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83910B - 一种畜牧业猪舍自动喂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畜牧业猪舍自动喂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83910B
CN111183910B CN202010094079.4A CN202010094079A CN111183910B CN 111183910 B CN111183910 B CN 111183910B CN 202010094079 A CN202010094079 A CN 202010094079A CN 111183910 B CN111183910 B CN 1111839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driving wheel
transmission
arch
beve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940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83910A (zh
Inventor
豆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yang Yaoho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yang Yaoho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yang Yaoho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yang Yaoho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9407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839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83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39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839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39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5/00Feeding devices for stock or game ; Feeding wagons; Feeding stacks
    • A01K5/02Automatic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5/00Feeding devices for stock or game ; Feeding wagons; Feeding stacks
    • A01K5/001Fodder distributors with mixer or shredder
    • A01K5/002Fodder distributors with mixer or shredder with mixing or shredding element rotating on horizontal ax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5/00Feeding devices for stock or game ; Feeding wagons; Feeding stacks
    • A01K5/02Automatic devices
    • A01K5/025Automatic devices with doors or lids activated by the animals to access feeding place or troug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7/00Watering equipment for stock or game
    • A01K7/02Automatic devices ; Medication dispens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7/00Watering equipment for stock or game
    • A01K7/02Automatic devices ; Medication dispensers
    • A01K7/06Automatic devices ; Medication dispensers actuated by the anima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irds (AREA)
  • Feeding And Watering For Cattle Rais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畜牧业,尤其涉及一种畜牧业猪舍自动喂食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畜牧业猪舍自动喂食装置。一种畜牧业猪舍自动喂食装置,包括框架,控制屏,水箱,饲料槽,储料搅拌机构,拱式自动旋转机构,自动出料机构和自动给水机构;框架左端中下部设置有控制屏;框架左端上部设置有水箱。本发明实现了对猪舍内不同生长时期饲养猪的自动喂食的功能,有效的解决了饲料流出装置长时间使用饲料会卡住控制机构以及针对不同生长时期的猪饲养时设计了相对应的拱食机构,保证了猪仔不会因拱动力过小而吃不到饲料,成年猪也不会因拱动力过大而损坏装置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畜牧业猪舍自动喂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畜牧业,尤其涉及一种畜牧业猪舍自动喂食装置。
背景技术
畜牧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区别于自给自足家畜饲养,畜牧业的主要特点是集中化,规模化,并以营利为生产目的,畜牧业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极重要环节。
现有技术中国专利CN201310629661.6,针对猪吃饱走开后,猪食槽内还残留有很多饲料,这些饲料被猪的口水浸湿弄脏、有时还引来老鼠、蝇虫,原来,这种装置的饲料流出量并不是按猪的要求流出来的,而是按饲料槽内的饲料量流出来的,残留的饲料被污染后再次被猪食用,这有可能引起猪不健康的后果的问题,公开了一种颗粒饲料流出装置,当猪拱动吃食时,利用推杆和弹簧控制饲料的自动流出,猪拱动时推杆将弹簧压缩来控制饲料的流出,每次拱动会流出少量的饲料,配合猪拱食的习惯完成自动喂食,但是在开关的过程中,会导致饲料进入控制装置内部,会堵塞控制装置,导致弹簧无法正常运作,即无法控制流出饲料和关闭流出,开关会一直处在关闭状态或饲料流出状态,也无法达到自动喂食的效果,并且也没有根据饲养场的饲养特性来设计相应的拱式装置,猪仔的拱动力量很小,而成年猪的拱动力量较大,此时就会造成猪仔因拱动力过小无法将饲料拱动流出,而成年猪拱动力量过大损坏装置。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长时间自动控制喂食并且可以针对不同生长时期的猪来自动控制精准喂食,保证不会出现猪仔因拱动力过小无法使饲料流出而成年猪会因拱动力过大损坏装置的现象的自动喂食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在开关的过程中,会导致饲料进入控制装置内部,会堵塞控制装置,导致弹簧无法正常运作,即无法控制流出饲料和关闭流出,开关会一直处在关闭状态或饲料流出状态,也无法达到自动喂食的效果,并且也没有根据饲养场的饲养特性来设计相应的拱式装置,猪仔的拱动力量很小,而成年猪的拱动力量较大,此时就会造成猪仔因拱动力过小无法将饲料拱动流出,而成年猪拱动力量过大损坏装置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畜牧业猪舍自动喂食装置。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畜牧业猪舍自动喂食装置,包括框架,控制屏,水箱,饲料槽,储料搅拌机构,拱式自动旋转机构,自动出料机构和自动给水机构;框架左端中下部设置有控制屏;框架左端上部设置有水箱;框架右下方设置有饲料槽;框架内左下侧和右端上侧以及内上部储料搅拌机构相连接;框架右端下侧与拱式自动旋转机构相连接;框架内右端下侧与自动出料机构相连接,并且自动出料机构左端顶部和中下部均与储料搅拌机构相连接,而且自动出料机构右端下侧与拱式自动旋转机构相连接;框架内底部中右侧设置有自动给水机构,并且自动给水机构顶端右部上方与自动出料机构相连接;
