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50275A - 聚光式发光标识 - Google Patents

聚光式发光标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50275A
CN111150275A CN202010056649.0A CN202010056649A CN111150275A CN 111150275 A CN111150275 A CN 111150275A CN 202010056649 A CN202010056649 A CN 202010056649A CN 111150275 A CN111150275 A CN 111150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athering
emitting
lateral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566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1150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02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1/00Mirrors; Picture frames or the like, e.g. provided with heating, lighting or ventilating means
    • A47G1/06Picture frames
    • A47G1/0616Ornamental frames, e.g. with illumination, speakers or decorative features
    • A47G1/0622Ornamental frames, e.g. with illumination, speakers or decorative features with illumin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光式发光标识,涉及发光标识领域,包括基板、光源、正向发光结构和侧向聚光结构;由侧向聚光结构上的出光端口围成聚光槽,基板设置在聚光槽下方,聚光槽与基板之间形成下沉聚光空间,在下沉聚光空间内的基板上设置所述正向发光结构,与所述正向发光结构相关的光源为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发光通过所述正向发光结构显示纵向向上的发光图案;与所述侧向聚光结构相关的光源为第二光源,第二光源发光通过侧向聚光结构的出光端口向位于下沉聚光空间中的基板表面以及正向发光结构集中横向铺射光线;整个下沉聚光空间中充满了被侧向聚光结构和正向发光结构散射的光线,光线柔和,且没有死角,解决了以往由于正向发光图案的亮度高使得发光图案周边面积发暗不便观测的弊端,通过对基板表面材质或颜色或图案的设计并配合正向发光图案,提升整体结构的视觉效果。

Description

聚光式发光标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标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光式发光标识。
背景技术
传统的正向发光标识一般都设置有环境幽暗的场所,比如酒吧或夜场。发光标识发光后由于正向发光图案的强烈发光,使得发光标识所在环境以及位于发光图案周边的背景因光线的对比度强烈的原因基本不可视。而有的发光标识作为艺术和视觉效果的设计,把发光标识所在的局部背景的设计作为与发光图案是互相衬托和配合的整体而设计的,缺一不可。可是在发光图案发光后,专门为背景设计的效果在视觉上就缺失了,在视觉效果上是一种缺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光式发光标识,向局部扁平空间内集中侧向铺射光线,凸显位于空间内的发光标识以及局部背景表面的艺术设计感,配合并衬托正向发光标识的整体发光效果。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聚光式发光标识,包括基板、光源、正向发光结构和侧向聚光结构;
所述侧向聚光结构设置有侧向的出光端口,由所述出光端口围成聚光槽,所述出光端口朝向所述聚光槽内;所述基板位于所述聚光槽的下方,所述聚光槽与所述基板之间形成下沉聚光空间;在所述基板上设置所述正向发光结构,所述正向发光结构位于所述聚光槽在所述基板表面的纵向投影面积内;与所述正向发光结构相关的光源为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发光通过所述正向发光结构显示纵向向上的发光图案;与所述侧向聚光结构相关的光源为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设置在所述出光端口的外围,所述出光端口与所述第二光源对接,所述第二光源发光通过所述侧向聚光结构的出光端口向位于所述下沉聚光空间中的所述基板表面以及所述正向发光结构集中横向铺射光线。
