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3654B - 连接设备、连接元件、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连接设备、连接元件、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93654B
CN111293654B CN201911258757.XA CN201911258757A CN111293654B CN 111293654 B CN111293654 B CN 111293654B CN 201911258757 A CN201911258757 A CN 201911258757A CN 111293654 B CN111293654 B CN 1112936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pretensioning
state
connection devic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587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93654A (zh
Inventor
弗兰克·舒马赫尔
塞巴斯蒂安·阿派尔
曼纽尔·施瓦布
托比亚斯·奥帕夫斯基
凯文·亨布格尔
戴维·齐尔克
安东·比歇尔迈尔
克里斯蒂娜·普夫卢姆
斯蒂芬尼·莱西勒
本杰明·布罗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F Friedrichshafen AG
Original Assignee
ZF Friedrichshafen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F Friedrichshafen AG filed Critical ZF Friedrichshafen AG
Publication of CN111293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3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936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36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5/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 F16B5/06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 F16B5/0607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to each other
    • F16B5/0621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to each other in parallel relationship
    • F16B5/0635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to each other in parallel relationship fastened over the edges of the sheets or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30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 H02G3/32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using mounting cla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00Friction-grip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02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 F16B2/06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external, i.e. with contracting a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00Friction-grip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20Cli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 F16B2/22Cli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of resilient material, e.g. rubbery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设备、连接元件、系统和方法。该连接设备具有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其中,第一连接元件具有第一面和第一连接器件,其中,第二连接元件具有第二面和第二连接器件,其中,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能相互连接,其中,当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相互连接时,连接设备处于连接状态中,其中,连接设备具有能够从不受载状态被置于预紧状态中的预紧元件,其中,在连接状态中,第一面和第二面彼此对置,预紧元件处于预紧状态中,并且预紧力作用到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上,并且预紧力大于预先确定的最小预紧力。

Description

连接设备、连接元件、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设备,连接元件,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能够被置于连接状态中的连接设备已由现有技术所公知。
连接设备是具有两个能够相互连接的连接元件的设备。这样的连接设备例如可以被设置并且匹配成用于,在两个连接元件之间夹紧或固定保持一个或多个物体。此类型的连接设备例如是线缆连接器。例如,这样的连接设备也可以被设置和匹配成用于,将两个物体相互连接,这两个物体与两个连接元件中各一个连接。
例如,线缆连接器在第一端部具有卡锁部,布置在第二端部上的有凹槽的区段被导入到卡锁部内。如果有凹槽的区段被布置在卡锁部内,则线缆连接器处于连接状态中。在连接状态中,卡锁部与有凹槽的区段之间的形状锁合(Fromschluss)防止了卡锁部与有凹槽的区段之间沿拉伸载荷方向发生相对运动,从而使线缆连接器可以在连接状态中承受拉力。在连接状态中,例如线缆连接器可以将多个电线路保持在一起。线缆连接器的缺点是,它例如在操作上是耗费高的,这是因为有凹槽的区段和卡锁部必须相互精确地定位,以便确保有凹槽的区段被导入到卡锁部内。
此外,公知有如下连接设备,其具有两个连接元件,连接元件经由薄膜铰链相互连接并且能借助于薄膜铰链相对彼此枢转。连接元件可以枢转到连接状态中,在连接状态中,其中一个连接元件的卡锁钩与其中另一连接元件的突出部交错嵌接,从而通过卡锁钩与突出部之间的形状锁合防止了连接元件从连接状态中枢转出来。在连接状态中,连接设备可以将例如多个电线路保持在一起。例如,薄膜铰链具有的缺点是,薄膜铰链本身提供了潜在的额定断裂位置,并且铰链侧在受振荡载荷时易于发生振荡。
此外,由现有技术公知的是,可以借助粘合剂将多个电线路相互粘合。在粘接多个电线路时的缺点例如是,粘合剂的固化需要时间,并且粘合剂必须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并且同时必须与电线路兼容。
如果由现有技术所公知的连接设备被用在汽车环境中,则它们可能会承受高的振荡载荷,这会对连接设备造成很高的作用力。这些高的力作用可能导致连接设备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间发生相对运动。这可能会导致噪音生成和/或各个组成部分的明显的机械振动,但这是要避免的。此外,由于高的力作用使得连接设备可能也会从连接状态被带出。
尤其是当连接设备被设置成用于将多个电线路保持在一起并且电线路承受高的振荡载荷时,高的力也会作用到电线路上。对电线路的高的力作用会导致电线路变形。此外,对电线路的高的力作用可能会导致使电线路能够与另外的部件电联接的诸如插塞连接部和/或钎焊连接部的连接位置受到高的力作用。
