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91434A - 线束长度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线束长度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91434A
CN111291434A CN202010069485.5A CN202010069485A CN111291434A CN 111291434 A CN111291434 A CN 111291434A CN 202010069485 A CN202010069485 A CN 202010069485A CN 111291434 A CN111291434 A CN 111291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analyzed
length
node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6948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91434B (zh
Inventor
龙少光
白冰
张建召
许雪龙
黄贯军
田利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ma Motor Corp
Haima New Energy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ma Motor Corp
Haima New Energy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ma Motor Corp, Haima New Energy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ma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06948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914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91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14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914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14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束长度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长度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根据待分析导线的线号,判断待分析导线是否为单线回路、合线回路或者单头线,在判定待分析导线为单线回路时,根据邻近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即可分析得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在判定待分析导线为合线回路时,基于邻近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即可分析得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高效便捷,实现了线束长度的自动分析,减少了工作量。

Description

线束长度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束长度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
目前,线束长度的分析方法,大多是采用计算器等普通计算设备,人工将线束图中每一段的长度进行相加,每个导线回路都需要反复查找和重复计算,费时费力,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研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束长度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束长度分析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预存有线束信息,所述线束信息包括待分析导线的线号、端长度、余量、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以及相邻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线号,判断所述待分析导线是否为单线回路、合线回路或者单头线;
若所述待分析导线为单线回路,根据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分析得到所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
若所述待分析导线为合线回路,基于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分析得到所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束信息记录于表格中,所有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线号在所述表格中按设定顺序排列,所述根据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线号,判断所述待分析导线是否为单线回路、合线回路或者单头线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表格,将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线号与所述表格中相邻的线号进行比较,若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线号与所述表格中相邻的前一个线号不同,且仅与所述表格中相邻的下一个线号相同,判定所述待分析导线为单线回路;若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线号与所述表格中相邻的前一个线号不同,且与所述表格中相邻的下两个线号相同,判定所述待分析导线为合线回路,并将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记录于所述表格;若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线号在所述表格中所有的线号中只出现过一次,判定所述待分析导线为单头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束信息还包括节点的编号,所述节点包括至少一个主节点,所有的所述主节点的编号的数值位数相同,且沿同一待分析导线同一方向分布的各所述主节点的编号的数值递增;每一个所述主节点对应的分节点的编号的数值位数按导线的分支关系递增,且沿同一分支的待分析导线同一方向分布的各所述分节点的编号的数值递增;所述方法还包括:
识别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的编号,根据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的编号,基于数值递增、数值位数递增的关系,得到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或,
识别所述待分析导线邻近护套的节点的编号以及合节点的编号,根据所述待分析导线邻近护套的节点的编号以及合节点的编号,基于数值递增、数值位数递增的关系,得到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的编号,基于数值递增、数值位数递增的关系,得到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的步骤包括:
