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06628A - 一种桩基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桩基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06628A
CN111206628A CN202010148760.2A CN202010148760A CN111206628A CN 111206628 A CN111206628 A CN 111206628A CN 202010148760 A CN202010148760 A CN 202010148760A CN 111206628 A CN111206628 A CN 1112066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shaped rail
adjusting rod
pile foundation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4876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06628B (zh
Inventor
尹林荣
刘伟
潘子杰
程军
尹宏俊
郑燊
林涛
肖峰勤
芦剑
巴亚平
江睿东
郑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Tiany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Tiany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Tiany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Center filed Critical Jiangxi Tiany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01014876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066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06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66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066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66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3/00Testing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一种桩基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基座、调节杆、滑套、横梁、刻度板、激光发射管和反光板。调节杆可万向调节地安装于基座。滑套可滑动地套设于调节杆,横梁可滑动地配合于滑套。反光板铰接于横梁,反光板连接于横梁,反光板垂直于横梁,激光发射管安装于刻度板中部并平行于横梁。调节杆有内腔,连杆可万向调节地连接于调节杆内顶壁,连杆有第一环形凸缘。调节杆的内壁有第二环形凸缘且其内侧设有压力感应器,压力感应器同第一环形凸缘贴合。配重块连接于连杆底端,配重块同调节杆内壁之间有间隙。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提高了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检测方法方便、简单,对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具有积极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桩基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桩基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文档CN208563408U中公开了一种桩基检测装置,其提供了一种桩基检测方式。其结构简单,重量轻,方便使用,同时成本较低,便于推广使用。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底板进行水平安装,这一过程操作难度较大且比较费时,会严重影响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基检测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克服了现有技术当中存在的缺陷;能够更方便地、更直观地对装置本身进行调节,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桩基检测的检测方法,其快捷、方便、简单,大大减轻了检测过程中的操作负荷,对于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具有积极意义。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桩基检测装置,其包括:基座、调节杆、滑套、横梁、刻度板、激光发射管和反光板。调节杆的一端可万向调节地、有阻尼地安装于基座。滑套可滑动地、有阻尼地套设于调节杆,横梁可滑动地、有阻尼地配合于滑套。反光板有阻尼地铰接于横梁的一端,反光板固定连接于横梁,反光板垂直于横梁设置,激光发射管安装于刻度板的中部并平行于横梁设置。
调节杆具有内腔,调节杆还具有连杆和配重块。连杆的一端可万向调节地连接于调节杆的内顶壁,连杆具有第一环形凸缘,第一环形凸缘由其外壁沿其径向向外凸出形成。调节杆的内壁具有第二环形凸缘,第二环形凸缘由其内壁沿径向向其轴心线凸出形成,第二环形凸缘的内侧设置有压力感应器,多个压力感应器沿第二环形凸缘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压力感应器均同第一环形凸缘的外壁贴合,连杆同调节杆同轴设置。配重块连接于连杆的底端,配重块同调节杆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内腔呈圆柱状,内腔、调节杆、连杆和配重块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调节杆具有第一弧型轨和第二弧型轨,第一弧型轨的两端和第二弧型轨的两端均铰接于调节杆的底端,第一弧型轨的转动轴心线和第二弧型轨的转动轴心线均沿调节杆的径向设置且二者相互垂直。第一弧型轨和第二弧型轨二者所对应的圆周面垂直设置。第一弧型轨所对应的球面的半径大于和第二弧型轨所对应的球面的半径。沿第一弧型轨的延伸方向,第一弧型轨可滑动地配合于基座。沿第二弧型轨的延伸方向,第二弧型轨可滑动地配合于基座。
