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82304A - 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82304A
CN111182304A CN201811347735.6A CN201811347735A CN111182304A CN 111182304 A CN111182304 A CN 111182304A CN 201811347735 A CN201811347735 A CN 201811347735A CN 111182304 A CN111182304 A CN 111182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deo
data
frame
video coding
coding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477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树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4773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823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82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23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7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 group of pictures [G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video transcoding, i.e. partial or full decoding of a coded input stream followed by re-encoding of the decoded output 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implementation details or hardwa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or decompression, e.g. dedicated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 H04N19/42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implementation details or hardwa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or decompression, e.g. dedicated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characterised by memory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4Decod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video decoders which are asymmetric with respect to the enco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5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 H04N19/59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involving spatial prediction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5/93Regener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or of selected parts thereof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其中的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视频编码数据;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图像组;将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指定的普通帧转码成关键帧,得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保存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从而使随机访问的普通帧与关键帧之间的帧间间隔不会过大,减少了所需解码的帧数,有效提高视频编码数据的随机访问效率和视频回放效率,减少用户等待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视频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视频数据是指连续的图像序列,其实质是由一组组连续的图像构成的。在传输或存储视频数据时,为了降低带宽的压力和存储成本,低码率的视频数据传输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所以通常会对视频数据进行编码,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视频数据的数据量。视频编码过程中,一般将若干帧图像分为I帧(帧内编码帧)、P帧(前向预测帧)和B帧(双向预测帧)三种类型。如图1a所示,图1a是一种GOP中各帧之间的参考关系示意图;其中,I帧是每个图像组(Group of Picture,GOP)的第一帧,经过适度的压缩,作为随机访问的参考点,被独立编码,不需要参考其他帧生成。P帧是前向预测帧,需要参考之前已编码的I帧或P帧进行编码。B帧是双向预测帧,可以参考之前已编码的帧,也可以参考之后已编码的帧。由此可知,P帧和B帧都需要依赖其他帧进行编码。
目前,增大I帧之间的间隔是最简单的降低码率的方法。但是,随着I帧之间的间隔的不断增大,随机访问的效率也不断下降,也即,在对视频文件进行随机访问时,可能会造成解码过程较长,影响视频随机访问效率和视频回放效率。以下举一例子说明:
为方便理解,此处采用IPPP编码结构进行说明,其中,IPPP编码结构是指经过编码后的视频编码数据中只有I帧和P帧,如图1b所示,图1b是一种IPPP编码结构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b,将当前需要访问的帧标记为F,将F帧到GOP第一帧(图1b中所示的I帧)之间间隔的帧数量标记为N。解码时,由于F帧的解码需要参考位于其前面的P帧,其前面的P帧的解码需要依赖再前一帧,以此类推,要播放F帧的画面,必须对所述GOP的第一帧和F帧之间的所有P帧进行解码。那么,当N较小时,从所述GOP的第一帧到F帧的解码总时间T不会很长。但是,当N较大时,甚至在极端情况下趋向无限大时,如通过帧内刷新(Intra Refresh)码流这一编码方法形成的GOP,其仅有第一帧为I帧,其它帧全部都是P帧,如图1c所示,图1c是一种帧内刷新码流结构的示意图;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需要访问的F帧与I帧的间隔N很大,所需的解码总时间T也会随之变得很长,从而大大降低视频随机访问效率和视频回放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视频编码数据;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图像组,每个图像组包括至少一个原始关键帧和该原始关键帧之后与其存在参考关系的多个普通帧,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是对每个图像组中的所述原始关键帧和普通帧依次进行编码得到;
将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指定普通帧成关键帧,得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保存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另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视频编码数据;
向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指定普通帧转码成关键帧而得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存储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视频数据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视频编码数据,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图像组,每个图像组包括至少一个原始关键帧和该原始关键帧之后与其存在参考关系的多个普通帧,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是对每个图像组中的所述原始关键帧和普通帧依次进行编码得到;
