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77379A -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77379A
CN111277379A CN201910028846.9A CN201910028846A CN111277379A CN 111277379 A CN111277379 A CN 111277379A CN 201910028846 A CN201910028846 A CN 201910028846A CN 111277379 A CN111277379 A CN 111277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determining
size
coefficients
orthog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2884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77379B (zh
Inventor
施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2884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773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77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73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773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773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方法包括:基于用于上报上行信道状态信息CSI的第一资源的大小,确定码本压缩信息,码本压缩信息包括正交基向量矩阵中的正交基向量的第一目标数量、从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系数中选择的目标系数的第二目标数量、频域压缩的正交基向量矩阵的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和压缩系数矩阵对应的目标矩阵量化方案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基于码本压缩信息上报CSI。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使上行信道资源被充分利用,同时可以使终端设备上报CSI所需的资源不会超出上行信道资源的大小,以及在信道质量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减小终端上行反馈的开销。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NR(New Radio,新无线)空口移动通信系统(简称NR系统)中,为了辅助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间的通信,终端设备需要向网络设备反馈上行控制信息UCI(UplinkControl Information),其中,UCI包括确认应答/否认应答(Acknowledgement/Negative-Acknowledgement,ACK/NACK),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和调度请求指示SRI(SchedulingRequestIndicator)。而为了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网络设备需要为终端设备分配专门的上行信道资源。
具体地,终端设备在利用上行信道资源反馈CSI前,可以对CSI进行码本压缩处理,因此,如何确定码本压缩方案中所使用的码本压缩信息,以减小终端设备上行反馈的开销,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可以使上行信道资源被充分利用,同时可以使终端设备上报CSI所需的资源不会超出上行信道资源的大小,以及在信道质量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减小终端上行反馈的开销。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用于上报上行信道状态信息CSI的第一资源的大小,确定码本压缩信息,所述码本压缩信息包括正交基向量矩阵中的正交基向量的第一目标数量、从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系数中选择的目标系数的第二目标数量、频域压缩的正交基向量矩阵的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和压缩系数矩阵对应的目标矩阵量化方案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所述码本压缩信息上报所述CSI。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用于上报上行信道状态信息CSI的第一资源的大小,确定码本压缩信息,所述码本压缩信息包括正交基向量矩阵中的正交基向量的第一目标数量、从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系数中选择的目标系数的第二目标数量、频域压缩的正交基向量矩阵的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和压缩系数矩阵对应的目标矩阵量化方案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收发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码本压缩信息上报所述CSI。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上行信道资源中提供用于上报上行信道状态信息CSI的资源大小,确定用于对CSI进行码本压缩处理的码本压缩信息。如此,通过在确定码本压缩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用于上报CSI的资源大小,可以使上行信道资源被充分利用,同时可以使终端设备上报CSI所需的资源不会超出上行信道资源的大小,以及在信道质量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减小终端上行反馈的开销。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在NR(New Radio,新无线)空口移动通信系统(简称NR系统)中,为了辅助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间的通信,终端设备需要向网络设备反馈上行控制信息UCI(UplinkControl Information),其中,UCI包括确认应答/否认应答(Acknowledgement/Negative-Acknowledgement,ACK/NACK),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和调度请求指示SRI(SchedulingRequestIndicator)。而为了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网络设备需要为终端设备分配专门的上行信道资源。
具体地,在NR移动通信系统中,反映下行物理信道状态的信息CSI有三种形式:信道质量指示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PMI(PrecodingMatrixIndicator)和秩指示RI(Rank Indicator)。
其中,CQI为衡量下行信道质量好坏的一个指标。
PMI是指仅在闭环空间复用这种发射模式下,终端设备UE(User Equipment)根据测得的信道质量告诉网络设备(比如5G基站gNB)应使用什么样的预编码矩阵来给发给该UE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进行预编码。
RI用于描述空间独立信道的个数,对应信道响应矩阵的秩。在开环空间复用和闭环空间复用模式下,需要UE反馈RI,其他模式下不需要反馈RI信息。信道矩阵的秩和层数对应,因此UE向网络设备反馈RI信息即是反馈下行传输的层数。
进一步地,在NR移动通信系统的Release 15版本协议中,简称R15版本,对CSI的上行反馈进行增强,CSI反馈有类型I(Type I)和类型II(Type II)两种方式。其中类型II CSI反馈是对R14版本协议引入的增强CSI反馈(Advanced CSI Feedback)的进一步增强,具体在R15版本协议中,类型II CSI反馈采用空间正交基线线性组合(LC,Linear Combination)来逼近CSI(比如信道的特征值向量)的思想,包括:
(1)从过采样的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2D DFT,2-Dimentional 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波束中选择L个正交波束,其中L为网络设备配置的,比如L可以取值为2、3或4,L个正交波束的选择是宽带的,并且适用于所有秩(Rank),即层(Layer);
(2)计算L个正交波束在每层(即每个特征值向量)对应的组合系数(具体为复数),并对每个组合系数的幅度值和相位值或相位角度值进行量化。其中,组合系数的幅度量化可以配置为宽带量化(即subbandAmplitude=false的情况)或宽带量化与子带量化(即subbandAmplitude=true的情况);组合系数的相位或相位角度量化则是在每个子带上完成的。
另外,UE向网络设备上报的Type II CSI报告仍然可以写成W1×W2的两级码本结构,其中:
W1为宽带信息,包括:(1)选择的正交波束所在正交波束组的索引;(2)选择的正交波束在正交波束组内的索引;(3)每层的最强组合系数对应的正交波束索引;(4)每层的宽带组合系数幅度量化值。
W2为子带信息,若组合系数的幅度量化配置为宽带量化,则W2包含:(1)每个子带上每层的非零组合系数的相位或相位角度量化值;若组合系数的幅度量化配置为子带量化,则W2还包含:(2)每个子带上每层的非零组合系数与宽带幅度量化值的比值的量化值。
具体的,假设在频域粒度m上的两级码本分别写为
Figure BDA0001943475600000055
Figure BDA0001943475600000051
上报的Type II CSI可以描述为:
Figure BDA0001943475600000052
其中,N1、N2分别为两个维度上CSI参考信号(CSI Reference Signal,CSI-RS)的端口数,R为秩数;b’l为由2D-DFT波束向量构成的正交向量,cl,r(m)为层r在频域粒度m上的第l个正交波束向量的组合系数,r=1,2,…,R,l=1,2,…,2L,L为选择的正交波束的个数。其中,频域粒度可以是子带或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
如果将所有子带的组合系数级联在一起,可得到层r在频域上的预编码矩阵,该预编码矩阵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1943475600000053
其中,c1,r(m)为层r在频域粒度m上的第l个正交波束向量的组合系数,m=1,2,…,M。W2,r中的第l行表示波束向量b′1在所有频域粒度上的组合系数,即
Figure BDA0001943475600000054
可以表示为组合系数矩阵(W2,r)2L×M
而考虑到由于存在频域相关性,上述组合系数矩阵(W2,r)2L×M可以进一步做频域压缩;以及考虑到时域信道冲激响应的稀疏性,可以做时域压缩。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在利用上行信道资源反馈CSI前,可以对CSI进行码本压缩处理。
对于时域压缩,可以利用Type IICSI反馈的空域压缩,通过W3对W2,r进行变换得到变换矩阵
Figure BDA0001943475600000061
Figure BDA0001943475600000062
由W3的正交性得
Figure BDA0001943475600000063
若W3确定为M×M维的IDFT矩阵,相当于将频域的系数变换到时域,如果空域压缩后的频域系数在时域上存在稀疏性,那么可以仅反馈少量幅度较大的时域系数,其他时域系数为零。
比如仅反馈IDFT变换后幅度最大的K个时域系数,压缩系数矩阵表示为
Figure BDA0001943475600000064
由于
Figure BDA0001943475600000065
每列均做了归一化操作,每列有一个元素为1,不必反馈,每层需要反馈的复数数目从(2L-1)×M个减少到(2L-1)×K个,并且反馈选择的K个非零系数的编号,实现了时域压缩,其中
Figure BDA0001943475600000066
相应位置对应的挑选出来的正交基向量矩阵为
Figure BDA0001943475600000067
对于频域压缩,若正交基向量矩阵为
Figure BDA0001943475600000068
包括选择的K个最优的正交基向量,其中K<M,则网络设备可近似恢复组合系数矩阵W2,r。例如
Figure BDA0001943475600000069
包括选择的K个正交DFT向量,或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分解后的K个右主奇异向量等。对W2,r进行变换,得到:
Figure BDA00019434756000000610
因此,需要反馈的内容由2L×M维的W2,r变成2L×K维的
Figure BDA00019434756000000611
以及选择的K个正交向量的编号。由于
Figure BDA00019434756000000612
的每列均做了归一化操作,每列有一个元素为1,不必反馈,这样每层需要反馈的复数数目从(2L-1)×M个减少到(2L-1)×K个,实现了频域压缩。
所以,终端需要反馈的是量化后的
Figure BDA00019434756000000613
以及
Figure BDA00019434756000000614
相应位置对应的挑选出来的正交基向量矩阵
Figure BDA00019434756000000615
的索引指示信息。
现有的码本压缩方案中,上报相应的码本压缩信息时是通过丢弃原则来保证反馈的开销不超过上行信道资源的大小的。但目前的丢弃方案不适用于码本压缩后的CSI信息反馈。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确定码本压缩方案中所使用的码本压缩信息的方案,不仅可以使上行信道资源被充分利用,同时可以使终端设备上报CSI所需的资源不会超出上行信道资源的大小,以及在信道质量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减小终端上行反馈的开销。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S101:基于用于上报上行信道状态信息CSI的第一资源的大小,确定码本压缩信息,码本压缩信息包括正交基向量矩阵中的正交基向量的第一目标数量、从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系数中选择的目标系数的第二目标数量、频域压缩的正交基向量矩阵的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和压缩系数矩阵对应的目标矩阵量化方案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可以理解,用于上报上行信道状态信息CSI的第一资源为上行信道资源中可提供用作CSI上报的资源。
S103:基于码本压缩信息上报所述CSI。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上行信道资源中提供用于上报上行信道状态信息CSI的资源大小,确定用于对CSI进行码本压缩处理的码本压缩信息。如此,通过在确定码本压缩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用于上报CSI的资源大小,可以使上行信道资源被充分利用,同时可以使终端设备上报CSI所需的资源不会超出上行信道资源的大小,以及在信道质量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减小终端上行反馈的开销。
可以理解,在上述用于实现码本压缩方案的码本压缩信息包括不同的内容的情况下,上述步骤S101中记载的方案可以对应执行为不同的过程。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码本压缩信息包括正交基向量矩阵中的正交基向量的第一目标数量,则所述步骤S101中记载的方案,可以具体执行为:
基于第一资源的大小,确定正交基向量矩阵中包括的正交基向量的第一正交基数量;
基于第一正交基数量,确定第一目标数量。
可选的,确定第一目标数量的过程,可以为所有正交波束在压缩系数矩阵中共同挑选正交基向量,也就是说,每个正交波束在压缩系数矩阵中与该正交波束对应的行中挑选的正交基向量所在的列相同,以基于所有正交波束在压缩系数矩阵中共同挑选挑选出的正交基向量得到正交基向量矩阵,此时,上述第一目标数量可以表征正交基向量矩阵中包括的所有正交基向量的总数量。
可选的,确定第一目标数量的过程,还可以为每个正交波束在压缩系数矩阵中与该正交波束对应的行中分别独立挑选正交基向量,每个正交波束在对应行中挑选的正交基向量的数量和正交基向量所在的列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以基于每个波束在压缩系数矩阵中该正交波束对应的对应行分别独立挑选出的正交基向量得到正交基向量矩阵,此时,上述第一目标数量可以表征正交基向量矩阵中任一行包括的所有正交基向量的总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基于用于上报上行信道状态信息CSI的第一资源的大小首先计算出一个作为中间量的第一正交基数量,进而在终端设备事先已知正交基数量集合的情况下,将该正交基数量集合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正交基数量用作确定第一目标数量的参考对象,以该第一正交基数量与该正交基数量集合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正交基数量的关系,确定第一目标数量。
也就是说,上述基于第一正交基数量,确定第一目标数量,可以具体执行为:
基于第一正交基数量和正交基数量集合,确定第一目标数量。
可选的,在正交基数量集合中仅包括一个第二正交基数量的情况下,可以基于第一正交基数量和第二正交基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第一目标数量,具体包括:
在第一正交基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二正交基数量时,将第一正交基数量确定为第一目标数量;
在第一正交基数量大于第二正交基数量时,将第二正交基数量确定为第一目标数量。
可选的,在正交基数量集合中仅包括多个第二正交基数量的情况下,可以基于第一正交基数量和多个第二正交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第一目标数量,具体包括:
在第一正交基数量小于多个第二正交基数量中最小的第二正交基数量时,将第一正交基数量确定为第一目标数量;
在第一正交基数量大于多个第二正交基数量中最大的第二正交基数量时,将最大的第二正交基数量确定为第一目标数量;
在第一正交基数量等于多个第二正交基数量中的目标第二正交基数量时,将目标第二正交基数量确定为第一目标数量。
其中,第二目标正交基数量为多个第二正交基数量中的任一正交基数量。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上报第一目标数量的步骤。
可选的,该第一目标数量可以包括在正交基向量矩阵对应的指示信息中,正交基向量矩阵对应的指示信息可以表示从压缩系数矩阵中挑选的第一目标数量的列分别在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索引信息,比如列的编号等。
由上可知,将第一正交基数量与正交基数量集合中包含的第二正交基数量中值较小或相同的正交基数量作为第一目标数量进行上报,可以保证终端设备上报CSI的资源的大小不会超过上行信道资源的大小,且在信道质量符合的条件下,减小终端设备进行上行反馈的开销。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码本压缩信息包括从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系数中选择的目标系数的第二目标数量,则所述步骤S101中记载的方案,可以具体执行为:
基于CSI的第一资源的大小,确定从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系数中选择的目标系数的第一数量;
基于第一数量,确定第二目标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基于用于上报上行信道状态信息CSI的第一资源的大小首先计算出一个作为中间量的第一数量,进而在终端设备事先已知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的情况下,将该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用作确定第二目标数量的参考对象,以该第一数量与该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的关系,确定第二目标数量。
也就是说,上述基于第一数量,确定第二目标数量,可以具体执行为:
基于第一数量和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确定第二目标数量。
可选的,上述基于第一数量和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确定第二目标数量的方案,可以具体执行为如下过程:
在第一数量大于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将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确定为第二目标数量;
在第一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将第一数量确定为第二目标数量。
由上可知,可以基于第一数量与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第一系数的总数量中值较小或相同的数量作为第二目标数量,可以保证终端设备上报CSI的资源的大小不会超过上行信道资源的大小;以及在需要上报该第二目标数量时,即在第一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需要上报第二目标数量,若信道质量符合条件,可以达到减小终端设备进行上行反馈的开销的目的。
可选的,上述基于第一数量和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确定第二目标数量的方案,还可以具体执行为如下过程:
在第一数量大于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将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确定为第二目标数量;
在第一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将第一数量和压缩系数矩阵中包括的非零系数的第二数量中较小的数量作为第二目标数量。
由上可知,可以基于第一数量、压缩系数矩阵中包括的非零系数的第二数量与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第一系数的总数量中值较小或相同的数量作为第二目标数量,可以保证终端设备上报CSI的资源的大小不会超过上行信道资源的大小;以及在需要上报该第二目标数量时,即在第一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需要上报第二目标数量,若信道质量符合条件,可以达到减小终端设备进行上行反馈的开销的目的。
可选的,上述基于第一数量和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确定第二目标数量的方案,还可以具体执行为如下过程:
在第一数量大于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将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确定为第二目标数量;
在第一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将第一数量和第三数量中较小的数量作为第二目标数量,其中,第三数量为网络设备配置的或协议约定的从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系数中选择的目标系数的数量。
可以理解,作为已知量的第三数量可以为网络设备预先配置的值,或者也可以为协议预先约定好的值。
由上可知,可以基于第一数量、作为已知量的第三数量与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第一系数的总数量中值较小或相同的数量作为第二目标数量,可以保证终端设备上报CSI的资源的大小不会超过上行信道资源的大小;以及在需要上报该第二目标数量时,即在第一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需要上报第二目标数量,若信道质量符合条件,可以达到减小终端设备进行上行反馈的开销的目的。
可选的,上述基于第一数量和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确定第二目标数量的方案,还可以具体执行为如下过程:
在第一数量大于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将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确定为第二目标数量;
在第一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将第一数量、第四数量和压缩系数矩阵中包括的非零系数的第五数量中最小的数量作为第二目标数量,其中,第四数量为网络设备配置的或协议约定的从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系数中选择的目标系数的数量。
具体来说,在第一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的情况下,可以包括:
若第一数量为三者中的最小的数量,则将第一数量作为第二目标数量;
若第四数量为三者中的最小的数量,则将第四数量作为第二目标数量;
若第五数量为三者中的最小的数量,则将第五数量作为第二目标数量。
可以理解,作为已知量的第四数量可以为网络设备预先配置的值,或者也可以为协议预先约定好的值。
由上可知,可以基于第一数量、作为已知量的第四数量、压缩系数矩阵中包括的非零系数的第五数量与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第一系数的总数量中值较小或相同的数量作为第二目标数量,可以保证终端设备上报CSI的资源的大小不会超过上行信道资源的大小;以及在需要上报该第二目标数量时,即在第一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需要上报第二目标数量,若信道质量符合条件,可以达到减小终端设备进行上行反馈的开销的目的。
