔、定子1及转子2均同轴,电机24a安装在电机支架14上,电机24a上的轴穿过第二回水弯管12的上部管壁轴孔与隔离部件3连接,第二回水弯管12上部管壁上的轴孔与电机支架14间安装轴封装置15,第二回水弯管12另一端口是回水口13b,位于定子1圆周外侧。
所述定子1周壁上开设8个通孔,各通孔在定子1周壁均匀分布,每个通孔与气缸连接支管11一端连接,定子1轴向的一端为供水口13a,供水口13a一端内壁设置第一台阶102,第一台阶102内径(D1)与转子2端部开口内径相等,第一台阶102的台阶台面与对应的转子端面间设置间隙,定子1的另一端设置定位环16,定位环16的内径与相应的转子2上的开口端内径相等,定位环16的外径与第三内径(D3)过渡配合。
所述定子1的回水口13a对应的一端内壁上设置第二台阶103和第三台阶1031,第三台阶1031外径为D4;转子2一端安装推力轴承5,第二台阶103上台面间隙配合推力轴承5下端面,推力轴承5上端面与定位环16下端面间隙配合;定位环16轴向朝向定子开口的一端外圆设置凸缘16a,朝向转子的端面内圆设置内凹台阶16b,凸缘16a下端面与第三台阶1031台面过渡配合,凸缘16a外环面与内径D4过渡配合。
所述转子2进水端连接液力涡轮17,转子2的中心线与液力涡轮17为同一中心线,转子2出水端设置推力轴承5,推力轴承5的上环面内径处设置环状凸台10,在环状凸环10的外圆处的推力轴承5的环面上设置第二环形凹槽21,第二压力平衡孔20为两个、并匀布在第二环形凹槽21的槽内,第二压力平衡孔20穿过推力轴承5和隔离部件3分别与进水通道相通。
所述定子1一端或两端设置定位环16,定位环16的内径与转子2的进水端或出水端口内径相等,定位环16外径与定子1内径相等,定位环16一端设置凸缘16a,定子1一端内径设置第三台阶1031,凸缘16a与第三台阶1031台面过渡配合,定位环16端面与定子1端面法兰密封面齐平,定位环16一端内环面与转子2端面间隙配合。
所述转子2的四个独立小腔室对应的转子周壁上开设的通孔为长方形,长方形孔的长边与轴线平行,长方形通孔内设置数条圆弧状拉筋(2f),数条圆弧状拉筋(2f)轴向均布,圆弧状拉筋(2f)的外弧面与转子2的外径位于相同的弧面内,每条圆弧状拉筋(2f)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长方形通孔侧壁连接。
所述定子1周壁上设置8个通孔,8个通孔依次与相应的气缸连接支管11连接,每两个位于定子1同一直径上的气缸连接支管11由一个汇集连管连接,各汇集连管一端设置外管口,汇集连管另一端与气缸连接支管11连接,4条汇集连管在高度方向上依次层叠排列,互不交叉,4个外管口分别与各自相应的气缸29连接。
所述转子2周壁均布的4个通孔是长方形或长方形的短边为半圆形,或长方形通孔轴向分割成数个间隔的方孔或圆形孔;各通孔在转子外径所占弧长小于转子外圆周长的八分之一。
本发明提供了多种实施方案的压缩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其中的液体换向装置转子的径向和轴向压力平衡,使液体换向装置向机械曲轴一样工作,连续的、平稳的、高频率的实现液体活塞的往复运动,使压缩机在工业上应用时的稳定性好,效率高,能耗低,运行噪音小。本发明还具有使用时维修量少,各部件的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本发明适用于单缸、双缸、四缸及八缸等多缸压缩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压缩机实施例之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其水泵涡轮与转子同轴,共用水泵电机,图2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G1-G1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所述压缩机实施例之二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C1-C1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所述压缩机实施例之三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位置旋转180度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D1-D1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所示压缩机实施例之三结构示意图,其中转子与离心泵涡轮连为一体共用水泵电机,图14是图13的下仰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中E1-E1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发明所述压缩机实施例之四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转子与轴流泵涡轮连为一体共用水泵电机,图18是图17的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7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0是图19中F1-F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1是本发明所述压缩机实施例之五立体结构示意图,主要示意采用四条弧状汇集连接管将与定子八个通孔连接的气缸连接支管11相连后可接四个气缸的结构,图22是图21的结构与气缸、主进气管、主出气管等部件连接的整个压缩机实施例之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3是定子圆周一侧连接四个气缸连接支管11的结构示意图,图24是图23中结构与供水口、回水口及电机等部件连接的整个液体换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5是图24所示的结构连接主进气管、主出气管及气缸等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6是图25的上俯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7是本发明所述压缩机实施例之七立体结构示意图,这是一种单气缸结构,图28是图27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9是本发明所述压缩机实施例之八立体结构示意图,这是一种双气缸结构,图30是图29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1是本发明所述压缩机使用的液体换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2是图31的仰角结构示意图,图33是图3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4是图33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5是图3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6是图35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7是本发明所述压缩机中转子的结构实施例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8是图37的仰角结构示意图,图39是图37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0是图37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0a是图39和图40中所示的第一直径D1和第二直径D2在与转子中轴垂直平面上的投影相交角度图,叉图41是图37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2是图41中E-E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3是图40中C-C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4是图40中D-D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5是本发明所述压缩机中转子的结构实施例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6是图45的下仰角结构示意图,图47是图45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8是图47中F-F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9是图47中G-G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0是图4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1是图50中I-I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2是图51中H-H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2a是图45-52所示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3是转子一端安装推力轴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4是图53的下仰角结构示意图,图55是图5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6是图53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7是图56中J-J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8是图5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9是图58中K-K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0图58中L-L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1是本发明所述压缩机中安装的液体换向装置采用电机带动旋转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2是图6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3是图62中M-M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4是图63中N-N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5是图61去掉电机和转子部分的整个定子