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13300B - 设置有无线通信线圈的无线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设置有无线通信线圈的无线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13300B
CN111213300B CN201880066740.1A CN201880066740A CN111213300B CN 111213300 B CN111213300 B CN 111213300B CN 201880066740 A CN201880066740 A CN 201880066740A CN 111213300 B CN111213300 B CN 1112133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harging
bracket
substrate
support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67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13300A (zh
Inventor
林成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Inno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213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133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133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133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7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reduction of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leakage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and dc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05Mechanical details of housing or structure aiming to accommodate the power transfer means, e.g. mechanical integration of coils, antennas or transducers into e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9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data transfer in combination with power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73Shielding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有无线通信线圈的无线充电装置。根据一个实施例,设置有无线通信线圈的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基板,其上布置有所述无线通信线圈;无线充电线圈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充电线圈,其布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下方;屏蔽材料,其布置在所述无线充电线圈模块下方;第一支架,其布置在所述屏蔽材料下方,并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二基板,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下方,并设置有电子部件;第二支架,其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并包括一个或多个屏蔽部,以对应于所述电子部件。

Description

设置有无线通信线圈的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无线通信线圈的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诸如移动电话或笔记本电脑的便携式终端包括用于存储电力的电池和用于对该电池进行充电和放电的电路。为了给该终端的电池充电,需要从外部充电器供电。
通常,作为电池与用于向电池充电的充电装置之间的电连接方法的示例,存在终端供应方法,在该终端供应方法中,商用电力被供应并且被转换成与电池相对应的电压和电流,以通过电池的终端向电池供应电力。这种终端供应方法需要使用物理电缆或电线。因此,当使用许多采用终端供应方法的装置时,许多电缆占据相当大的工作空间,难以整理,并且外观不佳。此外,终端供应方法可能引起诸如由于终端之间的不同电位差而引起的瞬时放电,由于异物引起的烧坏或起火,自发放电以及电池寿命和电池性能下降等问题。
近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提出了使用无线传输电力的方法的充电系统(以下称为“无线充电系统”)和控制方法。另外,在过去,某些便携式装置上的无线充电系统不是标准的,并且消费者不得不购买单独的无线充电接收器配件,因此无线充电系统的需求较低。未来,预计使用无线充电的用户数量将迅速增加,并且终端制造商将基本具备无线充电功能。
通常,无线充电系统包括通过无线电力传输方法提供电能的无线电力发送器以及接收从无线电力发送器提供的电能并对电池充电的无线电力接收器。
另外,由于移动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便携式终端提供各种无线互联网服务,例如内容服务以及视频呼叫。这样的便携式终端应用近场通信(NFC)技术来提供上述服务。作为使用13.56MHz频带的非接触式短距离无线通信,NFC技术是指这样一种通信技术:数据在相距10厘米的短距离以内的终端之间双向传输。
此外,在最近的便携式终端中,为了增加用户的便利性,无线充电装置的设计技术得到了发展,其可以将上述NFC功能同时提供给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无线充电线圈的无线通信线圈。
【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相关技术问题而设计的,并且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包括无线通信线圈的无线充电装置。
另外,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包括能够进行无线通信和无线充电的无线通信线圈。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小型无线通信线圈的无线充电装置。
另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包括具有优异的散热效果的无线通信线圈。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该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通信线圈,该无线通信线圈包括有效地散发热量的多个支架。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该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具有优异的EMI阻挡特性的无线通信线圈。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无线通信线圈的无线充电装置,该无线通信线圈能够防止电子部件被EMI损坏。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该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具有简单结构的无线通信线圈。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该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简化了制造工艺的无线通信线圈。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该无线充电装置包括低制造成本的无线通信线圈。
根据以下描述,本发明中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上述技术问题,并且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基板,其上布置有无线通信线圈;无线充电线圈模块,其包括布置在第一基板下方的一个或多个无线充电线圈;屏蔽材料,其布置在无线充电线圈模块下方;第一支架,其布置在屏蔽材料下方并包括用于支撑第一基板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二基板,其布置在第一支架下方并包括电子部件;以及第二支架,其包括用于支撑第二基板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并包括与电子部件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屏蔽部。
另外,在根据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中,第二支架的屏蔽部可以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可以布置成从第二支架的底表面延伸到第二支架的外部,并且第二表面可弯曲并从第一表面的一端垂直向上延伸。
