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93076B - 金属锂电池 - Google Patents

金属锂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93076B
CN111193076B CN201911412261.3A CN201911412261A CN111193076B CN 111193076 B CN111193076 B CN 111193076B CN 201911412261 A CN201911412261 A CN 201911412261A CN 111193076 B CN111193076 B CN 1111930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current
piece
battery
current col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122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93076A (zh
Inventor
赖彩婷
何兰星
袁中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1226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930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93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3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93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3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ell Electrode Carriers And Collector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一种金属锂电池,金属锂电池包括电芯及负极极耳,所述电芯包括负极片单体、正极片单体及隔膜片,所述负极片单体包括锂极片及与所述锂极片电连接的集流件,所述集流件包括多个集流体,各所述集流体分别与所述锂极片电连接。能够进一步使得各集流体累加的面积比传统整片式集流件的面积更小,以及各集流体累加的重量比传统整片式集流件的重量更小,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提高负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以及提高电池容量。

Description

金属锂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金属锂电池。
背景技术
针对金属锂电池,尤其针对叠片式锂电池,其电芯包括多个交替且层叠设置的多个极片及多个隔膜,即每两个极片夹住一隔膜,其中,极片包括负极片和正极片,通过各极片分别与电解液的接触,完成电化学反应,实现电池功能。而针对方形卷绕电池,则其包括带式的正极电极片、负极电极片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隔膜。
针对负极极片,其会通过整片的集流体与负极极耳连接,整片的集流体是通过辊压等方式与负极极片完成连接目的。其中,负极极片是锂极片。
然而,覆盖在负极极片上的集流体部分,会阻隔电解液与被覆盖的负极极片上的活性物质发生反应,如此,会降低负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降低电池的容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负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以及能够提高电池容量的金属锂电池。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金属锂电池,包括电芯及负极极耳,所述电芯包括负极片单体、正极片单体及隔膜片,所述负极片单体包括锂极片及与所述锂极片电连接的集流件,所述集流件包括多个集流体,各所述集流体分别与所述锂极片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包括多个负极片单体、多个正极片单体及多个隔膜片,各所述负极片单体、各所述正极片单体及各所述隔膜片交替且层叠设置,且各所述负极片单体的所述集流件顺序层叠设置,且各所述集流件相互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极极耳与层叠设置的各所述集流件中的其中一个所述集流件接触;在与所述负极极耳接触的所述集流件中,各所述集流体分别与所述负极极耳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锂极片具有长边及短边,各所述集流体分别电连接于所述锂极片的长边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流体与所述锂极片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避位结构,所述避位结构用于减少所述集流体与所述锂极片连接时的接触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个所述集流件中,所述集流件包括多个集流体,各所述集流体通过焊接、滚压连接或粘接在所述锂极片上,以使各所述集流体分别与所述锂极片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极极耳与所述集流件电连接,在与所述负极极耳接触的所述集流件中,各所述集流体分别通过焊接、粘接在所述负极极耳上,以使各所述集流体分别与所述负极极耳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个所述集流件中,所述集流件还包括汇流片,所述汇流片分别与各所述集流体连接;
在与所述负极极耳接触的所述集流件中,所述汇流片与所述负极极耳电连接,以使各所述集流体分别与所述负极极耳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锂电池还包括正极极耳、封装包及电解液,所述正极极耳分别与所述正极片单体电连接,所述电芯及所述电解液均封装于所述封装包内,且所述电芯与所述电解液接触,所述正极极耳及所述负极极耳分别部分露置于所述封装包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包括一个负极片单体、一个正极片单体及一个隔膜片,所述负极片单体、所述正极片单体及隔膜片顺序层叠并卷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相对于传统整片式集流件,本发明的所述集流件通过各集流体的分流方式从所述锂极片中承接电流,后通过负极极耳输出,各集流体累加的面积比传统整片式集流件的面积更小,减少了锂极片被各集流体所覆盖的表面积,锂极片中的金属锂为活性物质,从而使得与电解液能够接触的活性物质更多,增加负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提高了正负极反应面积,从而使得锂电池的内阻减小,同时也降低了电池因自身内阻引起的发热量,发热量减少之后,意味着不需要采用传统整片式集流件来散热,各集流体面积更小,亦即各集流体累加的面积比传统整片式集流件更小,但散热依然可以达到实际要求。
