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7004A - 发电装置载具以及承载有发电装置载具的承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发电装置载具以及承载有发电装置载具的承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7004A
CN111147004A CN201811307096.0A CN201811307096A CN111147004A CN 111147004 A CN111147004 A CN 111147004A CN 201811307096 A CN201811307096 A CN 201811307096A CN 111147004 A CN111147004 A CN 1111470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power generation
power plant
fixed
gener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070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47004B (zh
Inventor
张宇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shun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30709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4700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15705 priority patent/WO202009400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147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70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470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70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30/00Structural details of PV modules other than those related to light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10/00PV power plants; Combinations of PV energy systems with other systems fo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10/10PV power plants; Combinations of PV energy systems with other systems fo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cluding a supplementary source of electric power, e.g. hybrid diesel-PV energy systems
    • H02S10/12Hybrid wind-PV energy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装置载具,包含:一立柱,在该立柱两端结合有至少两支撑元件;复数补强件,结合在前述两支撑元件之间,且环布于该立柱的周围;至少一面板,具有一内侧及一外侧,在每一面板之内侧与所述补强件互相固定,借此让所述面板能结合在所述补强件上而形成一柱体;至少一太阳能板,设置在所述面板的外侧,借以能达到容易及迅速组装的功效,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承载有发电装置载具的承架结构,将前述发电装置载具加装在具有极佳支撑强度的一承架构造上。

Description

发电装置载具以及承载有发电装置载具的承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容易、迅速组装及具有极佳支撑强度的发电装置载具以及承载有发电装置载具的承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常见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太阳能板构造,如中国台湾2017年6月21日所公告的新型第M543974号「太阳能板的承载装置」专利案,其揭露:太阳能板具有一框架,此承载装置包括一基柱、一支撑横杆及复数固定架,基柱具有一顶端部;支撑横杆以横向配置方式固接于顶端部,太阳能板固置在支撑横杆上方;每一固定架具有一中间部及自中间部的两侧向外延伸有二倾斜支架,各中间部固接于支撑横杆下方,各倾斜支架固接于框架,且每一倾斜支架与框架之间具有一锐角。借此,支撑横杆加装有固定架,使支撑横杆及固定架能共同分摊太阳能板的重量,且每一倾斜支架与框架之间具有锐角,更能加强承载装置的结构强度,以达到承载装置具有优良地承重效果。
该专利前案所揭露的太阳能板型态大多为板状结构,但板状结构一方面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另一方面也容易因为受风面积大的关系,而导致太阳能板受到风力影响而损坏,以致于使得发电效率大幅的下降。
因此有如中国台湾2017年11月11日所公告的新型第M551787号「具卡接单元之太阳能发电桩结构」专利案,其揭露:一立柱;复数个太阳能发电模组,彼此相互堆叠,每一太阳能发电模组,其支撑架之上、下端部至少设有一卡接单元;以及至少一连接单元,电性连接任两太阳能发电模组。借以使上、下太阳能发电模组间,快速的结合为一体,又可以避免因单一太阳能发电模组旋转,造成上、下错位,因而产生剪力造成连接单元等的损害,同时也可以使上、下太阳能发电模组可同步转动,以方便清洗作业。
