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89758A - 一种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孔喉全尺度表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孔喉全尺度表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89758A
CN111189758A CN202010031277.6A CN202010031277A CN111189758A CN 111189758 A CN111189758 A CN 111189758A CN 202010031277 A CN202010031277 A CN 202010031277A CN 111189758 A CN111189758 A CN 1111897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e
radius
mercury
shale oil
thro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312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远
赵新礼
杨正明
肖前华
熊生春
何英
初秀民
刘兴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j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Min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j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Min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03127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897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89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97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8Investigating volume, surface area, size or distribution of pores; Porosi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8Investigating volume, surface area, size or distribution of pores; Porosimetry
    • G01N15/0886Mercury porosi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2015/0866Sorp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孔喉全尺度表征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采用低温氮气吸附、高压压汞和恒速压汞三种孔喉半径测试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致密砂岩/页岩油储层微观孔喉多尺度分布特征进行定量表征,根据不同测试仪器的测量精度范围,在半径为2‑25nm之间的孔喉利用低温氮气吸附与高压压汞测试数据线性插值的方式表征;半径大于25nm的孔喉采用高压压汞与恒速压汞测试数据联合表征,从而对致密砂岩/页岩油储层孔喉半径分布进行全尺度表征,并以此制作了致密砂岩/页岩油储层孔喉半径全尺度分布图谱,有效表征了致密砂岩页岩油储层孔径全尺度分布特征。

Description

一种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孔喉全尺度表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开发实验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孔喉全尺度表征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致密油/页岩油是继页岩气之后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又一新热点。我国致密油/页岩油储层资源潜力大,长庆、西南、吉林、大庆等大型油田据有大量致密油/页岩油储量探明。致密油/页岩油储层具有孔喉结构差,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不仅控制着储层的物性,也直接影响着致密油井的产量和采收率,其微观孔喉半径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目前,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测试的方法较多,包括有扫描电镜、Nano-CT、低温氮气吸附、高压压汞、恒速压汞等方法。致密油/页岩油储层孔喉尺度跨度大,以四川致密油岩样为例,其孔径主要分布于2-350000nm之间,由于各测试方法的原理不同、识别精度不同,低温氮气吸附孔喉半径有效测试精度在1.8nm-500μm之间,能够精细刻画纳米级孔隙分布,但有效范围窄,跳跃性大;高压压汞孔喉半径有效测试精度在1.8nm-500μm,可较大范围反应孔隙分布情况,高压汞造成人工裂隙,测试微小孔隙误差大;恒速压汞孔喉半径有效测试精度在大于0.1μm,此方法可区分孔、喉,大尺度孔道测量精度高,但由于岩样致密,进汞饱和度小于10%,只能测到0.1μm。因此,仅靠单一测试方法难以完全表征致密砂岩储层的微米-纳米级孔喉。微米-纳米级孔喉既是致密砂岩/页岩油富集的主要空间,也是决定储层物性差异的关键所在,并最终影响开发效果,因此探索致密油/页岩油储层全尺度孔喉定量表征的方法,对于揭示储层性质差异,指导优质储层预测和开发方案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孔喉全尺度表征的方法,能分析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分布规律,更好的指导致密油或页岩油有效开发,减少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孔喉全尺度表征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低温氮气吸附、高压压汞和恒速压汞三种孔喉半径测试方法结合的方式对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定量表征,根据不同测试仪器的测量精度范围,在半径为2-25nm之间的孔喉利用低温氮气吸附与高压压汞测试数据线性插值的方式表征;半径大于25nm的孔喉采用高压压汞与恒速压汞测试数据联合表征,从而对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进行孔喉全尺度定量表征,并以此制作了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孔喉半径全尺度分布定量表征图谱。
