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11957A - 通信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11957A
CN111211957A CN201811394199.5A CN201811394199A CN111211957A CN 111211957 A CN111211957 A CN 111211957A CN 201811394199 A CN201811394199 A CN 201811394199A CN 111211957 A CN111211957 A CN 111211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e
client
network device
node
link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941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11957B (zh
Inventor
叶青
叶剑
钱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9419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1195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4811 priority patent/WO2020103530A1/zh
Priority to EP19888000.7A priority patent/EP3873037A4/en
Priority to JP2021527214A priority patent/JP7168286B2/ja
Publication of CN111211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11957A/zh
Priority to US17/325,033 priority patent/US20210273826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11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119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8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dynamic selection of recovery network elements, e.g. replacement by the most appropriate element afte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8Intermediate station arrangements, e.g. for branching, for tapping-off
    • H04J3/085Intermediate station arrangements, e.g. for branching, for tapping-off for ring networks, e.g. SDH/SONET rings, self-healing rings, meashed SDH/SONE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04L12/437Ring fault isol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6Layer 2 routing, e.g. in Ethernet based M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5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4L49/356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storage area networks
    • H04L49/357Fibre channel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2203/00Aspects of 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by H04J14/05 and H04J14/07
    • H04J2203/0001Provisions for broadband connections i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using frames of the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or using 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STM], e.g. SONET, SDH
    • H04J2203/0057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OAM]
    • H04J2203/006Fault tolerance and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2203/00Aspects of 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by H04J14/05 and H04J14/07
    • H04J2203/0001Provisions for broadband connections i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using frames of the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or using 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STM], e.g. SONET, SDH
    • H04J2203/0073Services, e.g. multimedia, GOS, QOS
    • H04J2203/0082Interaction of SDH with non-ATM protocols
    • H04J2203/0085Support of Ether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16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time allocation to individual channels within a transmission cycle is variable, e.g. to accommodate varying complexity of signals, to vary number of channels transmitted
    • H04J3/1605Fixed allocated frame structures
    • H04J3/1652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 H04J3/1658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OTN] carrying packets or ATM ce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41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acting on aggregated flows or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FlexE交叉环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组成FlexE交叉环的至少3个节点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任意两个相邻节点之间存在保护路径和工作路径,保护路径是工作路径的备份路径。