转码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指定普通帧转码成关键帧,得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缓存器,用于保存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另一种视频数据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视频编码数据;
收发器,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并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指定普通帧转码成关键帧而得到的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缓存器,用于存储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通过以上任一方案,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存储视频编码数据之前,先以预设的帧间隔(本申请中的帧间隔是指相邻两个指定普通帧之间的间隔,即相邻两个TP帧之间的间隔)将视频编码数据中的普通帧(即所述指定普通帧)转码成关键帧后,再对转码后的视频编码数据进行存储,从而实现在随机访问或回放长度较长的GOP时,所需访问或回放的普通帧与关键帧之间的帧间间隔不会过大,大大减少了所需解码的帧数,有效提高视频编码数据的随机访问效率和视频回放效率,减少用户等待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a是一种GOP中各帧之间的参考关系示意图;
图1b是一种IPPP编码结构的示意图;
图1c是一种帧内刷新码流结构的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的一种存储示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出的另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频存储界面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步骤S1001被拆解后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频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频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频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频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并且,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该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为了使本申请更清楚简洁,以下对本申请所提及的一些技术术语进行解释:
I帧,表示关键帧,又称内部画面(intra picture),其画面完整保留,是视频编码标准中规定的一种帧类型;采用帧内预测的方式进行编码。I帧的解码过程可以独立于其它帧,也即,解码时只需依据本帧数据就可以完成。
P帧,是前向预测帧,其没有完整的画面数据,只有与前一帧的画面差别的数据,是视频编码标准中规定的一种帧类型;采用帧间预测或帧内预测的方式进行编码,其帧间预测需要依赖前向参考帧的信息。P帧的解码过程需要用之前缓存的画面叠加上本帧定义的差别,以生成最终画面。
B帧,是双向预测内插编码帧,又称双向差别帧或双向预测帧,是视频编码标准中规定的一种帧类型;采用帧间预测或帧内预测的方式进行编码,其帧间预测可以仅依赖前向参考帧或后向参考帧,也可以同时依赖前向和后向参考帧的信息。
图像组,简称GOP(Group of Picture),是I帧、及与I帧存在参考关系的P帧和/或B帧的图像组合。每个图像组至少包括一个I帧,且每个图像组的第一帧为I帧。
帧内刷新码流,即Intra Refresh码流,是一种将I帧的码率平滑到P帧上,以使每帧的码率接近的编码方法,以避免I帧的码率过大对网络造成冲击。
帧间间隔,表示任意两帧之间的距离,例如,一个图像组的长度为50帧,其第一帧和最后一帧之间的帧间间隔为49。
IPPP编码结构,是指经过编码后的视频编码数据中只有I帧和P帧。
F帧,是本申请中的自定义用词,用于表示用户随机访问或视频回放的起始帧,可以是I帧、P帧和B帧中的任一种。
TP帧,是本申请中的自定义用词,用于表示在存储视频编码数据之前,需要进行转码的帧,也即下文所记载的指定普通帧。TP帧可以是P帧或B帧。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视频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更具体的描述,但不应以此为限。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a所示,图2a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第一视频编码数据;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图像组,每个图像组包括至少一个原始关键帧和该原始关键帧之后与其存在参考关系的多个普通帧,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是对每个图像组中的所述原始关键帧和普通帧依次进行编码得到;
S2,将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指定普通帧转码成关键帧,得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S3,保存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视频数据处理方法由用户设备执行,用户设备具备步骤S2的转码功能,用户设备可以是图像采集设备、移动设备、个人助理、平板设备、计算机设备或服务器。
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是由至少一个图像组组成的编码数据,图像组的数量不限。
所述原始关键帧以及转码成的关键帧为I帧,所述普通帧可以是B帧和/或P帧。“所述图像组”可以是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一个、多个或全部图像组。相对应的,可以在一个、多个或全部图像组中都设定有所述指定普通帧。
所述步骤S1中,获取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后,可以先暂时存储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并非永久存储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也就是说,可以先暂时存储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在转码得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后,将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删除。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种存储方式。例如,另一种存储方式可以是将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和第二视频编码数据都进行存储。
需要获取第一视频编码数据时,可以通过在网页上以预览文件的方式获取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或者,可以通过设备上的图像采集单元获取一段视频并对所述视频进行编码,以得到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其中,图像采集单元可以为监控场景中的摄像机设备。如果所述设备不具备图像采集单元时,可以通过与其外接的图像采集单元获取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如用户设备为计算机,其与摄像机设备连接,获取摄像机设备采集并视频处理后的第一视频编码数据。