根据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的编号,基于数值递增、数值位数递增的关系,查找所述待分析导线上所有的主节点以及分节点;
根据所述待分析导线上所有的相邻主节点之间的长度、相邻分节点之间的长度以及相邻的分节点到对应主节点之间的长度,计算得到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待分析导线邻近护套的节点的编号以及合节点的编号,基于数值递增、数值位数递增的关系,得到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待分析导线邻近护套的节点的编号以及合节点的编号,基于数值递增、数值位数递增的关系,查找所述待分析导线上所有的主节点以及分节点;
根据所述待分析导线上所有的相邻主节点之间的长度、相邻分节点之间的长度、相邻的分节点到对应主节点之间的长度以及合节点到相邻分节点或主节点的长度,计算得到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分析得到所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的步骤包括:
将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进行相加,得到所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
所述基于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分析得到所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的步骤包括:
将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进行相加,得到所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线束信息的步骤,所述步骤包括:
响应用户的操作,针对每个导线,将该导线的线号、端长度、余量、所属护套以及邻近该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进行存储;
针对每个节点,将该节点与相邻节点之间的长度进行存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线束信息的步骤,包括:
响应用户的操作,确定线束主干,以数值递增对所述线束主干上的节点标注编号,将标注编号后的节点作为主节点;其中,若同一主节点存在不同的分支,以不同的编号标注该主节点;
针对每一个主节点,以数值位数递增对该主节点对应的分支上的分节点标注编号,其中,同一分支的导线上的分节点的编号数值递增,数值位数相同。
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束长度分析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预存有线束信息,所述线束信息包括待分析导线的线号、端长度、余量、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以及相邻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装置包括判断模块以及分析模块;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线号,判断所述待分析导线是否为单线回路、合线回路或者单头线;
若所述待分析导线为单线回路,所述分析模块用于根据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分析得到所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
若所述待分析导线为合线回路,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基于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分析得到所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
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前述实施方式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束长度分析方法。
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前述实施方式中任意一项所述线束长度分析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长度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根据待分析导线的线号,判断待分析导线是否为单线回路、合线回路或者单头线,在判定待分析导线为单线回路时,根据邻近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即可分析得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在判定待分析导线为合线回路时,基于邻近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即可分析得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高效便捷,实现了线束长度的自动分析,减少了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线束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方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线束长度分析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线束长度分析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线束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线束长度分析装置一种方框示意图。
图标:100-电子设备;10-线束长度分析装置;11-判断模块;12-分析模块;20-存储器;30-处理器;40-通信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目前,对线束长度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用计算器等普通计算设备,人工将线束图中每一段的长度进行相加,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线束图,护套中所示的数字,即为导线的线号。若要计算图1中10号导线的长度,则需要从线束图中找到10号导线,然后再用计算器等设备将10号导线每一段的长度进行相加。图1中的10号导线分别属于护套①和护套⑩,即表示10号导线一端位于护套①中,另一端位于护套⑩中,图1中的10号导线上分别有5个节点,每个相邻节点之间的长度为100,且护套①与之最近的节点之间的长度为100,护套⑩与之最近的节点之间的长度为100,则10号导线的长度为100+100+100+100+100+100=600。
采用这种方式,工作量大,每一个导线都需要反复查找和重复计算,费时费力,而且一旦某一段的导线分支进行修改,整套线束回路都需要重新计算,对于导线数量多的大线束来说,比如仪表线束、机舱线束等,工作量巨大。
另一种方法则是使用专用线束软件,在这些专用线束软件上新绘制线束图和进行线束定义,从而获得线束长度等信息,但是采用这种方式,需要购买专用的软件,并按照专用软件的要求进行线束绘制。原有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等软件绘制的线束图或其他形式的线束图,无法直接使用市面上已有的专用软件,工作对接困难,成本较高,而且对于一些临时项目,比如线束成本估算等,使用不够方便。
基于上述研究,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束长度分析方法,以改善上述问题。
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线束长度分析方法应用于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100,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线束长度分析装置10、存储器20、处理器30及通信单元40。