进一步地,基座安装有配合块,配合块具有用于同第一弧型轨配合的第一弧形腔和用于同第二弧型轨配合的第二弧形腔,第一弧形腔和第二弧形腔均贯穿配合块。沿第一弧型轨的延伸方向,第一弧型轨可滑动地配合于配合块。沿第二弧型轨的延伸方向,第二弧型轨可滑动地配合于配合块。
进一步地,基座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弧型轨和第二弧型轨相对配合块滑动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第一弧型轨具有第一齿圈,第二弧型轨具有第二齿圈,驱动装置的第一动力输出部同第一齿圈啮合,驱动装置的第二动力输出部同第二齿圈啮合。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设于配合块的内部。
进一步地,基座具有凹槽,配合块固定安装于凹槽的槽底。凹槽的槽壁还固定安装有导向块,第一弧型轨和第二弧型轨均配合有导向块。沿第一弧型轨的延伸方向,第一弧型轨可滑动地配合于导向块。沿第二弧型轨的延伸方向,第二弧型轨可滑动地配合于导向块。
进一步地,导向块包括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第一半壳体具有第一滑槽,第二半壳体具有第二滑槽。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以使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组合构成供第一弧型轨或第二弧型轨滑动的滑动腔。
一种利用上述的桩基检测装置进行桩基检测的检测方法,其包括:将基座放置于待检测的桩基旁,调节调节杆至竖直状态(全部压力感应器所显示的压力读数相同即表示已调节至竖直状态)。将滑套调节至合适高度,滑动横梁使反光板的背面同待检测的桩基外壁贴合。控制激光发射管朝反光板的反光面发射激光,读取激光在刻度板上的位置读数。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桩基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将基座放置于待检测的桩基旁,调节调节杆至竖直状态(全部压力感应器所显示的压力读数相同即表示已调节至竖直状态)。将滑套调节至合适高度,滑动横梁使反光板的背面同待检测的桩基外壁贴合。控制激光发射管朝反光板的反光面发射激光,读取激光在刻度板上的位置读数,利用三角函数关系即可得出桩基的倾斜角。倾斜角为零时,则表明桩基呈竖直状态。对于同一根桩基,需要沿其周向多点检测,来全面评估。
桩基检测装置利用了压力感应器来作为调节辅助,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将调节杆调节至竖直状态,调节杆的位置调节是否准确直接决定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若调节杆处于竖直状态,那么连杆的第一环形凸缘不会对压力感应器施加额外的压力,那么全部的压力感应器对应的读数应该是相同的。若部分或个别压力感应器读数较大,那么则表明调节杆朝对应方向倾斜了,需要反向调节。带调节至全部的压力感应器对应的读数相同后,则表明调节杆已经处于竖直状态。
通过以上设计,大大提高了调节过程中的精确度和便捷度,更加直观、方便。相较于传统的水平气泡、悬垂法等调节方法,更加精确,也更加直观、方便。
总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桩基检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克服了现有技术当中存在的缺陷;能够更方便地、更直观地对装置本身进行调节,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桩基检测装置进行桩基检测的检测方法快捷、方便、简单,大大减轻了检测过程中的操作负荷,对于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具有积极意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桩基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桩基检测装置的调节杆和基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4为图3中第一环形凸缘和第二环形凸缘在另一视角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6为图1中桩基检测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为图2中部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一弧型轨和第二弧型轨二者同基座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区域的放大图;
图10为第一弧型轨与导向块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1为第二弧型轨与导向块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2为延伸杆、滑块和承接座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承接座在第一弧型轨的延伸方向上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4为图12中承接座在第二弧型轨的延伸方向上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标:桩基检测装置1000;基座100;凹槽110;调节杆200;内腔210;第二环形凸缘220;压力感应器230;连杆240;第一环形凸缘241;配重块250;滑套300;横梁400;刻度板500;激光发射管600;反光板700;第一弧型轨810;第一齿圈811;第二弧型轨820;第二齿圈821;配合块830;第一驱动电机831;第二驱动电机832;导向块840;第一半壳体841;第二半壳体842;滑动腔843;延伸杆850;滑块860;承接座87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桩基检测装置1000,桩基检测装置1000包括:基座100、调节杆200、滑套300、横梁400、刻度板500、激光发射管600和反光板700。
