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46218B - 预测泥页岩储层不同类型孔隙的内比表面积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预测泥页岩储层不同类型孔隙的内比表面积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46218B
CN108846218B CN201810650054.0A CN201810650054A CN108846218B CN 108846218 B CN108846218 B CN 108846218B CN 201810650054 A CN201810650054 A CN 201810650054A CN 108846218 B CN108846218 B CN 1088462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cific surface
surface area
maturity
internal specific
sh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5005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46218A (zh
Inventor
姜福杰
陈健
徐梓洋
于波
朱晨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181065005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462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46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62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462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462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预测泥页岩储层大孔、中孔或微孔的内比表面积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绘制泥页岩储层的预测曲线,预测曲线包括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成熟度与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通过获取待预测样品的成熟度数据,以及大孔内比表面积、中孔内比表面积和微孔内比表面积三个参数之一,结合所述预测曲线,获取其它两个参数中至少一个的预测值。该方案通过“贡献率”将大孔、中孔和微孔有机的关联起来,从而使依赖其中的一种孔隙的内比表面积,预测其它两种孔隙的内比表面积成为可能;而且,该预测曲线预测数据更接近实际情况,因此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预测泥页岩储层不同类型孔隙的内比表面积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属于非常规的泥页岩资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测泥页岩储层不同类型孔隙的内比表面积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水平井和水力压裂技术的成熟使得商业化的页岩油气的开采得以实现。中国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约为100万亿立方米,预计在2040年中国页岩气年产量为50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产量50%。在全世界范围内页岩气资源有着良好的前景,在页岩气产量不断增高的背景下,针对页岩天然气储集机理的研究十分重要。
页岩气的储集相态为“吸附、游离和溶解”,其中吸附气为页岩气的主要的赋存形式,一般占总含气量的10%-85%。影响页岩气吸附的地质因素主要因素有:孔隙内比表面积、有机质含量、粘土矿物含量、温度、压力和有机质成熟度等。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越高,页岩气吸附量越大;粘土含量越高,吸附页岩气含量越高;温度越高,越不利于天然气在页岩中以吸附形式富集;压力越大,页岩对天然气的吸附能力越大;孔隙内比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页岩气吸附。已有许多测量或预测影响吸附量地质因素的方法。温度和压力可以直接使用钻井资料获取;有机质含量可以通过岩石热解法或者地震资料反演获取;粘土类型及含量可以使用X射线衍射方法获取;有机质成熟度使用镜质体反射率确定;孔隙内比表面积可以使用高压压汞、低温氮气和二氧化碳吸附法确定。
确定孔隙内比表面积有着较成熟的方法,同时已有的研究表明孔隙内比表面积和吸附的页岩气含量有着明确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根据孔径大小,可以把孔隙分为(>50nm)、中孔(2–50nm)和微孔(<2nm)。但是众多研究也表明控制页岩吸附能力的主要孔隙类型为中孔和微孔,即中孔和微孔是提供孔隙内比表面积的主要孔隙类型。在实际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只需获取中孔和微孔的内比表面积就足以用于研究页岩气吸附的科学问题。现有的研究方法需要同时使用高压压汞法获取大孔内比表面积,使用低温氮气吸附法获取中孔内比表面积,使用低温二氧化碳吸附法获取微孔内比表面积。这一程序即繁琐又消耗了过多的实验器材。
发明内容
为此,本说明书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准确度的可预测泥页岩储层大孔、中孔或微孔的内比表面积的方法及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预测泥页岩储层大孔、中孔或微孔的内比表面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绘制泥页岩储层的预测曲线,所述预测曲线包括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成熟度与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所述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为中孔内比表面积与总孔隙内比表面积之比,所述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为微孔内比表面积与总孔隙内比表面积之比;所述成熟度为镜质体反射率Ro表征的参数;
通过获取待预测样品的成熟度数据,以及大孔内比表面积、中孔内比表面积和微孔内比表面积三个参数之一,结合所述预测曲线,获取其它两个参数中至少一个的预测值。
