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17134A - 样品托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样品托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17134A
CN111217134A CN201811404907.9A CN201811404907A CN111217134A CN 111217134 A CN111217134 A CN 111217134A CN 201811404907 A CN201811404907 A CN 201811404907A CN 111217134 A CN111217134 A CN 1112171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sleeve
limiting
clamping mechanism
crown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049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小鹏
薛其坤
李景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40490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171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17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171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02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provided with drive systems incorporating rotary and rectilinear mov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样品托夹持装置,包括样品托、外套筒、内套筒和夹持机构。样品托具有向外延伸的柄颈和柄头,外套筒的一端具有限位端面,限位端面上开设有限位开口,限位开口允许柄头以特定的角度通过。内套筒套设于外套筒内且与外套筒固定连接,内套筒与外套筒之间无相对运动。夹持机构套设于所述内套筒之中,对从限位开口中伸入的手柄进行限位以限制手柄相对于夹持机构旋转。顶压机构设置于内套筒之中,顶压机构通过顶压夹持机构能够使夹持机构将手柄抵紧在限位端面的内壁上。内套筒能够相对于夹持机构旋转,内套筒相对于夹持机构旋转至第一相对位置时,柄头能够从所述限位开口中进入或退出。

Description

样品托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仪器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样品托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利用真空环境进行的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人们经常采用真空腔体并通过其内安装的机械装置控制和观察真空腔中的物品。为进行一些生产和实验,人们需要在不破坏真空腔体真空度的前提下利用机械装置对真空内的物品进行抓取、传递和释放。在一些真空内进行的生产和实验中通常采用一种具有国际上通用的特定形状的样品托来放置样品。这种样品托通常大致呈正方形,正方形的一边具有把柄,把柄具有柄头和较窄的柄颈。对样品托进行抓取、释放和传递是在有关实验和生产中经常应用的一种基本操作。
现有的真空机械装置中用于抓取、释放和传递样品托的装置包括机械手和磁力杆。然而,通过机械手的伸缩进行样品托的传递、抓取和释放,操作难度大,可靠性不足,制造成本也较高。通过磁力传送杆可以控制传送杆进行沿轴向的直线运动和绕轴线的旋转运动,从而对真空内的物品进行传递。这种真空机械装置通常传递距离长,结构简单,但是对准要求高,容易掉样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真空机械装置操作难度大、容易掉样品以及容易发生误操作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样品脱落、能够有效避免误操作以及能够实现精准传递样品的样品托夹持装置。
一种样品托夹持装置,包括:
样品托,所述样品托具有向外延伸的柄颈和柄头;
外套筒,所述外套筒的一端具有限位端面,所述限位端面上开设有限位开口,所述限位开口允许所述柄头以特定的角度通过;
内套筒,所述内套筒套设于所述外套筒之中,且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外套筒固定连接;
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套设于所述内套筒之中,对从所述限位开口中伸入的所述手柄进行限位;
顶压机构,所述顶压机构设置于所述内套筒之中,所述顶压机构通过顶压所述夹持机构能够使所述夹持机构将所述手柄抵紧在所述限位端面的内壁上;
所述内套筒能够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旋转,所述内套筒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旋转至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柄头能够从所述限位开口中进入或退出,所述内套筒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旋转至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柄头不能从所述限位开口中进入或退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所述夹持机构在靠近所述限位端面的一端开设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开口连通,所述限位槽与伸入所述限位开口中的所述柄头插接;
所述内套筒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旋转至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限位槽的开口与所述限位开口对准,所述柄头能够从所述限位开口中进入或退出;
