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63390A - 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63390A
CN111263390A CN201811458278.8A CN201811458278A CN111263390A CN 111263390 A CN111263390 A CN 111263390A CN 201811458278 A CN201811458278 A CN 201811458278A CN 111263390 A CN111263390 A CN 1112633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antization parameter
delay
rtd
time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582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63390B (zh
Inventor
陈莹
罗禾佳
孔垂丽
李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5827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6339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7746 priority patent/WO2020107912A1/zh
Priority to EP19890991.3A priority patent/EP3876585A4/en
Publication of CN111263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63390A/zh
Priority to US17/334,230 priority patent/US1177857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63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63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02Airborne stations
    • H04B7/18504Aircraft used as relay or high altitude atmospheric platfor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0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measurement of specific parameters of the transmitter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B17/104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measurement of specific parameters of the transmitter or components thereof of other parameters, e.g. DC offset, delay or propagation ti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64Delay pro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82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or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9Operations control,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3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 to a mobile station, i.e.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
    • H04B7/18545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station mobility, i.e. for station registration or localisation
    • H04B7/18547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station mobility, i.e. for station registration or localisation for geolocalisation of a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78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broadband data service to individual earth stations
    • H04B7/18589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n end to end session, i.e. for initialising, synchronising or terminating an end to end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04L43/0864Round trip 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6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using measurement of signal travel time
    • H04W56/009Closed loop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8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with additional processing of random access related information at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 H04W74/0891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for synchronized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6Airborne or Satellit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2Inter-network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接收公共往返时延RTD的时延量化参数,所述时延量化参数包括第一量化参数,所述第一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根据所述时延量化参数获取公共RTD。通过采用第一量化参数来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从而据此获取公共RTD,相较直接广播公共RTD而言,能够降低资源开销。此外,由于能够降低资源开销,因而为卫星、无人机等非地面基站与地面通信的融合提供了可行条件。

Description

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由于卫星、无人机等非地面基站可提供更广的覆盖范围,因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卫星为例,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卫星基站与用户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较远,会导致二者通信的往返时延(round trip delay,RTD)过长,为此,如何处理卫星通信系统中所存在的往返时延过长的问题,是卫星通信技术的一个挑战。
相关技术在处理卫星通信过程中的RTD时,通过广播公共RTD,使用户移动终端在接入时提前补偿公共RTD。其中,公共RTD是指小区内的用户移动终端与卫星基站之间的最小延迟时长,该最小延迟时长以卫星过顶时对应的移动终端与卫星基站之间的延迟时长来确定。
然而,由于公共RTD其最高也可以达到几百毫秒,因而广播公共RTD的方式需要引入很大的资源开销。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相关装置、芯片、程序及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包括:接收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所述时延量化参数包括第一量化参数,所述第一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根据所述时延量化参数获取公共RTD。
通过采用第一量化参数来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并据此获取公共RTD,相较直接广播公共RTD而言,能够降低资源开销。此外,由于能够降低资源开销,因而为卫星、无人机等非地面基站与地面通信的融合提供了可行条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包括:接收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中携带所述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广播信号,包括:通过广播信道或数据信道接收广播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包括:接收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中携带所述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包括:接收通过下行共享信道(downlink share channel,DL-SCH)传输的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block,SIB),所述SIB中携带所述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IB中包括公共RTD字段,所述公共RTD字段的值用于指示所述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时延量化参数还包括第二量化参数,所述第二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角度相关的时延。
通过将公共RTD分解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及与角度相关的时延,并分别采用量化参数进行指示,可进一步减少资源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量化参数与所述第二量化参数采用不同的时间量化单位。
