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01860A - 一种树木栽植用挖坑填土一体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树木栽植用挖坑填土一体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01860A
CN111201860A CN202010190475.7A CN202010190475A CN111201860A CN 111201860 A CN111201860 A CN 111201860A CN 202010190475 A CN202010190475 A CN 202010190475A CN 111201860 A CN111201860 A CN 1112018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barrel
fixed
cylinder
f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904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金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19047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018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201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186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5/00Making or covering furrows or holes for sowing, planting or manuring
    • A01C5/04Machines for making or covering holes for sowing or pla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3/00Forestry
    • A01G23/02Transplanting, uprooting, felling or delimbing trees
    • A01G23/04Transplanting trees; Devices for grasping the root ball, e.g. stump forceps; Wrappings or packages for transporting tre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木栽植用挖坑填土一体化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底面一侧对称固定有两个支板,两个支板上横向贯穿设有同一个转轴。本发明在挖坑的过程中可以把挖坑时产生的土壤有效的分类收集到漏斗型桶和第一漏斗型桶内,把含有充分肥料的土壤和块状土壤依次回填入树坑内,使得含有充分肥料的土壤会分布在树坑最底部,因此树木根部可以充分的吸收湿土壤内的水分以及肥料,而块状土壤主要分布在树坑上部,有利于雨水的渗入,并且在树坑内栽树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两个长方形板夹紧扶正树木,而且回填工作结束后,可以通过两个弧形板压实回填的土壤,因此本装置可以一体化的实现现代化树木栽植的整套工序,节省了大量的人工以及劳动量。

Description

一种树木栽植用挖坑填土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绿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木栽植用挖坑填土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挖树坑主要靠人力进行,而在林业中,由于种植面积广,如果采用人工挖坑,不仅效率低,而且严重影响植树造林速度和质量。挖坑装置是造林设备中的主要机械,主要用于地面挖坑;传统挖坑装置主要通过人工架设机身,利用钻头旋转进行挖坑,由于装置缺乏挡土设施,挖坑时产生的泥土直接被甩飞,这样不仅对操作人员的自身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同时由于泥土的扩散面积大,栽树回填泥土时不方便;并且在栽树过程中把树根放入坑内后需要人工去踩实回填的土,而且栽树过程中需要人工去扶正树木,增加了劳动力,并且市区内栽树时挖坑挖出来的土中含有大量的建筑物废料(混凝土等),坑内回填土时需要尽量避免太多的建筑物废料填入坑内,要是有太多的建筑物废料填入坑内的话,树根无法与土壤充分接触,进而会影响树木的生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树木栽植用挖坑填土一体化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树木栽植用挖坑填土一体化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面一侧对称固定有两个支板,两个支板上横向贯穿设有同一个转轴,所述转轴与支板接触处旋转连接,两个支板之间的转轴上固定套有两个挡圈,两个挡圈分别于两个支板贴合,所述转轴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车轮,两个挡圈之间的转轴上固定套有皮带轮,所述底座底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底座顶面一侧固定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横板顶面固定安装有液压站,所述L型板的横板侧端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套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套筒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套有两个限位圈,两个限位圈对称贴合设置在套筒顶部与底部,所述第一转轴底端固定有n型安装架,所述n型安装架的两个竖版之间固定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套设有第一车轮,所述第一车轮与第二转轴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转轴顶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侧端固定有推手,所述推手的把手处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L型板侧端处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固定安装在底座顶面上,所述配重块顶面固定有混料箱,所述混料箱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控制开关,所述混料箱顶面中央处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透混料箱顶面并伸入混料箱内固定有搅拌杆,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混料箱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搅拌杆上均匀的固定有若干个搅拌叶,所述第一电机两侧分别设有加水筒和加料筒,所述加水筒和加料筒底端均与混料箱顶面固