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88118A - 弹性件、墙面缓冲机构以及吊篮 - Google Patents

弹性件、墙面缓冲机构以及吊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88118A
CN111288118A CN202010208719.XA CN202010208719A CN111288118A CN 111288118 A CN111288118 A CN 111288118A CN 202010208719 A CN202010208719 A CN 202010208719A CN 111288118 A CN111288118 A CN 111288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edge
wall
elastic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087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龙
谢金台
米野
许俊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0871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881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88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881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17/00Safety devices, e.g. for limiting or indicating lifting force
    • B66F17/006Safety devices, e.g. for limiting or indicating lifting force for working platfor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02Springs made of steel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low internal friction; Wound, torsion, leaf, cup, ring or the like springs, the material of the spring not being relevant
    • F16F1/18Leaf springs
    • F16F1/26Attachments or mount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21Decoupling of vibrations by means of point-of-contact supports, e.g. ball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16F15/06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metal springs
    • F16F15/073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metal springs using only leaf sp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38/00Type of springs or dampers
    • F16F2238/02Springs
    • F16F2238/022Springs leaf-like, e.g. of thin, planar-like met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性件,包括边缘板、中心板以及至少两条弹性梁,边缘板中间设有通孔,中心板位于通孔内并与边缘板间具有间隙,弹性梁位于间隙内,弹性梁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连接于中心板,第二端部连接于边缘板,弹性梁的第二端部均位于第一端部的顺时针侧,中心板的几何中心与第一端部之间连线和中心板的几何中心与第二端部之间连线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弹性件,能够承受更大的扭力,使得弹性件能够应用于冲击力更大的使用环境。同时,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墙面缓冲机构以及吊篮。

Description

弹性件、墙面缓冲机构以及吊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缓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性件、墙面缓冲机构以及吊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楼外墙施工等环境,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设备多需要通过吊篮输送至施工区域,并站在吊篮内进行操作。