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52050B - 一种夹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52050B
CN111152050B CN202010096335.3A CN202010096335A CN111152050B CN 111152050 B CN111152050 B CN 111152050B CN 202010096335 A CN202010096335 A CN 202010096335A CN 111152050 B CN111152050 B CN 1111520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locking
locking assembly
groov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963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52050A (zh
Inventor
郝志军
商明雷
茹海
郭树伽
王志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anuc Mecha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anuc Mecha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anuc Mecha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anuc Mecha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9633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520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52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2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52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2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B23Q3/02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for mounting on a work-table, tool-slide, or analogous part
    • B23Q3/06Work-clamp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夹持系统,包括夹持机构和驱动件,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底座、夹持件和锁止组件;所述夹持件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锁止组件与所述夹持件活动连接;所述驱动件可与所述锁止组件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持系统,可以解决现有的夹具存在夹持尺寸调节不够便捷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夹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夹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持系统。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设置夹具夹持工件,以实现对工件的固定,然而,在更换工件的种类或类型时,夹具的夹持尺寸也需要进行适应性的变更。目前,主要采用手动调节的方式对夹具的夹持尺寸进行调节,然而,采用此处方式将导致工件换型效率低,可见,现有的夹具存在夹持尺寸调节不够便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持系统,可以解决现有的夹具存在夹持尺寸调节不够便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持系统,包括夹持机构和驱动件,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底座、夹持件和锁止组件;
所述夹持件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锁止组件与所述夹持件活动连接;
所述驱动件可与所述锁止组件连接,其中:
在所述驱动件未与所述锁止组件连接的情况下,所述锁止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所述锁止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锁定所述夹持件;
在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锁止组件连接的情况下,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锁止组件沿第一方向运动至第二位置,且所述锁止组件在所述第二位置解锁;
在所述锁止组件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锁止组件沿第二方向运动至第三位置,且所述锁止组件驱动所述夹持部运动;
在所述锁止组件处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锁止组件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至第四位置,且所述锁止组件在第四位置锁定所述夹持件。
可选地,所述底座和所述锁止组件中,一者设有第一锁定部,另一个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锁定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锁定部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布;
其中,在所述锁止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二锁定部配合连接。
在所述锁止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或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二锁定部分离。
可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锁止组件包括锁止杆,所述锁止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锁止杆的朝向所述底座一侧的侧面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锁定部,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二锁定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锁定部。
可选地,所述锁止组件还包括传动支架,所述传动支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传动支架设有开口的一端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锁止杆的两端连接,所述传动支架的侧壁开设有用于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连接孔。