可以理解,在从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系数中选择的目标系数的第二目标数量小于或等于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特别地,在第二目标数量小于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对于压缩系数矩阵,可以仅上报从压缩系数矩阵中挑选出的部分组合系数,对于其他压缩系数矩阵中不上报的组合系数可以认为是0;如此,达到进一步对待上报的压缩系数矩阵进行压缩的目的,也就是说,从需要上报压缩系数矩阵中所有的组合系数,变成只需上报比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第一系数的总数量小的第二目标数量的组合系数,从而减小终端设备上行反馈的开销。
可选的,从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系数中选择的目标系数可以构成压缩系数矩阵的一个系数基子集(Basis Subset)。
可选的,对于上述第一数量大于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将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确定为第二目标数量的情况,考虑到对于网络设备来说,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第一系数的总数量为已知量,则为了进一步减小终端设备进行反馈的开销,可以选择不上报第二目标数量;当然,终端设备也可以选择上报第二目标数量。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码本压缩信息包括频域压缩的正交基向量矩阵的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则步骤S101中记载的方案,可以具体执行为:
基于第一资源的大小,确定频域压缩的正交基向量矩阵的第一过采样因子的大小;
基于第一过采样因子的大小,确定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用于指示多组候选正交基向量矩阵,多组候选正交基向量矩阵包括目标正交基向量矩阵。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基于用于上报上行信道状态信息CSI的第一资源的大小首先计算出一个作为中间量的第一过采样因子的大小,进而在终端设备事先已知第二过采样因子的大小的情况下,将该第二过采样因子的大小用作确定第二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的参考对象,以基于该第一过采样因子的大小与该第二过采样因子的大小的关系,确定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
也就是说,上述基于第一过采样因子的大小,确定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可以具体执行为:
在第一过采样因子的大小小于或等于频域压缩的正交基向量矩阵的第二过采样因子的大小时,将第一过采样因子的大小确定为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
在第一过采样因子的大小大于第二过采样因子的大小时,将第二过采样因子的大小时,确定为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
可选的,作为已知量的第二过采样因子的大小,可以为网络设备预先配置的值,或者也可以为协议预先约定好的值,或者也可以为根据DFT向量的长度、BWP(BandwidthPart,带宽部分)大小等中的至少一个确定值。
进一步地,上述无线通信方法,在第一过采样因子的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二过采样因子的大小时,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上报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的步骤。
以及在第一过采样因子的大小大于第二过采样因子的大小时,终端设备可以选择不上报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当然,终端设备也可以选择上报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
另外,上述基于第一过采样因子的大小,确定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还可以具体执行为:
将第一过采样因子的大小确定为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
可以理解,终端设备可以自行选择将第一过采样因子的大小确定为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
进一步地,上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上报其自行选择的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还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压缩系数矩阵对应的目标矩阵量化方案的指示信息,则步骤S101中记载的方案,可以具体执行为:
确定压缩系数矩阵对应的多个矩阵量化方案;
确定用于每个矩阵量化方案的上报CSI的第二资源的大小,以得到与多个矩阵量化方案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资源的大小;
基于第一资源的大小和多个第二资源的大小,确定多个矩阵量化方案中的目标矩阵量化方案;
将目标矩阵量化方案的相关信息确定为目标矩阵量化方案的指示信息。
可以理解,在终端设备需要从毒攻额矩阵量化方案中挑选一个作为码本压缩的目标矩阵量化方案时,可以基于用于上报上行信道状态信息CSI的第一资源的大小与多个矩阵量化方案对应的上报CSI的多个第二资源的大小间的关系,确定多个矩阵量化方案中的目标矩阵量化方案,以进一步将目标矩阵量化方案的相关信息确定为目标矩阵量化方案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上述基于第一资源的大小和多个第二资源的大小,确定多个矩阵量化方案中的目标矩阵量化方案,可以执行为:
确定第一资源的大小与多个第二资源的大小间的多个差值;
确定多个差值中大于或等于零的至少一个目标差值;
将至少一个目标差值中最小的目标差值对应的第二资源的大小对应的矩阵量化方案,确定为目标矩阵量化方案。
可选的,每个第二资源的大小可以作为其对应的矩阵量化方案的开销值,则在矩阵量化方案对应的上报CSI的第二资源的大小不超过上报上行信道状态信息CSI的第一资源的大小的情况下,将与该第一资源的大小最接近的第二资源的大小对应的矩阵量化方案确定为目标矩阵量化方案,以达到充分利用上行信道资源的目的。
可选的,上述作为目标矩阵量化方案的指示信息的目标矩阵量化方案的相关信息,可以包括目标矩阵量化方案的编号信息等。
参见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单元201,用于基于用于上报上行信道状态信息CSI的第一资源的大小,确定码本压缩信息,所述码本压缩信息包括正交基向量矩阵中的正交基向量的第一目标数量、从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系数中选择的目标系数的第二目标数量、频域压缩的正交基向量矩阵的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和压缩系数矩阵对应的目标矩阵量化方案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收发单元203,用于基于所述码本压缩信息上报所述CSI。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码本压缩信息包括所述正交基向量矩阵中的正交基向量的第一目标数量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201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资源的大小,确定所述正交基向量矩阵中包括的正交基向量的第一正交基数量;
基于所述第一正交基数量,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数量。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单元201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正交基数量和正交基数量集合,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数量。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正交基数量集合中仅包括一个第二正交基数量,所述处理单元201用于:
在所述第一正交基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正交基数量时,将所述第一正交基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一目标数量;