其次,相对于传统整片式集流件,各集流体累加的重量比传统整片式集流件的重量更小,能够提高功率密度,采用上述金属锂电池,能够实现软包电池大电流放电,提高放电比能量。
最后,相对于传统整片式集流件,本发明的所述集流件通过各集流体的分流方式从所述锂极片中承接电流的输出,各集流体累加的重量比传统整片式集流件的重量更小,在达到更高电学效果和散热效果的同时,还能够节省所述集流件的原材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金属锂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金属锂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金属锂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金属锂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金属锂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金属锂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金属锂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7的金属锂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8的金属锂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9的金属锂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金属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对比例1在恒功率放电测试下的温升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关于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连接”的相关表述,也表示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连通”,流体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交换连通。
一实施方式中,一种金属锂电池,包括电芯及负极极耳,所述电芯包括负极片单体、正极片单体及隔膜片,所述负极片单体包括锂极片及与所述锂极片电连接的集流件,所述集流件包括多个集流体,各所述集流体分别与所述锂极片电连接。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金属锂电池10的局部示意图,金属锂电池10包括电芯100及负极极耳200,负极极耳200与电芯100电连接。在金属锂电池中,例如,在叠片式锂电池中,还包括正极极耳,正极极耳与电芯100电连接,如此,用于实现输出电流的功能。
请参阅图1,所述电芯100包括多个负极片单体110、多个正极片单体120及多个隔膜片130,各所述负极片单体110、各正极片单体120及各所述隔膜片130交替且层叠设置,亦即循环负极片单体-隔膜片-正极片单体的层叠结构,以防止短路。
请参阅图1,所述负极片单体110包括锂极片111及集流件112,所述锂极片111与集流件112电连接,以使得锂极片111上的电流能够通过集流件112输出,各所述负极片单体110的所述集流件112顺序层叠设置,且各所述集流件112相互电连接,如此,能够使得各负极片单体110输出至各所述集流件112上的电流实现集流化效果,以统一输出至所述负极极耳200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各所述集流件112可通过焊接或导电胶粘接等方式实现电连接效果。进一步地,所述锂极片为金属锂薄膜。
请参阅图1,在一个所述集流件112中,所述集流件112包括多个集流体113,各所述集流体113分别与所述锂极片111电连接,也就是说,所述集流件112通过各集流体113的分流方式从所述锂极片111中承接电流的输出。
请参阅图1,所述负极极耳200与层叠设置的各所述集流件中的其中一个所述集流件112接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各所述集流件112是通过焊接或导电胶粘接等方式实现顺序贴附或压合的效果,进而实现各所述集流件112相互电连接的效果,因此,所述负极极耳200只需与层叠设置的各所述集流件中位于底部或顶部的其中一个所述集流件112接触即可完成所述负极极耳200分别与各锂极片111电连接的效果,在与所述负极极耳200接触的所述集流件112中,各所述集流体113分别与所述负极极耳200电连接,以实现所述负极极耳200通过各所述集流件112统一与各所述锂极片111电连接的效果,共同构成一个电池体系。
进一步地,在一个所述集流件中,所述集流件包括多个集流体,各所述集流体通过焊接、滚压连接或粘接在所述锂极片上,以使各所述集流体分别与所述锂极片电连接,如此,能够更好地使各所述集流体通过物理连接的方式与所述锂极片实现连接,优化与所述锂极片的结构关系,进而增强结构强度,能够保证整体导电性能。
进一步地,在与所述负极极耳接触的所述集流件中,各所述集流体分别通过焊接或粘接在所述负极极耳上,以使各所述集流体分别与所述负极极耳电连接,如此,能够更好地使各所述集流体通过物理连接的方式与所述负极极耳实现连接,优化与所述负极极耳的结构关系,进而增强结构强度,能够保证整体导电性能。
