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58392B - 一种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58392B
CN111258392B CN202010215334.6A CN202010215334A CN111258392B CN 111258392 B CN111258392 B CN 111258392B CN 202010215334 A CN202010215334 A CN 202010215334A CN 111258392 B CN111258392 B CN 1112583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ase main
liquid storage
main body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153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58392A (zh
Inventor
郭美丽
张海霞
赵好好
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Industry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Industry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Industry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Henan Industry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01021533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583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58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83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583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583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1Enclosures
    • G06F1/182Enclosures with special features, e.g. for use in industrial environments; grounding or shielding against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RFI] or electromagnetical interference [EMI]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3Internal mounting support structures, e.g.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ternal connect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2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20
    • G06F2200/201Cooling arrangements using cooling flui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包括机箱主体,所述机箱主体内设置有水冷降温机构,所述机箱主体侧壁上设置有循环导热机构,所述机箱主体上端面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置上设置有新风进气机构,所述机箱主体的下端面上开设有若干排风孔,本发明通过在机箱主体内设置水冷降温机构,同时配合循环导热机构对机箱主体内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出,并利用新风进气机构,吹动水冷降温机构附近产生的低温气体快速扩散到机箱主体内,提高机箱主体散热的全面性,结构简单、体积小、集成化程度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部分机箱采用水冷散热方式,即冷却管内通入冷水与机箱进行热交换散热,机箱散热全面性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
背景技术
机箱是台式计算机的核心部分,机箱工作过程中需要有效的散热以保证其工作性能,特别是一些高性能要求的游戏主机或重要的服务器主机,必须具备强大的散热功能,目前的计算机机箱大多采用风扇散热的方式,即在主板上安装散热片和风扇进行风冷散热,风冷散热需要保证机箱有效的通风,因此机箱壁上开有大量的通风孔,这样就使机箱内积累大量的灰尘,使其散热性能急剧下降,造成主机性能下降,元件损坏;而在通风孔处加装过滤网的防尘方式一方面不能完全阻止灰尘进入机箱,另一方面若过滤网目数过大,会使机箱的通风量大大降低,特别是过滤网上粘附灰尘后通风几乎阻断,机箱散热功能几乎全部丧失,因此散热和防尘是目前机箱尚未解决的矛盾;一些高性能的机箱采用水冷散热方式,即冷却管内通入冷水与机箱进行热交换散热,但是这种方式散热部位比较局限,离冷却管较远的元件散热效果差,机箱散热的全面性较差,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部分机箱采用水冷散热方式,即冷却管内通入冷水与机箱进行热交换散热,但是这种方式散热部位比较局限,离冷却管较远的元件散热效果差,机箱散热全面性较差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包括机箱主体,所述机箱主体内设置有水冷降温机构,所述机箱主体侧壁上设置有循环导热机构,所述机箱主体上端面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置上设置有新风进气机构,所述机箱主体的下端面上开设有若干排风孔;
所述水冷降温机构包括:储液箱、控温调节结构以及降温散热结构;
所述机箱主体侧壁上开设有矩形缺口,所述储液箱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内、且所述储液箱的一端嵌装于所述矩形缺口内,所述控温调节结构安设于所述储液箱的外侧壁面上,所述降温散热结构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内、且所述降温散热结构与所述储液箱相连通;
所述循环导热机构包括:限位支撑结构以及循环导热结构;
所述限位支撑结构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内,所述循环导热结构安设于所述限位支撑结构上、且所述循环导热结构与所述储液箱相连通。
所述控温调节结构包括:温度探针、安装板、控制器模块以及半导体制冷片;