进一步的,所述在半径为2-25nm之间的孔喉利用低温氮气吸附与高压压汞数据,采用线性插值的方式表征,具体为:所述低温氮气吸附测试所得到的吸附量为一孔隙半径区间吸附量累加到2-25nm半径上,从而反映该孔隙含量,高压压汞的测试数据也是如此处理;将低温氮气吸附孔径分布曲线绘制成累积分布曲线,然后在累积分布曲线上将高压压汞孔径分布数据点插入到低温氮气吸附孔径分布曲线上,其计算方法如下:
Figure BDA0002364390130000021
式中:x为孔隙半径,单位为nm,需要预测此半径大小所对应的体积百分数;需要预测的目标值y为孔隙体积百分数,单位为%;
Figure BDA0002364390130000022
分别为样本点平均值。
进一步的,所述低温氮气吸附测试其孔径有效测试精度在1.8nm-500μm之间,且在低温低压的状态下氮气等温吸附能通过BJH方程有效计算岩样孔径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高压压汞测试其孔径有效测试精度在1.8nm-500μm,测试过程中达到最高进汞压力后,压力逐渐下降,汞从样品中退出,获得了进汞与退汞毛管压力曲线,并以此为基础计算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岩样孔喉半径分布。此方法可较大范围反应孔隙分布情况,高压汞造成人工裂隙,测试微小孔隙误差大。
进一步的,所述恒速压汞测试其孔喉半径有效测试精度在大于0.1μm,以低的进汞速度将汞注入岩石孔隙体积,保证了准静态进汞过程的发生,依据进汞压力的升降来获取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信息,能够直接获取孔隙和喉道的个数分布,分别提供孔隙与喉道的毛细管压力曲线,进而计算孔喉半径分布。此方法可区分孔、喉,大尺度孔道测量精度高,但由于致密岩样进汞饱和度小于10%,只能测到0.1μm。
进一步的,所述低温氮气吸附测试其孔径有效测试精度在1.8nm-500μm之间,且在低温低压的状态下氮气的等温吸附不仅能有效反映岩样的孔径大小分布,同时也能通过BET方程计算比表面积,通过BJH方程计算孔径分布,通过等温吸附与脱附曲线可预测孔隙形状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比表面积的测定是基于BET模型的应用,利用BET方程建立单层饱和吸附量Vn与多层吸附量V之间的关系,从而求得致密砂岩样品的比表面积,BET方程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364390130000031
式中:P为吸附质分压力;P0为吸附剂饱和蒸气压;V为样品实际吸附量;Vn为单层饱和吸附量;C为与样品吸附能力相关的常数;
致密砂岩样品的孔径分布计算使用BJH方程,此BJH方程是在开尔文Kelvin方程在圆筒模型中的应用,Kelvin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364390130000032
式中:rk为孔的Kelvin半径;C为氮气在沸点时的表面张力;Vm为液氮时的摩尔体积;R为气体常数;T为氮气的沸点;P/P0为氮气的相对压力,把计算出的rk值带入BJH方程能得出致密砂岩的孔径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恒速压汞测试其孔喉半径有效测试精度在大于0.1μm,以低的进汞速度将汞注入岩石孔隙体积,保证了准静态进汞过程的发生,依据进汞压力的升降来获取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信息,能够直接获取孔隙和喉道的个数分布,分别提供孔隙与喉道的毛细管压力曲线,给出孔隙、喉道半径和孔喉半径分布的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参数,提供反映孔隙、喉道发育程度及孔隙、喉道之间的配套发育程度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分析目前孔喉表征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低温氮气吸附、高压压汞、恒速压汞实验,研究了致密砂岩/页岩油储层孔喉大小分布特征以及建立了孔喉半径全尺度分布图谱。结果表明:该孔喉全尺度表征能反映致密砂岩/页岩油储层孔喉尺度分布规律,更好的指导致密油有效开发,减少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岩样的孔喉半径全尺度分布图谱。
图2代表岩样低温吸附测试孔隙体积分布曲线图。
图3代表岩样高压压汞测试进出汞毛管压力曲线图。
图4代表岩样高压压汞测试孔喉半径分布曲线图。
图5代表岩样恒速压汞测量进汞曲线图。
图6代表岩样恒速压汞测量孔道半径分布曲线图。
图7代表岩样恒速压汞测量喉道半径分布曲线图。
图8代表岩样恒速压汞测量孔喉半径分布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孔喉全尺度表征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低温氮气吸附、高压压汞和恒速压汞三种孔喉半径测试方法结合的方式对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定量表征,根据不同测试仪器的测量精度范围,在半径为2-25nm之间的孔喉利用低温氮气吸附与高压压汞测试数据线性插值的方式表征;半径大于25nm的孔喉采用高压压汞与恒速压汞测试数据联合表征,从而对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进行孔喉全尺度定量表征,并以此制作了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孔喉半径全尺度分布定量表征图谱。在典型致密油储层选取代表岩样进行应用,由图1可以看出,岩样的呈现双峰态分布,孔径分布在2-350000nm之间。由于低温氮气吸附与高压压汞实际测量的主要是喉道的分布特征,因此左峰代表的是喉道的分布特征,峰值在100-450nm之间;在2-25nm区间上,岩样的孔径分布不是紧贴着横轴,而是有一定的幅度,约占总分布的13%;虽然此区间的喉道分布对致密砂岩渗透率的影响较弱,但是其对储层孔隙度的影响却显得十分重要,可为致密砂岩储层提供一定量的存储空间,这也为后期油田的开发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而右峰则代表的是孔隙的分布特征,峰值在100000-200000nm之间。按孔径大小将孔隙分为三类:微孔(小于2nm)、介孔(2-50nm)、宏孔(大于50nm)。代表岩样所在储层孔喉类型发育以介孔与宏孔为主。