进一步地,为了减少锂极片被各集流体所覆盖的表面积,使得各集流体累加的面积能够更小,从而使得锂极片中的活性物质与电解液能够接触的活性物质更多,增加负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提高正负极反应面积,所述集流体与所述锂极片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避位结构,所述避位结构用于减少所述集流体与所述锂极片连接时的接触面积,如此,根据实际的使用环境、电池规格及电池性能要求等因素,对避位结构的具体形状进行设计,从而能够减少锂极片被各集流体所覆盖的表面积,使得各集流体累加的面积能够更小,从而使得锂极片中的活性物质与电解液能够接触的活性物质更多,增加负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提高正负极反应面积。例如,避位结构可以为折角片结构、三角形片结构、瓣片结构、金属丝结构或多避位孔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而成,本发明的避位结构不限于上述给出的形状结构,只要能够用于减少锂极片被各集流体所覆盖的表面积的避位结构均可适用,另外,折角片结构还能够使得两个产生热源的位置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加大,能够更有效地减轻局部过热问题,提高电池安全性能和电学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相对于传统整片式集流件,本发明的所述集流件112通过各集流体113的分流方式从所述锂极片111中承接电流的输出,各集流体113累加的面积比传统整片式集流件的面积更小,减少了锂极片111被各集流体113所覆盖的表面积,锂极片111中的金属锂为活性物质,从而使得与电解液能够接触的活性物质更多,增加负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提高了正负极反应面积,从而使得锂电池的内阻减小,从而降低电池因自身内阻引起的发热量,发热量少了之后,意味着不需要采用传统整片式集流件来散热,各集流体面积更小,亦即各集流体113累加的面积比传统整片式集流件更小,但散热依然可以达到实际要求。
其次,相对于传统整片式集流件,各集流体113累加的重量比传统整片式集流件的重量更小,能够提高功率密度,采用上述金属锂电池10,能够实现软包电池大电流放电,提高放电比能量。
最后,相对于传统整片式集流件,本发明的所述集流件112通过各集流体113的分流方式从所述锂极片111中承接电流的输出,各集流体113累加的重量比传统整片式集流件的重量更小,在达到更高电学效果和散热效果的同时,还能够节省所述集流件112的原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能够适用于叠片式锂电池,那么其电芯包括多个负极片单体、多个正极片单体及多个隔膜片;当然,本技术方案还适用于方形卷绕锂电池,那么其电芯包括一个负极片单体、一个正极片单体及一个隔膜片,那么其负极片单体则只有一个集流件,而叠片式锂电池的电芯则包括多个负极片单体,每个负极片单体对应一个集流件。进一步地,在其他形式的需要采用锂极片与集流件共存的金属锂电池中,本技术方案的集流件包括多个集流体的技术思想,也可以适用。
实施例1
请参阅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金属锂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所述集流件112a包括两个集流体113a,两个所述集流体113a位于所述负极极耳200a相对的两侧边边缘位置处,如此,能够使得两个集流体113a之间的距离最大化,而且发热是在集流体113a、锂极片111a与负极极耳200a的两两相互交汇位置处,如此,两个所述集流体113a位于所述负极极耳200a相对的两侧边边缘位置处,从而能够使两个热源之间的距离最大化,能够有效减轻局部过热问题,提高电池安全性能和电学性能。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集流体以所述锂极片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如此,能够使得电池的电荷的传递路径更加合理,从而降低了电池内阻。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极耳位于所述锂极片的中部位置处,如此,能够使得电池的电荷的传递路径更加合理,从而降低了电池内阻。
进一步地,所述集流体为方形集流体,所述方形集流体的一端与所述锂极片连接,所述方形集流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负极极耳连接,如此,能够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使得生产结构设计更加优化。
再进一步地,所述方形集流体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方形集流体远离锂极片中轴线的侧边分别与所述负极极耳的两个侧边相对齐,如此,能够使两个集流体热源之间的距离最大化,能够有效减轻局部过热问题,提高电池安全性能和电学性能,使得生产结构设计更加优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述集流体的数量包括但不局限于两个,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所述集流体的数量进行灵活选择,亦即所述集流体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只需确保多个集流体分别与所述负极极耳电连接即可,至于其他数量的集流体的具体位置关系、连接关系以及结构关系,在此不再赘述,但依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金属锂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所述锂极片111b具有长边及短边,各所述集流体113b分别电连接于所述锂极片111b的长边上,能够缩小集流体113b与所述锂极片111b上的活性物质的距离,从而能够充分利用所述锂极片111b的活性物质,提高了负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提高电池容量,并且电池的电荷的传递路径更加合理,能够降低电池内阻,减轻发热问题。
实施例3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金属锂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所述集流件112c包括两个集流体113c,两个所述集流体113c位于所述负极极耳200c相对的两侧边边缘位置处,所述集流体112c包括折角片114c及主片115c,所述折角片114c与主片115c连接,在实际加工中,折角片114c与主片115c为一体成型结构;两个所述集流体112c的所述折角片114c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夹角的度数在0度至180度之间,如此,能够使得两个产生热源的位置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加大,能够更有效地减轻局部过热问题,提高电池安全性能和电学性能。
实施例4
