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6316A - 一种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6316A
CN111136316A CN201911206839.XA CN201911206839A CN111136316A CN 111136316 A CN111136316 A CN 111136316A CN 201911206839 A CN201911206839 A CN 201911206839A CN 111136316 A CN111136316 A CN 1111363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groove
head
tool
threa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0683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36316B (zh
Inventor
江爱胜
王社权
宋步光
文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zhou Cemented Carbide Cutting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zhou Cemented Carbide Cutting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zhou Cemented Carbide Cutting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zhou Cemented Carbide Cutting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0683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363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36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63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363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63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16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 B23C5/20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with removable cutte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包括旋转刀体、刀夹和切削刀片,切削刀片固定在刀夹上,旋转刀体圆周面上设有刀槽,所述刀槽延伸至旋转刀体的一端端面上,刀槽包括槽定位底面、槽第一定位侧面、槽第二定位侧面和槽第三定位侧面,刀夹通过螺纹紧固件在径向上紧固于刀槽内,槽第三定位侧面上设有螺纹支撑件,螺纹支撑件的头部与刀夹相抵,螺纹支撑件的尾部与槽第三定位侧面上开设的支撑孔螺纹配合。本发明通过在刀槽内设置螺纹支撑件,旋转螺纹支撑件,其头部推动刀夹在刀槽内轴向移动,即可调节刀夹的轴向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切削加工,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一般采用如图1和图2所示的旋转类切削刀具,该切削刀具包括旋转刀体100、 刀夹200、切削刀片300、紧固件400,旋转刀体100上设有至少一组刀槽110,切削刀片300 被刀片紧固件400固定于刀夹200上并与切削刀夹200一同置于刀槽110内,紧固件400穿 过旋转刀体100上的通孔与刀夹200螺纹连接,此种结构可以避免紧固件的螺纹和旋转刀体 直接螺纹配合而是和切削刀夹(一般为钢材)螺纹配合,从而使旋转刀体不会因为螺纹损坏 而造成切削刀具损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切削刀具的使用寿命。这种结构的切削刀具, 所有刀夹200在刀槽110内的轴向位置是通过刀槽的后定位面115来保证的,由于加工误差 的存在,难免能保证周向上所有的刀夹200在刀槽110内的位置是统一的,进而难以保证刀 片300在轴向上位置的统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刀片轴向位置可调且装夹稳 定的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包括旋转刀体、刀夹和切削刀片,所述切削刀片固定在 刀夹上,所述旋转刀体圆周面上设有刀槽,所述刀槽延伸至旋转刀体的一端端面上,所述刀 槽包括槽定位底面、槽第一定位侧面、槽第二定位侧面和槽第三定位侧面,所述刀夹通过螺 纹紧固件在径向上紧固于刀槽内,所述槽第三定位侧面上设有螺纹支撑件,所述螺纹支撑件 的头部与刀夹相抵,所述螺纹支撑件的尾部与槽第三定位侧面上开设的支撑孔螺纹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切削刀具还包括螺纹调整件,所述槽定位底面设有调整孔,所述刀夹朝向槽定位底 面的侧面设有与调整孔同轴的第二容纳孔,所述螺纹调整件的头部位于第二容纳孔内,且尾 部与调整孔螺纹配合,所述螺纹调整件的头部的轴线C1与螺纹调整件尾部的轴线C2之间具 有偏距S,所述螺纹调整件的头部在偏距S的方向上的周面与第二容纳孔的孔壁内切接触, 所述刀夹远离槽定位底面的侧面设有与第二容纳孔连通的第二操作孔,所述第二操作孔的孔 径小于螺纹调整件的头部外径。
