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4260B - 网毯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纤维无纺布 - Google Patents

网毯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纤维无纺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4260B
CN111164260B CN201880063674.2A CN201880063674A CN111164260B CN 111164260 B CN111164260 B CN 111164260B CN 201880063674 A CN201880063674 A CN 201880063674A CN 111164260 B CN111164260 B CN 1111642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nwoven
clothing
fibers
fibrous
polyureth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36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64260A (zh
Inventor
R.埃伯哈特
S.克拉施卡
H.沃肯豪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oith Patent GmbH
Original Assignee
Voith Patent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ith Patent GmbH filed Critical Voith Patent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1164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42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642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42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7/00Other details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7/08Felt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7/00Other details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7/08Felts
    • D21F7/083Multi-layer felt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7/00Other details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7/08Felts
    • D21F7/10Seams thereof

Landscapes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纤维料幅、尤其是纸幅、纸板幅、薄页幅或纸浆幅的机器的网毯,所述网毯包括具有顶侧和运行侧的基础结构以及至少在一侧上的无纺垫层,其中该无纺垫层具有功能区,所述功能区沿网毯的厚度方向延伸超过50μm,并且包括无纺纤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无纺纤维由聚氨酯、尤其是热塑性聚氨酯构成或包括聚氨酯、尤其是热塑性聚氨酯,而第二部分的无纺纤维由不包括聚氨酯的聚合物材料构成。根据规定,第一部分占功能区的10重量%至60重量%。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制造方法和合适的纤维无纺布。

Description

网毯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纤维无纺布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网毯以及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网毯的方法。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用作网毯中的无纺层(非织造层)的纤维无纺布(纤维非织造织物)。
在制造纤维料幅、尤其是纸幅、薄页幅、纸板幅或纸浆幅时,使用多种不同的呈网毯形式的工业织物。这些网毯满足多种功能,例如纤维料幅的传输、幅材的脱水或结构化(纹理成型),在此仅列举数项。
在压榨部的区域中通常使用压毡。该毡部通常具有织造的基础结构以及一个或多个由无纺纤维制成的层。使用的材料以及各个层的构造和布置针对所规定的应用被优化。
无纺层的纤维是聚合物纤维。通常使用聚酰胺(PA),例如PA6或PA6.6。
早前有过尝试,通过在无纺纤维层中使用其他材料来改进压毡的性质或者能够更好地且更简单地根据客户专属的要求来调整性质。
在DE 10 2005 023 390中描述了一种超薄无纺层的应用,该无纺层的纤维可由多种聚合物材料制成、尤其由聚氨酯制成。
在DE 10 2007 000 578 A1中描述了一种毡部,其中无纺层完全或大体上由如下的纤维组成,该纤维由热塑性聚氨酯制成。