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在FlexE交叉环中建立了节点到节点之间的保护路径,这样,当FlexE交叉环中任意两个相邻节点间的FlexE链路组出现故障,FlexE交叉环中的节点仍然可以完成数据转发,例如,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之间的FlexE链路组出现故障,第一节点可以通过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保护路径将数据回传给第二节点,以便于第二节点通过其它路径传输至第三节点,从而提高了FlexE交叉环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灵活以太交叉环的环网保护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灵活以太网(flexible ethernet,FlexE)是在传统以太网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型以太网。在FlexE中,数据通过FlexE隧道进行传输。为了提高FlexE的可靠性,一种可用的方法是建立端到端(end to end,E2E)的保护路径,即,建立一条备用的FlexE隧道,当工作路径(即,正在使用的FlexE隧道)出现故障时,E2E传输路径的一端可以通过保护路径传输数据,上述E2E传输路径的一端例如是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provider edge,PE)。然而,若上述保护路径也出现故障,则FlexE将无法传输数据,从而导致FlexE的可靠性下降。
对于应用FlexE技术的环网,如何提供一种更有可靠有效的环网保护方法,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灵活以太交叉环的通信处理方法和装置,通过配置相邻两个网络设备之间的保护路径,能够增强FlexE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应用于环网,该环网为FlexE交叉环,该FlexE交叉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相邻,并且,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三网络设备相邻;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具有第一FlexE链路组和第二FlexE链路组,第一FlexE链路组用于承载第一客户,第二FlexE链路组用于承载第二客户;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之间具有第三FlexE链路组,第三FlexE链路组用于承载第三客户;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三FlexE链路组发生故障;第一网络设备删除第一客户与第三客户之间的FlexE交叉;建立第一客户与第二客户之间的FlexE交叉;将业务数据的传输路径从工作路径倒换到保护路径,工作路径包括第三FlexE链路组,保护路径包括第二FlexE链路组。
第一FlexE链路组和第二FlexE链路组可以是相同的链路组,也可以是不同的链路组。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在FlexE交叉环中建立了网络设备到网络设备之间的保护路径,这样,当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传输路径(例如,第三FlexE链路组)出现故障,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建立工作客户(例如,第一客户)与保护客户(例如,第二客户)之间的FlexE交叉,为业务数据提供了备用的传输通道,从而提高了FlexE交叉环的可靠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将业务数据的传输路径从工作路径倒换到保护路径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一客户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FlexE数据;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二客户,利用第二FlexE链路组转发第一FlexE数据。
FlexE数据即符合FlexE协议的码块,第一网络设备通过保护客户将业务数据(例如,第一FlexE数据)回传给第二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通过保护路径完成业务数据的转发,从而提高了FlexE交叉环的可靠性。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FlexE链路组的链路故障排除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删除第一客户与第二客户之间的FlexE交叉;第一网络设备建立第一客户与第三客户之间的FlexE交叉;第一网络设备将业务数据的传输路径由保护路径倒换到工作路径。
工作路径通常是网络设备之间优选的传输路径,第三FlexE链路组的链路故障排除后,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选择将业务数据的传输路径切换至工作路径,从而能够为业务数据提供优选的传输资源。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将业务数据的传输路径由保护路径倒换到工作路径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一客户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FlexE数据;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三客户向第三网络设备转发第二FlexE数据。
第一网络设备完成路径切换后,通过工作路径转发第二FlexE数据,从而能够为第二FlexE数据提供优选的传输资源。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FlexE链路组用于承载至少两个客户,该至少两个客户构成一个客户绑定组,客户绑定组包括第三客户和客户,第三客户部署OAM检测,第四客户没有部署OAM检测;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第三FlexE链路组发生故障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基于第三客户部署的OAM检测,确定第三FlexE链路组发生故障。
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多个工作客户可以被配置一个工作客户组,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三网络设备之间的多个保护客户可以被配置一个保护客户组,若第一网络设备通过上述客户组中的一个客户向第三网络设备发送OAM报文后未收到响应报文,则第一网络设备可以确定上述客户组对应的FlexE链路组(例如,第三FlexE链路组)出现故障,无需通过每个工作客户或保护客户发送OAM报文,从而减少了传输资源的消耗。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该装置还包括与该存储器相连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以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中的操作。