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14099A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14099A
CN111214099A CN201911012425.3A CN201911012425A CN111214099A CN 111214099 A CN111214099 A CN 111214099A CN 201911012425 A CN201911012425 A CN 201911012425A CN 111214099 A CN111214099 A CN 111214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ooking appliance
determination result
coils
determ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124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斌
樊杜平
陈建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SEB SA
Original Assignee
SEB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B SA filed Critical SEB SA
Priority to CN2019110124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140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14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140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02Control mechanisms for pressure-cook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6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with built-in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9Safety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24Warming devices
    • A47J36/2483Warming devices with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2Time-controlled igniting mechanisms or alarm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7/08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ranges, e.g. control panels, illu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06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 H05B6/062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for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 H05B6/065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for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using coordinated control of multiple induction co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6/00Aspects relating to 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covered by group H05B6/00
    • H05B2206/02Induction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用于加热锅具,烹饪器具包括IH加热装置,IH加热装置包括电容器和至少两个线圈,线圈和电容器内的电容能够发生谐振而加热锅具,其中,至少两个线圈至少部分地相对于彼此偏离;以及判定组件,判定组件配置为分别检测至少两个线圈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并得出对应的判定结果,判定组件包括:感测模块,感测模块配置为能够在线圈被充电并与电容器发生谐振之后感测线圈的谐振次数;以及判定模块,判定模块配置为基于感测模块的感测结果而得出判定结果;其中,烹饪器具配置为根据判定结果而进行操作。根据本方案,判定组件能够检测所有的线圈是否能够正常工作。这样的检测方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地涉及烹饪器具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采用IH加热方法加热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在锅具底部的IH加热装置与谐振电容发生谐振而产生电能,锅具吸收电能并转化为热能。如果IH加热装置的发热线圈损坏,使用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有可能触发启动按键而使IH加热装置启动加热操作,这样便有可能发生意外或烹饪效果不佳。而一些烹饪器具仅设置对IH加热装置的某段线圈进行判定,该段线圈正常则控制烹饪器具启动烹饪操作。但其他的线圈也许无法正常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可能发生危险或导致烹饪效果不佳。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用于加热锅具,烹饪器具包括IH加热装置,所述锅具可分离地设置在所述IH加热装置上,所述IH加热装置包括电容器和至少两个线圈,所述线圈和所述电容器内的电容能够发生谐振而加热所述锅具,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线圈至少部分地相对于彼此偏离;以及