此外,在根据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中,第一支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部分,第二基板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孔,并且一个或多个固定部分可以对应于一个或多个固定孔,并且可以插入并固定在一个或多个固定孔中。
此外,在根据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中,固定部分可以包括支撑突起和钩部,并且支撑突起可以弯曲并且从第一支架的底表面向下延伸以将第一支架和第二基板分离,并且钩部可以包括:从支撑突起向下延伸的延伸部,以及弯曲并从该延伸部的一端延伸的屏蔽部,其中,钩部的延伸部可以穿过固定孔,钩部的屏蔽部可以布置在第二基板的下方。
另外,在根据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中,钩部的屏蔽部可以布置为与第二基板的电子部件相对应。
此外,在根据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中,第一支架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架的第一支撑部可以形成第一接地部和第二接地部,并且第一支架的第二支撑部和第二支架的第二支撑部可以形成第三接地部和第四接地部。
此外,在根据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中,第一支架的第一支撑部的一侧和第二支架的第一支撑部的一侧可以通过第一接地部中的第一紧固构件接地,第一支架的第一支撑部的另一侧和第二支架的第一支撑部的另一侧可以通过第二接地部中的第二紧固构件接地,第一支架的第二支撑部的一侧和第二支架的第二支撑部的一侧可以通过第三接地部中的第三紧固构件接地,并且第一支架的第二支撑部的另一侧和第二支架的第二支撑部的另一侧可以通过第四接地部中的第四紧固构件接地。
另外,根据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还可以包括容纳第二支架的底盖,其中第二支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柱部,底盖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内部支撑部,其支撑并使第二支架的一个或多个支柱部接地。
根据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其上布置有无线通信线圈;无线充电线圈模块,其包括布置在第一基板下方的一个或多个无线充电线圈;屏蔽构件,其布置在无线充电线圈模块下方;第一支架,其布置在屏蔽材料下方并包括用于支撑第一基板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二基板,其布置在第一支架下方并包括电子部件;第二支架,其包括用于支撑第二基板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其中第一支架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二基板的一个或多个固定孔,并且第一支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部分,该固定部分包括支撑突起和环形部。
另外,在根据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中,固定部分包括支撑突起和环形部,支撑突起弯曲并从第一支架的底表面向下延伸以将第一支架和第二基板分开,环形部包括从支撑突起向下延伸的延伸部和从延伸部的一端延伸并弯曲的屏蔽部,其中环形部的延伸部可以穿过固定孔,并且可以布置在第二基板下方。
此外,在根据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中,环形部的屏蔽部可布置为与第二基底的电子部件相对应。
根据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其上布置有无线通信线圈;无线充电线圈模块,其包括布置在第一基板下方的一个或多个无线充电线圈;屏蔽构件,其布置在无线充电线圈模块下方;第一支架,其布置在屏蔽材料下方并包括用于支撑第一基板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二基板,其布置在第一支架下方并包括电子部件;第二支架,其包括用于支撑第二基板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其中,第一支架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架的第一支撑部可以形成第一接地部和第二接地部,第一支架的第二支撑部和第二支架的第二支撑部可以形成第三接地部和第四接地部。
另外,在根据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中,第一支架的第一支撑部的一侧和第二支架的第一支撑部的一侧可以通过第一接地部中的第一紧固构件接地,第一支架的第一支撑部的另一侧和第二支架的第一支撑部的另一侧可以通过第二接地部中的第二紧固构件接地,第一支架的第二支撑部的一侧和第二支架的第二支撑部的一侧可以通过第三接地部中的第三紧固构件接地,并且第一支架的第二支撑部的另一侧和第二支架的第二支撑部的另一侧可以通过第四接地部中第二紧固构件接地。
【有益效果】
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包括无线通信线圈的无线充电装置的效果。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包括无线通信线圈的无线充电装置。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小型无线通信线圈的无线充电装置。
另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该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具有优异的散热效果的无线通信线圈。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该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通信线圈,该无线通信线圈包括有效地散发热量的多个支架。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该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具有优异的EMI阻挡特性的无线通信线圈。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无线通信线圈的无线充电装置,该无线通信线圈能够防止电子部件被EMI损坏。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包括具有简单结构的无线通信线圈。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该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简化了制造工艺的无线通信线圈。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该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制造成本低的无线通信线圈。
从以下描述中,本发明期望的效果不限于上述效果,并且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提供附图以帮助理解本发明,并提供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及详细描述。然而,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不限于特定附图,并且在每个附图中公开的特征可以彼此组合以形成新的实施例。
图1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系统的框图。
图2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无线电力发送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用于描述与根据图2的无线电力发送器相互作用的无线电力接收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装置的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装置的侧面透视图。
图7是用于描述用于控制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装置的电感值的屏蔽材料的变化的透视图。
图8是用于描述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屏蔽材料的内径部的可变状态的示例性视图。