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了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被处理单元或处理器执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其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通信装置或网络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芯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被通信装置的处理器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适用于本申请的FlexE传输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一种适用于本申请FlexE的部分架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适用于本申请的FlexE交叉传输技术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FlexE交叉环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业务数据的上环和下环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FlexE交叉环出现故障后的数据转发方法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FlexE交叉环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FlexE交叉环出现故障后的数据转发方法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配置了客户组的节点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配置了客户组的节点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再一种配置了客户组的节点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包含配置了客户组的节点的FlexE交叉环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包含配置了客户组的节点的FlexE交叉环出现故障后的数据转发方法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OAM报文格式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本申请中提及“1”、“2”、“第一”以及“第二”等序数词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例如,节点1和节点2表示两个不同的节点,除此之外并无其它限定;第一FlexE数据与第二FlexE数据表示两个不同的FlexE数据,除此之外并无其它限定。
本申请中涉及到的节点,也可以称之为网络设备,网元。节点可以是路由器、分组传送网设备、交换机、防火墙等等。为方便描述,本申请中,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节点。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是一种适用于本申请的FlexE传输方式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FlexE在传统以太网的基础上,引入了FlexE链路组(FlexE Group)、客户(client)、灵活以太网时分复用层(FlexE shim,下文简称为“时分复用层”)等概念,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概念做简要介绍。
FlexE链路组:也可称为捆绑组,FlexE链路组可以被解释为由多个物理层(physical,PHY)组成功能模块。本申请所述的FlexE链路组包括至少一条链路。例如,可以由1~254个支持100吉比特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GE)速率的PHY组成。其中,PHY可以定义为:为传输数据所需要的物理链路建立、维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机械的、电子的、功能的和规范的特性。PHY也可以定义为具有上述特性的模块,例如,PHY可以是收发两端的物理层工作器件以及位于收发两端之间的光纤,物理层工作器件例如是物理层接口设备。
每个FlexE链路组包括的多个PHY(即,链路)具有逻辑上的捆绑关系。所谓的逻辑上捆绑关系,指的是不同的PHY之间可以不存在物理连接关系,因此,FlexE链路组中的多个PHY在物理上可以是独立的。FlexE中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PHY的编号来标识一个FlexE链路组中包含哪些链路,来实现多个PHY的逻辑捆绑。例如,每个PHY的编号可用1~254之间的一个数字来标识,0和255为保留数字。一个PHY的编号可对应网络设备上的一个端口。相邻的两个网络设备之间需采用相同的编号来标识同一个PHY。一个FlexE链路组中包括的各个PHY的编号不必是连续的。通常情况下,两个网络设备之间具有一个FlexE链路组,但本申请并不限定两个网络设备之间仅存在一个FlexE链路组,即两个网络设备之间也可以具有多个FlexE链路组。一个PHY可用于承载至少一个客户,一个客户可在至少一个PHY上传输。
客户:也可以称之为客户业务,客户可以被解释为基于一个物理地址的以太网流。通过同一捆绑组发送的客户需要共用同一时钟,且这些客户需要按照分配的时隙速率进行适配,每个客户的带宽开销可以通过插入/删除空闲块(idle)进行适配。客户的标识称为ClientID,也可称之为客户标识。
时分复用层:时分复用层的主要作用是根据相同的时钟对数据进行切片,并将切片后的数据封装至预先划分的时隙(slot)中,然后根据预先配置的时隙配置表,将划分好的各时隙映射至捆绑组中的PHY上进行传输,其中,每个时隙映射于捆绑组中的一个PHY。
FlexE基于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技术传输数据,以太报文在物理子编码层被编码成为64B/66B(“B”是“比特”的简称)大小的码块,并基于时隙将这些码块映射到多个不同的PHY上。
本申请所述的FlexE数据,也可以称之为码块。如上所述,以太报文在物理子编码层被编码成为64B/66B(“B”是“比特”的简称)大小的码块,并基于时隙将这些码块映射到多个不同的PHY上。
图2示出了适用于本申请的一种FlexE的部分架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FlexE的部分架构包括介质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子层、时分复用层和物理层,其中,MAC子层属于数据链路层的一个子层,上接逻辑链路控制子层。物理层又可分为物理编码子层(physical coding sublayer,PCS)、物理介质接入(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PMA)子层和物理介质关联(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PMD)子层。MAC子层与时分复用层之间以及时分复用层与物理层之间分别通过介质无关接口(medium independent interface,MII)连接,物理层下接传输介质,物理层与传输介质之间通过介质相关接口(medium dependent interface,MDI)连接。上述各个层和接口的功能均由相应的芯片或模块实现,例如,PCS、PMA子层和PMD子层对应的功能可以分别由不同的PHY实现。
在发送信号的过程中,PCS用于对数据进行编码、扰码(scrambled)、插入开销头(overhead,OH)以及插入对齐标签(alignment marker,AM)等操作;在接收信号的过程中,PCS则会进行上述步骤的逆处理过程。发送和接收信号可以由PCS的不同功能模块实现。
PMA子层的主要功能是链路监测、载波监测、编译码、发送时钟合成以及接收时钟恢复。PMD子层的主要功能是数据流的加扰/解扰、编译码以及对接收信号进行直流恢复和自适应均衡。
应理解,上述架构仅是举例说明,适用于本申请的FlexE的架构不限于此,例如,在MAC子层和时分复用层之间还可以存在一个适配子层(reconciliation sublayer,RS),用于提供MII与MAC子层之间的信号映射机制;PCS与PMA子层之间还可以存在一个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子层,用于增强发送的数据的可靠性。
基于上述架构,图3示出了适用于本申请的FlexE交叉(cross)传输技术的示意图。
服务提供商边缘(provider edge,PE)设备PE1通过用户网络接口(user networkinterface,UNI)接收用户发送的以太报文,对该以太报文进行发送处理,例如,在物理编码子层将该以太报文编码成为64B/66B大小的数据块,并基于时隙将这些数据块映射到PHY上。映射处理后的数据块经过物理层的处理后,生成开销帧(overhead frame)或者开销复帧,开销帧或者开销复帧通过传输介质(例如,光纤)传输至服务提供商(provider,P)设备。
P设备获取包含上述数据块的开销帧或者开销复帧后,在P设备的时分复用层基于FlexE交叉配置从唯一的输出路径发出。因此,FlexE交叉也可以被解释为建立输入路径和输出路径之间的连接关系。
