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2263B - 一种智能学生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学生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42263B
CN111242263B CN202010059805.9A CN202010059805A CN111242263B CN 111242263 B CN111242263 B CN 111242263B CN 202010059805 A CN202010059805 A CN 202010059805A CN 111242263 B CN111242263 B CN 1112422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intelligent
student card
intelligent student
camp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5980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42263A (zh
Inventor
何二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enmaojiuc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enmaojiu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enmaojiuc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enmaojiu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5980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422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42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22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422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22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2Physical layout of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 G06K19/0775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arrangements for adher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further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functioning as an identification tag
    • G06K19/0776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arrangements for adher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further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functioning as an identification tag the adhering arrangement being a layer of adhesive, so that the record carrier can function as a sticker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学生卡,包括RFID模块,对设置在学校内外不同区域的RFID标签进行数据读取;通讯模块,实现通讯;定位模块,对学生的运动轨迹进行采集;智能教学模块,获取来自网络管理中心的相应信息,且通过位于智能学生卡上的显示模组进行显示,还获取学生通过智能学生卡的按键和/或触屏动作所进行的操作信息;控制主机,分别与RFID模块、通讯模块、定位模块和智能教学模块,以及网络管理中心连接,从而进行数据的传输。本发明中通过在智能学生卡中集成RFID模块、通讯模块、定位模块和智能教学模块,并通过控制主机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起连接,使得智能学生卡可集考勤管理、教学管理和安全管理于一身,充分实现功能的优化。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学生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学生卡。
背景技术
经过数字化建设,目前大多学校发行了学生卡,使用过程中可把钱存放在学生卡中,从而用来支付校园内的大部分或者所有消费。这种学生卡相当于校园内的银行卡,在实际使用上也多直接与学生银行卡关联。由于校园学生卡对于每个学生的唯一性,可以在校内或某些被承认的公共场所代替学生卡使用、例如图书馆或体育馆等。
然而,上述学生卡的适用范围较为单一,消费交易和身份识别的功能远远无法覆盖学生在校园内外的日常活动类别,如何对学生卡的功能性进行优化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智能学生卡,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学生卡,从而对学生卡的功能性进行优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学生卡,包括以下部分:
RFID模块,用于对设置在学校内外不同区域的RFID标签进行数据读取;
通讯模块,用于实现通讯;
定位模块,用于对学生的运动轨迹进行采集;
智能教学模块,用于获取来自网络管理中心的相应信息,且通过位于所述智能学生卡上的显示模组进行显示,以及,还用于获取学生通过智能学生卡的按键和/或触屏动作所进行的操作信息;