判定组件,所述判定组件配置为分别检测所述至少两个线圈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并得出对应的判定结果,所述判定组件包括:
感测模块,所述感测模块配置为能够在所述线圈被充电并与所述
电容器发生谐振之后感测所述线圈的谐振次数;以及
判定模块,所述判定模块配置为基于所述感测模块的感测结果而
得出所述判定结果;
其中,所述烹饪器具配置为根据所述判定结果而进行操作。
根据本方案,判定组件能够检测线圈是否能够正常工作。避免了在线圈存在故障的情况下误启动烹饪操作而发生意外。
优选地,所述判定模块配置为基于以下原则得出所述判定结果:当所述线圈的谐振次数大于零时,所述判定结果为正常;当所述线圈的谐振次数为零时,所述判定结果为异常。
根据本方案,判定组件能够简易、准确地得出判定结果。
优选地,所述判定组件配置为先对一个所述线圈进行判定,仅当所述一个线圈所对应的所述判定结果为正常时,再对下一个所述线圈进行判定。
根据本方案,判定组件能够有序地对线圈进行判定,且避免了能源、时间的浪费。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线圈依次首尾相接而形成平面螺旋线结构。
根据本方案,平面螺旋结构能够均匀地位于锅具下方,在对锅具加热时锅具的底面能够均匀地吸收电能,从而使得锅具内的食物受热均匀。
优选地,所述判定组件配置为能够检测所述至少两个线圈上是否有覆盖物并得出对应的第二判定结果。
优选地,所述判定模块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内预设有标准谐振次数,所述判定模块配置为将感测到的所述谐振次数与所述标准谐振次数进行比较,并基于以下原则得出所述第二判定结果:当所述线圈的谐振次数小于所述标准谐振次数时,所述第二判定结果为正常;当所述线圈的谐振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标准谐振次数时,所述第二判定结果为异常。
根据上述两种方案,判定模块能够通过例如将线圈的谐振次数与标准谐振次数进行比较的方式,简单、准确地得出第二判定结果。
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对所述烹饪器具进行控制使得当所述至少两个线圈所对应的所述判定结果和第二判定结果均为正常时所述烹饪器具能够启动烹饪操作;当所述至少两个线圈所对应的所述判定结果和所述第二判定结果至少部分地为异常时所述烹饪器具无法启动烹饪操作。
根据本方案,若所有线圈所对应的判定结果和第二判定结果均为正常,则认定所有线圈均能正常工作且锅具已位于IH加热装置上方,则在其他烹饪条件也均满足时(例如烹饪器具的烹饪空间已闭合、烹饪空间内存在食物、使用者已触发启动按键等),烹饪器具能够启动烹饪操作。而如果至少两个线圈所对应的所述判定结果和所述第二判定结果至少部分地为异常,则烹饪器具无法启动烹饪操作,从而使烹饪器具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
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提示装置,所述提示装置配置为当所述至少两个线圈所对应的所述判定结果和所述第二判定结果至少部分地为异常时能够给出提示。
优选地,所述提示装置包括指示灯、显示屏或扬声器。
根据上述两种方案,可以设置多种提示方式对使用者进行提示,在烹饪器具无法启动烹饪操作时提醒使用者检查是否有线圈故障以及锅具是否放置在IH加热装置上。
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包括所述锅具。
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煲体,所述锅具为内锅,所述内锅可取出地设置在所述煲体内。
根据上述两种方案,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或带有锅具的电磁炉等烹饪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优点更容易理解,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上文简要描述的本发明。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认为是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通过附图以附加的特性和细节描述和解释本发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IH加热装置的线圈的示意图;以及
图2为该实施方式中的烹饪器具对线圈进行判定时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发明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使用IH加热方法加热锅具的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可以为压力锅或电饭煲等厨房使用的用于加热食物或水的器具,也可以为电磁炉。
本实施方式中的烹饪器具包括煲体和盖体,盖体能够与煲体可枢转地连接。煲体基本上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可以构造为能够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的清洗。内锅由金属材料制成,用于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盖体与内锅共同限定了烹饪空间。煲体内还设置有IH加热装置和控制装置,加热装置位于内锅下方,以对内锅中的食物进行加热。用户能够通过控制装置来控制烹饪器具的烹饪操作。
IH加热装置又包括电容器和线圈。线圈通电后能够和电容器内的电容发生谐振从而产生电能,内锅能够吸收该电能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加热内锅中的食物。
线圈安装在内锅收纳部的底部的上表面上并在该表面上延伸。结合附图可以看到,线圈包括第一段线圈AB和第二段线圈BC。第一段线圈AB设置在内锅收纳部的底部的中心位置处,第二段线圈BC围绕在第一段线圈AB的周围。第一段线圈AB的两端为A端和B端,第二段线圈BC的两端为B端和C端。第一段线圈AB和第二段线圈BC在B端连接,二者首尾相接便构成了平面螺旋状的线圈结构。当内锅放置在内锅收纳部内时,内锅的底部能够均匀地吸收线圈谐振所产生的电能,进一步便能够均匀地加热内锅中的食物。