用户设备获得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后,可以默认直接执行步骤S2和步骤S3,也可以在一些触发条件下执行步骤S2和步骤S3,例如,在用户设备获取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之后,先存储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待接收到用户发起的回放请求之后执行步骤S2和步骤S3,或者用户设备根据用户发起的其他操作请求时执行步骤S2和步骤S3,或者用户设备根据内部逻辑电路的控制指令后执行步骤S2和步骤S3,本申请包括但不限于以上举例。
将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转码成第二视频编码数据后,可以自动保存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所述步骤S2中,每相邻两个指定普通帧之间可以间隔相同数量的普通帧,也可以间隔不同数量的普通帧。例如,对于比较长的GOP,如包括200帧的GOP,可以在该GOP的前50帧中不设置指定普通帧,后150帧中每隔50帧或40帧或30帧设置一个指定普通帧。或者,可以在该GOP的前50帧中不设置指定普通帧,后150帧中依序以40帧、30帧为间隔设置一个指定普通帧。本申请中,将相邻两个指定普通帧之间间隔的普通帧帧数称作帧间隔,即相邻两个TP帧之间的间隔N,如图2b中所示的预览文件中相邻两TP帧之间的间隔N。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指定普通帧转码成关键帧的步骤可以包括:
S21,对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指定普通帧进行解码,得到所述指定普通帧的解码数据;
S22,对所述指定普通帧的解码数据进行帧内编码,以将所述指定普通帧转码成关键帧。
所述解码数据可以是YUV数据,也可以是RGB数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地,将所述指定普通帧解码成YUV数据。
在将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转码成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的过程中,可以先对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全部进行解码得到编码前的原始数据,再根据预设的编码规则对所述原始数据全部进行编码,此次编码,不同之处在于,对于指定普通帧,需按照步骤S21至步骤S22进行编码,以得到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其中,所述预设的编码规则可从上述相关记载得知,在此不赘述。
以下,以编码结构为IPPP的帧内刷新码流、且图像组长度大于预设值的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为例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视频数据处理方法:
如图2b所示,图2b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的一种存储示例示意图,在视频编码数据未存储前,例如其处于一种预览文件的状态时,可以先将所述指定普通帧(本申请中用TP帧表示)标记出来,如图2b中所示的预览文件中的TP帧,所述TP帧是P帧。当需要存储视频编码数据时,会将所有的TP帧都转码成I帧,如图2b中所示的存储文件,也即,将TP帧转码成I帧后再将对应的视频编码数据进行存储。其中,每相邻两TP帧的间隔N不应设置过大,因为,如果N设置过大,回放时有可能导致所需回放的帧与其前向最近的一个TP帧的间隔很大,会影响视频编码数据的随机访问效率。
由此,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存储视频编码数据之前,先以预设的帧间隔将视频编码数据中的指定普通帧转码成关键帧后,再对转码后的视频编码数据进行存储,从而实现在随机访问或回放长度较长的GOP时,所需访问或回放的普通帧与关键帧之间的间隔不会过大,大大减少了所需解码的帧数,有效提高视频编码数据的随机访问效率和视频回放效率,减少用户等待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的视频数据处理方法不限于上述应用场景,凡是视频编码数据,无论其图像组的长度如何,都可以采用所述视频数据处理方法。
保存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后,当需要回放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时,为实现对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所对应的视频文件的回放,方便回放操作并提高用户体验,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还具备视频回放功能的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如图3所示,图3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视频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41,在收到用户发起的回放请求时,根据所述回放请求获取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和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中的当前访问帧;
S42,对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中位于所述当前访问帧之前且与所述当前访问帧距离最近的关键帧、以及介于所述当前访问帧和所述最近的关键帧之间的普通帧进行视频解码,得到用于回放的视频解码数据。
本申请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在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的图像组长度较短时,如在50帧之内的情况下,其实没必要对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进行转码;或者用户在某种情况下想要直接保存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而不需要将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转码成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后再保存。基于此,为了提高转码的智能性和合理性,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运算操作以及节省存储空间,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限定所述步骤S2的执行条件,例如,所述将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指定普通帧转码成关键帧,得到由第一视频编码数据转码后的第二视频编码数据的步骤,在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的编码模式为第二信息模式时执行。也即,所述步骤S2在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的编码模式为第二信息模式时才执行。
其中,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的编码模式可以包括第一信息模式和第二信息模式。所述第一信息模式用于指示不执行对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进行转码的操作,所述第二信息模式用于指示执行对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进行转码的操作。
所述第一信息模式和/或所述第二信息模式可以通过在第一视频编码数据所在的码流中携带的指示字段确定,例如,在第一视频编码数据所在的码流中增加一个字段或者使用预留字段来指示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的编码模式为第一信息模式或者第二信息模式,第一信息模式用于指示不对第一视频编码数据进行转码操作,第二信息模式用于指示对第一视频编码数据进行转码操作。
或者,所述第一信息模式和/或所述第二信息模式可以根据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每个图像组的长度来确定。