图9是用于描述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屏蔽材料的内径部的可变状态的示例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的一部分,并且可以以各种其他形式来实现,并且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元件可以有选择地组合和替换。另外,除非另有明确定义和描述,否则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可以解释为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以及诸如在常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可以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中它们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用于描述实施例,而不是意图限制本发明。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在短语中明确说明,单数形式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且可以包括当在“A(和)、B和C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中描述时可以在A、B和C中组合的所有组合中的至少一个。此外,在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元件时,可以使用术语诸如第一、第二、A、B、(A和(b)。这些术语仅用于将元件与其他元件区分开,并且这些术语不限于元件的顺序、次序或本质。另外,当元件被描述为“连接”、“耦接”或“被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时,它不仅可以包括该元件直接“连接”、“耦接”或“被连接”到其他元件,也包括在该元件与其他元件之间通过另一个元件“连接”、“耦接”或“被连接”。此外,当描述为形成或布置在每个元件的“上(之上)”或“下(之下)”时,所述“上(之上)”或“下(之下)”可以不仅包括两个元件彼此直接连接,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其他元件形成或布置在两个元件之间。此外,当表述为“上(之上)”或“下(之下)”时,其不仅可以包括基于一个元件的上方向,还可以包括基于一个元件的下方向。
在描述实施例中,用于在无线电力充电系统中无线地传送电力的设备将被称为无线电力发送器、无线电力传输设备、传送终端、发送器、传送设备、传送侧、无线电力传送设备、无线电力传送器、无线充电装置等,以便于描述。此外,用于从无线电力发送设备无线地接收电力的设备可以被称为无线电力接收设备、无线电力接收器、接收终端、接收侧、接收设备、接收器终端等,以便于描述。
根据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可以被设置为垫式、支撑式、接入点(AP)式、小型基站式、支架式、天花板嵌入式、壁挂式等。一个发送器可以将电力发送到多个无线电力接收设备。
作为示例,无线电力发送器通常可以在放在桌子上时使用,并且为车辆而开发的无线电力发送器可以被用于车辆。安装在车辆中的无线电力发送器可以是支撑式的,以被方便地、稳定地保持和支撑。
根据实施例的终端可以用于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或膝上型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全球定位系统(GPS)、MP3播放器、电动牙刷、电子标签、照明系统、遥控器以及渔漂等之类的小型电子装置,但不限于此。可替代地,终端可以包括根据实施例的设置有无线电力接收工具并且能够对电池充电的任何移动装置(以下称为“电子装置”),并且可以同时使用“终端”和“装置”两种术语。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无线电力接收器可以被安装到车辆、无人飞机、空中无人机等。
根据实施例,无线电力接收器可以采用至少一种无线电力传输方式,并且可以同时接收来自两个或更多个无线电力发送器的无线电力。在此,无线电力传输方式可以包括电磁感应方式、电磁共振方式和RF无线电力传输方式中的至少一种。特别地,支持电磁感应方式的无线电力接收工具可以包括AirFuel联盟(以前称为PMA)和无线电力联盟(WirelessPower Consortium,WPC)(即,无线充电技术标准组织)中定义的电磁感应方式的无线充电技术。此外,支持电磁谐振方式的无线电力接收工具可以包括Airfuel(以前为A4WP)标准组织(即,无线充电技术标准组织)中定义的谐振方式的无线充电技术。
通常,无线电力系统的无线电力发送器和无线电力接收器可以通过带内通信或蓝牙低功耗(BLE)通信来交换控制信号或信息。这里,带内通信和BLE通信可以通过脉冲宽度调制(PWM)方法、频率调制(FM)方法、相位调制(PM)方法、幅度调制(AM)方法以及AM-PM方法等来执行。例如,无线电力接收器通过对通过接收线圈感应的电流施加预定的开/关切换模式来生成反馈信号,从而将各种控制信号和信息发送到无线电力发送器。从无线电力接收器接收的信息可以包括各种信息,例如接收电力的强度。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电力发送器可以基于关于接收到的电力的强度的信息来计算充电效率或电力传输效率。
图1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系统的框图。
参照图1,无线充电系统通常可以包括:无线电力发送器10,用于无线地发送电力;无线电力接收器20,用于接收所发送的电力;以及电子装置30,接收到的电力被提供给该电子装置30。
例如,无线电力发送器10和无线电力接收器20可以使用与无线电力发送中使用的工作频率相同的频带来执行用于交换信息的带内通信。作为另一示例,无线电力发送器10和无线电力接收器20可以使用与无线电力发送中使用的工作频率不同的另一频带来执行用于交换信息的带外通信。
作为示例,在无线电力发送器10和无线电力接收器20之间交换的信息不仅可以包括彼此的状态信息,而且可以包括控制信息。在此,通过稍后描述的实施例的描述进一步阐明在发送和接收终端之间交换的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
带内通信和带外通信可以提供双向通信,但是不限于此,并且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单向通信或半双工通信。
作为示例,单向通信可以指无线电力接收器20仅向无线电力发送器10发送信息,但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指无线电力发送器10向无线电力接收器20发送信息。
半双工通信方法允许无线电力接收器20和无线电力发送器10之间的双向通信,但是允许在任何时间点仅由一个装置发送信息。
根据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器20可以获取电子装置30的各种状态信息。作为示例,电子装置30的状态信息可以包括当前电力使用信息、用于识别运行中的应用的信息、中央处理单元(CPU)的使用率信息、电池充电状态信息、电池输出电压/电流信息等,但是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可以从电子装置30获取并且可以用于无线电力控制的任何信息是足够的。
图2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无线电力发送器的结构的框图。
参照图2,无线电力发送器200可以主要包括电力转换器210、电力发送器220、无线充电通信器230、控制器240、电流传感器250、温度传感器260、存储部分270、风扇280、计时器290、近场通信器201和无线通信线圈。无线电力发送器200的配置不是必需的配置,因此应当注意,可以包括比这些元件更多或更少的元件。
如图2所示,电源100可以提供电源。电源100可以对应于内置在无线电力发送器200中的电池,或者可以是外部电源。实施例不限制电源100的类型。
当从电源260接收电力时,电力转换器210可执行将电力转换成具有预定强度的电力的功能。
为此,电力转换器210可以包括DC/DC转换器211和放大器212。
DC/DC转换器211可执行根据控制器240的控制信号将从电源260供应的DC电力转换成具有特定强度的DC电力的功能。
放大器212可以根据控制器240的控制信号来调整DC/DC转换后的电力的强度。作为示例,控制器240可以通过无线充电通信器230接收无线电力接收器的电力接收状态信息和/或电力控制信号,并基于接收到的电力接收状态信息和/或接收到的电力控制信号动态地调整放大器212的放大率。作为示例,电力接收状态信息可以包括关于整流器的输出电压的强度信息、以及关于施加到接收线圈的电流的强度信息等,但是本实施例不限于此。电力控制信号可以包括用于请求电力增大的信号、以及用于请求电力减小的信号等。
电流传感器250可以测量输入到驱动器221的输入电流。电流传感器250可以将所测量的输入电流值提供给控制器240。作为示例,控制器240可以基于电流传感器250测量的输入电流值,自适应地切断来自电源100的电源,或者切断提供给放大器212的电源。
温度传感器260可以测量无线电力发送器200的内部温度,并且可以将测量结果提供给控制器240。更具体地,温度传感器26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可以布置对应于电力发送器220的发送线圈223的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以测量发送线圈223的温度。作为示例,控制器240可以基于由温度传感器260测量的温度值,自适应地切断从电源100提供的电力或防止将电力提供给放大器212。为此,可以在电源转换器210的一侧进一步设置预定电力切断电路,用于切断从电源100提供的电力或切断提供给放大器212的电力。作为另一示例,控制器240可以基于由温度传感器260测量的温度值来调节提供给电力发送器220的电力的强度。因此,根据实施例的无线电力发送器可以防止内部电路由于过热而损坏。
电力发送器220用于将从电力转换器210输出的电力信号发送到无线电力接收器。为此,电力发送器220可以包括驱动器221、选择器222以及一个或多个发送线圈223。
驱动器221可以生成AC电力信号,其中具有特定频率的AC分量被插入到从电力转换器210输出的DC电力信号中,以将AC电力信号发送至发送线圈223。在这种情况下,传输到包括在发送线圈223中的多个发送线圈的AC电力信号的频率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
选择器222可以从驱动器221接收具有特定频率的AC电力信号,以将AC电力信号发送至从多个发送线圈中选择出的发送线圈。这里,根据控制器240的预定控制信号,选择器222可以控制将AC电力信号发送到控制器240选择的发送线圈。更具体地,选择器222可以包括连接与多个发送线圈223相对应的LC谐振电路的开关(未示出)。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当发送线圈223由一个发送线圈配置而成时,电力发送器220中可以不包括选择器222。
