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59035B - 一种存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存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59035B
CN111259035B CN202010015519.2A CN202010015519A CN111259035B CN 111259035 B CN111259035 B CN 111259035B CN 202010015519 A CN202010015519 A CN 202010015519A CN 111259035 B CN111259035 B CN 1112590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color
scale
data
meas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155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59035A (zh
Inventor
陈浩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01551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590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59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9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590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90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1/0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 G01J1/48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using chemical effects
    • G01J1/50Photometry, e.g. photographic exposure meter using chemical effects using change in colour of an indicator, e.g. actinomet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1/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upon physical or chemical chang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K3/00, G01K5/00, G01K7/00 or G01K9/00
    • G01K11/12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upon physical or chemical chang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K3/00, G01K5/00, G01K7/00 or G01K9/00 using changes in colour, translucency or reflecta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01N21/251Colorimeters; Construction thereof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7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 G01N21/78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producing a change of colou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 Spectrometry And Color Measurement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量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执行以实现测量方法的步骤,获取被测对象或/和其测量环境中涉及测量需求的各种参数和变化数据,并获取对应测量环境中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数据,形成第二标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存储装置,根据感应变色材料、测量标签和被测对象,构建对应的标尺,用于反映产品状态的理论值、测量值和估量值,获得计算机数据,便于计算机准确、智能分析计算得出物体或环境的物理状态或者其他相关采纳数,快速获取实际数值或价值,智能化程度高;另外,还通过抓取颜色参考区域的图像,进一步地提高图像判断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存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识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物体的自身物理状态,可通过人为感知或相应工具进行检测,亦或者通过检测物体身处环境来反映其自身的物理状态;但是,采用人为感知不精确,以及不能大规模使用,而采用现有的检测手段,可借助传统的无源度量衡测量工具或者有源的测量系统工具进行测量。
例如,因为某种需求而需要对一个密闭空间的温度进行测量,常规的工具测量手段可以是利用传统的液体温度计放置于密闭空间之中,并通过目测读数从而获取测量得出温度数值,但是此方式准确性低,自动化程度低,且不利于大规模使用;随着电子及相关技术的日益进步,更多的有源测量工具出现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测量方法,比如使用温度传感器及其系统,可通过在密闭空间放置温度传感器探头感测温度,随后探头将数据传输至该测量系统的计算模块进行计算之后得出温度数值结果,此系统所得出的温度数值结果不仅可以通过显示屏告知使用者,该温度数值结果亦可以是计算机系统数据形式,相比液体温度计的数据输出方式更方便地存储在计算机与互联网系统中。
显然,上述两种工具测量方式的测感原理、使用方式、结果得出方法甚至结果数据的输出和使用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其中,最明显的区别是有源或无源系统、得出的数据是目测读数或计算机系统数据。
同时,也可采用人为感知实现上述检测,例如同样是对一个密闭空间的温度进行测量。尽管通过人为去感测的方式并不能得出非常精确温度数值数据,但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让一个人进入该空间并用身体感官感测大概的温度水平。更进一步地,人为感测的方式还能基于人为观感、经验评估等方式而得出的“估量值”结果,例如此人在此密闭空间的某温度状态下的“舒适程度”就是一种“估量值”。因此,此处的“舒适程度”亦可被定义为一个环境的“状态”。以及,这种“舒适程度”是需要多方面因素判断而并非单一温度因素就能确定的结果,就如一个生病的人和健康的人对舒服的环境温度要求是不一样的。显然,这种“舒适程度”的“估量值”并不是通过简单的温度测量工具而能得出的,而是要基于测量所得出的温度数据后,再结合一定量的、多维度的其他数据:如人体相关数据等,然后利用特定的算法分析计算而得出。
但是,上述方法属于人为的原始方式,并非通过现代化设备进行自动化操作,亦并非科学与简便的操作。
对于物体的物理状态,还有一种表现形式,如产品在存放或是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会由于环境因素、使用习惯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影响产品的质量。