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确定当前所触发的编码模式:在获取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之后,确定每个图像组中的帧数量,帧数量可以衡量图像组的长度,当所述图像组中的帧数量未超过设定数量时,确定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的编码模式为所述第一信息模式;当所述图像组中的帧数量超过设定数量时,确定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的编码模式为所述第二信息模式。由此,编解码系统可以自动根据每个图像组中的帧数量确定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的编码模式,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转码的智能性和合理性,以避免帧数量较小时仍进行转码操作所产生的运算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S1获取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S51,当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的编码模式为第一信息模式时,保存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
以及基于所保存的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对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对应的视频进行回放时,所述视频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S52,在收到用户发起的回放请求时,获取保存的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根据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当前访问帧,对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原始关键帧、以及介于所述当前访问帧和所述原始关键帧之间的普通帧进行视频解码,得到用于回放的视频解码数据。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步骤S1获取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S61,当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的编码模式为第二信息模式时,执行上述步骤S1至步骤S3,以将第一视频编码数据转化成第二视频编码数据并存储。基于所保存的第二视频编码数据对第二视频编码数据对应的视频进行回放时,执行上述步骤S41至S42。
上述各方法实施例都是基于设备具有转码功能时所提出的,但在实际应用中,仍会存在不具备转码功能的设备。所以,为了使得不具备转码功能的设备也可以获得转码后的视频编码数据,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图4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出的另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S71,获取第一视频编码数据;
S72,向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指定普通帧转码成关键帧而得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S73,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S74,存储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与本方法所在的设备建立连接的服务器或具有转码功能的其它设备。
由此,对于不具备转码功能的设备,可以将需要转码的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和指定转码的指定普通帧信息发送给具备转码功能的所述第一设备,或者,可以仅将需要转码的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由所述第一设备自行根据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确定所需转码的指定普通帧。从而再对经过所述第一设备转码后得到的第二视频编码数据进行存储,也能够实现在随机访问或回放长度较长的GOP时,所需访问或回放的普通帧与关键帧之间的帧间间隔不会过大,大大减少了所需解码的帧数,有利于提高视频编码数据的随机访问效率和视频回放效率,减少用户等待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在存储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之后,需要回放视频时,根据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实现视频回放的过程可参见上述步骤S41至S42,在此不赘述。
同样,以避免图像组长度较短时也进行转码,产生没必要的运算操作,可以将所述步骤S72限定在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的编码模式为第二信息模式时才执行。相应可知,在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的编码模式为第一信息模式时,不需要对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进行转码操作,因此不需要执行所述步骤S73~S74,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51,直接保存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以及需要回放时执行上述步骤S52。
具体如何确定或设定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的编码模式,可参见前述相关记载,在此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指定普通帧可以根据原始关键帧和间隔帧数来确定,也可以动态配置。
为了方便对所述指定普通帧进行动态配置,可通过用户操作自定义指定普通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指定普通帧的指定过程包括:
S81,显示配置有输入框控件的视频存储界面;
S82,根据输入到所述输入框控件的数据,确定所述指定普通帧。
其中,所述视频存储界面的显示,可以在接收到存储指令或预览完成指令时执行。所述输入到输入框控件的数据,可以是以下任一种:每相邻两个指定普通帧之间的帧间隔、帧序号、时间长度。
当输入到输入框控件的数据为每相邻两个指定普通帧之间的帧间隔时,以图像组为单位,按帧间隔获取指定普通帧;例如,当一个图像组的长度为100,所述每相邻两个指定普通帧之间的帧间隔为10时,在该长度为100的图像组中,以其第一帧为基准,以10为间隔,获取所述指定普通帧;此时,所述指定普通帧为所述图像组中的第11帧、第21帧、第31帧、第41帧、第51帧、第61帧、第71帧、第81帧和第91帧。
例如,当输入到输入框控件的数据为帧序号时,例如,输入的帧序号为15时,表示将所述图像组中的第15帧作为所述指定普通帧,但并不限于此举例。
例如,当输入到输入框控件的数据为时间长度时,例如,输入的时间长度为15s时,表示将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播放时间为第15s时所对应的帧作为所述指定普通帧,但并不限于此举例。
如图5所示,图5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频存储界面的示意图。除了在所述视频存储界面配置输入框控件A外,还可以在所述视频存储界面配置文字信息B、关闭控件C和缩小控件D。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为用户提供设定所述指定普通帧的视频存储界面,实现用户可以自定义所需转码的普通帧,更好地满足用户对视频的存储需求和随机访问需求。
为避免实时基于用户输入的数据不断更新当前所指定的指定普通帧,以减少运算,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视频存储界面还配置第一控件,以及限定所述步骤S82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件被触发所产生的指令时执行。由此,通过在接收到第一控件被触发所产生的指令时,才执行确定所述指定普通帧的步骤,有效避免实时基于用户输入的数据不断更新当前所指定的指定普通帧,有利于减少运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指定普通帧可以由开发人员预设的运算逻辑基于所述图像组的长度获得,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91,获取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一个图像组的长度;
S93,根据所述长度确定每两个指定普通帧之间的帧数量;
S94,根据所述每两个指定普通帧时间的帧数量获取所述图像组中指定普通帧。
所述步骤S91中,可以通过计算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相邻两I帧之间的帧间间隔,获得一个图像组的长度;如果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只存在一个图像组,即只有一个I帧时,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的总帧数即为图像组的长度。