在上述预测泥页岩储层大孔、中孔或微孔的内比表面积的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绘制泥页岩储层的预测曲线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取若干不同成熟度泥页岩样品的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大孔内比表面积、中孔内比表面积、微孔内比表面积和总孔隙内比表面积;
对于各泥页岩样品,根据所述第一参数,获取泥页岩样品的第二参数,所述第二参数包括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微孔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
根据各泥页岩样品的成熟度以及相应的第二参数,绘制泥页岩储层的预测曲线。
在上述预测泥页岩储层大孔、中孔或微孔的内比表面积的方法中,优选地,所述不同成熟度泥页岩样品包括成熟样品、高成熟样品和过成熟样品。
在上述预测泥页岩储层大孔、中孔或微孔的内比表面积的方法中,优选地,所述高成熟样品和过成熟样品是以所述成熟样品为基础,通过高温热模拟方法得到的。
在上述预测泥页岩储层大孔、中孔或微孔的内比表面积的方法中,优选地,所述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成熟度与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中,Ro的取值为0.5%-2.5%。
在上述预测泥页岩储层大孔、中孔或微孔的内比表面积的方法中,优选地,采用线性插值拟合获得的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的表达式为:
Kzp=Azp×sin(Ro-π)+Bzp×(Ro-10)2+Czp
上述表达式中,Kzp为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Ro为泥页岩成熟度,Azp、Bzp和Czp为常数。
在上述预测泥页岩储层大孔、中孔或微孔的内比表面积的方法中,优选地,采用线性插值拟合获得的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的表达式为:
Kwp=Awp×sin(Ro-π)+Bwp×(Ro-10)2+Cwp
上述表达式中,Kwp为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Ro为泥页岩成熟度,Awp、Bwp和Cwp为常数。
另一方面,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预测泥页岩储层大孔、中孔或微孔的内比表面积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曲线绘制模块,该模块用于绘制泥页岩储层的预测曲线,所述预测曲线包括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成熟度与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所述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为中孔内比表面积与总孔隙内比表面积之比,所述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为微孔内比表面积与总孔隙内比表面积之比;所述成熟度为镜质体反射率Ro表征的参数;
预测模块,该模块用于通过获取待预测样品的成熟度数据,以及大孔内比表面积、中孔内比表面积和微孔内比表面积三个参数之一,结合所述预测曲线,获取其它两个参数中至少一个的预测值。
在上述预测泥页岩储层大孔、中孔或微孔的内比表面积的系统中,优选地,所述绘制泥页岩储层的预测曲线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取若干不同成熟度泥页岩样品的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大孔内比表面积、中孔内比表面积、微孔内比表面积和总孔隙内比表面积;
对于各泥页岩样品,根据所述第一参数,获取泥页岩样品的第二参数,所述第二参数包括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微孔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
根据各泥页岩样品的成熟度以及相应的第二参数,绘制泥页岩储层的预测曲线。
在上述预测泥页岩储层大孔、中孔或微孔的内比表面积的系统中,优选地,所述不同成熟度泥页岩样品包括成熟样品、高成熟样品和过成熟样品。
在上述预测泥页岩储层大孔、中孔或微孔的内比表面积的系统中,优选地,所述高成熟样品和过成熟样品是以所述成熟样品为基础,通过高温热模拟方法得到的。
在上述预测泥页岩储层大孔、中孔或微孔的内比表面积的系统中,优选地,在所述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成熟度与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中,Ro的取值为0.5%-2.5%。
在上述预测泥页岩储层大孔、中孔或微孔的内比表面积的系统中,优选地,采用线性插值拟合获得的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的表达式为:
Kzp=Azp×sin(Ro-π)+Bzp×(Ro-10)2+Czp
上述表达式中,Kzp为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Ro为泥页岩成熟度,Azp、Bzp和Czp为常数。
在上述预测泥页岩储层大孔、中孔或微孔的内比表面积的系统中,优选地,采用线性插值拟合获得的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的表达式为:
Kwp=Awp×sin(Ro-π)+Bwp×(Ro-10)2+Cwp
上述表达式中,Kwp为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Ro为泥页岩成熟度,Awp、Bwp和Cwp为常数。
本说明书提供的预测泥页岩储层大孔、中孔或微孔的内比表面积的方法及系统,引入了“内比表面积贡献率”这一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成熟度与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进而将其作为预测曲线。该方案一方面通过“贡献率”将大孔、中孔和微孔有机的关联起来,从而使依赖其中的一种孔隙的内比表面积,预测其它两种孔隙的内比表面积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这种关联性曲线内在地整合了三种类型孔隙的整体变化情况。在反映单类型孔隙的内比表面积变化情况时,由于受到其它孔隙关联关系的约束,获得的预测数据更接近实际情况,因此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说明书一种实施方式中预测泥页岩储层大孔、中孔或微孔的内比表面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是本说明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中孔贡献率和成熟度的散点图;
