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92360A - 一种监控模型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监控模型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92360A
CN111192360A CN201911421567.5A CN201911421567A CN111192360A CN 111192360 A CN111192360 A CN 111192360A CN 201911421567 A CN201911421567 A CN 201911421567A CN 111192360 A CN111192360 A CN 1111923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range
model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215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青
刘立海
周松
罗新
李一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2156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923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92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23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4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in video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控模型确定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创建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的三维建筑模型和初始化监控模型,其中,所述监控模型包括:多个监控设备和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基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在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模拟部署监控设备;根据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确定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根据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确定所述监控模型在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中盲区范围;根据所述盲区范围,确定对所述建筑施工区域的监控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若未达到所述预期效果,调整所述监控模型中模拟部署的监控设备数量、所述监控设备的部署位置及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的至少其中之一。

Description

一种监控模型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控模型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视频监控系统是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监控一定范围内的人流和人的行为,有助于对监控范围内的一些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广泛,尤其是在火车站、地铁站、汽车站、飞机场、学校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视频监控系统的建立和完善能很大程度上提高监控场所的安全性。
当前,监控系统的设计只能根据相关设计规范以及设计经验在二维施工图上对摄像头进行布放,施工单位按图施工,在施工结束后才能检验监控效果,在监控系统的调试过程或运营使用中容易出现由于摄像头安装位置和数量不合理而导致的监控空间存在盲区,或监控目标的清晰度不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监控模型确定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监控模型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创建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的三维建筑模型和初始化监控模型,其中,所述监控模型包括:多个监控设备和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
基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在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模拟部署监控设备;
根据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确定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
根据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确定所述监控模型在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中盲区范围;
根据所述盲区范围,确定对所述建筑施工区域的监控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若未达到所述预期效果,调整所述监控模型中模拟部署的监控设备数量、所述监控设备的部署位置及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的至少其中之一。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确定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包括:
根据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确定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视场;
根据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对监控对象监控的清晰度要求,从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视场中,确定出满足所述监控对象清晰度要求的所述监控范围。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确定所述监控模型在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中的盲区范围,包括:根据所述监控模型中各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确定所述监控模型在预定监控平面内的盲区范围。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盲区范围,确定对所述建筑施工区域的监控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包括:
根据所述盲区范围和所述监控平面面积之间的比例,确定对所述建筑施工区域的监控是否达到所述预期效果。
在上述方案中,在所述确定对所述建筑施工区域的监控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渲染所述监控模型在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中的盲区范围。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监控模型确定装置,包括:
建模单元,用于创建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的三维建筑模型和初始化监控模型,其中,所述监控模型包括:多个监控设备和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
部署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在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模拟部署监控设备;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确定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确定所述监控模型在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中盲区范围;
