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5185A - 一种电机后端部的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后端部的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45185A
CN111245185A CN202010222721.2A CN202010222721A CN111245185A CN 111245185 A CN111245185 A CN 111245185A CN 202010222721 A CN202010222721 A CN 202010222721A CN 111245185 A CN111245185 A CN 1112451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arc
rear end
mount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227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45185B (zh
Inventor
卢丽娟
张新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haoxing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haox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haoxing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haoxing
Priority to CN20201022272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451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45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51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451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51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4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on from ingress, e.g. water or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5Mounting arrangements for bearing-shields or end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9/0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fans or impellers driven by the machine sh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后端部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安装步骤,①完成端盖、转轴和机壳的装配;②在端盖后端面依次贴合固定环和外防护装置;③从后往前沿着固定环的内环面插入内防护装置;④从后往前沿着固定环的外环面插入转环并放入滚珠和注入锂基润滑脂;⑤转轴露出在端盖外的部分安装风扇,风扇与内防护装置和转环固定连接,在转轴上装入卡环对风扇定位;⑥安装风罩。本发明通过加装固定环、外防护装置、内防护装置和转环,达到了极佳的防护效果,同时不影响电机的原有构造和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后端部的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后端部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风冷电机为电机中的一种,风冷电机通过风罩将风扇遮盖在内,风罩上设有用于进风的小孔,机壳与风罩连接处有很大间隙,风从风罩的小孔进入并从机壳与风罩之间的间隙吹出用于吹拂机壳上的散热翅片。