其中,所述出光端口与所述第二光源对接是指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线能通过所对接的出光端口投射到聚光槽内,包括第二光源面对所述出光端口直接照射,或者第二光源通过散射和反射间接照射所述出光端口。
进一步的,所述聚光槽为由所述出光端口围合而成的闭环结构;或者,所述聚光槽为由至少包含相对朝向的所述出光端口构成的非闭环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侧向聚光结构为透明材料或者非透明的透光材料或者透明和非透明的透光材料的组合结构或者非透光材料或者透光材料和非透光材料的组合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侧向聚光结构为透光材料,为横向透明导光结构,所述横向透明导光结构靠近所述聚光槽的侧端面为所述出光端口;或者,所述透光材料的侧向聚光结构为纵向透明导光结构,所述纵向透明导光结构靠近所述聚光槽的侧端面为所述出光端口;或者,所述透光材料的侧向聚光结构为横向透光结构,所述横向透光结构靠近所述聚光槽的侧端面为所述出光端口。
其中,横向设置的透明导光结构包括平板式透明导光板或非平板式透明导光体,保证光线在导光结构内部高反射率横向传输并从出光端口投射出去;纵向设置的透明导光结构为纵向设置的且出光端口端面和対侧端面两者中至少一端面设置有散光结构的透明导光板,使第二光源发光从所述导光板内部纵向传输,并通过散光结构散射作用后,从所对接的出光端口横向投射到所述下沉聚光空间中;所述横向透光结构指对比与导光材料没有导光效果的透光材料或结构。
进一步的,还包括面饰层,所述面饰层设置在所述透光材料的侧向聚光结构的正表面;或者,
设置在所述侧向聚光结构的正表面的面饰层覆盖所述出光端口顶部并向所述聚光槽内延伸出檐状结构。
进一步的,还包括边框,所述面饰层和所述透光材料的侧向聚光结构两者中至少有一个的外缘设置在所述边框内;或者,
所述边框为所述侧向聚光结构,边框内侧的侧向开口端为所述出光端口,所述第二光源设置在所述边框内壁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槽,所述透光材料的侧向聚光结构上在所述出光端口的外围设置有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二光源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或者,所述第二光源设置在所述侧向聚光结构与所述边框内壁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设置在所述出光端口外围的第二光源位于所述边框的正面框檐和所述面饰层两者中至少一个的下方,所述第二光源横向发光直接照射所述出光端口;或者,
所述第二光源纵向发光通过散射和反射间接照射所述出光端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散光件,所述散光件为非透明的透光材料,所述横向透明导光结构横向对接所述散光件;或者,
所述纵向透明导光结构横向对接所述散光件;
所述散光件内侧的侧端面为所述出光端口。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和所述侧向聚光结构直接相接;或者,
还包括隔垫件,所述基板和所述侧向聚光结构底部之间设置有隔垫件,隔垫件有调节下沉聚光空间深度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面饰层设置有镂空透光图案,所述光源发光经过所述面饰层底部时通过所述镂空透光图案透露出相应的发光图案,衬托所述基板表面以及所述正向发光结构的发光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透明导光结构的表面设置有散光结构,所述散光结构为刻痕,使在所述横向透明导光结构内部横向传输的光线经过所述刻痕时散射出纵向光线,起到装饰衬托的效果。
进一步的,还包括透明保护层,所述透明保护层的周边外缘设置在所述边框内,从正面覆盖所述聚光槽外围以及所述聚光槽正面槽口的全部面积,包括所述面饰层;或者,
所述面饰层设置在所述透明保护层的上面。
进一步的,所述正向发光结构为正向发光箱体结构,包括出光槽和设置在槽口处的透光件构成,所述第一光源设置在所述出光槽内;或者,
所述正向发光结构为正向发光轮廓结构,包括设置有透光槽的透光件和遮光件,所述第一光源设置在所述透光槽内,所述透光件正面设置有所述遮光件,所述透光件正面外露在所述遮光件之外的面积显示轮廓发光图案;或者,
