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63059A - 一种可交换镜头旁轴相机的手动对焦拍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交换镜头旁轴相机的手动对焦拍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63059A
CN111263059A CN202010060313.1A CN202010060313A CN111263059A CN 111263059 A CN111263059 A CN 111263059A CN 202010060313 A CN202010060313 A CN 202010060313A CN 111263059 A CN111263059 A CN 1112630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cusing
lens
ring
position information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603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63059B (zh
Inventor
董福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eagull Digital Camer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eagull Digital Camer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eagull Digital Camera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eagull Digital Camer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6031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630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63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630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63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630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04N23/632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for displaying or modifying preview images prior to image capturing, e.g. variety of image resolutions or capturing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一种可交换镜头旁轴相机的手动对焦拍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的镜头参数;向使用者展示像素传感器获取的预览画面;根据联动环的位置信息以及镜头参数,获取镜头的实际对焦距离;根据相位对焦点以及镜头焦距,获取对焦目标与镜头之间的实际距离;根据实际对焦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偏差,将预览画面中的对焦目标的影像进行偏移,并显示在对焦屏上;判断是否接收到拍摄指令,若接收到拍摄指令,则对当前预览画面进行拍摄,若没有接收到拍摄指令,则返回执行所述根据联动环的位置信息以及镜头参数,获取镜头的实际对焦距离的步骤。

Description

一种可交换镜头旁轴相机的手动对焦拍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相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交换镜头旁轴相机的手动对焦拍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旁轴相机,也称为旁轴取景式相机,由于取景光轴位于摄影镜头光轴旁边,而且彼此平行,因而取名“旁轴”相机。现有可交换镜头旁轴相机的手动对焦系统,为光学机械系统。光学机械系统组成复杂,所需要的光学组件和机械零部件较多,零部件加工精度及组装精度要求高。造成加工和组装困难,成本高,且仅能实现在画面中心位置区域对焦。即使最优秀的徕卡的M系列相机。也会因为高精度机械装置的磨损,一段时间的使用后需要多次的再调校,导致使用不便。
而且在更换镜头时,因镜头和机身的匹配问题,需要精确调校。且使用后的镜头以及机身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问题,会造成镜头和机身的不匹配。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交换镜头旁轴相机的手动对焦拍摄方法及装置,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交换镜头旁轴相机的手动对焦拍摄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的镜头参数,其中,所述镜头参数包括对焦环的位置信息与联动环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关系参数和镜头焦距;
向使用者展示像素传感器获取的预览画面;
获取联动环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联动环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关系参数,得到对焦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对焦环的位置信息,获取镜头的实际对焦距离;
获取多个相位检测点采集的相位对焦点,根据多个所述相位对焦点以及所述镜头焦距,获取对焦目标与镜头之间的实际距离;
将所述实际对焦距离与所述实际距离进行对比,得到二者的偏差,基于该偏差,将获取到的预览画面中的对焦目标的影像进行偏移,并将偏移后的影像显示在对焦屏上,使得使用者通过光学取景镜片看到取景器中心的对焦目标以及所述对焦屏上显示的影像;其中,当取景器中心的对焦目标与所述对焦屏上显示的影像完全重合时,实现合焦;
