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64300A - 一种食用菌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用菌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64300A
CN111264300A CN202010133286.6A CN202010133286A CN111264300A CN 111264300 A CN111264300 A CN 111264300A CN 202010133286 A CN202010133286 A CN 202010133286A CN 111264300 A CN111264300 A CN 1112643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elastic
edible fungus
base material
ed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332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敏
程叙海
汪怡静
徐强
胡晨慧
张鹏飞
胡永陆
鲍大鹏
张磊
李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xi Zhongqiao Edible Fungi Cultivation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Original Assignee
Jixi Zhongqiao Edible Fungi Cultivation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xi Zhongqiao Edible Fungi Cultivation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filed Critical Jixi Zhongqiao Edible Fungi Cultivation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Priority to CN20201013328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643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64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6430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病虫害防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食用菌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控方法;S1:菌渣回收:根据食用菌栽培种植的种类不同,将完全出菇的食用菌菌渣进行单独回收;S2:原料杀菌:将S1步骤中制备的食用菌菌渣废料和干燥的污泥土壤通过粉碎机进行初步粉碎;S3:高温混合:将S2步骤中制备的块状混合原料投入到高温混合装置内,将秸秆通过高温混合装置进行燃烧,燃烧温度650~800℃,燃烧时间为6~8分钟;S4:发酵接种:向S3步骤中制备的高温无菌混合基料中加入多量的水,中间通过翻胚装置进行翻堆3‑5次,制成栽培基料;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杀菌剂,便可以将食用菌菌渣和废弃污泥中的细菌重金属进行消除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食用菌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病虫害防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食用菌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控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的竞争性杂菌、细菌、病毒和害虫种类达100多种。各种病虫害在食用菌不同的生长阶段与食用菌争夺营养与空间,侵害菌丝体正常健康生长。全国每年有20%以上的栽培基质因此报废,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以上。