调节杆200的一端可万向调节地、有阻尼地安装于基座100。滑套300可滑动地、有阻尼地套设于调节杆200,横梁400可滑动地、有阻尼地配合于滑套300。反光板700有阻尼地铰接于横梁400的一端,反光板700固定连接于横梁400,反光板700垂直于横梁400设置,激光发射管600安装于刻度板500的中部并平行于横梁400设置。
调节杆200具有内腔210,调节杆200还具有连杆240和配重块250。连杆240的一端可万向调节地连接于调节杆200的内顶壁,连杆240具有第一环形凸缘241,第一环形凸缘241由其外壁沿其径向向外凸出形成。调节杆200的内壁具有第二环形凸缘220,第二环形凸缘220由其内壁沿径向向其轴心线凸出形成,第二环形凸缘220的内侧设置有压力感应器230,多个压力感应器230沿第二环形凸缘22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压力感应器230均同第一环形凸缘241的外壁贴合(在本实施例中为刚好贴合),连杆240同调节杆200同轴设置。配重块250连接于连杆240的底端,配重块250同调节杆200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前,需要对压力感应器230进行校准,当调节杆200处于竖直状态时,全部压力感应器230的读数设置为相同(比如读数为“0”)。
在使用过程中,将基座100放置于待检测的桩基旁,调节调节杆200至竖直状态(全部压力感应器230所显示的压力读数相同即表示已调节至竖直状态)。将滑套300调节至合适高度,滑动横梁400使反光板700的背面同待检测的桩基外壁贴合,如图6所示。控制激光发射管600朝反光板700的反光面发射激光,读取激光在刻度板500上的位置读数,利用三角函数关系即可得出桩基的倾斜角。倾斜角为零时,则表明桩基呈竖直状态。对于同一根桩基,需要沿其周向多点检测,来全面评估。
桩基检测装置1000利用了压力感应器230来作为调节辅助,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将调节杆200调节至竖直状态,调节杆200的位置调节是否准确直接决定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若调节杆200处于竖直状态,那么连杆240的第一环形凸缘241不会对压力感应器230施加额外的压力,那么全部的压力感应器230对应的读数应该是相同的。若部分或个别压力感应器230读数较大,那么则表明调节杆200朝对应方向倾斜了,需要反向调节。带调节至全部的压力感应器230对应的读数相同后,则表明调节杆200已经处于竖直状态。
通过以上设计,大大提高了调节过程中的精确度和便捷度,更加直观、方便。相较于传统的水平气泡、悬垂法等调节方法,更加精确,也更加直观、方便。
总体而言,桩基检测装置1000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克服了现有技术当中存在的缺陷;能够更方便地、更直观地对装置本身进行调节,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压力感应器230可以是压力传感器,也可以是力敏电阻,且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压力感应器230为压力传感器。压力感应器230均配备有显示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显示对应的压力数值。
在本实施例中,压力感应器230的数量为8个,8个压力感应器230沿第二环形凸缘22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当调节杆200处于竖直状态时,压力感应器230均与第一环形凸缘241刚好贴合。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连杆240由刚性轻质材料制成,为了进一步提高压力感应器230的感应精度并放大配重块250的效果,第二环形凸缘220设置于靠近调节杆200的顶部的位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杆200呈圆柱状,内腔210也呈圆柱状,配重块250呈圆球状,内腔210、调节杆200、连杆240和配重块250同轴设置。
请结合图7~9,调节杆200具有第一弧型轨810和第二弧型轨820,第一弧型轨810的两端和第二弧型轨820的两端均铰接于调节杆200的底端。
第一弧型轨810和第二弧型轨820二者所对应圆周面垂直设置。第一弧型轨810所对应的球面的半径大于和第二弧型轨820所对应的球面的半径。
沿第一弧型轨810的延伸方向,第一弧型轨810可滑动地配合于基座100。沿第二弧型轨820的延伸方向,第二弧型轨820可滑动地配合于基座100。
利用第一弧型轨810和第二弧型轨820配合,能够实现调节杆200的万向调节,且十分灵活。
具体的,基座100安装有配合块830,配合块830具有用于同第一弧型轨810配合的第一弧形腔和用于同第二弧型轨820配合的第二弧形腔(图中未示出),第一弧形腔和第二弧形腔均贯穿配合块830。沿第一弧型轨810的延伸方向,第一弧型轨810可滑动地配合于配合块830。沿第二弧型轨820的延伸方向,第二弧型轨820可滑动地配合于配合块830。
为了便于调节杆200的调节操作,基座100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弧型轨810和第二弧型轨820相对配合块830滑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于配合块830的内部。其中,第一弧型轨810具有第一齿圈811,第二弧型轨820具有第二齿圈821,驱动装置的第一动力输出部同第一齿圈811啮合,驱动装置的第二动力输出部同第二齿圈821啮合。为了提高结构的紧凑度,第一齿圈811位于第一弧型轨810的外侧,第二齿圈821位于第二弧型轨820的内侧。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831和第二驱动电机832,第一驱动电机831的第一动力输出部同第一齿圈811啮合,第二驱动电机832的第二动力输出部同第二齿圈821啮合。
通过以上设计,通过控制第一驱动电机831和第二驱动电机832的启停,即可选择性地使第一弧型轨810和第二弧型轨820转动特定的角度,从而达到调节调节杆200的目的,十分方便。其中,第一驱动电机831和第二驱动电机832均采用步进电机。当第一驱动电机831和第二驱动电机832处于停机状态时,第一弧型轨810和第二弧型轨820能够实现相互锁定,仅仅通过控制第一驱动电机831和第二驱动电机832就能够实现对调节杆200倾斜方向以及倾斜角度的控制。