几年前这种类型的无纺层的优点在现有技术中就已为人所知。然而在此后10年不能可靠地制造该类毡部。这主要归咎于合适的聚氨酯纤维的可用性以及纤维加工中的不可预见的困难。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网毯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网毯具有聚氨酯纤维的有利性质,并且还能够简单且可靠地制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网毯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网毯能够在设计用于加工PA纤维的现有设备中制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网毯及其制造方法,该网毯在作为造纸机的网毯安装后立即或仅在极短的磨合时间之后就达到其运行性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网毯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网毯在用作造纸机中的网毯时降低了纤维料幅的回潮。
所述技术问题完全地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网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用于制造网毯的方法以及根据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的纤维无纺布来解决。
在网毯方面,所述技术问题通过用于制造纤维料幅、尤其是纸幅、纸板幅、薄页幅或纸浆幅的机器的网毯解决。所述网毯包括带有顶侧和运行侧的基础结构以及至少在一侧上的无纺垫(无纺支撑层,Vliesauflage)。该无纺垫具有功能区,所述功能区沿网毯的厚度方向延伸超过50μm,并且包括无纺纤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无纺纤维由聚氨酯(PU)、尤其热塑性聚氨酯(TPU)构成或包括聚氨酯、尤其热塑性聚氨酯,而第二部分的无纺纤维由不包括聚氨酯的聚合物材料构成。
根据本发明规定,所述第一部分占功能区的10重量%至60重量%、优选15重量%至50重量%、特别优选20重量%至45重量%。
以下将由聚氨酯构成或包括聚氨酯的第一部分的无纺纤维称作PU纤维。
由热塑性聚氨酯构成或包括热塑性聚氨酯的无纺纤维被称作TPU纤维。TPU纤维始终也是PU纤维。
根据本发明的在由聚氨酯(PU)(即,弹性体)构成的和由其他聚合物纤维构成的无纺纤维之间的划分在一定意义上构成理想的折中。这样的PU纤维极难加工。就此例如在梳理机中对所述纤维的梳理是几乎不可能的。由其他聚合物材料构成的纤维在此则更容易加工。
上述类型的功能区可例如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即通过将由PU纤维与其他聚合物例如聚酰胺的纤维组成的混合物构成的无纺层与基础结构和任选地另外的无纺层针织。
通过所述针织可将相邻的无纺层的无纺纤维互混。然而当例如使用的无纺层并不具有60%(50%、48%......)以上的PU纤维时,则在毡部中功能区也不具有60%(50%、48%......)以上的PU纤维。
申请人的实验表明,如果混入一部分由其他聚合物构成的无纺纤维,则可大大改善PU无纺纤维的可加工性、尤其是可梳理性。
即使在无纺层中具有40重量%的非PU纤维部分(比例)或60重量%的PU纤维部分(比例),也可以毫无问题地实现在现有梳理机上的加工。甚至在PU纤维比例更低、例如50重量%或更少的情况下,在可梳理性方面也几乎无法识别出与传统纤维无纺布的区别。
PU纤维、尤其是TPU纤维在无纺层中的部分(比例)导致网毯的更快速的启动。例如压毡当前通常需要数日才能投入使用,即该压毡才能达到其最终有效性质,而根据本发明的网毯在数小时之后就能达到其最终有效性质。
由此可以使得造纸机更快地达到其最大生产速度。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利用所述毡部能够在几小时内部分地实现这一点。
实验还表明,通过使用具有包含根据本发明的PU纤维比例的功能区的无纺垫,对于压毡来说明显降低了纤维料幅在离开压榨压区之后的回潮。
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PU纤维对启动特性以及回潮的作用还能够通过功能区的厚度来调整。
在使用特定基础结构例如多层式结构、尤其是层压板式结构时,可以在启动时出现基础结构的压实,然而这因结构与结构的不同而差别极大。
尤其对于在启动中更强压实的基础结构来说,更大的功能区厚度可为有利的。尤其规定,功能区延伸超过100μm、尤其是超过200μm、300μm、500μm或更多。
当功能区的厚度明显比基础结构的压实部更大时,通常削减进一步增加功能区厚度的额外益处。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功能区也可以具有小于5mm、尤其是小于3mm的厚度。
在许多网毯中,250μm至1.5mm之间的范围被证明是有利的。
有利地,在基础结构的顶侧和/或底侧上设置有无纺垫。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规定,顶侧和/或底侧的无纺垫具有至少一个功能区。
功能区在此可在无纺垫内任意定位。
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可将功能区如此布置在顶侧的无纺垫中,使得其既不提供可用于与纤维料幅接触的表面,也不直接与基础结构邻接。然而这不是必须的。当然可以规定,功能区提供可用于与纤维料幅接触的表面和/或布置为与基础结构直接接触。
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可将功能区如此布置在底侧的无纺垫中,使得其既不提供可用于与机器元件接触的表面,也不直接与基础结构邻接。然而这不是必须的。当然可以规定,功能区提供可用于与机器元件接触的表面和/或布置为与基础结构直接接触。