所述内套筒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旋转至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限位槽的开口与所述限位开口错开,所述柄头不能从所述限位开口中进入或退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套筒的一端抵接在所述限位端面的内壁上,且所述内套筒的另一端通过固定组件与所述外套筒固定连接;
所述内套筒的筒壁上沿着所述内套筒的轴线方向开设有滑槽,靠近所述滑槽底部位置处,所述内套筒的筒壁上沿着所述内套筒的周向开设有挡槽,所述挡槽与所述滑槽连通;
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滑动部,所述滑动部能够沿着所述滑槽滑动;
当所述滑动部滑动至所述滑槽的底部时,旋转所述内套筒使得所述滑动部进入所述挡槽之中,此时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开口错开,所述柄头不能从所述限位开口中进入或退出;旋转所述内套筒使得所述滑动部从所述挡槽之中脱出,此时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开口对准,所述柄头能够从所述限位开口中进入或退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部为沿着所述夹持机构周向设置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夹持机构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部为销轴,所述夹持机构具有径向贯通孔,所述销轴穿设于所述贯通孔中与所述夹持机构固定连接,所述销轴露在所述贯通孔之外的部分能够沿着所述滑槽移动并能够卡入所述挡槽之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远离所述限位端面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贯通孔连通,螺栓旋入所述螺纹孔并抵接于所述销轴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端盖和定位件,所述端盖设置于所述外套筒内;
所述端盖靠近所述内套筒的端面上具有止挡部,所述内套筒靠近所述端盖的筒壁上具有与所述止挡部相配合的配合部,通过所述止挡部与所述配合的配合以限制所述外套筒与所述内套筒之间的相对转动;
所述端盖的圆周上开设有第一径向孔,所述外套筒的圆周上相应地开设有第二径向孔,所述第一径向孔与所述第二径向孔对准后,所述定位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径向孔和所述第一径向孔实现对所述内套筒和所述外套筒的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还具有轴向孔,所述轴向孔与对准件配合,实现所述第一径向孔与所述第二径向孔的对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压机构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设置于所述内套筒之中,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夹持机构远离所述限位端面的一端,且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端盖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筒的圆周上还开设有固定孔,磁力杆穿入所述外套筒中后,固定件穿入所述固定孔之中将所述外套筒与所述磁力杆固定。
上述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产生以下技术效果:
上述样品托夹持装置,样品托具有向外延伸的柄颈和柄头,外套筒的一端具有限位端面,限位端面上开设有限位开口,限位开口允许柄头以特定的角度通过。内套筒套设于外套筒内且与外套筒固定连接,内套筒与外套筒之间无相对运动。夹持机构套设于所述内套筒之中,对从限位开口中伸入的手柄进行限位以限制手柄相对于夹持机构旋转。顶压机构设置于内套筒之中,顶压机构通过顶压夹持机构能够使夹持机构将手柄抵紧在限位端面的内壁上。内套筒能够相对于夹持机构旋转,内套筒相对于夹持机构旋转至第一相对位置时,柄头能够从所述限位开口中进入或退出。所述内套筒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旋转至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柄头不能从所述限位开口中进入或退出,能够有效防止样品托从外套筒中掉出脱落,进而能够有效防止样品脱落,同时能够有效避免误操作以及能够实现精准传递样品。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样品托夹持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样品托夹持装置的外套筒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样品托夹持装置的装配示意图一;
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用于表示内套筒相对于夹持机构旋转至第一相对位置;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样品托夹持装置的装配示意图二;
图6为图5的B-B向剖视图,用于表示内套筒相对于夹持机构旋转至第二相对位置。
附图标记说明:
100-样品托
110-柄颈
120-柄头
200-外套筒
210-限位端面
211-限位开口
220-第二径向孔
230-固定孔
300-内套筒
310-滑槽
320-挡槽
330-配合部
400-夹持机构
410-限位部
420-滑动部
430-贯通孔
440-螺纹孔
500-顶压机构
600-端盖
610-止挡部
620-第一径向孔
630-轴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对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示范性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而绝不是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1至6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更为详尽的阐述。
