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11382A - 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11382A
CN112511382A CN202011327646.2A CN202011327646A CN112511382A CN 112511382 A CN112511382 A CN 112511382A CN 202011327646 A CN202011327646 A CN 202011327646A CN 112511382 A CN112511382 A CN 1125113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e
node
pcecc
channe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276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11382B (zh
Inventor
何文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ing You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ing You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ing You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ing You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2764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113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11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13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113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13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7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functio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当接收到FlexE通道的创建申请时,PCECC根据申请信息,以及预先建立的FlexE数据库,确定满足申请需求的FlexE路径;PCECC根据满足申请需求的FlexE路径,从出接口节点到入口节点,逐节点分配FlexE交叉连接;在入口节点根据PCECC发来的客户端标识创建客户端接口完成后,PCECC向端节点通告FlexE通道的完整路径信息,得到FlexE通道。本发明可以实现FlexE通道的自动创建,提高了网络资源使用率以及降低了运维的成本。

Description

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为了解决以太网标准速率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问题,光联网论坛(OpticalInternational Forum,OIF)机构提出了FlexE(Flexible Ethernet,灵活以太网)协议标准。
FlexE通过对以太网轻量级增强,在以太网L2(MAC)/L1(PHY)之间的中间层增加FlexE Shim(FLexE垫层)层,实现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属于数据链路层)和PHY(物理层)的解耦;Flex Shim层基于时分复用分发机制,将多个Client(客户端)接口的数据按照时隙方式调度并分发至多个不同的子通道。以100GE管道为例,通过FlexE Shim可以划分为20个5G速率的子通道,每个客户侧接口可指定使用某一个或多个子通道,实现业务隔离。
FlexE隧道技术,即FlexE交叉端到端报文转发,PE(Provider Edge,骨干网的边缘设备)节点基于分组转发实现统计复用,P(骨干网的中间转发节点)节点支持FlexE交叉,实现L1层的报文透传。FlexE隧道技术是目前5G承载以及高质量专线业务的重要方式之一。
但是,现有的FlexE隧道一般都是通过网管逐节点配置,需要在每个节点指定隧道在该节点需要交叉连接的接口,以及该隧道所需要占用的时隙和带宽。配置较为繁琐,也很容易出错,增加了运维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用以实现FlexE通道的自动创建,该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FlexE通道的创建申请时,基于路径计算单元PCE的中央控制器PCECC根据申请信息,以及预先建立的FlexE数据库,确定满足申请需求的FlexE路径;
PCECC根据满足申请需求的FlexE路径,从出接口节点到入口节点,逐节点分配FlexE交叉连接;
在入口节点根据PCECC发来的客户端标识创建客户端接口完成后,PCECC向端节点通告FlexE通道的完整路径信息,得到FlexE通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装置,用以实现FlexE通道的自动创建,该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当接收到FlexE通道的创建申请时,基于路径计算单元PCE的中央控制器PCECC根据申请信息,以及预先建立的FlexE数据库,确定满足申请需求的FlexE路径;
分配单元,用于PCECC根据满足申请需求的FlexE路径,从出接口节点到入口节点,逐节点分配FlexE交叉连接;