例如,人们常用的手机,在使用过程中的磕碰、随意丢放,其内部部件容易出现损坏,此时人们通过眼睛观察很难判断手机是否需要更换;以及若是需要转卖手机,很难对手机进行准确的估价,可能因为新旧度的判断错误而卖出一个较低的价格,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例如,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农产品的新鲜程度,安全程度越来越重视。大量的农产品需要靠货车进行长途或短途的运输与存储,然而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温度等运输条件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农产品的品质,甚至使农产品发生变质、腐烂、损坏进而无法食用。对于消费者及运输人员来说,真实、便捷地了解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所经历的运输条件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的应用需求,提供一种存储装置,可更简易、方便和有效地测量被测对象的自身或其身处环境的状态。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执行以实现测量方法的步骤,根据预测量数据设置对应的感应变色材料,以及将至少一种感应变色材料整合形成无源的测量标签,所述测量方法包括需求确定步骤、标尺构建步骤、算法制定步骤和实际测量步骤,其中,需求确定步骤,根据测量需求确定被测对象或/和其测量环境的测量参数;标尺构建步骤,根据测量参数选择对应的感应变色材料及测量标签,所述感应变色材料及测量标签设置在被测对象上或/和其测量环境中;以及,获取被测对象或/和其测量环境中涉及测量需求的各种参数和变化数据,并获取对应测量环境中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数据,形成第二标尺;算法制定步骤,根据测量需求,结合第二标尺,制定测量结果分析算法;实际测量步骤,获取测量标签的实时图像,并对实时图像进行标准还原;以及,提取感应变色材料的对应颜色数据,代入结果分析算法后获取测量结果;
其中,所述第二标尺的构建方式包括:至少设置一测量环境,每一所述测量环境均包括多种环境因素;或者,在对应测量环境的预设数据范围内,分别按预设规则调整各单一或多种环境因素,获取对应的可变测量环境;在测量环境中,获取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过程中所对应的第一颜色变化数据;或者,在可变测量环境中,获取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过程中所对应的第二颜色变化数据;构建基于第一颜色变化过程数据以及所对应测量环境的数据模型,形成第二标尺;或者,构建基于第二颜色变化过程数据以及所对应可变测量环境的数据模型,形成第二标尺。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存储装置还包括第三标尺,获取被测对象在测量环境下的实际变化程度数据,并获取对应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数据,形成第三标尺;
其中,所述第三标尺的构建方式包括:根据测量环境,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被测对象的第一实际变化程度,或者,根据可变测量环境,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被测对象的第二实际变化程度;其中,所述第一实际变化程度和第二实际变化程度均包括被测对象的图像信息或文字描述信息,文字描述包括被测对象的实际变化程度的相关描述;构建基于第一颜色变化数据和第一实际变化程度的数据模型,形成第三标尺;或者,构建基于第二颜色变化数据和第二实际变化程度的数据模型,形成第三标尺。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执行以实现测量方法的步骤,根据预测量数据设置对应的感应变色材料,以及将至少一种感应变色材料整合形成无源的测量标签,所述测量方法包括需求确定步骤、标尺构建步骤、算法制定步骤和实际测量步骤,其中,需求确定步骤,根据测量需求确定被测对象或/和其测量环境的测量参数;标尺构建步骤,根据测量参数选择对应的感应变色材料及测量标签,所述感应变色材料及测量标签设置在被测对象上或/和其测量环境中;以及,获取感应变色材料的标准性能参数形成对应的性能数据库,并形成第一标尺;获取被测对象在测量环境下的实际变化程度数据,并获取对应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数据,形成第三标尺;算法制定步骤,根据测量需求,结合第一标尺和第三标尺,制定测量结果分析算法;实际测量步骤,获取测量标签的实时图像,并对实时图像进行标准还原;以及,提取感应变色材料的对应颜色数据,代入结果分析算法后获取测量结果。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第一标尺的性能数据库构建方式包括:根据感应变色材料的标准性能参数,获取随标准性能参数变化而显现的标准颜色参数;以及,根据感应变色材料的标准性能参数,获取感应变色材料的自身性能参数;结合标准颜色参数和自身性能参数,构建第一标尺的性能数据库。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第三标尺的构建方式包括:根据测量环境,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被测对象的第一实际变化程度,或者,根据可变测量环境,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被测对象的第二实际变化程度;其中,所述第一实际变化程度和第二实际变化程度均包括被测对象的图像信息或文字描述信息,文字描述包括被测对象的实际变化程度的相关描述;构建基于第一颜色变化数据和第一实际变化程度的数据模型,形成第三标尺;或者,构建基于第二颜色变化数据和第二实际变化程度的数据模型,形成第三标尺。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执行以实现测量方法的步骤,根据预测量数据设置对应的感应变色材料,以及将至少一种感应变色材料整合形成无源的测量标签,所述测量方法包括需求确定步骤、标尺构建步骤、算法制定步骤和实际测量步骤,其中,需求确定步骤,根据测量需求确定被测对象或/和其测量环境的测量参数;标尺构建步骤,根据测量参数选择对应的感应变色材料及测量标签,所述感应变色材料及测量标签设置在被测对象上或/和其测量环境中,同时至少构建第一标尺、第二标尺和第三标尺中的一种标尺;以及,获取感应变色材料的标准性能参数形成对应的性能数据库,并形成第一标尺;通过测量工具获取被测对象或/和其测量环境中涉及测量需求的各种参数和变化数据,并获取对应测量环境中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数据,形成第二标尺;获取被测对象在测量环境下的实际变化程度数据,并获取对应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数据,形成第三标尺;算法制定步骤,根据测量需求,结合第一标尺、第二标尺和第三标尺中的一种或多种标尺,通过软件制定测量结果分析算法,形成一套自选规则,以反映被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实际测量步骤,获取测量标签的实时图像,并对实时图像进行标准还原;以及,提取感应变色材料的对应颜色数据,代入结果分析算法后获取测量结果。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测量标签包括一颜色参考区,以及所述测量标签的颜色参数获取步骤包括:抓取测量标签中颜色参考区的图像,获取颜色参考区域的参考测量颜色;将参考测量颜色与预设的标准颜色进行对比,获取参考测量颜色与标准颜色的图像属性偏差值;抓取测量标签中检测识别区的图像,获取各检测识别区的识别测量颜色,并根据图像属性偏差值获取各检测识别区的实际颜色。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标准还原包括还原经过使用的测量标签在被测环境中,通过标准拍摄设备获取的相关图像。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测量标签包括按预设摆放位置设置的至少一检测识别区和获取测量标签正方向的正方向识别区,所述感应变色材料设置在对应的检测识别区中。