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4385A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94385A
CN111294385A CN202010001893.7A CN202010001893A CN111294385A CN 111294385 A CN111294385 A CN 111294385A CN 202010001893 A CN202010001893 A CN 202010001893A CN 111294385 A CN111294385 A CN 1112943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connection request
request
server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018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94385B (zh
Inventor
杨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0189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943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94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43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943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43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04L69/164Adaptation or special uses of UDP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客户端同时发起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和基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的建连请求,根据服务器的响应,以竞争的形式,选择合适的协议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由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本身的特性,大多数情况下会选中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作为网络交互的协议,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可以优化弱网环境下的丢包率和请求延迟,在将本技术方案用于直播消息交互时,可以避免消息获取卡顿、消息交互延迟过高及消息过期丢失等问题,提升直播体验。当然,若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不合适时,会选择更合适的超文本传输协议进行传输。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用户(客户端)处于弱网环境、丢包率较高时,例如坐电梯时,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数据容易出现卡顿、延迟较高、数据丢失等问题,影响用户体验。特别是在直播领域,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的消息交互方式在用户 (客户端)处于弱网环境、丢包率较高时,容易出现消息获取卡顿、消息交互延迟过高及消息过期丢失等问题。
发明内容
提供该发明内容部分以便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该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向服务器发起建连请求集,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所述第二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传输;
根据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建连请求集的响应,确定第一传输链路,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基于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支持超文本传输协议和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起的建连请求集,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所述第二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传输;
对所述建连请求集进行响应;
基于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客户端,所述装置包括:
建连请求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起建连请求集,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所述第二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快速 UDP网络连接协议传输;
第一传输链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建连请求集的响应,确定第一传输链路,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第一客户端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支持超文本传输协议和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所述装置包括:
建连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起的建连请求集,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所述第二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传输;
建连请求响应模块,用于对所述建连请求集进行响应;
第一服务端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基于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第五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装置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应用于客户端,包括: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装置,用于执行所述存储装置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应用于服务端,包括: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装置,用于执行所述存储装置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客户端同时发起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和基于快速 UDP网络连接协议的建连请求,根据服务器对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的建连请求的响应和对基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的建连请求的响应,以竞争的形式,选择合适的协议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由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本身的特性,大多数情况下会选中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作为网络交互的协议,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可以优化弱网环境下的丢包率和请求延迟,在将本技术方案用于直播消息交互时,避免消息获取卡顿、消息交互延迟过高及消息过期丢失等问题,提升直播体验。当然,若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不合适时,会选择较合适的超文本传输协议进行传输。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4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5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客户端。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向服务器发起建连请求集。
其中,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超文本传输协议包括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和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Secure HypertextTransfer Protocol,HTTPS)。所述第二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传输。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为QUIC(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协议。
步骤S13,根据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建连请求集的响应,确定第一传输链路。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步骤S15,基于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客户端同时发起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和基于快速 UDP网络连接协议的建连请求,根据服务器对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的建连请求的响应和对基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的建连请求的响应,以竞争的形式,选择合适的协议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由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本身的特性,大多数情况下会选中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作为网络交互的协议,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可以优化弱网环境下的丢包率和请求延迟,在将本技术方案用于直播消息交互时,避免消息获取卡顿、消息交互延迟过高及消息过期丢失等问题,提升直播体验。当然,若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不合适时,会选择更合适的超文本传输协议进行传输。
可选地,在具体实施时,步骤S11包括:使用第一域名和第二域名向所述服务器发起建连请求集。所述第一域名支持超文本传输协议,所述第二域名支持超文本传输协议和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域名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所述第二建连请求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域名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传输。所述建连请求集还包括第三建连请求,所述第三建连请求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域名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