创建单元,在入口节点根据PCECC发来的客户端标识创建客户端接口完成后,PCECC向端节点通告FlexE通道的完整路径信息,得到FlexE通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中,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案,与现有技术中通过网管逐节点配置,需要在每个节点指定隧道在该节点需要交叉连接的接口,以及该隧道所需要占用的时隙和带宽,配置较为繁琐,也很容易出错,增加了运维的成本的技术方案相比,通过:当接收到FlexE通道的创建申请时,PCECC根据申请信息,以及预先建立的FlexE数据库,确定满足申请需求的FlexE路径;PCECC根据满足申请需求的FlexE路径,从出接口节点到入口节点,逐节点分配FlexE交叉连接;在入口节点根据PCECC发来的客户端标识创建客户端接口完成后,PCECC向端节点通告FlexE通道的完整路径信息,得到FlexE通道,可以实现FlexE通道的自动创建,提高了网络资源使用率以及降低了运维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分配FlexE交叉连接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FlexE通道的创建涉及的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PCECC(PCE-based central controller,基于PCE的中央控制器)通过将分布式控制平面与SDN元素混合在一起,可以简化分布式控制平面的处理。本发明通过扩展PCEP(PCEprotocol,PCE协议)协议,通过PCECC来创建FlexE隧道,提高了网络系统的运维效率。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FlexE通道的创建方案,该方案包括:PCECC节点根据FlexE通道的申请信息;计算满足申请需求的FlexE路径;PCECC根据计算结果,从出口节点到入口节点,逐节点下发满足需求的交叉连接;入口节点根据CCI对象中的客户端接口标识创建客户端接口;PCECC向端节点(标识FlexE通道的入口节点和出口节点)通告FlexE通道的完整路径信息(包含FlexE通道的首尾节点信息,通道所经过的节点,通道的带宽,时隙等信息),从而实现了FlexE通道的自动创建。FlexE通道的申请信息包括FlexE通道的入口节点以及出口节点,以及所需要的带宽,时延,优先级等特性。本发明通过扩展PCE协议,实现了FlexE通道的自动创建,提高了网络资源使用率以及降低了运维的成本。下面对该FlexE通道的创建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当接收到FlexE通道的创建申请时,基于路径计算单元PCE的中央控制器PCECC根据申请信息,以及预先建立的FlexE数据库,确定满足申请需求的FlexE路径;
步骤102:PCECC根据满足申请需求的FlexE路径,从出接口节点到入口节点,逐节点分配FlexE交叉连接;
步骤103:在入口节点根据PCECC发来的客户端标识创建客户端接口完成后,PCECC向端节点通告FlexE通道的完整路径信息,得到FlexE通道。
本发明实施例中,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与现有技术中通过网管逐节点配置,需要在每个节点指定隧道在该节点需要交叉连接的接口,以及该隧道所需要占用的时隙和带宽,配置较为繁琐,也很容易出错,增加了运维的成本的方法相比,可以实现FlexE通道的自动创建,提高了网络资源使用率以及降低了运维的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还可以包括:按照如下方法建立FlexE数据库:
PCECC收集域内所有节点的FlexE信息;
根据域内所有节点的FlexE信息,建立FlexE数据库;所述FlexE数据库包括:每个节点的FlexE的接口信息,FlexE通道信息,以及时隙信息。
具体实施时,上述建立FlexE数据库的实施方式为后续高效创建FlexE通道奠定基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FlexE接口信息可以包括:FlexE组,FlexE客户端,FlexE物理接口,时隙信息包括:时隙编号,时隙状态,时隙带宽;FlexE通道信息包括:FlexE通道的入口和出口节点,带宽,通道经过的节点,优先级,以及每个节点的交叉连接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还可以包括:PCECC与路径计算客户端PCC进行能力的协商处理,确定PCECC和PCC节点是否都支持FlexE能力;
PCECC收集域内所有节点的FlexE信息,可以包括:在确定PCECC和PCC节点都支持FlexE能力时,PCECC收集域内所有节点的FlexE信息。
具体实施时,在确定PCECC和PCC节点都支持FlexE能力时,PCECC再收集域内所有节点的FlexE信息,保证了FlexE通道创建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申请信息可以包括入口节点标识、出口节点标识、优先级、带宽、时延以及路径类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申请信息还可以包括:指定必经的网元以及接口,或者不能经过的网元以及接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FlexE通道创建申请由PCC发起,PCE请求PCReq消息中的标签交换路径LSP对象须指定所需创建的路径类型为FlexE通道。
具体实施时,若所述FlexE通道创建申请由PCC发起,PCE请求PCReq消息中的标签交换路径LSP对象须指定所需创建的路径类型为FlexE通道,保证了FlexE通道创建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PCECC根据满足申请需求的FlexE路径,从出接口节点到入口节点,逐节点分配FlexE交叉连接,可以包括:
步骤201:PCECC根据满足申请需求的FlexE路径,从出口节点到入口节点,逐节点校验每个节点的现有交叉连接是否满足需求;
步骤202:如果不满足,PCECC通过LSP初始化请求PCInitiate消息携带中央控制器指令CCI对象为节点分配交叉连接。
具体实施时,上述分配FlexE交叉连接的实施方式,进一步保证了FlexE通道创建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入口节点根据PCECC发来的客户端标识创建客户端接口完成后,PCECC向端节点通告FlexE通道的完整路径信息,得到FlexE通道,可以包括:在入口节点根据CCI对象的客户端标识创建客户端接口完成后,PCECC向端节点通告FlexE通道的完整路径信息,得到FlexE通道。