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测量标签包括按预设摆放位置设置的至少一检测识别区和信息识别区,所述信息识别区上设有获取测量标签正方向的第一正方向识别结构,或者,所述测量标签的空闲位置上设有获取测量标签正方向的第二正方向识别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存储装置,根据感应变色材料、测量标签和被测对象,构建对应的标尺,用于反映产品状态的理论值、测量值和估量值,获得计算机数据,便于计算机准确、智能分析计算得出物体或环境的物理状态或者其他相关采纳数,快速获取实际数值或价值,智能化程度高;另外,还通过抓取颜色参考区域的图像,进一步地提高图像判断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测量方法的总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标尺构建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际测量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测量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测量标签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测量标签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测量标签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测量标签实际测量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一标尺的性能数据库的构建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标尺的构建方式的构建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三标尺的构建方式的构建方式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12是本发明第三标尺的构建方式的构建方式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13是本发明测量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方法的优选实施例一。
一种测量方法,包括预设感应变色材料、测量标签和被测对象,以及所述测量方法包括S11、需求确定步骤;S12、标尺构建步骤;S13、算法制定步骤;S14、实际测量步骤,并参考图1。
关于预设感应变色材料、测量标签和被测对象,根据预测量数据设置对应的感应变色材料,以及将至少一种感应变色材料整合形成的测量标签,测量时,将感应变色材料或测量标签贴合在被测对象上,或者设置在被测对象的周围环境中,通过感应变色材料或测量标签获取被测对象的参数,或者获取其身处环境的参数,用于反映被测对象的状态。
其中,感应变色材料也可为变色试纸,根据特定数据而设置,并由于环境变化、化学变化、自身随时间变化或物理接触导致变化而产生不同的颜色的物质,如根据温度变化的感温材料、根据湿度变化的感湿材料、根据氧气浓度变化的氧气检测材料、或者随时间变化而颜色变化的相关感应变色材料等。同时,感应变色材料可为可逆感应变色材料也可以使不可逆感应变色材料,任何可根据某特定因素而变化的材料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一步地,变色材料可行性的举例。1、基于使用功能的计时试纸,目前现有存在□常多的氧化变色材料,材料表面通过氧化变色,而氧化过程的时间决定变色的颜色的深浅程度,由此可使用该材料的氧化过程评估过程时间。2、基于使用功能的特定物质的检测量纸,通过两种物质的化学与生物反应后得出不同颜色的新物质,例如通常会涉及到二氧化碳,霉菌,醛类,酒精类,甚至冷链汽、尾气等物质的检测量试纸。3、多层结构试纸,高温黑暗情况下荧光的试纸需求,可利用底层为荧光材料,表层为可逆感温变色材料(透明变有色)。4、多层不同熔点试纸,使用多层不同熔点、不同颜色的材料,在不同温度状态下各层融化而显现不同颜色。5、高分子的分子结构试纸,例如通过高分子材料表面进□特定物质的塗覆,塗覆后亦能产生对其表面光学性能的改变□产生变色效果。
其中,测量标签包括至少一感应变色材料所形成的测量试纸,感应变色材料按预设的规则排布,并且根据不同的测量目的,将不同测量功能的测量试纸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一专用测量标签,如感应温湿度的测量标签,在测量标签设置有感温材料区域和感湿材料区域,并设置对应的感应变色材料,实现被测对象的测量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并参考图2,所述标尺构建步骤包括:
步骤S21、根据测量参数选择对应的感应变色材料及测量标签,所述感应变色材料及测量标签设置在被测对象上或/和其测量环境中;
步骤S22、获取感应变色材料的标准性能参数形成对应的性能数据库,并形成第一标尺;
步骤S23、获取被测对象或/和其测量环境中涉及测量需求的各种参数和变化数据,并获取对应测量环境中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数据,形成第二标尺;
步骤S24、获取被测对象在测量环境下的实际变化程度数据,并获取对应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数据,形成第三标尺。
在步骤S21中,在需求确定步骤中已经获取本次测量的需求,如被测对象的物理属性变化、被测对象身处环境的参数变化、测量数据的范围、测量时间段等,并根据上述相关数据选择测量对应的感应变色材料及测量标签。
在步骤S22中,感应变色材料的标准性能参数可以描述为在某个参数阈值范围的性能图,并通过性能数据库的形式进行存储,便于后续的数据获取。优选地,第一标尺反映的是一种理论值,如某种感应变色材料的本身性能参数,出厂实际的测量结果数据。
同时,也可整合通过多个感应变色材料,形成一个复合式感应变色材料,即变色试纸,实现不同的变色试纸获取对应的变化。
在步骤S23中,获取一种测量值,第一,通过相关环境测量工具获取被测对象或/和其测量环境中涉及测量需求的各种参数和变化数据;第二,通过现有或特定的图像采集系统,获取对应测量环境中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数据,测量标签根据身处测量环境的变化而进行颜色改变。第二标尺是以测量环境的参数或变化数据和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作为参考标准,将被测对象或/和其测量环境中的中各种参数和变化数据与对应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数据一一关联。
进一步地,结合测量环境(包括可变和不可变的测量环境,不可变为相对稳定状态)和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整理出基于测量标签的测量值,即将测量标签的实际变化进行数据化转变。
在步骤S24中,具体地,根据标准测量环境,或者根据可变测量环境,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被测对象的实际变化程度,所述实际变化程度包括被测对象的图像信息或文字描述信息;并结合对应的测量标签的变化形成基于实际变化程度和测量标签的变化测量数据所对应数据库的第三标尺。
其中,所述实际变化程度包括可测量的数据或人为评估的信息。
例如,关于某种水果的运输,在全程冷链环境下,获取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以及对应情况下所述水果的外观所对应变化程度,将所述水果的外观变化程度结合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用于反映冷链环境的参数变化),构成第三标尺;其中,通过变化程度可获取新鲜程度甚至腐烂程度,新鲜程度是指所述水果表面色泽、光亮度等评价水果的新鲜标准,腐烂程度是指水果腐烂,并获取腐烂的程度。
例如,关于某种水果的运输,在全程非冷链环境下(环境甚至可为恶略环境),获取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以及对应情况下所述水果的外观所对应变化程度,将所述水果的外观变化程度结合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用于反映冷链环境的参数变化),构成第三标尺;其中,通过变化程度可获取新鲜程度甚至腐烂程度,新鲜程度是指所述水果表面色泽、光亮度等评价水果的新鲜标准,腐烂程度是指水果腐烂,并获取腐烂的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算法制定步骤包括:
根据被测对象的测量需求,结合第一标尺、第二标尺和第三标尺中的一种或多种标尺,制定测量被测对象的结果分析算法。
在本实施例中,并参考图3,所述实际测量步骤包括:
步骤S31、获取测量标签的实时图像,并对实时图像进行标准还原;
步骤S32、提取感应变色材料的对应颜色数据,代入结果分析算法后获取测量结果。
其中,颜色参数为对应变色材料的实时颜色。
具体地,根据测量需求获取对应的分析算法,并在测量结束后,将收集到的所有数据,根据分析算法进行分析讨论,形成一套自选规则,从而反映被测对象的实际状态,从各角度去反映,提高准确性,以及反之某些特殊被测对象无法通过单一的测量方式获取其实际状态,提供整体的可适用范围。
进一步的,标准还原即还原此经过使□的测量标签在被测环境中,通过标准拍摄设备获取的相关图像,例如,通过还原拍摄设备的参数差异,还原图像的属性差异(如角度、变形、色差、亮度、分辨率、RGB色彩标准等),并在还原过程中进行对应的图像修饰。以及通过相关定位技术(如二维码的三点定位、测量标签外形定位、图文位置定位等),实现对颜色区域实现标准还原。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测量方案。