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金属锂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所述集流体113d包括三角形片114d及方形片115d,所述三角形片114d与方形片115d连接,在实际加工中,三角形片114d与方形片115d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三角形片114d与所述锂极片111d电连接,所述方形片115d用于与所述负极极耳200d电连接,如此,能够进一步使得各集流体113d累加的面积比传统整片式集流件的面积更小,以及各集流体113d累加的重量比传统整片式集流件的重量更小,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提高负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以及提高电池容量,并且能够进一步地减小内阻,减轻发热问题。
实施例5
请参阅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金属锂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在一个所述集流件112e中,所述集流件112e还包括汇流片116e,所述汇流片116e分别与各所述集流体113e连接。
在与所述负极极耳200e接触的所述集流件112e中,所述汇流片116e与所述负极极耳200e电连接,以使各所述集流体113e分别与所述负极极耳200e电连接,如此,所述负极极耳200e与所述集流件112e的接触面积更大,接触内阻更低,导电效果更高,而且,由于汇流片116e与负极极耳200e共同承接来自各所述集流体113e所施加的外力,使得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集流件112e中,所述汇流片116e与各所述集流体113e为一体成型结构,如此,贴装工艺更加简单便捷,能够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也能进一步减少汇流片与集流体焊接的接触内阻,从而降低电池发热问题。
实施例6
请参阅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金属锂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所述集流体113f包括集流片114f及多个瓣片115f,所述集流片114f与多个所述瓣片115f连接,各所述瓣片115f分别与所述锂极片111f电连接,所述集流片114f用于与所述负极极耳200f电连接,如此,能够进一步使得各集流体113f累加的面积比传统整片式集流件的面积更小,以及各集流体113f累加的重量比传统整片式集流件的重量更小,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提高负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以及提高电池容量,并且能够进一步地减小内阻,减轻发热问题。
实施例7
请参阅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7的金属锂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在一个所述集流件112g中,所述集流件112g包括多个集流体113g,所述集流体113g为导电金属丝,各所述导电金属丝分别与所述锂极片111g电连接,如此,能够进一步使得各集流体113g累加的面积比传统整片式集流件的面积更小,以及各集流体113g累加的重量比传统整片式集流件的重量更小,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提高负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以及提高电池容量,并且能够进一步地减小内阻,减轻发热问题。
实施例8
请参阅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8的金属锂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在一个所述集流件112h中,所述集流件112h为多孔集流片,所述多孔集流片上开设有多个避位孔114h,所述集流件112h包括多个集流体113h,各所述集流体113h之间通过所述避位孔114h分隔,且所述集流体113h还相互电连接,也就是说,各集流体113h是一体成型结构的,在实际制作工程中,可以采用冲孔方式等制孔方式制作得到,退一步地说,各集流体113h能够实现相互电连接方式,但通过开设多个避位孔114h,能够使得各集流体113h累加的面积比传统整片式集流件的面积更小,以及各集流体113h累加的重量比传统整片式集流件的重量更小,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提高负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以及提高电池容量,并且能够进一步地减小内阻,减轻发热问题。
实施例9
请参阅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9的金属锂电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集流体113y的远离锂极片111y的一侧面设置有绝缘胶层114y,该绝缘胶层114y能够直接与隔膜片直接接触,避免了较为锋利或尖锐的集流体113y刮伤或划伤隔膜片,从而能够避免正负直接相连的问题,进而避免短路问题,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上述绝缘胶层114y能够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金属锂电池中,以避免正负直接相连的问题,进而避免短路问题,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能。
请参阅图11,其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金属锂电池2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负极片单体10z,还包括正极极耳20z、封装包30z及电解液40z,所述正极极耳20z分别与所述正极片单体电连接,所述电芯及所述电解液40z均封装于所述封装包30z内,且所述电芯与所述电解液40z接触,所述正极极耳20z及所述负极极耳分别部分露置于所述封装包30z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金属锂电池为叠片式锂电池。
上述金属锂电池20相对于传统金属锂电池,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相对于传统整片式集流件,本发明的所述集流件通过各集流体的分流方式从所述锂极片中承接电流的输出,各集流体累加的面积比传统整片式集流件的面积更小,减少了锂极片被各集流体所覆盖的表面积,锂极片中的金属锂为活性物质,从而使得与电解液能够接触的活性物质更多,增加负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提高了正负极反应面积,从而使得锂电池的内阻减小,同时也降低了电池因自身内阻引起的发热量,发热量少之后,意味着不需要采用传统整片式集流件来散热,各集流体面积更小,亦即各集流体累加的面积比传统整片式集流件更小,但散热依然可以达到实际要求。