储料搅拌机构包括伺服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旋转搅拌机构,滴水管,入料口,饲料搅拌舱,下料舱,下料口,下料板和出料口;伺服电机前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伺服电机前端中部与第二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相连接;第一传动轮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前端顶部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顶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三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右端中部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右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旋转搅拌机构进行转动连接;旋转搅拌机构顶端设置有滴水管;滴水管底端右侧下方设置有入料口;滴水管底端设置有饲料搅拌舱,并且饲料搅拌舱内中上部与旋转搅拌机构相连接,而且饲料搅拌舱右端顶部与入料口相连接;饲料搅拌舱底端设置有下料舱;下料舱底端中右部设置有下料口;下料口底端下方设置有下料板;下料板顶端右上方设置有出料口;伺服电机底端与框架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后端中部与框架相连接;入料口顶端中右部和底端中右部均与框架相连接;滴水管底端左侧和右侧均与框架相连接;滴水管左端与水箱相连接;下料舱右端顶部和中下部以及内顶部均与自动出料机构相连接;下料板底端右下部与框架相连接;出料口顶部与拱式自动旋转机构相连接;
拱式自动旋转机构包括旋转板,第一拱式按钮,第一滑轨,第一传动杆,第一固定球,第二拱式按钮,第二传动杆,第三拱式按钮,第二滑轨,第三传动杆,第二固定球,第一齿轮,传动齿轮,第二齿轮,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轮和第一轴承;旋转板右端底部设置有第一拱式按钮;第一拱式按钮内右端中部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一拱式按钮顶端上方设置有第二拱式按钮,并且第二拱式按钮左端与旋转板相连接;第一滑轨左端中上部与第一传动杆相连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中左部与第一固定球相连接,并且第一固定球后端与第一拱式按钮;第一传动杆后端左下部与第一齿轮相连接,并且第一齿轮后端中部与旋转板相连接;第二拱式按钮左端中部与第二传动杆相连接;第二拱式按钮顶端上方设置有第三拱式按钮,并且第三拱式按钮左端与旋转板相连接;第三拱式按钮内右端中部设置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左端中上部与第三传动杆相连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右中上部与第二固定球相连接,并且第二固定球后端与旋转板相连接;第一齿轮顶端中部与传动齿轮进行啮合,并且传动齿轮后端上部和下部均与旋转板相连接;传动齿轮顶端中部与第二齿轮进行啮合,并且第二齿轮后端中部与旋转板相连接;第二齿轮前端中部与第四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一轴承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一轴承后端中部与旋转板相连接;旋转板底端与储料搅拌机构相连接;第二传动杆左端上部与自动出料机构相连接;第一轴承顶端与框架相连接;
自动出料机构包括第六传动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七传动轮,第五齿轮,第八传动轮,第九传动轮,第十传动轮,第十一传动轮,第十二传动轮,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一伸缩杆,第三丝杆,第一滑块,第四传动杆,第一固定座,旋转出料板,第二轴承,支撑座,第十三传动轮,传动箱和第二伸缩杆;第六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三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齿轮顶端中部与第四齿轮进行啮合;第三齿轮后端中部与传动箱相连接,并且传动箱内中下部右侧与第四齿轮相连接;第四齿轮前端中部与第七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齿轮左端中上部与第五齿轮进行啮合,并且第五齿轮后端中部与传动箱相连接;第七传动轮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齿轮前端中部与第八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九传动轮左端中部与传动箱相连接;第八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十三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九传动轮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十传动轮左端中部与传动箱相连接;第十传动轮后端后方通过皮带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十一传动轮左端中部与传动箱相连接;第十传动轮左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三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底端左下方与第九传动轮相连接;第十二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五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五锥齿轮前端左部与第六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左端中部与第一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外表面左侧与第二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左端与第一伸缩杆相连接;第三丝杆外表面右侧设置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下段中部与第四传动杆相连接;第四传动杆左下方与第一固定座相连接;第一固定座左端与旋转出料板相连接;旋转出料板右上部与第二轴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轴承右上方设置有支撑座,并且支撑座右端中部与第四传动杆相连接;传动箱底部与第二伸缩杆相连接;第六传动轮前端中部与拱式自动旋转机构相连接;第一伸缩杆左端和右端均与储料搅拌机构相连接;第三丝杆左端与储料搅拌机构相连接;支撑座左端与储料搅拌机构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底端下方与自动给水机构相连接;传动箱右端中上部与框架相连接;传动箱右端中下部与拱式自动旋转机构相连接;
自动给水机构包括固定架,第十四传动轮,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电动推杆,第十五传动轮,第十六传动轮,第六齿轮,圆台式齿轮,第一圆台,第二圆台,阀门;固定架顶端中右部上方设置有第十四传动轮;第十四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七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七锥齿轮前端底部与第八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八锥齿轮底端中部与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电动推杆外表面上侧与固定架相连接;电动推杆外表面下侧与第十五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五传动轮左侧通过皮带与第十六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六传动轮顶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六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六齿轮右端中下部与圆台式齿轮进行啮合;圆台式齿轮顶端左部与第一圆台相连接;圆台式齿轮底端右部与第二圆台相连接;第一圆台左端中部和右端中部均与阀门相连接;固定架底端右侧与框架相连接;第十四传动轮顶端上方与自动出料机构相连接;电动推杆底端与框架相连接。
