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7650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7650B
CN111147650B CN201911423612.0A CN201911423612A CN111147650B CN 111147650 B CN111147650 B CN 111147650B CN 201911423612 A CN201911423612 A CN 201911423612A CN 111147650 B CN111147650 B CN 1111476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connector
magnet
sound
electronic devic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236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47650A (zh
Inventor
葛永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2361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476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47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7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476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76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7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声学器件,所述壳体设置有出声孔,所述声学器件通过所述出声孔将声音传播到外部空间;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电连接器和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固定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导向装置滑动配合,所述电连接器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其中,所述电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电连接器位于所述声学器件和所述出声孔之间,且与所述出声孔的至少部分相对;所述电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电连接器位于所述声学器件和所述出声孔之间的区域以外。本发明实施例,利用电连接器对出声孔形成遮挡,使得电子设备的防尘密封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通常包括数据接口、耳机接口和扬声器的出声孔,以分别实现连接数据线、连接耳机和播放音频。
这些器件,例如,数据接口、耳机接口和扬声器的出声孔的分离式设置方式虽然简单符合正常的逻辑设计理念,但是器件的数量大,带来硬件成本上升。
在一些方案中,手机的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与出声孔相结合。例如,USB接口设置在出声孔后,利用磁铁吸引,以实现与USB插头的电连接。然而,这种设置方式电子设备的防尘效果差,密封不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新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电子设备的防尘效果差以及密封不良的技术问题。
为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声学器件,所述壳体设置有出声孔,所述声学器件通过所述出声孔将声音传播到外部空间;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电连接器和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固定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导向装置滑动配合,所述电连接器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其中,所述电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电连接器位于所述声学器件和所述出声孔之间,且与所述出声孔的至少部分相对;所述电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电连接器位于所述声学器件和所述出声孔之间的区域以外。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电连接器与出声孔相对,这样,电连接器对出声孔形成一定遮挡,部分出声孔不直接和外部空间连接,从而使得电子设备的防尘效果更好,密封效果更好。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副板;12:柔性线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13:连接板;14:密封部;15:导向凸起;16:插孔;17:侧壁部的一部分;18a:传输通孔;18b:补偿通孔;19:导轨;19a:始端;19b:末端;20:止挡部;21:电机;22:连杆;23:转动轴;24:支撑部;25:第一线圈;26:永磁体;29:印刷线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29a:插入端;29b:尾端;30:拨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例如,电子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音箱、游戏机、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电话机、对讲机等。
如图1-图3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电连接器和导向装置,所述壳体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声学器件。例如,壳体包括盖部、底部和侧壁部。侧壁部围绕底部的边缘设置。盖部与所述底部相对,并且盖部设置在所述侧壁部上。例如,侧壁部与底部是一体成型的。盖部通过卡接、螺栓连接、铆接等方式固定在侧壁部上。还可以是,盖部为显示屏幕。