评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盲区范围,确定对所述建筑施工区域的监控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调整单元,用于若对所述建筑施工区域的监控未达到所述预期效果,调整所述监控模型中模拟部署的监控设备数量、所述监控设备的部署位置及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的至少其中之一。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确定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视场以及根据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对监控对象监控的清晰度要求,从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视场中,确定出满足所述监控对象清晰度要求的所述监控范围。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监控模型中各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确定所述监控模型在预定监控平面内的盲区范围。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评估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盲区范围和所述监控平面面积之间的比例,确定对所述建筑施工区域的监控是否达到所述预期效果。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渲染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对所述建筑施工区域的监控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之前,渲染所述监控模型在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中的盲区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控模型确定方法及装置,通过创建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的三维建筑模型和初始化监控模型,确定所述监控模型在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中的监控范围及盲区范围,根据监控范围的覆盖效果对所述监控模型进行调整,使在设计阶段监控设备的监控效果更加直观,减少了人工布置摄像头所产生的监控盲区,提高了监控的清晰度,有效的保证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从而避免监控设备的拆改,节省后期施工的时间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控模型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个监控设备的监控设备的视场角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个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个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在建筑模型内的效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控模型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BIM的监控模型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
由于采用传统的二维施工图无法对摄像头的覆盖范围、覆盖效果进行仿真,容易造成监控系统施工完成后的监控效果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控模型确定方法及装置,通过创建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的三维建筑模型和初始化监控模型,确定所述监控模型在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中的监控范围及盲区范围,根据监控范围的覆盖效果对所述监控模型进行调整,使在设计阶段监控设备的监控效果更加直观,减少了人工布置摄像头所产生的监控盲区,提高了监控的清晰度,有效的保证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从而避免监控设备的拆改,节省后期施工的时间和成本。
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例提供的一种监控模型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创建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的三维建筑模型和初始化监控模型,其中,所述监控模型包括:多个监控设备和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监控设备为监控视频的采集设备,例如:摄像机。
具体的,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的三维建筑模型和监控模型可以通过三维建模软件根据待监控建筑施的实际结构和采用的监控该设备进行模型的构建。例如,采用BIM软件创建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的BIM建筑模型,针对市场上不同类型、不同型号、主流厂家的摄像头提供的摄像头参数创建具有完整参数的摄像头模型。
初始化监控模型是根据人机界面接收的用户输入,配置初始的监控设备个数、位置和/或采集视角等的初始参数从而建立初始监控模型。
S102:基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在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模拟部署监控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监控设备的部署,至少包括:根据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的相关设计规范,确定所述监控设备在三维建筑模型中的空间坐标。可根据实际需求,通过接收用户的操作,确定在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的三维建筑模型中虚拟的监控设备的放置位置,在实际的监控系统的设计中,监控该设备一般安装在待监控建筑内的墙顶位置。
S103:根据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确定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
具体的,所述根据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确定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包括:根据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确定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视场;其中所述监控参数至少包括: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靶面尺寸和摄像机的镜头焦距。
视场代表摄像头能够观察到的最大范围,通常以角度来表示,摄像头的视场越大,其观测范围也越大。
根据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对监控对象监控的清晰度要求,从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视场中,确定出满足所述监控对象清晰度要求的所述监控范围。
其中,监控系统对监控对象监控的清晰度要求是在监控画面中可以看清在监控范围内所监控的监控对象。
S104:根据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确定所述监控模型在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中盲区范围;
所述根据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确定所述监控模型在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中的盲区范围,包括:根据所述监控模型中各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确定所述监控模型在预定监控平面内的盲区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的三维建筑模型是通过采用BIM技术建立的立体模型,单个设备的监控范围在该三维建筑模型中也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范围。对于一个安装在高处的摄像头,其监控范围在三维建筑模型中的显示效果如图4所示,在三维建筑模型中,所述摄像头在三维建筑模型的不同高度的平面内有不同的监控范围。
具体的,通过接收用户操作确定在三维建筑模型中的预定监控平面,根据单个摄像头在所述预定监控平面的监控范围,将多个摄像头在所述预定监控平面的监控范围进行叠加,减去多个摄像头在所述预定监控平面的监控范围的重叠部分,得到所述监控模型在预定监控平面内的监控范围,然后将预定监控平面的面积去除所述监控模型在所述预定监控平面的监控范围,从而得到所述监控模型在预定监控平面内的盲区范围。
其中,预定监控平面可以为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的三维建筑模型在预定高度的平面,例如预定监控平面可以是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的三维建筑模型在高度值为0m(即地面高度)的平面,或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的三维建筑模型在高度值为1.2m(人脸高度)上的平面。
S105:根据所述盲区范围,确定对所述建筑施工区域的监控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具体的,所述根据所述盲区范围,确定对所述建筑施工区域的监控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包括:根据所述盲区范围和所述监控平面面积之间的比例,确定对所述建筑施工区域的监控是否达到所述预期效果。
本实施例采用所述盲区范围和所述监控平面面积的比值作为评估监控效果的参数,将所述盲区范围和所述监控平面面积的比值与设定的预期比例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盲区范围和所述监控平面面积的比值小于等于设定的预期比例阈值时,则对所述建筑施工区域的监控效果达到了预期效果,否则未达到预期效果。例如,设定的预期比例阈值为0时,所述的预期效果为所述建筑施工区域没有监控盲区,此时只有当所述盲区范围与所述监控平面面积之间的比例为0时,对所述建筑施工区域的监控才达到预期效果。