优选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大小不同,传动齿轮外圈每个齿与第二齿轮的齿啮合时为隔二啮合。
优选地,第一拱式按钮和第二拱式按钮按到最左侧时,第一齿轮刚好转动一周,第二齿轮转动三周。
优选地,第一拱式按钮,第二拱式按钮和第三拱式按钮高度由下至上分步,并且第一拱式按钮与大齿轮连接,第二拱式按钮直接与传动杆连接,第三拱式按钮与小齿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在开关的过程中,会导致饲料进入控制装置内部,会堵塞控制装置,导致弹簧无法正常运作,即无法控制流出饲料和关闭流出,开关会一直处在关闭状态或饲料流出状态,也无法达到自动喂食的效果,并且也没有根据饲养场的饲养特性来设计相应的拱式装置,猪仔的拱动力量很小,而成年猪的拱动力量较大,此时就会造成猪仔因拱动力过小无法将饲料拱动流出,而成年猪拱动力量过大损坏装置的问题,设计了储料搅拌机构,拱式自动旋转机构,自动出料机构和自动给水机构;首先通过储料搅拌机构加入猪饲料和营养物质,然后储料搅拌机构开始工作,自动出料机构在储料搅拌机构的带动下开始工作,打开储料搅拌机构内部的开关,使搅拌好的饲料流下来,然后当有猪去吃食时,由于猪在吃食的时候,会习惯性的向前拱鼻子,所以当猪用鼻子拱到拱式自动旋转机构,然后拱式自动旋转机构带动自动出料机构改变转向,使自动出料机构打开,使饲料流出,拱式自动旋转机构被拱动后超过五分钟未被再次拱动,默认猪已经吃饱了,然后自动给水机构开关打开,使水缓缓流出,该过程持续一分钟,然后自动给水机构再次关闭,实现了对猪舍内不同生长时期饲养猪的自动喂食的功能,有效的解决了饲料流出装置长时间使用饲料会卡住控制机构以及针对不同生长时期的猪饲养时设计了相对应的拱食机构,保证了猪仔不会因拱动力过小而吃不到饲料,成年猪也不会因拱动力过大而损坏装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储料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拱式自动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自动出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自动给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八传动轮,第九传动轮,第十传动轮和第十一传动轮的侧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框架,2-控制屏,3-水箱,4-饲料槽,5-储料搅拌机构,6-拱式自动旋转机构,7-自动出料机构,8-自动给水机构,501-伺服电机,502-第一传动轮,503-第二传动轮,504-第三传动轮,505-第一锥齿轮,506-第二锥齿轮,507-第三锥齿轮,508-第四锥齿轮,509-旋转搅拌机构,5010-滴水管,5011-入料口,5012-饲料搅拌舱,5013-下料舱,5014-下料口,5015-下料板,5016-出料口,601-旋转板,602-第一拱式按钮,603-第一滑轨,604-第一传动杆,605-第一固定球,606-第二拱式按钮,607-第二传动杆,608-第三拱式按钮,609-第二滑轨,6010-第三传动杆,6011-第二固定球,6012-第一齿轮,6013-传动齿轮,6014-第二齿轮,6015-第四传动轮,6016-第五传动轮,6017-第一轴承,701-第六传动轮,702-第三齿轮,703-第四齿轮,704-第七传动轮,705-第五齿轮,706-第八传动轮,707-第九传动轮,708-第十传动轮,709-第十一传动轮,7010-第十二传动轮,7011-第五锥齿轮,7012-第六锥齿轮,7013-第一丝杆,7014-第二丝杆,7015-第一伸缩杆,7016-第三丝杆,7017-第一滑块,7018-第四传动杆,7019-第一固定座,7020-旋转出料板,7021-第二轴承,7022-支撑座,7023-第十三传动轮,7024-传动箱,7025-第二伸缩杆,801-固定架,802-第十四传动轮,803-第七锥齿轮,804-第八锥齿轮,805-电动推杆,806-第十五传动轮,807-第十六传动轮,808-第六齿轮,809-圆台式齿轮,8010-第一圆台,8011-第二圆台,8012-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畜牧业猪舍自动喂食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框架1,控制屏2,水箱3,饲料槽4,储料搅拌机构5,拱式自动旋转机构6,自动出料机构7和自动给水机构8;框架1左端中下部设置有控制屏2;框架1左端上部设置有水箱3;框架1右下方设置有饲料槽4;框架1内左下侧和右端上侧以及内上部储料搅拌机构5相连接;框架1右端下侧与拱式自动旋转机构6相连接;框架1内右端下侧与自动出料机构7相连接,并且自动出料机构7左端顶部和中下部均与储料搅拌机构5相连接,而且自动出料机构7右端下侧与拱式自动旋转机构6相连接;框架1内底部中右侧设置有自动给水机构8,并且自动给水机构8顶端右部上方与自动出料机构7相连接。
其中,储料搅拌机构5包括伺服电机501,第一传动轮502,第二传动轮503,第三传动轮504,第一锥齿轮505,第二锥齿轮506,第三锥齿轮507,第四锥齿轮508,旋转搅拌机构509,滴水管5010,入料口5011,饲料搅拌舱5012,下料舱5013,下料口5014,下料板5015和出料口5016;伺服电机501前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502进行转动连接;伺服电机501前端中部与第二传动轮503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轮503后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502相连接;第一传动轮502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504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504前端中部与第一锥齿轮5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505前端顶部与第二锥齿轮506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506顶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三锥齿轮5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507右端中部与第四锥齿轮508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508右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旋转搅拌机构509进行转动连接;旋转搅拌机构509顶端设置有滴水管5010;滴水管5010底端右侧下方设置有入料口5011;滴水管5010底端设置有饲料搅拌舱5012,并且饲料搅拌舱5012内中上部与旋转搅拌机构509相连接,而且饲料搅拌舱5012右端顶部与入料口5011相连接;饲料搅拌舱5012底端设置有下料舱5013;下料舱5013底端中右部设置有下料口5014;下料口5014底端下方设置有下料板5015;下料板5015顶端右上方设置有出料口5016;伺服电机501底端与框架1相连接;第三传动轮504后端中部与框架1相连接;入料口5011顶端中右部和底端中右部均与框架1相连接;滴水管5010底端左侧和右侧均与框架1相连接;滴水管5010左端与水箱3相连接;下料舱5013右端顶部和中下部以及内顶部均与自动出料机构7相连接;下料板5015底端右下部与框架1相连接;出料口5016顶部与拱式自动旋转机构6相连接。
其中,拱式自动旋转机构6包括旋转板601,第一拱式按钮602,第一滑轨603,第一传动杆604,第一固定球605,第二拱式按钮606,第二传动杆607,第三拱式按钮608,第二滑轨609,第三传动杆6010,第二固定球6011,第一齿轮6012,传动齿轮6013,第二齿轮6014,第四传动轮6015,第五传动轮6016和第一轴承6017;旋转板601右端底部设置有第一拱式按钮602;第一拱式按钮602内右端中部设置有第一滑轨603;第一拱式按钮602顶端上方设置有第二拱式按钮606,并且第二拱式按钮606左端与旋转板601相连接;第一滑轨603左端中上部与第一传动杆604相连接;第一传动杆604外表面中左部与第一固定球605相连接,并且第一固定球605后端与第一拱式按钮602;第一传动杆604后端左下部与第一齿轮6012相连接,并且第一齿轮6012后端中部与旋转板601相连接;第二拱式按钮606左端中部与第二传动杆607相连接;第二拱式按钮606顶端上方设置有第三拱式按钮608,并且第三拱式按钮608左端与旋转板601相连接;第三拱式按钮608内右端中部设置有第二滑轨609;第二滑轨609左端中上部与第三传动杆6010相连接;第三传动杆6010外表面右中上部与第二固定球6011相连接,并且第二固定球6011后端与旋转板601相连接;第一齿轮6012顶端中部与传动齿轮6013进行啮合,并且传动齿轮6013后端上部和下部均与旋转板601相连接;传动齿轮6013顶端中部与第二齿轮6014进行啮合,并且第二齿轮6014后端中部与旋转板601相连接;第二齿轮6014前端中部与第四传动轮6015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6015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6016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6016后端中部与第一轴承6017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一轴承6017后端中部与旋转板601相连接;旋转板601底端与储料搅拌机构5相连接;第二传动杆607左端上部与自动出料机构7相连接;第一轴承6017顶端与框架1相连接。