由于吊篮位于高空中,受到风力影响,吊篮会出现晃动,此时吊篮可能与墙面发生接触或碰撞,一方面容易对墙面造成损伤,另一方面吊篮的晃动幅度过大会影响施工人员的操作,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件、墙面缓冲机构以及吊篮,以提高弹性件、墙面缓冲机构的缓冲性能,提高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性件,包括边缘板、中心板以及至少两条弹性梁,边缘板中间设有通孔,中心板位于通孔内并与边缘板间具有间隙,弹性梁位于间隙内,弹性梁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连接于中心板,第二端部连接于边缘板,弹性梁的第二端部均位于第一端部的顺时针侧或者均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逆时针侧,中心板的几何中心与第一端部之间连线和中心板的几何中心与第二端部之间连线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两条弹性梁绕中心板的几何中心间隔均匀分布通孔通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边缘板的通孔呈多边形状,中心板与通孔形状相同,弹性梁的第一端部与中心板的角部连接,弹性梁的第二端部与通孔的角部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别位于弹性梁延伸方向两侧的通孔边缘和中心板的边缘中的至少一者弹性梁对应的边缘平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梁的第二端部至少越过与中心板的与第一端部连接的角部相邻的一个角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梁、边缘板和中心板一体切割加工成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梁、边缘板和中心板位于同一平面。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墙面缓冲机构,包括推杆组件、上述的弹性件以及滑动组件,推杆组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心板连接于第一端的端面,边缘板具有远离推杆组件的靠墙面;滑动组件包括支架和靠墙轮,支架连接于边缘板并位于边缘板的径向的边缘,靠墙轮转动安装于支架,且靠墙轮至少部分突出于靠墙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靠墙轮所在的平面至少与一条弹性梁的延伸方向平行。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吊篮,包括篮体以及上述的墙面缓冲机构,墙面缓冲机构安装于篮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墙面缓冲机构还包括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边缘板通过第一安装块连接于吊篮,推杆组件通过第二安装块连接于吊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弹性件,其弹性梁的第一端部之间连线和中心板的几何中心与第二端部之间连线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即弹性梁沿中心板的周向延伸,使得在有限的空间内将延长弹性梁的长度,弹性变形空间更大,达到更好的缓冲效果。。同时,由于弹性梁的长度得到延长,弹性梁厚度可以做得更大,增弹性梁的刚度,使得弹性件能够应用于冲击力更大的使用环境。并且,每根弹性梁的第二端部均位于第一端部的顺时针侧或者逆时针侧,因此相邻的弹性梁之间不会形成交叉,并且环绕在中心板的外围,起到均匀分散扭力的作用。而且弹性件的边缘板在受到单侧方向上力的作用时,中心板会朝边缘板厚度方向的两侧变形,这样能减少其中一侧的变形空间。
通过设置弹性件,将靠墙轮通过支架与弹性件连接,当整个墙面缓冲机构受到外力作用时,靠墙轮首先与墙面接触,此时靠墙轮具有朝向推杆组件的方向运动的趋势,弹性件由于连接于推杆组件的端部,其在滑动组件的作用下产生扭转变形,进而抵消或减弱靠墙轮的运动,实现缓冲。由于弹性件由板状结构组成,相对于柱状弹簧来说,其沿变形方向的尺寸少很多,使得吊篮能够更靠近墙壁,进而减少吊篮在上下运动中的晃动。。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墙面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墙面缓冲机构中的弹性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墙面缓冲机构中的弹性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示出的墙面缓冲机构中的滑动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吊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墙面缓冲机构在伸缩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现有采用靠墙轮的悬吊类建筑施工设备靠墙轮与吊篮之间一般设置柱状的弹簧来实现缓冲,靠墙轮与墙面之间靠墙面支反力和摩擦力实现弱约束,吊篮在受到风力或者吊蓝晃动干扰下会产生姿态的改变甚至晃动,该过程中不具有全向浮动结构的靠墙轮无法保证所有靠墙轮同时接触墙面,负面的影响是靠墙轮与墙面之间可能发生碰撞,损伤破坏墙面。
此外,如果将弹性梁沿中心板的径向延伸的布置方式来说,弹性梁的延伸长度受到限制,若弹性梁延伸过长,中心板和边缘板之间需要加工一个大的间距,导致整个弹性件体积过大。
因此,发明人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墙面缓冲机构以及吊篮。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申请的各实施例。
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墙面缓冲机构10,包括推杆组件100、弹性件200以及滑动组件300,其中推杆组件100用于安装固定墙面缓冲机构10,弹性件200设置于推杆组件100的端部,滑动组件300与弹性件200连接并用于与墙面形成支撑。