桩基检测装置1000利用第一弧型轨810、第二弧型轨820、配合块830、第一驱动电机831和第二驱动电机832实现了灵活的调节,再加上压力感应器230的辅助,能够十分快速地完成对调节杆200的竖直状态的确定,大大提高了调节精度和效率,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可信度。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弧型轨810和第二弧型轨820的设置需要满足以下要求:当第一弧型轨810在第一驱动电机831的驱动下相对配合块830发生转动时,第二弧型轨820会相对调节杆200发生转动,从而适应调节杆200在第一弧型轨810方向上的摆动。而当第二弧型轨820在第二驱动电机832的驱动下相对配合块830发生转动时,第一弧型轨810也会相对调节杆200发生转动,从而适应调节杆200在第二弧型轨820方向上的摆动。这样就能够保证调节杆200能够实现万向调节。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所称“万向调节”并非是指可以再任意角度和范围内实现调节,而是仅仅指能够在一定的角度和范围内实现自由调节。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当基座100处于水平状态,且调节杆200处于竖直状态时,沿第一弧型轨810的延伸方向,调节杆200向两侧的可摆动角度范围为30°,沿第二弧型轨820的延伸方向,调节杆200向两侧的可摆动角度范围也为30°。因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以上调节范围已经足够应对绝大部分测试环境。某些桩基因为倾斜明显,已经不需要再进行测试,可以直接进行处理。桩基检测装置1000主要针对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得出结果的桩基的检测。
为了使结构更加紧凑,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二者超出了调节范围所对应的部分做了加大弯曲度的处理,使其直接弯向调节杆200与调节杆200铰接,以减小所占空间。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结构紧凑度并避免第一弧型轨810和第二弧型轨820受损,基座100设置有凹槽110,凹槽110由基座100的顶壁凹陷形成,配合块830固定安装于凹槽110的槽底。
请结合图10~11,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弧型轨810和第二弧型轨820在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凹槽110的槽壁还固定安装有导向块840,第一弧型轨810和第二弧型轨820均配合有导向块840。沿第一弧型轨810的延伸方向,第一弧型轨810可滑动地配合于导向块840。沿第二弧型轨820的延伸方向,第二弧型轨820可滑动地配合于导向块840。当第一弧型轨810相对配合块830转动时,第一弧型轨810也能够相对导向块840运动,导向块840主要用于对第一弧型轨810进行稳定加固。当第二弧型轨820相对配合块830转动时,第二弧型轨820也能够相对与其配合的导向块840运动,导向块840也主要用于对第二弧型轨820进行稳定加固。
导向块840包括第一半壳体841和第二半壳体842,第一半壳体841具有第一滑槽,第二半壳体842具有第二滑槽。第一半壳体841和第二半壳体842由螺钉可拆卸地连接,以使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组合构成供第一弧型轨810或第二弧型轨820滑动的滑动腔843。如此设计,更便于拆装和维护。
请结合图12,为了进一步提高调节杆200的稳定性,调节杆200的底部设置有延伸杆850,延伸杆850同调节杆200同轴设置,且延伸杆850的远离调节杆200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有呈球状的滑块860。配合块83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以承接座870,承接座870整体呈半球状,且承接座870的中心轴线垂直于基座100的方向设置。承接座870的顶壁具有凹陷部,滑块860容纳于凹陷部并同凹陷部的凹陷壁贴合,从而实现对调节杆200的辅助支撑。
其中,承接座870的凹陷部的凹陷壁需要满足以下要求:当第一弧型轨810相对配合块830转动时,延伸杆850随调节杆200一同摆动,滑块860也一同滑动,在滑块860滑动过程中,滑块860始终与凹陷壁贴合。当第二弧型轨820相对配合块830转动时,延伸杆850随调节杆200一同摆动,滑块860也一同滑动,在滑块860滑动过程中,滑块860也始终与凹陷壁贴合。
这就需要承接座870的凹陷壁在沿第一弧型轨810的方向上的曲率要与滑块860在这个方向上的摆动半径相适应,同时凹陷壁在沿第二弧型轨820的方向上的曲率也要与滑块860在该方向上的摆动半径相适应,如图13和14所示。
利用桩基检测装置1000进行桩基检测的检测方法在上文中已经做了详细的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桩基检测装置1000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克服了现有技术当中存在的缺陷;能够更方便地、更直观地对装置本身进行调节,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利用桩基检测装置1000进行桩基检测的检测方法快捷、方便、简单,大大减轻了检测过程中的操作负荷,对于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具有积极意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桩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调节杆、滑套、横梁、刻度板、激光发射管和反光板;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可万向调节地、有阻尼地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滑套可滑动地、有阻尼地套设于所述调节杆,所述横梁可滑动地、有阻尼地配合于所述滑套;所述反光板有阻尼地铰接于所述横梁的一端,所述反光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梁,所述反光板垂直于所述横梁设置,所述激光发射管安装于所述刻度板的中部并平行于所述横梁设置;