发送线圈223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发送线圈,并且可以通过相应的发送线圈将从选择器222接收到的AC电力信号传输到接收器。当发送线圈为多个时,发送线圈223可包括第一发送线圈至第n发送线圈。为了从多个发送线圈中选择“对应的发送线圈”,选择器222可以实现为如图4所示的开关或多路复用器(未示出)。另外,发送线圈223可以包括与多个发送线圈串联连接的一个电容器(未示出),以实现LC谐振电路。电容器(未示出)的一端连接至发送线圈223,另一端连接至驱动器221。这里,“对应的发送线圈”可以指具有可以耦接到无线电力接收器的接收线圈的状态的发送线圈,该无线电力接收器可以通过电磁场无线地接收电力。根据一个实施例,控制器240可以基于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指示动态地选择所设置的多个发送线圈中要用于无线电力发送的发送线圈,该信号强度指示对应于为每个发送线圈传输的数字ping信号。
控制器240可以控制选择器222或多路复用器(未示出),使得可以在主要感测信号传输过程期间通过第一第n发送线圈222顺序地传输感测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240可以通过使用计时器290来识别发送感测信号的时间点,并且当感测信号发送的时间点到达时,控制器240可以控制选择器222或多路复用器(未示出)进行控制,以使感测信号可以通过相应的发送线圈传输。作为示例,计时器290可以在ping传输阶段期间以预定周期向控制器240发送特定事件信号,并且当感测到相应事件信号时,控制器240可以控制选择器222或多路复用器(未示出)进行控制,以使数字ping可以通过相应的发送线圈进行传输。
调制器231可以调制由控制器240生成的控制信号,并将其发送到驱动器221。这里,调制控制信号的方法可以包括频移键控(FSK)调制方法、曼彻斯特编码调制方法、相移键控(PSK)调制方法、脉宽调制(PWM)方法以及差分双相调制方法等,但是本实施例不限于此。
当感测通过发送线圈接收到的信号时,解调器232对感测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并将其传送到控制器240。在此,解调的信号可以包括信号强度指示、用于在无线电力传输期间控制电力的纠错(Error Correction,EC)指示、充电终止(End-Of-Charge,EOC)指示以及过电压/过电流/过热指示等,但是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包括用于识别无线电力接收器的状态的各种状态信息。
另外,解调器232可以识别解调信号是从哪个发送线圈接收到的,并且可以将与所识别的发送线圈相对应的预定发送线圈标识提供给控制器240。
作为示例,无线电力发送器200可以通过带内通信获得信号强度指示,该带内通信使用用于无线电力发送的相同频率来与无线电力接收器进行通信。
另外,无线电力发送器200不仅可以使用发送线圈223来发送无线电力,而且还可以经由发送线圈223与无线电力接收器交换各种信息。作为另一示例,无线电力发送器200可以另外包括与每个发送线圈223(即,第一发送线圈至第n发送线圈)相对应的单独的线圈,并且应当注意,可以通过使用所包含的独立线圈与无线电力接收器进行带内通信。
根据无线电力接收器的充电状态、充电电力强度、充电是否中断、无线电力发送器用以重新开始充电的温度、停止充电后用以重新开始充电的时间、风扇是否运行以及风扇转速等,存储部分270可以存储无线电力发送器的输入电流值。
风扇280可以通过电动机旋转以冷却过热的无线电力发送器200。可以对应于过热程度严重的配置来布置风扇280。例如,风扇280可以对应于电力发送器220而布置。更具体地,风扇280可以对应于电力发送器220的发送线圈223而布置。控制器240可以根据无线电力接收器的充电状态来操作风扇280。
近场通信器201可以通过与用于发送无线电力信号的频带不同的频带来执行近场双向通信。作为示例,近场双向通信可以是近场通信(NFC)方法。NFC是射频识别(RFID)技术之一,并且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其使用13.56MHz的频率在10厘米或更短的短距离内发送和接收各种无线数据。
无线通信线圈202可以发送/接收在与无线电力接收器执行近场双向通信时使用的信号。
图3是用于描述与根据图2的无线电力发送器相互作用的无线电力接收器的结构的框图。
参照图3,无线电力接收器300可以包括:无线充电线圈模块310、整流器320、DC/DC转换器330、负载340、传感器350、无线充电通信器360、主控制器370、近场通信器380以及无线通信线圈390。在此,无线充电通信器360可以包括解调器361和调制器362中的至少一个。
另外,无线电力接收器300可以包括近场通信器380。近场通信器380可以通过与用于发送无线电力信号的频带不同的频带来执行近场双向通信。作为示例,近场双向通信可以是近场通信(NFC)方法。NFC是射频识别(RFID)技术之一,并且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其使用13.56MHz的频率在10厘米或更短的短距离内发送和接收各种无线数据。
另外,无线电力接收器3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线圈390,用于发送和接收在与无线电力发送器的近场双向通信中使用的信号。
经由无线充电线圈模块310接收到的AC电力可以被传送到整流器320。整流器320可以将AC电力转换成DC电力并且将其传送到DC/DC转换器330。DC/DC转换器330可以将从整流器输出的DC电力的强度转换成负载340所需的特定强度,然后可以将其传递到负载340。此外,无线充电线圈模块310可以包括多个接收线圈(未示出),即第一接收线圈至第n接收线圈。根据一个实施例,传输到每个接收线圈(未示出)的AC电力的频率可以彼此不同,并且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使用预定频率控制器将每个接收线圈的谐振频率设置为不同,该预定频率控制器具有调整LC谐振特性使其针对每个接收线圈不同的功能。
传感器350可以测量从整流器320输出的DC电力的强度,并且可以将其提供给主控制器370。此外,传感器350可以根据接收到无线电力来测量施加到接收线圈310的电流的强度,并且可以将测量的结果发送给主控制器370。例如,主控制器370可以将测量的从整流器输出的DC电力的强度与预定参考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发生过电压。作为确定的结果,当发生过电压时,主控制器370可以生成通知发生过电压的预定包,以将其发送到调制器362。这里,由调制器362调制的信号可以经由接收线圈310或单独的线圈(未示出)被发送到无线电力发送器。另外,当从整流器输出的DC电力的强度等于或高于预定参考值时,主控制器370可以确定接收到感测信号,并且可以进行控制以使得当接收到感测信号时,可以经由调制器362将对应于感测信号的信号强度指示发送到无线电力发送器。作为另一示例,解调器361可以在接收线圈310和整流器320之间调制从整流器320输出的AC电力信号或DC电力信号,以识别是否接收到感测信号,然后可以提供识别结果至主控制器370。此时,主控制器370可以进行控制,使得可以经由调制器362来发送与感测信号相对应的信号强度指示。此外,传感器350可以测量无线电力接收器300的内部温度,并且可以将测得的温度值提供至主控制器370。更具体地,传感器35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充电线圈模块310的接收线圈的温度。作为示例,主控制器370可以通过将其与预定参考值进行比较来确定所测量的内部温度是否过热。作为确定的结果,当已经发生过热时,可以生成指示已经发生过热的预定包并将其发送到调制器362。这里,由调制器362调制的信号可以经由接收线圈310或另一个线圈(未示出)被发送到无线电力发送器。
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的透视图,图5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6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一侧视图,图7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二侧视图。
参照图4和图5,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基板400。第一基板400可以布置在无线充电线圈上。另外,第一基板400可以是刚性的。刚性第一基板400可以支撑布置在其上表面上的无线通信线圈500。无线通信线圈500可以通过在第一基板400上进行图案印刷来形成。第一基板400可以包括布置在其一侧上的第一支撑部410和布置在其另一侧上的第二支撑部420。此外,第一基板400的第一支撑部410可以被支撑在第一支架800的第一支撑部810的第一表面810a上。第一基板400的第二支撑部420可以被支撑在第一支架800的第二支撑部820的第二表面820a上。此外,第一基板400的第一支撑部410可以被固定至第一支架800的第一支撑部810。第一基板400的第二支撑部420可以被固定至第一支架800的第二支撑部820。更具体地,第一基板400的第一支撑部410可以包括第一孔h1至第二孔h2。第一支架800的第一支撑部810的第一表面810a可以包括第五孔h5和第一固定槽811。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第一紧固构件1311被插入到第一孔h1和第五孔h5中,因此,第一基板400的第一支撑部410可以被被固定至第一支架800的第一支撑部810的第一表面810a。另外,第一固定槽811插入第一孔h1中,因此,第一基板400的第一支撑部410可以被固定至第一支架800的第一支撑部810的第一表面810a。第一基板400的第二支撑部420可以包括第三h3至第四孔h4。第一支架800的第二支撑部820的第一表面820a可以包括第九孔h9和第二固定槽821。如图6和图7所示,将第一—第二紧固构件1312插入第三孔h3和第九孔h9中,因此,第一基板400的第二支撑部420可以被固定至第一支架800的第二支撑部820的第一表面820a。另外,第二固定槽821插入到第四孔h4中,因此,第一基板400的第二支撑部420可以被固定至第一支架800的第二支撑部820的第一表面820a。进一步地,第一基板400可包括在下表面上的端子部(未显示)。端子部(未示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图案、一个或多个外垫以及一个或多个通孔。第一基板400可以包括第一连接器430。第一连接器430可以布置在第一基板400的一侧上。更具体地,第一连接器430可以对应于第一基板400的第一支撑部410而布置。第一连接器43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连接引脚P。布置在第一基板400的上表面上的无线通信线圈500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通孔、一个或多个连接图案以及一个或多个外垫电连接至第一连接器430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连接引脚P。另外,第一连接器430可以包括引脚支座(Pin Support)PS。引脚支座PS可以固定并支撑一个或多个第一连接引脚P。例如,参照图6,引脚支座PS固定在第一基板400的第一支撑部410下方,并且一个或多个第一连接引脚P可以插入到引脚支座PS中。另外,第一基板400的面积可以大于布置在上方的无线通信线圈500、布置在下方的无线充电线圈模块610至630以及屏蔽材料700的面积。