控制主机,一方面分别与所述RFID模块、通讯模块、定位模块和智能教学模块连接,另一方面与校园的网络管理中心连接,从而进行数据的传输。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主机连接的存储模块,用于对来自网络管理中心的相应信息,以及学生通过智能学生卡上的按键和/或触屏动作所进行的操作信息进行存储。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主机连接的语音识别单元,用于获取学生的语音信息。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主机连接的图像识别单元,用于获取图像信息。
进一步地,智能学生卡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RFID模块对校园内外不同区域的RFID标签进行读取,获得对学生在校园内和校园外活动范围的区分,从而使得所述定位模块对运动轨迹的采集在校园外和/或校园内进行。
进一步地,智能学生卡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RFID模块对校园内外不同区域的RFID标签进行读取,获得对学生在校园内和校园外活动范围的区分,从而使得所述通讯模块的通讯行为在校园外和/或校园内进行。
进一步地,智能学生卡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学生通过智能学生卡的按键或触屏动作所进行的操作信息对向所述智能教学模块传递的信息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智能学生卡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智能教学模块获取来自存储模块所存储的相应信息,且通过位于所述智能学生卡上的显示模组进行显示。
进一步地,智能学生卡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将学生通过智能学生卡的按键和/或触屏动作所进行的操作信息,以及通过所述语音识别单元所采集的语音信息,进行独立的和/或综合的分析。
进一步地,智能学生卡的壳体包括前壳体、后壳体,以及夹设在二者之间的橡胶框;
所述橡胶框为弹性结构,且具有平行的两平面,两所述平面分别与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贴合;
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贯穿所述后壳体的帽体,以及与所述帽体固定连接的锁杆,所述锁杆端部设置有垂直于其轴向的凸起,所述前壳体上设置有对所述锁杆端部进行包覆的腔体,所述腔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所述凸起沿所述帽体轴向移动的轴向通道,所述轴向通道端部连接有在所述锁杆转动过程中供所述凸起转动的横向通道,所述横向通道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轴向通道平行的回弹槽口;
其中,所述凸起进入所述轴向通道的深度通过对所述橡胶框的挤压调节,所述凸起在所述横向通道转动而回缩至所述回弹槽口后,通过橡胶框剩余的弹性力使得所述凸起卡和在所述回弹槽口内而实现所述前壳体、后壳体和橡胶框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平面上设置有环状凸起,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环状凸起等轮廓的环状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框上设置有与两所述平面间距离等厚度的导向体,所述导向体上具有对所述锁杆进行包覆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侧壁上设置有供所述凸起移动的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导向体贴合的定位面。
进一步地,所述帽体端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锁杆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适配的螺纹段。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框的外表面高于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挂环,所述橡胶框上设置有挂环安装孔,所述挂环具有贯通所述挂环安装孔的绳孔承载体,以及将所述绳孔承载体与所述橡胶框内壁进行连接的第一凸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沿通过螺钉与所述橡胶框内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挂环安装孔包括两平行的平面内壁,以及位于两所述平面内壁之间且向孔内突出的曲面内壁,所述绳孔承载体的外壁为矩形体,且所述矩形体具有与所述平面内壁等宽的侧壁,所述曲面内壁对所述绳孔承载体的另外两侧壁进行挤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通过在智能学生卡中集成RFID模块、通讯模块、定位模块和智能教学模块,并通过控制主机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起有效的连接,从而使得智能学生卡可集考勤管理、教学管理和安全管理于一身,实现功能的充分优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智能学生卡的框架图;
图2为在智能学生卡上设置存储模块的优化框架图;
图3为通过RFID模块对校园内和校园外活动范围进行区分而对运行轨迹进行选择性采集的流程图;
图4为通过RFID模块对校园内和校园外活动范围进行区分而对通讯行为进行选择性控制的流程图;
图5为通过按键动作和触屏动作对来自网络管理中心的信息进行调整的流程图;
图6为对存储模块内所存储的信息进行调用的流程图;
图7为网路管理中心所进行分析的信息来源图;
图8为本发明中智能学生卡的外壳分解示意图;