煲体内还设置有判定组件,判定组件可以集成在控制装置中或构造为与控制装置通信。判定组件包括与第一段线圈AB的两端和第二段线圈BC的两端分别相连的比较器,比较器内设置有感测模块和判定模块,判定模块与感测模块通信,以通过感测模块所感测到的谐振次数来判定第一段线圈AB和第二段线圈BC是否能够正常工作以及其上是否有覆盖物并得到判定结果和第二判定结果。具体地,判定结果与线圈是否能正常工作相对应,而第二判定结果与线圈上是否有覆盖物相对应。
感测模块与判定模块对第一段线圈AB和第二段线圈BC进行判定并得出判定结果和第二判定结果的过程相同,现以对第一段线圈AB的判定为例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段线圈AB若能够正常工作,则在被充电后能够与电容器内的电容发生谐振并产生谐振次数。并且,如果第一段线圈AB上覆盖有金属制材料,该金属制材料便能够吸收第一段线圈AB谐振所产生的电能,从而使得第一段线圈AB的谐振次数降低,但不会降为零。而如果第一段线圈AB上没有覆盖金属制材料,那么第一段线圈AB则会具有较高的谐振次数。如果第一段线圈AB故障,则不会产生谐振次数。
比较器连接在第一段线圈AB的A端和B段,比较器内的感测模块便能够感测到第一段线圈AB在固定时间内(如10毫秒内或20毫秒内)的谐振次数,并将包含该谐振次数的电信号发送至判定模块。判定模块内设置有存储器,存储器内预设有标准谐振次数,判定模块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处理,随后将谐振次数与标准谐振次数进行对比。当谐振次数为零时,则判定结果为异常;当谐振次数大于或等于标准谐振次数时,则第二判定结果为异常(即第一段线圈AB上没有覆盖金属制材料);当谐振次数小于标准谐振次数且不为零时,则判定结果和第二判定结果均为正常(即第一段线圈AB能够正常工作且其上覆盖有金属制材料)。优选地,标准谐振次数可以为固定时间内振动5—13次。判定组件对第二段线圈BC的判定与该过程类似。
优选地,判定组件可以先对第一段线圈AB和第二段线圈BC中的一个进行判定,若判定结果和第二判定结果均为正常,则再对另一个进行判定;判定结果和第二判定结果中的至少一个为异常时可以直接结束判定,而无需再对另一个而进行判定。烹饪器具内设置提示装置,若某段线圈的判定结果和/或第二判定结果为异常,则提示装置给出提示,提醒使用者检查线圈是否故障以及内锅是否放置在煲体中。
具体地,参考图2。将判定组件配置为首先对第一段线圈AB进行判定(即步骤S1)。在步骤S1中,感测模块感测获得第一段线圈AB的谐振次数,判定模块得出判定结果并将第一段线圈AB的谐振次数与标准谐振次数作对比并得出第二判定结果。当S1中的判定结果和/或第二判定结果为异常时,则判定结束,控制装置控制烹饪器具使烹饪器具无法启动,同时也可以控制提示装置给出提示;而当S1中的判定结果和第二判定结果均为正常时,则判定继续进行,判定组件对第二段线圈BC进行判定(即步骤S2)。若进行了步骤S2,那么当S2中的判定结果和/或第二判定结果为异常时,控制装置控制提示装置给出提示;当S2中的判定结果和第二判定结果均为正常时,则烹饪器具能够启动烹饪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烹饪器具配置为当所述至少两个线圈所对应的判定结果均为正常时能够启动烹饪操作”指的是在其他烹饪条件也均满足时(例如盖体已盖合煲体、内锅中放置有食物、使用者已触发启动按键等)的状态下,线圈的判定结果均为正常时,烹饪器具能够启动烹饪操作。
优选地,提示装置可以为指示灯、显示屏或扬声器等。当第一段线圈AB的判定结果和第二判定结果、第二段线圈BC的判定结果和第二判定结果中的至少一个为异常时,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提示装置给出视觉或听觉的提示。优选地,还可以对提示装置进行设置,以对判定结果异常和第二判定结果异常的情况进行区别提示。
更优选地,还可以将提示装置设置有具有四种提示方式:第一方式、第二方式、第三方式和第四方式。当第一段线圈AB的判定结果为异常时,提示装置以第一方式进行提示;当第一段线圈AB的第二判定结果为异常时,提示装置以第二方式进行提示;当第二段线圈BC的判定结果为异常时,提示装置以第三方式进行提示;当第二段线圈BC的第二判定结果为异常时,提示装置以第四方式进行提示。
本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设置在内锅下方的第一段线圈AB和第二段线圈BC不重合,通过对第一段线圈AB的判定能够判定得知第一段线圈AB是否能够正常工作、位于线圈的中心位置处是否覆盖有金属制材料;通过对第二段线圈BC的判定能够判定得知第二段线圈BC是否能够正常工作、位于环中心的边缘处是否有金属制材料。可以理解,若第一段线圈AB和第二段线圈BC的判定结果均为正常,则这两段线圈均能够正常工作;而铁勺、铁碗等物件通常不会同时覆盖第一段线圈AB和第二段线圈BC,那么在第一段线圈AB和第二段线圈BC所对应的判定结果均为正常时则能够认定该覆盖物为内锅。这样,便能够有效地避免了某段线圈故障,或在金属制材料仅覆盖一段线圈的状态下IH加热装置启动加热的情况的发生,因而能够有效地提高烹饪器具的安全性能。
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线圈(第一段线圈、第二段线圈、第三段线圈……)以和电容谐振而产生电能。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判定组件可首先对第一段线圈进行判定,若判定结果和/或第二判定结果为异常则直接结束判定,判定结果和第二判定结果均为正常则开始对第二段线圈进行判定。对第二段线圈的判定结果和/或第二判定结果为异常时直接结束判定,判定结果和第二判定结果均为正常时则开始对第三段线圈进行判定,以此类推。也就是说,判定组件能够依次对线圈进行判定,直到得到异常的判定结果和/或第二判定结果,或者对所有线圈的判定全部完成,判定才结束。当得到异常的判定结果和/或第二判定结果时,控制装置控制烹饪器具使其无法启动烹饪操作;当对所有的线圈的判定全部完成且判定结果均为正常时,烹饪器具能够启动烹饪操作。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1)

1.一种烹饪器具,用于加热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IH加热装置,所述锅具可分离地设置在所述IH加热装置上,所述IH加热装置包括电容器和至少两个线圈,所述线圈和所述电容器内的电容能够发生谐振而加热所述锅具,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线圈至少部分地相对于彼此偏离;以及
判定组件,所述判定组件配置为分别检测所述至少两个线圈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并得出对应的判定结果,所述判定组件包括:
感测模块,所述感测模块配置为能够在所述线圈被充电并与所述电容器发生谐振之后感测所述线圈的谐振次数;以及
判定模块,所述判定模块配置为基于所述感测模块的感测结果而得出所述判定结果;
其中,所述烹饪器具配置为根据所述判定结果而进行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模块配置为基于以下原则得出所述判定结果:当所述线圈的谐振次数大于零时,所述判定结果为正常;当所述线圈的谐振次数为零时,所述判定结果为异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组件配置为先对一个所述线圈进行判定,仅当所述一个线圈所对应的所述判定结果为正常时,再对下一个所述线圈进行判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线圈依次首尾相接而形成平面螺旋线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组件配置为能够检测所述至少两个线圈上是否有覆盖物并得出对应的第二判定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模块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内预设有标准谐振次数,所述判定模块配置为将感测到的所述谐振次数与所述标准谐振次数进行比较,并基于以下原则得出所述第二判定结果:当所述线圈的谐振次数小于所述标准谐振次数时,所述第二判定结果为正常;当所述线圈的谐振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标准谐振次数时,所述第二判定结果为异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对所述烹饪器具进行控制使得当所述至少两个线圈所对应的所述判定结果和第二判定结果均为正常时所述烹饪器具能够启动烹饪操作;当所述至少两个线圈所对应的所述判定结果和所述第二判定结果至少部分地为异常时所述烹饪器具无法启动烹饪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提示装置,所述提示装置配置为当所述至少两个线圈所对应的所述判定结果和所述第二判定结果至少部分地为异常时能够给出提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装置包括指示灯、显示屏或扬声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所述锅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煲体,所述锅具为内锅,所述内锅可取出地设置在所述煲体内。
CN201911012425.3A 2019-10-23 2019-10-23 烹饪器具 Pending CN1112140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12425.3A CN111214099A (zh) 2019-10-23 2019-10-23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12425.3A CN111214099A (zh) 2019-10-23 2019-10-23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14099A true CN111214099A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25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12425.3A Pending CN111214099A (zh) 2019-10-23 2019-10-23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14099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46701Y (zh) * 2004-09-24 2005-12-14 上海正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磁炉的加热线圈盘
CN201450620U (zh) * 2009-07-28 2010-05-05 侯浩全 一种凹型电磁加热线圈盘
CN201606925U (zh) * 2010-01-01 2010-10-13 商丹雄 一种多组线圈式凹盘电磁炉
CN202043311U (zh) * 2010-11-29 2011-11-1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与电磁炉组合使用的电磁耦合加热装置
CN104754789A (zh) * 2013-12-25 2015-07-01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识别锅具大小的电磁加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485734A (zh) * 2015-12-24 2016-04-13 宁波德高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电磁炉全数字化脉冲检锅系统
CN205454133U (zh) * 2016-02-19 2016-08-1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加热控制电路和装置
CN105852649A (zh) * 2015-01-19 2016-08-1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自检方法、自检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05635851U (zh) * 2016-05-06 2016-10-12 瀚天天成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分段加热式外延炉
CN206131084U (zh) * 2016-08-29 2017-04-26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磁炉
CN106685102A (zh) * 2016-12-19 2017-05-1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及其的无线输电与电磁加热切换装置、方法