具体实施时,入口节点可以根据上述CCI对象的客户端标识创建客户端接口,在入口节点根据CCI对象的客户端标识创建客户端接口完成后,PCECC向端节点通告FlexE通道的完整路径信息,得到FlexE通道,进一步保证了FlexE通道的高效创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交叉连接可以包括建立连接的入接口标识、出接口标识、申请路径类型以及时隙。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如何实施,下面再整体介绍FlexE通道的创建详细步骤。
本发明中,PCECC首先与PCC(Path Computation Client,路径计算客户端)节点进行能力的协商,确定PCC和PCECC节点是否支持FlexE能力;PCECC收集节点的FlexE信息,建立FlexE数据库;当有FlexE通道建立请求时,根据申请信息计算端到端的路径(Flexe路径);然后PCECC根据计算结果,从出接口节点到入口节点,逐跳下发FlexE交叉连接;PCECC通过PCInitiate(LSP Initiate Request,LSP初始化请求)消息携带CCI对象为节点(FlexE通道经过的所有节点)分配交叉连接,PCECC节点通过PCInitiate向端节点通告FlexE通道的完整路径信息以及创建客户端接口,从而实现了FlexE通道的自动创建。实现步骤如下,如图3:
①PCECC与PCC进行能力的协商,确定PCECC和PCC节点是否都支持FlexE能力;
PCECC与PCC在建立会话时,协商FlexE能力的能力,通告扩展OPEN对象中,新增一个TLV(type length value,PCE协议携带属性值的一个载体)用来协商FlexE能力。
TLV一般携带在对象中,一个对象中可以有多个TLV。
②PCECC收集域内节点的FlexE信息,建立FlexE信息库;
FlexEDB(FlexE database,FlexE数据库):包含了每个节点的FlexE的接口信息以及FlexE通道信息以及时隙信息。
FlexE信息包括FlexE Group,FlexE Client,FlexE PHY,时隙,时隙状态,带宽以及FlexE通道信息等;
Flex client:端到端的FlexE的通道,在入口节点会以客户端接口的形式呈现,这样才能把流量通过客户端接口引入。对应于外在观察到的用户接口,PE节点可以把分组报文映射进用户接口;对应于网络的各种用户接口(UNI),与现有IP/ETH网络中的传统业务接口一致。可根据带宽需求灵活配置,例如10G、40G、100G、200G、n*25G。
FlexE Group:绑定的一组FlexE PHY。
FlexE PHY:FlexE物理接口。
FlexE通道:包括入口节点标识、出口节点标识、优先级,带宽,时延等;
时隙:时隙编号,以及时隙对应的带宽;
时隙状态:在用和空闲;
邻接关系:链路的两个端点信息以及接口信息。
③PCECC接收到FlexE通道建立请求时,根据申请信息计算端到端的路径;
FlexE通道的申请可以来自于网管、PCC节点,或者手动配置等。申请信息包括入口节点标识、出口节点标识、优先级,带宽,时延,以及路径类型等,也可以在申请信息中指定必经的网元以及接口或者不能经过的网元以及接口。
若是由PCC发起的FlexE通道创建申请,PCReq(PCE request,PCE请求消息)消息中的LSP(路径对象)对象必须指定所需创建的路径的类型为FlexE;
在一个实施例中,PCC通过PCReq消息中指定显式路径对象ERO。具体实施时,PCC可以通过PCReq消息中指定ERO(explicit route object,显式路径对象)对象,显式指定需要经过的节点。
PCECC根据申请信息中的入口节点标识和出口节点标识,确定FlexE通道的端点,计算满足需求的端到端路径,如果没有满足需求的端到端路径,则返回失败,通告路径不可达。入口节点即FlexE通道的起始节点,出口节点即FlexE通道的终结点。
所申请的路径类型有单向,双向,双向严格等;
若所申请的路径为单向,则仅仅计算入口节点到达出口节点的路径;
若所申请的路径为双向,则需要同时计算满足入口节点到达和出口节点到达入口节点路径;
对于严格双向的路径,则正向和方向的路径一致,每个节点的交叉连接也是双向。
④PCECC根据计算结果,从出口节点到入口节点,逐跳下发FlexE交叉连接;
PCECC根据计算结果,从出口节点到入口节点,逐跳校验每个节点的现有交叉连接,是否满足需求,如果不满足,则通过PCInitiate(LSP Initiate Request,LSP初始化请求,LSP(Label Switch Path,标签交换路径))消息下发交叉连接;PCECC通过PCInitiate携带CCI对象为节点分配交叉连接;交叉连接包括建立连接的入接口标识、出接口标识、方向类型(单向/双向),以及时隙,时隙可以有多个。
本发明扩展了CCI对象,为CCI对象增加了新的类型,即FlexE交叉连接,内容包括入接口、出接口、方向类型以及时隙,对于接口需要指定接口类型和接口标识,可以为物理接口或者客户端接口。其中对于入口节点的交叉连接,只有出接口,即对于入口节点,CCI对象只有出接口;对于出口节点的交叉连接,只有入方向,即对于出口节点,CCI对象只有入接口;客户端接口标识为可选字段,只有FlexE通道的入口接口需要设置客户端接口时隙可以由多个,通过TLV携带时隙编号。方向类型为单向和双向两种,通过TLV携带。
PCC收到PCInitiate消息之后,根据消息中指定的方式创建交叉连接,创建成功之后,通过PCRpt(PCE report,PCE报告)消息向PCECC应答交叉连接创建成功。对于入口节点根据CCI对象创建客户端接口以及交叉连接,然后向PCECC应答交叉连接创建成功。
对于由PCECC发起的FlexE通道的创建,需要在通道的首节点下发PCInitiate消息,获取LSP-ID(路径标识)之后,才能进行交叉连接的下发。这个流程属于PCE的原有流程,此处不赘述。
当入口节点应答PCRpt消息确认交叉连接建立成功之后,FlexE通道建立成功。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如何实施,下面结合附图4举一例子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拓扑如图4所示,PCECC没有在图中呈现,拓扑中的所有节点作为PCC与PCECC交互。本实施例中,所有的链路的带宽默认为100G,时隙粒度为5G,物理口下的时隙编号为1-20。PE1与P1之间的互联的物理接口进行绑定,形成FlexE Group,编号为1,P1与P2之间的FlexE Group编号为2;P2与PE2之间的FlexE Group编号为3。PE1的网络标识为100.100.100.100,PE2的网络标识为100.100.100.200。
