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59486A - 一种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59486A
CN111259486A CN202010114106.XA CN202010114106A CN111259486A CN 111259486 A CN111259486 A CN 111259486A CN 202010114106 A CN202010114106 A CN 202010114106A CN 111259486 A CN111259486 A CN 1112594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
surrounding rock
tunnel
overall stability
jud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141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59486B (zh
Inventor
贺维国
陈翰
费曼利
宋超业
范国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Liuyuan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Tianjin Tunnel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Liuyuan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Tianjin Tunnel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Liuyuan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Tianjin Tunnel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Liuyu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1410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59486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90461 priority patent/WO202116905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259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94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594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94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10Numerical mode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适用于II~IV级硬岩地层,包括:对围岩强度、支护结构承载力、围岩变形进行评价分析,各评价项目分别包括定量指标或定性指标;若各评价项目的指标均满足要求,判定隧道整体稳定;若存在评价项目的指标不满足要求,判定隧道不满足整体稳定。本发明采取“定性+定量”的方法,通过参数化形式对超大跨岩石隧道进行整体稳定性评价,能够简便、合理地判定隧道整体稳定性状态,极大降低施工风险性。

Description

一种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正在大规模修建地下储油库、地下隧道、水电站主厂房等,岩体力学逐渐成为隧道及地下工程研究的重点。国内外建成和在建的典型超大跨度隧道主要有:挪威格乔维克城滑冰场、八达岭长城站等。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山岭地下火车站,也是国内埋深及提升高度最大的高速铁路地下站,八达岭长城站两端渡线段单洞开挖跨度达32.7m,是目前国内已知单拱跨度最大的暗挖铁路隧道,车站大厅的跨度达到45m。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地下空间使用需求,大跨洞库、大跨公路铁路隧道建设也将会越来越多。
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是多学科理论方法、专家经验、监控量测与计算机技术综合集成的研究方向。隧道失稳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力学过程,在实际工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通常伴随着非均匀性、非连续性的大变形,是一个高度非线性的问题。隧道的稳定性分析可以从定性、定量、可靠度等方面考虑。目前国内外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可大体划分为如下几类:定性分类法、解析分析法、物理试验法、数值模拟法、可靠性分析法等。随着隧道跨度在量级上的增大,“CRD法”、“新奥法”等传统设计方法及理念已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无法为隧道稳定性评价提供借鉴与指导,且目前针对大跨度隧道的研究及工程经验都存在不足,对其稳定性的评价没有统一标准。因此如何对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通过参数化形式对超大跨岩石隧道进行整体稳定性评价,能够简便、合理地判定隧道整体稳定性状态,极大降低施工风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适用于II~IV级硬岩地层,包括:对围岩强度、支护结构承载力、围岩变形进行评价分析,各评价项目分别包括定量指标或定性指标;若各评价项目的指标均满足要求,判定隧道整体稳定;若存在评价项目的指标不满足要求,判定隧道不满足整体稳定。
本发明的一种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的优点在于:
1)通过参数化形式对超大跨岩石隧道进行整体稳定性评价,能够简便、合理地判定隧道整体稳定性状态,为超大跨超扁平隧道安全修建提供理论保障;
2)能够对不同跨度的岩石隧道稳定性进行合理评价,为相关工程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科学指导,大幅提升了本领域超大跨隧道设计研究水平,使原创理论向前迈出坚实一步;
