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8145A - 生成数据的方法、配置逻辑信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芯片 - Google Patents

生成数据的方法、配置逻辑信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芯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78145A
CN111278145A CN202010071998.XA CN202010071998A CN111278145A CN 111278145 A CN111278145 A CN 111278145A CN 202010071998 A CN202010071998 A CN 202010071998A CN 111278145 A CN111278145 A CN 1112781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ical channel
priority
logical
terminal device
c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719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78145B (zh
Inventor
唐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7/10376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9061106A1/zh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278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81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781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81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6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V2V]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生成数据的方法、配置逻辑信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芯片。该终端设备具有m个逻辑信道和多个载波,该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配置有优先级,该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关联有该m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m>0;该方法包括:在n个逻辑信道上,接收RLC数据,该n个逻辑信道属于该m个逻辑信道,m≥n>0;根据该n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该多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在该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k个逻辑信道,n≥k>0;生成MAC协议数据单元PDU,该MAC PDU包括该k个逻辑信道上的RLC PDU。能够使得终端设备在进行MAC PDU组包过程中,就确定出用于传输该MAC PDU的载波。

Description

生成数据的方法、配置逻辑信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芯片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04月24日的PCT国际专利申请PCT/CN2018/084271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80041426.8、发明名称为“生成数据的方法、配置逻辑信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芯片”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9月27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PCT/CN2017/103763、发明名称为“生成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的PCT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2018年4月4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PCT/CN2018/082046、发明名称为“生成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的PCT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生成数据的方法、配置逻辑信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芯片。
背景技术
车联网系统是基于长期演进车辆到车辆(Long Tern Evaluation Vehicle toVehicle,LTE D2D)的一种侧行链路(Sidelink,SL)传输技术,与传统的LTE系统中通信数据通过基站接收或者发送的方式不同,车联网系统采用终端到终端直接通信的方式,因此,具有更高的频谱效率以及更低的传输时延。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Rel-14中对车联网技术车辆到其它设备(Vehicle to Everything,V2X)进行了标准化,定义了两种传输模式:模式3和模式4。具体而言,在模式3中,如图1所示,车载终端(车载终端121和车载终端122)的传输资源是由基站110分配的,车载终端根据基站110分配的资源在侧行链路上进行数据的发送;基站110可以为终端分配单次传输的资源,也可以为终端分配半静态传输的资源。在模式4中,如图2所示,车载终端(车载终端131和车载终端132)采用侦听(sensing)加预留(reservation)的传输方式。具体而言,终端在侧行链路的资源上自主选取传输资源进行生成数据。
然而,随着移动物联网技术的演进(例如,Rel.15),加强型车联网(Enhancementof Vehicle-to-Everything,eV2X)拓展到了多载波场景,即一个终端设备可以同时在多于一个载波上进行收发。
由此,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进行载波选择。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生成数据的方法、配置逻辑信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芯片,能够使得终端设备在进行MAC PDU组包过程中,就确定出用于传输该MAC PDU的载波。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生成数据的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具有m个逻辑信道和多个载波,所述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配置有优先级,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关联有所述m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m>0;
所述方法包括:在n个逻辑信道上,接收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数据,所述n个逻辑信道属于所述m个逻辑信道,m≥n>0;根据所述n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所述多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k个逻辑信道,n≥k>0;生成媒体介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MAC PDU包括所述k个逻辑信道上的RLC PDU。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接收到n个逻辑信道上的RLC数据时,能够根据该n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与终端设备具有的多个载波中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从n个逻辑信道中选择出k个逻辑信道,进而生成在该第一载波上传输的MAC PDU。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n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所述多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k个逻辑信道,包括: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所述k个逻辑信道,所述k个逻辑信道中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属于所述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载波中第二载波关联的优先级包括所述m个逻辑信道中的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二载波关联的优先级还包括所述m个逻辑信道中低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考了现有技术中MAC PDU的组包规则,对终端设备具备的多个载波中每个载波关联的优先级进行设计。这样,能够保持当前MAC PDU的生成过程不变,进而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本发明实施例和现有技术的兼容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n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所述多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k个逻辑信道,包括:
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第二逻辑信道,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属于所述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根据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确定所述k个逻辑信道。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确定所述k个逻辑信道,包括:
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将低于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逻辑信道确定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确定所述k个逻辑信道,包括:
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将高于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逻辑信道确定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载波中每个载波关联的优先级无重叠。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n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所述多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k个逻辑信道,包括:
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所述k个逻辑信道,所述k个逻辑信道中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n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所述多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k个逻辑信道,包括:
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所述k个逻辑信道,所述k个逻辑信道中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载波中每个载波仅关联有一个优先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关联的优先级是网络设备配置的优先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关联的优先级是预配置的优先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一载波的信道繁忙率以及第一门限,判断是否允许进行载波重选。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分别与一个门限相关联。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门限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高值。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门限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低值。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门限为所述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高值。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门限为所述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低值。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门限为以下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高值:
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以及低于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优先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门限为以下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低值:
