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2787B - 一种车险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险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42787B
CN111242787B CN201911176253.3A CN201911176253A CN111242787B CN 111242787 B CN111242787 B CN 111242787B CN 201911176253 A CN201911176253 A CN 201911176253A CN 111242787 B CN111242787 B CN 1112427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geographic position
user terminal
position information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762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42787A (zh
Inventor
孙澄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Taikang Online Property Insur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Taikang Online Property Insur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Taikang Online Property Insur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7625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427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42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2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42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27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8Insu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险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用户终端通信,包括: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报案请求后,确定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从预置的标准化数据库中,查找与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匹配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并发送至用户终端;若接收到用户终端针对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提交的核对结果为核对正确,则将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为出险地点;采用所述出险地点,生成车险数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主动获取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在标准化数据库中匹配后进行核对,避免了车险理赔案件中,存在的由于报案人对出险地点不熟悉、存在地方口音、记录或输入错误等原因导致的定位不准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车险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险数据的处理方法及一种车险数据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车险报案案件中,出险后报案人通过拨打电话进行报案,出险地点通过报案人的语音描述进行采集。由坐席人员根据报案人电话中的描述进行记录,并手工录入服务器。而在现场查勘时,需要查勘人员与报案人进行电话交流,确认具体地址,如描述不清、定位不准确经常导致时间成本消耗。目前车险理赔环节中,因通过报案人的语音描述采集出险地点,导致定位不准的问题,具体包括:1.报案人对出险地点不熟悉,不能准确说明出险地址;2.报案人存在地方口音,坐席人员不能准确理解出险地点;3.坐席人员记录错误导致出险地点信息有误;4.可能存在报案人报告错误的出险地点,无从确认,导致理赔作业存在欺诈风险。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车险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相应的一种车险数据的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险数据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用户终端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报案请求;
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报案请求后,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所述服务器从预置的标准化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匹配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并将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用户终端针对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提交的核对结果;
若接收到所述核对结果为核对正确,则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为出险地点;
所述服务器采用所述出险地点,生成车险数据。
可选地,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核对结果为核对错误,则所述服务器再次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事故描述信息;所述事故描述信息包括反馈的地理位置信息;
在连续两次接收到所述核对结果均为核对错误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采用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反馈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地理位置误差信息;
若所述地理位置误差信息小于预设误差阈值,则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为所述出险地点;
所述所述服务器采用所述出险地点,生成车险数据,包括:
所述服务器采用所述出险地点和所述事故描述信息,生成所述车险数据。
可选地,还包括:
响应所述报案请求生成报案案件信息;
若所述地理位置误差信息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误差阈值,则将所述报案案件信息标记为重点核查案件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出险地点和所述事故描述信息关联写入所述报案案件信息;
所述服务器采用所述报案案件信息录入车险事故数据库;
所述服务器采用所述车险事故数据库,获得所述出险地点的车险事故历史数据;
所述服务器采用所述车险事故历史数据生成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风险高发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出险地点的周边服务信息;
所述服务器对所述报案案件信息进行分类;
所述服务器采用所述周边服务信息确定与分类结果匹配的目标周边服务信息;
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周边服务信息。
可选地,所述服务器与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系统通信;
所述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包括:
调用所述LBS系统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所述服务器再次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服务器再次调用所述LBS系统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出险地点的周边服务信息,包括:
所述服务器调用所述LBS系统获取所述出险地点的周边服务信息。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车险数据的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用户终端通信,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报案请求;
调用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报案请求后,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匹配模块,用于从预置的标准化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匹配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并将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核对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针对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提交的核对结果;
定位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核对结果为核对正确,则将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为出险地点;
生成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出险地点,生成车险数据。
可选地,还包括:
再调用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核对结果为核对错误,则所述服务器再次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
描述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事故描述信息;所述事故描述信息包括反馈的地理位置信息;
误差模块,用于在连续两次接收到所述核对结果均为核对错误的情况下,采用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反馈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地理位置误差信息;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地理位置误差信息小于预设误差阈值,则将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为所述出险地点;
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生成子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出险地点和所述事故描述信息,生成所述车险数据。
可选地,还包括: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报案请求生成报案案件信息;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地理位置误差信息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误差阈值,则将所述报案案件信息标记为重点核查案件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
写入模块,用于将所述出险地点和所述事故描述信息关联写入所述报案案件信息;
录入模块,用于采用所述报案案件信息录入车险事故数据库;
历史模块,用于采用所述车险事故数据库,获得所述出险地点的车险事故历史数据;
信息模块,用于采用所述车险事故历史数据生成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风险高发信息。
可选地,还包括:
服务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出险地点的周边服务信息;
分类模块,用于对所述报案案件信息进行分类;
目标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周边服务信息确定与分类结果匹配的目标周边服务信息;
推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周边服务信息。
可选地,所述服务器与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系统通信;
所述调用模块包括:
调用子模块,用于调用所述LBS系统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所述再调用模块包括:
再调用子模块,用于再次调用所述LBS系统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所述服务模块包括:
服务子模块,用于调用所述LBS系统获取所述出险地点的周边服务信息。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车险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步骤。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车险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报案请求后,通过主动获取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然后从预置的标准化数据库中,查找与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匹配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并将匹配到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进行核对;核对正确后,则将该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为出险地点;根据这个标准化的出险地点,对报案案件进行理赔处理。通过上述方案,避免了在车险理赔案件中,可能存在的由于报案人对出险地点不熟悉、存在地方口音、记录或输入错误等原因导致的定位不准确从而造成时间成本消耗的问题。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通过在连续两次接收到的核对结果均核对错误的情况下,确定匹配得到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与用户终端反馈的地理位置信息的地理位置误差信息是否在预设误差阀值内,以判断匹配得到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与用户终端反馈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一致;若地理位置误差信息小于预设误差阈值,则判断两地理位置信息一致,并将匹配得到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为出险地点,以便进行后续理赔处理;若地理位置误差信息大于或等于预设误差阈值,则判断两地理位置信息不一致,此时将该报案案件进行标记,以便后续对此案件的真实性进行重点核查,防范欺诈风险。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通过将获得的标准化出险地点和用户终端反馈的事故描述信息写入报案案件信息,并将该报案案件信息录入了车险事故数据库,既完善了车险事故数据库的信息,又能从该数据库中获得出险地点的车险事故历史数据,以便向用户终端推送风险高发信息进行提醒,降低了出险风险。同时报案案件信息也可以作为向用户推送关注信息或优化车险定价方式的依据。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通过服务器获取了出险地点的周边服务信息,并根据对报案案件信息进行分类的结果,匹配了合适的目标周边服务信息,以便向用户终端有选择性地主动推送出险地点周边对应的服务信息,为用户提供了相关的救援、应急等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车险数据的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车险数据的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车险数据的处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车险数据的处理方法实施例一的步骤流程图,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用户终端通信,所述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报案请求;
用户终端可以是电话、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但并不局限于此。在日常场景实施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拨打报案电话或者登录其所有的智能终端的预设应用程序进行报案。