图2b是本说明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微孔贡献率和成熟度的散点图;
图3a是本说明书一种实施方式中线性插值后的中孔贡献率和成熟度的折线图;
图3b是本说明书一种实施方式中线性插值后的微孔贡献率和成熟度的折线图;
图4a是本说明书一种实施方式中平滑后的中孔贡献率和成熟度的平滑曲线图;
图4b是本说明书一种实施方式中平滑后的微孔贡献率和成熟度的平滑曲线图;
图5a是本说明书一种实施方式中拟合后得到的中孔贡献率和成熟度的变化曲线图;
图5b是本说明书一种实施方式中拟合后得到的微孔贡献率和成熟度的变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预测泥页岩储层大孔、中孔或微孔的内比表面积的方法的流程,包括:
S1,绘制泥页岩储层的预测曲线,所述预测曲线包括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成熟度与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为中孔内比表面积与总孔隙内比表面积之比,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为微孔内比表面积与总孔隙内比表面积之比;成熟度为镜质体反射率Ro表征的参数;
S2,通过获取待预测样品的成熟度数据,以及大孔内比表面积、中孔内比表面积和微孔内比表面积三个参数之一,结合预测曲线,获取其它两个参数中至少一个的预测值。
在该实施方式中,大孔是指孔径>50nm的孔,中孔是指孔径2-50nm的孔,微孔是指孔径<2nm的孔。
在该实施方式中,大孔、中孔、微孔总称为总孔隙。因此,总孔隙内比表面积为大孔内比表面积、中孔内比表面积和微孔内比表面积三者之和。在此基础上,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为中孔内比表面积与总孔隙内比表面积之比,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为微孔内比表面积与总孔隙内比表面积之比。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绘制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成熟度与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可以采用常规方式获取必要的参数。例如,大孔内比表面积可以通过高压压汞实验计算得到;中孔内比表面积可以通过低温氮气吸附法获取;微孔内比表面积可以通过低温二氧化碳吸附法获取。镜质体反射率Ro可以为人工或自动测试仪获取的值。
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对不同成熟度的样品进行高压压汞、低温氮气吸附和二氧化碳吸附实验后,可根据实验结果使用Washburn和BET公式分别计算得到处于各成熟阶段泥页岩样品的大孔、中孔和微孔的内比表面积。
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使用Washburn公式确定大孔内比表面积包括:
SSA=2V/R,
上述公式中,SSA为大孔内比表面积;V为大孔体积(等于累计进汞量);R为大孔半径,R=-2γcosθ/P,γ为汞的界面张力(等于0.480N/m),θ为界面接触角(等于130.00°)。
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使用BET公式确定中、微孔内比表面积包括:
SSA=SmN,
上述公式中,SSA为中孔或微孔的内比表面积;Sm为氮气或者二氧化碳分子横截面积;N为层吸附的氮气或二氧化碳分子个数(由单层吸附体积得到);
P/V(P0-P)=1/VmC+(C-1)P/VmCP0
上述公式中,P为氮气或二氧化碳吸附实验过程中的平衡压力;V为实验过程中吸附的氮气或二氧化碳体积;P0为氮气或者二氧化碳饱和蒸汽压力;Vm为单层吸附的氮气或者二氧化碳体积。
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可以是以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为横坐标,成熟度为纵坐标的关系曲线。成熟度与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可以是以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为横坐标,成熟度为纵坐标的关系曲线。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获取一系列特定成熟度样品的大孔、中孔、微孔内比表面积绘制测试曲线,可以为在自然环境中采集的不同成熟度的样品,也可以通过对某成熟度样品进行高温热模拟实验,从而获得更高成熟度的一系列不同样品。
在该实施方式中,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成熟度与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由于随成熟度提高,页岩进入有机质生烃和液态烃裂解为湿气和干气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页岩中固态有机质转变为液态烃和天然气,在页岩中产生孔隙。结合预测曲线可说明为何随成熟度提高,微孔对总孔隙内比表面积贡献率提高,而中孔减小。现假设n个球体的总体积为V,页岩中孔隙视作球体。则每个球体的体积为V/n,则每个球体的半径为(3V/4nπ)1/3,可得n个球体总的表面积为S=(4π)1/3×(3V)2/3×n1/3。当V为定值,S随n为单调递增,即n越大,S越大。当同样体积有机质转化为微孔和中孔时,微孔的数量要绝对大于中孔数量,据S公式,微孔的总内比表面积大于中孔。已有研究表明随成熟度提高和有机质生烃继续,有机质生成的孔隙多为微孔而不是中孔,这一过程导致了微孔贡献率随成熟逐渐提高。
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S1步骤中,绘制泥页岩储层的预测曲线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取若干不同成熟度泥页岩样品的第一参数,第一参数包括大孔内比表面积、中孔内比表面积、微孔内比表面积和总孔隙内比表面积;
对于各泥页岩样品,根据第一参数,获取泥页岩样品的第二参数,第二参数包括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微孔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
根据各泥页岩样品的成熟度以及相应的第二参数,绘制泥页岩储层的预测曲线。
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S1步骤中,不同成熟度泥页岩样品包括成熟样品、高成熟样品和过成熟样品。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S1步骤中,所述高成熟样品和过成熟样品是以所述成熟样品为基础,通过高温热模拟方法得到的。