推杆组件100作为墙面缓冲机构10的主体结构,主要用于承载滑动组件300在受到墙面的支反力时,形成支撑。推杆组件100大致呈直线状,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其中第一端101用于与弹性件200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端102可以用于与吊篮等物体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推杆组件100可以实现伸缩,以在应用时,推动弹性件200以及滑动组件300靠近或远离墙面。本实施例中,推杆组件100包括伸缩杆体120以及伸缩缸110,其中第一端101形成于伸缩杆体120上,伸缩杆体120上的第一端101与弹性件200连接,伸缩杆体120伸缩设置于伸缩缸110内。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推杆组件100还包括驱动箱130以及驱动电机140等,驱动电机140通过驱动箱130与伸缩杆体120形成传动,并用于驱动伸缩杆体120沿其延伸方向伸缩,驱动箱130内可以设置减速机,以控制伸缩杆体120的伸缩速度。即伸缩缸110是电动推缸,通过电力驱动实现伸缩杆体120的伸缩。伸缩杆体120在伸缩过程中,选择性的驱动弹性件200以及滑动组件300朝向墙面或者远离墙面。驱动电机140以及驱动箱130可以设置于推杆组件100的第二端102,并且可以外置驱动电机140的开关或者控制器,供施工人员操作。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推杆组件100实现伸缩功能也可以采用液压缸结构或者气缸结构等,只要能实现伸缩推杆的伸缩设置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参阅图2,弹性件200可以发生弹性形变,进而起到缓冲作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00由钣金制成,当然弹性件200也可以由其他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金属或合金构成。弹性件200连接于第一端101的端面,弹性件200具有远离推杆组件100的靠墙面。需要说明的是,靠墙面是指弹性件200远离推杆组件100的表面,也即是在应用于吊篮且工作时朝向墙面的表面。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00包括边缘板210、中心板220以及至少两根弹性梁230,边缘板210构成弹性件200的主体结构,边缘板210上开设有供设置中心板220的通孔211,其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边缘板210可以为大致的具有n条边的多边形结构,n≤6,例如n=4等,4边形结构在制造时更易加工并且在使用时,更便于布置其他零部件,例如如图5所示的吊篮中,方形的中心板220、以及边缘板210更方便与推杆组件、支架等连接,并且不会发生干涉。通孔211由边缘板210的n条边围成多边形状。通孔211设置于边缘板210的中部并且贯穿边缘板210,通孔211的横截面大致与中心板220的横截面相同,并且通孔211的横截面面积大于中心板220的横截面面积,以使得中心板220与边缘板210之间能够产生相对的扭转。本实施例中,通孔211的横截面大致为矩形,中心板220的形状与通孔211的形状相同,本实施例中,中心板220大致呈矩形板状。需要说明的是,n也可以是3、5、6等。
中心板220位于通孔211内并与边缘板210之间具有间隙,即边缘板210是环绕中心板220设置的,且中心板220的尺寸小于通孔211,弹性梁230位于中心板220与边缘板210之间的间隙中,弹性梁230的数量可以是两根、三根或者三根以上的任意根数。弹性梁230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231和第二端部232,第一端部231分别连接于中心板220的径向的边缘,其中径向的边缘是指中心板220的侧部边缘。第二端部232连接于边缘板210,且每根弹性梁230的第二端部232始终位于第一端部231的顺时针一侧。这样多根弹性梁230按照顺时针螺旋的方式排布并环绕于中心板220,利于将中心板220受到的扭力分散,同时由于弹性梁230不是沿中心板的径向延伸,不需要中心板220与边缘板230之间的间隙很大,就能获得更长的延伸长度。
中心板220的几何中心与第一端部231之间连线和中心板220的几何中心与第二端部232之间连线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其中中心板220的几何中心是指中心板220的重心,例如当中心板220为圆形结构时,几何中心为其圆心;当中心板220为矩形时,几何中心为矩形的重心等。当中心板220的几何中心与第一端部231之间连线和中心板220的几何中心与第二端部232之间连线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时,可以保证弹性梁230具有足够的延伸长度,以便于加工,同时利于使弹性梁230具有足够的抗冲击力特性。预设角度的大小设置主要考虑边缘板的受力点分布,以所有梁的夹角之和为360度为例,当有4个受力点时,就设置四条梁,相应的每个梁对应的夹角为90度。此外还要考虑允许中心板相对于边缘板的变形空间,所允许的变形越小,梁越多,夹角也就越小。
请继续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中心板220为具有n条边的多边形结构,n≤6,本实施例中,中心板220具体为四边形结构,例如可以为正四边形结构,与通孔211具有相同的边数,且中心板220的边与通孔211的边一一对应。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中心板200也可以是圆形、其他多边形等。弹性梁230的第一端部231与中心板220的角部连接,弹性梁230的第二端部232与通孔211的角部连接。其中角部是指相邻的两条边之间的交点位置,例如中心板220的角部是指中心板220的相邻的两条边之间的交点,通孔211的角部是指围成通孔211的相邻两条边的交点位置。这种设置方式,可以使得弹性梁230的延伸长度至少扫过中心板220的一条边的长度,因而可以提高抗冲击力同时更便于加工。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端部231也可以连接于中心板220的其他任意位置,第二端部232也可以连接于通孔211的任意位置。