所述存储器20、处理器30及通信单元40各元件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所述线束长度分析装置10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所述存储器20中或固化在所述电子设备100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中的软件功能模块。所述处理器30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20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所述线束长度分析装置10所包括的软件功能模块及计算机程序等。
其中,所述存储器20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其中,存储器20用于存储程序或者数据。
所述处理器30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通信单元40用于通过网络建立所述电子设备100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并用于通过网络收发数据。
可以理解,图2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可包括比图2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2所示不同的配置。图2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请结合参阅图3,图3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线束长度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线束长度分析方法由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100执行。所述电子设备100预存有线束信息,所述线束信息包括了待分析导线的线号、端长度、余量、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以及相邻节点之间的长度。其中,导线用于传输电信号,是组成线束的物理单元,导线的线号即表示导线的序号,导线的端长度为导线所属护套与邻近该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节点则为导线上测量长度的参考点。
基于上述电子设备100的实现架构,下面对图3所示的流程示意图进行详细阐述。
步骤S10:根据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线号,判断所述待分析导线是否为单线回路、合线回路或者单头线。
其中,回路表示完成同一功能的一根或多根导线的组成,单线回路则由一根导线组成,合线回路则由多根导线组成,而单头线则指的是一种图纸错误,指一个线束图中,一个导线的线号只出现一次。
若判定得到待分析导线为单线回路,执行步骤S20,若判定得到待分析导线为合线回路,执行步骤S30,若判定得到待分析导线为单头线,则判定待分析导线为错误导线,不进行长度分析。
步骤S20:根据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分析得到所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
步骤S30:基于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分析得到所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线束分析方法,通过预先在电子设备中存储线束信息,进而可通过线束信息中的待分析导线的线号,判断待分析导线是否为单线回路、合线回路或者单头线,在判定得到待分析导线为单线回路时,即可根据线束信息中邻近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分析得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而在判定得到待分析导线为合线回路时,即可根据邻近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分析得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实现了待分析导线长度的自动分析计算,工作量少,方便高效,成本较低。
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束信息还可以包括待分析导线的线径(导线的外径,即截面积)、线色(导线的颜色)、所属护套的护套序号等。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请结合参阅图4和图5,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线束分析方法还包括获取线束信息的步骤,所述步骤包括:
步骤S40:响应用户的操作,针对每个导线,将该导线的线号、端长度、余量、所属护套以及邻近该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进行存储。
步骤S50:针对每个节点,将该节点与相邻节点之间的长度进行存储。
其中,图5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线束图,用户基于线束图,将线束图中所示的导线的线号、端长度、所属护套、邻近该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相邻节点之间的长度以及余量输入至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则响应用户的操作,针对每个导线,将该导线的线号、端长度、余量、所属护套以及邻近该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进行存储,针对每个节点,将该节点与相邻节点之间的长度进行存储。
由于线束图中多个节点,为了区分节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线束信息还包括节点的编号,以编号对节点进行分析。其中,为了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节点的编号预先基于导线的分支关系标注所得。因此,请继续结合参阅图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线束信息的步骤,包括:
响应用户的操作,确定线束主干,以数值递增对所述线束主干上的节点标注编号,将标注编号后的节点作为主节点;其中,若同一主节点存在不同的分支,以不同的编号标注该主节点。
针对每一个主节点,以数位递增对该主节点对应的分支上的分节点标注编号,其中,同一分支的导线上的分节点的编号数值递增,数位相同。
其中,用户可根据线束图任意选取一条导线,电子设备则响应用户的操作,将用户选取的导线作为线束主干。在确定线束主干后,则可以对线束主干上的节点标注编号。可以理解地,选取的线束主干越长,越便于节点的编号。
可选的,为了便于节点的编号以及提高分析效率,本实施例,在确定线束主干,在线束主干同一方向上以数值递增的方式,对线束主干的节点标注编号,将标注编号后的节点作为主节点。例如,如图5所示,以护套①到护套⑥之间的导线作为线束主干,以护套①为起点,以护套⑥为终点,对线束主干上的节点标注编号分别为101、102、103、104,节点101、节点102、节点103以及节点104则为线束主干上的主节点。
其中,若同一主节点存在不同的分支,为了区分不同的分支,以不同的编号标注该主节点。例如,图5中,主节点102存在两个分支,为了区分这两个分支,则以编号102、108标注该主节点,朝上的分支以主节点102表示,朝下的以主节点108表示。
