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28629A - 一种颅脑引流管潜行置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颅脑引流管潜行置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28629A
CN111228629A CN202010071617.8A CN202010071617A CN111228629A CN 111228629 A CN111228629 A CN 111228629A CN 202010071617 A CN202010071617 A CN 202010071617A CN 111228629 A CN111228629 A CN 1112286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tube
cone
groove
core
outer c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716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28629B (zh
Inventor
荆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INFECTIOUS DISEASE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INFECTIOUS DISEASE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INFECTIOUS DISEASE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JINAN INFECTIOUS DISEASE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1007161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286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28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86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286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86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102Insertion or introduction using an inner stiffening member, e.g. stylet or push-r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194Tunnelling 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194Tunnelling catheters
    • A61M2025/0197Tunnelling catheters for creating an artificial passage within the body, e.g. in order to go around occlusio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颅脑引流管潜行置入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外锥和锥芯,所述外锥上设有从前端延伸到中后部的沟槽,所述沟槽与锥芯配合,形成对锥芯前段侧面的半包结构,所述外锥和锥芯的前端部共同配合的形成尖端,所述外锥在靠近前端的沟槽边缘设有翼板,当锥芯后撤脱离沟槽后,所述翼板用于配合变径扩大的沟槽卡合引流管的膨大末端,后撤外锥时能有效地、可靠地牵引着引流管沿皮下隧道后撤达到潜行目的,一次性形成隧道,一次性完成引流管潜行。通过锥芯和外锥形成的一端半包裹式结构,切口大小与构建的潜行隧道的直径大小相近,隧道的距离、方向可精准控制,避免了采用血管钳等建立引流管潜行时引起的头皮剥离无法真正建立皮下隧道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颅脑引流管潜行置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颅脑引流管潜行置入装置。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目前,无论是人工操作还是借助机器人进行的颅骨钻孔留置引流管术在神经外科及相关科室临床上广泛应用,是国内外神经外科领域广泛应用的、通用的颅脑留置引流管的方法。适用于脑内血肿、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慢性硬膜下血肿、硬膜下积液、脑内脓肿、其他脑内张力性囊肿等病变。无论是Dandy氏钻孔还是借助细孔钻颅方法留置引流管的方法因其具有微创、易操作、便捷、并发症及合并症发生率低、易维护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但其最常采用方式为引流管垂直穿过头皮,无皮下潜行距离,造成引流管稳定性差,易松动、易发生管周渗液、缺乏足够的皮下潜行屏障保护易造成逆行感染。结果既增大了护理难度,又需伤口频繁换药甚至重新穿刺置管增加了医疗工作量与操作风险,而一旦发生颅内感染将显著影响病情预后。对于皮肤条件较好的青壮年该种置管方式一般能留管1周左右,1周后管周皮肤则会出现浸渍变白并开始与引流管之间出现缝隙,单纯依赖局部头皮厚度的屏障作用显著下降。而对于抵抗力低下尤其是合并糖尿病及头皮瘢痕、头皮菲薄者则维持时间显著缩短。对需要继续颅内病灶外引流者则需行重新置管等处理,结果加重了医护工作者及患者的负担与风险。