由于第一量化参数和第二量化参数分别采用不同的时间量化单位,因而能够提高时间补偿量的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量化参数为时延指数,不同高度对应不同的时延指数,所述不同的时延指数对应相同的时间量化单位;所述时延指数用于结合所述时间量化单位,以确定所述时延指数所对应的高度下与高度相关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量化参数为时延索引,所述时延索引用于指示对应的高度下与高度相关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量化参数包括一级参数与二级参数,所述一级参数用于指示通信设备类型,所述二级参数用于指示高度,所述一级参数与二级参数的组合用于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不同高度下的角度划分方式相同或者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根据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更新与角度相关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包括:接收更新的广播信号,所述更新的广播信号中携带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包括:接收更新的控制信号,所述更新的控制信号中携带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通过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来更新与角度相关的时延,使得获取的公共RTD更为精准,可进一步提高时间补偿量的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不同高度的通信设备对应不同的时间周期。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所述时延量化参数包括第一量化参数,所述第一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发送所述时延量化参数。
通过采用第一量化参数来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从而使得接收到该时延量化参数的通信设备能够据此获取公共RTD,相较直接广播公共RTD而言,能够降低资源开销。此外,由于能够降低资源开销,因而为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的融合提供了可行条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所述时延量化参数,包括:发送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中携带所述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广播信号,包括:通过广播信道或数据信道发送广播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时延量化参数,包括:通过DL-SCH传输SIB,所述SIB中携带所述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所述时延量化参数,包括: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中携带所述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IB中包括公共RTD字段,所述公共RTD字段的值用于指示所述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时延量化参数还包括第二量化参数,所述第二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角度相关的时延量化值。
通过将公共RTD分解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及与角度相关的时延,并分别采用量化参数进行指示,可进一步减少资源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量化参数与所述第二量化参数采用不同的时间量化单位。
由于第一量化参数和第二量化参数分别采用不同的时间量化单位,因而能够提高时间补偿量的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量化参数为时延指数,不同高度对应不同的时延指数,所述不同的时延指数对应相同的时间量化单位,所述时延指数根据与高度相关的时延及所述时间量化单位获取。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量化参数为时延索引,所述时延索引根据与高度相关的时延获取。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量化参数包括一级参数与二级参数,所述一级参数用于指示通信设备类型,所述二级参数用于指示高度,所述一级参数与二级参数的组合用于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不同高度采用相同或者不同的角度划分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所述第二量化参数;发送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通过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来更新与角度相关的时延,使得获取的公共RTD更为精准,可进一步提高时间补偿量的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包括:
发送更新的广播信号,所述更新的广播信号中携带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包括:
发送更新的控制信号,所述更新的控制信号中携带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不同高度的通信设备对应不同的时间周期。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包括:接收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所述时延量化参数包括第一量化参数,所述第一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所述时延量化参数用于获取公共RTD。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包括:接收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中携带所述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可选地,接收广播信号,包括:通过广播信道或数据信道接收广播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包括:接收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中携带所述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包括:接收通过DL-SCH传输的SIB,所述SIB中携带所述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IB中包括公共RTD字段,所述公共RTD字段的值用于指示所述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时延量化参数还包括第二量化参数,所述第二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角度相关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所述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用于更新与角度相关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包括:接收更新的广播信号,所述更新的广播信号中携带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包括:接收更新的控制信号,所述更新的控制信号中携带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可选地,上述第三方面中涉及的第一量化参数和第二量化参数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第一量化参数和第二量化参数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包括:发送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所述时延量化参数包括第一量化参数,所述第一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所述时延量化参数用于获取公共RTD。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包括:发送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中携带所述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广播信号,包括:通过广播信道或数据信道发送广播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包括:通过DL-SCH传输SIB,所述SIB中携带所述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SIB中包括公共RTD字段,所述公共RTD字段的值用于指示所述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所述时延量化参数,包括: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中携带所述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时延量化参数还包括第二量化参数,所述第二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角度相关的时延量化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包括:发送更新的广播信号,所述更新的广播信号中携带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包括:
发送更新的控制信号,所述更新的控制信号中携带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可选地,上述第四方面中涉及的第一量化参数和第二量化参数可参见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第一量化参数和第二量化参数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可选地,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六方面,提供了另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七方面,提供了另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收发器、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该收发器、该存储器和该处理器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接收器接收信号,并控制发送器发送信号,并且当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使得该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另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收发器、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该收发器、该存储器和该处理器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接收器接收信号,并控制发送器发送信号,并且当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使得该处理器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所述存储器可以与所述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存储器可以为非瞬时性(non-transitory)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其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本申请实施例对存储器的类型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定。