所述温度探针安设于所述储液箱内,所述安装板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的侧壁上,所述控制器模块安设于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控制器模块与所述温度探针相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安设于所述储液箱的侧壁上、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与所述储液箱侧壁相贴合,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相连接。
所述降温散热结构包括:支撑架、S形铜管、微型水泵、进水管以及回水管;
所述支撑架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内、且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储液箱一侧,所述S形铜管安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微型水泵安设于所述储液箱上,且所述微型水泵的进水端与所述储液箱相连通,所述进水管一端与所述微型水泵的出水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S形铜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回水管一端与所述储液箱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S形铜管的另一端相连通。
所述限位支撑结构包括三组限位固定组件,三组所述限位固定组件分别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的侧壁上;
所述限位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连接杆以及卡环;
所述固定座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侧壁上,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杆一端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所述连接杆一端螺旋安设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卡环安设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上。
所述循环导热结构包括:循环泵、第一连接软管、第二连接软管以及U型管;
所述循环泵安设于所述储液箱上、且所述循环泵的进水端与所述储液箱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软管一端与所述循环泵的出水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软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液箱相连通,所述U型管安设于所述卡环上、且所述U型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软管以及第二连接软管相连通,所述U型管贴附于所述机箱主体内的主板位置侧壁。
所述新风进气机构包括:新风除尘结构以及导风进气结构;
所述新风除尘结构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上、且所述新风除尘结构位于所述机箱主体上的进风口位置上,所述导风进气结构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内、且所述导风进气结构位于所述新风除尘结构的下端位置上。
所述新风除尘结构包括:环形凹槽、固定环以及栅格防尘网;
所述环形凹槽固定嵌装于所述机箱主体上端面上的进风口内,所述固定环的尺寸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固定环活动安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栅格防尘网安设于所述固定环的上端上。
所述导风进气结构包括:限位套筒、安装架以及散热风扇;
所述限位套筒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内、且所述限位套筒套装于所述进风口的下端上,所述安装架安设于所述限位套筒的下端上,所述散热风扇安设于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散热风扇的导风方向为至上而下。
所述散热风扇与安装架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若干所述排风孔在所述机箱主体的下端面上沿一定间隔均匀布置。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通过在机箱主体内设置水冷降温机构,同时配合循环导热机构对机箱主体内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出,并利用新风进气机构,吹动水冷降温机构附近产生的低温气体快速扩散到机箱主体内,提高机箱主体散热的全面性,结构简单、体积小、集成化程度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部分机箱采用水冷散热方式,即冷却管内通入冷水与机箱进行热交换散热,但是这种方式散热部位比较局限,离冷却管较远的元件散热效果差,机箱散热全面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的A-A位置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的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的图4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的U型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的a位置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的b位置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主体;2-储液箱;3-温度探针;4-安装板;5-控制器模块;6-半导体制冷片;7-支撑架;8-S形铜管;9-微型水泵;10-进水管;11-回水管;12-固定座;13-连接杆;14-卡环;15-循环泵;16-第一连接软管;17-第二连接软管;18-U型管;19-环形凹槽;20-固定环;21-栅格防尘网;22-限位套筒;23-安装架;24-散热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8所示,一种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包括机箱主体1,所述机箱主体1内设置有水冷降温机构,所述机箱主体1侧壁上设置有循环导热机构,所述机箱主体1上端面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置上设置有新风进气机构,所述机箱主体1的下端面上开设有若干排风孔,所述水冷降温机构包括:储液箱2、控温调节结构以及降温散热结构,所述机箱主体1侧壁上开设有矩形缺口,所述储液箱2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1内、且所述储液箱2的一端嵌装于所述矩形缺