请参阅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样品托夹持装置,包括样品托100、外套筒200、内套筒300、夹持机构400和顶压机构500。所述样品托100具有向外延伸的柄颈110和柄头120。所述外套筒200的一端具有限位端面210,所述限位端面210上开设有限位开口211,所述限位开口211允许所述柄头120以特定的角度通过。可选地,所述限位开口211位于所述限位端面210的中心位置。所述内套筒300套设于所述外套筒200之中,且所述内套筒300与所述外套筒200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内套筒300与所述外套筒200同轴设置。所述夹持机构400套设于所述内套筒300之中,对从所述限位开口211中伸入的所述柄头120进行限位。可选地,所述夹持机构400对所述柄头120限位后,所述柄头120不能够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400旋转。所述内套筒300能够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400旋转,所述内套筒300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400旋转至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柄头120能够从所述限位开口211中进入或退出。所述顶压机构500设置于所述内套筒300之中,当所述柄头120伸入所述限位开口211中后,所述内套筒300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400旋转至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顶压机构500通过顶压所述夹持机构400能够使所述夹持机构400将所述柄头120抵紧在所述限位端面210的内壁上。这样所述顶压机构500与所述限位端面210对所述柄头120在所述外套筒200的轴线方向实现了固定,所述柄头120不能从所述限位开口211中退出。能够有效防止所述样品托100从所述外套筒200中掉出脱落,进而能够有效防止样品脱落,同时能够有效避免误操作以及能够实现精准传递样品。
请参见图1、图4和图6,可选地,所述样品托100大致呈正方形,所述柄颈110和所述柄头120可选地设置在该正方形一条边的中间位置上。在图1中,所述柄头120大致呈正方形,所述柄颈110的宽度小于所述柄头120,大致为所述柄头120正方形边长的三分之一。所述柄头120在连接所述柄颈110的一边具有两个肩台,两个肩台分别位于所述柄颈110靠近所述柄头120一端的两侧。可选地,所述柄头120的厚度(图4中垂直于纸面方向的长度)与所述柄颈110的宽度大致相等。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柄颈110与所述柄头120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形状,只要具有收窄的所述柄颈110部分,各种形式的结合都可以适用于本发明。
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400包括限位部410。所述限位部410为所述夹持机构400在靠近所述限位端面210的一端开设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开口211连通,所述限位槽与伸入所述限位开口211中的所述柄头120插接。所述限位部410的具体结构可以是多种形状,不限于限位槽结构。可选地,所述样品托100、所述柄颈110和所述柄头120一体成型。所述柄头120呈扁平状,所述限位开口211被构造成与所述柄头120形状配合的扁平开口,所述限位部410被构造成与所述柄头120形状配合的扁平槽。如图3和4所示,所述内套筒300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400旋转至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限位槽的开口与所述限位开口211对准,所述柄头120能够从所述限位开口211中进入,随之所述柄头120插入所述限位槽中后,所述柄头120不能够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400旋转。如图5和6所示,所述内套筒300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400旋转至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限位槽的开口与所述限位开口211错开。所述顶压机构500通过顶压所述夹持机构400使所述夹持机构400将所述柄头120的两个肩台抵紧在所述限位端面210的内壁上,所述柄头120不能从所述限位开口211中退出。所述柄头120被所述限位端面210的内壁和所述限位槽的底部夹紧实现轴向定位,所述柄头120插入所述限位槽中实现周向定位。此时所述夹持机构400与所述样品托100之间无相对运动,但是由于所述内套筒300与所述外套筒200固定连接两者无相对运动,所述内套筒300和所述外套筒200整体能够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400转动。即所述内套筒300和所述外套筒200整体能够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400旋转至第一相对位置,如图3和图4所述。以及所述内套筒300和所述外套筒200整体能够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400旋转至第二相对位置,如图5和图6所示。
