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8927B - 组合调节器阀 - Google Patents

组合调节器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8927B
CN111148927B CN201780095436.5A CN201780095436A CN111148927B CN 111148927 B CN111148927 B CN 111148927B CN 201780095436 A CN201780095436 A CN 201780095436A CN 111148927 B CN111148927 B CN 1111489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valve seat
valve
diaphragm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54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48927A (zh
Inventor
曹广滨
P·N·莫尔菲尔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gineered Controls International LLC
Original Assignee
Engineered Controls International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gineered Controls International LLC filed Critical Engineered Controls International LLC
Publication of CN111148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89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489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89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7/00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 F16K17/20Excess-flow valves
    • F16K17/22Excess-flow valves actuated by the difference of pressure between two places in the flow line
    • F16K17/24Excess-flow valves actuated by the difference of pressure between two places in the flow line acting directly on the cutting-off member
    • F16K17/28Excess-flow valves actuated by the difference of pressure between two places in the flow line acting directly on the cutting-off member operat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 F16K17/30Excess-flow valves actuated by the difference of pressure between two places in the flow line acting directly on the cutting-off member operat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spring-loaded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6/00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 G05D16/04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 G05D16/06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flexible membrane, yielding to pressure, e.g. diaphragm, bellows, capsule
    • G05D16/063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flexible membrane, yielding to pressure, e.g. diaphragm, bellows, capsule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membrane
    • G05D16/0644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flexible membrane, yielding to pressure, e.g. diaphragm, bellows, capsule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membrane the membrane acting directly on the obturator
    • G05D16/0663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flexible membrane, yielding to pressure, e.g. diaphragm, bellows, capsule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membrane the membrane acting directly on the obturator using a spring-loaded membrane with a spring-loaded slideable obturator
    • G05D16/0666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flexible membrane, yielding to pressure, e.g. diaphragm, bellows, capsule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membrane the membrane acting directly on the obturator using a spring-loaded membrane with a spring-loaded slideable obturator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he obtu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1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 F16K31/126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actuated by fluid the fluid acting on a diaphragm, bellows,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05/00Vessel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mounting arrangements, attachments or identifications means
    • F17C2205/03Fluid connections, filters, valves, closure means or other attachments
    • F17C2205/0302Fittings, valves, filters, or component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gas storage device
    • F17C2205/0338Pressure regulator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6/00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 G05D16/04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 G05D16/06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flexible membrane, yielding to pressure, e.g. diaphragm, bellows, capsule
    • G05D16/063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flexible membrane, yielding to pressure, e.g. diaphragm, bellows, capsule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membrane