所述在半径为2-25nm之间的孔喉利用低温氮气吸附与高压压汞数据,采用线性插值的方式表征,具体为:所述低温氮气吸附测试所得到的吸附量为一孔隙半径区间吸附量累加到2-25nm半径上,从而反映该孔隙含量,高压压汞的测试数据也是如此处理;将低温氮气吸附孔径分布曲线绘制成累积分布曲线,然后在累积分布曲线上将高压压汞孔径分布数据点插入到低温氮气吸附孔径分布曲线上,其计算方法如下:
Figure BDA0002364390130000051
Figure BDA0002364390130000052
式中:x为孔隙半径,单位为nm,需要预测此半径大小所对应的体积百分数;需要预测的目标值y为孔隙体积百分数,单位为%;
Figure BDA0002364390130000053
分别为样本点平均值。
所述低温氮气吸附测试孔隙半径在2nm-25nm之间,且在低温低压的状态下氮气的等温吸附不仅能有效反映岩样的孔径大小分布,同时也能通过BET方程计算比表面积,通过BJH方程计算孔径分布,通过等温吸附与脱附曲线可预测孔隙形状特征,见图2。
所述高压压汞测试其孔径有效测试精度在1.8nm-500μm,测试过程中达到最高进汞压力后,压力逐渐下降,汞从样品中退出,获得了进汞与退汞毛管压力曲线,并以此为基础计算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岩样孔喉半径分布,见图3、4。
所述恒速压汞测试其孔喉半径有效测试精度在大于0.1μm,以低的进汞速度将汞注入岩石孔隙体积,保证了准静态进汞过程的发生,依据进汞压力的升降来获取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信息,能够直接获取孔隙和喉道的个数分布,分别提供孔隙与喉道的毛细管压力曲线,进而计算孔喉半径分布,见图5、6、7、8。
进一步的,所述低温氮气吸附测试其孔径有效测试精度在1.8nm-500μm之间,且在低温低压的状态下氮气的等温吸附不仅能有效反映岩样的孔径大小分布,同时也能通过BET方程计算比表面积,通过BJH方程计算孔径分布,通过等温吸附与脱附曲线可预测孔隙形状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比表面积的测定是基于BET模型的应用,利用BET方程建立单层饱和吸附量Vn与多层吸附量V之间的关系,从而求得致密砂岩样品的比表面积,BET方程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364390130000061
式中:P为吸附质分压力;P0为吸附剂饱和蒸气压;V为样品实际吸附量;Vn为单层饱和吸附量;C为与样品吸附能力相关的常数;
致密砂岩样品的孔径分布计算使用BJH方程,此BJH方程是在开尔文Kelvin方程在圆筒模型中的应用,Kelvin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364390130000062
式中:rk为孔的Kelvin半径;C为氮气在沸点时的表面张力;Vm为液氮时的摩尔体积;R为气体常数;T为氮气的沸点;P/P0为氮气的相对压力,把计算出的rk值带入BJH方程能得出致密砂岩的孔径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恒速压汞测试其孔喉半径有效测试精度在大于0.1μm,以低的进汞速度将汞注入岩石孔隙体积,保证了准静态进汞过程的发生,依据进汞压力的升降来获取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信息,能够直接获取孔隙和喉道的个数分布,分别提供孔隙与喉道的毛细管压力曲线,给出孔隙、喉道半径和孔喉半径分布的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参数,提供反映孔隙、喉道发育程度及孔隙、喉道之间的配套发育程度信息。
下面结合一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致密砂岩的样品采用:四川盆地中部位置凉高山组的致密砂岩油储层岩心。储集层孔隙度为1.0%-4.5%,渗透率为0.001-1.0mD,属于典型的致密油区。
1.1实验原理
1.1.1低温氮气吸附:
代表岩样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研究采用美国Quantachrome公司的
Figure BDA0002364390130000071
-6B自动等温吸附仪,其孔径有效测试精度在1.8nm-500μm之间,且在低温低压的状态下氮气等温吸附能通过BJH方程有效计算代表岩样孔径分布。
1.1.2高压压汞
代表岩样高压压汞实验采用PoreMaster 60高压压汞仪,按照中国标准SY/T5346-2005进行。测试过程中达到最高进汞压力后,压力逐渐下降,汞从样品中退出,获得了进汞与退汞毛管压力曲线,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代表岩样孔喉半径分布。
1.1.3恒速压汞
代表岩样恒速压汞实验采用美国Coretest公司制造的ASPE 730恒速压汞仪,以低进汞速度将汞注入岩石孔隙体积,保证了准静态进汞过程的发生,依据进汞压力的升降来获取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信息,能够直接获取孔隙和喉道的个数分布,分别提供孔隙与喉道的毛细管压力曲线,进而计算代表岩样孔喉半径分布。
结果分析:
2.1低温氮气吸附分析
由于高压压汞与恒速压汞测量范围有限,不能够有效的对微孔进行定量表征。因此选取低温氮气吸附实验测量代表样品,其主要目的是表征在1-25nm之间的孔径分布特征,测量结果如图2所示,说明孔径范围在3-25nm的孔隙出现的概率较大,孔隙较多,并且低温氮气吸附法对大于25nm的孔径无法有效表征。因此,想要全面准确地表征孔径分布需要与其他方法相结合。
2.2高压压汞结果分析
代表岩样高压压汞结果如图3所示。孔喉半径分布曲线可由高压压汞实验结果计算得到,计算结果见图4所示。比低温氮气吸附与高压压汞测试孔径发布可知,二者在表征代表岩样孔径分布特征时各有所长;低温氮气吸附主要表征范围是微孔与介孔,而高压压汞主要表征范围则为宏孔。因此,高压压汞无法有效表征微孔分布特征。
2.3恒速压汞结果分析
代表岩样恒速压汞结果如图5所示,由恒速压汞实验结果可以分别计算得到喉道与孔道的半径分布曲线,如图6、7。代表岩样在进汞初期,总体毛管圧力曲线与孔隙的毛管压力曲线一致,后期则与喉道毛管压力一致。整体来看,对于研究区所有岩样而言,随着进汞压力的逐渐增大,孔隙毛管压力曲线逐渐变得陡峭平行于纵轴。由图8看出对于孔隙半径小于0.1μm的孔隙恒速压汞已经不能够检测到,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由于高压压汞的最大进汞压力是50MPa,而恒速压汞的最大进汞压力仅为6.2MPa,其只能表征孔隙半径大于0.1μm的孔喉。