判断是否接收到使用者输入的拍摄指令,若接收到所述拍摄指令,则对当前预览画面进行拍摄,若没有接收到所述拍摄指令,则返回执行所述获取联动环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联动环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关系参数,得到对焦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对焦环的位置信息,获取镜头的实际对焦距离的步骤。
可选地,在所述获取预设的镜头参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镜头更换后,向使用者展示镜头参数设置画面,接收使用者输入的镜头参数设置指令,并判断所述镜头参数设置指令的属性;若所述镜头参数设置指令为选取镜头参数,则向使用者展示镜头参数列表,将使用者选定的镜头参数作为预设的镜头参数;若所述镜头参数设置指令为初始标定镜头,则向使用者展示标定操作画面,并根据使用者输入的标定操作指令对镜头进行标定,并将标定好的镜头参数转存到所述镜头参数列表,返回执行所述向使用者展示镜头标定设置画面,接收使用者输入的镜头标定指令的步骤;其中所述标定操作指令包括镜头焦距选取指令、对焦环与联动环标定指令。
可选地,所述若所述镜头参数设置指令为初始标定镜头,则向使用者展示标定操作画面,并根据使用者输入的标定操作指令对镜头进行标定,并将标定好的镜头参数转存到所述镜头参数列表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镜头标定指令为初始标定镜头,则向使用者展示标定操作画面;接收镜头焦距选取指令,确认与镜头对应的镜头焦距;接收对焦环与联动环标定指令,并获取当前联动环的位置信息;基于对焦环与联动环之间一一对应的位置关系,获取对焦环的位置信息与联动环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关系参数;将标定好的镜头焦距和关系参数转存到所述镜头参数列表。
可选地,所述接收对焦环与联动环标定指令,并获取当前联动环的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接收使用者输入的无穷远标定指令,并获取当前联动环的位置信息;接收使用者输入的3米标定指令,并获取当前联动环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联动环的位置信息通过电子测距仪获取。
可选地,在所述获取联动环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联动环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关系参数,得到对焦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对焦环的位置信息,获取镜头的实际对焦距离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接收使用者通过所述预览画面选择的对焦目标。
可选地,所述相位检测点设置在像素传感器上。
可选地,所述获取多个相位检测点采集的相位对焦点,根据多个所述相位对焦点以及所述镜头焦距,获取对焦目标与镜头之间的实际距离的步骤包括:
获取多个相位检测点采集的相位对焦点;根据多个所述相位对焦点,获取像素传感器采集的左右相对的成对像素点,并对所述成对像素点进行光量信息检测,通过对比所述成对像素点左右两侧光量信息的相关值情况,找到像素差最小的点作为对焦点;根据该对焦点以及所述镜头焦距,获取对焦目标与镜头之间的实际距离。
可选地,所述相机上还设置有发光二极管,在所述将所述实际对焦距离与所述实际距离进行对比,得到二者的偏差,基于该偏差,将获取到的预览画面中的对焦目标的影像进行偏移,并将偏移后的影像显示在对焦屏上,使得使用者通过光学取景镜片看到取景器中心的对焦目标以及所述对焦屏上显示的影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使用者调整对焦环时,判断所述实际对焦距离与所述实际距离是否相等,若实际对焦距离与所述实际距离相等,则点亮发光二极管提示使用者合焦完成。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可交换镜头旁轴相机的手动对焦拍摄装置,包括:
镜头参数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预设的镜头参数,其中,所述镜头参数包括对焦环的位置信息与联动环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关系参数和镜头焦距;
预览画面展示模块,被配置为向使用者展示像素传感器获取的预览画面;
实际对焦距离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联动环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联动环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关系参数,得到对焦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对焦环的位置信息,获取镜头的实际对焦距离;其中,所述实际对焦距离为对焦面与镜头之间的距离;
实际距离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多个相位检测点采集的相位对焦点,根据多个所述相位对焦点以及所述镜头焦距,获取对焦目标与镜头之间的实际距离;
对比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实际对焦距离与所述实际距离进行对比,得到二者的偏差,基于该偏差,将获取到的预览画面中的对焦目标的影像进行偏移,并将偏移后的影像显示在对焦屏上,使得使用者通过光学取景镜片看到取景器中心的对焦目标以及所述对焦屏上显示的影像;其中,当取景器中心的对焦目标与所述对焦屏上显示的影像完全重合时,实现合焦;
拍摄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是否接收到使用者输入的拍摄指令,若接收到所述拍摄指令,则对当前预览画面进行拍摄,若没有接收到所述拍摄指令,则向所述实际对焦距离获取模块发送继续执行相应功能的指令。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镜头参数设置模块,所述镜头参数设置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在镜头更换后,向使用者展示镜头参数设置画面,接收使用者输入的镜头参数设置指令,并判断所述镜头参数设置指令的属性;镜头参数选取子模块,被配置为若所述镜头参数设置指令为选取镜头参数,则向使用者展示镜头参数列表,将使用者选定的镜头参数作为预设的镜头参数;镜头参数标定子模块,被配置为若所述镜头参数设置指令为初始标定镜头,则向使用者展示标定操作画面,并根据使用者输入的标定操作指令对镜头进行标定,并将标定好的镜头参数转存到所述镜头参数列表,向所述判断子模块发送继续执行相应功能的指令;其中所述标定操作指令包括镜头焦距选取指令、对焦环与联动环标定指令。
可选地,所述镜头参数标定子模块包括:
展示单元,被配置为若所述镜头标定指令为初始标定镜头,则向使用者展示标定操作画面;镜头焦距确认单元,被配置为接收镜头焦距选取指令,确认与镜头对应的镜头焦距;标定单元,被配置为接收对焦环与联动环标定指令,并获取当前联动环的位置信息;关系参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基于对焦环与联动环之间一一对应的位置关系,获取对焦环的位置信息与联动环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关系参数;存储单元,被配置为将标定好的镜头焦距和关系参数转存到所述镜头参数列表。
可选地,所述标定单元包括:
无穷远标定子单元,被配置为接收使用者输入的无穷远标定指令,并获取当前联动环的位置信息;3米远标定子单元,被配置为接收使用者输入的3米标定指令,并获取当前联动环的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联动环的位置信息通过电子测距仪获取。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对焦目标选定模块,所述对焦目标选定模块被配置为接收使用者通过所述预览画面选择的对焦目标。
可选地,所述相位检测点设置在像素传感器上。
可选地,所述实际距离获取模块步骤包括:
相位对焦点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多个相位检测点采集的相位对焦点;对焦点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多个所述相位对焦点,获取像素传感器采集的左右相对的成对像素点,并对所述成对像素点进行光量信息检测,通过对比所述成对像素点左右两侧光量信息的相关值情况,找到像素差最小的点作为对焦点;实际距离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该对焦点以及所述镜头焦距,获取对焦目标与镜头之间的实际距离。
可选地,所述相机上还设置有发光二极管,所述装置还包括发光二极管提示模块,被配置为在使用者调整对焦环时,判断所述实际对焦距离与所述实际距离是否相等,若实际对焦距离与所述实际距离相等,则点亮发光二极管提示使用者合焦完成。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首先获取预设的镜头参数,在确定使用者确定对焦目标后,使用者会根据对焦目标的清晰程度来调整对焦环,当使用者满意对焦目标的清晰程度时,获取此时联动环的位置信息,从而确定对焦环的位置信息,并推算出镜头的实际对焦距离;此时,根据相位对焦点以及镜头焦距,获取对焦目标与镜头之间的实际距离;根据实际对焦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偏差,将预览画面中的对焦目标的影像进行偏移,然后显示在对焦屏上,此时使用者通过光学取景镜片看到取景器中心的对焦目标以及对焦屏上的影像;使用者根据两个影像是否重合来判断相机当前是否合焦。本发明通过电子测距仪可以测得联动环的位置信息,利用联动环与对焦环之间的一开始标定好的关系参数,间接测得对焦环的位置信息,从而推算出镜头的实际对焦距离,此时的实际对焦距离是镜头所认为的物体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并不是物体与镜头之间的实际距离,通过后续的相位对焦点求得实际距离,将两者做偏差,基于该偏差可将带偏差的影像显示在对焦屏上,与标准的光学影像进行比较,以光电混合的方式实现黄斑手动对焦,且可根据偏差影像具体在标准影像的哪一侧(左侧或右侧),来相应转动对焦环,操作更加便捷。本发明通过将实际对焦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偏差,转化成与标准的光学影像有偏差的数字影像,由于数字影像通过电子线路传输,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的传动机械组件,降低了加工难度,还降低了方案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械组件加工精度及组装精度要求高,成本高的问题,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高精度机械装置的磨损导致的精度降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像素传感器上多处设置相位检测点,可以检测预览画面中所有目标的相位对焦点,从而实现整个预览画面任意位置的选择性对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在预览画面中心区域对焦的问题。本发明可以自行标定镜头参数,且在标定完镜头参数后可将镜头参数进行保存,方便以后更换镜头使用时快速调用对应的镜头参数,且标定镜头时只使用到对焦环和联动环两个机械零件,不涉及其他复杂的传动机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其他传动机械的磨损带来的镜头与机身不匹配的问题。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创新点包括:
1、本发明通过电子测距仪可以测得联动环的位置信息,利用联动环与对焦环之间的一开始标定好的关系参数,间接测得对焦环的位置信息,从而推算出镜头的实际对焦距离,此时的实际对焦距离是镜头所认为的物体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并不是物体与镜头之间的实际距离,通过后续的相位对焦点求得实际距离,将两者做偏差,基于该偏差可将带偏差的影像显示在对焦屏上,与标准的光学影像进行比较,以光电混合的方式实现黄斑手动对焦,且可根据偏差影像具体在标准影像的哪一侧(左侧或右侧),来相应转动对焦环,操作更加便捷,是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创新点之一。
2、本发明通过将实际对焦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偏差,转化成与标准的光学影像有偏差的数字影像,由于数字影像通过电子线路传输,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的传动机械组件,降低了加工难度,还降低了方案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械组件加工精度及组装精度要求高,成本高的问题,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机械组件磨损带来的精度问题,是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创新点之一。
3、本发明通过在像素传感器上多处设置相位检测点,可以检测预览画面中所有目标的相位对焦点,从而实现整个预览画面任意位置的选择性对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在预览画面中心区域对焦的问题,是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创新点之一。