PE2接收到上述开销帧或者开销复帧后,对开销帧或者开销复帧进行解码处理,获取PE1发送的以太报文,并通过PE2的UNI将该以太报文发送出去。
由于FlexE中的数据传输是在物理层进行转发处理,无需在MAC子层对数据进行解封装处理,因此,相比于多协议标签交换转发(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方式提高了转发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P设备和PE设备的名称不同的原因是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当P设备获取通过UNI获取待传输的以太报文时,P设备即转变为PE设备。相应地,当PE设备作为执行FlexE交叉处理的节点时,PE设备即转变为P设备。
为了提高FlexE的传输可靠性,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至少3个节点组成的FlexE交叉环。
图4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FlexE交叉环(即,应用FlexE交叉技术的环形以太网)的示意图。其中,节点1与节点2之间的FlexE链路组可以称为链路组1,节点2与节点3之间的FlexE链路组可以称为链路组2,节点3与节点1之间的FlexE链路组可以称为链路组3。每个链路组承载有至少一个工作路径和/或至少一个保护路径。
本申请中所述的工作路径,也可被称为工作通道,是指系统配置的用于业务数据传输的路径。当FlexE链路组仅承载工作路径时,该FlexE链路组可被称为工作FlexE链路组。本申请所述的保护路径,也可被称为保护通道,是指系统配置的工作路径的备份路径,即,当工作路径无法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时,代替工作路径进行业务数据传输的路径。当FlexE链路组仅承载保护路径时,该FlexE链路组可被称为保护FlexE链路组。
图4所示的FlexE交叉环包括3个节点,在没有业务数据上环的情况下,各个节点例如是图3所示的P设备。各个节点之间存在用于传输数据的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是基于物理链路(例如,光纤)的数据通道,并且,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均为双向路径,例如,数据可以通过工作路径从节点1传输至节点2,数据也可以通过该工作路径从节点2传输至节点1。不同的路径对应不同的客户,因此,可以使用客户的标识来描述工作路径或者保护路径。
PE节点(例如,节点2)通过UNI接收到数据后,可以通过查找该数据对应的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标识,确定相应的FlexE接口(即,客户)进行转发。可以通过网络管理设备提前配置静态路径,并配置各个客户之间的FlexE交叉。需要说明的是,节点2此时作为PE设备,通过UNI接收到数据。
节点通过客户传输数据时需要一些时隙,这些时隙被分配在FlexE链路组中至少一个PHY上。FlexE交叉即时隙交叉,例如,在客户1对应的PHY中存在分配给客户1的n个时隙;在客户4对应的PHY中存在分配给客户4的m个时隙。节点1通过客户1占用的n个时隙从客户1对应的PHY接收数据,在向节点3转发该数据时,节点1根据客户1与客户4之间建立的FlexE交叉,通过客户4占用的m个时隙以及客户4对应的PHY向节点3转发该数据。
在缺省状态下,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均处于闭环状态,两个工作路径对应的客户之间存在FlexE交叉,两个保护路径对应的客户之间也存在FlexE交叉。例如,客户1与客户4之间存在FlexE交叉,如图4中节点1内的实线所示,数据可以从客户1的工作路径传输至客户4的工作路径,也可以从客户4的工作路径传输至客户1的工作路径。
当业务数据(即,待发送的信息)上环时,节点删除两个工作客户之间的FlexE交叉。例如,当业务数据在节点2上环后,节点2删除客户1与客户6之间的FlexE交叉。
图5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业务数据上环和下环方法的示意图。
节点2通过UNI获取业务数据后,进行上环处理,即,删除客户1与客户6之间的FlexE交叉,根据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选择一个传输路径发送业务数据。例如,业务数据的目的地址是节点3,则节点2可以选择“节点2→节点1→节点3”的传输路径,并通过客户1将业务数据发送至节点1。
节点1通过客户1对应的工作路径接收到该业务数据后,基于客户1与客户4之间的FlexE交叉,通过客户4将该业务数据发送出去。
节点3通过客户4对应的工作路径接收到该业务数据后,进行下环处理,即,删除客户4与客户6之间的FlexE交叉,通过节点3的UNI将该业务数据发送出去。
可以预先配置各个节点的上环客户和下环客户,例如,在上述示例中,可以配置节点2的上环客户和下环客户为:客户1;可以配置节点3的上环客户和下环客户为:客户4。
节点2通过UNI获取业务数据并且确定传输路径后,节点2可以业务数据对应的VLAN标识从多个客户中选择客户1发送业务数据,即,节点2作为发送端时客户1是上环客户;若节点2作为接收端通过客户1从其它节点接收到业务数据,则节点2可以对该业务数据进行下环处理,通过UNI将该业务数据发送出去,即,节点2作为接收端时客户1是下环客户。相应地,节点3通过客户4接收到业务数据后,根据预配置的上下环客户对业务数据进行下环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节点的上环客户和下环客户均是在节点2作为PE节点时的客户配置情况,若节点2不再作为PE节点,则各个节点的上环客户和下环客户需要重新配置,即,FlexE交叉环中各个节点的上环客户和下环客户的配置情况与PE节点是一一对应的。
此外,对于PE节点来说,可能存在多条开环的工作路径,但通常仅存在一条闭环的保护路径。例如,图5中,节点2作为PE节点被配置了两条工作路径:“节点2→节点1→节点3”以及“节点2→节点3”;节点2还配置了一个保护路径,即图5中虚线所示的闭环。
上文所描述的转发流程为FlexE交叉环的各条路径均正常工作时的数据转发流程。若节点1与节点3之间的FlexE链路组出现故障,节点1可以执行图6所示的方法完成数据转发。
如图6所示,该方法600包括:
S610,节点1确定链路组3发生故障。
节点1可以根据FlexE的操作管理维护(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maintenance,OAM)功能确定链路组3出现故障。
例如,节点1通过客户4向节点3发送OAM报文后,在N个周期内未收到该OAM报文的响应消息,则节点1确定链路组3出现故障。其中,该OAM报文用于检测节点之间的路径的连通性。
又例如,节点1在N个周期内未收到节点3发送的OAM报文,则节点1确定链路组3出现故障。
上述节点1确定节点1与节点3之间的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出现故障的方法仅是举例说明,本申请对节点1确定链路组3发生故障的具体方式不作限定。
S620,节点1删除客户1与客户4之间的FlexE交叉。
S630,节点1建立客户1与客户3之间的FlexE交叉。
上述转发流程如图7所示,节点2通过客户3的收到业务数据后,根据客户3与客户5之间的FlexE交叉,通过客户5将业务数据发送出去。节点3通过客户5接收到业务数据后,由于客户5是节点3预配置的下环客户,因此,节点3执行下环处理,删除客户5与客户2之间的FlexE交叉,通过节点3的UNI将业务数据发送出去。
由于FlexE交叉环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均存在两条路径(即,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因此,无论FlexE交叉环中哪一个链路组出现故障,FlexE交叉环中的节点都可以按照方法600完成业务数据的转发。例如,发送节点与接收节点之间的任意一个中间节点与接收节点之间的链路组出现故障后,该中间节点可以通过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保护路径将业务数据回传至发送节点,并经由发送节点传输至接收节点,完成业务数据的转发。对于配置E2E保护路径的FlexE交叉环来说,其仅存在发送节点与接收节点之间的保护路径,若中间节点与接收节点之间的链路组出现故障,由于中间节点与发送节点之间没有保护路径,则中间节点无法将业务数据回传至发送节点,也就无法完成业务数据的转发。因此,本申请提供的FlexE交叉环和基于该FlexE交叉环的自动保护倒换方法提高了FlexE交叉环的可靠性。
