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87024B - 连接装置和无砟轨道 - Google Patents

连接装置和无砟轨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87024B
CN111287024B CN202010108719.2A CN202010108719A CN111287024B CN 111287024 B CN111287024 B CN 111287024B CN 202010108719 A CN202010108719 A CN 202010108719A CN 111287024 B CN111287024 B CN 1112870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elastic
plate
positioning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087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87024A (zh
Inventor
赵虎
孙立
王森荣
李秋义
杨艳丽
朱彬
张世杰
吴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0871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870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87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87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87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870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1/00Ballastway; Other means for supporting the sleepers or the track; Drainage of the ballastway
    • E01B1/002Ballastless track, e.g. concrete slab trackway, or with asphalt layer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和无砟轨道,由于第一弹性件背离隔板的一侧以及第二弹性件背离隔板的一侧均与连接机构抵接,当无砟轨道的轨道板打断成多个子轨道板且连接装置连接相邻两块子轨道板,子轨道板的温度力通过连接机构作用在第一弹性件或第二弹性件上,再经第一弹性件或第二弹性件传递到隔板。通过第一弹性件和隔板,或,第二弹性件和隔板,使子轨道板的过大的温度力和温度变形得以释放,以缓解无砟轨道的轨道板在轨道病害较为集中的薄弱位置的竖向上拱变形,降低无砟轨道的轨道板由于竖向上拱变形过大而出现竖向失稳的风险。

