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63432A - 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63432A
CN111263432A CN201910009121.5A CN201910009121A CN111263432A CN 111263432 A CN111263432 A CN 111263432A CN 201910009121 A CN201910009121 A CN 201910009121A CN 111263432 A CN111263432 A CN 111263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resource
information
priority
sen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0912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63432B (zh
Inventor
刘思綦
纪子超
刘是枭
姜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0912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63432B/zh
Priority to KR1020217021952A priority patent/KR102503486B1/ko
Priority to EP19906783.6A priority patent/EP3908048A4/en
Priority to JP2021539379A priority patent/JP7379498B2/ja
Priority to PCT/CN2019/124082 priority patent/WO202014069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263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63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63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63432B/zh
Priority to US17/366,481 priority patent/US20210345264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资源调度过程中所存在的信令开销大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在第一发送设备的第一目标资源上,发送第一目标信息;其中,第一目标资源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第一发送设备的M个第一模式,第一发送设备搜索到的N个第一同步源,第二信息;M个第一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发送设备所支持的第二模式和第一发送设备当前的第三模式;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发送设备处于第一目标同步源的覆盖内或覆盖外;上述第一目标同步源为N个第一同步源中的至少一个;M、N为正整数。

Description

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NR sidelink(旁链路)中引入了两种资源调度方式:mode(调度模式)1和mode2,其中,mode2又分为了多个子mode(submode):mode2a、mode2b、mode2c以及mode2d。其中,针对mode1对应的mode1设备,主要由基站调度其在sidelink上传输;针对mode2对应的mode2设备,并没有基站对其调度,例如,mode2d设备可以调度其他设备在sidelink上传输。
然而,在接收设备接收到对端的多个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的场景下,由于现有的资源调度方式中的每种调度模式对应的资源可能相同,从而导致接收设备需要与对端的多个发送设备进行额外的信令交互,来获知对端的每个接收设备的设备状态(如,接收端设备的同步源或调度模式等),增加了整体的信令开销以及调度时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以解决现有的资源调度过程中所存在的信令开销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发送设备,该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第一目标资源上,发送第一目标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M个第一模式,所述第一发送设备搜索到的N个第一同步源,第二信息;
所述M个第一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发送设备所支持的第二模式和所述第一发送设备当前的第三模式;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发送设备处于第一目标同步源的覆盖内或覆盖外;所述第一目标同步源为所述N个第一同步源中的至少一个;M、N为正整数。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接收设备,该方法包括:
在第一目标资源上,从第一发送设备接收第一目标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M个第一模式,所述第一发送设备搜索到的N个第一同步源,第二信息;
所述M个第一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发送设备所支持的第二模式和所述第一发送设备当前的第三模式;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发送设备处于第一目标同步源的覆盖内或覆盖外;所述第一目标同步源为所述N个第一同步源中的至少一个;M、N为正整数。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发送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发送设备的第一目标资源上,发送第一目标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M个第一模式,所述第一发送设备搜索到的N个第一同步源,第二信息;
所述M个第一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发送设备所支持的第二模式和所述第一发送设备当前的第三模式;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发送设备处于第一目标同步源的覆盖内或覆盖外;所述第一目标同步源为所述N个第一同步源中的至少一个;M、N为正整数。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第一目标资源上,从第一发送设备接收第一目标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M个第一模式,所述第一发送设备搜索到的N个第一同步源,第二信息;
所述M个第一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发送设备所支持的第二模式和所述第一发送设备当前的第三模式;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发送设备处于第一目标同步源的覆盖内或覆盖外;所述第一目标同步源为所述N个第一同步源中的至少一个;M、N为正整数。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收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设备可以在选择好的第一目标资源上发送第一目标信息,由于该第一目标资源与发送设备的M个第一模式(包括发送设备所支持的模式和发送设备当前的模式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发送设备搜索到的N个第一同步源中的至少一项相关,从而使得接收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一目标资源获知发送设备的设备状态,无需进行额外的信令交互,从而降低信令开销,提高通信效率以及效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发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发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5G通信系统,未来演进系统或者多种通信融合系统等等。可以包括多种应用场景,例如,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Machine,M2M)、D2M、宏微通信、增强型移动互联网(enhance Mobile Broadband,eMBB)、超高可靠性与超低时延通信(ultra Reliable&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以及海量物联网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等场景。这些场景包括但不限于: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或网络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或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间的通信等场景中。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与5G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或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或网络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系统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发送设备100和接收设备20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发送设备10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以是终端设备,同时,上述的接收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以是终端设备,本发明不作限定。
上述的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核心网设备、发射接收节点(Transmission andReception Point,TRP)、中继站或接入点等。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网络中的基站收发信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NB(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B)。网络设备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网络设备还可以是5G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或未来演进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然用词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上述的终端设备可以为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为有线终端设备,该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无线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设备,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以及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为移动设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UE终端设备、接入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终端设备单元、终端设备站、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Station)、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Remote Terminal)、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用户代理(User Agent)、终端设备装置等。
现有的NR sidelink(旁链路)中引入了两种资源调度模式:mode1和mode2,其中,mode2又分为了多个子模式(submode):mode2a、mode2b、mode2c以及mode2d。其中,针对mode1对应的mode1设备,主要由基站调度其在sidelink上传输;针对mode2对应的mode2设备,并没有基站对其调度,例如,mode2d设备可以调度其他设备在sidelink上传输。
具体的,本文中所提及的mode2a、mode2b、mode2c以及mode2d的具体场景,可以参考下述内容:
mode2a:设备对接收到的控制信息进行解码和/或对资源上的信号强度进行测量和/或其他的判断方法进行资源评估,判断哪些资源可以用,例如,没有被别的设备发送的控制信息指示占用的资源和/或测的信号强度很低的资源会被认为是可用的。
mode2b:设备根据自身的一些测量或者以某些方式搜集到的信息,将这些信息发送给别的设备,例如,设备发送一些资源占用情况相关的信息给别的设备,辅助别的设备的sidelink传输。
mode2c:协议定义了一些资源或者厂商预配置了一些资源或者之前设备还在覆盖内时从网络配置中获得了一些资源配置,设备可能可以直接使用这些资源,或者进行一些评估后使用这些资源中满足一定评估标准的部分。
mode2d:设备调度其他设备在sidelink上的传输,例如,设备1调度设备2在某个资源上给设备3发送消息,此时,设备1、设备2以及设备3都可以认为在mode2d下。在本发明中调度设备指的用于指示被调度设备sidelink传输的资源的设备,即设备1,设备2是被调度设备。调度设备,被调度设备,以及被调度设备sidelink传输的对象都可以认为是在mode2d中。
在现有技术中,在接收设备接收到对端的多个发送设备发送的信息的场景下,由于现有的资源调度方式中的每种调度模式对应的资源可能相同,从而导致接收设备需要与对端的多个发送设备进行额外的信令交互,来获知对端的每个接收设备的设备状态(如,接收端设备的同步源或调度模式等),增加了整体的信令开销以及调度时延。
例如,对于mode2d,mode2d中的调度设备可能会同时调度多个设备(在本发明中称为被调度设备),而不同的被调度设备可能会选择不同的同步源、使用不同SLID或者维护不同的同步信息,每个被调度设备可能都会发送自己的同步序列,此时,为了保证mode2d设备和被调度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mode2d设备需要分别检测这些同步序列并和被调度设备分别同步,从而增加了mode2d设备的信令开销以及调度时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发送设备可以在选择好的第一目标资源上发送第一目标信息,由于该第一目标资源与发送设备的M个第一模式(包括发送设备所支持的模式和发送设备当前的模式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发送设备搜索到的N个第一同步源中的至少一项相关,从而使得接收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一目标资源获知发送设备的设备状态,无需进行额外的信令交互,从而降低信令开销,提高通信效率以及效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或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例如,第一目标信息和第二目标信息是用于区别不同的目标信息,而不是用于描述目标信息的特定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英文:of)”,“相应的(英文:corresponding,relevant)”和“对应的(英文:correspond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信息传输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第一发送设备在第一发送设备的第一目标资源上,发送第一目标信息。
步骤202:接收设备在第一目标资源上,从第一发送设备接收第一目标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目标资源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第一发送设备的M个第一模式,第一发送设备搜索到的N个第一同步源,第二信息。M、N为正整数。在一种示例中,上述的N个第一同步源中包含该第一发送设备的直接同步源或间接同步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发送设备处于第一目标同步源的覆盖内或覆盖外,例如,基站覆盖内外,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NSS)覆盖内外;第一目标同步源为上述N个第一同步源中的至少一个。示例性的,上述的第二信息可以为专用信息,即仅用于指示第一发送设备处于第一目标同步源的覆盖内或覆盖外的信息;或者,上述的第二信息也可以为现有信息(如,目标信号序列、正交码等),这些信息在具备其原有功能的前提下,还具备指示第一发送设备处于第一目标同步源的覆盖内或覆盖外的功能,例如,序列1用于指示覆盖内,序列2用于指示覆盖外。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M个第一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发送设备所支持的第二模式和第一发送设备当前的第三模式。示例性的,上述的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第三模式以及下文中的第四模式都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调度模式、传输模式、业务类型以及用户组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传输模式可能包含:广播,组播和单播中的至少一项。
业务类型可能包括:公共安全业务(public safety),紧急业务(emergency),基础V2X业务,高级V2X业务,周期类业务,非周期业务,半静态业务等的至少一项。其中高级V2X业务包含advanced V2X service业务,如车辆编队(vehicles platooning),拓展传感(extended sensors),高级驾驶(advanced driving),远程驾驶(remote driving)等中的至少一项。
在后续实施例中主要以第一模式为调度模式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模式为其他情况,例如传输模式,业务类型,用户组时的情况下,本发明也适用,不再一一说明。
在一种示例中,以NR系统中的sidelink业务为例,其引入了两种调度模式,即mode1和mode2,其中,mode2又进一步分为4种:mode2a、mode2b、mode2c以及mode2d。通常情况下,任一设备可以同一时间处于一个或者多个模式中,比如,设备1同时处于mode2a和mode2b。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目标资源为M个第一模式对应的第一资源中的至少一个,一个第一模式对应至少一个第一资源,不同的第一模式对应的第一资源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第一模式或第一同步源的第一资源包括:用于传输对应目标信号的以下至少一种资源:资源池、载波、带宽部分BWP(bandwidth part)、时域资源以及频域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同步定时场景,也可以适用于数据传输场景,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在一种示例中,在同步定时场景下,第一目标信息为同步定时信息,第一资源为同步资源,目标信号为同步信号,目标信号序列为同步信号序列。
举例说明,以第一目标信息为定时同步信息、第一资源为同步资源为例。
若mode 2d和mode 2a,mode 2b,mode 2c对应不同的同步资源,mode 2a,mode 2b,mode 2c的同步资源不进行区分。设备1通过发送mode 2d对应的同步资源声明资源志愿成为mode 2d UE或者希望进入mode 2d,其他用户如果检测mode 2d对应的同步资源,则知道有用户自愿(volunteer)成为mode 2d UE或者希望将进入mode2d;或者,设备1通过发送mode2d对应的同步资源声明自己是mode 2d用户,其他用户如果检测mode 2d对应的同步资源则知道附近存在正在进行mode 2d的用户。进一步的,如果广播信号或者同步信号能够指示设备1的标识相关信息,例如,广播信号或者同步信号能够指示设备1的标识(例如组标识,或者自身的标识等),接收用户可以通过解广播信号或者同步信号确认设备1的标识相关信息。进一步的,若同步序列1为mode 2d用户专用,其他用户如果检测到同步序列1则认为存在mode 2d的用户或者认为有用户希望成为mode2d或者正在进行mode2d的用户,并且其他用户通过解广播信号或者同步信号知道该用户的标识。
应注意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第一模式的第一资源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示例性的,对于不同第一模式的第一资源不同:
第一种示例:不同的第一模式对应不同的掩码。
第二种示例:第一发送设备通过N bit指示其可用的同步资源,N bit中N1bit用于确定是否为mode A。例如,第一发送设备通过6bit指示信息指示可用的同步资源;例1:高3位取值为100时,显示或者隐式指示用户在进行mode 2d;例2:低3位取值为010~100时显示或者隐式指示当前用户进行mode 2a;例3:6bit取值为100010时表示当前用户同时进行mode2a和mode 2d。
示例性的,上述的第一目标资源至少可以通过以下四种示例来确定:
在第一种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第一目标资源为第一发送设备当前的模式(即上述的第三模式)对应的第一资源。
举例说明,以第一目标信息为定时同步信息、第一资源为同步资源为例。若mode2d相比于mode 2a、mode 2c以及mode 2d有更高的优先级。例如,mode 2d优先级>mode 2c、mode2a以及mode 2b的优先级,当第一发送设备同时进行mode 2a以及mode 2d时,则分别在mode 2a和mode 2d对应的同步资源上进行传输。
在第二种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第一目标资源与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相关。
在第三种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第一目标资源与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以及第一规则相关。
其中,上述的第一规则为:选择第一目标优先级对应第一模式的第一资源作为第一发送设备的第一目标资源。示例性的,上述的第一目标优先级为: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高的X个优先级,或者,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低的Y个优先级,或者,其他设备(这里的其他设备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其他sidelink终端或者路边单元(roadside unit,RSU))指示的优先级,或者,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中的预定优先级,X、Y为正整数。其中,上述的预定优先级可以是预定义的,也可以是协议规定的,也可以是厂商预配置的。
示例性的,上述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第一发送设备为同步源时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第一发送设备调度其他设备时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第一发送设备被调度时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第一发送设备选择sidelink资源时M个第一模式的的优先级。
举例说明,以第一目标信息为定时同步信息、第一资源为同步资源为例。若mode2d相比于mode2a、mode2c以及mode2d有更高的优先级。例如,mode2d优先级>mode 2c、mode2a以及mode 2b的优先级,当第一发送设备同时进行(或者支持)多个不同mode 2下的子模式submode(即mode 2a、mode 2b、mode 2c以及mode 2d)中的至少两个时,则优先选择优先级高的模式对应的同步资源进行传输,例如,设备1同时进行mode 2a和mode 2d,mode2d对应的同步资源进行传输。
应注意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应相同第一资源的第一模式可能有相同的优先级,也可能有不同的优先级,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对应不同第一资源的第一模式可能有相同的优先级,也可能有不同的优先级,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应注意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模式与优先级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模式与第一资源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网络配置给第一发送设备的,也可以是厂商预配置的,也可以是预定义的,也可以是协议规定的,也可以是其他用户指示给第一发送设备的,也可以是高层通知的。
在第四种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第一目标资源与M个第一模式对应的目标信号序列相关。
其中,上述的第一目标资源与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资源,上述第一目标序列为M个第一模式对应的目标信号序列中的至少一个,一个第一模式对应至少一个目标信号序列。
示例性的,上述的第一目标序列与第二信息相关,即第一发送设备可以基于第二信息来确定出第一目标序列,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发送设备处于第一目标同步源的覆盖内或覆盖外。其中,上述的第一目标同步源为N个第一同步源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步骤20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a:在M为大于1的正整数的情况下,第一发送设备在第一目标资源上,发送M个第一模式中的部分或全部第一模式对应的第一目标信息。