定连接,且加水筒和加料筒均与混料箱内部连通,所述加水筒和加料筒顶部均设有盖板,所述混料箱侧端设有抽料泵,所述抽料泵固定安装在配重块顶面上,所述抽料泵的吸料端与混料箱底端处固定连接,且抽料泵的吸料端与混料箱内部连通,所述配重块一侧设有漏斗型桶,所述漏斗型桶底端处通过若干个支杆与底座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漏斗型桶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漏斗型桶,所述第一漏斗型桶底面上均匀的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漏斗型桶通过多个通孔与漏斗型桶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漏斗型桶侧壁顶端处固定有导料桶,所述导料桶与第一漏斗型桶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漏斗型桶顶面一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第一漏斗型桶顶面中央处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穿透第一漏斗型桶顶壁并伸入第一漏斗型桶内固定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漏斗型桶顶壁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两侧均匀的固定若干个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一漏斗型桶底端处固定有输料筒,所述第一漏斗型桶与输料筒内部连通,所述输料筒侧端穿透漏斗型桶内壁并伸出漏斗型桶外侧,所述输料筒与漏斗型桶接触处密封固定连接,所述输料筒侧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穿透输料筒侧壁并伸入输料筒内固定有绞龙,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输料筒侧壁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绞龙的最大直径与输料筒内径相匹配设置,所述漏斗型桶内设有锥形罩体,所述锥形罩体的轴心线与漏斗型桶的轴心线一致,所述锥形罩体顶端与输料筒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罩体内顶端处固定有罩体,所述罩体内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穿透罩体固定有第二搅拌杆,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与罩体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杆两侧均匀的固定有若干个第二搅拌叶,所述锥形罩体内侧固定有环形管道,所述环形管道底部均匀的固定有多个喷头,所述喷头与环形管道内部空腔连通,所述环形管道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环形管道内部空腔连通,所述连接管另一端依次穿透锥形罩体内壁和漏斗型桶内壁与抽料泵的输出端相通连接,所述连接管与锥形罩体和漏斗型桶接触处均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漏斗型桶底端固定有第一输料筒,所述漏斗型桶与第一输料筒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输料筒一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轴穿透第一输料筒侧壁并伸入第一输料筒内固定有第一绞龙,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输料筒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输料筒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第一输料筒与导管内部连通,所述导管底端垂直方向贯穿底座顶面并与其接触处固定连接,所述导管顶端与输料筒底端固定连接,且导管与输料筒内部连通,所述导管底端处套有套管,所述套管内侧固定套有两个第一限位圈,所述第一限位圈内圈面直径与导管外圈面直径相匹配设置,两个第一限位圈之间设有定位圈,所述定位圈固定套在导管上,所述定位圈在两个第一限位圈之间旋转连接设置,所述套管上固定套有齿轮,所述套管一侧设有第六电机,所述第六电机固定安装有底座底面上,所述第六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齿轮啮合,所述套管底端固定有第二输料筒,所述套管与第二输料筒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输料筒一端为开口状,所述第二输料筒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七电机,所述第七电机的输出端穿透第二输料筒侧端并伸入第二输料筒内固定有第二绞龙,所述第七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输料筒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第二输料筒设有开口的正上端处对称设有两个长方形板,两个长方形板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且贴合形成正方形状,两个长方形板贴合一侧分别对称开设有半圆形口子,所述半圆形口子的弧形面上固定贴附有齿状橡胶垫,所述长方形板上贯穿设有若干个导向杆,若干个导向杆围绕半圆形口子分布,所述导向杆与长方形板接触处滑动连接,所述若干个导向杆底端固定有同一个弧形板,所述长方形板底端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与弧形板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的轴心线与半圆形口子的轴心线一致,所述弧形板的内圈直径大于半圆形口子的直径10cm,所述长方形板侧端底部和顶部分别对称固定有两个弧形连接杆,同一个长方形板侧端的两个弧形连接杆为一组,两个弧形连接杆之间的间距与底座的厚度一致,两个弧形连接杆分别设置在底座上端和下端,两个弧形连接杆另一端通过销与底座一角处铰接,所述底座两端处分别对称固定有斜板,所述斜板侧端处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通过销铰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侧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伸缩端上固定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销轴与一组弧形连接杆中央处铰接,两组弧形连接杆之间设有筒体,所述筒体底端处固定套有圆环,所述圆环底端与筒体底端对齐,所述筒体侧壁上固定有U型杆,所述U型杆的竖杆上滑动套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侧壁上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端与底座顶面固定连接,所述U型杆的竖杆顶部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正下端设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底座顶面上,