在以上三种孔径分布测量的基础上,在半径为2-25nm之间选取低温氮气吸附与高压压汞测试数据线性插值的方式表征;在半径大于25nm的孔喉选取高压压汞与恒速压汞测试数据联合表征,从而对代表岩样孔喉半径分布进行全尺度表征,并以此制作了代表岩样孔喉半径全尺度分布图谱,见图1。对于代表岩样而言,其孔径分布在2-350000nm之间,可见四川致密砂岩的储层孔喉类型主要发育为介孔与宏孔。
总之,本发明在分析目前孔喉表征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低温氮气吸附、高压压汞、恒速压汞实验,形成了致密砂岩/页岩油储层孔喉全尺度表征的方法并且建立了孔喉半径全尺度分布图谱全尺度图谱。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5)

1.一种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孔喉全尺度表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低温氮气吸附、高压压汞和恒速压汞三种孔喉半径测试方法结合的方式对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定量表征,根据不同测试仪器的测量精度范围,在半径为2-25nm之间的孔喉利用低温氮气吸附与高压压汞测试数据线性插值的方式表征;半径大于25nm的孔喉采用高压压汞与恒速压汞测试数据联合表征,从而对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进行孔喉全尺度定量表征,并以此制作了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孔喉半径全尺度分布定量表征图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孔喉全尺度表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半径为2-25nm之间的孔喉利用低温氮气吸附与高压压汞数据,采用线性插值的方式表征,具体为:所述低温氮气吸附测试所得到的吸附量为一孔隙半径区间吸附量累加到2-25nm半径上,从而反映该孔隙含量,高压压汞的测试数据也是如此处理;将低温氮气吸附孔径分布曲线绘制成累积分布曲线,然后在累积分布曲线上将高压压汞孔径分布数据点插入到低温氮气吸附孔径分布曲线上,其计算方法如下:
Figure FDA0002364390120000011
式中:x为孔隙半径,单位为nm,需要预测此半径大小所对应的体积百分数;需要预测的目标值y为孔隙体积百分数,单位为%;
Figure FDA0002364390120000012
分别为样本点平均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孔喉全尺度表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氮气吸附测试其孔径有效测试精度在1.8nm-500μm之间,且在低温低压的状态下氮气等温吸附能通过BJH方程有效计算岩样孔径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孔喉全尺度表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压汞测试其孔径有效测试精度在1.8nm-500μm,测试过程中达到最高进汞压力后,压力逐渐下降,汞从样品中退出,获得了进汞与退汞毛管压力曲线,并以此为基础计算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岩样孔喉半径分布,此方法可较大范围反应孔隙分布情况,高压汞造成人工裂隙,测试微小孔隙误差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孔喉全尺度表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恒速压汞测试其孔喉半径有效测试精度在大于0.1μm,以低的进汞速度将汞注入岩石孔隙体积,保证了准静态进汞过程的发生,依据进汞压力的升降来获取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信息,能够直接获取孔隙和喉道的个数分布,分别提供孔隙与喉道的毛细管压力曲线,进而计算孔喉半径分布,此方法可区分孔、喉,大尺度孔道测量精度高,但由于致密岩样进汞饱和度小于10%,只能测到0.1μm。
CN202010031277.6A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孔喉全尺度表征的方法 Pending CN1111897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31277.6A CN111189758A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孔喉全尺度表征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31277.6A CN111189758A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孔喉全尺度表征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9758A true CN111189758A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08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31277.6A Pending CN111189758A (zh) 2020-01-13 2020-01-13 一种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孔喉全尺度表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89758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7052A (zh) * 2020-08-11 2020-12-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纳米粒子充注实验的无铸体效应储层评价方法
CN112505298A (zh) * 2020-12-01 2021-03-1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致密油气储产性能参数原位测试方法