相应的,对端接收设备在第一目标资源上,从第一发送设备接收M个第一模式中的部分或全部第一模式对应的第一目标信息。
其中,上述部分或全部第一模式包括第一目标资源对应的目标第一模式。
示例性的,以第一目标信息为定时同步信息为例,如果第一发送设备同时进行至少两个第一模式或者第一发送设备同时支持至少两个第一模式,步骤201a至少可以通过以下三种示例实现:
示例1:第一发送设备在第一目标资源上仅发送第一目标资源对应目标第一模式的定时同步信息。
例如,设备1正在进行mode 2a和mode2d的传输,设备1根据mode 2a和mode2d的优先级确定出mode 2d的同步资源是可用资源,此时,设备1可以在该mode 2d对应的同步资源上进行mode 2d的定时同步信息传输,即不再进行mode2a专门的定时同步信息传输,可以认为此时mode2a的定时同步信息直接沿用mode2d的定时同步信息。
示例2:第一发送设备在第一目标资源上发送正在进行的或者支持的所有第一模式中部分第一模式的定时同步信息。
例如,设备1正在进行mode 2a和mode2d的传输,设备1根据mode 2a和mode2d的优先级确定出mode 2d的同步资源是可用资源,此时,设备1可以在该mode 2d对应的同步资源上进行mode 2a、mode2d的定时同步信息的传输,或者说,在mode 2a、mode 2d、mode 2c对应的同步资源至少部分重叠的情况下,至少在重叠部分进行mode 2a,mode2d的定时同步信息的传输。
示例3:第一发送设备在第一目标资源上发送正在进行的或者支持的所有第一模式的定时同步信息。
例如,设备1正在进行mode 2a和mode2d的传输,设备1根据mode 2a和mode2d的优先级确定出mode 2d的同步资源是可用资源,此时,设备1可以在mode 2d对应的同步资源上进行mode 2a,mode2d的定时同步信息的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发送设备可以基于第一发送设备搜索到的N个第一同步源确定出第一目标资源,也可以基于第一发送设备的直接同步源确定出第一目标资源,还可以基于第一发送设备的间接同步源确定出第一目标资源。进一步地,还可以联合第一发送设备在第一目标同步源覆盖内还是覆盖外来确定出目的资源。在一种示例中,不同的同步源类型可以对应不同的同步信号序列ID(SLID),用户可以通过检测SLID确定当前用户的同步源。
在LTE sidelink中在基站覆盖下的用户可以使用基站作为同步源,在NRsidelink中除了LTE基站(eNB)可以用作同步源之外,NR基站也可以用作同步源,除此之外,RSU也可能用作同步源。因此可以说用户可以使用NW(网络,network)作为同步源,其中NW可能包含,LTE基站,NR基站和RSU中的至少一项。
示例性的,以下将以下述8种场景来对第一发送设备搜索到的N个同步源进行说明。
场景1:
场景1(第一发送设备可能搜索到的11种同步源类型)中的同步源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GNSS、NW(网络,network)、UE11(直接和NW同步的用户)、UE12(直接和UE11同步的用户,或者说距离和NW直接同步一跳的用户)、UE13(其他间接和NW同步的用户,或者说距离和NW直接同步一跳以上的用户)、UE14(直接和GNSS同步的基站覆盖内用户)、UE15(直接和UE14同步的基站覆盖外用户)、UE16(直接或者间接和UE15同步的基站覆盖外用户)、UE17(直接和gnss同步的基站覆盖外用户)、UE18(直接或者间接和UE17同步的基站覆盖外用户)、UE19(其他用户,包含基于本地时钟生成定时同步信息的基站覆盖外用户以及以其为直接或者间接同步源的UE)。
场景2:
场景2(第一发送设备可能搜索到的8种同步源类型)中的同步源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GNSS、NW、UE21(直接和NW同步的用户)、UE22(直接或间接和UE1同步的用户,或者说距离和NW直接同步至少一跳的用户)、UE23(直接和GNSS同步的覆盖内用户)、UE24(直接和GNSS同步的覆盖外用户)、UE25(直接和UE24同步的覆盖外用户)、UE26(其他用户,包含基于本地时钟生成定时同步信息的覆盖外用户以及以其为直接或者间接同步源的UE)。
场景3:
场景3(第一发送设备可能搜索到的7种同步源类型)中的同步源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GNSS、NW、UE31(直接和NW同步的用户)、UE32(直接或间接和UE1同步的用户,或者说距离和NW直接同步至少一跳的用户)、UE33(直接和GNSS同步的用户)、UE34(直接和UE33同步的覆盖外用户)、UE35(其他用户,包含基于本地时钟生成定时同步信息的覆盖外用户以及以其为直接或者间接同步源的UE)。
场景4:
场景4(第一发送设备可能搜索到的6种同步源类型)中的同步源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GNSS、NW、UE41(直接和NW同步的用户)、UE42(直接和GNSS同步的用户)、UE43(和NW间接同步或者和GNSS间接同步的用户)、UE44(其他用户,包含基于本地时钟生成定时同步信息的覆盖外用户以及以其为直接或者间接同步源的UE)。
场景5:
场景5(第一发送设备可能搜索到的6种同步源类型)中的同步源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GNSS、NW、UE51(直接和NW同步的用户)、UE52(直接和GNSS同步的覆盖内用户)、UE53(和NW间接同步或者和GNSS间接同步的用户,直接和GNSS同步的覆盖外用户)、UE54(其他用户,包含基于本地时钟生成定时同步信息的覆盖外用户以及以其为直接或者间接同步源的UE)。
场景6:
场景6(第一发送设备可能搜索到的5种同步源类型)中的同步源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GNSS、NW、UE61(直接和NW同步的用户)、UE62(直接和GNSS同步的覆盖内用户)、UE63(其他用户,包含所有基站覆盖外用户,包含和NW间接同步或者和GNSS间接同步的用户,直接和GNSS同步的覆盖外用户,基于本地时钟生成定时同步信息的覆盖外用户以及以其为直接或者间接同步源的UE)。
场景7:
场景7(第一发送设备可能搜索到的6种同步源类型)中的同步源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GNSS、NW、UE71(直接和NW同步的用户)、UE72(直接和GNSS同步的覆盖内用户)、UE73(直接和GNSS同步的覆盖外用户)、UE74(其他用户,包含基于本地时钟生成定时同步信息的覆盖外用户以及以其为直接或者间接同步源的UE,和NW间接同步或者和GNSS间接同步的用户)。
场景8:
场景8(第一发送设备可能搜索到的4种同步源类型)中的同步源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GNSS、NW、UE83(其他用户,包含满足要求且发送同步信息的用户)。
进一步地,第一发送设备结合自身是否在基站覆盖内这一信息来确定第一目标资源。
一种方式是:同步源为NW则对应资源集合A,同步源为GNSS且自身在基站覆盖内则对应资源集合B,同步源为GNSS且自身在覆盖外则对应资源集合C,同步源为其他用户则对应资源集合D,其中,一个资源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资源。
另一种实现方式是:同步源为NW则对应同步序列ID集合A,同步源为GNSS且自身在基站覆盖内则对应同步序列ID集合B,同步源为GNSS且自身在覆盖外则对应同步序列ID集合C,同步源为其他用户则对应同步序列ID集合D。其中,一个同步序列ID集合中包含至少一个同步序列ID。这两种实现方式可能同时结合进行,或者分别实现。
上述8个场景中第一发送设备搜索到的每个同步源类型中可能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同步源实体,例如,场景1中,多个设备都和NW直接同步,则他们都属于UE11同步源类型。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201b:第一发送设备在第一发送设备的第一目标资源上,发送第二目标序列。
相应的,对端接收设备在第一目标资源上,从第一发送设备接收第二目标序列
其中,上述的第一目标信息承载在第二目标序列上,或者,上述的第一目标信息承载在第二目标序列和物理旁链路广播信道(Physical sidelink broadcast channel,PSBCH)上;上述的第二目标序列为M个第一模式对应的目标信号序列中的至少一个,一个第一模式对应至少一个目标信号序列。
示例性的,上述的第一目标序列与第二信息相关,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发送设备处于第一目标同步源的覆盖内或覆盖外。上述的第一目标同步源为N个第一同步源中的至少一个。
示例性的,上述的第二目标序列与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相关。
示例性的,上述的第二目标序列与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以及第二规则相关,第二规则为:选择第二目标优先级对应第一模式的目标信号序列作为第一发送设备的第二目标序列。
示例性的,上述的第二目标优先级为: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高的A个优先级,或者,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低的B个优先级,或者,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中其他设备指示的优先级,或者,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中的预定优先级,A、B为正整数。其中,上述的预定优先级可以是预定义的,也可以是协议规定的,也可以是厂商预配置的。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20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c:第一发送设备在第一发送设备的第一目标资源上,根据目标码发送目标信号。
相应的,对端接收设备在第一目标资源上,从第一发送设备接收目标信号。
其中,上述的目标信号携带所述第一目标信息;上述的目标码为M个第一模式对应的第一码字中的至少一个,一个第一模式对应至少一个第一码字;上述的至少一个第一码字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掩码、旋转相位以及正交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目标信号还可以是目标信号序列,即第一发送设备可以在第一目标资源上,根据目标码发送目标信号序列。
举例说明,通过CDM以第一目标信息为定时同步信息、第一资源为同步资源为例,第一发送设备支持至少2端口同步序列,不同的端口对应不同的mode,多端口的实现形式有:N个单端口通过CDM(码分多路复用),TDM(时分复用),FDM(频分复用)中的至少一种形式实现。其中,通过CDM的一种实现方式是使用时域正交码(Orthogonal Cover Code,OCC)和或频域OCC正交码,即不同的mode对应不同的正交码。
例如,在设备1同时进行mode2a和mode2d,在可用时频资源上同时传输mode2a、mode2d对应的同步序列,并通过OCC保证两个序列之间的正交。对于接收设备,如果是被该设备1调度的设备,以mode2d对应的序列和/或OCC与接收信号做相关,如果是非调度用户,以mode2a对应的序列和/或OCC与接收信号做相关。
示例性的,上述的目标码至少可以通过以下五种示例来确定:
在第一种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的目标码为第一发送设备当前的模式(即上述的第三模式)对应的第一码字。
在第二种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的目标码与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相关。
在第三种可能的示例中,上述的目标码与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以及第二规则相关。
其中,上述的第三规则为:选择第三目标优先级对应第一模式的第一码字作为第一发送设备的目标码。示例性的,上述的第三目标优先级为: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高的C个优先级,或者,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低的D个优先级,或者,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中其他设备指示的优先级,或者,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中的预定优先级,C、D为正整数。其中,上述的预定优先级可以是预定义的,也可以是协议规定的,也可以是厂商预配置的。
示例性的,上述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第一发送设备作为同步源时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第一发送设备调度其他设备时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第一发送设备被调度时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第一发送设备选择sidelink资源时M个第一模式的的优先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目标优先级、第二目标优先级以及第三目标优先级可以为相同优先级,也可以为不同优先级,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发送设备可以在选择好的第一目标资源上发送第一目标信息,由于该第一目标资源与发送设备的M个第一模式(包括发送设备所支持的模式和发送设备当前的模式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发送设备搜索到的N个第一同步源中的至少一项相关,从而使得接收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一目标资源获知发送设备的设备状态,无需进行额外的信令交互,从而降低信令开销,提高通信效率以及效能。
