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3080A - 一种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43080A
CN111243080A CN202010006483.1A CN202010006483A CN111243080A CN 111243080 A CN111243080 A CN 111243080A CN 202010006483 A CN202010006483 A CN 202010006483A CN 111243080 A CN111243080 A CN 1112430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virtual
engine
virtual space
spatial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064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宝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00648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430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43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30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003Navigation within 3D models or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将数字地球的数据导入3D引擎;以该数字地球的数据为依据在3D引擎中创建虚拟空间;接收针对3D引擎中的虚拟设备的运行指令;控制虚拟设备在虚拟空间中执行该运行指令,以获得空间数据。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利用数字地球的数据创建一个仿真度极高的虚拟空间,使得虚拟设备在虚拟空间获取的空间数据接近于真实的空间数据,无需用户到现场采集空间数据,降低了获取空间数据的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数据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原始素材,可见获取数据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以测绘地理信息为例,用户获取地理信息一般需要利用相关设备(如无人机和测绘仪器等)到目的地实地采集空间数据,而在实际应用中,出于设备成本、环境安全隐患和/或空间距离等限制因素,用户有时难以去到现场采集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的获取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降低获取空间数据的难度。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数字地球的数据导入3D引擎;
以所述数字地球的数据为依据在所述3D引擎中创建虚拟空间;
接收针对所述3D引擎中的虚拟设备的运行指令;
控制所述虚拟设备在所述虚拟空间中执行所述运行指令,以获得所述空间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运行指令包括指定的设备属性参数和设备运行参数;所述控制所述虚拟设备在所述虚拟空间中执行所述运行指令,以获得所述空间数据,包括:
将所述虚拟设备的属性参数设置为所述指定的设备属性参数;
控制所述虚拟设备在所述虚拟空间中按照所述设备运行参数运行,以获得所述空间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获得所述空间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空间数据进行空中三角测量结算,以生成立体模型;
根据所述立体模型进行地图编辑,以生成所述虚拟空间对应的线划图。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将数字地球的数据导入3D引擎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目的地信息;
所述将数字地球的数据导入3D引擎,包括:
从数字地球的数据中确定出与所述目的地信息相匹配的三维数据;
将所述三维数据导入3D引擎;
所述以所述数字地球的数据为依据在所述3D引擎中创建虚拟空间,包括:
在所述3D引擎中对所述三维数据进行实体定义以及坐标系定义,以生成虚拟空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在所述3D引擎中对所述三维数据进行实体定义以及坐标系定义,以生成虚拟空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是否接收到开启虚拟漫游模式的指令;
若是,为所述虚拟空间添加环境特效,以开启所述虚拟漫游模式,所述环境特效至少包括光特效。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导入单元,用于将数字地球的数据导入3D引擎;
创建单元,用于以所述数字地球的数据为依据在所述3D引擎中创建虚拟空间;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针对所述3D引擎中的虚拟设备的运行指令;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虚拟设备在所述虚拟空间中执行所述运行指令,以获得所述空间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运行指令包括指定的设备属性参数和设备运行参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设置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虚拟设备的属性参数设置为所述指定的设备属性参数;