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伸缩端与横板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筒体顶端固定有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底端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筒体与筒体内部连通,所述第一筒体侧壁底端处固定连接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与第一筒体内底端处连通,所述排料管设置在导料桶正上端处,所述第一筒体侧壁上固定有第一U型杆,所述第一U型杆的竖杆上滑动套有第一导向筒,所述第一导向筒侧壁上固定有L型连接杆,所述L型连接板底端与第一漏斗型桶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筒体顶端固定有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内滑动套有第八电机,所述第八电机固定安装在圆盘上,所述圆盘滑动设置在第一筒体内,所述圆盘直径与第一筒体内径相匹配设置,所述第八电机的输出端穿透圆盘固定有第三绞龙,所述第八电机的输出端与圆盘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第三绞龙底端伸入筒体内,所述第三绞龙的横截面圆周直径与筒体的内径相匹配设置,所述圆盘底部贴合有挡圈,所述挡圈固定套在第三绞龙的转轴上,所述第一圆环顶面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穿透第一圆环与圆盘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与第一圆环接触处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五电机、第六电机、第七电机、第八电机和抽料泵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一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和液压缸分别通过导管与液压站管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内径小于第一筒体的内径20-30cm。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挖坑的过程中可以把挖坑时产生的土壤有效的分类收集到漏斗型桶和第一漏斗型桶内,把块状的土壤(建筑物废料或石子)留在第一漏斗型桶内,把有养分的土壤收集到漏斗型桶内,并通过抽料泵把肥料喷洒到漏斗型桶内的土壤上,使得土壤内含有充分的肥料,而且通过输料筒和第一输料筒的设置,把含有充分肥料的土壤和块状土壤依次回填入树坑内,使得含有充分肥料的土壤会分布在树坑最底部,与树木根部直接接触,因此树木根部可以充分的吸收湿土壤内的水分以及肥料,而块状土壤主要分布在树坑上部,有利于雨水的渗入,并且在树坑内栽树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两个长方形板夹紧扶正树木,而且回填工作结束后,可以通过两个弧形板压实回填的土壤,因此本装置可以一体化的实现现代化树木栽植的整套工序,节省了大量的人工以及劳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结构图1的A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结构图1的B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结构图1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中:底座1、支板2、转轴3、挡圈4、车轮5、皮带轮6、电机7、第一皮带轮8、皮带9、L型板10、套筒11、第一转轴12、限位圈13、连接板14、推手15、控制开关16、n型安装架17、第二转轴18、第一车轮19、液压站20、配重块21、混料箱22、加水筒23、加料筒24、第一电机25、搅拌杆26、搅拌叶27、第一控制开关28、抽料泵29、漏斗型桶30、支杆31、第一漏斗型桶32、通孔33、输料筒34、第二电机35、第一搅拌杆36、第一搅拌叶37、第三电机38、绞龙39、蓄电池40、锥形罩体41、环形管道42、连接管43、喷头44、罩体45、第四电机46、第二搅拌杆47、第二搅拌叶48、第一输料筒49、第五电机50、第一绞龙51、液压缸52、导管53、导料桶54、套管55、第一限位圈56、定位圈57、齿轮58、第六电机59、第一齿轮60、第二输料筒61、第七电机62、第二绞龙63、长方形板64、半圆形口子65、齿状橡胶垫66、导向杆67、弧形板68、液压缸69、弧形连接杆70、斜板71、固定块72、第一固定块73、第一液压缸74、第二固定块75、筒体76、圆环77、U型杆78、导向筒79、固定板80、横板81、第二液压缸82、第一筒体83、排料管84、第一U型杆85、第一导向筒86、L型连接杆87、第一圆环88、第八电机89、圆盘90、第三绞龙91、挡圈9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树木栽植用挖坑填土一体化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底面一侧对称固定有两个支板2,两个支板2上横向贯穿设有同一个转轴3,所述转轴3与支板2接触处旋转连接,两个支板2之间的转轴3上固定套有两个挡圈4,两个挡圈4分别于两个支板2贴合,所述转轴3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车轮5,两个挡圈4之间的转轴3上固定套有皮带轮6,所述底座1底面固定安装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8,所述第一皮带轮8与皮带轮6之间通过皮带9传动连接,所述底座1顶面一侧固定有L型板10,所述L型板10的横板顶面固定安装有液压站20,所述L型板10的横板侧端固定有套筒11,所述套筒11内套有第一转轴12,所述第一转轴12与套筒11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2上固定套有两个限位圈13,两个限位圈13对称贴合设置在套筒11顶部与底部,所述第一转轴12底端固定有n型安装架17,所述n型安装架17的两个竖版之间固定设有第二转轴18,所述第二转轴18上套设有第一车轮19,所述第一车轮19与第二转轴18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2顶端固定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侧端固定有推手15,所述推手15的把手处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16,所述L型板10侧端处设有配重块21,所述配重块21固定安装在底座1顶面上,所述配重块21顶面固定有混料箱22,所述混料箱22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控制开关28,所述混料箱22顶面中央处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5,所述第一电机25的输出轴穿透混料箱22顶面并伸入混料箱22内固定有搅拌杆26,所述第一电机25的输出轴与混料箱22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搅拌杆26上均匀的固定有若干个搅拌叶27,所述第一电机25两侧分别设有加水筒23和加料筒24,所述加水筒23和加料筒24底端均与混料箱22顶面固定连接,且加水筒23和加料筒24均与混料箱22内部连通,所述加水筒23和加料筒24顶部均设有盖板