4、本发明可以提供友好的交互方式,便于使用者自行标定镜头参数,且在标定完镜头参数后可将镜头参数进行保存,方便以后更换镜头使用时快速调用对应的镜头参数,且标定镜头时只使用到对焦环和联动环两个机械零件,不涉及其他复杂的传动机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其他传动机械的磨损带来的镜头与机身不匹配的问题,是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创新点之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交换镜头旁轴相机的手动对焦拍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交换镜头旁轴相机的手动对焦拍摄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交换镜头旁轴相机的结构图;
图中,301为镜头,302为对焦环,303为联动环,304为光学取景镜片,305为对焦屏,306为电子测距仪,307为像素传感器,308为相机机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交换镜头旁轴相机的手动对焦拍摄方法及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交换镜头旁轴相机的手动对焦拍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0:获取预设的镜头参数,其中,所述镜头参数包括对焦环的位置信息与联动环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关系参数和镜头焦距;
若相机的镜头上一次也在使用,且使用者不更换镜头,可以直接进入拍照模式,相机的镜头参数已经在上一次的使用中设置好,直接调用预设的镜头参数即可。若使用者想要更换镜头,则在镜头更换后,向使用者展示镜头参数设置画面,接收使用者输入的镜头参数设置指令,并判断所述镜头参数设置指令的属性。若所述镜头参数设置指令为选取镜头参数,则向使用者展示镜头参数列表,将使用者选定的镜头参数作为预设的镜头参数;若所述镜头参数设置指令为初始标定镜头,则向使用者展示标定操作画面,并根据使用者输入的标定操作指令对镜头进行标定,并将标定好的镜头参数转存到所述镜头参数列表,返回执行所述向使用者展示镜头标定设置画面,接收使用者输入的镜头标定指令的步骤;其中,所述标定操作指令包括镜头焦距选取指令、对焦环与联动环标定指令。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当所述镜头标定指令为初始标定镜头时,向使用者展示标定操作画面,接收镜头焦距选取指令,确认与镜头对应的镜头焦距,接收使用者输入的无穷远标定指令,并获取当前联动环的位置信息,接收使用者输入的3米标定指令,并获取当前联动环的位置信息,基于对焦环与联动环之间一一对应的位置关系,获取对焦环的位置信息与联动环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关系参数,将标定好的镜头焦距和关系参数转存到所述镜头参数列表。本发明可以提供友好的交互方式,便于使用者自行标定镜头参数,且在标定完镜头参数后可将镜头参数进行保存,方便以后更换镜头使用时快速调用对应的镜头参数,且标定镜头时只使用到对焦环和联动环两个机械零件,不涉及其他复杂的传动机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其他传动机械的磨损带来的镜头与机身不匹配的问题。
S120:向使用者展示像素传感器获取的预览画面;
向使用者展示像素传感器获取的预览画面,若使用者通过预览画面选择对焦区域,则将对焦区域中的物体作为对焦目标,若使用者没有选择对焦区域,则默认预览画面中心区域中的物体为对焦目标。本发明通过在像素传感器上多处设置相位检测点,可以检测预览画面中所有目标的相位对焦点,从而实现整个预览画面任意位置的选择性对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在预览画面中心区域对焦的问题。
S130:获取联动环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联动环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关系参数,得到对焦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对焦环的位置信息,获取镜头的实际对焦距离;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联动环的位置信息通过电子测距仪获取。通过电子测距仪测量得到联动环具体的位置信息,并根据联动环的位置信息与对焦环的位置信息的关系参数,得到对焦环具体的位置信息,从而推算出镜头的实际对焦距离,为后面预览画面中的对焦目标的影像的偏移提供了前提条件。
S140:获取多个相位检测点采集的相位对焦点,根据多个所述相位对焦点以及所述镜头焦距,获取对焦目标与镜头之间的实际距离;
获取多个相位检测点采集的相位对焦点;根据多个所述相位对焦点,获取像素传感器采集的左右相对的成对像素点,并对所述成对像素点进行光量信息检测,通过对比所述成对像素点左右两侧光量信息的相关值情况,找到像素差最小的点作为对焦点;根据该对焦点以及所述镜头焦距,获取对焦目标与镜头之间的实际距离。通过相位检测点以及像素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精确推算出对焦目标与镜头之间的实际距离,为后面预览画面中的对焦目标的影像的偏移提供了前提条件。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相位检测点设置在像素传感器上,且进行多处设,实现预览画面中任意目标的对焦。
S150:将所述实际对焦距离与所述实际距离进行对比,得到二者的偏差,基于该偏差,将获取到的预览画面中的对焦目标的影像进行偏移,并将偏移后的影像显示在对焦屏上,使得使用者通过光学取景镜片看到取景器中心的对焦目标以及所述对焦屏上显示的影像;其中,当取景器中心的对焦目标与所述对焦屏上显示的影像完全重合时,实现合焦;
根据实际对焦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偏差,将预览画面中的对焦目标的影像进行偏移,然后显示在对焦屏上,此时使用者通过光学取景镜片看到取景器中心的对焦目标以及对焦屏上的影像;使用者根据两个影像是否重合来判断相机当前是否合焦。本发明通过将实际对焦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偏差,转化成与标准的光学影像有偏差的数字影像,由于数字影像通过电子线路传输,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的传动机械组件,降低了加工难度,还降低了方案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械组件加工精度及组装精度要求高,成本高的问题,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机械组件磨损带来的精度问题。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相机上还设置有发光二极管,在使用者调整对焦环时,判断所述实际对焦距离与所述实际距离是否相等,若实际对焦距离与所述实际距离相等,则点亮发光二极管提示使用者合焦完成。使用者可以通过光学取景镜片看到的取景器中心的对焦目标以及对焦屏上的影像是否重合来判断相机是否合焦,也可以通过发光二极管来判断相机是否合焦,该判断形式更加直观简便。