通常有利的还在于,PU纤维或TPU纤维在功能区域中的比例不会过低。10重量%至60重量%、优选20重量%至50重量%、特别优选25重量%至48重量%的比例被证明是特别有利的范围,在该范围内实现了由于降低的PU纤维比例而导致的良好的可加工性与PU纤维的例如在快速启动和降低回潮方面的有利性质之间的优化。
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部分的无纺纤维可以完全或部分地由聚酰胺例如PA6或PA6.6构成或包括聚酰胺例如PA6或PA6.6。在此它为市售的无纺纤维,其能够特别好地与PU纤维互混并且共同加工。
此外还可以有利地规定,第一部分的无纺纤维,即PU纤维或TPU纤维具有30分特(dtex)至80分特(dtex)、尤其是50dtex至70dtex的纤维细度。尤其是具有22dtex、44dtex或67dtex的无纺纤维是有利的。
在此可以规定,所有的PU纤维都具有相同的纤维细度。然而作为备选还可以规定,第一部分的PU纤维具有不同的纤维细度。第一部分的PU纤维具有两种或三种可为特别有利的。
在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规定,第二部分的无纺纤维具有10dtx至80dtex、尤其是20dtex至70dtex的纤维细度。而且对于第二部分来说具有22dtex、44dtex或67dtex的无纺纤维可为有利的。
此外有利的还可以在于,PU纤维全部具有相同的纤维细度或不同的纤维细度。
此外有利的还可以在于,第二部分的非PU纤维全部具有相同的纤维细度或不同的纤维细度。
此外有利的还可以在于,第一部分的PU纤维具有与第二部分的纤维相同的纤维细度。
作为备选有利的还可以在于,第一部分的PU纤维具有与第二部分的纤维不同的纤维细度。
为此特别有利的实例可为,第一部分具有特定纤维细度的无纺纤维,而第二部分包括具有两种或三种纤维细度的无纺纤维。
作为备选还可以规定,第二部分具有特定纤维细度的无纺纤维,而第一部分包括具有两种或三种纤维细度的无纺纤维。
通过不同纤维细度的组合,可以改进无纺布的可加工性。
在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规定,PU纤维全部由相同的聚氨酯或由不同的聚氨酯构成。
此外有利的还可以在于,第二部分的非PU纤维全部由相同的聚合物或由不同的聚合物构成。
在另一种非常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规定,第一部分的至少一些、尤其是所有PU纤维或者说所使用的PU材料具有35肖氏D(Shore D)、40肖氏D或更大的、尤其是50肖氏D或更大的硬度。
当PU纤维的硬度过大时,本发明的优点可能变得不那么明显。因此有利的可以在于,第一部分的至少一些、尤其是所有PU纤维或者说所使用的PU材料具有85肖氏D或更小、尤其是80肖氏D或更小的硬度。
在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对于一些、尤其是所有PU纤维可以使用一种PU材料或多种PU材料,所述PU材料在35肖氏D至85肖氏D的优选的硬度范围内。特别优选的硬度范围在40肖氏D至80肖氏D之间延伸。
所述肖氏硬度是弹性体和塑料的材料特性,并在标准DIN EN ISO 868和DIN ISO7619-1中进行了规定。
可以有利地规定,在一侧上的无纺垫中设置有15g/m2至250g/m2、特别是70-180g/m2的第一部分的无纺纤维(PU纤维、尤其是TPU纤维)。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规定,在一侧上的无纺垫中设置有100g/m2至1500g/m2、尤其是600g/m2至1000g/m2的第二部分的无纺纤维。
还可以有利地规定,功能区占据无纺垫的整个厚度。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规定,功能区仅占据无纺垫的部分厚度。
在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规定,还设置至少一个另外的区,在所述另外的区中PU纤维的比例小于10重量%,并且所述另外的区布置在基础结构与功能区之间和/或布置在功能区与网毯的表面之间。
通常设置至少两个另外的区。例如可以在基础结构的顶侧上设置第一另外的区,在所述第一另外的区中PU纤维的比例小于10%,其后是PU纤维的比例在10%和60%之间的功能区和PU纤维小于10%的第二另外的区。在该实例中,第二区则也构成网毯的接触纤维料幅的表面。
在另一种有利的应用中可以规定,功能区代表网毯的接触纤维料幅的表面。
在其他有利的应用还可以设置多个功能区。尤其可以将多个功能区设置在基础结构的一侧上。
特别有利的是,网毯是压毡。压毡尤其可为接缝毡(Nahtfilz)。
可以有利地规定,基础结构由圆形织造的基础结构构成或包括圆形织造的基础结构。
作为备选还可以规定,基础结构包括扁平织物或由扁平织物构成。基础结构尤其可以包括多个织物层,如同由圆形织造的和扁平织造的结构的组合。
还可以规定,基础结构包括如下的扁平织物,该扁平织物比稍后的基础结构或网毯更窄。所需的宽度则可例如通过螺旋化实现。
基础结构在此不局限于织造的基础结构。还可以规定,基础结构包括非织造扁平纱线层(稀松布,Fadengelege)或由非织造扁平纱线层构成。这种非织造扁平纱线层可以例如通过一个或多个纱线的螺旋化来构造。
还可行的是,将织造和非织造的元件组合在基础结构中。
在纤维无纺布方面,所述技术问题通过一种在用于制造纤维料幅的机器的网毯中使用的纤维无纺布来解决,该纤维无纺布具有无纺纤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无纺纤维由聚氨酯、尤其是热塑性聚氨酯构成或包括聚氨酯、尤其是热塑性聚氨酯,以及第二部分的无纺纤维由不包括聚氨酯的聚合物材料构成。根据本发明规定,所述第一部分占纤维无纺布的10重量%至60重量%、优选10重量%至50重量%、特别优选20重量%至45重量%。
尤其可以规定,第二部分的无纺纤维由聚酰胺、尤其是PA6或PA6.6构成。
该类型的纤维无纺布在加工中非常有利,并且可以简单地在既有的、通常设计用于PA无纺纤维的机器中制造和加工。