,所述混料箱22侧端设有抽料泵29,所述抽料泵29固定安装在配重块21顶面上,所述抽料泵29的吸料端与混料箱22底端处固定连接,且抽料泵29的吸料端与混料箱22内部连通,所述配重块21一侧设有漏斗型桶30,所述漏斗型桶30底端处通过若干个支杆31与底座1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漏斗型桶30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漏斗型桶32,所述第一漏斗型桶32底面上均匀的开设有多个通孔33,所述第一漏斗型桶32通过多个通孔33与漏斗型桶30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漏斗型桶32侧壁顶端处固定有导料桶54,所述导料桶54与第一漏斗型桶32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漏斗型桶32顶面一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40,所述第一漏斗型桶32顶面中央处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35,所述第二电机35的输出端穿透第一漏斗型桶32顶壁并伸入第一漏斗型桶32内固定有第一搅拌杆36,所述第二电机35的输出端与第一漏斗型桶32顶壁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36两侧均匀的固定若干个第一搅拌叶37,所述第一漏斗型桶32底端处固定有输料筒34,所述第一漏斗型桶32与输料筒34内部连通,所述输料筒34侧端穿透漏斗型桶30内壁并伸出漏斗型桶30外侧,所述输料筒34与漏斗型桶30接触处密封固定连接,所述输料筒34侧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38,所述第三电机38的输出端穿透输料筒34侧壁并伸入输料筒34内固定有绞龙39,所述第三电机38的输出端与输料筒34侧壁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绞龙39的最大直径与输料筒34内径相匹配设置,所述漏斗型桶30内设有锥形罩体41,所述锥形罩体41的轴心线与漏斗型桶30的轴心线一致,所述锥形罩体41顶端与输料筒34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罩体41内顶端处固定有罩体45,所述罩体45内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46,所述第四电机46的输出端穿透罩体45固定有第二搅拌杆47,所述第四电机46的输出端与罩体45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杆47两侧均匀的固定有若干个第二搅拌叶48,所述锥形罩体41内侧固定有环形管道42,所述环形管道42底部均匀的固定有多个喷头44,所述喷头44与环形管道42内部空腔连通,所述环形管道42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43,所述连接管43与环形管道42内部空腔连通,所述连接管43另一端依次穿透锥形罩体41内壁和漏斗型桶30内壁与抽料泵29的输出端相通连接,所述连接管43与锥形罩体41和漏斗型桶30接触处均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漏斗型桶30底端固定有第一输料筒49,所述漏斗型桶30与第一输料筒49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输料筒49一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五电机50,所述第五电机50的输出轴穿透第一输料筒49侧壁并伸入第一输料筒49内固定有第一绞龙51,所述第五电机50的输出轴与第一输料筒49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输料筒4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管53,所述第一输料筒49与导管53内部连通,所述导管53底端垂直方向贯穿底座1顶面并与其接触处固定连接,所述导管53顶端与输料筒34底端固定连接,且导管53与输料筒34内部连通,所述导管53底端处套有套管55,所述套管55内侧固定套有两个第一限位圈56,所述第一限位圈56内圈面直径与导管53外圈面直径相匹配设置,两个第一限位圈56之间设有定位圈57,所述定位圈57固定套在导管53上,所述定位圈57在两个第一限位圈56之间旋转连接设置,所述套管55上固定套有齿轮58,所述套管55一侧设有第六电机59,所述第六电机59固定安装有底座1底面上,所述第六电机59的输出端上固定有第一齿轮60,所述第一齿轮60与齿轮58啮合,所述套管55底端固定有第二输料筒61,所述套管55与第二输料筒61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输料筒61一端为开口状,所述第二输料筒61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七电机62,所述第七电机62的输出端穿透第二输料筒61侧端并伸入第二输料筒61内固定有第二绞龙63,所述第七电机62的输出端与第二输料筒61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第二输料筒61设有开口的正上端处对称设有两个长方形板64,两个长方形板64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且贴合形成正方形状,两个长方形板64贴合一侧分别对称开设有半圆形口子65,所述半圆形口子65的弧形面上固定贴附有齿状橡胶垫66,所述长方形板64上贯穿设有若干个导向杆67,若干个导向杆67围绕半圆形口子65分布,所述导向杆67与长方形板64接触处滑动连接,所述若干个导向杆67底端固定有同一个弧形板68,所述长方形板64底端固定安装有液压缸69,所述液压缸69的伸缩端与弧形板68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68的轴心线与半圆形口子65的轴心线一致,所述弧形板68的内圈直径大于半圆形口子65的直径10cm,所述长方形板64侧端底部和顶部分别对称固定有两个弧形连接杆70,同一个长方形板64侧端的两个弧形连接杆70为一组,两个弧形连接杆70之间的间距与底座1的厚度一致,两个弧形连接杆70分别设置在底座1上端和下端,两个弧形连接杆70另一端通过销与底座1一角处铰接,所述底座1两端处分别对称固定有斜板71,所述斜板71侧端处固定有固定块72,所述固定块72上通过销铰接有第一固定块73,所述第一固定块73侧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缸74,所述第一液压缸74的伸缩端上固定有第二固定块75,所述第二固定块75通过销轴与一组弧形连接杆70中央处铰接,两组弧形连接杆70之间设有筒体76,所述筒体76底端处固定套有圆环77,所述圆环77底端与筒体76底端对齐,所述筒体76侧壁上固定有U型杆78,所述U型杆78的竖杆上滑动套有导向筒79,所述导向筒79侧壁上固定有固定板80,所述固定板80底端与底座1顶面固定连接,所述U型杆78的竖杆顶部固定有横板81,所述横板81正下端设有第二液压缸82,所述第二液压缸82固定安装在底座1顶面上,所述第二液压缸82的伸缩端与横板8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筒体76顶端固定有第一筒体83,所述第一筒体83底端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筒体83与筒体76内部连通,所述第一筒体83侧壁底端处固定连接有排料管84,所述排料管84与第一筒体83