CN112966455A (zh) * 2021-05-18 202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基于常规压汞资料建立低渗透砂岩孔隙网络模型的方法
CN114065462A (zh) * 2020-08-05 2022-02-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岩石孔隙结构演化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4441403A (zh) * 2020-11-03 2022-05-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页岩孔隙分布的游离油含量测定方法
CN114577677A (zh) * 2020-12-01 2022-06-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储层非均质性的致密油藏非线性渗流表征方法
CN115165700A (zh) * 2022-06-17 2022-10-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全岩心尺度二氧化碳吸附封存量的计算方法及实验装置
US20230096906A1 (en) * 2021-09-24 2023-03-30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Joint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of pore structures based on least square method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8468A (en) * 1984-04-13 1986-12-09 Exxon Production Research Co. Method and means for determining physical properties from measurements of microstructure in porous media
CN104330343A (zh) * 2014-10-20 2015-02-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致密砂岩微观孔喉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486621A (zh) * 2015-12-29 2016-04-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孔径分布测试方法
CN105974092A (zh) * 2016-07-08 2016-09-28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致密储层孔喉全尺度表征及分析方法
CN106979917A (zh) * 2017-05-17 2017-07-25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的表征方法以及页岩气储层的评价方法
CN109283114A (zh) * 2018-11-07 2019-01-29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致密砂岩油储层全尺度孔喉的定量表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8468A (en) * 1984-04-13 1986-12-09 Exxon Production Research Co. Method and means for determining physical properties from measurements of microstructure in porous media
CN104330343A (zh) * 2014-10-20 2015-02-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致密砂岩微观孔喉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486621A (zh) * 2015-12-29 2016-04-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页岩孔径分布测试方法
CN105974092A (zh) * 2016-07-08 2016-09-28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致密储层孔喉全尺度表征及分析方法
CN106979917A (zh) * 2017-05-17 2017-07-25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的表征方法以及页岩气储层的评价方法
CN109283114A (zh) * 2018-11-07 2019-01-29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致密砂岩油储层全尺度孔喉的定量表征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XINLI ZHAO 等: "Study on Pore Structures of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Based on Nitrogen Adsorption, High-Pressure Mercury Intrusion, and Rate-Controlled Mercury Intrusion", 《JOURNAL OF ENERGY RESOURCES TECHNOLOGY》 *
肖前华: "典型致密油区储层评价及渗流机理研究", 《中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 基础科学辑》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65462A (zh) * 2020-08-05 2022-02-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岩石孔隙结构演化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4065462B (zh) * 2020-08-05 2022-11-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岩石孔隙结构演化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2147052A (zh) * 2020-08-11 2020-12-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纳米粒子充注实验的无铸体效应储层评价方法