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包括无线通信线圈500。无线通信线圈500可以布置在基板400的上表面上。无线通信线圈500可以是布置的无线通信线圈图案。更具体地,无线通信线圈500可以包括布置在基板400的上表面上的无线通信线圈图案和布置在基板400的下表面上的无线通信线圈连接图案。即,无线通信线圈图案和无线通信线圈连接图案可以连接为一体以形成无线通信线圈500。即,无线通信线圈图案和无线通信线圈连接图案为电连接,因此,无线通信线圈500可以通过从一端到另一端旋转一次或多次来布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包括无线充电线圈模块。无线充电线圈模块可以布置在第一基板400下方。无线充电线圈模块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充电线圈。一个或多个无线充电线圈可以是无线电力发送器的一个或多个发送线圈或无线电力接收器的一个或多个接收线圈。另外,例如,当无线充电线圈为多个时,每个无线充电线圈可以以相同的匝数缠绕,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以以不同的匝数缠绕。此外,多个无线充电线圈可以具有相同的电感,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具有不同的电感。此外,多个无线充电线圈可以布置在一层或多层中。更具体地,多个无线充电线圈可以包括第一无线充电线圈610至第三无线充电线圈630。第二无线充电线圈620和第三无线充电线圈630可以布置在同一层上的第一层上。第一无线充电线圈610可以布置在第二无线充电线圈620和第三无线充电线圈630的上方。因此,多个无线充电线圈可以布置在不同的层上以扩展充电区域,从而可以有效地传输无线电力。
另外,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包括屏蔽材料700。屏蔽材料700可以布置在无线充电线圈模块的下表面上。例如,当无线充电线圈为多个时,可以将屏蔽材料700布置在第二无线充电线圈620和第三无线充电线圈630的下表面上。可以在屏蔽材料700的上表面与第二无线充电线圈620和第三无线充电线圈630的下表面之间布置粘合剂或粘合构件(未示出),因此屏蔽材料(未示出)与第二无线充电线圈620和第三无线充电线圈630可以是固定的。另外,屏蔽材料700可以布置在第一支架800的上表面上。屏蔽材料700可以在充电方向上引导布置在其上方的无线充电线圈模块中产生的无线电力,并且可以保护布置在其下方的各种电路免受电磁场的干扰。
另外,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支架800。第一支架800可以布置在屏蔽材料700的下表面上。第一支架800可以是导电材料。此外,第一支架800可以是具有优异导热性的材料。因此,第一支架800可以传送从无线充电线圈模块产生的热量。第一支架800可包括在一侧的第一支撑部810和在另一侧的第二支撑部820。第一支架800的第一支撑部810可以包括第一表面810a至第六表面810f。第一支撑部810的第六表面810f可以竖直向上弯曲并且从第一支架800的一侧延伸。第一支撑部810的第一表面810a可以竖直弯曲并且从第一支撑部810的第六表面810f延伸。第一支撑部810的第一表面810a可以包括第五孔h5、第一固定槽811以及第一连接器孔812。第一基板400的第一连接器430的第一连接引脚P可以布置成穿过第一连接器孔812。第一—第一紧固构件1311穿过第五孔h5,因此第一支撑部810的第一表面810a可以被被固定至第一基板400的第一支撑部410。此外,第一固定槽811被插入在第一基板400的第一支撑部410的第一孔h1中,因此,第一支撑部810的第一表面810a可以被固定至第一基板400的第一支撑部410。第一支撑部810的第二表面810b可以竖直向下弯曲并且从第一表面810a的一侧延伸。第一支撑部810的第三表面810c可以竖直弯曲并且从第一支撑部810的第二表面810b延伸。第一支撑部810的第三表面810c可以包括第六孔h6。第六孔h6可用于固定第一支架800、第二基板1000以及第二支架1100。此外,第六孔h6可用于将第一支架800与第二支架1100接地。更具体地,如图4、图6和图7所示,第二—第一紧固构件1321可穿过第六孔h6、第二基板1000的第十二孔h12以及第二支架1100的第十八孔h18,因此,第一支撑部810的第三表面810c可以被固定至第二基板1000和第二支架1100。另外,第一支撑部810的第三表面810c可以通过第二—第一紧固构件1321与第二支架1100接地。即,可以形成第一接地部分a,其中第一支架800和第二支架1100通过第二—第一紧固构件1321接地。因此,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可以通过第一接地部a将由第一支架800吸收的热量从无线充电线圈模块有效地传递到第二支架1100。在第一支架800中,第一支撑部810的第四表面810d可以竖直向下弯曲并且从第一表面810a的另一侧延伸。第一支撑部810的第五表面810e可以竖直弯曲并且从第一支撑部810的第四表面810d延伸。第一支撑部810的第五表面810e可以包括第七孔h7或第八孔h8。第八孔h8可用于固定第一支架800、第二基板1000以及第二支架1100。此外,第八孔h8可用于将第一支架800与第二支架1100接地。更具体地,如图4、图6和图7所示,第二—第二紧固构件1322可穿过第八孔h8、第二基板1000的第十四孔h14以及第二支架1100的第二十孔h20,因此,第一支撑部810的第五表面810e可以被固定至第二基板1000和第二支架1100。此外,第一支撑部810的第五表面810e可以通过第二—第二紧固构件1322与第二支架1100接地。即,可以形成第二接地部b,其中第一支架800和第二支架1100通过第二—第二紧固构件1322接地。因此,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可以通过第二接地部b将由第一支架800吸收的热量从无线充电线圈模块有效地传递到第二支架1100。第一支架800的第二支撑部820可以包括第一表面820a至第六表面820f。第二支撑部820的第六表面820f可以竖直向上弯曲并且从第一支架800的另一侧延伸。第二支撑部820的第一表面810a可以竖直弯曲并且从第二支撑部820的第六表面820f延伸。第二支撑部820的第一表面810a可以包括第九孔h9和第二固定槽821。第一—第二紧固构件1312穿过第九孔h9,因此第二支撑部820的第一表面820a可以被被固定至第一基板400的第二支撑部420。此外,第二固定槽821被插入在第一基板400的第二支撑部420的第四孔h4中,因此,第二支撑部820的第一表面820a可以被固定至第一基板400的第二支撑部420。第二支撑部820的第二表面820b可以竖直向下弯曲并且从第一表面820a的一侧延伸。第二支撑部820的第三表面820c可以竖直弯曲并且从第二支撑部820的第二表面820b延伸。第二支撑部820的第三表面820c可以包括第十孔h10和第十一孔h11。第十孔h10可以用于固定第一支架800、第二基板1000和第二支架1100。此外,第十孔h10可用于使第一支架800与第二支架1100接地。更具体地,如图4、图6和图7所示,第二—第三紧固构件1323可穿过第十孔h10、第二基板1000的第十六孔h16和第二支架1100的第二十二孔h22,因此,第二支撑部820的第三表面820c可以被固定至第二基板1000和第二支架1100。另外,第二支撑部820的第三表面820c可以通过第二—第三紧固构件1323与第二支架1100接地。即,第三接地部分c可以形成,其中第一支架800和第二支架1100通过第二—第三紧固构件1323接地。因此,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可以通过第三接地部分c将由第一支架800吸收的热量从无线充电线圈模块有效地传递到第二支架1100。第二支撑部820的第四表面820d可以竖直向下弯曲并且从第一表面820a的另一侧延伸。第二支撑部820的第五表面820e可以竖直弯曲并且从第二支撑部820的第四表面820d延伸。第二支撑部820的第五表面820e可以包括第十二孔h12。第十二孔h12可用于固定第一支架800、第二基板1000和第二支架1100。此外,第十二孔h12可用于将第一支架800与第二支架1100接地。更具体地,如图4、图6和图7所示,第二—第四紧固构件1324可以穿过第十二孔h12、第二基板1000的第十八孔h18以及第二支架1100的第二十四孔h24,因此,第二支撑部820的第五表面810e可以被固定至第二基板1000和第二支架1100。另外,第二支撑部820的第五表面820e可通过第二—第四紧固构件1324与第二支架1100接地。即,第四接地部d可以形成,其中第一支架800和第二支架1100通过第二—第四紧固构件1324接地。因此,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可以通过第四接地部d将由第一支架800吸收的热量从无线充电线圈模块有效地传递到第二支架1100。另外,第一支架800可以具有布置在一侧和另一侧之间的第二连接器部分860。第二连接器900可以布置在第二连接器部分860中。第二连接器部分860可以具有与第二连接器900的第三基板910相对应的形状。例如,第二连接器部分860可以形成为具有其中可以安装第二连接器900的空间。另外,第一支架800可以包括多个固定部分。多个固定部分可以固定第一支架800和第二基板1000。此外,多个固定部分可以屏蔽从第二基板1000产生的电磁干扰(EMI)。更具体地,多个固定部分可包括第一固定部分830至第三固定部分850。第一固定部分830至第三固定部分850可对应于在第二基板1000的配置中产生EMI的电子部件而布置。