为确定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重量百分比(重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多种方法都是可行的。这样例如可以在PU纤维与聚酰胺纤维混合时借助甲酸溶解PA纤维的部分。PU纤维在此则保持不变。通过之前或之后对样品的称量,可以简单地确定PU纤维和PA纤维的部分(比例)。
在方法方面,所述技术问题通过一种用于制造网毯的方法来解决,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制备基础结构
ii)制备功能无纺层,所述功能无纺层由根据本发明的纤维无纺布制成。
iii)将所述功能无纺层以及可能的另外的无纺层通过针织固定在基础结构上。
此外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另外的无纺层与基础结构针织。在此所述另外的无纺层尤其为不具有PU纤维的无纺层。然而也可为如下的另外的功能无纺层,其也由根据本发明的由PU纤维和非PU纤维制成的纤维无纺布构成。
以下结合未按比例示意性示出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尽的阐述。
图1至图4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网毯。
图5a至图5c示出了一类基础结构,其能够有利地用于本发明。
图5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网毯,其中使用根据图5a至5c的基础结构。
图6示出了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网毯的其他可能的基础结构。
图1示意性示出穿过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网毯的剖视图。该网毯包括基础结构1,所述基础结构在该实施方式中是织造的基础结构1。织物可单层或多层地实施。通常,织造的基础结构1可以由单一的织物或者甚至由多个(种)织物组成,或包括单一的织物或者多个(种)织物。在基础结构1的底侧上设置有无纺垫2b。在此该无纺垫为传统的具有聚酰胺无纺纤维的无纺垫。该无纺垫层2b还提供网毯的运行侧11。
在基础结构1的顶侧上设置有另一个无纺垫2a。所述无纺垫2a包括功能区3。功能区3的厚度为至少100μm,优选大于200μm或大于300μm。功能区3包括第一部分的PU纤维以及第二部分的非PU纤维。在此,所述第一部分占功能区的10重量%至60重量%、优选10重量%至50重量%、特别优选20重量%至45重量%。
在此,上部的无纺垫2a可以在功能区之外具有原则上所有种类的无纺纤维。有利地,上部的无纺垫层例如主要由非PU纤维构成。在功能区之外的PU纤维部分(比例)可在此例如占10重量%或更少。
上部的无纺垫2a在此还提供与纤维料幅接触的表面10。
功能区3在图1的实施方式中这样布置,使得其既不提供可用于与纤维料幅接触的表面10,也不直接与基础结构邻接。然而这不是必须的。当然可以规定,功能区3提供可用于与纤维料幅相接触的表面10和/或布置为与基础结构直接接触。
图2中所示的网毯与图1所示网毯的区别主要在于,上部的无纺垫2a具有两个功能区3、3a,所述功能区在各自的情况下具有PU纤维和非PU纤维。在这两个功能区中,PU纤维的比例在此为10重量%至60重量%、优选10重量%至50重量%、特别优选20重量%至45重量%。在此还可以规定,PU纤维的比例在不同的功能区3、3a中相同或不同。还可以规定,无纺纤维的材料和/或纤维细度在不同的功能区3、3a中相同或不同。
在两个功能区3、3a之间设置如下的区域,在该区域中PU纤维的比例小于10重量%。
图2中所示的网毯的功能区3a在此直接邻接在基础结构1上。然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设置多个功能区3、3a,在这些功能区中没有直接邻接基础结构1的功能区。
与图1和图2所示不同,图3中所示网毯在顶侧上具有无纺垫2a,该无纺垫构成由功能区形成的整体。在此,在上部的无纺垫2a中的PU纤维的比例为10重量%至60重量%、优选10重量%至50重量%、特别优选20重量%至45重量%。然而,在此当然可以规定,无纺纤维的种类、尤其是PU纤维的种类可随无纺垫2a的厚度而改变。
图4示出了如下的网毯,该网毯与图1中所示的网毯的区别在于,在下部的无纺垫2b中设置另外的功能区3b。在下部的无纺垫2b中的这种功能区3b可以与上部的无纺垫的设计无关地设置,即例如对于图2或图3所示的类型的网毯。在此,功能区3b又可以在下部的无纺垫内任意定位,即也与基础结构1直接接触或者也使得它能提供网毯的运行侧11。
在图5a至图5c中示出了基础结构1,所述基础结构对于根据本发明的网毯来说是特别有利的。
对于基础结构1,在此使用织物100、尤其是扁平织造的织物100,所述织物具有制备完成的网毯的大致双倍长度。所述织物100具有端侧的边缘102、103。为制造基础结构1,将织物100在折叠位置106、107处折叠,并且被折叠的部分又铺放在织物100上。由此形成如下的结构体(织物结构,Gebilde),该结构体与原始的织物100相比具有两个层。端侧的边缘102、103在此可以重叠、接触或如图5c中所示的那样相互间具有较小间距。为改进操作,端侧的边缘102、103也能够以合适的方式接合。此外还可以规定,两个层相连接。这可以例如通过接缝连接110来实现。由折叠部位106、107可形成接缝回环106a、107a,这优选通过去除沿机器横向(CD)的织物纱线来实现。所述接缝回环106a、107a能够接合并且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借助枢轴(针轴)接合成无端头结构。此时,可将无纺垫2a、2b安置在该类型的基础结构1上并且例如通过针织紧固。
图5b示例性地示出了基础结构1,如图5a至图5c中所示,其作为基础结构1被用于图1中所示的网毯中。