    • G05D16/0644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flexible membrane, yielding to pressure, e.g. diaphragm, bellows, capsule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membrane the membrane acting directly on the obturator
    • G05D16/0655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without auxiliary power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flexible membrane, yielding to pressure, e.g. diaphragm, bellows, capsule the sensing element being a membrane the membrane acting directly on the obturator using one spring-loaded membra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 Lift Valve (AREA)
  • Control Of Throttle Valves Provided In The Intake System Or In The Exhaust System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用于传送流体的组合调节阀(1)。所述阀(1)包括阀帽(7)、主体(13)、柔性隔膜(28)、第一弹簧(8)和主轴单元(15)。所述主轴单元(15)包括销(20)、第一阀座阀瓣(17)和阀座螺钉(21)。所述阀帽(7)固定到所述主体(13)。所述柔性隔膜(28)压缩于所述阀帽(7)与所述主体(13)之间。所述第一弹簧(8)安置于所述阀帽(7)中。所述主轴单元(15)安置于所述主体(13)中。所述第一阀座阀瓣(17)安置于所述销(20)与所述隔膜(28)之间。所述第一阀座阀瓣(17)和所述销(20)限定第一空隙(17c)。所述第一弹簧(8)使所述隔膜(28)朝向所述第一阀座阀瓣(17)偏压。所述阀座螺钉(21)与所述主体(13)接合且与所述销(20)可滑动地接合。所述阀座螺钉(21)和所述销(20)限定与所述第一空隙(17c)流体连通的流体通道。

Description

组合调节器阀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一种可被配置成传送低温流体的阀。
背景技术
低温流体通常存储在增压槽中。压力可由于温度变化、槽填充或从槽分配流体而波动。槽可包含一或多个阀,其用于(a)调节槽的压力,和(b)允许从槽分配流体。
发明内容
本申请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描述概括示范性实施例的方面且不应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将在参阅随附图式和详细描述之后显而易见,其它实施方案根据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涵盖在内且此类实施方案意欲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在一实施例中,本文公开的用于传送流体的阀包括阀帽、主体、柔性隔膜、第一弹簧和主轴单元。主轴单元包括销、第一阀座阀瓣和阀座螺钉。阀帽固定到主体。柔性隔膜压缩于阀帽与主体之间。第一弹簧安置于阀帽中。主轴单元安置于主体中。第一阀座阀瓣安置于销与隔膜之间。第一阀座阀瓣和销限定第一空隙。第一弹簧使隔膜朝向第一阀座阀瓣偏压。阀座螺钉与主体接合且与销可滑动地接合。阀座螺钉和销限定与第一空隙流体连通的流体通道。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传送流体的阀包括阀帽、主体、柔性隔膜、第一弹簧和主轴单元。阀帽固定到主体。主体限定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柔性隔膜压缩于阀帽与主体之间。第一弹簧安置于阀帽中。主轴单元安置于主体中且包括销、第一阀座阀瓣和阀座螺钉。第一阀座阀瓣安置于销与隔膜之间。第一阀座阀瓣和销限定第一空隙。第一弹簧使隔膜朝向第一阀座阀瓣偏压。阀座螺钉与主体接合且与销可滑动地接合。阀座螺钉和销限定与第一空隙流体连通的流体通道。第二端口与流体通道流体连通,且第三端口与隔膜的下表面流体连通。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传送流体的阀包括阀帽、主体、柔性隔膜、第一弹簧和主轴单元。阀帽固定到主体。主体限定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柔性隔膜压缩于阀帽与主体之间。第一弹簧安置于阀帽中。主轴单元安置于主体中且包括销、第一阀座阀瓣、阀座螺钉、阀座和第二阀座阀瓣。第一阀座阀瓣安置于销与隔膜之间。第一阀座阀瓣和销限定第一空隙。第一弹簧使隔膜朝向第一阀座阀瓣偏压。阀座螺钉以可螺接方式接合主体且可滑动地接合销。阀座螺钉和销限定与第一空隙流体连通的流体通道。阀座通过阀座螺钉固持在主体中且可滑动地接合销。第二阀座阀瓣固定到销且密封地接合阀座。所述阀被配置成具有(a)第一位置,其中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内部流体连通且第一端口或第二端口均不与第三端口内部流体连通,(b)第二位置,其中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内部流体连通且第二端口或第三端口均不与第一端口内部流体连通,及(c)第三位置,其中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中无一个内部流体连通。在第一位置中,第二阀座阀瓣脱离阀座,且第一阀座阀瓣与销密封地接合。在第二位置中,第二阀座阀瓣与阀座密封地接合,且第一阀座阀瓣脱离销。在第三位置中,第二阀座阀瓣与阀座密封地接合,且第一阀座阀瓣与销密封地接合。
附图说明
图1是阀的侧视图。
图2是阀的前视图。
图3是沿图1的剖面线A-A的阀的截面图。
图4是沿图2的剖面线B-B的阀的截面图。
图5是阀的主轴单元的截面图。
图6是沿图1的剖面线A-A的阀的主体的截面图。
图7是沿图2的的剖面线B-B的主体的截面图。
图8是主体的下部等角视图。
图9是图7的主体的截面图的局部放大。
图10是图7的主体的截面图的局部放大。
图11是主轴单元的销的截面图。
图12是主轴单元的第一阀座阀瓣的俯视图。
图13是沿图12的剖面线C-C的第一阀座阀瓣的截面图。
图13A是替代第一阀座阀瓣的截面图。
图14是主轴单元的引导件的俯视图。
图15是沿图14的剖面线D-D的引导件的截面图。
图16是主轴单元的阀座螺钉的俯视图。
图17是沿图15的剖面线E-E的阀座螺钉的截面图。
图18是主轴单元的阀座的俯视图。
图19是沿图18的剖面线F-F的阀座的截面图。
图20是图19的阀座的截面图的局部放大。
图21是主轴单元的垫圈的俯视图。
图22是沿图21的剖面线G-G的垫圈的截面图。
图23是主轴单元的第二阀座阀瓣的俯视图。
图24是沿图23的剖面线H-H的第二阀座阀瓣的截面图。
图25是阀的阀帽的截面图。
图26是阀的阀帽螺钉的俯视图。
图27是沿图26的剖面线J-J的阀帽螺钉的截面图。
图28是阀的隔膜在变形之前的俯视图。
图29是隔膜在变形之前的侧视图。
图30是阀的o型环的俯视图。
图31是o型环的截面图。
图32是阀的弹簧支座的截面图。
图33是阀的隔膜板的截面图。
图34是替代阀的侧视图。
图35是替代阀的正视图。
图36是沿图34的剖面线K-K的替代阀的截面图。
图37是沿图35的剖面线M-M的替代阀的截面图。
图38是沿图34的剖面线K-K的替代阀的主体的截面图。
图39是沿图35的剖面线M-M的替代阀的主体的截面图。
图40是并入阀的低温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描述根据其原理描述、说明且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此描述并非将本发明限制于本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而相反是用于解释且教示本发明的原理以使得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这些原理且通过这些理解以能够应用原理来不仅实践本文中所描述的实施例,且还能实践可根据这些原理想到的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的范围意欲涵盖字面上或在等效物原则下可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所有这类实施例。本说明书描述并不意欲限制权利要求书或所要求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中描述但未在权利要求书中列举的特征并不意欲限制权利要求书。
应注意,在描述和图式中,类似或大体上类似元件可标记有相同参考编号。然而,有时,这些元件可标记有不同编号,例如在此类标记有助于更清晰描述的情况下。另外,本文中阐述的图式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且在一些情况下,比例可能已放大以更清晰地描绘某些特征。此类标记及图式操作未必暗示潜在实质性目的。此外,图式中的每一个可绘制成不同尺度(例如,图1的尺度可与图28的尺度不同)。
一些特征可使用相对术语,例如顶部、底部、竖直、向右、向左等进行描述。应了解,此类相对术语仅用于参考随附图式。这些相对术语并不意味限制所公开实施例。更确切地说,预期随附图式中所描绘的阀实际上将在不同方向上定向且因此特征的相对定向将改变。