本测量方案可通过坐标系体现,根据测量需求,定义X轴的类型及范围,如在生鲜产品的新鲜度测量中,制作新鲜度X轴(从左侧的新鲜至右侧的不新鲜);如被测对象的新旧度测量中,制作新旧度X轴(从左侧的新至右侧的旧);如冰块融化的融化过程测量中,制作融化过程X轴(从左侧的没融化至中间的临近融化,再至右侧的融化);如铁块的质量测量中,制作质量X轴(从左侧的质量优至右侧的质量差)。
以及,基于第一标尺、第二标尺和第三标尺定义各类Y轴的类型及范围。具体参考下文描述。
并且,将所准备的第一标尺、第二标尺和第三标尺的相关数据代入上述坐标系模型中,如生鲜产品的新鲜度测量中,采用基于第二标尺的温度及酒精含量的不可逆数据,结合第三标尺,获取测量标签中温度参数的变化,在温度感应变色材料为A色时(A色为适应对应生鲜产品的较佳温度)处于坐标系模型的新鲜中,并随时间向X轴右侧移动(逐渐靠近X轴的一般新鲜程度中),同时在温度感应变色材料为B色时(B色为非较佳温度)时进一步向X轴右侧移动,并超过近X轴的一般新鲜程度及逐渐靠近X轴的不新鲜中。同理,酒精含量也如上述描述(一般此时的生鲜产品为水果)。
最终,获得通过温度和酒精含量所对应测量标签的颜色显示,获取在不同颜色情况下的新鲜度。以及,其他被测对象的测量原理如上述描述相似,仅仅是采用不同参数进行测量,具体参数选择根据实际测量需求而定,就算上述新鲜度的参数也是一实施方式,并不对新鲜度测量进行限定。
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方法的优选实施例二。
一种测量方法,包括预设感应变色材料、测量标签和被测对象,以及所述测量方法还包括标尺构建步骤、算法制定步骤和实际测量步骤。
其中,设感应变色材料、测量标签和被测对象与上述描述一致,在此就不一一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标尺构建步骤至少构建第一标尺、第二标尺和第三标尺中的一种标尺,其步骤包括:
步骤S41、根据测量参数选择对应的感应变色材料及测量标签,所述感应变色材料及测量标签设置在被测对象上或/和其测量环境中;
步骤S421、获取感应变色材料的标准性能参数形成对应的性能数据库,并形成第一标尺;
步骤S422、获取被测对象或/和其测量环境中涉及测量需求的各种参数和变化数据,并获取对应测量环境中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数据,形成第二标尺;
步骤S423、获取被测对象在测量环境下的实际变化程度数据,并获取对应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数据,形成第三标尺。
步骤S43、完成标尺构建。
在本实施例中,关于需求确定步骤和算法制定步骤,大致与上述描述一致,不同之处在于,不同的预设参数(即构建标尺的不同),结合的预设参数使不同的,如某系统只构建第一标尺、第二标尺和第三标尺中的一种,在需求确定步骤中,根据被测对象的测量需求,结合已构建的第一标尺、第二标尺和第三标尺中的一种,在算法制定步骤中制定测量被测对象的分析算法;或者,如某系统只构建第一标尺、第二标尺和第三标尺中的两种,在需求确定步骤中,根据被测对象的测量需求,结合已构建的第一标尺、第二标尺和第三标尺中的两种,在算法制定步骤中制定测量被测对象的分析算法。
当然,也可以构建三个标尺,就是上述的“测量方法的优选实施例一”,在此就不再一一描述。
同理,关于实际测量步骤,也是在上述已制定的分析算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实际测量操作。
如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测量标签的较佳实施例。
实施例一、所述测量标签包括按预设摆放位置设置的至少一检测识别区和获取测量标签正方向的正方向识别区,所述感应变色材料设置在对应的检测识别区中。
例如参考图5,检测识别区可以为设置在测量标签中间区域中,如多个方形区域A,每一方形区域A设置一感应变色材料取某一环境参数或其他参数的变化,如温度变化、湿度变化、时间变化等,同时也包括空白区域B,用于后续的扩展需求,如放置其他感应变色材料或信息资料等;其中,方形区域A也可为其他形状,如圆形、椭圆、棱形等。
进一步地,正方向识别区可以为设置在测量标签四周区域中,如围绕中间检测识别区设置的多个黑色方形框,其中四个黑色方形框组成的品型结构在测量标签底部时,测量标签为正方向;同时,设置在黑色方形框之间的白色方形框为空白区域,用于后续的扩展需求,灰色方形框为颜色参考区,具体描述查看下文;其中,黑色方形框也可为其他颜色的其他形状的框,设置黑色方形框的其他形状及其他位置也可识别测量标签的正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的描述仅仅作为较佳方案作为介绍,不是本发明的全部保护内容,当然,检测识别区和正方向识别区的位置设置也不一定如上所述,其他位置设置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二、所述测量标签包括按预设摆放位置设置的至少一检测识别区和信息识别区,所述信息识别区上设有获取测量标签正方向的第一正方向识别结构,或者,所述测量标签的空闲位置上设有获取测量标签正方向的第二正方向识别结构。
例如参考图6,具体如上述图5描述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可设置在测量标签中间的信息识别区,如二维码。当然,若信息识别区为二维码,第一正方向识别结构可以是二维码的三点定位点,若为其他信息码,第二正方向识别结构如上述图5描述的正方向识别区一致。
进一步的,若信息识别区为二维码,可以将测量标签简化,删除测量标签周围的方向识别区。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的描述仅仅作为较佳方案作为介绍,不是本发明的全部保护内容,当然,检测识别区和信息识别区的位置设置也不一定如上所述,其他位置设置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同理,形状颜色的设置也是如此。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将第二正方向识别结构设置在一角落处,如图7中的左上角,并且设置有颜色参考区B和检测识别区A,还有设置在颜色参考区B和检测识别区A之间的空白区域,用于后续的扩展需求。
进一步的,若信息识别区为二维码,可保留测量标签的第二正方向识别结构,针对二维码过小无法第一时间识别标签的正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并参考图8,所述测量标签包括一颜色参考区,以及所述实际测量步骤还包括:
步骤S31、抓取测量标签中颜色参考区的图像,获取颜色参考区域的参考测量颜色;
步骤S32、将参考测量颜色与预设的标准颜色进行对比,获取参考测量颜色与标准颜色的图像属性偏差值;
步骤S33、抓取测量标签中检测识别区的图像,获取各检测识别区的识别测量颜色,并根据图像属性偏差值获取各检测识别区的实际颜色。
其中,偏差值是图像的差异性,图像的基本属性包括像素、分辨率、大小、颜色、位深、色调、饱和度、亮度、色彩通道、图像的层次组成。可通过拍照颜色与预设的标准颜色进行对比,分析两者的差异性,从而获取具体参数的不同,例如色温、亮度、色差等差异。
同时,可采用三原色作为颜色参考区的色彩,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颜色,只要能很好反映实际获取图像的颜色和预设的标准颜色差异,获取图像的变色的差异性,实现机器的智能识别,提高识别准确性。
如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第一标尺的性能数据库的构建方式的较佳实施例。
所述第一标尺的性能数据库的构建方式包括:
步骤S1221、根据感应变色材料的标准性能参数,获取随标准性能参数变化而显现的标准颜色参数;
步骤S1222、以及,根据感应变色材料的标准性能参数,获取感应变色材料的自身性能参数;
步骤S1223、结合标准颜色参数和自身性能参数,构建第一标尺的性能数据库。
具体地,采用坐标系模型体现第一标尺,其中,第一标尺是基于感应变色材料的标准性能参数的一种理论值。
例如,根据感应变色材料的温度性能参数,获取温度性能参数的理论温度范围而显现的不同标准颜色,将温度性能参数的理论温度范围作为X轴,颜色作为Y轴,不同X轴的理论温度范围对应不同的颜色。
如图10所示,本发明提供第二标尺的构建方式的较佳实施例。
所述第二标尺的构建方式包括:
步骤S1231、至少设置一测量环境,每一所述测量环境均包括多种环境因素;
步骤S12311、在测量环境中,获取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过程中所对应的第一颜色变化数据;
步骤S12312、构建基于第一颜色变化过程数据以及所对应测量环境的数据模型,形成第二标尺;
步骤S1232、在对应测量环境的预设数据范围内,分别按顺序调整各单一或多种环境因素,获取对应的可变测量环境;
步骤S12321、在可变测量环境中,获取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过程中所对应的第二颜色变化数据;