请参阅图3至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套筒300的一端抵接在所述限位端面210的内壁上,且所述内套筒300的另一端通过固定组件与所述外套筒200固定连接。所述内套筒300套设于所述外套筒200内,所述内套筒300的一端抵接在所述限位端面210的内壁上能够便于在组装时所述固定组件将所述外套筒200和所述内套筒300对准固定。如图1所示,所述内套筒300的筒壁上沿着所述内套筒300的轴线方向开设有滑槽310。所述滑槽310的数量不做限定,只要能够满足所述夹持机构400的滑动部420滑移即可。可选地,所述滑槽310为两条相对地开设于所述内套筒300筒壁上的滑槽。靠近所述滑槽310底部位置处,所述内套筒300的筒壁上沿着所述内套筒300的周向开设有挡槽320。所述挡槽320与所述滑槽310连通。所述夹持机构400还包括滑动部420,所述滑动部420能够沿着所述滑槽310滑动。当所述滑动部420滑动至所述滑槽310的底部时,旋转所述内套筒300使得所述滑动部420进入所述挡槽320之中,此时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开口211错开,所述柄头120不能从所述限位开口211中进入或退出。旋转所述内套筒300使得所述滑动部420从所述挡槽320之中脱出,此时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开口211对准,所述柄头120能够从所述限位开口211中进入或退出。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中所示的第一相对位置和如图6中所示的第二相对位置间隔90度。可以理解的是,只要能够改变所述限位开口211与所述限位槽之间的连通面积,就能够限制所述柄头120从所述限位开口211中退出。所述内套筒300与所述夹持机构400之间的相对位置还可以具有其它形式,例如所述内套筒300与所述夹持机构400还具有第三相对位置,以第一相对位置为基准,所述内套筒300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400旋转45度来到第三相对位置。
请参阅图1,可选地,所述滑动部420为沿着所述夹持机构400周向设置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夹持机构400一体成型。所述凸起能够在所述滑槽310内滑动并能够滑入所述挡槽320之中。
请参阅图4,可选地,所述滑动部420为销轴,所述夹持机构400具有径向贯通孔430,所述销轴穿设于所述贯通孔430中与所述夹持机构400固定连接,所述销轴露在所述贯通孔430之外的部分能够沿着所述滑槽310移动并能够卡入所述挡槽320之中。
请参阅图1和图4,可选地,所述夹持机构400远离所述限位端面210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440,所述螺纹孔440与所述贯通孔430连通,螺栓(图1中夹持机构400靠近顶压机构500一端的结构)旋入所述螺纹孔440并抵接于所述销轴的表面将所述销轴与所述夹持机构固定。
请参阅图1至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端盖600和定位件(图中未示出)。所述端盖600设置于所述外套筒200内。所述端盖600靠近所述内套筒300的端面上具有止挡部610,所述内套筒300靠近所述端盖600的筒壁上具有与所述止挡部610相配合的配合部330。通过所述止挡部610与所述配合部330的配合以限制所述外套筒200与所述内套筒300之间的相对转动。可选地,所述止挡部610为所述端盖600靠近所述内套筒300的端面上轴向延伸的卡块,所述配合部330为所述内套筒300靠捡所述端盖600一端的筒壁上开设的卡槽,所述卡块卡入所述卡槽中限制所述外套筒200与所述内套筒300之间的相对转动。所述端盖600的圆周上开设有第一径向孔620,所述外套筒200的圆周上相应地开设有第二径向孔220。所述第一径向孔620与所述第二径向孔220对准后,所述定位件(图中未示出)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径向孔220和所述第一径向孔620实现对所述内套300和所述外套筒200的固定。
可选地,所述端盖600还具有轴向孔630,所述轴向孔630与对准件(图中未示出)配合,实现所述第一径向孔620与所述第二径向孔220的对准。对准后,所述定位件(图中未示出)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径向孔220和所述第一径向孔620实现对所述内套300和所述外套筒200的固定。可选地,所述轴向孔630为螺纹孔,所述对准件拧入所述螺纹孔带动所述端盖600相对于所述外套筒200转动,实现所述第一径向孔620与所述第二径向孔220的对准,对准后所述定位件(图中未示出)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径向孔220和所述第一径向孔620实现对所述内套300和所述外套筒200的固定。
请参阅图1、图4和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压机构500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设置于所述内套筒300之中,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夹持机构400远离所述限位端面210的一端,且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端盖600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缩弹簧一直处于压缩状态,所述柄头120伸入所述限位开口211后插入所述限位槽中,随着所述柄头120的逐渐伸入,所述夹持机构400的滑动部420沿着所述滑槽310滑动,所述压缩弹簧被所述夹持机构400朝着所述端盖600的方向压缩,所述柄头120全部进入所述限位开口211时所述滑动部420滑移到所述滑槽310的底部,此时所述压缩弹簧被压缩到最大。此时所述内套筒300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400位于第一相对位置,如图4所示。90度旋转所述内套筒300,所述滑动部420卡入所述挡槽320之中,所述内套筒300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400由第一相对位置来到第二相对位置,如图6所示。