所述基板为透明导光板,所述正向发光结构为所述基板上开设的出光槽和对接有透光件的出光槽两种结构中的一种,所述第一光源设置在位于所述出光槽周边所述基板上侧向端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光式发光标识,意在实现向下沉聚光空间内集中侧向铺射光线,突显位于空间内的正向发光结构以及基板表面的艺术设计感,配合并衬托正向发光结构的整体发光效果。本技术方案可以产生如下积极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可以在局部空间(即下沉聚光空间)内投射出方向性强的聚集型光线(四周的出光端口向聚光槽中心投射纵向散射角度小的光线)。从正面观测,不但能看到设置在基板上的正向发光图案,发光图案周边的基板表面也能被侧向的出光端口投射并被清晰的观测到,整个下沉聚光空间中充满了被侧向聚光结构和正向发光结构散射的光线,光线柔和,且没有死角,解决了以往由于正向发光图案的亮度高使得发光图案周边不发光的面积发暗不便观测的弊端,通过对基板表面材质或颜色或图案的视觉效果设计,可以配合并辅助提升正向发光图案的发光效果,从而提升整体结构的艺术展示。
1,实验证明,用一个对接有光源的侧向出光端口铺射在基板上的光线会有明显的光斑效果,即紧挨着出光端口的基板表面的亮度明显比其他位置的亮度高,而且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铺射效果差;如果用两个相对设置并对接有光源的侧向出光端口或延伸轨迹为闭环的侧向出光端口相对铺射光线,就可以有效解决基板表面亮度明显不一致的分界线问题,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聚光槽内的光线能体现由外向内集中投射的效果,而且还能有效解决立体的正向发光结构对于单侧光线所产生的阴影问题,从而使聚光槽与基板所形成的下沉聚光空间内的铺射效果更均匀。在一定范围内,下沉聚光空间的深度与铺光均匀度成正比,与铺光亮度成反比。
2,面饰层的设置使得聚光槽外围不需要发光或不需要直接发光的部位被遮盖或被过滤,尤其是设置在聚光槽槽口檐状结构,使出光端口在纵向方向被遮盖,即聚光槽内唯一强烈发光的部位被遮盖,消除并减少从正面观察下沉聚光空间内的基板时一切不必要的光线对视觉效果的干扰,更加突显下沉聚光空间内被光线均匀铺射的基板表面的展示效果。
3,第二光源发光进入横向设置的透明导光结构的侧向聚光结构内部进行高反射率横向传输后,从出光端口投射出具有扁平光束特征的光线 (即纵向散射角度小),更适合平面铺射,铺射的更均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聚光式发光标识的正面示意图;
图1B为图1A中虚线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C为与图1B类似的另一种聚光式发光标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D为与图1B类似的另一种聚光式发光标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E为与图1B类似的另一种聚光式发光标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向聚光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2B为用图2A所示的侧向聚光结构实施的一种聚光式发光标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C为与图2B类似的另一种聚光式发光标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聚光式发光标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聚光式发光标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聚光式发光标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B为与图5A类似的另一种聚光式发光标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聚光式发光标识的正面示意图;
图6B为图6A中虚线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A为由四块横向设置的透明导光条拼接构成聚光槽为矩形的侧向聚光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7B为聚光槽为心形的一种聚光式发光标识的正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二光源,2.聚光槽,3.侧向聚光结构相关的透明导光板, 4.侧向聚光结构相关的非透明的透光材料,5.基板,6.第一光源,7.边框, 8.安装槽,9.反光层,10.透明保护层,11.面饰层,12.隔垫件,13.边框的正面框檐,14.面饰层上的镂空透光槽,15.出光端口,16.正向发光结构中的透光件,17.正向发光结构中的出光槽,18.覆盖在透光件之上的遮光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A和图1B所示,本实施例提供聚光槽2的形状为矩形(即闭环结构) 的一种聚光式发光标识,包括:基板5、光源、边框7、面饰层11、隔垫件12、正向发光结构和侧向聚光镜结构3;