步骤S12322、构建基于第二颜色变化过程数据以及所对应可变测量环境的数据模型,形成第二标尺。
其中,根据步骤S1231可直接进入步骤S1232,并且根据测量需求进行步骤S12311和步骤S12312,或者进行步骤S12321和步骤S12322。同时,测量环境的环境因素稳定不变,则是如步骤S1231中的测量环境,例如采用冰柜运输生鲜产品,温度、湿度和其他因素都是不变的;测量环境的环境因素稳定,但却会发生稍许变化,或者环境因素不稳定,则是如步骤S1232中的可变测量环境,例如采用具有干冰的泡沫箱运输生鲜产品,虽然温度、湿度和其他因素都是趋于不变,但是还是会有稍许变化。
同时,采用坐标系模型体现第二标尺。例如,将测量过程作为X轴,Y轴坐标包括温度变化值,以及不同温度变化值对应的测量标签上对应温度区域的颜色变化。即将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与测量环境的对应参数结合,构建第二标尺。
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第三标尺的构建方式的较佳实施例。
第三标尺的构建方式包括两个较佳方案。
方案一,并参考图11,在上述步骤S1231的基础上实现,包括:
步骤S12411、根据测量环境,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被测对象的第一实际变化程度;
步骤S12412、构建基于第一颜色变化数据和第一实际变化程度的数据模型,形成第三标尺。
其中,所述实际变化程度包括被测对象的图像信息或文字描述信息,文字描述包括被测对象的实际变化程度的相关描述,通过文字体现各种状态及变化。
优选的,可将上述文字描述再次总结为“估量值”,如新鲜度中,从新鲜到不新鲜,通过构建标准“估量值”,获得新鲜、较新鲜、一般、较差、不新鲜等标准等级。并结合上述第二标尺的坐标系模型,构成基于第二标尺的坐标系模型的X轴,以及将估量值标准等级作为Y轴。
方案二,并参考图12,在上述步骤S1232的基础上实现,包括:
步骤S12421、根据可变测量环境,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被测对象的第二实际变化程度;
步骤S12422、构建基于第二颜色变化数据和第二实际变化程度的数据模型,形成第三标尺。
其中,第一颜色变化数据和第二颜色变化数据是基于对应测量环境中,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并由于上述两方案通过“第一”和“第二”进行区分。
在本发明中,提供测量方法的相关实施例。
实施例一、冰化水测量方法。
需求确定步骤:冰化水是否发生,以及程度。其中,□的熔点是0摄□度,但是当冰融化成□的时刻使□普通的温度计是测不出冰转化成□的这个状态转化过程的,因为当冰融化的时刻其周围的□亦是0摄□度。
标尺构建步骤:构建第一标尺,第一标尺表示水存在检测。
算法制定步骤:使□本发明的第一标尺,通过对应的第一变色试纸设置在冰上,其中第一变色试纸为遇水变色的变色试纸,进一步可采用根据遇水的量进行相应变色的变色试纸,若冰未融化第一变色试纸没反应,反之第一变色试纸进行相应变色。
实际测量步骤:第一变色试纸为遇水变红,干燥变绿色,同时采用可逆或不可逆的变化材料,在不同情形下进行不同目的测量。
实施例二、热传导效率的测量方法。
需求确定步骤:在特定产品的生产制造中,针对□块特殊形状金属部件的热传导效率测量,在其受热端对其进□加热,需要测量其在特定时间加热后受热端至放热端的温度变化情况,从□得出该部件的受热程度分布情况,从□推算出该形状部件的热传导效率。
标尺构建步骤:使□不可逆的温度感应变色材料制作测量标签,进一步地,可使□多个递进阈值的不可逆变□试纸组合,当温度达到某两个相邻的变□试纸阈值时,其中□个试纸变□□另□个试纸不变□,从□获取最高温度的信息。将温感变色标签的性能参数数据作为第一标尺。将多个测量标签沿该部件的标准件的受热端至放热端放置,并开始特定时长的加热,使用测量仪器获取测量标签位置金属表面、加热源以及其它所需位置的实际温度,同时获取测量标签在加热过程的颜色变化数据,将此数据形成数据库构建成第二标尺。
算法制定步骤:不难理解,当获取了加热源温度、部件的受热端至放热端的变化温度数据后便能分析该部件的热传递效率性能情况。
实际测量步骤:使用此办法测量该部件的实际生产件,通过获取测量标签的颜色代入分析算法从而得出实际生产件的热传递效率性能结果。更进一步地,可以使用同一的方法测量不同形状的金属部件或同一形状不同金属材料的部件。
实施例三、镜头“新旧度”的测量方法。
需求确定步骤:针对单反相机镜头,其是□常使□物品,单反相机镜头的外壳质量□常坚固,但是其内部镜片容易由于碰撞或使用时间长而损坏;特别是多次转动使□,虽然从外表观看无法知晓变化程度,但是对于内部光学器件,可能已经产□各种不良影响,以及镜头的价格会由于使□频率、使用时间和质量好坏等因素有着较大差异。因此,需要□种□法获取其“新旧度”。
标尺构建步骤:提供一种测量标签,会根据不同的施力程度形成不同的颜色变化,施力程度可通过例如碰撞、摩擦等因素反映,一般采用不可逆感应变色材料。具体地,获取基于测量标签涉及施力程度测量需求的各种参数和变化数据,并获取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数据,形成第二标尺,特别是,在不同如碰撞、摩擦程度下(力度、次数的不同)测量标签的对应颜色变化,优选在特定厚度的材料在摩擦若干次后被抹去,并产生颜色变;根据不同型号的镜头新旧度的外观表现,并构建新旧度的估量值标准,如新、较新、一般、较旧、很旧,结合对应测量标签的对应颜色变化,形成第三标尺。
算法制定步骤:获取不同施力程度的颜色变化,以及对应的外观表现(镜头内部光学器件),分析单反相机镜头的“新旧度”。
实际测量步骤:通过第二标尺及第三标尺的辅助,获取被测对象质量,对镜头的使用程度及保养程度进行评估,从而准确判断其价值。
实施例四、农产品“新鲜度”的测量方法。
需求确定步骤:农产品的运输,仓储环境是影响农产品销售的关键因素之□。通过□效率、□质量的运输,仓储过程能降低农产品的损耗率,均能尽可能延后农产品进入不新鲜的阶段。“新鲜度”在本案中的实质定义应该是:农产品从采摘后开始到送达消费者□□的整个过程中,验证农产品损耗率的综合评估指数。特别是,农产品销售链条过程中的运输,仓储条件对□其他常规货件有更□要求,例如:低温的贮存环境,合适的湿度范围,及贮存环境的空□卫□与质量情况,销售流程的时间等。
标尺构建步骤:将湿度、温度、计时等感应变色材料构成测量标签,根据各湿度、温度、计时等数据构成第一标尺,结合的环境参数变化过程数据,如冷链的温度、货仓的温度、农产品包装盒内外的温度变化等,结合变色标签的对应颜色变化,构成第二标尺,根据农产品在第二标签制定的测量环境中所对应的变化设定估量值等级,如新鲜、较新鲜、一般、不新鲜,构成第三标尺。
算法制定步骤:通过第一标尺、第二标尺和第三标尺,判断农产品的“新鲜度”。优选地,根据温度、醇类物质(酒精)等数值,其中水果中的果酸被氧化会生成乙醇类物质,查看是否达到预设的阈值,如温度为低温、常温和高温,醇类物质为少、一般、多,若温度为低温且醇类物质为少,可认为“新鲜”,或者温度为常温或者醇类物质为一般,可认为“一般”,或者温度为高温或者醇类物质为多,可认为“不新鲜”;当然这仅仅是较佳分析算法,还有其他更详细或者更具体的分析算法(特别是针对其他特殊农产品),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地,可增加“湿度”、“计时”等因素,提高新鲜度的测量精准度。
实际测量步骤:通过上述第一标尺、第二标尺和第三标尺,获取相应变化数据,并通过算法制定步骤的分析算法,获取农产品的“新鲜度”。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系统的较佳实施例。
一种测量系统,所述测量系统包括根据预测量数据设置对应的感应变色材料12,根据测量需求整合至少一种感应变色材料12并形成测量标签13和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检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测量方法的步骤;以及,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存储有所述测量方法中的各种第一标、第二标尺、第三标尺和分析算法的存储设备22,以及实现所述检测方法中的实际测量步骤的测量设备21,所述测量设备21与存储设备22连接,获取存储设备22中的相关数据。
进一步地,检测装置还包括一处理器23,分别与测量设备21和存储设备22连接,根据存储设备22的相关数据与测量设备21的测量数据进行对应的分析,获取被测对象11的实际状态。
优选地,检测装置安装有本测量方法的软件程序,测量设备21为摄像头,存储设备22为手机内存,处理器23为手机处理器。当然,其他可实现上述测量方法的相关装置,如平板,专门定制采集图像仪器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测量系统还包括一网络传输模块,实现数据传输交互。进一步地,可设置一图像获取设备,图像获取设备至少包括网络传输模块和测量设备21,测量设备21将获取数据并通过网络传输模块上传至云端,云端设置有存储设备22和处理器23,实现图像获取设备的优化,降低其成本,便于大规模的生产。