Description

连接装置和无砟轨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列车轨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和无砟轨道。
背景技术
无砟轨道是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主要轨道结构形式之一,与传统有砟轨道相比,具有铺设精度高,平顺性好,少维修的特点。 无砟轨道按纵向结构形式的不同,一般分为纵向单元式和连续式两类。单元式无砟轨道在线路纵向每隔一定长度设置伸缩缝,连续式沿线路方向连续铺设。连续式无砟轨道的轨道板在轨道病害较为集中的薄弱位置存在竖向上拱变形过大的风险,严重时影响行车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和无砟轨道,以缓解无砟轨道的轨道板在轨道病害较为集中的薄弱位置的竖向上拱变形,降低无砟轨道的轨道板由于竖向上拱变形过大而出现竖向失稳的风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包括:
两个支撑件,两个所述支撑件相对布置;以及
两个连接组件,每个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隔板、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连接机构,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隔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隔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件背离所述隔板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弹性件背离所述隔板的一侧均与所述连接机构抵接,所述隔板的一端与两个所述支撑件的其中之一连接,所述隔板的另一端与两个所述支撑件的其中另一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连接杆,所述隔板、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且能够沿所述连接杆的轴向移动;
第一定位部件,抵接在所述第一弹性件背离所述隔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定位部件与所述连接杆沿所述连接杆的轴向固定;以及
第二定位部件,抵接在所述第二弹性件背离所述隔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部件与所述连接杆沿所述连接杆的轴向固定。
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朝向所述第二段的一端形成有台阶部;
所述隔板、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定位部件以及所述第二定位部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一定位部件与所述台阶部抵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件包括:
调节件,与所述台阶部抵接,所述调节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段上;
第一定位套,抵接在所述调节件背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所述第一定位套设置在所述第二段上;以及
第一阻尼垫圈,设置在所述第二段上,所述第一阻尼垫圈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套和所述第一弹性件抵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部件包括:
第二定位套,位于所述第二弹性件背离所述隔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套与所述第二段螺纹连接;以及
第二阻尼垫圈,设置在所述第二段上,所述第二阻尼垫圈分别与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定位套抵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机构沿两个所述支撑件相对布置的方向依次排列。
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隔板包括板体和榫接接头,所述榫接接头连接在所述板体的两端;每个所述支撑件形成有沿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排列的至少两个榫接孔;每个所述板体的一端的榫接接头,榫接在两个所述支撑件的其中之一的对应的榫接孔内,每个所述板体的另一端的榫接接头,榫接在两个所述支撑件的其中另一的对应的榫接孔内;每个所述板体的一端与两个所述支撑件的其中之一抵接,每个所述板体的另一端与两个所述支撑件的其中另一抵接。
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支撑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形成有长孔,所述长孔的长轴沿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布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砟轨道,包括:
底座板;
多块子轨道板,位于底座板的顶部,多块所述子轨道板沿纵向依次间隔排列;以及
上述任一种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连接相邻两块所述子轨道板,两个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子轨道板之间,每个所述连接机构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子轨道板连接,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子轨道板沿横向的相对两侧,每侧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底座板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上沿所述隔板指向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子轨道板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厚度。
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支撑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形成有长孔,所述长孔的长轴沿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纵向布置;每个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底座板的定位连接位置,处于两端所述长孔之间;所述无砟轨道还包括穿过所述长孔以连接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底座板的第一连接锚栓。
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由于第一弹性件背离隔板的一侧以及第二弹性件背离隔板的一侧均与连接机构抵接,当无砟轨道的轨道板打断成多个子轨道板且连接装置连接相邻两块子轨道板,子轨道板的温度力通过连接机构作用在第一弹性件或第二弹性件上,再经第一弹性件或第二弹性件传递到隔板。通过第一弹性件和隔板,或,第二弹性件和隔板,使子轨道板的过大的温度力和温度变形得以释放,以缓解无砟轨道的轨道板在轨道病害较为集中的薄弱位置的竖向上拱变形,降低无砟轨道的轨道板由于竖向上拱变形过大而出现竖向失稳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无砟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连接组件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位置A-A处的剖视图;