口内,所述控温调节结构安设于所述储液箱2的外侧壁面上,所述降温散热结构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1内、且所述降温散热结构与所述储液箱2相连通,所述循环导热机构包括:限位支撑结构以及循环导热结构,所述限位支撑结构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1内,所述循环导热结构安设于所述限位支撑结构上、且所述循环导热结构与所述储液箱2相连通,所述控温调节结构包括:温度探针3、安装板4、控制器模块5以及半导体制冷片6,所述温度探针3安设于所述储液箱2内,所述安装板4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1的侧壁上,所述控制器模块5安设于所述安装板4上、且所述控制器模块5与所述温度探针3相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安设于所述储液箱2的侧壁上、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的制冷面与所述储液箱2侧壁相贴合,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与所述控制器模块5相连接,所述降温散热结构包括:支撑架7、S形铜管8、微型水泵9、进水管10以及回水管11,所述支撑架7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1内、且所述支撑架7位于所述储液箱2一侧,所述S形铜管8安设于所述支撑架7上,所述微型水泵9安设于所述储液箱2上,且所述微型水泵9的进水端与所述储液箱2相连通,所述进水管10一端与所述微型水泵9的出水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S形铜管8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回水管11一端与所述储液箱2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S形铜管8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限位支撑结构包括三组限位固定组件,三组所述限位固定组件分别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1的侧壁上,所述限位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12、连接杆13以及卡环14,所述固定座12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1侧壁上,所述固定座12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杆13一端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所述连接杆13一端螺旋安设于所述固定座12上,所述卡环14安设于所述连接杆13的另一端上,所述循环导热结构包括:循环泵15、第一连接软管16、第二连接软管17以及U型管18,所述循环泵15安设于所述储液箱2上、且所述循环泵15的进水端与所述储液箱2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软管16一端与所述循环泵15的出水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软管17的一端与所述储液箱2相连通,所述U型管18安设于所述卡环14上、且所述U型管1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软管16以及第二连接软管17相连通,所述U型管18贴附于所述机箱主体1内的主板位置侧壁,所述新风进气机构包括:新风除尘结构以及导风进气结构,所述新风除尘结构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1上、且所述新风除尘结构位于所述机箱主体1上的进风口位置上,所述导风进气结构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1内、且所述导风进气结构位于所述新风除尘结构的下端位置上,所述新风除尘结构包括:环形凹槽19、固定环20以及栅格防尘网21,所述环形凹槽19固定嵌装于所述机箱主体1上端面上的进风口内,所述固定环20的尺寸与所述环形凹槽19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固定环20活动安设于所述环形凹槽19内,所述栅格防尘网21安设于所述固定环20的上端上,所述导风进气结构包括:限位套筒22、安装架23以及散热风扇24,所述限位套筒22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1内、且所述限位套筒22套装于所述进风口的下端上,所述安装架23安设于所述限位套筒22的下端上,所述散热风扇24安设于所述安装架23上、且所述散热风扇24的导风方向为至上而下,所述散热风扇24与安装架23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若干所述排风孔在所述机箱主体1的下端面上沿一定间隔均匀布置。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包括机箱主体1,机箱主体1内设置有水冷降温机构,机箱主体1侧壁上设置有循环导热机构,机箱主体1上端面上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位置上设置有新风进气机构,机箱主体1的下端面上开设有若干排风孔,水冷降温机构包括:储液箱2、控温调节结构以及降温散热结构,机箱主体1侧壁上开设有矩形缺口,储液箱2安设于机箱主体1内、且储液箱2的一端嵌装于矩形缺口内,控温调节结构安设于储液箱2的外侧壁面上,降温散热结构安设于机箱主体1内、且降温散热结构与储液箱2相连通,循环导热机构包括:限位支撑结构以及循环导热结构,限位支撑结构安设于机箱主体1内,循环导热结构安设于限位支撑结构上、且循环导热结构与储液箱2相连通;该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通过在机箱主体1内设置水冷降温机构,同时配合循环导热机构对机箱主体1内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出,并利用新风进气机构,吹动水冷降温机构附近产生的低温气体快速扩散到机箱主体1内,提高机箱主体1散热的全面性,结构简单、体积小、集成化程度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部分机箱采用水冷散热方式,即冷却管内通入冷水与机箱进行热交换散热,但是这种方式散热部位比较局限,离冷却管较远的元件散热效果差,机箱散热全面性较差的问题。