S106:若未达到所述预期效果,调整所述监控模型中模拟部署的监控设备数量、所述监控设备的部署位置及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的至少其中之一,其中,所述单个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为能够影响单个监控设备在所述建筑施工范围内的监控范围的参数。
具体的,所述监控参数包括:摄像头的类型、型号、倾斜角度、靶面规格、成像比例、焦距、摄像头分辨率等参数。
对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监控参数的调整至少包括:调整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倾斜角度,来使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达到预期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确定所述监控模型在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中盲区范围之后,在所述确定对所述建筑施工区域的监控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之前,还包括:渲染所述监控模型在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中的监控范围及盲区范围,使监控模型的监控覆盖效果更佳直观,便于将监控模型对建设单位、咨询单位、审查单位以及运营维护单位等进行展示,方便各单位提出修改意见。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控模型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监控模型确定装置50,包括:建模单元501、部署单元502、计算单元503、确定单元504、评估单元505和调整单元506其中:
建模单元501,用于创建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的三维建筑模型和初始化监控模型,其中,所述监控模型包括:多个监控设备和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
部署单元502,用于基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在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模拟部署监控设备;
计算单元503,用于根据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确定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
确定单元504,用于根据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确定所述监控模型在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中盲区范围;
评估单元505,用于根据所述盲区范围,确定对所述建筑施工区域的监控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调整单元506,用于若对所述建筑施工区域的监控未达到所述预期效果,调整所述监控模型中模拟部署的监控设备数量、所述监控设备的部署位置及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的至少其中之一。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单元503还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确定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视场以及根据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对监控对象监控的清晰度要求,从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视场中,确定出满足所述监控对象清晰度要求的所述监控范围。确定单元504还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监控模型中各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确定所述监控模型在预定监控平面内的盲区范围。评估单元505还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盲区范围和所述监控平面面积之间的比例,确定对所述建筑施工区域的监控是否达到所述预期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控模型确定装置50还包括:渲染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对所述建筑施工区域的监控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之前,渲染所述监控模型在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中的盲区范围,使盲区范围和监控范围能够更加直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控模型确定装置实现了在设计阶段监控设备的监控效果的可视化,减少了人工布置摄像头所产生的监控盲区,提高了监控的清晰度,有效的保证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减少了监控设备的拆改,节省后期施工的时间和成本。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监控模型确定装置6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以下为结合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具体示例:
由于采用传统的二维施工图无法对摄像头的覆盖范围、覆盖效果进行仿真。本发明利用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等特点,采用BIM技术对摄像头的覆盖范围、覆盖效果进行仿真,从而实现监控效果的可视化,避免监控盲区,提高监控清晰度,为视场优化提供手段。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BIM的监控模型确定方法。通过建模仿真和BIM技术对监控系统的监控覆盖范围进行检测,从而确定能实现预期监控效果的监控模型,如图6所示,本方案的具体执行步骤为:
(1)创建建筑及摄像头的BIM模型。
针对市场上的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摄像头提供的摄像头参数以及摄像头覆盖效果算法,创建具有完整参数的摄像头模型。
(2)在建筑模型内布放摄像头,并导入摄像头参数。
具体的,根据相关设计规范在建筑BIM模型内部署摄像头,对BIM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在软件中采用excel或数据库的形式导入各个摄像头的类型、型号、位置、倾斜角度、靶面规格、成像比例、焦距、摄像头分辨率等参数,考虑到监控画面的清晰度,最远距离以能识别人脸为界限,根据摄像头的覆盖效果算法对摄像头的监控范围进行模拟仿真,单个摄像头视场范围在BIM中的效果如图4所示。
其中,摄像头的覆盖算法为:
在本实施例中,设所述监控设备的垂直视场角为α,所述监控设备的水平视场角为β,监控设备的视场角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3为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示意图。
根据图2监控设备视场角的示意图,所述监控设备参数关系为:
f=hL1/H (1)
f=wL2/W (2)
Figure BDA0002352517410000101
Figure BDA0002352517410000102
Figure BDA0002352517410000103
Figure BDA0002352517410000104
其中,f为镜头焦距,w为图像的宽度(被摄像体在CCD靶面上成像宽度),W为摄取场景宽度(被摄物体宽度),L1、L2为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h为图像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H为摄取场景高度(被摄物体的高度)。
当摄像头给定后,摄像头的CCD靶面尺寸也可以确定,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为4:3或者16:9,则可求出h和w,常见的CCD靶面规格尺寸有1/3"、1/2"、2/3"、1",CCD靶面尺寸与参数h和w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靶面尺寸与h、w对应关系(单位:mm)
尺寸 1/3" 1/2" 2/3" 1"
w 4.8 6.4 8.8 12.7
h 3.6 4.8 6.6 9.6
其中,w为图像的宽度(被摄像体在CCD靶面上成像宽度),h为图像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
由监控设备参数关系可知,当摄像机的镜头选定后,此时的h和w不变,焦距f越大,垂直视场角和水平视场角越小;当监控距离一定时,视场角越小,W、H就越小,即监控面积越小,监控范围越小。
最远距离以能识别人脸为界限,是以能通过摄像头在监控画面上看清人脸的距离作为摄像头监控的最远距离,假设摄像机类型为高清数字1920×1080P可变焦枪型摄像机,选用镜头尺寸为2/3",则被摄像体在CCD靶面上成像宽度w为8.8mm,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h为6.6mm时,摄像机焦距为6.0~60mm。,考虑到监控画面中监控对象人脸的清晰度,最远距离以能识别人脸为界限,能看清人脸需要的最低分辨率是64×64P,假设人脸尺寸是200mm×200mm,则