本实施例中,PCECC接收到申请,需要建立FlexE通道,带宽为20G,入口节点为100.100.100.100,出口节点为100.100.100.200,双向路径。实现步骤如下:
1.PCECC与PCC进行能力的协商,确定PCECC和PCC节点是否都支持FlexE能力;
PCECC与PE1,P1,P2,PE2分别建立会话时,协商FlexE能力的能力。Open对象中携带了TLV标识了FlexE能力,若没有该TLV,则认为不支持FlexE能力。
本实施例中,所有节点都支持FlexE能力。
2.PCECC收集域内节点的FlexE信息,建立FlexE信息库;
FlexEDB(FlexE database,FlexE数据库):包含了每个节点的FlexE的接口信息以及FlexE通道信息以及时隙信息。
本实施例中,PE1上有FlexE Group,编号为1,该接口下关联时隙1-20;PE2上有FlexE Group,编号为4,该接口下关联时隙1-20;时隙1-20,都为空闲,其他节点与之类似。
每个节点可以有多个FlexE Group。FlexE Group下存在多个时隙,有在用的,有空闲的。
本实施例中,直连的两个接口之间形成链路,PE1的接口1和P1的接口1之间形成链路,链路标识为起始节点、起始端口、结束节点、结束端口,以及带宽和时隙粒度。PE2的接口3和P2的接口3之间形成链路。
PCECC根据收集到的FlexE的邻接信息绘制拓扑连接关系,并根据接口以及时隙状态获取每个节点的资源状态。
3.PCECC接收到FlexE通道建立请求时,根据申请信息计算端到端的路径;
本实施例中,PCECC根据申请计算从PE1到达PE2的双向路径,带宽为20G,路径信息为PE1-P1-P2-PE2。
4.PCECC根据计算结果,从出口节点到入口节点,逐跳下发FlexE交叉连接;
PCECC根据计算结果,从出口节点到入口节点,逐跳校验每个节点的现有交叉连接,是否满足需求,如果不满足,则通过PCInitiate(LSP Initiate Request,LSP初始化请求)消息下发交叉连接;PCInitiate携带CCI对象为节点分配交叉连接;交叉连接包括建立连接的入接口标识、出接口标识、单向/双向,以及时隙,时隙可以用多个。
本实施例中,PCECC为各个节点分配的交叉连接为:
PE2:入接口为FlexE Group=3,出接口为FlexE Client=200,关联时隙1-4,双向。
P2:入接口为FlexE Group=2,出接口为FlexE Group=3,关联时隙1-4,双向。
P1:入接口为FlexE Group=1,出接口为FlexE Group=2,关联时隙1-4,双向。
PE1:出接口为FlexE Group=1,入接口为FlexE Client=100,关联时隙1-4,双向。
本发明扩展了CCI对象,为CCI对象增加了新的类型,即FlexE交叉连接,内容包括入接口、出接口、方向类型以及时隙。
其中对于入口节点的交叉连接,只有出接口,即对于入口节点,CCI对象只有出接口;对于出口节点的交叉连接,只有入方向,即对于出口节点,CCI对象只有入接口。
时隙可以由多个,通过TLV携带时隙编号。
方向类型有单向和双向两种。
PCC收到PCInitiate消息之后,根据消息中指定的方式创建交接连接;其中,若出接口或者入接口为FlexE Client接口,则认为是端节点,对于出向侧,出接口为空。当客户端接口不存在时,PCC根据客户端标识创建客户端接口,当交叉连接以及客户端接口创建成功之后,通过PCRpt(PCE report,PCE报告)消息向PCECC应答交叉连接创建成功。
对于由PCECC发起的FlexE通道的创建,需要在通道的首节点下发PCInitiate消息,获取LSP-ID(FlexE路径标识)之后,才能进行交叉连接的下发,因为交叉连接需要与LSP进行关联。
当入口节点应答PCRpt消息确认交叉连接建立成功之后,则FlexE通道建立成功。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扩展PCE协议,实现了FlexE通道的自动创建,提高了网络资源使用率以及降低了运维的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01,用于当接收到FlexE通道的创建申请时,基于路径计算单元PCE的中央控制器PCECC根据申请信息,以及预先建立的FlexE数据库,确定满足申请需求的FlexE路径;
分配单元02,用于PCECC根据满足申请需求的FlexE路径,从出接口节点到入口节点,逐节点分配FlexE交叉连接;
创建单元03,在入口节点根据PCECC发来的客户端标识创建客户端接口完成后,PCECC向端节点通告FlexE通道的完整路径信息,得到FlexE通道。
具体实施时,FlexE通道的创建装置可以是PCECC。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装置还可以包括:建立单元,用于按照如下方法建立FlexE数据库:
PCECC收集域内所有节点的FlexE信息;
根据域内所有节点的FlexE信息,建立FlexE数据库;所述FlexE数据库包括:每个节点的FlexE的接口信息,FlexE通道信息,以及时隙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FlexE接口信息可以包括:FlexE组,FlexE客户端,FlexE物理接口,时隙信息包括:时隙编号,时隙状态,时隙带宽;FlexE通道信息包括:FlexE通道的入口和出口节点,带宽,通道经过的节点,优先级,以及每个节点的交叉连接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装置还可以包括:协商处理单元,用于PCECC与路径计算客户端PCC进行能力的协商处理,确定PCECC和PCC节点是否都支持FlexE能力;
PCECC收集域内所有节点的FlexE信息,包括:在确定PCECC和PCC节点都支持FlexE能力时,PCECC收集域内所有节点的FlexE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申请信息包括入口节点标识、出口节点标识、优先级、带宽、时延以及路径类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申请信息还包括:指定必经的网元以及接口,或者不能经过的网元以及接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FlexE通道创建申请由PCC发起,PCE请求PCReq消息中的标签交换路径LSP对象须指定所需创建的路径类型为FlexE通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配单元具体用于:
PCECC根据满足申请需求的FlexE路径,从出口节点到入口节点,逐节点校验每个节点的现有交叉连接是否满足需求;
如果不满足,PCECC通过LSP初始化请求PCInitiate消息携带中央控制器指令CCI对象为节点分配交叉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创建单元具体用于:在入口节点根据CCI对象的客户端标识创建客户端接口完成后,PCECC向端节点通告FlexE通道的完整路径信息,得到FlexE通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交叉连接包括建立连接的入接口标识、出接口标识、申请路径类型以及时隙。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中,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案,与现有技术中通过网管逐节点配置,需要在每个节点指定隧道在该节点需要交叉连接的接口,以及该隧道所需要占用的时隙和带宽,配置较为繁琐,也很容易出错,增加了运维的成本的技术方案相比,通过:当接收到FlexE通道的创建申请时,PCECC根据申请信息,以及预先建立的FlexE数据库,确定满足申请需求的FlexE路径;PCECC根据满足申请需求的FlexE路径,从出接口节点到入口节点,逐节点分配FlexE交叉连接;入口节点根据CCI对象中的客户端标识创建客户端接口;在入口节点根据PCECC发来的客户端标识创建客户端接口完成后,PCECC向端节点通告FlexE通道的完整路径信息,从而实现FlexE通道的自动创建,提高了网络资源使用率以及降低了运维的成本。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接收到FlexE通道的创建申请时,基于路径计算单元PCE的中央控制器PCECC根据申请信息,以及预先建立的FlexE数据库,确定满足申请需求的FlexE路径;
PCECC根据满足申请需求的FlexE路径,从出接口节点到入口节点,逐节点分配FlexE交叉连接;
在入口节点根据PCECC发来的客户端标识创建客户端接口完成后,PCECC向端节点通告FlexE通道的完整路径信息,得到FlexE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照如下方法建立FlexE数据库:
PCECC收集域内所有节点的FlexE信息;
根据域内所有节点的FlexE信息,建立FlexE数据库;所述FlexE数据库包括:每个节点的FlexE的接口信息,FlexE通道信息,以及时隙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lexE接口信息包括:FlexE组,FlexE客户端和FlexE物理接口;所述时隙信息包括:时隙编号,时隙状态和时隙带宽;所述FlexE通道信息包括:FlexE通道的入口和出口节点,带宽,通道经过的节点,优先级,以及每个节点的交叉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CECC与路径计算客户端PCC进行能力的协商处理,确定PCECC和PCC节点是否都支持FlexE能力;
PCECC收集域内所有节点的FlexE信息,包括:在确定PCECC和PCC节点都支持FlexE能力时,PCECC收集域内所有节点的FlexE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FlexE通道创建申请由PCC发起,PCE请求PCReq消息中的标签交换路径LSP对象须指定所需创建的路径类型为FlexE通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PCECC根据满足申请需求的FlexE路径,从出接口节点到入口节点,逐节点分配FlexE交叉连接,包括:
PCECC根据满足申请需求的FlexE路径,从出口节点到入口节点,逐节点校验每个节点的现有交叉连接是否满足需求;
如果不满足,PCECC通过LSP初始化请求PCInitiate消息携带中央控制器指令CCI对象为节点分配交叉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CI对象的类型包括FlexE交叉连接,所述CCI对象的内容包括入接口、出接口、方向类型以及时隙。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入口节点根据PCECC发来的客户端标识创建客户端接口完成后,PCECC向端节点通告FlexE通道的完整路径信息,得到FlexE通道,包括:在入口节点根据CCI对象的客户端标识创建客户端接口完成后,PCECC向端节点通告FlexE通道的完整路径信息,得到FlexE通道。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连接包括建立连接的入接口标识、出接口标识、申请路径类型以及时隙。
10.一种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当接收到FlexE通道的创建申请时,基于路径计算单元PCE的中央控制器PCECC根据申请信息,以及预先建立的FlexE数据库,确定满足申请需求的FlexE路径;
分配单元,用于PCECC根据满足申请需求的FlexE路径,从出接口节点到入口节点,逐节点分配FlexE交叉连接;
创建单元,用于在入口节点根据PCECC发来的客户端标识创建客户端接口完成后,PCECC向端节点通告FlexE通道的完整路径信息,得到FlexE通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建立单元,用于按照如下方法建立FlexE数据库:
PCECC收集域内所有节点的FlexE信息;
根据域内所有节点的FlexE信息,建立FlexE数据库;所述FlexE数据库包括:每个节点的FlexE的接口信息,FlexE通道信息,以及时隙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FlexE接口信息包括:FlexE组,FlexE客户端和FlexE物理接口;所述时隙信息包括:时隙编号,时隙状态和时隙带宽;所述FlexE通道信息包括:FlexE通道的入口和出口节点,带宽,通道经过的节点,优先级,以及每个节点的交叉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协商处理单元,用于PCECC与路径计算客户端PCC进行能力的协商处理,确定PCECC和PCC节点是否都支持FlexE能力;