请参阅图2、图4和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筒200的圆周上还开设有固定孔230。磁力杆(图中未示出)穿入所述外套筒200中后,固定件穿入所述固定孔230之中将所述外套筒200与所述磁力杆固定。可选地,所述外套筒200的外部形状大致呈阶梯回转轴结构,其回转轴线与磁力杆(图中未示出)的旋转轴线重合。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外套筒200可以具有各种外部形状,例如非回转形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孔230为两组,两组所述固定孔均设置于所述外套筒200直径较大的部分上,每一组所述包括沿着所述外套筒200轴向设置的两个固定孔230。两组所述固定孔的中心线相互垂直。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样品托夹持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夹持机构400的滑动部420滑设于所述内套筒300的滑槽310中,压缩弹簧500穿设于所述内套筒300中且两端分别与夹持机构400和端盖600抵接。端盖600的止挡部610卡入所述内套筒300的配合部330中,端盖600推着内套筒300以及夹持机构400一起穿入所述外套筒200内。对准件(图中未示出)穿入端盖600的轴向孔630中旋转端盖600,端盖600带动内套筒300以及夹持机构400一起相对于外套筒200转动。通过转动使得所述端盖600的第一径向孔620与所述外套筒200的第二径向孔220的对准,即第一径向孔620与第二径向孔220同轴。定位件(图中未示出)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径向孔220和所述第一径向孔620实现对所述内套300和所述外套筒200的固定。固定后,内套筒300的一端抵接在限位端面210的内壁上且另一端通过配合部330卡入端盖600的止挡部610之中。端盖600、内套筒300与外套筒200固定为一体,三者之间无相对运动。夹持机构400的限位槽
与限位开口211对准,此时压缩弹簧500的压缩量最小,在压缩弹簧500的弹力作用下,夹持机构400的滑动部420位于所述内套筒300的滑槽310中距离滑槽310底部最远处。磁力杆(图中未示出)通过外套筒200上的固定孔230与外套筒200固定连接,磁力杆带着外套筒200移动使柄颈110逐渐伸入限位开口211中并插入夹持机构400的限位槽中。随着柄颈110进入内套筒300中的部分逐渐增多,压缩弹簧500逐渐被压缩,夹持机构400沿着滑槽310最后移动到滑槽310的底部。此时柄头120全部进入内套筒300中,柄颈110位于限位开口211中,所述内套筒300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40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如图4中所示。柄头120插入夹持机构400的限位槽中两者之间不能相对转动,磁力杆带动外套筒200和内套筒300整体转动90度。外套筒200和内套筒300整体相对于夹持机构400旋转,夹持机构400的滑动部420卡入内套筒300的挡槽320中。外套筒200的限位端面210上的限位开口211与夹持机构400的限位槽错开,此时限位开口211与夹持机构400的限位槽垂直,柄头120的肩台抵接在限位端面210的内壁上。所述内套筒300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400由第一相对位置来到第二相对位置,如图6所示。磁力杆带着外套筒200移动,将所述样品托100从样品架中拉出来,此时所述内套筒300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400位于第二相对位置,柄头120的肩台抵接在限位端面210的内壁上同时柄头120插入到夹持机构400的限位槽中,所述柄头120不能从所述限位开口211中退出,能够有效防止样品托100从外套筒200中掉出脱落,进而能够有效防止样品脱落,同时能够有效避免误操作以及能够实现精准传递样品。想要将样品托100与所述外套筒200脱开时,磁力杆带动外套筒200回转90度,夹持机构400的滑动部420从内套筒300的挡槽320脱出进入滑槽310的底部,夹持机构400的限位槽与外套筒200的限位开口211对准,压缩弹簧500提供给夹持机构400一个弹力,推送夹持机构400朝着限位开口211方向滑移,样品托100从限位开口211中脱出,样品托100与所述外套筒200实现了分离。
上述样品托夹持装置,样品托100具有向外延伸的柄颈110和柄头120,外套筒200的一端具有限位端面210,限位端面210上开设有限位开口211,限位开口211允许柄头120以特定的角度通过。内套筒300套设于外套筒200内且与外套筒200固定连接,内套筒300与外套筒200之间无相对运动。夹持机构400套设于所述内套筒300之中,对从限位开口211中伸入的手柄120进行限位以限制手柄120相对于夹持机构400旋转。顶压机构500设置于内套筒300之中,顶压机构500通过顶压夹持机构400能够使夹持机构400将手柄120抵紧在限位端面210的内壁上。内套筒300能够相对于夹持机构400旋转,内套筒300相对于夹持机构400旋转至第一相对位置时,柄头120能够从所述限位开口211中进入或退出。所述内套筒300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400旋转至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柄头120不能从所述限位开口211中进入或退出,能够有效防止样品托100从外套筒200中掉出脱落,进而能够有效防止样品脱落,同时能够有效避免误操作以及能够实现精准传递样品。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样品托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样品托(100),所述样品托(100)具有向外延伸的柄颈(110)和柄头(120);
外套筒(200),所述外套筒(200)的一端具有限位端面(210),所述限位端面(210)上开设有限位开口(211),所述限位开口(211)允许所述柄头(120)以特定的角度通过;
内套筒(300),所述内套筒(300)套设于所述外套筒(200)之中,且所述内套筒(300)与所述外套筒(200)固定连接;
夹持机构(400),所述夹持机构(400)套设于所述内套筒(300)之中,对从所述限位开口(211)中伸入的所述柄头(120)进行限位;
顶压机构(500),所述顶压机构(500)设置于所述内套筒(300)之中,所述顶压机构(500)通过顶压所述夹持机构(400)能够使所述夹持机构(400)将所述柄头(120)抵紧在所述限位端面(210)的内壁上;