国内外文献资料显示,针对食用菌特别是草腐性食用菌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甚少,主要是借鉴、移植大田作物的绿色防控技术,但食用菌的栽培有其特殊性,食用菌本身就是一种大型真菌,它与其它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菌群容易共生。
而现有的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控大多是在制备食用菌基质时,大多是向食用菌基质内喷洒不同种类的杀菌剂或杀虫农药,但是若将木腐型食用菌的菌渣转换为草腐性食用菌所需要的基料时,由于木腐型食用菌的菌渣中含有不同种类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进而若杀菌剂含量过高不仅影响食用菌基质对食用菌的高效栽培效果;同时影响木腐型食用菌菌渣转换为草腐性食用菌所提供的养料,同时食用菌产生的废料造成环境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食用菌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控方法,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现有的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控大多是在制备食用菌基质时,大多是向食用菌基质内喷洒不同种类的杀菌剂或杀虫农药,但是若将木腐型食用菌的菌渣转换为草腐性食用菌所需要的基料时,由于木腐型食用菌的菌渣中含有不同种类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进而若杀菌剂含量过高不仅影响食用菌基质对食用菌的高效栽培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菌渣回收:根据食用菌栽培种植的种类不同,将完全出菇的食用菌菌渣进行单独回收;若回收的食用菌菌渣包裹有杀菌袋,则将杀菌袋去除,制备食用菌菌渣废料;将不同种类的进行单独回收,防止由于食用菌的栽培种植的种类不同,导致食用菌残留后的菌渣中含有的细菌或有害微生物的种类不同,进而导致混合后食用菌菌渣中的病毒或细菌产生大面积混合繁殖的现象,进而影响对食用菌菌渣的高效单一杀菌作业;
S2:原料杀菌:将S1步骤中制备的食用菌菌渣废料和干燥的污泥土壤通过粉碎机进行初步粉碎,同时向粉碎机内投放虾蟹壳粉和石灰水溶液进行混合搅拌,搅拌粉碎时间20-45分钟;将混合料粉碎成块状混合原料;虾蟹壳中最基本物质几丁质生产几丁质小珠,这种几丁质小珠比普通几丁质稳定,其微细孔体积也要高100倍以上,且对污泥中含有的重金属具有很高的吸附力;同时虾蟹壳粉内含有的聚壳糖有很强的抗菌作用,能作用于食用菌废渣中微生物的细胞表层,使霉菌的细饱表层受损而抑制其生长;石灰溶液混合到食用菌菌渣和污泥中产生的大量热可以起到高温灼烧的效果,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杀菌剂,便可以将食用菌和废弃污泥中的细菌重金属进行消除作业;
S3:高温混合:将S2步骤中制备的块状混合原料投入到高温混合装置内,将秸秆通过高温混合装置进行燃烧,燃烧温度650~800℃,燃烧时间为6~8分钟;将燃烧后产生的秸秆灰与制备的块状混合原料通过高温混合装置进行粉碎过滤,制备得到高温无菌混合基料;将混合原料进行高温灼烧,秸秆产生的高温烟气,烟气中的热量对土壤进行加热,进而将有机物污染的土壤通过燃烧加热的方式进行修复作业;同时秸秆燃烧产生的灰尘可以与混合原料进行搅拌,可以提高混合原料在制备食用菌基料时营养肥料,同时高温燃烧后的秸秆可以对秸秆中含有的病菌或有害物质进行杀菌消毒作业;
S4:发酵接种:向S3步骤中制备的高温无菌混合基料中加入多量的水,培料湿度在80~95%之间,混匀后发酵4-6天,中间通过翻胚装置进行翻堆3-5次,制成栽培基料;将制备的栽培基料平铺到培养板上,厚度40~60cm,在其上点播食用菌栽培种,形成菌床;经过高温杀菌后的食用菌基料,不仅降低了食用菌基料在生产时需要添加大量的杀菌剂或杀菌物质,而导致食用菌基料产生化学污染的现象,同时提高了食用菌菌渣的有效利用;由于食用菌的栽培基料是经过高温烟气进行杀菌去除病毒,进而需要对栽培基料添加大量的水溶液,且需要多次推翻作业,使得栽培基料能够充分利用;