在完成主节点编号的标注后,则以数值位数递增的方式,对主节点对应的分支上的分节点标注编号。且为了便于节点编号的数值位数的扩展,能标注更多的节点,对于每一次的分支,则以两位数进行扩展。例如,图5中,主节点102对应的分支上的分节点标注为10201,分节点10201对应的分支上的分节点则标注为1020101、1020102,分节点1020102对应的分支上的分节点则标注为102010201;主节点108对应的分支则标注为10801;主节点104对应的分支上的分节点则标注为10401......以此类推,对所有主节点对应的分支上的分节点标注编号。其中同一分支上的节点的编号的数值递增。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有节点标注的编号均不能重复。可选的,为了支持更多位数的节点的编号标注,本实施例选择以奇数位对节点编号进行标注,可以是3位数、5位数、7位数、9位数等等,其中最小位数的编号对应于主节点的编号。
在对所有的节点标注完成后,将所有的节点的编号进行存储。
在基于上述过程获取得到线束信息后,则对线束信息进行存储。其中,为了便于分析线束长度,本实施例将线束信息记录于表格中,基于表格,对线束的长度进行分析。可以理解地,在本实例中,表格的表格格式和表格内容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例如,可根据需求,对表格内容进行增加或删减,对表格格式进行调整,如表格颜色、行宽、列宽等。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节点的编号和相邻节点之间的长度可以与导线的线号、端长度等信息存储于同一表格,也可以分为不同的表格进行存储。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区分以及查找节点,将导线的线号、端长度等信息与节点的编号和相邻节点之间的长度分别存储于不同的表格,即将节点的编号和相邻节点之间的长度存储于一表格,如表1所示,将导线的线号、端长度、所属护套以及邻近该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等信息存储于另一表格,如表2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376045880000121
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长度表示的是该节点与之相邻节点之间的长度,由于主节点101,与之相邻的只有主节点102,主节点102与之相邻的节点包括主节点101、主节点103、分节点10201等,为了便于区分,本实施例将主节点101对应的长度标记为0,将主节点101与主节点102之间的长度记在主节点102对应的长度单元格中,将主节点102与主节点103之间的长度记在主节点103对应的长度单元格中,将主节点102与分节点10201之间的长度记在分节点10201对应的长度单元格中,以此类推。而对于不同编号的同一节点,则需记录在一起,且只需对编号靠前的节点进行长度记录。例如,主节点102和主节点108为同一节点,则将主节点102和主节点108记录在一起,主节点102位于主节点108上方,且只需在主节点102对应的长度单元格中进行长度记录。
表2
Figure BDA0002376045880000131
表2中,输入序号表示插入导线信息时的顺序号,主要用于在出现问题时,方便反查。字母是用于区分数字相同的线号。
在将线束信息存储于表格后,即可基于表格,对线束长度的进行分析。在进行长度分析时,需要判断对应的导线是否为单线回路、合线回路或者单头线。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由于单线回路由一条导线组成,一条导线有两端,若一个线号在图纸中出现了两次,则表明该线号对应的导线为单线回路,而若一个线号在图纸中出现两次以上,则表明该线号对应的导线为合线回路,如图5所示,10号导线在图纸中出现了两次,则表明10号导线为单线回路,100号导线在图纸中出现了3次,分别是100、100A、100B,则表明100号导线属于合线回路,该合线回路分别由100号导线、100A号导线、100B号导线组成。
因此,本实施例将所有的待分析导线的线号插入表格后,可通过待分析导线的线号在表格中出现的次数,判断待分析导线是否为单线回路、合线回路或者为单头线。
可选的,为了减少工作量,在本实施例中,所有的待分析导线的线号在表格中按设定顺序排列。
其中,在将所有的待分析导线的信息插入表格后,即可对所有待分析导线的线号进行排序,所述设定顺序可以为升序,也可以为降序。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有的待分析导线的线号以升序进行排列,如表3所示。表3中,排序序号表示的是,在对线号进行排序后所添加的序号,用于避免修改数据时打乱顺序。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区分合线回路中的不同导线,对于不同的导线,在导线的线号后面加以字母,如表3中100、100A、100B,都属于同一合线回路中的导线。
表3
Figure BDA0002376045880000141
Figure BDA0002376045880000151
在将所有的待分析导线的线号按设定顺序(升序)进行排列后,即可根据待分析导线的线号与相邻的线号之间的关系判断待分析导线是否为单线回路、合线回路或者单头线等。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线号,判断所述待分析导线是否为单线回路、合线回路或者单头线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表格,将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线号与所述表格中相邻的线号进行比较,若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线号与所述表格中相邻的前一个线号不同,且仅与所述表格中相邻的下一个线号相同,判定所述待分析导线为单线回路;若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线号与所述表格中相邻的前一个线号不同,且与所述表格中相邻的下两个线号相同,判定所述待分析导线为合线回路,并将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记录于所述表格;若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线号在所述表格中所有的线号中只出现过一次,判定所述待分析导线为单头线。
例如,表3中,第一个10号导线,与它相邻的前一个线号,即上一行线号不同(上一行线号为空),且仅与它相邻的下一个线号相同,则判定10号导线为单线回路,并将判定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而第二个10号导线,与它相邻的前一个线号,即上一行(第一个)线号相同,则判定第二个10号导线不满足分析,对第二个10号导线不进行记录。
又例如,表3中,第一个100号导线,与它相邻的前一个线号,即上一行线号不同(上一行线号为30),且与它相邻的下两个线号相同,则判定第一个100号导线为合线回路,并将判定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而第二个100号导线,与它相邻的前一个线号相同,则判定第二个100号导线不满足分析,对第二个100号导线不进行记录,同样,对第三个100号导线不进行记录。
可选的,以表3为例,在表格中,判断待分析导线是否为单线回路、合线回路或者单头线的公式可以为:
=IF(AND($C3<>"",$C3<>$C2,$C3=$C4,$C3<>$C5),"ok",IF(AND($C3<>"",$C3<>$C2,$C3=$C4,$C3=$C5),"合线",IF(COUNTIF($C$3:$C$1008,$C3)=1,"单头","")))。
在判断完所有的待分析导线后,将判定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得到的表格如表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判定得到待分析导线为合线回路后,还需将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位置记录在表格中。合节点的位置通常设置于邻近各线号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可根据实际需要变动,可任意选取合线回路中的一个节点,作为合节点。例如,合线回路100包括100号导线、100A号导线、100B号导线,而对于100号导线、100A号导线、100B号导线,则可以选取节点1020102作为合节点。又例如,合线回路103包括103号导线、103A号导线、103B号导线,而对于103号导线、103A号导线、103B号导线,则可以选取节点103作为合节点。