所述内套筒(300)能够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400)旋转,所述内套筒(300)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400)旋转至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柄头(120)能够从所述限位开口(211)中进入或退出,所述内套筒(300)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400)旋转至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柄头(120)不能从所述限位开口(211)中进入或退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品托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400)包括限位部(410),所述限位部(410)为所述夹持机构(400)在靠近所述限位端面(210)的一端开设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开口(211)连通,所述限位槽与伸入所述限位开口(211)中的所述柄头(120)插接;
所述内套筒(300)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400)旋转至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限位槽的开口与所述限位开口(211)对准,所述柄头(120)能够从所述限位开口(211)中进入或退出;
所述内套筒(300)相对于所述夹持机构(400)旋转至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限位槽的开口与所述限位开口(211)错开,所述柄头(120)不能从所述限位开口(211)中进入或退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品托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300)的一端抵接在所述限位端面(210)的内壁上,且另一端通过固定组件与所述外套筒(200)固定连接;
所述内套筒(300)的筒壁上沿着所述内套筒(300)的轴线方向开设有滑槽(310),靠近所述滑槽(310)底部位置处,所述内套筒(300)的筒壁上沿着所述内套筒(300)的周向开设有挡槽(320),所述挡槽(320)与所述滑槽(310)连通;
所述夹持机构(400)还包括滑动部(420),所述滑动部(420)能够沿着所述滑槽(310)滑动;
当所述滑动部(420)滑动至所述滑槽(310)的底部时,旋转所述内套筒(300)能够使得所述滑动部(420)进入所述挡槽(320)之中,此时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开口(211)错开,所述柄头(120)不能从所述限位开口(211)中进入或退出;旋转所述内套筒(300)使得所述滑动部(420)从所述挡槽(320)之中脱出,此时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开口(211)对准,所述柄头(120)能够从所述限位开口(211)中进入或退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品托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420)为沿着所述夹持机构(400)周向设置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夹持机构(400)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品托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420)为销轴,所述夹持机构(400)具有径向贯通孔(430),所述销轴穿设于所述贯通孔(430)中与所述夹持机构(400)固定连接,所述销轴露在所述贯通孔(430)之外的部分能够沿着所述滑槽(310)移动并能够卡入所述挡槽(320)之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样品托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400)远离所述限位端面(210)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440),所述螺纹孔(440)与所述贯通孔(430)连通,螺栓旋入所述螺纹孔(440)并抵接于所述销轴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品托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端盖(600)和定位件,所述端盖(600)设置于所述外套筒(200)内;
所述端盖(600)靠近所述内套筒(300)的端面上具有止挡部(610),所述内套筒(300)靠近所述端盖(600)的筒壁上具有与所述止挡部(610)相配合的配合部(330),通过所述止挡部(610)与所述配合的配合以限制所述外套筒(200)与所述内套筒(300)之间的相对转动;
所述端盖(600)的圆周上开设有第一径向孔(620),所述外套筒(200)的圆周上相应地开设有第二径向孔(220),所述第一径向孔(620)与所述第二径向孔(220)对准后,所述定位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径向孔(220)和所述第一径向孔(620)实现对所述内套筒(300)和所述外套筒(200)的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样品托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600)还具有轴向孔(630),所述轴向孔(630)与对准件配合,实现所述第一径向孔(620)与所述第二径向孔(220)的对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样品托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机构(500)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设置于所述内套筒(300)之中,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夹持机构(400)远离所述限位端面(210)的一端,且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端盖(60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品托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200)的圆周上还开设有固定孔(230),磁力杆穿入所述外套筒(200)中后,固定件穿入所述固定孔(230)之中将所述外套筒(200)与所述磁力杆固定。