发明人发现,目前对于上述情况,为延长颅脑引流管的留置时间部分学者试图改进置管方式:在直接穿刺置管成功后,在原皮肤穿刺孔旁开一定距离做皮肤切口,用血管钳戳出皮下隧道后将原穿刺孔处引流管尾段经切口引出,引流管在原皮肤穿刺孔与皮肤切口之间潜行,从而达到延长引流管头皮下潜行的距离。但因为血管钳本身结构原因,势必造成局部头皮剥离,且需做较大的切口才能将引流管经隧道引出,多次撑开血管钳对切口损伤较大,结果失血多、创伤较大;借助血管钳的方法操作较繁琐、稳定性差,单人难以完成操作;钳夹也易造成引流管损伤;另外潜行距离有限,结果造成了创伤大、潜行效果差;引流管在剥离的头皮与颅骨、骨膜之间潜行而非在真正的管状隧道内潜行,影响了临床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颅脑引流管潜行置入装置,该装置可以解决目前不易在头皮下方建立潜行隧道的问题,通过半嵌套式结构进行潜行隧道的建立,抽出锥芯后能够使引流管末端与外锥端部卡槽、翼板配合,从而在外锥的牵引下沿建立的潜行隧道引出从而达到引流管在头皮下潜行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颅脑引流管潜行置入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外锥和锥芯,所述外锥上设有从前端延伸到中后部的沟槽,所述沟槽与锥芯配合,形成对锥芯前段侧面的半包结构,所述外锥和锥芯的前端部共同配合的形成尖端,用于共同从引流管旁开一侧刺入头皮并沿着颅骨表面朝引流管入颅位置建立潜行隧道,所述外锥在靠近前端的沟槽边缘设有翼板,当锥芯后撤脱离沟槽后,所述翼板用于配合沟槽卡合引流管末端。
结合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实施例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外锥尾端设有第一把手,所述锥芯尾端设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均用于接受外力作用刺入头皮、在头皮下操作或从头皮下抽出。第一、二把手的上下分离改善了单手握持时的握持感、操控感,有利于单手对锥体前端的操控。
结合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实施例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沟槽从外锥的尖端延伸至外锥的中部,在此方向上沟槽深度逐渐减小。
结合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实施例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锥芯从尖端到中部的外表面与沟槽贴合,所述锥芯的另一端与外锥之间留有间隙。锥芯前端与外锥的沟槽及翼片相卡合,前端整体形成椎尖,外锥与锥芯作为一整体推进时打通头皮下隧道。
结合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实施例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外锥和锥芯的轴线均为弧形,用于操作中适应颅骨的形状,有利于该装置贴紧颅骨顺着颅骨弧度向前推进建立头皮下隧道,有利于用该装置牵引着引流管沿着颅骨弧度撤出,而对头皮结构干扰最小造成的创伤最小,无临近头皮的剥离故而形成较细的隧道。
结合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实施例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沟槽内设有凹槽,所述锥芯对应凹槽的位置设有楔块,楔块与凹槽近前端的翼板配合有利于外锥与锥芯卡合紧密,便于增强外锥与锥芯作为一体在向前推进开通头皮下隧道过程中的操作性。
结合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实施例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外锥上的翼板有两个,分别布置在沟槽近尖端的两侧,沿沟槽边缘呈弧度延伸,配合沟槽形成一个轴向截面为“C”字形的结构;
所述翼板配合沟槽形成的容纳引流管的空间为一个变径段,从外锥尖端到外锥中部方向上,容纳引流管的空间直径逐渐变大,适合容纳引流管膨大的末端。将引流管经翼板间隙卡入沟槽后将引流管朝椎尖方向牵引,引流管末端的膨大部分进入变径段从而被卡合被固定。
结合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实施例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两个翼板配合凹槽形成卡合结构,用于卡合、固定引流管的膨大末端。便于后撤外锥时牵引引流管沿所建隧道引出头皮。
结合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实施例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锥芯和外锥端部分别包括一个斜切面,两个斜切面共同组成尖端结构,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刺入头皮。
结合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实施例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翼板位于沟槽靠近尖端的一端。
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锥芯和外锥形成的一端半包裹式结构,刺入头皮与颅骨之间建立潜行隧道,其半包裹式结构外部圆滑,能够避免局部头皮下软组织嵌入,降低该装置沿着头皮下推进时的阻力,其创伤切口与锥芯与外锥的截面积之和大小相同,即切口大小与构建的潜行隧道的直径相近。该装置的前中段(体内工作段)的弧度在建立头皮下隧道时避免了剥离临近头皮,创伤小、隧道细,隧道的方向、长度等可精准控制。
(2)锥芯在能够从外锥的沟槽内抽出,产生余留空间容纳引流管的末端部,并且配合翼板能够将引流管膨大的末端部与外锥前部的沟槽进行卡合、嵌合固定,从而在外力作用下牵引引流管端部通过构建的潜行隧道并引出,进而完成引流管的潜行留置;