如上所陈述,本说明书意欲视为一整体且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如本文所教示且由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进行解释。
图1到33说明组合调节阀1的示范性结构特征。参看图1到4,阀1具有纵向轴线L且包含与流动部分12接合的设定部分2。组合调节阀1充当流体节能器且充当流体调节器。在充当流体节能器时,阀1在第二端口13b处接收流体且通过第三端口13c排出流体。在充当流体调节器时,阀1在第一端口13a处接收流体且通过第二端口13b排出流体。
设定部分2实现一或多种压力的用户调整,所述压力使得阀1执行调节器功能和节能器功能。更确切地说,设定部分2通过第一弹簧8的压缩实现用户调整。第一弹簧8的压缩控制流动部分12中必需的流体压力量以(a)使得隔膜28向上弯曲,(b)使得隔膜28向下弯曲,及(c)使得隔膜28能够占据中间或平坦位置。
设定部分2包含可调节螺钉3、螺帽4、滚珠5、弹簧支座6、阀帽7、第一弹簧8、阀帽螺钉9和隔膜板10。将螺钉3旋拧到螺帽4和阀帽7中。螺钉3的一端压在安放于弹簧支座6中的滚珠5上。弹簧支座6和隔膜盘10压缩其间的第一弹簧8。
用户可通过关于螺帽4和阀帽7旋转螺钉3来调整第一弹簧8的压缩。当螺钉3在第一方向上(例如,顺时针)旋转时,螺钉3向下移动,因此向下推动滚珠5。由于滚珠5安放在螺钉3与弹簧支座6之间,因此滚珠5和螺钉3的向下运动促使弹簧支座6向下。隔膜盘10安放在隔膜28上,所述隔膜28一般与向下运动相对。因此,第一弹簧8的压缩随弹簧支座6与隔膜盘10之间的更小距离而增大。当第一弹簧8的压缩增大时,第一弹簧8对着隔膜板10施加更大向下力。
当螺钉3在第二相反方向上(例如,逆时针)旋转时,螺钉3向上移动。第一弹簧8向上按压弹簧支座6直到滚珠5接触螺钉3为止。第一弹簧8的压缩由于弹簧支座6与隔膜盘10之间的增大的距离而减小。当第一弹簧8的压缩减小时,第一弹簧8对着隔膜板10施加较小向下力。
流动部分12被配置成(a)启用第一端口13a与第二端口13b之间的内部流体连通,(b)启用第二端口13b与第三端口13c之间的内部流体连通,且(c)停用第一端口13a、第二端口13b与第三端口13c之间的内部流体连通。参看图1到5,流动部分12包含主体13、o型环14、主轴单元15和隔膜28。如图3到5中所示,主轴单元15包含第一阀座阀瓣17(也被称为销接合体或密封表面接合体)、引导件18、销20(也被称为延伸器)、阀座螺钉21、阀座22、垫圈23、第二阀座阀瓣26(也被称为阀座接合体或密封表面接合体)和第二弹簧27。
参看图3到5,阀帽螺钉9对着隔膜28的第一和第二外部部分压缩阀帽7。在o型环14与阀帽7之间压缩隔膜28的第一外部部分。第二外部部分是第一外部部分的径向外侧且在主体13与阀帽7之间压缩。因此,隔膜28阻止流体从空隙13k渗漏且在所述第一外部部分处和所述第二外部部分处通过阀帽7。
引导件18经旋拧到主体13中且可滑动地捕获阀座阀瓣17。引导件18向内压在阀座阀瓣17上以沿纵向轴线L纵向对准阀座阀瓣17。阀座螺钉21向内压在销20上以沿纵向轴线L纵向对准销20。阀座螺钉21并未与销20密封地接合。如将结合图16到17更详细地解释,空隙17c通过阀座螺钉21与空隙22c流体连通。销20包含用于密封地接合第一阀座阀瓣17的阀座204。此外,阀座螺钉21经旋拧到主体中且轴向地压在阀座23上以捕获主体13中的阀座23。在阀座22与主体13之间压缩垫圈23以阻止流体在主体13与阀座22之间流动。
阀座22在阀座224处密封地接合第二阀座阀瓣26。销20插入到第二阀座阀瓣26中以使第二阀座阀瓣26与纵向轴线L纵向对准。第二阀座阀瓣26容纳第二弹簧27以在第二阀座阀瓣26与主体13之间捕获第二弹簧27且使第二弹簧27与纵向轴线L纵向对准。第二阀座阀瓣26的内表面压在第二弹簧27上。
如上所陈述,第一弹簧8使隔膜28向下偏压。空隙13k中的流体压力使隔膜28向上偏压。另外,参看图3到5,空隙17c和18c中的流体压力压在第一阀座阀瓣17上以使隔膜28向上偏压。第二弹簧27使隔膜28向上偏压,但仅直到第二阀座阀瓣26接合阀座22为止。类似地,空隙13e中的流体压力使隔膜28向上偏压,但仅直到第二阀座阀瓣26接合阀座22为止。应理解,由于制造期间诱发的内应力,隔膜28可自然地朝着向上弯曲位置、中间(即,平坦)位置,或向下弯曲位置偏压。
上述偏压和流体压力向隔膜28施加力且因此确定是否隔膜28向上弯曲、向下弯曲或中立的。应了解,由于空隙13k相较于空隙17c具有平行于隔膜28的更大的区域,因此空隙13k中的压力比空隙17c中的压力对隔膜28的位置影响更大。
在安装后,用户在不去除阀帽7的情况下无法取用第三弹簧27或隔膜28。因此,通过旋转螺钉3,用户可控制空隙13k和17c中的使得隔膜28向上弯曲的流体压力和空隙13k和17c中的实现隔膜28向下弯曲的流体压力。更确切地说,当用户向下移动螺钉3时,需要空隙13k和/或17c中的更大的最小压力量以使隔膜28向上弯曲且空隙13k和/或17c中的较低最大压力量以实现隔膜28向下弯曲。相比之下,当用户向上移动螺钉3时,需要空隙13k和/或17c中的较低最小压力量以使隔膜28向上弯曲且空隙13k和/或17c中的更大最大压力量以实现隔膜28向下弯曲。
在向下弯曲通过中间或平坦位置后,隔膜28向下按压阀座阀瓣17直到阀座阀瓣17密封地接合销20为止。主轴单元15,更确切地说第二弹簧27被配置使得当隔膜28向下弯曲时,在第二阀座阀瓣26克服第二弹簧27的向上偏压从阀座22松开之前第一阀座阀瓣17密封地接合销20。借助于第一阀座阀瓣17与销20之间的接触,销20克服第二弹簧27的向上偏压且通过阀座阀瓣17向下移动。
参看图3到5,当隔膜28向下弯曲时,与销20接合的第二阀座阀瓣26向下移动且远离(即,脱离)阀座22,所述阀座22相对于主体13是静态的。在阀座阀瓣26与阀座22脱离后,通过空隙13d、13e、22c、22b和13f在第一端口13a与第二端口13b之间出现流体连通。由于阀座阀瓣17密封地接合销20,因此通过流动部分12阻断(a)第一端口13a和第二端口13b与(b)第三端口13c之间的内部流体连通。换句话说,内部流体连通仅出现在第一端口13a与第二端口13b之间。
随着隔膜28向下弯曲,至少第二弹簧27的压缩增大,因此增大由第二弹簧27对着第二阀座阀瓣26和销20施加的向上力。最终,由第二弹簧27施加的向上力将胜过由第一弹簧8对着隔膜28施加的向下力,因此遏制销20的进一步向下移动。
当空隙13k中的流体压力使隔膜28向上弯曲通过中间或平坦位置时,第二弹簧27对着阀座22推压第二阀座阀瓣26,使得第二阀座阀瓣26占据图3到4中所示的闭合位置。由于第二阀座阀瓣26停止对着阀座螺钉22,因此销20无法通过第一阀座阀瓣17向上移动。此外,空隙22c、18c和17c中的流体压力推动第一阀座阀瓣17离开销20。
参看图3到5,分散在隔膜28的表面区域两端的空隙13k中的流体压力产生第一力。分散在第一阀座阀瓣17的顶侧的表面区域两端的空隙13k中的流体压力产生第二力。分散在阀座204的径向外部的第一阀座阀瓣17的下侧的表面区域的两端的空隙17c中的流体压力产生第三力。当第一力胜过第一弹簧8的向下力时,隔膜28向上弯曲。当第三力胜过第二力时,第一阀座阀瓣17在引导件18中滑动且脱离销20。换句话说,分散在隔膜28的表面区域两端的空隙13k中的第一最小流体压力胜过第一弹簧8的向下力且分散在阀座204外部的第一阀座阀瓣17的底表面区域两端的空隙17c中的第二最小压力胜过分散在第一阀座阀瓣17的顶表面区域两端的空隙13k中的流体压力的向下力。因此,通过空隙13f、22b、22c、18c、17c、13k及13q启用第二端口13b与第三端口13c之间的流体连通。
借助于第二阀座阀瓣26与阀座22之间的接合,阻断(a)第一端口13a与(b)第二端口13b和第三端口13c之间的内部流体连通。换句话说,内部流体连通仅出现在第二端口13b与第三端口13c之间。主轴单元15被配置成使得当隔膜28向上弯曲时,在第一阀座阀瓣17脱离销20之前,第二阀座阀瓣26密封地接合阀座22。
阀帽70的肩部71充当用于隔膜盘10的止动件。因此肩部71和隔膜盘10的组合防止隔膜28向上弯曲超过某一程度,无关于流体压力。
如图3到4中所示,当隔膜28处于中间或平坦位置时,隔膜28与空隙17c中的流体压力的向上力相抵以保持第一阀座阀瓣17与销20密封地接合。第二弹簧27胜过隔膜28对着销20的向下偏压且使得第二阀座阀瓣26密封地接合阀座22。因此,阀1阻断所有端口13a、13b、13c之间的内部流体连通。
主轴单元15经大小设定且配置成用于在隔膜28处于中间位置时,使阀座204密封地抵靠第一阀座阀瓣17的底部。另外,主轴单元15被配置成在隔膜28处于中间位置时,使第二阀座阀瓣26密封地抵靠阀座22。
如图6到10中所示,主体13限定(a)第一端口13a、第二端口13b和第三端口13c及(b)空隙13d、13e、13f、13g、13h、13i、13j、13k、13m、13n、13p和13q。为了方便读者且避免混淆,空隙编号跳过13l和13o。
第一端口13a、第二端口13b和第三端口13c是部分地圆锥形且在主体13中横向延伸。第一端口13a和第二端口13b通过共线中心轴彼此相对。第三端口13c具有与第一端口13a和第二端口13b的中心轴垂直的中心轴。
空隙13d是圆柱形的,其中心轴关于纵向轴线L和第一端口13a的中心轴倾斜。空隙13e是圆柱形的且通过空隙13d连接到空隙13a。空隙13e具有与纵向轴线L平行且共线的中心轴。空隙13e容纳第二阀座阀瓣26、第二弹簧27的端部、阀座22的至少一部分和销20的至少一部分。空隙13f具有垂直于纵向轴线L的中心轴,具有三个凸角,且将第二端口13b与阀座22的空隙22b连接。
空隙13g是盘状的且容纳阀座22的至少一部分、销20的至少一部分和垫圈23。空隙13g可经大小设定且配置成使得阀座22的空隙22b中的流体能够与空隙13f连通而不穿过空隙13g。空隙13g的中心轴与纵向轴线L共线。空隙13g具有超出空隙13e和13h的最大直径的最大直径。如图10中所示,空隙13g包含环形空隙130g。当在截面中查看时,空隙130g是三角形的。垫圈23位于空隙130g正上方。