可选地,所述传动支架的上端设有第二凸台,所述连接孔为开设于所述第二凸台的侧壁的通孔,所述连接孔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台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穿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锁止杆和传动支架连接;
在所述锁止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导向杆沿所述导向孔的方向运动。
可选地,所述导向杆的侧壁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对应的伸缩杆;
其中,在所述锁止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或第四位置时,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在所述锁止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时,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伸缩杆为弹性伸缩杆,所述弹性伸缩杆的第一端设呈圆弧状的凸起部,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截面分别呈圆弧状。
可选地,所述锁止组件与所述夹持件相对的两侧壁中,一者设有垂直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的滑道,另一者设有与所述滑道相对应的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的嵌设于所述滑道,所述锁止组件与所述夹持件通过所述滑道和滑块活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夹持系统还包括:包括伺服控制系统和旋转台,所述伺服控制系统包括第一伺服机构、第二伺服机构和第三伺服机构,所述驱动件能够在所述第一伺服机构的控制下沿竖直方向作直线运动,所述驱动件能够在所述第二伺服机构的控制下沿水平方向作直线运动,所述旋转台能够在所述第三伺服机构的控制下作旋转运动;
所述旋转台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夹持机构,所述至少两个夹持机构沿所述旋转台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夹持机构的夹持件可沿所述旋转台的径向移动,所述至少两个夹持机构的夹持件共同用于对物体进行夹持。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夹持机构与驱动件配合工作,由驱动件带动夹持机构的夹持件移动以实现对夹持机构的夹持尺寸进行自动调节,并通过设置锁止组件,在完成对夹持机构的夹持尺寸调节后,通过锁止组件实现对夹持件的位置锁定,由于无需手动进行夹持尺寸的调节,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夹持尺寸调节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夹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夹持机构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夹持机构与驱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图之一;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夹持机构与驱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图之二;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夹持机构与驱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图之三;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夹持机构与驱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图之四;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夹持机构与驱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图之五;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夹持机构的剖视图之一;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夹持机构的剖视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持系统,包括:伺服控制系统、旋转台600、驱动件400和至少两个夹持机构500。
所述夹持系统还包括:包括伺服控制系统和旋转台600,所述伺服控制系统包括第一伺服机构100、第二伺服机构200和第三伺服机构,所述驱动件400能够在所述第一伺服机构100的控制下沿竖直方向作直线运动,所述驱动件400能够在所述第二伺服机构200的控制下沿水平方向作直线运动,所述旋转台600能够在所述第三伺服机构的控制下作旋转运动;
所述旋转台600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夹持机构500,所述至少两个夹持机构500沿所述旋转台600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夹持机构500的夹持件505可沿所述旋转台600的径向移动,所述至少两个夹持机构500的夹持件505共同用于对物体进行夹持。
其中,第一伺服机构100和第二伺服机构200可以是直线模组,第三伺服机构可以是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转轴与旋转台600连接。
请参见图3,所述夹持机构500包括底座509、夹持件505和锁止组件501;
所述夹持件505包括夹持部和滑动部,所述滑动部可滑动的架设于所述底座509,所述夹持部设置于所述底座509上,其中,所述底座509上设有导轨504,所述滑动部可滑动的架设于所述导轨504;
所述锁止组件501与所述夹持件505活动连接;
所述驱动件400可与所述锁止组件501连接,其中:
在所述驱动件400未与所述锁止组件501连接的情况下,所述锁止组件501处于第一位置,所述锁止组件501在所述第一位置锁定所述夹持件505;
在所述驱动件400与所述锁止组件501连接的情况下,所述驱动件400驱动所述锁止组件501沿第一方向运动至第二位置,且所述锁止组件501在所述第二位置解锁;
在所述锁止组件501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此时,由于所述驱动件400与所述锁止组件501仍处于连接状态,因此,所述驱动件400可以带动所述锁止组件501沿第二方向运动至第三位置,且所述锁止组件501在运动过程中驱动所述夹持部运动;
在所述锁止组件501处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此时,由于所述驱动件400与所述锁止组件501仍处于连接状态,因此,所述驱动件400可以带动所述锁止组件501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至第四位置,当所述锁止组件501运动至第四位置后,所述锁止组件501在第四位置锁定所述夹持件505。