(3)所述锥芯和外锥均为带有弧度的结构,能够适应颅骨的形状,在建立隧道时,能够使隧道的建立始位于头皮与颅骨之间,解决了血管钳或者其他方式建立隧道时导致的切口处撕裂的问题;其能够根据进入颅内的引流管位置确定切口位置,其能够根据潜行长度来控制刺入头皮内的锥芯和外锥的长度,达到适应多种潜行距离的目的。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潜行置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潜行装置刺入头皮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翼板、沟槽与引流管配合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潜行装置将引流管端部从潜行隧道引出后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翼板、沟槽与引流管配合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翼板、沟槽与引流管末端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外锥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外锥的正视图;
图9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外锥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锥芯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发明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锥芯的正视图。
图中:1、锥芯,2、外锥,3、尖端,4、翼板,5、第一把手,6、第二把手,7、潜行置入装置,8、颅骨,9、头皮,10、切口,11、引流管,12、引流管末端,13、隧道,101、楔块,201、沟槽,202、凹槽。
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示意图仅作示意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发明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本发明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方便叙述,本发明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解释部分:本发明中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连接,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的具体含义。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因血管钳等器械本身结构原因,容易造成局部头皮剥离,且需做较大的切口才能将引流管经隧道引出,操作也不便捷;另外潜行距离有限,结果造成创伤大、潜行效果差,影响了临床效果,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颅脑引流管潜行置入装置。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11所示,给出用于构建引流管潜行隧道的装置。
如图1所示,潜行置入装置整体为外锥2和锥芯1卡合在一起的结构,并且,其仅一部分进行卡合,另一部分为分离的结构;卡合的一端设有尖端3,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刺入头皮内,从而引导后续部分进入头皮9与颅骨8之间进行扩张,从而形成潜行隧道;其末端为把手结构,由于外锥和内锥均需要进行施力,因此,二者分别配合有对应的把手结构,即锥芯配合末端配合有第一把手5,外锥末端配合有第二把手6;从外观上形成T形结构。
具体的,所述外锥上设有从一端延伸到中部的沟槽201,所述沟槽与锥芯配合,形成对锥芯侧面的半包结构;
所述的沟槽结构为配合锥芯的结构,具体形状根据锥芯的外周面形状进行配置,在本实施例中,锥芯结构主体为杆件结构,因此,相应的沟槽即为弧形面的沟槽,贴合并配合锥芯;
对于沟槽结构,所述沟槽从外锥的尖端延伸至外锥的中部,在此方向上沟槽深度逐渐减小;
沟槽逐渐变浅,外锥与锥芯的配合部分越来越小,最终实现锥芯与沟槽不再贴合,外锥与锥芯之间形成间隙,便于锥芯从外锥内撤出;
在沟槽与锥芯配合后,该装置前中段的长度即为能够有效形成潜行隧道13的长度,沟槽外锥芯和外锥逐渐分离,便于锥芯体外部分的拆卸操作;一端通过配合形成截面积更小的穿刺部,另一端相分离形成逐渐扩大的握持部,穿刺部形成能够满足引流管11通过的潜行隧道的同时,其截面积尽可能的小,从而减小对病人的创伤;体积较大的握持部能够提供更大的握持区域与握持力矩,从而有效提升整体的可操作性,操作人员在使用时能够单手稳定、精确的控制前端穿刺部的走向。
所述外锥和锥芯的端部共同配合的形成尖端,用于共同从引流管旁开一侧刺入头皮至引流管入颅位置建立潜行隧道;
其尖端部分为一个倾斜面结构,所述锥芯和外锥端部分别包括一个斜切面,两个斜切面共同组成尖端结构,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刺入头皮;进而沿头皮与颅骨之间的间隙推进行成潜行隧道。
所述外锥在沟槽的边缘设有翼板4,当锥芯脱离沟槽后,所述翼板用于配合沟槽卡合引流管末端12;
所述翼板为配合引流管末端的扣件结构,其从沟槽的边缘延伸出来,所述翼板有两个,分别布置在沟槽的两侧,配合沟槽形成一个轴向截面为“C”形的结构;所述翼板配合沟槽形成的容纳引流管的空间为一个变径段,从外锥尖端到外锥中部方向上,容纳引流管的空间直径逐渐变大。
此“C”形的结构能够恰好容纳引流管末端,引流管头端插入颅内病灶处(或者目标区),中部经颅骨骨孔引出,引流管末端为自由端,能够与引流装置的后续管路衔接;引流管末端为一个膨大结构,将引流管经两翼板间隙嵌入后再沿着向外锥尖端方向牵拉,则引流管末端的膨大部分嵌合在翼板尖端间隙内被固定;
翼板与沟槽形成的变径段能够卡嵌住引流管末端位置,形成固定;