内底端处连通,所述排料管84设置在导料桶54正上端处,所述第一筒体83侧壁上固定有第一U型杆85,所述第一U型杆85的竖杆上滑动套有第一导向筒86,所述第一导向筒86侧壁上固定有L型连接杆87,所述L型连接板87底端与第一漏斗型桶32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筒体83顶端固定有第一圆环88,所述第一圆环88内滑动套有第八电机89,所述第八电机89固定安装在圆盘90上,所述圆盘90滑动设置在第一筒体83内,所述圆盘90直径与第一筒体83内径相匹配设置,所述第八电机89的输出端穿透圆盘90固定有第三绞龙91,所述第八电机89的输出端与圆盘90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第三绞龙91底端伸入筒体76内,所述第三绞龙91的横截面圆周直径与筒体76的内径相匹配设置,所述圆盘90底部贴合有挡圈92,所述挡圈92固定套在第三绞龙91的转轴上,所述第一圆环88顶面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缸52,所述液压缸52的伸缩端穿透第一圆环88与圆盘90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52的伸缩端与第一圆环88接触处滑动连接。
所述电机7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16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16通过导线与蓄电池40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电机25、第二电机35、第三电机38、第四电机46、第五电机50、第六电机59、第七电机62、第八电机89和抽料泵29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一控制开关28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28通过导线与蓄电池40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液压缸74、第二液压缸82和液压缸52分别通过导管与液压站20管路连接。
所述筒体76的内径小于第一筒体83的内径20-30cm。
工作原理: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加水筒23往混料箱22内加入清水,然后在通过加料筒24往混料箱22内加入树木栽植用肥料,随后在通过第一控制开关28启动第一电机25,使得搅拌杆26和搅拌叶27转动,这样可以对混料箱22内加入的清水肥料进行混合搅拌工作,使得肥料充分地溶解,搅拌好以后在通过第一控制开关28关闭第一电机25,然后扶助推手15,通过推手15上安装的控制开关16启动电机7,电机7被启动时,其输出端可以带动第一皮带轮8转动,第一皮带轮8转动时可以通过皮带9传动皮带轮6,皮带轮6被传动时会通过转轴3同步带动两个车轮5滚动,车轮5滚动可以带动本装置移动(前进或后退),进而实现本装置的移动工作,当本装置在电机7的作用下通过两个车轮5移动时,可以通过带动推手15来调整第一车轮19的朝向,调整第一车轮19的朝向可以调整本装置移动的方向,这样通过以上步骤把本装置正好移动到挖坑位置后,使得筒体76处在挖坑位置的正上端处,此时要是第二输料筒61正好也处在筒体76正下端时,可以通过第一控制开关28启动第七电机62,使得第一齿轮60啮合带动齿轮58一起转动,齿轮58转动时可以带动套管55以导管53为轴心转动,套管55转动时可以同步带动第二输料筒61转动,进而这样可以使得第二输料筒61从筒体76正下端处移开,要是之前第二输料筒61不在筒体76正下端处时,可以省略此步骤,这样当筒体76正好处在挖坑位置的正上端时,通过液压站20控制第二液压缸82的伸缩端缩回,第二液压缸82的伸缩端缩回时可以通过横板81带动筒体76以及第一筒体83同步下降,当筒体76底端的圆环77底面与底面贴合后,再通过液压站20停止第二液压缸82的伸缩端缩回工作,此时由于筒体76以及第一筒体83的下降,排料管84与导料桶54之间的间距缩小,一般情况下此时排料管84与导料桶54之间的间距会保持在15-40cm,做好以上工作以后,首先通过第一控制开关28同时启动第二电机35、第四电机46和第八电机89,然后通过液压站20同步控制两个液压缸52的伸缩端伸长,两个液压缸52的伸缩端伸长时可以同步推动圆盘90下降,圆盘90下降时可以同步带动第八电机89以及第三绞龙91下降,随着第三绞龙91的下降其底端处的尖头部分会嵌入底面,再加上第三绞龙91随着第八电机89转动,第三绞龙91底部会旋转着打入土层内,进行挖坑工作,当第三绞龙91底部深入底面指定的深度后(挖坑指定深度),再通过液压站20同步控制两个液压缸52的伸缩端缩回原位,随后再通过第一控制开关28停止第八电机89,同时再通过液压站20控制第二液压缸82的伸缩端伸长到原位,这样第三绞龙91、筒体76以及第一筒体83会再次回归到原位,进而完成挖坑工作,在第三绞龙91挖坑的过程中,第三绞龙91会把土通过筒体76传递到第一筒体83内,进入第一筒体83内的土在随着第一筒体83底部的倾斜面从排料管84排出,从排料管84排出的土会正好落入导料桶54内,并通过导料桶54进入第一漏斗型桶32内,由于第二电机35被启动,此时第一漏斗型桶32内的第一搅拌杆36在第二电机35的带动下同步带动若干个第一搅拌叶37旋转,因此进入第一漏斗型桶32内的土会被若干个第一搅拌叶37搅拌,这样块状的土会被搅碎,被搅碎后的大部分土再通过多个通孔33落入漏斗型桶30内,这样最后留在第一漏斗型桶32内土大多会是建筑物碎屑或石子等不易被搅碎的块状物,而落入漏斗型桶30内的会是真正的土壤,此时可以通过第一控制开关28启动抽料泵29,这样抽料泵29会把混料箱22内混合好的肥料通过连接管43排入环形管道42内,进入环形管道42内的液体肥料在通过多个喷头44喷洒到漏斗型桶30内土壤上,由于第四电机46被启动,此时漏斗型桶30内的第二搅拌杆47在第四电机46的带动下同步带动若干个第二搅拌叶48旋转,因此漏斗型桶30内的土壤会被若干个第一搅拌叶37搅拌,从而使得漏斗型桶30内的土壤充分地与液体肥料混合,此过程不仅可以给漏斗型桶30内的土壤添加肥料,也会提高土壤的湿度,当抽料泵29运行一定的时间以后(抽料泵29的运行时间用户可以自行控制调节),在停止抽料泵29,然后通过电机7移动本装置向前移动一点距离,使得两个长方形板64正好处在挖好的坑的正上端,然后通过液压站20同步控制两个第一液压缸74的伸缩端缩回,两个第一液压缸74的伸缩端缩回的过程中会分别拉动两组弧形连接杆70,两组弧形连接杆70被拉动时两个长方形板64不在贴合向两侧张开,这样两个长方形板64会从挖好的坑的正上方移开,此时可以把所需要的栽植的树的树根放入坑内,随后再通过液压站20同步控制两个第一液压缸74的伸缩端伸长,使得两个长方形板64回到原位,这样长方形板64相对一侧开设的两个半圆形口子65之间可以夹紧扶正树木主杆部分,由于两个半圆形口子65内均固定安装有齿状橡胶垫66,所以两个半圆形口子65之间可以夹紧扶正不同粗细的树木主干,因此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树木的夹紧扶正,同时通过齿状橡胶垫66的设置,也有效的避免了树木主干遭到硬性损伤,这样两个长方形板64之间夹紧扶正好树木后,再通过第一控制开关28启动第六电机59,通过套管55带动第二输料筒61转动,使得第二输料筒61开口端正好对准挖好的坑的方向,然后在通过第一控制开关28分别启动第五电机50和第七电机62,这样第五电机50的输出端会带动第一绞龙51转动,第一绞龙51转动时会把漏斗型桶30内与液体肥料搅拌好的湿土壤传递进导管53,进入导管53的湿土壤再通过套管55落入第二输料筒61内,进入第二输料筒61内的湿土壤在第二绞龙63的带动下从第二输料筒61的开口端落入坑内进行回填土壤的工作,由于先把漏斗型桶30内湿土壤回填入坑内,湿土壤会分布在树坑最底部,与树木根部直接接触,因此树木根部可以充分的吸收湿土壤内的水分以及肥料,这样把漏斗型桶30内的土壤全部排出后,再启动第三电机38,把第一漏斗型桶32内的块状土壤通过绞龙39卷入导管53内,在通过第二绞龙63把块状土壤回填入坑内,这样块状土壤会分布在树坑的上部,有利于雨水的渗入。