在所述驱动件400在带动所述锁止组件501运动至第四位置后脱离与所述锁止组件501的连接。
上述第一方向可以是垂直于所述底座509的上表面的方向,上述第二方向可以是所述夹持部的滑动方向。所述夹持件505可以是卡爪,所述夹持件505朝向所述底座509的一端可以设置滑槽,所述夹持件505通过所述滑槽可滑动的架设于所述底座509。此外,也可以在所述底座509上设置滑槽,并将所述夹持件505朝向所述底座509的一端可滑动的连接于所述底座509上的滑槽内。
所述锁止组件501与所述夹持件505活动连接可以是将所述锁止组件501与所述夹持件505滑动连接,所述锁止组件501相对于所述夹持件505的活动方向可以是沿所述第一方向或第一方向的反方向。
上述夹持件505被所述锁止组件501锁定时,所述夹持件505相对于所述底座509固定。在所述驱动件400驱动所述锁止组件501沿第一方向运动至第二位置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夹持部的位置不变,同时,所述驱动件400相对于所述夹持部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锁止组件501解锁可以理解为锁止组件501解除对所述夹持件505的锁定,在解除对夹持件505的锁定后,夹持件505可以相对于所述底座509滑动。
此外,由于所述夹持件505与所述锁止组件501之间活动连接,在所述驱动件400带动锁止组件501沿第二方向运动的同时,所述锁止组件501将推动或拉动所述夹持件505同步运动,从而实现对夹持件505在第二方向的位置的调节,进而实现对夹持系统夹持尺寸进行调节的目的。
当所述锁止组件501运动至第三位置后,锁止组件501在所述驱动件400的带动下,进一步运动至第四位置,以实现将所述夹持件505锁定于第四位置。此外,也可以在所述底座509和锁止组件501之间设置一复位件,例如,复位弹簧,在所述锁止组件501运动至第三位置且所述驱动件400脱离与所述锁止组件501的连接时,所述锁止组件501可以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至第四位置。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夹持机构500与驱动件400配合工作,由驱动件400带动夹持机构500的夹持件505移动以实现对夹持机构500的夹持尺寸进行自动调节,并通过设置锁止组件501,在完成对夹持机构500的夹持尺寸调节后,通过锁止组件501实现对夹持件505的位置锁定,由于无需手动进行夹持尺寸的调节,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夹持尺寸调节的便捷性。
可选地,所述底座509和所述锁止组件501中,一者设有第一锁定部,另一个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锁定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锁定部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布;
其中,在所述锁止组件501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二锁定部配合连接。
在所述锁止组件501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或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二锁定部分离。
上述锁止组件501可以包括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当所述第一锁定部与第二锁定部配合连接时,所述锁止组件501锁定,当所述第一锁定部与第二锁定部分离时,所述锁止组件501解锁,具体地,所述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可以选用两个相互配合的锁定部件,例如,可以是键或键槽511,卡条和卡槽,两块相互配合的磁性体等。
上述第一锁定部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大于一个。此外,通过设置至少两个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二锁定部,如此,在对夹持部的位置进行调节的过程中,第一锁定部的位置发生变化时,第一锁定部可以与位置变化后所对应的第二锁定部配合,以实现对夹持件505在不同位置的锁定。此外,为了便于对所述夹持件505的位置调节,可以为所述夹持件505设置若干个固定的位置调节档位,所述第一锁定部与第二锁定部的不同配合位置,分别对应一个所述夹持件505的位置调节档位。
可选地,所述底座509和所述锁止组件501中,一者设有第一锁定部,另一个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锁定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锁定部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布;
其中,在所述锁止组件501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二锁定部配合连接。
在所述锁止组件501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或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二锁定部分离。
上述锁止组件501可以包括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当所述第一锁定部与第二锁定部配合连接时,所述锁止组件501锁定,当所述第一锁定部与第二锁定部分离时,所述锁止组件501解锁,具体地,所述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可以选用两个相互配合的锁定部件,例如,可以是键或键槽511,卡条和卡槽,两块相互配合的磁性体等。
上述第一锁定部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大于一个。此外,通过设置至少两个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二锁定部,如此,在对夹持部的位置进行调节的过程中,第一锁定部的位置发生变化时,第一锁定部可以与位置变化后所对应的第二锁定部配合,以实现对夹持件505在不同位置的锁定。此外,为了便于对所述夹持件505的位置调节,可以为所述夹持件505设置若干个固定的位置调节档位,所述第一锁定部与第二锁定部的不同配合位置,分别对应一个所述夹持件505的位置调节档位。
可选地,请参见图4,所述底座509上设有第一凸台5091,所述第一凸台5091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锁止组件501包括锁止杆5012,所述锁止杆5012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锁止杆5012的朝向所述底座509一侧的侧面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锁定部,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二锁定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锁定部。