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以及低于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优先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门限为以下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高值:
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以及高于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优先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门限为以下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低值:
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以及高于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优先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n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所述多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k个逻辑信道,包括:
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第三逻辑信道和第四逻辑信道,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用于进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复制;
在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中仅选择一个逻辑信道,作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中的逻辑信道。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中仅选择一个逻辑信道,作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中的逻辑信道,包括:
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中选择所述第三逻辑信道,作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中的逻辑信道。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第四逻辑信道没有待传输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第四逻辑信道都有待传输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第三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一载波相关联。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一载波的关联关系是终端设备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一载波的关联关系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为终端设备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为网络设备配置的。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具有m个逻辑信道和多个载波,所述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配置有优先级,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关联有所述m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m>0;
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在n个逻辑信道上,接收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数据,所述n个逻辑信道属于所述m个逻辑信道,m≥n>0;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n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所述多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k个逻辑信道,n≥k>0;生成媒体介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MAC PDU包括所述k个逻辑信道上的RLC PDU。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具有m个逻辑信道和多个载波,所述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配置有优先级,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关联有所述m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m>0;
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收发器,用于在n个逻辑信道上,接收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数据,所述n个逻辑信道属于所述m个逻辑信道,m≥n>0;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
根据所述n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所述多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k个逻辑信道,n≥k>0;生成媒体介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MAC PDU包括所述k个逻辑信道上的RLC PDU。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芯片还包括:存储器。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生成数据的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有第三逻辑信道和第四逻辑信道和至少一个载波,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用于进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复制;
所述方法包括:
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针对所述至少一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生成媒体介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MAC PDU包含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中的所述第三逻辑信道的RLC PDU。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第四逻辑信道没有待传输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第三和第四逻辑信道都有待传输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第三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一载波相关联。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一载波的关联关系是终端设备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一载波的关联关系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为终端设备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为网络设备配置的。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有第三逻辑信道和第四逻辑信道和至少一个载波,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用于进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复制;
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针对所述至少一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生成媒体介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MAC PDU包含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中的所述第三逻辑信道的RLC PDU。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有第三逻辑信道和第四逻辑信道和至少一个载波,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用于进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复制;
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针对所述至少一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生成媒体介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MAC PDU包含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中的所述第三逻辑信道的RLC PDU。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用于执行前述第六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前述第六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芯片还包括:存储器。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前述第六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置逻辑信道的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有至少一个逻辑信道,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包含第一逻辑信道,第一逻辑信道与至少一个第一可靠性要求相关联。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网络配置的逻辑信道组与至少一个第二可靠性要求的关联关系,确定是否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与所述逻辑信道组相关联。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网络配置的逻辑信道组与至少一个第二可靠性要求的关联关系,确定是否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与所述逻辑信道组相关联,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可靠性要求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靠性要求中的至少一个时,确定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与所述逻辑信道组相关联。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网络配置的逻辑信道组与至少一个第二可靠性要求的关联关系,确定是否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与所述逻辑信道组相关联,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可靠性要求不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靠性要求时,确定不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与所述逻辑信道组相关联。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要求,触发数据缓存报告。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要求,触发数据缓存报告,包括:
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有数据到达时,若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关联的可靠性要求高于其它已有待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则触发数据缓存报告。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其它已有待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是针对同一个目标地址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其它已有待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与逻辑信道组相关联。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与逻辑信道组相关联。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关联的逻辑信道组与所述其它已有待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关联的逻辑信道组不同。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关联的逻辑信道组关联的可靠性要求高于所述其它已有待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关联的逻辑信道组的可靠性要求。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有至少一个逻辑信道,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包含第一逻辑信道,第一逻辑信道与至少一个第一可靠性要求相关联。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十一方面的方法实施例的指令。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用于前述第十一方面及各种实现方式中的生成数据的方法。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芯片包括: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前述第十六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芯片还包括:存储器。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前述所述的终端设备。