CN114441403A (zh) * 2020-11-03 2022-05-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页岩孔隙分布的游离油含量测定方法
CN112505298A (zh) * 2020-12-01 2021-03-1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致密油气储产性能参数原位测试方法
CN114577677A (zh) * 2020-12-01 2022-06-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储层非均质性的致密油藏非线性渗流表征方法
CN114577677B (zh) * 2020-12-01 2024-03-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储层非均质性的致密油藏非线性渗流表征方法
CN112966455A (zh) * 2021-05-18 2021-06-15 西南石油大学 基于常规压汞资料建立低渗透砂岩孔隙网络模型的方法
US20230096906A1 (en) * 2021-09-24 2023-03-30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Joint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of pore structures based on least square method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US11668637B2 (en) * 2021-09-24 2023-06-06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Joint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of pore structures based on least square method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CN115165700A (zh) * 2022-06-17 2022-10-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全岩心尺度二氧化碳吸附封存量的计算方法及实验装置
CN115165700B (zh) * 2022-06-17 2023-08-2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全岩心尺度二氧化碳吸附封存量的实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89758A (zh) 一种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孔喉全尺度表征的方法
CN109060623B (zh) 致密砂岩孔隙大小分布联合表征方法
CN106979917B (zh) 一种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的表征方法以及页岩气储层的评价方法
CN108169099A (zh)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计算方法
Huang et al. Microscopic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rude oil in nano-pores of shale oil reservoirs during CO2 huff and puff
CN109030311A (zh) 基于核磁共振t2谱敏感参数的孔隙结构分类与识别方法
CN112284999B (zh) 砂岩孔径分布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CN106442268B (zh) 一种页岩介孔孔径分布的检测方法
CN105974092A (zh) 一种致密储层孔喉全尺度表征及分析方法
CN109490132B (zh) 一种重量法与容积法相结合的二元气体吸附测试方法
Xiao et al. A full-scale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for pore-throat radius distribution in tight oil reservoirs
CN109342297A (zh) 基于压汞实验的煤中孔隙校正方法
Zhao et al. Fractal study on pore structure of tight sandstone based on full-scale map
CN109580689B (zh) 一种核磁共振测井t2截止值的逐点计算方法
CN114894692A (zh) 一种致密储层全尺度孔径确定方法
Li et al. Characterizing water vapor adsorption on coal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nfluence of coal pore structure and surface properties
CN109283114B (zh) 一种致密砂岩油储层全尺度孔喉的定量表征方法
CN111664825B (zh) 一种提高孔结构参数测定准确性的方法
Cheng et al. Stress sensitivity of carbonate gas reservoirs and its microscopic mechanism
CN114577677A (zh) 基于储层非均质性的致密油藏非线性渗流表征方法
CN108846218B (zh) 预测泥页岩储层不同类型孔隙的内比表面积的方法及系统
CN112557277A (zh) 一种致密岩石微孔隙连通性识别分类评价方法
Tang et al. Isothermal desorption hysteretic model for deep coalbed methane development
CN108007838A (zh) 一种确定煤甲烷吸附孔隙和游离孔隙直径界限值的方法
CN116539655B (zh)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技术评价致密砂岩储层水敏性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