Figure BDA0002352517410000111
其中,Lwmax为该摄像机能看清人脸的最远水平距离,Lhmax为该摄像机能看清人脸的最远垂直距离,则该摄像机监控范围为垂直方向距离摄像头6米,水平方向距离摄像头3.375米的区域。
(3)基于BIM软件进行应用开发,将多个摄像头的监控覆盖范围区域进行叠加,标记出监控覆盖范围以外的盲区,采用不同颜色对覆盖范围和盲区进行区分。然后通过截取建筑模型不同高度的平面(例如地面,在建筑模型中的高度为0),将截取的平面内盲区的面积与整个平面面积的比值作为评估监控效果的参数,对监控效果进行评估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即将截取的平面内盲区的面积与整个平面面积的比值是否小于等于预期比例阈值,作为对摄像头进行调整的依据。
(4)若存在盲区,则通过增加摄像头数量或调整摄像头的类型、型号、位置、角度,使摄像头在待监控范围内达到预期的监控效果,例如:监控对象的高清识别和没有盲区,从而最终确定摄像头型号、数量、安装位置以及摄像头摆放角度等,从而确定监控模型。
本方案相对于采用二维施工图进行设计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在设计阶段就可以看到摄像头在建筑内的覆盖效果,并且可以通过BIM技术对覆盖范围及盲区进行检测。减少了人工布放摄像头未能考虑的细节误差。
(2)在设计审查阶段,将BIM模型对建设单位、咨询单位、审查单位以及运营维护单位等进行展示,方便各单位提出修改意见。在设计交底会上,将BIM模型对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使交底工作直观生动,便于接受,减少发生返工等情况,可以有效保证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避免拆改,从而节省投资。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监控模型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创建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的三维建筑模型和初始化监控模型,其中,所述监控模型包括:多个监控设备和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
基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在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模拟部署监控设备;
根据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确定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
根据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确定所述监控模型在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中盲区范围;
根据所述盲区范围,确定对所述建筑施工区域的监控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若未达到所述预期效果,调整所述监控模型中模拟部署的监控设备数量、所述监控设备的部署位置及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的至少其中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确定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包括:
根据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确定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视场;
根据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对监控对象监控的清晰度要求,从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视场中,确定出满足所述监控对象清晰度要求的所述监控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确定所述监控模型在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中的盲区范围,包括:根据所述监控模型中各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确定所述监控模型在预定监控平面内的盲区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盲区范围,确定对所述建筑施工区域的监控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包括:
根据所述盲区范围在所述监控平面所占面积比例,确定对所述建筑施工区域的监控是否达到所述预期效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对所述建筑施工区域的监控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渲染所述监控模型在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中的盲区范围。
6.一种监控模型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模单元,用于创建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的三维建筑模型和初始化监控模型,其中,所述监控模型包括:多个监控设备和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
部署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三维建筑模型,在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模拟部署监控设备;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确定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确定所述监控模型在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中盲区范围;
评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盲区范围,确定对所述建筑施工区域的监控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调整单元,用于若对所述建筑施工区域的监控未达到所述预期效果,调整所述监控模型中模拟部署的监控设备数量、所述监控设备的部署位置及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的至少其中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确定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视场以及根据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内对监控对象监控的清晰度要求,从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视场中,确定出满足所述监控对象清晰度要求的所述监控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监控模型中各单个所述监控设备的监控范围,确定所述监控模型在预定监控平面内的盲区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盲区范围和所述监控平面面积之间的比例,确定对所述建筑施工区域的监控是否达到所述预期效果。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渲染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对所述建筑施工区域的监控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之前,渲染所述监控模型在所述待监控建筑施工范围中的盲区范围。
CN201911421567.5A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监控模型确定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11923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1567.5A CN111192360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监控模型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1567.5A CN111192360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监控模型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2360A true CN111192360A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08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21567.5A Pending CN111192360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监控模型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92360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6083A (zh) * 2020-11-30 2021-03-05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监控模拟方法