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的装置以及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的装置;或者,该系统包括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的装置以及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的装置。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计算机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上述各方面中的方法被执行。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通信设备执行上述各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另一种芯片,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输入接口、输出接口、所述处理器以及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相连,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代码,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各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时延量化参数包括第一量化参数,第一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时延量化参数获取公共RTD。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中携带所述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用于通过广播信道或数据信道接收广播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中携带所述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过DL-SCH传输的SIB,SIB中携带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IB中包括公共RTD字段,公共RTD字段的值用于指示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更新后的第二量化参数更新与角度相关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更新的广播信号,更新的广播信号中携带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可选地,上述第十四方面中涉及的第一量化参数和第二量化参数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第一量化参数和第二量化参数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公共RTD对应的时延量化参数,时延量化参数包括第一量化参数,第一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广播信号,广播信号中携带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模块,用于通过广播信道或数据信道发送广播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模块,用于通过DL-SCH传输SIB,SIB中携带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控制信号,控制信号中携带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第二量化参数;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更新的广播信号,更新的广播信号中携带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更新的控制信号,更新的控制信号中携带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可选地,上述第十五方面中涉及的第一量化参数和第二量化参数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第一量化参数和第二量化参数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公共RTD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间周期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往返时延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往返时延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由于卫星、无人机等非地面基站相比地面基站可以提供更广的覆盖范围,且不容易受到自然灾害或者外力的破坏,因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卫星为例,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卫星根据高度一般分为低轨道(low earth orbit,LEO),中轨道(medium earthorbit,MEO)和高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高轨道也称为静止轨道,还有一种类型为高空平台(high altitude platform station,HAPS)。高轨卫星一般是静止的,一个或少数几个高轨卫星可以为固定的区域提供通信。中轨和低轨卫星有自己的运动轨迹,一般需要多个卫星协作对固定区域提供通信。无人机虽然高度与卫星有些差距,但仍然能够比地面基站提供更广的覆盖范围,未来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若引入卫星、无人机等非地面基站进行通信,不仅可以为海洋,森林等一些地面通信网络不能覆盖的地区提供通信服务,还可增强5G通信的可靠性,例如确保飞机,火车,以及这些交通上的用户获得更加优质的通信服务;还可为5G通信提供更多数据传输的资源,提升网络的速率。因此,同时支持地面与卫星、无人机等非地面基站的通信是未来5G通信的必然趋势,其在广覆盖,可靠性,多连接,高吞吐等方面都有比较大的益处。
然而,由于目前的卫星、无人机等非地面基站在通信协议上与地面基站有较大的区别,尤其是卫星,常用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只能支持与地面的基站通信,只有专用的卫星手机才能够与卫星通信。因此,在5G通信中,需要重新设计卫星通信过程,从而使得能和现有的地面通信融合,同时不对移动终端引入较多成本和复杂度,使得移动终端在通信时,根据相应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基站进行通信即可。
为了实现卫星、无人机等非地面基站与地面通信的融合,如何处理通信系统中所存在的RTD过长的问题是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例如,对于地球赤道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orbit,GE0)卫星而言,其RTD可以达到数百毫秒,而5G新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NR)系统中RTD不超过1毫秒。因此需要重新设计NR的随机接入过程来支持卫星通信。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和NR的随机接入的过程当中,终端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的信号,基站通过该信号来评估初始的时间提前量(Timing advance,TA),并在接入响应时通过TA指令告知终端。TA是指终端接收到下行信号开始到发送上行信号的时间补偿量,不同的终端在发送信号时加入对应的TA可以保证所有的信号能在终端同步,其误差不超过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的长度。CP的长度需要与小区内的最大RTD差相当。由于最近距离的用户与基站的距离为0,CP的长度即边缘用户与基站通信时,信号传输的往返时间间隔。卫星基站由于距离远延迟大,如果直接沿用当前的随机接入机制来指示时间提前量和设计帧结构会带来巨大的开销。相关技术中,移动终端通过提前补偿公共RTD来解决这个问题,而直接广播公共延迟会引入较大的资源开销。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该方法涉及一种公共RTD的处理方式,能够减少资源的开销。可选地,该方法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中。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两颗低轨卫星(LEO satellite)、一个卫星网关(satellite gateway)、一辆连接车(connected car)、多个发射塔、一个热点(hotspot)及多个移动终端(mobile)。其中,移动终端包括低频移动终端(low frequency mobile)和高频甚小口径终端(high frequency VSAT),热点为高频热点(high frequency hotspot),两颗低轨卫星之间通过交换链路(inter-switch link,ISL)进行通信,其中一颗低轨卫星与卫星网关通过电子带馈线链路(e-band feeder link)进行通信。该系统包括蜂窝网络(cellular network)和核心网络(core network),由卫星基站和地面基站共同为各种移动终端提供通信服务。移动终端在接入的过程当中,卫星基站需要告知移动终端发送信号的TA,以保证所有移动终端发送的信息在基站端同步。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用于卫星基站告知移动终端TA的方式。当然,除卫星这种非地面基站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无人机等其他非地面基站,实现原理与卫星类似,本申请实施例仅以卫星为例进行说明。
在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之前,先来介绍下几种通信场景。第一种是波束随着卫星的移动而移动,如图2所示。由于卫星波束的覆盖范围大,相对于地面的照射角度可以近似于不变,即图2中的d1(d1为卫星到地面通信的单向时延)保持不变。这种情况下,由于相对于地面的照射角度可以近似于不变,因而公共RTD可被分解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而与角度相关的时延可以忽略。如图2所示,以卫星过顶时为例,位于O点位置的移动终端即为卫星过顶时对应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与卫星基站之间的延迟时长为最小延迟时长,即公共RTD。图2中,O点为卫星垂直于地面的点,小区内的公共RTD对应2*d1的延迟,其余移动终端在此基础上有额外的RTD,边缘移动终端有最大的RTD对应2*(d1+Δd)的延迟。针对卫星通信RTD大的问题,若考虑移动终端在接入时提前补偿公共的RTD 2*d1,所有移动终端发送信号的往返延迟差不超过2*Δd,且该值远远小于公共RTD。其中公共RTD可以采用广播的形式告知移动终端。在波束设计时,需要控制好波束的大小,使2*Δd不超过NR中的CP长度即可采用现有的随机接入信号。
另外一种是波束随着卫星的移动,改变角度,在较长的时间内为地面固定的区域提供服务,该通信方式也称为凝视模式,如图3所示。图3与图2相比,后者的公共RTD和最大延迟差与波束的角度相关,随着波束的变化而变化。公共RTD最高可以到几百毫秒,若直接广播公共RTD,会引入很大的资源开销。因此需要考虑新的方案减少公共RTD广播的资源开销。
对于地面用户,为避免干扰小区边缘的RTD不能超过CP,卫星场景下需要满足近距离和远距离终端的最大ΔRTD不超过CP。凝视模式下卫星最大或者最小仰角下终端的ΔRTD最大。若设计对应2*(d2,1-d1,1)和2*(d2,5-d1,5)不超过CP,在不同的卫星仰角下终端需先补偿当前仰望角θ下的comRTD(θ)(即公共RTD),就能够保证剩余的ΔRTD也不超过CP,从而避免干扰。