空隙13h是圆柱形的。限定空隙13h的主体13的内表面经旋拧以与阀座螺钉21以可螺接方式接合。空隙13h的中心轴与纵向轴线L平行。空隙13h容纳阀座螺钉21的带螺纹部分和销20的至少一部分。空隙13i是空隙13h与13j之间的圆锥形过渡。空隙13i相较于空隙13h的不带螺纹部分具有更大的外径和与纵向轴线L共线的中心轴。
空隙13j是圆柱形的。限定空隙13j的主体13的内表面经旋拧以与引导件18以可螺接方式接合。空隙13j的中心轴与纵向轴线L平行。空隙13j容纳引导件18、销20和第一阀座阀瓣17的至少部分。空隙13k是圆柱形的,其中心轴与纵向轴线L共线。空隙13k相较于空隙13e、13g、13h、13i和13j中的任一个具有更大直径。空隙13k容纳引导件18和第一阀座阀瓣17的至少部分。在向下弯曲时,隔膜28突出到空隙13k中。
空隙13m是圆柱形的,其中心轴与纵向轴线L共线。限定空隙13m的主体13的内表面的一部分经旋拧以与阀帽螺钉9以可螺接方式接合。限定空隙13m的内表面的一部分未经旋拧以使得阀帽7能够向外抵靠主体13。当空隙13m在中间或向上弯曲位置中时,其容纳阀帽螺钉9、阀帽7的一部分、隔膜盘10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弹簧8的一部分和隔膜28。如图9中所示,空隙13m包含环形部分130m,其以关于纵向轴线L的非垂直角度延伸到主体13中。
空隙13n是环形的,其中心轴与纵向轴线L共线。空隙13n容纳o型环14。如图9中所示,借助于被配置成使o型环14变形的向上延伸表面132,空隙13n的底部不平坦。空隙13p是环形的,位于空隙13k下方,且具有与纵向轴线L共线的中心轴。空隙13q具有中心轴,其从纵向轴线L偏移但与纵向轴线L平行,且通过空隙13p将端口13c与空隙13k连接。
参看图11,销20包含上部部分201和下部部分202。上部部分201包含突出部分201a和主要部分201b。突出部分201a限定空隙20c。空隙20c是部分地圆锥形的,且具有与纵向轴线L共线的中心轴且通过第一阀座阀瓣17与空隙13k流体连通。突出部分201a包含用于密封地接合第一阀座阀瓣17的阀座204。下部部分202包含延伸部分202a、引导部分202b和接合部分202c。引导部分202b接合第二阀座阀瓣26的顶表面以纵向稳定第二阀座阀瓣26。接合部分202c延伸到第二阀座阀瓣26中。
如图12到13中所示,第一阀座阀瓣17限定空隙17a、17b、17c、17d和17e。空隙17a和17c是圆柱形的且空隙17c相较于空隙17a具有更大直径。空隙17b是槽形的且垂直于纵向轴线L。空隙17c通过空隙17a和17b与主体13的空隙13k流体连通。空隙17d是环形的且从空隙17c延伸。空隙17e是圆锥形的。空隙17a、17b、17c、17d和17e分别具有与纵向轴线L共线的中心轴。
第一阀座阀瓣17包含第一上表面171和第二上表面172。第一上表面171是圆形的且升高高于第二上表面172。第一上表面171抵靠隔膜28。第二上表面172限定安置于第一上表面171下方的槽形空隙17b的底部,使得至少在隔膜28处于中间或平坦位置时,第一上表面171而非第二上表面172压在隔膜28上。第一阀座阀瓣17包含被配置成以压缩方式对销20密封的内表面173。如图12到13中所示,第一阀座阀瓣17包含外周174,通过圆化边缘175将所述外周174过渡地连接到第一上表面171。如图13中所示,外周174包含与引导件18密封地接合的一或多个向外延伸密封环176。
图13A说明替代第一阀座阀瓣1700,可将其替换到图5的主轴15中以替代第一阀座阀瓣17。如图13A中所示,替代第一阀座阀瓣1700限定空隙1700a、1700b、1700c、1700d和1700e。空隙1700a和1700c是圆柱形的,且空隙1700c相较于空隙1700a具有更大直径。空隙1700b是槽形的且在替代第一阀座阀瓣1700安装于主轴15中时垂直于纵向轴线L。当替代第一阀座阀瓣1700安装于主轴15中时,空隙1700c通过空隙1700a和1700b与主体13的空隙13k流体连通。空隙1700d是环面的且从空隙1700c延伸。空隙1700e是圆锥形的。空隙1700a、1700b、1700c、1700d和1700e分别具有与纵向轴线L共线的中心轴。
替代第一阀座阀瓣1700包含第一上表面1701和第二上表面1702。第一上表面1701是圆形的且升高高于第二上表面1702。第一上表面1701抵靠隔膜28。第二上表面1702限定安置于第一上表面1701下方的槽形空隙1700b的底部,使得至少在隔膜28处于中间或平坦位置时,第一上表面1701而非第二上表面1702压在隔膜28上。替代第一阀座阀瓣1700包含被配置成以压缩方式对销20密封的内表面1703。如图13中所示,第一阀座阀瓣1700包含外周1704,通过圆化边缘1705将所述外周1704过渡地连接到第一上表面1701。如图13A中所示,外周1704包含与引导件18密封地接合的向外延伸密封环1706。替代第一阀座阀瓣1700包含安置于空隙1700d中的支撑环1707。当替代第一阀座阀瓣1700通过密封环1706与引导件18密封地接合时,支撑环1707提供向外支撑(例如,径向加强)。在一些实例中,支撑环1707是金属(例如,钢、不锈钢、黄铜、青铜、铝等)。
如图14到15中所示,引导件18包含上表面181、外螺纹182、内部唇183、底表面184、无螺纹外周185、圆化边缘186和内表面187。引导件18通过外螺纹182与主体13以可螺接方式接合。引导件18限定空隙18a、18b、18c和18d。可将工具插入到空隙18b中以紧固引导件18与主体13之间的螺纹接合。空隙18a具有圆柱形和圆锥形部分,具有与纵向轴线L共线的中心轴且由内部唇183限定。空隙18c是圆柱形的,其直径大于空隙18a的圆柱形部分,具有与纵向轴线L共线的中心轴。通过空隙18a的圆锥形部分将空隙18c过渡地连接到空隙18a的圆柱形部分。空隙18d是圆锥形的且将内表面187过渡地连接到底表面184。通过圆化边缘186将无螺纹外周185过渡地连接到底表面184。内部唇183具有小于内表面187的直径。内部唇183抵靠第一阀座阀瓣17的外周174且通过密封环176捕获第一阀座阀瓣17。
如图16到17中所示,阀座螺钉18包含上表面211、外螺纹212、底表面213、至少一个斜面214和内表面215。空隙21a和21b由内表面215限定。空隙21a是圆柱形的且具有与纵向轴线L共线的中心轴。每一空隙21b形成与空隙21a连通的拐角。换句话说,空隙21b是圆柱形空隙21a的延伸(例如,分枝)。阀座螺钉21通过外螺纹212与主体13以可螺接方式接合。空隙21a容纳销20以将销20与内表面215可滑动地接合,且每一空隙21b在阀座螺钉21与销20之间形成流体通道。在操作中,流体通过空隙21b在空隙22c与18c(图3到4中示出)之间连通。可将工具插入到空隙21b中以紧固阀座螺钉21与主体13之间的螺纹接合。换句话说,空隙21b用于在将销20插入到空隙21a中时传送流体且用于提供至少一个工具接合表面。在图16的所说明实例中,空隙21b布置成六边形。应理解,阀座螺钉21可限定大于零的任何数目的空隙21b,且空隙21b可以是任何形状(例如,矩形、凸起等)。斜面214提供导入件(lead-in)以促进将销20插入到阀座螺钉21中且将销20与阀座螺钉21滑动接合。
参看图18到20,阀座22限定空隙22a、22b、22c和22d。空隙22a和22b是圆柱形的且具有与纵向轴线L共线的相应中心轴。空隙22a相较于空隙22b具有更大直径。空隙22d是圆锥形的且过渡地连接空隙22a和22b。空隙22a和22b容纳销20的一部分。空隙22c是槽形的,与纵向轴线L大体上垂直且连接到空隙13f。阀座22包含第一上表面221、用于接合垫圈23的第一肩部222、第二肩部223和第二上表面225。第二上表面225安置在第一上表面下方以限定槽形空隙22c。第二肩部223包含抵靠第二阀座阀瓣26的环形阀座224。阀座224随着其在向下方向上延伸而变窄,使得阀座224的外径缩小,同时阀座224的内径保持不变。
参看图21到22,垫圈23包含上表面231、底表面232和外周233。垫圈23限定空隙23a。空隙23a是圆柱形的,具有与纵向轴线L共线的中心轴,且容纳销20的一部分。上表面231接合阀座22的第一肩部222。底表面232接合主体13。
参看图23到24,第二阀座阀瓣26限定空隙26a、26b、26c、26d和26e。空隙26a、26b、26c、26d和26e分别具有与纵向轴线L共线的中心轴。空隙26d是圆锥形的。空隙26a、26b、26c和26e是圆柱形的。空隙26a相较于空隙26b具有更小直径。空隙26b容纳销20的引导部分202b。空隙26a容纳销20的接合部分202c。第二阀座阀瓣26包含:第一上表面261,其被配置成以压缩方式对阀座螺钉22密封;肩部262,其被配置成容纳第二弹簧27且向内抵靠第二弹簧27;和第一外周265,其包含平坦表面263和圆形部分264。平坦表面263为空隙13e中的第二阀座阀瓣26提供间隙。第二阀座阀瓣26还包含第二外周266、过渡表面267和底表面268。圆形部分264具有大于第二外周266的直径。过渡表面267是圆锥形的以在第二外周266与第一外周265之间过渡。圆化边缘269形成于圆形部分264与底表面268之间。正方形边缘2610形成于平坦表面263与底表面268之间。
如图25中所示,阀帽7限定空隙7a、7b和7c。空隙7a、7b和7c是圆柱形的且具有与纵向轴线L共线的中心轴。空隙7a的直径小于空隙7b的直径。空隙7b的直径小于空隙7c的直径。阀帽7包含第一肩部71、第二肩部74和第三肩部75。隔膜28与第二肩部74接合。阀帽螺钉9与第三肩部75接合。阀帽7包含限定空隙7a的内螺纹72和排气孔73。空隙7c容纳隔膜盘10。空隙7b容纳第一弹簧8和弹簧支座6。
参看图26和27,阀帽螺钉9是环形的且通过与纵向轴线L共线的中心轴限定内部圆柱形空隙9a。阀帽螺钉9限定多个矩形狭槽9b。可将工具插入到狭槽9b中以使得用户能够站在阀帽7上方以扭转阀帽螺钉9。换句话说,在没有狭槽9b的情况下,用户将不能够扭转阀帽螺钉9,因为主体13的外壁包围阀帽螺钉9。阀帽螺钉9包含被配置成接合主体13的内螺纹的外螺纹91。外螺纹91可关于阀帽螺钉9的外周为连续的或可在对应于狭槽9b的间隔期间不存在。阀帽螺钉9进一步包含底表面92。底表面92与阀帽7的第三肩部75接合。