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实施例:由说明书附图1-8可知,本方案包括机箱主体1,机箱主体1内设置有水冷降温机构,机箱主体1侧壁上设置有循环导热机构,机箱主体1上端面上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位置上设置有新风进气机构,机箱主体1的下端面上开设有若干排风孔,上述水冷降温机构包括:储液箱2、控温调节结构以及降温散热结构,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机箱主体1侧壁上开设有矩形缺口,储液箱2安设于机箱主体1内、且储液箱2的一端嵌装于矩形缺口内,控温调节结构安设于储液箱2的外侧壁面上,降温散热结构安设于机箱主体1内、且降温散热结构与储液箱2相连通,上述循环导热机构包括:限位支撑结构以及循环导热结构,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限位支撑结构安设于机箱主体1内,循环导热结构安设于限位支撑结构上、且循环导热结构与储液箱2相连通,在使用时,通过在机箱主体1内设置水冷降温机构,利用控温调节结构多对储液箱2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处理,并通过降温散热结构将低温冷却液导出,同时配合循环导热机构对机箱主体1内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出,并利用新风进气机构,吹动水冷降温机构附近产生的低温气体快速扩散到机箱主体1内,提高机箱主体1散热的全面性,结构简单、体积小、集成化程度高;
由说明书附图1-5以及附图8可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控温调节结构包括:温度探针3、安装板4、控制器模块5以及半导体制冷片6,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温度探针3安设于储液箱2内,安装板4安设于机箱主体1的侧壁上,控制器模块5安设于安装板4上、且控制器模块5与温度探针3相连接,半导体制冷片6安设于储液箱2的侧壁上、且半导体制冷片6的制冷面与储液箱2侧壁相贴合,半导体制冷片6与控制器模块5相连接,上述降温散热结构包括:支撑架7、S形铜管8、微型水泵9、进水管10以及回水管11,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支撑架7安设于机箱主体1内、且支撑架7位于储液箱2一侧,S形铜管8安设于支撑架7上,微型水泵9安设于储液箱2上,且微型水泵9的进水端与储液箱2相连通,进水管10一端与微型水泵9的出水端相连通、另一端与S形铜管8的一端相连通,回水管11一端与储液箱2相连通、另一端与S形铜管8的另一端相连通,在使用时,将冷却液灌注到储液箱2内,通过安装板4上的控制器模块5,控制储液箱2侧壁上的半导体制冷片6进行制冷作业,进而实现对储液箱2内的冷却液进行降温处理,并通过储液箱2内的温度探针3对冷却液的温度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转化为电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模块5,控制器模块5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值,控制启动储液箱2上的微型水泵9,微型水泵9将储液箱2内的低温冷却液抽出,并经过进水管10注入到支撑架7上的S形铜管8内,对机箱主体1内S形铜管8附近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同时配合新风进气机构,吹动S形铜管8附近产生的低温气体快速扩散到机箱主体1内,提高机箱主体1散热的全面性,经过换热后的冷却液经回水管11回流到储液箱2内;
由说明书附图1-8可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限位支撑结构包括三组限位固定组件,三组限位固定组件分别安设于机箱主体1的侧壁上,其中限位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12、连接杆13以及卡环14,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固定座12安设于机箱主体1侧壁上,固定座12上开设有内螺纹,连接杆13一端开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相匹配,连接杆13一端螺旋安设于固定座12上,卡环14安设于连接杆13的另一端上,上述循环导热结构包括:循环泵15、第一连接软管16、第二连接软管17以及U型管18,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循环泵15安设于储液箱2上、且循环泵15的进水端与储液箱2相连通,第一连接软管16一端与循环泵15的出水端相连通,第二连接软管17的一端与储液箱2相连通,U型管18安设于卡环14上、且U型管1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软管16以及第二连接软管17相连通,U型管18贴附于机箱主体1内的主板位置侧壁,在使用时,根据机箱主体1内的实际空间,转动调整固定座12上的连接杆13,使得连接杆13一端上的卡环14一侧正对,进而使得卡环14上的U型管18贴附于机箱主体1内的主板位置侧壁,提高导热效率,对机箱主体1的下部空间进行降温处理,三组限位固定组件分别对U型管18的两侧以及下端进行限位固定,提高U型管18的稳定性,通过控制器模块5启动储液箱2上的循环泵15,循环泵15将储液箱2内的低温冷却液经第一连接软管16注入到U型管18内,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冷却液经第二连接软管17回流到储液箱2内。
由说明书附图1-8可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新风进气机构包括:新风除尘结构以及导风进气结构,新风除尘结构安设于机箱主体1上、且新风除尘结构位于机箱主体1上的进风口位置上,导风进气结构安设于机箱主体1内、且导风进气结构位于新风除尘结构的下端位置上,上述新风除尘结构包括:环形凹槽19、固定环20以及栅格防尘网21,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环形凹槽19固定嵌装于机箱主体1上端面上的进风口内,固定环20的尺寸与环形凹槽19的内径相匹配,固定环20活动安设于环形凹槽19内,栅格防尘网21安设于固定环20的上端上,上述导风进气结构包括:限位套筒22、安装架23以及散热风扇24,其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如下,限位套筒22安设于机箱主体1内、且限位套筒22套装于进风口的下端上,安装架23安设于限位套筒22的下端上,散热风扇24安设于安装架23上、且散热风扇24的导风方向为至上而下,在使用时,限位套筒22安装在机箱主体1上的进风口下端位置上,散热风扇24安装在限位套筒22下端的安装架23上,通过散热风扇24将机箱主体1外部的空气经新风除尘结构过滤后进入到机箱主体1内,对机箱主体1的内部气体环境进行调节,新风除尘结构中的固定环20与栅格防尘网21固定在一起,活动安装在环形凹槽19内,便于将栅格防尘连同固定环20一起取下,进行清洁。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设置,上述散热风扇24与安装架23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优选设置,上述若干排风孔在机箱主体1的下端面上沿一定间隔均匀布置。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包括机箱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主体(1)内设置有水冷降温机构,所述机箱主体(1)侧壁上设置有循环导热机构,所述机箱主体(1)上端面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置上设置有新风进气机构,所述机箱主体(1)的下端面上开设有若干排风孔;