S5:发菌出菇:发菌,发菌时间为4~8天,保持温度35~45℃,湿度85%以上,用风机水帘控制温度湿度和氧气;出菇后及时温度湿度水分管理,再出菇3~5潮,清除食用菌菌渣,由于经过高水分的混合,进而需要提高菌种的发菌时间,且在发菌是降低栽培菌种的含有的水分,保持温度和氧气,防止由于含氧量不足,而导致菌种发生腐烂的现象。
优选的,其中,S3步骤中秸秆采用的是玉米秸秆;由于燃烧后的玉米秸秆含钾比较高,不仅可以当钾肥施用,同时,玉米秸秆灰碱性相对较强,可用于对含酸量较高的食用菌菌渣进行酸化改良作用,防止由于食用菌菌渣含酸量较大,在食用菌菌渣对食用菌进行栽培时,导致细菌病虫大量繁殖的现象,进而影响食用菌的高效栽培效果。
优选的,其中,S2步骤中虾蟹壳粉先于石灰水溶液进行混合搅拌制成混合溶剂,在均匀添加到混合料内;使虾蟹壳粉与石灰水溶液进行混合,可以有效的使虾蟹壳粉与食用菌菌渣和污泥进行充分混合接触,进而增大虾蟹壳粉和石灰水溶液对食用菌菌渣和污泥的杀菌消毒效果。
优选的,其中,S3步骤中所述高温混合装置包括粉碎罐、导料管、弹性燃烧网板、转动轴、输送搅拌叶、进料斗、驱动电机和安装板;所述粉碎管罐的上端设置有导料管,且粉碎罐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且粉碎罐的侧壁开设有秸秆进口;所述粉碎罐内部设置有弹性燃烧网板,且弹性燃烧网板上设置有电燃烧丝;所述转动轴水平转动安装在粉碎罐内,且转动轴上套接有输送搅拌叶;所述输送搅拌叶位于弹性燃烧网板的上方;所述粉碎罐的侧壁上安装有进料斗,且进料斗位于秸秆进口处;所述驱动电动通过安装板安装在进料斗的侧壁上,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到转动轴上;工作时,当需要对混合原料和秸秆灰进行混合时,控制单元控制电燃烧丝进行加热,驱动电机转动,将粉碎后的玉米秸秆放入到进料斗内,驱动电机转动会通过转动轴带动输搅拌叶转动,输送搅拌叶可以将玉米秸秆输送到弹性燃烧网板上进行燃烧,然后将混合原料通过导料管放入到粉碎罐内,粉碎罐内秸秆燃烧时产生的高温气体会对混合原料中的菌渣和污泥进行高温杀菌作业,同时玉米秸秆燃烧产生的灰不仅可以提高混合原料的营养成分,同时玉米秸秆灰碱性相对较强,可用于对含酸量较高的食用菌菌渣进行酸化改良作用;当输送搅拌叶不断的搅拌时,输送搅拌叶可以将弹性燃烧网板上聚集的混合原料通过挤压力进行粉碎,进而粉碎后的混合原料通过弹性燃烧网板落入到粉碎罐的底端,通过出料口可以将粉碎混合后的原料进行收集作业;进而通过输送搅拌叶和弹性燃烧网板的配合,输送搅拌叶可以对粉碎后的玉米秸秆进行输送,同时对混合原料和秸秆灰进行搅拌混合,同时输送搅拌叶可以对大块的混合原料进行挤压转动粉碎作业,弹性燃烧网板可以对粉碎后的混合原料进行过滤,防止混合原料过大,进而影响栽培基料的高效使用。
优选的,所述粉碎罐内设置有弹性金属网板,且弹性金属网板位于导料管的正下方;所述输送搅拌叶的外壁上设置有弹性挤压条,且弹性挤压条与弹性金属网板和弹性燃烧网板转动挤压接触;所述弹性金属网板的网孔直径大于弹性燃烧网板的网孔直径;工作时,当输送搅拌叶带动玉米秸秆输送带弹性燃烧网板上时,输送搅拌叶的转动会带动弹性挤压条转动,弹性挤压条的转动会对弹性金属网板产生转动挤压,使得弹性金属网板上聚集的混合基料产生振动,混合基料的振动会与高温烟气进行大面积接触,进而增大高温烟气对混合基料中的有机物进行杀菌消毒作业;同时振动的弹性金属网板可以将大块的混合基料进行振动粉碎作业;同时转动的弹性挤压条可以将弹性燃烧网板上聚集的块状混合基料和燃烧后的灰进行混合翻料搅拌粉碎,进一步提高了混合原料和秸秆灰的充分混合翻料效果。
优选的,所述导料管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滑动槽,且滑动槽内通过滑动块滑动设置有弧形挤压板;所述导料管内壁上设置有弧形刮板,且弧形刮板的底端位于弧形挤压板的上端面;所述弧形挤压板的底端与弹性金属网板挤压接触;工作时,当弹性挤压条转动挤压弹性金属网板上,弹性金属网板向上的挤压力会使得弧形挤压板沿导料管向上滑动,多个弧形挤压板的滑动可以将导料管内的较大块的混合基料进行初步挤压粉碎作业,同时,当弧形挤压板向下滑动时,设置的弧形刮板可以将弧形挤压板上残留粘结的混合基料进行清理,防止混合基料粘结在弧形挤压板的上表面的现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虾蟹壳中最基本物质几丁质生产几丁质小珠,这种几丁质小珠比普通几丁质稳定,其微细孔体积也要高100倍以上,且对污泥中含有的重金属具有很高的吸附力;同时虾蟹壳粉内含有的聚壳糖有很强的抗菌作用,能作用于食用菌废渣中微生物的细胞表层,使霉菌的细饱表层受损而抑制其生长;石灰溶液混合到食用菌菌渣和污泥中产生的大量热可以起到高温灼烧的效果,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杀菌剂,便可以将食用菌和废弃污泥中的细菌重金属进行消除作业。