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6是图65的旋转180度之后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7是图6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8是图66中0-0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9是本发明所述压缩机液体换向装置转子由涡轮拖动旋转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0图69的下仰角结构示意图,图71是图69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2是图7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3是图71中P-P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4是图72中Q-Q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5是本发明所述压缩机液体动力涡轮与转子连接为一体的转子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76是图75中R-R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7是图75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78是图77中S-S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9是图75所示结构旋转180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0是图79中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1是图79中I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2是图79的下仰角结构示意图,图83是图79位置向左旋转90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4是本发明所述压缩机转子与离心泵叶轮一体的液体换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85图84的下仰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6是图84的上俯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7是图84的另一角度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8是图8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9是图88中U-U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0是图84的整个定子的上俯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1是图90的下仰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2是图9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3是图92中T-T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4是本发明所述压缩机转子与离心泵涡轮连为一体的整个转子结构示意图,图95是图9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6是图95的下仰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7是图94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98是图9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9是图98中V-V的剖视结构意图;图100是本发明所述压缩机转子与轴流泵涡轮连成一体的液体换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01是图100中W-W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2是图10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3是图102中X-X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4是本发明所示压缩机中转子与轴流水泵涡轮连接成一体的整个转子结构示意图,图105是图104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06是图104的上俯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7是图10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8是图105中Y-Y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9是图107中Z-Z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0是本发明所述压缩机上安装的定位环结构示意图,图111是图110中A1-A1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12是本发明所述压缩机上安装的转子实施例之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3是图11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14是图113中B1-B1剖视结构示意图。
对照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包括底座、管道、动力传动部件,动力传动部件与转子或隔离部件连接,液体管道直接或通过管连接部件与相应的液体换向结构的供水口和回水口相接,转子安装在定子内,并与定子间隙配合,转子的腔室内安装隔离部件,定子周壁上开设通孔,定子周壁上的通孔分别与气缸连接支管相接,气缸连接支管直接或通过管连接件与相应的气缸连接,转子周壁上至少开设四个通孔,隔离部件将转子腔室隔成四个独立小腔室,每个独立小腔室与相应的转子周壁上的通孔对应,每个独立小腔室的轴向一段为封闭端,另一端为敞口端,每个独立小腔室的敞口端在轴向上与相应的主循环管道连接件相连,转子的同一直径上分布两个独立小腔室,两个独立小腔室的封闭端和敞口端位于各自相同的端面内,在转子的同一直径上对称分布的两个独立小腔室为一对,两对独立小腔室敞口端所在的直径在垂直于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相交叉,所述管道包括进气主管、出气主管、气缸连接支管、管连接件及主循环管道。
上述结构中的转子安装在定子内,并与定子间隙配合,转子的腔室内安装隔离部件,定子周壁上开设通孔,转子周壁上至少开设四个通孔,隔离部件将转子腔室隔成四个独立小腔室,每个独立小腔室与相应的转子周壁上的通孔对应,每个独立小腔室的轴向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敞口端,每个独立小腔室的敞口端在轴向上与相应的循环管连接件相连通,转子的同一直径上分布两个独立小腔室,两个独立小腔室的封闭端和敞口端位于各自相同的端面内,在转子2的同一直径上对称分布的两个独立小腔室为一对,两对独立小腔室敞口端所在的直径在垂直于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相交叉,这些结构在以下方案中称为液体换向装置。。
优选的压缩机结构是,进气主管27呈圆环状,进气主管27设置进气口27a,进气主管27圆环上均匀分布连接短管27b,每个连接短管27b通过进气单向阀30与相应的气缸29上端连接,每个气缸29上端分别连接出气单向阀31和进气单向阀30,每个出气单向阀31均分别与出气主管28连接,出气主管28呈圆环状,出气主管28一端设置出气口28a,转子2的供水口13a与主循环管道25c一端连接,主循环管道25c另一端与水泵出水口25b连接;气缸29另下端与气缸连接支管11的一端连接,气缸连接支管11另一端与定子1周壁上的通孔连接,定子1周壁上均匀设置八个通孔。
上述压缩机的结构可以与以下多种结构组合:例1、传动部件是第一电机24,第一电机24的输出轴24a与水泵涡轮2c同轴,水泵涡轮2c位于转子2上端,第一电机24、输出轴24a及水泵涡轮2c构成轴流式水泵,输出轴24a的一端的延长段与隔离部件3连接,每个气缸29底端外壁与支撑架32一端连接,支撑架32另一端与底座26连接,底座26为圆形,第一电机24位于进气主管27圆环中部。
例2、所述动力传动部件是第二电机35,第二电机35输出轴与隔离部件3连接,水泵25位于进气主管27圆环状的外侧,水泵25设置进水口25a和出水口25b,水泵25的进水口25a通过主回水管道与回水口13b连接,出水口25b通过主供水循环管道与供水口13a连接,水泵25安装在底座26上,第二电机35位于进气主管27中部。
例3、所述动力传动部件是液体动力涡轮17,液体动力涡轮17与转子2一端连接成为一体,液体动力涡轮17和转子2整体与定子1内壁间隙配合,水泵25安装在进气主管27圆环外侧,水泵25设置进水口25a和出水口25b,水泵25的进水口25a通过主回水管道与回水口13b连接,出水口25b通过主供水循环管道与供水口13a连接,水泵25安装在底座26上。
例4、所述转子2与离心泵涡轮2501连接,转子2出水端与离心泵涡轮2501进水口连通,定子1上部连接蜗壳22,蜗壳22轴向位置与离心泵涡轮2501对应,蜗壳22上部开口处安装泵盖23,泵盖23上开设轴孔,泵盖23上部通过电机支架安装第一电机24,第一电机24的输出轴穿过泵盖23轴孔与隔离部件3连接。
例5、所述转子2下端与水泵涡轮2c连接,水泵涡轮2c与转子2直径相同,回水口13b与第一回水弯管13c连接,第一回水弯管13c上壁开设轴孔24b,轴孔24b外周安装电机支架14,电机支架14上安装第一电机24,第一电机24的输出轴穿过轴孔24b与隔离部件3连接,从而带动转子2和水泵涡轮2c旋转。
本发明所述压缩机的优选实施例之一的结构是,定子2周壁上开设八个通孔,每个通孔与相应的气缸连接支管11连接,定子1同一直径上的两个气缸连接支管11由一个汇集连管连接,汇集连管的一端设置外接管口,汇集连管的另一端与气缸连接支管11连接,汇集连管是四条,四条汇集连管由低至高依次层叠空间排列,互补交叉,外接管口与相应的气缸连接,动力传动部件位于转子2上部,转子2下部是供水口13a,供水口13a通过主循环管道与回水口13b连通。
上述结构中与外接口连接的气缸29是四个,每个气缸29上均设置进气单向阀30和出气单向阀31,每个进气单向阀30与进气主管27连接,进气主管27是弧状,进气主管27一端设置进气口27a,每个出气单向阀31与出气主管28连接,出气主管28是弧状,出气主管28一端设置出气口28a,进气主管27和出气主管28位于定子1周壁的一侧半圆范围内,四条汇集连管依次沿定子1圆周同心圆环绕排布,轴向上依次层叠空间排列互补交叉。