CN207124782U (zh) * 2017-09-11 2018-03-20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磁炉及线圈盘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46701Y (zh) * 2004-09-24 2005-12-14 上海正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磁炉的加热线圈盘
CN201450620U (zh) * 2009-07-28 2010-05-05 侯浩全 一种凹型电磁加热线圈盘
CN201606925U (zh) * 2010-01-01 2010-10-13 商丹雄 一种多组线圈式凹盘电磁炉
CN202043311U (zh) * 2010-11-29 2011-11-1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与电磁炉组合使用的电磁耦合加热装置
CN104754789A (zh) * 2013-12-25 2015-07-01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识别锅具大小的电磁加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852649A (zh) * 2015-01-19 2016-08-1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自检方法、自检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05485734A (zh) * 2015-12-24 2016-04-13 宁波德高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电磁炉全数字化脉冲检锅系统
CN205454133U (zh) * 2016-02-19 2016-08-1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加热控制电路和装置
CN205635851U (zh) * 2016-05-06 2016-10-12 瀚天天成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分段加热式外延炉
CN206131084U (zh) * 2016-08-29 2017-04-26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磁炉
CN106685102A (zh) * 2016-12-19 2017-05-1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及其的无线输电与电磁加热切换装置、方法
CN207124782U (zh) * 2017-09-11 2018-03-20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磁炉及线圈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55130B2 (en) Method to detect a position of a cookware utensil in an induction cooktop system
EP3700298B1 (en) Wireless induction heating cooker and wireless induction heating system comprising the same
WO2016125227A1 (ja)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電気機器、及び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2016134355A (ja) 非接触給電機能付き誘導加熱調理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EP2095022B1 (en) Cooking apparatus
KR20210109246A (ko) 유도 가열 구현 가능한 무선 전력 전송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KR20200101827A (ko) 무선 유도가열 밥솥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선 유도가열 시스템
EP3698683B1 (en) Induction heater cooker
CN111214099A (zh) 烹饪器具
CN109519983B (zh) 电磁烹饪系统及其锅具识别方法和锅具识别装置
CN111988877B (zh) 烹饪器具
JP2009079891A (ja) 加熱調理器
CN106136875B (zh) 低噪音的电炊具
CN112120527B (zh) 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111134525B (zh) 用于烹饪器具开合盖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烹饪器具
JP4302592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KR20110040387A (ko) 조리 상태 감시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659017B1 (ko) 조리 기기의 제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1061178A (zh) 基于电压控制烹饪器具的方法、电路系统以及烹饪器具
JP4063101B2 (ja) 電気圧力鍋
JP3600542B2 (ja) 電磁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09864595A (zh) 烹饪器具的显示方法及烹饪器具
KR101282386B1 (ko) 조리 상태 감시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10133627A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
US20240171016A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