图8为图1所示无砟轨道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D向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底座板1;子轨道板2;
连接装置3;
支撑件31;榫接孔311;长孔312;定位孔313;
连接组件32;隔板321;板体3211;榫接接头3212;
第一弹性件322;第二弹性件323;
连接机构324;
连接杆3241;第一段32411;台阶部324111;第二段32412;
第一定位部件3242;调节件32421;第一定位套32422;第一阻尼垫圈32423;
第二定位部件3243;第二定位套32431;第二阻尼垫圈32432。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上”、“下”、“顶”、“底”、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9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以图8为参照,横向为图8所示方向B。纵向为无砟轨道的延伸方向,以图8为参照,纵向为图8所示方向C。竖向为底座板和轨道板的堆叠方向,以图9为参照,竖向为图9所示方向E。
作为本申请发明创造性构思的一部分,在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之前,需对现有技术中的无砟轨道上拱变形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合理分析得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现有技术中的纵向连续式无砟轨道,其轨道板沿纵向连续铺设,轨道板是一个整体,在温度变化条件下轨道板中的温度力和温度变形都非常显著,温度力和温度变形过大无法释放,使得轨道板在轨道病害较为集中的薄弱位置存在竖向上拱变形过大的风险,可能造成轨道板的竖向失稳。为了缓解轨道板可能的竖向失稳,需要对轨道板的温度力和温度变形进行释放。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砟轨道,将原有纵向连续的轨道板沿纵向分割成多个子轨道板2,分割的具体方式不限,请参阅图1、图8和图9,无砟轨道包括底座板1、子轨道板2和连接装置3。子轨道板2位于底座板1的顶部,子轨道板2的数量为多块,多块子轨道板2沿纵向依次间隔排列。连接装置3连接相邻两块子轨道板2。
可以理解的是,通常情况下,无砟轨道还包括位于底座板1与轨道板之间的砂浆层。
可以理解的是,底座板1根据适用工况的不同,底座板1内可以设置有钢筋或不设置钢筋。
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装置3,请参阅图1-图9,包括支撑件31和连接组件32。支撑件31的数量和连接组件3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支撑件31相对布置。每个连接组件32包括隔板321、第一弹性件322、第二弹性件323和连接机构324,所述第一弹性件322位于所述隔板321的一侧,所述第二弹性件323位于所述隔板321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件322背离所述隔板321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弹性件323背离所述隔板321的一侧均与所述连接机构324抵接,所述隔板321的一端与两个所述支撑件31的其中之一连接,所述隔板321的另一端与两个所述支撑件31的其中另一连接。
当采用连接装置3连接相邻两块子轨道板2,两个连接组件32设置在相邻两个子轨道板2之间,每个连接机构324的一端与对应的子轨道板2连接,支撑件31设置在子轨道板2沿横向的相对两侧,每侧支撑件31与底座板1连接。
由于支撑件31与底座板1连接且隔板321与两个支撑件31连接,隔板321与底座间的位置关系保持大致不变。由于所述第一弹性件322背离所述隔板321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弹性件323背离所述隔板321的一侧均与所述连接机构324抵接,温度变化条件下,子轨道板2的温度力和温度变形通过连接机构324传递到第一弹性件322或第二弹性件323,再经第一弹性件322或第二弹性件323传递到隔板321。通过第一弹性件322和隔板321,或,第二弹性件323和隔板321,使子轨道板2的温度力和温度变形得以释放,从而缓解无砟轨道的轨道板在轨道病害较为集中的薄弱位置的竖向上拱变形,降低无砟轨道的轨道板由于竖向上拱变形过大而出现竖向失稳的风险。
一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22和第二弹性件323可以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一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22和第二弹性件323可以均与隔板321抵接。
一实施例中,为提高施工效率,橡胶材料制成的第一弹性件322和第二弹性件323也可以采用硫化或结构胶黏剂与隔板321连接在一起,在工厂条件下进行预制。
一实施例中,隔板321采用钢板。
一实施例中,隔板321的厚度、第一弹性件322的厚度和第二弹性件323的厚度根据子轨道板2的温度力的不同程度释放需求确定。
一实施例中,隔板321的数量可以为多块,相邻两块隔板321直接接触抵接。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所述连接机构324上沿所述隔板321指向所述第一弹性件322的一端,与所述子轨道板2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32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弹性件323的厚度。如此结构形式,当子轨道板2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出现伸长变形,第一弹性件322能够有足够的厚度的弹性变形来释放子轨道板2的伸长变形量,释放了变形量也就释放了温度力。当子轨道板2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出现收缩变形,第二弹性件323的厚度较小,即能在一定程度上释放收缩变形量和温度力,又能够充分发挥隔板321的刚度,使相邻两块子轨道板2保持足够的纵连刚度,维持足够的抗拉性能,保持轨道结构的整体性和纵连体系,有利于维持无砟轨道的平顺性。通过第一弹性件322和第二弹性件323的厚度的不同,实现相邻两子轨道板2在升温受压和降温受拉两种工况下的不同拉压刚度。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连接机构324包括连接杆3241、第一定位部件3242和第二定位部件3243。所述隔板321、所述第一弹性件322和所述第二弹性件323均设置在所述连接杆3241上且能够沿所述连接杆3241的轴向移动。第一定位部件3242抵接在所述第一弹性件322背离所述隔板321的一侧,所述第一定位部件3242与所述连接杆3241沿所述连接杆3241的轴向固定。第二定位部件3243抵接在所述第二弹性件323背离所述隔板321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部件3243与所述连接杆3241沿所述连接杆3241的轴向固定。如此结构形式,子轨道板2的温度力和温度变形通过连接杆3241传递到与连接杆3241轴向固定的第一定位部件3242,再通过第一定位部件3242传递到与第一定位部件3242抵接的第一弹性件322,通过第一弹性件322释放子轨道板2的温度力和温度变形。或者,子轨道板2的温度力和温度变形通过连接杆3241传递到与连接杆3241轴向固定的第二定位部件3243,再通过第二定位部件3243传递到与第二定位部件3243抵接的第二弹性件323,通过第二弹性件323释放子轨道板2的温度力和温度变形。