对于合线回路,在选取合节点后,需要将合节点的编号记录在表格中,在表格中记录合节点的编号后,则将余量插入至表格中,如表4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余量包括合点余量以及分支余量,其中,合点余量表示在实际生产中,合线回路中,合节点位置与节点之间的偏移距离,分支余量表示在实际生产中,线束因工艺要求而增加的长度。分支余量和合点余量可根据实际需要更改。
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中,可在表格中,以不同的标识对识别出的单线回路、合线回路、单头线进行记录,例如,对于识别出的单线回路,可以用单线、OK等标识进行记录,对于识别出的合线回路,可以用合线、H等标识进行记录。对于识别出的单头线,可以用单头、N等标识进行记录。具体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表4
Figure BDA0002376045880000171
基于上述过程,对待分析导线进行判断后,即可基于判断结果分析待分析导线的长度。
如图5所示,对于单线回路(例如,10号导线)来说,其导线长度由邻近该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节点101与节点10401之间)的长度和两端的端长度组成,对于合线回路(例如,100号导线)来说,其导线长度由邻近该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节点101与节点1020102之间)的长度和端长度组成。因此,在分析待分析导线的长度时,需要获取该待分析导线邻近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或者邻近所属护套的节点到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或者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的步骤,包括:
识别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的编号,根据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的编号,基于数值递增、数值位数递增的关系,得到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或,
识别所述待分析导线邻近护套的节点的编号以及合节点的编号,根据所述待分析导线邻近护套的节点的编号以及合节点的编号,基于数值递增、数值位数递增的关系,得到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有的主节点的编号的数值位数相同,且沿同一待分析导线同一方向分布的各主节点的编号的数值递增,每一个主节点对应的分节点的编号的数值位数按导线的分支关系递增,且沿同一分支的待分析导线同一方向分布的各分节点的编号的数值递增。因此,可基于节点编号之间的数值关系,得到邻近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或邻近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待分析导线为单线回路时,所述根据邻近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的编号,基于数值递增、数值位数递增的关系,得到邻近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的步骤,包括:
首先,根据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的编号,基于数值递增、数值位数递增的关系,查找所述待分析导线上所有的主节点以及分节点。
其次,根据所述待分析导线上所有的相邻主节点之间长度、相邻分节点之间的长度以及相邻分节点到对应主节点之间的长度,计算得到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
例如,以10号导线为例,基于线束信息表格(表4),可判定得到10号导线为单线回路,并识别得到10号导线邻近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分别为节点101和节点10401,则需要分析节点101和节点10401之间的长度。通过比较,数值较小的节点为101,3位数,为主节点,数值较大的节点为10401,5位数,为分节点。在识别得到10号导线邻近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101和10401后,则从节点信息表(表1)中,按照数值递增,数值位数递增的关系,查找到10号导线上所有的主节点分别为:主节点101、主节点102、主节点103以及主节点104,分节点为10401。在查找到10号导线上所有的主节点和分节点后,基于相邻节点之间的长度,将所有相邻的主节点之间的长度、相邻分节点之间的长度、相邻的分节点到对应主节点之间的长度进行相加,即将主节点101与主节点102之间的长度、主节点102与主节点103之间的长度、主节点103与主节点104之间的长度、主节点104与分节点10401之间的长度进行相加,即可得到10号导线邻近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即节点101和节点10401之间的长度。
又例如,以20号导线为例,基于线束信息表格(表4),可判定得到20号导线为单线回路,并识别得到20号导线邻近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分别为节点101和节点10201,则需要分析节点101和节点10201之间的长度。通过比较,数值较小的节点为101,3位数,为主节点,数值较大的节点为10201,5位数,为分节点。在识别得到20号导线邻近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101和10201后,则从节点信息表(表1)中,按照数值递增,数值位数递增的关系,查找到20号导线上的主节点分别为:主节点101、主节点102,分节点为10201,在查找到20号导线上所有的主节点和分节点后,基于相邻节点之间的长度,将所有相邻的主节点之间长度、相邻分节点之间的长度、分节点到对应主节点之间的长度进行相加,即将主节点101与主节点102之间的长度、主节点102与分节点10201之间的长度进行相加,即可得到20号导线邻近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即节点101和节点10201之间的长度。
而当待分析导线为合线回路时,所述根据待分析导线邻近护套的节点的编号以及合节点的编号,基于数值递增、数值位数递增的关系,得到邻近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的步骤,包括:
首先,根据所述待分析导线邻近护套的节点的编号以及合节点的编号,基于数值递增、数值位数递增的关系,查找所述待分析导线上所有的主节点以及分节点。
其次,根据所述待分析导线上所有的相邻主节点之间的长度、相邻分节点之间的长度、相邻的分节点到对应主节点之间的长度以及合节点到相邻分节点或主节点的长度,计算得到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
例如,以100号导线为例,基于线束信息表格(表4),可判定得到100号导线为合线回路,并识别得到该合线回路还包括100A号导线、100B号导线,合节点为1020102,100号邻近所属护套的节点为101,则需要分析节点101到和合节点1020102之间的长度。通过比较,数值较小的节点为101,3位数,为主节点,数值较大的节点为10401,5为数,为分节点。在识别得到100号导线邻近所属护套的节点101以及合节点1020102后,则从节点信息表(表1)中,按照数值递增、数值位数递增的关系,查找到100号导线上所有的主节点分别为:主节点101、主节点102,所有的分节点为10201、1020101、1020102。在查找到100号导线上所有的主节点和分节点后,基于相邻节点之间的长度,将所有的相邻的主节点之间长度、相邻的分节点之间的长度、相邻的分节点到对应主节点之间的长度、合节点到相邻分节点或主节点的长度进行相加,即将主节点101与主节点102之间的长度、主节点102与分节点10201之间的长度、分节点10201与分节点1020101的长度、分节点1020101与分节点1020102之间的长度进行相加,即可得到100号导线邻近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即节点101和节点1020102之间的长度。而对100A号导线、100B导线,则以同样的方式分析其长度,其中,100A导线邻近所属护套的节点与合节点为同一节点,因此,100A导线邻近所属护套的节点到合线回路的合节点的长度为0。