这种结构的电机的不足之处在于,风罩的小孔、机壳与风罩之间的间隙成了灰尘杂质等进入的通道,灰尘杂质进入后会污染轴承,造成轴承使用寿命下降,最终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有待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机后端部的安装方法,通过加装固定环、外防护装置、内防护装置和转环,达到了极佳的防护效果,同时不影响电机的原有构造和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机后端部的安装方法,电机包括端盖、转轴、机壳、风罩和风扇,包括以下安装步骤,
①完成端盖、转轴和机壳的装配,装配后所述端盖固定连接在机壳的后端面,所述转轴穿出端盖;
②在端盖后端面依次贴合固定环和外防护装置,所述外防护装置包括前后贴合设置的内防护环和外防护环,通过内固定螺钉将固定环、内防护环和外防护环一起固定连接在端盖后端面,内防护环包括位于其内缘的钩部,外防护环包括位于其内缘的外防护径向环;
③从后往前沿着固定环的内环面插入内防护装置,固定环包括第一弧形凹陷部和第二弧形凹陷部,内防护装置的前端外壁设有柔性圈,内防护装置向前一直插入到柔性圈卡入第二弧形凹陷部;
④从后往前沿着固定环的外环面插入转环,转环包括与第一弧形凹陷部内外相对的第三弧形凹陷部,所述第三弧形凹陷部和第一弧形凹陷部配合形成近似圆形截面的滚珠通道,所述第三弧形凹陷部设有一个穿珠孔,转环向前一直插入到第三弧形凹陷部正对第一弧形凹陷部,沿着穿珠孔一个一个放入滚珠,待滚珠填满滚珠通道后,从穿珠孔注入锂基润滑脂,使得相邻滚珠之间填充有锂基润滑脂,而后封住穿珠孔,转环还包括第二转环筒,转环装配后第二转环筒的前端位于钩部和外防护径向环之间;
⑤转轴露出在端盖外的部分安装风扇,风扇与内防护装置和转环固定连接,在转轴上装入卡环对风扇定位;
⑥安装风罩。
所述固定环包括同心分布的第一固定环筒和第二固定环筒,所述第一弧形凹陷部设于第一固定环筒,所述第二弧形凹陷部设于第二固定环筒,所述内防护装置包括前端伸入第二固定环筒内侧的插条部,所述柔性圈安装于插条部的环形外壁,所述柔性圈与第二弧形凹陷部为间隙配合。
所述内防护装置还包括与插条部一体成型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插条部的后端,安装部的厚度大于插条部,安装部贴合固定在风扇的前端面,所述第二固定环筒的后端设有扩口部,所述扩口部的内径从前往后逐渐增大,所述柔性圈的外径大于第二固定环筒的内径且柔性圈的外径小于扩口部的后端的内径。
所述第二固定环筒的内径小于第一固定环筒的内径,所述第一固定环筒位于第二固定环筒的前侧,第一固定环筒和第二固定环筒之间通过倾斜的固定环过渡筒连接,所述转环包括第一转环筒,所述第三弧形凹陷部设于第一转环筒,所述第一转环筒的环形内壁和第一固定环筒的环形外壁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第三弧形凹陷部上焊接有环形套,所述环形套正对穿珠孔,环形套的内径等于穿珠孔的直径,所述穿珠孔的直径大于滚珠的直径,所述环形套内螺旋拧入封盖,所述滚珠的直径大于第一转环筒的环形内壁和第一固定环筒的环形外壁之间的间隙。
所述封盖的内侧端面与第三弧形凹陷部的内壁相配。
所述固定环还包括一个与端盖的后端面贴合固定的第一安装环,所述内防护环的内缘连接有内防护柔性环,所述钩部设于内防护柔性环的内缘,所述第二转环筒与第一转环筒同心分布,所述第二转环筒的内径大于第一转环筒的内径,第二转环筒和第一转环筒之间通过倾斜的转环过渡筒连接。
所述内防护环包括与第一安装环贴合安装的内防护环安装部,所述内防护柔性环位于内防护环安装部的内缘且内防护柔性环的厚度小于内防护环安装部的厚度,内防护柔性环与第一安装环之间形成内集腔。
所述外防护环包括与内防护环安装部贴合安装的外防护环安装部,所述外防护环还包括连接外防护环安装部内缘和外防护径向环外缘的外防护轴向环,所述外防护径向环与内防护环安装部和内防护柔性环之间形成外集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附着有锂基润滑脂的滚珠形成防护层,灰尘杂质难以进入,另外,第二转环筒、钩部和外防护径向环之间的配合,柔性圈和第二弧形凹陷部之间的配合也可形成防护结构,整体防护效果非常好,电机使用寿命长;内集腔和外集腔均可起到收集少量外溢的锂基润滑脂的作用,柔性圈也可阻挡锂基润滑脂;在加装固定环、外防护装置、内防护装置和转环后不影响电机的原有构造和性能,不影响风扇的运行和整机的散热,同时加装拆卸均较为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端盖1、轴承11、端盖螺孔12、轴孔13、转轴2、轴挡肩21、卡环22、机壳3、风罩4、风罩圆盘部41、风罩安装环部42、风扇5、背盘51、扇叶52、支撑环53、背盘穿孔54、内防护装置固定螺钉55、背盘螺孔56、内防护装置6、安装部61、插条部62、内防护装置螺孔63、柔性圈64、固定环7、第一安装环71、第一固定环筒72、内固定螺钉73、第一弧形凹陷部74、固定环过渡筒75、第二固定环筒76、第二弧形凹陷部77、扩口部78、滚珠79、转环8、第二安装环81、第一转环筒82、外固定螺钉83、转环过渡筒84、第三弧形凹陷部85、第二转环筒86、穿珠孔87、环形套88、封盖89、外防护装置9、内防护环91、外防护环92、内防护环安装部93、内防护柔性环94、钩部95、内集腔96、外防护环安装部97、外防护轴向环98、外防护径向环99、外集腔9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中,参照图1,左侧为前端,右侧为后端。