0.05mm≤S≤0.15mm。
所述槽定位底面设有紧固孔,所述刀夹朝向槽定位底面的侧面设有第一容纳孔,所述螺 纹紧固件的头部位于第一容纳孔内,尾部与紧固孔螺纹配合以使螺纹紧固件的头部可与刀夹 相抵,所述刀夹远离槽定位底面的侧面设有与第一容纳孔连通的第一操作孔,所述第一操作 孔的孔径小于螺纹紧固件头部外径。
所述第二容纳孔的孔径为d1,所述螺纹调整件的头部的直径为d2,所述第二操作孔的孔 径为d3,1.1d3≤d2≤d1-0.5mm;所述第一容纳孔的孔径为d4,所述螺纹紧固件的头部的直 径为d5,所述第一操作孔的孔径为d6,1.1d6≤d5≤0.9d4。
所述调整孔的孔口设有用于容纳螺纹调整件头部的第二沉孔,所述紧固孔的孔口设有用 于容纳螺纹紧固件的头部的第一沉孔。
所述螺纹支撑件的头部周面上设有第三操作孔,所述第三操作孔设置多个,沿周向均匀 布置。
所述切削刀具还包括螺纹调整件,所述槽定位底面设有调整孔,所述刀夹远离槽定位底 面的侧面设有与调整孔同轴的第二容纳孔,所述螺纹调整件的头部位于第二容纳孔内,且尾 部与调整孔螺纹配合,所述螺纹调整件的头部的轴线C1与螺纹调整件尾部的轴线C2之间具 有偏距S,所述螺纹调整件的头部在偏距S的方向上的周面与第二容纳孔的孔壁内切接触。
所述切削刀具还包括螺纹调整件,所述槽定位底面设有调整孔,所述刀夹朝向槽定位底 面的侧面设有与调整孔同轴的第二容纳孔,所述螺纹调整件的头部位于第二容纳孔内,且尾 部与调整孔螺纹配合,所述螺纹调整件的头部为扁圆柱结构,所述螺纹调整件的头部与第二 容纳孔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刀夹远离槽定位底面的侧面设有与第二容纳孔连通的第二操作孔, 所述螺纹调整件的头部的长径为L1,短径为L2,所述第二操作孔的孔径小于螺纹调整件的 头部的长径。
所述切削刀具还包括螺纹调整件,所述槽定位底面设有调整孔,所述刀夹远离槽定位底 面的侧面设有与调整孔同轴的第二容纳孔,所述螺纹调整件的头部位于第二容纳孔内,且尾 部与调整孔螺纹配合,所述螺纹调整件的头部为扁圆柱结构,所述螺纹调整件的头部与第二 容纳孔内切。
所述刀夹沿轴向插入刀槽内并与槽第三定位侧面抵接,所述刀夹与槽第一定位侧面之间、 刀夹与槽第二定位侧面之间通过凸条与凹槽结构连接。
所述槽第一定位侧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槽第二定位侧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刀夹相对 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所述第一凸条与第一凹槽配合,所述第二凸条与 第二凹槽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通过在刀槽内设置螺纹支撑件,旋转螺纹支撑 件,其头部推动刀夹在刀槽内轴向移动,即可调节刀夹的轴向位置,此外,螺纹支撑件与螺 纹紧固件对刀夹在轴向形成过定位夹持,极大的提高切削刀夹尺寸的稳定性,即使旋转刀体 为了降低质量采用轻质材料制作,仍可以保证刀夹轴向具有足够定位刚性,保证切削的稳定 性和延长刀具寿命。
(2)本发明的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设置一个螺纹调整件,就可以实现刀夹在轴向 上的精调,只需要旋转一圈以内,提高调整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快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切削刀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切削刀具切削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切削刀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切削刀具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4的B-B剖视放大图。