通过上述方案,在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建连请求集时,同时发起第一建连请求、第二建连请求和第三建连请求,以竞争的形式,选择合适的域名和协议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13包括:分别获取所述建连请求集中每一建连请求的连接耗时。将所述建连请求集中连接耗时最短的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作为所述第一传输链路。
即,当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时,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为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中连接耗时最短的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当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第二建连请求和第三建连请求时,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为第一建连请求、第二建连请求和第三建连请求中连接耗时最短的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可选地,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13包括:分别计算所述建连请求集中每一建连请求的失败次数。若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的建连请求只有一个,则将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的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作为所述第一传输链路。若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的建连请求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则分别获取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的所有建连请求的连接耗时,并将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且连接耗时最短的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作为所述第一传输链路。
即,当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时,若所述第一建连请求(或第二建连请求)的失败次数达预设次数,而所述第二建连请求(或第一建连请求)的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则将第二建连请求(或第一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作为所述第一传输链路;当所述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的失败次数均未达预设次数,则所述第一传输链路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为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中连接耗时最短的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当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第二建连请求和第三建连请求时,若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第二建连请求和第三建连请求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的建连请求只有一个,则将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第二建连请求和第三建连请求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的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作为所述第一传输链路;若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第二建连请求和第三建连请求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的建连请求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则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第二建连请求和第三建连请求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的所有建连请求的连接耗时,将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且连接耗时最短的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作为所述第一传输链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预设时段内,向所述服务器发起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根据所述服务器对该建连请求的响应,确定第二传输链路,所述第二传输链路为根据该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基于所述第二传输链路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即,当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时,在预设时段内,向所述服务器发起所述第一建连请求或第二建连请求;根据所述服务器对所述第一建连请求或第二建连请求的响应,确定第二传输链路,所述第二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第一建连请求或第二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基于所述第二传输链路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当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第二建连请求和第三建连请求时,在预设时段内,向所述服务器发起所述第一建连请求或第二建连请求或第三建连请求;根据所述服务器对所述第一建连请求或第二建连请求或第三建连请求的响应,确定第二传输链路,所述第二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第一建连请求或第二建连请求或第三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基于所述第二传输链路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预设时段内,不发送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建连请求,不以竞争的方式来确定与服务器进行传输的传输链路,而是只发送一个建连请求,固定采用该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在具体实施时,对一客户端来说,发送哪个建连请求可以与该客户端的地理位置、所属运营商有关。例如可以通过服务器获取运营商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客户端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包括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每一建连请求对应链路的请求耗时、请求量和请求失败量中的至少一个;在同一运营商的同一地理位置的多个客户端的所述连接信息满足表征一建连请求对应的链路连接性能是所述建连请求集对应的所有链路中最好的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多个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发起该建连请求;对该建连请求进行响应;基于第二传输链路与所述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传输链路为根据该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以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为例,对上述过程进行说明:获取运营商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客户端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建连请求对应链路的请求耗时、请求量和请求失败量中的至少一个和所述第二建连请求对应的请求耗时、请求量和请求失败量中的至少一个;在同一运营商的同一地理位置的多个客户端的所述连接信息满足表征所述第一建连请求(或第二建连请求)对应的链路连接性能相对所述第二建连请求(或第一建连请求)对应的链路连接性能好的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多个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发起所述第一建连请求(或第二建连请求);对所述第一建连请求(或第二建连请求)进行响应;基于第二传输链路与所述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第一建连请求(或第二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因为部分运营商可能会对UDP协议在某些时段优先级比较低,优先保障TCP的包而扔掉UDP的包,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的底层就是UDP协议,这样可能会导致采用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进行传输时丢包。可以通过在服务器(业务服务端)收集客户端上报的每一建连请求对应链路的请求耗时、请求量、请求失败量,以及该客户端地理位置、运营商信息等大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协议,位置,运营商之间的关系,找到超文本传输协议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结合使用的最佳策略。例如,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广东电信晚上八点到十点之间的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请求耗时普遍偏长,或者请求失败率(可以根据请求量和请求失败量计算)比超文本传输协议高,那么会对广东并且使用电信的客户端在每天晚上八点到十点这个时段提前切换成只发送超文本传输协议对应的建连请求,从而保证用户的最佳使用体验。又例如,在晚上八点到十点,对北京市电信运营商的客户端快速UDP 网络连接协议和超文本传输协议对应的链路的请求量比例为2:8,失败量比例为2.1:7.9,并且请求耗时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对应的链路比超文本传输协议对应的链路低30%,那么在晚上八点到十点对北京市电信运营商的客户端依然同时发送超文本传输协议对应的建连请求和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对应的建连请求;但当失败量比例为3:7时,可能因为失败量比例过高,会对北京并且使用电信的客户端在每天晚上八点到十点这个时段提前切换成只发送超文本传输协议对应的建连请求,从而保证用户的最佳使用体验。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基于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向所述服务器发起所述建连请求集。根据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建连请求集的响应,确定第三传输链路,所述第三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在所述第三传输链路与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不同时,使用所述第三传输链路替代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通过上述方案,在基于第一传输链路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客户端还会(定时)发起建连请求集以竞争出此时更合适的第三传输链路,并在第三传输链路与第一传输链路不同时,将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的链路及时切换到更合适的第三传输链路,保证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的链路一直是最优。