所述调节杆具有内腔,所述调节杆还具有连杆和配重块;所述连杆的一端可万向调节地连接于所述调节杆的内顶壁,所述连杆具有第一环形凸缘,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由其外壁沿其径向向外凸出形成;所述调节杆的内壁具有第二环形凸缘,所述第二环形凸缘由其内壁沿径向向其轴心线凸出形成,所述第二环形凸缘的内侧设置有压力感应器,多个所述压力感应器沿所述第二环形凸缘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压力感应器均同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的外壁贴合,所述连杆同所述调节杆同轴设置;所述配重块连接于所述连杆的底端,所述配重块同所述调节杆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呈圆柱状,所述内腔、所述调节杆、所述连杆和所述配重块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具有第一弧型轨和第二弧型轨,所述第一弧型轨的两端和所述第二弧型轨的两端均铰接于所述调节杆的底端,所述第一弧型轨的转动轴心线和所述第二弧型轨的转动轴心线均沿调节杆的径向设置且二者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弧型轨和所述第二弧型轨二者所对应的圆周面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弧型轨所对应的球面的半径大于和所述第二弧型轨所对应的球面的半径;沿所述第一弧型轨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弧型轨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基座;沿所述第二弧型轨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弧型轨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基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桩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安装有配合块,所述配合块具有用于同所述第一弧型轨配合的第一弧形腔和用于同所述第二弧型轨配合的第二弧形腔,所述第一弧形腔和所述第二弧形腔均贯穿所述配合块;沿所述第一弧型轨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弧型轨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配合块;沿所述第二弧型轨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弧型轨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配合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桩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弧型轨和所述第二弧型轨相对所述配合块滑动的驱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桩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型轨具有第一齿圈,所述第二弧型轨具有第二齿圈,所述驱动装置的第一动力输出部同所述第一齿圈啮合,所述驱动装置的第二动力输出部同所述第二齿圈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桩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配合块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桩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有凹槽,所述配合块固定安装于所述凹槽的槽底;所述凹槽的槽壁还固定安装有导向块,所述第一弧型轨和所述第二弧型轨均配合有所述导向块;沿所述第一弧型轨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弧型轨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导向块;沿所述第二弧型轨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弧型轨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导向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桩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包括第一半壳体和第二半壳体,所述第一半壳体具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半壳体具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半壳体和所述第二半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组合构成供所述第一弧型轨或所述第二弧型轨滑动的滑动腔。
10.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检测装置进行桩基检测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基座放置于待检测的桩基旁,调节所述调节杆至竖直状态(全部所述压力感应器所显示的压力读数相同即表示已调节至竖直状态);将所述滑套调节至合适高度,滑动所述横梁使所述反光板的背面同待检测的桩基外壁贴合;控制所述激光发射管朝所述反光板的反光面发射激光,读取激光在所述刻度板上的位置读数。
CN202010148760.2A 2020-03-05 2020-03-05 一种桩基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Active CN1112066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8760.2A CN111206628B (zh) 2020-03-05 2020-03-05 一种桩基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8760.2A CN111206628B (zh) 2020-03-05 2020-03-05 一种桩基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6628A true CN111206628A (zh) 2020-05-29