因此,无线充电装置可以防止从内部产生的EMI释放到外部。第一固定部分830可以布置在第一支架800的第一支撑部810的一侧与第二支撑部820的一侧之间。第一固定部分830可以包括支撑突起831和钩部832。第一固定部分830的支撑突起831可以弯曲并且向第一支架800的下方延伸。第二基板1000和第一支架800可以通过第一固定部分830的支撑突起831彼此间隔开。作为示例,支撑突起831的高度可以是0.3mm或更大。因此,布置在第二基板1000的上表面上的电子部件可以被布置。第一固定部分830的钩部832穿过第二基板1000的第一固定孔1020而耦接,并且在第二基板1000的下表面上布置能够屏蔽EMI的屏蔽部832b。更具体地,第一固定部分830的钩部832包括延伸部832a和屏蔽部832b。延伸部832a可以被布置为从第一固定部分830的支撑突起831向下延伸。屏蔽部832b可以弯曲并在延伸部832a的一侧沿第一支撑部810的方向延伸,以形成壁。第二固定部分840可以邻近于第一支架800的第一支撑部810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固定部分840可以包括支撑突起841和钩部842。第二固定部分840的支撑突起841可以弯曲并向第一支架800的下方延伸。第二基板1000和第一支架800可以通过第二固定部分840的支撑突起841彼此隔开。相应地,布置在第二基板1000的上表面上的电子元件可以被布置。第二固定部分840的钩部842穿过第二基板1000的第二固定孔1030而耦接,并且在第二基板1000的下表面上布置能够屏蔽EMI的屏蔽部842b。更具体地,第二固定部分840的钩部842包括延伸部(未示出)和屏蔽部842b。延伸部(未示出)可以被布置为从第二固定部分840的支撑突起841向下延伸。屏蔽部842b可以弯曲并且在延伸部(未示出)的一侧沿第二支撑部820的方向延伸,以形成壁。第三固定部分850可以邻近于第一支架800的第二支撑部820的另一侧布置。第三固定部850可以包括支撑突起851和钩部852。第三固定部分850的支撑突起851可以弯曲并向第一支架800的下方延伸。第二基板1000和第一支架800可以通过第三固定部分850的支撑突起851彼此间隔开。因此,布置在第二基板1000的上表面上的电子部件可以被布置。第三固定部分850的钩部852穿过第二基板1000的第三固定孔1040而耦接,并且在第二基板1000的下表面上布置能够屏蔽EMI的屏蔽部852b。更具体地,第三固定部分850的钩部852包括延伸部852a(未示出)和屏蔽部852b。延伸部(未示出)可以被布置成从第三固定部分850的支撑突起851向下延伸。屏蔽部852b可以弯曲并在延伸部(未示出)的一侧沿第二支撑部820的方向延伸,以形成壁。
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包括第二连接器900。第二连接器900可以包括第三基板910和第二连接引脚920。第三基板910可以布置在屏蔽材料700的下端,并且可以布置在与第一支架800相同的层上。第三基板910可以是刚性的。当第二连接引脚920连接至外部装置时,刚性基板910可以支撑第二连接引脚920。第二连接引脚920可以是多个。每个第二连接引脚920可以被布置为穿过第三基板910。第二连接引脚920可以电连接至无线充电线圈模块的无线充电线圈。另外,第二连接引脚920可以电连接至温度传感器(未示出)。
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包括第二基板1000。第二基板1000可以布置在第二支架1100上。用于无线充电或无线通信的电子部件(未示出)可以布置在第二基板100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另外,第二基板1000可以是刚性的。刚性第二基板1000可以被支撑在第二支架1100的第一支撑部1110的第三表面1110c和第五表面1110e上,以及第二支撑部1120的第三表面1120c和第五表面1120e上。进一步地,第二基板1000可以被固定至第二支架1100的第一支撑部1110的第三表面1110c和第五表面1110e,以及第二支撑部1120的第三表面1120c和第五表面1120e。更具体地,第二基板1000可以包括第十三孔h13至第十八孔h18。第二—第一紧固件1321被插入第十三孔h13,第二—第二紧固件1322被插入第十五孔h15,第二—第三紧固件1323被插入第十六孔h16,第二—第四紧固构件1324被插入到第十八孔h18中,因此,第二基板1000可以被被固定至第一支架800和第二支架1100。另外,第二基板1000可以包括第一固定孔1020至第三固定孔1040。第一固定部分830至第三固定部分850可以分别被插入第一固定孔1020至第三固定孔1040。此外,第二基板10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连接引脚孔(Pin Hole)PH。第一连接引脚孔PH可以布置为与第一连接器430的第一连接引脚P相对应。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连接引脚P中的每个可以穿过一个或多个第一连接引脚孔PH中的每个。
另外,根据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包括第二支架1100。第二支架1100可以是导电材料。此外,第二支架1100可以是具有优异的导热性的材料。第二支架1100可以包括底表面1100a、在底表面1100a的一侧的第一支撑部1110和在底表面1100a的另一侧的第二支撑部1120。第二支架1100的第一支撑部1110可包括第一表面1110a至第六表面1110e。第一支撑部1110的第一表面1110a可以是第二支架1100的底表面1100a的一侧。第一支撑部1110的第二表面1110b可以竖直弯曲并且从第一支撑部1110的第一表面1110a的一侧延伸。第一支撑部1110的第三表面1110c可以竖直弯曲并且从第一支撑部1110的第二表面1110b延伸。第一支撑部1110的第三表面1110c可以包括第十九孔h19。第二—第一紧固构件1321穿过第十九孔h19,因此,第一支撑部1110的第三表面1110c可以被固定至第二基板1000和第一支架800的第一支撑部810的第三表面810c。另外,第一支撑部1110的第三表面1110c可以通过第二—第一紧固构件1321与第一支架800的第一支撑部810的第三表面810c接地。第一支撑部1110的第四表面1110d可以竖直弯曲并且从第一支撑部1110的第一表面1110a的另一侧延伸。第一支撑部1110的第五表面1110e可以竖直地弯曲并且从第一支撑部1110的的第四表面1110d延伸。第一支撑部1110的第五表面1110e可以包括第二十孔h20和第二十一孔h21。在第一支撑部1110的第五表面1110e中,第二—第二紧固构件1322穿过第二十一孔h21,因此,第一支撑部1110的第五表面1110e可以被固定至第二基板1000和第一支架800的第一支撑部810的第五表面810e。此外,第一支撑部1110的第五表面1110e可以通过第二—第二紧固构件1322与第一支架800的第一支撑部810的第五表面810e接地。因此,在根据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装置中,第二支架1100可以从第一支架800接收热量,以将热量释放到外部。第二支架1100的第二支撑部1120可包括第一表面1120a至第六表面1120e。第二支撑部1120的第一表面1120a可以是第二支架1100的底表面1100a的另一侧。第二支撑部1120的第一表面1120a可以包括第五支撑部1150,该第五支撑部1150具有朝向底表面1100a凹入的凹陷形状。第二支撑部1120的第二表面1120b可以竖直弯曲并且从第二支撑部1120的第一表面1120a的一侧延伸。第二支撑部1120的第三表面1120c可以竖直弯曲并且从第二支撑部1120的第二表面1120b延伸。第二支撑部1120的第三表面1120c可以包括第二十二孔h22和第二十三孔h23。第二—第三紧固构件1323穿过第二十二孔h22,因此,第二支撑部1120的第三表面1120c可以被固定至第二基板1000和第一支架800的第二支撑部820的第三表面820c。另外,第二支撑部1120的第三表面1120c可以通过第二—第三紧固构件1323与第一支架800的第二支撑部820的第三表面820c接地。因此,在根据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中,第二支架1100可以从第一支架800接收热量,以将热量释放到外部。第二支撑部1120的第四表面1120d可以竖直弯曲并且从第二支撑部1120的第一表面1120a的另一侧延伸。第二支撑部1120的第五表面1120e可以竖直弯曲并且从第二支撑部1120的第四表面1120d延伸。第二支撑部1120的第五表面1120e可以包括第二十四孔h24。第二—第四紧固构件1324穿过第二十四孔h24,因此,第二支撑部1120的第五表面1120e可以被被固定至第二基板1000和第一支架800的第二支撑部820的第五表面1120e。另外,第二支撑部1120的第五表面1120e可通过第二—第四紧固构件1324与第一支架800的第二支撑部820的第五表面1120e接地。此外,第二支架1100可包括第一屏蔽部1130和第二屏蔽部1140。第一屏蔽部1130和第二屏蔽部1140可以屏蔽由布置在第二基板1000上的电子部件产生的EMI,以避免其释放到外部。更具体地,第一屏蔽部1130可以包括第一表面1130a和第二表面1130b。第一屏蔽部1130的第一表面1130a可以是被布置在第一支撑部1110的第一表面1110a的一侧与第二支撑部1120的第一表面1120a的一侧之间的底表面。第一屏蔽部1130的第一表面1130a可以布置成从第一支撑部1110的第一表面1110a的一侧和第二支撑部1120的第一表面1120a的另一侧向外延伸。第一屏蔽部1130的第二表面1130b可以竖直弯曲并且从第一屏蔽部1130的第一表面1130a的一侧延伸。第一屏蔽部1130的第二表面1130b可以屏蔽由第二基板1000的电子部件(未示出)产生的EMI。第一屏蔽部1130的第二表面1130b的高度可以低于如图6和图7所示的第二基板1000的下侧。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第一屏蔽部1130的第二表面1130b的高度可以高于第二基板1000被布置的高度。第二屏蔽部1140可以包括第一表面1140a和第二表面1140b。第二屏蔽部1140的第一表面1140a可以是被布置在第一支撑部1110的第一表面1110a的另一侧与第二支撑部1120的第一表面1120a的另一侧之间的底表面。第二屏蔽部1140的第一表面1140a可以布置为从第一支撑部1110的第一表面1110a的另一侧和第二支撑部1120的第一表面1120a的另一侧向外延伸。