PCECC收集域内所有节点的FlexE信息,包括:在确定PCECC和PCC节点都支持FlexE能力时,PCECC收集域内所有节点的FlexE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FlexE通道创建申请由PCC发起,PCE请求PCReq消息中的标签交换路径LSP对象须指定所需创建的路径类型为FlexE通道。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单元具体用于:
PCECC根据满足申请需求的FlexE路径,从出口节点到入口节点,逐节点校验每个节点的现有交叉连接是否满足需求;
如果不满足,PCECC通过LSP初始化请求PCInitiate消息携带中央控制器指令CCI对象为节点分配交叉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CI对象的类型包括FlexE交叉连接,所述CCI对象的内容包括入接口、出接口、方向类型以及时隙。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建单元具体用于在入口节点根据CCI对象的客户端标识创建客户端接口完成后,PCECC向端节点通告FlexE通道的完整路径信息,得到FlexE通道。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连接包括建立连接的入接口标识、出接口标识、申请路径类型以及时隙。
1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011327646.2A 2020-11-24 2020-11-24 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5113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7646.2A CN112511382B (zh) 2020-11-24 2020-11-24 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7646.2A CN112511382B (zh) 2020-11-24 2020-11-24 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1382A true CN112511382A (zh) 2021-03-16
CN112511382B CN112511382B (zh) 2022-03-29

Family

ID=74958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27646.2A Active CN112511382B (zh) 2020-11-24 2020-11-24 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11382B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1350A (zh) * 2007-08-15 2008-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同步数字传送网络中处理以太网业务的装置和方法
CN101422005A (zh) * 2003-04-30 2009-04-29 光波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高带宽数据传输系统
CN101459486A (zh) * 2009-01-05 2009-06-17 北京华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sdh汇聚和以太网汇聚的双总线系统
CN101764732A (zh) * 2008-12-23 2010-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以太网虚拟连接的方法、网络和节点设备
CN102143005A (zh) * 2011-04-14 2011-08-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am协议确定故障消除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92642A (zh) * 2012-06-12 2012-09-26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基于以太网物理层收发器的地震数据传输装置
US20160119076A1 (en) * 2014-10-24 2016-04-28 Ciena Corporation Channelized oduflex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70006360A1 (en) * 2015-06-30 2017-01-05 Ciena Corporation Flexible ethernet chip-to-chip inteface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70005901A1 (en) * 2015-06-30 2017-01-05 Ciena Corporation Flexible ethernet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70005949A1 (en) * 2015-06-30 2017-01-05 Ciena Corporation Flexible ethernet client multi-service and timing transparency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6803814A (zh) * 2015-11-26 2017-06-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以太网路径的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204941A (zh) * 2016-03-18 2017-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以太网路径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310387A1 (en) * 2016-04-21 2017-10-26 Biaodong Cai Odu path protection in a disaggregated otn switching system