本发明所压缩机的又一实施例是,所述定子1周壁上开设四个通孔,四个通孔均匀分布在定子1一侧的半圆范围内,每个通孔与相应的气缸连接支管11连接,回水口位于定子1另一侧半圆范围内,四个气缸连接支管11直接或通过管道与相应的气缸29连接,每个气缸29上均连接进气单向阀30和出气单向阀31,每个进气单向阀30分别与进气主管27连接,进气主管27一端设置进气口27a,进气主管27是弧状,每个出气单向阀31分别与出气主管28连接,出气主管28一端设置出气口28a,出气主管28是弧状,供水口13a通过主循环管道或水泵25及主供回水循环管道与回水口13b连接。
本发明所述压缩机只有一个气缸的结构,第二电机35位于定子1上部,水泵25位于定子1一侧,定子1的周壁上开设1个通孔,该通孔与气缸连接支管11一端连接,气缸连接支管11另一端直接或间接通过管道与气缸29连接,气缸29上部连接进气单向阀30和出气单向阀31,进气单向阀30外接进气管,出气单向阀30外接用气负荷,水泵25的出水口25b通过主供水管道与定子1的供水口13a连通,在供水口13a与水泵25出水口25b的主供水循环管道上连接正压膨胀罐(36a),定子1回水口13a通过主回水循环管道与水泵回水口25a连通,在回水口13b与水泵25出水口25a的主回水循环管道上连接负压膨胀罐(36b)。
本发明所述压缩机有两个气缸的结构是,定子1周壁上设置两个通孔,两个通孔中心线径向夹角为90度,两个通孔分别与相应的气缸连接支管11一端连接,每个气缸连接支管11另一端与气缸29连接,每个气缸29上连接进气单向阀30和出气单向阀31,每个进气单向阀30与进气主管27连接,进气主管27一端设置进气口27a,每个出气单向阀31与出气主管28连接,出气主管28的一端设置出气口28a,第二电机35与转子2连接,水泵25的进水口25a通过主循环管道与回水口13b连通,水泵出水口25b通过主循环管道与供水口13a连通,水泵25两侧的主循环管道上分别设置正压膨胀管(36a)和负压膨胀罐(36b)。
本发明所述压缩机的结构均可采用下述转子结构与其组合,所述隔离部件是一个十字交叉板303,十字交叉板303上端与第一堵板301连接,十字交叉板303下端与第二堵板302连接,第一堵板301和第二堵板302分别与转子2高度方向两端周壁连接,十字交叉板303将转子2的腔室隔成四个扇形独立小腔室,第一堵板301在第一直径(D1)上对称开设第一通液口304和第二通液口305,第二堵板302在第二直径D2上对称开设第三通液口306和第四通液口307,第一通液口304和第二通液口305所在的第一直径(D1)与第三通液口306和第四通液口307所在第二直径D2在与转子2中轴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相交叉。
或者压缩机的所有转子结构可选择下述结构与其组合:隔离部件3一端将转子2一端隔成第一半圆通液口308和第二半圆通液口309,隔离部件3另一端将转子2另一端隔成第三半圆通液口3000和第四半圆通液口3001,第一直板H1设置在第一半圆通液口308和第二半圆通液口309中部,第二直板H2设置在第三半圆通液口3000和第四半圆通液口3001中部,转子2周壁上开设的通孔依次为第一通孔201、第二通孔202、第三通孔203和第四通孔204,第一通孔201与第三半圆通液口3000相通,第二通孔202与第二半圆通液口309相通,第三通孔203与第四半圆通液口3001相通,第四通孔204与第一半圆通液口308相通,第一直板H1与第二直板H2在与转子2中轴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相交叉。
本发明压缩机中定子结构可以有多种结构,优选的方案是,定子1壁上开设8个通孔,8个通孔均匀分布在定子1的圆周壁上,定子1的同一直径上对称分布两个通孔,每个通孔与相应的气缸连接支管11一端连接,气缸连接支管11另一端为出口端,出口端与相应的管道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是,转子2一端与推力轴承5连接,推力轴承5圆环状一端的内径与转子2连接端的内径相同,推力轴承5轴向圆环面积大于转子2与其连接端内圆面积;转子2的另一端环形端面上设置第二凹槽9,第二凹槽9的水平截面弧线与转子进水端圆环面连接处呈弧状。
再进一步,推力轴承5的圆环面的内圆轴向设置环状凸台10,环状凸台10的内径与转子2出水端内径相等,推力轴承5圆环端面上均匀开设第一凹槽7,第一凹槽7的底面及底面连接的两侧面均为弧面。
本发明所述的转子结构的优选方案还可以是,转子2周壁上的四个通孔开设在转子2高度中部位置,与定子1周壁连接管道的通孔轴向高度相同,转子2周壁上的单个通孔在转子周壁上所占弧长小于周壁外圆的八分之一。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是,转子2上开设第一压力平衡孔8,第一压力平衡孔8为两个、均布,第一压力平衡孔8位于推力轴承5的环状凸台10的外侧,第一压力平衡孔8穿透隔离部件3和推力轴承5与供水通道连通。
本发明所述压缩机中定子1的回水口连接的法兰与第二回水弯管12连接,第二回水弯管12的上部管壁设有轴孔,第二回水弯管12的管壁轴孔圆周外部设有电机支架14,电机支架14、第一回水弯轴12上部管壁上的轴孔、定子1及转子2均同轴,电机24a安装在电机支架14上,电机24a上的轴穿过第二回水弯管12的上部管壁轴孔与隔离部件3连接,第二回水弯管12上部管壁上的轴孔与电机支架14间安装轴封装置15,第二回水弯管12另一端口是回水口13b,位于定子1圆周外侧。
进一步的结构是,定子1周壁上开设8个通孔,各通孔在定子1周壁均匀分布,每个通孔与气缸连接支管11一端连接,定子1轴向的一端为供水口13a,供水口13a一端内壁设置第一台阶102,第一台阶102内径(D1)与转子2端部开口内径相等,第一台阶102的台阶台面与对应的转子端面间设置间隙,定子1的另一端设置定位环16,定位环16的内径与相应的转子2上的开口端内径相等,定位环16的外径与第三内径(D3)过渡配合。
优选的结构是,定子1的回水口13a对应的一端内壁上设置第二台阶103和第三台阶1031,转子2一端安装推力轴承5,第二台阶103对应配合推力轴承5,推力轴承5上端面与定位环16下端面间隙配合,推力轴承5下端面与第二台阶103的台面间隙配合;定位环16轴向朝向定子开口的一端外圆设置凸缘16a,朝向转子的端面内圆设置内凹台阶16b,凸缘16a下端面与第三台阶1031台面过渡配合。
本发明所述转子2进水端连接液力涡轮17,转子2的中心线与液力涡轮17为同一中心线,转子2出水端设置推力轴承5,推力轴承5的上环面内径处设置环状凸台10,在环状凸环10的外圆处的推力轴承5的环面上设置第二环形凹槽21,第二压力平衡孔20为两个、并匀布在第二环形凹槽21的槽内,第二压力平衡孔20穿过推力轴承5和隔离部件3分别与进水通道相通。
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是,定子1一端或两端设置定位环16,定位环16的内径与转子2的进水端或出水端口内径相等,定位环16外径与定子1内径相等,定位环16一端设置凸缘16a,定子1一端内径设置第三台阶1031,凸缘16a与第三台阶1031台面过渡配合,定位环16端面与定子1端面法兰密封面齐平,定位环16一端内环面与转子2端面间隙配合。
本发明所述压缩机中转子的实施方案还可以是,转子2的四个独立小腔室对应的转子周壁上开设的通孔为长方形,长方形孔的长边与轴线平行,长方形通孔内设置数条圆弧状拉筋(2f),数条圆弧状拉筋(2f)轴向均布,圆弧状拉筋(2f)的外弧面与转子2的外径位于相同的弧面内,每条圆弧状拉筋(2f)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长方形通孔侧壁连接。
本发明所述压缩机四个气缸的实施方案之一是,所述定子1周壁上设置8个通孔,8个通孔依次与相应的气缸连接支管11连接,每两个位于定子1同一直径上的气缸连接支管11由一个汇集连管连接,各汇集连管一端设置外管口,汇集连管另一端与气缸连接支管11连接,4条汇集连管在高度方向上依次层叠排列且互补交叉,4个外管口分别与各自相应的气缸29连接。
本发明所述压缩机中转子的结构还可以是,转子2周壁均布的4个通孔是长方形或长方形的短边为半圆形,或长方形通孔轴向分割成数个间隔的方孔或圆形孔;各通孔在转子外径所占弧长小于转子外圆周长的八分之一。
本发明所述压缩机必备的基本结构是:压缩机有底座、管道、动力传动部件,动力传动部件与转子或隔离部件连接,液体管道直接或通过管连接部件与相应的液体换向结构的供水口和回水口相接,转子安装在定子内,并与定子间隙配合,转子的腔室内安装隔离部件,定子周壁上开设通孔,定子周壁上的通孔分别与气缸连接支管相接,气缸连接支管直接或通过管连接件与相应的气缸连接,转子周壁上至少开设四个通孔,隔离部件将转子腔室隔成四个独立小腔室,每个独立小腔室与相应的转子周壁上的通孔对应,每个独立小腔室的轴向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敞口端,每个独立小腔室的敞口端在轴向上与相应的主循环管道连接件相连通,转子的同一直径上分布两个独立小腔室,两个独立小腔室的封闭端和敞口端位于各自相同的端面内,在转子2的同一直径上对称分布的两个独立小腔室为一对,两对独立小腔室的敞口端所在的转子直径位于转子不同端面内,两对独立小腔室的敞口端所在的转子直径在与转子中轴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相交叉,所述管道包括进气主管、出气主管、气缸连接支管、管连接件及主循环管道。上述结构中定子、转子、隔离部件的结构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用于液体连续换向,这种液体换向装置可以有多种结构,同时,本发明所述压缩机中各部件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也可构成多种实施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动力传动部件是指动力部件、传动部件或动力传动部件和传动部件。本发明所述压缩机的优选方案包括下述多种结构,对照附图做详细说明:(待看)