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存储装置的较佳实施例。
一种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识别方法的步骤。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执行以实现测量方法的步骤,根据预测量数据设置对应的感应变色材料,以及将至少一种感应变色材料整合形成无源的测量标签,所述测量方法包括需求确定步骤、标尺构建步骤、算法制定步骤和实际测量步骤,其中,需求确定步骤,根据测量需求确定被测对象或/和其测量环境的测量参数;标尺构建步骤,根据测量参数选择对应的感应变色材料及测量标签,所述感应变色材料及测量标签设置在被测对象上或/和其测量环境中;以及,获取被测对象或/和其测量环境中涉及测量需求的各种参数和变化数据,并获取对应测量环境中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数据,形成第二标尺;算法制定步骤,根据测量需求,结合第二标尺,制定测量结果分析算法;实际测量步骤,获取测量标签的实时图像,并对实时图像进行标准还原;以及,提取感应变色材料的对应颜色数据,代入结果分析算法后获取测量结果;
其中,所述第二标尺的构建方式包括:至少设置一测量环境,每一所述测量环境均包括多种环境因素;或者,在对应测量环境的预设数据范围内,分别按预设规则调整各单一或多种环境因素,获取对应的可变测量环境;在测量环境中,获取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过程中所对应的第一颜色变化数据;或者,在可变测量环境中,获取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过程中所对应的第二颜色变化数据;构建基于第一颜色变化过程数据以及所对应测量环境的数据模型,形成第二标尺;或者,构建基于第二颜色变化过程数据以及所对应可变测量环境的数据模型,形成第二标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装置还包括第三标尺,获取被测对象在测量环境下的实际变化程度数据,并获取对应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数据,形成第三标尺;
其中,所述第三标尺的构建方式包括:根据测量环境,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被测对象的第一实际变化程度,或者,根据可变测量环境,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被测对象的第二实际变化程度;其中,所述第一实际变化程度和第二实际变化程度均包括被测对象的图像信息或文字描述信息,文字描述包括被测对象的实际变化程度的相关描述;构建基于第一颜色变化数据和第一实际变化程度的数据模型,形成第三标尺;或者,构建基于第二颜色变化数据和第二实际变化程度的数据模型,形成第三标尺。
3.一种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执行以实现测量方法的步骤,根据预测量数据设置对应的感应变色材料,以及将至少一种感应变色材料整合形成无源的测量标签,所述测量方法包括需求确定步骤、标尺构建步骤、算法制定步骤和实际测量步骤,其中,需求确定步骤,根据测量需求确定被测对象或/和其测量环境的测量参数;标尺构建步骤,根据测量参数选择对应的感应变色材料及测量标签,所述感应变色材料及测量标签设置在被测对象上或/和其测量环境中;以及,获取感应变色材料的标准性能参数形成对应的性能数据库,并形成第一标尺;获取被测对象在测量环境下的实际变化程度数据,并获取对应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数据,形成第三标尺;算法制定步骤,根据测量需求,结合第一标尺和第三标尺,制定测量结果分析算法;实际测量步骤,获取测量标签的实时图像,并对实时图像进行标准还原;以及,提取感应变色材料的对应颜色数据,代入结果分析算法后获取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标尺的性能数据库构建方式包括:根据感应变色材料的标准性能参数,获取随标准性能参数变化而显现的标准颜色参数;以及,根据感应变色材料的标准性能参数,获取感应变色材料的自身性能参数;结合标准颜色参数和自身性能参数,构建第一标尺的性能数据库;所述第三标尺的构建方式包括:根据测量环境,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被测对象的第一实际变化程度,或者,根据可变测量环境,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被测对象的第二实际变化程度;其中,所述第一实际变化程度和第二实际变化程度均包括被测对象的图像信息或文字描述信息,文字描述包括被测对象的实际变化程度的相关描述;构建基于第一颜色变化数据和第一实际变化程度的数据模型,形成第三标尺;或者,构建基于第二颜色变化数据和第二实际变化程度的数据模型,形成第三标尺。
4.一种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执行以实现测量方法的步骤,根据预测量数据设置对应的感应变色材料,以及将至少一种感应变色材料整合形成无源的测量标签,所述测量方法包括需求确定步骤、标尺构建步骤、算法制定步骤和实际测量步骤,其中,需求确定步骤,根据测量需求确定被测对象或/和其测量环境的测量参数;标尺构建步骤,根据测量参数选择对应的感应变色材料及测量标签,所述感应变色材料及测量标签设置在被测对象上或/和其测量环境中,同时至少构建第一标尺、第二标尺和第三标尺中的一种标尺;以及,获取感应变色材料的标准性能参数形成对应的性能数据库,并形成第一标尺;通过测量工具获取被测对象或/和其测量环境中涉及测量需求的各种参数和变化数据,并获取对应测量环境中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数据,形成第二标尺;获取被测对象在测量环境下的实际变化程度数据,并获取对应测量标签的颜色变化数据,形成第三标尺;算法制定步骤,根据测量需求,结合第一标尺、第二标尺和第三标尺中的一种或多种标尺,通过软件制定测量结果分析算法,形成一套自选规则,以反映被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实际测量步骤,获取测量标签的实时图像,并对实时图像进行标准还原;以及,提取感应变色材料的对应颜色数据,代入结果分析算法后获取测量结果;所述测量标签包括一颜色参考区,以及所述测量标签的颜色参数获取步骤包括:抓取测量标签中颜色参考区的图像,获取颜色参考区域的参考测量颜色;将参考测量颜色与预设的标准颜色进行对比,获取参考测量颜色与标准颜色的图像属性偏差值;抓取测量标签中检测识别区的图像,获取各检测识别区的识别测量颜色,并根据图像属性偏差值获取各检测识别区的实际颜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还原包括还原经过使用的测量标签在被测环境中,通过标准拍摄设备获取的相关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标签包括按预设摆放位置设置的至少一检测识别区和获取测量标签正方向的正方向识别区,所述感应变色材料设置在对应的检测识别区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标签包括按预设摆放位置设置的至少一检测识别区和信息识别区,所述信息识别区上设有获取测量标签正方向的第一正方向识别结构,或者,所述测量标签的空闲位置上设有获取测量标签正方向的第二正方向识别结构。
CN202010015519.2A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存储装置 Active CN1112590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15519.2A CN111259035B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存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9292.4A CN108896092B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测量方法、测量系统及存储装置
CN202010015519.2A CN111259035B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存储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69292.4A Division CN108896092B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测量方法、测量系统及存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9035A CN111259035A (zh) 2020-06-09