对于接收设备,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接收设备根据第一目标资源,从发送设备获取第三信息。
其中,上述的第一目标资源用于指示发送设备的第三信息。
对于接收设备,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2:接收设备根据第二目标序列,从发送设备获取第三信息。
其中,上述的第二目标序列用于指示发送设备的第三信息。
示例性的,上述的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发送设备的同步源、发送设备的模式、发送设备期望使用的模式、发送设备的优先级。
示例性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设备可以基于上述的第一目标资源以及第二目标序列,确定出发送设备的当前状态(即上述的第三信息)。即上述的第一目标资源可以直接或间接指示上述的第三信息,上述的第二目标序列可以直接或间接指示上述的第三信息。
示例性的,接收设备在接收到第二目标序列后,便可基于第二目标序列确定出第三信息。
举例说明,以第一目标信息为定时同步信息、第一资源为同步资源、序列为同步信号序列为例。每个第一模式对应至少一个同步信号序列。假设,mode A对应的同步信号序列的编号记作id_A,取值范围是范围X~(X+M-1)的子集,mode B对应的同步信号序列的编号记作id_B,取值范围是范围Y~(Y+N-1)的子集,mode C对应的同步信号序列的编号记作id_C,取值范围是范围Z~(Z+O-1)的子集。若用户同时进行至少两个mode时,对应的同步序列标号记作id,则id可以表示为id_A,id_B,id_C的一个函数,例如id=f(id_A,id_B,id_C)。其中,下述的D为整数。
例1:编号id处于{id_A*M*N+id_B*N+id_C+D}集合内,此时,通过换算对id进行分解,确定组成该combination的mode。
若D=0;
id_1=floor(id/(M*N));
id_2=floor((id-id_1*M*N)/N);
id_3=(id-id_1*M*N-id_2*N)。
通过判断id_1,id_2,id_3的取值范围从而确定当前的mode,如果id_2、id_1分别处于id_B、id_A的候选值内且id_3不在id_C的候选值内,则判断当前用户正在同时进行mode A和mode B。
例2:编号id处于{id_A*O*N+id_B*O+id_C+D}集合内,此时,通过换算对id进行分解,确定组成该combination的mode。
若D=0;
id_1=floor(id/(O*N));
id_2=floor((id-id_1*O*N)/O);
id_3=(id-id_1*O*N-id_2*O)。
通过判断id_1,id_2,id_3的取值范围从而确定当前的mode,如果id_2、id_1处于id_B、id_A的候选值内且id_3不在id_C的候选值内,则判断当前用户正在同时进行mode A和modeB。
对于接收设备,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接收设备在J个第二目标资源上,分别从至少一个第二发送设备接收至少一个第二目标信息。
其中,上述的J个第二目标资源中的任一第二目标资源与该任一第二目标资源对应的第二发送设备的以下至少一项相关:该第二发送设备的至少一个第四模式、该第二发送设备搜索到的K个第二同步源以及该第二发送设备对应的第五信息。其中,由于一个第二目标资源会对应一个或多个第二发送设备,因此,上述的该任一第二目标资源对应的第二发送设备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上述的第五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二发送设备处于第二目标同步源的覆盖内或覆盖外;上述的第二目标同步源为K个第二同步源中的至少一个;上述的至少一个第四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该第二发送设备所支持的模式和该第二发送设备当前的模式,上述的J、K为正整数。。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的K个第二同步源中包含该第二发送设备的直接同步源或间接同步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第二模式或第二同步源的第一资源包括:用于传输对应目标信号的以下至少一种资源:资源池、载波、BWP、时域资源以及频域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发送设备可以搜索到一种或多种同步源类型,一个同步源类型中可能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同步源实体(即第二同步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五信息与上文中的第二信息类似,相关解释可参照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J个第二发送设备发送第二目标信息的过程与第一发送设备发送第一目标信息的过程相似,因此,对于第二发送设备如何选取第二目标资源的过程,本发明对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可选的,结合上述的步骤B1,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2:接收设备根据第三目标资源,确定接收设备的同步源。
其中,上述的第三目标资源为第一目标资源和J个第二目标资源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的第三目标资源与G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相关,上述的G个目标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目标资源对应的目标第一模式和J个第二目标资源中每个第二目标资源对应的目标第二模式。
在另一种示例中,上述的第三目标资源与该G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以及第四规则相关,所述第四规则为:确定第四目标优先级对应目标模式对应的资源为所述第三目标资源;
其中,上述的第四目标优先级为:G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高的I个优先级,或者,G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低的S个优先级,或者,其他设备指示的优先级,或者,G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中的预定优先级;I、S为正整数。
举例说明,以第一目标信息为定时同步信息、第一资源为同步资源为例。接收设备从接收到的多个定时同步信息对应的同步资源中选择出一个或多个同步资源后,可以使用该同步资源上获取的定时同步信息作为同步源,也可以使用该同步资源上获取的定时同步信息作为自己的发送同步定时。
进一步可选的,结合上述的步骤B1,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3:接收设备根据第四目标资源,发送第三目标信息。
其中,上述第四目标资源为第一目标资源和J个第二目标资源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第四目标资源与L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相关,L个目标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目标资源对应的目标第一模式和J个第二目标资源中每个第二目标资源对应的目标第二模式,L为正整数。
在另一种示例中,上述第四目标资源与L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以及第五规则相关,第五规则为:确定第五目标优先级对应目标模式对应的资源为第四目标资源。
其中,上述第五目标优先级为:L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高的H个优先级,或者,L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低的F个优先级,或者,L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中其他设备指示的优先级,或者,L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中的预定优先级;H、F为正整数。
示例性的,上述的目标模式的优先级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对应发送设备为同步源时目标模式的优先级、对应发送设备调度其他设备时目标模式的优先级、对应发送设备被调度时目标模式的优先级、对应发送设备选择sidelink资源时目标模式的优先级。
举例说明,以第一目标信息为定时同步信息、第一资源为同步资源为例。接收设备从接收到的多个定时同步信息对应的同步资源中选择出一个或多个同步资源(即被选同步资源)后,可以基于该同步资源和/或同步资源上检测到的同步信号确定自身使用的同步资源,然后基于该自身使用的同步资源发送定时同步信息。示例性的,接收设备可以使用与该被选同步资源一样的同步信号序列并发送,或者,接收设备基于该被选同步资源一样的同步信号序列推出其自身用于发送的同步序列并发送,或者,也可以使用与该被选同步资源同步的可用同步资源用于发送同步信号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三目标资源与上述的第四目标资源可以为相同资源,也可以为不同资源,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的,上述的步骤B3具体可以包括如下内容:
步骤B31:若接收设备为上述的目标模式的相关设备,则接收设备不发送目标信号序列。
或者,
步骤B32:若接收设备为上述的目标模式的非相关设备,则接收设备发送第三目标信息。
示例性的,当检测到同步资源发送端为mode2d调度用户时,若接收设备为mode2d被调度用户,则接收设备不发送同步信号序列和/或广播信道和/或RS;若接收设备不是mode2d被调度用户,则接收设备发送同步信号序列和/或广播信道和/或RS。
在一种示例中,若接收设备为上述的目标模式的非相关设备,则接收设备根据第四目标资源发送第三目标信息,第四目标资源为第三目标资源之外的资源。
示例性的,上述的相关设备是指和该目标模式对应传输相关的设备,上述的非相关设备是指和该目标模式对应传输无关的设备。其中,相关可以指的是和该mode下的调度资源的确定是否相关,和或和该mode下调度传输是否相关,例如对应mode 2d,mode 2d调度用户,mode 2d被调度用户和该mode 2d被调度用户的目标接收设备都可以是该mode2d的相关设备,而此时基于其他mode传输的设备,其传输如果和mode 2d的传输不存在关系,则为该mode2d的非相关设备。又例如,对应mode2b,设备1收集资源信息给设备2辅助其在sidelink上的传输,则设备1、设备2都可以认为是mode2b的相关设备。而此时基于其他mode传输的用户,其传输如果和mode 2b的传输不存在关系或者没有使用mode 2b中的辅助xinxi,则为该mode2d的非相关设备。
举例说明,以第一目标信息为定时同步信息、第一资源为同步资源为例。
例1:若mode 2d相比于mode2a、mode2c以及mode2d有更高的优先级,例如,mode2d优先级>mode 2c、mode 2a以及mode 2b的优先级。
1)、假设接收设备检测到多个不同mode 2下的子mode的同步资源,则优先选择mode 2d的调度用户作为同步源并使用定时同步信息。
进一步可选地,接收设备如果检测到多个不同mode 2下的子mode的同步资源,其中包含其mode2d调度用户的同步资源,当接收设备是被调度用户时,优先选择mode 2d的调度用户作为同步源并使用定时同步信息进行同步;当接收设备不是被调度用户时,可以忽略优先级信息,从被检测到满足要求的所有mode 2下的子mode的同步资源中进行选择。
2)、Mode1相比于mode2有更高的同步源优先级。mode 2d相比于其他mode 2下的submode有更高的同步源优先级。例如mode1>mode2d>2c,2a,2b.假设接收设备检测到多个满足要求的mode1和不同mode 2下的子mode的同步资源,则优先选择满足要求的mode 1的用户作为同步源并使用定时同步信息。
进一步可选地,接收设备如果检测到多个mode1和不同mode 2下的子mode的同步资源,当接收设备是mode 2d被调度用户且是mode1非相关用户时,可以忽略优先级信息,优先选择mode 2d的调度用户作为同步源并使用定时同步信息进行同步;当接收设备不是mode 2d被调度用户时,优先选择满足要求的mode 1用户作为同步源并使用定时同步信息,如果找不到满足要求的mode 1用户,可以忽略优先级信息,从被检测到满足要求的不同mode 2下的子mode的同步资源中进行选择。
例2:接收设备如果检测到mode 2d对应的同步资源并作为同步源时,当接收端是mode2d被调度用户时,可以不再发送同步信号序列。当接收设备不是mode 2d被调度用户时,接收设备从被检测的同步资源之外的可用同步资源上选择资源上发送同步信号。进一步可选地,发送的SLID和该被检测的SLID一样。
应注意的是,本文中描述的优先级定义中的:X、Y、A、B、C、D具体的取值可以按照实际的应用场景灵活进行设定,且上述的X、Y、A、B、C、D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同理,本文中描述的目标模式的个数G和L的具体取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接收设备在第一目标信息上接收到第一目标信息后,由于该第一目标资源与第二信息、第一发送设备的M个第一模式以及发送设备搜索到的N个第一同步源以及中的至少一项相关,从而使得接收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一目标资源获知发送设备的设备状态,无需进行额外的信令交互,从而降低信令开销,提高通信效率以及效能。