对于凝视模式,根据卫星的运动轨迹,在某个仰角下达到最小的comRTD,这里称minRTD,如图4所示minRTD=d1,3,对应90度的仰角。随着卫星仰角的增大或者减小,comRTD都会变大,不同角度下的comRTD可以分解成comRTD(θ)=minRTD+oRTD(θ)。其中,oRTD(θ)表示θ仰角下comRTD在minRTD基础上的变化量,该变量随着角度变化而变化且范围远小于minRTD。minRTD主要由高度决定,本实施例中将minRTD作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即第一量化参数;将oRTD(θ)作为与角度相关的时延,即第二量化参数。其中,minRTD的变化量级比oRTD(θ)大。
基于上述两种场景的分析,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将公共RTD进行分解,再对分解后的时延进行量化,得到量化参数,通过发送量化参数来降低资源开销。可选地,该方法可通过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交互实现。例如,第一通信设备可以为卫星或无人机等非地面基站,第二通信设备为移动终端。以该方法应用于上述图2所示的场景为例,即公共RTD分解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不考虑与角度相关的时延的情况下,参见图5,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501中,第一通信设备获取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时延量化参数包括第一量化参数。
其中,第一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该高度可以是第一通信设备自身所处的高度,或者可以认为是第一通信设备距地面(或者海平面)的高度,例如,若第一通信设备所处高度为600KM(千米),则该步骤中的高度指的就是600KM,而第一量化参数用于指示的是与600KM相关的时延。
可选地,由于有些通信设备的高度虽然不同,但时延差别较小,可以将一定轨道范围的时延作为一类,因而该步骤中的高度还可以是与第一通信设备自身所处的高度相近的几个高度,即将一定的轨道范围作为该步骤中的高度。例如,若第一通信设备所处的高度为600KM,而600KM在600KM~650KM的高度范围内,因而该步骤中的高度可以指600KM~650KM的高度范围,第一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高度600KM~650KM相关的时延。
此外,无论该步骤中的高度是指一个高度值,还是一个高度范围,该高度均可以是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也就是说,本申请中的高度以地面为参照物。当然,如果在其他非地面通信的应用场景中,高度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参照,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以第一通信设备为卫星基站为例,该卫星基站可基于所处高度来确定该卫星基站与地面通信的公共RTD,进而基于该公共RTD获取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可选地,第一量化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三种情况,每种情况下的获取方式如下:
第一量化参数的第一种情况:第一量化参数为时延指数,不同高度对应不同的时延指数,不同的时延指数对应相同的时间量化单位,时延指数根据与高度相关的时延及时间量化单位获取。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不同高度既可以指高度值不同的高度,例如,100KM和200KM认为是不同高度。可选地,不同高度也可以指高度范围不同的高度,例如,100KM和110KM认为是相同高度范围,而200KM和220KM认为是相同高度范围,但这两个高度范围认为是不同高度。
此外,上述时间量化单位是将时延量化的最小时间值,例如,时间量化单位为4ms,即将时延按照4ms为单位进行量化。又例如,时间量化单位为1s,即将时延按照1s为单位进行量化。该时间量化单位可以根据通信场景进行设置,也可以根据经验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可选地,第一种情况下的第一量化参数的获取方式为:确定当前轨道高度,获取当前轨道高度下的公共RTD,根据公共RTD确定与轨道高度相关的时延,根据与轨道高度相关的时延及时间量化单位确定时延指数。
可选地,根据与轨道高度相关的时延及时间量化单位确定时延指数时,可将与高度相关的时延除以时间量化单位,得到的商作为时延指数。
除采用上述方式得到时延指数外,还可通过时延指数与高度的对应关系来直接获取当前高度下的时延指数。该时延指数与高度的对应关系可预先确定并存储在第一通信设备侧。
例如,基于当前高度来查询时延指数与高度的对应关系表,得到当前高度下的时延指数。其中,该对应关系表中记录有不同高度对应的时延指数,每个时延指数又对应有与高度相关的时延。
可选地,根据与轨道高度相关的时延及时间量化单位确定时延指数时,可将与高度相关的时延除以时间量化单位,将得到的商与参考系数的乘积作为时延指数。针对采用参考系数的方式,不同高度可以对应相同的参考系数。
当然,不同高度也可以对应不同的参考系数,使得不同高度可以加以区分,以增加时延的量化精度。以得到的商为4为例,若高度为400KM,对应的参考系数为1,则时延指数为4;若高度为800KM,对应的参考系数为2,则时延指数为8。参考系数可以根据通信场景或高度来确定,也可以根据经验来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第一量化参数的第二种情况:第一量化参数为时延索引,时延索引根据与高度相关的时延获取。
可选地,第二种情况下的第一量化参数的获取方式为:确定当前高度,根据时延索引、与高度相关的时延以及高度的对应关系来获取当前高度下的时延索引。
例如,基于当前高度查询时延索引、与高度相关的时延以及高度的对应关系表,得到当前高度下的时延索引。
不难看出,该第二种情况下,考虑到卫星高度并非均匀的增加,且卫星的高度的等级有限,直接将卫星不同高度对应不同的时延索引,相较于第一种情况而言,可以用比较简单的信令精确的对应到与高度相关的时延。
第一量化参数的第三种情况:第一量化参数包括一级参数与二级参数,一级参数用于指示通信设备类型,二级参数用于指示高度,一级参数与二级参数的组合用于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
可选地,第三种情况下的第一量化参数的获取方式为:确定当前高度及通信设备类型,根据一级参数与通信设备类型的对应关系,以及二级参数与高度的对应关系来确定当前高度及通信设备类型对应的一级参数及二级参数。
例如,一级参数与通信设备类型的对应关系以及二级参数与高度的对应关系均可通过一个对应关系表来表示,因而通过该对应关系表即可查询得到一级参数及二级参数。
上述三种第一量化参数的获取方式详见后续的举例说明,此处先暂不赘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501获取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的过程无需每次执行该方法时都执行,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无需执行步骤501,而在第一通信设备已经获知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的情况下,直接执行下面的步骤502,即直接发送广播信号。
在步骤502中,第一通信设备发送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设备发送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包括:
发送广播信号,广播信号中携带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广播信号可以通过广播信道或数据信道进行发送。
例如,发送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包括:通过DL-SCH传输SIB,SIB中携带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IB中包括公共RTD字段,公共RTD字段的值用于指示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例如,在SIB2中增加一个RTD字段,通过该字段来指示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当然,除了扩展新的字段外,还可以通过已有字段来指示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此外,公共RTD除携带在广播信号中,还可以采用其他承载方式,只要能够起到广播的作用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例如,第一通信设备发送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包括:
发送控制信号,控制信号中携带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无论采用哪种承载方式,由于将公共RTD进行了量化,量化后得到的时延量化参数要小于公共RTD,因而广播时延量化参数比直接广播公共RTD的资源开销要小。例如,以公共RTD为16ms,时延量化参数包括第一量化参数,而第一量化参数为时延指数4为例,在广播信号中携带参数16比携带参数4的资源开销要大。更何况有些卫星的公共RTD最大可以达到几百毫秒,直接广播公共RTD的资源开销更大,而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降低资源开销。
在步骤503中,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一通信设备发送广播信号的方式,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广播信号。例如,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包括:接收通过DL-SCH传输的SIB,SIB中携带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IB中包括公共RTD字段,公共RTD字段的值用于指示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第一通信设备基于控制信道发送控制信号的方式来发送公共RTD,则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控制信号,进而得到控制信号中携带的公共RTD。
在步骤504中,第二通信设备根据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获取公共RTD。
可选地,该步骤504根据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获取公共RTD,包括:基于时延量化参数中的第一量化参数获取与高度相关的时延,基于与高度相关的时延获取公共RTD。
基于上述第一量化参数的三种情况,基于第一量化参数获取与高度相关的时延也包括如下几种情况:
与高度相关的时延的第一种获取方式:将时延指数与时间量化单位结合来确定时延指数所对应的高度下与高度相关的时延。例如,将时延指数与时间量化单位相乘,得到与高度相关的时延。又例如,如果有参考系数,则将时延指数除以参考系数,再将得到的商乘以时间量化单位,得到与高度相关的时延。
可选地,除采用上述方式获取与高度相关的时延外,还可通过时延指数及与高度相关的时延的对应关系来获取。
例如,第二通信设备侧存储有时延指数及与高度相关的时延的对应关系表,当接收到广播信号后,解码得到该广播信号中的第一量化参数,由于该第一量化参数为时延指数,因而查询时延指数及与高度相关的时延的对应关系表,得到与高度相关的时延。
与高度相关的时延的第二种获取方式:根据时延索引及与高度相关的时延的对应关系,确定广播信号中携带的时延索引所指示的与高度相关的时延。
例如,第二通信设备侧存储有时延索引及与高度相关的时延的对应关系表,当接收到广播信号后,解码得到该广播信号中的第一量化参数,由于该第一量化参数为时延索引,因而查询时延索引及与高度相关的时延的对应关系表,得到与高度相关的时延。
与高度相关的时延的第三种获取方式:将一级参数与二级参数组合,根据一级参数、二级参数及与高度相关的时延的对应关系,确定与高度相关的时延。