控制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虚拟设备在所述虚拟空间中按照所述设备运行参数运行,以获得所述空间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结算单元,用于在获得所述空间数据之后,对所述空间数据进行空中三角测量结算,以生成立体模型;
编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立体模型进行地图编辑,以生成所述虚拟空间对应的线划图。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在将数字地球的数据导入3D引擎之前,接收目的地信息;
所述导入单元包括:
确定子单元,用于从数字地球的数据中确定出与所述目的地信息相匹配的三维数据;
导入子单元,用于将所述三维数据导入3D引擎;
所述创建单元用于以所述数字地球的数据为依据在所述3D引擎中创建虚拟空间的方式具体为:
所述创建单元,用于在所述3D引擎中对所述三维数据进行实体定义以及坐标系定义,以生成虚拟空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3D引擎中对所述三维数据进行实体定义以及坐标系定义,以生成虚拟空间之后,检测是否接收到开启虚拟漫游模式的指令;
添加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开启虚拟漫游模式的指令时,为所述虚拟空间添加环境特效,以开启所述虚拟漫游模式,所述环境特效至少包括光特效。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一种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一种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第六方面公开一种应用发布平台,所述应用发布平台用于发布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电子设备将数字地球的数据导入3D引擎,利用数字地球的数据建立虚拟空间,数字地球的数据的真实性使得该虚拟空间接近于真实的空间环境,根据接收到的针对3D引擎中的虚拟设备的运行指令控制该虚拟设备在虚拟空间中运行,能够采集到目标空间数据。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利用数字地球的数据创建一个仿真度极高的虚拟空间,使得虚拟设备在虚拟空间获取的空间数据接近于真实的空间数据,无需用户到现场采集空间数据,降低了获取空间数据的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本发明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降低获取空间数据的难度。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1、电子设备将数字地球的数据导入3D引擎。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101之前还可以包括:电子设备获取指定文件格式的数字地球的数据,使得数字地球的数据兼容于3D引擎,从而提高获取空间数据的成功率。举例来说,该指定文件格式具体可以obj。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是计算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电子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上述数字地球指真实地球的虚拟对照体,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网络和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将有关地球上每一个点的信息,按照地球的地理坐标加以整理,然后构成一个全球的信息模型,可以应用于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荒漠化、生态与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分析与预测等方面。
上述3D引擎可以理解为将现实中的物质抽象为多边形或者各种曲线等表现形式,在计算机中进行相关计算并输出最终图像的算法实现的集合,具有渲染引擎、物理引擎、碰撞检测系统、音效、脚本引擎、电脑动画、人工智能、网络引擎以及场景管理等功能。
102、电子设备以上述数字地球的数据为依据在3D引擎中创建虚拟空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理解,根据数字地球的数据创建的虚拟空间接近于地球上某一确实存在的实体空间,从而用户无需到实地即可获取真实的空间数据。
103、电子设备接收针对3D引擎中的虚拟设备的运行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虚拟设备的数量以及种类均是由空间数据的采集需求决定的,举例来说,可以包括虚拟无人机、虚拟水准仪、虚拟RTK和虚拟全站仪中的至少一个,还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虚拟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此外,针对不同的虚拟设备的运行指令可以是不同的,不同时间接收到的针对同一虚拟设备的运行指令亦可以是不同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电子设备获取空间数据采集设备的设备信息,该设备信息至少包括设备工作原理;电子设备根据该设备信息在3D引擎中生成空间数据采集设备对应的虚拟设备。
可以理解,上述设备信息还可以包括设备材质、设备纹理、设备操控方式以及设备形状等,上述虚拟设备的工作原理、操控方式与空间数据采集设备基本一致,可以通过响应用户输入的运行指令实现空间数据的采集,实施本实施方式,生成仿真度较高的用于采集空间数据的虚拟设备,用户能够基于现实的空间数据采集设备的操作方式进行人机交互,难度较低。
104、电子设备控制上述虚拟设备在虚拟空间中执行运行指令,以获得空间数据。