S160:判断是否接收到使用者输入的拍摄指令,若接收到所述拍摄指令,则对当前预览画面进行拍摄,若没有接收到所述拍摄指令,则返回执行所述获取联动环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联动环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关系参数,得到对焦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对焦环的位置信息,获取镜头的实际对焦距离的步骤。
在总的实施例中,首先获取预设的镜头参数,在确定使用者确定对焦目标后,使用者会根据对焦目标的清晰程度来调整对焦环,当使用者满意对焦目标的清晰程度时,获取此时联动环的位置信息,从而确定对焦环的位置信息,并推算出镜头的实际对焦距离;此时,根据相位对焦点以及镜头焦距,获取对焦目标与镜头之间的实际距离;根据实际对焦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偏差,将预览画面中的对焦目标的影像进行偏移,然后显示在对焦屏上,此时使用者通过光学取景镜片看到取景器中心的对焦目标以及对焦屏上的影像;使用者根据两个影像是否重合来判断相机当前是否合焦。本发明通过电子测距仪可以测得联动环的位置信息,利用联动环与对焦环之间的一开始标定好的关系参数,间接测得对焦环的位置信息,从而推算出镜头的实际对焦距离,此时的实际对焦距离是镜头所认为的物体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并不是物体与镜头之间的实际距离,通过后续的相位对焦点求得实际距离,将两者做偏差,基于该偏差可将带偏差的影像显示在对焦屏上,与标准的光学影像进行比较,以光电混合的方式实现黄斑手动对焦,且可根据偏差影像具体在标准影像的哪一侧(左侧或右侧),来相应转动对焦环,操作更加便捷,是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创新点之一。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交换镜头旁轴相机的手动对焦拍摄装置的模块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交换镜头旁轴相机的手动对焦拍摄装置,可以包括:
镜头参数获取模块210,被配置为获取预设的镜头参数,其中,所述镜头参数包括对焦环的位置信息与联动环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关系参数和镜头焦距。
预览画面展示模块220,被配置为向使用者展示像素传感器获取的预览画面。
实际对焦距离获取模块230,被配置为获取联动环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联动环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关系参数,得到对焦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对焦环的位置信息,获取镜头的实际对焦距离;其中,所述实际对焦距离为对焦面与镜头之间的距离。
实际距离获取模块240,被配置为获取多个相位检测点采集的相位对焦点,根据多个所述相位对焦点以及所述镜头焦距,获取对焦目标与镜头之间的实际距离。
对比模块250,被配置为将所述实际对焦距离与所述实际距离进行对比,得到二者的偏差,基于该偏差,将获取到的预览画面中的对焦目标的影像进行偏移,并将偏移后的影像显示在对焦屏上,使得使用者通过光学取景镜片看到取景器中心的对焦目标以及所述对焦屏上显示的影像;其中,当取景器中心的对焦目标与所述对焦屏上显示的影像完全重合时,实现合焦。
拍摄模块260,被配置为判断是否接收到使用者输入的拍摄指令,若接收到所述拍摄指令,则对当前预览画面进行拍摄,若没有接收到所述拍摄指令,则向所述实际对焦距离获取模块发送继续执行相应功能的指令。
由上述内容可知,首先获取预设的镜头参数,在确定使用者确定对焦目标后,使用者会根据对焦目标的清晰程度来调整对焦环,当使用者满意对焦目标的清晰程度时,获取此时联动环的位置信息,从而确定对焦环的位置信息,并推算出镜头的实际对焦距离;此时,根据相位对焦点以及镜头焦距,获取对焦目标与镜头之间的实际距离;根据实际对焦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偏差,将预览画面中的对焦目标的影像进行偏移,然后显示在对焦屏上,此时使用者通过光学取景镜片看到取景器中心的对焦目标以及对焦屏上的影像;使用者根据两个影像是否重合来判断相机当前是否合焦。本发明通过电子测距仪可以测得联动环的位置信息,利用联动环与对焦环之间的一开始标定好的关系参数,间接测得对焦环的位置信息,从而推算出镜头的实际对焦距离,此时的实际对焦距离是镜头所认为的物体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并不是物体与镜头之间的实际距离,通过后续的相位对焦点求得实际距离,将两者做偏差,基于该偏差可将带偏差的影像显示在对焦屏上,与标准的光学影像进行比较,以光电混合的方式实现黄斑手动对焦,且可根据偏差影像具体在标准影像的哪一侧(左侧或右侧),来相应转动对焦环,操作更加便捷。本发明通过将实际对焦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偏差,转化成与标准的光学影像有偏差的数字影像,由于数字影像通过电子线路传输,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的传动机械组件,降低了加工难度,还降低了方案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机械组件加工精度及组装精度要求高,成本高的问题,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高精度机械装置的磨损导致的精度降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像素传感器上多处设置相位检测点,可以检测预览画面中所有目标的相位对焦点,从而实现整个预览画面任意位置的选择性对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只能在预览画面中心区域对焦的问题。