在图6中示出了另一种可能的基础结构1。所述基础结构1在此由扁平织物100构成,该扁平织物比稍后的基础结构1或网毯更窄。基础结构1的所需宽度已经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将扁平织物100螺旋化。在通常的实施方式中,扁平织物100具有50cm至2m的宽度、尤其是100cm的宽度。形成的回环的长度L通常大于10m、常常甚至大于20m或30m。在对接位置W处,织物100的边缘可由相邻的匝圈相互连接、尤其是焊接。
如图6中所述,回环可以直接作为基础结构1用于无端头网毯。在此,顶侧t和/或底侧b还可设有无纺垫。
然而作为备选,该基础结构也可用作用于接缝毡的基础结构1。在此,回环1以类似于图5c和5d的方式基本上以网毯的双倍长度制成,并且叠放成扁平的、双层的结构体。由此又形成折叠位置,所述折叠位置如上所述用作接缝连接的接缝回环的基础。此时,又可将无纺垫2a、2b安置在这种类型的基础结构1上并且例如通过针织紧固。
所示的实施例构成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本身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

Claims (29)

1.一种用于制造纤维料幅的机器的网毯,所述网毯包括具有顶侧和运行侧的基础结构以及至少在一侧上的无纺垫,其中该无纺垫具有功能区,所述功能区沿网毯的厚度方向延伸超过50μm,并且包括无纺纤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无纺纤维由聚氨酯构成或包括聚氨酯,而第二部分的无纺纤维由不包括聚氨酯的聚合物材料构成,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占功能区的10重量%至60重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无纺纤维使用的聚氨酯材料具有35肖氏D至85肖氏D的硬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料幅为纸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料幅为纸板幅或薄页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是热塑性聚氨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占功能区的15重量%至50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占功能区的20重量%至45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无纺纤维使用的聚氨酯材料具有50肖氏D至80肖氏D的硬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区沿厚度方向延伸小于5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区沿厚度方向在100μm和3mm之间的范围内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毯,其特征在于,第一部分的无纺纤维具有30dtex至80dtex的纤维细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毯,其特征在于,第一部分的无纺纤维具有50dtex至70dtex的纤维细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毯,其特征在于,第二部分的无纺纤维具有10dtex至80dtex的纤维细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毯,其特征在于,第二部分的无纺纤维具有20dtex至70dtex的纤维细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毯,其特征在于,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具有纤维细度不同的无纺纤维。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毯,其特征在于,在无纺垫中设置有15g/m2至250g/m2的第一部分的无纺纤维。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毯,其特征在于,在无纺垫中设置有100g/m2至1500g/m2的第二部分的无纺纤维。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毯,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另外的区,在所述另外的区中第一部分小于10重量%,并且所述另外的区布置在基础结构与功能区之间和/或布置在功能区与网毯的表面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中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毯,其特征在于,功能区提供网毯的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毯,其特征在于,无纺垫设置在基础结构的与纤维料幅接触的一侧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毯,其特征在于,基础结构包括扁平织物或由扁平织物构成。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毯,其特征在于,对于基础结构(1)使用具有端侧的边缘(102、103)的扁平织物(100),该扁平织物(100)具有制备完成的网毯的大致双倍长度,其中扁平织物(100)在折叠部位(106、107)处折叠,并且被折叠的部分在形成双层结构体的情况下又铺放在扁平织物(100)上,并且其中由折叠部位(106、107)形成接缝回环(106a、107a),所述接缝回环(106a、107a)是可接合的,使得能够借助枢轴将基础结构接合成无端头结构。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毯,其特征在于,基础结构(1)包括扁平织物(100),该扁平织物比基础结构(1)窄,其中通过对扁平织物(100)进行螺旋化获得所述基础结构(1)。