举例来说,上述运行指令可以包括飞行指令、拍照指令、角度测量指令、和距离测量指令等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104之后,电子设备还可以输出上述空间数据。此外,可以理解,若上述虚拟设备的数量大于一,则该空间数据包括所有虚拟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若同一虚拟设备执行的运行指令的数量大于一,则该空间数据包括该虚拟设备执行所有运行命令采集到的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电子设备检测上述虚拟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是否产生能够触发上述虚拟空间发生改变的变量;若是,电子设备根据该变量更新上述虚拟空间。
实施本实施方式,将虚拟设备执行运行指令时产生的变量反馈至虚拟空间,模拟真实环境中多元素间的相互影响,能够增大仿真度,进而提高获取的空间数据的真实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104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电子设备判断当前是否处于教学测验模式;若是,电子设备获取上述空间数据与预存的真实空间数据的相似度,并根据该相似度确定出测验成绩。
可以理解,上述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可以应用于教学中的仿真实训系统,满足如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的实践需求。实施本实施方式,可以检验用户通过操控空间数据采集设备获取空间数据的能力,无需考虑设备成本以及安全因素等,方便快捷。
举例来说,要获取某一科技园的的空间数据,则电子设备根据导入3D引擎的数字地球的数据在该3D引擎中创建对应该科技园的虚拟空间(可以利用利用渲染等技术),用户向电子设备输入针对3D引擎中的虚拟设备的运行指令(可以根据现实中空间数据采集设备的操控方式),电子设备在接收到该运行指令时,能够控制虚拟设备在虚拟空间中执行运行指令,该方法利用数字地球的数据在3D引擎中真实地还原了该科技园,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即可获取该科技园的空间数据,降低了用户对实地环境的依赖,无需到该科技园的进行实地的数据采集,打破了空间数据采集设备的限制,能够节约数据获取的成本。
可见,实施图1所描述的方法,利用数字地球的数据创建一个仿真度极高的虚拟空间,使得虚拟设备在虚拟空间获取的空间数据接近于真实的空间数据,无需用户到现场采集空间数据,降低了获取空间数据的难度。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201、电子设备接收目的地信息。
本发明实施中,上述目的地信息可以包括目的地位置以及目的地范围。
202、电子设备从数字地球的数据中确定出与上述目的地信息相匹配的三维数据,并将该三维数据导入3D引擎。
可以理解,仅将与上述目的地信息相匹配的三维数据导入3D引擎,能够在保证不影响获取空间数据的前提下,减轻3D引擎的负荷,进而能够加快获取空间数据的效率。
203、电子设备在3D引擎中对上述三维数据进行实体定义以及坐标系定义,以生成虚拟空间。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理解,对上述三维数据进行实体定义,即赋予该三维数据虚拟实体属性,此外,坐标系定义即编辑一个新的坐标系统,赋予该三维数据虚拟位置属性,进而形成虚拟空间。
204、电子设备检测是否接收到开启虚拟漫游模式的指令;若是,执行步骤205~步骤209;若否,执行步骤206~步骤209。
205、电子设备为虚拟空间添加环境特效,以开启虚拟漫游模式,该环境特效至少包括光特效。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环境特效还可以包括声音特效等。此外,检测是否接收到开启虚拟漫游模式的指令可以在生成虚拟空间后实时检测。实施步骤204~步骤205,开启虚拟漫游模式能使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
206、电子设备接收针对3D引擎中的虚拟设备的运行指令,该运行指令包括指定的设备属性参数和设备运行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设备属性参数可以包括设备型号和设备配置等,设备运行参数可以包括设备运行位置或路径和运行范围等,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207、电子设备将上述虚拟设备的属性参数设置为指定的设备属性参数;并控制该虚拟设备在虚拟空间中按照设备运行参数运行,以获得空间数据。
举例来说,当上述虚拟设备为虚拟无人机时,接收到的指定的设备属性参数包括无人机配置的地面站、无人机携带的相机的配置(如镜头数量和焦距等);设备运行参数可以包括航线、飞行高度、拍照次数和频率以及旁向和航向重叠率等,如电子设备控制虚拟无人机在空中100米航高进行拍摄,旁向和航向重叠率分别为80度和70度,采集数据为100张。
实施步骤206~步骤207,通过接收到的指定的设备属性参数和设备运行参数操控虚拟设备,可以有差异地操控虚拟设备,提高了仿真度。
208、电子设备对空间数据进行空中三角测量结算,以生成立体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空中三角测量是立体摄影测量中,根据少量的野外控制点,在室内进行控制点加密,求得加密点的高程和平面位置的测量方法,进行三角测量结算能够提供绝对定向的控制点,进而生成上述空间数据对应的立体模型。
209、电子设备根据立体模型进行地图编辑,以生成虚拟空间对应的线划图。
实施步骤208~步骤209,将获取的空间数据转换为划线图,更形象直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209可以包括:
电子设备接收编辑参数,该编辑参数至少包括比例尺;电子设备根据立体模型和该编辑参数进行地图编辑,以生成虚拟空间对应的线划图。
可以理解,上述编辑参数可以由用户指定并输入电子设备,实施本实施方式,使得获得的线划图更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有利于提升用户粘度。