此外,在连接设备被用在汽车环境中时值得期待的是,在装配时能对连接设备进行简单操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连接设备,其在连接状态中相对振荡载荷是安全的并且在操作方面是简单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提及的任务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来解决。连接设备具有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第一连接元件具有第一面和第一连接器件。第二连接元件具有第二面和第二连接器件。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能相互连接。当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相互连接时,连接设备处于连接状态中。连接设备具有预紧元件,预紧元件能够从未受载状态被置于预紧状态中。在连接状态中,第一面和第二面彼此对置,并且预紧元件处于预紧状态中。在连接状态中,预紧力作用到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上。预紧力大于预先确定的最小预紧力。
预紧元件可以从不受载状态被置于预紧状态中。预紧元件可以例如被构造为弹簧。在预紧状态中,全部预紧力或至少其中一部分预紧力可以由预紧元件来提供。优选地,预紧元件在不受载状态中不变形。在预紧状态中,预紧元件优选地线性弹性变形。预紧元件在预紧状态中的线性弹性变形确保了,预紧元件可以从不受载状态被置于预紧状态中,并且可以再次从预紧状态返回地被置于不受载状态中。在不受载状态中,预紧元件又可以呈现其原始形状,而没有塑性的变形分量影响预紧元件的未来的变形行为。此外,在预紧状态中预紧元件的线性弹性变形能够实现,使基于预紧元件的力作用在预紧状态中在预紧元件的使用时间段上都可以被维持。
在连接设备的连接状态中,预紧元件处于预紧状态中。优选地,当连接设备不处于连接状态时,预紧元件处于不受载状态。例如,当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未相互连接时,连接设备不处于连接状态中。连接设备的此状态也可以称为脱联状态。例如,连接设备在装配之前处于脱联状态中,从而使预紧元件在装配之前处于不受载状态。在装配期间,连接设备可以从脱联状态被置于连接状态中,从而使预紧元件从不受载状态被置于预紧状态中。在装配之后或在装配状态中,连接设备可以处于连接状态中,并且预紧元件可以处于预紧状态中。通过将连接设备置于连接状态中,因此使预紧元件也同时被置于预紧状态中。由于当连接设备被置于连接状态时,预紧元件同时被置于预紧状态中,所以简化了装配时对连接设备的操作。可以手动和/或自动地将连接设备从脱联状态置于连接状态中。
在连接状态中,预紧力作用到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上。预紧力对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的作用确保了,由于振荡载荷所引起的高的力作用可以抵消预紧力。高的力作用和预紧力的抵消可以使在发生高的力作用的情况下能够让总力朝预紧力方向作用保持作用到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上。朝预紧力方向的此类总力作用可以在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之间提供可靠的保持,从而在受到高的振荡载荷的情况下使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相互间不发生相对运动,并且保持了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相互连接。第一连接器件与第二连接器件之间的连接确保了连接设备在受高的振荡载荷的情况下保持在连接状态中。
预紧力大于预先确定的最小预紧力。通过预先确定地选择最小预紧力确保了,作用到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上的预紧力足够高。
总之,因此可以明确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连接设备在其连接状态中被保护以防受到振荡载荷并且在操作方面是简单的。
第一和/或第二连接元件可以分别具有一个或多个肋片。其中每个肋片可以提高第一和/或第二连接元件的刚度,并且因此减小了第一和/或第二连接元件在高的力作用下的变形。当设有多个肋片时,则这些肋片可以布置在预紧元件的两个对置的侧上。
第一和/或第二连接元件可以被构造为压注成型件或通过压注成型来制造。由此可以提供廉价的制造。
第二连接元件可以形成电容器壳体的区段。由此,提供了连接设备的节省部件的设计方案,这是因为已存在的构件可以提供第二连接元件。如有必要,现有的构件必须相应进行匹配。第二连接元件可以与电容器壳体或电容器连接。例如,第二连接元件与电容器壳体之间的连接或第二连接元件与电容器之间的连接是螺接。
预先确定的最小预紧力例如是1N或2N或5N或10N。预紧力也可以小于预先确定的最大预紧力。最大预紧力为例如100N或50N或10N。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设备被构造成用于保持至少一个电线路,其中,第一面具有第一保持面,其中,第二面具有第二保持面,并且当连接设备处于连接状态时,第一保持面和第二保持面限界了用于至少一个电线路的容纳部。容纳部能够实现在第一连接元件与第二连接元件之间布置至少一个电线路。容纳部例如可以由于在连接设备的连接状态中的第一保持面与第二保持面之间的距离地而与至少一个电线路的横截面积相匹配。优选地,第一保持面和/或第二保持面分别具有一个或多个倒圆的棱边。通过倒圆的棱边可以确保至少一个电线路保持不损坏。
第一和/或第二连接元件可以分别具有一个或多个导轨。当设有多个导轨时,则这些导轨可以相互平行延伸。其中每个导轨可以简化对至少一个电线路的定位。此外,当连接设备处于连接状态中时,其中每个导轨限界了容纳部。由于通过导轨限界容纳部,使得至少一个电线路可以被其中每个导轨保持在容纳部中。尤其地,每个导轨可以具有平坦的直线的保持面,保持面能够实现对至少一个电线路的直线的定位。
其中至少一个电线路可以具有较低的刚度。尤其地,至少一个电线路中的每个可以具有较低的抗弯刚度。至少一个电线路中的每个可以柔性地构成。当由连接设备保持多于一个的电线路时,这些电线路可以具有不同的直径。至少一个电线路中的每个可以被构造为单独线芯。至少一个电线路中的每个可以与其中一个或多个其余的电线路形成扁带线缆。
优选地,连接设备被构造成用于保持至少一个电线路。因此,连接设备可以例如被构造成用于保持一个电线路。连接设备也可以被构造成用于保持多个、尤其是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电线路。尤其是对于连接设备被构造成用于保持多个电线路的情况,第一保持面和第二保持面可以以如下方式构造,即,使容纳部可以容纳具有不同横截面积的多个电线路。容纳部可以例如由于在连接设备的连接状态中的第一保持面与第二保持面之间的不同距离地而与多个电线路的不同横截面积相匹配,从而使多个电线路被可靠地保持,并且不由于保持而受到过大的机械载荷。处于连接状态中的第一保持面与第二保持面之间的不同距离可以例如通过形成第一保持面和/或第二保持面的材料中的一个或多个凹部、倒圆部、圆角部、隆起部和/或半圆形的凹部来确保。在形成第一保持面和/或第二保持面的材料中也可以设有凸肩,从而在连接状态中在第一保持面和第二保持面之间存在不同的距离。替选地或附加地,第一保持面和/或第二保持面可以分别由具有低刚度的材料构造,从而使第一保持面和/或第二保持面在贴靠在至少一个电线路上时可以变形。通过这种变形可以将第一保持面和/或第二保持面与多个电线路的不同横截面积相匹配。替选地或附加地,通过在第一保持面的和/或第二保持面的区域中的减小的横截面,可以实现第一保持面和/或第二保持面在贴靠到多个电线路上时的变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连接设备处于连接状态中时,预紧力作用到第一保持面和第二保持面上。对第一保持面和第二保持面的预紧力作用能够实现,当在连接设备的连接状态中至少一个电线路被布置在第一保持面和第二保持面之间时,预紧力可以至少部分地作用到至少一个电线路上。对至少一个电线路的力作用可以在连接设备与至少一个电线路之间提供力锁合(Kraftschluss)。连接设备与至少一个电线路之间的力锁合能够实现在受到高的振荡载荷下使至少一个电线路可靠地保持在连接设备中。