其次,相对于传统整片式集流件,各集流体累加的重量比传统整片式集流件的重量更小,能够提高功率密度,采用上述金属锂电池的锂电池,能够实现软包电池大电流放电,提高放电比能量。
最后,相对于传统整片式集流件,本发明的所述集流件通过各集流体的分流方式从所述锂极片中承接电流的输出,各集流体累加的重量比传统整片式集流件的重量更小,在达到更高电学效果和散热效果的同时,还能够节省所述集流件的原材料。
采用相同的材质和厚度等电池参数,按照实施例1的双集流体结构的集流件所制造的金属锂电池,以及对比例1采用整片式集流件所制造的金属锂电池进行恒功率放电测试,记录其表面温度变化,绘制得到图12的温升曲线图(A曲线为对比例1温升曲线,B曲线为实施例温升曲线)。表1为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电池基本参数。测试结果见表1和图12。
表1
Figure BDA0002350286090000121
从图12以及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所制造得到的金属锂电池在恒功率500W/kg的放电条件下,放电容量明显高于对比例1(实施例1为9.383Ah,对比例1为9.137Ah),且实施例1的在同一时间点均的温升均小于对比例1的温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组合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金属锂电池,包括电芯及负极极耳,所述电芯包括负极片单体、正极片单体及隔膜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极片单体包括锂极片及与所述锂极片电连接的集流件,所述集流件包括多个集流体,各所述集流体分别与所述锂极片电连接;
所述电芯包括多个负极片单体、多个正极片单体及多个隔膜片,各所述负极片单体、各所述正极片单体及各所述隔膜片交替且层叠设置,且各所述负极片单体的所述集流件顺序层叠设置,且各所述集流件相互电连接;
所述负极极耳与层叠设置的各所述集流件中的其中一个所述集流件接触;在与所述负极极耳接触的所述集流件中,各所述集流体分别与所述负极极耳电连接;
所述集流体与所述锂极片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避位结构,所述避位结构用于减少所述集流体与所述锂极片连接时的接触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极片具有长边及短边,各所述集流体分别电连接于所述锂极片的长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所述集流件中,所述集流件包括多个集流体,各所述集流体通过焊接、滚压连接或粘接在所述锂极片上,以使各所述集流体分别与所述锂极片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耳与所述集流件电连接,在与所述负极极耳接触的所述集流件中,各所述集流体分别通过焊接、粘接在所述负极极耳上,以使各所述集流体分别与所述负极极耳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所述集流件中,所述集流件还包括汇流片,所述汇流片分别与各所述集流体连接;
在与所述负极极耳接触的所述集流件中,所述汇流片与所述负极极耳电连接,以使各所述集流体分别与所述负极极耳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锂电池还包括正极极耳、封装包及电解液,所述正极极耳分别与所述正极片单体电连接,所述电芯及所述电解液均封装于所述封装包内,且所述电芯与所述电解液接触,所述正极极耳及所述负极极耳分别部分露置于所述封装包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一个负极片单体、一个正极片单体及一个隔膜片,所述负极片单体、所述正极片单体及隔膜片顺序层叠并卷绕。
CN201911412261.3A 2019-12-31 2019-12-31 金属锂电池 Active CN1111930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2261.3A CN111193076B (zh) 2019-12-31 2019-12-31 金属锂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2261.3A CN111193076B (zh) 2019-12-31 2019-12-31 金属锂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3076A CN111193076A (zh) 2020-05-22
CN111193076B true CN111193076B (zh) 2021-11-09

Family

ID=70707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12261.3A Active CN111193076B (zh) 2019-12-31 2019-12-31 金属锂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9307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6330A (zh) * 2015-03-25 2015-06-17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三维多孔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882616A (zh) * 2015-05-19 2015-09-02 李毛丁 铅酸电池3d集流体及其制作方法
CN205050945U (zh) * 2015-09-25 2016-02-24 深圳市深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电芯结构
CN106159179A (zh) * 2015-04-21 2016-11-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锂电池
CN106654288A (zh) * 2017-01-19 2017-05-1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铜微米管多孔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49863A (ja) * 1991-01-08 1992-09-04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電極集電体に対する金属導線の結線方法