其中,自动出料机构7包括第六传动轮701,第三齿轮702,第四齿轮703,第七传动轮704,第五齿轮705,第八传动轮706,第九传动轮707,第十传动轮708,第十一传动轮709,第十二传动轮7010,第五锥齿轮7011,第六锥齿轮7012,第一丝杆7013,第二丝杆7014,第一伸缩杆7015,第三丝杆7016,第一滑块7017,第四传动杆7018,第一固定座7019,旋转出料板7020,第二轴承7021,支撑座7022,第十三传动轮7023,传动箱7024和第二伸缩杆7025;第六传动轮701后端中部与第三齿轮702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齿轮702顶端中部与第四齿轮703进行啮合;第三齿轮702后端中部与传动箱7024相连接,并且传动箱7024内中下部右侧与第四齿轮703相连接;第四齿轮703前端中部与第七传动轮704进行转动连接;第四齿轮703左端中上部与第五齿轮705进行啮合,并且第五齿轮705后端中部与传动箱7024相连接;第七传动轮704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7010进行传动连接;第五齿轮705前端中部与第八传动轮706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706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707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九传动轮707左端中部与传动箱7024相连接;第八传动轮706前端中部与第十三传动轮7023进行转动连接;第九传动轮707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708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十传动轮708左端中部与传动箱7024相连接;第十传动轮708后端后方通过皮带与第十一传动轮709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十一传动轮709左端中部与传动箱7024相连接;第十传动轮708左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三丝杆7016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709底端左下方与第九传动轮707相连接;第十二传动轮7010后端中部与第五锥齿轮7011进行转动连接;第五锥齿轮7011前端左部与第六锥齿轮7012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7012左端中部与第一丝杆701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7013外表面左侧与第二丝杆7014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7014左端与第一伸缩杆7015相连接;第三丝杆7016外表面右侧设置有第一滑块7017;第一滑块7017下段中部与第四传动杆7018相连接;第四传动杆7018左下方与第一固定座7019相连接;第一固定座7019左端与旋转出料板7020相连接;旋转出料板7020右上部与第二轴承702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轴承7021右上方设置有支撑座7022,并且支撑座7022右端中部与第四传动杆7018相连接;传动箱7024底部与第二伸缩杆7025相连接;第六传动轮701前端中部与拱式自动旋转机构6相连接;第一伸缩杆7015左端和右端均与储料搅拌机构5相连接;第三丝杆7016左端与储料搅拌机构5相连接;支撑座7022左端与储料搅拌机构5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7023底端下方与自动给水机构8相连接;传动箱7024右端中上部与框架1相连接;传动箱7024右端中下部与拱式自动旋转机构6相连接。
其中,自动给水机构8包括固定架801,第十四传动轮802,第七锥齿轮803,第八锥齿轮804,电动推杆805,第十五传动轮806,第十六传动轮807,第六齿轮808,圆台式齿轮809,第一圆台8010,第二圆台8011,阀门8012;固定架801顶端中右部上方设置有第十四传动轮802;第十四传动轮802后端中部与第七锥齿轮803进行转动连接;第七锥齿轮803前端底部与第八锥齿轮804进行啮合;第八锥齿轮804底端中部与电动推杆805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电动推杆805外表面上侧与固定架801相连接;电动推杆805外表面下侧与第十五传动轮806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五传动轮806左侧通过皮带与第十六传动轮807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六传动轮807顶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六齿轮808进行转动连接;第六齿轮808右端中下部与圆台式齿轮809进行啮合;圆台式齿轮809顶端左部与第一圆台8010相连接;圆台式齿轮809底端右部与第二圆台8011相连接;第一圆台8010左端中部和右端中部均与阀门8012相连接;固定架801底端右侧与框架1相连接;第十四传动轮802顶端上方与自动出料机构7相连接;电动推杆805底端与框架1相连接。
其中,第一齿轮6012与第二齿轮6014大小不同,传动齿轮6013外圈每个齿与第二齿轮6014的齿啮合时为隔二啮合。
其中,第一拱式按钮602和第二拱式按钮606按到最左侧时,第一齿轮6012刚好转动一周,第二齿轮6014转动三周。
其中,第一拱式按钮602,第二拱式按钮606和第三拱式按钮608高度由下至上分步,并且第一拱式按钮602与大齿轮连接,第二拱式按钮606直接与传动杆连接,第三拱式按钮608与小齿轮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前,首先将电源连接好,将水箱3加入水并且通过储料搅拌机构5加入猪饲料和营养物质,然后储料搅拌机构5开始工作,水箱3中的水流入储料搅拌机构5并开始搅拌,保证了饲料的湿度和营养均匀,自动出料机构7在储料搅拌机构5的带动下开始工作,首先打开储料搅拌机构5内部的开关,使搅拌好的饲料流下来,然后当有猪去吃食时,由于猪在吃食的时候,会习惯性的向前拱鼻子,所以当猪将头伸至饲料槽4时,就会用鼻子拱到拱式自动旋转机构6,然后拱式自动旋转机构6带动自动出料机构7改变转向,使自动出料机构7打开,使饲料流出,饲料沿着储料搅拌机构5流入饲料槽4,同时通过控制屏2设定,当拱式自动旋转机构6被拱动后超过五分钟未被再次拱动,默认猪已经吃饱了,然后自动给水机构8开关打开,使水箱3中的水缓缓流入饲料槽4内,该过程持续一分钟,然后自动给水机构8再次关闭,实现了对猪舍内饲养猪的自动喂食的功能,有效的解决了传统饲养方式造成的猪多食,少食和饲料剩余无法回收再利用的问题。