图28到29展示在变形且安装到阀1中之前的隔膜28。在变形之前,隔膜28是平坦、圆形且连续的金属件。在变形后且当隔膜28处于中间或平坦位置时,如图3到4所示,圆形内部部分升高高于外部部分。圆形内部部分被配置成接触第一阀座阀瓣17和隔膜盘10。环形外部部分被配置成接触o型环14。在变形后,隔膜28保持连续和实心的以大体上防止流体渗漏到隔膜盘10与阀帽7之间的界面中。
参看图30到31,o型环14包含外周141且限定空隙14a。o型环14是大体上环面的(例如,圆环形)。空隙14a具有与纵向轴线L共线的中心轴。o型环14通过空隙13n与主体13密封地接合且与隔膜28密封地接合。
参看图32,弹簧支座6包含上表面61、底表面62、肩部63、斜面64和外周65,且限定空隙6a和6b。空隙6a和6b具有与纵向轴线L共线的中心轴。空隙6a是圆柱形和部分圆锥形的。空隙6b是圆锥形的。空隙6a和6b容纳滚珠5。肩部63通过斜面64过渡到底表面。肩部63与第一弹簧8接合。肩部63和顶表面61通过圆化边缘分别过渡到外周65。斜面64可提供导入以促进将第一弹簧8与肩部63接合。
如图33中所示,隔膜盘10包含下表面101、第一上表面102、第二上表面103、第一环104和第二环105,且限定内部空隙10a和10b。内部空隙10a由第一环104限定,是圆柱形且具有与纵向轴线L共线的中心轴。内部空隙10b由第一环104和第二环105限定,具有与纵向轴线L共线的中心轴,且被配置成容纳第一弹簧8。借助于第一弹簧8,下表面101与隔膜28大体上连续地接合(即,下表面101在所有中间或平坦、向上弯曲和向下弯曲位置中接触隔膜28)。第一下表面102安置在第二上表面103下方。第一环104相较于第二环105具有更小直径。因此在第一环104与第二环105之间捕获弹簧8。第一环104是斜面的以促进将第一弹簧8插入到空隙10b中。第二上表面103被配置成接触阀帽7的肩部或阶状物71以遏止隔膜28向上弯曲。
图34到39说明替代组合调节阀11的示范性结构特征。替代阀11是图1到4的阀1的替代实施例。参看图36到37,替代阀11具有纵向轴线L且包含如上所述的图1到4、25到27和32到33的与替代流动部分121接合的设定部分2和其相应组件。替代阀11充当流体节能器且充当流体调节器。在充当流体节能器时,替代阀11在第二端口131b处接收流体且通过第三端口131c排出流体。在充当流体调节器时,替代阀11在第一端口131a处接收流体且通过第二端口131b排出流体。
替代流动部分121被配置成(a)启用第一端口131a与第二端口131b之间的内部流体连通,(b)启用第二端口131b与第三端口131c之间的内部流体连通,且(c)停用第一端口131a、第二端口131b与第三端口131c之间的内部流体连通。参看图34到37,替代流动部分121包含替代主体131、图3到4和30到31的o型环14、图3到5和11到24的主轴单元15及其相应组件和图3到4和28到29的隔膜28。
参看图34到37,阀帽螺钉9对着隔膜28的第一和第二外部部分压缩阀帽7。在o型环14与阀帽7之间压缩隔膜28的第一外部部分。第二外部部分是第一外部部分的径向外侧且在替代主体131与阀帽7之间压缩。因此,隔膜28阻止流体从空隙131k渗漏且在所述第一外部部分处和所述第二外部部分处通过阀帽7。
将引导件18旋拧到替代主体131中。阀座螺钉21经旋拧到替代主体131中且轴向地压在阀座22上以捕获替代主体131中的阀座22。在阀座22与替代主体131之间压缩垫圈23以阻止流体在替代主体131与阀座22之间流动。第二阀座阀瓣26容纳第二弹簧27以在第二阀座阀瓣26与替代主体131之间捕获第二弹簧27且使第二弹簧27与纵向轴线L纵向对准。主轴单元15的组件的其它连接和相互作用如上所述。
如上所述,第一弹簧8使隔膜28向下偏压。空隙131k中的流体压力使隔膜28向上偏压。另外,如上所述,主轴单元15的空隙中的流体压力使隔膜28向上偏压。类似地,空隙131e中的流体压力使隔膜28向上偏压,但仅直到如上所述的主轴单元15的向上移动停止为止。
这些偏压和流体压力向隔膜28施加力且因此确定是否隔膜28向上弯曲、向下弯曲或中立的。应了解,由于空隙131k相较于主轴单元15的空隙具有平行于隔膜28的更大的区域,因此空隙131k中的压力比主轴单元15中的压力对隔膜28的位置影响更大。
在安装后,用户在不去除阀帽7的情况下无法取用主轴单元15或隔膜28。因此,通过旋转螺钉3,用户可控制空隙131k和主轴单元15中的流体压力,这使得隔膜28如上所述关于空隙13k和17c向上且向下弯曲。
当隔膜28向下弯曲时,使主轴单元15移位以通过空隙131d、131e、主轴单元15和空隙131f来准许第一端口131a与第二端口131b之间的流体连通。当使主轴单元15向下移位时,通过替代流动部分121阻断(a)第一端口131a和第二端口131b与(b)第三端口131c之间的内部流体连通。换句话说,内部流体连通仅出现在第一端口131a与第二端口131b之间。
当空隙131k中的流体压力使隔膜28向上弯曲超过中间或平坦位置时,主轴单元15占据图36到37中所示的闭合位置,所述闭合位置类似于图3到4的闭合位置。
分散在隔膜28的表面区域两端的空隙131k中的流体压力产生第一力。如上所述,分散在主轴单元15的第一阀座阀瓣的顶侧的表面区域两端的空隙131k中的流体压力产生第二力。如上所述,主轴单元15中的流体压力产生第三力。当第一力胜过设定部分2的向下力时,隔膜28向上弯曲。如上所述,当第三力胜过第二力时,第一阀座阀瓣脱离主轴单元15的销。类似于上文,分散在隔膜28的表面区域两端的空隙131k中的第一最小流体压力胜过设定部分2的向下力,且分散在第一阀座阀瓣的底表面区域的一部分两端的主轴单元15中的第二最小压力胜过分散在主轴单元15的顶表面区域两端的空隙131k中的流体压力的向下力。因此,通过空隙131f和131q及主轴单元15启用第二端口131b与第三端口131c之间的流体连通。
类似于上文,当隔膜28向上弯曲时,阻断(a)第一端口131a与(b)第二端口131b和第三端口131c之间的内部流体连通。换句话说,内部流体连通仅出现在第二端口131b与第三端口131c之间。
如图36到37中所示,当隔膜28处于中间或平坦位置时,隔膜28与主轴单元15中的流体压力的向上力相抵且主轴单元15占据闭合位置。因此,替代阀11阻断所有第一端口131a、第二端口131b和第三端口131c之间的内部流体连通。
如图38到39中所示,替代主体131限定(a)第一端口131a、第二端口131b和第三端口131c和(b)空隙131d、131e、131f、131g、131h、131i、131j、131k、131m、131n、131p和131q。为了方便读者且避免混淆,空隙编号跳过131l和131o。
第一端口131a、第二端口131b和第三端口131c是部分地圆锥形且在主体131中横向延伸。第二端口131b和第三端口131c通过共线中心轴彼此相对。第一端口131a的中心轴垂直于第二端口131b和第三端口131c的中心轴。
空隙131d是圆柱形的,其中心轴关于纵向轴线L和第一端口131a的中心轴倾斜。空隙131e是圆柱形的且通过空隙131d连接到空隙131a。空隙131e具有与纵向轴线L平行且共线的中心轴。空隙131e以与上文所述的空隙13e相同的方式容纳主轴单元15。空隙131f具有垂直于纵向轴线L的中心轴,具有三个凸角,且以与上文所述的空隙13f相同的方式将第二端口131b与主轴单元15的空隙连接。
空隙131g是盘状且以与上文所述的空隙13g相同的方式容纳主轴单元15。空隙131g的中心轴与纵向轴线L共线。空隙131g具有超出空隙131e和131h的最大直径的最大直径。
空隙131h是圆柱形的。限定空隙131h的替代主体131的内表面经旋拧以与主轴单元15以可螺接方式接合。空隙131h的中心轴与纵向轴线L平行。空隙131h以与上文所述的空隙13h相同的方式容纳主轴单元15。空隙131i是空隙131h与131j之间的圆锥形过渡。空隙131i相较于空隙131h的不带螺纹部分具有更大的外径和与纵向轴线L共线的中心轴。
空隙131j是圆柱形的。限定空隙131j的替代主体131的内表面经旋拧以与主轴单元15以可螺接方式接合。空隙131j的中心轴与纵向轴线L平行。空隙131j以与上文所述的空隙13j相同的方式容纳主轴单元15。空隙131k是圆柱形的,其中心轴与纵向轴线L共线。空隙131k相较于空隙131e、131g、131h、131i和131j具有更大直径。空隙131k以与上文所述的空隙13k相同的方式容纳主轴单元15。在向下弯曲时,隔膜28突出到空隙13k中。
空隙131m是圆柱形的,其中心轴与纵向轴线L共线。限定空隙131m的替代主体131的内表面的一部分经旋拧以与阀帽螺钉9以可螺接方式接合。限定空隙131m的内表面的一部分未经旋拧以使得阀帽7能够向外抵靠替代主体131。空隙131m以与上文所述的空隙13m相同的方式容纳隔膜28(当在中间或向上弯曲位置中时)和主轴单元15。
空隙131n是环形的,其中心轴与纵向轴线L共线。空隙131n容纳o型环14。空隙131p是环形的,位于空隙131k下方,且具有与纵向轴线L共线的中心轴。空隙131q具有中心轴,其从纵向轴线L偏移但与纵向轴线L平行,且通过空隙131p将第三端口13c与空隙131k连接。
通过阀和替代阀提供若干优势。首先,阀1和替代阀11通过应用两个不同的独立可移动阀座阀瓣17、26将调节器功能与节能器功能分开。当仅期望端口中的两个之间的流体连通时,包含独立可移动阀座阀瓣减小阀1中的全部三个端口13a、13b、13c之间或全部三个端口131a、131b、131c之间的非预期流体连通的几率。
第二阀帽7和主体13将主轴单元15限制在阀1内和替代阀11内。此限制减小通过阀1或通过替代阀11的外部渗漏的可能性且减小损坏主轴单元15的几率。
第三,通过应用阀帽螺钉9以关于主体13或关于替代主体131锁定阀帽7,减小损坏隔膜28的几率。换句话说,阀帽螺钉9使用户能够在阀帽7与主体13或替代主体131之间稳定地且可靠地压缩隔膜28。在至少一些现有技术设计中,阀帽经直接旋拧到主体,其增大在装配期间损坏在阀帽与主体之间压缩的隔膜的几率。这是因为阀帽螺钉的缺失阻止用户可靠地控制主体与阀帽之间的压缩。
第四,阀1和替代阀11使得用户能够在单一方向上置换内部组件。更确切地说,在脱离阀帽螺钉9且去除阀帽7后,当向下看主体13或主体131时,用户可取用且去除整个主轴单元15。
第五,阀1和替代阀131沿隔膜28的外圆周分别地在隔膜28与主体13或替代主体131之间产生金属间密封。阀帽7对着主体13或替代主体131压缩隔膜28以确保密封的完整性。除产生紧密密封外,此压缩确保在操作期间,隔膜28并未水平地或横向地(即,垂直于纵向轴线L)移动。