图3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设备的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发送设备400包括:发送模块401,其中:
发送模块401,用于在第一发送设备400的第一目标资源上,发送第一目标信息。
其中,上述第一目标资源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第一发送设备400的M个第一模式,第一发送设备400搜索到的N个第一同步源,第二信息;上述M个第一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发送设备400所支持的第二模式和第一发送设备400当前的第三模式;上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发送设备400处于第一目标同步源的覆盖内或覆盖外;上述第一目标同步源为N个第一同步源中的至少一个;M、N为正整数。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资源为M个第一模式对应的第一资源中的至少一个,一个第一模式对应至少一个第一资源。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资源为第三模式对应的第一资源。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资源与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相关。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资源与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以及第一规则相关,上述第一规则为:选择第一目标优先级对应第一模式的第一资源作为第一发送设备400的第一目标资源;上述第一目标优先级为: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高的X个优先级,或者,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低的Y个优先级,或者,其他设备指示的优先级,或者,预定优先级;X、Y为正整数。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资源为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资源,上述第一目标序列为M个第一模式对应的目标信号序列中的至少一个,一个第一模式对应至少一个目标信号序列。
可选的,发送模块401,具体用于:在M为大于1的正整数的情况下,在第一目标资源上,发送M个第一模式中的部分或全部第一模式对应的第一目标信息;其中,上述部分或全部第一模式包括第一目标资源对应的目标第一模式。
可选的,发送模块401,具体用于:在第一发送设备400的第一目标资源上,发送第二目标序列;其中,第一目标信息承载在第二目标序列上,或者,第一目标信息承载在第二目标序列和PSBCH上;上述第二目标序列为M个第一模式对应的目标信号序列中的至少一个,一个第一模式对应至少一个目标信号序列。
可选的,上述第二目标序列与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相关。
可选的,上述第二目标序列与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以及第二规则相关,上述第二规则为:选择第二目标优先级对应第一模式的目标信号序列作为第一发送设备400的第二目标序列;上述第二目标优先级为: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高的A个优先级,或者,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低的B个优先级,或者,其他设备指示的优先级,或者,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中的预定优先级;A、B为正整数。
可选的,上述第二目标序列与第二信息相关。
可选的,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一目标资源上,根据目标码发送目标信号;其中,上述目标信号携带第一目标信息;上述目标码为M个第一模式对应的第一码字中的至少一个,一个第一模式对应至少一个第一码字;上述至少一个第一码字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掩码、旋转相位以及正交码。
可选的,上述目标码为第三模式对应的第一码字。
可选的,上述目标码与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相关。
可选的,上述目标码与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以及第二规则相关,上述第三规则为:选择第三目标优先级对应第一模式的第一码字作为第一发送设备400的目标码;上述第三目标优先级为: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高的C个优先级,或者,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低的D个优先级,或者,其他设备指示的优先级,或者,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中的预定优先级;C、D为正整数。
可选的,上述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第一发送设备400为同步源时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第一发送设备400调度其他设备时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第一发送设备400被调度时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第一发送设备400选择sidelink资源时M个第一模式的的优先级。
可选的,一个第一模式或同步源的第一资源包括:用于传输对应第一目标信息的以下至少一种资源:资源池、载波、BWP、时域资源以及频域资源。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资源用于指示第一发送设备400的第三信息,上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第一发送设备400的同步源、第一发送设备400的模式、第一发送设备400期望使用的模式、第一发送设备400的优先级。
可选的,上述第二目标序列用于指示第一发送设备400的第三信息,上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第一发送设备400的同步源、第一发送设备400的模式、第一发送设备400期望使用的模式、第一发送设备400的优先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设备,发送设备可以在选择好的第一目标资源上发送第一目标信息,由于该第一目标资源与发送设备的M个第一模式(包括发送设备所支持的模式和发送设备当前的模式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发送设备搜索到的N个第一同步源中的至少一项相关,从而使得接收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一目标资源获知发送设备的设备状态,无需进行额外的信令交互,从而降低信令开销,提高通信效率以及效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过程,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图4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设备的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接收设备500包括:接收模块501,其中:
接收模块501,用于在第一目标资源上,从第一发送设备接收第一目标信息。
其中,上述第一目标资源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第一发送设备的M个第一模式,上述第一发送设备搜索到的N个第一同步源,第二信息;上述M个第一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发送设备所支持的第二模式和第一发送设备当前的第三模式;上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发送设备处于第一目标同步源的覆盖内或覆盖外;上述第一目标同步源为N个第一同步源中的至少一个;M、N为正整数。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资源为M个第一模式对应的第一资源中的至少一个,一个第一模式对应至少一个第一资源。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资源为第三模式对应的第一资源。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资源与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相关。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资源为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资源,上述第一目标序列为M个第一模式对应的目标信号序列中的至少一个,一个第一模式对应至少一个目标信号序列。
可选的,接收模块501,具体用于:在M为大于1的正整数的情况下,在第一目标资源上,从第一发送设备接收M个第一模式中的部分或全部第一模式对应的第一目标信息;其中,上述部分或全部第一模式包括第一目标资源对应的目标第一模式。
可选的,接收模块501,具体用于:在第一目标资源上,从第一发送设备接收第二目标序列;其中,上述第一目标信息承载在第二目标序列上,或者,上述第一目标信息承载在第二目标序列和道PSBCH上;上述第二目标序列为M个第一模式对应的目标信号序列中的至少一个,一个第一模式对应至少一个目标信号序列。
可选的,上述第二目标序列与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相关。
可选的,上述第二目标序列与第二信息相关,上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发送设备处于第一目标同步源的覆盖内或覆盖外,上述第一目标同步源为N个第一同步源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接收模块501,具体用于:在第一目标资源上,从第一发送设备接收目标信号;其中,上述目标信号是第一发送设备根据目标码发送的,上述目标信号携带第一目标信息;上述目标码为M个第一模式对应的第一码字中的至少一个,一个第一模式对应至少一个第一码字;上述至少一个第一码字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掩码、旋转相位以及正交码。
可选的,上述目标码为第三模式对应的第一码字。
可选的,上述目标码与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相关。
可选的,如图4所示,接收设备500,还包括:
获取模块502,用于根据第一目标资源,从第一发送设备获取第三信息;其中,上述第一目标资源用于指示第一发送设备的第三信息,上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第一发送设备的同步源、第一发送设备的模式、第一发送设备期望使用的模式、第一发送设备的优先级。
可选的,获取模块502,还用于根据第二目标序列,从第一发送设备获取第三信息;其中,上述第二目标序列用于指示第一发送设备的第三信息,上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第一发送设备的同步源、第一发送设备的模式、第一发送设备期望使用的模式、第一发送设备的优先级。
可选的,接收模块501,还用于在J个第二目标资源上,分别从至少一个第二发送设备接收至少一个第二目标信息;其中,一个第二目标资源与该第二目标资源对应的第二发送设备的以下至少一项相关:该第二发送设备的至少一个第四模式、该第二发送设备搜索到的K个第二同步源以及该第二发送设备对应的第五信息;上述第五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二发送设备处于第二目标同步源的覆盖内或覆盖外;上述第二目标同步源为K个第二同步源中的至少一个;上述至少一个第四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该第二发送设备所支持的模式和该第二发送设备当前的模式;J、K为正整数。
可选的,如图4所示,接收设备500,还包括:
确定模块503,用于根据第三目标资源,确定接收设备的同步源;其中,上述第三目标资源为第一目标资源和J个第二目标资源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上述第三目标资源与G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相关,上述G个目标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目标资源对应的目标第一模式和J个第二目标资源中每个第二目标资源对应的目标第四模式,G为正整数。