CN107483141A (zh) * 2016-06-08 2017-12-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以太网链路建立方法和控制器
US10063336B1 (en) * 2017-10-24 2018-08-28 Ciena Corporation Protected transponded services integrated with control plane switched services
CN110247787A (zh) * 2018-03-08 2019-09-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以太网路径建立的方法、网元和控制设备
US20190319742A1 (en) * 2016-12-27 2019-10-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adio fronthaul interfa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CN110417631A (zh) * 2019-07-22 2019-11-05 华信塞姆(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FlexE的SPN中的L1环保护方法
CN111211957A (zh) * 2018-11-21 2020-05-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2005A (zh) * 2003-04-30 2009-04-29 光波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高带宽数据传输系统
CN101141350A (zh) * 2007-08-15 2008-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同步数字传送网络中处理以太网业务的装置和方法
CN101764732A (zh) * 2008-12-23 2010-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以太网虚拟连接的方法、网络和节点设备
CN101459486A (zh) * 2009-01-05 2009-06-17 北京华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sdh汇聚和以太网汇聚的双总线系统
CN102143005A (zh) * 2011-04-14 2011-08-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am协议确定故障消除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92642A (zh) * 2012-06-12 2012-09-26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基于以太网物理层收发器的地震数据传输装置
US20160119076A1 (en) * 2014-10-24 2016-04-28 Ciena Corporation Channelized oduflex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80152367A1 (en) * 2015-06-30 2018-05-31 Ciena Corporation Flexible ethernet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70006360A1 (en) * 2015-06-30 2017-01-05 Ciena Corporation Flexible ethernet chip-to-chip inteface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70005901A1 (en) * 2015-06-30 2017-01-05 Ciena Corporation Flexible ethernet 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70005949A1 (en) * 2015-06-30 2017-01-05 Ciena Corporation Flexible ethernet client multi-service and timing transparency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6803814A (zh) * 2015-11-26 2017-06-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以太网路径的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204941A (zh) * 2016-03-18 2017-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以太网路径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310387A1 (en) * 2016-04-21 2017-10-26 Biaodong Cai Odu path protection in a disaggregated otn switching system
CN107483141A (zh) * 2016-06-08 2017-12-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以太网链路建立方法和控制器