在日常场景实施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终端发起报案请求,服务器可以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报案请求。
步骤102,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报案请求后,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的位置坐标、经纬度数据、具体地址名称等信息,但并不局限于此。
在日常场景实施过程中,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报案请求后,可以主动确定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由于报案人对出险地点不熟悉、存在口音、记录或输入错误等原因导致的定位不准确,因此,无论报案请求中是否包含地理位置信息,服务器都会主动获取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以便后续匹配成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
步骤103,所述服务器从预置的标准化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匹配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并将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标准化数据库是指目前已有的、通用的并且已经得到了权威机构鉴定和认可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数据库。标准化数据库可以包括标准的道路名称、省市名称等,但并不局限于此。从标准化数据库中可以查找到与根据服务器确定的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具体地,例如,可以根据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中的经纬度数据进行定位,在标准化数据库中匹配与该位置经纬度数据一致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从而获得用户终端所在地点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
在日常场景实施过程中,服务器可以从预置的标准化数据库中,查找与根据服务器确定的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并将该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进行核对。具体地,服务器可以将该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通过坐席操作界面直接显示给坐席人员,由坐席人员反馈至用户进行核对,或通过智能终端的预设应用程序(例如APP、微信公众号等)将该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进行核对。
步骤104,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用户终端针对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提交的核对结果;
在日常场景实施过程中,用户终端在接收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后,会针对该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进行核对,并提交核对的结果。提交的方式可以通过电话反馈给坐席人员,由坐席人员录入至服务器,或在智能终端的预设应用程序(例如APP、微信公众号等)等进行提交。
步骤105,若接收到所述核对结果为核对正确,则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为出险地点;
在日常场景实施过程中,服务器在接收到核对结果为核对正确后,则表明用户确认在标准数据库中根据服务器确定的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匹配得到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即用户终端目前所在的地点,因此服务器可以将该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为出险地点,以便后续理赔过程可以根据标准化的出险地点进行处理,减少时间成本的消耗问题。
步骤106,所述服务器采用所述出险地点,生成车险数据。
车险数据是用于后续进行车险理赔处理的数据,可以包括出险地点、事故描述信息、车险保单编号、用户信息等,但不限于此。需要说明的是,当车辆发生事故后,车主(报案人)到保险公司进行理赔,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车险数据进行理赔处理。理赔工作的基本流程包括:报案、查勘定损、审核单证、复核、审批、赔付等多个环节。其中,查勘定损是需要查勘员前往出险地点进行定损核实的,因此,出险地点的准确性和标准化有利于查勘员更快速准确地到达出险地点,提高理赔的效率。
在日常场景实施过程中,服务器可以通过采用由上述步骤获得的出险地点,生成车险数据,以进行理赔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报案请求后,主动获取了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然后从预置的标准化数据库中,查找与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匹配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并将匹配到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进行核对;核对正确后,则将该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为出险地点;根据这个标准化的出险地点,对报案案件进行理赔处理。通过上述方案,避免了在车险理赔案件中,可能存在的由于报案人对出险地点不熟悉、存在地方口音、记录或输入错误等原因导致的定位不准确从而造成时间成本消耗的问题。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车险数据的处理方法实施例二的步骤流程图,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用户终端、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系统通信,所述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报案请求;
在日常场景实施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终端发起报案请求,服务器可以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报案请求。
步骤202,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报案请求后,调用所述LBS系统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LBS系统(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服务)是指基于位置的服务系统,它是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电通讯网络(如GSM网、CDMA网)或外部定位方式(如GPS)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地理坐标,或大地坐标)。
在日常场景实施过程中,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报案请求后,可以生成并向LBS系统发送针对用户终端的调用指令,调用LBS系统主动确定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步骤203,所述服务器从预置的标准化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匹配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并将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在日常场景实施过程中,服务器可以从预置在服务器中的标准化数据库中,查找与通过调用LBS系统确定的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并将该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进行核对。
步骤204,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用户终端针对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提交的核对结果;