其中,储料搅拌机构5包括伺服电机501,第一传动轮502,第二传动轮503,第三传动轮504,第一锥齿轮505,第二锥齿轮506,第三锥齿轮507,第四锥齿轮508,旋转搅拌机构509,滴水管5010,入料口5011,饲料搅拌舱5012,下料舱5013,下料口5014,下料板5015和出料口5016;伺服电机501前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502进行转动连接;伺服电机501前端中部与第二传动轮503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轮503后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502相连接;第一传动轮502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504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504前端中部与第一锥齿轮5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505前端顶部与第二锥齿轮506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506顶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三锥齿轮5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507右端中部与第四锥齿轮508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508右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旋转搅拌机构509进行转动连接;旋转搅拌机构509顶端设置有滴水管5010;滴水管5010底端右侧下方设置有入料口5011;滴水管5010底端设置有饲料搅拌舱5012,并且饲料搅拌舱5012内中上部与旋转搅拌机构509相连接,而且饲料搅拌舱5012右端顶部与入料口5011相连接;饲料搅拌舱5012底端设置有下料舱5013;下料舱5013底端中右部设置有下料口5014;下料口5014底端下方设置有下料板5015;下料板5015顶端右上方设置有出料口5016;伺服电机501底端与框架1相连接;第三传动轮504后端中部与框架1相连接;入料口5011顶端中右部和底端中右部均与框架1相连接;滴水管5010底端左侧和右侧均与框架1相连接;滴水管5010左端与水箱3相连接;下料舱5013右端顶部和中下部以及内顶部均与自动出料机构7相连接;下料板5015底端右下部与框架1相连接;出料口5016顶部与拱式自动旋转机构6相连接。
使用前,首先接通电源,并通过入料口5011向饲料搅拌舱5012加入猪饲料和营养物质,然后伺服电机501开始工作,伺服电机501带动第一传动轮502和第二传动轮503同步转动,第一传动轮502通过皮带带动第三传动轮504开始转动,第三传动轮504带动第一锥齿轮505同轴转动,第一锥齿轮505通过啮合作用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锥齿轮506开始转动,第二锥齿轮506通过转轴杆带动第三锥齿轮507开始转动,第三锥齿轮507通过啮合作用带动与之啮合的第四锥齿轮508开始转动,第四锥齿轮508通过转轴杆带动旋转搅拌机构509开始工作,同时滴水管5010向下滴水,将加入到饲料搅拌舱5012的饲料和营养物质搅拌充分,然后进入到下料舱5013,配合自动出料机构7打开下料口5014时,首先饲料搅拌舱5012和下料舱5013之间的开关关闭,保证下料舱5013内部全部为高质量的搅拌均匀的饲料,然后下料舱5013内的饲料由下料口5014流出,沿着下料板5015流出出料口5016,该过程通过与自动出料机构7配合,保证了下料舱5013内部饲料的高质量,即使猪吃到的饲料全部为高质量的饲料,实现了对加入饲料和营养物质的搅拌以及流出喂食的功能。
其中,拱式自动旋转机构6包括旋转板601,第一拱式按钮602,第一滑轨603,第一传动杆604,第一固定球605,第二拱式按钮606,第二传动杆607,第三拱式按钮608,第二滑轨609,第三传动杆6010,第二固定球6011,第一齿轮6012,传动齿轮6013,第二齿轮6014,第四传动轮6015,第五传动轮6016和第一轴承6017;旋转板601右端底部设置有第一拱式按钮602;第一拱式按钮602内右端中部设置有第一滑轨603;第一拱式按钮602顶端上方设置有第二拱式按钮606,并且第二拱式按钮606左端与旋转板601相连接;第一滑轨603左端中上部与第一传动杆604相连接;第一传动杆604外表面中左部与第一固定球605相连接,并且第一固定球605后端与第一拱式按钮602;第一传动杆604后端左下部与第一齿轮6012相连接,并且第一齿轮6012后端中部与旋转板601相连接;第二拱式按钮606左端中部与第二传动杆607相连接;第二拱式按钮606顶端上方设置有第三拱式按钮608,并且第三拱式按钮608左端与旋转板601相连接;第三拱式按钮608内右端中部设置有第二滑轨609;第二滑轨609左端中上部与第三传动杆6010相连接;第三传动杆6010外表面右中上部与第二固定球6011相连接,并且第二固定球6011后端与旋转板601相连接;第一齿轮6012顶端中部与传动齿轮6013进行啮合,并且传动齿轮6013后端上部和下部均与旋转板601相连接;传动齿轮6013顶端中部与第二齿轮6014进行啮合,并且第二齿轮6014后端中部与旋转板601相连接;第二齿轮6014前端中部与第四传动轮6015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6015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6016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6016后端中部与第一轴承6017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一轴承6017后端中部与旋转板601相连接;旋转板601底端与储料搅拌机构5相连接;第二传动杆607左端上部与自动出料机构7相连接;第一轴承6017顶端与框架1相连接。
当有猪来吃食的时候,因为饲养场可能养殖不同生长时期的猪,仔猪因为身高较低并且拱动的力较小,所以拱动省力装置第一拱式按钮602,第一拱式按钮602被向左拱动,第一滑轨603迫使第一传动杆604右端向下运动,由于第一固定球605的固定作用,带动第一齿轮6012开始转动,第一齿轮6012带动传动齿轮6013开始转动,传动齿轮6013通过隔二啮合带动第二齿轮6014开始转动,第二齿轮6014带动第四传动轮6015同轴转动,第四传动轮6015通过皮带带动第五传动轮6016开始转动,第五传动轮6016带动第一轴承6017同轴转动,第一轴承6017带动旋转板601向左侧转动,当猪仔停止拱动第一拱式按钮602时,按钮自动回弹,第一传动杆604带动第一齿轮6012反转,第一齿轮6012带动传动齿轮6013和第二齿轮6014反转,第二齿轮6014带动第四传动轮6015反转,第四传动轮6015带动第五传动轮6016和第一轴承6017反转,将旋转板601向右侧转动完成复位,当育肥期的猪吃食时,拱动第二拱式按钮606,第二拱式按钮606带动第二传动杆607向左侧运动,使自动出料机构7改变转向,流出饲料,而成年猪则由于身高较高并且拱动力较大,拱动费力装置第三拱式按钮608,同理带动旋转板601左右旋转,实现了对不同生长时期的猪饲养时的自动喂食的功能。
其中,自动出料机构7包括第六传动轮701,第三齿轮702,第四齿轮703,第七传动轮704,第五齿轮705,第八传动轮706,第九传动轮707,第十传动轮708,第十一传动轮709,第十二传动轮7010,第五锥齿轮7011,第六锥齿轮7012,第一丝杆7013,第二丝杆7014,第一伸缩杆7015,第三丝杆7016,第一滑块7017,第四传动杆7018,第一固定座7019,旋转出料板7020,第二轴承7021,支撑座7022,第十三传动轮7023,传动箱7024和第二伸缩杆7025;第六传动轮701后端中部与第三齿轮702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齿轮702顶端中部与第四齿轮703进行啮合;第三齿轮702后端中部与传动箱7024相连接,并且传动箱7024内中下部右侧与第四齿轮703相连接;第四齿轮703前端中部与第七传动轮704进行转动连接;第四齿轮703左端中上部与第五齿轮705进行啮合,并且第五齿轮705后端中部与传动箱7024相连接;第七传动轮704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7010进行传动连接;第五齿轮705前端中部与第八传动轮706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706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707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九传动轮707左端中部与传动箱7024相连接;第八传动轮706前端中部与第十三传动轮7023进行转动连接;第九传动轮707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708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十传动轮708左端中部与传动箱7024相连接;第十传动轮708后端后方通过皮带与第十一传动轮709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十一传动轮709左端中部与传动箱7024相连接;第十传动轮708左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三丝杆7016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709底端左下方与第九传动轮707相连接;第十二传动轮7010后端中部与第五锥齿轮7011进行转动连接;第五锥齿轮7011前端左部与第六锥齿轮7012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7012左端中部与第一丝杆701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7013外表面左侧与第二丝杆7014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7014左端与第一伸缩杆7015相连接;第三丝杆7016外表面右侧设置有第一滑块7017;第一滑块7017下段中部与第四传动杆7018相连接;第四传动杆7018左下方与第一固定座7019相连接;第一固定座7019左端与旋转出料板7020相连接;旋转出料板7020右上部与第二轴承702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轴承7021右上方设置有支撑座7022,并且支撑座7022右端中部与第四传动杆7018相连接;传动箱7024底部与第二伸缩杆7025相连接;第六传动轮701前端中部与拱式自动旋转机构6相连接;第一伸缩杆7015左端和右端均与储料搅拌机构5相连接;第三丝杆7016左端与储料搅拌机构5相连接;支撑座7022左端与储料搅拌机构5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7023底端下方与自动给水机构8相连接;传动箱7024右端中上部与框架1相连接;传动箱7024右端中下部与拱式自动旋转机构6相连接。