回填工作完成以后在通过液压站20控制两个液压缸69的伸缩端伸长,进而使得两个弧形板68下降,两个弧形板68下降是可以有效的挤压压实坑内回填的土壤,进而完成回填土壤的压实工作,这样既可完成树木栽植的整套工序,因此本装置可以一体化的实现现代化树木栽植的整套工序,节省了大量的人工以及劳动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树木栽植用挖坑填土一体化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面一侧对称固定有两个支板(2),两个支板(2)上横向贯穿设有同一个转轴(3),所述转轴(3)与支板(2)接触处旋转连接,两个支板(2)之间的转轴(3)上固定套有两个挡圈(4),两个挡圈(4)分别于两个支板(2)贴合,所述转轴(3)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车轮(5),两个挡圈(4)之间的转轴(3)上固定套有皮带轮(6),所述底座(1)底面固定安装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8),所述第一皮带轮(8)与皮带轮(6)之间通过皮带(9)传动连接,所述底座(1)顶面一侧固定有L型板(10),所述L型板(10)的横板顶面固定安装有液压站(20),所述L型板(10)的横板侧端固定有套筒(11),所述套筒(11)内套有第一转轴(12),所述第一转轴(12)与套筒(11)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2)上固定套有两个限位圈(13),两个限位圈(13)对称贴合设置在套筒(11)顶部与底部,所述第一转轴(12)底端固定有n型安装架(17),所述n型安装架(17)的两个竖版之间固定设有第二转轴(18),所述第二转轴(18)上套设有第一车轮(19),所述第一车轮(19)与第二转轴(18)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2)顶端固定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侧端固定有推手(15),所述推手(15)的把手处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16),所述L型板(10)侧端处设有配重块(21),所述配重块(21)固定安装在底座(1)顶面上,所述配重块(21)顶面固定有混料箱(22),所述混料箱(22)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控制开关(28),所述混料箱(22)顶面中央处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25),所述第一电机(25)的输出轴穿透混料箱(22)顶面并伸入混料箱(22)内固定有搅拌杆(26),所述第一电机(25)的输出轴与混料箱(22)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搅拌杆(26)上均匀的固定有若干个搅拌叶(27),所述第一电机(25)两侧分别设有加水筒(23)和加料筒(24),所述加水筒(23)和加料筒(24)底端均与混料箱(22)顶面固定连接,且加水筒(23)和加料筒(24)均与混料箱(22)内部连通,所述加水筒(23)和加料筒(24)顶部均设有盖板,所述混料箱(22)侧端设有抽料泵(29),所述抽料泵(29)固定安装在配重块(21)顶面上,所述抽料泵(29)的吸料端与混料箱(22)底端处固定连接,且抽料泵(29)的吸料端与混料箱(22)内部连通,所述配重块(21)一侧设有漏斗型桶(30),所述漏斗型桶(30)底端处通过若干个支杆(31)与底座(1)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漏斗型桶(30)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漏斗型桶(32),所述第一漏斗型桶(32)底面上均匀的开设有多个通孔(33),所述第一漏斗型桶(32)通过多个通孔(33)与漏斗型桶(30)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漏斗型桶(32)侧壁顶端处固定有导料桶(54),所述导料桶(54)与第一漏斗型桶(32)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漏斗型桶(32)顶面一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40),所述第一漏斗型桶(32)顶面中央处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35),所述第二电机(35)的输出端穿透第一漏斗型桶(32)顶壁并伸入第一漏斗型桶(32)内固定有第一搅拌杆(36),所述第二电机(35)的输出端与第一漏斗型桶(32)顶壁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杆(36)两侧均匀的固定若干个第一搅拌叶(37),所述第一漏斗型桶(32)底端处固定有输料筒(34),所述第一漏斗型桶(32)与输料筒(34)内部连通,所述输料筒(34)侧端穿透漏斗型桶(30)内壁并伸出漏斗型桶(30)外侧,所述输料筒(34)与漏斗型桶(30)接触处密封固定连接,所述输料筒(34)侧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38),所述第三电机(38)的输出端穿透输料筒(34)侧壁并伸入输料筒(34)内固定有绞龙(39),所述第三电机(38)的输出端与输料筒(34)侧壁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绞龙(39)的最大直径与输料筒(34)内径相匹配设置,所述漏斗型桶(30)内设有锥形罩体(41),所述锥形罩体(41)的轴心线与漏斗型桶(30)的轴心线一致,所述锥形罩体(41)顶端与输料筒(34)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锥形罩体(41)内顶端处固定有罩体(45),所述罩体(45)内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46),所述第四电机(46)的输出端穿透罩体(45)固定有第二搅拌杆(47),所述第四电机(46)的输出端与罩体(45)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第二搅拌杆(47)两侧均匀的固定有若干个第二搅拌叶(48),所述锥形罩体(41)内侧固定有环形管道(42),所述环形管道(42)底部均匀的固定有多个喷头(44),所述喷头(44)与环形管道(42)内部空腔连通,所述环形管道(42)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43),所述连接管(43)与环形管道(42)内部空腔连通,所述连接管(43)另一端依次穿透锥形罩体(41)内壁和漏斗型桶(30)内壁与抽料泵(29)的输出端相通连接,所述连接管(43)与锥形罩体(41)和漏斗型桶(30)接触处均密封固定连接,所述漏斗型桶(30)底端固定有第一输料筒(49),所述漏斗型桶(30)与第一输料筒(49)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输料筒(49)一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五电机(50),所述第五电机(50)的输出轴穿透第一输料筒(49)侧壁并伸入第一输料筒(49)内固定有第一绞龙(51),所述第五电机(50)的输出轴与第一输料筒(