基于上述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数据传输方法用于服务器。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接收客户端发起的建连请求集。
其中,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所述第二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传输。
步骤S23,对所述建连请求集进行响应。
步骤S25,基于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客户端同时发起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和基于快速 UDP网络连接协议的建连请求,根据服务器对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的建连请求的响应和对基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的建连请求的响应,以竞争的形式,选择合适的协议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由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本身的特性,大多数情况下会选中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作为网络交互的协议,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可以优化弱网环境下的丢包率和请求延迟,在将本技术方案用于直播消息交互时,避免消息获取卡顿、消息交互延迟过高及消息过期丢失等问题,提升直播体验。当然,若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不合适时,会选择更合适的超文本传输协议进行传输。
可选地,在具体实施时,步骤S21包括:接收所述客户端通过第一域名和第二域名发起的建连请求集。所述第一域名支持超文本传输协议,所述第二域名支持超文本传输协议和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域名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所述第二建连请求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域名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传输。所述建连请求集还包括第三建连请求,所述第三建连请求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域名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
通过上述方案,在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建连请求集时,同时发起第一建连请求、第二建连请求和第三建连请求,以竞争的形式,选择合适的域名和协议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为所述建连请求集中连接耗时最短的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可选地,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若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的建连请求只有一个,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为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的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若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的建连请求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为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且连接耗时最短的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运营商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客户端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包括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每一建连请求对应链路的请求耗时、请求量和请求失败量中的至少一个。在同一运营商的同一地理位置的多个客户端的所述连接信息满足表征一建连请求对应的链路连接性能是所述建连请求集对应的所有链路中最好的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多个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发起该建连请求。对该建连请求进行响应。基于第二传输链路与所述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传输链路为根据该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以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为例,对上述过程进行说明:获取运营商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客户端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建连请求对应链路的请求耗时、请求量和请求失败量中的至少一个和所述第二建连请求对应的请求耗时、请求量和请求失败量中的至少一个;在同一运营商的同一地理位置的多个客户端的所述连接信息满足表征所述第一建连请求(或第二建连请求)对应的链路连接性能相对所述第二建连请求(或第一建连请求)对应的链路连接性能好的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多个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发起所述第一建连请求(或第二建连请求);对所述第一建连请求(或第二建连请求)进行响应;基于第二传输链路与所述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第一建连请求(或第二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因为部分运营商可能会对UDP协议在某些时段优先级比较低,优先保障TCP的包而扔掉UDP的包,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的底层就是UDP协议,这样可能会导致采用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进行传输时丢包。可以通过在服务器(业务服务端)收集客户端上报的每一建连请求对应链路的请求耗时、请求量、请求失败量,以及该客户端地理位置、运营商信息等大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协议,位置,运营商之间的关系,找到超文本传输协议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结合使用的最佳策略。例如,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广东电信晚上八点到十点之间的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请求耗时普遍偏长,或者请求失败率(可以根据请求量和请求失败量计算)比超文本传输协议高,那么会对广东并且使用电信的客户端在每天晚上八点到十点这个时段提前切换成只发送超文本传输协议对应的建连请求,从而保证用户的最佳使用体验。又例如,在晚上八点到十点,对北京市电信运营商的客户端快速UDP 网络连接协议和超文本传输协议对应的链路的请求量比例为2:8,失败量比例为2.1:7.9,并且请求耗时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对应的链路比超文本传输协议对应的链路低30%,那么在晚上八点到十点对北京市电信运营商的客户端依然同时发送超文本传输协议对应的建连请求和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对应的建连请求;但当失败量比例为3:7时,可能因为失败量比例过高,会对北京并且使用电信的客户端在每天晚上八点到十点这个时段提前切换成只发送超文本传输协议对应的建连请求,从而保证用户的最佳使用体验。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基于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接收所述客户端发起的所述建连请求集。对所述建连请求集进行响应。在所述第三传输链路与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不同时,基于第三传输链路与所述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三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通过上述方案,在基于第一传输链路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客户端还会(定时)发起建连请求集以竞争出此时更合适的第三传输链路,并在第三传输链路与第一传输链路不同时,将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的链路及时切换到更合适的第三传输链路,保证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的链路一直是最优。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应用于服务器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可以参考上述描述应用于客户端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对应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发明构思,本公开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用于实施应用于客户端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客户端的部分或全部。如图3所示,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建连请求模块11,用于向服务器发起建连请求集。
其中,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所述第二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传输;
第一传输链路确定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建连请求集的响应,确定第一传输链路。