具体的,弹性梁230包括位于弹性梁230的长度方向的第一侧边235,也即是第一侧边235沿弹性梁230的延伸方向设置,第一侧边235的位于第一端部231的部分与中心板220的角部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请再次参阅图2,分别位于弹性梁230延伸方向两侧的通孔边缘2111和中心板边缘222中的至少一者与弹性梁230对应的边缘平行,其中,弹性梁230延伸方向的两侧是指弹性梁23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也即是弹性梁230的第一侧边235的外侧以及与第一侧边235相对的边的外侧。弹性梁对应的边缘即为第一侧边235或者与第一侧边235相对的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孔边缘2111与中心板边缘222是相互平行的,此时弹性梁230的边缘可以是同时与通孔边缘2111与中心板边缘222相互平行的,这样设置之后,弹性梁230的边缘可以与通孔边缘2111与中心板边缘222之间的间隙是均一的。相对于弹性梁倾斜布置的方式来说,在中心板和边缘板之间间距一样大的情况下,平行布置的弹性梁的力臂长度不变且有效宽度尺寸更大,相应的能增加弹性梁的刚度。同样的,在弹性梁力臂长度和有效宽度一样大的情况下,能减少边缘板和中心板之间的间距,进而减少整个弹性件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梁230、边缘板和中心板220基本位于同一平面设置。即整个弹性件为板状结构,这样能使得整个弹性件厚度方向的尺寸(即沿变形方向的尺寸)更小,减少吊篮与外墙之间的距离,减少吊篮在施工过程中的晃动。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中心板200也可以是圆形、其他多边形等。第一端部231连接于中心板220的其中一条边缘,第二端部232沿中心板220的外周延伸并可以至少越过与第一端部231连接的边缘的中点,此时第二端部232连接于边缘板210的通孔211的一条边的端部,此种设置方式,由于中心板220和边缘板210的通孔211均为大致的四边形结构,更适于应用于各类应用环境,同时更易加工。
弹性梁230的延伸方向可以大致为直线,也可以沿弧线形延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梁230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中心板边缘222的边长。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弹性梁230可以根据边缘板210和中心板220之间的空间情况进行延伸,使其具有大于中心板220的最大边长的直线段长度,更易加工,因此弹性梁230的厚度也可以做得更厚,进而增强其力矩承受能力。
第一端部231仅连接于通孔211的边缘的一部分,第二端部232仅连接于中心板220的边缘的一部分。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弹性梁230在发生形变时,产生的扭转不会太大,避免弹性梁230产生机械疲劳,影响使用寿命。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梁230也可以设置成曲线形或者其他形状。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中心板220也可以为圆形结构,此时中心板220的几何中心为其圆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两条弹性梁230沿中心板220的几何中心间隔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弹性梁230为4条,4条弹性梁230分别设置于矩形板状的中心板220的4条边缘上,且在未发生形变时,弹性梁230大致与中心板220相互平行且大致位于同一平面,形成大致的“卍”字形平面构型,同时每条弹性梁230与中心板220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供弹性梁230以及中心板220之间产生相对扭转。这种结构的好处在于:在中心板220的各个方向上,均有弹性梁230存在并能实现弹性扭转,进而在各向上形成浮动结构,使得当墙面缓冲机构10受到任何方向的外力时,就能起到缓冲作用。
边缘板210、中心板220以及弹性梁230可以通过一体切割加工成型的方式形成,以提高结构强度,避免弹性件200在使用过程中因机械疲劳而折断。当然边缘板210、中心板220以及弹性梁230也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结合。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伸缩杆体120也可以连接于边缘板210。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中心板220连接于第一端101,即中心板220与伸缩杆体120相连接,并可以由伸缩杆体120驱动运动。本实施例中,中心板220开设有安装孔221,安装孔221大致位于中心板220的中部并贯穿中心板220,安装孔221用于与推杆组件100的伸缩推杆配合,伸缩推杆穿过安装孔221,即中心板220套设于伸缩推杆上,并且中心板220通过螺钉固定于伸缩推杆。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中心板220通过紧固件穿过安装孔221固定于第一端101,其中紧固件可以是螺钉、螺母等。为了更好的将中心板220在发生扭转时将受力转移至推杆组件100,中心板220可以整体贴合与推杆组件100上,包括但不限于贴合于伸缩杆体120以及伸缩缸110的缸体上。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弹性件20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参阅图3,图3示出的弹性件200中,中心板220和边缘板210的结构与图2示出的弹性件200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方式中,弹性梁230的第二端部232至少越过与中心板220与第一侧边235连接的角部相邻的一个角部,也即是弹性梁230至少经历通孔211的一个角部,即所述弹性梁230的第一端部231和第二端部232之间至少夹有中心板220的一个角部,或者,弹性梁230的第一端部231和第二端部232之间夹有通孔211的一个角部。