第六,o型环14提供额外密封,其阻止流体渗漏通过隔膜28和阀帽7与主体13或替代主体131之间。另外,o型环14(通过充当弹簧)吸收施加到隔膜28的一些向下力。因此,o型环14减小由阀帽螺钉9产生且由阀帽7施加的向下力将使隔膜28开裂的几率。此外,o型环14的存在使得隔膜28相较于至少一些现有技术隔膜能够更大程度地弯曲。更确切地说,由于o型环14充当吸收对隔膜28施加的力的弹簧,因此隔膜28可忍受与更多极端弯曲位置相关联的更大的力。
第七,由于阀座螺钉22与主体13和替代主体131分离,因此用户可在装配之前加工第二阀座阀瓣26密封的密封表面(阀座224)。在至少一些现有技术设计中,阀座形成于主体的内表面上。因此,难以取用且因此精确加工这些现有技术阀座。当那些内表面面向下方时,主体的底部部分可与主体的顶部部分以可螺接方式分离以使得工具能够取用面向下方的内表面。由于阀座螺钉22是可去除的,因此主体13和替代主体131可一体地形成。另外,用户可周期性地置换阀座螺钉22而无需置换主体13或替代主体131。当阀座形成于主体的内表面上时,在不置换整个主体的情况下无法置换这些阀座。
第八,将第一阀座阀瓣17限制在隔膜28与销20之间。因此,不需要将第一阀座阀瓣17附接到隔膜28。在至少一些现有技术设计中,将阀座阀瓣附接到隔膜,迫使隔膜中的孔容纳阀座阀瓣。因此,本公开使得隔膜28能够为实心材料件,其减小通过隔膜28渗漏的几率。
第九,第一阀座阀瓣17是倒置碗设计(即,碗形),其阻止污染物留在销20与第一阀座阀瓣17的内表面173之间。此外,第一阀座阀瓣17的顶部包含上表面171和下表面172。由于上表面171与隔膜28之间的接触,留在隔膜28与第一阀座阀瓣17之间的污染物将因此从上表面171朝向下表面172偏压。
这一优势列表并不详尽。参看说明书和图式的其它部分,本发明的额外优势将显而易见。
o型环14和垫圈23可以是可压缩的聚合物,例如PTFE或全向密封件。隔膜28、主体13和替代主体131可以是金属。第一阀座阀瓣17和第二阀座阀瓣26可以是可压缩材料(例如PTFE)以阻止第一阀座阀瓣17损坏隔膜28且阻止第二阀座阀瓣26损坏阀座22。阀1和替代阀11的剩余组件可以是金属。
图40示意性地说明用于容纳、存储和分配低温流体(例如,天然气、氧气等)的低温系统300。低温系统300包含阀1、槽301(其包含内部槽303和外部槽302)、液相流体304、气相流体305、第一二通阀306、第二二通阀308、四通接头或阀307、二通排放阀309、内部槽爆破片310、压力表311、安全性释压阀312、外部槽防爆盘313、管线320到330和三通接头331。应理解,在另一实施例中,替代阀11也可替代阀1用于低温系统300中。
槽301包含保护性外部槽302和用于存储流体的内部槽303。内部槽303内部的流体自然地分成液体流体304和气体流体305。管线328和330在三通接头331处流体地连通。尽管管线330和329交叉,但管线330和329是独立的且不流体连通,如由图40中的迂回管(jumpover)指示。管线320延伸到槽301的下部部分以与液体流体304连通。管线328延伸到槽301的上部部分以与气体流体305连通。管线327是增压盘管(pressure building coil)且从槽301的底部接收液体流体304。管线324是气化器。管线327连接到第一端口13a。管线328连接到第二端口13b。管线329连接到第三端口13c。接头或四通阀307被配置成流体地连通管线322、323、320和329。接头或四通阀307可使得用户能够将管线322、323、320和329中的一些或全部与接头或四通阀307选择性地隔离。
用户可通过将低温流体源连接到管线321且打开第一二通阀306来填充槽301。用户可在打开第一二通阀306后通过管线321抽取液体流体。用户可在打开第二二通阀308后通过管线326抽取气体流体。
如上所述,阀1被配置成(a)启用第一端口13a与第二端口13b之间的内部流体连通,(b)启用第二端口13b与第三端口13c之间的内部流体连通,且(c)停用第一端口13a、第二端口13b与第三端口13c之间的内部流体连通。如上所述,阀1被配置成基于空隙13k、17c和13e中的流体压力执行这些功能。来自槽301的流体通过管线320、四通阀307、管线329和第三端口13c进入空隙13k。来自槽301的流体通过管线328和第二端口13b进入空隙17c。来自槽301的流体通过管线327和第一端口13a进入空隙13e。
当槽301中的流体压力低于第一预定压力时,阀1被配置成启用第一端口13a与第二端口13b之间的内部流体连通。由于低压且如先前所讨论,隔膜28占据向下弯曲位置。因此,第二阀座阀瓣26脱离阀座22,且第一阀座阀瓣17与销20接合。因此,通过阀1启用第一端口13a与第二端口13b之间的流体连通,同时通过阀1停用(a)第一端口13a和第二端口13b与(b)第三端口13c之间的流体连通。当启用第一端口13a与第二端口13b之间的流体连通时,液体流体进入管线327(增压盘管),其将液体流体气化成气体流体。气体流体进入第一端口13a,流动穿过第二端口13b,且以气体形式重新进入槽301。因此,槽301中的压力增大。
当槽301中的压力高于第二预定压力时,阀1被配置成启用第二端口13b与第三端口13c之间的内部流体连通。第二预定压力大于第一预定压力。由于较高压力,如先前所讨论,隔膜28占据向上弯曲位置。因此,第二阀座阀瓣26与阀座22接合。当用户打开与第三端口13c流体连通的第一二通阀306和/或第二二通阀308时,空隙13k中的流体压力突然减小,而空隙17c中的流体压力大体上保持处于较高压力。因此,在空隙13k与17c之间形成压差。由于压差,第一阀座阀瓣17脱离销20。因此,通过阀1启用第二端口13b与第三端口13c之间的流体连通,同时通过阀1停用(a)第二端口13b和第三端口13c与(b)第一端口13a之间的流体连通。
当启用第二端口13b与第三端口13c之间的流体连通且用户打开二通阀308时,流体通过阀1从管线328流动到管线329中,通过接头或四通阀307,通过管线323且进入气化器324中。气化器324将任何剩余液体流体转化为气体流体且将气体流体递送到二通阀308。通过管线326将流体分配到消耗器(例如,引擎)。
当槽301中的流体压力在第一预定压力与第二预定压力之间时,阀1被配置成停用第一端口13a、第二端口13b与第三端口13c之间的内部流体连通。在打开二通阀308后,流体通过阀307,通过管线323从管线320流动到气化器324(其中液体流体转化为气体流体)中,通过第二二通阀308且流出管线326。在打开第一二通阀306后,流体流动穿过管线320,穿过四通阀307,穿过管线322,穿过第一二通阀306且流出管线321。因此,应了解,通过二通阀306递送的流体相较于通过第二二通阀308递送的流体包含更多液相流体。

Claims (20)

1.一种用于传送流体的阀,所述阀包括:
阀帽,其固定到主体;
柔性隔膜,其压缩于所述阀帽与所述主体之间;
第一弹簧,其安置于所述阀帽中;和
主轴单元,其安置于所述主体中且包括:
销;
第一阀座阀瓣,其安置于所述销与所述隔膜之间,所述第一阀座阀瓣和所述销限定第一空隙,所述第一弹簧使所述隔膜朝向所述第一阀座阀瓣偏压;和
阀座螺钉,其与所述主体接合且与所述销可滑动地接合,其中所述阀座螺钉的内表面和所述销的表面配置成限定与所述第一空隙流体连通的流体通道,其中所述主体限定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且所述流体通道配置成允许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通过所述流体通道内部流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
其中所述阀被配置成具有(a)第一位置,其中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内部流体连通且所述第一端口或所述第二端口均不与所述第三端口内部流体连通,(b)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内部流体连通且所述第二端口或所述第三端口均不与所述第一端口内部流体连通,及(c)第三位置,其中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中无一个内部流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其进一步包括压缩于所述隔膜与所述主体之间的o型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其中所述主体限定环形第二空隙,且所述o型环安置于所述环形第二空隙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其中所述主体包括突出到所述o型环中的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其中所述第一阀座阀瓣是碗形的,其中内表面面朝所述销且外表面面朝所述隔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其中所述主轴单元包括与所述主体接合且与所述销可滑动地接合的阀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其中通过所述阀座螺钉将所述阀座固持在所述主体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其中所述阀座包括密封表面,所述主轴单元包括固定到所述销的第二阀座阀瓣,且所述第二阀座阀瓣被配置成以压缩方式对所述阀座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其中所述主轴单元包括使所述第二阀座阀瓣朝向所述阀座偏压的第二弹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阀,其中所述第二弹簧接触所述主体,所述主体一体地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其中所述阀座限定与所述流体通道流体连通的第三空隙。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其进一步包括阀帽螺钉,其接合到所述主体以将所述阀帽固定到所述主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阀,其进一步包括压缩于所述隔膜与所述主体之间的o型环,其中所述阀帽螺钉安置于所述o型环上方,使得通过所述隔膜将由所述阀帽螺钉施加到所述阀帽的向下力至少部分地传递到所述o型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阀,其中所述阀帽螺钉安置于所述阀帽的外圆周肩部中。