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第一客户端数据传输模块15,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客户端同时发起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和基于快速 UDP网络连接协议的建连请求,根据服务器对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的建连请求的响应和对基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的建连请求的响应,以竞争的形式,选择合适的协议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由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本身的特性,大多数情况下会选中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作为网络交互的协议,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可以优化弱网环境下的丢包率和请求延迟,在将本技术方案用于直播消息交互时,避免消息获取卡顿、消息交互延迟过高及消息过期丢失等问题,提升直播体验。当然,若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不合适时,会选择更合适的超文本传输协议进行传输。
可选地,在具体实施时,建连请求模块11具体用于:使用第一域名和第二域名向所述服务器发起建连请求集。所述第一域名支持超文本传输协议,所述第二域名支持超文本传输协议和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域名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所述第二建连请求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域名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快速UDP 网络连接协议传输。所述建连请求集还包括第三建连请求,所述第三建连请求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域名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
通过上述方案,在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建连请求集时,同时发起第一建连请求、第二建连请求和第三建连请求,以竞争的形式,选择合适的域名和协议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传输链路确定模块13包括:连接耗时获取子模块和最短连接耗时确定子模块。所述连接耗时获取子模块,用于分别获取所述建连请求集中每一建连请求的连接耗时。最短连接耗时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建连请求集中连接耗时最短的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作为所述第一传输链路。
可选地,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传输链路确定模块13包括:失败次数获取子模块、最少失败确定子模块和综合确定子模块。所述失败次数获取子模块,用于分别计算所述建连请求集中每一建连请求的失败次数。所述最少失败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的建连请求只有一个时,将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的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作为所述第一传输链路。所述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的建连请求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分别获取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的所有建连请求的连接耗时,并将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且连接耗时最短的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作为所述第一传输链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固定建连请求模块、第二传输链路确定模块和第二客户端数据传输模块。所述固定建连请求模块,用于在预设时段内,向所述服务器发起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所述第二传输链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服务器对该建连请求的响应,确定第二传输链路,所述第二传输链路为根据该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所述第二客户端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传输链路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预设时段内,不发送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建连请求,不以竞争的方式来确定与服务器进行传输的传输链路,而是只发送一个建连请求,固定采用该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在具体实施时,对一客户端来说,发送哪个建连请求可以与该客户端的地理位置、所属运营商有关。例如可以通过服务器获取运营商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客户端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包括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每一建连请求对应链路的请求耗时、请求量和请求失败量中的至少一个;在同一运营商的同一地理位置的多个客户端的所述连接信息满足表征一建连请求对应的链路连接性能是所述建连请求集对应的所有链路中最好的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多个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发起该建连请求;对该建连请求进行响应;基于第二传输链路与所述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传输链路为根据该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以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为例,对上述过程进行说明:获取运营商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客户端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建连请求对应链路的请求耗时、请求量和请求失败量中的至少一个和所述第二建连请求对应的请求耗时、请求量和请求失败量中的至少一个;在同一运营商的同一地理位置的多个客户端的所述连接信息满足表征所述第一建连请求(或第二建连请求)对应的链路连接性能相对所述第二建连请求(或第一建连请求)对应的链路连接性能好的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多个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发起所述第一建连请求(或第二建连请求);对所述第一建连请求(或第二建连请求)进行响应;基于第二传输链路与所述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第一建连请求(或第二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因为部分运营商可能会对UDP协议在某些时段优先级比较低,优先保障TCP的包而扔掉UDP的包,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的底层就是UDP协议,这样可能会导致采用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进行传输时丢包。可以通过在服务器(业务服务端)收集客户端上报的每一建连请求对应链路的请求耗时、请求量、请求失败量,以及该客户端地理位置、运营商信息等大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协议,位置,运营商之间的关系,找到超文本传输协议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结合使用的最佳策略。例如,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广东电信晚上八点到十点之间的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请求耗时普遍偏长,或者请求失败率(可以根据请求量和请求失败量计算)比超文本传输协议高,那么会对广东并且使用电信的客户端在每天晚上八点到十点这个时段提前切换成只发送超文本传输协议对应的建连请求,从而保证用户的最佳使用体验。又例如,在晚上八点到十点,对北京市电信运营商的客户端快速UDP 网络连接协议和超文本传输协议对应的链路的请求量比例为2:8,失败量比例为2.1:7.9,并且请求耗时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对应的链路比超文本传输协议对应的链路低30%,那么在晚上八点到十点对北京市电信运营商的客户端依然同时发送超文本传输协议对应的建连请求和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对应的建连请求;但当失败量比例为3:7时,可能因为失败量比例过高,会对北京并且使用电信的客户端在每天晚上八点到十点这个时段提前切换成只发送超文本传输协议对应的建连请求,从而保证用户的最佳使用体验。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竞争模块、第三传输链路确定模块和第三客户端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竞争模块,用于在基于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向所述服务器发起所述建连请求集。所述第三传输链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建连请求集的响应,确定第三传输链路。所述第三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所述第三客户端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三传输链路与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不同时,使用所述第三传输链路替代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通过上述方案,在基于第一传输链路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客户端还会(定时)发起建连请求集以竞争出此时更合适的第三传输链路,并在第三传输链路与第一传输链路不同时,将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的链路及时切换到更合适的第三传输链路,保证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的链路一直是最优。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和描述,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发明构思,本公开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用于实施应用于服务器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服务器的部分或全部。如图4所示,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建连请求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客户端发起的建连请求集。
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所述第二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传输。
建连请求响应模块23,用于对所述建连请求集进行响应。