可选的,上述第三目标资源与G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以及第四规则相关,上述第四规则为:确定第四目标优先级对应目标模式对应的资源为第三目标资源;其中,上述第四目标优先级为:G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高的I个优先级,或者,G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低的S个优先级,或者,其他设备指示的优先级,或者,G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中的预定优先级;I、S为正整数。
可选的,如图4所示,接收设备500,还包括:
发送模块504,用于根据第四目标资源,发送第三目标信息;其中,上述第四目标资源为第一目标资源和J个第二目标资源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上述第四目标资源与L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相关,上述L个目标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目标资源对应的目标第一模式和J个第二目标资源中每个第二目标资源对应的目标第四模式,L为正整数。
可选的,上述第四目标资源与L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以及第五规则相关,上述第五规则为:确定第五目标优先级对应目标模式对应的资源为第四目标资源;其中,上述第五目标优先级为:L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高的H个优先级,或者,L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低的F个优先级,或者,其他设备指示的优先级,或者,L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中的预定优先级;H、F为正整数。
可选的,上述目标模式的优先级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对应发送设备为同步源时目标模式的优先级、对应发送设备调度其他设备时目标模式的优先级、对应发送设备被调度时目标模式的优先级、对应发送设备选择sidelink资源时目标模式的优先级。
可选的,发送模块504,具体用于:若接收设备为目标模式的相关设备,则不发送目标信号序列;或者,若接收设备为目标模式的非相关设备,则根据第四目标资源发送第三目标信息。
可选的,一个第一模式或第一同步源的第一资源包括:用于传输对应第一目标信息的以下至少一种资源:资源池、载波、BWP、时域资源以及频域资源。
可选的,一个第四模式或第二同步源的第二资源包括:用于传输对应第二目标信息的以下至少一种资源:资源池、载波、BWP、时域资源以及频域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设备,接收设备在第一目标信息上接收到第一目标信息后,由于该第一目标资源与第二信息、第一发送设备的M个第一模式以及发送设备搜索到的N个第一同步源以及中的至少一项相关,从而使得接收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一目标资源获知发送设备的设备状态,无需进行额外的信令交互,从而降低信令开销,提高通信效率以及效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设备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过程,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图5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第一发送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发送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01、收发机602、存储器603、用户接口604和总线接口。
其中,收发机602,用于在第一发送设备600的第一目标资源上,发送第一目标信息;
其中,上述第一目标资源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第一发送设备600的M个第一模式,第一发送设备600搜索到的N个第一同步源,第二信息;上述M个第一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发送设备600所支持的第二模式和第一发送设备600当前的第三模式;上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发送设备600处于第一目标同步源的覆盖内或覆盖外;上述第一目标同步源为N个第一同步源中的至少一个;M、N为正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设备,发送设备可以在选择好的第一目标资源上发送第一目标信息,由于该第一目标资源与发送设备的M个第一模式(包括发送设备所支持的模式和发送设备当前的模式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发送设备搜索到的N个第一同步源中的至少一项相关,从而使得接收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一目标资源获知发送设备的设备状态,无需进行额外的信令交互,从而降低信令开销,提高通信效率以及效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图5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6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6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6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604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处理器6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603可以存储处理器6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另外,第一发送设备600还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图6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接收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接收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01、收发机802、存储器803、用户接口804和总线接口。
其中,收发机802,用于在第一目标资源上,从第一发送设备接收第一目标信息。其中,上述第一目标资源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第一发送设备的M个第一模式,上述第一发送设备搜索到的N个第一同步源,第二信息;上述M个第一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发送设备所支持的第二模式和第一发送设备当前的第三模式;上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一发送设备处于第一目标同步源的覆盖内或覆盖外;上述第一目标同步源为N个第一同步源中的至少一个;M、N为正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设备,接收设备在第一目标信息上接收到第一目标信息后,由于该第一目标资源与第二信息、第一发送设备的M个第一模式以及发送设备搜索到的N个第一同步源以及中的至少一项相关,从而使得接收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一目标资源获知发送设备的设备状态,无需进行额外的信令交互,从而降低信令开销,提高通信效率以及效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图6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8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803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8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804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处理器8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803可以存储处理器8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另外,接收设备800还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一中的信息传输方法的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一中的信息传输方法的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信息传输方法的多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多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49)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第一目标资源上,发送第一目标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M个第一模式,所述第一发送设备搜索到的N个第一同步源,第二信息;
所述M个第一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发送设备所支持的第二模式和所述第一发送设备当前的第三模式;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发送设备处于第一目标同步源的覆盖内或覆盖外;所述第一目标同步源为所述N个第一同步源中的至少一个;M、N为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为所述M个第一模式对应的第一资源中的至少一个,一个第一模式对应至少一个第一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为所述第三模式对应的第一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与所述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相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与所述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以及第一规则相关,所述第一规则为:选择第一目标优先级对应第一模式的第一资源作为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第一目标资源;
所述第一目标优先级为:所述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高的X个优先级,或者,所述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低的Y个优先级,或者,其他设备指示的优先级,或者,预定优先级;X、Y为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为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资源,所述第一目标序列为所述M个第一模式对应的目标信号序列中的至少一个,一个第一模式对应至少一个目标信号序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M为大于1的正整数的情况下,所述在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第一目标资源上,发送第一目标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上,发送所述M个第一模式中的部分或全部第一模式对应的第一目标信息;
其中,所述部分或全部第一模式包括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对应的目标第一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第一目标资源上,发送第一目标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第一目标资源上,发送第二目标序列;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承载在所述第二目标序列上,或者,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承载在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和物理旁链路广播信道PSBCH上;所述第二目标序列为所述M个第一模式对应的目标信号序列中的至少一个,一个第一模式对应至少一个目标信号序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目标序列与所述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相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目标序列与所述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以及第二规则相关,所述第二规则为:选择第二目标优先级对应第一模式的目标信号序列作为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第二目标序列;