CN111259035B true CN111259035B (zh) 2024-01-12

Family

ID=64342362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15519.2A Active CN111259035B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存储装置
CN201810369292.4A Active CN108896092B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测量方法、测量系统及存储装置
CN202010014861.0A Pending CN111189494A (zh) 2018-04-23 2018-04-23 测量标签及其图像色彩还原方法和测量识别方法
CN202010014856.XA Pending CN111207788A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基于测量标签的标尺构建方法、标尺构建装置及标尺构建系统
CN202010014852.1A Pending CN111175235A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测量方法、测量装置和存储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69292.4A Active CN108896092B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测量方法、测量系统及存储装置
CN202010014861.0A Pending CN111189494A (zh) 2018-04-23 2018-04-23 测量标签及其图像色彩还原方法和测量识别方法
CN202010014856.XA Pending CN111207788A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基于测量标签的标尺构建方法、标尺构建装置及标尺构建系统
CN202010014852.1A Pending CN111175235A (zh) 2018-04-23 2018-04-23 一种测量方法、测量装置和存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5) CN1112590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06130A1 (en) * 2018-04-23 2019-10-31 Chen Haone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t monitoring
CN111562267B (zh) * 2020-05-29 2023-07-21 重庆施鲁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保险盒装配的视觉检测系统
CN111830017B (zh) * 2020-07-10 2022-04-12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获取色变试纸综合颜色变化的装置及方法
CN112002105B (zh) * 2020-08-17 2022-06-10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分子探针的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预警及故障定位系统
CN112798987A (zh) * 2020-12-30 2021-05-1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变压器出厂试验的监造方法及监造装置
CN113177591A (zh) * 2021-04-28 2021-07-27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一种pH检测方法
CN115356493A (zh) * 2022-07-14 2022-11-18 深圳模德宝科技有限公司 靶材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1847A (zh) * 2001-10-15 2005-01-26 Dsmip资产有限公司 检测样品中多余残留物的设备和方法
CN1721831A (zh) * 2004-07-15 2006-01-18 奇贵赐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感应标签
CN103093693A (zh) * 2013-02-05 2013-05-08 南京天朗制药有限公司 变色防伪或温度指示标签及变色防伪或温度指示方法
CN103238161A (zh) * 2010-10-06 2013-08-07 韩国食品研究院 监测食品质量的方法和系统
CN104568933A (zh) * 2014-12-26 2015-04-29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冷鲜肉新鲜度的检测方法
CN105380608A (zh) * 2003-02-26 2016-03-09 马尔西奥·马克·奥雷利奥·马丁斯·阿布雷乌 测量生物学参数的仪器和方法
CN105723385A (zh) * 2013-10-30 2016-06-29 泰克托斯梦室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检查物体特别是建筑物的设备和方法
CN106408048A (zh) * 2016-09-06 2017-02-15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冷链监控的新型智能标签及监控方法
CN107121214A (zh) * 2017-01-25 2017-09-01 北京镧彩科技有限公司 变色智能标签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38753B2 (ja) * 1977-10-28 1985-09-0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カラー・バー・コード読み取り装置
US5153825A (en) * 1987-11-18 1992-10-06 Yada Systes, Inc. Paint formula retrieval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6072484A (en) * 1997-08-13 2000-06-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Graphic user interface for tab setting with a re-sizeable scale
US6594383B1 (en) * 1999-11-16 2003-07-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exing and retrieving images from an images database based on a color query
AU2002318948C1 (en) * 2001-08-02 2009-08-13 Opentv, Inc. Post production visual alterations
CN2696845Y (zh) * 2004-04-07 2005-05-04 赵鹿龄 功能卡
JP4221594B2 (ja) * 2004-05-25 2009-02-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色情報取得装置
US7209042B2 (en) * 2004-12-20 2007-04-24 Temptime Corporation RFID tag with visu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monitor
JP2009543076A (ja) * 2006-07-11 2009-12-03 ナイジェル ブロックウェル,ポール 検体濃度を測定する指示計システム
KR101244068B1 (ko) * 2011-05-19 2013-03-18 경북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대기 및 수질 오염물질의 농도 측정 방법
US9124783B2 (en) * 2011-09-30 2015-09-01 Camiolog,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ed labeling at scale of motion-detected events in video surveillance