在日常场景实施过程中,用户在接收到匹配好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后,会核对该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与用户终端目前所在地点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一致,具体地,用户核对后,若确定该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与用户终端目前所在地点的地理位置信息一致,则核对结果为核对正确;若确定该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与用户终端目前所在地点的地理位置信息不一致,则核对结果为核对错误。核对后,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终端提交核对结果,并将核对结果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可以接收到用户终端提交的针对该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进行核对的核对结果;
步骤205,若接收到所述核对结果为核对正确,则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为出险地点;
在日常场景实施过程中,服务器在接收到核对结果为核对正确后,则表明在标准数据库中根据调用LBS系统确定的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匹配得到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即是用户终端目前所在地点的地理位置信息,因此,此时可以将匹配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为出险地点,以便后续可以根据该标准化的出险地点进行车险理赔处理,减少时间成本的消耗。
步骤206,若接收到所述核对结果为核对错误,则所述服务器再次调用所述LBS系统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在服务器接收到核对结果为核对错误时,服务器可以再次生成并向LBS系统发送针对用户终端的调用指令,再次调用LBS系统确定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通过调用LBS系统再次确定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后,仍要从预置的标准化数据库中,查找与通过调用LBS系统再次确定的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相匹配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并将该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进行核对。
步骤207,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事故描述信息;所述事故描述信息包括反馈的地理位置信息;
事故描述信息是指与车险事故相关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伤亡情况、事故类型、事故时间、事故原因和车辆信息。伤亡情况可以包括事故造成人员的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受伤严重程度等;事故类型包括车辆是否受损,受损原因及损坏程度等;出险时间为报案人针对当前报案案件进行报案的时间;车辆信息可以包括事故涉案车辆的车辆损毁程度、车牌号、车辆型号等。事故描述信息还可以包括用户终端反馈的用户目前所在地点的地理位置信息。
在日常实施场景中,用户终端发送的事故描述信息的方式可以包括电话语音传输或者登录智能终端预设的应用程序(例如APP、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填写或者输入等,但不局限于此。例如,当报案人遭遇车险事故时,可以通过拨打报案电话进行报案,将与车险事故相关的事故描述信息通过语音传输至坐席人员,坐席人员将获取的语音信息转换成文字提交至服务器进行接收。
步骤208,在连续两次接收到所述核对结果均为核对错误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采用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反馈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地理位置误差信息;
确定匹配得到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与用户终端反馈的地理位置信息间的地理位置误差信息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法至少之一:比对两种地理位置的直线距离、比对两种地理位置信息的经纬度数据、比对两种地理位置信息的文字差等。例如,虽然两种地理位置信息的文字字面上信息不一致,但实际上两者属于同一地址,例如,“深圳市八卦四路10号”和“深圳市中浩大厦”两者虽然文字字面上信息不一致,但两者实际上指向的是同一地址。
步骤209,若所述地理位置误差信息小于预设误差阈值,则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为所述出险地点。
具体地,可以通过比对两种地理位置的直线距离的方式以确定匹配得到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与用户终端反馈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一致。由于每个地理位置信息对应一个的经纬度数据,因此可以根据经纬度数据计算两种地理位置间的直线距离。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的定位中,无法十分准确地将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转化为唯一的经纬度坐标,因此两种地理位置的直线距离可能会有些许误差。进一步举例说明,提前预设允许差值,即预设误差阈值为10米,那当两种地理位置间的直线距离为5米时,上述数值小于预设误差阈值,则可确认匹配得到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与用户终端反馈的地理位置信息是一致的,匹配得到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就是用户终端目前所在地点的地理位置信息。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预设误差阈值,只要匹配得到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与用户终端反馈的地理位置信息间的地理位置误差信息不超过预设误差阈值即可确认这两种地理位置信息一致,匹配得到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就是用户终端目前所在地点的地理位置信息。反之则确定为不一致,匹配得到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不是用户终端目前所在地点的地理位置信息。
若在连续两次接收到所述核对结果均为核对错误的情况下,服务器根据匹配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和用户终端反馈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了它们的地理位置误差信息;当地理位置误差信息小于预设误差阈值,则服务器将匹配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为出险地点。
步骤210,所述服务器采用所述出险地点和所述事故描述信息,生成所述车险数据。
在日常实施场景中,服务器可以采用通过调用LBS系统获得的出险地点和用户终端发送的事故描述信息,生成针对该用户的车险数据,以便后续进行理赔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
响应所述报案请求生成报案案件信息;若所述地理位置误差信息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误差阈值,则将所述报案案件信息标记为重点核查案件信息。
报案案件信息可以包括针对用户的信息,例如用户的身份信息,还可以包括用户的姓名、联系方式、报案时间、报案地点、报案事件等信息,但并不局限于此。其中,身份信息用于唯一标识一个用户。获取到用户的身份信息后就可以根据该用户的身份信息查找对应的投保记录或其他相关信息,比如,保单、车型信息等。身份信息可以是身份证号、护照号等唯一标识一个用户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车险数据是用于后续进行车险理赔处理的数据,可以包括出险地点、事故描述信息、车险保单编号、用户信息等,但不限于此。因此,报案案件信息只是车险数据中的一部分,车险数据还需要在报案案件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新生成的针对该报案案件的车险保单信息等,才能用于后续理赔处理。