图7是图5中F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刀槽上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刀夹上第一凸条与第二凸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6的E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刀夹与螺纹紧固件、螺纹调整件和螺纹支撑件的分解结构示意 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螺纹调整件的主视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螺纹调整件的端面视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调解过程中螺纹调整件在第二容纳孔内的位置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切削刀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刀夹与螺纹紧固件、螺纹调整件和螺纹支撑件的分解结构示意 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螺纹紧固件、螺纹调整件在刀夹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螺纹调整件的端面视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调解过程中螺纹调整件在第二容纳孔内的位置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螺纹调整件的主视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00、旋转刀体;101、紧固孔;102、调整孔;103、第一沉孔;104、第二沉孔;105、 支撑孔;110、刀槽;111、槽定位底面;112、槽第一定位侧面;113、槽第二定位侧面;114、 槽第三定位侧面;200、刀夹;201、第一容纳孔;202、第一操作孔;203、第二容纳孔;204、 第二操作孔;300、切削刀片;400、螺纹紧固件;500、螺纹调整件;600、螺纹支撑件;601、 第三操作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包括旋转刀体100、刀夹200 和切削刀片300,切削刀片300固定在刀夹200上,旋转刀体100圆周面上设有刀槽110,刀 槽110延伸至旋转刀体100的一端端面上,刀槽110包括槽定位底面111、槽第一定位侧面112、槽第二定位侧面113和槽第三定位侧面114,刀夹200通过螺纹紧固件400在径向上紧固于刀槽110内,槽第三定位侧面114上设有螺纹支撑件600,螺纹支撑件600的头部与刀 夹200相抵,螺纹支撑件600的尾部与槽第三定位侧面114上开设的支撑孔105螺纹配合。
在使用时,将切削刀片300固定在刀夹200上,具体固定方式可以通过螺钉固定也可焊 接固定,本实施例优选为刀片焊接在刀夹200上。调节时,旋转螺纹支撑件600,螺纹支撑 件600的头部推动刀夹200在刀槽110内轴向移动,即可调节刀夹200的轴向位置。螺纹支撑件600与螺纹紧固件400对刀夹200在轴向形成过定位夹持,极大的提高切削刀夹尺寸的稳定性,即使旋转刀体100为了降低质量采用轻质材料制作,仍可以保证刀夹200轴向具有足够定位刚性,保证切削的稳定性和延长刀具寿命。
本实施例中,螺纹支撑件600的头部周面上设有第三操作孔601,第三操作孔601设置 多个,沿周向均匀布置将操作杆插入第三操作孔601内,进行螺纹支撑件600的旋转。
本实施例中,还设置了刀夹200可以轴向位置微调的精调结构,相对于精调结构,螺纹 支撑件600可以定义为粗调结构。
精调结构为:
设置一个螺纹调整件500,槽定位底面111设有调整孔102,刀夹200朝向槽定位底面111 的侧面设有第二容纳孔203,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位于第二容纳孔203内,且尾部与调整 孔102螺纹配合,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的轴线C1与螺纹调整件500尾部的轴线C2之间具 有偏距S,偏距S与螺纹支撑件600在同一个方向上,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在偏距S的方向上的周面与第二容纳孔203的孔壁接触,刀夹200远离槽定位底面111的侧面设有与第二容纳孔203连通的第二操作孔204。在调节前,移动刀夹200,使得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与第二容纳孔203接触(图6和图10中,偏距S朝上,刀夹200下移,图14中内切点P1点接 触),调节时,操作扳手伸入第二操作孔204孔内,作用在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旋转螺纹 调整件500,由于偏距的S的存在,旋转螺纹调整件500在旋转时会推动刀夹200慢慢移动 (图6和图10中可以往上或者往下,由偏距S决定),旋转一圈调节的范围为2S,而如果只 旋转四分之一圈,调节范围为0.5S,也就是一圈内的范围为0~2S,只要偏距S设置合理, 就可以实现刀夹200在轴向上的精调,而且基本只需要旋转一圈以内,提高调整的准确性、 有效性和快捷性。为了精准调整刀夹200的轴向尺寸并降低调整精度难度,S取值设置范围 为:0.05mm≤S≤0.15mm,本实施例优选的,S=0.1mm。