因此,当连接设备处于连接状态中时,预紧力可以作用到第一保持面和第二保持面上。此外,当连接设备处于连接状态时,至少一个电线路可以布置在第一保持面与第二保持面之间。优选地,与在第一保持面和第二保持面之间不设有电线路的情况中相比,在第一保持面与第二保持面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电线路的情况中作用到第一保持面和第二保持面上的预紧力更大。此预紧力差异可以例如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即,与在第一保持面和第二保持面之间不设有电线路的情况中相比,在第一保持面和第二保持面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电线路的情况中预紧元件更强地变形,尤其是线性弹性地变形。在连接设备被置于连接状态中时,与在第一保持面和第二保持面之间不设有电线路的情况中相比,预紧元件例如由于在第一保持面与第二保持面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电导体而可以更强地变形,尤其是线性弹性地变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连接设备处于连接状态中并且至少一个电线路被布置在容纳部内时,预紧力作用到至少一个电线路上。预紧力对至少一个电线路的作用能够实现,借助于全部预紧力可以在连接设备与至少一个电线路之间提供力锁合。连接设备与至少一个电线路之间的力锁合能够实现将至少一个电线路特别可靠地保持在连接设备中,从而可以将连接设备设计成用于特别大的振荡载荷。连接设备与至少一个电线路之间的力锁合可以通过第一保持面与至少一个电线路之间的以及第二保持面与至少一个电线路之间的力作用来提供。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面具有第一贴靠面,其中,第二面具有第二贴靠面,其中,当连接设备处于连接状态中时,预紧力作用到第一贴靠面和第二贴靠面上。尤其地,在容纳部中未布置电线路的情况中,全部预紧力可以作用到第一贴靠面和第二贴靠面上。在容纳部中布置有电线路的情况中,其中至少一部分的预紧力可以作用到第一贴靠面和第二贴靠面上。也能想到的是,在此情况中,全部预紧力作用到第一贴靠面和第二贴靠面上。因此,预紧力可以在第一贴靠面与第二贴靠面之间起作用。优选地,第一贴靠面和第二贴靠面在连接设备的连接状态中相互贴靠。第一贴靠面和第二贴靠面的相互贴靠能够实现第一贴靠面与第二贴靠面之间的直接的力传递。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连接设备处于连接状态中并且至少一个电线路布置在容纳部中时,反作用力作用到第一保持面和第二保持面上,使得对第一面的第一贴靠面和第二面的第二贴靠面作用有减小的预紧力,该减小的预紧力小于当在容纳部中未布置有至少一个电线路时作用到第一贴靠面和第二贴靠面上的预紧力。
如已描述,当连接设备处于连接状态中时,第一保持面和第二保持面可以限界用于至少一个电线路的容纳部。在连接设备被置于连接状态中时,第一保持面和第二保持面可以将反作用力施加到至少一个电线路上。由于反作用力,使得至少一个电线路可以变形。至少一个电线路的变形优选是线性弹性的变形。反作用力可以将至少一个电线路可靠地保持在容纳部内。
优选地,在容纳部中未布置电线路的情况中,在连接设备被置于连接状态中时,无反作用力作用到第一保持面和第二保持面上。当连接设备处于连接状态中时,预紧力对第一贴靠面和第二贴靠面的作用能够实现,使得预紧力仍然能够相应地作用到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上,并且因此确保了第一连接器件与第二连接器件之间的连接。
例如,在将至少一个电线路布置在容纳部内的情况中,在连接设备的连接状态中,反作用力不仅作用到第一保持面与至少一个电线路之间而且作用到第二保持面与至少一个电线路之间。反作用力可以相应地减小预紧力对第一贴靠面和第二贴靠面的力作用,从而在至少一个电线路被布置在容纳部内的情况中,在第一贴靠面与第二贴靠面之间可以作用有减小的预紧力。在至少一个电线路的强烈变形时,尤其是在发生塑性变形时,反作用力可以减低。在此情况中,减小的预紧力可以增加。当反作用力减低时,可以例如由于预紧元件的增强的变形而能够实现所减小的预紧力的增加。在至少一个电线路强烈变形使得反作用力降低到零的极端情况下,全部的预紧力可以作用到第一贴靠面和第二贴靠面上。在任何情况下,预紧力都作用到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上,从而确保第一连接器件与第二连接器件之间的连接。
尤其地,预紧力或减小的预紧力对第一贴靠面和第二贴靠面的作用能够实现,使至少一个电线路可以被布置在由第一保持面和第二保持面限界的容纳部内,并且同时没有全部的预紧力部作用到至少一个电线路上。将预紧力分成作用到至少一个电线路上的反作用力和可以作用在第一贴靠面与第二贴靠面之间的减小的预紧力减小了对至少一个电线路的机械载荷。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元件提供了预紧元件。通过由第一连接元件提供预紧元件,使得第一连接元件可以具有第一连接器件和预紧元件。当第一连接元件同时具有第一连接器件和预紧元件时,进一步改进了对连接设备尤其在装配时的操作。尤其地,可以尤其通过如下方式确保对连接设备的改进的操作,即,仅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必须相互间相对运动,以便将连接设备置于连接状态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预紧元件具有第一保持面。由于预紧元件具有第一保持面,使得预紧元件可以限界了用于至少一个电引线的容纳部的同时提供了预紧力。对用于至少一个电线路的容纳部的限界以及由预紧元件提供预紧力能够实现连接设备的节省构件的实施方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预紧元件具有第一贴靠面。由于预紧元件具有第一贴靠面,使得预紧元件既可以提供预紧力又可以提供用于贴靠到第二贴靠面上的第一贴靠面。通过预紧元件来提供预紧力和第一贴靠面能够实现连接设备的节省构件的实施方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预紧元件多部分地构成。预紧元件的多部分的构造能够实现预紧力的空间上的分布。预紧力的空间上的分布能够实现,可以选择相对高的预紧力,从而即使在发生高的振荡载荷的情况下也确保了第一连接器件与第二连接器件之间的连接。预紧元件可以被构造为弹簧。预紧元件可以具有多个弹簧元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器件具有凹部和贴靠面,其中,第二连接器件具有销区段和头部,其中,当连接设备处于连接状态中时,销区段被布置在凹部中,并且头部贴靠在第一连接器件的贴靠面上。通过将销区段布置在凹部中,可以沿销区段的径向方向在第一连接器件与第二连接器件之间提供形状锁合。通过将头部贴靠在第一连接器件的贴靠面上,可以在头部与第一连接器件的贴靠面之间提供形状锁合。优选地,预紧力作用在头部与第一连接器件的贴靠面之间。预紧力在第一连接器件的头部与贴靠面之间的作用能够实现第一连接器件与第二连接器件之间的连接,从而使连接设备保持在连接状态中。销区段和头部也可以被一起称为经热塑成型(heiβverstemmen)的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器件具有可以从不受载状态被置于预紧状态中的卡锁元件,其中,第二连接器件具有凸缘,其中,当连接设备处于连接状态并且卡锁元件处在预紧状态中时,卡锁元件和凸缘交错嵌接。通过卡锁元件和凸缘的交错嵌接,可以在第一连接器件与第二连接器件之间提供形状锁合。优选地,预紧力在卡锁元件与凸缘之间起作用。预紧力在卡锁元件与凸缘之间的作用能够实现第一连接器件与第二连接器件之间的连接,从而使连接设备保持在连接状态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连接设备处于连接状态中时,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可松开地相互连接。第一连接器件与第二连接器件之间的可松开的连接能够实现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的相互松开,从而使连接设备可以从连接状态被置于脱联状态中。优选地,在连接设备的脱联状态中,预紧元件处于不受载状态中。因此,第一连接器件与第二连接器件之间的可松开的连接能够实现连接设备的再次使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连接设备处于连接状态中时,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永久地相互连接。第一连接器件与第二连接器件之间的永久连接防止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相互松开,从而使连接设备在受到高的振荡载荷的情况下保持在连接状态中。可以例如通过如下方式在第一连接器件与第二连接器件之间提供永久连接,即,使第一连接器件具有凹部和贴靠面,并且第二连接器件具有销区段和头部。如已描述,在此,销区段可以布置在凹部内,并且头部可以贴靠在第一连接器件的贴靠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元件来解决根据本发明的任务。连接元件被匹配成用于与第二连接元件连接,以便形成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连接设备。连接元件具有第一连接器件、第一面和预紧元件。预紧元件可以从不受载状态被置于预紧状态中。第二连接元件具有第二连接器件和第二面。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能相互连接。当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相互连接时,连接设备处于连接状态中。在连接状态中,第一面和第二面彼此对置,并且预紧元件处于预紧状态中。在连接状态中,预紧力作用到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上。预紧力大于预先确定的最小预紧力。