一实施例中,子轨道板2内设置有预埋套管,连接杆3241与预埋套管螺纹连接。
一实施例中,子轨道板2内也可以不设置预埋套管,子轨道板2的钢筋露出以与连接杆3241捆扎连接或焊接。
一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一定位部件3242和第二定位部件3243。可以在连接杆3241上开设两个环形槽,两个环形槽的间距为隔板321的厚度,第一弹性件322和第二弹性件323分别卡入相应的环形槽内。如此结构形式,子轨道板2的温度力和温度变形通过连接杆3241直接作用在位于环形槽内的第一弹性件322或第二弹性件323上,使子轨道板2的温度和温度力得以释放。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所述连接杆324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32411和第二段32412。所述第一段32411朝向第二段32412的一端形成有台阶部324111。所述隔板321、所述第一弹性件322、所述第二弹性件323、所述第一定位部件3242以及所述第二定位部件3243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段32412,所述第一定位部件3242与所述台阶部324111抵接。如此,通过台阶部324111对隔板321、所述第一弹性件322、所述第二弹性件323、所述第一定位部件3242以及所述第二定位部件3243进行定位,能够较为方便地确定隔板321、所述第一弹性件322、所述第二弹性件323、所述第一定位部件3242以及所述第二定位部件3243在连接杆3241上的位置。
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确定隔板321、所述第一弹性件322、所述第二弹性件323、所述第一定位部件3242以及所述第二定位部件3243在连接杆3241上的位置。一实施例中,可以在连接杆3241上开设两个销孔,其中一个销孔设置在第一定位部件3242背离隔板321的一端,另一个销孔设置在第二定位部件3243背离隔板321的一端。连接机构324包括销钉,销钉设置在销孔内,第一定位部件3242与位于第一定位部件3242背离隔板321一端的销钉抵接,第二定位部件3243与位于第二定位部件3243背离隔板321一端的销钉抵接。通过销钉确定隔板321、所述第一弹性件322、所述第二弹性件323、所述第一定位部件3242以及所述第二定位部件3243在连接杆3241上的位置。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第一定位部件3242包括调节件32421、第一定位套32422和第一阻尼垫圈32423。调节件32421与台阶部324111抵接,所述调节件32421设置在所述第二段32412上。第一定位套32422抵接在所述调节件32421背离所述第一段32411的一端,所述第一定位套32422设置在所述第二段32412上。第一阻尼垫圈32423设置在所述第二段32412上,所述第一阻尼垫圈32423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套32422和所述第一弹性件322抵接。可以理解的是,隔板321与台阶部324111之间的间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为了使第一定位部件3242较好地与第一弹性件322抵接;第一定位部件3242沿连接杆3241轴向的长度需要与,隔板321与台阶部324111之间的间隙大致相等。通过调节件32421能够调整第一定位部件3242沿连接杆3241的轴向的长度,也就是能够调整调节件32421、第一定位套32422和第一阻尼垫圈32423沿连接杆3241的轴向的总长度,以适应隔板321与台阶部324111之间的间隙。第一阻尼垫圈32423能够保护第一弹性件322,避免第一定位套32422对第一弹性件322造成损伤致使第一弹性件322原来的刚度发生改变。
一实施例中,不设置第一阻尼垫圈32423,第一定位套32422直接与第一弹性件322抵接也是可以的。
一实施例中,调节件32421可以是刚性垫圈,通过调节件32421的个数的不同对第一定位部件3242沿连接杆3241的轴向的长度进行调节。
一实施例中,调节件32421也可以是套管,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套管对第一定位部件3242沿连接杆3241的轴向的长度进行调节。
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套32422可以与第二段32412螺纹连接。
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套32422与第二段32412也可以不采用螺纹连接,示例性地,第一定位套32422滑动地套设在第二段32412。
一实施例中,第一阻尼垫圈32423可以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第二定位部件3243包括第二定位套32431和第二阻尼垫圈32432。第二定位套32431位于所述第二弹性件323背离所述隔板321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套32431与所述第二段32412螺纹连接。第二阻尼垫圈32432设置在所述第二段32412上,所述第二阻尼垫圈32432分别与所述第二弹性件323和所述第二定位套32431抵接。如此结构形式,第二阻尼垫圈32432保护第二弹性件323,避免第二定位套32431损伤第二弹性件323致使第二弹性件323原来的刚度发生改变。
一实施例中,第二阻尼垫圈32432的材料为橡胶。
一实施例中,也可以不采用第二阻尼垫圈32432,第二定位套32431直接与第二弹性件323抵接。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6,连接机构32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机构324沿两个所述支撑件31的相对布置的方向依次排列。如此结构形式,在温度变化条件下,使得子轨道板2的受力较为均匀。
当然,每个连接组件32中的连接机构324的数量为一个也是可以的。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5,每个所述隔板321包括板体3211和榫接接头3212,所述榫接接头3212连接在所述板体3211的两端;每个所述支撑件31形成有沿所述支撑件31的长度方向排列的至少两个榫接孔311;每个所述板体3211的一端的榫接接头3212,榫接在两个所述支撑件31的其中之一的对应的榫接孔311内,每个所述板体3211的另一端的榫接接头3212,榫接在两个所述支撑件31的其中另一的对应的榫接孔311内;每个所述板体3211的一端与两个所述支撑件31的其中之一抵接,每个所述板体3211的另一端与两个所述支撑件31的其中另一抵接。如此,使得隔板321与支撑件31之间通过榫接连接,便于隔板321与支撑件31之间进行拆装。板体3211的两端分别与支撑件31抵接,能够避免隔板321沿两个支撑件31相对布置的方向无序晃动。
可以理解的是,隔板321与支撑件31之间也可以采用其它的连接方式。一实施例中,隔板321可以与支撑件31焊接。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每个所述支撑件31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形成有长孔312,所述长孔312的长轴沿所述支撑件31的长度方向布置。