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S1步骤中,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成熟度与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中,成熟度的范围为0.5%-2.5%。在该成熟度范围下,曲线所反映的相关性高,因此预测值的准确度更高。
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S1步骤中,当获得绘制预测曲线的基础数值后,可采用线性插值拟合获得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成熟度与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
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S1步骤中,线性插值拟合的过程为:可先制作成熟度与中孔(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散点图,在散点图的基础上进行线性插值可得熟度与中孔(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关系折线,然后对插值得到的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得到平滑曲线,再根据平滑后数据进行拟合,最终获得成熟度与中孔(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
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S1步骤中,线性差值的步长可以设定为0.01%。平滑方式可以为中值线性平滑方法,平滑窗口的长度可以设置为150。
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S1步骤中,采用线性插值拟合获得成熟度与中孔(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拟合后获得的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的表达式为:
Kzp=Azp×sin(Ro-π)+Bzp×(Ro-10)2+Czp
上述表达式中,Kzp为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Ro为泥页岩成熟度,Azp、Bzp和Czp为常数。
拟合后获得的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的表达式为:
Kwp=Awp×sin(Ro-π)+Bwp×(Ro-10)2+Cwp
上述表达式中,Kwp为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Ro为泥页岩成熟度,Awp、Bwp和Cwp为常数。
下面介绍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具体如下:
遵循上述研究思路和方法,对某泥页岩进行储层大孔、中孔或微孔的内比表面积的预测,预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见图1。预测方法过程概括如下:
步骤101:使用高温热模拟方法得到成熟、高成熟和过成熟页岩样品。高压压汞实验、低温氮气和二氧化碳吸附实验是在国家标准“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测定固体材料孔径分布和孔隙度”所规定的条件下完成的。
把成熟度为0.74%的页岩样品分为5份,每份为25g重的块体,其中4份分别在392℃、407℃、456℃、和472℃条件下加入4mL蒸馏水进行72小时的高温热模拟实验,实验使用仪器为高温反应釜。
经过392℃和407℃高温热模拟的两块页岩成熟度为1.16%和1.23%,处于高成熟阶段。经过456℃和472℃高温热模拟的两块页岩成熟度为2.32%和2.39%,处于过成熟阶段。从而获得一份成熟页岩样品,两份高成熟页岩样品和两份过成熟页岩样品。
步骤102:使用高压压汞、低温氮气和二氧化碳吸附实验获得大孔、中孔和微孔内比表面积。
其中所述高压压汞实验使用仪器为AutoPore 9510e IV,低温氮气吸附实验使用仪器为Quadrasorb SI,低温二氧化碳吸附实验使用仪器为TriStar 3020 II。
计算大孔内比表面积使用数据为高压压汞实验数据,使用数学方法为Washburn公式。
计算中孔和微孔内比表面积使用数据为分别为低温氮气和二氧化碳吸附实验数据,使用数学方法为BET公式。
步骤103:计算得总孔隙内比表面积、中孔和微孔对总孔隙内比表面积贡献率。
其中所述总孔隙内比表面积为:
S=Sd+Sz+Sw
上述公式中,S为总孔隙内比表面积;Sz为中孔内比表面积;Sd为大孔内比表面积;Sw为微孔内比表面积。
其中所述中孔和微孔贡献率为:
Kz=Sz/(Sd+Sz+Sw),
Kw=Sw/(Sd+Sz+Sw),
上述公式中,Kz为中孔对总孔隙内比表面积贡献率;Kw为微孔对总孔隙内比表面积贡献率。
步骤104:以有机质成熟度为横坐标,中、微孔贡献率为纵坐标,做出相关关系图(见图2a和图2b);之后根据已知数据在无数据区间做插值,得到插值后的折线图(见图3a和图3b);再对插值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得到平滑后的数据和关系曲线(见图4a和图4b)。其中,插值方法为线性插值,步长为0.01%,平滑方法为中值线性平滑,平滑窗口长度为150。
步骤105:利用曲线拟合获得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见图5a)、成熟度与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见图5b),以及如下表达式:
其中曲线拟合方法为线性插值拟合;
其中,中孔贡献率为Kzp=65.34×sin(Ro-π)+2.754×(Ro-10)2-109.8;
其中,微孔贡献率为Kwp=-58.71×sin(Ro-π)-2.719×(Ro-10)2+212.3;
因此,大孔贡献率为Kdp=100%-Kzp-Kwp
步骤201:通过获取待预测样品的成熟度数据,以及大孔内比表面积、中孔内比表面积和微孔内比表面积三个参数之一,结合预测曲线,获取其它两个参数中至少一个的预测值。
可见,建立预测曲线后,只需要已知泥页岩样品的(有机质)成熟度及其任意一种孔隙的内比表面积就可以计算得到另两种孔隙内比表面积和总孔隙内比表面积,不需要再使用额外的技术方法测量另两类孔隙内比表面积,能够极大程度的减少涉及的实验种类和次数。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预测泥页岩储层大孔、中孔或微孔的内比表面积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预测泥页岩储层大孔、中孔或微孔的内比表面积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曲线绘制模块,该模块用于绘制泥页岩储层的预测曲线,预测曲线包括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成熟度与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为中孔内比表面积与总孔隙内比表面积之比,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为微孔内比表面积与总孔隙内比表面积之比;成熟度为镜质体反射率Ro表征的参数;