所述壳体设置出声孔,出声孔用于向外发射声音。在腔体内设置有声学器件,声学器件可包括动圈式发声单体或者动铁式发声单体。出声孔设置在盖部、底部和侧壁部中的至少一个上。出声孔包括一个通孔或者多个通孔。多个通孔呈线性排列或者矩阵排列。通孔的形状可以是但不局限于圆形、矩形、椭圆形、梯形、菱形等。所述声学器件通过所述出声孔将声音传播到外部空间。
例如,在侧壁部的一部分17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排列成一行。
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电连接器和导向装置,所述到导向装置固定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电连接器能够传输数据和/或电力。电连接器与外部的数据插头电连接,以进行数据和/或电力的传输。其中,数据传输包括音频、视频、文档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数据类型。电力传输包括对电子设备进行充、放电。
例如,如图1-图3所示,电连接器包括PCB,在PCB 29上设置有引脚,引脚用于数据和/或电力的传输。PCB 29通过连接板13与FPC 12连接。FPC 12与副板11连接。副板11与电子设备的主板连接。FPC 12使得PCB 29能够沿导向装置滑动。
例如,如图1-图3所示,在PCB 29上设置有插孔16。插孔16用于外部的数据插头形成插接。在所述插孔16内设置有用于传输数据和电力的引脚。例如,插孔16的横截面为圆形、矩形、梯形、半圆形、三角形等。
例如,在每个插孔16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引脚。在插入时,数据插头上的弹片与对应的引脚相接触,从而实现数据和/或电力的传输。这种设置方式使得引脚与插孔16形成对应关系,不易出现连接错位的现象。
例如,引脚包括USB引脚或耳机引脚。USB引脚包括:电源总线(Voltage Bus,VBUS)引脚;数据(Date,D)+引脚;数据(Date,D)-引脚;BatID引脚;接地(Gruond,GND)引脚。该五个引脚分别顺次对应1、2、3、4、5号插孔。
例如,耳机引脚包括:麦克风(Microphone,MIC)引脚、右(Right,R)声道引脚、左(Left,L)声道引脚、接地(Ground,GND)引脚。
例如,USB引脚和耳机引脚为独立设置的引脚。例如,在PCB 29上设置9个引脚。在该例子中,引脚的数量多,在电连接器上的布置较容易。电连接器的体积大,结构复杂。
在其他示例中,USB引脚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耳机引脚是共用的。例如,VBUS引脚与Mic引脚是共用的。BatID引脚与R引脚是共用的。D+引脚与L引脚是共用的。两个GND引脚是共用的。D-引脚为单独设置的。这样,在PCB 29上只需设置5个引脚。
当然,共用的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引脚还可以包括Type-C引脚、Lighting引脚等。在电连接器上也可以不设置插孔,引脚直接与数据插头电连接。
在一个例子中,电子设备包括切换装置。切换装置用于切换电连接器的使用模式。例如,在数据插头为USB插头时,切换装置将各个引脚切换成USB引脚使用模式,以实现USB传输的功能。在数据插头为耳机插头时,切换装置将各个引脚切换为耳机引脚使用模式,以实现耳机的听音、通话的功能。在该例子中,引脚的数量少,电连接器的结构简单,体积小。
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导向装置滑动配合,电连接器可在第一位置(如图1中B所示)和第二位置(如图1中A所示)之间滑动。导向装置包括导轨19,电连接器能沿导轨19滑动。
所述导向装置包括沿滑动方向的始端19a和与所述始端19a相对的末端19b,所述电连接器包括插入端29a和与所述插入端29a相对的尾端29b,在由所述第二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插入端29a首先与所述始端19a相对。滑动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所述第一磁体被设置在所述始端19a,所述第二磁体被设置在所述尾端29b;或者所述第一磁体被设置在末端19b,所述第二磁体被设置在所述插入端29a。
例如,导轨19的纵向截面为弧形。在PCB 29上设置有与导轨19相配合的槽。槽沿导轨19滑动。或者,在所述导轨19上设置有导向槽,在所述电连接器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导向凸起15。导向凸起15沿导向槽滑动。导向凸起15的材质为金属、陶瓷、塑料等。导向凸起15能够避免PCB 29的结构发生改变,提高了PCB 29的结构强度。
例如,所述导向凸起15与所述导向槽形成过盈配合。即导向凸起15的厚度稍大于导向槽的宽度。这使得电连接器的滑动形成阻尼效应。电连接器的滑动速度适中。
此外,在电子设备受到撞击或者跌落时,过盈配合能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导向槽与导向凸起15分离。
所述电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电连接器位于所述声学器件和所述出声孔之间,且与所述出声孔的至少部分相对。所述电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电连接器位于所述声学器件和所述出声孔之间的区域以外,电连接器不与出声孔相对。在出声孔为一个通孔的条件下,在第一位置时电连接器与该出声孔的局部相对或者整体相对。在出声孔为多个通孔的条件下,在第一位置时,电连接器与多个出声孔中的若干个相对或者全部出声孔相对。例如,在工作状态时,1、2、3、4、5号插孔16分别与1’、2’、3’、4’、5’号通孔相对。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至少一部分出声孔作为外部的数据插头插入的孔。电连接器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在使用传输的功能时,电连接器被移动至第一位置。此时,所述电连接器位于所述声学器件和所述出声孔之间,且与所述出声孔的至少部分相对。数据插头被插入出声孔并与电连接器形成连接,从而实现数据和/或电力的传输。
在不使用传输功能时,电连接器被移动至第二位置。此时,位于所述声学器件和所述出声孔之间的区域以外。电连接器不会对声学器件的出声造成干涉。电子设备可以正常使用声学器件进行发声。