在日常场景实施过程中,服务器可以对用户终端发送的报案请求进行响应,随后服务器可以自动生成对应于该报案请求的报案案件信息。在连续两次接收到的核对结果均为核对错误的情况下,若两种地理位置信息间的地理位置误差信息大于或等于预设误差阈值,则可以认为匹配得到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不是用户终端目前所在地点的地理位置信息,将此报案案件标记为重点核查案件,以便于后续对此类案件的真实性重点核查,防范欺诈风险。另外,也可以调用LBS系统获取用户终端反馈的地理位置信息周边服务信息,为用户推送其反馈地址附近的服务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出险地点和所述事故描述信息关联写入所述报案案件信息;所述服务器采用所述报案案件信息录入车险事故数据库;所述服务器采用所述车险事故数据库,获得所述出险地点的车险事故历史数据;所述服务器采用所述车险事故历史数据生成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风险高发信息。
在日常实施场景中,服务器可以将获得的出险地点和事故描述信息进行关联,一一对应,并存储写入报案案件信息中。后续可以根据该报案案件信息完善车险事故数据库,也可以将其作为向用户推送关注信息或优化车险定价方式的依据。
车险事故数据库用于保存车险事故的历史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各个车险事故数据对应的出险地点信息、事故描述信息、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原因及事故类型等。
在日常实施场景中,可以对报案案件信息录入车险事故数据库,以便对车险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更新完善或是进行分类统计。
在日常实施场景中,服务器可以通过车险事故数据库,获得出险地点的车险事故历史数据,具体地,可以根据出险地点获取到当前出险地点预设距离内交通线路和交叉路口,然后从车险事故数据库实时下载获取的交通线路和交叉路口相关且在过去预设时长内发生的交通事故对应的车险事故历史数据,即获取在过去预设时长(例如过去的一个月内)发生在出险地点预设距离内的交通线路和交叉路口的交通事故对应的车险事故历史数据。
根据车险事故历史数据,可以获得在出险地点发生交通事故的统计次数,其中发生交通事故的次数越多,表明在该出险地点的发生事故的概率越高。可以将发生交通事故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如每月5次)的出险地点作为风险高发区域。具体地,可以将出险地点预设距离内的各个交通路段和各个交叉路口发生交通事故的次数与预设次数进行比较,将发生交通事故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的交通线路的路段和/或交叉路口作为风险区域,风险区域表明在此区域行驶具有一定的风险,相较于普通区域具有较高的事故发生率,其中,普通区域为发生交通事故的次数小于或等于预设次数的交通线路的路段和/或交叉路口。也可以根据车险事故历史数据,获取出险地点过去预设时长内的报案案件信息统计结果,知道什么类型的事故发生的概率高,原因是什么等。根据车险事故历史数据,在确定风险区域后结合统计结果,服务器生成并向用户终端主动发送风险高发信息,风险高发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风险区域所在的位置信息、警示车辆驾驶员关注风险区域的警示信息及事故原因等,以降低出险概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调用所述LBS系统获取所述出险地点的周边服务信息;所述服务器对所述报案案件信息进行分类;所述服务器采用所述周边服务信息确定与分类结果匹配的目标周边服务信息;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周边服务信息。
在日常场景实施过程中,服务器可以生成并向LBS系统发送针对用户终端的服务指令,调用LBS系统获取出险地点附近可提供给用户的相关救援、应急等周边服务。获取的周边服务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获取时间区间内地理信息,告知附近加油站、修理厂、休息站、餐饮服务、医院等信息;如出险情况严重,如存在人员伤亡,则生成对应的出险信息并发送到医院救护的终端,或主动协助联系车辆救援等资源,给出险人提供现场紧急救援服务。
服务器对报案案件信息进行分类,分类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可以根据有无人员伤亡进行分类,例如可以分为财产损失事故案件,人员受伤事故案件和人员死亡事故案件。财产损失事故案件指的是事故中仅有财产损失、无人员伤亡的事故案件,人员受伤事故案件指的是事故中有人员受伤但无人员死亡的事故案件,人员死亡事故案件指的是事故中有人员死亡的事故案件;或是可以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即根据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程度和数额进行分类,例如可以分为轻微事故案件、一般事故案件、重大事故案件和特大事故案件。其中,轻微事故案件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案件;一般事故案件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重大事故案件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案件;特大事故案件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案件;或是可以根据事故原因进行分类,例如可以分为疲劳驾驶、酒后驾驶、驾驶员分神、超速行驶、违章变道超车、转向失效、制动失效、爆胎、发动机熄火、长大纵坡、视距不良、道路障碍物、路面结冰、路面反光、车辆眩光、降雨、大雾等。
在日常场景实施过程中,服务器可以根据对报案案件信息进行分类的分类结果,将通过调用LBS系统获取出险地点的周边服务信息进行匹配,获得目标周边服务信息,并将匹配到的目标周边服务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例如,若是有人员伤亡,则匹配主动协助联系车辆救援等资源,发送给出险人提供现场紧急救援的周边服务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报案请求后,通过调用LBS系统主动获取了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然后从预置的标准化数据库中,查找与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匹配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并将匹配到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进行核对;核对正确后,则将该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为出险地点;根据这个标准化的出险地点,对报案案件进行理赔处理。通过上述方案,避免了在车险理赔案件中,可能存在的由于报案人对出险地点不熟悉、存在地方口音、记录或输入错误等原因导致的定位不准确从而造成时间成本消耗的问题。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通过在连续两次接收到的核对结果均核对错误的情况下,确定匹配得到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与用户终端反馈的地理位置信息的地理位置误差信息是否在预设误差阀值内,以判断匹配得到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与用户终端反馈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一致;若地理位置误差信息小于预设误差阈值,则判断两地理位置信息一致,并将匹配得到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为出险地点,以便进行后续理赔处理;若地理位置误差信息大于或等于预设误差阈值,则判断两地理位置信息不一致,此时将该报案案件进行标记,以便后续对此案件的真实性进行重点核查,防范欺诈风险。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通过将获得的标准化出险地点和用户终端反馈的事故描述信息写入报案案件信息,并将该报案案件信息录入了车险事故数据库,既完善了车险事故数据库的信息,又能从该数据库中获得出险地点的车险事故历史数据,以便向用户终端推送风险高发信息进行提醒,降低了出险风险。同时报案案件信息也可以作为向用户推送关注信息或优化车险定价方式的依据。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通过调用LBS系统获取了出险地点的周边服务信息,并根据对报案案件信息进行分类的结果,匹配了合适的目标周边服务信息,以便向用户终端有选择性地主动推送出险地点周边对应的服务信息,为用户提供了相关的救援、应急等服务。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下面通过一个例子对本发明实施例加以说明:
(1)正常报案信息获取与记录
1、报案人于北京海淀区某街道出险,并通过电话接入坐席,或通过手机客户端(APP或微信公众号),发起出险报案请求。