2.本发明经过高温杀菌后的食用菌基料,不仅降低了食用菌基料在生产时需要添加大量的杀菌剂或杀菌物质,而导致食用菌基料产生化学污染的现象,同时提高了食用菌菌渣的有效利用;由于食用菌的栽培基料是经过高温烟气进行杀菌去除病毒,进而需要对栽培基料添加大量的水溶液,且需要多次推翻作业,使得栽培基料能够充分利用。
3.本发明通过输送搅拌叶和弹性燃烧网板的配合,输送搅拌叶可以对粉碎后的玉米秸秆进行输送,同时对混合原料和秸秆灰进行搅拌混合,同时输送搅拌叶可以对大块的混合原料进行挤压转动粉碎作业,弹性燃烧网板可以对粉碎后的混合原料进行过滤,防止混合原料过大,进而影响栽培基料的高效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粉碎罐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粉碎罐的剖视图;
图中:粉碎罐1、秸秆进口11、导料管2、滑动槽21、弹性燃烧网板3、转动轴4、输送搅拌叶5、进料斗6、驱动电机7、安装板8、弹性金属网板9、弹性挤压条10、弧形挤压板20、弧形刮板30。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3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食用菌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控方法进行如下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菌渣回收:根据食用菌栽培种植的种类不同,将完全出菇的食用菌菌渣进行单独回收;若回收的食用菌菌渣包裹有杀菌袋,则将杀菌袋去除,制备食用菌菌渣废料;将不同种类的进行单独回收,防止由于食用菌的栽培种植的种类不同,导致食用菌残留后的菌渣中含有的细菌或有害微生物的种类不同,进而导致混合后食用菌菌渣中的病毒或细菌产生大面积混合繁殖的现象,进而影响对食用菌菌渣的高效单一杀菌作业;
S2:原料杀菌:将S1步骤中制备的食用菌菌渣废料和干燥的污泥土壤通过粉碎机进行初步粉碎,同时向粉碎机内投放虾蟹壳粉和石灰水溶液进行混合搅拌,搅拌粉碎时间20-45分钟;将混合料粉碎成块状混合原料;虾蟹壳中最基本物质几丁质生产几丁质小珠,这种几丁质小珠比普通几丁质稳定,其微细孔体积也要高100倍以上,且对污泥中含有的重金属具有很高的吸附力;同时虾蟹壳粉内含有的聚壳糖有很强的抗菌作用,能作用于食用菌废渣中微生物的细胞表层,使霉菌的细饱表层受损而抑制其生长;石灰溶液混合到食用菌菌渣和污泥中产生的大量热可以起到高温灼烧的效果,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杀菌剂,便可以将食用菌和废弃污泥中的细菌重金属进行消除作业;
S3:高温混合:将S2步骤中制备的块状混合原料投入到高温混合装置内,将秸秆通过高温混合装置进行燃烧,燃烧温度650~800℃,燃烧时间为6~8分钟;将燃烧后产生的秸秆灰与制备的块状混合原料通过高温混合装置进行粉碎过滤,制备得到高温无菌混合基料;将混合原料进行高温灼烧,秸秆产生的高温烟气,烟气中的热量对土壤进行加热,进而将有机物污染的土壤通过燃烧加热的方式进行修复作业;同时秸秆燃烧产生的灰尘可以与混合原料进行搅拌,可以提高混合原料在制备食用菌基料时营养肥料,同时高温燃烧后的秸秆可以对秸秆中含有的病菌或有害物质进行杀菌消毒作业;
S4:发酵接种:向S3步骤中制备的高温无菌混合基料中加入多量的水,培料湿度在80~95%之间,混匀后发酵4-6天,中间通过翻胚装置进行翻堆3-5次,制成栽培基料;将制备的栽培基料平铺到培养板上,厚度40~60cm,在其上点播食用菌栽培种,形成菌床;经过高温杀菌后的食用菌基料,不仅降低了食用菌基料在生产时需要添加大量的杀菌剂或杀菌物质,而导致食用菌基料产生化学污染的现象,同时提高了食用菌菌渣的有效利用;由于食用菌的栽培基料是经过高温烟气进行杀菌去除病毒,进而需要对栽培基料添加大量的水溶液,且需要多次推翻作业,使得栽培基料能够充分利用;
S5:发菌出菇:发菌,发菌时间为4~8天,保持温度35~45℃,湿度85%以上,用风机水帘控制温度湿度和氧气;出菇后及时温度湿度水分管理,再出菇3~5潮,清除食用菌菌渣,由于经过高水分的混合,进而需要提高菌种的发菌时间,且在发菌是降低栽培菌种的含有的水分,保持温度和氧气,防止由于含氧量不足,而导致菌种发生腐烂的现象。
做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中,S3步骤中秸秆采用的是玉米秸秆;由于燃烧后的玉米秸秆含钾比较高,不仅可以当钾肥施用,同时,玉米秸秆灰碱性相对较强,可用于对含酸量较高的食用菌菌渣进行酸化改良作用,防止由于食用菌菌渣含酸量较大,在食用菌菌渣对食用菌进行栽培时,导致细菌病虫大量繁殖的现象,进而影响食用菌的高效栽培效果。