从而在外锥撤出体外时牵拉引流管末端,使得引流管后续部分能够随着引流管末端的牵引而通过潜行隧道。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翼板结构在外锥与锥芯配合时也贴合锥芯部分,相较于沟槽的其他位置,此处翼板与锥芯贴合的面积更大,“C”形的结构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包绕约束锥芯,避免锥芯脱离外锥的沟槽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外锥和锥芯的轴线均为弧形,适应颅骨的形状;
通过将外锥和锥芯设置为弧形结构,使得穿刺部在进入头皮与颅骨之间后,能够沿颅骨的形状逐渐刺入,从而使穿刺切口10部分始终保持原伤口大小,避免切口受到锥芯和外锥的作用而导致撕裂;
在建立隧道时,能够使隧道的建立始位于头皮与颅骨之间,解决了血管钳或者其他传统直线型元件建立隧道时导致的切口处撕裂的问题;其能够根据进入颅内的引流管位置确定切口位置,其能够根据潜行长度来控制刺入头皮内的锥芯和外锥的长度,达到适应多种潜行距离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沟槽内设有凹槽202,所述锥芯对应凹槽的位置设有楔块101,楔块与凹槽配合用利于外锥与锥芯作为一个整体刺入头皮;
由于沟槽与锥芯之间能够产生相对滑动,因此,在穿刺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施加的不平衡力,而导致锥芯和外锥的进给过程不同步,从而出现锥芯和外锥之间产生间隔,引起穿刺的剐蹭、不流畅等问题;而通过楔块与凹槽的配合,能够使沟槽与锥芯之间形成配合,使其能够同步刺入;
另外,对于锥芯前部与翼板配合的位置,相较于其他位置,需要与翼板进行配合,因此,其直径相较于中后部缩小,从而能够与翼板进行合理配合;通过楔块与凹槽的配合,能够使操作时约束锥芯的位置,避免锥芯因滑动而向前超出设定位置,导致其侧面过度支撑翼板导致翼板的损坏。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述的楔块为倾斜的三角形结构,而凹槽与楔块的形状相匹配,从而能够使锥芯辅助沟槽出力,使沟槽和锥芯同时推进;在抽出锥芯时,楔块的三角形结构后方为一个斜坡面,使其能够更为容易的抽出。
本实施例从整体上,通过锥芯和外锥形成的一端半包裹式结构,刺入头皮与颅骨之间建立潜行隧道,其半包裹式结构外部圆滑,能够避免局部头皮的剥离,其创伤切口与锥芯与外锥的截面积之和大小相同,即切口大小与构建的潜行隧道的直径大小相近,避免了采用血管钳建立潜行隧道时引起的切口较大的问题。
实施例2
本发明的另一典型实施例中,如图1-图11所示,给出一种利用实施例1中装置的引流管潜行置入方法。
将锥芯和外锥卡合,使楔块与凹槽配合,构成潜行置入装置7;
确定颅骨穿孔处和切口处,颅骨穿孔处将引流管引出,引流管末端为自由端;
将该装置尖端从切口处刺入头皮,使穿刺部沿头皮与颅骨之间间隙行进,直至尖端达到引流管经颅骨骨孔入颅处,建立潜行隧道;
抽出锥芯,将引流管末端与翼板卡合;
拉动第二把手,利用外锥翼板与相应的沟槽构成的变径扩大空隙卡合住引流管的膨大末端,使引流管末端随外锥经潜行隧道后撤,直至引流管的颅外段完全进入潜行隧道内并尾段经头皮戳孔引出;
引流管末段从切口处引出,对切口和颅骨穿孔处的头皮进行缝合,完成引流管的潜行置入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颅脑引流管潜行置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外锥和锥芯,所述外锥上设有从前端延伸到中后部的沟槽,所述沟槽与锥芯配合,形成对锥芯前部侧面的半包结构,所述外锥和锥芯的前端部共同配合的形成尖端,用于共同从引流管一侧刺入头皮,并沿颅骨表面朝向引流管入颅位置建立潜行隧道,所述外锥在沟槽的边缘设有翼板,当锥芯后撤脱离沟槽后,所述翼板用于配合局部变径的沟槽卡合引流管的膨大末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脑引流管潜行置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锥远离尖端的一端设有第一把手,所述锥芯远离尖端的一端设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均用于接受外力作用刺入头皮或从头皮中抽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脑引流管潜行置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从外锥的尖端延伸至外锥的中部,在此方向上沟槽深度逐渐减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颅脑引流管潜行置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芯从尖端到中部的外表面与沟槽贴合,所述锥芯的另一端与外锥之间留有间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脑引流管潜行置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锥和锥芯的轴线均为弧形,用于适应颅骨的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脑引流管潜行置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内设有凹槽,所述锥芯对应凹槽的位置设有楔块,楔块与凹槽及外锥翼板配合用于使维持外锥与锥芯在操作中的稳固一体性,适合刺入头皮与前推建立头皮下隧道的过程。本结构特征利于后撤并退出锥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脑引流管潜行置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有两个,分别布置在沟槽近尖端的两侧,沿沟槽边缘呈弧度延伸,配合沟槽形成一个轴向截面为“C”字形的结构;