可见,实施图2所描述的方法,利用数字地球的数据创建一个仿真度极高的虚拟空间,使得虚拟设备在虚拟空间获取的空间数据接近于真实的空间数据,无需用户到现场采集空间数据,降低了获取空间数据的难度。此外,能够在保证不影响获取空间数据的前提下,减轻3D引擎的负荷,进而能够加快获取空间数据的效率。此外,开启虚拟漫游模式能使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此外,可以有差异地操控虚拟设备,提高了仿真度。此外,将获取的空间数据转换为划线图,更形象直观。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导入单元301,用于将数字地球的数据导入3D引擎;
本发明实施例中,导入单元301,还可以用于在将数字地球的数据导入3D引擎之前,获取指定文件格式的数字地球的数据,使得数字地球的数据兼容于3D引擎,从而提高获取空间数据的成功率。
创建单元302,用于以数字地球的数据为依据在3D引擎中创建虚拟空间;
第一接收单元303,用于接收针对3D引擎中的虚拟设备的运行指令;
控制单元304,用于控制虚拟设备在虚拟空间中执行运行指令,以获得空间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电子设备中,创建单元302,还可以用于获取空间数据采集设备的设备信息,该设备信息至少包括设备工作原理;以及根据该设备信息在3D引擎中生成空间数据采集设备对应的虚拟设备。
可以理解,上述设备信息还可以包括设备材质、设备纹理、设备操控方式以及设备形状等,上述虚拟设备的工作原理、操控方式与空间数据采集设备基本一致,可以通过响应用户输入的运行指令实现空间数据的采集,实施本实施方式,生成仿真度较高的用于采集空间数据的虚拟设备,用户能够基于现实的空间数据采集设备的操作方式进行人机交互,难度较低。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电子设备中,创建单元302,还可以检测上述虚拟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是否产生能够触发上述虚拟空间发生改变的变量;以及在产生能够触发上述虚拟空间发生改变的变量时,根据该变量更新上述虚拟空间。
实施本实施方式,将虚拟设备执行运行指令时产生的变量反馈至虚拟空间,模拟真实环境中多元素间的相互影响,能够增大仿真度,进而提高获取的空间数据的真实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电子设备中,控制单元304,还用于在获得空间数据之后,判断当前是否处于教学测验模式;以及在当前处于该教学测验模式时,获取上述空间数据与预存的真实空间数据的相似度,并根据该相似度确定出测验成绩。
可以理解,上述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可以应用于教学中的仿真实训系统,满足如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的实践需求。实施本实施方式,可以检验用户通过操控空间数据采集设备获取空间数据的能力,无需考虑设备成本以及安全因素等,方便快捷。
可见,实施图3所描述的电子设备,利用数字地球的数据创建一个仿真度极高的虚拟空间,使得虚拟设备在虚拟空间获取的空间数据接近于真实的空间数据,无需用户到现场采集空间数据,降低了获取空间数据的难度。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是由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进行优化得到的。与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相比较,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
控制单元304包括:
设置子单元3041,用于将虚拟设备的属性参数设置为指定的设备属性参数;其中,上述运行指令包括指定的设备属性参数和设备运行参数;
控制子单元3042,用于控制虚拟设备在虚拟空间中按照设备运行参数运行,以获得空间数据。
结算单元305,用于在获得空间数据之后,对空间数据进行空中三角测量结算,以生成立体模型;
编辑单元306,用于根据立体模型进行地图编辑,以生成虚拟空间对应的线划图。
第二接收单元307,用于在将数字地球的数据导入3D引擎之前,接收目的地信息;
导入单元301包括:
确定子单元3011,用于从数字地球的数据中确定出与上述目的地信息相匹配的三维数据;
导入子单元3012,用于将三维数据导入3D引擎;
创建单元302用于以数字地球的数据为依据在3D引擎中创建虚拟空间的方式具体为:
创建单元302,用于在3D引擎中对上述三维数据进行实体定义以及坐标系定义,以生成虚拟空间。
检测单元308,用于在3D引擎中对三维数据进行实体定义以及坐标系定义,以生成虚拟空间之后,检测是否接收到开启虚拟漫游模式的指令;
添加单元309,用于在接收到上述开启虚拟漫游模式的指令时,为虚拟空间添加环境特效,以开启虚拟漫游模式,该环境特效至少包括光特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编辑单元306用于根据立体模型进行地图编辑,以生成虚拟空间对应的线划图的方式具体可以为:
编辑单元306,用于接收编辑参数,该编辑参数至少包括比例尺;电子设备根据立体模型和该编辑参数进行地图编辑,以生成虚拟空间对应的线划图。
可以理解,上述编辑参数可以由用户指定并输入电子设备,实施本实施方式,使得获得的线划图更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有利于提升用户粘度。
可见,实施图4所描述的电子设备,利用数字地球的数据创建一个仿真度极高的虚拟空间,使得虚拟设备在虚拟空间获取的空间数据接近于真实的空间数据,无需用户到现场采集空间数据,降低了获取空间数据的难度。此外,能够在保证不影响获取空间数据的前提下,减轻3D引擎的负荷,进而能够加快获取空间数据的效率。此外,开启虚拟漫游模式能使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此外,可以有差异地操控虚拟设备,提高了仿真度。此外,将获取的空间数据转换为划线图,更形象直观。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501;
与存储器501耦合的处理器502;