螺纹支撑件600不仅仅是起到粗调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刀夹200轴向给一个支撑,刀 夹200上的切削刀片300产生的轴向上切削力指向螺纹支撑件600,由螺纹支撑件600来承 担,这样螺纹调整件500和螺纹紧固件400需要承担的轴向力大减小,基本不会出现断裂变 形的,保证了螺纹调整件500的调整精度。第二操作孔204的孔径小于螺纹调整件500的头 部外径,以防止螺纹调整件500飞出。螺纹调整件500在第二容纳孔203内,但是与第二容 纳孔203的底壁有间隙,不会在径向上压紧刀夹200,螺纹紧固件400是直接压紧在第一容 纳孔201的底壁上,从而压紧刀夹200。螺纹紧固件400与第一容纳孔201在轴向上预留一定间隙,以便于不影响螺纹调整件500带动刀夹200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精调的时候选择了偏距S与螺纹支撑件600是同一方向 的,并且与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的周面接触的是靠近螺纹支撑件600一侧的第二容纳孔203 的内壁(即图6和图10中,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与上方的第二容纳孔203的内壁接触,即 图14中的内切点P1点接触),这样设计,当刀夹200被螺纹调整件500推到一定位置时,螺 纹支撑件600下移将刀夹200顶住,刀夹200的位置被限定(螺纹调整件500对刀夹200的 力向上,螺纹支撑件600对刀夹200的力向下)。当然,除了本实施例之外,也可以是,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与下方的第二容纳孔203的内壁内切接触,但是这样会影响调节精度,原因在于:这样螺纹调整件500推动刀夹200移动至一定位置后,螺纹调整件500,对刀夹200的力向下,螺纹支撑件600对刀夹200的力始终也是向下,那么螺纹支撑件600会推动刀夹200下移,使刀夹200与螺纹调整件500头部分离,具体分离多少由第二容纳孔203与螺纹 调整件500的头部的间隙决定,如果第二容纳孔203与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的间隙足够小,调节精度也会不被影响太多,还是能够进行精调。
本实施例中,槽定位底面111设有紧固孔101,刀夹200朝向槽定位底面111的侧面设有 第一容纳孔201,螺纹紧固件400的头部位于第一容纳孔201内,尾部与紧固孔101螺纹配 合以使螺纹紧固件400的头部可与刀夹200相抵,刀夹200远离槽定位底面111的侧面设有 与第一容纳孔201连通的第一操作孔202,第一操作孔202的孔径小于螺纹紧固件400头部 外径。刀夹200沿轴向插入刀槽110内并与槽第三定位侧面114抵接,刀夹200与槽第一定位侧面112之间、刀夹200与槽第二定位侧面113之间通过凸条与凹槽结构连接。在刀夹200安装之前,需要将螺纹紧固件400的头部也全部拧入紧固孔101,避免头部对刀夹200的安装造成干涉。
之后,将刀夹200从轴向插入刀槽110内,直至刀夹200与槽第三定位侧面114相抵,刀夹200轴向移动被限制,而在径向方向,刀夹200两个侧面与刀槽110对应的两个侧面(槽第一定位侧面112、槽第二定位侧面113)之间通过凸条与凹槽结构连接,刀夹200的径向移动被限制,在轴向和径向都被限制的基础上,从第一操作孔202插入操作扳手作用在螺纹紧固件400上,使螺纹紧固件400的头部伸入第一容纳孔201内,并与刀夹200相抵,在径向 上抵紧刀夹200,并给刀夹200一定的预紧力,使刀夹200稳定的固定在刀槽110内。
刀槽110的槽第一定位侧面112、槽第二定位侧面113、槽第三定位侧面114对刀夹200 的夹持定位及螺纹紧固件400对刀夹200的压紧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对刀夹200的过定位夹持, 装夹稳定性高,这种定位结构使刀夹200只允许在刀槽110内径向不可移动,极大的加强了 切削刀具的径向抗冲击能力,且这种冲击力很大一部分被槽第一定位侧面112、槽第二定位 侧面113(凸条与凹槽结构)所分担,螺纹紧固件400只需分担很少一部分的冲击力(刀夹 200轴向上的切削力被槽第三定位侧面114承担),同时,这种过定位结构能够为刀夹200提 供较大的扭矩,能有效抑制刀夹200在刀槽110中的转动,从而使刀槽110和刀夹200始终 处于面接触状态(凸条与凹槽结构,刀槽110和刀夹200接触面大,受力减小,分担了刀夹 200的翻转扭矩,刀夹200在径向上不会移动,始终是面接触,不会出现如背景技术中的线 接触),极大的降低了刀夹200和刀槽110外侧的交接线处的载荷,避免刀槽110在该处产生 变形或崩缺,从而延长了切削刀具的使用寿命。不仅如此,螺纹紧固件400被设置在刀夹200 的内侧,即使螺纹紧固件400扭断了,也不会存在飞出去情况,极大了提高了刀具使用的安 全性。由于旋转刀具上刀槽110内的刀夹200在圆周方向的侧面上都不需要设置紧固件(螺 纹紧固件400是径向的),极大的节约刀槽110周向空间,从而旋转刀体100周向可以设置大 量的刀夹200,提高切削效率。本实施例中,刀夹200设置8个,均匀的分布在旋转刀体100 上。
本实施例中,螺纹紧固件400、螺纹调整件500和螺纹支撑件600均为螺栓,调整孔102 的孔口设有用于容纳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的第二沉孔104,紧固孔101的孔口设有用于容 纳螺纹紧固件400的头部的第一沉孔103。第一沉孔103、第二沉孔104的设置,在刀夹200 进入刀槽110前,螺纹紧固件400、螺纹调整件500先退回至第一沉孔103、第二沉孔104,给刀夹200让位,刀夹200装上之后,再将螺纹紧固件400、螺纹调整件500拧回至第一容 纳孔201、第二容纳孔203内。