图4至图7所描述的方案仅是举例说明,适用于本申请的FlexE交叉环还可以包括更多的节点。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FlexE交叉环的示意图。
网元(network element,NE)1、NE2、NE3、NE4、NE5和NE6构成一个FlexE交叉环,其中,NE1作为PE与客户设备(customer equipment,CE)1连接,NE4作为另一个PE与CE2连接。上述NE也可以被称为节点或网络设备。
在上述FlexE交叉环的各条路径均处于正常状态时,基站发出的业务数据通过NE1上环后,可以按照“NE1→NE2→NE3→NE4”的传输路径传输至NE4下环。
若NE3确定NE3与NE4之间的FlexE链路组出现故障,则NE3可以删除NE3的两个工作客户之间的FlexE交叉,同时,建立NE3的工作客户与保护客户之间的FlexE交叉,将业务数据通过NE3与NE2之间的保护路径传输至NE2,NE2基于两个保护客户之间的FlexE交叉将业务数据通过NE2与NE1之间的保护路径传输至NE1。业务数据最终按照“NE1→NE2→NE3→NE2→NE1→NE6→NE5→NE4”的传输路径传输至NE4下环,该传输路径如图9所示。
应理解,图8所示的FlexE交叉环仅是举例说明,本申请提供的FlexE交叉环的应用场景不限于图8所示的场景。
例如,图8所示的FlexE交叉环还可以应用在第4代(4th generation,4G)移动通信系统中,其中,CE1可以与4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eNB)直接连接或者间接连接。图8所示的FlexE交叉环还可以应用在第5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中,其中,CE1可以与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gNB)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
再例如,图8所示的FlexE交叉环还可以跨层网络架构中,其中,NE1可以与接入层设备连接,NE4可以与汇聚层设备或者核心层设备连接。
以上示例仅是举例说明,未来的通信系统同样适用于本申请所提供的FlexE交叉环。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FlexE交叉环,该FlexE交叉环中每个节点具有多个工作路径和多个保护路径,该多个工作路径与该多个保护路径一一对应。
如图10所示,节点1包括两个物理端口(即,PHY),分别为东向物理端口和西向物理端口。图10所示的节点1仅是举例说明,节点1还可以包含更多的物理端口。
东向物理端口对应6个客户,分别为客户1、客户3、客户7、客户8、客户9和客户10,其中,客户1、客户7和客户8为工作客户(即,与工作路径对应的客户),客户3、客户8和客户10为保护客户(即,与保护路径对应的客户)。
西向物理端口对应6个客户,分别为客户2、客户4、客户11、客户12、客户13和客户14,其中,客户4、客户11和客户12为工作客户,客户2、客户13和客户14为保护客户。
东向物理端口的3个工作客户被配置为一个客户组(client group),即,工作客户组1;西向物理端口的3个工作客户被配置为另一个客户组,即,工作客户组2。本申请中,客户组也可以称之为客户绑定组。东向物理端口的3个保护客户被配置为一个客户组,即,保护客户组1,西向物理端口的3个保护客户被配置为另一个客户组,即,保护客户组2。
上述客户组的示例仅是举例说明,本申请提供的客户组中客户的数量还可以是其它数量,例如,2个客户作为一个客户组,或者,更多个客户作为一个客户组。
类似地,也可以对节点2和节点3配置工作客户组和保护客户组。配置结果如图11和图12所示。
包含图10所示的节点1、图11所示的节点2以及图12所示的节点3的FlexE交叉环如图13所示。若节点1的西向物理端口对应的FlexE链路组出现故障,则节点1可以将删除西向物理端口与东向物理端口之间的FlexE交叉,并建立东向物理端口的工作客户组和保护客户组之间的FlexE交叉,将业务数据从东向物理端口的保护客户组发送出去。
由于节点1基于客户组对多个工作客户和多个保护客户进行一次FlexE交叉处理即可完成路径倒换,无需对各个工作客户和保护客户进行多次FlexE交叉处理,因此,基于客户组的FlexE交叉可以减少路径倒换的开销。
FlexE交叉环的故障处理结果如图14所示,节点3也相应地删除出现故障的客户组与正常客户组之间的FlexE交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图13和图14所示的FlexE交叉环和相应地故障处理方法能够应用于图8,图4或者本申请所描述的其它场景是显而易见的。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检测FlexE交叉环的故障的方法,应用于如图13所示的包括客户组的FlexE交叉环中。该方法包括:
节点1通过工作客户4向节点3发送OAM报文,OAM报文用于检测节点1与节点3之间的FlexE链路组的连通性。
若节点1在N(N为正整数)个周期内未接收到上述OAM报文的响应消息,则节点1确定节点1与节点3之间的FlexE链路组出现故障,无需再通过客户11或者客户12发送OAM报文,从而减小了OAM报文开销。此外,由于无需在一个客户组中每个客户均配置OAM检测,因此,使用客户组的FlexE交叉环能够减小配置OAM的工作量。
上述方案仅是举例说明,节点1也可以根据N个周期内未接收到节点3发送的OAM报文确定西向物理端口的FlexE链路组出现故障。
OAM报文可以采用图15所示的报文格式。
图15中,OAM报文采用66B码块的编码格式,第一行的数字0~65为66个比特的序号,其中,前两个比特为开销比特,从比特2开始,相邻的8个比特划分为一个字节,后面的64个比特共划分为8个字节。
第一个字节(2~9)采用0x4B表示66B码块的控制类型,用于识别O码,即IEEE802.3定义的排序控制符。
第二个字节(10~17)中,前两个比特为预留域(Resv),后6个比特为类型域(Type),表示OAM报文类型。
其中,当类型域的值为0x1时,表示该66B码块为BAS码块,BAS码块的一个作用是检测路径的连通性。BAS码块即上文所述的第二OAM报文。
当类型域的值为0x2时,表示该66B码块为APS码块,APS码块的一个作用是检测指示节点进行自动保护倒换,例如,删除两个方向的工作客户之间的FlexE交叉,建立相同方向的工作客户与保护客户之间的FlexE交叉。APS码块即上文所述的第一OAM报文。
第三个字节(18~25)、第四个字节(26~33)、第六个字节(42~49)和第七个字节(50~57)为值(Value)域,用于承载OAM取值。
第五个字节(34~41)中,前4个比特采用0xC作为OAM信息块的标识。
第八个字节(58~65)中,前4个比特表示序列(Seq)域,其取值可以指示多码块报文中不同的码块顺序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在单码块报文中,序列域可以填充为无效值,例如0000。第八个字节的后4个比特为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域,用于校验上述八个字节(除CRC域)的完整性。
图15所示的编码格式仅是举例说明,本申请对OAM报文的编码格式不作限定,例如,还可以采用64B的编码格式对OAM报文进行编码。
上文详细介绍了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的示例。可以理解的是,通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传输数据的装置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16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该通信装置1600可以应用于图4或图8所示的网络架构中,例如可以应用于图4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的节点1或图8所示网络架构的NE1。通信装置1600可以包括处理器1610,与处理器1610耦合连接的存储器1620,通信接口1630。处理器161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组合。处理器1610可以是指一个处理器,也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存储器16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1620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闪存(flash),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存储器1620还可以包括上述不同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存储器1620可以是指一个存储器,也可以包括多个存储器。存储器1620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以包括多个软件模块,例如发送模块1621,处理模块1622和接收模块1623。处理器1610运行上述各个软件模块后,可以按照各个软件模块的指示进行相应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一个软件模块所执行的操作实际上是指处理器1610根据所述软件模块的指示而执行的操作。例如,处理器1610运行处理模块1622后执行:
确定第三FlexE链路组发生故障;
删除第一客户与第三客户之间的FlexE交叉;
建立第一客户与第二客户之间的FlexE交叉。
处理器1610例如可以是图4所示的节点1中的处理器,第三FlexE链路组例如是图4所示的链路组3,第一客户例如是客户1,第三客户例如是客户4,第二客户例如是客户3。
处理器1610还可以在运行接收模块1623后执行:通过所述第一客户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FlexE数据;以及,在运行发送模块1623后执行:通过所述第二客户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转发所述第一FlexE数据。
所述第三FlexE链路组的链路故障排除后,处理器1610还可以在运行处理模块1622后执行:删除第一客户与第二客户之间的FlexE交叉;建立第一客户与第三客户之间的FlexE交叉。
处理器1610还可以在运行接收模块1623后执行:通过第一客户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FlexE数据;通过第三客户向第三网络设备转发第二FlexE数据。
第二网络设备例如可以是图4所示的节点2,第三网络设备例如可以是图4所示的节点3。
所述第三FlexE链路组用于承载至少两个客户,所述至少两个客户构成一个客户绑定组,该客户绑定组包括第三客户和第四客户,第三客户部署了OAM检测,第四客户没有部署OAM检测;处理器1610还可以在运行处理模块1622后执行:基于第三客户部署的OAM检测,确定第三FlexE链路组发生故障。
装置实施例和方法实施例中完全对应,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由装置实施例中相应的模块执行,例如通信接口执行方法实施例中接收步骤和发送步骤,除发送接收外的其它步骤可以由处理器执行。具体模块的功能可以参考相应的方法实施例,不再详述。
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环网,所述环网为灵活以太FlexE交叉环,所述FlexE交叉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相邻,并且,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相邻;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具有第一FlexE链路组和第二FlexE链路组,所述第一FlexE链路组用于承载第一客户,所述第二FlexE链路组用于承载第二客户;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具有第三FlexE链路组,所述第三FlexE链路组用于承载第三客户;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三FlexE链路组发生故障;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删除所述第一客户与所述第三客户之间的FlexE交叉;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建立所述第一客户与所述第二客户之间的FlexE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客户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FlexE数据;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二客户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转发所述第一FlexE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FlexE链路组的链路故障排除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删除所述第一客户与所述第二客户之间的FlexE交叉;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建立所述第一客户与所述第三客户之间的FlexE交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客户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FlexE数据;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三客户向所述第三网络设备转发所述第二FlexE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FlexE链路组用于承载至少两个客户,所述至少两个客户构成一个客户绑定组,所述客户绑定组包括所述第三客户和第四客户,所述第三客户部署操作、管理和维护OAM检测,所述第四客户没有部署OAM检测;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三FlexE链路组发生故障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三客户部署的OAM检测,确定所述第三FlexE链路组发生故障。
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环网,所述环网为灵活以太FlexE交叉环,所述FlexE交叉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和第三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相邻,并且,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三网络设备相邻;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具有第一FlexE链路组和第二FlexE链路组,所述第一FlexE链路组用于承载第一客户,所述第二FlexE链路组用于承载第二客户;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之间具有第三FlexE链路组,所述第三FlexE链路组用于承载第三客户;所述通信装置配置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存储器,该存储器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
与所述存储器相连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从而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所述第三FlexE链路组发生故障;
删除所述第一客户与所述第三客户之间的FlexE交叉;
建立所述第一客户与所述第二客户之间的FlexE交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第一客户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FlexE数据;
通过所述第二客户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转发所述第一FlexE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FlexE链路组的链路故障排除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删除所述第一客户与所述第二客户之间的FlexE交叉;
建立所述第一客户与所述第三客户之间的FlexE交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
通过所述第一客户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FlexE数据;