使用前,首先接通电源,然后第六传动轮701在储料搅拌机构5的带动下开始转动,第六传动轮701带动第三齿轮702同轴转动,第三齿轮702带动与之啮合的第四齿轮703开始转动,第四齿轮703带动第七传动轮704同轴转动,同时第四齿轮703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五齿轮705开始转动,第五齿轮705带动第八传动轮706同轴转动,第八传动轮706通过皮带带动第九传动轮707开始转动,第九传动轮707通过皮带带动第十传动轮708开始转动,第十传动轮708通过皮带带动第十一传动轮709开始转动,第十一传动轮709皮带连接回第八传动轮706,实现了由水平方向的转动带动竖直方向转动的功能,第十传动轮708电动第三丝杆7016开始转动,第三丝杆7016上的第一滑块7017由于最初在第三丝杆7016最右侧,所以第三丝杆7016转动时,其状态不改变,此时第七传动轮704通过皮带带动第十二传动轮7010开始转动,第十二传动轮7010带动第五锥齿轮7011同轴转动,第五锥齿轮7011通过啮合作用带动第六锥齿轮7012开始转动,第六锥齿轮7012带动第一丝杆7013开始转动,第一丝杆7013带动第二丝杆7014开始转动,第二丝杆7014带动第一伸缩杆7015开始转动,第二丝杆7014旋出,将第一伸缩杆7015向左收缩,使搅拌好的饲料流下,当猪拱动拱式自动旋转机构6时,第二伸缩杆7025向内收缩,第三齿轮702向左上方移动至与第五齿轮705进行啮合,然后第四齿轮703和第五齿轮705转向均发生改变,致使第一丝杆7013将第二丝杆7014旋入,第一伸缩杆7015向右侧伸长,关断饲料向下方流动的通道,同时第三丝杆7016带动第一滑块7017线左滑动,由于支撑座7022支撑住了第四传动杆7018的一点,所以第一滑块7017带动第四传动杆7018发生转动,第四传动杆7018左下部带动第一固定座7019将旋转出料板7020向右侧转动,使饲料流出,当猪停止拱动拱式自动旋转机构6时,第六传动轮701复位至圆态,旋转出料板7020首先向左旋转,使饲料停止流出,然后第一伸缩杆7015收缩,将搅拌好的饲料补充至下侧,实现了对饲料流出的自动控制的功能,达到了自动喂食的效果。
其中,自动给水机构8包括固定架801,第十四传动轮802,第七锥齿轮803,第八锥齿轮804,电动推杆805,第十五传动轮806,第十六传动轮807,第六齿轮808,圆台式齿轮809,第一圆台8010,第二圆台8011,阀门8012;固定架801顶端中右部上方设置有第十四传动轮802;第十四传动轮802后端中部与第七锥齿轮803进行转动连接;第七锥齿轮803前端底部与第八锥齿轮804进行啮合;第八锥齿轮804底端中部与电动推杆805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电动推杆805外表面上侧与固定架801相连接;电动推杆805外表面下侧与第十五传动轮806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五传动轮806左侧通过皮带与第十六传动轮807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六传动轮807顶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六齿轮808进行转动连接;第六齿轮808右端中下部与圆台式齿轮809进行啮合;圆台式齿轮809顶端左部与第一圆台8010相连接;圆台式齿轮809底端右部与第二圆台8011相连接;第一圆台8010左端中部和右端中部均与阀门8012相连接;固定架801底端右侧与框架1相连接;第十四传动轮802顶端上方与自动出料机构7相连接;电动推杆805底端与框架1相连接。
首先第十四传动轮802在自动出料机构7的带动下开始转动,第十四传动轮802带动第七锥齿轮803同轴转动,当猪停止拱动拱式自动旋转机构6五分钟后,电动推杆805向上推出,使第八锥齿轮804与第七锥齿轮803进行啮合,第八锥齿轮804通过电动推杆805带动第十五传动轮806开始转动,第十五传动轮806通过皮带带动第十六传动轮807,第十六传动轮807通过转轴杆带动第六齿轮808开始转动,第六齿轮808通过啮合作用带动圆台式齿轮809开始转动,圆台式齿轮809转动时,由于其齿部是圆台形状,并且第二圆台8011固定不动,使第一圆台8010向上运动,第一圆台8010带动阀门8012跟随运动,将阀门8012打开,水流出,实现了对饱食猪的自动给水的功能。
其中,第一齿轮6012与第二齿轮6014大小不同,传动齿轮6013外圈每个齿与第二齿轮6014的齿啮合时为隔二啮合,第一齿轮6012转动一周即可带动第二齿轮6014转动两种,由此构成一种省力结构,避免了因猪仔拱动力太小无法使饲料正常流出的现象,达到了使猪仔也可实现自动喂食的效果。
其中,第一拱式按钮602和第二拱式按钮606按到最左侧时,第一齿轮6012刚好转动一周,第二齿轮6014转动三周,使按钮弹回时,无法继续正向带动第一齿轮6012和第二齿轮6014转动,需反向带动第一齿轮6012和第二齿轮6014才能使按钮正常复位,实现了控制旋转板601左右旋转的功能。
其中,第一拱式按钮602,第二拱式按钮606和第三拱式按钮608高度由下至上分步,并且第一拱式按钮602与大齿轮连接,第二拱式按钮606直接与传动杆连接,第三拱式按钮608与小齿轮连接,三个按钮对应猪的三个生长时期,分别为猪仔期,养肥期和成年期,由于身高和拱动力大小不同,拱动的按钮也不同,猪仔拱动的最下侧第一拱式按钮602与大齿轮连接构成一种省力结构,成年猪拱动的最上侧第三拱式按钮608与小齿轮连接构成一种费力结构,养肥期的猪拱动的为中间第二拱式按钮606为正常结构,实现了对饲养场所有生长时期的猪都可以实现自动喂食的功能。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畜牧业猪舍自动喂食装置,包括框架(1),控制屏(2),水箱(3)和饲料槽(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料搅拌机构(5),拱式自动旋转机构(6),自动出料机构(7)和自动给水机构(8);框架(1)左端中下部设置有控制屏(2);框架(1)左端上部设置有水箱(3);框架(1)右下方设置有饲料槽(4);框架(1)内左下侧和右端上侧以及内上部储料搅拌机构(5)相连接;框架(1)右端下侧与拱式自动旋转机构(6)相连接;框架(1)内右端下侧与自动出料机构(7)相连接,并且自动出料机构(7)左端顶部和中下部均与储料搅拌机构(5)相连接,而且自动出料机构(7)右端下侧与拱式自动旋转机构(6)相连接;框架(1)内底部中右侧设置有自动给水机构(8),并且自动给水机构(8)顶端右部上方与自动出料机构(7)相连接;
储料搅拌机构(5)包括伺服电机(501),第一传动轮(502),第二传动轮(503),第三传动轮(504),第一锥齿轮(505),第二锥齿轮(506),第三锥齿轮(507),第四锥齿轮(508),旋转搅拌机构(509),滴水管(5010),入料口(5011),饲料搅拌舱(5012),下料舱(5013),下料口(5014),下料板(5015)和出料口(5016);伺服电机(501)前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502)进行转动连接;伺服电机(501)前端中部与第二传动轮(503)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轮(503)后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502)相连接;第一传动轮(502)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504)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504)前端中部与第一锥齿轮(5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505)前端顶部与第二锥齿轮(506)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506)顶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