第一服务端数据传输模块25,用于基于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客户端同时发起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和基于快速 UDP网络连接协议的建连请求,根据服务器对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的建连请求的响应和对基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的建连请求的响应,以竞争的形式,选择合适的协议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由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本身的特性,大多数情况下会选中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作为网络交互的协议,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可以优化弱网环境下的丢包率和请求延迟,在将本技术方案用于直播消息交互时,避免消息获取卡顿、消息交互延迟过高及消息过期丢失等问题,提升直播体验。当然,若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不合适时,会选择更合适的超文本传输协议进行传输。
可选地,在具体实施时,建连请求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通过第一域名和第二域名发起的建连请求集。所述第一域名支持超文本传输协议,所述第二域名支持超文本传输协议和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域名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所述第二建连请求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域名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传输。所述建连请求集还包括第三建连请求,所述第三建连请求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域名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
通过上述方案,在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建连请求集时,同时发起第一建连请求、第二建连请求和第三建连请求,以竞争的形式,选择合适的域名和协议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为所述建连请求集中连接耗时最短的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可选地,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若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的建连请求只有一个,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为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的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若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的建连请求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为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且连接耗时最短的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连接信息获取模块、建连请求确定模块和第二服务端数据传输模块。所述连接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运营商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客户端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包括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每一建连请求对应链路的请求耗时、请求量和请求失败量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建连请求确定模块,用于在同一运营商的同一地理位置的多个客户端的所述连接信息满足表征一建连请求对应的链路连接性能是所述建连请求集对应的所有链路中最好的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多个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发起该建连请求。所述建连请求响应模块23,还用于对该建连请求进行响应。第二服务端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基于第二传输链路与所述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传输链路为根据该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以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为例,对上述过程进行说明:获取运营商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客户端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建连请求对应链路的请求耗时、请求量和请求失败量中的至少一个和所述第二建连请求对应的请求耗时、请求量和请求失败量中的至少一个;在同一运营商的同一地理位置的多个客户端的所述连接信息满足表征所述第一建连请求(或第二建连请求)对应的链路连接性能相对所述第二建连请求(或第一建连请求)对应的链路连接性能好的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多个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发起所述第一建连请求(或第二建连请求);对所述第一建连请求(或第二建连请求)进行响应;基于第二传输链路与所述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第一建连请求(或第二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因为部分运营商可能会对UDP协议在某些时段优先级比较低,优先保障TCP的包而扔掉UDP的包,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的底层就是UDP协议,这样可能会导致采用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进行传输时丢包。可以通过在服务器(业务服务端)收集客户端上报的每一建连请求对应链路的请求耗时、请求量、请求失败量,以及该客户端地理位置、运营商信息等大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协议,位置,运营商之间的关系,找到超文本传输协议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结合使用的最佳策略。例如,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广东电信晚上八点到十点之间的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请求耗时普遍偏长,或者请求失败率(可以根据请求量和请求失败量计算)比超文本传输协议高,那么会对广东并且使用电信的客户端在每天晚上八点到十点这个时段提前切换成只发送超文本传输协议对应的建连请求,从而保证用户的最佳使用体验。又例如,在晚上八点到十点,对北京市电信运营商的客户端快速UDP 网络连接协议和超文本传输协议对应的链路的请求量比例为2:8,失败量比例为2.1:7.9,并且请求耗时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对应的链路比超文本传输协议对应的链路低30%,那么在晚上八点到十点对北京市电信运营商的客户端依然同时发送超文本传输协议对应的建连请求和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对应的建连请求;但当失败量比例为3:7时,可能因为失败量比例过高,会对北京并且使用电信的客户端在每天晚上八点到十点这个时段提前切换成只发送超文本传输协议对应的建连请求,从而保证用户的最佳使用体验。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服务端数据传输模块。所述建连请求接收模块21,还用于在基于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接收所述客户端发起的所述建连请求集。所述建连请求响应模块23,还用于对所述建连请求集进行响应。所述第三服务端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三传输链路与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不同时,基于第三传输链路与所述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三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通过上述方案,在基于第一传输链路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客户端还会(定时)发起建连请求集以竞争出此时更合适的第三传输链路,并在第三传输链路与第一传输链路不同时,将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的链路及时切换到更合适的第三传输链路,保证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的链路一直是最优。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和描述,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装置执行时可以执行上述应用于客户端的数据传输方法或执行上述应用于服务器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下面参考图5,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600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应用于服务器或客户端。图5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6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6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601、ROM 602以及RAM 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6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6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608;以及通信装置609。通信装置6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6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5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6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608被安装,或者从ROM 6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6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向服务器发起建连请求集,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所述第二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传输;根据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建连请求集的响应,确定第一传输链路,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基于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或者,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接收客户端发起的建连请求集,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所述第二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传输;对所述建连请求集进行响应;基于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模块本身的限定。