本发明可以自行标定镜头参数,且在标定完镜头参数后可将镜头参数进行保存,方便以后更换镜头使用时快速调用对应的镜头参数,且标定镜头时只使用到对焦环和联动环两个机械零件,不涉及其他复杂的传动机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其他传动机械的磨损带来的镜头与机身不匹配的问题。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交换镜头旁轴相机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该旁轴相机,可以包括:镜头301、对焦环302、联动环303、光学取景镜片304、对焦屏305、电子测距仪306、像素传感器307、相机机身308。其中,镜头301位于相机机身308右前方,对焦环302位于镜头301上,联动环303位于对焦环302正后方,像素传感器307位于联动环303正后方,电子测距仪306位于联动环303后方,光学取景镜片304和对焦屏305位于相机机身308内部且靠左设置,光学取景镜片304和对焦屏305同轴设置;其中,所述像素传感器307上设置有相位检测点,光学取景镜片304按不同设计可以使用不同的镜片,只要实现取景功能即可。对焦屏305位于光学取景镜片304中央。在确定使用者确定对焦目标后,使用者会根据对焦目标的清晰程度来调整对焦环302,当使用者满意对焦目标的清晰程度时,获取此时联动环303的位置信息,从而确定对焦环302的位置信息,并推算出镜头301的实际对焦距离;此时,根据相位对焦点以及镜头焦距,获取对焦目标与镜头301之间的实际距离;根据实际对焦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偏差,将预览画面中的对焦目标的影像进行偏移,然后显示在对焦屏305上,此时使用者通过光学取景镜片304看到取景器中心的对焦目标以及对焦屏305上的影像;使用者根据两个影像是否重合来判断相机当前是否合焦,如果不合焦,则转动对焦环305直至两个影像完全重合。本发明通过电子测距仪306可以测得联动环303的位置信息,利用联动环303与对焦环302之间的一开始标定好的关系参数,间接测得对焦环302的位置信息,从而推算出镜头301的实际对焦距离,此时的实际对焦距离是镜头301所认为的物体与镜头301之间的距离,并不是物体与镜头301之间的实际距离,通过后续的相位对焦点求得实际距离,将两者做偏差,基于该偏差可将带偏差的影像显示在对焦屏305上,与标准的光学影像进行比较,以光电混合的方式实现黄斑手动对焦,且可根据偏差影像具体在标准影像的哪一侧(左侧或右侧),来相应转动对焦环302,操作更加便捷。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交换镜头旁轴相机的手动对焦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设的镜头参数,其中,所述镜头参数包括对焦环的位置信息与联动环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关系参数和镜头焦距;
向使用者展示像素传感器获取的预览画面;
获取联动环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联动环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关系参数,得到对焦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对焦环的位置信息,获取镜头的实际对焦距离;
获取多个相位检测点采集的相位对焦点,根据多个所述相位对焦点以及所述镜头焦距,获取对焦目标与镜头之间的实际距离;
将所述实际对焦距离与所述实际距离进行对比,得到二者的偏差,基于该偏差,将获取到的预览画面中的对焦目标的影像进行偏移,并将偏移后的影像显示在对焦屏上,使得使用者通过光学取景镜片看到取景器中心的对焦目标以及所述对焦屏上显示的影像;其中,当取景器中心的对焦目标与所述对焦屏上显示的影像完全重合时,实现合焦;
判断是否接收到使用者输入的拍摄指令,若接收到所述拍摄指令,则对当前预览画面进行拍摄,若没有接收到所述拍摄指令,则返回执行所述获取联动环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联动环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关系参数,得到对焦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对焦环的位置信息,获取镜头的实际对焦距离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预设的镜头参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镜头更换后,向使用者展示镜头参数设置画面,接收使用者输入的镜头参数设置指令,并判断所述镜头参数设置指令的属性;
若所述镜头参数设置指令为选取镜头参数,则向使用者展示镜头参数列表,将使用者选定的镜头参数作为预设的镜头参数;
若所述镜头参数设置指令为初始标定镜头,则向使用者展示标定操作画面,并根据使用者输入的标定操作指令对镜头进行标定,并将标定好的镜头参数转存到所述镜头参数列表,返回执行所述向使用者展示镜头标定设置画面,接收使用者输入的镜头标定指令的步骤;其中,所述标定操作指令包括镜头焦距选取指令、对焦环与联动环标定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镜头参数设置指令为初始标定镜头,则向使用者展示标定操作画面,并根据使用者输入的标定操作指令对镜头进行标定,并将标定好的镜头参数转存到所述镜头参数列表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镜头标定指令为初始标定镜头,则向使用者展示标定操作画面;
接收镜头焦距选取指令,确认与镜头对应的镜头焦距;
接收对焦环与联动环标定指令,并获取当前联动环的位置信息;
基于对焦环与联动环之间一一对应的位置关系,获取对焦环的位置信息与联动环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关系参数;
将标定好的镜头焦距和关系参数转存到所述镜头参数列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对焦环与联动环标定指令,并获取当前联动环的位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接收使用者输入的无穷远标定指令,并获取当前联动环的位置信息;