2、车险服务器接收到报案请求后,调用LBS系统获取报案人发出报案请求时的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3、对已获取的用户终端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与服务器中预置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进行匹配,并将匹配到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通过坐席人员反馈至报案人,或通过客户端发送给报案人进行核对。
4、如报案人核对后确认匹配得到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正确,服务器接收到核对结果后,则直接将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为出险地点,并进行记录。
5、如报案人核对后反馈匹配得到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不正确,不是他当前所在的地址,则再次调用LBS系统重新获取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匹配成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再次与报案人进行核对。若核对正确,则将该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为出险地点,并进行记录。
6、根据报案人反馈的出险事件的实际情况,服务器后台记录出险地点、出险事件,并写入报案案件中进行分类统计。
7、根据报案案件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主动向报案人推送出险地点周边对应的服务信息,包括加油站、修理厂、休息站、餐饮、医院等信息。如出险情况严重,主动协助联系车辆救援、医院提供现场救援服务。
8、将风险高发信息主动推送给客户进行关注,以降低出险概率。
(2)异常报案信息获取与记录
1、报案人通过电话接入坐席,或通过手机客户端(APP或微信公众号),发起出险报案请求。
2、服务器接收到报案请求后,调用LBS系统获取报案人发出报案请求时的用户终端的具体地理位置信息。
3、对已获取的用户终端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与车险理赔系统中预置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进行匹配,获取到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为天津市某街道。
4、将匹配到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即天津市某街道,通过坐席人员反馈至报案人,或通过客户端发送给报案人进行核对。
5、如报案人核对后反馈匹配到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不正确,报案人反馈其所在的出险地址为北京市某街道,则再次调用LBS系统重新获取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并进行匹配,得到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依然为天津市。
6、跟进报案人反馈的出险事件的实际情况并进行分类,为用户推送其反馈地址附近的服务信息。
7、服务器分别记录得到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及报案人反馈的地址,并对该案件进行标记。
8、在理赔案件审核时,对该案件进行审核。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车险数据的处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所述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用户终端通信,所述装置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报案请求;
调用模块302,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报案请求后,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匹配模块303,用于从预置的标准化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匹配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并将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核对模块304,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针对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提交的核对结果;
定位模块305,用于若接收到所述核对结果为核对正确,则将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为出险地点;
生成模块306,用于采用所述出险地点,生成车险数据。
在本发明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再调用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核对结果为核对错误,则再次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在本发明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描述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事故描述信息;所述事故描述信息包括反馈的地理位置信息;
误差模块,用于在连续两次接收到所述核对结果均为核对错误的情况下,采用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反馈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地理位置误差信息;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地理位置误差信息小于预设误差阈值,则将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为所述出险地点;
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生成子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出险地点和所述事故描述信息,生成所述车险数据。
在本发明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报案请求生成报案案件信息;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地理位置误差信息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误差阈值,则将所述报案案件信息标记为重点核查案件信息。
在本发明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写入模块,用于将所述出险地点和所述事故描述信息关联写入所述报案案件信息;
录入模块,用于采用所述报案案件信息录入车险事故数据库;
历史模块,用于采用所述车险事故数据库,获得所述出险地点的车险事故历史数据;
信息模块,用于采用所述车险事故历史数据生成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风险高发信息。
在本发明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服务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出险地点的周边服务信息;
分类模块,用于对所述报案案件信息进行分类;
目标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周边服务信息确定与分类结果匹配的目标周边服务信息;
推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周边服务信息。
在本发明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所述服务器与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系统通信;
所述调用模块包括:
调用子模块,用于调用所述LBS系统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所述再调用模块包括:
再调用子模块,用于再次调用所述LBS系统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所述服务模块包括:
服务子模块,用于调用所述LBS系统获取所述出险地点的周边服务信息。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