在所述第一正交基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正交基数量时,将所述第二正交基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一目标数量。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正交基数量集合中包括多个第二正交基数量,所述处理单元201用于:
在所述第一正交基数量小于所述多个第二正交基数量中最小的第二正交基数量时,将所述第一正交基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一目标数量;
在所述第一正交基数量大于所述多个第二正交基数量中最大的第二正交基数量时,将所述最大的第二正交基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一目标数量;
在所述第一正交基数量等于所述多个第二正交基数量中的目标第二正交基数量时,将所述目标第二正交基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一目标数量。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目标数量表征所述正交基向量矩阵中包括的所有正交基向量的总数量;或者所述第一目标数量表征所述正交基向量矩阵中任一行包括的所有正交基向量的总数量。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码本压缩信息包括所述从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系数中选择的目标系数的第二目标数量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201用于:
基于所述CSI的第一资源的大小,确定从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系数中选择的目标系数的第一数量;
基于所述第一数量,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数量。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单元201:
基于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数量。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单元201用于:
在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将所述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目标数量;
在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将所述第一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目标数量。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单元201用于:
在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将所述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目标数量;
在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将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压缩系数矩阵中包括的非零系数的第二数量中较小的数量作为所述第二目标数量。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单元201用于:
在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将所述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目标数量;
在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将所述第一数量和第三数量中较小的数量作为所述第二目标数量,其中,所述第三数量为网络设备配置的或协议约定的从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系数中选择的目标系数的数量。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单元201用于:
在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将所述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目标数量;
在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将所述第一数量、第四数量和所述压缩系数矩阵中包括的非零系数的第五数量中最小的数量作为所述第二目标数量,其中,所述第四数量为网络设备配置的或协议约定的从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系数中选择的目标系数的数量。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码本压缩信息包括所述频域压缩的正交基向量矩阵的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201用于:
基于所述第一资源的大小,确定所述频域压缩的正交基向量矩阵的第一过采样因子的大小;
基于所述第一过采样因子的大小,确定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所述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用于指示多组候选正交基向量矩阵,所述多组候选正交基向量矩阵包括所述目标正交基向量矩阵。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单元201用于:
在所述第一过采样因子的大小小于或等于所述频域压缩的正交基向量矩阵的第二过采样因子的大小时,将所述第一过采样因子的大小确定为所述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
在所述第一过采样因子的大小大于所述第二过采样因子的大小时,将所述第二过采样因子的大小时,确定为所述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码本压缩信息包括所述压缩系数矩阵对应的目标矩阵量化方案的指示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201用于:
确定所述压缩系数矩阵对应的多个矩阵量化方案;
确定用于每个矩阵量化方案的上报所述CSI的第二资源的大小,以得到与所述多个矩阵量化方案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资源的大小;
基于所述第一资源的大小和所述多个第二资源的大小,确定所述多个矩阵量化方案中的目标矩阵量化方案;
将所述目标矩阵量化方案的相关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矩阵量化方案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单元201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资源的大小与所述多个第二资源的大小间的多个差值;
确定所述多个差值中大于或等于零的至少一个目标差值;
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差值中最小的目标差值对应的第二资源的大小对应的矩阵量化方案,确定为所述目标矩阵量化方案。
能够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能够实现前述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关于无线通信方法的相关阐述均适用于终端设备,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上行信道资源中提供用于上报上行信道状态信息CSI的资源大小,确定用于对CSI进行码本压缩处理的码本压缩信息。如此,通过在确定码本压缩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用于上报CSI的资源大小,可以使上行信道资源被充分利用,同时可以使终端设备上报CSI所需的资源不会超出上行信道资源的大小,以及在信道质量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减小终端上行反馈的开销。