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模式的示意性框架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传输模式的示意性框架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侦听资源池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生成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随着移动物联网技术的演进,eV2X拓展到了多载波场景,即一个终端设备可以同时在多于一个载波上进行收发。由此,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进行载波选择。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生成数据的方法,使得终端设备能够基于数据优先级在多个载波中有效选择出用于生成数据的载波。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适用于任何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通信框架。例如,车辆到车辆(Vehicle to Vehicle,V2V)、车辆到其它设备(Vehicle to Everything,V2X)、终端到终端(Device to Device,D2D)等。也就是说,图1或图2所示的车载终端到车载终端的系统框架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示例,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任何配置有物理层和媒体接入控制层的设备或装置,终端设备也可称为接入终端。例如,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线性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线性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等。本发明实施例以车载终端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
下面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获取传输资源的方法。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侦听资源池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3所示,假设每个载波对应至少一个侧行链路进程(sidelink process)。例如,3GPP rel-14中是一个载波对应两个侧行链路进程。当在时刻n有新的数据包到达,终端设备需要进行资源选取,终端会根据过去一段时间(例如,1s)中的侦听结果,在[n+T1,n+T2]区间内进行资源选取。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侦听窗内检测到资源对应的信道质量的信息在选择窗中选取资源。
其中,T1≤4ms;20ms≤T2≤100ms。
此外,资源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可以是物理侧行控制信道(Physical SidelinkControl Channel,PSCCH)对应的物理侧行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dChannel,PSSCH)的信道质量(例如,接收功率或者接收质量)。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对该传输资源集合中的资源进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检测,获取该传输资源集合中每个资源对应的信道质量的信息。
应注意,该T1和T2的取值范围仅作为一个示例,不应限定本实施例。
由于车联网系统中的业务具有周期性特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半静态传输的方式。
具体而言,当终端设备选取了一个资源进行传输,则该终端设备会持续使用预留这个资源Cresel次,每传输一次数据,Cresel减1,当Cresel减到0时,终端会随机生成一个[0,1]之间的随机数,并且与参数(probResourceKeep)比较,如果大于该参数,终端进行资源重选,如果小于该参数,终端继续使用该资源,并且重新设置Cresel。
即,终端设备会在本次传输的控制信息中携带预留下次传输资源的信息,从而使得其它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检测该终端设备的控制信息判断这块资源是否被该终端设备预留和使用,达到降低资源冲突的目的。换句话说,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在选取一个传输资源后,可以通过在多个传输周期中持续的使用该资源,从而降低资源重选以及资源冲突的概率。
应理解,图3所示的终端设备侦听资源池的方法是终端设备获取资源的示例性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例如,网络设备也可以为终端设备分配传输资源。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生成数据的方法进行介绍。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生成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210,在n个逻辑信道上,接收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数据。
220,根据该n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终端设备具有的多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在该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k个逻辑信道。
230,生成媒体介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Data Unit,PDU),该MAC PDU包括该k个逻辑信道上的RLC PDU。
具体地,终端设备在n个逻辑信道上,接收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数据,该n个逻辑信道属于该m个逻辑信道,m≥n>0;根据该n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该多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在该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k个逻辑信道,n≥k>0;生成媒体介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该MAC PDU包括该k个逻辑信道上的RLC PDU。
简而言之,终端设备从n个逻辑信道中选择出k个逻辑信道,并基于这k个逻辑信道生成在第一载波上传输的MAC PDU。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MAC PDU组包规则和数据的优先级相关。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生成数据的方法存在一个前提条件,即终端设备会配置有m个逻辑信道和多个载波,该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配置有优先级,该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关联有该m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m>0。
由此,该终端设备接收到n个逻辑信道上的RLC数据时,能够根据该n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与终端设备具有的多个载波中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从n个逻辑信道中选择出k个逻辑信道,进而生成在该第一载波上传输的MAC PDU。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进入每个子层未被处理的数据称为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经过子层处理后形成特定格式的数据被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
也就是说,本层形成的PDU即为下一层的SDU。
例如,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都有一个RLC实体(RLC entity),RLC实体从MAC层接收到的数据,或发往MAC层的数据可以称为RLC PDU(或MAC SDU)。
下面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该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该k个逻辑信道的实现方式。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终端设备可以在该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该k个逻辑信道,该k个逻辑信道中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属于该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在生成MAC PDU时,可以在该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该k个逻辑信道,该k个逻辑信道中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属于该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然后基于该k个逻辑信道生成在该第一载波上传输的MAC PDU。
应注意,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是按照一定的原则生成MAC PDU的。例如,MAC PDU中RLC SDU的优先级包括X时,假设,X的优先级高于Y,Y的高于Z,且Y和Z均为终端设备具备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则MAC PDU也会包括优先级为Y和Z的RLC SDU。
因此,为了能够提高本发明实施例的生成数据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的兼容性及适用范围。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MAC PDU的组包规则,对终端设备具备的多个载波中每个载波关联的优先级进行设计。这样,能够保持当前MAC PDU的生成过程不变,进而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本发明实施例和现有技术的兼容性。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性地,该多个载波中每个载波可以按照以下规则关联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该多个载波中第二载波关联的优先级包括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时,该第二载波关联的优先级还包括该m个逻辑信道中低于该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该第二载波为该多个载波中的任一载波,该第一逻辑信道为该m个逻辑信道中的任一逻辑信道。
也就是说,当确定第二载波的关联优先级时,一旦确定第二载波会与优先级X关联,则所有低于X的优先级,都应该与该第二载波关联。
例如,假设终端设备具有8个逻辑信道,每个逻辑信道对应一个优先级。例如,假设逻辑信道1的优先级为1,逻辑信道2的优先级为2,以此类推,逻辑信道8的优先级为8。如果终端设备具备3个载波。例如,载波1,载波2和载波3。
则,该3个载波可以按照以下形式关联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载波1关联的优先级包括:1,2,3,4,5,6,7,8。
载波2关联的优先级包括:5,6,7,8。
载波3关联的优先级包括:7,8。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该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该k个逻辑信道时,可以通过分析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包括该n个逻辑信道中哪些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进而确定该k个逻辑信道。该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确定该k个逻辑信道,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下面做示例性说明。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分析该n个逻辑信道中的部分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确定该k个逻辑信道。
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先在该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第二逻辑信道,该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属于该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然后根据该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确定该k个逻辑信道。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逻辑信道可以是在该n个逻辑信道中,任意一个属于该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逻辑信道。更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对比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与该n个逻辑信道中部分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高低,确定该k个逻辑信道。