所述步骤S93中,可以预先将图像组长度按大小顺序划分为若干长度区间,预先通过实验获取与所述若干长度区间一一映射的若干帧数量,并保存若干长度区间和若干帧数量的一一映射关系。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干的含义为:至少一个。
由此,相对于用户自行指定所需转码的普通帧的方案,上述方案可以保证所述指定普通帧的准确获取,并避免所得到的第二视频编码数据过大或欠转码。
基于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存储方案,以避免图像组长度较短时也进行转码,产生没必要的运算操作,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93根据所述长度确定每两个指定普通帧之间的帧数量之前,还包括:
S92,根据所述长度确定是否对所述图像组进行转码。
这么一来,只有所述长度与触发转码的长度阈值匹配时,所述步骤S93和S94才会被执行。其中,所述长度与触发转码的长度阈值匹配的含义可以是:所述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长度阈值。
另外,为减少在需要传输视频数据时,传输转码后的视频数据对宽带的占用,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图6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视频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01,当收到另一设备发起的视频发送请求时,获取所存储的第二视频编码数据,将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的各图像组中除第一个关键帧(即所述原始关键帧)之外的其它至少一个关键帧转码成普通帧,以生成关键帧数量减少后的第三视频编码数据,并发送所述第三视频编码数据。
其中,所述步骤S1001可以被拆解成如图7所示的顺序,图7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步骤S1001被拆解后的流程示意图。所述视频发送请求可以由另一设备发出,例如,当用户A拥有某一视频资源而用户B未拥有某一视频资源时,用户B可以向用户A请求所述视频资源,从而向所述用户A的设备发送视频发送请求。这么一来,当用户A的设备收到所述视频发送请求时,设备可以通过所述步骤S1001将所述第三视频编码数据发送给用户B的设备。
另外,当对视频的质量要求不高而对视频发送效率要求高时,可以将所述图像组中除第一个关键帧之外的其它所有关键帧转码成普通帧。当对视频的质量要求较高而对视频发送效率要求不高时,可以适当地调整所需转码的所述其它关键帧的数量,以兼顾视频的质量和发送效率。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收到视频发送请求时,不是发送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而是先将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中的各图像组进行转码处理,保留各图像组的第一个关键帧,而将其它至少一个关键帧转码成普通帧,有利于减少数据传输量,提高视频编码数据的发送效率。并且,本申请通过在需要发送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时,才执行转码生成所述第三视频编码数据的操作,不需预先存储所述第三视频编码数据,有利于减少对存储空间的占用量。
为了在再次收到视频发送请求时,不需要在发送前再次转码,减少响应于视频发送请求的运算操作,提高视频发送效率,在一实施例中,在生成所述第三视频编码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101,保存所述第三视频编码数据,并关联所述第三视频编码数据和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S1102,当下一次收到视频发送请求时,发送所保存的所述第三视频编码数据。
在保存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的情况下,为减少在需要传输视频数据时,传输转码后的视频数据对宽带的占用,还可以采用其他替代方案,如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S1201,关联所保存的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和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S1202,当收到视频发送请求时,发送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保存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实现在收到视频发送请求时发送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而非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有利于减少数据传输量,提高视频编码数据的发送效率。并且,相对于图6所示的方案,避免了第二次转码对视频质量的影响。
与前述视频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视频数据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可以应用在图像设备、移动设备、个人助理、平板设备、计算机设备或服务器上。
如图8所示,图8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频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对于具备转码功能的视频数据处理装置100,其包括:
获取单元101,用于获取第一视频编码数据,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图像组,每个图像组包括至少一个原始关键帧和该原始关键帧之后与其存在参考关系的多个普通帧,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是对每个图像组中的所述原始关键帧和普通帧依次进行编码得到;
转码器102,用于将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指定普通帧转码成关键帧,得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缓存器103,用于保存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为实现视频回放,如图9所示,所述装置100还可以包括:
收发器104,用于接收用户发起的回放请求;
解码器105,用于根据所述回放请求,获取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和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中的当前访问帧,并对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中位于所述当前访问帧之前且与所述当前访问帧距离最近的关键帧、以及介于所述当前访问帧和所述最近的关键帧之间的普通帧进行视频解码,得到用于回放的视频解码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码器102可以包括:
解码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指定普通帧进行解码,得到所述指定普通帧的解码数据;
编码单元,用于对所述指定普通帧的解码数据进行帧内编码,以将所述指定普通帧转码成关键帧。