该专利前案利用呈柱体的太阳能板支撑构造,借以减少迎风面的面积,可避免被风力影响而损坏。其支撑构造为了能具有较佳的强度,因此其内部构造较为复杂,而且组合构件较多,以致于耗费材料及整体的重量增加,因此于使用上不尽理想。
发明内容
爰此,有鉴于目前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支撑结构具有上述的缺点,故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电装置载具以及承载有发电装置载具的承架结构。
基于此,本发明主要采用下列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发电装置载具,包括:一立柱,在该立柱两端结合有至少两支撑元件;复数补强件,结合在前述两支撑元件之间,且环布于该立柱的周围;至少一面板,具有一内侧及一外侧,在每一面板的内侧与所述补强件互相固定,借此让所述面板能结合在所述补强件上而形成一柱体;至少一太阳能板,设置在所述面板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立柱上还在该立柱上间隔设置复数支撑元件,间隔设置的复数支撑元件支撑固定所述补强件。
进一步,该立柱两端之间的所述支撑元件在周围设有多个用以让补强件穿过并结合固定的穿部。
进一步,所述面板内侧还包含有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有一供所述补强件固定的容置面。
进一步,所述容置面呈现一容槽,该容槽的面积与该补强件相契合。
进一步,所述面板的外侧朝向所述补强件方向凹有一供一固定元件放置的浅槽,所述固定元件穿过所述面板固定于所述补强件上,当该固定元件放置在该浅槽时,该固定元件不至于凸出于该面板的外侧。
进一步,该面板的截面呈为一片状板体、一多边形板体或一弧形板体。
进一步,所述面板的二侧分别设有一卡块及一卡钩,每一该面板一侧的该卡块卡掣于相邻的另一该面板一侧的该卡钩内,借以使相邻的二该面板相互固定。
进一步,所述外侧的二侧分别设有一弯折长边及一弯折短边,该太阳能板的一侧边先卡入于该弯折长边内,然后该太阳能板的另一侧边再卡入于该弯折短边内,使该太阳能板被限制固定于所述外侧,进一步也可以通过一固定元件更稳固的将该太阳能板固定在所述外侧上。
进一步,最顶部的支撑元件上或该立柱上设有一风力发电装置、一电信发送装置、一LED灯、一避雷针或一摄像单元。
进一步,被架设在一地面上时,所述立柱可深入进该地面内固定。
一种承载有发电装置载具的承架结构,包含有:复数横向杆体与复数纵向杆体互相连接;并在所述纵向杆体上设置有上述的发电装置载具。
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后,本发明具有下列的优点:
1、借由面板上设有固定部,补强件则可卡合固定于固定部,即可使补强件及面板分别固定于立柱的周缘,借以能达到容易及迅速组装的功效。
2、利用补强件及面板可以固定于立柱的周缘,而形成为一多边形的柱体,借以可成为具有极佳支撑强度的一承架构造。
3、利用立柱及补强件为中空状,而可达到节省材料及减轻整体重量,又能兼顾到原有支撑强度的作用。
4、整体的构件相当精简,而且可以一一拆解收藏及携带,不会占据过多的空间,并能够方便运送到目的地后,再立即进行太阳能板的组装,以完成一太阳能发电装置。
5、又可以分加装风力发电装置以做为风力发电系统使用;加装电信发送装置以做为电信的基地台使用;加装LED以做为警示灯装置使用;加装避雷针以做为避雷针装置使用;加装摄像单元做为监控装备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太阳能板置放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太阳能板置放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未装太阳能板。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第一实施例标号
1 立柱
11 补强件
12 面板
121 容置面
122 固定元件
123 外侧
124 浅槽
125 内侧
126 卡块
127 卡钩
128 弯折长边
129 弯折短边
131、132 支撑元件
14 太阳能板
第二实施例标号
2 立柱
21、22、23 支撑元件
231 穿部
24 补强件
25 太阳能板
26 外侧
第三实施例标号
3 面板
31 两侧
32 太阳能板
33 固定元件
34 补强件
第四实施例标号
4 面板
41 容槽
42 补强件
第五实施例标号
5 风力发电装置
第六实施例标号
6 支撑元件
61 电信发送装置
第七实施例标号
7 立柱
71 LED灯
第八实施例标号
8 横向杆体
81 纵向杆体
82 发电装置载具。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发电装置载具的第一实施例,这个实施例主要在呈现最少的一层型态,其中该发电装置载具包含有:一立柱1、复数补强件11及多个面板12,在该立柱1的两侧设有两支撑元件131、132,并在其中一支撑元件132作为基底环状结合前述补强件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补强件11为多个空心方管,可以以焊接或螺丝等固定方式结合在前述支撑元件132上。又,该立柱1为中空的几何形状,借以可减少用料及减轻重量,并具有原先实心的强度。上述中空的几何形状包含有圆形、三角形、四角形、五角形、六角形等多边形的中空状。
进一步固定完成所述补强件11后,再将每一个面板12固定在所述补强件11上,借此环绕围成一柱体型态。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面板12的截面呈为一片状板体,同样也可以为一多边形板体或一弧形板体。
为了说明所述面板12如何与所述补强件11结合,请参考图3所示,所述每一面板12上具有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有一容置面121供所述补强件11固定,然而,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在第一实施例中通过一固定元件122穿过每一面板12而结合所述补强件11,第一实施例中的该固定元件122为一螺丝,但仅作为实施例说明并非限制条件,亦可通过如铆钉等的元件达成固定的功效。