通过这种方式,本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壳体利用出声孔进行外部的数据插头的连接,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接口的数量。不需要另外设置数据传输接口,例如USB接口、耳机接口等,也不需要另外设置电源插口。电连接器与出声孔相对,这样,电连接器对出声孔形成一定遮挡,部分出声孔不直接和外部空间连接,从而使得电子设备的防尘效果更好,密封效果更好。此外,电子设备的外观更规整。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图3所示,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两条所述导轨19。两条所述导轨19分别位于所述出声孔的垂直于滑动方向的两侧。所述电连接器在两条所述导轨19之间滑动。例如,在PCB 29上设置有相对的两条导向凸起15。两条导向凸起15分别与两条导轨19滑动配合。相对于一条导轨19,两条导轨19的设置方式使得电连接器的滑动更平稳,更顺畅。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图3所示,在所述腔体内设置有止挡部20。所述止挡部20用于定位所述电连接器的第一位置。例如,止挡部20位于所述导轨19的沿滑动方向的末端19b。例如,止挡部20为条形,并被固定在侧壁部17或者导向装置上。止挡部20与滑动方向垂直。在滑动至第一位置时,电连接器的插入端29a与止挡部20相抵。止挡部20能够有效地限定电连接器的位置,使得第一位置能够更精确。
当然,止挡部20的形状不限于条形,还可以是柱形、半球形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图3所示,在所述电连接器上设置有密封部14。在所述电连接器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密封部14与所述导向装置过盈配合,以形成密封。例如,密封部14的材质可以是但不限于泡绵、橡胶、塑料等。密封部14可呈条形,并且垂直于滑动方向。密封部14的长度比两条导轨19之间的距离稍大。在滑动至第一位置时,密封部14与两条导轨19的始端19a过盈配合,以形成密封。通过这种方式,电子设备的防尘、防水效果更好,密封性能更好。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图3所示,所述出声孔的数量比所述引脚的数量多。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出声孔还包括不与电连接器相对的孔。例如,所述出声孔包括至少一个补偿通孔18b和多个传输通孔18a。传输通孔18a用于数据插头的插入,以通过电连接器传输数据和/或电力。在第一位置时,所述传输通孔18a与电连接器相对。
补偿通孔18b用于在第一位置时提供声学器件向外辐射声音的通道。在第一位置时,所述补偿通孔18b不与电连接器相对,即不与电连接器相对的孔。
例如,在第一位置时,多个所述插孔16分别与多个所述传输通孔18a一一对应。电子设备的声学器件能够通过补偿通孔18b向外辐射声音。通过这种方式,电子设备在进行数据和/或电力传输时,仍然能够通过补偿通孔18b正常发声,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发声效果。
例如,图1中,标记为1’、2’、3’、4’、5’号通孔为传输通孔18a;标记为6’、7’号通孔为补偿通孔18b。
当然,传输通孔18a和补偿通孔18b的数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图3所示,电子设备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被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驱动装置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电连接器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驱动装置可以采用电机驱动、电磁驱动等方式。驱动装置使得电连接器沿导轨19的滑动变得容易。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3所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例如,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包括永磁体或者电磁体。永磁体的材质可以是但不局限于铁氧体、钕铁硼等。电磁体包括线圈。
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电连接器上,并且另一个设置在所述壳体或者导向装置上。
在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相互吸引时,所述电连接器由所述第二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相互排斥时,所述电连接器由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例如,吸引力的方向朝向导轨19的末端19b。第一磁体为永磁体26。永磁体26固定在壳体或者导向装置上,例如位于轨道的始端19a。永磁体26的N极与导轨19的末端19b相背,即靠近第二位置的电连接器一侧。第二磁体包括第一线圈25。第一线圈25固定在PCB 29上,例如PCB 29的尾端29b。第一线圈25的至少局部被密封部14包裹住。
还可以是,在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相互排斥时,所述电连接器由所述第二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相互吸引时,所述电连接器由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例如,排斥力的方向朝向导轨19的末端19b。永磁体26固定在导向装置上,N极朝向导轨19的末端19b。第一线圈25固定在PCB 29上,并且位于永磁体26的靠近导轨19的末端19b一侧。
当然,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位置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永磁体和第一线圈25的位置可以互换。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也可以均为永磁体或者均为电磁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二磁体还包括极芯。所述第一线圈25绕设在所述极芯外。极芯能够起到聚拢磁场的作用,使得第一线圈25与永磁体26之间形成的磁力更强。例如极芯的材质为低碳钢、纯铁、软铁、普通冷轧钢板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极性的形状和尺寸等。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马达和丝杠组件。所述马达与所述丝杠组件传动配合。所述丝杠组件与所述电连接器连接。例如,马达为电机21。电机21被固定在腔体内。丝杠组件用于将回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即,将电机21的转动转换为电连接器的直线运动。电机21的驱动轴直接对丝杠组件进行传动或者通过齿轮、皮带、链条等传动装置对丝杠组件进行传动。