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电机后端部的安装方法,电机包括端盖1、转轴2、机壳3、风罩4和风扇5,风扇5包括位于前端的背盘51,背盘51的前端面周向均布多个扇叶52,背盘51的前端面中心设有支撑环53,背盘51和支撑环53的内径与对应处的转轴2的外径相配,扇叶52的内缘连接支撑环53的外缘,扇叶52的外缘与背盘51的外缘齐平,这些是目前电机领域的风扇的基本常识,在此不作详细介绍。
安装方法包括以下安装步骤,
①完成端盖1、转轴2和机壳3的装配,装配后所述端盖1固定连接在机壳3的后端面,所述转轴2穿出端盖1;端盖1的中心设有轴承11和轴孔13,转轴2过盈配合穿过轴承11且转轴2间隙配合穿过轴孔13。
②在端盖1后端面依次贴合固定环7和外防护装置9,固定环7的各段可采用焊接连接而成。所述固定环7包括同心分布的第一固定环筒72和第二固定环筒76。所述第二固定环筒76的内径小于第一固定环筒72的内径,所述第一固定环筒72位于第二固定环筒76的前侧,第一固定环筒72和第二固定环筒76之间通过倾斜的固定环过渡筒75连接。固定环过渡筒75的直径从前往后逐渐缩小。
所述固定环7还包括一个与端盖1的后端面贴合固定的第一安装环71,外防护装置9贴合第一安装环71的后端面,第一固定环筒72的前端连接于第一安装环71的内缘。端盖1的后端面周向均布端盖螺孔12,通过内固定螺钉73穿过第一安装环71并拧入端盖螺孔12实现第一安装环71与端盖1的固定,其中第一安装环71和端盖1之间还可以装密封条(图中未画出),例如:在端盖1上开槽并在该槽内装入密封条,第一安装环71贴合端盖1后压紧密封条实现两者的密封。
所述外防护装置9包括前后贴合设置的内防护环91和外防护环92,通过内固定螺钉73将固定环7、内防护环91和外防护环92一起固定连接在端盖1后端面,内防护环91包括位于其内缘的钩部95,外防护环92包括位于其内缘的外防护径向环99;
③从后往前沿着固定环7的内环面插入内防护装置6,固定环7包括第一弧形凹陷部74和第二弧形凹陷部77,第二弧形凹陷部77与第一弧形凹陷部74的凹陷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弧形凹陷部74设于第一固定环筒72,所述第二弧形凹陷部77设于第二固定环筒76,内防护装置6的前端外壁设有柔性圈64,内防护装置6向前一直插入到柔性圈64卡入第二弧形凹陷部77;具体为所述内防护装置6包括前端伸入第二固定环筒76内侧的插条部62,插条部62的前端不超出第二固定环筒76的前端且插条部62的环形外壁和第二固定环筒76的环形内壁之间有间隙。所述柔性圈64安装于插条部62的环形外壁,所述柔性圈64与第二弧形凹陷部77为间隙配合。柔性圈64为橡胶材质。
所述第二固定环筒76的后端设有扩口部78,所述扩口部78的内径从前往后逐渐增大,所述柔性圈64的外径大于第二固定环筒76的内径且柔性圈64的外径小于扩口部78的后端的内径。插条部62的厚度较小,因此其具备一定的弹性,在内防护装置6从右往左(以图2作为参照)插入到第二固定环筒76时,柔性圈64先接触扩口部78的环形内壁,而后随着扩口部78内径的缩小,柔性圈64连同厚度较小的插条部62一起受挤压力而变形,柔性圈64和插条部62一起经过后端的第二固定环筒76并在第二弧形凹陷部77处恢复原有尺寸,此时柔性圈64与第二弧形凹陷部77间隙配合,在内防护装置6随着风扇5一起旋转时柔性圈64不会产生摩擦阻力,若是有部分锂基润滑脂泄露到此处,可通过柔性圈64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实际上锂基润滑脂极少外溢,锂基润滑脂即便透过柔性圈6泄露掉也不会对电机产生影响)。
所述内防护装置6还包括与插条部62一体成型的安装部61,所述安装部61位于插条部62的后端,安装部61的厚度大于插条部62,安装部61厚度较大,方便实现安装且安装牢固可靠,安装部61贴合固定在风扇5的前端面,安装部61的后端面设有周向均布的内防护装置螺孔63,背盘51周向均布前后贯穿的背盘穿孔54,背盘穿孔54与扇叶52错开分布,背盘穿孔54位于支撑环53的外围,通过内防护装置固定螺钉55穿过背盘穿孔54并拧入内防护装置螺孔63实现风扇5和内防护装置6的安装固定。