再紧接着说明,为了能让该固定元件122在穿过每一面板12时,不会凸出所述面板12,因此在所述面板12的一外侧123凹有一浅槽124,该浅槽124供该固定元件122放置且穿过所述面板12固定于所述补强件11上,主要目的在于使该固定元件122不至于凸出于该面板12的外侧123。
紧接着再参考图4及图5所示,再说明到每一个面板12之间如何的连接,每一面板12的一内侧125的二侧分别设有一卡块126及一卡钩127,并使相邻的其中一该面板12一侧的该卡块126可以卡掣于另一该面板12相邻的该卡钩127内,借以使相邻的二该面板12得以相互固定,而无庸采用焊接、螺接或铆接的方式固定,并可加快组装或拆解的时间。
另于所述面板12的所述外侧 123的二侧分别设有一弯折长边128及一弯折短边129,借以通过装设一太阳能板14的一侧边先卡入于该弯折长边381A内,然后顺势将该太阳能板14的另一侧边卡入于该弯折短边128内,该太阳能板14借由该弯折长边129及该弯折短边128的限制作用,使该太阳能板14被限制固定于所述面板12的所述外侧 123上,虽然这样的固定已足够固定住该太阳能板14,但为了稳固同样也能通过该固定元件122(焊接、螺接、黏贴或铆接等)更稳固的将该太阳能板14固定在所述外侧123上。
请参考图6及图7所示,图中呈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第二实施例主要是使用在多层的结构上,为了能在有限空间中架设更大量的构造,因此会在纵向上迭加多个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以下简述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为了能够多层结构,在该立柱2的设置上就必须增加强度,将该立柱2固定于一地面上,更详细的说明是将该立柱2插入该地面借此达到固定的效果,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立柱2的长度明显较长,可依照需求增加整体长度,也相同第一实施例,在所述立柱2的两端同样设有两支撑元件21、22,但由于是多层结构在一定的距离都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元件23,所述的支撑元件23厚度较厚,并在所述支撑元件23上环设有多个穿部231,用以供所述补强件24穿过,并为了能有效固定所述补强件24,更能通过焊接手段,将每一补强件24焊接在所述穿部231上,借此支撑固定所述补强件。
请参考图8所示,并将每一太阳能板25置入并固定在所述面板26外侧,就形成多层型态的发电装置载具,如此一来能够在最有限的空间中,装置多个太阳能板25。
请接续再参考图9所示,图中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面板3的型态有所不同,在看到第三实施例的面板3两侧31,相较于第一实施例,同样少了卡块及卡钩等元件,所述面板3两侧31仅互相抵靠着。以及所述太阳能板32也是简单通过该固定元件33固定在所述补强件34上,并没有如同第一实施例所揭露的弯折长边及弯折短边。
请接续再参考图10所示,图中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第四实施例,主要是第三实施例的变化例,与第三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面板4的型态有所不同,在第四实施例中,所述面板4的容置面呈现一容槽41,该容槽41的面积与该补强件42相契合,借此能让所述补强件42置入其中,并不用通过其他固定元件即可让所述面板4与该所述补强件42互相结合。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进一步可以于该立柱上设置有一风力发电装置5〔如图11所示〕,借以做为风力发电系统使用,以辅助加强其发电量。
本发明第六实施例请参考图12,亦可以于该最顶部的该支撑元件6上设置有一电信发送装置61,借以做为电信的基地台使用。亦可以于该最顶部的该支撑元件6上设置有一避雷针〔图中未示〕,借以做为避雷针装置使用。亦可以于该支撑元件6上设置有一摄像单元〔图中未示〕,借以做为监控装置使用。
本发明第七实施例请参考图13,亦可以该立柱7上设置有一LED灯71,借以做为警示灯装置使用。
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请参考图14所示,在图中呈现一种承载有发电装置载具的承架结构,包含有复数横向杆体8与复数纵向杆体81互相连接;并在所述纵向杆体81上设置有前述第一到第七实施例任一的发电装置载具82。如此一来能够配合不同的现场环境,架设出强度更高的架体供置放。
综合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当可充分了解本发明的操作、使用及本发明产生的功效,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发电装置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立柱,在该立柱两端结合有至少两支撑元件;
复数补强件,结合在前述两支撑元件之间,且环布于该立柱的周围;
至少一面板,具有一内侧及一外侧,在每一面板的内侧与所述补强件互相固定,借此让所述面板能结合在所述补强件上而形成一柱体;