在一实施例中,为提高转码的智能性和合理性,所述转码器102用于在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的编码模式为第二信息模式时,才将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指定普通帧转码成关键帧,得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的编码模式可以包括第一信息模式和第二信息模式。所述第一信息模式用于指示不执行对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进行转码的操作,所述第二信息模式用于指示执行对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进行转码的操作。至于如何确定所述编码模式为所述第一信息模式还是所述第二信息模式,请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关记载,在此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存器103还可以用于在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的编码模式为第一信息模式时,保存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这么一来,当基于所保存的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对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对应的视频进行回放时,所述解码器105还可以用于在收到用户发起的回放请求时,获取保存的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根据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当前访问帧,对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原始关键帧、以及介于所述当前访问帧和所述原始关键帧之间的普通帧进行视频解码,得到用于回放的视频解码数据。对此可以这么理解:如果装置同时保存有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和第二视频编码数据,在装置收到回放请求时,可以基于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解码得到用于回放的视频解码数据,也可以基于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解码得到用于回放的视频解码数据。
为实现向另一设备发送视频编码数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100中,
所述收发器104,还用于接收另一设备发起的视频发送请求;
所述获取单元101,还用于在所述收发器收到所述视频发送请求时,获取所存储的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所述转码器102,还用于将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中除第一个关键帧之外的其它至少一个关键帧转码成普通帧,以生成第三视频编码数据,并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另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三视频编码数据。
基于前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100还包括关联单元;
所述缓存器103,还用于保存所述第三视频编码数据;
所述关联单元,用于关联所述第三视频编码数据和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所述收发器104,还用于在下一次收到另一设备发起的视频发送请求时,向所述另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三视频编码数据。
如图10所示,图10是本申请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视频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对于不具备转码功能的视频数据处理装置200,其包括:
获取单元201,用于获取第一视频编码数据;
收发器202,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并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指定普通帧转码成关键帧而得到的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缓存器203,用于存储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与本方法所在的设备建立连接的服务器或具有转码功能的其它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为实现视频回放,如图11所示,所述装置200还可以包括解码器204;
所述收发器202,还用于接收用户发起的回放请求;
所述解码器204,用于根据所述回放请求获取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和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中的当前访问帧;对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中位于所述当前访问帧之前且与所述当前访问帧距离最近的关键帧、以及介于所述当前访问帧和所述最近的关键帧之间的普通帧进行视频解码,得到用于回放的视频解码数据。
同样,以避免图像组长度较短时也进行转码,产生没必要的运算操作,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收发器202用于在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的编码模式为第二信息模式时,才向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并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指定普通帧转码成关键帧而得到的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在实现发送视频编码数据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装置100或200还可以包括关联单元;
所述缓存器,还用于保存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
所述关联单元,用于关联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和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收到另一设备发起的视频发送请求时,向所述另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
无论是装置100还是装置200,为方便用户自定义所述指定普通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100或200还可以包括:
显示器,用于显示配置有输入框控件的视频存储界面;
处理器,用于根据输入到所述输入框控件的数据,确定所述指定普通帧。
基于前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100或200还包括控件配置单元;
所述控件配置单元,用于在所述视频存储界面配置第一控件;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件被触发所产生的指令时,根据输入到所述输入框控件的数据,确定所述指定普通帧。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
上述任一装置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装置实施例通过在存储视频编码数据之前,先以预设的帧间隔将视频编码数据中的普通帧转码成关键帧后,再对转码后的视频编码数据进行存储,从而实现在随机访问或回放长度较长的GOP时,所需访问或回放的普通帧与关键帧之间的帧间间隔不会过大,大大减少了所需解码的帧数,有效提高视频编码数据的随机访问效率和视频回放效率,减少用户等待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视频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由此,本申请存储介质实施例通过在存储视频编码数据之前,先以预设的帧间隔将视频编码数据中的普通帧转码成关键帧后,再对转码后的视频编码数据进行存储,从而实现在随机访问或回放长度较长的GOP时,所需访问或回放的普通帧与关键帧之间的帧间间隔不会过大,大大减少了所需解码的帧数,有效提高视频编码数据的随机访问效率和视频回放效率,减少用户等待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视频编码数据,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图像组,每个图像组包括至少一个原始关键帧和该原始关键帧之后与其存在参考关系的多个普通帧,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是对每个图像组中的所述原始关键帧和普通帧依次进行编码得到;
将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指定普通帧转码成关键帧,得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保存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指定普通帧之间间隔相同数量的普通帧,或者,每相邻两个指定普通帧之间间隔不同数量的普通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保存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收到用户发起的回放请求时,根据所述回放请求获取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和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中的当前访问帧;