预测模块,该模块用于通过获取待预测样品的成熟度数据,以及大孔内比表面积、中孔内比表面积和微孔内比表面积三个参数之一,结合所述预测曲线,获取其它两个参数中至少一个的预测值。
在本说明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曲线绘制模块中,绘制泥页岩储层的预测曲线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取若干不同成熟度泥页岩样品的第一参数,第一参数包括大孔内比表面积、中孔内比表面积、微孔内比表面积和总孔隙内比表面积;
对于各泥页岩样品,根据第一参数,获取泥页岩样品的第二参数,所述第二参数包括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微孔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
根据各泥页岩样品的成熟度以及相应的第二参数,绘制泥页岩储层的预测曲线。
在本说明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曲线绘制模块中,不同成熟度泥页岩样品包括成熟样品、高成熟样品和过成熟样品。
在本说明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曲线绘制模块中,高成熟样品和过成熟样品是以成熟样品为基础,通过高温热模拟方法得到的。
在本说明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曲线绘制模块中,在所述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成熟度与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中,Ro的取值为0.5%-2.5%。
在本说明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曲线绘制模块中,采用线性插值拟合获得的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的表达式为:
Kzp=Azp×sin(Ro-π)+Bzp×(Ro-10)2+Czp
上述表达式中,Kzp为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Ro为泥页岩成熟度,Azp、Bzp和Czp为常数。
在本说明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曲线绘制模块中,采用线性插值拟合获得的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的表达式为:
Kwp=Awp×sin(Ro-π)+Bwp×(Ro-10)2+Cwp
上述表达式中,Kwp为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Ro为泥页岩成熟度,Awp、Bwp和Cwp为常数。
本说明书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系统与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对应,因此,有关于本说明书的系统细节,请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8)

1.一种预测泥页岩储层不同类型孔隙的内比表面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绘制泥页岩储层的预测曲线,所述预测曲线包括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成熟度与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所述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为中孔内比表面积与总孔隙内比表面积之比,所述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为微孔内比表面积与总孔隙内比表面积之比;所述成熟度为镜质体反射率Ro表征的参数;
通过获取待预测样品的成熟度数据,以及大孔内比表面积、中孔内比表面积和微孔内比表面积三个参数之一,结合所述预测曲线,获取其它两个参数中至少一个的预测值;
所述绘制泥页岩储层的预测曲线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取若干不同成熟度泥页岩样品的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大孔内比表面积、中孔内比表面积、微孔内比表面积和总孔隙内比表面积;
对于各泥页岩样品,根据所述第一参数,获取泥页岩样品的第二参数,所述第二参数包括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
根据各泥页岩样品的成熟度以及相应的第二参数,绘制泥页岩储层的预测曲线;
采用线性插值拟合获得的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的表达式为:
Kzp=Azp×sin(Ro-π)+Bzp×(Ro-10)2+Czp
上述表达式中,Kzp为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Ro为泥页岩成熟度,Azp、Bzp和Czp为常数;
所述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的表达式为:
Kwp=Awp×sin(Ro-π)+Bwp×(Ro-10)2+Cwp
上述表达式中,Kwp为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Ro为泥页岩成熟度,Awp、Bwp和Cwp为常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泥页岩储层不同类型孔隙的内比表面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成熟度泥页岩样品包括成熟样品、高成熟样品和过成熟样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测泥页岩储层不同类型孔隙的内比表面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成熟样品和过成熟样品是以所述成熟样品为基础,通过高温热模拟方法得到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泥页岩储层不同类型孔隙的内比表面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成熟度与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中,Ro的取值为0.5%-2.5%。