边框7的制作方式:用截面为“L”形的非透光条状型材(包括木材或金属或塑胶)围合成中间有矩形镂空结构的边框7,边框7的正面带有框檐13结构。可选的,可以用截面为倒“U”形的条状型材制作边框7,如图1E所示的边框7。
光源的制作方式:与正向发光结构相关的光源为第一光源6,与侧向聚光结构相关的光源为第二光源1。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都为LED带状光源,即把若干 LED灯珠焊接在条状电路板上(包括硬质电路板或柔性电路板)构成LED带状光源(比如:LED灯带),LED带状光源可以为单色光的或者多光色的LED带状光源。可选的,光源可以为其他电发光器件构成的条状光源。
侧向聚光结构的制作方式:侧向聚光结构为横向设置的透明导光结构,具体为平板式透明导光板3。用适当厚度的透明材料的板材切割加工成相应尺寸的矩形,外围尺寸与边框7的尺寸相匹配;然后在中间位置加工出贯穿透明导光板厚度方向的矩形镂空槽(即聚光槽2),在镂空槽的外围设置有一圈内置侧向第二光源1的安装槽8第二光源1沿安装槽8内槽侧壁侧向设置一圈,且发光方向朝向矩形镂空槽,第二光源1与矩形镂空槽的槽侧壁对接,从而矩形镂空槽的槽侧壁为侧向的出光端口15,此时的出光端口15为侧向端面,由出光端口 15围成的矩形镂空槽为聚光槽2,聚光槽2的尺寸与要展示的正向发光结构的尺寸相匹配;其中,透明材料可以是玻璃或者塑料材质的有机玻璃。可选的,透明材料的侧向聚光结构3直接用相应透明材质的塑料原料通过模具直接出模制成。出光端口15设置为垂直光滑的平面(但不限于光滑平面),可选的,此出光端口15设置为非光滑表面,比如表面设置有纹路或沟槽的凹凸结构,包括磨砂表面,还可以是非垂直的倾斜平面,以增加特殊的出光投射效果。
面饰层11的制作方式:面饰层11为用不透光材料的板材或片材制作,外围尺寸与侧向聚光结构3一样,面饰层11中间的镂空面积小于聚光槽2的面积,把面饰层11遮盖在侧向聚光结构3的正面,周边外缘互相对齐,覆盖侧向聚光结构3正面的全部面积,并向聚光槽2内延伸一段檐状结构,从顶部遮盖出光端口15。可选的,面饰层11可以由透光的板材或片材制作;其中,不透光的面饰层起到完全遮光效果;透光的面饰层起到滤光装饰效果。
正向发光结构的制作方式:正向发光结构为正向发光箱体结构,具体包括设置在基板5上的出光槽17、“A”形图案的透光件16,显示“A”形的发光图案;透光件16为透光材料,包括非透明的透光材料或非透明的透光材料与透明材料的组合结构。基板5上加工出与透光件16形状相匹配的非镂空结构的出光槽17,出光槽17内设置有侧向的第一光源6,第一光源6沿出光槽17的槽内壁延伸方向设置并固定在出光槽17的一侧槽内壁上,侧向发光朝向槽内空间;透光件16底部封盖在出光槽17的槽口,或者透光件16底部嵌入出光槽17的槽口内,第一光源6发光经过槽内空间的反射后向槽口处的透光件16投射光线,使透光件16发光,显示字符“A”形的发光图案。可选的,第一光源6沿槽内壁延伸方向分别设置并固定在出光槽17的两侧的槽内侧壁上,固定在两侧壁上的第一光源6相对侧向发光并且都朝向槽内空间;或者第一光源6沿槽出光槽 17的延伸方向设置并固定在出光槽17的槽底,向上发光直接照射设置在槽口处的透光件16,如图2C所示的第一光源6向上发光的方式设置。
组装方式:把面饰层11和侧向聚光结构3依次从边框7的背面放置在边框 7内部位于正面框檐13的下方,面饰层11和侧向聚光结构3周边外缘都设置在边框7内,使侧向聚光结构3上的聚光槽2以及面饰层11中央的镂空槽位于边框7中间镂空面积的中央位置,面饰层11覆盖侧向聚光结构3正面的全部面积,并向聚光槽2内延伸一段檐状结构,从顶部遮盖聚光槽2四周的出光端口15。最后把设置有正向发光结构的基板5从边框7的背面封盖在聚光槽2背面槽口下方,并且在侧向聚光结构3底部和所述基板5之间设置隔垫件12,聚光槽2和基板5之间形成下沉聚光空间,基板5上的正向发光结构位于下沉聚光空间的底部,即位于聚光槽2正面槽口面积在基板5上的纵向投影面积内。
组装后的效果:组装后,从正面观测能看到边框7正面框檐13、面饰层11 以及通过面饰层11中央的镂空部分看到位于聚光槽2底部的基板5的表面以及透光件16。第二光源1设置在聚光槽2的外围的安装槽8内,第二光源1发光方向直接朝向所对接的出光端口15,使出光端口15与第二光源1对接,第二光源1位于面饰层11和边框的正面框檐的下方。