例如,在该n个逻辑信道中,该终端设备可以将低于该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逻辑信道确定为该k个逻辑信道。
又例如,在该n个逻辑信道中,该终端设备可以将高于该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逻辑信道确定为该k个逻辑信道。
这种情况下,该多个载波中每个载波可以按照以下规则关联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该多个载波中每个载波关联的优先级无重叠。
举例来说,假设终端设备具有8个逻辑信道,每个逻辑信道对应一个优先级。例如,假设逻辑信道1的优先级为1,逻辑信道2的优先级为2,以此类推,逻辑信道8的优先级为8。如果终端设备具备3个载波。例如,载波1,载波2和载波3。
则,该3个载波可以按照以下形式关联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载波1关联的优先级包括:1,2,3,4。
载波2关联的优先级包括:5,6。
载波3关联的优先级包括:7,8。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只是针对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进行比较,进而确定在第一载波上传输的MAC PDU,与现有技术中MAC PDU的组包准则并不冲突,因此,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本发明实施例和现有技术的兼容性。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该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对比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与该n个逻辑信道中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高低,确定该k个逻辑信道。
例如,该终端设备在该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该k个逻辑信道,该k个逻辑信道中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低于该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
又例如,该终端设备在该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该k个逻辑信道,该k个逻辑信道中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高于该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
这种情况下,该多个载波中每个载波可以按照以下规则关联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该多个载波中每个载波仅关联有一个优先级。
举例来说,假设终端设备具有8个逻辑信道,每个逻辑信道对应一个优先级。例如,假设逻辑信道1的优先级为1,逻辑信道2的优先级为2,以此类推,逻辑信道8的优先级为8。如果终端设备具备3个载波。例如,载波1,载波2和载波3。
则,该3个载波可以按照以下形式关联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载波1关联的优先级包括:1。
载波2关联的优先级包括:5。
载波3关联的优先级包括:7。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只是针对该n个逻辑信道中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进行比较,进而确定在第一载波上传输的MAC PDU,与现有技术中MACPDU的组包准则并不冲突,因此,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本发明实施例和现有技术的兼容性。
应理解,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数字均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初衷是为了说明载波关联逻辑信道优先级的实现方式,以及终端设备在进行MAC PDU组包过程中,就确定出用于传输该MAC PDU的载波的实现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复制场景的生成数据的方法。该终端设备配置有第三逻辑信道和第四逻辑信道和至少一个载波,该第三逻辑信道和该第四逻辑信道用于进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复制。可选地,该第三逻辑信道和该第四逻辑信道关联于同一个PDCP实体,支持该PDCP实体进行PDCP复制传输。可选地,该第三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与该第四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相同。
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针对上述至少一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生成媒体介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该MAC PDU包含该第三逻辑信道和该第四逻辑信道中的该第三逻辑信道的RLC PDU。
可选地,该第一条件包括:该第四逻辑信道没有待传输数据。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优先传输第四逻辑信道的RLC PDU,进一步可选地,在传输完该第四逻辑信道的RLCPDU后,可以传输第三逻辑信道的RLC PDU。
可选地,该第一条件包括:该第三逻辑信道和第四逻辑信道都有待传输数据。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优先传输第三逻辑信道的RLC PDU,进一步可选地,在传输完该第三逻辑信道的RLC PDU后,可以传输第四逻辑信道的RLC PDU。
可选地,该第一条件包括:该第三逻辑信道与该第一载波相关联。
可选地,该第三逻辑信道和该第一载波的关联关系是终端设备确定的,或者该第三逻辑信道和该第一载波的关联关系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可选地,该第三逻辑信道和该第四逻辑信道为终端设备确定的,或者该第三逻辑信道和该第四逻辑信道为网络设备配置的。
还应理解,上述用于PDCP数据复制场景下的生成数据的方法也可结合到图4所示的生成数据的方法中。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在该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第三逻辑信道和第四逻辑信道,然后,在该第三逻辑信道和该第四逻辑信道中仅选择一个逻辑信道,作为该k个逻辑信道中的逻辑信道。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上面对终端设备确定第一载波的MAC PDU进行了示例性说明,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载波后还可以进行载波重选。下面对允许终端设备进行载波重选的实现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可选地,在一个可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载波的信道繁忙率以及第一门限,判断是否允许进行载波重选。例如,该第一载波信道繁忙率大于该第一门限时,允许该终端设备进行载波重选,又例如,该第一载波的繁忙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时,不允许该终端设备进行载波重选。应理解,上述以终端设备通过第一载波的信道繁忙率和第一门限判断是否允许进行载波重选为例,在其它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其它信息来确定是否被允许进行载波重选,例如,第一载波的负载以及相应的门限值。
下面对第一门限的取值进行示例性说明:
可选地,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分别与一个门限相关联。
可选地,该第一门限为该k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高值。
可选地,该第一门限为该k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低值。
可选地,该第一门限为该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高值。
可选地,该第一门限为该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低值。
可选地,该第一门限为以下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高值:
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以及低于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优先级。
可选地,该第一门限为以下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低值:
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以及低于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优先级。
可选地,该第一门限为以下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高值:
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以及高于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优先级。
可选地,该第一门限为以下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低值:
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以及高于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优先级。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配置逻辑信道的方法,其中,这种配置逻辑信道的方法可应用于终端设备,该配置逻辑信道的方法能够使得该终端设备配置有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上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包含第一逻辑信道,第一逻辑信道与至少一个第一可靠性要求相关联。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可靠性要求的具体表现形式不作限定。例如,可以是低的值代表高的可靠性要求。又例如,可以是高的值代表低的可靠性要求。
可选地,该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配置的逻辑信道组与至少一个第二可靠性要求的关联关系,确定是否将该第一逻辑信道与该逻辑信道组相关联。
例如,上述至少一个第二可靠性要求包括上述至少一个第一可靠性要求中的至少一个时,确定将该第一逻辑信道与该逻辑信道组相关联。
又例如,上述至少一个第二可靠性要求不包括上述至少一个第一可靠性要求时,确定不将该第一逻辑信道与该逻辑信道组相关联。
可选地,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上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要求,触发数据缓存报告。
例如,该第一逻辑信道有数据到达时,若该第一逻辑信道关联的可靠性要求高于其它已有待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则触发数据缓存报告。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第一逻辑信道关联的可靠性要求高于其它已有待传数据的逻辑信道为例,说明触发数据缓存报告的实现方式,但应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触发数据缓存报告时,该终端设备还需要满足其它条件。下面进行示例性说明:
可选地,上述其它已有待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和该第一逻辑信道是针对同一个目标地址的。
可选地,上述其它已有待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与逻辑信道组相关联。
可选地,该第一逻辑信道与逻辑信道组相关联。
可选地,该第一逻辑信道关联的逻辑信道组与上述其它已有待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关联的逻辑信道组不同。
可选地,该第一逻辑信道关联的逻辑信道组关联的可靠性要求高于上述其它已有待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关联的逻辑信道组的可靠性要求。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具有m个逻辑信道和多个载波,该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配置有优先级,该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关联有该m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m>0。
如图5所示,该终端设备300包括:
收发单元310,用于在n个逻辑信道上,接收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数据,该n个逻辑信道属于该m个逻辑信道,m≥n>0;
处理单元320,该处理单元320用于:
根据该n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该多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在该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k个逻辑信道,n≥k>0;生成媒体介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该MACPDU包括该k个逻辑信道上的RLC PDU。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320具体用于:
在该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该k个逻辑信道,该k个逻辑信道中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属于该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