图9为橡胶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前壳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B出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连接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4为图9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5为挂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前壳体1、腔体11、轴向通道11a、横向通道11b、回弹槽口11c、定位面12、后壳体2、橡胶框3、平面31、环状凸起31a、环状凹槽31b、导向体32、贯通孔32a、通道32b、挂环安装孔33、平面内壁33a、曲面内壁33b、连接件4、帽体41、螺纹孔41a、锁杆42、凸起42a、螺纹段42b、挂环5、绳孔承载体51、第一凸沿52、USB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学生卡,包括以下部分:RFID模块,用于对设置在学校内外不同区域的RFID标签进行数据读取;通讯模块,用于实现通讯;定位模块,用于对学生的运动轨迹进行采集;智能教学模块,用于获取来自网络管理中心的相应信息,且通过位于智能学生卡上的显示模组进行显示,以及,还用于获取学生通过智能学生卡的按键和/或触屏动作所进行的操作信息;控制主机,一方面分别与RFID模块、通讯模块、定位模块和智能教学模块连接,另一方面与校园的网络管理中心连接,从而进行数据的传输。
本发明中通过在智能学生卡中集成RFID模块、通讯模块、定位模块和智能教学模块,并通过控制主机与网络管理中心建立起有效的连接,使得智能学生卡可集考勤管理、教学管理和安全管理于一身,实现功能的充分优化。
具体地,当通过RFID进行学生进出校情况的判断时,可通过学校内部和外部RFID标签信息的先后采集而获得学生的进出校情况,两种信息的采集时间间隔根据两个标签的距离以及正常的步行速度而综合判定,从而作为考勤的信息。当上述判断出现异常时,可通过网络管理中心进行报警,当然还可将上述考勤信息反馈给对学生负责管理的相关人员,包括老师和家长等。
而通过通讯模块的设置,可实现通讯的功能,本实施例中所指的通讯的功能至少包括紧急呼叫,呼叫的号码包括110、120和119等常规号码,还包括通过设定输入的紧急号码,当通讯不仅限于上述紧急情况时,另外还可通过控制主机进行亲情号码的设置,控制主机对通讯模块的设定还包括号码的存储以及分类,例如限制呼入号码或分组的设置等。
定位模块用于对学生的运动轨迹进行采集,从而使得对学生位置信息的采集不仅仅限于出校及进校的设定点,通过更大范围的实时跟踪,可使得对学生的行为采集更加精准。其中,对于上述位置信息的采集优选在校外进行,因为校外范围的危险等级会高于校内范围,当然本实施例中所指的“校外”为设定范围的统称,即通过网络管理中心而设定的相对危险区域。当然,也可在校园范围内进行位置信息的采集,但其功能性相对较弱。上述范围的设定可形成 “电子围栏”,在此局部范围设定的过程中,可将其设定为任意所需的形状,如圆形、多边形等,同时范围也可根据校区位置等的不同而设定为多个,且可实时进行编辑。其中,网络管理中心对上述智能学生卡进行位置获取的过程中,首先确定设备的连接状态,若连接正常则显示定位时间及地址,并确定为当前的定位信息,若无法建立连接,则将最近一次定位的信息作为定位时间及地址,此时需要确定设备是否开机或损坏等,从而提醒学生对其进行更换或维修。上述位置信息的采集还可通过存储而被调取和分析,其中,存储的时间可具体设定,可为近1天、1周或一个月等。
为了在学生和老师之间形成更好的互动,本实施例中设置智能教学模块,作为校园的网络管理中心和智能学生卡之间的数据中转站,用于获取来自网络管理中心的相应信息,且通过位于智能学生卡上的显示模组进行显示,以及,还用于获取学生通过智能学生卡的按键和/或触屏动作所进行的操作信息;通过上述智能教学模块的设置,在课堂上使得老师所进行的教学活动等均可传递给学生,且学生可通过按键或触屏等动作做出相应的回应,从而实现双方的互动,从根本上改变课堂的沉闷气氛,在课后也可保持有效的沟通,以作业题目为例,学生可进行答题,从而使得老师可通过网络管理中心所采集到的信息了解全班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上述作业题目的发送时间由老师具体设定,可以为随堂的,也可为课后的。此种形式的设置,可提供丰富的互动功能,包括自由抢答、签到、投票、评分、随堂测试、家庭作业等,帮助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了解的同时,也可对个人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2所示,还包括与控制主机连接的存储模块,用于对来自网络管理中心的相应信息,以及学生通过智能学生卡上的按键和/或触屏动作所进行的操作信息进行存储。上述信息的存储使得智能学生卡在脱机状态下仍能够保证可操作性,例如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及在测试过程中所积累的错题等均可随时获取,更加方便对以往的历史信息进行查看,当然此种信息的存储期限和存储内容的类型均可具体设定。
为了进一步的提升智能学生卡的功能性,还包括与控制主机连接的语音识别单元,用于获取学生的语音信息,从而可实现强大的语音测评功能,提升学生的口语水平,更好地适应口语应试等要求。
在互动过程中,除了通过文字信息等的交换,本实施例中的智能学生卡还设置了图像识别单元,用于获取图像信息,从而使得互动过程中可与老师进行视频互动,增加沟通的顺畅性。
在智能学生卡使用的过程中,如图3所示,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RFID模块对校园内外不同区域的RFID标签进行读取,获得对学生在校园内和校园外活动范围的区分,从而使得定位模块对运动轨迹的采集在校园外和/或校园内进行。上述区分的结果可作为不同区域运动轨迹采集的起点和结束点,例如,当仅在校园外进行运行轨迹的采集而确保学生的安全时,可通过校外RFID标签信息的采集点作为运行轨迹的获取起始点,同样的,以校内RFID标签信息的采集点作为运行轨迹的结束点。
同样道理的,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4所示,智能学生卡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RFID模块对校园内外不同区域的RFID标签进行读取,获得对学生在校园内和校园外活动范围的区分,从而使得通讯模块的通讯行为在校园外和/或校园内进行。其中,优选通讯行为仅在校园外进行,而校园内实现呼叫限制而保证较为安静的学习环境,当然,此处的限制可以为部分限制,如紧急号码等可不在限制的范围内。
为了体现对每个学生个性化的管理和针对性的引导,如图5所示,智能学生卡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网络管理中心根据学生通过智能学生卡的按键或触屏动作所进行的操作信息对智能教学模块传递的信息进行调整。例如,当学生在进行答题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答题结果,网络管理中心可进行不同信息的反馈,从而保证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管理。