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车险数据的处理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车险数据的处理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车险数据的处理方法和一种车险数据的处理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车险数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用户终端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报案请求;
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报案请求后,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所述服务器从预置的标准化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匹配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并将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用户终端针对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提交的核对结果;其中,所述核对结果基于用户核对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与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一致确定;
若接收到所述核对结果为核对正确,则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为出险地点;
所述服务器采用所述出险地点,生成车险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核对结果为核对错误,则所述服务器再次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事故描述信息;所述事故描述信息包括反馈的地理位置信息;
在连续两次接收到所述核对结果均为核对错误的情况下,所述服务器采用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和所述反馈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地理位置误差信息;
若所述地理位置误差信息小于预设误差阈值,则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为所述出险地点;
所述服务器采用所述出险地点,生成车险数据,包括:
所述服务器采用所述出险地点和所述事故描述信息,生成所述车险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所述报案请求生成报案案件信息;
若所述地理位置误差信息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误差阈值,则将所述报案案件信息标记为重点核查案件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出险地点和所述事故描述信息关联写入所述报案案件信息;
所述服务器采用所述报案案件信息录入车险事故数据库;
所述服务器采用所述车险事故数据库,获得所述出险地点的车险事故历史数据;
所述服务器采用所述车险事故历史数据生成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风险高发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出险地点的周边服务信息;
所述服务器对所述报案案件信息进行分类;
所述服务器采用所述周边服务信息确定与分类结果匹配的目标周边服务信息;
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周边服务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与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系统通信;
所述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包括:
调用所述LBS系统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所述服务器再次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服务器再次调用所述LBS系统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出险地点的周边服务信息,包括:
所述服务器调用所述LBS系统获取所述出险地点的周边服务信息。
8.一种车险数据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用户终端通信,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报案请求;
调用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报案请求后,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
匹配模块,用于从预置的标准化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匹配的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并将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核对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针对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提交的核对结果;其中,所述核对结果基于用户核对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与所述用户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否一致确定;
定位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核对结果为核对正确,则将所述标准化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为出险地点;
生成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出险地点,生成车险数据。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险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险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步骤。
CN201911176253.3A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车险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12427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6253.3A CN111242787B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车险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76253.3A CN111242787B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车险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2787A CN111242787A (zh) 2020-06-05
CN111242787B true CN111242787B (zh) 2023-08-22

Family

ID=70875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76253.3A Active CN111242787B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车险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427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13508B (zh) * 2020-12-24 2023-01-06 上海瀚之友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车险增值服务兑换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21971A (ja) * 2004-05-07 2005-11-1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事故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カメラ付き携帯通信端末
CN101577653A (zh) * 2008-05-08 2009-11-11 韩军 使用定位技术进行车险理赔辅助认证的系统和方法