图1-图4是本发明所述压缩机的优选实施例之一,由图1所示可知,压缩机整体呈圆环形,底座26是圆形,底座26的圆形上表面上均匀分布支撑架32,每个支撑架32上端均与相应的气缸29或其接管外壁连接,每个气缸29上部设置进气单向阀30和出气单向阀31,每个进气单向阀30直接或通过连接短管27b与进气管27连接,连接短管27b均匀分布在进气主管27上,进气主管27一端是封闭端,另一端是进气口27a,每个出气单向阀31与出气主管28连接,出气主管28是圆形,出气主管28设置出气口28a,进气主管27与出气主管28的圆环中心线为同一中心线是优选方案。液体换向装置安装在进气主管27中部,液体换向装置中转子2的供水口(13a)和回水口(13b)分别通过液体的主循环管道与相应的供水和出水部件连通,液体换向装置的动力传动部件通过输出轴与水泵涡轮2c及转子2的隔离部件3连接。如图4所示,第一电机24通过输出轴24a与水泵涡轮2c同轴并与隔离部件3连接,第一电机24、输出轴24a及水泵涡轮2c构成轴流式水泵,水泵涡轮2c的一端为供水口13a,供水口13a与主循环管道25c一端连接,水泵25的进水口与定子1回水口连接,定子1的进水口13a与主循环管道25c一端连接。转子2安装在定子1内并与定子1内壁间隙配合。定子1周壁上开设八个通孔,每个通孔分别与相应的气缸连接支管11连接,每个气缸连接支管11直接或通过管连接件与气缸29连接。本实施例中,管口33是进液管,位于主循环管道25c下部,管口34是排液管,位于主循环管道25c底部。本实施例中,液体连续换向装置的定子1与转子2的配合如图4所示,转子2装在定子1的腔体内,并与定子1间隙配合,定子1周壁上开设八个通孔,每个通孔连接一个气缸连接支管11,八个通孔在定子1周璧上均匀分布,定子1的同一直径上设置两个通孔,八个通孔分别设置在定子1四个不同的直径上。转子2的周壁上设置四个通孔,转子1的同一直径上设置两个通孔,转子2的四个通孔分别设置在转子2的两个直径上,转子2内设置隔离部件3,隔离部件3将转子2的内腔隔成四个独立的小腔室,每个独立小腔室与相应的转子周壁上的通孔对应,每个独立小腔室的轴向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敞口端,敞口端与液体的主循环管道一端相连,转子2的同一直径上分布两个独立小腔室,同一直径上两个小腔室位于转子2的同一端面内,转子2的同一直径上分布的两个独立小腔室是一对,两对独立小腔室的敞口端位于转子2不同的端面内,两对独立小腔室的敞口端所在的转子直径在与转子中轴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相交叉。优选的方案是,两对独立小腔室的敞口端所在的转子直径位于转子2不同端面内,两对独立小腔室的敞口端所在的转子直径在与转子中轴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垂直,如图40a所示,图中所示的第一直径(D1)和第二直径D2垂直,其交叉的角度是90度。
上述实施例所示结构的压缩机工作时,通过进液管33经主循环管道25c向压缩机管路系统内输入液体,当液体的液位达到了气缸高度的一半时,关闭进液管33阀门,然后启动水泵25的第一电机24,第一电机24带动转子2和水泵涡轮2c旋转。水泵工作后,液体管道中的液体开始循环,此时,液体进入定子、转子及其连接的管路中。当转子2通孔转动至与定子1周壁上的通孔连通,并且该转子2周壁通孔与进水连通时,定子1周壁同一直径上连接的一对气缸开始进水,气缸内气体被压缩并通过出气单向阀31进入排气主管28,气体由出气口28a供用气负荷。同时,定子1周壁上另一对与上述一对通孔径向呈90度角的通孔对应的转子2周壁开口与回水连通,定子1对应连接的气缸开始回水,两个气缸从进气口27a经过进气主管27、进气单向阀30吸气。当转子2转至上述位置后再旋转90度时,定子1周壁通孔连接的气缸内液体流动方向改变,曾进水排气的气缸变为回水吸气,曾回水吸气的气缸变为进水排气,完成一个吸排气工作过程;当转子2在上述相对位置旋转45度时,与上述四个气缸相邻且交错分布的另四个气缸重复上述工作过程。当转子2按一定速度连续旋转,水泵按设定流量和压力连续工作时,定子1周壁上四对气缸不间断地、相互接力吸气、排气,完成对气体的压缩的工作。
由上述工作过程可知,转子2周壁上同一直径的通孔在工作中液体压力相等方向相反,使转子2径向液体压力始终处于自然平衡状态,因而能使压缩机运行平稳,运转噪音低等。本实施例的压缩机体积小,各部件的安装位置及连接关系使压缩机占用空间小,使液体循环及气体吸、排、压缩均处于较佳状态,进一步保证了整体设备的运转平稳性,并使造价降至较低等。本实施例中的转子2、隔离部件3等结构,还可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其它优选结构,其优点随着不同实施方案进一步增加。
本实施例的水泵涡轮2c为轴流式,也可以选用其它形式,例如离心式、混流式、斜流式等,当选用离心式或与离心式相似结构时,水泵25与离心涡轮2c对应的泵体设置蜗壳。
附图5-附图8是本发明所述压缩机中单独采用电机带动转子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水泵25位于底座26一侧,底座26安装支撑架32,八个支撑架32均匀分布在底座26上,底座26为矩形,进气主管27呈圆环形,进气主管27上方设置出气主管28,出气主管28呈圆环形,水泵25安装在进气主管27圆环外侧。进气主管27中部安装第二电机35,第二电机35的输出轴与隔离部件3连接,水泵25有进水口25a和出水口25b,回水口25a通过管道与回水口13b连接,回水口13b通过管道及定子1上端与转子2上端的出水口连通,转子2下端对应定子供水口13a,供水口13a通过管道与水泵25的出水口25b连接;转子2上端位于同一直径上的两个独立小腔室的敞口端设置为出水口,下端转子2敞口端设置为进水口;转子2安装在定子1内并与定子1间隙配合;定子1周壁上开设八个通孔,每个通孔与相应的气缸连接支管11一端连接,气缸连接支管11的另一端直接或通过连接件与相应的气缸29连接,每个气缸29上部设置进气单向阀30和出气单向阀31,每个进气单向阀30另一端与进气主管27连接,进气主管27有进气口27a;每个出气单向阀31另一端与出气主管28连接,出其主管28设有出气口28a。第二电机35、定子1、转子2及气缸连接支管11均位于进气主管27的圆环形状中部。水泵25的进水口25a管道上设置进液管33,水泵25的出水管道上或系统管路最低处设置排液管34。本实施例所述的压缩机工作时,打开进液管33阀门,液体进入管路系统,当液位到达气缸高度一半左右时关闭进液阀门,然后启动第二电机35和水泵25的电机,转子2在第二电机35带动下旋转,水泵25工作后管道中的液体开始循环,定子1、转子2、气缸29等各部件的工作过程与附图1-附图4所示实施例相同。
附图9-附图12所示是本发明所述压缩机中的转子2由液体动力涡轮带动旋转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液体动力涡轮17与转子2进水一端连接,转子2的出水端与液体换向装置回水口13b连通,回水口13b通过管道与水泵25的进水口25a连接并相通,水泵25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液体换向装置供水口13a连通。转子2与液力涡轮组成的转子安装在定子1内,并与定子1间隙配合;定子1的周壁上设置八个通孔,每个通孔与相应的气缸连接支管11一端连接,每个气缸连接支管11另一端直接或通过连接件与相应的气缸29连接,每个气缸29上分别设置进气单向阀30和出气单向阀31,每个进气单向阀30与进气主管27连接并相通,进气主管27呈圆环状,每个出气单向阀31与出气主管28连接并相通,出气主管28呈圆环状。每个气缸29或管壁下端外壁与支撑架32一端连接,支撑架32另一端与底座26连接,底座26是矩形;水泵25位于进气主管27的圆环外侧。本实施例压缩机工作时,启动水泵电机,水泵25工作,转子2的转动由液体动力涡轮带动,本实施例中所有部件的工作过程除本实施例描述以外,均与附图1-附图4工作过程相同。
附图13-附图16是本发明所述压缩机中转子2与离心泵涡轮连接为一体的实施例。
如图16所示结构可知,压缩机中的转子2出水端连接离心泵涡轮2501,转子2的出水端与离心泵涡轮2501的进口连通,定子1上部与蜗壳22连接,蜗壳22内轴向位置与离心泵涡轮2501对应,蜗壳22上部开口处安装泵盖23,泵盖23上开设轴孔,泵盖23上部通过电机支架安装第一电机24,第一电机24的输出轴穿过泵盖23轴孔与离心泵涡轮2501和转子2隔离部件连接。回水口13b通过主循环管道25c与供水口13a连通。本实施例中,定子1的结构及其与气缸连接支管11的连接,以及气缸连接支管11与气缸29的连接均与附图1-附图4所示结构相同,本实施例所示的工作过程及相应的优选同附图1-附图4所示结构相同,同时,本实施例中,转子2与离心泵涡轮2501连成一体,转子2与离心泵涡轮2501共用一台电机,使压缩机的整体体积小,结构进一步紧凑等。
附图17-附图20是本发明所述压缩机中转子与轴流泵涡轮连接成一体的实施方案。
如图20所示,本实施例中,转子2下端与水泵涡轮2c连接,水泵涡轮2c的直径与转子2直径相同,水泵涡轮2c是轴流泵涡轮。回水口13b与第一回水弯管13c连接,第一回水弯管13c对应定子1周壁圆心的上壁上开设轴孔,轴孔外周安装电机支架14,电机支架14上安装第一电机24,第一电机24的输出轴穿过第一回水弯管13c上的轴孔与隔离部件3连接,从而带动转子2和水泵涡轮2c旋转。本实施例中的定子1、气缸连接支管11、气缸29、进气主管27、出气主管28及其相应的连接关系及工作原理与本发明所述其它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中,选择的轴流泵涡轮与转子连为一体的结构,工作压力与其它实施例稍有区别,本实施例选择的工作压力一般0.1-0.3MPa,可以通用于低压气体压缩,也可适用于更低压力的大流量鼓风场所。
附图21是本发明所述压缩机实施例之一泵与液体换向装置组合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定子1周壁上开设八个通孔,每个通孔与气缸连接支管11连接,或直接与汇集连管连接。如图21所示,汇集连管共有四条,即:第一汇集连管11a、第二汇集连管11b、第三汇集连管11c和第四汇集连管11d,每条汇集连管的一端设置外接管口,外接管口对应连通于定子1同一直径上两条气缸连接支管11接口中的一个接口处,汇集连管的另一端与定子1同一直径上的另一气缸连接支管11连接,或者汇集连管另一端与定子1周壁上的通孔直接连接,或者汇集连管另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气缸连接支管11连接。四条汇集连管由低至高依次层叠空间排列,四条汇集连管均为弧状,四条汇集连管的弧度方向相同,每个汇集连管一端的外接管口用于连接相应的气缸。图21中所示的11e是第一竖管、11f是第二竖管、11g是第三竖管、11i是第四竖管,本实施例中每条汇集连管一端与相应的竖管连接并相通,竖管的上端是外接管口,竖管的另下端与气缸连接支管11连接,汇集连管另一端与同一直径上的另一气缸连接支管11连接。四条汇集连管径向上依次交互围绕定子1周壁圆周同心圆周向排布,轴向上依次层叠空间排列互不交叉。
本发明所述的管连接件是直通管接头、弯管或者是多形状组合的管及法兰。
以图21的结构组成的压缩机方案如图22所示。
本实施例中四个外接管口分别连接气缸29,每个气缸29上部分别连接相应的进气单向阀30和出气单向阀31,每个进气单向阀30与进气主管27连接并相通,进气主管27一端有进气口27a,进气主管27呈弧状;每个出气单向阀31与出气主管28连接并相通,出气主管28一端有出气口28a,出气主管28呈弧状;每个气缸29或连管下端外壁与支撑架32一端连接,支撑架32另一端与底座26连接,底座26是圆形。汇集连管和弧状进、出气主管27、28互不连接,其外形组合后呈圆环形。
上述结构中动力及传动部件安装在弧状连接管和弧状进气主管27外形组合后的中间部位,如图22所示,本实施例中,动力及传动部件通过输出轴与转子2或隔离部件3连接,转子2、定子1及隔离部件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本发明所述的各实施方案中的结构相同。本发明所述动力及传动部件与转子2的不同组合方式均可用于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是八缸变四缸结构,造价相应降低,压缩机的性能不随气缸的减少产生变化。本实施例进一步拓展了本发明所述压缩机的结构形式。