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纳孔203的孔径为d1,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的直径为d2,第二操 作孔204的孔径为d3,1.1d3≤d2≤d1-0.5mm。为了便于装卸螺纹调整件500并保证刀夹200 的轴向调整能力,应满足:1.1d3≤d2≤d1-0.5mm。本实施例中,优选的,d3=3mm,d2=4mm, d1=4.6mm。
第一容纳孔201的孔径为d4,螺纹紧固件400的头部的直径为d5,第一操作孔202的孔 径为d6,为了便于装卸螺纹紧固件400并保证刀夹200的防飞能力,应满足:1.1d6≤d5≤0.9d4。 本实施例中,d4=3mm,d5=5mm,d6=6mm。
本实施例中,凸条与凹槽结构具体为:
槽第一定位侧面112设有第一凹槽710,槽第二定位侧面113设有第二凹槽720,刀夹 200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第一凸条730和第二凸条740,第一凸条730与第一凹槽710配 合,第二凸条740与第二凹槽720配合。第一凹槽710、第二凹槽720均设置为多个,形成整面的锯齿配合,使得刀夹200与刀槽110两个侧面之间接触面积大,径向限位能力也越大,单位面积承受的力变小。其中,槽第一定位侧面112上预留一个空槽,不设置锯齿结构,用来安装切削刀片300。
第一凹槽710和第二凹槽720均为V形,第一凸条730与第二凸条740对应为V形;第一凸条730的两侧面之间的夹角为α1,第二凸条740两侧面之间的夹角为α2,为了保证强度,应满足:30°≤α1≤80°,30°≤α2≤80°,第一凹槽710的两侧壁夹角也为α1,第 二凹槽720的两侧壁夹角也为α2。一般地为了降低制造难度α1应等于α2,本实施例中, 优选的,α1=α2=60°。第一凹槽710、第二凹槽720的数量分别为M和N,为了提高刀夹 200的抗离心飞出的安全可靠性,应满足:3≤M≤10,3≤N≤1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 M=N=8。
本实施例中,刀夹200上第一凸条730外侧壁的中点与第二凸条740外侧壁的中点之间 的距离为L3,第一凹槽710内侧壁的中点与第二凹槽720内侧壁的中点之间的距离为L4, 为了加工方便,降低加工难度,满足:L3<L4,即凸条的外侧壁与凹槽内侧壁之间是间隙配 合的,便于刀夹200的安装。为了降低制作难度并保证凸条、凹槽具有足够的接触强度,优 选地:L3+0.03mm≤L4≤L3+0.08mm。以图5中F处的刀夹为例,此角度刀夹200装入刀槽 110之后,由于重力作用,下端的第二凹槽720与第二凸条740是完全配合的,上端的第一凹槽710与第一凸条730之间有间隙,当螺纹紧固件400的头部抵紧刀夹200时,给刀夹200一个向外(右)的力,第一凸条730在第一凹槽710内向上移动,最终的预紧状态是:第一 凸条730在径向上朝外的外侧壁与第一凹槽710的对应的内侧壁接触,第二凸条740在径向 上朝外的外侧壁与第二凹槽720的对应的内侧壁接触,即凸齿与凹槽只有一面接触,另一面间隙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本实施例之外,L3≥L4,为了避免刀槽110、刀夹200损坏并保证 刀槽110对刀夹200有足够的预紧力,优选地:L4+0.08mm≥L3≥L4+0.02mm。凸条的两个外侧壁与凹槽的两个内侧壁之间是过盈配合,这种结构,刀夹200靠推进去或敲打进去,在螺纹紧固件400的头部抵紧刀夹200时,最终的预紧状态是:第一凸条730两侧的外侧壁与第一凹槽710两侧的内侧壁接触,第二凸条740两侧的外侧壁与第二凹槽720两侧的内侧壁接触,即凸齿与凹槽两侧侧面均接触配合。虽然这种结构加工精度要求高,刀夹200的装配稍微难度比间隙配合要大,但是预紧效果与间隙配合是相当的甚至更好。
实施例2
如图15至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
本实施例中,容纳螺纹紧固件400头部的第一容纳孔201设置在刀夹200朝向槽定位底 面111的侧面,即刀夹200的外侧面,可以直接用扳手对螺纹紧固件400进行操作,不需要 设置第一操作孔202。
同理,容纳螺纹调整件500头部的第二容纳孔203设置在刀夹200朝向槽定位底面111 的侧面,即刀夹200的外侧面,可以直接用扳手对螺纹紧固件400进行操作,不需要设置第 二操作孔204。
与实施例1相比,将螺纹紧固件400和螺纹调整件500直接设置在外侧,结构简单,但 是没有实施例1中的防止螺纹紧固件400和螺纹调整件500折断飞出的优点。
其余之处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如图18至图20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防飞结构的切削刀具,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 同之处仅在于:
本实施中,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为扁圆柱结构,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与第二容纳孔 203之间为内切关系,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由半圆弧和两个半圆弧中间的两条直线段构成, 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不是偏心的。只要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到中心的半径不一样,就能 够起到调节刀夹200的轴向位移的作用,在精调节前,向下略微移动刀夹200,以使螺纹调 整件500的头部的顶部与第二容纳孔203孔顶壁内切接触(图19中的内切点P2点),二者接 触之后,旋转螺纹调整件500才能带动刀夹200上下移动进行微调(上和下均是参考图10和 图16中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的长径为L1,短径为L2,L1与L2的关系满足:0.1mm≤L1-L2≤0.3mm,优选为,L1=2.1mm,L2=2mm。第二操作孔204的孔径小于螺纹调 整件500的头部的长径,避免螺纹调整件500从第二容纳孔203内飞出。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具有防飞结构的切削刀具,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
本实施例中,容纳螺纹紧固件400头部的第一容纳孔201设置在刀夹200朝向槽定位底 面111的侧面,即刀夹200的外侧面,可以直接用扳手对螺纹紧固件400进行操作,不需要 设置第一操作孔202。
同理,容纳螺纹调整件500头部的第二容纳孔203设置在刀夹200朝向槽定位底面111 的侧面,即刀夹200的外侧面,可以直接用扳手对螺纹紧固件400进行操作,不需要设置第 二操作孔204。
与实施例1相比,将螺纹紧固件400和螺纹调整件500直接设置在外侧,结构简单,但 是没有实施例1中的防止螺纹紧固件400和螺纹调整件500折断飞出的优点。
除了以上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4之外,为了提高精度或于制作,也可 以将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设计成椭圆或多边形等其它形状。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 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 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 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刀体(100)、刀夹(200)和切削刀片(300),所述切削刀片(300)固定在刀夹(200)上,所述旋转刀体(100)圆周面上设有刀槽(110),所述刀槽(110)延伸至旋转刀体(100)的一端端面上,所述刀槽(110)包括槽定位底面(111)、槽第一定位侧面(112)、槽第二定位侧面(113)和槽第三定位侧面(114),所述刀夹(200)通过螺纹紧固件(400)在径向上紧固于刀槽(110)内,所述槽第三定位侧面(114)上设有螺纹支撑件(600),所述螺纹支撑件(600)的头部与刀夹(200)相抵,所述螺纹支撑件(600)的尾部与槽第三定位侧面(114)上开设的支撑孔(105)螺纹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刀具还包括螺纹调整件(500),所述槽定位底面(111)设有调整孔(102),所述刀夹(200)朝向槽定位底面(111)的侧面设有与调整孔(102)同轴的第二容纳孔(203),所述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位于第二容纳孔(203)内,且尾部与调整孔(102)螺纹配合,所述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的轴线C1与螺纹调整件(500)尾部的轴线C2之间具有偏距S,所述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在偏距S的方向上的周面与第二容纳孔(203)的孔壁内切接触,所述刀夹(200)远离槽定位底面(111)的侧面设有与第二容纳孔(203)连通的第二操作孔(204),所述第二操作孔(204)的孔径小于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0.05mm≤S≤0.1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定位底面(111)设有紧固孔(101),所述刀夹(200)朝向槽定位底面(111)的侧面设有第一容纳孔(201),所述螺纹紧固件(400)的头部位于第一容纳孔(201)内,尾部与紧固孔(101)螺纹配合以使螺纹紧固件(400)的头部可与刀夹(200)相抵,所述刀夹(200)远离槽定位底面(111)的侧面设有与第一容纳孔(201)连通的第一操作孔(202),所述第一操作孔(202)的孔径小于螺纹紧固件(400)头部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孔(203)的孔径为d1,所述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的直径为d2,所述第二操作孔(204)的孔径为d3,1.1d3≤d2≤d1-0.5mm;所述第一容纳孔(201)的孔径为d4,所述螺纹紧固件(400)的头部的直径为d5,所述第一操作孔(202)的孔径为d6,1.1d6≤d5≤0.9d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孔(102)的孔口设有用于容纳螺纹调整件(500)头部的第二沉孔(104),所述紧固孔(101)的孔口设有用于容纳螺纹紧固件(400)的头部的第一沉孔(103)。