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框图。图3所示的终端设备3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1、存储器3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304和用户接口303。终端设备3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3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3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3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3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305。
其中,用户接口3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3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RAM)。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3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3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3021和应用程序3022。
其中,操作系统3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3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3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3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上302并可在处理器3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301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基于用于上报上行信道状态信息CSI的第一资源的大小,确定码本压缩信息,码本压缩信息包括正交基向量矩阵中的正交基向量的第一目标数量、从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系数中选择的目标系数的第二目标数量、频域压缩的正交基向量矩阵的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和压缩系数矩阵对应的目标矩阵量化方案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码本压缩信息上报CSI。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301中,或者由处理器301实现。处理器3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3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3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302,处理器301读取存储器3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具体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301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无线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发明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终端设备300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上行信道资源中提供用于上报上行信道状态信息CSI的资源大小,确定用于对CSI进行码本压缩处理的码本压缩信息。如此,通过在确定码本压缩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用于上报CSI的资源大小,可以使上行信道资源被充分利用,同时可以使终端设备上报CSI所需的资源不会超出上行信道资源的大小,以及在信道质量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减小终端上行反馈的开销。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无线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无线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9)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用于上报上行信道状态信息CSI的第一资源的大小,确定码本压缩信息,所述码本压缩信息包括正交基向量矩阵中的正交基向量的第一目标数量、从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系数中选择的目标系数的第二目标数量、频域压缩的正交基向量矩阵的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和压缩系数矩阵对应的目标矩阵量化方案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所述码本压缩信息上报所述CS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码本压缩信息包括所述正交基向量矩阵中的正交基向量的第一目标数量的情况下,所述基于用于上报上行信道状态信息CSI的第一资源的大小,确定码本压缩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资源的大小,确定所述正交基向量矩阵中包括的正交基向量的第一正交基数量;
基于所述第一正交基数量,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正交基数量,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数量,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正交基数量和正交基数量集合,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基数量集合中仅包括一个第二正交基数量,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正交基数量和正交基数量集合,确定所述目标正交基数量,包括:
在所述第一正交基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正交基数量时,将所述第一正交基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一目标数量;
在所述第一正交基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正交基数量时,将所述第二正交基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一目标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基数量集合中包括多个第二正交基数量,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正交基数量和正交基数量集合,确定所述第一目标数量,包括:
在所述第一正交基数量小于所述多个第二正交基数量中最小的第二正交基数量时,将所述第一正交基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一目标数量;
在所述第一正交基数量大于所述多个第二正交基数量中最大的第二正交基数量时,将所述最大的第二正交基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一目标数量;
在所述第一正交基数量等于所述多个第二正交基数量中的目标第二正交基数量时,将所述目标第二正交基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一目标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目标数量表征所述正交基向量矩阵中包括的所有正交基向量的总数量;或者
所述第一目标数量表征所述正交基向量矩阵中任一行包括的所有正交基向量的总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码本压缩信息包括所述从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系数中选择的目标系数的第二目标数量的情况下,所述基于用于上报上行信道状态信息CSI的第一资源的大小,确定码本压缩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CSI的第一资源的大小,确定从所述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系数中选择的所述目标系数的第一数量;