可选的,以表1为例,在表格中,单线长度计算公式可以如下:
=IF((LEN($AJ3)=3)*(LEN($AK3)=5),SUMPRODUCT((主干节点!$A$3:$A$899>($AR3*100))*(主干节点!$A$3:$A$899<=$AS3)*主干节点!$B$3:$B$899)+SUMPRODUCT((ROW(主干节点!$A$3:$A$899)>MATCH(MIN($AM3,$AR3),主干节点!$A$1:$A$899,0))*(ROW(主干节点!$A$3:$A$899)<=MATCH(MAX($AM3,$AR3),主干节点!$A$1:$A$899,0))*主干节点!$B$3:$B$899),"")。
合线长度计算公式可以如下:
=IF((LEN($AJ3)=3)*(LEN($AK3)=7),SUMPRODUCT((主干节点!$A$3:$A$899>($AS3*100))*(主干节点!$A$3:$A$899<=$AT3)*主干节点!$B$3:$B$899)+SUMPRODUCT((主干节点!$A$3:$A$899>($AR3*100))*(主干节点!$A$3:$A$899<=$AS3)*主干节点!$B$3:$B$899)+SUMPRODUCT((ROW(主干节点!$A$3:$A$899)>MATCH(MIN($AM3,$AR3),主干节点!$A$1:$A$899,0))*(ROW(主干节点!$A$3:$A$899)<=MATCH(MAX($AM3,$AR3),主干节点!$A$1:$A$899,0))*主干节点!$B$3:$B$899),"")。
其中,公式中,主干节点表示节点信息表在表格中的表名。
针对于单线回路,在得到邻近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后,即可根据邻近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分析得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分析得到所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的步骤包括:
将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进行相加,得到所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
例如,以10号导线为例,基于线束信息表格(表4)可知,其端长度为200,即护套①到节点101之间的长度以及护套⑩到节点10401之间的长度之和,其分支余量为20,而分析得到的10号导线邻近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即节点101和节点10401之间的长度为400,将10号导线邻近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端长度以及余量进行相加,则可得到10号导线的长度为620。
针对于合线回路,在得到邻近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后,即可根据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分析得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分析得到所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的步骤包括:
将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进行相加,得到所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
例如,以100号导线为例,基于线束信息表格(表4)可知,其端长度为100,即护套①到节点101之间的长度,其合点余量为50,分支余量为10,而分析得到100号导线邻近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即节点101到节点1020102的长度为400,将100号导线邻近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端长度以及余量进行相加,则可得到100号导线的长度为560。
又例如,以100A号导线为例,基于线束信息表格(表4)可知,其端长度为100,即护套③到节点1020102之间的长度,其合点余量为-50,分支余量为10,而分析得到100A号导线邻近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为0,将100A号导线邻近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端长度以及余量进行相加,则可得到100号导线的长度为60。
基于上述过程,即可对所有的待分析导线的长度进行分析,在完成所有待分析的导线的长度分析后,即可将分析结果进行输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可通过表格将分析结果进行输出,如表5所示。
表5
Figure BDA0002376045880000231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线束长度分析方法,基于表格对线束的长度进行自动分析,适用于单线、合线等所有线束出现的情况,可以用于进行单头线差错,并且无需借助专用的线束设计软件,与传统作图方法对接迅速,成本较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合点余量和分支分量,使分析结果更为精确,可以任意修改线束分支,只需要在表格中改变标注的参数,即可快速得到修改后的线束长度,方便高效。除此之外,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线束长度分析方法,表格的格式与内容,可根据需要调整,可扩展性高。
在上述基础上,请结合参阅图6,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线束长度分析装置10,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预存有线束信息,所述线束信息包括待分析导线的线号、端长度、余量、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以及相邻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装置包括判断模块11以及分析模块12。
所述判断模块11用于根据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线号,判断所述待分析导线是否为单线回路、合线回路或者单头线。
若所述待分析导线为单线回路,所述分析模块12用于根据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分析得到所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