CN111206628B CN111206628B (zh) 2021-06-25

Family

ID=70786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48760.2A Active CN111206628B (zh) 2020-03-05 2020-03-05 一种桩基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0662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1233A (zh) * 2020-09-05 2021-01-12 宁波市建工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桩基用检测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8515A (zh) * 2017-11-10 2018-06-15 共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重力牵引式水平测量矫正装置
CN208563408U (zh) * 2018-07-04 2019-03-01 广州冠粤路桥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桩基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8515A (zh) * 2017-11-10 2018-06-15 共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重力牵引式水平测量矫正装置
CN208563408U (zh) * 2018-07-04 2019-03-01 广州冠粤路桥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桩基检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11233A (zh) * 2020-09-05 2021-01-12 宁波市建工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桩基用检测装置
CN112211233B (zh) * 2020-09-05 2021-10-29 宁波市建工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桩基用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6628B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41382B2 (en) Rotation angle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surveying instrument
CN111206628B (zh) 一种桩基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US673587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entering a wheel
US5431045A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on earth the thrust of thrusters for use in space
US6688009B2 (en) Laser survey instrument
CN110026330A (zh) 活塞发声装置、探头校准装置及其校准探头的方法
WO2020172897A1 (zh) 在拼接干涉仪中检测透镜面形的检测装置
CN206990884U (zh) 一种棱镜座
CN109900188A (zh) 具有双测量表的综合测量仪及测量方法
CN109974556A (zh) 综合测量仪及测量方法
CN109974558A (zh) 自动综合测量仪及测量方法
US6715351B1 (en) Wheel balancer data acquisition arm
CN108890397A (zh) 一种长轴系激光镗孔定位装置
CN204240941U (zh) 一种测量擒纵轮齿的径向跳动的装置
CN109974557A (zh) 可旋转综合测量仪及测量方法
CN215262240U (zh) 一种流动式起重机检测装置
JP2021148498A (ja) 内面形状測定機、及び内面形状測定機のアライメント方法
CN214792867U (zh) 检测设备及其支撑组件
CN116086779B (zh) 泵浦模块的na测试方法及装置
CN220983348U (zh) 电流传感器的检测线路支撑固定装置
US11740072B2 (en) Inner surface shape measurement device, and alignment method and magnification calibration method for inner surface shape measurement device
CN218916406U (zh) 一种高精度编码器的检测装置
RU2816125C1 (ru) Аэродинамическая ротативная машина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коэффициентов лобовых сопротивлений исследуемых объектов
CN112577520B (zh) 一种用于检定全站仪且结构稳定的棱镜定位装置
CN219245187U (zh) 一种可多向多级调节的杠杆加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pile foundation detection device and detection metho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5

Pledgee: Shangrao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Jiangxi Tiany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Center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40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