附图23-附图24是本发明所述压缩机的定子周壁设置四个通孔并连接四个气缸连接支管的液体换向装置的实施例,图23是图24的仰视图,图24是上俯角三维图。其中所示的是定子1周壁半圆的一侧设置四个通孔,每个通孔与相应的气缸连接支管11连接,定子1周壁上四个通孔均匀分布在定子周壁的半圆范围内,回水口13b朝向定子1的另一侧半圆范围内,当然,回水口13b也可以朝向其它方向,以便于主循环水管连接为宜。上述结构的定子1与转子2及动力传动部件的连接可参照图24-图26所示结构:图24-图26所述第一电机24输出轴与转子2连接,第一电机24带动转子2旋转,转子2及其腔体内安装的隔离部件3等结构与本发明所述的结构相同。图24中12是第二回水弯管,15是回水弯管12轴孔与第一电机24输出轴间的密封装置,参照附图4所示结构,第一电机24输出轴一端与隔离部件3连接,转子2的供水口13a与主循环管道25c一端连通,主循环管道25c另一端与水泵出水口25b连通,水泵25与第一电机24同轴。定子1周壁半圆范围内安装的四个气缸连接支管11分别通过管连接件与相应的气缸29连接,每个气缸29上部分别安装进气单向阀30和出气单向阀31,每个进气单向阀30与进气主管27连接,进气主管27是弧状,优选半圆形状,进气主管27一端设置进气口27a,每个出气单向阀31与出气主管28连接,出气主管28是弧状,出气主管28一端设置出气口28a,出气主管28与进气主管27的弧度方向相同,如图26所示。本实施例,如需达到定子1周壁八个孔的设置流量,可将定子1和转子2的液体通流部分轴向尺寸适当增大。本实施例是四个气缸的第二种实施方案,其优点是缩小体积降低造价。
附图27所示是本发明所述压缩机一个气缸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定子1周壁上开设一个通孔,第二电机35位于定子1上部,水泵25位于定子1一侧,水泵25的进水口25a通过管道与换向装置回水口13b连接,在进水口25a与回水口13b的连接管道上连接一个负压膨胀罐(36b);水泵25的出水口25b通过管道与换向装置供水口13a连接,在供水口13a与出水口25b的连接管道上连接一个正压膨胀罐(36a);定子1的周壁上开设1个通孔,该通孔与气缸连接支管11一端连接,气缸连接支管11另一端直接或间接通过管道与气缸29连接,气缸29上部连接进气单向阀30和出气单向阀31,进气单向阀30外接进气管,出气单向阀30外接用气负荷;与水泵连接的主循环管道上分别设置进液管33和排液管34。两个膨胀罐、水泵和换向装置底部均直接或间接按装在底座26上。
上述实施例是一个气缸,工作时,首先通过进液管33将系统加注工作液,待气缸29和膨胀罐液位处于合理液位时,启动水泵25和转子电机35.循环水开始循环,转子在定子内开始旋转。定子1周壁上的通孔与转子2的周壁通孔连通是供水状态时,气缸29开始进水,气缸内的气体被压缩并通过出气单向阀31排出供用气负荷;定子1周壁上的通孔与转子2周壁上的通孔连通为回水状态时,气缸29开始回水,气缸29内的液位逐渐下降,气缸29通过进气单向阀30吸气,如上述往复循环,转子2每旋转180度气缸完成一次吸排气过程。当转子2周壁通孔是供水状态时,转子2的回水口处于封闭状态,此时,回水主管道中回水不通,但水泵25连续回水,水泵25抽吸负压膨胀罐(36b)内的液体用于循环,负压膨胀罐(36b)下部液位下降,上部气体呈现负压状态;当液体循环管道中回水畅通时,气缸吸气,水泵25和负压膨胀罐(36b)抽吸气缸内液体,负压膨胀罐(36b)的液体恢复至初始液位。当转子2周壁通孔是回水状态时,转子2的供水口处于封闭状态,换向装置供水口被封闭,水泵25连续工作不间断供水,液体循环管道中的液体进入正压膨胀罐(36a),正压膨胀罐(36a)内预充设定压力的气体,正压膨胀罐内随着液位上升,其内的压力升高,此时,正压膨胀罐内的压力通常高于压缩机的额定压力。转子2不停地旋转,当气缸开始与供水连通开启压缩排气过程时,水泵25供水和正压膨胀罐(36a)内的高压水一起进入气缸,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排气,正压膨胀罐(36a)内压力恢复至初始压力状态,上述过程周而复始,实现压缩机的正常运转,不会出现水泵流体循环中断现象等。
附图29是本发明所述压缩机中设置两个气缸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定子1周壁上开设两个通孔,两个通孔中心线间夹角是90度,转子2与定子1间隙配合,转子2的结构及转子2与动力及传动部件的连接均与本发明所述各种实施方案相同。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机35输出轴与转子2连接。定子1周壁上的两个通孔分别与相应的气缸连接支管11连接,每个气缸连接支管11与相应的气缸29连接,每个气缸29上部分别设置进气单向阀30和出气单向阀31,每个进气单向阀30与进气主管27连接并相通,如图29所示进气主管27是直管,其一端设置进气口27a,每个出气单向阀31与出气主管28连接并相通,出气主管28是直管,出气主管28一端设置出气口。供水口13a通过管道与水泵25的出水口25b连接并相通,回水口13b通过管道与水泵25的进水口25a连接并相通,在供水口13a与水泵25的出水口25b连接管道上连接正压膨胀罐(36a),回水口13b与水泵25的进水口25a连接的管道上连接负压膨胀罐(36b)。负压膨胀罐(36b)和正压膨胀罐(36a)及水泵25等关键组件底部分别与底座26固定。附图30中33是进液管,34是排液管。本实施例压缩机工作时,启动程序如图27-图28单缸压缩机相同。工作过程中,如果定子1周壁上的一个通孔连接进水,则另一个通孔便连接回水,两个通孔对应连接的两个气缸29一个吸气,同时,另一个气缸排气。两个气缸29工作时,水泵25供水回水通道是畅通的。当转子2周壁的通孔旋转至定子1周壁上两个通孔之间的中间位置时,液体循环管道中的液体会出现短暂的封堵现象,因此,设置的负压膨胀罐(36b)和正压膨胀罐(36a)如图27-图28的单缸机工作原理,能够维持水泵25连续稳定运行,消除循环管道中的脉动现象,提高压缩机的运行效率并消除主管网脉动引起的震动。
本发明所述压缩机一个气缸和两个气缸的实施例中,选择转子与水泵涡轮连接的结构时,将水泵涡轮与转子分开设置同轴连接,便于负压膨胀罐(36b)连接在水泵涡轮进口与回水口间的管道上。
本发明所述的上述压缩机的实施例采用的定子、转子、隔离部件及动力及传动部件及其各部件的连接关系等可以有多种结构。
附图31-附图36所示结构是定子1周壁上开设八个通孔,每个通孔与相应的气缸连接支管11连接,转子2安装在定子1内,并与定子1间隙配合。转子2内安装隔离部件3,转子2的下端对应供水口13a,转子2的上端对应回水口13b,定子1周壁上设置的八个通孔中每两个通孔开设在定子1同一直径上,即:定子1的同一直径上对称设置两个通孔。每个气缸连接支管11的出口端安装法兰。隔离部件3将转子2的腔室隔成四个独立小腔室,每个独立小腔室的一端是封闭,另一端是敞口。转子2的同一直径上对称设置两个独立小腔室,转子2同一直径上的两个小腔室封闭端位于转子2同一端面内,转子2的端面在图示中是转子2的上下两个端面。将转子2同一直径上对称分布的两个独立小腔室设定为一对,两对独立小腔室的敞口端所在的转子2直径位于转子不同端面内,并且在与转子中轴垂直的截面上的投影相交叉。优选的方案是,两对独立小腔室的敞口端所在的转子2直径位于转子2不同端面内,两对独立小腔室的敞口端所在的转子2直径在与转子中轴垂直的截面上的投影垂直,如图40a所示,图中所示的第一直径(D1)和第二直径D2垂直,其交叉的角度是90度。
附图37-附图44对转子独立小腔室的敞口、转子2周壁上的通孔及隔离部件等做了详细标示,这些图所示是转子2的基本结构形式。图中303是一个十字交叉形隔板。十字交叉板303上端与第一堵板301连接,十字交叉板303下端与第二堵板302连接,第一堵板301和第二堵板302分别与转子2高度方向两端周壁连接,十字交叉板303将转子2的腔室隔成四个扇形独立小腔室,第一堵板301在第一直径(D1)上对称开设第一通液口304和第二通液口305,第二堵板302在第二直径D2上对称开设第三通液口306和第四通液口307,第一通液口304和第二通液口305所在的第一直径(D1)与第三通液口306和第四通液口307所在第二直径D2在与转子2中轴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相交叉。
优选的方案是:第一通液口304和第二通液口305所在的第一直径(D1)与第三通液口306和第四通液口307所在第二直径D2在与转子中轴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垂直,如图40a所示,图39和图40中所示的第一直径(D1)和第二直径D2在与转子中轴的垂直平面上的投影是第一直径(D1)和第二直径D2垂直,其中α角为90度。图42中201是第一通孔,202是第二通孔,203是第三通孔,204是第四通孔,205是第一独立小腔室,206是第二独立小腔室,207是第三独立小腔室,208是第四独立小腔室,其中第二独立小腔室206和第四独立小腔室208的底部是封闭端,第一独立小腔室205和第三独立小腔室207的底部是敞口端。
附图45-附图52及附图52a是转子2结构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该优选结构是在上述转子2基本结构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转子腔室通流部分流面三元渐变优化变形的结果,具有液体流通顺畅阻力小的优势。
图中208是第一半圆,209是第二半圆,3000是第三半圆,3001是第四半圆,201是第一通孔,202是第二通孔,203是第三通孔,204是第四通孔。隔离部件3一端将转子2一端隔成第一半圆208和第二半圆209,隔离部件3另一端将转子2另一端隔成第三半圆3000和第四半圆3001,转子2周壁上开设的通孔如图22所示,依次为第一通孔201,第二通孔202,第三通孔203,第四通孔204,第一通孔201与第二半圆3000相通,第二通孔202与第二半圆209相通,第三通孔203与第四半圆3001相通,第四通孔204与第一半圆208相通,第一直板H1与第二直板H2在与转子2中轴垂直的截面上的投影相交叉,优选:第一直板H1与第二直板H2在与转子2中轴垂直的截面上的投影垂直。参照图40a所示,第一直径(D1)、第二直径D2相当于图52a所述的第一直板H1、第二直板H2的交叉角度,其中α角为90度。本实施例中的隔离部件3呈空间十字交叉空心曲面几何体状,这种结构的转子具有机械强度高,流体阻力小等优点。
附图53-附图60所示结构是转子与推力轴承连接等结构。
图中5是推力轴承,6是传动轴管,7是第一凹槽,8是第一压力平衡孔,9是第二凹槽,10是环形凸台。图中所示转子2一端与推力轴承5连接,推力轴承5是圆环状,推力轴承5圆环一端的内径与转子2连接端的内径相同,推力轴承5轴向圆环面积大于转子2与其连接端的内圆面积。推力轴承5的圆环面的内圆处轴向设置环状凸台10,环状凸台10的内径与相应的转子出水端内径相等。环状凸台10凸台高度及凸台面宽度以防止液体过多泄漏为参考设计,推力轴承5的圆环端面上开设数个第一凹槽7,第一凹槽7的长度与推力轴承5的圆环端面的宽度相等,第一凹槽7均布在推力轴承5的圆环端面,第一凹槽7的底面及与圆环面连接的两个侧面均为弧面。
转子2另一端的端面上均匀开设第二凹槽9,第二凹槽9的底面及底面连接的转子端部环面连接处均为弧面。第一凹槽7所在直径的轴向切面弧线与推力轴承5圆环面连接处呈弧状,第二凹槽9所在直径的轴向切面弧线与转子2进水端圆环面连接处呈弧状。本发明上述结构能够促使定子1与转子2端面、推力轴承5配合面形成液楔,进而建立液膜,强化推力轴承5的浮动功能,对转子2提供更好的轴向支撑和润滑等。