做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中,S2步骤中虾蟹壳粉先于石灰水溶液进行混合搅拌制成混合溶剂,在均匀添加到混合料内;使虾蟹壳粉与石灰水溶液进行混合,可以有效的使虾蟹壳粉与食用菌菌渣和污泥进行充分混合接触,进而增大虾蟹壳粉和石灰水溶液对食用菌菌渣和污泥的杀菌消毒效果。
做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中,S3步骤中所述高温混合装置包括粉碎罐1、导料管2、弹性燃烧网板3、转动轴4、输送搅拌叶5、进料斗6、驱动电机7和安装板8;所述粉碎管罐的上端设置有导料管2,且粉碎罐1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且粉碎罐1的侧壁开设有秸秆进口11;所述粉碎罐1内部设置有弹性燃烧网板3,且弹性燃烧网板3上设置有电燃烧丝;所述转动轴4水平转动安装在粉碎罐1内,且转动轴4上套接有输送搅拌叶5;所述输送搅拌叶5位于弹性燃烧网板3的上方;所述粉碎罐1的侧壁上安装有进料斗6,且进料斗6位于秸秆进口11处;所述驱动电动通过安装板8安装在进料斗6的侧壁上,且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到转动轴4上;工作时,当需要对混合原料和秸秆灰进行混合时,控制单元控制电燃烧丝进行加热,驱动电机7转动,将粉碎后的玉米秸秆放入到进料斗6内,驱动电机7转动会通过转动轴4带动输搅拌叶转动,输送搅拌叶5可以将玉米秸秆输送到弹性燃烧网板3上进行燃烧,然后将混合原料通过导料管2放入到粉碎罐1内,粉碎罐1内秸秆燃烧时产生的高温气体会对混合原料中的菌渣和污泥进行高温杀菌作业,同时玉米秸秆燃烧产生的灰不仅可以提高混合原料的营养成分,同时玉米秸秆灰碱性相对较强,可用于对含酸量较高的食用菌菌渣进行酸化改良作用;当输送搅拌叶5不断的搅拌时,输送搅拌叶5可以将弹性燃烧网板3上聚集的混合原料通过挤压力进行粉碎,进而粉碎后的混合原料通过弹性燃烧网板3落入到粉碎罐1的底端,通过出料口可以将粉碎混合后的原料进行收集作业;进而通过输送搅拌叶5和弹性燃烧网板3的配合,输送搅拌叶5可以对粉碎后的玉米秸秆进行输送,同时对混合原料和秸秆灰进行搅拌混合,同时输送搅拌叶5可以对大块的混合原料进行挤压转动粉碎作业,弹性燃烧网板3可以对粉碎后的混合原料进行过滤,防止混合原料过大,进而影响栽培基料的高效使用。
做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粉碎罐1内设置有弹性金属网板9,且弹性金属网板9位于导料管2的正下方;所述输送搅拌叶5的外壁上设置有弹性挤压条10,且弹性挤压条10与弹性金属网板9和弹性燃烧网板3转动挤压接触;所述弹性金属网板9的网孔直径大于弹性燃烧网板3的网孔直径;工作时,当输送搅拌叶5带动玉米秸秆输送带弹性燃烧网板3上时,输送搅拌叶5的转动会带动弹性挤压条10转动,弹性挤压条10的转动会对弹性金属网板9产生转动挤压,使得弹性金属网板9上聚集的混合基料产生振动,混合基料的振动会与高温烟气进行大面积接触,进而增大高温烟气对混合基料中的有机物进行杀菌消毒作业;同时振动的弹性金属网板9可以将大块的混合基料进行振动粉碎作业;同时转动的弹性挤压条10可以将弹性燃烧网板3上聚集的块状混合基料和燃烧后的灰进行混合翻料搅拌粉碎,进一步提高了混合原料和秸秆灰的充分混合翻料效果。
做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料管2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滑动槽21,且滑动槽21内通过滑动块滑动设置有弧形挤压板20;所述导料管2内壁上设置有弧形刮板30,且弧形刮板30的底端位于弧形挤压板20的上端面;所述弧形挤压板20的底端与弹性金属网板9挤压接触;工作时,当弹性挤压条10转动挤压弹性金属网板9上,弹性金属网板9向上的挤压力会使得弧形挤压板20沿导料管2向上滑动,多个弧形挤压板20的滑动可以将导料管2内的较大块的混合基料进行初步挤压粉碎作业,同时,当弧形挤压板20向下滑动时,设置的弧形刮板30可以将弧形挤压板20上残留粘结的混合基料进行清理,防止混合基料粘结在弧形挤压板20的上表面的现象。