具体地,请进一步参见图4,并示意性的参见图9,所述第二锁定部可开设于所述锁止杆5012的下表面的键槽511,所述第一通孔为截面呈方形的通孔,所述第一锁定部第一通孔的底面的锁止键510,当所述键槽511与所述锁止键510配合时,即所述锁止键510嵌入所述键槽511时,所述锁止组件501所处锁定状态,当所述锁止键510脱离所述键槽511时,所述锁止组件501的锁定状态解除。其中,在所述驱动件400驱动所述锁止组件501沿第一方向运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锁止杆5012朝远离底座509的方向运动,进而使得所述锁止键510脱离所述键槽511。在所述锁止组件501从第三位置运动至第四位置的过程中,所述锁止键510嵌入所述键槽511,以实现对夹持件505的锁定。
可选地,请参见图6,所述锁止组件501还包括传动支架5011,所述传动支架5011靠近所述底座509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传动支架5011设有开口的一端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锁止杆5012的两端连接,所述传动支架5011的侧壁开设有用于与所述驱动件400连接的连接孔502。
其中,所述驱动件400包括与所述连接孔502相对应的驱动杆402,所述驱动杆402平行于所述底座509设置,通过在传动支架5011上设置连接孔502,这样,当需要使驱动件400与锁止组件501连接时,则可通过所述伺服系统控制所述驱动杆402穿入所述连接;当对夹持件505的位置调节完毕时,则可通过所述伺服系统控制驱动杆402脱离所述连接孔502。
请参见图1,所述伺服系统还包括机架700和第四伺服机构300,所述机架700上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导轨701,所述第一伺服机构100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701,并可沿所述第一导致作直线运动,所述第一伺服机构100远离所述第一导轨701的一侧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导轨101,所述第二伺服机构200安装于所述第二导轨101,并可沿所述第二导轨101作直线运动;所述第四伺服机构300可以为伺服电机,所述第四伺服机构300的输出轴垂直于所述底座509设置,且所述第四伺服机构300与所述第二伺服机构200的运动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件400固定于所述第四伺服机构300的输出轴,如此,在所述第一伺服机构100的带动下,所述驱动件400可以沿竖直方向运动;在所述第二伺服机构200的带动下,所述驱动件400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在所述第四伺服机构300的带动下,所述驱动件400可以在水平面内绕所述第四伺服机构300的输出轴转动。
请参见图6,所述驱动件400还包括传动轴401,所述传动轴401垂直于所述底座509设置,且所述传动轴40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伺服机构300的输出轴及所述驱动杆402固定连接。其中,所述传动轴401朝向所述底座509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杆402的中部。所述驱动件400驱动所述锁止组件501的运动过程如下:伺服系统控制所述驱动杆402穿入所述连接孔502内,当所述传动轴401与所述锁止组件501的侧壁相接触时,所述驱动杆402停止继续深入所述连接孔502,所述传动轴401可在伺服系统的作用下,推动所述锁止组件501沿第二方向或第二方向的反方向运动。
可选地,所述传动支架5011的上端设有第二凸台,所述连接孔502为开设于所述第二凸台的侧壁的通孔,所述连接孔502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
具体地,请参见图5,当所述驱动杆402沿图示方向插入所述连接孔502时,伺服系统可以通过所述驱动杆402带动锁止组件501朝背离所述底座509的方向运动,以解除对所述夹持件505的锁定,同时,在所述锁止组件501解除对所述夹持件505的锁定后,伺服系统还可以通过所述驱动杆402带动所述锁止组件501朝靠近所述夹持件505一侧运动,以推动所述夹持件505在旋转台600的表面向内侧运动,进而使得所述夹持系统的夹持尺寸减小。此外,由于所述连接孔502为开设于所述第二凸台的侧壁的通孔,当需要增大夹持系统的夹持尺寸时,仅需控制驱动杆402沿连接孔502的另一端插入所述连接孔502(即与图5所示方向相反的一端插入所述连接孔502),如此,即可通过驱动杆402带动所述锁止组件501远离所述夹持夹持件505一侧运动,进而带动所述夹持件505同步运动,以增大夹持系统的夹持尺寸。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台5091远离所述底座509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穿设有导向杆514,所述导向杆5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锁止杆5012和传动支架5011连接;
在所述锁止组件501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导向杆514沿所述导向孔的方向运动。
具体地,通过在底座509上设置导向孔,并在所述锁止组件501上设置与所述导向孔相对应的导向杆514,如此,有利于在所述驱动件400驱动所述锁止组件501沿第一方向或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运动过程中,实现对所述锁止组件501的导向作用。
可选地,所述导向杆514的侧壁设有第一凹槽512和第二凹槽513,所述第一凹槽512和第二凹槽513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512和第二凹槽513相对应的伸缩杆508;
其中,在所述锁止组件501处于第一位置或第四位置时,所述伸缩杆508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凹槽512内,在所述锁止组件501处于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时,所述伸缩杆508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凹槽513内。
具体地,当所述驱动件400带动所述锁止组件501沿第一方向或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运动时,所述伸缩杆508处于缩回状态,当所述锁止组件501运动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时,所述伸缩杆508处于伸出状况,并分别对应伸入所述第一凹槽512或第二凹槽513,从而避免锁止组件501非正常的沿第一方向或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运动,例如,请参见图10,当所述锁止组件501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或第四位置时,通过将伸缩杆508深入所述第一凹槽512,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所述驱动件400未与所述锁止组件501连接的情况下,第一锁定部与第二锁定部分离,从而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508为弹性伸缩杆508,例如,可以是弹簧球头柱塞,所述弹性伸缩杆508的第一端设呈圆弧状的凸起部,所述第一凹槽512和第二凹槽513的截面分别呈圆弧状。