基于所述第一数量,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数量,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数量,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数量,包括:
在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将所述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目标数量;
在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将所述第一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目标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数量,包括:
在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将所述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目标数量;
在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将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压缩系数矩阵中包括的非零系数的第二数量中较小的数量作为所述第二目标数量。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数量,包括:
在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将所述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目标数量;
在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将所述第一数量和第三数量中较小的数量作为所述第二目标数量,其中,所述第三数量为网络设备配置的或协议约定的从所述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系数中选择的所述目标系数的数量。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确定所述第二目标数量,包括:
在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将所述第一系数的总数量确定为所述第二目标数量;
在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系数的总数量时,将所述第一数量、第四数量和所述压缩系数矩阵中包括的非零系数的第五数量中最小的数量作为所述第二目标数量,其中,所述第四数量为网络设备配置的或协议约定的从所述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系数中选择的所述目标系数的数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码本压缩信息包括所述频域压缩的正交基向量矩阵的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的情况下,所述基于用于上报上行信道状态信息CSI的第一资源的大小,确定码本压缩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资源的大小,确定所述频域压缩的正交基向量矩阵的第一过采样因子的大小;
基于所述第一过采样因子的大小,确定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所述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用于指示多组候选正交基向量矩阵,所述多组候选正交基向量矩阵包括所述目标正交基向量矩阵。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过采样因子的大小,确定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包括:
在所述第一过采样因子的大小小于或等于所述频域压缩的正交基向量矩阵的第二过采样因子的大小时,将所述第一过采样因子的大小确定为所述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
在所述第一过采样因子的大小大于所述第二过采样因子的大小时,将所述第二过采样因子的大小时,确定为所述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码本压缩信息包括所述压缩系数矩阵对应的目标矩阵量化方案的指示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基于用于上报上行信道状态信息CSI的第一资源的大小,确定码本压缩信息,包括:
确定所述压缩系数矩阵对应的多个矩阵量化方案;
确定用于每个矩阵量化方案的上报所述CSI的第二资源的大小,以得到与所述多个矩阵量化方案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资源的大小;
基于所述第一资源的大小和所述多个第二资源的大小,确定所述多个矩阵量化方案中的目标矩阵量化方案;
将所述目标矩阵量化方案的相关信息确定为所述目标矩阵量化方案的指示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资源的大小和所述多个第二资源的大小,确定所述多个矩阵量化方案中的目标矩阵量化方案,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资源的大小与所述多个第二资源的大小间的多个差值;
确定所述多个差值中大于或等于零的至少一个目标差值;
将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差值中最小的目标差值对应的第二资源的大小对应的矩阵量化方案,确定为所述目标矩阵量化方案。
1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用于上报上行信道状态信息CSI的第一资源的大小,确定码本压缩信息,所述码本压缩信息包括正交基向量矩阵中的正交基向量的第一目标数量、从压缩系数矩阵中的系数中选择的目标系数的第二目标数量、频域压缩的正交基向量矩阵的目标过采样因子的大小和压缩系数矩阵对应的目标矩阵量化方案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收发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码本压缩信息上报所述CSI。
18.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0028846.9A 2019-01-11 2019-01-11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Active CN1112773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8846.9A CN111277379B (zh) 2019-01-11 2019-01-11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28846.9A CN111277379B (zh) 2019-01-11 2019-01-11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7379A true CN111277379A (zh) 2020-06-12
CN111277379B CN111277379B (zh) 2022-09-23

Family

ID=71001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28846.9A Active CN111277379B (zh) 2019-01-11 2019-01-11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7737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0311A (zh) * 2021-09-06 2021-12-24 哲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压缩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98365A (zh) * 2020-12-01 2022-06-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213780A1 (zh) * 2021-04-06 2022-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3016339A1 (zh) * 2021-08-09 2023-02-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Csi上报方法、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WO2023185978A1 (zh) * 2022-04-01 2023-10-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道特征信息上报及恢复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8950A (zh) * 2012-04-20 2013-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3856310A (zh) * 2012-12-06 2014-06-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US20170195030A1 (en) * 2014-06-02 2017-07-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feedback information gener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device