所述第二目标优先级为:所述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高的A个优先级,或者,所述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低的B个优先级,或者,其他设备指示的优先级,或者,所述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中的预定优先级;A、B为正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目标序列与所述第二信息相关。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第一目标资源上,发送第一目标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上,根据目标码发送目标信号;
其中,所述目标信号携带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所述目标码为所述M个第一模式对应的第一码字中的至少一个,一个第一模式对应至少一个第一码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码字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掩码、旋转相位以及正交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码为所述第三模式对应的第一码字。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码与所述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相关。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码与所述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以及第二规则相关,所述第三规则为:选择第三目标优先级对应第一模式的第一码字作为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目标码;
所述第三目标优先级为:所述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高的C个优先级,或者,所述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低的D个优先级,或者,其他设备指示的优先级,或者,所述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中的预定优先级;C、D为正整数。
1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9或10或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发送设备为同步源时所述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所述第一发送设备调度其他设备时所述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所述第一发送设备被调度时所述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所述第一发送设备选择旁链路sidelink资源时所述M个第一模式的的优先级。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第一模式或同步源的第一资源包括:用于传输对应第一目标信息的以下至少一种资源:资源池、载波、带宽部分BWP、时域资源以及频域资源。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资源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同步源、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模式、所述第一发送设备期望使用的模式、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优先级。
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目标序列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同步源、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模式、所述第一发送设备期望使用的模式、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优先级。
20.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第一目标资源上,从第一发送设备接收第一目标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M个第一模式,所述第一发送设备搜索到的N个第一同步源,第二信息;
所述M个第一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发送设备所支持的第二模式和所述第一发送设备当前的第三模式;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发送设备处于第一目标同步源的覆盖内或覆盖外;所述第一目标同步源为所述N个第一同步源中的至少一个;M、N为正整数。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为所述M个第一模式对应的第一资源中的至少一个,一个第一模式对应至少一个第一资源。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为所述第三模式对应的第一资源。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与所述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相关。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为第一目标序列对应的第一资源,所述第一目标序列为所述M个第一模式对应的目标信号序列中的至少一个,一个第一模式对应至少一个目标信号序列。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M为大于1的正整数的情况下,所述在第一目标资源上,从第一发送设备接收第一目标信息,包括:
在第一目标资源上,从所述第一发送设备接收所述M个第一模式中的部分或全部第一模式对应的第一目标信息;
其中,所述部分或全部第一模式包括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对应的目标第一模式。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目标资源上,从第一发送设备接收第一目标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上,从所述第一发送设备接收第二目标序列;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承载在所述第二目标序列上,或者,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承载在所述第二目标序列和物理旁链路广播信道PSBCH上;所述第二目标序列为所述M个第一模式对应的目标信号序列中的至少一个,一个第一模式对应至少一个目标信号序列。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目标序列与所述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相关。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目标序列与第二信息相关,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发送设备处于第一目标同步源的覆盖内或覆盖外,所述第一目标同步源为所述N个第一同步源中的至少一个。
29.根据权利要求20或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目标资源上,从第一发送设备接收第一目标信息包括:
在第一目标资源上,从所述第一发送设备接收目标信号;
其中,所述目标信号是所述第一发送设备根据目标码发送的,所述目标信号携带所述第一目标信息;所述目标码为所述M个第一模式对应的第一码字中的至少一个,一个第一模式对应至少一个第一码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码字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掩码、旋转相位以及正交码。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码为所述第三模式对应的第一码字。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码与所述M个第一模式的优先级相关。
3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从所述第一发送设备获取第三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资源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同步源、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模式、所述第一发送设备期望使用的模式、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优先级。
3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目标序列,从所述第一发送设备获取第三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序列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同步源、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模式、所述第一发送设备期望使用的模式、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优先级。
3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J个第二目标资源上,分别从至少一个第二发送设备接收至少一个第二目标信息;
其中,一个第二目标资源与所述一个第二目标资源对应的第二发送设备的以下至少一项相关:所述第二发送设备的至少一个第四模式、所述第二发送设备搜索到的K个第二同步源以及所述第二发送设备对应的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发送设备处于第二目标同步源的覆盖内或覆盖外;所述第二目标同步源为所述K个第二同步源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至少一个第四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二发送设备所支持的模式和所述第二发送设备当前的模式;J、K为正整数。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三目标资源,确定所述接收设备的同步源;
其中,所述第三目标资源为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和所述J个第二目标资源中的至少一个。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目标资源与G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相关,所述G个目标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对应的目标第一模式和所述J个第二目标资源中每个第二目标资源对应的目标第四模式,G为正整数。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目标资源与所述G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以及第四规则相关,所述第四规则为:确定第四目标优先级对应目标模式对应的资源为所述第三目标资源;
其中,所述第四目标优先级为:所述G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高的I个优先级,或者,所述G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低的S个优先级,或者,其他设备指示的优先级,或者,所述G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中的预定优先级;I、S为正整数。
38.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四目标资源,发送第三目标信息;
其中,所述第四目标资源为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和所述J个第二目标资源中的至少一个。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目标资源与L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相关,所述L个目标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对应的目标第一模式和所述J个第二目标资源中每个第二目标资源对应的目标第四模式,L为正整数。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目标资源与所述L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以及第五规则相关,所述第五规则为:确定第五目标优先级对应目标模式对应的资源为所述第四目标资源;