49)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输料筒(4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管(53),所述第一输料筒(49)与导管(53)内部连通,所述导管(53)底端垂直方向贯穿底座(1)顶面并与其接触处固定连接,所述导管(53)顶端与输料筒(34)底端固定连接,且导管(53)与输料筒(34)内部连通,所述导管(53)底端处套有套管(55),所述套管(55)内侧固定套有两个第一限位圈(56),所述第一限位圈(56)内圈面直径与导管(53)外圈面直径相匹配设置,两个第一限位圈(56)之间设有定位圈(57),所述定位圈(57)固定套在导管(53)上,所述定位圈(57)在两个第一限位圈(56)之间旋转连接设置,所述套管(55)上固定套有齿轮(58),所述套管(55)一侧设有第六电机(59),所述第六电机(59)固定安装有底座(1)底面上,所述第六电机(59)的输出端上固定有第一齿轮(60),所述第一齿轮(60)与齿轮(58)啮合,所述套管(55)底端固定有第二输料筒(61),所述套管(55)与第二输料筒(61)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输料筒(61)一端为开口状,所述第二输料筒(61)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七电机(62),所述第七电机(62)的输出端穿透第二输料筒(61)侧端并伸入第二输料筒(61)内固定有第二绞龙(63),所述第七电机(62)的输出端与第二输料筒(61)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第二输料筒(61)设有开口的正上端处对称设有两个长方形板(64),两个长方形板(64)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且贴合形成正方形状,两个长方形板(64)贴合一侧分别对称开设有半圆形口子(65),所述半圆形口子(65)的弧形面上固定贴附有齿状橡胶垫(66),所述长方形板(64)上贯穿设有若干个导向杆(67),若干个导向杆(67)围绕半圆形口子(65)分布,所述导向杆(67)与长方形板(64)接触处滑动连接,所述若干个导向杆(67)底端固定有同一个弧形板(68),所述长方形板(64)底端固定安装有液压缸(69),所述液压缸(69)的伸缩端与弧形板(68)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68)的轴心线与半圆形口子(65)的轴心线一致,所述弧形板(68)的内圈直径大于半圆形口子(65)的直径10cm,所述长方形板(64)侧端底部和顶部分别对称固定有两个弧形连接杆(70),同一个长方形板(64)侧端的两个弧形连接杆(70)为一组,两个弧形连接杆(70)之间的间距与底座(1)的厚度一致,两个弧形连接杆(70)分别设置在底座(1)上端和下端,两个弧形连接杆(70)另一端通过销与底座(1)一角处铰接,所述底座(1)两端处分别对称固定有斜板(71),所述斜板(71)侧端处固定有固定块(72),所述固定块(72)上通过销铰接有第一固定块(73),所述第一固定块(73)侧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缸(74),所述第一液压缸(74)的伸缩端上固定有第二固定块(75),所述第二固定块(75)通过销轴与一组弧形连接杆(70)中央处铰接,两组弧形连接杆(70)之间设有筒体(76),所述筒体(76)底端处固定套有圆环(77),所述圆环(77)底端与筒体(76)底端对齐,所述筒体(76)侧壁上固定有U型杆(78),所述U型杆(78)的竖杆上滑动套有导向筒(79),所述导向筒(79)侧壁上固定有固定板(80),所述固定板(80)底端与底座(1)顶面固定连接,所述U型杆(78)的竖杆顶部固定有横板(81),所述横板(81)正下端设有第二液压缸(82),所述第二液压缸(82)固定安装在底座(1)顶面上,所述第二液压缸(82)的伸缩端与横板(8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筒体(76)顶端固定有第一筒体(83),所述第一筒体(83)底端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筒体(83)与筒体(76)内部连通,所述第一筒体(83)侧壁底端处固定连接有排料管(84),所述排料管(84)与第一筒体(83)内底端处连通,所述排料管(84)设置在导料桶(54)正上端处,所述第一筒体(83)侧壁上固定有第一U型杆(85),所述第一U型杆(85)的竖杆上滑动套有第一导向筒(86),所述第一导向筒(86)侧壁上固定有L型连接杆(87),所述L型连接板(87)底端与第一漏斗型桶(32)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筒体(83)顶端固定有第一圆环(88),所述第一圆环(88)内滑动套有第八电机(89),所述第八电机(89)固定安装在圆盘(90)上,所述圆盘(90)滑动设置在第一筒体(83)内,所述圆盘(90)直径与第一筒体(83)内径相匹配设置,所述第八电机(89)的输出端穿透圆盘(90)固定有第三绞龙(91),所述第八电机(89)的输出端与圆盘(90)接触处旋转连接,所述第三绞龙(91)底端伸入筒体(76)内,所述第三绞龙(91)的横截面圆周直径与筒体(76)的内径相匹配设置,所述圆盘(90)底部贴合有挡圈(92),所述挡圈(92)固定套在第三绞龙(91)的转轴上,所述第一圆环(88)顶面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液压缸(52),所述液压缸(52)的伸缩端穿透第一圆环(88)与圆盘(90)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52)的伸缩端与第一圆环(88)接触处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栽植用挖坑填土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7)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16)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16)通过导线与蓄电池(40)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栽植用挖坑填土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5)、第二电机(35)、第三电机(38)、第四电机(46)、第五电机(50)、第六电机(59)、第七电机(62)、第八电机(89)和抽料泵(29)分别通过导线与第一控制开关(28)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28)通过导线与蓄电池(40)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栽植用挖坑填土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缸(74)、第二液压缸(82)和液压缸(52)分别通过导管与液压站(20)管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栽植用挖坑填土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76)的内径小于第一筒体(83)的内径20-30cm。