结合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连接设备所描述的第一连接元件和/或第二连接元件的特征、技术效果和/或优点至少以类似的方式也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连接元件,因此在这一点上取消了相应的重复。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系统来解决根据本发明的任务。该系统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连接设备、变流器和至少一个电线路。连接设备处于连接状态中。至少一个电线路与变流器电联接。至少一个电线路从变流器延伸通过第一保持面与第二保持面之间的容纳部。优选地,预紧力至少部分地作用到至少一个电线路上,从而使至少一个电线路被可靠地保持在容纳部内。变流器可以是机动车的功率电子器件的变流器。变流器优选是逆变器或整流器。变流器也可以被称为换流器或驱动换流器或驱动变流器。变流器也可以是直流转换器或直流变流器。特别有利的是,连接设备和变流器相互间隔小于预先确定的最大距离地布置,其中,预先确定的最大距离可以是50cm或25cm或10cm。通过将预先确定的最大距离选择得较小,可以提高电线路的未被固定保持的区域的固有频率。可以降低电线路的固有振动,从而可以让电线路与一个或多个另外的部件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连接位置机械去负荷。其中每个连接位置可以是例如插塞连接部和/或钎焊连接部。其中每个另外的部件可以是控制元件和/或传感器元件。
系统此外可以具有控制元件和/或传感器元件,其中,控制元件和/或传感器元件可以与至少一个电线路电联接。在此情况中,至少一个电线路可以从变流器通过第一保持面与第二保持面之间的容纳部延伸到控制元件和/或传感器元件。系统既具有控制元件和传感器元件,控制元件和传感器元件可以分别与至少一个电线路中的一个或多个相应的电线路电联接。
结合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连接设备描述的特征,技术效果和/或优点至少也以类似的方式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系统,因此在这一点上取消了相应的重复。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来解决根据本发明的任务。该方法被设置成用于将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相互连接,以便形成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连接设备。第一连接元件具有第一面和第一连接器件。第一连接器件具有凹部和贴靠面。第二连接元件具有第二面和第二连接器件。第二连接器件具有带远端的头部区段的销。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能相互连接。当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相互连接时,连接设备处于连接状态中。连接设备具有预紧元件。预紧元件可以从不受载状态被置于预紧状态中。让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相互间相对运动,使得销被导入到凹部中,第一面和第二面彼此对置,并且预紧元件被置于预紧状态中。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通过使远端的头部区段以如下方式塑性改型而相互连接,即,由远端的头部区段形成第二连接器件的头部,从而使第二连接器件的销区段被布置在凹部内,并且使头部贴靠在第一连接器件的贴靠面上。在连接状态中,第一面和第二面相互彼此对置,并且预紧元件处于预紧状态中。在连接状态中,预紧力作用到贴靠面和头部上。预紧力大于预先确定的最小预紧力。销也可以被称为针。远端的头部区段的塑性改型也可以被称为热塑成型或热塑成型过程。结合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连接设备所描述的特征,技术效果和/或优点至少以类似的方式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方法,因此在这一点上取消了相应的重复。
附图说明
从以下的实施例和附图的描述得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优点和应用可行方案。在此,所有所描述和/或图形示出的特征单独地以及以任意的组合的形式形成本发明的主题,而它们在各个权利要求中的总结或权利要求的引用无关。在附图中,对于相同的或类似的物体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示出由现有技术所公知的连接设备的示意性的透视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3示出图2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元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4示出图2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元件在形成第二连接元件的第二连接器件的头部之前(左侧)和之后(右侧)的两个示意性透视图;
图5示出处于脱联状态中的图2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6示出具有处于预紧状态中的预紧元件的图2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7示出处于连接状态中的图2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9示出图8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元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0示出图8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元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1分别示出图8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元件的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元件的第二连接器件的四个示意性透视图;
图12示出图8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一个截段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13示出图8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另外的截段的另外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1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由现有技术公知的连接设备1的示意性透视图,该连接设备1具有经由薄膜铰链7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元件3和第二连接元件5。第一连接元件3具有卡锁钩9。第二连接元件5具有突出部11。
第一连接元件3和第二连接元件5借助于薄膜铰链7能相对彼此枢转。通过如下方式能够将连接设备1置于图1所示的连接状态中,即,使第一连接元件3和第二连接元件5相对彼此枢转。在连接状态中,卡锁钩9和突出部11交错嵌接,从而通过卡锁钩9与突出部11之间的形状锁合防止了连接元件3、5从连接状态枢转出来。在连接状态中,连接设备1可以容纳例如多个电线路13。
如果连接设备1被用于汽车环境中以容纳电线路13,则连接设备1和电线路13将受到高的振荡载荷。振荡载荷可能导致对连接设备1和电线路13的高的力作用。由于高的力作用,使得卡锁钩9和突出部11可能会逆着形状锁合方向相互运动离开,从而使得第一连接元件3和第二连接元件5相互间发生相对运动。多个电线路13由于高的力作用所引起的变形可能还会使第一连接元件3和第二连接元件5的相互间的相对运动变得容易。第一连接元件3和第二连接元件5的相互间相对运动可能会导致噪声生成和/或明显的机械振动。尤其地,薄膜铰链7在受振荡载荷的情况下容易发生高的机械振动。此外,薄膜铰链7由于其在第一连接元件3和第二连接元件5相互间枢转时发生的变形而容易失效。但是应避免此类失效,这是因为在此情况中第一连接元件3可能会与第二连接元件5松开,并且使连接设备1不再能够容纳电线路13。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1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透视图,该连接设备1被构造成用于保持至少一个电线路13。连接设备1具有第一连接元件3和第二连接元件5。第一连接元件3具有第一连接器件,该第一连接器件多部分地构成。第一连接器件具有四个凹部15。第一连接器件也具有四个贴靠面17,其中每个贴靠面17与四个凹部15中的一个相配属。第二连接元件5具有第二连接器件,该第二连接器件同样也多部分地构成。第二连接器件具有四个销区段19(见图4)和四个头部21,其中,每个头部21与一个销区段19相配属。当连接设备1处于图2所示的连接状态中时,其中每个销区段19分别布置在所配属的凹部15内。此外,每个头部21贴靠在第一连接器件的所配属的贴靠面17上。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在图2中永久地相互互连。