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支撑件(600)的头部周面上设有第三操作孔(601),所述第三操作孔(601)设置多个,沿周向均匀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刀具还包括螺纹调整件(500),所述槽定位底面(111)设有调整孔(102),所述刀夹(200)远离槽定位底面(111)的侧面设有与调整孔(102)同轴的第二容纳孔(203),所述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位于第二容纳孔(203)内,且尾部与调整孔(102)螺纹配合,所述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的轴线C1与螺纹调整件(500)尾部的轴线C2之间具有偏距S,所述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在偏距S的方向上的周面与第二容纳孔(203)的孔壁内切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刀具还包括螺纹调整件(500),所述槽定位底面(111)设有调整孔(102),所述刀夹(200)朝向槽定位底面(111)的侧面设有与调整孔(102)同轴的第二容纳孔(203),所述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位于第二容纳孔(203)内,且尾部与调整孔(102)螺纹配合,所述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为扁圆柱结构,所述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与第二容纳孔(203)内切,所述刀夹(200)远离槽定位底面(111)的侧面设有与第二容纳孔(203)连通的第二操作孔(204),所述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的长径为L1,短径为L2,所述第二操作孔(204)的孔径小于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的长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刀具还包括螺纹调整件(500),所述槽定位底面(111)设有调整孔(102),所述刀夹(200)远离槽定位底面(111)的侧面设有与调整孔(102)同轴的第二容纳孔(203),所述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位于第二容纳孔(203)内,且尾部与调整孔(102)螺纹配合,所述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为扁圆柱结构,所述螺纹调整件(500)的头部与第二容纳孔(203)内切。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夹(200)沿轴向插入刀槽(110)内并与槽第三定位侧面(114)抵接,所述刀夹(200)与槽第一定位侧面(112)之间、刀夹(200)与槽第二定位侧面(113)之间通过凸条与凹槽结构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第一定位侧面(112)设有第一凹槽(710),所述槽第二定位侧面(113)设有第二凹槽(720),所述刀夹(200)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第一凸条(730)和第二凸条(740),所述第一凸条(730)与第一凹槽(710)配合,所述第二凸条(740)与第二凹槽(720)配合。
CN201911206839.XA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 Active CN1111363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6839.XA CN111136316B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6839.XA CN111136316B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6316A true CN111136316A (zh) 2020-05-12
CN111136316B CN111136316B (zh) 2021-05-25

Family