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 (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一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向服务器发起建连请求集,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所述第二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传输;根据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建连请求集的响应,确定第一传输链路,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基于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二提供了示例一的方法,所述向服务器发起建连请求集的步骤包括:使用第一域名和第二域名向所述服务器发起建连请求集,所述第一域名支持超文本传输协议,所述第二域名支持超文本传输协议和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域名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所述第二建连请求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域名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传输,所述建连请求集还包括第三建连请求,所述第三建连请求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域名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三提供了示例一或二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建连请求集的响应,确定第一传输链路的步骤包括:分别获取所述建连请求集中每一建连请求的连接耗时;将所述建连请求集中连接耗时最短的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作为所述第一传输链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四提供了示例一或二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建连请求集的响应,确定第一传输链路的步骤包括:分别计算所述建连请求集中每一建连请求的失败次数;若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的建连请求只有一个,则将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的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作为所述第一传输链路;若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的建连请求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则分别获取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的所有建连请求的连接耗时,并将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且连接耗时最短的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作为所述第一传输链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五提供了示例一或二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在预设时段内,向所述服务器发起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根据所述服务器对该建连请求的响应,确定第二传输链路,所述第二传输链路为根据该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基于所述第二传输链路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六提供了示例一或二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基于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向所述服务器发起所述建连请求集;根据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建连请求集的响应,确定第三传输链路,所述第三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在所述第三传输链路与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不同时,使用所述第三传输链路替代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七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支持超文本传输协议和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发起的建连请求集,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所述第二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快速UDP 网络连接协议传输;对所述建连请求集进行响应;基于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八提供了示例七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运营商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客户端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包括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每一建连请求对应链路的请求耗时、请求量和请求失败量中的至少一个;在同一运营商的同一地理位置的多个客户端的所述连接信息满足表征一建连请求对应的链路连接性能是所述建连请求集对应的所有链路中最好的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多个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发起该建连请求;对该建连请求进行响应;基于第二传输链路与所述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传输链路为根据该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九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客户端,所述装置包括:建连请求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起建连请求集,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所述第二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传输;第一传输链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建连请求集的响应,确定第一传输链路,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第一客户端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十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支持超文本传输协议和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所述装置包括:建连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起的建连请求集,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所述第二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传输;建连请求响应模块,用于对所述建连请求集进行响应;第一服务端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基于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十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装置执行时实现示例一至八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十二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应用于客户端,包括: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装置,用于执行所述存储装置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示例一至六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例十三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应用于服务端,包括: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装置,用于执行所述存储装置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示例七或八所述方法的步骤。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Claims (13)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向服务器发起建连请求集,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所述第二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传输;
根据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建连请求集的响应,确定第一传输链路,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基于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服务器发起建连请求集的步骤包括:
使用第一域名和第二域名向所述服务器发起建连请求集,所述第一域名支持超文本传输协议,所述第二域名支持超文本传输协议和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域名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所述第二建连请求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域名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传输,所述建连请求集还包括第三建连请求,所述第三建连请求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域名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建连请求集的响应,确定第一传输链路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建连请求集中每一建连请求的连接耗时;