若所述待分析导线为合线回路,所述分析模块12用于基于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分析得到所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线束长度分析装置10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在上述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前述实施方式中任意一项所述线束长度分析方法。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存储介质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束长度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根据待分析导线的线号,判断待分析导线是否为单线回路、合线回路或者单头线,在判定待分析导线为单线回路时,根据邻近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即可分析得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在判定待分析导线为合线回路时,基于邻近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即可分析得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实现了线束长度的自动分析,减少了工作量,方便高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线束长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预存有线束信息,所述线束信息包括待分析导线的线号、端长度、余量、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以及相邻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线号,判断所述待分析导线是否为单线回路、合线回路或者单头线;
若所述待分析导线为单线回路,根据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分析得到所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
若所述待分析导线为合线回路,基于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分析得到所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长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信息记录于表格中,所有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线号在所述表格中按设定顺序排列,所述根据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线号,判断所述待分析导线是否为单线回路、合线回路或者单头线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表格,将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线号与所述表格中相邻的线号进行比较,若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线号与所述表格中相邻的前一个线号不同,且仅与所述表格中相邻的下一个线号相同,判定所述待分析导线为单线回路;若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线号与所述表格中相邻的前一个线号不同,且与所述表格中相邻的下两个线号相同,判定所述待分析导线为合线回路,并将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记录于所述表格;若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线号在所述表格中所有的线号中只出现过一次,判定所述待分析导线为单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长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信息还包括节点的编号,所述节点包括至少一个主节点,所有的所述主节点的编号的数值位数相同,且沿同一待分析导线同一方向分布的各所述主节点的编号的数值递增;每一个所述主节点对应的分节点的编号的数值位数按导线的分支关系递增,且沿同一分支的待分析导线同一方向分布的各所述分节点的编号的数值递增;所述方法还包括:
识别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的编号,根据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的编号,基于数值递增、数值位数递增的关系,得到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或,
识别所述待分析导线邻近护套的节点的编号以及合节点的编号,根据所述待分析导线邻近护套的节点的编号以及合节点的编号,基于数值递增、数值位数递增的关系,得到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长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的编号,基于数值递增、数值位数递增的关系,得到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的步骤包括:
根据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的编号,基于数值递增、数值位数递增的关系,查找所述待分析导线上所有的主节点以及分节点;
根据所述待分析导线上所有的相邻主节点之间的长度、相邻分节点之间的长度以及相邻的分节点到对应主节点之间的长度,计算得到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长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分析导线邻近护套的节点的编号以及合节点的编号,基于数值递增、数值位数递增的关系,得到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待分析导线邻近护套的节点的编号以及合节点的编号,基于数值递增、数值位数递增的关系,查找所述待分析导线上所有的主节点以及分节点;
根据所述待分析导线上所有的相邻主节点之间的长度、相邻分节点之间的长度、相邻的分节点到对应主节点之间的长度以及合节点到相邻分节点或主节点的长度,计算得到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长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分析得到所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的步骤包括:
将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进行相加,得到所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
所述基于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分析得到所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的步骤包括:
将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进行相加,得到所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长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线束信息的步骤,所述步骤包括:
响应用户的操作,针对每个导线,将该导线的线号、端长度、余量、所属护套以及邻近该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进行存储;
针对每个节点,将该节点与相邻节点之间的长度进行存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长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线束信息的步骤,包括:
响应用户的操作,确定线束主干,以数值递增对所述线束主干上的节点标注编号,将标注编号后的节点作为主节点;其中,若同一主节点存在不同的分支,以不同的编号标注该主节点;
针对每一个主节点,以数值位数递增对该主节点对应的分支上的分节点标注编号,其中,同一分支的导线上的分节点的编号数值递增,数值位数相同。