例如,第二通信设备侧存储有一级参数、二级参数及与高度相关的时延的对应关系表,当接收到广播信号后,解码得到该广播信号中的第一量化参数,由于该第一量化参数包括一级参数和二级参数,因而查询一级参数、二级参数及与高度相关的时延的对应关系表,得到与高度相关的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采用第一量化参数来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并携带在广播信号或控制信号中,从而使得接收到该广播信号或控制信号的通信设备能够据此获取公共RTD,相较直接广播公共RTD而言,能够降低资源开销。此外,由于能够降低资源开销,因而为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的融合提供了可行条件。
基于上述分析,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将公共RTD进行分解,再对分解后的时延进行量化,得到量化参数,通过广播量化参数来降低资源开销。可选地,该方法可通过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交互实现。以图3所示场景为例,参见图6,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601中,第一通信设备获取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时延量化参数包括第一量化参数和第二量化参数。
其中,第一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第二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角度相关的时延量化值。
以第一通信设备为卫星基站为例,该卫星基站可基于所处高度来确定与地面通信的公共RTD。基于公共RTD获取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获取第一量化参数的方式可参考上述步骤501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获取第二量化参数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两种情况:
第二量化参数的第一种情况:不同高度下的角度采用相同的划分方式。
第二量化参数的第二种情况:不同高度下的角度采用不同的划分方式。
可选地,无论不同高度下的角度划分方式相同或者不同,可通过角度及与角度相关的时延的对应关系来获取第二量化参数。
此外,第一量化参数与第二量化参数可采用不同的时间量化单位。例如,以图7所示为例,Tm(与高度相关的时延)根据高度变化采用较大的时间单位,To(与角度相关的时延)采用较小的时间单位,不同高度的卫星对应的minRTD(即Tm)不同,根据高度的变化范围采用合适的时间量化单位。应理解的是,不同的时间量化单位可以是相同量级的不同时间量化单位,例如,均为ms(毫秒)级,只是数值不同,例如,第一量化参数的时间量化单位为1ms,第二量化参数的时间量化单位为0.5ms。当然,也可以是不同量级的时间量化单位。例如,第一量化参数的时间量化单位为s(秒),第二量化参数的时间量化单位为ms。
在步骤602中,第一通信设备发送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该步骤602发送广播信号的方式可参见上述步骤502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603中,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该步骤603接收广播信号的方式可参见上述步骤503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604中,第二通信设备根据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获取公共RTD。
可选地,该步骤604根据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获取公共RTD,包括:基于时延量化参数中的第一量化参数获取与高度相关的时延,基于时延量化参数中的第二量化参数获取与角度相关的时延,基于与高度相关的时延及与角度相关的时延获取公共RTD。
基于第一量化参数获取与高度相关的时延的方式,可参考上述步骤504的相关内容,基于第二量化参数获取与角度相关的时延的方式,可基于角度与时延的对应关系来获取。例如,通过查询角度与时延的对应关系表来获取与角度相关的时延。
在步骤605中,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由于随着卫星基站的移动,角度会发生变化,因而与角度相关的时延也会发生变化,对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角度更新后,更新与角度相关的第二量化参数的过程。可选地,可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第二量化参数;例如,当角度发生变化后,触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例如,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更新的广播信号,更新的广播信号中携带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例如,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更新的控制信号,更新的控制信号中携带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又例如,每隔一定的时间周期触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更新的广播信号或更新的控制信号。
根据时间周期更新第二量化参数时,卫星基站和移动终端采用相同的定时,卫星基站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更新oRTD(即To,与角度相关的时延)的广播信息,即发送更新的广播信号,或者发送更新的控制信号。相应的移动终端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后监听并解码广播信号或控制信号从而获得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即oRTD。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不同高度的通信设备对应不同的时间周期。如图8所示,高轨卫星采用的时间周期为ΔT1,中轨卫星采用的时间周期为ΔT2,低轨卫星采用的时间周期为ΔT3。其中,时间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此外,时间周期可以固定,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也就是说,时间周期可以是固定不变的,也可以不是固定不变的。
在步骤606中,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根据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更新与角度相关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更新的广播信号,通过对该更新的广播信号进行解码,得到更新的广播信号中携带的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从而根据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来更新与角度相关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通信设备接收更新的控制信号,通过对该更新的控制信号进行解码,得到更新的控制信号中携带的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从而根据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来更新与角度相关的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采用第一量化参数来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通过采用第二量化参数来指示与角度相关的时延,并将第一量化参数与第二量化参数发送,从而使得接收到该第一量化参数和第二量化参数的通信设备能够据此获取公共RTD,相较直接广播公共RTD而言,能够降低资源开销。此外,由于能够降低资源开销,因而为卫星、无人机等非地面基站与地面通信的融合提供了可行条件。
接下来,为了便于理解,针对上述图5或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量化参数和第二量化参数的获取方式以及获取公共RTD的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针对上述第一量化参数的第一种情况:以第一量化参数为时延指数,时延指数与高度的对应关系表如下面表1所示为例:
表1
高度(H) Tm=4ms minRTD
600KM 3 12ms
800KM 4 16ms
1000KM 5 20ms
1200KM 6 24ms
30000KM 150 600ms
从表1不难看出,不同高度的卫星对应的minRTD不同,根据高度的变化范围采用合适的时间量化单位。如表1所示,Tm的时间量化单位为4ms,不同高度的卫星广播Tm的数量即时延指数。移动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时延指数计算对应的minRTD,例如,广播信号中携带的时延指数为4,则移动终端可以获取minRTD=4ms*4=16ms。
针对上述第一量化参数的第二种情况:以第一量化参数为时延索引,时延索引与高度的对应关系表如下面表2所示为例:
表2
高度(H) Index minRTD
300KM 1 6ms
500KM 2 11ms
600KM 3 13ms
1000KM 4 18ms
1200KM 5 20ms
35768KM 10 541ms
与表1所示的第一量化参数不同的是,考虑到卫星高度并非均匀的增加,且卫星的高度的等级有限,因而第二种情况下,可以直接将卫星不同的高度对应到不同的时延索引,移动终端通过查询表2即可获得时延索引对应的minRTD。例如,第二量化参数是4,则通过查询表2可得到与高度相关的时延为18ms。
针对上述第一量化参数的第三种情况:以第一量化参数包括一级参数与二级参数,一级参数与二级参数与高度的对应关系表如下面表3所示为例。其中,一级参数可用于指示通信设备类型,例如,指示卫星的类型包括高轨、低轨、中轨,高空平台等。二级参数表示不同等级轨道下的不同高度。例如,广播的一级参数为2,二级参数为3,则移动终端通过查询表3得到的minRTD=20ms。
表3
Figure BDA0001888154850000151
为了便于理解第二量化参数及获取与角度相关的时延的方式,本实施例以如下表4所示的角度与时延的对应关系表为例,表4给出了不同高度的通信设备在不同角度下的oRTD,(高轨卫星的oRTD=0),以Tm的时间量化单位为1ms为例,则600KM的低轨道卫星在10°~30°或者90°~110°的oRTD=3*1ms=3ms,所以结合表1和表4可以得到comRTD=minRTD+oRTD=12ms+3ms=15ms。移动终端在接入的过程中,需要提前补偿15ms的时间提前量。在该方案中,卫星基站仅需要广播Tm和To对应的参数,Tm和To为约定好的固定值,移动终端即可以估算出相应的时间提前量,由此大大减少了comRTD广播的资源开销。
表4
Figure BDA0001888154850000152
上述表4中,不同类型的卫星采用相同的角度划分方式。与表4不同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不同高度下,相同的角度变化所引起的oRTD变化会不同,导致轨道越低的卫星指示的oRTD精度越高。对此,本实施例还可以对不同高度采用不同的角度划分方式,使得卫星有相同的oRTD变化精度。如下表5所示,卫星经过一定的角度移动之后按照1To的精度进行偏移量的广播,移动终端在接收到广播信号之后,可以以1To的精度对comRTD进行补偿。该种方式能够使得移动终端与不同的卫星通信,都有相同的comRTD调整精度。
表5
Figure BDA0001888154850000161
基于相同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应用于用户侧的通信设备端,例如移动终端中。参见图9,该通信装置900包括:
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时延量化参数包括第一量化参数,第一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