WO2018027813A1 (zh) * 2016-08-11 2018-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参数上报方法和装置
WO2018173466A1 (ja) * 2017-03-21 2018-09-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それらにおける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3169785A (zh) * 2018-12-11 2021-07-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非连续的频率资源的经压缩的csi反馈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8950A (zh) * 2012-04-20 2013-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3856310A (zh) * 2012-12-06 2014-06-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US20170195030A1 (en) * 2014-06-02 2017-07-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feedback information gener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device
WO2018027813A1 (zh) * 2016-08-11 2018-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参数上报方法和装置
WO2018173466A1 (ja) * 2017-03-21 2018-09-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それらにおける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3169785A (zh) * 2018-12-11 2021-07-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非连续的频率资源的经压缩的csi反馈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8365A (zh) * 2020-12-01 2022-06-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98365B (zh) * 2020-12-01 2023-10-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213780A1 (zh) * 2021-04-06 2022-10-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3016339A1 (zh) * 2021-08-09 2023-02-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Csi上报方法、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3840311A (zh) * 2021-09-06 2021-12-24 哲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压缩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85978A1 (zh) * 2022-04-01 2023-10-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道特征信息上报及恢复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77379B (zh) 2022-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77379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JP7450625B2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フィードバック報告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540147B2 (ja) チャネル情報の取得方法及び装置
CN113708810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US1119025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eeding back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pre-coding matrix
CN110768700B (zh) 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US20220149909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and device
WO2017152785A1 (zh) 一种csi反馈方法、预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11756417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JP6556244B2 (ja) コードブック確定方法及び装置
CN108111211B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装置及管理设备
CN111865377B (zh) 指示和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US20230075037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device,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756415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JP7216825B2 (ja) 直交基底ベクトルのインデックスを決定する方法及び機器
CN109478955A (zh) 一种反馈参数上报方法和装置
CN111628844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1757382B (zh) 指示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N111865376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756419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1865372B (zh) 一种用于构建预编码矩阵的系数指示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010218B (zh) 指示和确定预编码向量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N110875767B (zh) 指示和确定预编码向量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656715B (zh) 一种码本处理方法、系统、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74822A1 (en) Differential and quantized sid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for type ii csi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