其中,处理器502调用存储器5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图1~图2任意一种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图1~图2任意一种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以上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应用发布平台,该应用发布平台用于发布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当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以上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数字地球的数据导入3D引擎;
以所述数字地球的数据为依据在所述3D引擎中创建虚拟空间;
接收针对所述3D引擎中的虚拟设备的运行指令;
控制所述虚拟设备在所述虚拟空间中执行所述运行指令,以获得所述空间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指令包括指定的设备属性参数和设备运行参数;所述控制所述虚拟设备在所述虚拟空间中执行所述运行指令,以获得所述空间数据,包括:
将所述虚拟设备的属性参数设置为所述指定的设备属性参数;
控制所述虚拟设备在所述虚拟空间中按照所述设备运行参数运行,以获得所述空间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空间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空间数据进行空中三角测量结算,以生成立体模型;
根据所述立体模型进行地图编辑,以生成所述虚拟空间对应的线划图。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数字地球的数据导入3D引擎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目的地信息;
所述将数字地球的数据导入3D引擎,包括:
从数字地球的数据中确定出与所述目的地信息相匹配的三维数据;
将所述三维数据导入3D引擎;
所述以所述数字地球的数据为依据在所述3D引擎中创建虚拟空间,包括:
在所述3D引擎中对所述三维数据进行实体定义以及坐标系定义,以生成虚拟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3D引擎中对所述三维数据进行实体定义以及坐标系定义,以生成虚拟空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是否接收到开启虚拟漫游模式的指令;
若是,为所述虚拟空间添加环境特效,以开启所述虚拟漫游模式,所述环境特效至少包括光特效。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导入单元,用于将数字地球的数据导入3D引擎;
创建单元,用于以所述数字地球的数据为依据在所述3D引擎中创建虚拟空间;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针对所述3D引擎中的虚拟设备的运行指令;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虚拟设备在所述虚拟空间中执行所述运行指令,以获得所述空间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指令包括指定的设备属性参数和设备运行参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设置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虚拟设备的属性参数设置为所述指定的设备属性参数;
控制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虚拟设备在所述虚拟空间中按照所述设备运行参数运行,以获得所述空间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结算单元,用于在获得所述空间数据之后,对所述空间数据进行空中三角测量结算,以生成立体模型;
编辑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立体模型进行地图编辑,以生成所述虚拟空间对应的线划图。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在将数字地球的数据导入3D引擎之前,接收目的地信息;
所述导入单元包括:
确定子单元,用于从数字地球的数据中确定出与所述目的地信息相匹配的三维数据;
导入子单元,用于将所述三维数据导入3D引擎;
所述创建单元用于以所述数字地球的数据为依据在所述3D引擎中创建虚拟空间的方式具体为:
所述创建单元,用于在所述3D引擎中对所述三维数据进行实体定义以及坐标系定义,以生成虚拟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3D引擎中对所述三维数据进行实体定义以及坐标系定义,以生成虚拟空间之后,检测是否接收到开启虚拟漫游模式的指令;
添加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开启虚拟漫游模式的指令时,为所述虚拟空间添加环境特效,以开启所述虚拟漫游模式,所述环境特效至少包括光特效。
CN202010006483.1A 2020-01-03 2020-01-03 一种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12430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06483.1A CN111243080A (zh) 2020-01-03 2020-01-03 一种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06483.1A CN111243080A (zh) 2020-01-03 2020-01-03 一种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3080A true CN111243080A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70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06483.1A Pending CN111243080A (zh) 2020-01-03 2020-01-03 一种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43080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7095A (zh) * 2013-06-25 2013-10-02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真实空间三维地理实体的立体虚拟显示方法