④从后往前沿着固定环7的外环面插入转环8,转环8的各段可采用焊接拼接而成,转环8包括与第一弧形凹陷部74内外相对的第三弧形凹陷部85,第三弧形凹陷部85与第二弧形凹陷部77的凹陷方向相同。
所述第三弧形凹陷部85和第一弧形凹陷部74配合形成近似圆形截面的滚珠通道,所述第三弧形凹陷部85设有一个穿珠孔87,转环8向前一直插入到第三弧形凹陷部85正对第一弧形凹陷部74,沿着穿珠孔87一个一个放入滚珠79,待滚珠79填满滚珠通道后,从穿珠孔87注入锂基润滑脂,使得相邻滚珠79之间填充有锂基润滑脂,即滚珠通道内填充满滚珠79且相邻滚珠79之间填充有锂基润滑脂,而后封住穿珠孔87,本发明中滚珠79并非作为减小摩擦的手段,本发明中滚珠79作为承载锂基润滑脂的载体,使得锂基润滑脂不易在转环8的旋转过程中流失,滚珠79的尺寸小于近似圆形截面的滚珠通道的尺寸。
所述第三弧形凹陷部85上焊接有环形套88,所述环形套88正对穿珠孔87,环形套88的内径等于穿珠孔87的直径,所述穿珠孔87的直径大于滚珠79的直径,滚珠79一颗颗从环形套88装入后穿过穿珠孔87并进入滚珠通道,待滚珠79堆满后可向滚珠通道内注入锂基润滑脂,使得锂基润滑脂填充满滚珠通道,注入锂基润滑脂时可使转环8和固定环7产生相对旋转,在这里可以是旋转转环8,固定环7保持静止,促使锂基润滑脂沾满各个滚珠79,这样通过锂基润滑脂的阻挡作用可将外界的灰尘杂质阻止在外,外界的灰尘杂质不会进入轴承11。
所述环形套88内螺旋拧入封盖89,即环形套88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封盖89的杆部外壁设有与之相配的外螺纹,封盖89的头部为可以通过内六角工具拧动的头部。
所述滚珠79的直径大于第一转环筒82的环形内壁和第一固定环筒72的环形外壁之间的间隙,这样滚珠79就不会脱离滚珠通道。
所述封盖89的内侧端面与第三弧形凹陷部85的内壁相配。这样可以确保整个第三弧形凹陷部85的内壁自然过渡,不会对滚珠79造成干涉。
所述转环8包括第一转环筒82,所述第三弧形凹陷部85设于第一转环筒82,所述第一转环筒82的环形内壁和第一固定环筒72的环形外壁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的存在使得转环8旋转时不会影响固定环7。
转环8还包括第二安装环81,第一转环筒82连接于第二安装环81的内缘,第二安装环81的内径大于内防护装置6的外径,背盘51的前端面周向均布背盘螺孔56,第二安装环81贴合背盘51的前端面且通过外固定螺钉83穿过第二安装环81并拧入背盘螺孔56实现第二安装环81和背盘51的安装,其中第二安装环81和背盘51之间还可以装密封条(图中未画出),例如:在背盘51上开槽并在该槽内装入密封条,第二安装环81贴合背盘51后压紧密封条实现两者的密封。
转环8还包括第二转环筒86,第二转环筒86与第一转环筒82同心分布,所述第二转环筒86的内径大于第一转环筒82的内径,第二转环筒86和第一转环筒82之间通过倾斜的转环过渡筒84连接,转环8装配后第二转环筒86的前端位于钩部95和外防护径向环99之间。
⑤转轴2露出在端盖1外的部分安装风扇5,风扇5与内防护装置6和转环8固定连接,实际为风扇5的前端面贴合并连接内防护装置6和转环8,风扇5在转轴2上装入卡环22对风扇5定位;转轴2的后端设有轴挡肩21,风扇5的前端抵住轴挡肩21,风扇5的后端通过卡环22固定,卡环22卡入转轴2内。
⑥安装风罩4。风罩4连接在机壳3的后端外缘,所述风罩4将风扇5遮盖在内。风罩4包括风罩圆盘部41和风罩安装环部42,风罩安装环部42用于固定连接机壳3的后端外缘,其中风罩圆盘部41与风扇5水平前后相对,风罩圆盘部41上开设有用于进风的小孔,风扇5跟着转轴2一起旋转时将外界的风从该风罩圆盘部41上的小孔吸入,并将风沿着风罩安装环部42吹到机壳3外壁的散热翅片进行散热,这些是电机领域的基本常识,在此不作详细介绍。
所述内防护环91的内缘连接有内防护柔性环94,所述钩部95设于内防护柔性环94的内缘。
所述内防护环91包括与第一安装环71贴合安装的内防护环安装部93,优选内防护环安装部93的外径与第一安装环71的外径相等,内防护环91的内径小于第一安装环71的内径,即钩部95的内缘与第一固定环筒72的环形外壁之间有间隙(钩部95也可以是与第一固定环筒72的环形外壁过盈配合)。
所述内防护柔性环94位于内防护环安装部93的内缘且内防护柔性环94的厚度小于内防护环安装部93的厚度,内防护柔性环94与第一安装环71之间形成内集腔96。实际上为内防护柔性环94的前端面、第一安装环71的后端面和内防护环安装部93超出内防护柔性环94部分的内环面形成内集腔96,当有少量锂基润滑脂透过钩部95的内缘与第一固定环筒72的环形外壁之间的间隙后,受重力影响,锂基润滑脂最终逐渐积聚在位于下部的内集腔96内(可以参照图3)。