可选地,该多个载波中第二载波关联的优先级包括该m个逻辑信道中的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时,该第二载波关联的优先级还包括该m个逻辑信道中低于该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320具体用于:
在该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第二逻辑信道,该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属于该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根据该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确定该k个逻辑信道。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320更具体用于:
在该n个逻辑信道中,将低于该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逻辑信道确定为该k个逻辑信道。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320更具体用于:
在该n个逻辑信道中,将高于该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逻辑信道确定为该k个逻辑信道。
可选地,该多个载波中每个载波关联的优先级无重叠。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320具体用于:
在该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该k个逻辑信道,该k个逻辑信道中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低于该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320具体用于:
在该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该k个逻辑信道,该k个逻辑信道中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高于该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
可选地,该多个载波中每个载波仅关联有一个优先级。
可选地,该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关联的优先级是网络设备配置的优先级。
可选地,该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关联的优先级是预配置的优先级。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320还用于:
根据第一载波的信道繁忙率以及第一门限,判断是否允许进行载波重选。
可选地,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分别与一个门限相关联。
可选地,该第一门限为该k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高值。
可选地,该第一门限为该k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低值。
可选地,该第一门限为该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高值。
可选地,该第一门限为该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低值。
可选地,该第一门限为以下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高值:
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以及低于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优先级。
可选地,该第一门限为以下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低值:
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以及低于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优先级。
可选地,该第一门限为以下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高值:
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以及高于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优先级。
可选地,该第一门限为以下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低值:
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以及高于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优先级。
此外,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复制场景的生成数据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配置有第三逻辑信道和第四逻辑信道和至少一个载波,该第三逻辑信道和该第四逻辑信道用于进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复制。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针对上述至少一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生成媒体介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该MAC PDU包含该第三逻辑信道和该第四逻辑信道中的该第三逻辑信道的RLC PDU。可选地,该第三逻辑信道和该第四逻辑信道关联于同一个PDCP实体,支持该PDCP实体进行PDCP复制传输。可选地,该第三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与该第四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相同。
可选地,该第一条件包括:该第四逻辑信道没有待传输数据。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优先传输第四逻辑信道的RLC PDU,进一步可选地,在传输完该第四逻辑信道的RLCPDU后,可以传输第三逻辑信道的RLC PDU。
可选地,该第一条件包括:该第三和第四逻辑信道都有待传输数据。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优先传输第三逻辑信道的RLC PDU,进一步可选地,在传输完该第三逻辑信道的RLC PDU后,可以传输第四逻辑信道的RLC PDU。
可选地,该第一条件包括:该第三逻辑信道与该第一载波相关联。
可选地,该第三逻辑信道和该第一载波的关联关系是终端设备确定的,或者该第三逻辑信道和该第一载波的关联关系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可选地,该第三逻辑信道和该第四逻辑信道为终端设备确定的,或者该第三逻辑信道和该第四逻辑信道为网络设备配置的。
可选地,图5所示的终端设备也可结合到上述用于PDCP数据复制场景下的终端设备。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图5所示的终端设备也可以配置有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上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包含第一逻辑信道,第一逻辑信道与至少一个第一可靠性要求相关联。
可选地,该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单元320,用于根据网络配置的逻辑信道组与至少一个第二可靠性要求的关联关系,确定是否将该第一逻辑信道与该逻辑信道组相关联。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320具体用于:
上述至少一个第二可靠性要求包括上述至少一个第一可靠性要求中的至少一个时,确定将该第一逻辑信道与该逻辑信道组相关联。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具体320用于:
上述至少一个第二可靠性要求不包括上述至少一个第一可靠性要求时,确定不将该第一逻辑信道与该逻辑信道组相关联。
可选地,该收发单元310,用于根据上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要求,触发数据缓存报告。
可选地,该收发单元310具体用于:
该第一逻辑信道有数据到达时,若该第一逻辑信道关联的可靠性要求高于其它已有待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则触发数据缓存报告。
可选地,上述其它已有待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和该第一逻辑信道是针对同一个目标地址的。
可选地,上述其它已有待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与逻辑信道组相关联。
可选地,该第一逻辑信道与逻辑信道组相关联。
可选地,该第一逻辑信道关联的逻辑信道组与上述其它已有待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关联的逻辑信道组不同。
可选地,该第一逻辑信道关联的逻辑信道组关联的可靠性要求高于上述其它已有待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关联的逻辑信道组的可靠性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收发单元310可由收发器实现,处理单元320可以由处理器实现。如图6所示,终端设备400可以包括处理器410、收发器420和存储器430。其中,存储器430可以用于存储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410执行的代码、指令等。终端设备4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相连,其中,总线系统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图6所示的终端设备400能够实现前述图4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图7所示的芯片500包括处理器510,处理器5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如图7所示,芯片5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520。其中,处理器510可以从存储器5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5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5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510中。
可选地,该芯片500还可以包括输入接口530。其中,处理器510可以控制该输入接口53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获取其他设备或芯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可选地,该芯片500还可以包括输出接口540。其中,处理器510可以控制该输出接口54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或芯片输出信息或数据。
可选地,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在实现过程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更具体地,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的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例如,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等。此外,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应理解,上述存储器为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以及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等等。也就是说,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上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
又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但这些载波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载波彼此区分开。
又例如,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在……时”可以被解释成为“如果”或“若”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1)

1.一种生成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具有m个逻辑信道和多个载波,所述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配置有优先级,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关联有所述m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m>0;
所述方法包括:
在n个逻辑信道上,接收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数据,所述n个逻辑信道属于所述m个逻辑信道,m≥n>0;
根据所述n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所述多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k个逻辑信道,n≥k>0;
生成媒体介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MAC PDU包括所述k个逻辑信道上的RLCPD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n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所述多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k个逻辑信道,包括:
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所述k个逻辑信道,所述k个逻辑信道中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属于所述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载波中第二载波关联的优先级包括所述m个逻辑信道中的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二载波关联的优先级还包括所述m个逻辑信道中低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n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所述多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k个逻辑信道,包括:
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第二逻辑信道,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属于所述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
根据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确定所述k个逻辑信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确定所述k个逻辑信道,包括:
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将低于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逻辑信道确定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确定所述k个逻辑信道,包括:
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将高于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逻辑信道确定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载波中每个载波关联的优先级无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n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所述多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k个逻辑信道,包括:
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所述k个逻辑信道,所述k个逻辑信道中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n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所述多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k个逻辑信道,包括:
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所述k个逻辑信道,所述k个逻辑信道中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载波中每个载波仅关联有一个优先级。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关联的优先级是网络设备配置的优先级。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关联的优先级是预配置的优先级。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一载波的信道繁忙率以及第一门限,判断是否允许进行载波重选。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分别与一个门限相关联。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高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低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为所述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高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为所述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低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为以下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高值:
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以及低于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优先级。
20.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为以下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低值:
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以及低于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优先级。
21.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为以下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高值:
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以及高于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优先级。
22.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为以下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低值:
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以及高于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优先级。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n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所述多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k个逻辑信道,包括:
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第三逻辑信道和第四逻辑信道,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用于进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复制;
在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中仅选择一个逻辑信道,作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中的逻辑信道。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中仅选择一个逻辑信道,作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中的逻辑信道,包括:
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中选择所述第三逻辑信道,作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中的逻辑信道。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第四逻辑信道没有待传输数据。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第四逻辑信道都有待传输数据。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第三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一载波相关联。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一载波的关联关系是终端设备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一载波的关联关系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29.根据权利要求23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为终端设备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为网络设备配置的。
3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具有m个逻辑信道和多个载波,所述m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个逻辑信道配置有优先级,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关联有所述m个逻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m>0;
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在n个逻辑信道上,接收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数据,所述n个逻辑信道属于所述m个逻辑信道,m≥n>0;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n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所述多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k个逻辑信道,n≥k>0;
生成媒体介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MAC PDU包括所述k个逻辑信道上的RLCPDU。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所述k个逻辑信道,所述k个逻辑信道中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属于所述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载波中第二载波关联的优先级包括所述m个逻辑信道中的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二载波关联的优先级还包括所述m个逻辑信道中低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第二逻辑信道,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属于所述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
根据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确定所述k个逻辑信道。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更具体用于:
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将低于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逻辑信道确定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更具体用于:
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将高于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逻辑信道确定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
36.根据权利要求33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载波中每个载波关联的优先级无重叠。
37.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所述k个逻辑信道,所述k个逻辑信道中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
38.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所述k个逻辑信道,所述k个逻辑信道中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
39.根据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载波中每个载波仅关联有一个优先级。
40.根据权利要求30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关联的优先级是网络设备配置的优先级。
41.根据权利要求30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关联的优先级是预配置的优先级。
42.根据权利要求30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根据第一载波的信道繁忙率以及第一门限,判断是否允许进行载波重选。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分别与一个门限相关联。
44.根据权利要求42或4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高值。
45.根据权利要求42或4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低值。
46.根据权利要求42或4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为所述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高值。
47.根据权利要求42或4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为所述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低值。
48.根据权利要求42或4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为以下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高值:
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以及低于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优先级。
49.根据权利要求42或4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为以下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低值:
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以及低于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优先级。