如图6所示,智能学生卡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智能教学模块获取来自存储模块所存储的相应信息,且通过位于智能学生卡上的显示模组进行显示,此部分实现的是数据的调用,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在一定的权限下实现数据的自由获取,而不依赖于网络管理中心,此功能在题目复习过程中尤为重要,另外在脱机状态下也可保证正常使用。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智能学生卡的综合管理能力,如图7所示,智能学生卡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网络管理中心将学生通过智能学生卡的按键和/或触屏动作所进行的操作信息,以及通过语音识别单元所采集的语音信息,进行独立的或综合的分析。可通过云平台对智能学生卡的数据进行存储,从而作为办公管理、统计分析系统、教学资源系统等的数据来源,从而实现大数据功能。
由于智能学生卡在校园范围内的使用极其频繁,壳体结构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智能学生卡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稳定性,目前的智能学生卡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因碰撞而发生损坏,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因此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智能学生卡的壳体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2,以及夹设在二者之间的橡胶框3,如图8所示,展示了上述结构的分解示意图;橡胶框3为弹性结构,且具有平行的两平面31,两平面31分别与前壳体1和后壳体2贴合,参见图9和10;还包括连接件4,如图13所示,连接件4包括贯穿后壳体2的帽体41,以及与帽体41固定连接的锁杆42,锁杆42端部设置有垂直于其轴向的凸起42a,参见图11和图12,前壳体1上设置有对锁杆42端部进行包覆的腔体11,腔体11的侧壁上设置有供凸起42a沿帽体41轴向移动的轴向通道11a,轴向通道11a端部连接有在锁杆42转动过程中供凸起42a转动的横向通道11b,横向通道11b的端部设置有与轴向通道11a平行的回弹槽口11c;其中,凸起42a进入轴向通道11a的深度通过对橡胶框3的挤压调节,凸起42a在横向通道11b转动而回缩至回弹槽口11c后,通过橡胶框3剩余的弹性力使得凸起42a卡和在回弹槽口11c内而实现前壳体1、后壳体2和橡胶框3的固定。
目前使用的智能学生卡的壳体均为硬性的结构,前壳体和后壳体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一旦连接后连接处无法调节,此种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极易因碰撞而发生损坏。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橡胶框3的设置,使得前壳体1和后壳体2之间的连接获得缓冲,当撞击由前壳体1或后壳体2的任何一者感知时,均可通过橡胶框3的弹性形变,以及凸起42a在回弹槽口11c内的移动而获得缓冲,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智能学生卡壳体发生损坏的几率,同时此种缓冲的方式也可对智能学生卡内部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频繁的振动引起的元器件损坏。
本发明中上述智能学生卡在安装的过程中,帽体41和锁杆42是分体的,可在将帽体41首先通过后壳体2上的孔位进行安装,安装后将锁杆42与帽体41进行连接,此过程中需要确保二者连接后的尺寸,连接后将锁杆42贯穿橡胶框3而进入位于前壳体1上的腔体11内,此时通过对橡胶框3进行挤压而使得进入的深度增加从而使得凸起42a可进入横向通道11b,通过帽体41对锁杆42进行旋转,从而带动凸起42a转动到回弹槽口11c的位置处,此时释放对橡胶框3的挤压,通过橡胶框3的弹性恢复力使得凸起42a卡和在回弹槽口11c内,此时须确保橡胶框3还存在剩余弹性力,从而保证连接的可靠性。连接件4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本实施例中采用4个的具体方式,当然其他数量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为了进一步提高前壳体1、后壳体2和橡胶框3连接处的密封性,如图10和12所示,平面31上设置有环状凸起31a而形成密封圈结构,前壳体1和后壳体2上分别设置有与环状凸起31a等轮廓的环状凹槽31b。其中上述环状凸起31a和环状凹槽31b的配合优选过盈配合,从而使得密封性得到提升,同时也可进一步保证连接后的尺寸稳定性,提高外观质量。
由于橡胶框3为柔性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较容易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橡胶框3上设置有与两平面31间距离等厚度的导向体32,导向体32上具有对锁杆42进行包覆的贯通孔32a,贯通孔32a侧壁上设置有供凸起42a移动的通道32b。本优选方案中,通过锁杆42对贯通孔32a的支撑作用使得橡胶框3的稳定性得到提升,使得橡胶框3的形变方向仅沿锁杆42的轴向进行。其中,如图12所述,优选前壳体1和后壳体2上均设置有与导向体32贴合的定位面12,从而使得前壳体1、橡胶框3和后壳体2的贴合面积增加,使得橡胶框3受到的挤压力更加均匀。
在帽体41与锁杆42连接的过程中,帽体41端部设置有螺纹孔41a,锁杆42端部设置有与螺纹孔41a适配的螺纹段42b,此种连接的方式方便快捷,为了保证连接后的稳定性,可通过螺纹胶对连接处进行密封锁定。
为了对前壳体1和后壳体2进行更好的保护,橡胶框3的外表面高于前壳体1和后壳体2的外表面,从而在整个智能学生卡的外表面形成环状的凸起,增加橡胶框3先于前壳体1和后壳体2受到撞击的几率。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8、9和15所示,智能学生卡还包括挂环5,橡胶框3上设置有挂环安装孔33,挂环5具有贯通挂环安装孔33的绳孔承载体51,以及将绳孔承载体51与橡胶框3内壁进行连接的第一凸沿52,在安装的过程中,将绳孔承载体51相对于橡胶框3自内向外安装,使得第一凸沿52与橡胶框3内壁贴合,而绳孔超出橡胶框3的外表面,使得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可通过绳体的挂设而防止丢失。其中,第一凸沿52通过螺钉与橡胶框3内壁连接,但须保证螺钉不贯穿橡胶框3的壁厚。