3)为超大跨隧道安全高效施工提供了理论保障,极大降低施工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4)本发明提出的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全面、明确、合理,具有较好的可实施性;
5)本发明采取“定性+定量”的方法,评价方法科学合理且简便快捷,具有极佳的可推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的评价分析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其示为本发明的一种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适用于II~IV级硬岩地层,隧道矢跨比小于1/2,跨度可达30m~100m。采用离散元方法对超大跨隧道进行数值模拟,根据隧道实际开挖方案,开展施工全过程数值计算,分析超大跨隧道在各施工步骤下变形及受力情况,计算结果纳入本发明框架下进行围岩整体稳定性评价,包括对围岩强度、支护结构承载力、围岩变形这三个评价项目进行逐条评价分析,以确定隧道整体稳定性。
具体来说,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中围岩强度、支护结构承载力、围岩变形三个评价项目,每个评价项目又分为若干定量指标或定性指标;若各评价项目的指标均满足要求,判定隧道整体稳定;若存在评价项目的指标不满足要求,判定隧道不满足整体稳定。
进一步,对围岩轻度进行评价分析,围岩强度评价项目包括:
1)围岩剪应力是否达到剪切强度(定量指标)。
围岩是否达到剪切破坏是判断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判据之一。若围岩最大剪应力小于剪切强度值
Figure BDA0002390354250000031
,判定隧道满足整体稳定强度指标要求;若围岩剪应力达到剪切强度值
Figure BDA0002390354250000032
,则判定围岩剪切破坏,不满足整体稳定性要求。
其中,τ为剪切强度值;c为岩土粘聚力;σ为法向应力;
Figure BDA0002390354250000033
为岩土内摩擦角。
2)塑性区是否沿滑移面贯通(定性指标)。
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施工扰动,围岩将出现一定范围的塑性区。若围岩塑性区无沿滑移面贯通情况,判定围岩满足整体稳定要求;若塑性区沿开挖面或岩体结构面贯通,判定围岩不满足整体稳定性要求。
3)数值计算在给定迭代次数范围内是否收敛(定性指标)。
在采用数值计算模拟隧道开挖过程中,若数值计算在给定迭代次数范围内计算收敛,判定围岩满足整体稳定要求;若在给定迭代次数范围内计算不收敛,排除计算方法错误后,可判定围岩不满足整体稳定性要求。
进一步,支护结构承载力评价项目包括:锚索轴力是否达到承载力设计值(定量指标)。
锚索作为超大跨隧道重要支护措施,轴力锁定值一般为设计值的70%。锚索支护后随即施加一定的预加力,锚索实际轴力随时间不断变化,若轴力突破锚索承载力设计值即为破坏,不满足支护结构承载力指标要求。
进一步,围岩变形评价项目包括:围岩变形量是否满足围岩收敛评价标准(定量指标)。
本发明中的围岩收敛评价标准基于围岩等级、侧压力系数两个重要参数确定,且收敛标准与隧道跨度相关。超大跨岩石隧道围岩收敛评价标准见下表1。
表1超大跨岩石隧道围岩收敛评价标准
Figure BDA0002390354250000041
注:表中B为隧道跨度,入为侧压力系数。
本发明提出的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适用于II~IV级硬岩地层,隧道矢跨比小于1/2,跨度可达30m~100m。
具体来说,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例描述了一种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
实施例一:
该实施例的超大跨隧道所处II~III级白云岩地层,侧压力系数为1.2,场址无承压水。隧道呈扁平椭圆形,跨度为75m,最大高度21m,矢跨比0.28,纵向长度160m。隧道范围内存在11条贯通裂隙,与隧道轴线基本正交,裂隙倾角60°~80°,均为陡倾角裂隙。隧道通长范围内打设系统锚索支护,环向间隔设置,环距4.8m、纵距4.8m,长度25m,锚索承载力设计值1500kN,现场预加轴力1000kN。
本发明采用离散元方法对实施例一的超大跨隧道进行数值模拟,根据隧道实际开挖方案,开展施工全过程数值计算,分析超大跨隧道在各施工步骤下变形及受力情况,计算结果纳入本发明框架下进行围岩整体稳定性评价,分别按围岩强度、支护结构承载力、围岩变形三个评价项目逐条评价分析:
1.围岩强度评价项目:
1)围岩剪应力是否达到剪切强度(定量指标)。
根据最大主应力云图,围岩最大主应力出现在拱脚位置,为7.5MPa,本实施例围岩c=1.5MPa,
Figure BDA0002390354250000053
,围岩剪切强度
Figure BDA0002390354250000052
,而围岩最大剪应力计算结果为5.98MPa,小于剪切强度,满足整体稳定强度指标要求。
2)塑性区是否沿滑移面贯通(定性指标)。
通过离散元数值计算,围岩塑性区无沿滑移面贯通情况,满足整体稳定强度指标要求。
3)数值计算在给定迭代次数范围内是否收敛(定性指标)。
数值计算在给定迭代次数范围内计算收敛,满足整体稳定强度指标要求。
2.支护结构承载力评价项目包含:锚索轴力是否达到承载力设计值(定量指标)。
实施例一采用承载力设计值为1500kN的系统锚索,锚索轴力锁定值为设计值的70%,即预加力1000kN。经离散元计算,隧道开挖支护完成后,锚索最大轴力为1226kN,小于承载力设计值,满足整体稳定支护结构承载力指标要求。
3.围岩变形评价项目包含:围岩变形量是否满足围岩收敛评价标准(定量指标)。
实施例一的围岩等级主要为II级,局部III级,侧压力系数2>λ≥0.8,对应围岩收敛评价标准为0.8‰B,隧道跨度30m~100m情况下,围岩变形收敛评价标准为40mm。隧道开挖完成最大位移29.7mm,满足整体稳定变形指标要求。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中超大跨岩石隧道计算结果满足本发明关于整体稳定性的相关评价指标,隧道在设计支护条件下处于整体稳定状态。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超大跨隧道所处III~IV级花岗岩地层,侧压力系数为1.8,场址无承压水。隧道呈扁平椭圆形,跨度为60m,最大高度15m,矢跨比0.25,纵向长度120m。隧道范围内存在16条贯通裂隙,与隧道轴线基本正交,裂隙倾角65°~90°,均为陡倾角裂隙。隧道通长范围内打设系统锚索支护,环向间隔设置,环距4.8m、纵距4.8m,长度30m,锚索承载力设计值2200kN,现场预加轴力1500kN。