当第二光源1和第一光源6都发光时,第一光源6发光使透光件16发出字符“A”的发光图案;第二光源1横向发出的光线从安装槽8内靠近出光端口15 的槽侧壁进入透明导光结构的侧向聚光结构3内进行高反射率横向传输,由外围向内直接照射出光端口15,并且四周的所有出光端口15都集中向下沉聚光空间内投射光线,并向下沉聚光空间底部的基板5表面和透光件16均匀铺射光线。由于面饰层11中间的镂空面积小于聚光槽2槽口面积,包括第二光源1以及出光端口15强烈发光的部位都被面饰层11遮挡,并且面饰层11的檐状结构还能把出光端口15向聚光槽2正面槽口外侧散射的一部分光线反射回聚光槽2内并向底部槽口铺射更多光线,起到拢光作用。从正面观测,不但能看到基板5上“A”形的发光图案,“A”形发光图案以外的基板5表面也能被出光端口15投射并清晰的观测到,而且,整个下沉聚光空间中充满了被侧向聚光结构和正向发光结构散射的光线,光线柔和,且没有死角,解决了以往由于透光件16正向发光图案的亮度高使得发光图案周边不发光的面积发暗不便观测的弊端,通过对基板5表面材质或颜色或图案的视觉效果设计,可以配合并辅助提升发光图案的整体展示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C所示,与图1B所示结构主要不同的是,面饰层11上除了中央位置与聚光槽2对应的镂空面积以外还设置相应图案的镂空透光槽14,把透明导光材料的侧向聚光结构3表面散射出来的少数光线通过镂空透光槽14 显示出来,用来配合并衬托下沉聚光空间内的铺光效果;另外,基板5为透明导光板,正向发光结构为设置在透明导光板上纵向散光结构,包括出光槽17和嵌入槽口内的透光件16(可选的,透光件16也可以封盖在出光槽17的槽口);在基板5上加工出用来嵌入透光件16的“A”形出光槽17以及其外围一圈用来内置第一光源6的安装槽8,侧向发光的第一光源6发出的光线通过在透明导光材质的基板5内横向高反射率传输并直接照射嵌入在出光槽17内的透光件16,使“A”形的透光件16发光,向上显示“A”形发光图案。同时在基板5表面设置有特殊视觉效果的面饰层11,配合并辅助提升发光图案的整体效果。此结构中,基板5和侧向聚光结构3直接相接并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如图1D所示,与图1B所示结构主要不同的是,用边框7的正面框檐13代替了面饰层,即起到和图1B中面饰层11一样的效果,只有侧向聚光结构3的外缘设置在边框7内,且设置在安装槽8内的第二光源1位于正面框檐13下方。同时,正向发光结构为正向发光轮廓结构,包括透光件16,透光件16的底部开设有出光槽17,透光件16的顶部设置有不透光材料的遮光件18,遮光件18的面积比透光件16正表面小一圈,第一光源6设置在透光件16底部的出光槽17内的顶部,纵向向下发光(可选的,也可以设置在出光槽17槽口处的基板表面并纵向向上发光),第一光源6发光通过基板5表面的发射以及出光槽17内壁的散射,使透光件16整体发光,并经过设置在透光件16顶部的遮光件18的遮光,向上显示字符“A”的轮廓形的发光图案。另外,边框7和正向发光结构通过基板5固定结合在一起,基板5和侧向聚光结构3底部直接相接,此处的基板5可以为墙面或其他物体的表面。
进一步的,如图1E所示,与图1B所示结构主要的不同是,还包括透明保护层10,透明保护层为透明材料的板材或片材,其周边外缘设置在所述边框7 内,并从正面覆盖聚光槽2外围以及聚光槽2正面槽口的全部面积,包括面饰层11(可选的,面饰层11也可以设置在透明保护层10的上面)。同时,边框7 为用截面为倒“U”形的条状型材制作。另外,基板5上的正向发光结构为正向发光箱体结构,把设置有“A”形镂空透光槽的遮光件18覆盖在同一个透光件 16以及同一个出光槽17之上并通过镂空透光槽的漏光来显示向上的“A”形发光图案。
可选的,本说明书中提到的其他实施例结构都可以如图1E所示在结构最上层设置透明保护层10,起到保护保洁的作用。
可选的,上述实施例中,透明导光材料的侧向聚光结构3都是一体结构的,即都是在一整块透明板材通过加工出矩形聚光槽2而成。可选的,此结构的侧向聚光结构3可以由如图7A所示的结构代替,即用四条横向设置的透明板条拼接围合形成拼接结构的侧向聚光结构3,这样可以节约材料成本。
进一步的,如图2A和2B所示,本结构中的侧向聚光结构4为横向设置的透光结构,为非透明的透光材料。如图2A所示,矩形聚光槽2外围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放射状条状结构,使其正好能放置并对应在边框7内的四个角,从而整个侧向聚光结构4的外形尺寸能放入边框7内。此侧向聚光结构4可以通过模具一次成型,或通过多个单独部件组合拼接而成。可选的,侧向聚光结构4 可以为透明材料。可选的,设置在矩形聚光槽2外围四个角的放射状条状结构可以改为设置在从矩形结构的四个边外围的中间位置向外放射的条状结构,从而通过抵住画相框体7四周内壁来固定侧向聚光结构4。