第二屏蔽部1140的第二表面1140b可以竖直弯曲并且从第二屏蔽部1140的第一表面1140a的一侧延伸。第二屏蔽部1140的第二表面1140b可以屏蔽由第二基板1000的电子部件(未示出)产生的EMI。第二屏蔽部1140的第二表面1140b的高度可以低于如图6和图7中所示的第二基板1000的下侧的高度。本实施例不限于此,第二屏蔽部1140的第二表面1140b的高度可以高于第二基板1000被布置的高度。另外,第一屏蔽部1130和第二屏蔽部1140的宽度可以被布置为对应于布置在第二基板1000上的电子部件(未示出)。例如,如图5所示,第一屏蔽部1130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二屏蔽部1140的宽度。实施例不限于此,并且第一屏蔽部1130的宽度可以等于或大于第二屏蔽部1140的宽度。第二支架1100可以包括支柱部1150。当支柱部1150与底盖耦接时,支柱部1150可以与底盖接触。更具体地,支柱部1150可包括第一支柱部1151至第五支柱部1155。第一支柱部1151可被布置在第一屏蔽部1130的一侧与第一支撑部1110的一侧之间。第二支柱部1152可以被布置在第一支撑部1110的另一侧和第二屏蔽部1140的一侧之间。第三支柱部1153可以被布置在第一屏蔽部1130的另一侧与第二支撑部1120的一侧之间。第四支柱部1154可以被布置在第二支撑部1120的另一侧与第二屏蔽部1140的另一侧之间。第五支柱部1155可以被布置在第二支撑部1120的第一表面1120a上。第一支柱部1151至第四支柱部1154可以具有从底表面1110a突出或延伸到第二支架1100的外部的形状。第五支柱部1155可以具有向第二支架1100的内部凹陷的凹陷形状。
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线圈和无线充电线圈模块可以被集成为小型化。另外,在一实施例中,结构简单,简化了制造工艺,并且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由无线充电线圈模块产生的热量被有效地扩散,并且散热效果优异。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EMI屏蔽性能优异,通过使用多个EMI屏蔽部可以防止电子部件被EMI损坏。
图8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的透视图,图9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三侧视图。
除了根据图4至图7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中的底盖1200之外,图8和图9具有相同的配置。在下文,将描述除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相同配置之外的内容。
参照图8和图9,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可以包括底盖1200。底盖1200可以容纳第二支架1100。因此,底盖1200可以保护第二支架1100。底盖1200可以是具有高导热性、高强度、高耐腐蚀性并且是轻质的金属材料。作为示例,底盖1200可以是钢或合金。另外,底盖1200可以包括内部支撑部1210。内部支撑部1210可以接触第二支架1100以支撑第二支架1100。此外,内部支撑部1210可以接收第二支架1100的热量以将热量散发到外面。更具体地,内部支撑部1210可以包括第一内部支撑部1211至第五内部支撑部1215。第一内部支撑部1211可以与第二支架1100的第一支柱部1151相对应地布置。另外,第一内部支撑部1211可以具有从底盖1200的外壁向内凹陷的形状。第一内部支撑部1211的内表面可以与第二支架1100的第一支柱部1151接触。因此,第一内部支撑部1211可以支撑第二支架1100的第一支柱部1151并且可以接收热量。此外,第一内部支撑部1211可以与第二支架1100的第一支柱部1151接地。因此,在无线充电装置中产生的EMI可以经由底盖1200释放到外部。第二内部支撑部1212可以对应于第二支架1100的第二支柱部1152布置。另外,第二内部支撑部1212可以具有从底盖1200的外壁向内凹陷的形状。第二内部支撑部1212的内表面可以与第二支架1100的第二支柱部1152接触。因此,第二内部支撑部1212可以支撑第二支架1100的第二支柱部1152并且可以接收热量。此外,第二内部支撑部1212可以与第二支架1100的第二支柱部1152接地。因此,在无线充电装置中产生的EMI可以通过底盖1200释放到外部。第三内部支撑部1213可以与第二支架1100的第三支柱部1153相对应地设置。另外,第三内部支撑部1213可以具有从底盖1200的外壁向内凹陷的形状。第三内部支撑部1213的内表面可以与第二支架1100的第三支柱部1153接触。因此,第三内部支撑部1213可以支撑第二支架1100的第三支柱部1153,并且可以接收第二支架1100的热量。此外,第三内部支撑部1213可与第二支架1100的第三支柱部1153接地。即,如图9所示,第二支架1100的第三支柱部1153和第三内部支撑部1213可以形成第四接地部A。因此,在无线充电装置中产生的EMI可以经由底盖1200释放到外部。第四内部支撑部1214可以对应于第二支架1100的第四支柱部1154而布置。另外,第四内部支撑部1214可以具有从底盖1200的外壁向内凹陷的形状。第四内部支撑部1214的内表面可以与第二支架1100的第四支柱部1154接触。因此,第四内部支撑部1214可以支撑第二支架1100的第四支柱部1154并且可以接收第二支架1100的热量。此外,第四内部支撑部1214可以与第二支架1100的第四支柱部1154接地。就是说,如图9所示,第二支架1100的第四内部支撑部1214和第四支柱部1154可以形成第五接地部B。因此,在无线充电装置中产生的EMI可以经由底盖1200释放到外部。第五内部支撑部1215可以对应于第二支架1100的第五支柱部1155而布置。另外,第五内部支撑部1215可以具有从底盖1200的外壁向内凹入的形状。第五内部支撑部1215的内表面可以与第二支架1100的第五支柱部1155接触。因此,第五内部支撑部1215可以支撑第二支架1100的第五支柱部1155并且可以接收第二支架1100的热量。此外,第五内部支撑部1215可以与第二支架1100的第五支柱部1155接地。即,如图9所示,第二支架1100的第五支柱部1155和第五内部支撑部1215可形成第六接地部C。因此,在无线充电装置中产生的EMI可以经由底盖1200释放到外部。此外,底盖12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散热孔。更具体地,散热孔可以包括第一散热孔1221至第五散热孔1225。第一散热孔1221至第五散热孔1225可以分别对应于第一内部支撑部1211至第五内部支撑部1215而布置。作为示例,第一散热孔1221可被布置在第一内部支撑部1211旁边。第二散热孔1222可被布置在第二内部支撑部1212旁边。第三散热孔1223可以被布置在第三内部支撑部1213旁边。第四散热孔1224可以被布置在第四内部支撑部1214旁边。第五散热孔1225可以被布置在第五内部支撑部1215旁边。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可以以其他特定形式来实施本发明。
因此,上述详细说明并非在所有方面都作限制性的解释,而是作为说明目的。该实施例的范围必须通过对所附权利要求的合理解释来确定,并且在该实施例的等效范围内的所有改变都属于该实施例的范围。
【工业适用性】
实施例可以在无线电力发送和接收领域中使用。

Claims (15)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
第一基板;
第一支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
多个无线充电线圈,布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支架之间;
第二基板,布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下方并安装有至少一个电子部件;以及
第二支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
其中,所述第二支架的侧部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的一个侧面重叠的屏蔽部以及不与所述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的所述一个侧面重叠的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屏蔽部的高度形成为低于所述第二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屏蔽部的高度形成为高于所述第二基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屏蔽部包括具有第一宽度的第一屏蔽部和具有第二宽度的第二屏蔽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屏蔽部屏蔽从所述至少一个电子部件产生的电磁干扰,从而使所述电磁干扰不向外部发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的一个侧面重叠的固定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固定部穿过所述第二基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固定孔,所述固定部穿过所述固定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固定部形成为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固定部屏蔽从所述至少一个电子部件产生的电磁干扰,从而使所述电磁干扰不向外部发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一连接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下表面上的端子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