具体地,请参见图10,通过将所述伸缩杆508设为弹性伸缩杆508,并将所述伸缩杆508的第一端、第一凹槽512和第二凹槽513的截面分别设为圆弧形,如此,当所述驱动件400带动锁止组件501沿第一方向或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运动时,伸缩杆508可以自动从第一凹槽512或第二凹槽513中滑出,同时,所述导向杆514的侧壁将所述伸缩杆508压缩,在所述锁止组件501运动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时,所述伸缩杆508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自动伸入所述第一凹槽512或第二凹槽513。
可选地,所述锁止组件501与所述夹持件505相对的两侧壁中,一者设有垂直于所述底座509的上表面设置的滑道503,另一者设有与所述滑道503相对应的滑块507,所述滑块507可滑动的嵌设于所述滑道503,所述锁止组件501与所述夹持件505通过所述滑道503和滑块507活动连接。
具体地,请参见图3并示意性的结合图9,所述夹持件505朝向所述传动支架5011的一侧设有滑道503,所述传动支架5011的侧壁设有与所述滑道503相对应的滑块507,所述滑块507可滑动的嵌设于所述滑道503,如此,即可实现所述锁止组件501相对于所述夹持件505沿第一方向或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运动,同时,可以实现所述锁止组件501带动所述夹持件505沿第二方向或第二方向的反方向运动。其中,所述滑道503为T形滑道,所述滑块507为与所述T形滑道相对应的限位螺栓,所述锁止组件501的侧壁设有与所述限位螺栓相对应的螺孔,所述限位螺栓的头部可滑动的嵌设于所述T形滑道,所述限位螺栓的螺杆与所述锁止组件501通过螺纹固定连接,请参见图3,为了便于所述限位螺栓与锁止组件501的螺纹连接,所述夹持件505的侧壁设有与所述螺孔相对应的安装孔506,所述安装孔506可供螺丝刀等安装工具伸入,从而实现将限位螺栓安装于所述螺孔。此外,通过采用T形滑道与限位螺栓的头部配合的方式,T形滑道可以阻挡所述限位螺栓的头部沿水平方向从所述T形滑道内脱离,从而实现锁止组件501拉动所述夹持件505运动。
请参见图3,并示意性的结合图5-8,下文对通过驱动件400调节夹持尺寸的过程进行进一步说明,其中,所述夹持系统包括三个所述夹持机构500,且三个所述夹持机构500等间距的沿所述旋转台600的周向布置,如图3所示,其中一个夹持机构500的锁止组件501处于第一位置,此时,所示驱动件400未与所述锁止组件501连接,所述锁止键510与其中一个键槽511配合连接,所述夹持件505处于锁定状态,通过伺服系统控制所述驱动件400运动至其中一个夹持机构500的连接孔502内处;如图5所示,然后继续通过伺服系统带动驱动件400沿竖直向上运动,此过程中,锁止组件501跟随所述驱动件400作竖直向上运动,直至所述锁止键510与所述键槽511完成脱离,即所述锁止组件501运动至如图6所示的第二位置,此时,所述夹持件505处于解锁状态;所述伺服系统进一步驱动所述驱动件400沿水平向左的方向作水平运动,在此过程中,所述驱动件400依次推动所述锁止组件501和夹持件505向左运动,直至所述锁止组件501运动至图7所示的第三位置;然后,伺服系统控制进一步控制所述锁止组件501朝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运动至第四位置,在所述锁止组件501运动至第四位置后,伺服系统控制所述驱动件400从所述锁止组件501中脱离,从而完成对其中一个夹持机构500的位置调节,此时,所述锁止组件501锁定所述夹持件505。然后通过伺服系统控制所述旋转台600转动120°,并重复上述步骤,以便于驱动件400进一步对下一个夹持机构500的夹持尺寸进行调节,直至完成对夹持系统所有夹持机构500的尺寸调节。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夹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机构和驱动件,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底座、夹持件和锁止组件;
所述夹持件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锁止组件与所述夹持件活动连接;
所述驱动件可与所述锁止组件连接,其中:
在所述驱动件未与所述锁止组件连接的情况下,所述锁止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所述锁止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锁定所述夹持件;
在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锁止组件连接的情况下,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锁止组件沿第一方向运动至第二位置,且所述锁止组件在所述第二位置解锁;
在所述锁止组件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锁止组件沿第二方向运动至第三位置,且所述锁止组件驱动所述夹持部运动;
在所述锁止组件处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锁止组件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至第四位置,且所述锁止组件在第四位置锁定所述夹持件;
所述底座和所述锁止组件中,一者设有第一锁定部,另一个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锁定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锁定部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布;
其中,在所述锁止组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二锁定部配合连接;
在所述锁止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或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二锁定部分离;
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锁止组件包括锁止杆,所述锁止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锁止杆的朝向所述底座一侧的侧面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锁定部,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二锁定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锁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组件还包括传动支架,所述传动支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传动支架设有开口的一端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锁止杆的两端连接,所述传动支架的侧壁开设有用于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的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支架的上端设有第二凸台,所述连接孔为开设于所述第二凸台的侧壁的通孔,所述连接孔沿所述第二方向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穿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锁止杆和传动支架连接;