所述水冷降温机构包括:储液箱(2)、控温调节结构以及降温散热结构;
所述机箱主体(1)侧壁上开设有矩形缺口,所述储液箱(2)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1)内、且所述储液箱(2)的一端嵌装于所述矩形缺口内,所述控温调节结构安设于所述储液箱(2)的外侧壁面上,所述降温散热结构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1)内、且所述降温散热结构与所述储液箱(2)相连通;
所述循环导热机构包括:限位支撑结构以及循环导热结构;
所述限位支撑结构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1)内,所述循环导热结构安设于所述限位支撑结构上、且所述循环导热结构与所述储液箱(2)相连通;
所述控温调节结构包括:温度探针(3)、安装板(4)、控制器模块(5)以及半导体制冷片(6);
所述温度探针(3)安设于所述储液箱(2)内,所述安装板(4)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1)的侧壁上,所述控制器模块(5)安设于所述安装板(4)上、且所述控制器模块(5)与所述温度探针(3)相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安设于所述储液箱(2)的侧壁上、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的制冷面与所述储液箱(2)侧壁相贴合,所述半导体制冷片(6)与所述控制器模块(5)相连接;
所述降温散热结构包括:支撑架(7)、S形铜管(8)、微型水泵(9)、进水管(10)以及回水管(11);
所述支撑架(7)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1)内、且所述支撑架(7)位于所述储液箱(2)一侧,所述S形铜管(8)安设于所述支撑架(7)上,所述微型水泵(9)安设于所述储液箱(2)上,且所述微型水泵(9)的进水端与所述储液箱(2)相连通,所述进水管(10)一端与所述微型水泵(9)的出水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S形铜管(8)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回水管(11)一端与所述储液箱(2)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S形铜管(8)的另一端相连通;
所述限位支撑结构包括三组限位固定组件,三组所述限位固定组件分别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1)的侧壁上;
所述限位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12)、连接杆(13)以及卡环(14);
所述固定座(12)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1)侧壁上,所述固定座(12)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杆(13)一端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所述连接杆(13)一端螺旋安设于所述固定座(12)上,所述卡环(14)安设于所述连接杆(13)的另一端上;
所述循环导热结构包括:循环泵(15)、第一连接软管(16)、第二连接软管(17)以及U型管(18);
所述循环泵(15)安设于所述储液箱(2)上、且所述循环泵(15)的进水端与所述储液箱(2)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软管(16)一端与所述循环泵(15)的出水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软管(17)的一端与所述储液箱(2)相连通,所述U型管(18)安设于所述卡环(14)上、且所述U型管(1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软管(16)以及第二连接软管(17)相连通,所述U型管(18)贴附于所述机箱主体(1)内的主板位置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进气机构包括:新风除尘结构以及导风进气结构;
所述新风除尘结构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1)上、且所述新风除尘结构位于所述机箱主体(1)上的进风口位置上,所述导风进气结构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1)内、且所述导风进气结构位于所述新风除尘结构的下端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除尘结构包括:环形凹槽(19)、固定环(20)以及栅格防尘网(21);
所述环形凹槽(19)固定嵌装于所述机箱主体(1)上端面上的进风口内,所述固定环(20)的尺寸与所述环形凹槽(19)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固定环(20)活动安设于所述环形凹槽(19)内,所述栅格防尘网(21)安设于所述固定环(20)的上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进气结构包括:限位套筒(22)、安装架(23)以及散热风扇(24);
所述限位套筒(22)安设于所述机箱主体(1)内、且所述限位套筒(22)套装于所述进风口的下端上,所述安装架(23)安设于所述限位套筒(22)的下端上,所述散热风扇(24)安设于所述安装架(23)上、且所述散热风扇(24)的导风方向为至上而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24)与安装架(23)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排风孔在所述机箱主体(1)的下端面上沿一定间隔均匀布置。
CN202010215334.6A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 Active CN1112583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15334.6A CN111258392B (zh)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15334.6A CN111258392B (zh)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8392A CN111258392A (zh) 2020-06-09
CN111258392B true CN111258392B (zh) 2023-03-21

Family

ID=70954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15334.6A Active CN111258392B (zh) 2020-03-24 2020-03-24 一种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583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9079B (zh) * 2020-08-07 2022-07-08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一种计算机用机箱除尘收集装置