图3示出了图2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1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元件3的示意性透视图。第一连接元件3具有第一面23。第一面23具有第一保持面25。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1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元件5的在形成第二连接元件5的第二连接器件的头部21之前(左侧)和之后(右侧)的两个示意性透视图。第二连接元件5具有第二面27,第二面又具有第二保持面29。
在图2中,第一面23和第二面27彼此对置。尤其地,第一保持面25和第二保持面29限界了用于至少一个电线路13的容纳部31。
此外,连接设备1具有由第一连接元件3提供的预紧元件33。预紧元件33具有第一保持面25。预紧元件33多部分地构成,并具有两个弹簧元件67。预紧元件33的多部分的构造能够实现将第一保持面25分成两个相互间隔开的部分。
预紧元件33在图2中处于预紧状态中。预紧状态能够实现,可以将预紧力分别按份额地从第一保持面25的各一部分传递到电线路13上并且从电线路13传递到第二保持面29上。预紧力作用到第一保持面25上、第二保持面29上和电线路13上。
预紧力相应地通过如下方式作用到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上,即,使预紧力分别按份额地在其中每个头部21和与各自的头部21相配属的第一连接器件的贴靠面17之间起作用。预紧力大于预先确定的最小预紧力,从而使电线路13被可靠地保持在连接设备1内,并且同时使第一连接元件3和第二连接元件5相对彼此预紧。预紧力能够实现的是,在受高的振荡载荷的情况下第一连接元件3和第二连接元件5相互间不发生相对运动。
电线路13具有两个单独线芯47。此外,其中四个电线路13形成扁带线缆49。由于在连接设备1的连接状态中第一保持面25与第二保持面29之间的不同距离,使得容纳部31与电线路13的不同横截面积相匹配。由此,电线路13可以被可靠地保持并且不由于保持而受到过度的机械载荷。由此,能够实现对具有不同的横截面积的电线路13的固定,并且同时可以避免挤伤电线路13。
可以通过将第一连接元件3和第二连接元件5相互连接来形成图2所示的连接设备1。下文将参考图4至7更详细地描述这一点。
在图4的左侧的插图中示出了在成形头部21之前第二连接元件5的第二连接器件具有四个销35。四个销35中的每个也可以被称为针。图4的左侧的插图示出了第二连接元件5在与第一连接元件3连接之前的状态。其中每个销35具有远端的头部区段37。在图4的右侧的插图中示出了在形成头部21之后的第二连接器件5。在图4中的右侧的插图中示出了第二连接元件5在与第一连接元件3连接之后的状态。其中每个头部21与相应的销区段19相配属。每个销区段19和相应配属的头部21可以一起被称为经热塑成型的针。
图5示出了处于脱联状态中的图2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1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透视图。在图5中,利用两个垂直箭头指示的是,第一连接元件3和第二连接元件5以如下方式相互运动,即,使得其中每个销35被导入到相应的凹部15中,第一面23和第二面27彼此对置,并且预紧元件33被置于预紧状态中。例如,第二连接元件5可以为此被放置在托架上,电线路13可以被定位在第二保持面29上,并且然后第一连接元件3可以朝第二连接元件5的方向运动。在此,可以例如通过手或使用机器人抓持器来保持和运动第一连接元件3,从而可以手动和/或自动地进行对连接设备1的装配。
图6示出了图2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1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透视图,其中,预紧元件33处于预紧状态中。其中每个销35布置在相应的凹部15中。其中每个远端的头部区段37沿相应的销35的轴向方向探出超过第一连接器件的相应的贴靠面17。
图7示出了处于连接状态的图2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1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透视图。通过如下方式实现连接状态,即,使其中每个远端的头部区段37以如下方式被塑性改形,即,由其中每个远端的头部区段37形成相应的头部21。头部区段37的塑性改形可以借助冲头55实现。冲头55可被压到其中每个远端的头部区段37上,并且因此将这些远端的头部区段37改形成相应的头部21。其中每个销19被布置在相应的凹部15内,并且其中每个头部21贴靠在相应的贴靠面17上。预紧力可以在贴靠面17与头部21之间传递。第一连接器件与第二连接器件之间的此类连接方式防止了第一连接元件3在电子器件结构空间中的松开和可能损坏其他构件的不受控的掉落。
第二连接元件5具有两个导轨51。导轨51相互平行地延伸。导轨51便于将电线路13定位在第二保持面29上。
在图4中的四个销35中的布置在前的两个销垂直于导轨51的延伸方向观察地比在图4中的四个销35的布置在后的另外两个销相互间隔开更远。相应地,在图3中的四个凹部15中的布置在前的两个凹部比在图3中的四个凹部15的布置在后的另外两个凹部相互间隔开更远。由此可以进一步简化第一连接元件3和第二连接元件5的相互连接。此外,可以提高定位精度和装配可靠性。第一连接元件3和第二连接元件5的此构造也可以被称为防错特征(Poka Yoke Feature)。
第一连接元件3具有多个肋片53。肋片53提高了第一连接元件3的刚度。肋片53布置在预紧元件33的两个对置的侧上,并且在每个侧上分别布置在其中两个凹部15之间。以此,在高的力作用下使第一连接元件3的变形保持较低。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1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性透视图,连接设备1被构造成用于保持至少一个电线路13。该连接设备1具有第一连接元件3和第二连接元件5。第一连接元件3也可以被称为夹子(Clip)。第二连接元件5也可以被称为支架。第一连接元件3具有第一连接器件,第一连接器件多部分地构成并且具有两个卡锁元件39。其中每个卡锁元件39可以从不受载状态被置于预紧状态中。第二连接元件5具有第二连接器件,第二连接器件也多部分地构成并且具有两个凸缘41。在图8中所示的连接设备1的连接状态中,其中每个卡锁元件39嵌入到其中一个凸缘41中,并且其中每个卡锁元件39处于预紧状态中。在图8中,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可松开地相互连接。
图9示出了图8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1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元件3的示意性透视图。第一连接元件3具有第一面23。第一面23具有第一保持面25和第一贴靠面43。
图10示出了图8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1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元件5的示意性透视图。第二连接元件5具有第二面27,所述第二面27具有第二保持面29和第二贴靠面45。
在图8中,第一面23和第二面27彼此对置。尤其地,第一保持面25和第二保持面29限界了用于至少一个电线路13的容纳部31。第二保持面29具有倒圆的棱边61。当电线路13布置在容纳部31内时,这些电线路可以贴靠到倒圆的棱边61上。由于棱边61被倒圆,使得可以确保电线路13不被损坏。此外,第一贴靠面43和第二贴靠面45彼此贴靠。
连接设备1具有由第一连接元件3提供的预紧元件33。预紧元件33具有第一面23的第一贴靠面43。预紧元件33多部分地构成并具有两个弹簧元件67。预紧元件33的多部分构造能够实现将第一面23的第一贴靠面43分成两个相互间隔开的部分。
在图8中,预紧元件33处于预紧状态中。预紧状态能够实现分别将其中一部分预紧力按份额地作用在第一贴靠面43的各一个部分与第二贴靠面45的相应的部分之间。当如在图8中所示至少一个电线路13被布置在容纳部31内时,则反作用力可以分别从至少一个电线路13作用到第一保持面25和第二保持面29上,使得作用到第一面23的第一贴靠面43和作用到第二面27的第二贴靠面45上的预紧力与当电线路13未被布置在容纳部31中相比更低。当电线路13被布置在容纳部31内时,作用在卡锁元件39与分别配属的凸缘41之间的预紧力可以分成作用到第一邻接面43和第二邻接面45上的减小的预紧力和作用在电线路13与第一和第二保持面25、29中的每个之间的反作用力。