9.一种线束长度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预存有线束信息,所述线束信息包括待分析导线的线号、端长度、余量、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以及相邻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装置包括判断模块以及分析模块;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线号,判断所述待分析导线是否为单线回路、合线回路或者单头线;
若所述待分析导线为单线回路,所述分析模块用于根据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两端所属护套的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分析得到所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
若所述待分析导线为合线回路,所述分析模块用于基于邻近所述待分析导线所属护套的节点到该合线回路的合节点之间的长度、所述待分析导线的端长度以及余量分析得到所述待分析导线的长度。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束长度分析方法。
CN202010069485.5A 2020-01-20 2020-01-20 线束长度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2914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9485.5A CN111291434B (zh) 2020-01-20 2020-01-20 线束长度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9485.5A CN111291434B (zh) 2020-01-20 2020-01-20 线束长度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1434A true CN111291434A (zh) 2020-06-16
CN111291434B CN111291434B (zh) 2023-08-01

Family

ID=71028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69485.5A Active CN111291434B (zh) 2020-01-20 2020-01-20 线束长度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9143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8986A (zh) * 2022-01-29 2022-05-13 广州亿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端子压着的产能监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02580A1 (en) * 2009-05-01 2010-11-01 B3Cg Interconnect Inc. Wiring harnes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5138792A (zh) * 2015-09-10 2015-12-09 南通友星线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表格的线束导线长度计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02580A1 (en) * 2009-05-01 2010-11-01 B3Cg Interconnect Inc. Wiring harnes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5138792A (zh) * 2015-09-10 2015-12-09 南通友星线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表格的线束导线长度计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严法东;吴永平;: "Solid Edge绘制电气线束回路表的方法探讨"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8986A (zh) * 2022-01-29 2022-05-13 广州亿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端子压着的产能监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88986B (zh) * 2022-01-29 2023-07-25 广州亿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端子压着的产能监控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1434B (zh) 202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8574B (zh) 页面渲染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15211B (zh) 数据中心布线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867318B (zh) Can通讯控制器硬件在环测试工程的自动化集成方法
CN112613086B (zh) 一种电气设备装配方法及系统
CN111291434A (zh) 线束长度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242896B (zh) 动态报文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473383A (zh) 根据汽车线束图纸自动提取物料清单的方法
CN114818594A (zh) 一种自动布线及命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329556A (zh) 变电站cad图纸审核方法及设备
CN109241594A (zh) T型拓扑结构线长检查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69578B (zh) 一种线束图导线路径快速计算方法
CN108710716B (zh) 一种光传输系统中光放站的设计图纸生成方法和装置
US8473892B1 (en) Computer aided design system and method
CN111522748B (zh) 一种自动化测试案例生成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5328520A (zh) 远程升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204841A (zh) 工作流的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8304467A (zh) 用于文本间匹配的方法
CN114564799A (zh) 卡件接线图生成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225654A (zh) 基于可配置化通讯协议的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1881141A (zh) 一种连接器电缆数据库查询管理系统
CN111783373A (zh) 一种pscad仿真模型的拓扑解析方法
JP3735587B2 (ja) 配線ガイドラインチェックシステム
CN113592105B (zh) 一种电气系统图的绘制方法及装置
CN112737831A (zh) 一种固件升级包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130599A (zh) 一种决策模型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