所述外防护环92包括与内防护环安装部93贴合安装的外防护环安装部97,第一安装环71、内防护环安装部93和外防护环安装部97均周向设有对应的安装孔位并通过对应的安装孔连接在一起进行安装。
所述外防护环92还包括连接外防护环安装部97内缘和外防护径向环99外缘的外防护轴向环98,所述外防护径向环99与内防护环安装部93和内防护柔性环94之间形成外集腔910。外防护环92呈Z字型,本实施方式中,实际为外防护轴向环98的内环面、外防护径向环99的前端面、内防护环安装部93的后端面、内防护柔性环94的后端面共同形成外集腔910,其中,第二转环筒86与钩部95之间的间隙较小,第二转环筒86与外防护径向环99之间的间隙可以较大。若有少量锂基润滑脂透过钩部95的外缘与第二转环筒86的环形内壁之间的间隙后,受重力影响,锂基润滑脂最终逐渐积聚在位于下部的外集腔910内(可以参照图3);也有一种可能是,少量锂基润滑脂先落在钩部95自身形成的弧形槽内(位于上部的弧形槽,可以参照图2),而后受自身重力影响慢慢落到位于下部的弧形槽内,并最终也落在外集腔910内。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转环筒86、钩部95和外防护径向环99之间的配合可形成第一道的初步防尘;附着有锂基润滑脂的滚珠形成第二道防护;柔性圈64配合第二弧形凹陷部77形成第三道防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机后端部的安装方法,电机包括端盖(1)、转轴(2)、机壳(3)、风罩(4)和风扇(5),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安装步骤,
①完成端盖(1)、转轴(2)和机壳(3)的装配,装配后所述端盖(1)固定连接在机壳(3)的后端面,所述转轴(2)穿出端盖(1);
②在端盖(1)后端面依次贴合固定环(7)和外防护装置(9),所述外防护装置(9)包括前后贴合设置的内防护环(91)和外防护环(92),通过内固定螺钉(73)将固定环(7)、内防护环(91)和外防护环(92)一起固定连接在端盖(1)后端面,内防护环(91)包括位于其内缘的钩部(95),外防护环(92)包括位于其内缘的外防护径向环(99);
③从后往前沿着固定环(7)的内环面插入内防护装置(6),固定环(7)包括第一弧形凹陷部(74)和第二弧形凹陷部(77),内防护装置(6)的前端外壁设有柔性圈(64),内防护装置(6)向前一直插入到柔性圈(64)卡入第二弧形凹陷部(77);
④从后往前沿着固定环(7)的外环面插入转环(8),转环(8)包括与第一弧形凹陷部(74)内外相对的第三弧形凹陷部(85),所述第三弧形凹陷部(85)和第一弧形凹陷部(74)配合形成近似圆形截面的滚珠通道,所述第三弧形凹陷部(85)设有一个穿珠孔(87),转环(8)向前一直插入到第三弧形凹陷部(85)正对第一弧形凹陷部(74),沿着穿珠孔(87)一个一个放入滚珠(79),待滚珠(79)填满滚珠通道后,从穿珠孔(87)注入锂基润滑脂,使得相邻滚珠(79)之间填充有锂基润滑脂,而后封住穿珠孔(87),转环(8)还包括第二转环筒(86),转环(8)装配后第二转环筒(86)的前端位于钩部(95)和外防护径向环(99)之间;
⑤转轴(2)露出在端盖(1)外的部分安装风扇(5),风扇(5)与内防护装置(6)和转环(8)固定连接,在转轴(2)上装入卡环(22)对风扇(5)定位;
⑥安装风罩(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机后端部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7)包括同心分布的第一固定环筒(72)和第二固定环筒(76),所述第一弧形凹陷部(74)设于第一固定环筒(72),所述第二弧形凹陷部(77)设于第二固定环筒(76),所述内防护装置(6)包括前端伸入第二固定环筒(76)内侧的插条部(62),所述柔性圈(64)安装于插条部(62)的环形外壁,所述柔性圈(64)与第二弧形凹陷部(77)为间隙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机后端部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防护装置(6)还包括与插条部(62)一体成型的安装部(61),所述安装部(61)位于插条部(62)的后端,安装部(61)的厚度大于插条部(62),安装部(61)贴合固定在风扇(5)的前端面,所述第二固定环筒(76)的后端设有扩口部(78),所述扩口部(78)的内径从前往后逐渐增大,所述柔性圈(64)的外径大于第二固定环筒(76)的内径且柔性圈(64)的外径小于扩口部(78)的后端的内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机后端部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