预紧力通过如下方式相应地作用到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上,即,预紧力分别按份额地作用在其中每个卡锁元件39与分别配属于卡锁元件39的凸缘41之间。预紧力大于预先确定的最小预紧力,从而使电线路13被可靠地保持在连接设备1内,并且同时使第一连接元件3和第二连接元件5相对彼此预紧。预紧力能够实现在受高的振荡载荷的情况下第一连接元件3和第二连接元件5相互间不发生相对运动。
电线路13具有两个布置在保护软管59内的单独线芯47。此外,其中四个电线路13形成扁带线缆49。在连接设备1的连接状态中,由于第一保持面25与第二保持面29之间的不同距离,使得第二实施方式的容纳部31与具有不同横截面积的多个电线路13相匹配。这通过第二连接元件5的材料中的凹部57来实现,该凹部形成第二保持面29。凹部57可以确保其中一个或多个电线路13可以具有相对较大的横截面积,并且同时确保多个电线路13被可靠地保持并且不由于保持而受到过度的机械载荷。因此,电线路13可以被固定并且可以避免电线路13被挤伤。
第一连接元件3具有平坦的抓握面63。平坦的抓握面63提供了用于手动抓握连接元件3的面,从而简化了对连接设备1的手动装配。此外,平坦的抓握面63提供了用于以机器人抓握器抓握连接元件3的面,从而便于对连接设备1的自动装配。
第一连接元件3在预紧元件33的对置的侧上具有装配肋片65。装配肋片65在装配期间改善了对第一连接元件3的触感。此外,装配肋片65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便于第一连接元件3在机器人抓持器中的定位,即,例如在机器人抓持器中设置有相应于装配肋片65成形出的用于容纳装配肋片65的凹部。
其中每个卡锁元件39具有卡锁面77。其中每个卡锁面77在连接设备1的连接状态中贴靠在相应的凸缘41的相应的凸缘面79上。其中每个卡锁面77由相应的卡锁元件39的相应的卡锁端部69形成。每个卡锁元件39具有相应的卡锁臂71,卡锁臂分别从相应的卡锁端部69延伸到抓握面63。其中每个卡锁面77朝向第一面23的相应的第一贴靠面43。其中每个卡锁端部69从相应的卡锁面77到卡锁元件39的端部的延伸度大约相应于其中每个卡锁臂71从相应的卡锁面77到抓握面63的延伸度。因此,其中每个卡锁元件39的其中每个卡锁面77大约布置在相应的卡锁元件39的一半长度上。因此,每个卡锁元件39具有长的几何形状以用于使第一连接元件3相对于第二连接元件5可靠地定位。
第二连接元件5具有四个引导元件73。其中每个引导元件73分别从其中一个第二贴靠面45延伸离开。在连接设备1被置于连接状态中时,引导元件73便于使第一连接元件3相对于第二连接元件5的定位,从而便于对连接设备1的装配。每个引导元件73分别提供了引导肋片75。其中各两个引导肋片75彼此对置。在连接设备1被置于连接状态中时,引导肋片75进一步明确了第一连接元件3相对于第二连接元件5的定位。
可以通过将第一连接元件3和第二连接元件5相互连接来形成在图8中所示的连接设备1。下面将根据图11更详细地描述这一点。
图11分别示出了图8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1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元件3的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元件5的第二连接器件的四个示意性透视图。从左侧视图到右侧的插图,在图8中连接设备从脱联状态被置于连接状态中。在图8中的左侧的插图中,连接设备1处于脱联状态中。在此,卡锁元件39处于不受载状态中。卡锁元件39相对于凸缘41沿箭头方向(装配方向)运动,从而卡锁元件39和凸缘41接触。在图8中从左起第二插图中示出了卡锁元件39和凸缘41的接触。卡锁元件39相对于凸缘41沿箭头方向进一步运动,从而卡锁元件39垂直于箭头方向变形。因此,卡锁元件39被置于最大变形状态中。在图8中从左起第三插图中示出了卡锁元件39的最大变形状态。卡锁元件39相对于凸缘41沿箭头方向进一步运动,从而卡锁元件39最终如图8的右插图所示地嵌入到凸缘41后面并且保持在预紧状态中。在此状态中,第一连接元件3和第二连接元件5可松开地相互连接。
当卡锁元件39嵌入到凸缘41后方时,卡锁元件39可以撞向凸缘41,从而产生卡锁声音。卡锁声音可以提高装配的安全性,这是因为可以在检测到卡锁声音时断定连接设备1处于连接状态中。
例如,为了连接第一连接元件3和第二连接元件5,可以将第二连接元件5放置在托架上,将电线路13定位在第二保持面29上,并且然后使第一连接元件3朝第二连接元件5的方向运动。第一连接元件3可以例如通过手或以机器人抓持器来保持和运动,从而可以手动和/或自动进行对连接设备1的装配。
图12示出了图8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1的第二实施例的截段的示意性剖视图。连接设备1在图12中处于连接状态中。预紧元件33处于预紧状态中,并且预紧力作用到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上。在容纳部31内布置有电线路13。第一保持面25和第二保持面29由于其设计方案和相互定位而促使电引线13处于变形状态中。在变形状态中,电线路13优选发生弯曲变形。电线路13由第一保持面25和第二保持面29保持在变形状态中,而不沿径向方向过度地变形。电线路13在此蜿蜒曲折地布置并且避免了挤伤电线路13。电线路13的蜿蜒曲折布置可以提高电线路13的刚度,由此可以使电线路13承受更高的振荡载荷。
图13示出了在图8中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1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另一截段的另一示意性剖视图。连接设备1在图13中处于连接状态中。预紧元件33处于预紧状态中,并且预紧力作用到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上。其中每个卡锁元件39分别嵌接在相应的凸缘41后方,其中,每个卡锁面77贴靠在相应的凸缘面79上。其中每个卡锁面77和其中每个凸缘面79相对图11中的箭头方向形成角度。其中每个角度确保了其中每个卡锁元件39与相应的凸缘41之间的形状锁合以防其中每个卡锁元件39垂直于图11中的箭头方向地从相应的凸缘41运动离开。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设备1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性透视图,连接设备1被构造成用于保持至少一个电线路13,其中,在图14未示出电线路13。连接设备1具有第一连接元件3和第二连接元件5。第一连接元件3具有第一连接器件,第一连接器件多部分地构成并且具有两个卡锁元件39。其中每个卡锁元件39可以从不受载状态被置于预紧状态中。第二连接元件5具有第二连接器件,第二连接器件也多部分地构成并且具有两个凸缘41。在图14中所示的连接设备1的连接状态中,其中每个卡锁元件39嵌入到其中一个凸缘41内,并且其中每个卡锁元件39处于预紧状态中。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可松开地相互连接。
第一连接元件3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类似地构造的并且在图14中未示出的第一面23。第一面23具有第一保持面25。第二连接元件5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类似地构造的并且在图14中未示出的第二面27。第二面27具有第二保持面29。第一面23和第二面27彼此对置。第一保持面25和第二保持面29限界了用于至少一个电线路13的容纳部31。
连接设备1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类似地构造的预紧元件33,预紧元件由第一连接元件3提供。预紧元件33具有第一保持面25并且多部分地构成。在图14中,预紧元件33处于预紧状态中。预紧状态能够实现,使预紧力可以分别按份额地从其中一部分第一保持面25分别作用到其中一部分第二保持面29上。当在容纳部31中布置有至少一个电线路13,则类似于在第一实施例中地,使预紧力作用到第一保持面25、第二保持面29和电线路13上。
预紧力通过如下方式相应地作用到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上,即,使得预紧力分别按份额地在其中每个卡锁元件39与配属于各自的卡锁元件39的凸缘41之间起作用。对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的此力作用基本上相应于第二实施例中的力作用。预紧力大于预先确定的最小预紧力,从而使电线路13可以被可靠地保持在连接设备1中,并且同时使第一连接元件3和第二连接元件5可以相对彼此预紧。预紧力能够实现在受高振动载荷的情况下第一连接元件3和第二连接元件5相互间不发生相对运动。
第一连接元件3附加地具有第三连接器件,第三连接器件具有两个凹部15和两个贴靠面17。第二连接元件5具有第四连接器件,第四连接器件具有分别带远端的头部区段37的两个销35。在图14中仅示出了两个销35中的一个销35。凹部15和销35可以用于将第一连接元件3和第二连接元件5相互定位,其中,远端的头部区段37未分别被改型成头部21。替选地,第三连接器件和第四连接器件可以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件和第二连接器件地构造和/或相互连接。