本发明为了减少推力轴承5较强的轴向推力负荷,在转子2上开设第一压力平衡孔8,第一压力平衡孔8穿透隔离部件3和推力轴承5与供水通道连通,第一压力平衡孔8为两个,均匀分布,第一压力平衡孔8位于推力轴承5上的环形凸台10外侧。第一压力平衡孔8使高压液体进入推力轴承5上端面与定子1配合的间隙内,产生与转子2供水口对等的液体压力,用以平衡抵消转子2轴向与之相反的压力,减小推力轴承的轴向支撑负担。
附图61-附图64是本发明所述液体换向装置用电机带动旋转的实施方案。图中1是定子,2是转子,3是转子2的隔离部件,11是气缸连接支管,13a是定子供水口,13b是定子回水口,16是定位环,101是定子的周壁,102是定子内壁设置的台阶。
定子1周壁上设有8个通孔,各通孔与相应的气缸连接支管11连接,各气缸连接支管11的出水端设置法兰。定子1的回水口连接的法兰与第二回水弯管12连接,第二回水弯管12的上部管壁设有轴孔,第二回水弯管12的外壁轴孔圆周外部设有电机支架14,电机支架14、第二回水弯管12上部管壁上的轴孔、定子1及转子2均同轴。电机24a安装在电机支架14上,电机24a上的轴穿过第二回水弯管12的上部管壁轴孔与隔离部件3连接,第二回水弯管12上部管壁上的轴孔与电机支架14间安装轴封装置15,第二回水弯管12另一端口是回水口13b,位于定子1圆周外侧。定子1周壁上的通孔高度与转子2周壁上的通孔高度相同,定子1的供水口13a内壁设置凸台,凸台内圆直径与转子2周壁内圆直径相等,定子1凸台也可采用定位环16的结构。如图所示,定位环16位于推力轴承5上部,定位环16有一个圆环体,圆环体朝向定子轴向开口的端面有一个凸缘16a;定位环16朝向转子2的环面与推力轴承5的环面间隙配合,定位环16上端凸缘16a朝向转子的环面与定子1内壁设置的环状凹台台面过渡配合,定位环16的上环面位于定子1回水口与连接法兰密封面齐平。
图65-图68是图61-图64所示实施例整个定子结构示意图。其中的定子1结构与图61-图64所示结构没有区别:定子1的一端是供水口13a,定子1的供水口一端内壁上设置了第一台阶102,定子1与供水端对应的另一端内壁设置第二台阶103和第三台阶1031,第一台阶102、第二台阶103和第三台阶1031使定子1产生了四个不同尺寸的内径,即:第一内径(D1)、第二内经D2、第三内径(D3)和第四内径D4。第一内经(D1)与转子2端部开口内径相等,第一台阶102的台阶台面与对应的转子2端面间隙配合。定子1与供水端对应的另一端面安装定位环16,定位环16的内径与转子2端部开口内径相等,定位环16的外径与第三内径(D3)过渡配合,定位环凸缘16的外径与内径D4过渡配合,凸缘16朝向转子的环面与第三台阶1031的台面过渡配合。
附图69-附图74是用液力涡轮带动转子转动的实施例之一结构示意图。液力涡轮17与隔离部件3或转子一端连接,液力涡轮17安装在转子2的供水端,液力涡轮17的外圆直径与转子2的外径相等。
本实施例采用的转子2结构如75-83所示,图中推力轴承5与转子2出水端连接,推力轴承5的上环面内径处设置环状凸台10,推力轴承5设置环状凸台10的上环面上设置第环形二凹槽21,第二环形凹槽21内开设第二压力平衡孔20,第二压力平衡孔20是两个,均布在第二环形凹槽21的圆环内,第二压力平衡孔20穿透推力轴承5环面和隔离部件3与供水的水流通道相通。与推力轴承5开设第二环形凹槽21的相背的下环面上设置第一环形凹槽19,即:推力轴承5朝向转子2的环面上设置第一环形槽19。如图80和图81所示,推力轴承5的下环面朝向转子2外周壁。第一环形凹槽19内开设径向压力平衡孔18,径向的压力平衡孔18为两个,均分布在第一环形凹槽19的圆环内,径向的压力平衡孔18穿透转子2的周壁,使第一环形凹槽19与转子2回水通道连通。上述结构的转子2通道的供水压力和回水负压通过推力轴承5的结构达到了更好的轴向压力平衡状态。上述结构的转子2与推力轴承5的结构可用于本发明所述的各种实施例中。所述液力涡轮17优选轴流式结构,也可选用斜流式结构,或者是混流式结构。
图84-图89所示结构是转子2与离心泵涡轮连接成一体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24是水泵电机,23是泵体上盖,22是蜗壳,2501是离心泵涡轮.
本实施例中转子2的进水端开口位于定子2进水口13a处,转子2的出水端与离心泵涡轮2501的进水口相连,蜗壳22安装在定子1周壁101上端,离心泵涡轮2501安装在蜗壳22内,定子1的回水口与蜗壳22的进水口相连,出水口13b位于定子1的径向一侧。涡壳22上敞口法兰安装泵体上盖23,泵体上盖23中心部开设轴孔,传动轴24b一端穿过轴孔与水泵24电机连接,传动轴24b另一端与隔离部件3或转子2连接。泵体上盖23的轴孔外周安装电机支架14,电机支架14上安装水泵电机24.电机支架14、轴孔等密封均采用现有结构完成。水泵电机24优选全密封承压电机,也可选屏蔽电机或潜水电机等防水电机,采用优选全密封承压电机时,电机24与泵体上盖23密封连接,不再需要轴封装置15。本实施例定子1周壁101的结构与其它实施例结构相同,其上端与水泵蜗壳22的进水口轴向连接后组成换向装置与泵体合一的新定子,如图90-93所示,定子1周壁101径向上开口及接管方案与其它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的转子2结构如图94-图99所示结构。转子2的一端是进水端,进水端周壁端面上设置数个凹槽2a,凹槽2a是4个、6个、8个或10个不等,凹槽2a使与该转子2端面配合的部件间形成液楔建立起液膜,更好地为转子2提供向上的轴向支撑。转子2的另一端连接离心泵涡轮2501,转子2的出水端与离心泵涡轮2501的进水端相连,离心泵涡轮2501的盖板2512中部设置轴孔管2511,轴孔管2511与隔离部件3连接。转子2周壁上开设4个通孔,4个通孔在转子周壁上的轴向高度相同,通孔是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等,优选长方形,4个通孔的各尺寸均相同。每个通孔垂直于转子2轴向的最大截面在转子2周壁上所占弧长小于转子2周壁周长的八分之一,转子2内的隔离部件3优选本发明所述的结构。本实施例所述转子2的结构也可用于其它实施例中。
附图100-附图103是转子与轴流泵涡轮连接为一体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图中所示的定子周壁上开设8个通孔,各通孔与相应的气缸连接支管11连接,转子2安装在定子1的腔体内,转子2的外壁与定子1的周壁101内壁之间是间隙配合。定子1周壁101上的通孔轴向位置与转子2上的通孔轴向位置相同,转子2内安装的隔离部件3优选本发明所述的结构。转子2的进水端安装轴流泵涡轮2c,轴流泵涡轮2c的进水端口位于定子1的供水口13a一端,转子2的回水端与对应的定子1周壁101回水端间隙配合,定子1周壁101的回水端通过法兰与第一回水弯管13c一端连接,第一回水弯管13c的另一端是回水管接口13b,该回水管接口13b通过主循环管路与定子1的下部回水管口13a连接,第一回水弯管13c的管口13b朝向定子1一侧。第一回水弯管13c的上管壁开设轴孔,轴孔中心线与定子1是同一中心线,第一回水弯管13c的管壁上设置电机支架14,电机支架14上安装水泵电机24,水泵电机24的输出轴穿过轴孔与隔离部件3连接。电机支架14与轴孔间设置轴封装置。当水泵电机24为密封承压电机时,可不设轴封装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定子1的一端或两端设置定位环16,定位环16的结构及与定子1、转子2间的位置和配合方案均与上述所述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
本实施例中转子2的具体结构更清楚的在图104-图109中所示,图104中的转子2进水端与轴流泵涡轮2c连接,轴流泵涡轮2c轮毂朝向转子2进水端外侧的一端是圆顶,该圆顶位于轴流泵涡轮2c中部,隔离部件3的中心部设置轴管6,轴管6中心部是轴孔2d,轴管6的下端与水泵涡轮2c的轮毂连接。转子2的一端安装推力轴承5。本实施例中,转子2与轴流泵涡轮的组合结构,使液体冲量与压力矢量在转子轴向上的分量之和相互抵消,因而,当转子采用的材料能够忽略其本身向下的轴向压力时,可以不安装推力轴承。本实施例的推力轴承5的结构与其它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安装的定位环16,主要用于定子1、转子2轴向间隙定位。由于定位环16上设置的凸缘16a与相应定子1一端内凹台面过渡配合,轴向位置被固定,在外接法兰与定子1端部法兰连接压紧时,法兰接触密封面的的松紧度不影响转子2在定子1内的轴向间隙。
本发明所述转子2,还可以优选图112-图114所示结构。如图112所示,转子2的周壁上的通孔呈长方形,4个通孔均布在转子2周壁上,长方形的长边与转子2轴向平行,在每个长方形通孔内设置数条圆弧状拉筋(2f),数条圆弧状拉筋(2f)轴向分布,各圆弧状拉筋(2f)在通孔轴向上平行均布排列,圆弧状拉筋(2f)的外弧面与转子2的外径位于相同弧面内,每条圆弧状拉筋(2f)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长方形通孔长边壁连接。转子2的隔离部件3结构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优选方案。转子的通孔增加的圆弧状拉筋(2f),使转子2特别适用于直径和轴向尺寸较大和转速较高的转子。直径和轴向尺寸较大、转速较高的转子承受的离心力很大,转子2周壁上较大的通孔轴向断面对抗离心力的强度较弱,转子高速转动时,强大的离心力作用下通孔部位易发生变形,当其变形量超过设计变形量的极限时,易出现转子2卡顿现象,进而引发运行故障。在转子2周壁的通孔处增加圆弧状拉筋(2f),达到增强转子2上通孔部位对抗离心力强度的目的,防止发生运行故障。
本发明所述所有电机,如果采用全封闭承压电机,如油浸电机、防水电机、屏蔽电机等形式,当电机与本发明所示液体换向装置采用封闭连接,可不再使用开放的电机支架和轴封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水”或“液”是指多种工作液体,可以是油或其它混合液体,不限于水。
本发明说述的“水泵”是指多种泵类,含水泵,也包括油泵及其他类型泵,泵的结构形式也不限于本实施例所述范围,具体配置视情况而定。
本发明所述“上”“下”均以图示位置为参考。

Claims (29)