获取模块902,用于根据时延量化参数获取公共RTD。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中携带所述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901,用于通过广播信道或数据信道接收广播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中携带所述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通过DL-SCH传输的SIB,SIB中携带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IB中包括公共RTD字段,公共RTD字段的值用于指示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时延量化参数还包括第二量化参数,第二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角度相关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量化参数与第二量化参数采用不同的时间量化单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量化参数为时延指数,不同高度对应不同的时延指数,不同的时延指数对应相同的时间量化单位;
时延指数用于结合时间量化单位,以确定时延指数所对应的高度下与高度相关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量化参数为时延索引,时延索引用于指示对应的高度下与高度相关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量化参数包括一级参数与二级参数,一级参数用于指示通信设备类型,二级参数用于指示高度,一级参数与二级参数的组合用于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不同高度下的角度划分方式相同或者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901,还用于接收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获取模块902,还用于根据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更新与角度相关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更新的广播信号,更新的广播信号中携带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更新的控制信号,更新的控制信号中携带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不同高度的通信设备对应不同的时间周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应用于基站端,例如卫星、无人机中。参见图10,该通信装置1000包括:
获取模块1001,用于获取公共RTD对应的时延量化参数,时延量化参数包括第一量化参数,第一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
发送模块1002,用于发送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模块1002,用于发送广播信号,广播信号中携带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模块1002,用于通过广播信道或数据信道发送广播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模块1002,用于通过DL-SCH传输SIB,SIB中携带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IB中包括公共RTD字段,公共RTD字段的值用于指示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模块1002,用于发送控制信号,控制信号中携带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时延量化参数还包括第二量化参数,第二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角度相关的时延量化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量化参数与第二量化参数采用不同的时间量化单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量化参数为时延指数,不同高度对应不同的时延指数,不同的时延指数对应相同的时间量化单位,时延指数根据与高度相关的时延及时间量化单位获取。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量化参数为时延索引,时延索引根据与高度相关的时延获取。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量化参数包括一级参数与二级参数,一级参数用于指示通信设备类型,二级参数用于指示高度,一级参数与二级参数的组合用于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不同高度采用相同或者不同的角度划分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模块1001,还用于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第二量化参数;
发送模块1002,还用于发送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模块1002,用于发送更新的广播信号,更新的广播信号中携带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模块1002,用于发送更新的控制信号,更新的控制信号中携带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不同高度的通信设备对应不同的时间周期。
应理解的是,上述图9和图10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相同构思,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参见图11,该通信装置1100包括:
接收器1101,用于接收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时延量化参数包括第一量化参数,第一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以及
处理器1102,用于根据时延量化参数获取公共RTD。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器1101,用于接收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中携带所述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器1101,用于通过广播信道或数据信道接收广播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器1101,用于接收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中携带所述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器1101,用于接收通过DL-SCH传输的SIB,SIB中携带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接收器1101,还用于接收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处理器1102,还用于根据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更新与角度相关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接收器1101,用于接收更新的广播信号,更新的广播信号中携带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接收器1101,用于接收更新的控制信号,更新的控制信号中携带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该接收器1101可以是无线或者有线接收器,例如,射频以及天线模块。该接收器1101可以包括一根或者多根天线,可以是阵列天线等。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1100还包括存储器1103。其中,接收器1101、处理器1102和存储器1103通过总线1104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传输等其他手段实现通信。该处理器1102用于控制接收器1101执行接收操作。
相应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参见图12,该通信装置1200包括:
处理器1201,用于获取公共RTD对应的时延量化参数,时延量化参数包括第一量化参数,第一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以及
发射器1202,用于发送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发射器1202,用于发送广播信号,所述广播信号中携带所述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发射器1202,用于通过广播信道或数据信道发送广播信号。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发射器1202,用于通过DL-SCH传输SIB,SIB中携带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射器1202,用于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中携带所述时延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201,还用于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第二量化参数;
发射器1202,还用于发送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发射器1202,用于发送更新的广播信号,更新的广播信号中携带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发射器1202,用于发送更新的控制信号,更新的控制信号中携带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该发射器1202可以是无线或者有线发射器,例如,射频以及天线模块。该发射器1202可以包括一根或者多根天线,可以是阵列天线等。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1200还包括存储器1203。其中,处理器1201、发射器1202和存储器1203通过总线1204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传输等其他手段实现通信。该处理器1201用于控制发射器1202执行发送操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参见图13,该通信装置1300包括:存储器1301和处理器1302,存储器1301和处理器1302耦合。其中,处理器1302用于控制接收器接收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时延量化参数包括第一量化参数,第一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根据时延量化参数获取公共RTD。处理器1302,还用于控制接收器接收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根据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更新与角度相关的时延。