23.一种在用于制造纤维料幅的机器的网毯中使用的纤维无纺布,所述纤维无纺布具有无纺纤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无纺纤维由聚氨酯构成或包括聚氨酯,以及第二部分的无纺纤维由非聚氨酯的聚合物材料构成,其中所述第一部分构占纤维无纺布的10重量%至60重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无纺纤维使用的聚氨酯材料具有35肖氏D至85肖氏D的硬度。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纤维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是热塑性聚氨酯。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纤维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构占纤维无纺布的15重量%至50重量%。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纤维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构占纤维无纺布的20重量%至45重量%。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纤维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无纺纤维使用的聚氨酯材料具有50肖氏D至80肖氏D的硬度。
28.一种用于制造网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过程步骤:
i)制备基础结构;
ii)制备功能无纺层,所述功能无纺层由根据权利要求23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无纺布制成;
iii)将所述功能无纺层以及可能的另外的无纺层通过针织固定在基础结构上。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毯是根据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中所述的网毯。
CN201880063674.2A 2017-09-29 2018-09-13 网毯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纤维无纺布 Active CN1111642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122668.0A DE102017122668A1 (de) 2017-09-29 2017-09-29 Bespann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sowie Faservlies
DE102017122668.0 2017-09-29
PCT/EP2018/074707 WO2019063302A1 (de) 2017-09-29 2018-09-13 Bespann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sowie faservli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4260A CN111164260A (zh) 2020-05-15
CN111164260B true CN111164260B (zh) 2022-02-08

Family

ID=63667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3674.2A Active CN111164260B (zh) 2017-09-29 2018-09-13 网毯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纤维无纺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08764B2 (zh)
EP (1) EP3688221B1 (zh)
CN (1) CN111164260B (zh)
DE (1) DE102017122668A1 (zh)
WO (1) WO2019063302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24393A1 (de) * 2005-05-20 2006-11-22 Voith Patent GmbH Papiermaschinenbespannung
DE102007000578A1 (de) * 2007-10-26 2009-04-30 Voith Patent Gmbh Papiermaschinenbespannungen, insbesondere für Pressfilze,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CN201648847U (zh) * 2008-07-10 2010-11-24 沃依特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制造片状材料的机器
CN101978111A (zh) * 2008-02-25 2011-02-16 沃依特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造纸机输送带及其制造方法