US6849360B2 (en) * 2002-06-05 2005-02-01 Eveready Battery Company, Inc. Nonaqueous electrochemical cell with improved energy density
JP2004234994A (ja) * 2003-01-30 2004-08-19 Hitachi Ltd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とその組電池及びその電極
JP4501081B2 (ja) * 2006-12-06 2010-07-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極の形成方法およ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CN201466094U (zh) * 2009-06-29 2010-05-12 黄德欢 低接触电阻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极片
KR101138474B1 (ko) * 2010-08-31 2012-04-2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리튬 이온 커패시터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리튬 이온 커패시터
CN201838659U (zh) * 2010-10-28 2011-05-1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复合电极
CN103606684B (zh) * 2013-11-20 2015-09-30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扣式电池及扣式电池集流器
CN205050931U (zh) * 2015-10-19 2016-02-24 惠州Tcl金能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卷芯及电池
CN208127309U (zh) * 2018-03-16 2018-11-2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负极极片和电极组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6330A (zh) * 2015-03-25 2015-06-17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三维多孔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159179A (zh) * 2015-04-21 2016-11-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锂电池
CN104882616A (zh) * 2015-05-19 2015-09-02 李毛丁 铅酸电池3d集流体及其制作方法
CN205050945U (zh) * 2015-09-25 2016-02-24 深圳市深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电芯结构
CN106654288A (zh) * 2017-01-19 2017-05-1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铜微米管多孔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3076A (zh) 2020-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54691B1 (ko) 개선된 리드 구조의 이차전지
US8968910B2 (en)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having multi-directional lead-tab structure
KR100866767B1 (ko) 이차전지용 안전부재
EP3285327B1 (en) Battery module
US6841296B2 (en) Prismatic battery with maximized and balanced current transmission between electrodes and terminals
KR101245283B1 (ko) 다수의 출력 특성을 가진 전기 화학 소자
KR102119535B1 (ko) 전극조립체의 외면에 대면하여 위치하는 전극리드를 포함하는 전지셀
KR101297866B1 (ko) 전극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전지
KR102141240B1 (ko) 전극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US20190348644A1 (en) High power battery and battery case
JP2001102056A (ja) リチウム電池
JP5415009B2 (ja) 蓄電デバイスモジュール
CN109244599B (zh) 一种具有快速加热功能的复合负极极片、及采用其的电芯和电池
CN111193076B (zh) 金属锂电池
US9553302B2 (en) Electrode assemblage and rechargeable battery using the same
US20220367985A1 (en) Electrode assembly, battery cell, battery, electrical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evice
US11450906B2 (en) Secondary cylindrical battery having piezoelectric element and thermoelectric element
CN213366748U (zh) 电极芯及软包电池
CN210325964U (zh) 一种电池模组电芯、电池以及车辆
CN209401735U (zh) 电极组件和二次电池
CN207967197U (zh) 单体超大容量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EP3748755A1 (en) Cell battery
CN219303734U (zh) 一种叠片式离子电池
CN114762171A (zh) 电池包以及电芯
CN216120429U (zh) 一种电芯极片及叠片式电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