US20190319742A1 (en) * 2016-12-27 2019-10-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adio fronthaul interfa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US10063336B1 (en) * 2017-10-24 2018-08-28 Ciena Corporation Protected transponded services integrated with control plane switched services
CN110247787A (zh) * 2018-03-08 2019-09-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以太网路径建立的方法、网元和控制设备
CN111211957A (zh) * 2018-11-21 2020-05-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0417631A (zh) * 2019-07-22 2019-11-05 华信塞姆(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FlexE的SPN中的L1环保护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 DONG等: "A Framework for Enhanced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Service draft-ietf-teas-enhanced-vpn-03", 《IETF 》 *
张源斌等: "5G传送标准进展", 《中兴通讯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1382B (zh) 2022-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03814B (zh) 一种灵活以太网路径的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ES2835326T3 (es) Controlador de múltiples dominios, controlador de dominio único y sistema y método de red óptica definida por software
WO2017156987A1 (zh) 一种灵活以太网路径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CN100454841C (zh) 一种多域路由计算方法和系统
CN100454830C (zh) 网络域中实现路径计算的方法
CN101502063B (zh) 多层网络中分布式的基于pce的系统和结构
CN106982157B (zh) 流量工程隧道建立方法和装置
WO2019134639A1 (zh) 实现无缝最优跨域路径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45644B (zh) 一种sdn场景下扩展pcep协议自动创建隧道的方法及系统
US800032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nouncing traffic engineering parameters of composite transport groups
CN102469019B (zh) 一种包交换网络中聚合链路带宽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2281193B (zh) 一种在光纤通道网络中实现报文转发的方法和fc设备
US889729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traffic engineering interworking
CN112291147A (zh) 一种5g业务动态智能sr隧道应用方法
CN116192726A (zh) 转发路径建立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09143862A1 (e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multicast distribution optimization
CN112333076B (zh) 通过FlexE通道承载VXLAN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10247787B (zh) 一种灵活以太网路径建立的方法、网元和控制设备
US20140185607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path establishing method and management server
CN101572835A (zh) 层次化有序地址分组网络中数据链路层信息传送和控制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2511382B (zh) 灵活以太网FlexE通道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CN110892687B (zh) 多级资源预留
Ishida et al. A delay-constrained least-cost path routing protocol and the synthesis method
CN109005473A (zh) 一种协同选择路径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988682B (zh) 网络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804 Room 702-2, No. 4811, Cao'an Highway,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CHINA UNITECHS

Address before: Room 1004-4, 10 / F, 1112 Hanggui Road, Anting Town,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804

Patentee before: CHINA UNITECHS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