CN202010190475.7A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树木栽植用挖坑填土一体化装置 Withdrawn CN1112018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0475.7A CN111201860A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树木栽植用挖坑填土一体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0475.7A CN111201860A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树木栽植用挖坑填土一体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1860A true CN111201860A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81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90475.7A Withdrawn CN111201860A (zh) 2020-03-18 2020-03-18 一种树木栽植用挖坑填土一体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01860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1339A (zh) * 2020-06-22 2020-09-22 天台都领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收集落叶并分层掩埋发酵制肥设备
CN111810230A (zh) * 2020-07-20 2020-10-23 冒俊 一种矿石开采区生态修复回填区域加固方法
CN112715321A (zh) * 2021-01-30 2021-04-30 谭占明 一种沙培番茄栽培基质高效回填压实机
CN112868491A (zh) * 2021-01-08 2021-06-01 深圳市广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市政园林和花卉管养的工程处理装置
CN112889403A (zh) * 2021-01-19 2021-06-04 梁亚伟 一种园林绿化用定距排列栽种装置
CN113455139A (zh) * 2021-06-28 2021-10-01 安徽山湖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园林绿化用挖坑装置
CN113647305A (zh) * 2021-08-31 2021-11-16 邬志明 一种园林种植用具有填土功能的树苗种植装置
CN113973685A (zh) * 2021-12-29 2022-01-28 杭州五洲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道路的林木种植机构及施工方法
CN114514866A (zh) * 2022-02-16 2022-05-20 滁州学院 一种多功能沙漠灌木种植装置
CN114651562A (zh) * 2022-05-25 2022-06-24 天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园林绿化用具有土壤筛分功能的苗木种植挖坑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1339A (zh) * 2020-06-22 2020-09-22 天台都领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收集落叶并分层掩埋发酵制肥设备
CN111810230A (zh) * 2020-07-20 2020-10-23 冒俊 一种矿石开采区生态修复回填区域加固方法
CN112868491A (zh) * 2021-01-08 2021-06-01 深圳市广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市政园林和花卉管养的工程处理装置
CN112868491B (zh) * 2021-01-08 2021-12-14 深圳市广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市政园林和花卉管养的工程处理装置
CN112889403B (zh) * 2021-01-19 2022-10-18 聚璜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园林绿化用定距排列栽种装置
CN112889403A (zh) * 2021-01-19 2021-06-04 梁亚伟 一种园林绿化用定距排列栽种装置
CN112715321A (zh) * 2021-01-30 2021-04-30 谭占明 一种沙培番茄栽培基质高效回填压实机
CN113455139A (zh) * 2021-06-28 2021-10-01 安徽山湖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园林绿化用挖坑装置
CN113647305A (zh) * 2021-08-31 2021-11-16 邬志明 一种园林种植用具有填土功能的树苗种植装置
CN113973685A (zh) * 2021-12-29 2022-01-28 杭州五洲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道路的林木种植机构及施工方法
CN114514866A (zh) * 2022-02-16 2022-05-20 滁州学院 一种多功能沙漠灌木种植装置
CN114514866B (zh) * 2022-02-16 2023-10-31 滁州学院 一种多功能沙漠灌木种植装置
CN114651562A (zh) * 2022-05-25 2022-06-24 天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园林绿化用具有土壤筛分功能的苗木种植挖坑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01860A (zh) 一种树木栽植用挖坑填土一体化装置
CN108575658B (zh) 一种能够自动栽种树的挖掘机
CN108496475B (zh) 用于果树种植的挖坑机
CN111972105B (zh) 一种茶树施肥设备
CN213462908U (zh) 爆喷式果园深松深施肥机
CN208175302U (zh) 一种多功能植树装置
CN113455130A (zh) 一种高龄植被土层的松土、施肥一体化装置
CN106471969B (zh) 一种用于桃树种植的施肥装置
CN207340500U (zh) 一种树苗自动施肥栽种装置
CN207340462U (zh) 一种林下板栗自动碎土浇灌种植设备
CN209882521U (zh) 一种林业栽树用挖坑装置
CN208144050U (zh) 一种绿化灌木种植机
CN107360745A (zh) 一种林下板栗自动碎土浇灌种植设备
CN112400419B (zh) 一种可进行农田土壤修复的播种装置
CN104938102B (zh) 一种使用巨菌草预切种的种植机械
CN108770629A (zh) 一种能够自动栽种树的挖掘机械
CN207836129U (zh) 一种农用果树种植自动挖槽装置
CN210641348U (zh) 一种农业生产用刨地播种一体机
CN107371477A (zh) 一种林下板栗自动种植装置
CN204741708U (zh) 山药播种施肥机
CN110073776A (zh) 一种播种联动装置
CN207836140U (zh) 一种用于核桃小面积实生播种的播种机
CN214960978U (zh) 一种园林花卉种植挖坑装置
CN212727985U (zh) 一种便携式竹笋种植装置
CN110121950A (zh) 一种播种覆土浇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