三锥齿轮(5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507)右端中部与第四锥齿轮(508)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508)右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旋转搅拌机构(509)进行转动连接;旋转搅拌机构(509)顶端设置有滴水管(5010);滴水管(5010)底端右侧下方设置有入料口(5011);滴水管(5010)底端设置有饲料搅拌舱(5012),并且饲料搅拌舱(5012)内中上部与旋转搅拌机构(509)相连接,而且饲料搅拌舱(5012)右端顶部与入料口(5011)相连接;饲料搅拌舱(5012)底端设置有下料舱(5013);下料舱(5013)底端中右部设置有下料口(5014);下料口(5014)底端下方设置有下料板(5015);下料板(5015)顶端右上方设置有出料口(5016);伺服电机(501)底端与框架(1)相连接;第三传动轮(504)后端中部与框架(1)相连接;入料口(5011)顶端中右部和底端中右部均与框架(1)相连接;滴水管(5010)底端左侧和右侧均与框架(1)相连接;滴水管(5010)左端与水箱(3)相连接;下料舱(5013)右端顶部和中下部以及内顶部均与自动出料机构(7)相连接;下料板(5015)底端右下部与框架(1)相连接;出料口(5016)顶部与拱式自动旋转机构(6)相连接;
拱式自动旋转机构(6)包括旋转板(601),第一拱式按钮(602),第一滑轨(603),第一传动杆(604),第一固定球(605),第二拱式按钮(606),第二传动杆(607),第三拱式按钮(608),第二滑轨(609),第三传动杆(6010),第二固定球(6011),第一齿轮(6012),传动齿轮(6013),第二齿轮(6014),第四传动轮(6015),第五传动轮(6016)和第一轴承(6017);旋转板(601)右端底部设置有第一拱式按钮(602);第一拱式按钮(602)内右端中部设置有第一滑轨(603);第一拱式按钮(602)顶端上方设置有第二拱式按钮(606),并且第二拱式按钮(606)左端与旋转板(601)相连接;第一滑轨(603)左端中上部与第一传动杆(604)相连接;第一传动杆(604)外表面中左部与第一固定球(605)相连接,并且第一固定球(605)后端与第一拱式按钮(602);第一传动杆(604)后端左下部与第一齿轮(6012)相连接,并且第一齿轮(6012)后端中部与旋转板(601)相连接;第二拱式按钮(606)左端中部与第二传动杆(607)相连接;第二拱式按钮(606)顶端上方设置有第三拱式按钮(608),并且第三拱式按钮(608)左端与旋转板(601)相连接;第三拱式按钮(608)内右端中部设置有第二滑轨(609);第二滑轨(609)左端中上部与第三传动杆(6010)相连接;第三传动杆(6010)外表面右中上部与第二固定球(6011)相连接,并且第二固定球(6011)后端与旋转板(601)相连接;第一齿轮(6012)顶端中部与传动齿轮(6013)进行啮合,并且传动齿轮(6013)后端上部和下部均与旋转板(601)相连接;传动齿轮(6013)顶端中部与第二齿轮(6014)进行啮合,并且第二齿轮(6014)后端中部与旋转板(601)相连接;第二齿轮(6014)前端中部与第四传动轮(6015)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6015)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6016)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6016)后端中部与第一轴承(6017)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一轴承(6017)后端中部与旋转板(601)相连接;旋转板(601)底端与储料搅拌机构(5)相连接;第二传动杆(607)左端上部与自动出料机构(7)相连接;第一轴承(6017)顶端与框架(1)相连接;
自动出料机构(7)包括第六传动轮(701),第三齿轮(702),第四齿轮(703),第七传动轮(704),第五齿轮(705),第八传动轮(706),第九传动轮(707),第十传动轮(708),第十一传动轮(709),第十二传动轮(7010),第五锥齿轮(7011),第六锥齿轮(7012),第一丝杆(7013),第二丝杆(7014),第一伸缩杆(7015),第三丝杆(7016),第一滑块(7017),第四传动杆(7018),第一固定座(7019),旋转出料板(7020),第二轴承(7021),支撑座(7022),第十三传动轮(7023),传动箱(7024)和第二伸缩杆(7025);第六传动轮(701)后端中部与第三齿轮(702)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齿轮(702)顶端中部与第四齿轮(703)进行啮合;第三齿轮(702)后端中部与传动箱(7024)相连接,并且传动箱(7024)内中下部右侧与第四齿轮(703)相连接;第四齿轮(703)前端中部与第七传动轮(704)进行转动连接;第四齿轮(703)左端中上部与第五齿轮(705)进行啮合,并且第五齿轮(705)后端中部与传动箱(7024)相连接;第七传动轮(704)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7010)进行传动连接;第五齿轮(705)前端中部与第八传动轮(706)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706)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九传动轮(707)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九传动轮(707)左端中部与传动箱(7024)相连接;第八传动轮(706)前端中部与第十三传动轮(7023)进行转动连接;第九传动轮(707)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708)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十传动轮(708)左端中部与传动箱(7024)相连接;第十传动轮(708)后端后方通过皮带与第十一传动轮(709)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十一传动轮(709)左端中部与传动箱(7024)相连接;第十传动轮(708)左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三丝杆(7016)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轮(709)底端左下方与第九传动轮(707)相连接;第十二传动轮(7010)后端中部与第五锥齿轮(7011)进行转动连接;第五锥齿轮(7011)前端左部与第六锥齿轮(7012)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7012)左端中部与第一丝杆(701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7013)外表面左侧与第二丝杆(7014)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7014)左端与第一伸缩杆(7015)相连接;第三丝杆(7016)外表面右侧设置有第一滑块(7017);第一滑块(7017)下段中部与第四传动杆(7018)相连接;第四传动杆(7018)左下方与第一固定座(7019)相连接;第一固定座(7019)左端与旋转出料板(7020)相连接;旋转出料板(7020)右上部与第二轴承(702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轴承(7021)右上方设置有支撑座(7022),并且支撑座(7022)右端中部与第四传动杆(7018)相连接;传动箱(7024)底部与第二伸缩杆(7025)相连接;第六传动轮(701)前端中部与拱式自动旋转机构(6)相连接;第一伸缩杆(7015)左端和右端均与储料搅拌机构(5)相连接;第三丝杆(7016)左端与储料搅拌机构(5)相连接;支撑座(7022)左端与储料搅拌机构(5)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7023)底端下方与自动给水机构(8)相连接;传动箱(7024)右端中上部与框架(1)相连接;传动箱(7024)右端中下部与拱式自动旋转机构(6)相连接;