采用离散元方法对实施例二的超大跨隧道进行数值模拟,根据隧道实际开挖方案,开展施工全过程数值计算,分析超大跨隧道在各施工步骤下变形及受力情况,计算结果纳入本发明框架下进行围岩整体稳定性评价,分别按围岩强度、支护结构承载力、围岩变形三个评价项目逐条评价分析:
1.围岩强度评价项目
1)围岩剪应力是否达到剪切强度(定量指标)。
根据最大主应力云图,围岩最大主应力出现在拱脚位置,为6.2MPa,本实施例围岩c=1.2MPa,
Figure BDA0002390354250000061
,围岩剪切强度
Figure BDA0002390354250000062
,而围岩最大剪应力为5.82MPa,小于剪切强度,满足整体稳定强度指标要求。
2)塑性区是否沿滑移面贯通(定性指标)。
通过离散元数值计算,围岩塑性区无沿滑移面贯通情况,满足整体稳定强度指标要求。
3)数值计算在给定迭代次数范围内是否收敛(定性指标)。
数值计算在给定迭代次数范围内计算收敛,满足整体稳定强度指标要求。
2.支护结构承载力评价项目包含:锚索轴力是否达到承载力设计值(定量指标)。
本实施例采用承载力设计值为2200kN的系统锚索,锚索轴力锁定值为设计值的70%,即预加力1500kN。经离散元计算,隧道开挖支护完成后,锚索最大轴力为2014kN,小于承载力设计值,满足整体稳定支护结构承载力指标要求。
3.本发明所述围岩变形评价项目包含:围岩变形量是否满足围岩收敛评价标准(定量指标)。
本实施例围岩等级主要为III级,局部IV级,侧压力系数2>λ≥0.8,对应围岩收敛评价标准为1.5‰B,隧道跨度30m~100m情况下,围岩变形收敛评价标准为75mm。隧道开挖完成最大位移41mm,满足整体稳定变形指标要求。
实施例二中超大跨岩石隧道计算结果满足本发明关于整体稳定性的相关评价指标,隧道在设计支护条件下处于整体稳定状态。
本发明的一种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通过参数化形式对超大跨岩石隧道进行整体稳定性评价,能够简便、合理地判定隧道整体稳定性状态,为超大跨超扁平隧道安全修建提供理论保障;能够对不同跨度的岩石隧道稳定性进行合理评价,为相关工程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科学指导,大幅提升了本领域超大跨隧道设计研究水平,使原创理论向前迈出坚实一步;为超大跨隧道安全高效施工提供了理论保障,极大降低施工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发明提出的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全面、明确、合理,具有较好的可实施性;本发明采取“定性+定量”的方法,评价方法科学合理且简便快捷,具有极佳的可推广性。
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适用于II~IV级硬岩地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围岩强度、支护结构承载力、围岩变形进行评价分析,各评价项目分别包括定量指标或定性指标;若各评价项目的指标均满足要求,判定隧道整体稳定;若存在评价项目的指标不满足要求,判定隧道不满足整体稳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围岩强度进行评价分析,评价项目包括以下定量指标、定性指标:
判断围岩剪应力是否达到剪切强度;
判断塑性区是否沿滑移面贯通;
判断数值计算在给定迭代次数范围内是否收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围岩剪应力是否达到剪切强度包括:
若围岩最大剪应力小于剪切强度值
Figure FDA0002390354240000011
判定隧道满足整体稳定强度指标要求;
若围岩剪应力达到剪切强度值
Figure FDA0002390354240000012
判定围岩剪切破坏,不满足整体稳定性要求;
其中,τ为剪切强度值;c为岩土粘聚力;σ为法向应力;
Figure FDA0002390354240000013
为岩土内摩擦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塑性区是否沿滑移面贯通包括:
若围岩塑性区无沿滑移面贯通情况,判定围岩整体稳定强度指标要求;
若塑性区沿开挖面或岩体结构面贯通,判定围岩不满足整体稳定性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数值计算在给定迭代次数范围内是否收敛包括:
若数值计算在给定迭代次数范围内计算收敛,判定围岩满足整体稳定强度指标要求;
若数值计算在给定迭代次数范围内计算不收敛,排除计算方法错误后,判定围岩不满足整体稳定性要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支护结构承载力进行评价分析,评价项目包括以下定量指标:判断锚索轴力是否达到承载力设计值;其中:
经离散元计算,隧道开挖支护完成后,若锚索最大轴力小于锚索承载力设计值,判定围岩满足支护结构承载力指标要求;
若轴力突破锚索承载力设计值,判定为破坏,不满足支护结构承载力指标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围岩变形进行评价分析,评价项目包括以下定量指标:判断围岩变形量是否满足围岩收敛评价标准;其中,围岩收敛评价标准基于围岩等级、侧压力系数确定,且收敛标准与隧道跨度相关。
CN202010114106.XA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 Active CN1112594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4106.XA CN111259486B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
PCT/CN2020/090461 WO2021169054A1 (zh) 2020-02-24 2020-05-15 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14106.XA CN111259486B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9486A true CN111259486A (zh) 2020-06-09
CN111259486B CN111259486B (zh) 2023-01-24

Family

ID=70952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14106.XA Active CN111259486B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59486B (zh)