在所述锁止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导向杆沿所述导向孔的方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的侧壁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对应的伸缩杆;
其中,在所述锁止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或第四位置时,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在所述锁止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时,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为弹性伸缩杆,所述弹性伸缩杆的第一端设呈圆弧状的凸起部,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截面分别呈圆弧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组件与所述夹持件相对的两侧壁中,一者设有垂直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的滑道,另一者设有与所述滑道相对应的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的嵌设于所述滑道,所述锁止组件与所述夹持件通过所述滑道和滑块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系统还包括:包括伺服控制系统和旋转台,所述伺服控制系统包括第一伺服机构、第二伺服机构和第三伺服机构,所述驱动件能够在所述第一伺服机构的控制下沿竖直方向作直线运动,所述驱动件能够在所述第二伺服机构的控制下沿水平方向作直线运动,所述旋转台能够在所述第三伺服机构的控制下作旋转运动;
所述旋转台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夹持机构,所述至少两个夹持机构沿所述旋转台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夹持机构的夹持件可沿所述旋转台的径向移动,所述至少两个夹持机构的夹持件共同用于对物体进行夹持。
CN202010096335.3A 2020-02-17 2020-02-17 一种夹持系统 Active CN111152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6335.3A CN111152050B (zh) 2020-02-17 2020-02-17 一种夹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6335.3A CN111152050B (zh) 2020-02-17 2020-02-17 一种夹持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2050A CN111152050A (zh) 2020-05-15
CN111152050B true CN111152050B (zh) 2023-08-25

Family

ID=70565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96335.3A Active CN111152050B (zh) 2020-02-17 2020-02-17 一种夹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5205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3444A (zh) * 2010-04-27 2011-11-09 Smw-奥托布洛克紧固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动力操纵的卡盘
WO2014177851A1 (en) * 2013-04-29 2014-11-06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Mill turn machine
CN109249242A (zh) * 2018-11-23 2019-01-22 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夹持组件和夹持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31142A1 (de) * 2005-07-04 2007-01-18 Forkardt Deutschland Gmbh Spannvorrichtung, Grundbacken und Aufsatzbacken dafü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3444A (zh) * 2010-04-27 2011-11-09 Smw-奥托布洛克紧固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动力操纵的卡盘
WO2014177851A1 (en) * 2013-04-29 2014-11-06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Mill turn machine
CN109249242A (zh) * 2018-11-23 2019-01-22 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夹持组件和夹持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2050A (zh) 2020-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28102A1 (zh) 一轴三控门扇锁孔槽加工机
CN115609038B (zh) 一种自动定位的圆钢毛坯钻床
CN111152050B (zh) 一种夹持系统
US5269739A (en) Tool changing apparatus for a turret punch press
CN107584443B (zh) 一种可锁紧的夹具装置
CN117124108B (zh) 一种螺杆件钻孔工装及夹装方法
CN116652916B (zh) 一种柔性工装重构方法
CN117189730A (zh) 一种快速锁定装置及方法
CN210615314U (zh) 定位装置
CN210387681U (zh) 一种凸轮式车床及其钻孔机构
CN219101267U (zh) 一种锁具
CN114290062B (zh) 一种智能型复合式数控机床
CN219818050U (zh) 一种机床滑板结构
CN113319834B (zh) 多功能送料机械手
CN116833553B (zh) 一种单驱龙门平台及其组装工艺
CN116749139A (zh) 一种定位精度较高的步进电机加工用夹具
US11806922B2 (en) CNC machining centre
CN211760254U (zh) 刀具磨削设备
CN218698159U (zh) 定位装置
CN113579307B (zh) 一种韧性好的锰钢合金连体支架打孔工装
CN116952702B (zh) 一种数控车床加装液压中心架用的强度测试装置
CN219379831U (zh) 一种可更换夹持头金属夹具
CN218461571U (zh) 一种数显卧式铣镗床
CN111203556B (zh) 一种五金件生产用钻孔设备
CN217071566U (zh) 夹具组件及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