用图2A所示的侧向聚光结构4实施出如图2B所示的聚光式发光标识结构,其中,第二光源1设置在边框7的内侧壁上,即位于出光端口15的外围切在侧向聚光结构4与边框7的内侧壁之间;第二光源1与边框7的正面框檐13以及基板5的表面形成横向的发光箱体结构,第二光源1发光经过设置在横向发光箱体开口处的透光材料的侧向聚光结构4向下沉聚光空间内投射光线。基板5 和侧向聚光结构4的底部直接相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如图2C所示,侧向聚光结构4同样为横向设置的透光结构,为横向设置的透光结构,与图2B所示结构主要不同的是,聚光槽2外围的侧向聚光结构4上设置有安装槽8结构,槽口向下,第二光源1设置在安装槽8内,并侧向沿着安装槽8槽内靠外侧的槽侧壁固定一圈,发光方向朝向聚光槽2,侧向聚光结构4的安装槽8与槽口下方的基板5表面之间形成了横向的透光箱体,作为透光箱体出光端口15位于侧向聚光结构4上。可选的,第二光源1可以设置在安装槽8内纵向发光(即设置在槽底向下发光或设置在槽口的基板5表面向上发光),通过安装槽8内壁的反射间接照射所对接的出光端口15,从而第二光源1与出光端口15实现对接;可选的,在安装槽8内壁相应的位置设置有反光结构,使更多的光线通过在安装槽8内的反射间接照射出光端口15。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本结构中的侧向聚光结构4为边框7,第二光源1 设置在边框7的内侧壁上,侧向朝向聚光槽发光(可选的,第二光源1可以设置在框檐13的背面,纵向向下发光);出光端口15为边框7框檐13与基板5 表面形成的开口,即无端面的开口;另外,对比与图1C,同样为纵向散光结构的正向发光结构只包含出光槽17,在透明导光材料的基板5内横向传输的光线通过出光槽17散射出纵向的“A”形光线,发光图案的亮度没有图1C结构的效果亮。本结构中,侧向聚光结构的边框7为非透光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其他结构的实施例中侧向聚光结构均为透光材料的侧向聚光结构,其中,透光材料包括透明材料和/或非透明的透光材料。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本结构中的侧向聚光结构3的正面设置面饰层11,面饰层11面积大于侧向聚光结构4的面积,侧向聚光结构4被面饰层11完全遮盖;边框设置在基板5的外缘。此结构使侧向聚光结构4和基板5单独分开设置,并通过第三方结构固定在一起,比如墙面,能灵活设置下沉聚光空间的深度,能突出基板5的的展示效果。可选的在侧向聚光结构4背面设置反光层9。
进一步的,如图5A所示,侧向聚光结构为纵向设置的透明导光结构,具体包括纵向设置的透明导光板3和在透明导光板3上与出光端口15相对的侧端面的表面设置有散光结构以及反光层9。在透明导光板3靠上端位置设置有放置所述第二光源1的安装槽8,第二光源1放置在安装槽8内,向下纵向发光;把透明导光板3固定在由横截面为“C”形型材制成的边框7内,同时在透明导光板 3上的设置有散光结构的侧端面与边框7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反光层9。散光结构为雕刻的刻痕纹路或图案,散光结构有助于使在透明导光板3内纵向传输的光线通过散光结构的散射作用能横向照射出光端口15并投射到聚光槽2内。反光层9用来保证透明导光板3内部纵向传输的光线在经过散光结构时散射出来的光线能更多的反射到出光端口15。第二光源1发光通过安装槽8的内侧壁进入透明导光板3内纵向传输并通过散光结构的散射作用从出光端口15横向射出 (即光源1与出光端口15对接),投射到下沉聚光空间内。本结构中,光线纵向进入透明导光板3后不是直接传输到出光端口15,而是通过散光结构的散射作用以及反光层9的反射作用间接的横向传输到出光端口15并投射出去。可选的,内置第二光源1的安装槽8可以设置在透明导光板3的靠下端位置,第二光源1 向上纵向发光。
另外,图5A中,正向发光结构中的“A”形的出光槽17不是在基板上开设的非镂空槽,而是单独设置的槽结构,并固定在基板5表面,此结构也属于正向发光箱体结构。
进一步的,如图5B所示,与图5A所示结构不同的是,纵向设置的透明导光结构还包括散光件4,散光件为非透明的透光材料,横向设置的透明导光板横向对接散光件4,形成新的纵向设置的透明导光结构,出光端口15为散光件4 的内侧端面。同时,没有设置边框7,而用具有反光特性的面饰层11遮盖侧向聚光结构的正面,用来遮盖并反射纵向设置的透明导光板内纵向传输的光线,同时在导光板3的外侧端面固定反光层9。另外,第二光源1设置基板5上开设的非镂空槽中,向上发光,并把纵向设置的透明导光板3的底部端面嵌入非镂空槽的槽口,与第二光源1对接并起到固定透明导光板3的作用。这样,透光材料的侧向聚光结构由透明材料3和非透明的透光材料4组合而成。此结构中,纵向导光板3横向射出的光线经过散光件4的散射作用后,光线质量更高。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聚光槽2为矩形。进一步的,如图7B所示,把聚光槽 2的形状相应设置成心形(也可以是扇形或是圆形或其他形状),以衬托特殊的视觉效果需求。其中侧向聚光结构为中央设置有心形镂空槽结构的透明导光板3,与上述其他实施例结构不同的是,透明导光板正表面没有设置面饰层11,从正面看,能看到透明导光板3、心形的聚光槽2以及下沉聚光空间中的基板5表面和“A”形的透光件16。