自动给水机构(8)包括固定架(801),第十四传动轮(802),第七锥齿轮(803),第八锥齿轮(804),电动推杆(805),第十五传动轮(806),第十六传动轮(807),第六齿轮(808),圆台式齿轮(809),第一圆台(8010),第二圆台(8011),阀门(8012);固定架(801)顶端中右部上方设置有第十四传动轮(802);第十四传动轮(802)后端中部与第七锥齿轮(803)进行转动连接;第七锥齿轮(803)前端底部与第八锥齿轮(804)进行啮合;第八锥齿轮(804)底端中部与电动推杆(805)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电动推杆(805)外表面上侧与固定架(801)相连接;电动推杆(805)外表面下侧与第十五传动轮(806)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五传动轮(806)左侧通过皮带与第十六传动轮(807)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六传动轮(807)顶端中部通过转轴杆与第六齿轮(808)进行转动连接;第六齿轮(808)右端中下部与圆台式齿轮(809)进行啮合;圆台式齿轮(809)顶端左部与第一圆台(8010)相连接;圆台式齿轮(809)底端右部与第二圆台(8011)相连接;第一圆台(8010)左端中部和右端中部均与阀门(8012)相连接;固定架(801)底端右侧与框架(1)相连接;第十四传动轮(802)顶端上方与自动出料机构(7)相连接;电动推杆(805)底端与框架(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畜牧业猪舍自动喂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齿轮(6012)与第二齿轮(6014)大小不同,传动齿轮(6013)外圈每个齿与第二齿轮(6014)的齿啮合时为隔二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畜牧业猪舍自动喂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拱式按钮(602)和第二拱式按钮(606)按到最左侧时,第一齿轮(6012)刚好转动一周,第二齿轮(6014)转动三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畜牧业猪舍自动喂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拱式按钮(602),第二拱式按钮(606)和第三拱式按钮(608)高度由下至上分步,并且第一拱式按钮(602)与大齿轮连接,第二拱式按钮(606)直接与传动杆连接,第三拱式按钮(608)与小齿轮连接。
CN202010094079.4A 2020-02-15 2020-02-15 一种畜牧业猪舍自动喂食装置 Active CN1111839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4079.4A CN111183910B (zh) 2020-02-15 2020-02-15 一种畜牧业猪舍自动喂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4079.4A CN111183910B (zh) 2020-02-15 2020-02-15 一种畜牧业猪舍自动喂食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3910A CN111183910A (zh) 2020-05-22
CN111183910B true CN111183910B (zh) 2021-11-09

Family

ID=70687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94079.4A Active CN111183910B (zh) 2020-02-15 2020-02-15 一种畜牧业猪舍自动喂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83910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611495U (zh) * 2016-03-17 2016-10-05 张伟鹏 一种养猪用猪饲料搅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2238B (zh) * 2013-03-21 2015-07-08 郭忠金 一种智能化全自动乳猪料槽
CN203302129U (zh) * 2013-06-20 2013-11-27 青岛理工大学 猪饲料喂养设备
CN106804449A (zh) * 2017-01-21 2017-06-09 深圳市金新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食料喂料器
CN207083790U (zh) * 2017-06-14 2018-03-13 南宁市万喜开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幼猪饲喂器
CN108029572B (zh) * 2017-12-14 2020-11-24 奉节县克朋农机专业合作社 一种利用齿轮传动的养殖猪定量投食装置
CN109006528B (zh) * 2018-08-09 2022-02-18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生猪自动精细饲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2970607A (zh) * 2018-11-19 2021-06-18 李子佳 一种养殖场自动加水加食的联动传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611495U (zh) * 2016-03-17 2016-10-05 张伟鹏 一种养猪用猪饲料搅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3910A (zh) 2020-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11495U (zh) 一种养猪用猪饲料搅拌装置
CN209931198U (zh) 一种畜牧养殖专用喂料装置
CN107593482B (zh) 一种畜牧养殖用饲料定量喂养装置
CN111771746A (zh) 一种畜牧养殖用食料自动添加装置
CN108323466B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饲料投放装置
CN109089984B (zh) 一种养殖鱼塘用喂食船
CN108294346A (zh) 一种畜牧业用搅拌式饲料浸泡装置
CN107494295B (zh) 一种具有定量功能的养猪用喂食机器人
CN111183910B (zh) 一种畜牧业猪舍自动喂食装置
CN107047370B (zh) 一种雏鸡饲育系统
CN212184655U (zh) 一种畜牧养殖用自动喂料装置
CN219088090U (zh) 一种具备定时定量功能的生猪养殖用自动上料装置
CN112058138A (zh) 一种牛养殖饲料搅拌装置
CN114403074B (zh) 一种淡水鱼养殖用喂料加工投料设备
CN213587153U (zh) 一种畜牧用喂食装置
CN113951165B (zh) 一种自动化喂食系统及牛舍
CN112121667A (zh) 一种畜牧业用多种饲料间歇进料混合设备
CN218999202U (zh) 一种畜牧养殖用具有混合功能的投食槽
CN210726358U (zh) 一种猪用自动干湿喂料器
CN205648634U (zh) 一种便捷式饲料碾碎喂食装置
CN219305703U (zh) 一种畜牧业自动化填料装置
CN218353999U (zh) 一种畜牧喂料设备
CN216983063U (zh) 一种牲畜养殖用自动供料塔
CN216292554U (zh) 一种畜牧养殖用自动喂料装置
CN212520372U (zh) 一种畜牧业用可调节式饲料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1

Address after: 410300 No. 200, Dawan group, zaotan village, Zhonghe Town, Liuyang City,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iuyang Yaoho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41000 Room 201, 35 Hongjin Avenue, Ganxian District, Ganzhou City, Jiangx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Douzhiqia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2

Assignee: Liuyang Hakka Liushou Agriculture Co.,Ltd.

Assignor: Liuyang Yaoho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45982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for livestock pig house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09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