具体的,弹性梁230由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子直线段组成,子直线段可以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邻的子直线段中心板210的角部彼此相对弯折,使得弹性梁230可以沿多个方向延伸,进一步的延长弹性梁230的长度,使得弹性梁230更便于加工。
本实施例中,多个子直线段包括第一子直线段2341和第二子直线段2342,第一子直线段2341与第二子直线段2342之间相对弯折形成一个弯折部233,第一子直线段2341沿中心板220的外周延伸并越过中心板220的角部,也即是越过通孔211的角部。也即是,第一子直线段2341和第二子直线段2342之间夹有中心板220的一个角部,或者,第一子直线段2341和第二子直线段2342之间夹有通孔211的一个角部。
第二子直线段2342连接于第一子直线段2341并相对第一子直线段2341弯折,第二子直线段2342通过第二端部232与边缘板210的边缘连接。其中中心板220的角部是指中心板220的两条边缘的交点。这种实施方式进一步的延长了弹性梁230的总长度,并且弯折部233在发生扭转时,更利于将力矩分散到弹性梁230的各个方向上去,进而降低弹性梁230折断的风险。
进一步的,第二子直线段2342沿中心板220的外周延伸并至少越过中心板220的几何中心,以使得每个子直线段都具有较长的长度,增加每个子直线段的长度以及刚性,提高每个子直线段承受扭力的能力,进而提高弹性件的强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子直线段2342也可以不越过中心板220的几何中心。本实施例中,弹性梁230从第一端部231引出后,沿中心板220的外周延伸,在中心板220的一个角部弯折后继续延伸与边缘板的其中一条边连接,且与第二子直线段2342连接的边缘板210边,与与第一子直线段2341连接的中心板220的边大致相互平行,且两者位于相互背离的位置。
并且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子直线段2341的延伸方向和第二子直线段2342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这样第一子直线段2341的延伸方向可以与中心板220的一条边缘平行,第二子直线段2342的延伸方向也可以与中心板220的一条边缘平行。同时,第一子直线段2341的延伸方向可以与通孔211的一条边缘平行,第二子直线段2342的延伸方向也可以与通孔211的一条边缘平行。第一子直线段2341和第二子直线段2342可以位于同一平面,并且与中心板220所在平面大致共面设置,这种设置方式的弹性梁230的长度不仅比图2示出的弹性梁230更长,且在受到扭力时,还可以将力矩分散到弹性梁230的不同方向上,进而提高抗冲击能力。
同时,本实施例中,中心板220的几何中心与第一端部231之间连线和中心板220的几何中心与第二端部232之间连线的夹角相比于图2示出的弹性梁230更大。
弹性梁230的数量也可以是4条,且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布置:一条弹性梁230的第二子直线段2342大致平行于与之相邻的另一条弹性梁230的第一子直线段2341,并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子直线段2341和第二子直线段2342之间形成间隙,第二子直线段2342并位于该第一子直线段2341的外侧,形成大致的风车状。这种设置方式,可以使得在中心板220的同一侧边缘,具有至少两条的弹性梁230分布,当中心板220或边缘板210受到一个方向的扭力时,可以有多条弹性梁230承受扭力,避免扭力集中于一条弹性梁230上,造成折断。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4,滑动组件300用于在使用时与墙面接触,并且可以沿墙面进行滑动,滑动组件300包括支架310和靠墙轮320,支架310连接于弹性件200并位于边缘板210的径向的边缘,且支架310位于弹性件200的外侧。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支架310连接于边缘板210的边缘并位于边缘板210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支架310为大致的“L”型结构,支架310包括第一支板311和第二支板312,第一支板311连接于弹性件200的边缘板210的边缘,并朝向推拉组件一侧弯折,第一支板311相对于弹性件200弯折的角度大致为90°,第二支板312连接于第一支板311的远离弹性件200的一端并相对第一支板311弯折,第二支板312所在平面大致与靠墙面相互平行。且第二支板312相对于第一支板311弯折的角度大致为90°。