高温混合装置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工作时,当需要对混合原料和秸秆灰进行混合时,控制单元控制电燃烧丝进行加热,驱动电机7转动,将粉碎后的玉米秸秆放入到进料斗6内,驱动电机7转动会通过转动轴4带动输搅拌叶转动,输送搅拌叶5可以将玉米秸秆输送到弹性燃烧网板3上进行燃烧,然后将混合原料通过导料管2放入到粉碎罐1内,粉碎罐1内秸秆燃烧时产生的高温气体会对混合原料中的菌渣和污泥进行高温杀菌作业,同时玉米秸秆燃烧产生的灰不仅可以提高混合原料的营养成分,同时玉米秸秆灰碱性相对较强,可用于对含酸量较高的食用菌菌渣进行酸化改良作用;当输送搅拌叶5不断的搅拌时,输送搅拌叶5可以将弹性燃烧网板3上聚集的混合原料通过挤压力进行粉碎,进而粉碎后的混合原料通过弹性燃烧网板3落入到粉碎罐1的底端,通过出料口可以将粉碎混合后的原料进行收集作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虽然本发明是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替代。另外,针对特定情形或材料,可以对本发明做各种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食用菌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菌渣回收:根据食用菌栽培种植的种类不同,将完全出菇的食用菌菌渣进行单独回收;若回收的食用菌菌渣包裹有杀菌袋,则将杀菌袋去除,制备食用菌菌渣废料;
S2:原料杀菌:将S1步骤中制备的食用菌菌渣废料和干燥的污泥土壤通过粉碎机进行初步粉碎,同时向粉碎机内投放虾蟹壳粉和石灰水溶液进行混合搅拌,搅拌粉碎时间20-45分钟;将混合料粉碎成块状混合原料;
S3:高温混合:将S2步骤中制备的块状混合原料投入到高温混合装置内,将秸秆通过高温混合装置进行燃烧,燃烧温度650~800℃,燃烧时间为6~8分钟;将燃烧后产生的秸秆灰与制备的块状混合原料通过高温混合装置进行粉碎过滤,制备得到高温无菌混合基料;
S4:发酵接种:向S3步骤中制备的高温无菌混合基料中加入多量的水,培料湿度在80~95%之间,混匀后发酵4-6天,中间通过翻胚装置进行翻堆3-5次,制成栽培基料;将制备的栽培基料平铺到培养板上,厚度40~60cm,在其上点播食用菌栽培种,形成菌床;
S5:发菌出菇:发菌,发菌时间为4~8天,保持温度35~45℃,湿度85%以上,用风机水帘控制温度湿度和氧气;出菇后及时温度湿度水分管理,再出菇3~5潮,清除食用菌菌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S3步骤中秸秆采用的是玉米秸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S2步骤中虾蟹壳粉先于石灰水溶液进行混合搅拌制成混合溶剂,在均匀添加到混合料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S3步骤中所述高温混合装置包括粉碎罐(1)、导料管(2)、弹性燃烧网板(3)、转动轴(4)、输送搅拌叶(5)、进料斗(6)、驱动电机(7)和安装板(8);所述粉碎管罐的上端设置有导料管(2),且粉碎罐(1)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且粉碎罐(1)的侧壁开设有秸秆进口(11);所述粉碎罐(1)内部设置有弹性燃烧网板(3),且弹性燃烧网板(3)上设置有电燃烧丝;所述转动轴(4)水平转动安装在粉碎罐(1)内,且转动轴(4)上套接有输送搅拌叶(5);所述输送搅拌叶(5)位于弹性燃烧网板(3)的上方;所述粉碎罐(1)的侧壁上安装有进料斗(6),且进料斗(6)位于秸秆进口(11)处;所述驱动电动通过安装板(8)安装在进料斗(6)的侧壁上,且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到转动轴(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罐(1)内设置有弹性金属网板(9),且弹性金属网板(9)位于导料管(2)的正下方;所述输送搅拌叶(5)的外壁上设置有弹性挤压条(10),且弹性挤压条(10)与弹性金属网板(9)和弹性燃烧网板(3)转动挤压接触;所述弹性金属网板(9)的网孔直径大于弹性燃烧网板(3)的网孔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管(2)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滑动槽(21),且滑动槽(21)内通过滑动块滑动设置有弧形挤压板(20);所述导料管(2)内壁上设置有弧形刮板(30),且弧形刮板(30)的底端位于弧形挤压板(20)的上端面;所述弧形挤压板(20)的底端与弹性金属网板(9)挤压接触。