CN201811404907.9A 2018-11-23 2018-11-23 样品托夹持装置 Pending CN1112171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04907.9A CN111217134A (zh) 2018-11-23 2018-11-23 样品托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04907.9A CN111217134A (zh) 2018-11-23 2018-11-23 样品托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17134A true CN111217134A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05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04907.9A Pending CN111217134A (zh) 2018-11-23 2018-11-23 样品托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1713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0241A (zh) * 2020-06-11 2021-12-17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一种样品托夹取装置及夹取方法、样品传递装置
CN113804909A (zh) * 2020-06-12 2021-12-17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真空互联样品转移组件
CN115385065A (zh) * 2022-08-18 2022-11-2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同轴可切换样品托的传样装置和超高真空传样系统
CN115385065B (zh) * 2022-08-18 2024-05-0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同轴可切换样品托的传样装置和超高真空传样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0241A (zh) * 2020-06-11 2021-12-17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一种样品托夹取装置及夹取方法、样品传递装置
CN113804909A (zh) * 2020-06-12 2021-12-17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真空互联样品转移组件
CN113804909B (zh) * 2020-06-12 2023-12-12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真空互联样品转移组件
CN115385065A (zh) * 2022-08-18 2022-11-2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同轴可切换样品托的传样装置和超高真空传样系统
CN115385065B (zh) * 2022-08-18 2024-05-0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同轴可切换样品托的传样装置和超高真空传样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64283B1 (en) Blood sampling device with adjustable end cap
CN111217134A (zh) 样品托夹持装置
US5011207A (en) Robotic end effector for grasping objects
EP1577050B1 (fr) Dispositif de changement d'outils
US20090008886A1 (en) Chuck
US10865924B2 (en) Quick-disassembly nipple connector structure
EP1452273B1 (en) A unit for adjusting clamping force for a vice
WO2010027056A1 (ja) ジョイントユニット
US11243046B2 (en) Telescopic baton
CN107020396B (zh) 夹头
US20170341161A1 (en) System for releasable coupling of a hole saw to a drill arbor
JP5197360B2 (ja) 2つの工具部材間の接続部
US20110174859A1 (en) Quick-clamping mechanism for electric hammer
JP4186146B2 (ja) ロボットハンド用ツール取付装置
US7083210B2 (en) Electric tweezers
US20200316791A1 (en) Attachment System For Industrial Robot, Industrial Robot And Method
US6233803B1 (en) Angled C-squeezer attachment
CN209411238U (zh) 样品托夹持装置
WO2021033577A1 (ja) エアチャック
JP7203238B2 (ja) パンチングマシン用のパンチユニット
TW202200404A (zh) 按鈕裝置
EP0534754A2 (en) Retractable tool bit having slider type catch mechanism
CN108500862B (zh) 擦拭力度可调的医用消毒棉夹取器
CN105881266A (zh) 一种多功能万向物体夹取器
CN214326463U (zh) 用于机械制造的精准抓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