CN104251861A (zh) * 2013-06-28 2014-12-31 成都谱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液体检测分析仪及检测方法
CN203366635U (zh) * 2013-07-31 2013-12-25 北京物资学院 一种不可逆感温变色标签
CN103543146A (zh) * 2013-09-12 2014-01-29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时间-温度指示器与射频识别联用的电子标签
CN103604452A (zh) * 2013-10-23 2014-02-26 赵晓春 通过颜色识别的显示装置以及显示方法
CN203772447U (zh) * 2013-12-16 2014-08-1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一种冷链用变色检测标签
CN103776828B (zh) * 2014-02-14 2016-04-13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监控食品新鲜活度的颜色变化标签及其制备方法
JP2015184332A (ja) * 2014-03-20 2015-10-2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食品鮮度ラベル
CN104568932B (zh) * 2014-12-24 2018-05-15 深圳市久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质检测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60335242A1 (en) * 2015-05-14 2016-11-17 Smart Technologies Ulc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between Interactive Systems
US10176588B2 (en) * 2015-09-14 2019-01-08 Sightline Innovation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ecular surface inspection
CN105547915A (zh) * 2016-01-11 2016-05-04 北京广度漫想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密度模型的硬壳类食品的新鲜度测定系统及其方法
CN106297552A (zh) * 2016-09-20 2017-01-0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温度敏感标签及其应用
CN106546581B (zh) * 2016-11-02 2019-12-10 长沙云知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试纸检测卡智能检测系统以及试纸检测卡智能分析方法
CN107144531A (zh) * 2017-04-19 2017-09-08 黄建国 一种基于颜色数据分析的物质含量检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1847A (zh) * 2001-10-15 2005-01-26 Dsmip资产有限公司 检测样品中多余残留物的设备和方法
CN105380608A (zh) * 2003-02-26 2016-03-09 马尔西奥·马克·奥雷利奥·马丁斯·阿布雷乌 测量生物学参数的仪器和方法
CN1721831A (zh) * 2004-07-15 2006-01-18 奇贵赐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感应标签
CN103238161A (zh) * 2010-10-06 2013-08-07 韩国食品研究院 监测食品质量的方法和系统
CN103093693A (zh) * 2013-02-05 2013-05-08 南京天朗制药有限公司 变色防伪或温度指示标签及变色防伪或温度指示方法
CN105723385A (zh) * 2013-10-30 2016-06-29 泰克托斯梦室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检查物体特别是建筑物的设备和方法
CN104568933A (zh) * 2014-12-26 2015-04-29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冷鲜肉新鲜度的检测方法
CN106408048A (zh) * 2016-09-06 2017-02-15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冷链监控的新型智能标签及监控方法
CN107121214A (zh) * 2017-01-25 2017-09-01 北京镧彩科技有限公司 变色智能标签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纺织品色牢度检测方法;冉友廷;邓中民;;针织工业(第08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5235A (zh) 2020-05-19
CN111207788A (zh) 2020-05-29
CN108896092A (zh) 2018-11-27
CN111189494A (zh) 2020-05-22
CN111259035A (zh) 2020-06-09
CN108896092B (zh) 2020-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59035B (zh) 一种存储装置
CN112020738B (zh) 产品监测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184254A1 (zh) 红外热成像测温方法、电子设备、无人机及存储介质
CN104949617B (zh) 用于对象包装的对象三维尺寸估测系统及方法
CN101274432A (zh) 目标物取出装置
CN108662987B (zh) 2d摄像式激光测量头的标定方法
WO2021068697A1 (zh) 一种编码指示标签、精确识别方法及智能处理系统
CN104535155B (zh) 基于光学摄像扫描智能身份识别体重秤的自动识别身份方法
CN109357629A (zh) 一种基于三维扫描仪的智能检测系统及使用方法
US11001438B2 (en) Systems and processes for space management of three dimensional containers
CN110604574A (zh) 一种基于视频成像原理的人体身高测量方法
CN107305699A (zh) 基于二维图像信息足部三维重建方法及其足-鞋匹配系统
KR102030131B1 (ko) 적외선 영상을 이용한 연속적인 피부 상태 측정 방법
CN111964790A (zh) 一种温度校准方法及红外测温装置
JP2016034235A (ja) pH判定装置、pH測定機、pH判定方法およびpH判定プログラム
CN108351969A (zh) 毛发卷曲测量
CA314044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bject recognition using 3d mapping and modeling of light
CN111272673A (zh) 非纯色布匹色差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KR102572885B1 (ko) 변색물질의 색도변화 측정을 통한 제품의 소비기한 예측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9357772A (zh) 一种基于slam技术的变电设备红外热成像数据收集方法
CN115087391A (zh) 用于推荐产品的方法
Müller et al. On the temperature assignment problem and the use of confidence textures in the creation of 3D thermograms
CN111553920A (zh) 区块链服务器文物还原数据保存平台
JP2007314255A (ja) 物品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物品管理方法
CN111398968B (zh) Tof精度检测系统及其精度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