CN202010133286.6A 2020-03-01 2020-03-01 一种食用菌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控方法 Withdrawn CN1112643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3286.6A CN111264300A (zh) 2020-03-01 2020-03-01 一种食用菌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3286.6A CN111264300A (zh) 2020-03-01 2020-03-01 一种食用菌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64300A true CN111264300A (zh) 2020-06-12

Family

ID=71000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3286.6A Withdrawn CN111264300A (zh) 2020-03-01 2020-03-01 一种食用菌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6430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1057A (zh) * 2021-04-25 2021-06-11 上海唐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的熟料培养基制作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31057A (zh) * 2021-04-25 2021-06-11 上海唐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的熟料培养基制作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64289B (zh) 一种全自动环保型畜禽粪便高温好氧发酵设备
CN103918479B (zh) 规模化肉牛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工艺
CN108129170B (zh) 一种环保型畜禽粪便高温好氧发酵室
CN103265154B (zh) 养殖污粪资源化利用综合处理工艺
CN105272401A (zh) 一种生物质垃圾快速发酵生产有机肥的设备及工艺
CN1618772A (zh) 一种高效生物有机肥及其生产工艺
CN102951939B (zh) 植物有机残体快速无害化处理及肥料化利用工艺及设备
CN104803723A (zh) 一种生态有机肥的制备工艺
CN110012866B (zh) 一种基于工业化立体养殖蚯蚓处理市政污泥的方法
CN106396773A (zh) 一种餐厨垃圾堆肥方法及其用于次生盐碱地治理的方法
CN106616005A (zh) 一种利用糖厂滤泥生产鱼饲料的方法
CN205076981U (zh) 一种生物质垃圾快速发酵生产有机肥的设备
CN111264300A (zh) 一种食用菌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控方法
CN207308554U (zh) 一种利用养殖废弃物制备有机肥的装置
CN115316219B (zh) 一种以腐熟秸秆为主原料的育秧营养土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14539000B (zh) 一种高效的水溶性有机肥加工工艺
CN112794753B (zh) 一种圈养牛粪便加工农家肥的生产线的操作方法
CN109511480A (zh) 一种用于蔬菜中降低抗性基因传递的水肥调控方法
CN214528761U (zh) 一种均匀喷洒菌剂的秸秆腐熟装置
KR100619235B1 (ko) 식물 영양액 및 그의 조제방법
CN114478092A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发酵工艺、系统及应用
CN212728287U (zh) 一种基于食用菌量产的秸秆循环利用系统
CN210711335U (zh) 一种有机肥料快速反应釜
DE4401278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Kultursubstrat
CN210470593U (zh) 一种粪便利用循环灌溉种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