补充地应指出,“具有”不排除其他元件或步骤,并且“一个”或“一种”不排除多个的情况。还应指出,参考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描述的特征也可以与上述其他实施例的其他特征结合使用。权利要求中的附图标记不应视作限制。
附图标记列表
1 连接设备
3 第一连接元件
5 第二连接元件
7 薄膜铰链
9 卡锁钩
11 突出部
13 电线路
15 凹部
17 贴靠面
19 销
21 头部
23 第一面
25 第一保持面
27 第二面
29 第二保持面
31 容纳部
33 预紧元件
35 销
37 远端的头部区段
39 卡锁元件
41 凸缘
43 第一面的第一贴靠面
45 第二面的第二贴靠面
47 单独线芯
49 扁带线缆
51 导轨
53 肋片
55 冲头
57 第二连接元件内的凹部
59 保护软管
61 倒圆的棱边
63 抓握面
65 装配肋片
67 弹簧元件
69 卡锁端部
71 卡锁臂
73 引导元件
75 引导肋片
77 卡锁面
79 凸缘面

Claims (12)

1.一种连接设备(1),其具有第一连接元件(3)和第二连接元件(5),其中,所述连接设备(1)被构造成用于保持至少一个电线路(13),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元件(3)具有第一面(23)和第一连接器件,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元件(5)具有第二面(27)和第二连接器件,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件能相互连接,
其中,当所述第一连接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件相互连接时,所述连接设备(1)处于连接状态中,
其中,所述连接设备(1)具有预紧元件(33),所述预紧元件能够从不受载状态被置于预紧状态中,
其中,在连接状态中,所述第一面(23)和所述第二面(27)彼此对置,所述预紧元件(33)处于预紧状态中,并且预紧力作用到所述第一连接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件上,并且同时没有将全部的预紧力直接作用到至少一个电线路上,并且所述预紧力大于预先确定的最小预紧力,
其中,所述预紧元件在不受载状态中不变形,并且所述预紧元件在预紧状态中线性弹性变形,
其中,所述第一面(23)具有第一保持面(25),
其中,所述第二面(27)具有第二保持面(29),
并且,当所述连接设备(1)处于连接状态中时,所述第一保持面(25)和所述第二保持面(29)限界了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电线路(13)的容纳部(31),
其中,所述第一面(23)具有第一贴靠面(43),
其中,所述第二面(27)具有第二贴靠面(45),
其中,当所述连接设备(1)处于连接状态中时,预紧力作用到所述第一贴靠面(43)和所述第二贴靠面(45)上,
并且其中,当所述连接设备(1)处于连接状态中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电线路(13)被布置在所述容纳部(31)中时,反作用力作用到所述第一保持面(25)和所述第二保持面(29)上,使得对所述第一面(23)的第一贴靠面(43)和所述第二面(27)的第二贴靠面(45)作用有减小的预紧力,所述减小的预紧力小于当在所述容纳部(31)上未布置有至少一个电线路(13)时作用到所述第一贴靠面(43)和所述第二贴靠面(45)上的预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设备(1),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元件(3)提供了预紧元件(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设备(1),
其中,所述预紧元件(33)具有第一保持面(2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设备(1),
其中,所述预紧元件(33)具有所述第一面(23)的第一贴靠面(43)。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设备(1),
其中,所述预紧元件(33)多部分地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设备(1),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件具有凹部(15)和贴靠面(17),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件具有销区段(19)和头部(21),
其中,当所述连接设备(1)处于连接状态中时,所述销区段(19)布置在所述凹部(15)中并且所述头部(21)贴靠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件的贴靠面(17)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设备(1),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件具有卡锁元件(39),所述卡锁元件能够从不受载状态被置于预紧状态中,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件具有凸缘(41),
其中,当所述连接设备(1)处于连接状态中并且所述卡锁元件(39)处于预紧状态中时,所述卡锁元件(39)和所述凸缘(41)相互嵌接。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设备(1),
其中,当所述连接设备(1)处于连接状态中时,所述第一连接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件可松开地相互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设备(1),
其中,当所述连接设备(1)处于连接状态中时,所述第一连接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件永久地相互连接。
10.一种连接元件(3),其被匹配成用于与第二连接元件(5)连接,以便形成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设备(1),其中,所述连接设备(1)被构造成用于保持至少一个电线路(13),
其中,所述连接元件(3)具有第一连接器件、第一面(23)和预紧元件(33),所述预紧元件能够从不受载状态被置于预紧状态中,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元件(5)具有第二连接器件和第二面(27),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件能相互连接,
其中,当所述第一连接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件相互连接时,所述连接设备(1)处于连接状态中,
其中,在连接状态中,所述第一面(23)与所述第二面(27)彼此对置,所述预紧元件(33)处于预紧状态中,并且预紧力作用到所述第一连接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件上,并且同时没有将全部的预紧力直接作用到至少一个电线路上,并且所述预紧力大于预先确定的最小预紧力,
其中,所述预紧元件在不受载状态中不变形,并且所述预紧元件在预紧状态中线性弹性变形。
11.一种系统,其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设备(1)、变流器和至少一个电线路(13),
其中,所述连接设备(1)处于连接状态中,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线路(13)与所述变流器电联接,并且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线路(13)从所述变流器延伸通过第一保持面(25)与第二保持面(29)之间的容纳部(31)。
12.一种用于将第一连接元件(3)和第二连接元件(5)相互连接以用来形成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设备(1)的方法,
其中,第一连接元件(3)具有第一面(23)和第一连接器件,所述第一连接器件具有凹部(15)和贴靠面(17),
其中,第二连接元件(5)具有第二面(27)和第二连接器件,所述第二连接器件具有带远端的头部区段(37)的销(35),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件能相互连接,
其中,当所述第一连接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件相互连接时,所述连接设备(1)处于连接状态中,