通过所述第三客户向所述第三网络设备转发所述第二FlexE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FlexE链路组用于承载至少两个客户,所述至少两个客户构成一个客户绑定组,所述客户绑定组包括所述第三客户和第四客户,所述第三客户部署操作、管理和维护OAM检测,所述第四客户没有部署OAM检测;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三客户部署的所述OAM检测,确定所述第三FlexE链路组发生故障。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该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
13.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1394199.5A 2018-11-21 2018-11-21 通信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12119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4199.5A CN111211957B (zh) 2018-11-21 2018-11-21 通信方法和装置
PCT/CN2019/104811 WO2020103530A1 (zh) 2018-11-21 2019-09-07 通信方法和装置
EP19888000.7A EP3873037A4 (en) 2018-11-21 2019-09-07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JP2021527214A JP7168286B2 (ja) 2018-11-21 2019-09-07 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US17/325,033 US20210273826A1 (en) 2018-11-21 2021-05-19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4199.5A CN111211957B (zh) 2018-11-21 2018-11-21 通信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11957A true CN111211957A (zh) 2020-05-29
CN111211957B CN111211957B (zh) 2021-10-01

Family

ID=70774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94199.5A Active CN111211957B (zh) 2018-11-21 2018-11-21 通信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73826A1 (zh)
EP (1) EP3873037A4 (zh)
JP (1) JP7168286B2 (zh)
CN (1) CN111211957B (zh)
WO (1) WO202010353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1382A (zh) * 2020-11-24 2021-03-16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WO2022100350A1 (zh) * 2020-11-16 2022-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在城域传送网络mtn或分片分组网络spn中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87418A1 (en) * 2019-03-20 2020-09-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outing flexe data in a network
CN112911420A (zh) * 2019-12-03 2021-06-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FlexE网络的重路由方法、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13502A1 (en) * 2015-06-30 2017-01-04 Ciena Corporation Flexible etherne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witching, oam, multi-service, chip-to-chip interface, time transfer, and encryption
CN106788921A (zh) * 2016-11-24 2017-05-3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cpe冗余链路系统及方法
US20170272308A1 (en) * 2016-03-17 2017-09-21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Flexible ethernet logical lane aggregation
CN108418753A (zh) * 2017-02-10 2018-08-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路径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8809674A (zh) * 2017-04-28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链路组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14962A1 (en) * 2002-05-15 2003-11-20 Mark Allaye-Cha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ndwidth optimization in network ring topology
WO2006030435A2 (en) * 2004-09-16 2006-03-23 Alcatel Optical Networks Israel Ltd. Efficient protection mechanisms for protecting multicast traffic in a ring topology network utilizing label switching protocols
US7936680B2 (en) * 2005-12-08 2011-05-0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the scalability of Ethernet OAM
US20100238813A1 (en) 2006-06-29 2010-09-2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Q-in-Q Ethernet rings
US8085676B2 (en) 2006-06-29 2011-12-27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oping back traffic in QIQ ethernet rings and 1:1 protected PBT trunks
US7768928B2 (en) * 2006-07-11 2010-08-03 Corrigent Systems Ltd. Connectivity fault management (CFM) in networks with link aggregation group connections
CN101710877B (zh) 2009-12-04 2012-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伪线的业务流量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JP5319787B2 (ja) 2009-12-28 2013-10-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転送リングネットワークの切替え方法及びノード装置
US10505655B2 (en) * 2016-07-07 2019-12-10 Infinera Corp. FlexE GMPLS signaling extensions