5.一种预测泥页岩储层不同类型孔隙的内比表面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曲线绘制模块,该模块用于绘制泥页岩储层的预测曲线,所述预测曲线包括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成熟度与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所述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为中孔内比表面积与总孔隙内比表面积之比,所述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为微孔内比表面积与总孔隙内比表面积之比;所述成熟度为镜质体反射率Ro表征的参数;
预测模块,该模块用于通过获取待预测样品的成熟度数据,以及大孔内比表面积、中孔内比表面积和微孔内比表面积三个参数之一,结合所述预测曲线,获取其它两个参数中至少一个的预测值;
所述绘制泥页岩储层的预测曲线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取若干不同成熟度泥页岩样品的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大孔内比表面积、中孔内比表面积、微孔内比表面积和总孔隙内比表面积;
对于各泥页岩样品,根据所述第一参数,获取泥页岩样品的第二参数,所述第二参数包括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
根据各泥页岩样品的成熟度以及相应的第二参数,绘制泥页岩储层的预测曲线;
采用线性插值拟合获得的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的表达式为:
Kzp=Azp×sin(Ro-π)+Bzp×(Ro-10)2+Czp
上述表达式中,Kzp为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Ro为泥页岩成熟度,Azp、Bzp和Czp为常数;
所述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的表达式为:
Kwp=Awp×sin(Ro-π)+Bwp×(Ro-10)2+Cwp
上述表达式中,Kwp为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Ro为泥页岩成熟度,Awp、Bwp和Cwp为常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测泥页岩储层不同类型孔隙的内比表面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成熟度泥页岩样品包括成熟样品、高成熟样品和过成熟样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测泥页岩储层不同类型孔隙的内比表面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成熟样品和过成熟样品是以所述成熟样品为基础,通过高温热模拟方法得到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测泥页岩储层不同类型孔隙的内比表面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成熟度与中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成熟度与微孔内比表面积贡献率的关系曲线中,Ro的取值为0.5%-2.5%。
CN201810650054.0A 2018-06-22 2018-06-22 预测泥页岩储层不同类型孔隙的内比表面积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88462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0054.0A CN108846218B (zh) 2018-06-22 2018-06-22 预测泥页岩储层不同类型孔隙的内比表面积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0054.0A CN108846218B (zh) 2018-06-22 2018-06-22 预测泥页岩储层不同类型孔隙的内比表面积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6218A CN108846218A (zh) 2018-11-20
CN108846218B true CN108846218B (zh) 2020-07-28

Family

ID=64203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50054.0A Active CN108846218B (zh) 2018-06-22 2018-06-22 预测泥页岩储层不同类型孔隙的内比表面积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462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5584B (zh) * 2020-08-24 2023-08-25 江苏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抗裂水泥基材料早期微孔结构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CN114547914B (zh) * 2022-03-30 2022-10-2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确定流体与岩石相互反应过程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1232A (zh) * 2016-08-12 2016-12-2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页岩含气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44873A (zh) * 2016-09-14 2017-05-1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页岩有机质孔隙体积的表征方法
CN106841004A (zh) * 2017-01-25 2017-06-1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页岩储集能力确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81587B2 (en) * 2011-01-27 2014-11-11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Gas sorption analysis of unconventional rock samples