50.根据权利要求42或4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为以下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高值:
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以及高于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优先级。
51.根据权利要求42或4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为以下优先级的相关联的门限中的最低值:
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以及高于第一载波关联的优先级的优先级。
52.根据权利要求30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n个逻辑信道中确定第三逻辑信道和第四逻辑信道,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用于进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复制;
在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中仅选择一个逻辑信道,作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中的逻辑信道。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中选择所述第三逻辑信道,作为所述k个逻辑信道中的逻辑信道。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第四逻辑信道没有待传输数据。
55.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第四逻辑信道都有待传输数据。
56.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第三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一载波相关联。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一载波的关联关系是终端设备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一载波的关联关系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58.根据权利要求30至57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为终端设备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为网络设备配置的。
5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处理器、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其中,所述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所述输入接口和所述输出接口通过总线系统相连,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60.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61.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62.一种生成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有第三逻辑信道和第四逻辑信道和至少一个载波,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用于进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复制;
所述方法包括:
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针对所述至少一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生成媒体介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MAC PDU包含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中的所述第三逻辑信道的RLC PDU。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第四逻辑信道没有待传输数据。
64.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都有待传输数据。
65.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第三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一载波相关联。
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一载波的关联关系是终端设备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一载波的关联关系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67.根据权利要求62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为终端设备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为网络设备配置的。
68.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有第三逻辑信道和第四逻辑信道和至少一个载波,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用于进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复制;
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针对所述至少一个载波中的第一载波,生成媒体介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MAC PDU包含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中的所述第三逻辑信道的RLC PDU。
69.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第四逻辑信道没有待传输数据。
70.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都有待传输数据。
71.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所述第三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一载波相关联。
7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一载波的关联关系是终端设备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一载波的关联关系是网络设备配置的。
73.根据权利要求68至7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为终端设备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三逻辑信道和所述第四逻辑信道为网络设备配置的。
74.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处理器、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其中,所述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所述输入接口和所述输出接口通过总线系统相连,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用于执行权利要求62至6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75.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62至6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76.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62至6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77.一种配置逻辑信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有至少一个逻辑信道,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包含第一逻辑信道,第一逻辑信道与至少一个第一可靠性要求相关联。
78.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网络配置的逻辑信道组与至少一个第二可靠性要求的关联关系,确定是否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与所述逻辑信道组相关联。
79.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网络配置的逻辑信道组与至少一个第二可靠性要求的关联关系,确定是否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与所述逻辑信道组相关联,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可靠性要求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靠性要求中的至少一个时,确定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与所述逻辑信道组相关联。
8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网络配置的逻辑信道组与至少一个第二可靠性要求的关联关系,确定是否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与所述逻辑信道组相关联,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可靠性要求不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靠性要求时,确定不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与所述逻辑信道组相关联。
81.根据权利要求77至8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要求,触发数据缓存报告。
82.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要求,触发数据缓存报告,包括:
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有数据到达时,若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关联的可靠性要求高于其它已有待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则触发数据缓存报告。
83.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已有待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是针对同一个目标地址的。
84.根据权利要求82或8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已有待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与逻辑信道组相关联。
85.根据权利要求82至8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与逻辑信道组相关联。
86.根据权利要求82至8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关联的逻辑信道组与所述其它已有待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关联的逻辑信道组不同。
87.根据权利要求82至8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关联的逻辑信道组关联的可靠性要求高于所述其它已有待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关联的逻辑信道组的可靠性要求。
88.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有至少一个逻辑信道,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包含第一逻辑信道,第一逻辑信道与至少一个第一可靠性要求相关联。
89.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网络配置的逻辑信道组与至少一个第二可靠性要求的关联关系,确定是否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与所述逻辑信道组相关联。
90.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可靠性要求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靠性要求中的至少一个时,确定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与所述逻辑信道组相关联。
91.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可靠性要求不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靠性要求时,确定不将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与所述逻辑信道组相关联。
92.根据权利要求88至9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相关联的可靠性要求,触发数据缓存报告。
93.根据权利要求9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有数据到达时,若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关联的可靠性要求高于其它已有待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则触发数据缓存报告。
94.根据权利要求9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已有待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和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是针对同一个目标地址的。