至少一太阳能板,设置在所述面板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发电装置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还在该立柱上间隔设置复数支撑元件,间隔设置的复数支撑元件支撑固定所述补强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发电装置载具,其特征在于:该立柱两端之间的所述支撑元件在周围设有多个用以让补强件穿过并结合固定的穿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发电装置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内侧还包含有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有一供所述补强件固定的容置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发电装置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面呈现一容槽,该容槽的面积与该补强件相契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发电装置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外侧朝向所述补强件方向凹有一供一固定元件放置的浅槽,所述固定元件穿过所述面板固定于所述补强件上,当该固定元件放置在该浅槽时,该固定元件不至于凸出于该面板的外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发电装置载具,其特征在于:该面板的截面呈为一片状板体、一多边形板体或一弧形板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发电装置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二侧分别设有一卡块及一卡钩,每一该面板一侧的该卡块卡掣于相邻的另一该面板一侧的该卡钩内,借以使相邻的二该面板相互固定。
9.如权利要求6所述发电装置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的二侧分别设有一弯折长边及一弯折短边,该太阳能板的一侧边先卡入于该弯折长边内,然后该太阳能板的另一侧边再卡入于该弯折短边内,使该太阳能板被限制固定于所述外侧,进一步也可以通过一固定元件更稳固的将该太阳能板固定在所述外侧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发电装置载具,其特征在于:最顶部的支撑元件上或该立柱上设有一风力发电装置、一电信发送装置、一LED灯、一避雷针或一摄像单元。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发电装置载具,其特征在于:被架设在一地面上时,所述立柱可深入进该地面内固定。
12.一种承载有发电装置载具的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复数横向杆体与复数纵向杆体互相连接;并在所述纵向杆体上设置有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发电装置载具。
CN201811307096.0A 2018-11-05 2018-11-05 发电装置载具以及承载有发电装置载具的承架结构 Active CN1111470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07096.0A CN111147004B (zh) 2018-11-05 2018-11-05 发电装置载具以及承载有发电装置载具的承架结构
PCT/CN2019/115705 WO2020094003A1 (zh) 2018-11-05 2019-11-05 发电装置载具以及承载有发电装置载具的承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07096.0A CN111147004B (zh) 2018-11-05 2018-11-05 发电装置载具以及承载有发电装置载具的承架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7004A true CN111147004A (zh) 2020-05-12
CN111147004B CN111147004B (zh) 2021-12-21

Family

ID=70515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07096.0A Active CN111147004B (zh) 2018-11-05 2018-11-05 发电装置载具以及承载有发电装置载具的承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4700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7226A (zh) * 2020-09-30 2021-01-08 浙江尚越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太阳能智慧路灯
CN113114090A (zh) * 2021-04-19 2021-07-13 安徽秦能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追光光伏组件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082776U (zh) * 2012-12-31 2013-07-24 韦海贵 一体式的太阳能路灯
US20160111556A1 (en) * 2014-10-15 2016-04-21 Solstice Power LLC High temperature solar cell mount
CN106461268A (zh) * 2014-05-14 2017-02-22 考克利尔维修工程 具有外部接收器的聚光太阳能塔
CN206222218U (zh) * 2016-11-23 2017-06-06 朱月林 太阳能柱形景观灯
CN107248836A (zh) * 2017-04-14 2017-10-13 张宇顺 一种环形太阳能板支架及环形太阳能板发电装置
CN206770120U (zh) * 2017-05-23 2017-12-19 北京三力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边形组合式塔架
CN108336947A (zh) * 2018-01-25 2018-07-27 张宇顺 具有防护盖的新型太阳能支架发电柱