可以理解的是,长孔312可以是腰形孔,也可以是长方形孔。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所述支撑件31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纵向布置。每个支撑件31与底座板1的定位连接位置,处于两端的长孔312之间。无砟轨道还包括穿过所述长孔312以连接所述支撑件31和所述底座板1的第一连接锚栓。如此结构形式,当支撑件31在温度变化条件下发生温度变形,第一连接锚栓能够在长孔312内沿支撑件31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连接锚栓与支撑件31之间不会发生剪切作用,第一连接锚栓连接支撑件31和底座板1从而对支撑件31形成竖向约束,防止支撑件31沿支撑件3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翘曲。通过长孔312和第一锚栓的配合,即能够释放支撑件31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温度变形,又能够限制支撑件31沿支撑件3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翘曲变形。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支撑件31的定位连接位置形成有定位孔313,无砟轨道包括第二锚栓,第二锚栓穿过定位孔313以连接支撑件31和底座板1。定位孔313的尺寸与第二锚栓的尺寸大致相当。通过第二锚栓和定位孔313对支撑件31在底座板1上的位置进行定位,且使支撑件31与底座板1连接。
一实施例中,每侧支撑件31包括相交的支撑板和安装板。榫接孔311形成在支撑板上,定位孔313和长孔312形成在安装板上。安装板与底座板1连接,相邻两块子轨道板2均与支撑板抵接。
一实施例中,支撑件31为角钢。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支撑件,两个所述支撑件相对布置;以及
两个连接组件,每个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隔板、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连接机构,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隔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隔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件背离所述隔板的一侧以及所述第二弹性件背离所述隔板的一侧均与所述连接机构抵接,所述隔板的一端与两个所述支撑件的其中之一连接,所述隔板的另一端与两个所述支撑件的其中另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连接杆,所述隔板、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且能够沿所述连接杆的轴向移动;
第一定位部件,抵接在所述第一弹性件背离所述隔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定位部件与所述连接杆沿所述连接杆的轴向固定;以及
第二定位部件,抵接在所述第二弹性件背离所述隔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部件与所述连接杆沿所述连接杆的轴向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朝向所述第二段的一端形成有台阶部;
所述隔板、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定位部件以及所述第二定位部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一定位部件与所述台阶部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件包括:
调节件,与所述台阶部抵接,所述调节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段上;
第一定位套,抵接在所述调节件背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所述第一定位套设置在所述第二段上;以及
第一阻尼垫圈,设置在所述第二段上,所述第一阻尼垫圈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套和所述第一弹性件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件包括:
第二定位套,位于所述第二弹性件背离所述隔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套与所述第二段螺纹连接;以及
第二阻尼垫圈,设置在所述第二段上,所述第二阻尼垫圈分别与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定位套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机构沿两个所述支撑件相对布置的方向依次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隔板包括板体和榫接接头,所述榫接接头连接在所述板体的两端;每个所述支撑件形成有沿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排列的至少两个榫接孔;每个所述板体的一端的榫接接头,榫接在两个所述支撑件的其中之一的对应的榫接孔内,每个所述板体的另一端的榫接接头,榫接在两个所述支撑件的其中另一的对应的榫接孔内;每个所述板体的一端与两个所述支撑件的其中之一抵接,每个所述板体的另一端与两个所述支撑件的其中另一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形成有长孔,所述长孔的长轴沿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布置。
9.一种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板;
多块子轨道板,位于底座板的顶部,多块所述子轨道板沿纵向依次间隔排列;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连接相邻两块所述子轨道板,两个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子轨道板之间,每个所述连接机构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子轨道板连接,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子轨道板沿横向的相对两侧,每侧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底座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上沿所述隔板指向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子轨道板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形成有长孔,所述长孔的长轴沿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纵向布置;每个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底座板的定位连接位置,处于两端所述长孔之间;所述无砟轨道还包括穿过所述长孔以连接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底座板的第一连接锚栓。
CN202010108719.2A 2020-02-21 2020-02-21 连接装置和无砟轨道 Active CN1112870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8719.2A CN111287024B (zh) 2020-02-21 2020-02-21 连接装置和无砟轨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8719.2A CN111287024B (zh) 2020-02-21 2020-02-21 连接装置和无砟轨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87024A CN111287024A (zh) 2020-06-16
CN111287024B true CN111287024B (zh) 2021-10-12