ID=70517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06839.XA Active CN111136316B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3631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2795A (zh) * 2021-03-25 2021-06-29 苏州科技大学 一种能稳定铣削工件的铣刀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5520U (zh) * 1989-03-27 1990-11-14 李旭淮 可转位粗精端面铣刀
CN2506378Y (zh) * 2001-04-18 2002-08-21 武进市西夏墅工具研究所 刀垫可调式可转位面铣刀
CN105121080A (zh) * 2013-04-24 2015-12-02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切削刃位置调整机构及可转位刀片式切削工具
CN105458313A (zh) * 2014-09-30 2016-04-06 山特维克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加工刀具中的切削刀片刀夹的提高的双向微调的机构
CN207840250U (zh) * 2018-02-10 2018-09-11 杭州湖钻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面铣刀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5520U (zh) * 1989-03-27 1990-11-14 李旭淮 可转位粗精端面铣刀
CN2506378Y (zh) * 2001-04-18 2002-08-21 武进市西夏墅工具研究所 刀垫可调式可转位面铣刀
CN105121080A (zh) * 2013-04-24 2015-12-02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切削刃位置调整机构及可转位刀片式切削工具
CN105458313A (zh) * 2014-09-30 2016-04-06 山特维克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加工刀具中的切削刀片刀夹的提高的双向微调的机构
CN207840250U (zh) * 2018-02-10 2018-09-11 杭州湖钻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面铣刀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2795A (zh) * 2021-03-25 2021-06-29 苏州科技大学 一种能稳定铣削工件的铣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6316B (zh) 2021-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11597B2 (en) Cutting tool and cutting insert for the same
EP1800779B1 (en) A tool for chip removing machining
EP1599306B1 (en) Cutting tool and cartridge therefor
US20080240873A1 (en) Clamp Mechanism of Throwaway Tip
US20020015623A1 (en) Rotatable tool having a replaceable tip at the chip removing free end of the tool
US4938638A (en) Milling cutter
US6280122B1 (en) Milling tool with precisely positionable inserts
KR20110124156A (ko) 밀링 공구용의 날교환가능한 밀링 인서트
CN111136316B (zh) 一种具有可调结构的切削刀具
CN111168135B (zh) 一种具有防飞结构的切削刀具
IL164538A (en) Cutting tool
KR20180008750A (ko) 날끝 교환식 절삭 공구
EP3643439B1 (en) A cutting tool
WO2003013772A1 (en) Rotatable cutting tool_and securing arrangement for the insert
JP7043933B2 (ja) 切刃部の位置調整機構および転削工具
US4708537A (en) Metal cutting tool
JP2018501117A (ja) フライスインサートおよびフライス工具
WO2020203463A1 (ja) 切削インサートおよび転削工具
JP2003145320A (ja) スローアウェイチップおよびそのクランプ機構
CN113631309B (zh) 切削刀片及旋转切削工具
JP7243001B2 (ja) 転削工具
JP4797462B2 (ja) 回転工具
JPS646171Y2 (zh)
KR100461865B1 (ko) 인덱서블 볼노즈 엔드밀
JP4353068B2 (ja) 切削ヘッド交換式切削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