接收使用者输入的3米标定指令,并获取当前联动环的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环的位置信息通过电子测距仪获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联动环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联动环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关系参数,得到对焦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对焦环的位置信息,获取镜头的实际对焦距离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接收使用者通过所述预览画面选择的对焦目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检测点设置在像素传感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多个相位检测点采集的相位对焦点,根据多个所述相位对焦点以及所述镜头焦距,获取对焦目标与镜头之间的实际距离的步骤包括:
获取多个相位检测点采集的相位对焦点;
根据多个所述相位对焦点,获取像素传感器采集的左右相对的成对像素点,并对所述成对像素点进行光量信息检测,通过对比所述成对像素点左右两侧光量信息的相关值情况,找到像素差最小的点作为对焦点;
根据该对焦点以及所述镜头焦距,获取对焦目标与镜头之间的实际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上还设置有发光二极管,在所述将所述实际对焦距离与所述实际距离进行对比,得到二者的偏差,基于该偏差,将获取到的预览画面中的对焦目标的影像进行偏移,并将偏移后的影像显示在对焦屏上,使得使用者通过光学取景镜片看到取景器中心的对焦目标以及所述对焦屏上显示的影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使用者调整对焦环时,判断所述实际对焦距离与所述实际距离是否相等,若实际对焦距离与所述实际距离相等,则点亮发光二极管提示使用者合焦完成。
10.一种可交换镜头旁轴相机的手动对焦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镜头参数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预设的镜头参数,其中,所述镜头参数包括对焦环的位置信息与联动环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关系参数和镜头焦距;
预览画面展示模块,被配置为向使用者展示像素传感器获取的预览画面;
实际对焦距离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联动环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联动环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关系参数,得到对焦环的位置信息,并根据对焦环的位置信息,获取镜头的实际对焦距离;其中,所述实际对焦距离为对焦面与镜头之间的距离;
实际距离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多个相位检测点采集的相位对焦点,根据多个所述相位对焦点以及所述镜头焦距,获取对焦目标与镜头之间的实际距离;
对比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实际对焦距离与所述实际距离进行对比,得到二者的偏差,基于该偏差,将获取到的预览画面中的对焦目标的影像进行偏移,并将偏移后的影像显示在对焦屏上,使得使用者通过光学取景镜片看到取景器中心的对焦目标以及所述对焦屏上显示的影像;其中,当取景器中心的对焦目标与所述对焦屏上显示的影像完全重合时,实现合焦;
拍摄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是否接收到使用者输入的拍摄指令,若接收到所述拍摄指令,则对当前预览画面进行拍摄,若没有接收到所述拍摄指令,则向所述实际对焦距离获取模块发送继续执行相应功能的指令。
CN202010060313.1A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可交换镜头旁轴相机的手动对焦拍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2630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0313.1A CN111263059B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可交换镜头旁轴相机的手动对焦拍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60313.1A CN111263059B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可交换镜头旁轴相机的手动对焦拍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63059A true CN111263059A (zh) 2020-06-09
CN111263059B CN111263059B (zh) 2021-02-26

Family

ID=70952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60313.1A Active CN111263059B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可交换镜头旁轴相机的手动对焦拍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6305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1215A (zh) * 2020-09-25 2021-02-09 南京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测光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841376A (zh) * 2020-09-22 2021-12-2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3841383A (zh) * 2020-09-22 2021-12-2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控制方法、装置、云台及跟焦器电机
WO2022077239A1 (zh) * 2020-10-13 2022-04-2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机参数的标定方法、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1101A (zh) * 2007-06-07 2007-11-14 浙江大学 用于光学相干层析的旁轴物光共焦滤波方法及探测镜组
CN101814129A (zh) * 2009-02-19 2010-08-25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自动对焦的远距离虹膜图像获取装置、方法和识别系统