KR20110049391A (ko) * 2009-11-05 2011-05-12 주식회사 에이치앤아이피 차량 사고시 보험사 자동 연계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4050205A (zh) * 2013-09-24 2014-09-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信息输入方法、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CN106097715A (zh) * 2016-08-03 2016-11-09 深圳市永兴元科技有限公司 车险查勘辅助终端、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7123054A (zh) * 2017-04-07 2017-09-0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车险理赔数据分析方法和系统
CN107516278A (zh) * 2016-06-15 2017-12-2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车险报案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242700A (zh) * 2018-07-13 2019-01-1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车险报案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23086A (zh) * 2019-05-30 2019-09-10 珠海市岭南大数据研究院 车险报案信息的识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46652A1 (en) * 2007-04-04 2008-10-09 Scott Lewis Gps pathfinder method and device
US9916625B2 (en) * 2012-02-02 2018-03-13 Progressive Casualty Insurance Company Mobile insurance platform system
US20140114691A1 (en) * 2012-10-23 2014-04-24 InnovaPad,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he Integrated Collection of Data for Use in Incident Reports and Insurance Claims and to Related Methods of Performing Emergency Responder Cost Recovery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21971A (ja) * 2004-05-07 2005-11-1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事故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カメラ付き携帯通信端末
CN101577653A (zh) * 2008-05-08 2009-11-11 韩军 使用定位技术进行车险理赔辅助认证的系统和方法
KR20110049391A (ko) * 2009-11-05 2011-05-12 주식회사 에이치앤아이피 차량 사고시 보험사 자동 연계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4050205A (zh) * 2013-09-24 2014-09-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信息输入方法、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CN107516278A (zh) * 2016-06-15 2017-12-2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车险报案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097715A (zh) * 2016-08-03 2016-11-09 深圳市永兴元科技有限公司 车险查勘辅助终端、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7123054A (zh) * 2017-04-07 2017-09-01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车险理赔数据分析方法和系统
CN109242700A (zh) * 2018-07-13 2019-01-1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车险报案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23086A (zh) * 2019-05-30 2019-09-10 珠海市岭南大数据研究院 车险报案信息的识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2787A (zh) 2020-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83430B1 (en) Automatic claim generation
US10891694B1 (en) Using vehicle mode for subrogation on a distributed ledger
US11734770B2 (en) Using a distributed ledger to determine fault in subrogation
US1012674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olation enforcement utilizing vehicle immobilization
US925325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vehicle proximity to a selected address
US10600123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obile accident claims initiation
KR101858039B1 (ko) 자동차 교통법규 위반 실시간 알림, 확인 시스템 및 방법
CA2991092C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voidance of accidents
US2018029928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voidance of Accidents
US20150186991A1 (en) Creditor alert when a vehicle enters an impound lot
US20210342946A1 (en) Using a Distributed Ledger for Line Item Determination
US20210326992A1 (en) Using a Distributed Ledger for Subrogation Recommendations
US11475527B1 (en) Using historical data for subrogation on a distributed ledger
US2016015533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voidance of parking violations
US20130204645A1 (en) Mobile insurance platform system
US2008002776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rifying driver's insurance coverage
US2009002427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User Interface for Vehicle Monitoring System Users and Insurers
US10679300B1 (en) Roadside reporter system
WO2020010736A1 (zh) 智能车险报案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10049391A (ko) 차량 사고시 보험사 자동 연계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1242787B (zh) 一种车险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218500A (zh) 车险语音报案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82125B (zh) 一种城市街道路边短时停车管理系统
Vanderschuren et al. Phase I: Review of methodology and recommendations Part 2: Data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