16.一种用于传送流体的阀,所述阀包括:
阀帽,其固定到主体,所述主体限定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
柔性隔膜,其压缩于所述阀帽与所述主体之间;
第一弹簧,其安置于所述阀帽中;和
主轴单元,其安置于所述主体中且包括:
销;
第一阀座阀瓣,其安置于所述销与所述隔膜之间,所述第一阀座阀瓣和所述销限定第一空隙,所述第一弹簧使所述隔膜朝向所述第一阀座阀瓣偏压;和
阀座螺钉,其与所述主体接合且与所述销可滑动地接合,其中所述阀座螺钉的内表面和所述销的表面限定与所述第一空隙流体连通的流体通道,其中所述流体通道配置成允许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通过所述流体通道内部流体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流体通道流体连通,且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隔膜的下表面流体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阀,其中所述阀被配置成具有(a)第一位置,其中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内部流体连通且所述第一端口或所述第二端口均不与所述第三端口内部流体连通,(b)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内部流体连通且所述第二端口或所述第三端口均不与所述第一端口内部流体连通,及(c)第三位置,其中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中无一个内部流体连通。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阀,其中所述主轴单元包括通过所述阀座螺钉固持于所述主体中的阀座,所述阀座限定与所述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二端口流体连通的第二空隙。
19.一种用于传送流体的阀,所述阀包括:
阀帽,其固定到主体,所述主体限定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
柔性隔膜,其压缩于所述阀帽与所述主体之间;
第一弹簧,其安置于所述阀帽中;和
主轴单元,其安置于所述主体中且包括:
销;
第一阀座阀瓣,其安置于所述销与所述隔膜之间,所述第一阀座阀瓣和所述销限定第一空隙,所述第一弹簧使所述隔膜朝向所述第一阀座阀瓣偏压;
阀座螺钉,其与所述主体以可螺接方式接合且与所述销可滑动地接合,所述阀座螺钉和所述销限定与所述第一空隙流体连通的流体通道;
阀座,通过所述阀座螺钉固持在所述主体中且与所述销可滑动地接合;
第二阀座阀瓣,其固定到所述销且配置成密封地接合所述阀座;
所述阀被配置成具有(a)第一位置,其中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内部流体连通且所述第一端口或所述第二端口均不与所述第三端口内部流体连通,(b)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内部流体连通且所述第二端口或所述第三端口均不与所述第一端口内部流体连通,及(c)第三位置,其中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中无一个内部流体连通;
其中(a)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第二阀座阀瓣与所述阀座分离且所述第一阀座阀瓣与所述销密封地接合,(b)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第二阀座阀瓣与所述阀座密封地接合且所述第一阀座阀瓣与所述销分离,且(c)在所述第三位置中,所述第二阀座阀瓣与所述阀座密封地接合且所述第一阀座阀瓣与所述销密封地接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阀,其进一步包括:
o型环,其压缩于所述隔膜与所述主体之间;
阀帽螺钉,其旋拧到所述主体中以关于所述主体固定所述阀帽,所述阀帽螺钉安置于所述o型环上方,使得通过所述隔膜将由所述阀帽螺钉施加到所述阀帽的向下力至少部分地传递到所述o型环。
CN201780095436.5A 2017-09-27 2017-09-27 组合调节器阀 Active CN1111489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103667 WO2019061071A1 (en) 2017-09-27 2017-09-27 COMBINED CONTROL VALV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8927A CN111148927A (zh) 2020-05-12
CN111148927B true CN111148927B (zh) 2023-06-02

Family

ID=65900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5436.5A Active CN111148927B (zh) 2017-09-27 2017-09-27 组合调节器阀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261984B2 (zh)
EP (2) EP3688351B1 (zh)
CN (1) CN111148927B (zh)
ES (1) ES2942433T3 (zh)
WO (1) WO20190610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65493B2 (en) 2015-04-30 2017-02-07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Array microphone system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US9554207B2 (en) 2015-04-30 2017-01-24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Offset cartridge microphones
US10367948B2 (en) 2017-01-13 2019-07-30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Post-mixing acoustic echo cancell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19231632A1 (en) 2018-06-01 2019-12-05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Pattern-forming microphone array
US11297423B2 (en) 2018-06-15 2022-04-05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Endfire linear array microphone
WO2020061353A1 (en) 2018-09-20 2020-03-26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Adjustable lobe shape for array microphones
US11558693B2 (en) 2019-03-21 2023-01-17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Auto focus, auto focus within regions, and auto placement of beamformed microphone lobes with inhibition and voice activity detection functionality
CN113841419A (zh) 2019-03-21 2021-12-24 舒尔获得控股公司 天花板阵列麦克风的外壳及相关联设计特征
WO2020191380A1 (en) 2019-03-21 2020-09-24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Inc. Auto focus, auto focus within regions, and auto placement of beamformed microphone lobes with inhibition functionality
TW202101422A (zh) 2019-05-23 2021-01-01 美商舒爾獲得控股公司 可操縱揚聲器陣列、系統及其方法
EP3977449A1 (en) 2019-05-31 2022-04-06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Low latency automixer integrated with voice and noise activity detection