其中,所述连接设备(1)具有预紧元件(33),所述预紧元件(33)能够从不受载状态被置于预紧状态中,
其中,让所述第一连接元件(3)和所述第二连接元件(5)相对运动,使得所述销(35)被导入到所述凹部(15)内,所述第一面(23)和所述第二面(27)彼此对置,并且所述预紧元件(33)被置于预紧状态中,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器件通过如下方式相互连接,即,使所述远端的头部区段(37)以如下方式塑性改型,即,由所述远端的头部区段(37)形成所述第二连接器件的头部(21),从而使所述第二连接器件的销区段(19)布置在所述凹部(15)中,并且使所述头部(21)贴靠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件的贴靠面(17)上,
其中,在连接状态中,所述第一面(23)和所述第二面(27)彼此对置,所述预紧元件(33)处于预紧状态中,并且预紧力作用到所述第一连接器件的贴靠面(17)和所述头部(21)上,并且所述预紧力大于预先确定的最小预紧力。
CN201911258757.XA 2018-12-10 2019-12-10 连接设备、连接元件、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112936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221291.0A DE102018221291A1 (de) 2018-12-10 2018-12-10 Verbindungsvorrichtung, Verbindungselement, System und Verfahren
DE102018221291.0 2018-12-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3654A CN111293654A (zh) 2020-06-16
CN111293654B true CN111293654B (zh) 2024-05-14

Family

ID=70776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58757.XA Active CN111293654B (zh) 2018-12-10 2019-12-10 连接设备、连接元件、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93654B (zh)
DE (1) DE1020182212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0117454A1 (de) 2020-07-02 2022-01-05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Überwachung einer wenigstens einen Clipkörper umfassenden Clipverbindung an einem Bauteil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25526A (en) * 1979-01-23 1982-04-20 Kitagawa Industries Co., Ltd. Flat cable clamp
JPH10285755A (ja) * 1997-03-28 1998-10-23 Harness Sogo Gijutsu Kenkyusho:Kk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取付構造
CN201723848U (zh) * 2010-02-11 2011-01-26 喜利得(中国)商贸有限公司 线缆夹具
CN102536978A (zh) * 2010-12-03 2012-07-04 喜利得股份公司 用于板元件特别是用于光伏组件的夹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41756Y2 (zh) * 1974-10-31 1978-10-07
DE3539678A1 (de) * 1984-11-12 1986-05-22 Guido, Jürgen, Dipl.-Ing., 8402 Neutraubling Rohrschelle aus federelastischem werkstoff
JP2002010452A (ja) * 2000-06-21 2002-01-11 Yazaki Corp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へのクランプの支持構造
DE102017109045A1 (de) * 2017-04-27 2018-10-31 Lisa Dräxlmaier GmbH Leitungshalter für ein kraftfahrezug und damit ausgestattete leitungsanordnu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25526A (en) * 1979-01-23 1982-04-20 Kitagawa Industries Co., Ltd. Flat cable clamp
JPH10285755A (ja) * 1997-03-28 1998-10-23 Harness Sogo Gijutsu Kenkyusho:Kk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取付構造
CN201723848U (zh) * 2010-02-11 2011-01-26 喜利得(中国)商贸有限公司 线缆夹具
CN102536978A (zh) * 2010-12-03 2012-07-04 喜利得股份公司 用于板元件特别是用于光伏组件的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3654A (zh) 2020-06-16
DE102018221291A1 (de) 2020-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38371B2 (en) Wiring holding unit
EP2606531B1 (en) Electrical power terminal
US8337251B2 (en) Tolerance-compensating current distribution board
US8870131B2 (en) Wiring harness fixture
EP2477279A1 (en) Direct-mounting connector terminal and direct-mounting connector
US10218100B2 (en) Connector for zero-force contacting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01669255A (zh) 电连接器与连接器组件
US8403702B2 (en) Releas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adaptor and assembly
CN102239601A (zh) 在电路板上的连接装置
KR20120093370A (ko) 플러그 연결을 위한 전기 접촉부
CN111293654B (zh) 连接设备、连接元件、系统和方法
EP2955797A1 (en) Cable strain relief
US9166328B2 (en) Connector, in particula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682439B2 (ja) プロテクタ
KR100288724B1 (ko) 전기 커넥터용 자체 정렬식 커넥터 시스템
JP2018190727A (ja) プラグ、およびプラグに振動保護を付与する方法
US10096925B2 (en) Connector
KR102639445B1 (ko) 전기 분배 조립체
JP7480664B2 (ja) 端子ユニット
JP5703011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アース接続構造
US8450608B2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CN216915755U (zh) 一种自带固定卡的线束接插件
KR200460454Y1 (ko) 자동차 케이블 지지클립
US20230369705A1 (en) Battery housing for traction battery having improved maintenance possibility and traction battery for motor vehicle
US10843643B2 (en) Insertion coupling structure,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and wire harn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