US20180294063A1 (en) * 2017-04-10 2018-10-11 U.S.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NASA Method of Making Thin Atomic (Z) Grade Shield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082776U (zh) * 2012-12-31 2013-07-24 韦海贵 一体式的太阳能路灯
CN106461268A (zh) * 2014-05-14 2017-02-22 考克利尔维修工程 具有外部接收器的聚光太阳能塔
US20160111556A1 (en) * 2014-10-15 2016-04-21 Solstice Power LLC High temperature solar cell mount
CN206222218U (zh) * 2016-11-23 2017-06-06 朱月林 太阳能柱形景观灯
US20180294063A1 (en) * 2017-04-10 2018-10-11 U.S.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NASA Method of Making Thin Atomic (Z) Grade Shields
CN107248836A (zh) * 2017-04-14 2017-10-13 张宇顺 一种环形太阳能板支架及环形太阳能板发电装置
CN206770120U (zh) * 2017-05-23 2017-12-19 北京三力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边形组合式塔架
CN108336947A (zh) * 2018-01-25 2018-07-27 张宇顺 具有防护盖的新型太阳能支架发电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7226A (zh) * 2020-09-30 2021-01-08 浙江尚越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太阳能智慧路灯
CN113114090A (zh) * 2021-04-19 2021-07-13 安徽秦能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追光光伏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7004B (zh)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50754B2 (en) Molded solar panel racking assembly
CN111147004B (zh) 发电装置载具以及承载有发电装置载具的承架结构
US20080029148A1 (en) Floating support structure for a solar panel array
US9382714B2 (en) Truss system with integral channels
US10333459B2 (en) Photovoltaic module mounting assembly having a pin constraint
JP5365937B2 (ja) 太陽電池パネルの取付装置
JP2014148822A (ja) 折板屋根に対する太陽電池アレイの据付装置
KR101626593B1 (ko) 태양전지 구조물 설치공법
TWI693369B (zh) 發電裝置載具以及承載有發電裝置載具之承架結構
KR101215625B1 (ko) 태양광 모듈 지지장치
KR101839352B1 (ko) 태양광모듈과 구조물의 결속구조 및 결속방법
JP2014148820A (ja) 太陽電池アレイの据付装置
CN21995278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板组件的支撑装置
CN211776311U (zh) 一种方便运输的分段式通讯铁塔
CN111147003A (zh) 发电装置载具以及承载有发电装置载具的承架结构
JPH11177115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設置用架台
TWM576759U (zh)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carrier and carrier structure carrying the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carrier
WO2020094003A1 (zh) 发电装置载具以及承载有发电装置载具的承架结构
TW202018238A (zh) 發電裝置載具以及承載有發電裝置載具之承架結構
CN218276539U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
CN211375075U (zh) 一种光电倍增管安装模块及安装架
CN214741880U (zh) 一种风电塔筒母线支撑结构
CN220928938U (zh) 一种施工防护栏
CN215772980U (zh) 一种高效发电太阳能电池板
CN215682179U (zh) 一种安装支架及光伏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20

Address after: 14/F, Section 5, Nanjing East Road, Songshan District, Taipei, Taiwan, China, China

Patentee after: Jinshun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 / F, 7 / F, No. 308, section 5, Nanjing East Road, Songshan District, Taipei,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Zhang Yush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