CN112165427A (zh) * 2016-12-02 2021-0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保护倒换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CN113595934A (zh) * 2016-12-26 2021-11-02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灵活以太网的业务流传输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13300876B (zh) 2016-12-26 2022-09-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Dcn报文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和网络系统
CN110383766B (zh) * 2017-06-27 2021-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保护倒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453905A (zh) * 2017-07-31 2017-12-0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以太网1:1保护倒换实现方法
CN109586864B (zh) * 2017-09-28 2021-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JP7035877B2 (ja) * 2018-07-20 2022-03-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伝送装置
CN111294226B (zh) * 2018-12-10 2023-05-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13502A1 (en) * 2015-06-30 2017-01-04 Ciena Corporation Flexible etherne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witching, oam, multi-service, chip-to-chip interface, time transfer, and encryption
US20170272308A1 (en) * 2016-03-17 2017-09-21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Flexible ethernet logical lane aggregation
CN106788921A (zh) * 2016-11-24 2017-05-3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cpe冗余链路系统及方法
CN108418753A (zh) * 2017-02-10 2018-08-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路径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8809674A (zh) * 2017-04-28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链路组的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00350A1 (zh) * 2020-11-16 2022-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在城域传送网络mtn或分片分组网络spn中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EP4236249A4 (en) * 2020-11-16 2024-04-24 Huawei Tech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APPLIED TO A METROPOLITAN TRANSPORT NETWORK (MTN) OR TO A SLICED PACKET NETWORK (SPN)
CN112511382A (zh) * 2020-11-24 2021-03-16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73037A4 (en) 2022-01-19
CN111211957B (zh) 2021-10-01
EP3873037A1 (en) 2021-09-01
WO2020103530A1 (zh) 2020-05-28
JP2022507745A (ja) 2022-01-18
US20210273826A1 (en) 2021-09-02
JP7168286B2 (ja) 2022-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11957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US8730822B2 (en) Method for supporting SDH/SONET OAMP on ethernet
US7043541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capabilities in packet over optics networks
US7394758B2 (en) Method for supporting SDH/SONET APS on Ethernet
JP7282187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イーサネット通信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JP6027688B2 (ja) リングネットワークプロテクションにおけるラベル自動割当て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11804982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037540A (zh)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040221058A1 (en) Nested protection switching in a mesh connect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1339183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porting ethernet frames over a transport SDH/SONET network
CN101170711A (zh) 自动交换光网络scn和mcn信息传递装置及方法
US8837276B2 (en) Relay apparatus, relay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JP7163508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イーサネット通信方法と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US20130003759A1 (en) Technique for bandwidth effective traffic protec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6850256A (zh) 一种分组传送网及其保护方法、网元设备
KR102337650B1 (ko) 비트 블록 스트림 처리, 레이트 매칭 및 교환을 위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JP2010200269A (ja) 通信装置、パケット送受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2048828A1 (en) Method and systems for data transmission over packet networks, corresponding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