WO (1) WO2021169054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6624A (zh) * 2020-06-15 2020-09-15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支护条件下巨跨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
CN113222416A (zh) * 2021-05-17 2021-08-06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全工序施工质量数字化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14818086A (zh) * 2022-05-26 2022-07-29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隧道web监测可视化展示技术
CN115510527A (zh) * 2022-09-13 2022-12-23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基于安全度指标的隧洞围岩稳定性判别和量化评估方法
CN116029163A (zh) * 2023-03-29 2023-04-28 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深基坑施工的护挡评价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7020B (zh) * 2021-10-09 2024-04-02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岩体和支护结构双重安全的地下洞室稳定评价方法
CN114066183A (zh) * 2021-11-02 2022-02-18 山东康威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隧道监控系统
CN114320311A (zh) * 2021-12-31 2022-04-12 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围岩等级的区间暗挖方法及支护架构
CN114329307B (zh) * 2022-03-16 2022-06-14 广东海洋大学 一种隧道跨断层处错断诊断方法及系统
CN114818090B (zh) * 2022-06-02 2024-05-24 周凤印 一种考虑施工扰动的深埋软岩隧洞预留开挖确定方法
CN115829121B (zh) * 2022-11-30 2023-09-19 河海大学 一种深埋隧洞稳定性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6720246B (zh) * 2023-06-09 2023-12-05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面向工程的围岩性态判别与隧道支护参数选取方法
CN116879406B (zh) * 2023-09-07 2023-12-22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5730A (zh) * 2013-03-28 2013-06-26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节理岩体力学参数确定方法
CN105606063A (zh) * 2016-01-27 2016-05-25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正交应变比的土层边坡稳定性测定方法
CN106295017A (zh) * 2016-08-15 2017-01-04 河海大学 一种以变形量为失稳判据的开挖土体稳定性分析方法
CN108763749A (zh) * 2018-05-28 2018-11-06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判断不同富水程度和饱水时间下掌子面稳定性的方法
CN109684744A (zh) * 2018-12-27 2019-04-26 石家庄铁道大学 一种软岩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81272B2 (ja) * 2007-11-05 2013-04-10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トンネル安定性の評価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KR100959193B1 (ko) * 2008-04-04 2010-05-24 한국시설안전공단 시공 중 터널에 대한 실시간, 정량적 안정성 평가판단방법및 그 장치
CN103106542A (zh) * 2012-12-13 2013-05-15 长安大学 一种数据分析及处理系统
CN107917839B (zh) * 2017-11-16 2023-10-20 山东建筑大学 测试评价隧道锚固围岩复合承载性能的试验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5730A (zh) * 2013-03-28 2013-06-26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节理岩体力学参数确定方法
CN105606063A (zh) * 2016-01-27 2016-05-25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正交应变比的土层边坡稳定性测定方法
CN106295017A (zh) * 2016-08-15 2017-01-04 河海大学 一种以变形量为失稳判据的开挖土体稳定性分析方法
CN108763749A (zh) * 2018-05-28 2018-11-06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判断不同富水程度和饱水时间下掌子面稳定性的方法
CN109684744A (zh) * 2018-12-27 2019-04-26 石家庄铁道大学 一种软岩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培慧: "基于应力边界法厚大矿体采场结构参数数值模拟优化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 *
范志胜 等: "焦煤集团2130平硐斜风井锚网支护设计",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6624A (zh) * 2020-06-15 2020-09-15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支护条件下巨跨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