靠墙轮320转动安装于支架310,其中一个滑动组件300中,靠墙轮3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本实施例中,靠墙轮320为一个,且靠墙轮320转动暗转与第二支架310,且靠墙轮320至少部分突出于靠墙面。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靠墙轮320整体大部分位于L形的支架310内,靠墙轮320的部分轮面突出于靠墙面,当墙面缓冲机构10与墙面接触时,靠墙轮320首先与墙面接触。同时在弹性件200发生弹性形变时,靠墙轮320可以朝向第二支架310方向运动,这样L型的支架310为靠墙轮320提供了一定的缓冲区间,避免所有的力都转移到弹性件200上,使得整个墙面缓冲机构10能承受更大的力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靠墙轮320位于至少一条弹性梁230延伸方向的一侧,也可以理解为靠墙轮所在的平面与弹性梁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如果一条弹性梁有几个直线段的话,靠墙轮位于弹性梁最后一个直线段延伸方向的一侧,整体延伸方向为自中心板向边缘板延伸。如图4所示,上方的靠墙轮所在的平面与左侧那条弹性梁230延伸方向平行,下方的靠墙轮所在的平面与右侧弹性梁的延伸方向平行。相对于靠墙轮与所有弹性梁的延伸方向均具有夹角的方式来说,比如设置在图2所示边缘板通孔的角部位置,本实施例将靠墙轮所在的平面设置为至少与其中一条弹性梁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靠墙轮施加的力是完全垂直于该条弹性梁,这样至少能够将该条弹性梁的长度完全用做力臂,以减少带来的力臂损失,进而达到更好的缓冲效果。。
滑动组件300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滑动组件300为偶数个,且偶数个滑动组件300对称布置于弹性件200的外侧,这种对称设置多个滑动组件300的方式,利于分散吊篮对墙面的压力,避免对墙面造成损伤,同时对称分布的多个滑动组件300可以平衡弹性件200的形变,避免弹性件200朝某一方向形变量过大,引起机械疲劳。本实施例中,滑动组件300为两个,两个滑动组件300对称布置于弹性件200的相对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墙面缓冲机构10还可以包括安装块400,安装块400用于将墙面缓冲机构10安装于吊篮上,其中安装块400可以连接于边缘板210和推杆组件100,并且位于弹性件200的外侧,其中安装块400为多个,一部分安装块400连接于边缘板210,另一部分安装块400连接于推杆组件100。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块400在弹性件200所在平面的投影位于弹性件200外。本实施例中,安装块400包括第一安装块410和第二安装块420,第一安装块410连接于边缘板210,且第一安装块410避开滑动组件300,第二安装块420连接于推杆组件100的伸缩缸110的外壳上。第一安装块410和第二安装块420分别分布于推杆组件100的靠近第一端101的位置,以及靠近第二端102的位置,这样可以更好的固定墙面缓冲机构10。
参阅图5,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吊篮1,包括篮体20和上述的墙面缓冲机构10,其中篮体20为大致的框架式结构,其上可供设置各类施工器械、工具等,同时也可以供施工人员站立,篮体20通过缆绳40实现升降或者平面移动。墙面缓冲机构10安装于篮体20的框架上,具体的墙面缓冲机构10的安装块400与篮体20进行连接固定。并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靠墙轮320是至少部分突出于篮体20外的,使得当吊篮1朝向墙面运动时,靠墙轮320先于墙面接触。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墙面缓冲机构10也可以整体收容于篮体20内,并在需要使用时通过伸缩杆体120的伸缩使得靠墙轮320伸出篮体20外。
墙面缓冲机构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当墙面缓冲机构10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墙面缓冲机构10可以对称式布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篮体20上还可以设置滑轮30,供篮体20在地面等环境移动。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墙面缓冲机构10以及吊篮1的工作原理是:如图6所示,图6示出了墙面缓冲机构10在伸缩时的状态图,其中虚线部分表示伸缩杆体110伸出时的状态。在需要使用墙面缓冲机构10支撑墙面时,控制驱动电机140驱动伸缩杆体120伸出,此时墙面缓冲机构10的靠墙轮320朝向墙面并支撑于墙面,当吊篮1受到风力等因素影响时,吊篮1具有随风向运动的趋势,此时墙面对靠墙轮320产生与风向反向的支撑力,支撑力使得经靠墙轮320传递至弹性件200,弹性件200的边缘板210与中心板220之间随之发生相对扭转,形成缓冲,当外力消失,弹性件200恢复形变。以此可以保证吊篮1在施工区域的相对固定和约束。当需要移动吊篮1时,控制驱动电机140启动,驱动伸缩杆体120缩回,靠墙轮320远离墙面,此时在升降缆绳的控制下实现吊篮1的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弹性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边缘板,所述边缘板中间设有通孔;
中心板,所述中心板位于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边缘板间具有间隙;以及