所述翼板配合沟槽形成的容纳引流管的空间为一个变径段,从外锥尖端到外锥中部方向上,容纳引流管的空间直径逐渐变大,用于配合末端膨大为不同形状的引流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颅脑引流管潜行置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翼板配合凹槽形成卡合结构,用于卡合、固定引流管膨大末端,从而使引流管末端在外力作用下随外锥从牵引隧道引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脑引流管潜行置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芯和外锥端部分别包括一个斜切面,两个斜切面共同组成尖端结构,用于在外力作用下刺入头皮与在头皮下间隙内前进时建立隧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颅脑引流管潜行置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位于沟槽靠近尖端的一端。
CN202010071617.8A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颅脑引流管潜行置入装置 Active CN1112286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1617.8A CN111228629B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颅脑引流管潜行置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71617.8A CN111228629B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颅脑引流管潜行置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8629A true CN111228629A (zh) 2020-06-05
CN111228629B CN111228629B (zh) 2021-11-16

Family

ID=70871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71617.8A Active CN111228629B (zh) 2020-01-21 2020-01-21 一种颅脑引流管潜行置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2862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1841A (zh) * 2021-06-07 2022-04-26 丹阳慧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经颅光调控设备
CN115192861A (zh) * 2022-09-16 2022-10-18 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响应性的导管皮下隧道固定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4603A (en) * 1976-08-06 1978-09-19 Wilkinson Harold A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 catheter
US5312357A (en) * 1991-11-04 1994-05-17 Drager Medical Electonic B.V. Catheter
US5919160A (en) * 1996-10-10 1999-07-06 Sanfilippo, Ii; Dominic Joseph Vascular access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same
US20020058965A1 (en) * 1999-05-07 2002-05-16 Andrews Emmet Joseph Howard Peter Surgical forceps
US20020087059A1 (en) * 2000-03-17 2002-07-04 O'keefe Jonathan B. Ventricular catheter with reduced size connector
US20030093090A1 (en) * 2001-01-09 2003-05-15 Mcguckin James F. Guidewire retrieval member for catheter insertion
CN103842019A (zh) * 2011-10-04 2014-06-04 瑞尼斯豪(爱尔兰)有限公司 神经外科设备
US20140324000A1 (en) * 2013-04-25 2014-10-30 David A. Hill Medical instrument for inserting a chest drainage tube
CN106859741A (zh) * 2017-03-14 2017-06-20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一种引导穿刺所留置引流管潜行置入的装置
CN108135636A (zh) * 2015-08-24 2018-06-08 卡赛克斯有限责任公司 导管摘出
CN208640848U (zh) * 2018-03-22 2019-03-26 深圳市擎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皮下隧道构造装置
CN110368075A (zh) * 2019-08-16 2019-10-25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一种腰大池引流管潜行留置引导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4603A (en) * 1976-08-06 1978-09-19 Wilkinson Harold A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 catheter
US5312357A (en) * 1991-11-04 1994-05-17 Drager Medical Electonic B.V. Catheter