CN108919944A (zh) * 2018-06-06 2018-11-30 成都中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城市模型实现在显示端进行数据无损交互的虚拟漫游方法
CN109426333A (zh) * 2017-08-23 2019-03-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空间场景的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9754458A (zh) * 2018-12-11 2019-05-14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场景的构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7095A (zh) * 2013-06-25 2013-10-02 桂林理工大学 一种真实空间三维地理实体的立体虚拟显示方法
CN109426333A (zh) * 2017-08-23 2019-03-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空间场景的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8919944A (zh) * 2018-06-06 2018-11-30 成都中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城市模型实现在显示端进行数据无损交互的虚拟漫游方法
CN109754458A (zh) * 2018-12-11 2019-05-14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场景的构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01461B (zh) 三维建图方法、装置、系统、云端平台、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JP5980295B2 (ja) カメラ姿勢決定方法、及び実環境物体認識方法
KR20190082070A (ko) 지도 생성 및 운동 객체 위치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11123920A (zh) 一种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场景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2867057B (zh) 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的虚拟向导构建方法
CN109425348B (zh) 一种同时定位与建图的方法和装置
KR102212825B1 (ko) 이미지를 기반으로 포즈 계산을 위한 지도의 최신성을 유지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2710325A (zh) 导航引导、实景三维模型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KR102097416B1 (ko) 표고차를 고려한 지하관로의 관리를 위한 증강 현실 표현 방법 및 이를 기록한 기록매체
KR20160073025A (ko) 실측을 통한 증강현실기반의 객체 생성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0793548A (zh) 基于gnss接收机硬件在环的虚实结合的导航仿真测试系统
KR20200136723A (ko) 가상 도시 모델을 이용하여 객체 인식을 위한 학습 데이터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EP3327676B1 (en) Method for displaying object on three-dimensional model
CN108701164A (zh) 获得飞行模拟数据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US10295403B2 (en) Display a virtual object within an augmented reality influenced by a real-world environmental parameter
CN111243080A (zh) 一种空间数据的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674328B (zh) 地图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5357500A (zh) 自动驾驶系统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822892B (zh) 仿真雷达的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2023021469A (ja) 測位方法、測位装置、ビジュアルマップの生成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11881121B (zh) 一种自动驾驶数据填充方法和装置
KR20220095964A (ko) 정밀지도 기반 학습 데이터 생성 장치 및 방법
KR102143239B1 (ko) 온라인 코스 큐레이팅 서비스를 위한 장치
CN112614221A (zh) 高精地图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自动驾驶车辆
CN115531877B (zh) 一种虚拟引擎中距离测量的方法及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