进一步的,如图6A和图6B所示,聚光槽2为两个透明导光结构的板条3 并排相隔设置而成,并对接有散光件4,在形成两个相对的出光端口15,其中,两个透明导光结构的板条3被遮盖在并排相隔设置的面饰层11之下,散光件4 的正面外露在面饰层11遮盖面积之外,散光件4的正面发光显示聚光槽2的轮廓发光图案。位于聚光槽2两侧的第二光源1发光经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出光端口15集中投射到中间的聚光槽2中。本结构中,聚光槽2为由两个相对朝向的所述出光端口15构成的非闭环结构。可选的,可以实施多边的非闭环结构的聚光槽,必要条件是其中包含至少一对相对朝向的出光端口。
其他实施例
可以根据以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进行变化和组合,构成其他形式和结构特征并满足本发明技术特征的其他实施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聚光式发光标识,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光源、正向发光结构和侧向聚光结构;
所述侧向聚光结构设置有侧向的出光端口,由所述出光端口围成聚光槽,所述出光端口朝向所述聚光槽内;所述基板位于所述聚光槽的下方,所述聚光槽与所述基板之间形成下沉聚光空间;在所述基板上设置所述正向发光结构,所述正向发光结构位于所述聚光槽在所述基板表面的纵向投影面积内;与所述正向发光结构相关的光源为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发光通过所述正向发光结构显示纵向向上的发光图案;与所述侧向聚光结构相关的光源为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设置在所述出光端口的外围,所述出光端口与所述第二光源对接,所述第二光源发光通过所述侧向聚光结构的出光端口向位于所述下沉聚光空间中的所述基板表面以及所述正向发光结构集中横向铺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式发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槽为由所述出光端口围合而成的闭环结构;或者,所述聚光槽为由至少包含相对朝向的所述出光端口构成的非闭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光式发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聚光结构为透光材料,为横向透明导光结构,所述横向透明导光结构靠近所述聚光槽的侧端面为所述出光端口;或者,所述透光材料的侧向聚光结构为纵向透明导光结构,所述纵向透明导光结构靠近所述聚光槽的侧端面为所述出光端口;或者,所述透光材料的侧向聚光结构为横向透光结构,所述横向透光结构靠近所述聚光槽的侧端面为所述出光端口;
还包括安装槽,所述透光材料的侧向聚光结构上在所述出光端口的外围设置有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二光源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或者,所述第二光源设置在所述侧向聚光结构与所述边框内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光式发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包括面饰层,所述面饰层设置在所述透光材料的侧向聚光结构的正表面;或者,
设置在所述侧向聚光结构正表面的面饰层覆盖所述出光端口顶部并向所述聚光槽内延伸出檐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光式发光标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边框,所述面饰层和所述透光材料的侧向聚光结构两者中至少有一个的外缘设置在所述边框内;或者,
所述边框为所述侧向聚光结构,边框内侧的侧向开口端为所述出光端口,所述第二光源设置在所述边框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聚光式发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所述出光端口外围的第二光源位于所述边框的正面框檐和所述面饰层两者中至少一个的下方,所述第二光源横向发光直接照射所述出光端口;或者,
所述第二光源纵向发光通过散射和反射间接照射所述出光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光式发光标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光件,所述散光件为非透明的透光材料,所述横向透明导光结构横向对接所述散光件;或者,
所述纵向透明导光结构横向对接所述散光件;
所述散光件内侧的侧端面为所述出光端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光式发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和所述侧向聚光结构直接相接;或者,