在上述优化方案中,为了保证挂环安装孔33在挂环5安装后的密封性,挂环安装孔33包括两平行的平面内壁33a,以及位于两平面内壁33a之间且向孔内突出的曲面内壁33b,绳孔承载体51的外壁为矩形体,且矩形体具有与平面内壁33a等宽的侧壁,曲面内壁33b对绳孔承载体51的另外两侧壁进行挤压。由于橡胶框3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挤压,从而使其与挂环5之间自然会形成两个挤压力较大的挤压面而形成密封,而通过将另外两侧壁设置成曲面结构,可使得在橡胶框3形变的过程中,曲面内壁33b与绳孔承载体51之间也会因为挤压后材料形变而获得更好的密封,具体参见图14。其中,如图14中所示的USB接口6的安装也可采用上述形式。
采用上述结构的智能学生卡可通过前壳体1、橡胶框3和后壳体2之间形成的腔体对可实现定位功能、通话功能、图像识别功能和数据分析处理等单元模块进行安装和保护,获得更多的功能性。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智能学生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分:
RFID模块,用于对设置在学校内外不同区域的RFID标签进行数据读取;
通讯模块,用于实现通讯;
定位模块,用于对学生的运动轨迹进行采集;
智能教学模块,用于获取来自网络管理中心的相应信息,且通过位于所述智能学生卡上的显示模组进行显示,以及,还用于获取学生通过智能学生卡的按键和/或触屏动作所进行的操作信息;
控制主机,一方面分别与所述RFID模块、通讯模块、定位模块和智能教学模块连接,另一方面与校园的网络管理中心连接,从而进行数据的传输;
智能学生卡的壳体包括前壳体、后壳体,以及夹设在二者之间的橡胶框;所述橡胶框为弹性结构,且具有平行的两平面,两所述平面分别与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贴合;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贯穿所述后壳体的帽体,以及与所述帽体固定连接的锁杆,所述锁杆端部设置有垂直于其轴向的凸起,所述前壳体上设置有对所述锁杆端部进行包覆的腔体,所述腔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所述凸起沿所述帽体轴向移动的轴向通道,所述轴向通道端部连接有在所述锁杆转动过程中供所述凸起转动的横向通道,所述横向通道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轴向通道平行的回弹槽口;其中,所述凸起进入所述轴向通道的深度通过对所述橡胶框的挤压调节,所述凸起在所述横向通道转动而回缩至所述回弹槽口后,通过橡胶框剩余的弹性力使得所述凸起卡和在所述回弹槽口内而实现所述前壳体、后壳体和橡胶框的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学生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主机连接的存储模块,用于对来自网络管理中心的相应信息,以及学生通过智能学生卡上的按键和/或触屏动作所进行的操作信息进行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学生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主机连接的语音识别单元,用于获取学生的语音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学生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主机连接的图像识别单元,用于获取图像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学生卡,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RFID模块对校园内外不同区域的RFID标签进行读取,获得对学生在校园内和校园外活动范围的区分,从而使得所述定位模块对运动轨迹的采集在校园外和/或校园内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智能学生卡,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RFID模块对校园内外不同区域的RFID标签进行读取,获得对学生在校园内和校园外活动范围的区分,从而使得所述通讯模块的通讯行为在校园外和/或校园内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智能学生卡,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学生通过智能学生卡的按键或触屏动作所进行的操作信息对向所述智能教学模块传递的信息进行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学生卡,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智能教学模块获取来自存储模块所存储的相应信息,且通过位于所述智能学生卡上的显示模组进行显示。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学生卡,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将学生通过智能学生卡的按键和/或触屏动作所进行的操作信息,以及通过所述语音识别单元所采集的语音信息,进行独立的和/或综合的分析。
CN202010059805.9A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智能学生卡 Active CN1112422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59805.9A CN111242263B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智能学生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59805.9A CN111242263B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智能学生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2263A CN111242263A (zh) 2020-06-05