至少两条弹性梁,所述弹性梁位于所述间隙内,所述弹性梁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连接于所述中心板,所述第二端部连接于所述边缘板,所述弹性梁的第二端部均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顺时针侧或者均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逆时针侧,所述中心板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一端部之间连线和所述中心板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连线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条弹性梁绕所述中心板的几何中心间隔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板的所述通孔呈多边形状,所述中心板与所述通孔形状相同,所述弹性梁的第一端部与所述中心板的角部连接,所述弹性梁的第二端部与所述通孔的角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分别位于所述弹性梁延伸方向两侧的通孔边缘和所述中心板边缘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弹性梁对应的边缘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梁的第二端部至少越过与中心板的与所述第一端部连接的角部相邻的一个角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梁、边缘板和所述中心板一体切割加工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梁、边缘板和所述中心板位于同一平面。
8.一种墙面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推杆组件,所述推杆组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弹性件,所述中心板连接于所述第一端的端面,所述边缘板具有远离所述推杆组件的靠墙面;以及
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支架和靠墙轮,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边缘板,所述靠墙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架,且所述靠墙轮至少部分突出于所述靠墙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墙面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墙轮所在的平面至少与一条所述弹性梁的延伸方向平行。
10.一种吊篮,其特征在于,包括篮体以及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墙面缓冲机构,所述墙面缓冲机构安装于所述篮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墙面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缓冲机构还包括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所述边缘板通过第一安装块连接于所述吊篮,所述推杆组件通过第二安装块连接于所述吊篮。
CN202010208719.XA 2020-03-23 2020-03-23 弹性件、墙面缓冲机构以及吊篮 Pending CN1112881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8719.XA CN111288118A (zh) 2020-03-23 2020-03-23 弹性件、墙面缓冲机构以及吊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8719.XA CN111288118A (zh) 2020-03-23 2020-03-23 弹性件、墙面缓冲机构以及吊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88118A true CN111288118A (zh) 2020-06-16

Family

ID=71017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08719.XA Pending CN111288118A (zh) 2020-03-23 2020-03-23 弹性件、墙面缓冲机构以及吊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8811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07915A (zh) * 2020-10-21 2021-02-02 泰州物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站构件状态检测系统
EP4311651A1 (en) * 2022-07-29 2024-01-31 Milacron LLC Flex plate for guiding device of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14027A (ja) * 1994-10-18 1996-05-07 Nihon Bisoh Co Ltd ゴンドラ用の養生装置
JPH08284399A (ja) * 1995-04-18 1996-10-29 De-A Gaisou Kk 衝撃吸収体および作業用ゴンドラ
CN101825149A (zh) * 2009-03-02 2010-09-08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缓冲弹片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的组装方法
CN205892677U (zh) * 2016-08-01 2017-01-18 申锡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吊篮