CN101813867A (zh) * 2009-02-20 2010-08-25 张小频 半通过镜头无反光镜相位比较对焦数码相机系统
CN102098442A (zh) * 2010-12-24 2011-06-15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变焦距摄像机光轴和视轴不重合度校准方法及其系统
CN106125468A (zh) * 2016-06-29 2016-11-16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向投影设备及方法
US20180314136A1 (en) * 2014-11-03 2018-11-01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Range finder
CN105204269B (zh) * 2015-07-04 2018-11-13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辅助对焦方法及拍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1101A (zh) * 2007-06-07 2007-11-14 浙江大学 用于光学相干层析的旁轴物光共焦滤波方法及探测镜组
CN101814129A (zh) * 2009-02-19 2010-08-25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自动对焦的远距离虹膜图像获取装置、方法和识别系统
CN101813867A (zh) * 2009-02-20 2010-08-25 张小频 半通过镜头无反光镜相位比较对焦数码相机系统
CN102098442A (zh) * 2010-12-24 2011-06-15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变焦距摄像机光轴和视轴不重合度校准方法及其系统
US20180314136A1 (en) * 2014-11-03 2018-11-01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Range finder
CN105204269B (zh) * 2015-07-04 2018-11-13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辅助对焦方法及拍摄装置
CN106125468A (zh) * 2016-06-29 2016-11-16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向投影设备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1376A (zh) * 2020-09-22 2021-12-2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3841383A (zh) * 2020-09-22 2021-12-2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控制方法、装置、云台及跟焦器电机
CN112351215A (zh) * 2020-09-25 2021-02-09 南京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测光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2077239A1 (zh) * 2020-10-13 2022-04-2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机参数的标定方法、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63059B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63059B (zh) 一种可交换镜头旁轴相机的手动对焦拍摄方法及装置
US9639754B2 (en) Subject tracking apparatus, camera having the subject track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subject
US7791669B2 (en) Picture taking apparatus having focusing device
US6377305B2 (en)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US8730374B2 (en) Focus detection apparatus
US8098984B2 (en) Focus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an imaging apparatus
US8749637B2 (en) Image recognition device, focus adjustment device, image-capturing device, and image recognition method
CN1332263C (zh) 相机
CN105704365B (zh) 焦点检测设备和用于焦点检测设备的控制方法
US8369699B2 (en) Focus detection apparatus
JP2007286438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3460104A (zh) 摄像装置
JP5641771B2 (ja) 焦点検出装置
US20010004399A1 (en) Distance measurement apparatus
CN102761691A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17219812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2017192028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4786734B2 (ja) カメラ
JP4865275B2 (ja) 焦点検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2018180135A (ja) 撮像装置
JP4391637B2 (ja) カメラ
US8553133B2 (en) Focusing apparatus
JP2019008246A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3090955A (ja) カメラの調整装置および調整方法
JP2015045759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