在该例子中,丝杠组件具有传动平稳均匀,定位精确的特点。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2所示,所述丝杠组件包括转动轴23和连杆22。所述连杆22与所述电连接器固定连接。例如,连杆22固定在PCB 29的尾端29b。连杆22的材质为金属、塑料等。所述马达驱动所述转动轴23转动。所述连杆22具有螺纹孔。
所述转动轴23与所述连杆22螺纹配合。例如,转动轴23被固定在电机21的驱动轴上。电机21直接带动转动轴23转动。转动轴23具有外螺纹。所述转动轴23与所述螺纹孔形成螺纹配合。在该例子中。电机21驱动转动轴23转动。由于螺纹配合,故转动轴23的转动能够带动连杆22沿转动轴23的轴向移动。连杆22带动PCB 29移动,从而实现PCB 29沿导轨19滑动。
在该例子中,如图2所示,在所述腔体内设置有支撑部24。例如支撑部24被固定在壳体上。所述转动轴23一端与马达连接,另一端与支撑部24活动连接。活动连接例如铰接。在一个例子中,支撑部24呈板状结构。在所述支撑部24上设置有凹部。转动轴23的与马达相对的一端与所述凹部形成铰接。支撑部24能够有效地支撑转动轴23,以防止转动轴23在转动时偏离电机21转动的中心线。
例如,转动轴23的与马达相对的一端形成球头。凹部为弧面。球头与弧面相抵。这种结构能够减小二者之间的磨损。
当然,丝杠组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是丝杠组件为滚珠丝杠。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所示,在所述电连接器上设置有拨动部30。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拨动部30能被驱动以沿所述滑槽滑动。例如,在PCB 29上设置有凸出的拨动部30。在进行切换时,用户用手推动拨动部30沿滑槽移动,以使PCB 29沿导轨19滑动。
在该例子中,采用手动驱动的方式使电连接器在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之间进行切换。该驱动装置的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在一个例子中,拨动部30与滑槽之间或者电连接器与滑槽之间形成密封。例如,在拨动部30与滑槽之间或者电连接器与滑槽之间设置有密封元件,例如橡胶、塑料等元件。密封元件使得电子设备的防尘、防水效果显著提高。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声学器件,所述壳体设置有出声孔,所述声学器件通过所述出声孔将声音传播到外部空间;
所述腔体内设置有电连接器和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固定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导向装置滑动配合,所述电连接器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其中,所述电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电连接器位于所述声学器件和所述出声孔之间,且与所述出声孔的至少部分相对;所述电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电连接器位于所述声学器件和所述出声孔之间的区域以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设置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用于定位所述电连接器的第一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上设置有密封部,在所述电连接器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导向装置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印刷线路板,所述印刷线路板上设置有用于传输数据或电力的引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槽,所述电连接器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与所述导向槽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出声孔还包括不与所述电连接器相对的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中的一者设置在所述电连接器上,另一者设置在所述导向装置上;
在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相互吸引时,所述电连接器由所述第二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相互排斥时,所述电连接器由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或者
在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相互排斥时,所述电连接器由所述第二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相互吸引时,所述电连接器由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包括沿滑动方向的始端和与所述始端相对的末端,所述电连接器包括插入端和与所述插入端相对的尾端,在由所述第二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插入端首先与所述始端相对;
所述第一磁体被设置在所述始端,所述第二磁体被设置在所述尾端;或者