环筒(76)的内径小于第一固定环筒(72)的内径,所述第一固定环筒(72)位于第二固定环筒(76)的前侧,第一固定环筒(72)和第二固定环筒(76)之间通过倾斜的固定环过渡筒(75)连接,所述转环(8)包括第一转环筒(82),所述第三弧形凹陷部(85)设于第一转环筒(82),所述第一转环筒(82)的环形内壁和第一固定环筒(72)的环形外壁之间留有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电机后端部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弧形凹陷部(85)上焊接有环形套(88),所述环形套(88)正对穿珠孔(87),环形套(88)的内径等于穿珠孔(87)的直径,所述穿珠孔(87)的直径大于滚珠(79)的直径,所述环形套(88)内螺旋拧入封盖(89),所述滚珠(79)的直径大于第一转环筒(82)的环形内壁和第一固定环筒(72)的环形外壁之间的间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电机后端部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89)的内侧端面与第三弧形凹陷部(85)的内壁相配。
7.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电机后端部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7)还包括一个与端盖(1)的后端面贴合固定的第一安装环(71),所述内防护环(91)的内缘连接有内防护柔性环(94),所述钩部(95)设于内防护柔性环(94)的内缘,所述第二转环筒(86)与第一转环筒(82)同心分布,所述第二转环筒(86)的内径大于第一转环筒(82)的内径,第二转环筒(86)和第一转环筒(82)之间通过倾斜的转环过渡筒(84)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电机后端部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防护环(91)包括与第一安装环(71)贴合安装的内防护环安装部(93),所述内防护柔性环(94)位于内防护环安装部(93)的内缘且内防护柔性环(94)的厚度小于内防护环安装部(93)的厚度,内防护柔性环(94)与第一安装环(71)之间形成内集腔(96)。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电机后端部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护环(92)包括与内防护环安装部(93)贴合安装的外防护环安装部(97),所述外防护环(92)还包括连接外防护环安装部(97)内缘和外防护径向环(99)外缘的外防护轴向环(98),所述外防护径向环(99)与内防护环安装部(93)和内防护柔性环(94)之间形成外集腔(910)。
CN202010222721.2A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电机后端部的安装方法 Active CN1112451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2721.2A CN111245185B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电机后端部的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2721.2A CN111245185B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电机后端部的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5185A true CN111245185A (zh) 2020-06-05
CN111245185B CN111245185B (zh) 2021-01-12

Family

ID=70880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22721.2A Active CN111245185B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电机后端部的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4518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17282A (zh) * 2023-04-14 2023-06-23 江苏恒康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连接的工业电机用风叶及其安装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134198U (zh) * 2019-01-12 2019-07-19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电机轴伸端的防护结构