其中,所述第五目标优先级为:所述L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高的H个优先级,或者,所述L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最低的F个优先级,或者,其他设备指示的优先级,或者,所述L个目标模式的优先级中的预定优先级;H、F为正整数。
41.根据权利要求34至4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模式的优先级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对应发送设备为同步源时所述目标模式的优先级、对应发送设备调度其他设备时所述目标模式的优先级、对应发送设备被调度时所述目标模式的优先级、对应发送设备选择旁链路sidelink资源时所述目标模式的优先级。
42.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四目标资源,发送第三目标信息,包括:
若所述接收设备为所述目标模式的相关设备,则不发送目标信号序列;
或者,
若所述接收设备为所述目标模式的非相关设备,则根据所述第四目标资源发送所述第三目标信息。
4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第一模式或第一同步源的第一资源包括:用于传输对应第一目标信息的以下至少一种资源:资源池、载波、带宽部分BWP、时域资源以及频域资源。
44.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第四模式或第二同步源的第二资源包括:用于传输对应第二目标信息的以下至少一种资源:资源池、载波、带宽部分BWP、时域资源以及频域资源。
45.一种第一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发送设备的第一目标资源上,发送第一目标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M个第一模式,所述第一发送设备搜索到的N个第一同步源,第二信息;
所述M个第一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发送设备所支持的第二模式和所述第一发送设备当前的第三模式;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发送设备处于第一目标同步源的覆盖内或覆盖外;所述第一目标同步源为所述N个第一同步源中的至少一个;M、N为正整数。
46.一种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第一目标资源上,从第一发送设备接收第一目标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与以下至少一项相关:所述第一发送设备的M个第一模式,所述第一发送设备搜索到的N个第一同步源,第二信息;
所述M个第一模式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一发送设备所支持的第二模式和所述第一发送设备当前的第三模式;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发送设备处于第一目标同步源的覆盖内或覆盖外;所述第一目标同步源为所述N个第一同步源中的至少一个;M、N为正整数。
4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48.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20至4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4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CN201910009121.5A 2019-01-04 2019-01-04 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112634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9121.5A CN111263432B (zh) 2019-01-04 2019-01-04 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KR1020217021952A KR102503486B1 (ko) 2019-01-04 2019-12-09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19906783.6A EP3908048A4 (en) 2019-01-04 2019-12-09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JP2021539379A JP7379498B2 (ja) 2019-01-04 2019-12-09 情報伝送方法及び機器
PCT/CN2019/124082 WO2020140696A1 (zh) 2019-01-04 2019-12-09 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US17/366,481 US20210345264A1 (en) 2019-01-04 2021-07-02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9121.5A CN111263432B (zh) 2019-01-04 2019-01-04 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63432A true CN111263432A (zh) 2020-06-09
CN111263432B CN111263432B (zh) 2021-06-29

Family

ID=70953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09121.5A Active CN111263432B (zh) 2019-01-04 2019-01-04 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45264A1 (zh)
EP (1) EP3908048A4 (zh)
JP (1) JP7379498B2 (zh)
KR (1) KR102503486B1 (zh)
CN (1) CN111263432B (zh)
WO (1) WO2020140696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8856A (zh) * 2014-11-20 2016-08-24 吴骅圃 一种设备间通信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6464553A (zh) * 2014-03-18 2017-02-22 夏普株式会社 设备到设备通信装置和方法
CN108633048A (zh) * 2017-03-24 2018-10-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06859A1 (ko) * 2014-07-07 2016-01-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기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릴레이 단말의 d2d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0285142B2 (en) * 2014-11-05 2019-05-07 Innovative Technology Lab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for D2D communication
CN105657835B (zh) * 2014-11-14 2020-03-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基站
US10592914B2 (en) * 2015-03-24 2020-03-17 PlaceIQ, Inc. Device-dwell graphs
WO2017165797A1 (en) * 2016-03-25 2017-09-28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2x communications
US11051264B2 (en) * 2016-03-29 2021-06-2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Synchronization method, synchronization device and synchronization source
WO2018151644A1 (en) * 2017-02-14 2018-08-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nchronization signal selec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4553A (zh) * 2014-03-18 2017-02-22 夏普株式会社 设备到设备通信装置和方法
CN105898856A (zh) * 2014-11-20 2016-08-24 吴骅圃 一种设备间通信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8633048A (zh) * 2017-03-24 2018-10-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TE,ET AL.: "Overall consideration on NR V2X resource allocation", 《3GPP TSG-RAN WG2#104 R2-181698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45264A1 (en) 2021-11-04
JP2022517758A (ja) 2022-03-10
CN111263432B (zh) 2021-06-29
EP3908048A1 (en) 2021-11-10
KR20210101300A (ko) 2021-08-18
KR102503486B1 (ko) 2023-02-23
EP3908048A4 (en) 2022-03-09
JP7379498B2 (ja) 2023-11-14
WO2020140696A1 (zh) 2020-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63493B (zh) 用于无线电信的按需系统信息
CN111867044B (zh) 同步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US1185642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KR101591763B1 (ko) 피어 투 피어 통신들을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
CN111818663B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基站以及终端设备
CN111277390B (zh) 下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以及终端设备
US10863466B2 (en) Synchronization signal selection
EP3857993A1 (en) Timing synchronization of 5g v2x sidelink transmissions
CN111512685A (zh) 信道状态信息测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972106B (zh) 同步方法、通信装置和网络设备
CN114365516A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9600852B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通信装置及网络设备
EP4181595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idelink device
CN114374482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1263432B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US20150173071A1 (en) Dynamic temporary block flow scheduling
CN113068255A (zh) 设备对设备d2d通信的方法和d2d设备
CN108632980B (zh) 一种同步方法及终端
CN116097825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EP435105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3939022A (zh) Psbch信号生成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6321473A (zh) 旁链路定位信号调度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6264498A (zh) 直通链路定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6668937A (zh) 一种定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芯片系统
CN116321477A (zh) 通信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