对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中位于所述当前访问帧之前且与所述当前访问帧距离最近的关键帧、以及介于所述当前访问帧和所述最近的关键帧之间的普通帧进行视频解码,得到用于回放的视频解码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指定普通帧转码成关键帧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指定普通帧进行解码,得到所述指定普通帧的解码数据;
对所述指定普通帧的解码数据进行帧内编码,以将所述指定普通帧转码成关键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指定普通帧转码成关键帧,得到由第一视频编码数据转码后的第二视频编码数据的步骤,在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的编码模式为第二信息模式时执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的编码模式为第一信息模式时,保存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以及
在收到用户发起的回放请求时,根据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当前访问帧,对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原始关键帧、以及介于所述当前访问帧和所述原始关键帧之间的普通帧进行视频解码,得到用于回放的视频解码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的编码模式的确定过程包括:
当所述图像组中的帧数量未超过设定数量时,确定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的编码模式为所述第一信息模式;
当所述图像组中的帧数量超过设定数量时,确定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的编码模式为所述第二信息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普通帧的指定过程包括:
显示配置有输入框控件的视频存储界面;
根据输入到所述输入框控件的数据,确定所述指定普通帧。
9.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视频编码数据;
向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指定普通帧转码成关键帧而得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存储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收到用户发起的回放请求时,根据所述回放请求获取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和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中的当前访问帧;
对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中位于所述当前访问帧之前且与所述当前访问帧距离最近的关键帧、以及介于所述当前访问帧和所述最近的关键帧之间的普通帧进行视频解码,得到用于回放的视频解码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的步骤,在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的编码模式为第二信息模式时执行;所述第二信息模式用于指示执行对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进行转码的操作。
12.一种视频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视频编码数据,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图像组,每个图像组包括至少一个原始关键帧和该原始关键帧之后与其存在参考关系的多个普通帧,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是对每个图像组中的所述原始关键帧和普通帧依次进行编码得到;
转码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指定普通帧转码成关键帧,得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缓存器,用于保存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用户发起的回放请求;
解码器,用于根据所述回放请求,获取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和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中的当前访问帧,并对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中位于所述当前访问帧之前且与所述当前访问帧距离最近的关键帧、以及介于所述当前访问帧和所述最近的关键帧之间的普通帧进行视频解码,得到用于回放的视频解码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码器包括:
解码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指定普通帧进行解码,得到所述指定普通帧的解码数据;
编码单元,用于对所述指定普通帧的解码数据进行帧内编码,以将所述指定普通帧转码成关键帧。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显示器,用于显示配置有输入框控件的视频存储界面;
处理器,用于根据输入到所述输入框控件的数据,确定所述指定普通帧。
16.一种视频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视频编码数据;
收发器,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并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一视频编码数据中的指定普通帧转码成关键帧而得到的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缓存器,用于存储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解码器;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用户发起的回放请求;
所述解码器,用于根据所述回放请求获取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和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中的当前访问帧;对所述第二视频编码数据中位于所述当前访问帧之前且与所述当前访问帧距离最近的关键帧、以及介于所述当前访问帧和所述最近的关键帧之间的普通帧进行视频解码,得到用于回放的视频解码数据。
CN201811347735.6A 2018-11-13 2018-11-13 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11823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47735.6A CN111182304A (zh) 2018-11-13 2018-11-13 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47735.6A CN111182304A (zh) 2018-11-13 2018-11-13 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2304A true CN111182304A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57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47735.6A Pending CN111182304A (zh) 2018-11-13 2018-11-13 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82304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4602A (zh) * 2004-03-15 2007-04-25 夏普株式会社 录像再生编辑装置