CN107996033A (zh) * 2015-06-26 2018-05-04 博世汽车多媒体葡萄牙公司 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固定和接地触头的弹簧
CN208534001U (zh) * 2018-05-12 2019-02-22 阮伟云 一种建筑吊篮
CN208749070U (zh) * 2018-07-16 2019-04-16 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用吊篮
CN210067395U (zh) * 2019-03-28 2020-02-14 青岛环城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的新型建筑用吊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14027A (ja) * 1994-10-18 1996-05-07 Nihon Bisoh Co Ltd ゴンドラ用の養生装置
JPH08284399A (ja) * 1995-04-18 1996-10-29 De-A Gaisou Kk 衝撃吸収体および作業用ゴンドラ
CN101825149A (zh) * 2009-03-02 2010-09-08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缓冲弹片及应用其的电子装置的组装方法
CN107996033A (zh) * 2015-06-26 2018-05-04 博世汽车多媒体葡萄牙公司 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固定和接地触头的弹簧
CN205892677U (zh) * 2016-08-01 2017-01-18 申锡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吊篮
CN208534001U (zh) * 2018-05-12 2019-02-22 阮伟云 一种建筑吊篮
CN208749070U (zh) * 2018-07-16 2019-04-16 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用吊篮
CN210067395U (zh) * 2019-03-28 2020-02-14 青岛环城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的新型建筑用吊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07915A (zh) * 2020-10-21 2021-02-02 泰州物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站构件状态检测系统
EP4311651A1 (en) * 2022-07-29 2024-01-31 Milacron LLC Flex plate for guiding device of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88118A (zh) 弹性件、墙面缓冲机构以及吊篮
EP2705934A2 (en) A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change of rigidity of a serial or parallel basic movable mechanism, especially of industrial robots and machining machines
KR20110123012A (ko) 베벨 기어를 이용한 중력 보상 기구 및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로봇암
CN101708612A (zh) 一种具有二维平动二维转动的并联机构
CN103286777A (zh) 一种新型空间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KR101262863B1 (ko) 6자유도 병렬 기구
CN109129494B (zh) 一种并联微补偿装置
CN113370258A (zh) 一种转动夹爪
US9261155B2 (en) Compact vertical-motion isolator
CN108908395B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力控的多方向被动柔顺装置
CN110524516B (zh) 一种既含冗余支链又含闭环单元冗余驱动并联机构
CN109872767B (zh) 多源驱动的柔顺并联微操作器
CN103507397A (zh) 一种印刷机用网框升降装置
CN214785124U (zh) 一种建筑用幕墙安装固定支架
CN211136425U (zh) 一种丝杆支撑装置及机床
CN220642423U (zh) 一种具有阻尼装置的液压压缩设备
JP6653338B2 (ja) 歯車研削装置
CN107984443B (zh) 一种交叉曲梁六自由度并联柔顺机构
CN215037630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用可移动底盘
CN109531519B (zh) 一种空间六自由度微动平台
CN216711497U (zh) 建筑工程施工用提升装置
CN213782244U (zh) 一种具备rfid技术均衡增强的交叉平行式矩阵天线
CN216330196U (zh) 一种可调节压力控制的减震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压合机
CN213136809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一轴硬限位结构
CN217573761U (zh) 一种抗撕裂增韧改性塑胶的压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