将所述建连请求集中连接耗时最短的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作为所述第一传输链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建连请求集的响应,确定第一传输链路的步骤包括:
分别计算所述建连请求集中每一建连请求的失败次数;
若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的建连请求只有一个,则将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的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作为所述第一传输链路;
若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的建连请求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则分别获取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的所有建连请求的连接耗时,并将所述建连请求集中失败次数未达预设次数且连接耗时最短的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作为所述第一传输链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预设时段内,向所述服务器发起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
根据所述服务器对该建连请求的响应,确定第二传输链路,所述第二传输链路为根据该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基于所述第二传输链路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基于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向所述服务器发起所述建连请求集;
根据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建连请求集的响应,确定第三传输链路,所述第三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在所述第三传输链路与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不同时,使用所述第三传输链路替代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7.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支持超文本传输协议和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起的建连请求集,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所述第二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传输;
对所述建连请求集进行响应;
基于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运营商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客户端与所述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信息,所述连接信息包括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每一建连请求对应链路的请求耗时、请求量和请求失败量中的至少一个;
在同一运营商的同一地理位置的多个客户端的所述连接信息满足表征一建连请求对应的链路连接性能是所述建连请求集对应的所有链路中最好的预设条件时,控制所述多个客户端向所述服务器发起该建连请求;
对该建连请求进行响应;
基于第二传输链路与所述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二传输链路为根据该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9.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客户端,所述装置包括:
建连请求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起建连请求集,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所述第二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传输;
第一传输链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建连请求集的响应,确定第一传输链路,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第一客户端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10.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支持超文本传输协议和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所述装置包括:
建连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起的建连请求集,所述建连请求集包括第一建连请求和第二建连请求,所述第一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传输,所述第二建连请求用于请求与所述服务器基于快速UDP网络连接协议传输;
建连请求响应模块,用于对所述建连请求集进行响应;
第一服务端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基于第一传输链路与所述客户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第一传输链路为根据所述建连请求集中的一建连请求建立的链路。
11.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装置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客户端,包括: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装置,用于执行所述存储装置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端,包括: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装置,用于执行所述存储装置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7或8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0001893.7A 2020-01-02 2020-01-02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2943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01893.7A CN111294385B (zh) 2020-01-02 2020-01-02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01893.7A CN111294385B (zh) 2020-01-02 2020-01-02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4385A true CN111294385A (zh) 2020-06-16
CN111294385B CN111294385B (zh) 2023-01-31

Family

ID=71029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01893.7A Active CN111294385B (zh) 2020-01-02 2020-01-02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94385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3818A (zh) * 2020-12-08 2021-03-30 清华大学 针对移动Web服务的自适应传输协议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14079643A (zh) * 2020-08-21 2022-02-22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网关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500678A (zh) * 2022-01-26 2022-05-13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与通信节点的建连方法及设备
CN114885042A (zh) * 2021-01-21 2022-08-09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数据的传输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14979306A (zh) * 2022-04-14 2022-08-30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物联网设备多路融合传输方法
CN115086396A (zh) * 2022-04-29 2022-09-20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传输媒体数据的方法以及系统
WO2023160649A1 (zh) * 2022-02-24 2023-08-31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系统、装置和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55081A2 (en) * 2006-10-31 2008-05-08 Aastra Technologies Limited Method & system for network entity configuration
CN102769669A (zh) * 2012-07-03 2012-11-07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智能内容分发控制装置及系统
CN102857276A (zh) * 2011-06-30 2013-01-02 株式会社电装 短程无线通信设备
CN104539596A (zh) * 2014-12-18 2015-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媒体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60119260A1 (en) * 2013-12-27 2016-04-28 Entefy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timized multi-format communication delivery protocol prediction
CN105721414A (zh) * 2014-12-19 2016-06-29 意法半导体公司 多确认多播协议
CN105871509A (zh) * 2016-03-25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897615A (zh) * 2015-09-14 2016-08-24 乐视云计算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90044994A1 (en) * 2018-03-16 2019-02-07 Intel Corporation Technologies for accelerated http processing with hardware acceleration
CN109428773A (zh) * 2017-08-22 2019-03-05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9660411A (zh) * 2019-02-25 2019-04-19 北京云中融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即时通信网络链路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18905A (zh) * 2017-11-21 2019-05-2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传输层协议适配的方法、网元设备及系统