CN209200808U (zh) * 2019-01-12 2019-08-02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电机轴的防尘结构
CN210183155U (zh) * 2019-07-08 2020-03-24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风扇电机用含油轴承端盖、端盖结构、风扇及空调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134198U (zh) * 2019-01-12 2019-07-19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电机轴伸端的防护结构
CN209200808U (zh) * 2019-01-12 2019-08-02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电机轴的防尘结构
CN210183155U (zh) * 2019-07-08 2020-03-24 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风扇电机用含油轴承端盖、端盖结构、风扇及空调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17282A (zh) * 2023-04-14 2023-06-23 江苏恒康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连接的工业电机用风叶及其安装方法
CN116317282B (zh) * 2023-04-14 2023-11-03 江苏恒康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连接的工业电机用风叶及其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5185B (zh) 202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45185B (zh) 一种电机后端部的安装方法
CN214644913U (zh) 用于硅片切割机收放金刚石线的高精度高寿命的导轮主轴
CN111342594B (zh) 一种电机的防护结构
CN111293814B (zh) 一种风冷电机端部密封装置
CN109713831B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动机
CN111293839B (zh) 一种风冷电机端部的密封装置和风扇的安装方法
CN209860738U (zh) 一种具有自散热结构的无刷电机
CN210928325U (zh) 一种新型防尘高散热的编码器外壳
CN214205244U (zh) 一种转杯纺纱机转杯电机冷却结构
CN210937156U (zh) 一种有效散热的高精度电主轴结构
CN209994202U (zh) 一种碟式电机的电机结构
CN211304793U (zh) 一种噪音低的电主轴
CN106026501A (zh) 一种新型全封闭式结构电机端盖
CN217898275U (zh) 一种带锥形导风口的压气机蜗壳
CN218134992U (zh) 一种用于钻床的永磁高速电主轴
CN220874323U (zh) 一种电机内散热机壳结构
CN114909403B (zh) 一种高精密特微型轴承
CN211429125U (zh) 一种电机端盖密封结构
CN220241391U (zh) 可拆卸电动工具防尘结构
CN216312821U (zh) 微型自散热马达结构及带有微型自散热马达结构的电机
CN221042620U (zh) 一种空心轮毂电机
CN207353960U (zh) 一种分体式精密电机盖
CN212033905U (zh) 一种微型防水减速电机
CN21336047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风扇结构
CN216111790U (zh) 一种电机轴承的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