EP2241671A3 (de) * 2009-04-16 2013-12-25 Voith Patent GmbH Papiermaschinenbespannung
WO2016071262A1 (de) * 2014-11-05 2016-05-12 Voith Patent Gmbh Bespannung mit indikatorlag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24393A1 (de) * 2005-05-20 2006-11-22 Voith Patent GmbH Papiermaschinenbespannung
DE102007000578A1 (de) * 2007-10-26 2009-04-30 Voith Patent Gmbh Papiermaschinenbespannungen, insbesondere für Pressfilze,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CN101978111A (zh) * 2008-02-25 2011-02-16 沃依特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造纸机输送带及其制造方法
CN201648847U (zh) * 2008-07-10 2010-11-24 沃依特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制造片状材料的机器
EP2241671A3 (de) * 2009-04-16 2013-12-25 Voith Patent GmbH Papiermaschinenbespannung
WO2016071262A1 (de) * 2014-11-05 2016-05-12 Voith Patent Gmbh Bespannung mit indikatorl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88221B1 (de) 2023-11-15
EP3688221A1 (de) 2020-08-05
DE102017122668A1 (de) 2018-10-31
EP3688221C0 (de) 2023-11-15
US20200270811A1 (en) 2020-08-27
CN111164260A (zh) 2020-05-15
US11208764B2 (en) 2021-12-28
WO2019063302A1 (de) 2019-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34064C2 (ru) Сверхэластичная ткань
US4283454A (en) Papermakers wet felt with ribbed and smooth surface textures
AU2002236878B2 (en) Spirally wound shaped yarns for paper machine clothing and industrial belts
NO323196B1 (no) Plastimpregnert endelost belte for en langnippresse
EP0741204A2 (en) Papermakers' press fabric
US8042577B2 (en) Seam press fabric
JPH08337994A (ja) 細糸を含むベースファブリックを有するプレスフェルト
EP1808530B1 (en) Press felt
CN103384741A (zh) 用于制造纤维幅的机器的压榨部和用于制造纤维幅的方法
CN111164260B (zh) 网毯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纤维无纺布
WO2017023995A1 (en) Pin seamed press felt with base fabric with monofilament and cabled md yarns
US20050136769A1 (en) Dewatering of a paper web in a press section of a papermaking machine
AU2006201111B2 (en) Papermaker's press felt with long machine direction floats in base fabric
EP2160495B1 (en) Press fabric
US6531418B1 (en) Papermachine clothing
US11920303B2 (en) Fabric and use of the fabric in a tissue machine
US20090014143A1 (en) Smoothing Press Apparatus
EP1621667A2 (en) Press felt for papermakin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US20220228318A1 (en) Seamed felt and use of the seamed felt in a tissue machine
WO1980001086A1 (en) Papermakers felts
CN110662867B (zh) 针缝压榨毛毯及其制造方法
US20080190510A1 (en) High density press fabric
JP2010159519A (ja) 製紙用フェ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A1227679A (en) Papermakers wet felt
JP2004137612A (ja) 製紙用フェル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