CN110049058A (zh) * 2019-04-25 2019-07-23 深圳市云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系统底层传输协议选择方法
CN110071977A (zh) * 2019-04-25 2019-07-30 北京风行极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149388A (zh) * 2019-05-16 2019-08-20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Httpdns服务器的连接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191052A (zh) * 2019-04-23 2019-08-30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跨协议网络传输方法及系统
WO2019198054A1 (en) * 2018-04-14 2019-10-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rvice-based 5g core authentication endpoints
CN110392381A (zh) * 2019-06-11 2019-10-29 岭澳核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核电站的多通道无线通讯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55081A2 (en) * 2006-10-31 2008-05-08 Aastra Technologies Limited Method & system for network entity configuration
CN102857276A (zh) * 2011-06-30 2013-01-02 株式会社电装 短程无线通信设备
CN102769669A (zh) * 2012-07-03 2012-11-07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智能内容分发控制装置及系统
US20160119260A1 (en) * 2013-12-27 2016-04-28 Entefy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timized multi-format communication delivery protocol prediction
CN104539596A (zh) * 2014-12-18 2015-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流媒体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721414A (zh) * 2014-12-19 2016-06-29 意法半导体公司 多确认多播协议
CN105897615A (zh) * 2015-09-14 2016-08-24 乐视云计算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871509A (zh) * 2016-03-25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428773A (zh) * 2017-08-22 2019-03-05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9818905A (zh) * 2017-11-21 2019-05-2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传输层协议适配的方法、网元设备及系统
US20190044994A1 (en) * 2018-03-16 2019-02-07 Intel Corporation Technologies for accelerated http processing with hardware acceleration
WO2019198054A1 (en) * 2018-04-14 2019-10-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rvice-based 5g core authentication endpoints
CN109660411A (zh) * 2019-02-25 2019-04-19 北京云中融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即时通信网络链路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91052A (zh) * 2019-04-23 2019-08-30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跨协议网络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0049058A (zh) * 2019-04-25 2019-07-23 深圳市云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系统底层传输协议选择方法
CN110071977A (zh) * 2019-04-25 2019-07-30 北京风行极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149388A (zh) * 2019-05-16 2019-08-20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Httpdns服务器的连接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392381A (zh) * 2019-06-11 2019-10-29 岭澳核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核电站的多通道无线通讯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AJUN YU等: "When QUIC meets TCP: An experimental study", 《IEEE》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9643A (zh) * 2020-08-21 2022-02-22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网关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583818A (zh) * 2020-12-08 2021-03-30 清华大学 针对移动Web服务的自适应传输协议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12583818B (zh) * 2020-12-08 2021-12-24 清华大学 针对移动Web服务的自适应传输协议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14885042A (zh) * 2021-01-21 2022-08-09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数据的传输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14500678A (zh) * 2022-01-26 2022-05-13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与通信节点的建连方法及设备
WO2023160649A1 (zh) * 2022-02-24 2023-08-31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系统、装置和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79306A (zh) * 2022-04-14 2022-08-30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物联网设备多路融合传输方法
CN115086396A (zh) * 2022-04-29 2022-09-20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传输媒体数据的方法以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4385B (zh) 2023-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94385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981765B (zh) 用于确定内容分发网络的访问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CN110753089B (zh) 一种管理客户端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662085A (zh)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039796B (zh) 数据包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3254105B (zh) 资源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246228A (zh) 直播间礼物资源更新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907942A (zh) 基于边缘计算的车辆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996372B (zh) 消息路由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4466226B (zh) 带宽时长占比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205296A (zh)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039926A (zh) 传输控制协议确定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647587A (zh)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传感器接入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347089B (zh) 软件定义网络sdn系统、网络配置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4364042A (zh) 通信资源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416887A (zh)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311840A (zh) 一种多终端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898061A (zh) 搜索网络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822247B (zh) 系统异步通讯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6319322B (zh) 电力设备节点通信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介质
CN111314457B (zh) 设置虚拟私有云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46229B (zh) 直播间礼物资源更新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535428B (zh) 请求消息和响应消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949833A (zh) 索引构建方法、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4564311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