CN102378008A (zh) * 2011-11-02 2012-03-14 深圳市融创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播放等待时间的视频编码方法、装置及系统
US8238420B1 (en) * 2008-01-24 2012-08-07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Video content transcoding for mobile devices
CN103024394A (zh) * 2012-12-31 2013-04-03 传聚互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文件剪辑方法和装置
CN103327361A (zh) * 2012-11-22 2013-09-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时视频通讯回放数据流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780877A (zh) * 2013-12-26 2014-05-07 深圳市华仁达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h264编码的海量视频数据的存储及检索方法
CN107295352A (zh) * 2017-06-14 2017-10-24 北京蜜莱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压缩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77399A (zh) * 2018-03-07 2018-08-07 广州图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实时视频流转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80242014A1 (en) * 2016-04-14 2018-08-23 Avid Technology, Inc. Open to closed group of pictures conversion in interframe video compression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4602A (zh) * 2004-03-15 2007-04-25 夏普株式会社 录像再生编辑装置
US8238420B1 (en) * 2008-01-24 2012-08-07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Video content transcoding for mobile devices
CN102378008A (zh) * 2011-11-02 2012-03-14 深圳市融创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播放等待时间的视频编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327361A (zh) * 2012-11-22 2013-09-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时视频通讯回放数据流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024394A (zh) * 2012-12-31 2013-04-03 传聚互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文件剪辑方法和装置
CN103780877A (zh) * 2013-12-26 2014-05-07 深圳市华仁达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h264编码的海量视频数据的存储及检索方法
US20180242014A1 (en) * 2016-04-14 2018-08-23 Avid Technology, Inc. Open to closed group of pictures conversion in interframe video compression
CN107295352A (zh) * 2017-06-14 2017-10-24 北京蜜莱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压缩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77399A (zh) * 2018-03-07 2018-08-07 广州图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实时视频流转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86541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2010041354A (ja) 動画像符号化方法、符号化装置及び符号化プログラム
JP5869047B2 (ja) デジタルビデオデータを符号化するための方法
US9509940B2 (en) Image output device, image output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14192589A (ja) 動画像データ配信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システム
CN112073737A (zh) 在直播视频流应用中重新编码预测的图像帧
US9319682B2 (en) Moving image encod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8391688B2 (en) Smooth rewind media playback
CN112714320A (zh) 一种解码方法、解码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090125150A (ko) 획득 및 기본 계층과 확장 계층 밸런싱을 위해 i 프레임을 적응적으로 결정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070133951A1 (en) Offspeed playback in a video editing system of video data compressed using long groups of pictures
CN115361582B (zh) 一种视频实时超分辨率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JP2007325119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11182304A (zh) 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JP6483850B2 (ja) 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1323730B2 (en) Temporally-overlapped video encoding, video decoding and video rendering techniques therefor
JP5472094B2 (ja) 動画像変換装置、動画像配信システム、動画像変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602871B1 (ko) 데이터 부호화 방법 및 장치와 데이터 복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JP4462559B2 (ja) トリック再生用コンテンツ作成方法および装置、トリック再生用圧縮動画データ送出方法および装置、およびトリック再生用コンテンツ作成用プログラム
JP5078538B2 (ja) 画像再生装置,およびその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KR102557384B1 (ko) 전자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07109329A (ja) 画像データ記録装置、画像データ再生装置、画像データ記録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7999853B2 (en) Moving image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ing method therefor
JP5072524B2 (ja) 動画像再生装置,およびその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14075688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