所述第一磁体被设置在末端,所述第二磁体被设置在所述插入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还设置有马达、转动轴和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电连接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连杆螺纹配合,所述马达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还设置有支撑部,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马达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部活动连接。
CN201911423612.0A 2019-12-31 2019-12-31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1476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3612.0A CN111147650B (zh) 2019-12-31 2019-12-31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23612.0A CN111147650B (zh) 2019-12-31 2019-12-31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7650A CN111147650A (zh) 2020-05-12
CN111147650B true CN111147650B (zh) 2021-03-23

Family

ID=70523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23612.0A Active CN111147650B (zh) 2019-12-31 2019-12-31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476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5194B (zh) * 2021-05-17 2023-03-28 北京京颐智科技有限公司 扬声器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终端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1766A1 (en) * 2008-01-18 2009-07-23 Apple Inc. Dual-purpose hardware aperture
CN101877948A (zh) * 2009-04-30 2010-11-0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206807511U (zh) * 2017-06-27 2017-12-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8666833A (zh) * 2018-04-13 2018-10-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接口及移动终端
CN208522169U (zh) * 2018-06-26 2019-02-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91766A1 (en) * 2008-01-18 2009-07-23 Apple Inc. Dual-purpose hardware aperture
CN101877948A (zh) * 2009-04-30 2010-11-0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206807511U (zh) * 2017-06-27 2017-12-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8666833A (zh) * 2018-04-13 2018-10-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接口及移动终端
CN208522169U (zh) * 2018-06-26 2019-02-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7650A (zh) 202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68154B2 (en)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ally connecting between two devices
CN110166598B (zh) 终端设备
US20160141804A1 (en)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CN110661951A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EP3713207A1 (en) Camera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1051848B (zh) 薄型便携式终端
WO2021190175A1 (zh) 充电盒及无线耳机组件
CN111147650B (zh) 电子设备
CN110944077B (zh) 电子设备
CN111510525B (zh) 电子设备
US20080274647A1 (en) Usb Data-Audio Signal Multiplexing Transmission Line
CN104243643A (zh) 一种前出音式手机
CN209748673U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3401091A (zh) 卡座组件及具有该卡座组件的电子装置
KR102241395B1 (ko) 무선 이어폰 및 이를 수납할 수 있는 전자기기
CN218336183U (zh) 带扩展坞功能卡的无线投屏器
CN113259515B (zh) 电子设备
KR20090069022A (ko) 슬라이드형 휴대 단말기
CN108882128A (zh) 扬声器和智能终端
CN109889713A (zh) 一种摄像头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4993481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10297792U (zh) 电子设备
CN209787404U (zh) 一种无线耳机及具有该无线耳机的电子设备
KR101708502B1 (ko) 휴대용 통신 장치의 단자 커버 개폐 장치
CN102714672A (zh) 移动设备活动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