第二连接器,用于将所述多个无线充电线圈连接至所述第二基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中,第二连接器包括穿过所述第二基板的连接引脚。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
屏蔽材料,布置在所述多个无线充电线圈与所述第一支架之间。
CN201880066740.1A 2017-08-11 2018-08-07 设置有无线通信线圈的无线充电装置 Active CN1112133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02588 2017-08-11
KR1020170102588A KR102420942B1 (ko) 2017-08-11 2017-08-11 무선 통신 코일을 구비한 무선충전장치
PCT/KR2018/008968 WO2019031818A1 (ko) 2017-08-11 2018-08-07 무선 통신 코일을 구비한 무선충전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13300A CN111213300A (zh) 2020-05-29
CN111213300B true CN111213300B (zh) 2024-04-12

Family

ID=65272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6740.1A Active CN111213300B (zh) 2017-08-11 2018-08-07 设置有无线通信线圈的无线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2420942B1 (zh)
CN (1) CN111213300B (zh)
WO (1) WO2019031818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1814A (zh) * 2011-12-21 2014-08-27 阿莫先恩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磁场屏蔽片及其制造方法和无线充电器用接收装置
CN104937683A (zh) * 2012-12-21 2015-09-2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感应充电线圈装置
CN106134032A (zh) * 2014-03-27 2016-11-16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具有无线电力发送装置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KR20170035186A (ko) * 2015-09-22 2017-03-30 주식회사 대창 무선 충전 모듈
CN106856358A (zh) * 2015-12-08 2017-06-1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磁场屏蔽用结构物及电子设备
CN106899088A (zh) * 2015-12-17 2017-06-27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电力传送器的传输线圈模块
CN106953420A (zh) * 2015-12-24 2017-07-14 英特尔公司 无线充电的emi抑制
KR20170085472A (ko) * 2017-07-13 2017-07-2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송신기를 위한 송신 코일 모듈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21481B1 (ko) * 2007-02-20 2012-02-28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코일 유닛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전자 기기
KR102063644B1 (ko) * 2012-12-14 2020-02-1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무선전력 송신장치
KR20150123113A (ko) * 2014-04-24 2015-11-0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KR101788792B1 (ko) * 2015-09-15 2017-10-19 주식회사 아모그린텍 무선전력전송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기기
KR101954838B1 (ko) * 2015-11-05 2019-03-06 주식회사 서연전자 차량용 무선충전 송신 장치
KR101733579B1 (ko) * 2016-04-28 2017-05-08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외부 자연 방열판을 구비하는 무선충전장치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1814A (zh) * 2011-12-21 2014-08-27 阿莫先恩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磁场屏蔽片及其制造方法和无线充电器用接收装置
CN104937683A (zh) * 2012-12-21 2015-09-2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感应充电线圈装置
CN106134032A (zh) * 2014-03-27 2016-11-16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具有无线电力发送装置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KR20170035186A (ko) * 2015-09-22 2017-03-30 주식회사 대창 무선 충전 모듈
CN106856358A (zh) * 2015-12-08 2017-06-1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磁场屏蔽用结构物及电子设备
CN106899088A (zh) * 2015-12-17 2017-06-27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电力传送器的传输线圈模块
CN106953420A (zh) * 2015-12-24 2017-07-14 英特尔公司 无线充电的emi抑制
KR20170085472A (ko) * 2017-07-13 2017-07-2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송신기를 위한 송신 코일 모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20942B1 (ko) 2022-07-15
KR20190017565A (ko) 2019-02-20
CN111213300A (zh) 2020-05-29
WO2019031818A1 (ko) 2019-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49178B (zh) 线圈装置和包括该线圈装置的无线充电装置
US11056916B2 (en) Transmission coil module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US20200127501A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harging
KR102225425B1 (ko) 무선 통신 코일을 구비한 무선충전장치
CN111213300B (zh) 设置有无线通信线圈的无线充电装置
KR20180060578A (ko) 무선 전력 수신 장치
KR20190007321A (ko) 무선 통신 코일을 구비한 무선충전장치
KR20190115573A (ko) 무선충전장치
KR20190038972A (ko) 무선충전코일,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구비한 무선충전장치
KR20190061617A (ko) 무선통신코일을 구비한 무선충전장치
KR20190074767A (ko) 무선통신코일을 구비한 무선충전장치
CN110603641B (zh) 线圈装置
KR20190029131A (ko) 무선충전코일,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구비한 무선충전장치
KR20190001161A (ko) 무선 통신 코일을 구비한 무선충전장치
KR20190114090A (ko) 무선 통신 코일을 구비한 무선충전장치
KR20190076462A (ko) 무선충전장치
KR20190074734A (ko) 무선통신코일을 구비한 무선충전장치
KR20190118297A (ko) 무선 통신 코일을 구비한 무선충전장치
KR20190118000A (ko) 무선 통신 코일을 구비한 무선충전장치
KR20180101835A (ko) 코일 장치 및 코일 장치를 포함하는 무선 전력 송수신 장치
KR20180074142A (ko) 멀티 모드 안테나 모듈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KR102357766B1 (ko) 코일 장치 및 코일 장치를 포함하는 무선 전력 송수신 장치
KR20180013088A (ko) 무선 전력 송신기 및 무선 전력 수신기
KR20190017483A (ko) 무선 통신 코일을 구비한 무선충전장치
KR20180057939A (ko) 멀티 모드 안테나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무선 전력 수신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