还包括隔垫件,所述基板和所述侧向聚光结构底部之间设置有隔垫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式发光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发光结构为正向发光箱体结构;或者,
所述正向发光结构为正向发光轮廓结构;或者,
所述基板为透明导光板,所述正向发光结构为所述透明导光板上的纵向散光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光式发光标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保护层,所述透明保护层的周边外缘设置在所述边框内,从正面覆盖所述聚光槽外围以及所述聚光槽正面槽口的全部面积,包括所述遮光件;或者,
所述遮光件设置在所述透明保护层的上面。
CN202010056649.0A 2019-01-18 2020-01-18 聚光式发光标识 Pending CN1111502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00583 2019-01-18
CN2019201005833 2019-01-18
CN2019202897946 2019-03-07
CN201920289794 2019-03-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0275A true CN111150275A (zh) 2020-05-15

Family

ID=7056394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56649.0A Pending CN111150275A (zh) 2019-01-18 2020-01-18 聚光式发光标识
CN202020110659.3U Active CN212307424U (zh) 2019-01-18 2020-01-18 聚光式发光标识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10659.3U Active CN212307424U (zh) 2019-01-18 2020-01-18 聚光式发光标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115027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4215B (zh) * 2021-07-28 2024-05-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基板及透明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07424U (zh) 2021-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23008B2 (en) Backlighting device for an information display element of a portable object
TWI526652B (zh) 發光裝置
CN104423094B (zh) 光屏蔽连接膜和包括该光屏蔽连接膜的照明装置
JP5315046B2 (ja) 昼光遮蔽装置
CN209045106U (zh) 嵌入式发光标识
CN109506165B (zh) 画相铺光装置
CN212307425U (zh) 一种铺光画相框
CN212307424U (zh) 聚光式发光标识
JP2011100701A5 (zh)
KR101098742B1 (ko) 측광형 거울조명장치
JP4917638B2 (ja) エッジライトパネル
JP2011134455A (ja) バック照明装置
TW201530231A (zh) 發光模組
KR101443734B1 (ko) 이중 광학시트를 이용한 조명 장치
CN215914044U (zh) 一种均匀铺光框
JP4045733B2 (ja) 照明階段及び照明階段用照明器具
JP3136211U (ja) 導光板及びその導光板を利用した面光源装置
CN211040853U (zh) 一种半透光灯板
JP2009009825A (ja) 平面発光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照明看板
CN211264865U (zh) 一种可切换光效的半透光灯板
CN114754303B (zh) 氛围灯及显示设备
CN212537620U (zh) 一种带格栅的侧发光面板灯
JP2018067107A (ja) 表示器
WO2023054053A1 (ja) 車両用灯具
CN211858037U (zh) 一体式夹层发光标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