相应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参见图14,该通信装置1400包括:存储器1401和处理器1402,存储器1401和处理器1402耦合。其中,处理器1402用于获取公共RTD对应的时延量化参数,时延量化参数包括第一量化参数,第一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通过发射器发送时延量化参数。处理器1402,还用于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第二量化参数;控制发射器发送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图9所示的任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的装置以及图10所示的任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的装置;或者,该系统包括上述图11所示的任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的装置以及图12所示的任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的装置;或者,该系统包括上述图13所示的任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的装置以及图14所示的任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的装置。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处理器,该处理器包括:
至少一个电路,用于通过接收器接收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时延量化参数包括第一量化参数,第一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
至少一个电路,用于根据时延量化参数获取公共RTD。
相应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处理器,该处理器包括:
至少一个电路,用于获取公共RTD对应的时延量化参数,时延量化参数包括第一量化参数,第一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
至少一个电路,用于通过发射器发送时延量化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通信设备执行上述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芯片,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输入接口、输出接口、所述处理器以及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相连,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代码,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
应理解的是,上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值得说明的是,处理器可以是支持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advanced RISC machines,ARM)架构的处理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至少一段代码,该至少一段代码可由计算机执行,以控制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可以使得处理器或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该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d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Disk)等。

Claims (28)

1.一种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公共往返时延RTD的时延量化参数,所述时延量化参数包括第一量化参数,所述第一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
根据所述时延量化参数获取公共RT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公共往返时延RTD的时延量化参数,包括:
接收通过下行共享信道DL-SCH传输的系统信息块SIB,所述SIB中携带所述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B中包括公共RTD字段,所述公共RTD字段的值用于指示所述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延量化参数还包括第二量化参数,所述第二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角度相关的时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量化参数与所述第二量化参数采用不同的时间量化单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量化参数为时延指数,不同高度对应不同的时延指数,所述不同的时延指数对应相同的时间量化单位;
所述时延指数用于结合所述时间量化单位,以确定所述时延指数所对应的高度下与高度相关的时延。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量化参数为时延索引,所述时延索引用于指示对应的高度下与高度相关的时延。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量化参数包括一级参数与二级参数,所述一级参数用于指示通信设备类型,所述二级参数用于指示高度,所述一级参数与二级参数的组合用于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
9.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高度下的角度划分方式相同或者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4-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根据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更新与角度相关的时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高度的通信设备对应不同的时间周期。
12.一种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公共往返时延RTD的时延量化参数,所述时延量化参数包括第一量化参数,所述第一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
发送所述时延量化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时延量化参数,包括:
通过下行共享信道DL-SCH传输系统信息块SIB,所述SIB中携带所述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B中包括公共RTD字段,所述公共RTD字段的值用于指示所述公共RTD的时延量化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延量化参数还包括第二量化参数,所述第二量化参数用于指示与角度相关的时延量化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量化参数与所述第二量化参数采用不同的时间量化单位。
17.根据权利要求12-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量化参数为时延指数,不同高度对应不同的时延指数,所述不同的时延指数对应相同的时间量化单位,所述时延指数根据与高度相关的时延及所述时间量化单位获取。
18.根据权利要求12-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量化参数为时延索引,所述时延索引根据与高度相关的时延获取。
19.根据权利要求12-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量化参数包括一级参数与二级参数,所述一级参数用于指示通信设备类型,所述二级参数用于指示高度,所述一级参数与二级参数的组合用于指示与高度相关的时延。
20.根据权利要求15-1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高度采用相同或者不同的角度划分方式。
21.根据权利要求15-2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所述第二量化参数;
发送根据角度或者时间周期更新的第二量化参数。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高度的通信设备对应不同的时间周期。
2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
2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2-22中任一项所述的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
2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
2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2-22中任一项所述的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
27.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如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被执行。
28.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如权利要求12-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被执行。
CN201811458278.8A 2018-11-30 2018-11-30 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2633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58278.8A CN111263390B (zh) 2018-11-30 2018-11-30 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19/097746 WO2020107912A1 (zh) 2018-11-30 2019-07-25 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EP19890991.3A EP3876585A4 (en) 2018-11-30 2019-07-25 METHOD FOR PROCESSING CIRCULATION DELAY, ASSOCIATED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7/334,230 US11778576B2 (en) 2018-11-30 2021-05-28 Method for processing round trip delay, related apparatus,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58278.8A CN111263390B (zh) 2018-11-30 2018-11-30 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63390A true CN111263390A (zh) 2020-06-09
CN111263390B CN111263390B (zh) 2021-08-13

Family

ID=70852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58278.8A Active CN111263390B (zh) 2018-11-30 2018-11-30 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78576B2 (zh)
EP (1) EP3876585A4 (zh)
CN (1) CN111263390B (zh)