US5919160A (en) * 1996-10-10 1999-07-06 Sanfilippo, Ii; Dominic Joseph Vascular access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same
US20020058965A1 (en) * 1999-05-07 2002-05-16 Andrews Emmet Joseph Howard Peter Surgical forceps
US20020087059A1 (en) * 2000-03-17 2002-07-04 O'keefe Jonathan B. Ventricular catheter with reduced size connector
US20030093090A1 (en) * 2001-01-09 2003-05-15 Mcguckin James F. Guidewire retrieval member for catheter insertion
CN103842019A (zh) * 2011-10-04 2014-06-04 瑞尼斯豪(爱尔兰)有限公司 神经外科设备
US20140324000A1 (en) * 2013-04-25 2014-10-30 David A. Hill Medical instrument for inserting a chest drainage tube
CN108135636A (zh) * 2015-08-24 2018-06-08 卡赛克斯有限责任公司 导管摘出
CN106859741A (zh) * 2017-03-14 2017-06-20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一种引导穿刺所留置引流管潜行置入的装置
CN208640848U (zh) * 2018-03-22 2019-03-26 深圳市擎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皮下隧道构造装置
CN110368075A (zh) * 2019-08-16 2019-10-25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一种腰大池引流管潜行留置引导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1841A (zh) * 2021-06-07 2022-04-26 丹阳慧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经颅光调控设备
CN114391841B (zh) * 2021-06-07 2024-05-14 丹阳慧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经颅光调控设备
CN115192861A (zh) * 2022-09-16 2022-10-18 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响应性的导管皮下隧道固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8629B (zh) 202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35525A (en) Catheter set for continuous spinal anaesthesia
EP1616595B1 (en) Slitted drainage catheter with stylet
US6206885B1 (en) Catheter guide and drill guid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pendicular insertion into a cranium orifice
US4978334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assage into body viscus
US6921387B2 (en) Vascular needle
US4931056A (en) Catheter guide apparatus for perpendicular insertion into a cranium orifice
JP2009519743A (ja) 脊椎・硬膜外局所麻酔用カテーテル
CN111228629B (zh) 一种颅脑引流管潜行置入装置
US4966143A (en) Surgical wire guide
US11446057B2 (en) Apparatus for guiding subcutaneous placement of puncture indwelling drainage tube
CN112155683A (zh) 一种穿刺扩张装置
AU201427767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stalling an Implant for a Bone Anchored Hearing Aid
CN208725847U (zh) 一种脑组织穿刺通道扩张器组件
US2009025406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cerebrospinal fluid
CN112754624A (zh) 一种经皮肾镜球囊扩张穿刺针
US20030153925A1 (en) Device for implanting catheters
CN212574941U (zh) 一种可导入双腔导尿管的经皮肾穿刺造瘘装置
CN216876524U (zh) 一种用于硬脑膜下血肿穿刺导引装置
JP6912793B2 (ja) 傍脊椎ブロックセット器具
CN111110988B (zh) 一种引流管潜行置入的装置
CN113662601B (zh) 一种经腹体外牵引装置
JP6504446B2 (ja) 皮下トンネル用穿刺針
JP4505339B2 (ja) ドレーンを挿入する装置
EP0900546A1 (en) Needle-catheter assembly for medical or veterinarian use
CN219354190U (zh) 辅助引导装置、辅助定位装置及关节腔镜手术辅助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