JP2022545113A (ja) 2019-08-23 2022-10-25 シュアー アクイジッション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指向性が改善された一次元アレイマイクロホン
US11552611B2 (en) 2020-02-07 2023-01-10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reference gain
US11706562B2 (en) 2020-05-29 2023-07-18 Shure Acquisition Holdings, Inc. Transducer steering and configu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a local positioning system
CN111810687B (zh) * 2020-06-15 2022-02-11 武汉伯斯特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泄压直动式溢流阀
CN116918351A (zh) 2021-01-28 2023-10-20 舒尔获得控股公司 混合音频波束成形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1814A (zh) * 2011-03-21 2012-09-26 泰思康公司 具有阀芯的背压调节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9397A (en) * 1909-09-07 1910-05-24 Walter C Simmons Gas-controlling device.
CH98387A (de) 1921-10-06 1923-03-16 Autogen Endress A G Vorm Georg Druckreduzierventil.
US1666609A (en) * 1926-02-16 1928-04-17 Soffge Hermann Pressure regulator
US1938327A (en) * 1932-09-14 1933-12-05 Globe Machine & Stamping Co Combined pressure regulator and switch
US2049382A (en) * 1934-09-01 1936-07-28 Air Reduction Pressure regulator
US2628454A (en) * 1946-01-23 1953-02-17 Mueller Co Fluid pressure regulator
US2661578A (en) * 1947-03-06 1953-12-08 Rockwell Mfg Co Fluid pressure regulator
US2788798A (en) * 1952-12-24 1957-04-16 Mueller Co Gas pressure regulator
US2761464A (en) * 1953-06-08 1956-09-04 Norgren Co C A Pilot controlled regulator
AT279986B (de) * 1967-09-01 1970-03-25 Seidl Karl Druckminderventil
US3699998A (en) * 1970-12-11 1972-10-24 Frank Baranowski Jr Calibrated pressure regulator
GB1401614A (en) 1971-07-06 1975-07-16 British Oxygen Co Ltd Pressure-reducing gas-flow regulator valves
US4418924A (en) * 1980-10-20 1983-12-06 Mack James F Bi-surface sealing mechanism with rolling/sliding O-ring
US4624277A (en) * 1985-10-03 1986-11-25 Harry Veite Pressure regulating and relief valve
GB8918503D0 (en) 1989-08-14 1989-09-20 Meggitt Uk Ltd Multi-function valve
US5136852B1 (en) * 1991-04-10 1994-05-31 Minnesota Valley Eng Control regulator and delivery system for a cryogenic vessel
DE9107023U1 (zh) 1991-06-07 1991-10-10 Druva-Armaturen Gmbh, 6904 Eppelheim, De
CN201462123U (zh) 2009-04-30 2010-05-12 北京市科海龙华工业自动化仪器有限公司 气动稳压调压阀
CN102575781A (zh) * 2009-11-10 2012-07-11 泰科阀门控制有限合伙公司 改进的压力恢复节能器阀
US20110162730A1 (en) 2010-01-04 2011-07-07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Valve for a pressure regulator
CN102052495B (zh) 2011-01-13 2012-05-23 天津市益斯达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天然气减压阀
US8960216B2 (en) * 2011-03-21 2015-02-24 Tescom Corporation Diaphragm control valve having a universal diaphragm mounting location
CN102691803B (zh) 2011-03-21 2017-04-12 泰思康公司 用于压力调节器的振动抑制弹簧夹
CN202091587U (zh) 2011-06-02 2011-12-28 大连兴元深冷阀门有限公司 弹簧薄膜式减压阀
GB2535650B (en) 2015-02-20 2017-02-15 The West Group Ltd Pressure regulator
CN206246757U (zh) 2016-10-11 2017-06-13 恒丰赛特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轴流型自力式压力调节阀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1814A (zh) * 2011-03-21 2012-09-26 泰思康公司 具有阀芯的背压调节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88351A1 (en) 2020-08-05
US20220213970A1 (en) 2022-07-07
US20200278043A1 (en) 2020-09-03
EP3688351A4 (en) 2021-04-07
CN111148927A (zh) 2020-05-12
EP3688351B1 (en) 2023-03-15
ES2942433T3 (es) 2023-06-01
EP4216016A1 (en) 2023-07-26
US11261984B2 (en) 2022-03-01
WO2019061071A1 (en) 2019-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48927B (zh) 组合调节器阀
EP2449442B1 (en) Balanced valve cartridge
US7681584B2 (en) Pipe disconnector
US20140346384A1 (en) Positioning Device for Pressure Regulator
CA2758978C (en) Pressure regulator
US8556233B2 (en) Field removable bonnet assemblies for use with valves
KR20080091129A (ko) 돔형 부하식 압력 조절기
CA2758970A1 (en) Self-aligning spring seat for fluid regulator and fluid regulator comprising self-aligning spring seat
CN103671938B (zh) 自对准阀口
EP3497533B1 (en) Removable balanced regulator
JP2007139010A (ja) ボールバルブ
US8336575B2 (en) Fluid pressure control device
NO20140105A1 (no) Regulatorer med isolert fyllekammer og apparat for utblåsningssikring
KR20160143881A (ko) 축방향으로 구속된 자가 정렬식 조절기 밸브 조립체
CN108571607B (zh) 具有相对于容器进料入口定位的阀入口的内部阀系统
US11976733B2 (en) Poppet and seat cartridge valve subassembly
CN108571609B (zh) 用于内阀的弹簧座
RU2461043C2 (ru) Патрон для повышения расхода регулятора газ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