CN112929612A (zh) * 2021-03-01 2021-06-08 西藏宁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摄像头安装调试工具及用该工具进行摄像头安装的方法
CN113194280A (zh) * 2021-01-25 2021-07-30 深圳市奔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安防区域的安防等级生成方法、装置、存储设备及电子设备
CN113703065A (zh) * 2021-08-24 2021-11-26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抗倾斜被动红外探测光路设计方法
CN114900651A (zh) * 2022-03-30 2022-08-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6305502A (zh) * 2023-05-22 2023-06-23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化建造的智能化数据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6489310A (zh) * 2023-04-20 2023-07-25 西藏大学 一种基于可视域的监控补盲方法和装置
CN116614717A (zh) * 2023-07-20 2023-08-18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用于智慧社区的视频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16781869A (zh) * 2023-08-17 2023-09-19 北京泰豪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监控视野分析的安防监控系统分布管理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1583A (zh) * 2017-02-08 2017-07-14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对施工现场监控摄像头虚拟布置的方法
CN107368656A (zh) * 2017-07-24 2017-11-21 北京芘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bim+安防监控模拟及盲区分析的方法
CN110414121A (zh) * 2019-07-24 2019-11-05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点功能参数的确定及布置模拟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1583A (zh) * 2017-02-08 2017-07-14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对施工现场监控摄像头虚拟布置的方法
CN107368656A (zh) * 2017-07-24 2017-11-21 北京芘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bim+安防监控模拟及盲区分析的方法
CN110414121A (zh) * 2019-07-24 2019-11-05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点功能参数的确定及布置模拟分析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6083A (zh) * 2020-11-30 2021-03-05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监控模拟方法
CN113194280A (zh) * 2021-01-25 2021-07-30 深圳市奔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安防区域的安防等级生成方法、装置、存储设备及电子设备
CN113194280B (zh) * 2021-01-25 2023-04-18 深圳市奔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安防区域的安防等级生成方法、装置、存储设备及电子设备
CN112929612A (zh) * 2021-03-01 2021-06-08 西藏宁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摄像头安装调试工具及用该工具进行摄像头安装的方法
CN113703065A (zh) * 2021-08-24 2021-11-26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抗倾斜被动红外探测光路设计方法
CN114900651B (zh) * 2022-03-30 2023-10-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900651A (zh) * 2022-03-30 2022-08-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6489310A (zh) * 2023-04-20 2023-07-25 西藏大学 一种基于可视域的监控补盲方法和装置
CN116305502A (zh) * 2023-05-22 2023-06-23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化建造的智能化数据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6305502B (zh) * 2023-05-22 2023-08-15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化建造的智能化数据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6614717A (zh) * 2023-07-20 2023-08-18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用于智慧社区的视频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16614717B (zh) * 2023-07-20 2023-09-22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用于智慧社区的视频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16781869A (zh) * 2023-08-17 2023-09-19 北京泰豪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监控视野分析的安防监控系统分布管理方法
CN116781869B (zh) * 2023-08-17 2023-11-03 北京泰豪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监控视野分析的安防监控系统分布管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92360A (zh) 一种监控模型确定方法及装置
JP729439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507590B (zh) 一种卸料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工程机械
CN109587477B (zh) 一种图像采集设备选择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052976B (zh) 投影方法及装置
JP7224604B2 (ja) 車両検査システムとその方法
WO2014192316A1 (ja) モデリング装置、3次元モデル生成装置、モデリング方法、プログラム、レイアウトシミュレータ
CN103852060B (zh) 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可见光图像测距方法
CN104361580B (zh) 基于平面幕布的投影图像实时校正方法
JP5525495B2 (ja) 映像監視装置、映像監視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4090664B (zh) 一种交互式投影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463899A (zh) 一种目标对象检测、监控方法及其装置
CN106558103A (zh) 扩增实境图像处理系统及扩增实境图像处理方法
JP2018169831A (ja) 画像比較装置
CN106295790B (zh) 一种通过摄像机进行目标数量统计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07413B (zh) 目标显示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3824882A (zh) 一种相机的参数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程序产品
CN102194249B (zh) 一种利用红外线和可见光相结合的水流建模数据捕获装置
JP2017152800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2505951B1 (ko) 이미지 제공 장치,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CN114640800B (zh) 摄像头布置的方法及系统
CN106296573A (zh) 一种实现虚拟屏幕墙的方法及终端
KR20120071287A (ko) 웹캠을 이용하여 위치를 추적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WO2024001342A1 (zh) 成像畸变矫正方法及装置
KR102073586B1 (ko) 다면 영상 투사용 상영관으로써의 적합도 평가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