CN113299325A (zh) * 2021-04-28 2021-08-24 杭州千岛湖点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大数据研发中心大数据整合储存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470680U (zh) * 2017-02-22 2017-09-05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高效计算机散热器
CN208226752U (zh) * 2018-06-11 2018-12-11 天津爱派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机组齿轮箱散热系统
CN110162137A (zh) * 2019-04-03 2019-08-23 甘肃蒲公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智能的在线教育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942565U (zh) * 2016-06-12 2017-02-08 李宁 一种散热防尘式计算机
CN206282217U (zh) * 2016-10-13 2017-06-27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具有降温除尘功能的计算机机箱
CN206470744U (zh) * 2017-02-27 2017-09-05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一种计算机安全监控装置
CN207530321U (zh) * 2017-10-10 2018-06-22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赣东北供电分公司 一种自循环半导体制冷降温电力柜
CN207992931U (zh) * 2018-04-20 2018-10-19 宜宾学院 一种计算机高效散热装置
CN208172691U (zh) * 2018-05-23 2018-11-30 田丽 一种高效散热吸尘式计算机机箱
CN109116947A (zh) * 2018-10-23 2019-01-01 郑州泰隆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循环散热式计算机机箱
CN109471515A (zh) * 2018-12-29 2019-03-15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散热机箱
CN209675802U (zh) * 2019-05-09 2019-11-22 青岛大升电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降温防尘功能的mcr控制柜
CN209895290U (zh) * 2019-05-29 2020-01-03 倍升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计算机自动化系统的循环散热装置
CN210091044U (zh) * 2019-06-03 2020-02-18 陕西理工大学 一种计算机散热机箱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470680U (zh) * 2017-02-22 2017-09-05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高效计算机散热器
CN208226752U (zh) * 2018-06-11 2018-12-11 天津爱派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机组齿轮箱散热系统
CN110162137A (zh) * 2019-04-03 2019-08-23 甘肃蒲公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智能的在线教育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58392A (zh) 202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40008B1 (en)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KR101468873B1 (ko) 서버랙의 항온장치
US9101078B2 (en) Data center cooling with an air-side economizer and liquid-cooled electronics rack(s)
US799070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cooling of an electronics rack
JP4922943B2 (ja) 電子部品筐体冷却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201663783U (zh) 机柜冷却插箱和机柜
US2005020711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cooling computer cabinets
CN111258392B (zh) 一种计算机紧凑型水冷机箱
US20120113584A1 (en) Cooling system for server and cooling method for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40008039A1 (en) Liquid-cooling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elements
CN201008247Y (zh) 大规模切换矩阵机箱
CN115220545A (zh) 一种非相变浸没式液冷服务器
CN102467202A (zh) 服务器的冷却系统及电子装置的冷却方法
CN111506177A (zh) 一种保护性好的计算机机箱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5291700A (zh) 一种一体式cpu水冷散热器
CN216391914U (zh) 电力设备机柜
CN214708467U (zh) 一种交换机散热系统
CN205665634U (zh) 一种水冷散热的机架式服务器
CN104703448A (zh) 门式冷水换热装置和液冷装置结合的服务器机柜散热系统
CN116419527A (zh) 一种散热除尘通信机柜
CN210270777U (zh) 计算机用降温系统及计算机
CN205091694U (zh) 散热模组
CN218728884U (zh) 一种防撞的服务器用散热外壳
CN220457787U (zh) 散热机构及变流器
CN220569140U (zh) 一种用于服务器安装的散热机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