1.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包括底座(26)、管道、动力传动部件,动力传动部件与转子或隔离部件(3)连接,液体管道通过管连接件与相应的液体换向装置的定子的供水口(13a)和定子的回水口(13b)相接,液体管道是主循环管道,转子(2)安装在定子(1)内,并与定子(1)间隙配合,转子(2)的腔室内安装隔离部件(3),定子(1)周壁上开设通孔,定子周壁上的通孔分别与气缸连接支管(11)相接,气缸连接支管(11)通过管连接件与相应的气缸(29)连接,其特征在于:转子(2)周壁上开设四个通孔,隔离部件(3)将转子腔室隔成四个独立小腔室,每个独立小腔室与相应的转子周壁上的通孔对应,每个独立小腔室的轴向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敞口端,每个独立小腔室的敞口端在轴向上与相应的主循环管道相通,转子(2)的同一直径上分布两个独立小腔室,两个独立小腔室的封闭端和敞口端位于各自相同的端面内,在转子(2)的同一直径上对称分布的两个独立小腔室为一对,两对独立小腔室的敞口端所在的转子直径位于转子不同端面内,并且在与转子中轴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相交叉,所述管道包括进气主管(27)、出气主管(28)、气缸连接支管(11)、管连接件及主循环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进气主管(27)呈圆环状,进气主管(27)一端设置进气口(27a),进气主管(27)圆环上均匀分布连接短管(27b),每个连接短管(27b)通过进气单向阀(30)与相应的气缸(29)上端连接,每个气缸(29)上端连接出气单向阀(31),每个出气单向阀(31)均分别与出气主管(28)连接,出气主管(28)呈圆环状,出气主管(28)一端设置出气口(28a),定子的供水口(13a)与主循环管道(25c)一端连接,主循环管道(25c)另一端与水泵的出水口(25b)连接;气缸(29)下端与气缸连接支管(11)的一端连接,气缸连接支管(11)另一端与定子(1)周壁上的通孔连接,定子(1)周壁上均匀设置八个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部件是第一电机(24),第一电机(24)的输出轴(24a)与水泵涡轮(2C)同轴,水泵涡轮(2C)位于转子(2)上端,第一电机(24)、输出轴(24a)及水泵涡轮(2C)构成轴流式水泵,输出轴(24a)的一端延长轴与隔离部件(3)连接,每个气缸(29)底端外壁与支撑架(32)一端连接,支撑架(32)另一端与底座(26)连接,底座(26)为圆形,第一电机(24)位于进气主管(27)圆环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部件是第二电机(35),第二电机(35)输出轴与隔离部件(3)连接,水泵(25)位于进气主管(27)圆环状的外侧,水泵(25)安装在底座(26)一侧,水泵(25)的进水口(25a)通过管道与定子的回水口(13b)连接,水泵的出水口(25b)通过管道与定子的供水口(13a)连接,第二电机(35)位于进气主管(27)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部件是液体动力涡轮(17),液体动力涡轮(17)与转子(2)一端连接成为一体,液体动力涡轮(17)和转子(2)整体与定子(1)内壁间隙配合,水泵(25)安装在进气主管(27)圆环外侧,水泵的进水口(25a)通过主循环管道与定子的回水口(13b)连通,水泵的出水口(25b)通过管道与定子的供水口(13a)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转子(2)与离心泵涡轮(2501)连接,转子(2)出水端与离心泵涡轮(2501)进水口连通,定子(1)上部连接蜗壳(22),蜗壳(22)轴向位置与离心泵涡轮(2501)对应,蜗壳(22)上部开口处安装泵盖(23),泵盖(23)上开设轴孔,泵盖(23)上部通过电机支架安装第一电机(24),第一电机(24)的输出轴穿过泵盖(23)轴孔与隔离部件(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转子(2)下端与水泵涡轮(2C)连接,水泵涡轮(2C)与转子(2)直径相同,定子的回水口(13b)与第一回水弯管(13c)连接,第一回水弯管(13c)上壁开设轴孔(24b),轴孔(24b)外周安装电机支架(14),电机支架(14)上安装第一电机(24),第一电机(24)的输出轴穿过轴孔(24b)与隔离部件(3)连接,从而带动转子(2)和水泵涡轮(2C)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定子(1)周壁上开设八个通孔,每个通孔与相应的气缸连接支管(11)连接,定子(1)同一直径上的两个气缸连接支管(11)由一个弧状汇集连管连接,弧状汇集连管的一端设置外接管口,弧状汇集连管的另一端与气缸连接支管(11)连接,弧状汇集连管是四条,四条弧状汇集连管由低至高层叠依次空间排列,外接管口与相应的气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与外接管口连接的气缸(29)是四个,每个气缸(29)上均设置进气单向阀(30)和出气单向阀(31),每个进气单向阀(30)与进气主管(27)连接,进气主管(27)一端设置进气口(27a),每个出气单向阀(31)与出气主管(28)连接,出气主管(28)一端设置出气口(28a),进气主管(27)和出气主管(28)位于定子(1)周壁的一侧半圆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定子(1)周壁上开设四个通孔,四个通孔均匀分布在定子(1)一侧的半圆范围内,每个通孔与相应的气缸连接支管(11)连接,定子的回水口位于定子(1)另一侧半圆范围内,四个气缸连接支管(11)直接或通过管道与相应的气缸(29)连接,每个气缸(29)上均连接进气单向阀(30)和出气单向阀(31),每个进气单向阀(30)分别与进气主管(27)连接,进气主管(27)一端设置进气口(27a),进气主管(27)是弧状,每个出气单向阀(31)分别与出气主管(28)连接,出气主管(28)一端设置出气口(28a),出气主管(28)是弧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定子(1)的周壁上开设1个通孔,且通孔与气缸连接支管(11)一端连接,气缸连接支管(11)另一端直接或间接通过管道与气缸(29)连接,气缸(29)上部连接进气单向阀(30)和出气单向阀(31),进气单向阀(30)外接进气管,出气单向阀(31)外接用气负荷,第二电机(35)位于定子(1)上部,水泵(25)位于定子(1)一侧,水泵(25)的进水口(25a)通过管道与定子(1)的供水口(13a)连通,定子的供水口(13a)通过主循环管道与水泵的出水口(25b)连通,在定子的供水口(13a)与水泵的出水口(25b)的连接管道上连接正压膨胀罐(36a),水泵(25)的进水口(25a)与定子的回水口(13b)的连接管道上连接负压膨胀罐(36b)。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定子(1)周壁上设置两个通孔,两个通孔中心线径向夹角为90度,两个通孔分别与相应的气缸连接支管(11)一端连接,每个气缸连接支管(11)另一端与气缸(29)连接,每个气缸(29)上端连接进气单向阀(30)和出气单向阀(31),每个进气单向阀(30)与进气主管(27)连接,进气主管(27)一端设置进气口(27a),每个出气单向阀(31)与出气主管(28)连接,出气主管(28)的一端设置出气口(28a);水泵(25)的进水口(25a)通过主循环管道与定子的回水口(13b)连通,进水口(25a)与定子的回水口(13b)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连接负压膨胀罐(36b),水泵的出水口(25b)通过主循环管道(25c)与定子的供水口(13a)连通,水泵的出水口(25b)与定子的供水口(13a)间的主循环管道(25c)上连接正压膨胀罐(36a)。
13.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或1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转子(2)一端与推力轴承(5)连接,推力轴承(5)圆环状一端的内径与转子(2)连接端的内径相同,推力轴承(5)轴向圆环面积大于转子(2)与其连接端内圆面积;转子(2)的另一端环形端面上设置第二凹槽(9),第二凹槽(9)的与其所在半径相垂直的轴向截面弧线与转子进水端圆环面连接处呈弧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推力轴承(5)的圆环面的内圆轴向设置环状凸台(10),环状凸台(10)的内径与转子(2)出水端内径相等,推力轴承(5)圆环端面上均匀开设第一凹槽(7),第一凹槽(7)的底面及底面连接的两侧面均为弧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转子(2)上开设第一压力平衡孔(8),第一压力平衡孔(8)为两个、均布,第一压力平衡孔(8)位于推力轴承(5)的环状凸台(10)的外侧,第一压力平衡孔(8)穿透隔离部件(3)和推力轴承(5)与供水通道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定子(1)的回水口连接的法兰与第二回水弯管(12)连接,第二回水弯管(12)的上部管壁设有轴孔,第二回水弯管(12)的管壁轴孔圆周外部设有电机支架(14),电机支架(14)、第二回水弯管(12)上部管壁上的轴孔、定子(1)及转子(2)均同轴,第一电机(24)安装在电机支架(14)上,第一电机(24)上的轴穿过第二回水弯管(12)的上部管壁轴孔与隔离部件(3)连接,第二回水弯管(12)上部管壁上的轴孔与电机支架(14)间安装轴封装置(15),第二回水弯管(12)另一端口是定子的回水口(13b),位于定子(1)圆周外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1)周壁上开设8个通孔,各通孔在定子(1)周壁均匀分布,每个通孔与气缸连接支管(11)一端连接,定子(1)轴向的一端为定子的供水口(13a),定子的供水口(13a)一端内壁设置第一台阶(102),第一台阶(102)内径(D1)与转子(2)端部开口内径相等,第一台阶(102)的台阶台面与对应的转子端面间设置间隙,定子(1)的另一端设置定位环(16),定位环(16)的内径与相应的转子(2)上的开口端内径相等,定位环(16)的外径与第三内径(D3)过渡配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1)的回水口(13b)对应的一端内壁上设置第二台阶(103)和第三台阶(1031),转子(2)一端安装推力轴承(5),第二台阶(103)对应配合推力轴承(5),推力轴承(5)上端面与定位环(16)下端面间隙配合,推力轴承(5)下端面与第二台阶(103)的台面间隙配合;定位环(16)轴向朝向定子开口的一端外圆设置凸缘(16a),朝向转子的端面内圆设置内凹台阶(16b),凸缘(16a)下端面与第三台阶(1031)台面过渡配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或1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定子(1)一端或两端设置定位环(16),定位环(16)的内径与转子(2)的进水端或出水端口内径相等,定位环(16)外径与定子(1)内径相等,定位环(16)一端设置凸缘(16a),定子(1)一端内径设置第三台阶(1031),凸缘(16a)与第三台阶(1031)台面过渡配合,定位环(16)端面与定子(1)端面法兰密封面齐平,定位环(16)一端内环面与转子(2)端面间隙配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或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转子(2)的四个独立小腔室对应的转子周壁上开设的通孔为长方形,长方形孔的长边与轴线平行,长方形通孔内设置数条圆弧状拉筋(2f),数条圆弧状拉筋(2f)轴向均布,圆弧状拉筋(2f)的外弧面与转子(2)的外径位于相同的弧面内,每条圆弧状拉筋(2f)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长方形通孔侧壁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或1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2)周壁均布的4个通孔是长方形或长方形的短边为半圆形或长方形通孔轴向分割成数个间隔的方孔或圆形孔;各通孔在转子外径所占弧长小于转子外圆周长的八分之一。