WO (1) WO202010791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4019A (zh) * 2020-09-25 2021-02-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时延补偿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270961A (zh) * 2020-07-31 2022-04-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定时提前量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4337772A (zh) * 2020-10-09 2022-04-12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23011548A1 (zh) * 2021-08-04 2023-02-09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芯片、芯片模组、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46506A2 (en) * 2019-01-08 2020-07-16 Apple Inc.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or nr base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93377A1 (en) * 2001-12-27 2010-04-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eating And Using Base Station Almanac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A Position Location Capability
CN103391130A (zh) * 2012-05-07 2013-11-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星上交换实现方法和设备
CN106371110A (zh) * 2016-08-16 2017-02-01 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 一种gnss‑r双补时延干涉处理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3777B (zh) * 2011-06-20 2015-07-15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信号的控制方法
US9197376B2 (en) * 2012-08-03 2015-11-24 Broadcom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bundling operation with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479964B2 (en) * 2014-04-17 2016-10-25 Ubiqomm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itigating fading in a broadband access system using drone/UAV platforms
US9571180B2 (en) * 2014-10-16 2017-02-14 Ubiqomm Llc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beam forming and pointing toward ground coverage area cells for broadband access
CN104796979B (zh) * 2014-12-11 2019-10-01 北京邮电大学 调整随机接入序列的方法及用户终端
WO2019161044A1 (en) * 2018-02-14 2019-08-22 Idac Holdings, Inc. Random access in a non-terrestrial network
US20210029658A1 (en) * 2018-04-03 2021-01-28 Idac Holdings, Inc. Timing advance for non-terrestrial network communication
US11019583B2 (en) * 2018-05-04 2021-05-25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for network-assisted uplink time advance for extreme range support
WO2020071698A1 (ko) * 2018-10-05 2020-04-09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비지상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하여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93377A1 (en) * 2001-12-27 2010-04-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eating And Using Base Station Almanac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A Position Location Capability
CN103391130A (zh) * 2012-05-07 2013-11-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星上交换实现方法和设备
CN106371110A (zh) * 2016-08-16 2017-02-01 上海航天测控通信研究所 一种gnss‑r双补时延干涉处理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汪春霆等: "卫星通信与地面5G的融合初探(二)", 《卫星与网络》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0961A (zh) * 2020-07-31 2022-04-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定时提前量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2314019A (zh) * 2020-09-25 2021-02-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时延补偿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14019B (zh) * 2020-09-25 2023-09-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时延补偿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37772A (zh) * 2020-10-09 2022-04-12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23011548A1 (zh) * 2021-08-04 2023-02-09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芯片、芯片模组、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76585A4 (en) 2021-12-22
WO2020107912A1 (zh) 2020-06-04
US20210288896A1 (en) 2021-09-16
US11778576B2 (en) 2023-10-03
CN111263390B (zh) 2021-08-13
EP3876585A1 (en) 2021-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63390B (zh) 往返时延的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69794B (zh)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辅助的飞行器无线通信
US20210143901A1 (en) Timing advance for satellite-based communications using a satellite with enhanced processing capabilities
CN112567814B (zh) 基础设施设备、通信装置和方法
US20210306806A1 (en) Location management with dynamic tal for high mobility
EP3846552A1 (en) User equipment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and base station
KR20130113927A (ko) 고용량 하이브리드 지상/위성 셀룰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CN113228796A (zh) 自适应随机接入响应窗口
US20240031965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EP4108021A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of downlink-uplink timing relationship
US20230362857A1 (en) Timing and frequency adjustments in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US20230362793A1 (en) System information adaptation for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Kim et al. Beam management for 5G satellite systems based on NR
CN110012503B (zh) 一种高空通信平台与地面蜂窝间干扰管理方法
CN114173410A (zh) 定时偏移参数更新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6325994A (zh) Gnss有效期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25135B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Yun et al. Main features of 5G new radio for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US20240031964A1 (en) Adjustment method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timing,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230100364A1 (en) Random Access Handling of a UE
US2023026263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iming advance value
EP428079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3035276A1 (zh) 上行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880080A (zh) 一种参数配置方法、数据发送方法、ris设备及基站
WO2023052248A1 (en) Methods,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for a non-terrestrial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