CN111242263B true CN111242263B (zh) 2020-10-02

Family

ID=70874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59805.9A Active CN111242263B (zh) 2020-01-19 2020-01-19 一种智能学生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422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95604A (zh) * 2021-12-29 2022-05-13 江苏欧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教学方法、教学系统和教学设备
CN115297437B (zh) * 2022-08-04 2023-07-18 深圳市诚丰乐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定位手表的定位签到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17944A1 (en) * 2013-07-03 2016-04-28 Qingdao Univers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Experiment Teaching Achievement
CN105787551A (zh) * 2016-03-01 2016-07-20 成都怡康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校园智能管理评价的智能卡/智能手环系统
CN109583554A (zh) * 2018-11-13 2019-04-05 卓望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学生卡
CN110276849A (zh) * 2019-07-09 2019-09-24 成都优乐享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考勤、教学互动功能的智慧校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17944A1 (en) * 2013-07-03 2016-04-28 Qingdao Univers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Experiment Teaching Achievement
CN105787551A (zh) * 2016-03-01 2016-07-20 成都怡康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校园智能管理评价的智能卡/智能手环系统
CN109583554A (zh) * 2018-11-13 2019-04-05 卓望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学生卡
CN110276849A (zh) * 2019-07-09 2019-09-24 成都优乐享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考勤、教学互动功能的智慧校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2263A (zh) 2020-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80812C2 (ru)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тветного реагирования участников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беспроводных удаленных блоков с питанием от батарей
CN109727167B (zh) 一种教学辅助系统
CN111242263B (zh) 一种智能学生卡
KR100466709B1 (ko) 학습 시스템
US20150044657A1 (en) Video-based teacher assistance
CN108153881A (zh) 基于智慧校园管理的教学监管方法
CN109086693B (zh) 一种在线教学学习注意力的检测技术
CN108038805A (zh) 应用于校园的智慧教学管理方法
CN207966080U (zh) 一种图书漂流智能柜
CN201993822U (zh) 学校安全管理系统
CN109685692A (zh) 一种多维度学生学习行为的无感采集及分析系统
CN110060186A (zh) 集教学交互与监测于一体的智能电子班牌系统及方法
CN108022191A (zh) 应用于校园的智慧教学管理系统
CN111507220A (zh) 一种直播教学中用户信息确定与反馈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36508A (zh) 一种基于无线视频终端的智慧课堂系统
CN108108053B (zh) 应用于校园的智慧交互终端
CN108766075A (zh) 一种基于视频分析的个性化教育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0223551A (zh) 一种快速收集多个学生学习画面的智能系统
CN109949192B (zh) 一种学业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反馈的系统及方法
CN207319107U (zh) 一种智能政务自助服务机器人
CN110728760A (zh) 一种android终端实时考勤记录统计展现方法和装置
CN209517192U (zh) 一种智能在线考试管理系统
CN108171415B (zh) 应用于校园智慧教学管理系统的信息采集系统
Satre et al. Online Exam Proctoring System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N113326747A (zh) 教职工人脸识别考勤方法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