22.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包括底座、管道、动力传动部件,动力传动部件与转子或隔离部件连接,液体管道直接或通过管连接部件与相应的液体换向装置的定子的供水口和定子的回水口相接,转子安装在定子内,并与定子间隙配合,转子的腔室内安装隔离部件,定子周壁上开设通孔,定子周壁上的通孔分别与气缸连接支管相接,气缸连接支管直接或通过管连接件与相应的气缸连接,其特征在于:转子周壁上至少开设四个通孔,隔离部件将转子腔室隔成四个独立小腔室,每个独立小腔室与相应的转子周壁上的通孔对应,每个独立小腔室的轴向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敞口端,每个独立小腔室的敞口端在轴向上与相应的循环管连接件相通,转子的同一直径上分布两个独立小腔室,两个独立小腔室的封闭端和敞口端位于各自相同的端面内,在转子(2)的同一直径上对称分布的两个独立小腔室为一对,两对独立小腔室的敞口端所在的转子(2)直径位于转子不同端面内,并且在与转子中轴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相交叉,所述管道包括进气主管、出气主管、气缸连接支管、管连接件及主循环管道;所述隔离部件是一个十字交叉板(303),十字交叉板(303)上端与第一堵板(301)连接,十字交叉板(303)下端与第二堵板(302)连接,第一堵板(301)和第二堵板(302)分别与转子(2)高度方向两端周壁连接,十字交叉板(303)将转子(2)的腔室隔成四个扇形独立小腔室,第一堵板(301)在第一直径(D1)上对称开设第一通液口(304)和第二通液口(305),第二堵板(302)在第二直径D2上对称开设第三通液口(306)和第四通液口(307),第一通液口(304)和第二通液口(305)所在的第一直径(D1)与第三通液口(306)和第四通液口(307)所在第二直径D2在与转子(2)中轴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相交叉。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进气主管(27)呈圆环状,进气主管(27)一端设置进气口(27a),进气主管(27)圆环上均匀分布连接短管(27b),每个连接短管(27b)通过进气单向阀(30)与相应的气缸(29)一端连接,每个气缸(29)上连接出气单向阀(31),每个出气单向阀(31)均分别与出气主管(28)连接,出气主管(28)呈圆环状,出气主管(28)一端设置出气口(28a),定子的供水口(13a)与主循环管道(25c)一端连接,主循环管道(25c)另一端与水泵的出水口(25b)连接;气缸(29)另一端与气缸连接支管(11)的一端连接,气缸连接支管(11)另一端与定子(1)周壁上的通孔连接,定子(1)周壁上均匀设置八个通孔。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部件是第一电机(24),第一电机(24)的输出轴(24a)与水泵涡轮(2C)同轴,水泵涡轮(2C)位于转子(2)上端,第一电机(24)、输出轴(24a)及水泵涡轮(2C)构成轴流式水泵,输出轴(24a)的一端与隔离部件(3)连接,每个气缸(29)或其连接管外壁底端与支撑架(32)一端连接,支撑架(32)另一端与底座(26)连接,底座(26)为圆形,第一电机(24)位于进气主管(27)圆环中部。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部件是第二电机(35),第二电机(35)输出轴与隔离部件(3)连接,水泵(25)位于进气主管(27)圆环状的外侧,水泵(25)安装在底座(26)一侧,水泵(25)的进水口(25a)通过管道与定子的回水口(13b)连接,水泵的出水口(25b)通过管道与定子的供水口(13a)连接,第二电机(35)位于进气主管(27)中部。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转子(2)下端与水泵涡轮(2C)连接,水泵涡轮(2C)与转子(2)直径相同,定子的回水口(13b)与第一回水弯管(13c)连接,第一回水弯管(13c)上壁开设轴孔(24b),轴孔(24b)外周安装电机支架(14),电机支架(14)上安装第一电机(24),第一电机(24)的输出轴穿过轴孔(24b)与隔离部件(3)连接,从而带动转子(2)和水泵涡轮(2C)旋转。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定子(1)周壁上开设八个通孔,每个通孔与相应的气缸连接支管(11)连接,定子(1)同一直径上的两个气缸连接支管(11)由一个弧状汇集连管连接,弧状汇集连管的一端设置外接管口,弧状汇集连管的另一端与气缸连接支管(11)连接,弧状汇集连管是四条,四条弧状汇集连管由低至高依次层叠空间排列,互补交叉,外接管口与相应的气缸连接。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与外接管口连接的气缸(29)是四个,每个气缸(29)上均设置进气单向阀(30)和出气单向阀(31),每个进气单向阀(30)与进气主管(27)连接,进气主管(27)是弧状,进气主管(27)一端设置进气口(27a),每个出气单向阀(31)与出气主管(28)连接,出气主管(28)是弧状,出气主管(28)一端设置出气口(28a),进气主管(27)和出气主管(28)位于定子(1)周壁的一侧半圆范围内。
29.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定子(1)周壁上开设四个通孔,四个通孔均匀分布在定子(1)一侧的半圆范围内,每个通孔与相应的气缸连接支管(11)连接,定子的回水口位于定子(1)另一侧半圆范围内,四个气缸连接支管(11)直接或通过管道与相应的气缸(29)连接,每个气缸(29)上均连接进气单向阀(30)和出气单向阀(31),每个进气单向阀(30)分别与进气主管(27)连接,进气主管(27)一端设置进气口(27a),进气主管(27)是弧状,每个出气单向阀(31)分别与出气主管(28)连接,出气主管(28)一端设置出气口(28a),出气主管(28)是弧状,定子的供水口(13a)通过主循环管道及其连接的水泵(25)与定子的回水口(13b)连接。
CN202010095037.2A 2019-11-21 2020-02-14 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 Active CN1113060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619323 2019-11-21
CN201911161932 2019-11-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6034A CN111306034A (zh) 2020-06-19
CN111306034B true CN111306034B (zh) 2023-12-22

Family

ID=71154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95037.2A Active CN111306034B (zh) 2019-11-21 2020-02-14 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0603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37677A (ja) * 1982-02-09 1983-08-16 Nippon Soken Inc ロ−タリ形方向切替弁
IT1187318B (it) * 1985-02-22 1987-12-23 Franco Zanarini Compressore volumetrico alternato ad azionamento idraulico
TW564285B (en) * 1999-06-29 2003-12-01 Sanyo Electric Co Sealed rotary compressor
WO2005010373A1 (ja) * 2003-07-09 2005-02-03 Daikin Industries, Ltd. 圧縮機
CN101089391A (zh) * 2006-06-14 2007-12-19 刘建辉 一种气压内循环直线往复式压缩机
US7546851B2 (en) * 2007-04-25 2009-06-16 Min-Hsieng Wang Change valve for an air compressor
AT10394U1 (de) * 2008-03-19 2009-02-15 Acc Austria Gmbh Kältemittelverdichter
RU2011133311A (ru) * 2011-08-09 2013-02-20 Талгат Хайдарович Гарипов Двигатель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ий радиальны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6034A (zh) 2020-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37177B (zh) 一种改进型机械式液体连续换向装置
CN111306034B (zh) 一种改进型液体活塞压缩机
CN109356849B (zh) 一种液体活塞空压机
CN219366316U (zh) 一种多级罗茨真空泵
CN110685918A (zh) 多相混输泵
CN115750383A (zh) 一种应用于泡沫泵的并联式多级驱动无水启动装置
CN103062160A (zh) 一种整体式电机叶片泵液压动力单元
CN109209825B (zh) 一种机械式液体连续换向装置
CN2608724Y (zh) 平衡式凸轮转子泵
CN114941623A (zh) 一种罗茨真空泵
CN207231724U (zh) 一种密封试验装置
CN1312437A (zh) 干式真空泵
US3232521A (en) Long rotor hydroturbine pump with single end port plug
CN112081744B (zh) 分段式衬套异形内壁特大型高压水环真空泵
CN216199042U (zh) 一种轻便型单级双吸泵
CN216077695U (zh) 一种带有双螺旋的新型平衡鼓
CN211343389U (zh) 输送用多层变频调速密封装置
CN220791428U (zh) 一种往复式气体泵
CN219101606U (zh) 一种双吸自平衡多级泵
CN212155132U (zh) 一种具有承托水泵功能的水泵油箱
CN218980575U (zh) 一种工作机设置在高压力壳体内部的含砂液体加浓装置
CN212130829U (zh) 一种双体离心化工泵
CN220929678U (zh) 一种用于平衡螺杆压缩机轴向力和径向力的平衡活塞组件
CN115898885A (zh) 一种双吸自平衡多级泵
CN210565276U (zh) 一种高效多级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