Family

ID=71025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08719.2A Active CN111287024B (zh) 2020-02-21 2020-02-21 连接装置和无砟轨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870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964775T3 (es) * 2020-07-02 2024-04-09 Siemens Mobility S A S Dispositivo y método de expansión de carril
CN112726294B (zh) * 2020-12-29 2023-04-0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连续式无砟轨道及其施工方法
CN113737575B (zh) * 2021-09-02 2023-04-07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砟轨道板端减震卡槽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10523A2 (de) * 2010-09-17 2012-04-15 Boegl Max Bauunternehmung Gmbh Fahrbahn mit einer fahrbahnplatte
CN202482709U (zh) * 2012-03-13 2012-10-10 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式浮置板道床
CN107217549A (zh) * 2017-07-10 2017-09-2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无砟轨道基本板连接结构及具有该连接结构的无砟轨道
CN109183530A (zh) * 2018-09-29 2019-01-1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一种用于无砟轨道病害整治的线路临时架空装置及方法
KR101949339B1 (ko) * 2018-12-11 2019-02-18 주식회사 씨엠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슬래브 패널 제조장치
CN110761121A (zh) * 2019-09-19 2020-02-0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及其纵向连接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10523A2 (de) * 2010-09-17 2012-04-15 Boegl Max Bauunternehmung Gmbh Fahrbahn mit einer fahrbahnplatte
CN202482709U (zh) * 2012-03-13 2012-10-10 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式浮置板道床
CN107217549A (zh) * 2017-07-10 2017-09-29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无砟轨道基本板连接结构及具有该连接结构的无砟轨道
CN109183530A (zh) * 2018-09-29 2019-01-1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一种用于无砟轨道病害整治的线路临时架空装置及方法
KR101949339B1 (ko) * 2018-12-11 2019-02-18 주식회사 씨엠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슬래브 패널 제조장치
CN110761121A (zh) * 2019-09-19 2020-02-0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及其纵向连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87024A (zh) 202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87024B (zh) 连接装置和无砟轨道
KR101293285B1 (ko) 교량 구조물의 고정 주행 트랙
JP5787965B2 (ja) 橋梁床版用継手金具
CN108914715B (zh) 用于减振地段的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及装配方法
JP6188814B2 (ja) 伸縮継手架橋装置
US9556565B2 (en) Train rail track structure systems
US8584963B2 (en) Support structure
KR102486675B1 (ko) Pc 슬래브 시공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작된 교량
JP3546932B2 (ja) 浮上式鉄道の軌道伸縮装置
CN109736188B (zh) 一种铁路桥梁大跨度可更换伸缩缝装置
JP2008031653A (ja) Pc枕木継手
CN209760012U (zh) 单元装配式大位移抗挠度多向变位梳形板桥梁伸缩装置
JP2004263551A5 (zh)
CN111155363B (zh) 浮置单元板
CN218989889U (zh) 钢轨伸缩调节器
EP3741957A1 (en) Modular support structure
KR100559441B1 (ko) 강판형교의 상부구조물 인상방법 및 그 구조
CN111373096B (zh) 轨道支撑及紧固装置
JP7305531B2 (ja) 歩行路
CN220746570U (zh) 一种多向变位桥梁伸缩装置
JP2018059312A (ja) 新設鋼床版と既設桁との連結構造
JP4167172B2 (ja) 橋桁上の軌道スラブ版の伸縮構造
JP2011236738A (ja) 桁間連結装置
WO2006064216A1 (en) Rail bearer joint
RU191107U1 (ru) Деформационный шов автодорожного мост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Qiuyi

Inventor after: Sun Li

Inventor after: Zhao Hu

Inventor after: Wang Senrong

Inventor after: Yang Yanli

Inventor after: Zhu Bin

Inventor after: Zhang Shijie

Inventor after: Wu Huan

Inventor before: Zhao Hu

Inventor before: Sun Li

Inventor before: Wang Senrong

Inventor before: Li Qiuyi

Inventor before: Yang Yanli

Inventor before: Zhu Bin

Inventor before: Zhang Shijie

Inventor before: Wu Hu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