95.根据权利要求93或9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已有待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与逻辑信道组相关联。
96.根据权利要求93至9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与逻辑信道组相关联。
97.根据权利要求93至96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关联的逻辑信道组与所述其它已有待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关联的逻辑信道组不同。
98.根据权利要求93至97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关联的逻辑信道组关联的可靠性要求高于所述其它已有待传输数据的逻辑信道关联的逻辑信道组的可靠性要求。
9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处理器、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其中,所述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所述输入接口和所述输出接口通过总线系统相连,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用于执行权利要求77至8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0.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77至8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101.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77至8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CN202010071998.XA 2017-09-27 2018-04-24 生成数据的方法、配置逻辑信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芯片 Active CN1112781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PCT/CN2017/103763 2017-09-27
PCT/CN2017/103763 WO2019061106A1 (zh) 2017-09-27 2017-09-27 生成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PCT/CN2018/082046 2018-04-04
CN2018082046 2018-04-04
CN201880041426.8A CN110771243A (zh) 2017-09-27 2018-04-24 生成数据的方法、配置逻辑信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芯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1426.8A Division CN110771243A (zh) 2017-09-27 2018-04-24 生成数据的方法、配置逻辑信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芯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8145A true CN111278145A (zh) 2020-06-12
CN111278145B CN111278145B (zh) 2022-01-28

Family

ID=6590056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1998.XA Active CN111278145B (zh) 2017-09-27 2018-04-24 生成数据的方法、配置逻辑信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芯片
CN201880041426.8A Pending CN110771243A (zh) 2017-09-27 2018-04-24 生成数据的方法、配置逻辑信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芯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1426.8A Pending CN110771243A (zh) 2017-09-27 2018-04-24 生成数据的方法、配置逻辑信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芯片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1102795B2 (zh)
EP (1) EP3657886B1 (zh)
JP (1) JP7166337B2 (zh)
KR (1) KR102609065B1 (zh)
CN (2) CN111278145B (zh)
AU (1) AU2018342175A1 (zh)
CL (1) CL2020000752A1 (zh)
IL (1) IL273179A (zh)
PH (1) PH12020500487A1 (zh)
WO (1) WO20190620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60782A (zh) * 2022-08-02 2024-02-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2619A (zh) * 2006-08-22 2008-02-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终端缓冲区数据量信息上报方法
CN102036390A (zh) * 2009-09-30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优先级处理方法
CN102123512A (zh) * 2010-01-08 2011-07-13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针对上行链路载波聚合进行逻辑信道优先化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11711B2 (ja) * 2005-12-22 2013-10-09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端末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01414960B (zh) 2007-10-15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资源配置方法
WO2010105148A1 (en) * 2009-03-12 2010-09-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for a radio link failure
US8200232B2 (en) 2009-08-12 2012-06-12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ell resel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335869B1 (ko) 2009-08-12 2013-1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논리채널에 대한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US8908582B2 (en) * 2010-02-12 2014-1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 operation mode and channel or carrier prioritization
US9525519B2 (en) * 2010-05-03 2016-12-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of transferring data in a carrier aggregation environment
US20130064131A1 (en) * 2010-06-17 2013-03-14 Pantech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ower information in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 system
WO2013009635A2 (en) * 2011-07-08 2013-01-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omponent carrier traffic mapping
US10321419B2 (en) * 2011-08-10 2019-06-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using a multi-carrier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813741B2 (ja) * 2013-12-19 2015-11-17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方法
EP3259866B1 (en) * 2015-03-17 2023-11-29 Sony Group Corporation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CN106658728B (zh) 2016-11-09 2019-06-2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v2v通信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2619A (zh) * 2006-08-22 2008-02-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终端缓冲区数据量信息上报方法
CN102036390A (zh) * 2009-09-30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优先级处理方法
CN102123512A (zh) * 2010-01-08 2011-07-13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针对上行链路载波聚合进行逻辑信道优先化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R2-1707101 BSR for Multiple Numerology Operation"", 《3GPP TSG-RAN WG2#NR_ADHOC#2 MEETING》 *
HUAWEI: "R2-1704605 PDCP DUPLICATION FOR CA CASE", 《3GPP TSG-RAN2 MEETING #98》 *
HUAWEI: "R2-1704605", 《3GPP TSG-RAN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L273179A (en) 2020-04-30
EP3657886A1 (en) 2020-05-27
CL2020000752A1 (es) 2020-07-31
CN110771243A (zh) 2020-02-07
WO2019062096A1 (zh) 2019-04-04
JP2020535733A (ja) 2020-12-03
KR20200054193A (ko) 2020-05-19
PH12020500487A1 (en) 2021-03-01
US20200205164A1 (en) 2020-06-25
AU2018342175A1 (en) 2020-04-02
US11102795B2 (en) 2021-08-24
CN111278145B (zh) 2022-01-28
EP3657886B1 (en) 2022-12-07
EP3657886A4 (en) 2020-11-11
KR102609065B1 (ko) 2023-12-01
JP7166337B2 (ja) 2022-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65405B (zh) D2d通信中资源配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210051675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9091143A1 (zh) D2d通信中资源配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220159696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0463239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U2017436699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0637491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278145B (zh) 生成数据的方法、配置逻辑信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芯片
CN109618566B (zh) 用于侦听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0663278B (zh) 设备对设备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0720246A (zh) 车联网系统中用于侦听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2219425B (zh) 调整功率的方法、终端设备、芯片和存储介质
CN109792729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1418241B (zh) 资源授权的方法和设备
CN110115062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741712B (zh) 确定多天线发送模式的方法和设备
CN113574953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19061106A1 (zh) 生成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0191742A1 (zh) 发送信息的方法、接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693987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7242824A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6982392A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640548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