WO2013185019A1 (en) * 2012-06-07 2013-12-12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dicting the influence of mineral additions on reaction and property development in cementitious mixtur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1232A (zh) * 2016-08-12 2016-12-2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页岩含气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44873A (zh) * 2016-09-14 2017-05-1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页岩有机质孔隙体积的表征方法
CN106841004A (zh) * 2017-01-25 2017-06-1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页岩储集能力确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46218A (zh) 2018-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asparik et al. High-pressure methane sorption isotherms of black shales from the Netherlands
Cai et al. Pore structure and its impact on CH4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flow capability of bituminous and subbituminous coals from Northeast China
Liu et al. Fractal and multi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pore throats in the Bakken Shale
Huang et al. High-pressure sorption of methane, ethane, and their mixtures on shales from Sichuan Basin, China
CN108846218B (zh) 预测泥页岩储层不同类型孔隙的内比表面积的方法及系统
CN106706496B (zh) 一种致密油/页岩油的纳米级含油孔径分布的测定方法
CN105930932B (zh) 基于含气指数的页岩气层标准化无阻流量的获取方法
Huang et al. Microscopic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rude oil in nano-pores of shale oil reservoirs during CO2 huff and puff
US10955329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asuring pore structure of tight sandstone
CN105866002A (zh) 一种精确的含油页岩核磁共振孔隙度测试方法
CN111189758A (zh) 一种致密砂岩或页岩油储层孔喉全尺度表征的方法
Ren et al. Modeling of high-pressure methane adsorption on wet shales
Zou et al. Investigation on the adsorption kinetics and diffusion of methane in shale samples
Zheng et al. Pore structure of different macroscopically distinguished components within low-rank coals and its methane de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Zhao et al. Fractal study on pore structure of tight sandstone based on full-scale map
CN113075102B (zh) 一种建立多孔介质自发渗吸量与时间关系数学模型的方法
Ojha et al. Relative permeability and production-performance estimations for Bakken, Wolfcamp, Eagle Ford, and Woodford shale formations
Wu et al. Pore characterization and inner adsorption mechanism investigation for methane in organic and inorganic matters of shale
Shi et al.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marine deep shale gas in southern Sichuan Basin, China
Li et al. Effect of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ScCO2)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bituminous coal with different moisture contents in the process of ScCO2 enhanced coalbed methane and CO2 geological sequestration
Aji et al. Supercritical methane adsorption measurement on shale using the isotherm modelling aspect
Guo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Governing Factors of Pore Structure and Methane Sorption in Deep-Marine Shales: A Case Study of the Wufeng–Longmaxi Formations, Weirong Shale Gas Field, Sichuan Basin
Bai et al. Impact of the water adsorption monolayer on methane ad-/desorption behavior in gas shale nanopores
Zhang et al. Geological controls and methane sorption capacity of marine shales of the Fuling shale gas field in the eastern Sichuan Basin, China
CN110364227A (zh) 一种基于变密度的泥页岩超临界甲烷等温吸附模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