CN113222416A (zh) * 2021-05-17 2021-08-06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全工序施工质量数字化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13222416B (zh) * 2021-05-17 2024-05-10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全工序施工质量数字化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14818086A (zh) * 2022-05-26 2022-07-29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隧道web监测可视化展示技术
CN115510527A (zh) * 2022-09-13 2022-12-23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基于安全度指标的隧洞围岩稳定性判别和量化评估方法
CN115510527B (zh) * 2022-09-13 2024-04-26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基于安全度指标的隧洞围岩稳定性判别和量化评估方法
CN116029163A (zh) * 2023-03-29 2023-04-28 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深基坑施工的护挡评价方法
CN116029163B (zh) * 2023-03-29 2023-06-23 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深基坑施工的护挡评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9486B (zh) 2023-01-24
WO2021169054A1 (zh) 2021-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59486B (zh) 一种超大跨岩石隧道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
CN111058855B (zh) 一种盾构下穿的结构物的形变控制方法及评估系统
CN107665285B (zh) 一种基于敏感因子确定遗留煤柱下煤巷合理位置分析方法
CN108827233B (zh) 一种两层采空区地面沉降的预测方法
CN106246141B (zh) 基于煤矿瓦斯抽采产能预测的钻孔量化分区布置优化方法
CN104217124A (zh) 以工程样本数据为依托的tbm施工围岩分级方法
CN102995615A (zh) 一种用于地下深层土体位移的实时监测方法
CN105675384B (zh) 储油环境下深部硬石膏洞室群稳定性评价及布局优化方法
CN111369156A (zh) 一种超大跨洞室岩石隧道开挖围岩局部稳定性评价方法
Liu et al. A case study of collapses at the Yangshan tunnel of the Coal Transportation Channel from the Western Inner Mongolia to the Central China
Ning et al.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bserved during multi-step excavation of underground oil storage caverns based on field monitoring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CN112488455A (zh) 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方法、系统、介质、设备、终端
CN103470298A (zh) 突出煤层抽采钻孔成孔工艺方案设计方法
CN111680896B (zh) 一种煤矿地下水库安全距离确定方法
CN113420457A (zh) 一种露天煤矿陡帮开采的端帮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CN109883780B (zh) 基于大型足尺试验的锚固结构面尺寸阈值确定方法
Yang et al. Orthogon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ock mechanics parameters in stress field of shaft heading face
CN114060022A (zh) 一种基于多尺度断层发育特征的页岩气产能预测方法
Cao et al. 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of bolt support in mine driving roadway
CN116717312B (zh) 一种基于弱光纤光栅覆岩稳沉时间实时监测系统
Blachowski et al. Monitoring system for observations of rock mass deformations caused by sublevel caving mining system
Li et al. Stability Analysis of Slope Based on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and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Zhang et al. Excavation Sequence and Surrounding Rock Mass Stability of Large‐Scale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with 8 Tunnels
CN111768056A (zh) 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可行性判别及等级评价方法
Dang et 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upper protective layer mining on the effect of pressure relief and protection of coal and rock masses between the lower overburden lay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